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动作做精致 自选动作做精彩——校长课程执行力的思考

时间:2019-05-13 03:45: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规定动作做精致 自选动作做精彩——校长课程执行力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规定动作做精致 自选动作做精彩——校长课程执行力的思考》。

第一篇:规定动作做精致 自选动作做精彩——校长课程执行力的思考

2011年8月

綦江县中小学“校长论坛”交流参考材料

“规定动作”做精致 “自选动作”做精彩

——关于校长课程执行力的一些思考

綦江县古南中学

2011年8月

綦江县中小学“校长论坛”交流参考材料

这种困局,美国课改也遭遇过,甚至成了“败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 2011年8月

綦江县中小学“校长论坛”交流参考材料

进师生的全体发展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实现国家意志;另一方面,要结合学校实际,在课程建设与实施中发挥创造性与灵活性,建设、开发、实施好校本课程,实现师生个性发展与学校特色发展。简而言之,“把规定动作做精致,把自选动作做精彩”,正是校长课程执行力要实现的两大目标,这必然有赖于校长课程执行力的有效提升。

2011年8月

綦江县中小学“校长论坛”交流参考材料

划;育人路径清楚了,才利于执行。

(二)通过“育人目标”与“课程理念”的指导,用“课程意识”的高度来考量学校工作,诸如德智体美、后勤服务等,结合国家课程政策、时代社会需要、个性发展需求、地域文化渊源、学校优劣条件等,规划制定出 “国家-地方-学校”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与课程计划,形成“学校课程蓝图”(当然,更多时候是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的)。广文中学“生本化的国家课程,特色化的学校课程,个性化的活动课程”便是生动的一例。

(三)通过目标比较、差距分析、活动体验、学习培训、交流讨论、参与决策等手段,让学校校长、管理团队与教师群体建立起良性有效的沟通,增强教师群体的认同感与自信力,让国家的课程目标、课程政策,学校的“育人目标”、“课程理念”、“课程体系”与“课程计划”得到准确的传播与理解,将其整合为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让“课程理念”成为学校的发展灵魂,让“育人目标”成为行动的价值取向,让“课程计划”成为团队的行动指南。如此,“执行什么”与“执行意愿”的问题才有望得到解决。

二、开拓进取的课程执行团队是校长有效课程执行力的核心力量 在众多因素中,作为具有能动性和自主性的人的因素———课程执行者是保证课程执行力强弱的关键。校长的课程执行力最终要靠学校干部教师团队去实现,这支团队光有“执行认同”与“执行意愿”是远远不够的,他们更需要有“知行统一”、“行知并进”的执行力。为此,我们可以从“锻造两支队伍”、“提升六种能力”去思考。

2011年8月

綦江县中小学“校长论坛”交流参考材料

(一)通过分解目标,科学分工,权责分明,减少层级,努力建构起和谐互补、组织扁平的干部队伍,形成“勇于担当、善于合作”的管理品格与“务实创新、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二)通过在教师队伍中建设多种合作组织, 如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项目组、“教师发展学校”等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让教师分享课程领导的权力和职责,调动教师在课程设计、开发、评价中的主观能动性, 促进全体教师参与课程领导、课程建设与课程评价,共同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

(三)着力提升六种能力:

1、通过“教师书吧”、“读书沙龙”、“论坛博客”、“教师发展学校”、“教师成长档案”等组织形式与机制,着力提升团队的终身学习能力;

2、通过学习型团队建设,通过“网络教研”、“主题教研”、“专题教研”、“课堂观察”、“微型课题”等形式,着力提升团队的课程研究能力;

3、通过前述“课程体系”建设与“课程计划”制定,着力提升团队的课程规划能力;

4、按“分析调研”—“培养目标”—“课程标准”(评价指标)—“课程计划”—“逐步搜集资源、逐步形成教材”—“组织实施”—“反思评价”的基本流程,推进校内外教育资源课程化,通过校本课程的建设开发,着力提升团队的课程开发能力;

5、通过行动研究,以“有效教学”为突破口,以国家课程为先

2011年8月

綦江县中小学“校长论坛”交流参考材料

导,着力提升团队的课程实施能力。我校以“导学图”为载体的课程教学改革正是这方面的系统探索。

6、通过加强课程的目标参照评价与校本质量监控,着力提升团队的课程评价能力。

三、过程落实的课程制度环境是校长有效课程执行力的强大牵引 课程执行环境是校长领导学校人员进行课程改革的保障,没有适当的环境支持,校长的课程执行力就难以取得更好的效果。环境的内涵、外延相当丰富,在此着重谈谈制度环境。

(一)学校的外部制度环境——尤其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对校长、对教师、对学生的绩效考核、评价选拨制度,显著影响校长课程执行力的落实。因此,适应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各级各类评价制度的创新,是我们迫切期望的,好在我县的中考招生制度在多元录取、人机对话、实验操作、成长记录、综合评价等方面正在作出有益的探索。

(二)学校的内部制度环境必须强调过程落实。而过程的落实,对规模较大、层级较多的学校而言,确实不是易事。为此,我们可以思考在管理上创新,比如通过建设更加公开透明的学校媒体,将执行过程予以呈现,将公众监督置于明处,将行政监督置于暗处,将激励穿插其中。

1、通过互联网或校园网,抓好学校网站媒体建设,融入各系统功能模块。借助“网络教研系统”,以“论坛发贴、跟贴”的形式,将各备课组“导学图”教学设计、备课研讨过程、教学反思结果予以

2011年8月

綦江县中小学“校长论坛”交流参考材料

全程呈现;借助“在线点播系统”,将经典课例资源、课堂教学场景、课堂观察过程、观课议课言论予以选择呈现;借助“教师成长系统”,将教师工作学习、业绩荣誉成果予以重点呈现;借助“问卷调查系统”、“投票表决系统”,有针对性地获取信息反馈„„如此等等,既提高了数字化水平,突破了时空限制,又将课程执行的关键工作过程置于公众监督之下,甚至能为考核评价提供原始素材依据,可谓一举多得。

2、利用室外黑板、厨窗、展板,有条件最好建成大屏幕LED显示终端,建立课程执行过程、常规工作过程的实时滚动公示系统,让公众监督更加显性化。

3、借助以上传播媒体,设立课程执行、教师工作“闪光台”,将激励穿插其中。

4、改革年度考核与教师评价制度,建立注重课程执行过程、注重课程执行绩效、注重教师发展变化的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

四、积极先进的课程执行文化是校长有效课程执行力的恒久动力 课程执行力文化是在课程执行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基本精神和凝聚力,它是教师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它是一种更深层次并且相对稳定的动力源泉。课程执行力的更为关键之处,在于积极建构适应学校课程改革的学校组织文化,透过文化影响教职工的课程执行行为。我们应该,也能够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一)注意观察学校内的课程执行现象,尝试作出多种角度、多种可能的假设归因,运用纸质或网络媒介,借助访谈、问卷等方法,积极进行学校文化自我诊断,找出潜藏在行为背后的“价值判断”、2011年8月

綦江县中小学“校长论坛”交流参考材料

“价值追求”与“行为取向”。

(二)以学校文化自我诊断为依据,创新学校管理激励手段,恰当满足人的合理需求,营造积极的学校文化环境,建立长效的文化导向机制,我们团队的行为与观念就会悄然发生变化。

虽然积极的课程文化与执行文化谈起来似乎更加玄奥,但因其深刻的影响力,它无疑是校长课程执行力要追求的更高境界。

综上所述,关于校长课程执行力的一些思考,所谈多是观点与建议,结合具体校情极少,涉及方面较多,算是对办学思路的一种梳理,权当抛砖引玉吧!梦在远方,路在脚下,朝着明确的目标,沿着清晰的路径去打造和提升课程执行力,教育的梦想将离我们更近!

第二篇:做实规定动作 创新自选动作——万山区畜牧兽医局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第一环节工作记

做实规定动作 创新自选动作

——万山区畜牧兽医局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第一环节工作记

万山区畜牧兽医局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将日常工作与活动有机结合,把规定动作做实,让自选动作有特色,深入基层、结对帮扶,做好服务养殖户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群众路线,保持同人民群众的鱼水情。

动员部署,加强学习。该局积极组织召开本单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要求全体干部职工深入领会会议精神,深刻认识到为养殖户做好服务的必要性、重要性。为提高理论素养,该局采取贯彻传达、集中辅导、个人自学、撰写体会、讨论交流等形式组织学习,还观看影片《杨善洲》,学习党员干部模范先进事迹,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学习,全体党员干部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自己肩负着保障全区动物食品安全的责任,树立了坚决杜绝“四风”和“慵懒慢浮贪”的观念,真正受到深刻教育。同时,该单位开展“四个一”活动,即读一本警示教育读本,看一套警示教育系列专题片,听一场廉政警示教育报告,写一篇读后感(观后感)。截至4月17日,集中学习累计达4天,干部职工撰写心得体会50余篇。

结对认亲,广交朋友。为深入了解养殖户所思所想所盼,解决他们的疾苦和困难,该局开展结对认亲,广

1交朋友活动。将猪常年存栏300头以上,牛常年存栏100头以上,羊常年存栏200只以上,禽类常年存栏5000羽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或养殖小区列为省级月调度规模养殖场,由区畜牧兽医局明确专业技术人员定人定点、划片包干落实技术指导任务。未列入省级月调度的规模养殖场或养殖小区由各乡(镇、街道)畜牧兽医人员负责划片包干、到场到户,落实技术指导任务。全体技术干部主动深入养殖户家中,倾听他们的心声,确保每名干部对自家“亲戚”家庭的人口、圈舍、草场、牲畜、收入等进行详细登记了解,对能够及时解决的技术问题和困难,现场提供技术指导;对不能及时或短期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和困难,详细记录下来,带回来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讨论,研究解决。

结合实际,听取意见。该局紧紧围绕 “重点、范围、方式”六字,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无记名问卷调查、设置意见箱、开通专线电话以及设立网上邮箱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一是突出听取意见的重点。紧扣作风建设,着重听取养殖户对单位、领导班子和其它党员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的反映,听取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反对“四风”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方面的意见建议。二是明确听取意见的范围。广泛听取基层党员、干部和养殖户的意见建议。主要领导重点听取班子成员、各科室(站所)负责人、下级单位负责人的意见,其它党员干部重点听取养殖户的意见建议。三是改

2进听取意见的方式。深入乡(镇、街道)、村,深入养殖户,充分结合出诊、养殖大户信息核实、假劣兽药和饲料排查、屠宰检疫等工作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截至4月18日,该局共收到意见建议10余条。同时,该局针对养殖户的意见建议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向养殖户传授饲养管理和畜禽疫病防治技术,送政策、送信息、送技术,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实到行动上。

第三篇:提高课程执行力,做有效教学的促进者

提高课程执行力,做有效教学的促进者

姚玉芳

一、提高教师课程执行力的必要性 1.教师在课程执行力方面四个突出的问题

我们认为:教师的教学一定要立足课堂,立足课堂的本质就是提高教师的课程执行力。也就是教师就是究竟怎么教?学生究竟怎么学?然而,目前我们认为如何提高教师的课程执行力更难。常态情况下教师究竟在怎么教?学生究竟在怎么学?在“大样本”观课之后,归纳出教师在课程执行力方面四个突出的问题:

a.教师总体讲得太多,但绝大部分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自己讲得太多。很多教师也并不清楚究竟自己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甚至学生希望教师讲的,教师没讲;不希望教师讲的,教师津津乐道。教师乐意重复讲解,甚至多次重复讲解自己的思维和正确的结论,认为一成不变的重复讲解是解决更多学生掌握知识的唯一途径。

b.学生的“潜意识”暴露不够,特别是“相异构想”没有显现出来,更没有得到解决。许多老师的课堂教学仅仅告诉学生该怎么做,什么是正确的。不去思考学生在这些问题上是怎么想的。即便是教师的提问也是在追求学生回答正确。

c.许多教师不明白自己每个教学行为的价值取向究竟何在?常常带有盲目性。为什么要提问?本次的提问目的何在?为什么请这位学生回答,而不请别的学生回答?又有:为什么要让学生小组讨论?什么问题更值得小组讨论?等等、等等,许多教师表现茫然。

d.教师在第一次教学中学生的差异问题常常束手无策。虽然有关注“中间”,兼顾“两头”的教学策略,但是以此教学策略为指导的教学方法很少。似乎除了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补课之外没有其他方法。

2.提高家常课课程执行力的必要性

教育前辈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有过这样的话:教育是农业,教育不是工业。当然今天的农业也在走工业化的道路,但是叶老先生却是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教育需要精耕细作,教学是教师的个体劳动。即使我国有集体的教学研究活动,但是上课还是教师个体在执行。一个学校,少则一天要发生上百堂课,多则一天要发生几百堂课。每天、每节课我们的教师究竟在怎么教? 学生究竟在怎么学?几堂公开课、展示课占教学总课时的比例又有多少?对学生产生直接作用的还是 1

每天的家常课。家常课上的课程执行力才是课程领导力的真正体现。因此,提升课程领导力的现实难题是:怎么针对学校的教学问题,提出方法,转变教师每天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符合学校课程发展方向的课程执行力。

二、有效教学的特征

当代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教育走向对话,教育走向合作,教育走向学习共同体。

精彩活力课堂必须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必须体现有效教学的理念。1.有效教学的理念

a.什么是教学?教学就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参与: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互动: 互动是一种教学思想。课堂互动的分析包括提问分析、讲授分析、教学环节分析等。

发展: 学生的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

b.什么是有效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2.新课程研究热点

“四基”的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的思想方法、基本的活动经验)“两能”的提法(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与解题练习的区别(解题练习:方法已知,寻求答案;解决问题:方法未知,寻求方法)

研究结论:(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全面参与,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附我校有效教学评价标准: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制标定符合课标要求、教学设计思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2.教学设计中的教学重、难点把握准确,突出得法 3.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环节清晰合理、层层深入、过渡流畅 课堂组织:

1.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环节明确有效

2.教学组织方式能整合多元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合作等)、运用多样教学方法(传授式、启发式、探究式等)、活动组织调控适度

3.各种教学资源的使用(教材、教具、学具、多媒体及其他)合理、适切 4.作业布置数量要求恰当 时间、容量安排:

1.课堂教学时间合适恰当、学生活动时间充分、应用反馈时间合适 2.教学容量合适恰当 教师素养:

1.学科素养好,学科知识结构完善、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灵巧运用解题方法。2.讲解、板书、肢体语言清晰、规范、得体

3.活动设计、教材处理、教学组织、实验设计、作业设计具有创意。师生关系:

1.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得以体现

2.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保持良好学习热情 3.有效利用课堂生成,并把生成变亮点。

4.教学过程体现民主,学生敢于质疑、课堂气氛活跃生动。教学效果:

1.课堂教学中教学反馈及时有效 2.课堂目标达成度高。

三、教师要做有效教学的促进者 1.教师要做学生参与的促进者

教师要做学生参与的促进者,让学生通过自学培养学会学习、通过探索与表达让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通过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分享经验、通过诊断与辅导体现个性化教学。

2.教师要做学生情感体验关注者

教师要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积极学习和主体参与、提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进行诊断性教学,个性化的辅导。3.教师要做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者

课堂的每个环节都浸润着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于教师处理好教材、3

教师、学生三者的关系。和谐师生关系意味着构建一个开放的课堂,形成真正的交流。和谐师生关系意味着营造一个用心的课堂,沟通从心开始。4.教师要做有效教学的研究者

a.教师要对目标进行研究(本课目标是什么?是否清晰性?本课的目标是否全面?知识技能的目标是否清晰?思维与情感的目标是否突出重点?上课的过程中是否体现了目标?上课过程中对目标有没有调整? b.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研究

我的课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是否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是否为学生的思考留下充分的空间?是否让学生有充分机会的学习活动?是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c.教师要对自己进行研究

我的备课是否体现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问是否清晰,具有启发性?讲授是否正确,清楚,有针对性?运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实际效果?在教学中是否注意了解学生,并调整自己的教学过程? d.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研究

课堂中是否有良好情感过程?课堂中是否有合适的认知过程?课堂中是否注意养成学生的良好的习惯?教师是否关注了因材施教?是否有一定个体学习的时间?是否重视隐性课程的作用? e.教师要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精准评价

目标是否合理落实?学生主体作用是否突出?教师引导是否有效?活动过程是否体现有效性? 活动过程是否合理,富有思考?基本功是否扎实,具有个性特点?

f.教师要多开展研究课

研究课是教师反思的工具,是伙伴互动的载体,研究课要有一个课题、设计一种有效教学的方法,并形成教案与案例、再进行反思、实践并总结。

各位老师,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课堂赋予了更高、更丰富的价值期待,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提高课程执行力,做有效教学的促进者。

第四篇:做一名好校长要抓好课程

做一名好校长要抓好课程

寨南中心学校曾钦泉

10月18日,有幸聆听了由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携手百威英博主办的送教下乡活动,上海市静安区市西小学校长蔡骏的讲座仿佛春天的阳光拨开迷雾般为我们带来了惊喜,为初为学校副手的我指明的方向,为我未来的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和具体实践方法。蔡校长指引我们,作为一名优秀的校长必须抓好学校课程建设。下面就我本次的聆听学习,谈谈自己的浅见陋识。

一、蔡校长认为学校课程建设必须从顶层设计开始,做好课程的规划。市西小学把课程规划为七彩课程是基于学校生源的特殊性,学生的多元性要求学生个性发展也需要多元性,他们能结合学生实际出发规划课程,这是践行“以生为本”育人理念的最好诠释。在此,我不禁想起学校的课程建设,我们仍然困于应试教育的枷锁之下,没有解放自己的思想,总想让教师多上课,多讲练,砍掉我们所有校本课程去攻我们的所谓主科,结果,学生的厌学情绪现象比较突出,我们在做着无效果的工作,但却乐不疲此,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没了,创造性没有了,获取成功的快乐没有了,学校对他们来说是牢笼,如何能让学生爱学乐学,爱班爱校,我想,必须对我们的课程进行反思,构建深受学生欢迎的校本课程。

二、蔡校长还提出课程要智慧管理。规划课程需要教师团队的通力合作,因为每一个年级都有不同的课程,开发课程如果仅仅是校长主任来操作,显然是举步维艰的,蔡校长从构建自己的研究团队着手,通过自己的努力,以老带新,不断培养自己的团队,几何级的培养人才,让教师有成长的空间。反思我们的工作,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已经成为农村校长极为棘手的事情,工作量似乎让我们的教师丧失了向上的动力,职业倦怠已经弥漫于农村教育者的身上,我们都想着农村条件那么差,没人愿意来,对创新工作更是有着极为抵触的心理,我想这类思想无法改变,一切课程建设都会是免谈。而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上级给予更多利好措施,给予农村学校倾斜更多师资配置,给予校长一定的经济杠杆,给予教师们更好的成长空间,如职称,作为小学校长,蔡校长重点提了几次学校有几位中学高级教师,我想,职称的空间也是中小学教师成长一个动力,希望未来的教师聘用制度改革能为农村学校带来春风;其次是深入挖掘课程教学资源,作为上海中心城区,有许多当地教育局指定的资源,更有学校拓展的资源,作为教学资源贫乏的乡村学校,既没有上级给我们指定的资源,作为学校如何挖掘当地的资源呢?确实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我想,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广大的农村也有着非常适合我们的资源,我们秀丽的山水,原始的农耕,味道鲜美的草鱼何尝又不是可以利用的资源。蔡校长还特别提到社区的作用,如邀请家长或退休教师来校包饺子,包粽子,学生在学习这些家长、退休教师劳作的同时,得到自信何尝不是一种快乐呢。这就是为我们整天拿着没有专业老师为借口而不去推行课程改革一个有力的耳光,其实,我们真的不会整合教师资源,教师资源民间好多。

三、开设校本课程让学生快乐,让学生自信。看到11岁的朱圣安小朋友的书法作为学校的校名题在校门,作为学校领导,我不禁感到震撼,蔡校长团队真正将学生作为学校极为重要的一份子来看待。“进入市西的孩子是快乐的,走出市西的孩子是自信的”。学生在学校除学习一定的文化知识外,能学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能在学校各种活动,甚至在于题写校门那么庄重的大事都依靠于学生,学生怎能不快乐?不自信呢?反思我们的工作,我们无法让学生在学校获得快乐,更无法让学生取得自信。我们只关注那几个优秀学生,虽然我们也试图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尝试获得成功的喜悦,但仅仅是不成体系的活动,取得的成功仅仅是短短的一瞬间,仍然无法满足每一名学生的成功欲望。如果我们也建立有像彩虹课程那样的课程体系,或许,我们也能学生看到自己的人生彩虹升起。

诚然,要像来自教育改革前沿阵地的蔡校长那般高明的管理艺术,顶层设计学校课程,智慧管理推进课程,作为农村校长,我需要学习的理论还很多,所需要思考的东西还很多,需要付诸于实践更多。我想只要我们广大农村学校的掌舵者充分认识教改的深远意义,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勇于实践,农村教育也会喜报频传,为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增光添彩。

2015年11月3日

第五篇:初中教学论文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教学做合一”—对陶行知生活教育方法论的思考

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教学做合一”——对陶行知生活教育方法论的思考

一、“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本体论与“社会即学校”的教育范畴论的转化和中介。研究性学习活动为学生搭起了知识能力与生活实践的桥梁。两者同有先进开放的教育理念。

一方面,从发生学意义上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的转化,因为“社会生活本质是实践的”。同样,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是开放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从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在观察、调查、实验、探究、服务等系列的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获得成长,其课程内容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涉及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既可以由教师提供范围,也可以由学生自行确定;可以是课堂教学和课本知识的拓展延伸,也可以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各种现象的探究;可以着重对某一学科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也可以对某些综合性的问题开展多角度、多方面的研究。与一般学科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在内容上更广泛、更灵活、更富有弹性”。这里明确表达了研究性学习内容选择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从身边小事到国家大事,从现实世界到历史和未来。因此实践性强是别的教学课程所难以比拟和替代的。以“教学做合一”的方法指导学生去求得知识、获得本领、发展意志情感和个性,这是完成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措施。

另一方面,从发展学的意义上说,“教学做合一”是“社会即学校”的中介,因为“社会即学校”展示了以社 会和人为主体的学习化社会的广阔前景。体现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有两层含义:

一是“教学做合一”把教学环境从小课堂向大社会沟通。研究性学习课程也超越了学习书本知识的局限,打破学校教室的框框,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这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内在要求。研究性学习把活动内容贴近了生活、贴近了社会,为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的机会,要求学生从生活、社会现实中提出问题,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他人或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等方面,自主提出活动主题,并深入自然情境、社会背景或社会活动领域,开展探究、社会参与性的体验、实践等学习活动,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现学校、不同的班级和不同的学生而言,其活动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活动的主题是开放的,只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关联,只要是学生自主提出或自主选择的活动主题,都可以作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因而,研究性学习为密切学生的与社会的联系,架起了一架桥梁。

二是“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取之于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课程活动中学生知识和方法的学习和掌握也是“以类似科学研究”的基本形式。科学研究的本质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究的实践活动,在这种探究活动中,人们通过假设、想象、实证、逻辑等方式方法来认识世界、追求真理。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将模拟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如通过讨论、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模拟体验、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各种形式,探究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中学生的研究从研究过程说,大多并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从研究结果看,一般是已有科学研究成果的“再发现”。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通过这样一种基本形式和手段,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表明了学习的基本内容,这包括学习如何收集、处理和提取信息,比如信息技术已开始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成为整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就是它的必然选择。

从以上含义出发,研究性学习课程不再是以教科书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学科式教学,它成为一个过程,一个“不是传递所(绝对)知道的而是探索不知道的知识的过程。”不仅如此,当课程成为一个过程,教学就内在的和课程整合为一,教学与课程的长期分离状态从此结束,教学成为师生双方共同建构课程的过程,而课程的展开则成为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过程。

二、“教学做合一”的“教”与“学”在“做”中统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师“指导”和学生“探究”在“活动”中统一,两者同有学以致用的教学观点。

陶行知对“教学做合一”的具体内容这样论述:“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么做便怎么学;怎么学便怎么教。”这里非常明显地表达了两点教学观,一是强调学以致用,要做的便学,要学的便教,学有用的知识,做有用的人。二是明确“教学做合一”指一件事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件事。同一件事,对事说“做”,对己说“学”,对人说“教”。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也是这样,首先活动内容要符合生活需要和学生兴趣,其次对教师来说,要想教好必须先学好、做好,“在必有事上下功夫”。教育不是教人,不是教人学,而是教人做事,这就是说,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改进教学方法,注意收集新的信息,学习新的技术,先学、先做,才能“教学 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强调以“做”为中心,“教”与“学”在“做”中统一起来。需要深入研究的是陶行知说的“做”意蕴着极其丰富深刻的内涵。陶行知说,“做含有行动、思想、产生新价值三种特性,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而产生新价值,这就是创造过程”。“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可见,“做”既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又是知、情、意的统一,还是“劳力上劳心”、“手脑心并用”、“知行合一”的过程。这是一个既与活动、劳动、实践等范畴相通,又更具体、更丰富的概念。获取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与一般的学科知识学习的基本区别。在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的“教学做合一”过程中,也应坚持以“做”为中心的原则。在活动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不能象学科课程那样以“告诉”的方式来传递,它必须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亲历和体验,才能不断地生成,“做是学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没有“做”就没有“学”,也就没有“教”。

陶行知说:“所谓‘做’是包涵广泛意味的生活实践”。这“广泛意味”值得细细咀嚼,好好领会。“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生活的变化”。也就是说“做”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同样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是学生、教师共同学习、合作、分享的过程,也是更多的社会教育资源参与到教育活动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的实施需要以现实生活为课程资源,但课程的实施不能走向教师和学生围绕“资源”在教室里“讲”或“教”研究性学习的状况。避免学生被重新禁锢于“书本世界”的危险。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参与活动”“做”“考察”“调查”“实验”“探索”“服务”“劳动”等,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基于课题选择的开放与自主,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内容构成便打破了传统学科课程的稳定性,成为一个丰富的、多元的、生生不息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课程课的“做”主要的形式是“探究”,当探究接上了生活源泉,也就畅通了创新思维的源泉。需要注意的是活动内容的选择应该与学生的学力水平和个性心理特征相适应。由于研究性学习是学生从生活中选择专题开展研究,因此与学科课程的学习相比,学习者在活动能力、关注范围、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对学习内容的选择有着更重要的影响。初中阶段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注意到在选题内容上,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兴趣是学生探究活动的起点,兴趣的满足需要在探究的过程中实现。兴趣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活动主题本身让学生感兴趣,二是活动的过程让学生感兴趣。因此我们每一个主题的内容努力作到关注学生的兴趣,让每一个主题都有效地引导学生从兴趣出发主动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究活动中去,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究中获得学习的感悟和愉悦的体验。比如说设计类课题“工艺灯设计制作”,如果光从外观要求上来说,学生做的绝对赶不上商店买的漂亮,学生的兴趣大打折扣,那么从功能性设计上做文章,就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书桌上的调光灯、床头边的定时灯、楼道里的感应灯等等都设计出来了,原因就是贴近了生活,要做就做学生感兴趣的。尽管引导学生知道如何去研究是“研究性学习”的应有目标,但脱离实际的探索活动,仅仅将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抽取出来进行指导,实际上仍是知识的传授,只不过传授的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为避免这一现象,必须使获得和应用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本身成为学生课题探究的一部分,让学生面对课题探寻研究方法,在经历和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研究方法的意义。因此,研究性学习在主题活动设计中,要注意到指导方法与活动的内容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方法,在实践中佐证方法,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

三、“教学做合一”提倡“做上教的是先生,做上学的是学生,能者为师;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指导合作,共同参与,两者同有教学相长的教育方式。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教师的作用。“一个活动对事来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来说是教”。教师能否运用促进性的指导技能,对于研究性学习的展开并取得效果,具有决定性意义。《实施指南》明确指出:“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并注意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班级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不同目标和主客观条件,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重点的指导,如着重指导资料收集工作,或指导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指导学生如何形成结论等等”。

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师成为学生研究信息交汇的枢纽,成为交流的组织者和建议者。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指导切忌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

“教学做合一”主张“在劳力上劳心”才是真正的“做”。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有别于一般的活动课,也不是体能训练。“劳心”首先要“真心”,从内心把研究性学习当成快乐的事,就会积极主动。然后要“用心”,教师用“做”去教“做”,仅仅是师傅与徒弟的关系。“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这个定义打破了教师与学生通常的严格的区别,有利于确立能者为师、相教相学、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在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学生胜于老师的现象,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和学生在做中互教互学,“先生创造学生,学生创造先生,先生学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高的活人”,这是多么理想的境界。四是“做什么事用什么书”,表明“教学做合一”还是要以书为本,并不排斥书本和课堂,提倡活用书本,反对死读书。书本知识是前人经过长期实践的经验结晶,相对来说是较完善、较合理、较优化的知识组合,但书本知识不是死的,社会在变化,科学在发展,教师需要不断用新的知识去充实,为学生创造教育环境,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激发学生自己求知。例如在研究性学习开始阶段,对初中生文化、科学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经验比较贫乏的实际状况,可以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如索引、文摘、百科全书等)、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以便于学生比较顺利地进入研究过程。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本质上是一种实践的教育学说。“教学做合一”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我们应在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实践中不断实验,深入研究,融合吸收陶行知教育思想精华,运用科学的方法去精心教育人,培养人。

下载规定动作做精致 自选动作做精彩——校长课程执行力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规定动作做精致 自选动作做精彩——校长课程执行力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