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的常用标准及依据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的常用标准及依据 依法执业管理 基本标准
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2、执业许可证必须在有效期内,并按期校验。
3、对变更事项应及时进行变更,机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床位等登记项目与实际情况一致。
4、医疗机构实际开展科目应与执业许可证登记项目一致。
5、按规定使用医疗机构名称,医疗机构印章、牌匾以及医疗文书的名称应与核准登记的医疗机构第一名称相同,内设业务科室名称规范(除“科”、“室”外,不得使用如“中心”等)。
6、执业人员按相关法律法规取得相应资质。
7、科室管理规范,制度健全,不得出租承包科室。
8、发布医疗广告必须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广告内容符合规定。
9、医疗机构加强对本单位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建立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档案。法律依据
1、《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2、《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3、《执业医师法》
4、《护士管理办法》
5、《医疗广告管理办法》
6、《医疗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
二、临床用血管理 基本标准
1、应当设立由医院领导、业务主管部门及科室负责人组成的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
2、设立独立的输血科(二级以下医院设立血库),并符合《青海省医院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要求。
3、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4、血液交接登记完整规范,有关资料保存10年。
5、交叉配血进行复核并记录完整(一人值班时可自己复核)
6、按规定留取血样(7天)和输血后血袋(1天)并按规定条件进行保存(血样保存于2-6℃冰箱)。
7、无擅自采血现象。
8、医护人员填报《输血反应调查表》,输血科每月统计上报医务科。
9、有专用储血冰箱,不同血型血液分别存放,并有明显标识。
10、血浆储存符合规定(全血、红细胞、代浆血2-6℃;血小板20-24℃,6小时内输注)。
11、储血冰箱每周进行消毒一次。储血冰箱每月进行一次空气培养,结果合格(无霉菌生长或培养皿细菌生长菌落<8CFU/10分钟或<200CFU/m3)。
12、储血保管人员做好储血冰箱24小时温度监侧,并记录。法律依据
1、《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
2、《青海省医院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
3、《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4、《青海省实施(献血法)办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三、病历管理 基本标准
1、本机构病历和病案管理工作。
2、病案首页要按照《卫生部关于修订下发住院病案首页的通知》的规定书写。
3、病历书写要文字工整,字迹清晰。病历修改应符合要求,并由修改医师签名,注明修改日期。
4、不得私自涂改病历,不得伪造病历。
5、相关知情同意书齐全,并经符合条件人员(患者或家属)签字。法律依据
1、《卫生部门关于修订下发住院病案首页的通知》
2、《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
3、《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
四、处方管理 基本标准
1、处方应按照规定标准和格式印制。
2、处方书写应符合处方书写基本规则。
3、处方由在本机构取得处方权的医师开具。无相应处方权的人员不得开具处方。
4、试用期人员和进修医师开具的处方应符合要求。
5、制定药品处方集。购进药品应符合相应要求。
6、利用计算机开具普通处方,必须打印纸制处方,格式应与手写处方一致,并由相应医师签名。
7、具有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负责处方审核、评估、核对、发药以及安全用药指导;药士从事处方调配工作,未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不得从事处方调剂工作。
8、药师应按照规定调剂处方,必须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并签章。
9、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填写处方评价表。
10、处方保存期限符合要求(普通、急诊、儿科处方保存期限为1年,医疗用毒性药品、第二类神经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2年,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神经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3年;处方保存期满后,经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批准、登记备案,方可销毁。
11、对取得处方权的医师和处方调剂资格的药师留样备查。法律依据
《处方管理办法》
五、麻醉和精神药品管理 基本标准
1、取得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够用印鉴卡。
2、建立麻醉、精神药品管理组织,指定专职人员负责。
3、建立健全并执行各类规章制度,制定岗位人员职责,定期组织检查,做好检查记录。
4、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的医师,必须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处方资格。
5、入库验收应双人签字,专薄记录(内容包括:日期、凭证号、品名、剂型、规格、单位、数量、批号、有效期、生产单位、供货单位、质量情况、验收结论、验收和保管人员签字)
6、储存实行专人负责、专库(柜)加锁,建立专用账册,进出逐笔记录(内容包括:日期、凭证号、领用部门、品名、剂型、规格、单位、数量、批号、有效期、生产单位、发药人、复核人和领用人)。
7、麻醉、精神药品库必须配备保险柜,门、窗有防盗设施。其他使用存放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应当配备必要的防盗设施。法律依据
1、《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
2、《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第三条。
3、《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第四条。
4、《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第十七条。
5、《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第十条。
6、《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第十二条。
7、《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第二十三条。
六、传染病防治管理 基本标准
1、建立并执行疫情报告管理制度、人员培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制度、医疗废物处理管理制度、工作人员职业防护管理制度、院内感染管理制度、预防性生物制品管理制度、血液安全管理制度。
2、有专门部门或者人员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
3、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本记录规范、完整。
4、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规范、完整、按规定保存。
5、疫情网络直报系统运转正常。
6、疫情报告及时无漏报、瞒报、缓报。法律依据
《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第十条,《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五条、二十七条。《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27条
5、《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6、《传染病防治法》37条
七、医院感染管理 基本标准
1、执行预检分诊制度,设立感染性疾病科或设立传染病分诊点、标识明确,设置合理,具有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具。
2、有传染病病例处置工作制度、对不具备收治能力的患者及时转诊。
3、成立医院感染委员会,人员组成符合要求,并按要求履行相应的职责。
4、设立独立的感染管理部门,负责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和业务工作。
5、加强医院感染及相关危险因素检测、感染事件调查。
6、加强高危科室消毒隔离措施和各项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落实力度。
7、开展医疗器械、用品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
8、使用消毒产品、一次性医疗器械进行索证、验收、登记。
9、工作人员接受传染病防治法律知识、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医院感染、医疗废物处置相关知识、消毒隔离相关知识培训。法律依据 1、2、《传染病防治法》52条,《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第二条。《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六条,《消毒管理办法》
5、《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六条、第八条。
6、《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消毒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
7、《消毒管理办法》第4条。
8、《消毒管理办法》第7条。
9、《传染病防治法》第十条,《消毒管理办法》第五条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放射工作管理 基本标准
1、加速器、放射治疗装置、甲级开放型放射性工作场所和放射性物质储存库,(一年以内建设项目)
2、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
3、在许可范围内开展业务工作
4、具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的放射诊疗场所和配套设施。
5、具有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专(兼)职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检测仪器。
6、产生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的,必须具有确保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达标摆放的处理能力或者可行的处理方案。
7、具有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8、从事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放射学、X射线影像诊断的人员必须符合《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的要求。
9、放射诊疗人员应进行个人剂量监测、职业健康检查,参加专业级防护知识培训,并建立个人剂量、职业健康教育培训档案。
10、必须配备工作人员、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
11、工作场所及相关设备必须设置警示标志。
12、对工作场所及相关设备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经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放射防护及状态检测,检测报告完整规范。法律依据
1、《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2、《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第四条。
3、《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第十七条。
4、《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第六条第二项。
5、《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第六条第三项,《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条、第二十条
6、《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第六条第四项。
7、《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第六条第五项。
8、《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第七条。
9、《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第十九条第二项、第三项。
10、《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第六条第三项、第二十五条。
11、《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第十条。
12、《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第二十条,根据第四十一条第三项处罚。临床检验科管理 基本标准
1、按照核定科目设定临床检验项目,不得超范围开展临床检验服务。
2、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经过批准。
3、实验室由专(兼)职人员负责临床检验质量和临床实验室安全管理,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验室负责人应经过省级培训。
4、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具有相应的专业学历,并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5、实验室应集中设置,统一管理。
6、人员、场所、设备、设施等条件应与其工作任务相适应。
7、规章制度完善,操作规程健全,相关质量保证、生物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齐全,并得到落实。
8、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规定进行检验。
9、检验报告内容符合要求,诊断性临床检验报告应当由执业医师出具,非临床实验室不得向临床出具临床检验报告。
10、按照要求开展室内质控、室间质评等质量控制措施。按要求建立质量管理记录(包括标本接收、标本储存、标本处理、仪器和试剂及耗材使用情况、校准、室内质控、室间质评、检验结果、报告发放等内容。质量管理记录保存期限至少为2年)
11、按照要求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应达到相应防护级别,建筑设计与级别相适应。
12、实验室工作人员应配备必要安全设备和防护用品,并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和培训。法律依据 1、2、《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第六条。
3、《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
4、《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第十二条。
5、《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第九条。
6、《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第十条。
7、《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第十一条。
8、《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第十四条。
9、《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第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一条。
10、《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第二十二、三十二条。
11、《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第三十三、三十七条。
12、《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医务科整理
2014年5月
第二篇: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情况汇报材料(范文模版)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情况汇报材料
为进一步规范我辖区内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行为,积极贯彻落实《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保障医疗安全,加强医疗监督管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和就医安全,通过开展医疗机构对卫生室“依法执业监督管理”行动,进一步提高了我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依法执业水平,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我辖区内依法执业专项整治总结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辖区内现状
我辖区内目前共有村卫生室31家,其中新农合定点医疗卫生室16家,其中执业中医师1名,执业助理医师1名,乡村医生29名。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高认识,落实监管职责
我院历来重视对医疗市场秩序的维护和监管,县政府、卫生局两级领导紧密结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点,将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作为规范医疗市场秩序,保障医疗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我县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根据省、市下达的工作要求,由局医政科、疾控监督科和卫生监督所紧密合作,齐抓共管,切实落实监管职责。
(一)强化监管,规范执业行为
在日常监管中,我乡镇卫生院以村卫生室作为监管重点对象,对卫生室许可证管理、人员依法执业情况、医疗广告发布情况为重点检查内容,通过严把许可校验、强化卫生室人员法制意识等方式方法,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一是严把卫生室执业许可校验关。在卫生室执业许可年审校验时,将卫生室开设诊疗科目是否与核准科目相符,名称与核准名称是否一致,医护人员是否持证执业等作为审核关键要素,发现有违规违法现象的一律不予校验。二是加强对卫生室人员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提高依法执业意识。一方面对卫生室负责人进行培训,强化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医疗机构内部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医疗机构整体法制意识。三是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对非法、违法行医行为进行及时查处。特别是对聘用非卫技人员、跨专业执业、开设未核准诊疗科目等情况进行严肃处理。四是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我辖区内卫生室医疗机构执业分级监管工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目前已开展依法执业分级监管卫生室共31家。已开展31家,监督覆盖率100%,其中16家为市卫生局新农合定点医疗单位。
(二)注重实效,推进医废处置规范化建设
我院积极实际出发,注重实效,采取监督执法与加强整改相结合的原则,逐步规范我辖区内村卫生室医疗废物的处置行为。一是重点加强了对卫生室医疗废物处置的规范化建设,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要求,监督卫生室落实对医疗废物的管理职责,规范分类收集和运送程序,规范建设医疗废物的暂时储存设施、设备。杜绝医疗废物的随意流失、泄露和扩散现象。二是对卫生室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重点环节开展监督检查。三是对本院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加强指导和监管。对本院医疗废物集中的处置能力进行评估,全面掌握处置设施建立和运行情况。
(三)加强自查自改,落实整改要求
我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规范情况,在市卫生局上半年督查后,及时召集卫生室负责人,根据督查发现的问题,共同商讨整改方案,落实各项整改责任,明确了以卫生局督查整改、卫生监督所指导整改、医疗机构落实整改的任务要求。一是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流程,完善台账资料。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相关工作制度、流程及规章制度,且制度、流程在相应的诊室上墙明示,使卫生室工作有章可循,操作有据可依,加强了卫生室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卫生安全意识,切实落实“定人、定岗、定职责”的三定原则。完善医疗废物交接登记、院感防控监测登记、医疗器械消毒登记、卫生室人员院感防控知识培训记录等台帐资料,对格式不正确、登记不详细的登记表格进行修改,做到每项工作均有记录。二是现场指导整改,及时跟踪整改进程。根据卫生局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督查情况的通报以及督查组现场检查整改意见,我院及时对存在问题卫生室进行逐项督促整改。依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规范》、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到各卫生室进行现场指导。同时加大对村卫生室的监管力度,跟踪整改进程。对已将注册地址与执业地址不符的医务人员进行重新注册,对医疗废物处置加强管理,规范医疗废物运转流程,加强对医务人员院感防控知识培训,对消毒供应室进行整改,设置污染区与清洁区之间的缓冲区,安装防尘防蝇设施。
(四)转变监管模式,落实不良行为记分管理
根据卫生局要求,我院充分领会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辖区内实际,积极开展村卫生室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工作。一是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认真学习文件,领会精神实质,统一思想认识,制定我村卫生室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和内容。二是落实职责,明确分工。我院及时将村卫生室不良执业行为和记分情况上报。三是加强监管,促进提高。我院定期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对村卫生室进行随机监督检查,并将记分管理将作为卫生局对医疗机构进行校验的重要依据。
五、存在问题和困难
经过开展系列整治和有效监管,使我辖区内的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和医疗废物规范处置情况得到进一步规范。但是因为人员编制、工作经费、交通等原因,还是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村卫生室执业医师、执业护士人数不足,个别卫生室还是存在“一人多用”跨专业执业的现象。二是村卫生室人员对法律法规知识认识不够,医护人员法制意识需要提高。三是村卫生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登记、不完善、不健全。四是由于交通不方便,医疗废物不能集中处置,各别卫卫生室医疗废物产生量少,存在暂存日期超过两天的现象。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结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依法执业自觉性,落实院感防控和传染病防治相应措施。
(二)进一步贯彻落实《执业医师法》、《母婴保健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
(三)坚持标本兼治,着力长效监管机制建设。结合《浙江省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暂行办法》,探索对医疗机构的长效监管模式。
(四)维护医疗市场秩序,加大对有证医疗单位的监管力度,对中小型医疗机构根据已评定的量化分级等级,实行分类监管。
(五)加强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各种形式扩大投诉举报电话知晓率,形成全社会对医疗机构监管氛围。
***卫生局
2011年11月22日
第三篇:关于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情况自查报告
关于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情况自查报告
时光在不经意中流逝,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收获了许多,也知道了不足,将成绩与不足汇集成一份自查报告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自查报告书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情况自查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情况自查报告1根据xxx市卫生局《xxx市20xx年基层医疗机构集中整顿工作实施方案》(卫医发〔2016〕15号)的工作要求,按照xxx县卫生局关于xxx卫生院专项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意见,xxx卫生院高度重视,由一把手亲自抓,总负责,开展了严格的自查自纠工作。
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自查领导小组
于4月19日召开了医疗机构整顿工作会议,学习贯彻《xxx市基层医疗机构集中整顿工作实施方案》,全院医务人员开展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学习,把《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处方管理办法》、《病历书写规范》等规范和学习列入对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中。成立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就卫生院规范依法执业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开展自查自纠。
二、坚持依法执业,规范执业范围
1、卫生院各科室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范围》从事执业活动,无超诊疗科目行医现象。
2、卫生院现有工作人员48人,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3人,执业护士14人、药剂师6人、医学影像技术人员2人、检验技术人员1人,严格无证及非卫生技术人员单独从事医疗活动。
3、卫生院会诊严格按《医疗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4、没有违法、违规发布医疗广告
5、取缔未经许可擅自开设的口腔科门诊。
6、规范医疗文书的书写与管理,医疗文书及时、准确、完整、规范。病历、处方、护理记录必须照卫生部制定的《病历书写基本规写,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得随意变更格式或简化项目、内容、不得延误完成时间。范》、《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处方管理办法》等进行规范书
三、认真落实基本药物制度
xxx卫生院全部药品均为国家基本药物,辖区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药品供应由医院统一网上采购配发,实行零差率销售,无假劣、过期、失效药品。
四、落实消毒隔离制度,杜绝感染事故发生
严格执行注射操作规程,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杜绝医疗用品复用。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并建立记录。严格落实医院感染和传染病报告制度。所有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做到了浸泡消毒、毁型后进行无害化消毒、焚化处理,并有详细的医疗废物交接记录,无转卖、赠送等情况。
总之卫生院对规范执业高度重视,狠抓落实进一步规范执业行为,为提高医疗质量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于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情况自查报告2根据安吉县卫生监督所布置的《安吉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关于印发20XX年安吉县打击非法行医和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守护健康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安卫计(2015)21号)文件要求,xx学校医务室于6月3日组织对本单位依法执业情况进行自查,现将自查结果汇报如下:
1、规范执业,规范行医,强化管理。
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准入制度和医务人员准入制度,我校医务室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按期校验均在有效期内,并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执业范围开展诊疗活动,无擅自扩大诊疗科目、无聘用无证人员;工作人员人均有备案,临床、医技人员均依法取得执业证、资格证均在许可的范围内开展工作,确保医疗安全;此外还加强工作人员个人防护措施,配备防护手套、防护口罩等用品;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医疗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培训,以及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
2、在门诊诊疗方面,日常管理井然有序
为病人提供了良好的就医环境,医护人员统一着装,佩带格式统一的上岗证,内部环境整洁,科室布局合理,标识清晰。
3、严格医疗质量管理
重视医疗生产安全;制定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医疗质量保证方案,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件报告制度并进行了挂墙亮化公示。
4、加强处方药品管理
将药品分类管理的各项监管工作纳入工作计划、结合日常监管和各种专项检查,使药品分类管理监管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提高监管水平;所有药械出入库均有记录。
5、院感管理方面。
一、由门诊医师兼职负责院内感染监控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了院内感染监控管理组织建设,制定医院感染制度和监控措施及院感在职培训工作。
二、做好对重点科室,如:治疗室、配制室等科室的消毒、监控工作;严格按照消毒、灭菌操作规范,对各种医疗物品进行消毒、灭菌,并认真定期开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工作,做好消毒液更换、紫外线灯管擦拭、紫外线消毒等工作的登记、记录工作,收集好相应的痕迹资料。
三、完善医疗废物交接制度、存储制度、运转制度安全防护制度等,按照医疗废物处置流程。
6、传染病报告管理。
为强化传染病管理工作,我校医务室制定并完善了以下制度,以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实施:《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传染病病例登记和转诊制度》、《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制度》等。
经过此次依法执业情况自查,我校医务室能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行医,规范执业,执业活动符合执业校验标准,进一步完善了医疗服务水平和管理规范、提高了服务意识、优化了服务流程、增强了服务技能;为确保学校师生身体健康和学校传染病防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的工作肯定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完善,更好的为学校师生服务。
第四篇: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承诺书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承诺书
为规范执业行为,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营造公平有序的医疗环境,确保人民群众的医疗安全,我们将认真贯彻执行《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严格依法执业,具体承诺如下:
1.严格遵守《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母婴保健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医疗技术规范,依法执业。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保证医疗质量,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2.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中核准登记的执业地址和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不超范围执业;所有从业人员具备相关的执业资格,并按规定及时注册,不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保证本医疗机构的科室设置、人员、设备以及医疗用房等条件符合法定许可条件。开展诊疗时间和收费标准悬挂于明显处所。医务人员上岗工作需要佩戴载有本人姓名、职务、职称的标牌。增强责任意识,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
3.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规定做好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疫情报告,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疾病流行或其他突发情况时,自觉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安排和调遣。
4.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规章,建立和落实医院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制度,防止院内的交叉感染。建立消毒产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绝不使用无证或证件不齐全的消毒产品。
5.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规定,做好院内的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转运、暂存、交由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集中处置。做好医疗水的无害化处理,定期交由环境部门检测。
6.医疗机构严格执行《消毒管理办法》。
7.严格执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和《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做好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工作。定期做好放射环境评估和放射诊疗设备的评估。
8.严格执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保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合法、安全、合理使用。
9.严格执行医疗广告审查制度,并按照《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批准发布医疗广告。
10.遵守《母婴保健法》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开具胎儿性鉴定和终止妊娠(人流术)。
11.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
12.积极配合、服从卫生监督部门的日常监督管理,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认真进行整改。
本机构将严格遵守本承诺,如有违反,主动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接受处罚。
(本表一式二份,一份交执业登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存档,一份医疗机构存档)
承诺单位
法定代表人(责任人)
第五篇: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情况汇报材料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情况汇报材料
为进一步规范我县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行为,积极贯彻落实《执业医师法》、《母婴保健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保障医疗安全,加强医疗废弃物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和就医安全,在2011年我县以着力长效监管机制建设为工作目的,通过开展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报健康”行动、公立医疗机构专项监督检查、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等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了我县医疗卫生机构依法执业水平,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我县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现状
我县目前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4家,其中县属医疗卫生机构5家(包括3家县属医疗机构和2家公共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7家,村卫生室17家,个体诊所1家,学校、企业医务室5家。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卫技人员共448名,其中执业医师132名,执业助理医师33名,乡村医生21名,执业护士139名,药剂人员39名,医技检验人员29名,其他卫技人员55人。辖区内有医疗废物集中处臵单位1家,主要负责本岛内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的集中处臵,其余乡镇医疗机构废物自行焚烧处臵。7家乡镇卫生院中医疗废物管理达到规范级指标的共6家,规范率为85.71%。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高认识,落实监管职责
我县历来重视对医疗市场秩序的维护和监管,县政府、卫生局两级领导紧密结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点,将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作为规范医疗市场秩序,保障医疗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我县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根据省、市下达的工作要求,由局医政科、疾控监督科和卫生监督所紧密合作,齐抓共管,切实落实监管职责。
(二)强化监管,规范执业行为
在日常监管中,我县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个体诊所、村卫生室作为监管重点对象,以医疗机构许可证管理、人员依法执业情况、医疗广告发布情况为重点检查内容,通过严把许可校验、强化医务人员法制意识等方式方法,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一是严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校验关。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年审校验时,将医疗机构开设诊疗科目是否与核准科目相符,名称与核准名称是否一致,医护人员是否持证执业等作为审核关键要素,发现有违规违法现象的一律不予校验。二是加强对医护人员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提高依法执业意识。一方面对医疗机构负责人进行培训,强化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医疗机构内部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医疗机构整体法制意识。三是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对非法、违法行医行为进行及时查处。特别是对聘用非卫技人员、跨专业执业、开设未核准诊疗科目等情况进行严肃处理。四是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我县中小型医疗机构执业分级监管工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目前除县属4家医疗机构外,应开展依法执业分级监管的中小型医疗机构共31家。已开展31家,量化分级实施率100%,其中2家为规范级,29家为合格级。
(三)注重实效,推进医废处臵规范化建设
我局积极从我县实际出发,注重实效,采取监督执法与加强整改相结合的原则,逐步规范我县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的处臵行为。一是重点加强了对乡镇卫生院医疗废物处臵的规范化建设,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要求,监督乡镇卫生院落实对医疗废物的管理职责,规范分类收集和运送程序,规范建设医疗废物的暂时储存设施、设备。杜绝医疗废物的随意流失、泄露和扩散现象。二是对县属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臵等重点环节开展监督检查。三是对医疗废物集中处臵单位加强指导和监管。对医疗废物集中处臵单位的处臵能力进行评估,全面掌握处臵设施建立和运行情况。
(四)加强自查自改,落实整改要求
我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规范情况,在市卫生局上半年督查后,及时召集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和各医疗机构相关负责人,根据督查发现的问题,共同商讨整改方案,落实各项整改责任,明确了以卫生局督查整改、卫生监督所指导整改、医疗机构落实整改的任务要求。一是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流程,完善台账资料。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相关工作制度、流程及规章制度,且制度、流程在相应的诊室上墙明示,使医务人员工作有章可循,操作有据可依,加强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卫生安全意识,切实落实“定人、定岗、定职责”的三定原则。完善医疗废物交接登记、院感防控监测登记、医疗器械消毒登记、医务人员院感防控知识培训记录等台帐资料,对格式不正确、登记不详细的登记表格进行修改,做到每项工作均有记录。二是现场指导整改,及时跟踪整改进程。根据市卫生局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督查情况的通报以及督查组现场检查整改意见,我局及时对存在问题进行逐项督促整改。县卫生监督所承担指导整改职责,依据《执业医师法》、《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臵规范》、《发热门诊设臵规范》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到各医疗机构进行现场指导。在医疗机构现有条件下,充分利用可利用的人力、物力资源,与医疗机构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加大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跟踪整改进程。至目前,相关医疗机构已完善了部分设施设备,如县中医院已将注册地址与执业地址不符的医务人员进行重新注册,对医疗废物处臵加强管理,规范院内医疗废物运转流程,暂存处警示标示进行改正,增设暂存处防蝇设施,建立医疗废物应急预案;县人民医院加强了对内镜室、口腔科的消毒管理,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加强对医务人员院感防控知识培训,对消毒供应室进行整改,设臵污染区与清洁区之间的缓冲区,安装防尘防蝇设施。
(五)转变监管模式,落实不良行为记分管理
根据省、市文件要求,我县充分领会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积极开展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工作。一是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工作,认真学习文件,领会精神实质,统一思想认识,制定我县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和内容。二是落实职责,明确分工。县卫生局确定县卫生监督所作为县属医疗机构的记分管理具体部门,及时将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和记分情况上报县卫生局医政科,由县卫生局定期向社会公布。做好信息的上下沟通、收集、报告等工作。县卫生局相关科室、县卫生监督所按照责任分工实施医疗质量管理、监督执法。三是加强监管,促进提高。县卫生局相关科室、卫生监督所将采取日常监管、专项督查、暗访、定期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对医疗机构进行随机监督检查,并将记分管理将作为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进行校验的重要依据,不良执业行为记分情况作为医疗机构校验必须提交的材料之一。通过监管,提高医疗机构的质量水平、管理水平、服务水平,提高群众满意度。
三、存在问题和困难
经过开展系列整治和有效监管,使我县的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和医疗废物规范处臵情况得到进一步规范。但是因为人员编制、工作经费、交通等原因,还是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乡镇卫生院执业医师、执业护士人数不足,个别乡镇卫生院还是存在“一人多用”跨专业执业的现象。二是医疗机构对医护人员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力度和次数不够,医护人员法制意识需要提高。三是县内医疗废物集中处臵单位虽然持有经营许可证,但许可项目中不包括医疗废物处臵。集中处臵单位焚烧炉趋于老化,对处臵能力带来一定影响。四是本岛以外的乡镇卫生院由于交通不方便,医疗废物不能集中处臵,各乡镇卫生院自行焚烧销毁处臵不规范,如医疗废物产生量少,存在暂存日期超过两天的现象。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结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依法执业自觉性,落实院感防控和传染病防治相应措施。
(二)进一步贯彻落实《执业医师法》、《母婴保健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
(三)坚持标本兼治,着力长效监管机制建设。结合《浙江省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暂行办法》,探索对医疗机构的长效监管模式。
(四)维护医疗市场秩序,加大对有证医疗单位的监管力度,对中小型医疗机构根据已评定的量化分级等级,实行分类监管。
(五)加强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各种形式扩大投诉举报电话知晓率,形成全社会对医疗机构监管氛围。
***卫生局
2011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