财政部等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若干规定

时间:2019-05-13 20:09: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财政部等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若干规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财政部等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若干规定》。

第一篇:财政部等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若干规定

财政部等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若干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具有执收执罚职能的单位(以下称“执收执罚单位”)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下同)和罚没收入,属于财政性资金,均应实行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即,上述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按财政部门规定全额上缴国库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支出按财政部门批准的计划统筹安排,从国库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中核拨给执收执罚单位使用。

第二章

帐户的开设及资金的收缴

第三条

执收执罚单位预算外资金帐户的开设与管理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凡需开设预算外资金收入汇缴专用存款帐户和支出专用存款帐户的,须经财政部门批准,并持人民银行核发的《开户许可证》。收入汇缴专用存款帐户和支出专用存款帐户必须按规定用途使用,收支款项应符合国家规定。任何单位不得私自开设或多头开设预算外资金收支帐户。

第四条

执收执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有关专用存款帐户,由本单位财务机构负责统一开设和管理。

第五条

执收执罚单位应将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按规定及时、足额缴入国库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经批准开设预算外资金收入汇缴专用存款帐户的单位,应按财政部门的规定,定期及时足额将收入汇缴专用存款帐户中的资金(舍利息)上缴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

第六条

凡经国务院或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所属财政、计划(物价)部门批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有上解下拨关系的,应实行上下级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结算的管理办法。

第七条

财政部门负责同级执收执罚单位预算外资金有关专用存款帐户开设的管理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的监缴工作。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机构负责对中央驻本地区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的监缴工作。

第八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建立健全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缴库制度和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收支管理制度,堵塞漏洞,强化财政监管职能。同时,要增强服务观念,及时审核办理有关帐户开设、变更、撤销及有关款项的拨付工作。

第三章

票据的使用和管理

第九条

执收执罚单位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款票据的管理规定。执收执罚单位应凭价格主管部门颁发的《收费许可证》收费,同时必须使用中央或省级财政部门统一印(监)制的票据。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自制票据或其他非法票据。

执收执罚单位的财务机构统一向财政部门购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款票据,并负责本单位此类票据的管理。

第十条财政部门要做好有关收费、罚没款票据、的印(监)制、发放和监管工作,建立和完善票据管理稽查制度。

第四章

征收、处罚与款项的管理

第十一条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款实行票款分离和罚缴分离的管理制度。

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要实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管理制度。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由执收单位直接收取的除外。

罚款实行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相分离制度,即由当事人持行政处罚决定书到财政部门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法律、法规规定可以当场收缴罚款的除外。

第十二条

执收执罚单位的其他罚没财物管理,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财务核算管理体制和收支预决算管理

第十三条

执收执罚单位的财务应建立适应于统一核算、统一管理要求的内部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和制度。不得脱离本单位财务会计核算主体和统一核算制度,另行建立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款收支核算体系。

第十四条

执收执罚单位应将财政预算专项核拨资金和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核拨资金纳入单位财务统一核算和管理。对不按规定纳入单位财务统一核算和管理的,财政部门应停止其资金核拨。

第十五条

执收执罚单位应按规定编制年度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和单位财务收支计划,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财政部门要按照预算内外资金结合使用原则和“零基预算”的要求,结合行政事业性收费上缴国库和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情况,统一审核执收执罚单位年度经费预算,行政事业性收费优先用于满足相关业务的必要支出。

执收执罚单位应按规定编制年度预算外资金收支决算和单位财务收支决算,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第六章

支出管理

第十六条

执收执罚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及财政部门批准的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和财务收支计划,对财政核拨的资金切实加强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使用,并在财务报表中如实反映。

第七章

监督与检查

第十七条

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收支两条线”工作的管理,建立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并纠正执收执罚部门在“收支两条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各级审计机关也要结合审计工作加强监督。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第八章

附则

第十八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报财政部备案。

第十九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第二十条本规定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二000年二月二十四日

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81号

《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 已经2000年2月1日国务院第2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总理 朱镕基

2000年2月12日

第一条 为了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廉政建设,落实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

入“收支两条线”管理,促进依法行政,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国家公务员和法律、行政法规授权行使行政事业性收费或者罚没职

能的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违反“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为的,依照本规定给

予行政处分。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行政事业性收费”,是指下列属于财政性资金的收入:

(一)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有关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与计划部门

共同发布的规章或者规定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或者

规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与计划(物价)部门共同发布的规

定所收取的各项收费;

(二)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以及国务院财政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

定批准的政府性基金、附加。

事业单位因提供服务收取的经营服务性收费不属于行政事业性收费。

第四条 本规定所称“罚没收入”,是指法律、行政法规授权的执行处罚的部门依法实施处罚取得的罚没款和没收物品的折价收入。

第五条 违反规定,擅自设立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或者设置罚没处罚的,对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第六条 违反规定,擅自变更行政事业性收费或者罚没范围、标准的,对直

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

或者撤职处分。

第七条 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审批机关已经明令取消或者降低标准的收费

项目,仍按原定项目或者标准收费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

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第八条 下达或者变相下达罚没指标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

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第九条 违反《收费许可证》规定实施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对直接负责的主

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

分。

第十条 违反财政票据管理规定实施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以实施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的名义收取钱物,不出具任何票据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十一条 违反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的规定收缴罚款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

第十二条 不履行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职责,应收不收、应罚不罚,经批

评教育仍不改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分;

情节严重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

第十三条 不按照规定将行政事业性收费纳入单位财务统一核算、管理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记

大过或者降级处分。

第十四条 不按照规定将行政事业性收费缴入国库或者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不按照规定将罚没收入上缴国库的,依照前款规定给予处分。

第十五条 违反规定,擅自开设银行帐户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

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第十六条 截留、挪用、坐收坐支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的,对直接负

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或者开

除处分。

第十七条 违反规定,将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用于提高福利补贴标准

或者扩大福利补贴范围、滥发奖金实物、挥霍浪费或者有其他超标准支出行为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

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第十八条 不按照规定编制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单位财务收支计划和收支

决算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

第十九条 不按照预算和批准的收支计划核拨财政资金,贻误核拨对象正常

工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

第二十条 对坚持原则抵制违法违纪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行为的单位或

者个人打击报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第二十一条 实施行政处分的权限以及不服行政处分的申诉,按照国家有关

规定办理。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若干规定

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若干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具有执收执罚职能的单位(以下称“执收执罚单位”)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下同)和罚没收入,属于财政性资金,均应实行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即,上述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按财政部门规定全额上缴国库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支出按财政部门批准的计划统筹安排,从国库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中核拨给执收执罚单位使用。

第二章 帐户的开设及资金的收缴

第三条 执收执罚单位预算外资金帐户的开设与管理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凡需开设预算外资金收入汇缴专用存款帐户和支出专用存款帐户的,须经财政部门批准,并持人民银行核发的《开户许可证》。收入汇缴专用存款帐户和支出专用存款帐户必须按规定用途使用,收支款项应符合国家规定。任何单位不得私自开设或多头开设预算外资金收支帐户。

第四条 执收执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有关专用存款帐户,由本单位财务机构负责统一开设和管理。

第五条 执收执罚单位应将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按规定及时、足额缴入国库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

经批准开设预算外资金收入汇缴专用存款帐户的单位,应按财政部门的规定,定期及时足额将收入汇缴专用存款帐户中的资金(含利息)上缴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

第六条 凡经国务院或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所属财政、计划(物价)部门批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有上解下拨关系的,应实行上下级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结算的管理办法。

第七条 财政部门负责同级执收执罚单位预算外资金有关专用存款帐户开设的管理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的监缴工作。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机构负责对中央驻本地区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的监缴工作。

第八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建立健全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缴库制度和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收支管理制度,堵塞漏洞,强化财政监管职能。同时,要增强服务观念,及时审核办理有关帐户开设、变更、撤销及有关款项的拨付工作。

第三章 票据的使用和管理

第九条 执收执罚单位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款票据的管理规定。执收执罚单位应凭价格主管部门颁发的《收费许可证》收费,同时必须使用中央或省级财政部门统一印(监)制的票据。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自制票据或其他非法票据。

执收执罚单位的财务机构统一向财政部门购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款票据,并负责本单位此类票据的管理。

第十条 财政部门要做好有关收费、罚没款票据的印(监)制、发放和监管工作,建立和完善票据管理稽查制度。

第四章 征收、处罚与款项的管理

第十一条 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款实行票款分离和罚缴分离的管理制度。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要实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管理制度。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由执收单位直接收取的除外。

罚款实行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相分离制度,即由当事人持行政处罚决定书到财政部门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法律、法规规定可以当场收缴罚款的除外。

第十二条 执收执罚单位的其他罚没财物管理,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财务核算管理体制和收支预决算管理

第十三条 执收执罚单位的财务应建立适应于统一核算、统一管理要求的内容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和制度。不得脱离本单位财务会计核算主体和统一核算制度,另行建立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款收支核算体系。

第十四条 执收执罚单位应将财政预算专项核拨资金和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核拨资金纳入单位财务统一核算和管理。对不按规定纳入单位财务统一核算和管理的,财政部门应停止其资金核拨。

第十五条 执收执罚单位应按规定编制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和单位财务收支计划,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财政部门要按照预算内外资金结合使用原则和“零基预算”的要求,结合行政事业性收费上缴国库和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情况,统一审核执收执罚单位经费预算,行政事业性收费优先用于满足相关业务的必要支出。

执收执罚单位应按规定编制预算外资金收支决算和单位财务收支决算,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第六章 支出管理

第十六条 执收执罚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及财政部门批准的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和财务收支计划,对财政核拨的资金切实加强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使用,并在财务报表中如实反映。

第七章 监督与检查

第十七条 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收支两条线”工作的管理,建立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并纠正执收执罚部门在“收支两条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各级审计机关也要结合审计工作加强监督。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第八章 附则

第十八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门、各直属机构,要根据本规定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报财政部备案。

第十九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第二十条 本规定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附件: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银行帐户管理的规定

第一条 为加经预算外资金管理,规范预算外资金银行帐户的开设和使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有预算外资金收支活动的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行业主管部门(以下称“行政事业单位”)。

第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收取或取得的预算外资金收入,应全部直接上缴同级财政部门设立的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财政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确有必要的,经财政部门批准,并凭人民银行颁发的《开户许可证》,行政事业单位可在银行开设一个预算外资金收入汇缴专用存款帐户,用于核算本部门和单位应上缴的预算外资金收入。

预算外资金收入汇缴专用存款帐户只能核算预算外资金收入上解款项,单位不得直接支用,并按规定及时足额上缴同级财政专户。

第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财政部门批准,并凭人民银行颁发的《开户许可证》,在银行开设一个预算外资金支出专用存款帐户。

支出专用存款帐户只办理和核算同级财政部门从财政专户核拨给单位使用的资金及该部分资金的支出,不得发生资金收入款项和其他业务。

第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银行帐户,包括收入汇缴专用存款帐户和支出专用存款帐户,均应在国有或国家控股银行开设。

第六条 预算外资金收入汇缴专用存款帐户和支出专用存款帐户,由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机构统一开设和管理。

第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开设、变更或撤销预算外资金有关专用存款帐户,应向同级财政部门提出申请,并经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持财政部门批准文件和人民银行颁发的《开户许可证》,到开户银行办理相关手续。

第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下属单位开设、变更或撤销预算外资金有关专用存款帐户,应向其上级主管单位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并持财政部门批准文件和人民银行颁发的《开户许可证》,到开户银行办理相关手续。

第九条 开户银行要依据财政部门批准文件和人民银行颁发的《开户许可证》以及有关规定,对开户单位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应按规定程序给予办理开户、变更或撤销。未经财政部门审核同意或未取得《开户许可证》的,银行不得为其开设预算外资金有关专用存款帐户。

第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将预算外资金有关专用存款帐户开设、变更或撤销情况以公文形式分别报同级财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 各级财政部门负责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银行帐户的开设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被查单位必须如实提供有关情况;需要开户银行协助检查时,在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下,开户银行应如实提供有关情况,不得隐瞒。

第十二条 对行政事业单位违反规定开设和使用银行帐户的,应作以下处理:

1、由财政部门责令有关单位纠正错误,并可暂时停止从财政专户对相关单位拨款,直至错误被纠正。

2、由金融机构按有关规定(或决定)撤销有关单位的非法帐户,并将帐户中的资金按财政部门要求划转同级财政专户。

3、由财政、人民银行、监察部门对有关单位和开户银行给予通报批评,并按照规定对违纪单位和开户银行给予经济处罚。

4、追究直接责任人和单位负责人的党纪、政纪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四条 本规定由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

第三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

【发布单位】劳动部

【发布文号】劳社部发[1999]19号 【发布日期】1999-06-22 【生效日期】1999-06-2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

收支两条线管理检查工作的通知

(劳社部发〔1999〕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为贯彻落实全国实行收支两条线规定电视电话会议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监察部、财政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关于1999年落实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规定工作意见>的通知》(中办发〔1999〕21号)精神,做好劳动保障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以下简称收支两条线管理)检查工作,特作如下通知: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加强勤政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依法行政和公证执法的重要保证。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规范劳动保障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行为,有利于更好地为企业和劳动者服务,有利于树立劳动保障部门勤政廉政形象。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今年要在中央一级、省一级以及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一级劳动保障部门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实行领导责任制,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工作方案,加大监督检查和工作落实力度。

二、认真组织自查,达到规定目标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对照《中央管理的管理保障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关于罚没项目规定情况》(附后),按照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认真组织收支两条线管理自查工作,并于1999年7月20日前将自查情况报告和统计表(附后)报送我部监察室。通过自查,要达到监察部等5部门提出的 目标要求。

中央纪委、监察部将在今年8、9月份会同财政等部门对各执收执罚部门的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我部也将视各地自查进展情况,组织检查小组进行抽查。

三、认真整改,严肃纪律

收支两条线管理检查工作,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各地一定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制定具体措施,逐项整改。对存在的问题,要坚决纠正,并积极研究制定有效措施,健全相关制度。对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不力、弄虚作假及仍然坐收坐支的,要坚决查处,直至追究直接责任人和单位领导的责任。

附件1.中央管理的劳动保障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

2.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关于罚没项目规定情况

3.劳动保障行政事业性收费基本情况统计表(略)

4.劳动保障行政罚没情况统计表(略)

一九九九年六月二十二日

附件1

中央管理的劳动保障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

┏━━━━━━━━━━━━━━━━━━━━┯━━━━━━━━━━━━━┓ ┃ 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 │ 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 ┃ ┠────────────────────┼─────────────┨ ┃《外国人就业证》 │10元/本 ┃ ┠────────────────────┼─────────────┨ ┃《台港澳就业证》 │10元/本 ┃ ┠────────────────────┼─────────────┨ ┃《职业资格证书》(含《技术等级证书》、《│4元/本 ┃ ┃技师合格证书》、《高级技师合格证书》)│ ┃ ┠────────────────────┼─────────────┨ ┃《工资基金管理手册》 │1.45元/本 ┃ ┠────────────────────┼─────────────┨ ┃劳动合同鉴证费 │3元/份,变更合同鉴证收费┃ ┃ │1元 ┃ ┠────────────────────┼─────────────┨ ┃ │3人以下:20元 ┃ ┃劳动争议仲裁受理费 │4至9人:30元 ┃ ┃ │10人以上:50元 ┃ ┠────────────────────┼─────────────┨ ┃劳动争议仲裁处理费 │按实际开支收费 ┃ ┗━━━━━━━━━━━━━━━━━━━━┷━━━━━━━━━━━━━┛

附件2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关于罚没项目规定情况

┏━━━━━━━┯━━━━━━━━━━━━━━━━━━┯━━━━━━━┓ ┃ 罚没项目 │ 罚没依据及标准 │罚没文件名称、┃ ┃ │ │颁布机关、文号┃ ┃ │ │、日期 ┃ ┠───────┼──────────────────┼───────┨ ┃ │第九十条:用人单位违反规定,延长劳动│《劳动法》 ┃ ┃ │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 ┃ ┃ │,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 ┃ ┃超时加班加点 ├──────────────────┼───────┨ ┃ │第四条:用人单位未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违反<中华人┃ ┃ │,强迫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可按每名劳│民共和国劳动法┃ ┃ │动者每延长工作时间一小时罚款一百元以│>行政处罚办法┃ ┃ │下的标准处罚。│》(劳部发〔1┃ ┃ │第五条:用人单位每日延长劳动者工作时│994〕532┃ ┃ │间超过三小时或每月延长工作时间超过三│号,1994年┃ ┃ │十六小时的,可按每名劳动者每超过工作│12月26日)┃ ┃ │时间一小时罚款一百元以下的标准处罚。│ ┃ ┠───────┼──────────────────┼───────┨ ┃ │第九十四条: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劳动法》 ┃ ┃ │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 ┃ ┃ │改正,处以罚款。第十三条:有下列行为│ ┃ ┃ │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处以罚│《禁止使用童工┃ ┃ │款:

(一)单位或者个人使用童工的;(│规定》(国务院┃ ┃ │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允许未满16周│令第81号,1┃ ┃违反未满十六周│岁的少年、儿童做童工,经批评教育仍不│991年4月1┃ ┃岁的未成年人保│改正的;

(三)职工介绍机构以及其他单│5日)┃ ┃护规定 │位或个人为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介│ ┃ ┃ │绍职业的;

(四)单位或者个人为未满1│ ┃ ┃ │6周岁的少年、儿童出具假证明的。│ ┃ ┃ ├──────────────────┼───────┨ ┃ │第三条:对违反《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 ┃ ┃ │个人,罚款标准如下:

(一)使用童工从│《使用童工罚款┃ ┃ │事营利性生产劳动的,每使用一名童工,│标准的规定》(┃ ┃ │罚款600-1200元;

(二)使用童│劳动部、财政部┃ ┃ │工从事家庭服务性劳动的,每使用一名童│文件,劳力字〔┃ ┃ │工,罚款300-600元;

(三)父母│1992〕27┃ ┃ │或者其他监护人允许儿童做童工,经批评│号,1992年┃ ┃ │教育仍不改正的,罚款300-600元│5月13日)┃ ┃ │;

(四)为未满十六周岁的少年、儿童介│ ┃ ┃ │绍职业的,每介绍一名童工,罚款600│ ┃ ┃ │-1200元。│ ┃ ┃ │第四条:对违反《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 ┃ ┃ │单位,罚款标准如下:

(一)对单位使用│ ┃ ┃ │的,根据国务院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规定│ ┃ ┃ │,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具体罚款│ ┃ ┃ │标准;

(二)为未满十六周岁的少年、儿│ ┃ ┃ │童做童工出具假证明的,罚款1500-│ ┃ ┃ │3000元。│ ┃ ┃ │第五条:数次、长期使用或一次使用多名│ ┃ ┃ │童工以及数次出具假证明的,加重罚款三│ ┃ ┃ │倍。│ ┃ ┠───────┼──────────────────┼───────┨ ┃ │第九十五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对女职工│《劳动法》 ┃ ┃ │和未成年工的保护规定,侵害其合法权益│ ┃ ┃ │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 ┃ ┃ │。│ ┃ ┃ ├──────────────────┼───────┨ ┃违反女职工和未│第十二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女职工和│ ┃ ┃成年工保护规定│未成年工合法权益行为之一的,应当责令│ ┃ ┃的 │改正,并按每侵害一名女职工或未成年工│ ┃ ┃ │罚款三千元以下的标准处罚:

(一)安排│ ┃ ┃ │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 ┃ ┃ │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违反<中华人┃ ┃ │动;

(二)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民共和国劳动法┃ ┃ │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以上│>行政处罚办法┃ ┃ │劳动强度的劳动;

(三)安排女职工在哺│》(劳部发〔1┃ ┃ │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994〕532┃ ┃ │第三级以上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号,1994年┃ ┃ │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及安排其延长工作时│12月26日)┃ ┃ │间和夜班劳动的;

(四)安排未成年工从│ ┃ ┃ │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 ┃ ┃ │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 ┃ ┃ │劳动。│ ┃ │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 ┃ ┃ │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以上体力劳动强│ ┃ ┃ │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的,应当│ ┃ ┃ │责令改正,并按每侵害一名女职工罚款三│ ┃ ┃ │千元以下的标准处罚。用人单位安排怀孕│ ┃ ┃ │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延长工作时间和从事│ ┃ ┃ │夜班劳动的,应责令改正,并按每侵害一│ ┃ ┃ │名女职工罚款三千元以下的标准处罚。│ ┃ ┃ │第十四条:用人单位违反女职工保护规定│ ┃ ┃ │,女职工产假低于九十天的,应责令限期│ ┃ ┃ │改正;逾期不改的,按每侵害一名女职工│ ┃

┃┃ │罚款三千元以下的标准处罚。│ ┃ ┃ │第十五条:用人单位未按规定对未成年工│ ┃ ┃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的,应责令限期改正;│ ┃ ┃ │逾期不改正的,按每侵害一名未成年工罚│ ┃ ┃ │款三千元以下的标准处罚。│ ┃ ┠───────┼──────────────────┼───────┨ ┃违反职业技能开│第二十七条:违反《技师合格证书》、《│《工人考核条例┃ ┃发有关规定 │技术等级证书》、《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劳动部令第┃ ┃ │》的核发办法和规定,滥发上述证书的除│1号),199┃ ┃ │应当宣布其所发证书无效外,还应视其情│0年6月23日┃ ┃ │节轻重,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构│国务院批准,1┃ ┃ │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对其中通│990年7月1┃ ┃ │过滥发证书获取非法收入的,应当没收其│2日劳动部发布┃ ┃ │非法所得,并可处以非法所得五倍以下的│)┃ ┃ │罚款。│ ┠───────┼──────────────────┼───────┨ ┃ │第五、七、八、九规定:招用外来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跨┃ ┃违反农村劳动力│范围限于本地缺乏劳动力或在本地无法招│省流动就业管理┃ ┃流动就业有关规│到的行业、工种或规定的范围和期限内招│暂行规定》(劳┃ ┃定 │不到人员的工种,经批准才可;不得在本│部发〔1994┃ ┃ │地直接招收外省的劳动力,除劳动部门特│〕458号,1┃ ┃ │殊规定,招用人员要有流动就业证。│994年11月┃ ┃ │第二十五条:对违反本规定第五、七、八│7日)┃ ┃ │、九条和使用无流动就业证者的用人单位│ ┃ ┃ │,应责令其改正并处以罚款。│ ┃┠───────┼──────────────────┼───────┨ ┃ │第十三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禁止使用童工┃ ┃ │上劳动行政部门处以罚款:

(三)职业介│规定》(国务院┃ ┃ │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或个人为未满16周│令第81号,1┃ ┃ │岁的少年、儿童介绍职业的。│991年4月 ┃ ┃ │ │15日)┃非法职业中介 ├──────────────────┼───────┨ ┃ │第四条:对违反《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使用童工罚款┃ ┃ │单位,罚款标准如下:

(二)职业介绍机│标准的规定》(┃ ┃ │构以及其他单位为未满十六周岁的少年、│劳动部、财政部┃ ┃ │儿童介绍职业的,每介绍一名童工,罚款│文件,劳力字〔┃ ┃ │1500-3000元。│1992〕27┃ ┃ │ │号,1992年┃ ┃ │ │5月13日)┠───────┼──────────────────┼───────┨ ┃ │第一百零一条:用人单位无理阻挠劳动行│《劳动法》 ┃ ┃阻挠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行使监督│ ┃

┃┃┃政部门及其监督│检查权,打击报复举报人员的,由劳动行│ ┃ ┃检查人员依法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处以罚款。│ ┃ ┃使监督检查权 │ │ ┃ ┃ ├──────────────────┼───────┨ ┃ │第十八条:用人单位无理阻挠劳动行政部│《违反<中华人┃ ┃ │门及其劳动监察人员行使监督检查权,或│民共和国劳动法┃ ┃ │者打击报复举报人员的,处以一万元以下│>行政处罚办法┃ ┃ │罚款。│》(劳部发〔1┃ ┃ │ │994〕532┃ ┃ │ │号,1994年┃ ┃ │ │12月26日)┃ ┠───────┼──────────────────┼───────┨ ┃未按规定办理社│第二十三条:缴费单位未按照规定办理社│《社会保险费征┃ ┃会保险登记的;│会保险登记、变更登记,或者未按规定申│缴暂行条例》(┃ ┃未按规定到社会│报应缴纳社会保险费数额的,由劳动保障│国务院第259┃ ┃保险经办机构办│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号令,1999┃ ┃理社会保险变更│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年1月22日)┃ ┃登记或者社会保│可以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 ┃ ┃险注销登记的;│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 ┃ ┃未按规定申报应│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以50│ ┃ ┃当缴纳社会保险│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 ┃费数额的 ├──────────────────┼───────┨ ┃ │第十二条: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社会保险费征┃ ┃ │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1000│缴监督检查办法┃ ┃ │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特别│》(劳社部第3┃ ┃ │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号令,1999┃ ┃ │接责任人员处以5000元以上1000│年3月19日)┃ ┃ │0元以下的罚款。│ ┃ ┠───────┼──────────────────┼───────┨ ┃ │第二十四条:缴费单位违反有关财务、会│《社会保险费征┃ ┃伪造、变造、故│计、统计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缴暂行条例》(┃ ┃意毁灭有关帐册│定,伪造、变造、故意毁灭有关帐册、材│国务院第259┃ ┃、材料造成社会│料,或者不设帐册,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号令,1999┃ ┃保险费迟延缴纳│无法确定,迟延缴纳的,对直接负责的主│年1月22日)┃ ┃的 │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000元│ ┃ ┃ │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 ┃ ┃ ├──────────────────┼───────┨ ┃ │第十三条: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社会保险费征┃ ┃ │直接责任人员处以5000元以上200│缴监督检查办法┃ ┃ │00元以下的罚款。│》(劳社部令第┃ ┃ │ │3号,1999┃ ┃ │ │年3月19日)┃ ┠───────┼──────────────────┼───────┨ ┃伪造、变造社会│第十四条: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 ┃

┃保险登记证的 │ │ ┃ ┠───────┼──────────────────┤ ┃ ┃未按规定从缴费│ │ ┃ ┃个人工资中代扣│ │ ┃ ┃代缴社会保险费│ │ ┃ ┃的 │ 同上 │ ┃ ┠───────┤ │ ┃ ┃未按规定向职工│ │ ┃ ┃公布本单位社会│ │ ┃保险费缴纳情况│ │ ┃的 │ │ ┃ ┠───────┼──────────────────┤ ┃ ┃隐瞒事实真相、│第十五条:可以处以10000元以下罚│ 同上 ┃ ┃谎报、瞒报,出│款。│ ┃具伪证,或者隐│ │ ┃匿、毁灭证据的│ │ ┠───────┼──────────────────┤ ┃ ┃拒绝提供与缴纳│ │ ┃社会保险费有关│ │ ┃的用人情况、工│ │ ┃资表、财务表等│ │ ┃资料的 │ 同上 │ ┠───────┤ │ ┃ ┃拒绝执行劳动保│ │ ┃障行政部门下达│ │ ┃的监督检查询问│ │ ┃书的 │ │ ┠───────┤ │ ┃ ┃拒绝执行劳动保│ │ ┃障行政部门下达│ │ ┃的限期改正指令│ │ ┃书的 │ │ ┠───────┼──────────────────┼───────┨ ┃ │第一百零一条:用人单位无理阻挠劳动行│《劳动法》 ┃ ┃ │政部门、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行使监督│ ┃ ┃ │检查权,打击报复举报人员的,由劳动行│ ┃ ┃打击报复举报人│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处以罚款。│ ┃ ┃的 ├──────────────────┼───────┨ ┃ │第十八条:用人单位无理阻挠劳动行政部│《违反<中华人┃ ┃ │门及其劳动监察人员行使监督检查权,或│民共和国劳动法┃ ┃ │者打击报复举报人员的,处以一万元以下│>行政处罚办法┃

┃ ┃

┃ ┃ ┃ ┃ ┃ ┃ ┃ ┃ ┃ ┃ ┃ ┃ ┃ ┃ ┃ ┃┃ │罚款; │》(劳部发〔1┃ ┃ │第十五条:对缴费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994〕532┃ ┃ │,应当给予警告,并可以处以10000│号,1994年┃

┃ │元以下罚款:

(六)打击报复举报人员的│12月26日)┃ ┃ │ │《社会保险费征┃ ┃ │ │缴检查办法》(┃ ┃ │ │劳社部令第3号┃ ┃ │ │,1999年3┃ ┃ │ │月19日)┃ ┗━━━━━━━┷━━━━━━━━━━━━━━━━━━┷━━━━━━━┛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国务院《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共)

国务院《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

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

2000年11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281号

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已经2000年2月1日国务院第2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总理 朱镕基

二○○○年二月十二日

第一条 为了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廉政建设,落实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促进依法行政,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国家公务员和法律、行政法规授权行使行政事业性收费或者罚没职能的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违反“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为的,依照本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行政事业性收费”,是指下列属于财政性资金的收入:

(一)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有关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与计划部门共同发布的规章或者规定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或者规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与计划(物价)部门共同发布的规定所收取的各项收费;

(二)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以及国务院财政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批准的政府性基金、附加。事业单位因提供服务收取的经营服务性收费不属于行政事业性收费。

第四条 本规定所称“罚没收入”,是指法律、行政法规授权的执行处罚的部门依法实施处罚取得的罚没款和没收物品的折价收入。

第五条 违反规定,擅自设立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或者设置罚没处罚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第六条 违反规定,擅自变更行政事业性收费或者罚没范围、标准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第七条 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审批机关已经明令取消或者降低标准的收费项目,仍按原定项目或者标准收费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

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第八条 下达或者变相下达罚没指标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第九条 违反《收费许可证》 规定实施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

第十条 违反财政票据管理规定实施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以实施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的名义收取物,不出具任何票据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十一条 违反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的规定收缴罚款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

第十二条 不履行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职责,应收不收、应罚不罚,经批评教育仍不改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

第十三条 不按照规定将行政事业性收费纳入单位财务统一核算、管理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

第十四条 不按照规定将行政事业性收费缴入国库或者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不按照规定将罚没收入上缴国库的,依照前款规定给予处分。

第十五条 违反规定,擅自开设银行帐户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第十六条 截留、挪用、坐收坐支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第十七条 违反规定,将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用于提高福利补贴标准或者扩大福利补贴范围、滥发奖金实物、挥霍浪费或者有其他超标准支出行为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第十八条 不按照规定编制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单位财务收支计划和收支决算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

第十九条 不按照预算和批准的收支计划核拨财政资金,贻误核拨对象正常工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

第二十条 对坚持原则抵制违法违纪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行为的单位或者个人126 打击报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第二十一条 实施行政处分的权限以及不服行政处分的申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自2000年2月12日起施行

127

第五篇:省政府批转省财政厅等部门关于实行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文件 苏政发〔2006〕15号

省政府批转省财政厅等部门关于 实行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省财政厅等部门《关于实行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批转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二月九日

关于实行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

省财政厅

省监察厅

人行南京分行

省审计厅 省国资委

省物价局

省法制办

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

(2006年2月)

根据《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5〕9号)以及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财综〔2004〕53号)精神,省政府决定,从2006年2月起,在全省范围内逐步推行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依法对非税收入实行规范化管理。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非税收入的概念和范围

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非税收入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彩票公益金、罚没收入、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的收入以及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不包括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

二、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和内容

(一)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

规范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将非税收入纳入公共财政整体管理范围,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源(资产)出租、出售、出让、转让等取得收入的管理力度,确保非税收入应收尽收。监控非税收入的使用,努力提高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的质量。进一步完善我省以税收收入为主、非税收入为辅的政府财政收支体系。

(二)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的内容

1.改革传统的票据管理方式,以计算机管理替代人工管理;改革“单位开票、单位收费”办法,实行非税收入“单位开票、银行代收,实时入库(或专户)”的征缴方式。将非税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

2.在依法清理和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基础上,对一些增收潜力较大的项目加强管理,特别加强部分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的征管工作。

3.将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和部门预算制度改革等结合起来,编制综合财政预算,实行非税收入全额上解、支出统筹安排。在部门预算编制中,统筹安排税收和非税收入,统一政策、统一标准,避免分配不公、贫富不均,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保证非税收入专款专用的同时,对一些没有特殊规定用途的非税收入结余,适当进行调剂。

— 3 — 4.严格减免审批,建立奖罚机制。分级管理,属于哪一级的收入就由哪一级管理;省以下政府无减免审批权,减免收入必须按规定程序办理,任何单位或个人无权擅自缓征、减征和免征。对具体征收部门和单位超额完成任务的,给予适当奖励,并纳入部门预算支出范围,对征收不力未完成征收任务的部门和单位,按程序相应追减当年支出预算。

5.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和报告制度。在完善日常检查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开展非税收入稽查工作;结合审计监督、收费许可年审,将非税收入纳入监督、检查范围;推进政务公开,每年定期公布全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目录,接受社会监督;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财经纪律;各级财政定期向各级政府和人大、政协专门汇报非税收入管理情况,接受指导、监督和检查。

三、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的步骤和措施

(一)全面清理非税收入项目、收费票据及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活动。一是全面清理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取消不合法的项目,严格新增项目审批,每年向社会公布项目目录。二是全面清理收费票据,归并票据种类,实现收费票据与收费项目的对应统一。除保留少量专用票据外,主要使用 《江苏省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缴款书的购领、对账、核销等工作全部由计算机自动控制和辅助完成。三是全面清理各行政事业单位利用房产、设备、设施等国有资产进行的经营活动,对房产、设备、— 4 — 设施等国有资产统一进行登记造册,并对其有偿使用收支加强管理。

(二)制定并实施非税收入规范化管理办法。一是制定实施关于我省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征收管理办法和关于社会公共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征收管理办法,将户外广告经营权、城市公共客运经营权和道路、桥梁、隧道、公园、广场等城市公共资源冠名权有偿出让以及城市道路停车泊位收入等纳入规范管理。二是制定实施《非税收入征收考核办法》。三是制定实施《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办法》。四是制定实施《政府非税收入成本性支出管理办法》。

(三)应用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按照财政部“金财工程”的要求,全省统一应用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市县两级适时与省财政联网。实行大集中管理模式,即上一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对本级和下级非税收入信息全面监控。省财政按照统一的收入项目进行数据汇总、分析,为清理乱收费提供信息依据。全省各级财政仍按现行体制管理各自职权范围内的非税收入资金。上级财政部门不调用下级财政的非税收入资金。

为了加强对全省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工作的领导,省政府决定成立我省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省政府领导同志任组长,省财政厅、省监察厅、人行南京分行、省审计厅、省国资委、省物价局、省法制办、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等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财政厅,— 5 — 负责改革的具体组织实施。省财政厅增设非税收入管理处,与综合处合署办公,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工作的力量。在2005年选择省经贸委、司法厅、农林厅、科技厅、食品药品监管局、新闻出版局等6个单位先行试点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在省直单位实行,重点是加强国有资本、资源、资产有偿使用等收入管理方面的改革,条件成熟后,再实行非税收入综合预算方面的改革。在省直单位改革取得经验后,在全省各市县推广,争取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全面推开。

主题词:财政

非税收入△ 管理

通知

抄送:省委各部委,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军区。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6年2月9日印发

共印1050份

下载财政部等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若干规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财政部等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若干规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