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闻专业报社实习毕业实习报告(精)
新闻专业报社实习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在学校学了三年的课程,中间利用暑期和课余时间也曾在新闻单位做过短期的实习,只是接触了一些新闻采编而已。从XX年7月大三暑假开始,一直到今年2月大四寒假,前后半年多的时间,作为“全职”实习,收获与以前的短期实习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这半年多,我也没想到,自己会“跑遍大江南北”,这其中有许多人生的机遇,抓住的,失去的,但我觉得抓住和失去都有原来想不到的价值。下面就按时间,以实习时不同的单位来做个总结报告,算是对我毕业实习画上一个句号。
一、东方今报阶段(XX年7月—XX年8月)放假前,托人帮忙与东方今报胡杨副总联系好了实习岗位,一放假,我和新闻班的惠万里就到了今报热线部实习。今报的记者都很年轻,大家关系都好相处,带我的杨海霞记者和与我座位相临的孙旭阳记者对我特别好。到那后,第一次出去采访是和一位做实习摄影的同学一起跟着杨文哲和摄影记者邱琦去做个车祸稿子。是一位农民开一奔马机动三轮卖菜,可对他们郑州市区是禁止进入的,当在一路口交警要将他们拦下时,农民可能心里一 慌,车子没控制住就把交警给撞飞了。我们接到线索时,也没有现场,受伤交警被拉往医院,农民正被带往交警队。我们就直接去了医院。到了医院,受伤交警正接受检查,一名女士扶着一名儿童(交警的女朋友和外甥)都在哭泣,哭声充满了惊恐。
第一次见到如此的场景,我吓呆了。哪里还会采访新闻当事人,就跟着他们乱转。等把交警安置住院,我们就离开了。离开时,杨记者问我“你怎么不采访啊?”我说“我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不知道该怎么采访,他们在痛哭啊!”“这算什么啊,以后比这更惨烈的场面多的是!”他有点生气的对我说。接着邱老师也发话了,“你看看你们两个,一个不问一个不拍,以后还这样就不带你们出来了!”我们两个听了,都低着头。
杨海霞老师让我做的第一个稿子就是个大策划,是“重磅阅读”版上的,主题是探讨社会上出现的“啃老族”(就是子女长大了但养活不了自己,不但不赡养父母,反而倒吃父母的年轻一代)问题。她只把选题告诉我,让我去郑州的都市村庄里去采访寻找这样的案例,她也找案例并且采访有关专家。我就一个人到都市村庄里去找,以租房的名义,边谈房子边和房东老太太们聊他们的儿女,让我庆 幸的是,我去的每一家都算比较有典型意义,有新闻价值。就这样跑了三个都市村庄,第二天又去了两个街道办事处,问问他们年轻人有多少事业登记,及这些人的基本情况。就这样,光这一个事,跑了4天,写好稿子,等了一个周,稿子终究没有刊登。接着又做了黑龙江某地恢复婚检和大学生可以结婚规定的“重磅阅读”稿,我就一个人去河南财院、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工学院等校园转悠,采访大学生对可以结婚的看法。碰巧遇到了一位来自武汉的大学生,因为他们学校就有一名女大学生结婚了,女孩出嫁当天也也经历了。这真是可遇不可求的没事。但等我回去,被杨老师一提问,才发现自己问的好不详细,许多细节都没有问到。稿子写好就刊登了,但没有署我的名。这个虽然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但还是可以接受的。与此同时,做了其他的一些小稿子。
后来得知我们那篇啃老族报道没有刊登是因为采访中心的领导与我们热线部主任工作思路不和,因为我们这个稿子部主任也参与了就以一些理由给拿下了。与此同时,他们刊登了一篇确实很烂的稿子,我很生气,就在内部论坛上发对刊登的这篇稿子的批评意见,讲了些这篇稿子从选题到采写的种种缺陷。后来,又因为一篇模仿杭州《都市快 报》风格的稿子被有象征意义的评为a稿而引起极大争议(大家争议的不是能否学习,而是应该如何去学习,不仅仅是只学到外在的形式)。该稿第一部分是群众来信,诉说了自己乘公交的痛苦经历,说司机态度如何如何不好。第二部分也是结尾仅用了100字左右的“记者核实”,说是核实只是打电话,问了问公交公司,公交公司说若有这样的事,我们一定严肃处理,但他却没有采访当事司机。但由于是所谓的都市快报风格就被评为了a稿。稿子刊登的第二天,一位女同志就来到报社要见记者。我才知道,公交公司有规定因负面事件只要见报,司机就被辞退。一篇小小的稿子,却使一名工人失业了。我又在内部论坛上表示了自己的看法。然后,我就得到了应该承受的东西——部主任一连两次在办公室里传达上面的指示:实习生不准乱发帖子。又告诉我连在“西祠胡同河南媒体”里也不准我发帖子。我很恼火,不让我在内部论坛上发就算了,为什么外边的网站也不让我发,管制也太严了。其实,在这之前,我一到报社,就在内部论坛上发了一些对今报办报的一些建议和活动策划,受到了大家的好评。到的第7天就被采访中心的主任(属于报社领导级别)电话打到办公室给叫了过去“接见”,问了我哪个学校的毕业了没有 以后有什么打算如此等等,还鼓励说以后多提意见。回头看看,成也发帖,败也发帖!杨老师就私下对我讲,其实报社里也不是那么的简单,刚毕业以后别那么冲动了,有些时候哪怕你说的是对的,但你却妨碍了别人或损害了别人,那么你就会有麻烦的。以后做人要低调,工作要高调,不差于任何人。孙大哥(我是这样称呼他的)常在请我吃饭的时候给我讲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些对我以后的影响是长远的。
后来上面又有规定说不让署实习生,只能署通讯员。这也是我不能接受的。这时,我见网上
有“苏中周刊招聘实习生,工资每月500,包住,有福利食堂。而周刊管理团队是由时代商报、现代快报、信息时报等中层领导加盟。”这些条件对我都是极大吸引力的,物质方面的不说,光广州三大报精英加盟,还有中国名记者徐祥也准备加盟,就吸引了我,我若可以去的话该能学到多少先进的报纸采编经验啊!但我还是小心的很,怕被骗,于是就上了“中国名记徐祥在线”找到他的信箱,给他发了信咨询情况,他说他不去了,但那里面都是他比较好的朋友,肯定能学到很多东西的。我就投了简历,谁知 5 第二天他们就通知我8月15日到南京或扬州报到,我高兴的很。就向热线部主任和各位老师以及万里告
了别,只身南下了。走的时候,因为来的时候是告诉胡总要实习2到3个月的,可我呆了20天就要走,心里没有勇气去见他,给他发了个短信就匆匆地很不好意思到离开了东方今报。
实习小结:记者见证新闻事实时,头脑要冷,心肠要热,方能作好记录时代的职责。许多出现问题的新闻,都是因为我们违背了新闻传播的最基本原则,比如客观、公正、平衡等。做新闻,首先要学会做人,只有这样才是合格的新闻人。二、八怪文化传播公司阶段(XX年8月—XX年11月)8月14日,从商丘出发前,那边告诉要我去泰州,说是主编老家在那里,主编刚好在那办事。售票员居然不知道有泰州,告诉她那时胡总书记的老家,她很不好意思,但查后知道没有票。我就先到徐州,等车到凌晨2点才坐上开往泰州的火车。
15日上午11点到达泰州,后又随同主编夏先生和从北京来的副主编曲先生,到了兴化市的戴南镇。这个镇是不简 单,它是中国不锈钢名镇,不锈钢产量据说能占全国的1/3,全镇不锈钢企业达XX家之多,年产值100亿元。到了才知,我们就在这里上班!而一切都没有准备好,于是又和主编大人一起找房子租房子,装卸电脑,一忙就是半个月,整天就是购置家具,搬运东西。上班了才发现,这位夏主编就是中国名记徐祥先生!而所谓的“周刊管理团队是由时代商报、现代快报、信息时报等中层领导加盟”,指的就是他一个人(副主编是在时代商报做过编辑部主任,编辑部主任是现代快报来做兼职的,但他们二人不久就离去了。),因为他确实是在这三家单位都做过。而福利食堂就是我们租的一处民房院落的厨房,当然还雇佣了一位伙食师傅。更让人受不了的是,说这半个月没上班,伙食费就不给大家要了,呵呵!倒挺大方的!就算是民工也不能只管饭吃啊!大家见面,都惊乎上当。但既来之则安之。人家有工作经验的、有已经毕业了的,都忍受了,我也只好忍受。其实他的采编技能确实了得,曾做出许多有影响的报道,但感觉由于性格原因,领导水平也确实不敢恭维。
上班了,要做所谓的江苏科技报新周刊,其实是私人出钱租用刊号而已。我们就开始从网上收集国内省内新闻,当 然还搞了个大型主题报道“走进中国不锈钢名镇”系列。而我呢,分在了编辑部,其实除主编、副主编(干了几天,和主编有分歧,返京了)和编辑部主任之外,就我一个专职编辑。总共也就8个人,曾在一次吃饭是,主编大话我说注册南京八怪文化传播公司,碰巧咱们也是八个人啊!大家好好干,干满三年都有股份。可是,干了不足一个月,由于没有得到预想的戴南镇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了“更大的发展”,举公司搬往广州。于是,我第一次来到南中国最让我神往的传媒城市。可从广州招聘去戴南的4人,由于只给人家半个月的工资,就全部离去。于是,又一次招聘。来了三个,最后只留下了一个。但由于没人无法开工,我就天天看守公司。每天就吃饭,看购买的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当然,每天研读报纸也有很大收获啊。偶尔也到外边逛逛,去华南师大、暨南大学。其间,受不了主编的气,就辞职离开,最后在主编赶到公交站点的挽留,和为他干到年底就保证我进广州三大报业集团的许诺下,最终留了下来,并且可以说是主编招聘的来了又去的人中,唯一一个为他效劳两个多月时间的人。
第二篇:新闻专业报社实习毕业实习报告
在学校学了三年的课程,中间利用暑期和课余时间也曾在新闻单位做过短期的实习,只是接触了一些新闻采编而已。从XX年7月大三暑假开始,一直到今年2月大四寒假,前后半年多的时间,作为“全职”实习,收获与以前的短期实习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这半年多,我也没想到,自己会“跑遍大江南北”,这其中有许多人生的机遇,抓住的,失去的,但我觉得抓住和失去都有原来想不到的价值。下面就按时间,以实习时不同的单位来做个总结报告,算是对我毕业实习画上一个句号。
一、东方今报阶段(XX年7月—XX年8月)
放假前,托人帮忙与东方今报胡杨副总联系好了实习岗位,一放假,我和新闻班的惠万里就到了今报热线部实习。今报的记者都很年轻,大家关系都好相处,带我的杨海霞记者和与我座位相临的孙旭阳记者对我特别好。
到那后,第一次出去采访是和一位做实习摄影的同学一起跟着杨文哲和摄影记者邱琦去做个车祸稿子。是一位农民开一奔马机动三轮卖菜,可对他们郑州市区是禁止进入的,当在一路口交警要将他们拦下时,农民可能心里一慌,车子没控制住就把交警给撞飞了。我们接到线索时,也没有现场,受伤交警被拉往医院,农民正被带往交警队。我们就直接去了医院。到了医院,受伤交警正接受检查,一名女士扶着一名儿童(交警的女朋友和外甥)都在哭泣,哭声充满了惊恐。
第一次见到如此的场景,我吓呆了。哪里还会采访新闻当事人,就跟着他们乱转。等把交警安置住院,我们就离开了。离开时,杨记者问我“你怎么不采访啊?”我说“我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不知道该怎么采访,他们在痛哭啊!”“这算什么啊,以后比这更惨烈的场面多的是!”他有点生气的对我说。接着邱老师也发话了,“你看看你们两个,一个不问一个不拍,以后还这样就不带你们出来了!”我们两个听了,都低着头。
杨海霞老师让我做的第一个稿子就是个大策划,是“重磅阅读”版上的,主题是探讨社会上出现的“啃老族”(就是子女长大了但养活不了自己,不但不赡养父母,反而倒吃父母的年轻一代)问题。她只把选题告诉我,让我去郑州的都市村庄里去采访寻找这样的案例,她也找案例并且采访有关专家。我就一个人到都市村庄里去找,以租房的名义,边谈房子边和房东老太太们聊他们的儿女,让我庆幸的是,我去的每一家都算比较有典型意义,有新闻价值。就这样跑了三个都市村庄,第二天又去了两个街道办事处,问问他们年轻人有多少事业登记,及这些人的基本情况。就这样,光这一个事,跑了4天,写好稿子,等了一个周,稿子终究没有刊登。接着又做了黑龙江某地恢复婚检和大学生可以结婚规定的“重磅阅读”稿,我就一个人去河南财院、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工学院等校园转悠,采访大学生对可以结婚的看法。碰巧遇到了一位来自武汉的大学生,因为他们学校就有一名女大学生结婚了,女孩出嫁当天也也经历了。这真是可遇不可求的没事。但等我回去,被杨老师一提问,才发现自己问的好不详细,许多细节都没有问到。稿子写好就刊登了,但没有署我的名。这个虽然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但还是可以接受的。与此同时,做了其他的一些小稿子。
实习小结:记者见证新闻事实时,头脑要冷,心肠要热,方能作好记录时代的职责。许多出现问题的新闻,都是因为我们违背了新闻传播的最基本原则,比如客观、公正、平衡等。做新闻,首先要学会做人,只有这样才是合格的新闻人。二、八怪文化传播公司阶段(XX年8月—XX年11月)
8月14日,从商丘出发前,那边告诉要我去泰州,说是主编老家在那里,主编刚好在那办事。售票员居然不知道有泰州,告诉她那时胡总书记的老家,她很不好意思,但查后知道没有票。我就先到徐州,等车到凌晨2点才坐上开往泰州的火车。
15日上午11点到达泰州,后又随同主编夏先生和从北京来的副主编曲先生,到了兴化市的戴南镇。这个镇是不简单,它是中国不锈钢名镇,不锈钢产量据说能占全国的1/3,全镇不锈钢企业达XX家之多,年产值100亿元。到了才知,我们就在这里上班!而一切都没有准备好,于是又和主编大人一起找房子租房子,装卸电脑,一忙就是半个月,整天就是购置家具,搬运东西。上班了才发现,这位夏主编就是中国名记徐祥先生!而所谓的“周刊管理团队是由时代商报、现代快报、信息时报等中层领导加盟”,指的就是他一个人(副主编是在时代商报做过编辑部主任,编辑部主任是现代快报来做兼职的,但他们二人不久就离去了。),因为他确实是在这三家单位都做过。而福利食堂就是我们租的一处民房院落的厨房,当然还雇佣了一位伙食师傅。更让人受不了的是,说这半个月没上班,伙食费就不给大家要了,呵呵!倒挺大方的!就算是民工也不能只管饭吃啊!大家见面,都惊乎上当。但既来之则安之。人家有工作经验的、有已经毕业了的,都忍受了,我也只好忍受。其实他的采编技能确实了得,曾做出许多有影响的报道,但感觉由于性格原因,领导水平也确实不敢恭维。
上班了,要做所谓的江苏科技报新周刊,其实是私人出钱租用刊号而已。我们就开始从网上收集国内省内新闻,当然还搞了个大型主题报道“走进中国不锈钢名镇”系列。而我呢,分在了编辑部,其实除主编、副主编(干了几天,和主编有分歧,返京了)和编辑部主任之外,就我一个专职编辑。总共也就8个人,曾在一次吃饭是,主编大话我说注册南京八怪文化传播公司,碰巧咱们也是八个人啊!大家好好干,干满三年都有股份。可是,干了不足一个月,由于没有得到预想的戴南镇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了“更大的发展”,举公司搬往广州。
于是,我第一次来到南中国最让我神往的传媒城市。可从广州招聘去戴南的4人,由于只给人家半个月的工资,就全部离去。于是,又一次招聘。来了三个,最后只留下了一个。但由于没人无法开工,我就天天看守公司。每天就吃饭,看购买的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当然,每天研读报纸也有很大收获啊。偶尔也到外边逛逛,去华南师大、暨南大学。其间,受不了主编的气,就辞职离开,最后在主编赶到公交站点的挽留,和为他干到年底就保证我进广州三大报业集团的许诺下,最终留了下来,并且可以说是主编招聘的来了又去的人中,唯一一个为他效劳两个多月时间的人。
第三篇:新闻专业报社实习报告
经历篇
第一天
大三上半学期,因为已和xx老师有过几次交往,并参与了几次采访活动,所以第一天跟着王老师实习,我们配合的还算不错。
2月26日下午,王老师联系我让第二天跟他去采访,这意味着我第二天要直接“上岗”。在电话里,王老师还交代让带50元和照片,这是办“实习证”的东西。第二天,我直接去采访,当时由于路不熟,王老师比我早到。他把办证材料拿走就直接回报社了。我中午回到报社,证已办好,他害怕门岗不让我进,特地打电话说已给门岗交代过,并把证放在了门岗上。
第三天
我实习的时间很不巧,正赶上全国两会。王老师作为创造了xx报最高发稿记录的首席记者,当然要参与这种盛会。走之前,他特地交代关注教育网站,有新闻及时通知他。
全国两会
王老师离开第一天,也是我实习第四天。由于刚接触,感觉“诚惶诚恐”。因为老师不在,似乎失去了“靠山”,但也轻松自由了很多。
就这样,一有新闻(教育部网站或省教育厅网站发布消息),我就先给王老师发短信,然后由他来判断有无新闻价值。写好后有哪个老师把关,署上哪个老师的名字,他都交代的清清楚楚。有时他qq在线,我就把写好的稿子传给他,没问题直接让我用“文涛”软件传。
但有时我也自作过主张,直接传。那次已是晚上10点,王老师从北京来电,说是编辑给他说我传了一篇稿,但他在网上没找到,问我在哪里得到的消息,怕出错,他再看一遍。还又三令五申一定要找个记者老师把下关,要是出错了,担不起责任。我被他这种认真精神震撼。
他在北京期间,外出采访都是短信通知我或qq留言。在此期间,都是自己独立采访。我给王老师说怕写不好,出错,王老师常说他相信我的实力。
世博会
至今,王老师给我的印象,总是每天步履匆匆,每天总是很忙很忙……
在家呆了不到两周时间,又赶上了世博会,他又整装待发。前一天,我给他买了票。这次,他不像两会前那般殷勤叮嘱,也许对我也放心了。(他的言外之意是按老规矩行事)
小插曲
在两会结束的短短十几天里,适值报社改革,报社主编工作调整,王老师成功当选科教文卫部主编,上任第二天,就为本部策划一大稿,当时获“a-”。当时,3月份xx报社内部刊物《xx报人》显示这样一系列数据:“ 1月份稿件共4783.41篇,其中a稿无;a-稿20.04篇,占总篇数比例0.42%;b+稿344.5篇,占总篇数比例7.20%;b稿2591.2篇,占总篇数比例54.17%;b-稿1466.3篇,占总篇数比例30.65%。2月份稿件质量统计中,a稿无;a-稿4篇,占总篇数比例0.16%。
世博会,王老师策划的月光宝盒号系列报道,得到了上海媒体的赞扬和学习,也获得当月xx报总编辑奖。这些虽与我无关,但让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是新闻人,怎样做好新闻。
第四篇:新闻专业大学生报社实习报告
实习情况简介
实习时间:2月27日—6月4日
实习单位:xx报社
xx报指导老师:xx
发稿情况:共130多篇;其中,独立写稿100篇,独立策划专题6篇。
实习报告共分为两个篇章(经历篇和感悟篇)和一个小总结
经历篇
第一天
大三上半学期,因为已和xx老师有过几次交往,并参与了几次采访活动,所以第一天跟着王老师实习,我们配合的还算不错。
2月26日下午,王老师联系我让第二天跟他去采访,这意味着我第二天要直接“上岗”。在电话里,王老师还交代让带50元和照片,这是办“实习证”的东西。第二天,我直接去采访,当时由于路不熟,王老师比我早到。他把办证材料拿走就直接回报社了。我中午回到报社,证已办好,他害怕门岗不让我进,特地打电话说已给门岗交代过,并把证放在了门岗上。
第三天
我实习的时间很不巧,正赶上全国两会。王老师作为创造了xx报最高发稿记录的首席记者,当然要参与这种盛会。走之前,他特地交代关注教育网站,有新闻及时通知他。
全国两会
王老师离开第一天,也是我实习第四天。由于刚接触,感觉“诚惶诚恐”。因为老师不在,似乎失去了“靠山”,但也轻松自由了很多。
就这样,一有新闻(教育部网站或省教育厅网站发布消息),我就先给王老师发短信,然后由他来判断有无新闻价值。写好后有哪个老师把关,署上哪个老师的名字,他都交代的清清楚楚。有时他qq在线,我就把写好的稿子传给他,没问题直接让我用“文涛”软件传。
但有时我也自作过主张,直接传。那次已是晚上10点,王老师从北京来电,说是编辑给他说我传了一篇稿,但他在网上没找到,问我在哪里得到的消息,怕出错,他再看一遍。还又三令五申一定要找个记者老师把下关,要是出错了,担不起责任。我被他这种认真精神震撼。
他在北京期间,外出采访都是短信通知我或qq留言。在此期间,都是自己独立采访。我给王老师说怕写不好,出错,王老师常说他相信我的实力。
世博会
至今,王老师给我的印象,总是每天步履匆匆,每天总是很忙很忙……
在家呆了不到两周时间,又赶上了世博会,他又整装待发。前一天,我给他买了票。这次,他不像两会前那般殷勤叮嘱,也许对我也放心了。(他的言外之意是按老规矩行事)
小插曲
在两会结束的短短十几天里,适值报社改革,报社主编工作调整,王老师成功当选科教文卫部主编,上任第二天,就为本部策划一大稿,当时获“a-”。当时,3月份xx报社内部刊物《xx报人》显示这样一系列数据:“ 1月份稿件共4783.41篇,其中a稿无;a-稿20.04篇,占总篇数比例0.42%;b+稿344.5篇,占总篇数比例7.20%;b稿2591.2篇,占总篇数比例54.17%;b-稿1466.3篇,占总篇数比例30.65%。2月份稿件质量统计中,a稿无;a-稿4篇,占总篇数比例0.16%。
世博会,王老师策划的月光宝盒号系列报道,得到了上海媒体的赞扬和学习,也获得当月xx报总编辑奖。这些虽与我无关,但让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是新闻人,怎样做好新闻。
第五篇:新闻专业大学生报社实习报告
田 育 臣
实习情况简介
实习时间:2月27日—6月4日
实习单位:xx报社
xx报指导老师:xx
发稿情况:共130多篇;其中,独立写稿100篇,独立策划专题6篇。
实习报告共分为两个篇章(经历篇和感悟篇)和一个小总结
经历篇
第一天
大三上半学期,因为已和xx老师有过几次交往,并参与了几次采访活动,所以第一天跟着王老师实习,我们配合的还算不错。
2月26日下午,王老师联系我让第二天跟他去采访,这意味着我第二天要直接“上岗”。在电话里,王老师还交代让带50元和照片,这是办“实习证”的东西。第二天,我直接去采访,当时由于路不熟,王老师比我早到。他把办证材料拿走就直接回报社了。我中午回到报社,证已办好,他害怕门岗不让我进,特地打电话说已给门岗交代过,并把证放在了门岗上。
第三天
我实习的时间很不巧,正赶上全国两会。王老师作为创造了xx报最高发稿记录的首席记者,当然要参与这种盛会。走之前,他特地交代关注教育网站,有新闻及时通知他。
全国两会
王老师离开第一天,也是我实习第四天。由于刚接触,感觉“诚惶诚恐”。因为老师不在,似乎失去了“靠山”,但也轻松自由了很多。
就这样,一有新闻(教育部网站或省教育厅网站发布消息),我就先给王老师发短信,然后由他来判断有无新闻价值。写好后有哪个老师把关,署上哪个老师的名字,他都交代的清清楚楚。有时他qq在线,我就把写好的稿子传给他,没问题直接让我用“文涛”软件传。
但有时我也自作过主张,直接传。那次已是晚上10点,王老师从北京来电,说是编辑给他说我传了一篇稿,但他在网上没找到,问我在哪里得到的消息,怕出错,他再看一遍。还又三令五申一定要找个记者老师把下关,要是出错了,担不起责任。我被他这种认真精神震撼。
他在北京期间,外出采访都是短信通知我或qq留言。在此期间,都是自己独立采访。我给王老师说怕写不好,出错,王老师常说他相信我的实力。
世博会
至今,王老师给我的印象,总是每天步履匆匆,每天总是很忙很忙……
在家呆了不到两周时间,又赶上了世博会,他又整装待发。前一天,我给他买了票。这次,他不像两会前那般殷勤叮嘱,也许对我也放心了。(他的言外之意是按老规矩行事)
小插曲
在两会结束的短短十几天里,适值报社改革,报社主编工作调整,王老师成功当选科教文卫部主编,上任第二天,就为本部策划一大稿,当时获“a-”。当时,3月份xx报社内部刊物《xx报人》显示这样一系列数据:“ 1月份稿件共4783.41篇,其中a稿无;a-稿20.04篇,占总篇数比例0.42%;b+稿344.5篇,占总篇数比例7.20%;b稿2591.2篇,占总篇数比例54.17%;b-稿1466.3篇,占总篇数比例30.65%。2月份稿件质量统计中,a稿无;a-稿4篇,占总篇数比例0.16%。
世博会,王老师策划的月光宝盒号系列报道,得到了上海媒体的赞扬和学习,也获得当月xx报总编辑奖。这些虽与我无关,但让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是新闻人,怎样做好新闻。
“主编助理”
自从王老师当选主编,其他老师都改口为“王主编”,但我还叫“王老师”。其实,我跟王老师实习以来,他基本上都是把写稿的机会留给我,他曾对我说,自己也是从实习生过来的,知道实习生的不易。
xx报规定,主编也要写稿,但只要达到10分就行,多写无益。因此,王老师的写稿任务少了,为了锻炼我,他平时就让我跟其他老师多跑跑,并且每天坚持写科教文卫日记。每天看《河南商报》、《东方今报》、《郑州晚报》以及其他主流媒体有关报道,并对本部门相关报道与本报稿件进行对比、点评。每天王老师再结合编前会意见稍加补充,会将其发给部门各记者,以备改进工作。有时候,王老师没时间,还让我打电话催稿等,因此,部门其他老师开玩笑地称我“主编助理”。
专题策划
王老师每天上、下午各开一次碰头会,因此高校、教育厅这一条线基本我来跑。王老师如今不光要忙高校线,其他记者的线都要操心,给他们提意见、策划专题等。高校方面的专题,一般就落在了我的身上。在此期间,我共独立参与策划性的大稿6篇,其实,最能展示一个记者水准的就是专题策划。
感悟篇
感悟1:敬业、勤奋是记者的“核心竞争力”
xx老师是很敬业的人,将记者职业当作一种信仰,每天上下午必来报社。就连两会和世博会整天没日没夜的赶稿,但结束后,直接去报社上班,而其他老师还得在家休息两天。他之所以成为报社最年轻的主编,可能也缘于此。
感悟2::记者代表着一种责任
在实习期间,我曾出现过两次马虎大意,但都让我提前发现,并及时给纠正了。这两次都出在数据上,当时统计数据,由于大意,有所出入。另一次是我在博客中发现信源,又找到了教育部的权威文件,但当时由于博客大部分内容和文件数据一致,便“懒省事”用了博客中的数据,后来由于没事干,又对文件数据检查了一遍,结果发现有错。
王老师批评:“要是见报了,人家没错,你弄错了,丢人不丢人?”
另一次是3.15维权。当时,另一位记者让我去采访。其实,新闻通过事实来体现作者的观点倾 向。但面对摆在眼前的事实,你是偏向群众还是群众的公仆?这里面存在着利益问题,群众可能是想通过投诉占小便宜,群众公仆也可能真的是不作为。这中间就存在着一种责任问题,需要记者来平衡。
喻国明箴言:媒体的责任在于当社会要哭时,不让大家哭得更伤心;当社会要笑时,不让大家笑得更狂妄。
感悟3::细心采访、认真观察是高质量稿件的关键
例如招聘会采访,怎样才能在众多招聘会中提取亮点,抓住特别的东西,找到“独家点”?这就要细心的去观察每一个细节,耐心、充分的去获取现场第一手鲜活、灵动的素材。其它采访也是如此,一篇稿件,一眼看上去就可以看出是经过采访得到的,还是记者“闭门造车”。
感悟4::对于都市报而言,抢眼、耐读是生命
都市报有别于党报之处在于鲜活与通俗,将死板、硬邦邦的新闻写的灵动但又不乏厚度。但如今,党报也正在撕下面皮向生活化靠拢。如果都市报不打出这种特色优势,将不伦不类,失去它的忠实上帝——读者。
感悟5:记者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现在xx报有个理念,就是打造专家型记者。确实,记者是沟通百姓与权威的桥梁。上可以理解有关政策、知识和理论,下能够以最通俗、最形象但又不失真实、准确的方式呈现给大家。这就要求记者必须用专家型记者的标准要求自己。
另记:xx报的记者并不只是实践派,他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会及时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总结,并以论文的形式在内部刊物《xx报人》上刊登,供大家共同学习,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
《xx报人》上面,不仅有好新闻的写作心得与体会,也有个人在采访、策划、编辑等业务方面的经验和总结,更有自己在国外或是出差、参加某个大型活动的整个参与过程等,这其实是一部很好的新闻学著作。
总结:在3个多月的实习中,我不仅掌握了新闻语言的运用技巧,也使自己在大学三年中的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了更好的理解、升华和运用,让我在实践中更深刻的认识到什么是新闻规律,并按新闻规律来践行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我很感谢这次实习机会,也同样很珍惜,它将成为我一生中十分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