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河南检察院考试申论热点:如何看待“文明与节日”问题

时间:2019-05-13 03:34: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河南检察院考试申论热点:如何看待“文明与节日”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河南检察院考试申论热点:如何看待“文明与节日”问题》。

第一篇:2015河南检察院考试申论热点:如何看待“文明与节日”问题

http://ha.huatu.com/

2015河南检察院考试申论热点:如何看待“文明与节日”问题

2015河南检察院考试招录预计4月份启动,参考2014年河南检察院考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和专业科目,报考法律、司法警察职位的,专业考试科目均为法律;报考其他职位的,专业考试科目为相应的专业知识。2015河南检察院考试考试科目预计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和专业科目,为了使广大考生高效备考2015河南检察院考试,河南检察院考试网特整理相关2015河南检察院考试培训辅导资料。

2015河南检察院考试申论热点:如何看待“文明与节日”问题

时事评论背景:

过年这几天,一篇名为“全国酒量排行榜”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流传甚广。这份号称数万人参与的调查,其实早在2013年春节就已流传。“炒冷饭”竟然还能备受追捧,足以看出过年豪饮斗酒者,不在少数。

时事评论观点:

节日是展示社会气象的橱窗,也往往成为不文明行为的集中爆发期。不仅是攀比酒量,出国旅游中的不文明如厕、疯抢商品,庙会上踩踏文物、乱扔垃圾,祭祀场所烟气熏天、乱投钱币,高速公路上抢占应急车道、随意丢弃杂物,一些地方聚众赌博、彻夜喧哗„„春节期间的这些不和谐音符,给欢乐祥和的过年氛围添了“堵”。

不可否认,我们的社会风气整体是在提升,尤其是正风反腐吹散了迎来送往的污浊之气,八项规定送来了节俭清新的节日新风,政风转变也涤清着社会风气。国家旅游局报告显示,今年春节长假,旅游投诉量、不文明事例报道量“双降”,老百姓也有着文明新风劲吹、不文明劣习受到遏制的共同感受。公众文明素质呈现向好态势,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社会文明的提升不会一蹴而就,不文明行为即便是少数存在,也会如白袍着墨般大煞风景。

哲人有言,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交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珍惜爱护,过年的特殊氛围更让许多人忘记了它的存在。节俭了一年,过年总该铺张一下吧;忙碌了一年,过年总该奢侈一下吧;拘束了一年,过年总该放纵一下吧„„正是在这些“过年要特殊一点”的心理暗示下,聚会休闲变成了聚众赌博,祈福祝愿变成了抢头香、烧高香、扔硬币。如果过年成了忽视公序良俗的借口,不仅年俗只会剩下“俗”,社会风气也会因为我们对讲文明的习惯性忽视转瞬反转。

当我们“吐槽”春节越过越乏味,当守住年味成为国民心声,是不是也该认真思考一下,到底怎样的庆祝和休闲才有助于年味回归?人人都盼望“欢度春节”,但自己的欢度,能否也让环卫工人、列车乘务员和交警省一省心?人人都希冀“万事如意”,如果贪图个人小便宜而不顾公共大格局,岂不会让社会文明耻感承受莫大负担?人人都祈盼“万象更新”,除

http://ha.huatu.com/

了洒扫庭院、新桃换旧符,是不是也该给生活风俗来一番大扫除?新年新气象,关键就看能不能在同陋习陈规、一己私利的较量中占得上风。

求取年味并不等于因循陋习,在弘扬传统文化正能量的同时,必须坚决对落后民俗说“不”、对不文明说“不”。好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春节期间,不管是邻里纠纷还是街上车辆摩擦,一句“大过年的”,足以平息争议双方心头戾火。这其实正是“年文化”的映照。过年的本来含义,在于幸福团圆、和合包容;过节的本来目的,在于催人奋进、引人向善。从这个意义上看,讲文明、重德行,才是对节日的最好回馈。

每逢佳节假期都要来一次“审丑会”,这谁也不愿看到。文明不是一天养成的,提升社会文明的水位,不能只靠文明过节的“碎碎念”,它离不开每个人的自尊自律,也需要培护群己权界的现代公民意识。别再把自己当做社会文明的旁观者,也别再把节日当做不文明的垃圾桶,从心动走向行动,我们一定能一起翻开文明新篇章。

2015年针对河南乡镇公务员考试、选调生考试、公务员考试,华图教育、华图网校联合出版发行最新、最全、最权威的联考密卷。华图连续五年出版发行联考密卷,每年行测试题题型命中率达90%以上,热点词汇类申论多次命中考题题干和问题,华图出版的密卷几年来成为考生考前必备的备考神器。

喜迎河南华图扎根中原八年庆典之际,凡与2015年4月4日至4月20日期间购买联考密卷考生均可享受最低折扣,原价173元/套,现价128元/套(含邮费)。

http://ha.huatu.com/

联考密卷活动QQ交流群:VIP一群397082462,VIP二群144196997(加群与群主直接沟通购买即可,邮寄地址要详细)。联考密卷活动抢购电话:0371-87095130转828。特别说明,凡是在活动期间购买联考密卷考生我们均会在邮寄的时候再赠送一套微礼包,价值千元(含一个档案袋+980学习卡+公考知识图册+便签本)。

密卷Vip会员群1:397082462 密卷Vip会员群2:144196997

第二篇: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如何看待舆论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如何看待舆论

中公教育上海分校(http://sh.offcn.com/)制作

微信:shoffcn

现代人对舆论格外关注,特别是为官之人,更为关注舆论,都想听到些肯定的话、赞扬的话,而对批评的话、监督的话,听起来总感到心里不是滋味。这也是人之常情。舆论与政治关系太密切了,甚至到了可以左右政治局面的程度,整个世界都是如此,又有谁不去关注舆论、重视媒体呢?现在的媒体也多得很,报纸、广播、电视、刊物,除了这些传统的媒体外,互联网也成了一个很大的传播阵地,特别是有了手机这个现代的交流工具之后,一部手机也就成了一个电台、电视台、报纸或刊物,小小手机无所不能,各种舆论漫天飞扬,任何消息都可以通过这个掌中媒体传遍到世界各地——你不重视舆论行吗?

重视舆论是好事,舆论不管怎么说还是能反映一些民意的,也能听到不少真话,看到不少真事,得到不少可贵的信息,这对决策者进行科学决策都有好处。有人重视舆论,有人害怕舆论,也有人喜好舆论,善于利用舆论造些势,以达到某种目的。不论害怕也好,喜好也罢,都有个如何看待舆论的问题。有人把舆论同媒体联系起来,这也无大错,但不能把舆论同媒体画等号。媒体是传播舆论的载体、工具、手段,媒体传播舆论、制造舆论、助推舆论,但媒体并不等同舆论,更不可能“包圆”舆论。舆论是公众评说、公众传播,也可以说是公众之口,除了各种媒体这个舆论场外,还有人们的口口相传这个舆论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句古话,就说明了老百姓的口头舆论极端重要,必须重视。如果堵塞言路,将比山洪灾害还要可怕。

其实,舆论这个词最早不是针对媒体,古代也没有专门传播信息的媒体,媒体是工业革命之后才有的,而舆论一词在我国文化典籍中早就有了。“官声采于舆论,豪右之口与寒乞之口俱不得其真;花案定于成心,艳媚之评与寝陋之评概恐失其实。”(《幽梦影》)这是清代一个叫张潮的人说的话。他提出的这个“舆论”概念与媒体就没有关系,而是指人们的口头舆论。这段话很有意思,对我们如何看待舆论或有启发。“官声采于舆论”,就是一个人的官声怎么样,主要在于人们的评价。有深意在“豪右之口与寒乞之口俱不得其真”这句话,就是人们评价官声,豪门大族、达官贵人说的话和极其贫困潦倒的人说的话都是不真实的,都会走向极端,有偏见,是片面的。“花案定于成心,艳媚之评与寝陋之评概恐失其实”,也深含道理,不同的人各有成见、各有偏好,他们所下的评语也是很难做到客观的。

从古人的这几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舆论是社会生活中的客观存在,是一个很普遍的社会现象,自古以来就有之,并不全是媒体制造出来的,而有了媒体以后,舆论就会聚焦,就会放大,就会传得更快、更远,乃至更久,甚至会成为热点,产生难以估量的社会效应。但舆论就是舆论,它是公众的评说,你是管不住、防不住的。更应该看到的是,舆论并不都是客观公正的,每个人对事物的看法都有自己的观念和标准,任何一件事物百分之百的人说好是不可能的。为官之人要重视舆论,但别去苛求舆论,因为你苛求不了,而要正确看待舆论,学会分析研判,对的就听,不对的也别太较劲,而要搞清是什么原因,掌握不同人的愿望和需求,以作工作的参考和警诫。

我在这里也并非为媒体开脱,更不是提倡媒体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们的媒体也是有规矩管着的,真实、客观、公正,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原则;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这是党的新闻媒体新闻报道的方针;帮忙不添乱是党的新闻媒体新闻报道的标准。当然要批评监督,但也是为了促进问题的解决,为了把事情办得更好。尊重媒体,但别讨好和巴结,把心态放平了,功夫下在执政为民,改变面貌,多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上。“官声采于舆论”,舆论自会公正。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本文来源于网络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212622138

电 话:021-51061911

中公教育上海分校(http://sh.offcn.com/)。

微博账号是“上海中公教育”

第三篇:2015河南检察院考试热点解析-名人家暴

ha.huatu.com

2015河南检察院考试热点解析:名人家暴——如何看待李阳家暴事

 事件概述

2011年8月31日,网友“丽娜华的Mom”在其微博上连发数张带伤照片,并自称是李阳的妻子,遭遇家庭暴力。随后相关微博被大量转发,其粉丝也暴增到2.6万余人。不少网友对李阳家暴事件表示担心,也有网友表示愤怒。

 相关评论

1. 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创始人、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理事王行娟表示,当女性遭遇家庭暴力,一定要在第一次时就说“不”,忍让只会让暴力不断循环。应该报案,通过法律途径对施暴者给予惩罚,同时应当争取社会支持,以获得社会专业机构提供的心理帮助。

王行娟介绍,在美国,如丈夫对妻子实施家庭暴力,只要报案,施暴者很快就会被警察带走,并被提起公诉。而在中国,目前没有专项反家庭暴力法。根据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当施暴者造成对方轻伤时,可提出民事自诉,只有构成重伤,施暴者才会被提起公诉、量刑。

2.华商网《如果今天家暴的不是李阳》:平常事发生在名人身上,会获得民众更多的反应。或指责,或同情,或现身说法,膨胀的关注度有时甚至会催生出一系列关乎民众的相关的解决方式,这是名人效应。这次的名人效应源于“疯狂英语”李阳挥向妻子的铁拳,“名人家暴”的丑闻不胫而走。一起普通的家暴事件,未必能掀起多少争论,但因事件发生在李阳的身上,便令同情和痛斥呈汹涌之势。„„

做个假设,如果这是普通人打了老婆,同样是和kim一样的伤痛照呈现在民众面前,到底能博得多少人的支持和同情呢?同理,普通人遭遇家暴时,又要历经怎样的过程,且最终如何收场?

3、南方都市报:9月20日,李阳再次回应家暴事件,称已经真诚揽起责任并道歉。李阳称,家暴时“就想消灭她,同归于尽算了”,理智和情绪上的平衡难以掌控,知道男人不能打女人,但是情绪一上来难以克制。李阳表示,对家暴的惩罚东西方存差异,学习西方文化并不代表西方文化对。

 模拟题

ha.huatu.com

谈谈你对名人家暴(李阳家暴)的看法?

 参考解析

以“李阳”为代表的名人家庭暴力事件一经网络曝光,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作为疯狂英语的创办人李阳是创业成功的杰出代表,名人往往是成功的代名词,名人代表着卓越的能力与非凡的成就,但是李阳家庭暴力事件却暴露出一些名人在光环背后不为人知的一面。李阳家暴事件影响深远,应该引起社会各界对家庭问题和立法的反思。对于李阳家暴这一事件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李阳作为社会公众人物在国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疯狂英语的创办成功其示范作用就更为明显了。但是家庭暴力事件首先是应该被谴责的,不管有着怎样看似合理的理由和借口,都无法改变李阳作为家庭暴力施暴者本身的恶劣性质。李阳的家暴事件显然超出了个人私事的范畴,尤其是在其刚开始避而不谈而后又放出惊人之语,家暴事件似乎已经只是声讨李阳的一个触发点。

第二,公众人物要有对其社会影响力的责任感,如果说一开始李阳是家暴的话,那么在李阳接受采访后已经逐渐走向了“社暴”。他在利用自己的公共影响力,向社会宣传自己的暴力观。如果说开始,李阳的施暴只是影响了自己的家庭,而通过媒体表达出的观点则摧残了社会良知与道德。

第三,通过李阳家暴这一事件,我们看到目前中国的相关法律和制度的缺失。而李阳在事件曝光后的处理家庭矛盾做法我们看到的多是他担心自己事业,而没有多去思考自己的这一做法对家庭,对社会的不良影响,使李阳家暴对社会的破坏力将会越来越大。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李阳家暴事件发生后,他作为名人已经成为了现实的家庭暴力的反面教材,希望李阳家暴事件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有家庭暴力,引以为戒,推进家庭暴力立法。这是“李阳家暴”事件发展至此令人无奈又欣慰的一面,我们不愿看到为人师表的李阳陷入家暴丑闻,更不愿看到普通民众在家暴事件中受到伤害而求助无门。

为了杜绝李阳家暴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第一,防治家庭暴力,亟待专项立法、建立社会救助体系和改变传统观念。用法律确立起家庭暴力是违法犯罪行为,用法律手段对施暴者的暴力行为给予制裁和惩治。目前,涉及家暴的规定多散见于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但这些法条在司法实践中对保护受害人的作用是很有限的,也缺乏可操作性。因此,我国亟待一部成熟的反家庭暴力

ha.huatu.com

法出台。同时应加大对家暴的救助措施,如施行民事保护令制度。当发生家暴后,通过民事保护令的方式警告施暴者:连续骚扰保护令持有者就是犯罪。这对施暴者将是一个有效的震慑。

第二,家庭暴力社会支持、救助体系的建立也十分必要。目前,我国的家庭暴力社会支持、救助体系,至今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现在更多的是一些社会组织在发挥作用,救助活动比较零散。事实上,对家庭暴力受害者的救助,首先是国家的责任,国家应该在这方面做更多的工作。公检法等公权系统的支持作用,社会组织的参与和介入,以及受害者本人的社会资源的动用,要形成合力,成为多机构合作的一个支持、救助体系,全方位地给于受害者以一体式的服务。

第三,加大尊重女性等观念的宣传,转变目前存在的社会文化观念。在中国,长期以来男人在家庭中打骂女人,被看成是家庭小事,这种虐待妇女有理的观念延续至今。要彻底消除家庭暴力,一定要切断家庭暴力在代际间的传承,要在社会中广泛地宣传男女平等的观念,反对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形成尊重女性、爱护女性的公共舆论和社会新风气。我们不仅要教育施暴的男人,成年的男人,而且要对少年儿童进行性别平等的教育,让他们从小就树立平等对待女性的观念,养成尊重女性的行为和习惯。这样做,当年轻的一代长大了,就不会再用家庭暴力对待女性。

总之,“夫妻打架”不是私事,家庭暴力不是戴上“陋习”的帽子就能被谅解,希望随着人们法制观念强化的同时,能让这些丑陋的“理所当然”越来越少。

第四篇:2015年8月申论热点:如何看待“创新巡视”问题

2015年8月申论热点:如何看待“创新巡视”问题

时事评论背景:

巡视全覆盖任务确定下来了,关键就在于落实。据统计,中央巡视对象有285个,省区市巡视对象共8607个,本届任期内完成巡视全覆盖的任务十分艰巨。面对这一形势,首先要坚定信念、迎难而上,更重要的是要打破思维定势,以创新为动力改进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实好条例要求。

时事评论观点:

创新任务安排,打好常规巡视和专项巡视“组合拳”

中央巡视办有关负责人指出,根据中央要求,省区市党委要深刻理解巡视全覆盖的重大意义,明确党委一届任期内至少对所有巡视对象巡视一次,把实现全覆盖摆上重要日程。这些年的发展中,相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同类企事业单位的特点和出现的问题具有共性,发展经验相互共享,毛病也互相传染。省区市党委要根据日常监督掌握的情况梳理、分析被巡视地区(单位)存在的问题,摸清底数,为科学决策打好基础。调查研究分析之后,就要订好规划、排好工期,定好思路、定实措施、定准责任,一项项落实,一步步推进。

条例规定,“派出巡视组的党组织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针对所辖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的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问题或者巡视整改情况,开展机动灵活的专项巡视”,要结合实际用好用活专项巡视这一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的重大创新举措,打好常规巡视和专项巡视“组合拳”,既可以根据摸底情况开展分领域、分类别的专项巡视,也可以对重要地区、部门的常规巡视和对相关地区、单位的专项巡视联动,做到“以小见大”“从大看小”。在抓好巡视进度的同时,也要保证巡视质量,高标准完成全覆盖任务。

创新组织方式,探索实行“三个不固定”

实现全覆盖不是就要增加编制、多设几个巡视组。实现全覆盖必须充实力量,但不能一味地加人。2013年,中央第一轮巡视就探索实行“三个不固定”,组长不固定、巡视对象不固定、巡视组和巡视对象的关系不固定。巡视组长不搞铁帽子,一次一授权,建立和完善了组长库。去年,在未向中央要机构、编制和人员的情况下,通过内部挖潜、盘活存量,将中央巡视组增加至13个,解决了干部配备不足的问题。今年,中央巡视机构进一步整合资源、充实力量,从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审计署、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监事会和省区市纪委、中央纪委派驻纪检组抽调干部,参加到巡视工作中来。只要有中央授权,有责任担当,级别低一些的也能当组长;只要有能力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就可以抽调到中央巡视组。

今年,中央巡视组实行“一托二”,每轮每组巡视多家单位,同类同步安排,分批集中汇报,实践证明这更有利于发现共性问题,破解推进改革和制度建设的难题。省区市也要盘活监督力量,创新组织形式,为完成全覆盖任务提供组织保障。目前,北京、广东等多个省区市已经在巡视中实行了“一托二”,江苏、山东等省则在巡视中采取了“一托三”的形式。同时,要合理配备巡视组专业力量,探索实行模块化管理,根据人员特点进行分工,形成相对独立的模块,有效发挥每个方面人员优势,协同运转、形成合力。

创新巡视方法,盯住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问题,提高发现问题的精准度

没有重点就抓不好工作,巡视重点不能泛化,问题就是指向,必须盯住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问题,提高发现问题的精准度。重点人就是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重点事就是“四资一项目”,资金管理、资产处置、资源配置、资本运作和工程项目等方面反映突出的具体事项;重点问题,对国企来讲,就是“三重一大”方面的违规违纪问题,对中央单位来讲,就是决策权、行政审批权、执法权、人事权等方面的违规违纪问题。要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对地市县巡视时,要盯住“一把手”,使他们自进入主要领导干部行列起,就受到严格管理监督。

中央巡视办有关负责人强调,要建立健全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协作机制,将协调事项由例外管理转变成例行管理,实现无缝对接和制度化运作,形成监督合力。专项巡视要突出“专”的特点,围绕一件事、一个人、一个下属单位、一个工程项目、一笔专项经费开展巡视,哪里有情况就巡视哪里,机动灵活、出其不意、直奔主题,冲着具体的人或事去,让人摸不着规律,在较短时间内把问题搞清楚,向“聚焦专项”要时间,向“密切协作”要效率,向“精准打击”要震慑力。

全覆盖是决心,是努力的方向。中央提出了要求,条例作出了规定,关键在于落实。各省区市要密切联系实际,坚持改革创新,向着全覆盖的目标一步步迈进,坚决完成中央赋予的巡视全覆盖任务,更好发挥巡视工作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中的重要作用。

第五篇:2015河南选调生考试申论热点:行政成本

www.xiexiebang.com

2013年河南选调生考试的号角已经吹响,为公考积极备战的考生们在复习中也格外关注各类时政新闻和社会热点时间,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www.xiexiebang.com)将热点转化为考题,希望考生们在备考中勤加练习,多将想法落在笔头上,使自己申论的答题水平真正提高!

【关键词】

“三公”经费 经费公开 公车消费 公车管理

【热点案例】 1、2011年3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研究了中央部门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公”经费预算等有关问题。会议决定,6月份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中央财政决算时,将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纳入报告内容,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然而群众普遍反映一些部门公开的数据过于简略,缺乏解释说明,公开数据很难看得懂,难以令人信服。2、2011年8月15日,北京市44个部门如约公开“三公经费”,各部门的“三公经费”中,公车花费所占比例最大,几乎都在七八成。市工商局公车费用最高,占到“三公”总额的93%。关注公车改革的某市政协委员表示,公车消费,尤其是公车维修缺乏监管,公车私用现象突出。“减少公车私用现象有简单易行的办法,建议在公车的醒目位置贴上‘标识’,使公车使用透明化,加强群众监督。”现在无论单位大小、级别高低,一般部门的“主要领导”都要配专车,这似乎已是不成文的规定。一辆公车,购车款要十几万元,汽油费、维修费一年要几万元,再加上司机工资、福利,花销相当大。那么,一笔笔算下来,就不难看出公车过多过滥、开支巨大、浪费惊人。3、2011年3月25日,国务院第四次廉政会议提出:要大力压缩行政开支。继续控制和压缩因公出国出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接待三项经费支出。全国在2009年压缩15.1%的基础上,2010年又压缩5.8%。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各地政府驻北京办事机构管理的意见》,组织开展清理整顿工作,撤消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和县级人民政府驻京办事机构625个。从严控制一般性行政开支,初步遏制了行政经费逐年过快攀升的势头

【考点分析】

一、“三公经费”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政法干警 | 招警 | 军转干 | 党政公选 | 法检系统 | 路转税 | 社会工作师

www.xiexiebang.com1、经费管理体制不健全,监管机制存在漏洞。

2、行政开支数额巨大,资源无效利用,政府运行成本过高。

3、经费公开数据简略,公开迟缓,降低了政府权威性和公众信服力。

二、降低行政成本的建议:

1、降低预算、减少行政开支;政府经费应坚持“少进节用高效”原则,倡导节约理念,提高政府资源充分使用率;提高工作效率,精简行政机构,明确编制预算。

2、规范政府经费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完备、有效、严格的公务用车管理制度;严查、严处公款吃喝行为;严审、缩减因公出国项目。集中专项整治经费使用情况,严惩乱用、滥用行为。杜绝公车攀比、虚假消费行为。

3、加强对政府经费使用的内部监管审计;完善社会公众监督制度。定期监管审核政府经费使用情况,对滥用行为及时对外公开、上呈有关负责部门;加强舆论媒体监督,满足群众的知情权,召开媒体、群众座谈会,公布行政开支状况。

4、健全“三公“经费公开透明制度,探索行政资源公开透明使用的有效方式。及时、有效、全面的公开政府经费使用明细。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政法干警 | 招警 | 军转干 | 党政公选 | 法检系统 | 路转税 | 社会工作师

下载2015河南检察院考试申论热点:如何看待“文明与节日”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河南检察院考试申论热点:如何看待“文明与节日”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