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如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巩文博 西坡乡高红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浅谈如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西坡乡高红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巩文博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矛盾呈现多样化、复杂化,不稳定因素在增加,尤其是当前农村地区社会矛盾纠纷十分突出,时刻诱发群体性事件发生,因城乡差别、贫富差距、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大量存在,这些问题对社会稳定和谐的影响很大,这些矛盾纠纷如果不能迅速有效化解,累积到一定程度,必将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威胁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党的执政领导地位。因此如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的稳定越来越显得重要。
关键词
社会管理 社会矛盾 社会公平纠纷排查
今天的中国,社会变革日新月异,阶层分化,流动加速,利益多元,社会转型犹未完成,社会活力蓬勃迸发,社会问题不断出现,新老矛盾叠加交织,可以说,特定发展阶段的中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其任务之重,挑战之大,难度之高,举世罕有,史无前例。如何从现实的重重挑战中突围,实现社会管理与经济快速增长协调,开创中国社会发展的新境界?如何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运用什么样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形成化解社会矛盾的合力,已成为全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作为生活在农村最基层的一名大学生村官,工作实践告诉我,排查化解社会矛盾一定要做到知法、懂法、用法,做到因人因事灵活解决,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和谐出发,立足本职工作,提高认识,正确把握社会矛盾纠纷特征,积极构建化解矛盾纠纷的长效机制,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保持社会稳定,是顺利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前提,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我们要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千方百计地化解矛盾,缓和冲突,把维护社会稳定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多年来的实践表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坚持标本兼治,把长远目标和当前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深层次问题。基本途径是:
一、运用政策法规,提高化解社会矛盾能力。
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社会发展,现实农村中存在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各个生活对象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价值取向,利益
信访工作是联系群众的“窗口”和“桥梁”,也是及早发现和了解社会矛盾源头的一个重要渠道,要坚持依法信访、依法办事按政策化解处理,注重疏导化解,解决好上访群众的合理诉求,有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要建立大信访大化解工作机制,推动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深入开展,充分发挥信访办公室的桥梁、窗口作用,在全乡建立起大信访格局,转变传统的信访工作观念,动员全乡党员干部参与到信访工作,参与到化解社会矛盾工作中。打造信访工作环境,积极构建联系群众的信访工作平台,拓宽联系渠道,及时掌握村情民意;实行对口信访接待,减少工作环节,按照谁主办谁负责,谁接待的要求,建立健全有效化解积案,加强源头治理的工作机制,采取规定案件办理限结制,明确办案质量标准和化解调处办法;落实回访制度,实现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双赢,建立信访案件回访制度,对信访人建立档案,问题解决后及时安排回访,了解信访人的思想状况,妥善处理信访遗留问题,为党委分忧,为政府解难,让群众满意。
四、要加强法制宣传,深化人民调解。
“天地交,而后能成化育之功;上下交,而后能成和同之治”。小平同志曾指出,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党与人民群众钢铁般的团结。近年来,从强调群众工作到加强社会管理,都一再表明了我们党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经济社会极大变革的环境里,时刻不忘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化解社会问题和矛盾,大力凝聚社会共识与合力,不断巩固和完善执政基础。人民调解工作对于化解民间纠纷、维护农村稳定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被称作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第一道防线”。人民调解贴近群众、方便快捷、省时省钱,坚持调解自愿、平等协商的工作原则,迎合了农村群众怕花钱、怕费时、怕不公正的心理,为群众所喜爱和接受。
1、队伍建设。这是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基本保障,要配齐配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将政治业务素质较强、为人正直、热心人民调解事业的同志吸收到我们的队伍中来,形成一支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优秀人民调解队伍。
2、作风建设。结合当前机关政风、行风、作风建设,强化工作人员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爱岗敬业、热爱人民调解工作,不怕麻烦、不计得失,坚决杜绝没有好处不办事的思想,树立群众需要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的理念,积极指导和参与人民调解工作,特别是在重大疑难纠纷、涉法纠纷的调处上要精心制定调解方案、合理适用法律法规,切实做到为党委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提升司法行政的整体形象。
3、业务建设。队伍建设解决人员问题,作风建设解决工作态度问题,而业务建设解决的是工作能力问题,就是说,既要肯干、还得会干。人民调解工作面对的是广大农村,所接触的当事人大都政策法律水平较低,单纯依靠书本知识去应对繁琐复杂、形形色色的民
必须充分发挥其他组织、部门的作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化解日益突出的社会矛盾。一是加强与村委会、居委会、工会、共青团、妇联、侨联等组织密切配合,形成化解社会矛盾的合力。实行选举和聘任相结合的机制,进一步优化调解员队伍。为增强调解公信力,可建立邀请调解制度。邀请调解就是办案中把相关人员“请进来”,邀请与案件有关的主管部门、有威望群众、当事人双方均信赖的亲戚朋友等和审判人员共同对案件进行调解。建立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干部、人民陪审员、公检法离退休干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覆盖各级、各部门、各行业的特邀调解员、调解志愿者网络库,为保证调解的公正性,由当事人对调解人员在网络系统中随机选取。以制度为先导力求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无缝对接”,形成调解工作的强大合力。“诉调对接”成功的基础应由制度进行保障。在构建“大调解”格局中,制定三大调解衔接联动的工作流程、基本内容、对接程序和效力确认等制度。
八、要建立健全相对公平的利益分配结构。
和谐社会应当是各种利益关系都能得到协调的社会。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的利益分配格局,保证社会成员利益相对均衡。要从法律、制度、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逐步做到保证社会成员都能接受教育,都能进行劳动创造,都能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参与社会生活,都能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九、要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一是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要真正把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的干部充实到基层领导班子,及时调整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班子,帮助软弱涣散的班子改变面貌,切实使基层政权增强凝聚力和号召力,使村、居民委员会基层组织增强活力和战斗力。
二是加强基层综治组织和群防群治队伍建设。通过对基层组织和基层干警、保安人员进行规范整顿,全面提高基层政法单位和队伍的素质,努力形成抓防范、保平安的合力,充分发挥其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维护城乡社会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要坚持专群结合,综合治理,有效地整合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减少矛盾,缓解矛盾,解决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