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县凤凰镇龙潭村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规划

时间:2019-05-13 03:35: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柞水县凤凰镇龙潭村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柞水县凤凰镇龙潭村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规划》。

第一篇:柞水县凤凰镇龙潭村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规划

柞水县凤凰镇龙潭村新农村建设

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3)

为进一步加快凤凰镇龙潭村农业产业发展,强化新农村建设产业支撑,构建富裕、文明、生态、和谐新龙潭,立足村情实际,坚持科学发展,关注农业、关爱农民,积极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独具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果业,白山羊、土鸡等生态养殖业及袋料香菇等食用菌产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社会和谐。根据柞水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在深入龙潭村实地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特制定本规划。

一、凤凰镇龙潭村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龙潭村地处社川河流域中部山区,凤凰镇以西,距307省道洛柞路12公里,通村水泥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气候宜人,四季分明,雨量允沛,海拔约1200米,无霜期220天,年平均降水量790毫米,适宜各种作物生长。全村国土

/ 10

面积19.8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423户,1457人,其中劳动力850个,占总人口的58%。共有土地2360亩,其中耕地1351亩,人均0.9亩,99年以来总退耕还林面积670亩。全村电视(有线、卫星)、电话入户率达到92%,移动通讯信号覆盖全境,自来水、通组公路等农业生产设施基本完善。劳务输出、林果业、养殖业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300元。

(二)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1、种植业:2010年种植小麦385亩,产量15.4万公斤,产值30.8万元;种植玉米870亩,产量47.8万公斤,产值95.7万元。

2、林果业:林果业以核桃、板栗为主,据统计,现有板栗5000亩,产量140吨,145万元;核桃2000亩,其中核桃建园400亩,产量50吨,270万元。

3、养殖业:2010年存栏牛10头,生猪380头,肉羊50只,家禽4000只,年出栏牛5头,生猪300头,肉羊50只,家禽4000只,养殖业年产值约60万元。

4、劳务输出:常年在外打工劳力约524人,年收入约520万元。

(三)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济林果产业虽为全村的主导产业,但生产标准化比较低,管理粗放,果树结果“大小年”、“老年树”等现象

/ 10

普遍存在,严重影响林农稳定收入,且核桃、板栗矮化、嫁接及品种改良不到位,经济林果科学管护急需加强。

2、传统产业、主导产业抗自然灾害能力仍然脆弱,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设施农业仍需大量的资金投入。

3、青壮劳力外出打工或就地转移比重大,在家务农群体整体素质提高仍需努力,村民居住分散,均衡发展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4、主导产业规模太小,如畜禽养殖,多为一家一户零散经营,人均收入少,抵御市场风险差、无法满足农民的基本要求,标准化、规模化发展需要稳步推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应尽快建立。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新农村建设总揽农村工作全局,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立足县情、镇情和村情,深入调查研究,以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为切入点,以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粮食生产为基础,以果、畜两大主导产业为支撑,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生产;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水平,延伸产业链条,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3 / 10

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农民科技培训,稳步推进农村新能源建设,发展循环生态农业,改善本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全力帮助和引导农民群众“调结构、壮产业、增收入”,以实现全村农业和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

三、总体思路与基本原则

(一)总体思路

围绕初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借助现有的资源优势,巩固发展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果业,逐步壮大土鸡、白山羊等生态养殖业,积极引进植桑养蚕、袋料香菇等传统优势产业,认真做好五味子、金银花等中药材科管工作,大力抓好劳务输出等工资性收入,使全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确保群众增收。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2、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的新机制。

3、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

/ 10

4、坚持科学发展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四、规划期限和范围

1、规划期限:2011年1月1日—2013年13月31日。

2、规划范围:龙潭村辖下四个村民小组。

五、发展目标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新农村建设要求,通过3年的努力,使全村形成1-2个主导产业,“一村一品、一户一技”生产格局初步形成。到2013年,全村农业总产值达到1600万元,年均增长16%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00元,年均增长18%以上,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繁荣。

六、主要任务与发展重点

1.粮食生产: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380亩,重点建设100亩玉米高产示范田;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800亩,重点建设100亩玉米高产示范田;地膜马铃薯套种玉米面积达到200亩;重点建设50亩脱毒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小杂粮稳定在300亩,重点建设100绿豆、苦荞种植基地。

主要配套措施: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旱涝保收良田比重;引进优质高产、高抗小麦、玉米品种,加快品种更新

/ 10

步伐;示范推广玉米套种地膜马铃薯、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化学除草、叶面施肥等实用技术;改善农田机耕道路,提高小、中型农机作业水平;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加强“三新”(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技术服务;培育发展农机、植保、施肥等专业服务组织。力争到2013年粮食单产提高5%,总产达到10万吨,其中夏粮总产实现6万吨,秋粮总产实现4万吨。

2.畜牧生产:到2013年,白山羊饲养量达到1000只,牛饲养量达100头,生猪饲养量2000头,家禽饲养量达到20000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50%以上,力争培育畜牧养殖大户2个,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一个。

主要配套措施:坚持“良种化养殖、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的指导思想,按照“生猪、肉羊上规模,增效益,土鸡抓示范促带动”的具体工作思路,以科技为先导,采取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养殖户与各界参与的方式,大力推广生态养殖,结合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积极推进家庭适度规模养殖,重点扶持和加快养殖小区和养殖场建设,发展大户,构建白山羊养殖基地;强化基层畜牧服务体系功能,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预防和应急体系,增强重大流行性疫病的抵御能力,实现畜牧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3、菌类生产:到2013年袋料香菇生产达到10万袋,产值75万元;天麻4000㎡,产值48万元。

/ 10

主要配套措施:实施“科技兴菇”战略,示范推广标准化袋料香菇生产技术规程,加大复棚式花菇培育、脱袋覆土畦式地栽、反季节香菇栽培、蘑菇规范化栽培等新技术应用,努力改进袋料香菇产品品质,提高总产。加快农村沼气整村推进步伐,节约清山杂柴,为袋料香菇栽培提供培养基原材料,保护林木资源和林业生态环境。坚持天麻产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利用修枝打杈木材进行天麻生产发展,出台优惠政策,激发农户栽培香菇、天麻热情,重点扶持种植大户,使菌类生产走上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之路,实现菌产业新的飞跃。

4.多经生产: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对300亩退耕还林地套种的金银花进行科学管护,烤烟种植面积达到300亩,总产700担,产值30万元。植桑400亩,养蚕达到800张,年产蚕茧12000公斤,产值达到47.6万元。

主要配套措施: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多种经营生产附加值,构建特色农业是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从2010年起,逐年规划发展金银花、烤烟、蚕桑等产业,通过3年时间,建成300金银花科学管护示范工程;恢复烤烟这一传统种植项目,使烤烟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亩,同时加强对烟农烤烟中耕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知识培训,不断提高烤烟生产的整体水平;推广适宜优良蚕桑新品种,建成丰产桑园400亩,形成规模化经营,区域化种植,专业化生产,切实加大

/ 10

科技服务,推广实用新技术,盒种单产、盒种产值取得较好水平,基地建成后,年增加产值48万元以上。

4、经济林果:开展丰产园创建工作,大力改造低效核桃林、板栗等经济林果,加大优种嫁接,病虫防治、科学管护等实用技术培训。到2013年使全村5000亩板栗,2000亩核桃科学管护率达到100%,丰产园分别达到1000亩500亩,增加产值290万元,人均增收180元。

5劳务输出业:把劳务输出当作一项产业来抓,从提高劳动力素质入手,广辟就业渠道,合理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年劳务输出总量控制在600人以内,使全村劳务输出业年总收入达到600万元。

6.生态农业:建成沼气综合应用服务网点1个,到2013年,完成“一池三改”300户,基本实现沼气应用普及化。

7.农业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采取加大政策扶持等有效措施,鼓励科技人员和有经济头脑的农民通过不同的方式,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引导农民在自愿的前提下,紧紧围绕本村主导产业,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分别组建劳务输出、农产品产销2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促进农民有组织的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到2013年,主导产业农产品40%依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销售,30%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现标准化生产、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

/ 10

8.农技推广应用:每年推广良种应用、地膜覆盖,病虫监测、测土配肥等实用新技术,到2013年,使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100%,统供率达100%,测土配肥达90%,病虫监测率达100%,科技入户率90%,建成电子农业网络,配备信息收发设施。

七、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加强对示范村工作的领导,强化村委会班子建设,强化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完善村规民约,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发挥全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政策保障。进一步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惠农政策,强化政策宣传,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促进作用和保护作用。要在稳定党的土地承包政策、土地合理流转政策、减轻农民负担政策、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和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对农业产业实行政策倾斜。

3投入保障。多方面、多渠道、多形式增加生产发展的投入,加大对上争取力度,依托农业、农村各类项目加大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环节的投入。金融部门要以支持农业产业化和做好商业扶贫信贷为重点,以农民增收、银行增效为目标,转变作风,主动营销,重点解决优势农产品营销、加工的贷款,支持专业种植户、专业养殖户、重点户进行规模生产。

4科技支撑。强化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和技术

/ 10

指导,建立农业科技应用示范点、示范户;引进科技人才,培育乡土人材,发挥农村致富带头人的作用。

5服务支撑。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农村经纪人、创业带头人的作用,为群众及时提供市场、优良种子信息服务;依靠当地政府、部门和企业,全方位、多层次为农业服务,为农民办实事。机制保障。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完善“一事一议”规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村民代表意志;推行项目建设招标制、项目资金管理报帐制、公益事业决策公示制和村务管理责任追究制。

附:柞水县凤凰镇龙潭村(2011-3013)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表

柞水县

二0一一年六月二十四日

/ 10

第二篇:龙潭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汇报材料

杨地镇龙潭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完成情况

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杨地镇党委、政府对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的各位领导、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龙潭村是镇政府所在地,距山阳县城77公里,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463户1695人,其中农业人口1530人,耕地面积1955亩,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1元,增长60%。今年龙潭村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按照全县统一安排,我镇高度重视示范村建设各项工作,制订了《龙潭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龙潭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严格按照新农村“二十字”方针,以产业开发、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治理、社会事业和基层组织五大建设为重点,坚持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政府主导、全民参与,整体推进、突出重点的原则,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下面我就今年所做的工作汇报如下,请各位领导、同志们提出宝贵意见。

一、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产业发展。核桃建园600亩,以完成600亩;养猪10户500头,已完成8户600头;中药材1000亩,已完成1000亩;农家乐2个,已完成4个。

2、基础设施建设。通组水泥路4条4.3公里,已完成8条8.6公里;连户串户路13条4公里,已完成29条8.9公里。-1-

3、环境整治。陕南移民搬迁30户125人,已完成104户416人;民居改造270户40500平方米,已完成272户40800平方米;改圈260个,已完成267个;改厕260个,已完成267个;修洗涤池60个,已完成68个;场院硬化230户16100平方米,已完成241户16870平方米;入户路18条6000平方米,已完成35条11700平方米;建沼气70口,已完成68口;建太阳能200个,已完成200个;建节能灶260个,已完成251个;水源地保护1处,已完成1处;修垃圾池1个,已完成3个;栽绿化树3000株,已完成2800株。

4、公益事业。农村超市1个,已完成1个;学校改造24间672平方米,已完成。加快完善以农村低保、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等为重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让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积极动员群众开展 “四清”为内容的卫生整治活动,彻底改变村庄“脏、乱、差”的面貌,基本实现道路硬化、庭院净化、街道亮化和村庄绿化。

5、党的建设。加强村班子和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村班子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正在建设24间535平方米社区服务中心(分配任务是7间175平方米),深入开展“三问三解”活动,召开民情恳谈会6场次,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24件,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积极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切实抓好社会治安,安全生产,计划生育,信访调处等各项工作,不断提高民主管理水平,未发生违法案件、群体性或越级上访事件,全村大局和谐稳定。

二、主要做法

1、统一认识,强化领导。为加强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镇上成立了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扶贫、农牧、包村干部为成员,细化工作任务,夯实工作责任。积极做好群众的思想转换工作,解决建设过程中征地拆迁的各种问题,严格执行县政府相关规定,依法依规处理各种矛盾,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坚决杜绝各种以权谋私,暗箱操作行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2、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任务艰巨,我们按照精心部署,合理安排,狠抓落实的原则,广泛深入地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方法步骤,把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到示范村建设上来,形成齐心协力抓建设的良好氛围,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3、高点起步,严把质量。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坚持科学设计,规范施工,保证质量,严防“豆腐渣工程”,始终把质量管理贯穿到示范村建设全过程,做到前期按规定设计、中期按规范施工、建成按标准验收,保证项目质量不出现任何问题。

4、严格程序,规范管理。要求村上认真填写台帐,资金和物资使用情况,必须由负责人和群众签字登记,坚持定期公示,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坚决杜绝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游亲厚友,确保所有资金和物资使用落到实处。

三、存在问题

一是少数群众积极性不高,思想认识存在误区,总认为这是政府行为,与自己无关,等、靠、要思想严重;二是少数村干部有畏难情绪,在遇到困难时勇气不够,解决办法不多;三

是部分工作进展不够平衡,个别指标完成的质量还不够高;四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产业规模小,龙头产业带动力弱;五是部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

四、下一步打算

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时间紧、任务重,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加倍努力,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保证这项惠及民生的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继续做好部分群众的思想转化工作,使其充分认识群众是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主体,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提高自身工作水平,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

三是加快村庄院落“五堆”清理和街道环境卫生整治,为群众创造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

四是强化农业基础,按照“优果、强畜、兴药”的思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着力抓好优势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不断提高农业发展水平,扩大产业规模,提高龙头产业带动力。

五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继续扎实开展“丰阳堡垒〃天竺先锋”党建主题活动,提高党员思想政治觉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为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建言献策。

谢谢大家!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材料-镇村

新农村建设材料

西来桥镇西来村

西来村位于西来桥镇西南,地处集镇,南接常州,西傍长江,238省道穿村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村区域面积约4.6平方公里,下辖4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137户,常住人口4275人,耕地2420亩。在新农村建设推进过程中,村两委班子以“20字方针”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体村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事业同步推进,使全村各项事业得到较快发展。

紧抓强村富民这一主线。近年来,村累计投资260万元,分期建立富民工业区,新建标准化厂房2100平方米,改造老厂房2000余平方米,工业区内实现水、电、路三通,各项基础设施完善,承载经济发展的平台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村域经济长足发展,一方面带来了村级集体的增加,由“十一五”初的不足万元,到2010已达38万元;另一方面,带来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全村约400余人就近上班,村民收入得到进一步提高,2010年,村民人均收入达9400余元。

发展特色农业,规模农业,高效农业是强村富民的必由之路。为了充分利用岛镇特有的江滩资源,我村在不破坏原有自然风貌的基础上对江滩进行围垦,建成农业生态园一座,现已成为集江虾、特色鱼养殖,花卉苗木种植培育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特色农业基地。在发展规模农业、高效农业的探索中,我村大胆尝试,09年在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流转土地100亩建成大棚秧草种植基地,随后在此基

础上,又成立了秧草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引导农民组织化生产、专业化种植、规模化经营的探索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集镇的优势为发展三产服务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随着整个西来桥镇“产业岛”建设的深入,三产服务业的需求也会更加迅猛,为此,村里的三产服务基地正在加紧建设中,以提供物业房的形式引导和带动三产服务业的发展,正如村支书施为民所说:“

一、二产的发展能强村,但真正要富民,还要靠三产,要人人有事干,人人有生意做,那么西来村就真正富裕了。”

发展重在利民,截止到2010年底,村累计投入400万元,铺设改造高标准水泥路面40000余平米,村内水泥路覆盖率达98%。下大力气进行村容村貌的改造,强化环境治理力度,对河道沟塘进行疏浚清淤,对道路、河道两旁种植香樟、紫薇、广玉兰、黄香球等花卉和美化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道路整洁,环境优美。一条条水泥路直通村民的家门口,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家家户户院里整洁卫生,鲜花盛开。“村强,民安居”的设想已经初步实现。

以村民服务中心为阵地,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民素质提高。其中,每年定期举办文化培训不少于8期,累计培训村民不少于400人次。各项文体活动蓬勃开展,西来村老年秧歌队和太极柔力球队先后在市镇表演比赛中获奖。

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几年来,该村把政治文明建设作为重点,不断健全规范村务运行体系。建立三级议事机制。对于事关村级发展,群众利益的大事,都要经过党

员、村民代表会和村民大会讨论通过。

我村通过“产业强村、生态建村、文化兴村、民主治村”,有力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第四篇:村新农村发展建设规划

村新农村发展建设规划

村新农村发展建设规划

村新农村发展规划 村隶属于市区镇,位于市东北部近郊,距市中心12公里。全村现有总人口2890人,其中农业人口2750人;全村总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206亩,山峦6000亩,村级道路20公里,其中7公里实现了油路化;有民营企业10户,年实现销售收入万元;农民主要从事果树、花卉、绒山羊等种养植业和汽车运输业,农民纯收入达到4000元;村集体年收入可达到40万元。

村现有果园4000亩,年水果销售量200万公斤,年产值达到300万元;有杜鹃花日光温室150栋,占地面积300亩,年销售量达到80万株,实现销售额

400万元人民币。具备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条件。

村距边境口岸12公里,距机场20公里,距港口35公里,距火车站12公里,距高速公路17公里,三维交通十分便利;距沿江景观路直线距离3公里,距虎山长城10公里,距河口渡假区50公里,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交通条件。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都市农业的大力发展,园艺型农业、示范型农业、观光型农业将是今后城市近郊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党的十六大适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对镇村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以发展现代近郊农业为重点,以建设和谐村镇为目的,以农业旅游观光为手段,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中心,经综合分析,认真论证,并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确定村新农村发展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及发展思路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

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结合我村实际,确立今后五年发展思路为“三个牵动”,即:以特色农业资源牵动我村农业结构调整便捷化;以生产专利产品的企业牵动我村工业生产集团化;以旅游业牵动我村特色农业资源产业化。[本文出自那一世范文网-http://]

二、目标安排及结构规划

总体目标安排

到2010年,要实现社会总产值一亿九千万元,营业收入二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一万元,村集体收入一百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八百万元,第二产业产值一亿六千万元,第三产业产值二千二百万元,五年总投入为二千万元。

产业结构规划

1、总体规划

充分利用我村的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用足用活政策。经五年努力,使我村形成“

二、四”的格局。即培育两大

园区,做强四大支柱产业。

培育“两大园区”就是指培育生态农业旅游园区、镇东山工业园区。做强“四大支柱产业”就是做强新型建材、食用菌、果树、杜鹃花卉产业。[本文出自那一世范文网-http://]

2、农业产业规划

我村有耕地2206亩,山地6000亩,今后五年,我们将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以“一园两带”为农业发展的中心。“一园”即建成生态旅游观光园;“两带”指蔬菜、花卉、瓜果经济带、以艳红桃为主的林果经济带。

3、工业规划

今后五年,我村工业发展总体思路是坚持“两个推动、一提高”,即: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化发展;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到2010年,要建成完善的镇东山工业园区。同时要形成我村工业的两大支柱产业:以为骨干的新型建材产业;以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食用菌产业。

4、第三产业规划

日、俄战争遗址—日本碑、俄国坟就坐落在我村。充分利用和开发我村的旅游资源优势,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总的思路是“一园多点”。即开展以生态旅游观光园为重点,以自然历史景观和人文景观为辅助的“新型农村一日游”活动,全面展现我村自然风景优美、人文景点壮观、村民思想进步的全景图。

三、实现规划的保证措施

采取“三动”战略,用活资源、用足政策

1、坚持优势产业牵动,促进经济发展。一是吸引社会闲散资金开发旅游资源,建餐饮、娱乐、服务区。二是吸引外资开发我村高效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调动农民种果菜的积极性,实现玉米退粮田的计划;三是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牵动地区经济发展。今后五年,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帮助农业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扩大再生产,使之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深加工企

业,以此牵动我村及周边地区高效农业的发展,从而达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目的;四是通过镇村各类基地的示范、服务作用,引导农民走高效农业,并结合旅游业的发展,开发观光农业。

2、坚持两个启动,促进经济发展。一是坚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地理优势来招商引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外来人员在我村投资,采取“村企联动”的方式,即村集体以土地和厂房为条件,吸引投资者投入资金、技术和设备。通过这些办法吸引投资者,使投资者能够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得起来,为长远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坚持为企业全程服务,做好现有企业的各项服务工作,做企业的“勤务员”。[本文出自那一世范文网-http://]

3、搞好三个资源的开发推动。一是搞好旅游资源开发;二是搞好蔬菜花卉瓜果资源开发;三是搞好林果资源开发。将三种资源优势开发成产业优势,推动我村经济向高速、高质、高效发展。

分解目标,明确责任,奖罚分明,确保目标实现

真正做到目标层层分解,人人分担的局面。首先是按照五年规划的总体目标,按产业格局分解到村两委成员身上。负责工业发展的实施工业五年规划;负责农业结构调整的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规划;其它两委成员要为五年规划的顺利实施做好保障服务工作;二是按照五年规划,每年将指标分解到村干部身上;三是制定出严格的考核制度,真正做到超额者奖、完不成任务者罚。

综合上述规划,可将我村今后五年规划框架概括为:精心打造“

二、四产业新格局,全面建设新”。到2010年,全村一、二、三产业实现产值一亿九千万元,营业收入二亿元,村集体年收入一百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一万元。在全体村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基础上,实现物质生活更加丰富,精神生活更加充实,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人民健康水

平、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治安状况明显好转,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中共镇村支部委员会镇村民委员会

年十月二十六日

第五篇:四档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安康市汉滨区建民镇四档村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

建设规划

汉滨区建民镇四档村 二OO八年五月十日

目 录

一、项目背景及条件………………………………………

二、项目建设的总体规划方案………………………… 2.1项目建设的目标……………………………………… 2.2选项原则……………………………………… 2.3项目建设的内容及规模…………………………… 2.4项目建设技术方案………………………

2.5项目物资采购方案……………………………………

三、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3.1投资估算……………………………………… 3.2资金来源……………………………………… 3.3投资使用计划………………………………………

四、经济及社会效益……………………………………… 4.1财务收益分析……………………………………… 4.2社会效益………………………………………

五、环境影响评价……………………………………… 5.1环境影响综述……………………………………… 5.2环境影响评价……………………………………… 5.3环境影响评价………………………………………

六、规划措施………………………………………

七、结论和建议………………………………………

安康市汉滨区建民镇四档村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规划

一、项目背景及条件

安康市汉滨区建民镇四档村位于安康大道与316国道交汇处以西,付家河东,316国道以南,距安康城区仅5公里,属城乡结合部,全村总面积1.7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335户,1427 人。耕地面积878亩,其中大棚蔬菜500亩,人均住房面积26M,自来水通户率达100%,辖区内私营企业28个,是安康市发展蔬菜产业较快的带头村。二OO七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28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032元。

近年来,四档村党支部、村委会抢抓有利机遇,加快发展步伐,全村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得到了较快发展,己筹资2.5万元为全村新修村级水泥路2.4公里,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全村的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基础设施功能完善,发展后颈不断增强,二OO六年被区委评为村级组织建设“五个好”党支部。

二、项目建设的总体规划方案 2.1项目建设的目标

安康市汉滨区建民镇四档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基础设施为重点,发挥大棚蔬菜优势,立足资源,把握区位,面向市场,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步伐,使全村面

(二)农民技能提升原则:即每个农民至少掌握一项生活技能,没有的通过培训使其具备一项技能,有技能的可使其增加多项,以确保农户增收目标的实现。

(三)生产项目商业可行性原则:

1、项目投入产出率高,产品有市场竞争力,企业或农户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经济合理,技术、设备既先进又适用可靠,建筑工程在符合项目使用和确保寿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造价。

(四)清洁、环保原则:

1、生产性项目采用能够充分利用原料,利用生产中所产生的“三废”的生产技术方案,对无法利用的“三废”有可靠的治理措施。

2、生产的产品应符合产品标准和卫生标准和安全标准。

3、项目实行清洁生产前期保证制度,设立由项目负责人、设计人员、环保人员共同组成的专门小组,对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提出清洁生产方案,在施工期间,进行方案的实施监督。

(五)布局合理的原则:

1、项目尽可能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减少人口迁移,2、项目选址应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要求,3、工业项目应靠近资源或原料地,蔬菜市场应建在基础设施比较好的集散地。

2.3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基础设施

1、环境卫生

(1)新建垃圾池3处;

23(4)硬化操场1000M。

(四)村容村貌建设

1、民居改造

(1)新村建设采用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设计体现人文、生态、美观、优雅、别致,基础设施超前的特点;

(2)对现有住房进行改造或改建,适当增加绿地面积,注重绿化、美化、亮化;

(3)欧式建筑改造43户,改建130间。

2、公用设施

(1)道路绿化1公里;(2)安装照明路灯50盏。

(五)精神文明建设

1、精神文明

开展科技培训800人次,评定十星级文明户200户,新增图书3000册。

2、民主管理

(1)建立村务公开栏1个;

(2)完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制作制度牌2个。2.4项目建设技术方案

(一)道路施工标准

2村级道路:宽6M,两侧道旁桂花树绿化,直线型路拱,C30混凝土路面,5%水泥稳定砂砾垫层,路基碾压。

(二)蔬菜批发市场

占地5亩,清水砖围墙,工子钢架,玻璃钢瓦盖顶,配套设施为砖混结构办公室5间,公厕一处。

(三)温室大棚

新建设施大棚600亩,大棚个数为200个,每个长50米,宽9米。

2.5项目物资采购方案

(1)勘探与设计,必须由经国家认定具有专业资格的单位承担。

(2)建筑与安装工程,必须由获得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三级以上资质证书的建筑安装工程单位承担。

(3)设备与材料,必须是符合国家或部颁产品的标准,并经技术监督部门检验的合格产品。

(4)各类工程支出类采购,尽量采用投标方式进行,部分通用设备,采用打捆方式由村上统一采购或采用直购方式进行。

三、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3.1投资估算

四档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规划共5个大项,12个子项目,总投资715.3万元,资金来源为:争取捆绑资金

0目成熟度为前提,从严掌握资金投放使用,对已完成扩初设计、落实配套资金,具备动工建设条件的项目,优先集中投入,加快建设进度,以避免无计划分散使用资金。

四、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 4.1财务收益分析

(一)设施大棚。新发展设施大棚600 亩,新建大棚350个,依据本村现有大棚生产状况来看,每个大棚年均产蔬菜(黄瓜、西红柿、辣椒、豆角、西葫芦、香椿、茄子等)1万公斤,新增总产量为350万公斤,每公斤蔬菜按平均价1.8元计算,可新增销售收入630万元,除去籽种、化肥、农膜、电等费用160万元,折旧52万元,年净收入可达418万元。投资利润率达49.96%。投资回收期为1.87年。

(二)蔬菜交易市场。本市场为农民蔬菜批发及零售交易提供服务,四档村现有大棚500亩,加上新增的600亩,共计1100亩,大棚个数为700个,蔬菜总产量达600万公斤,交易额达1000万元,按交易额的5%收取管理费,年提管理费50万元,除去管理人员工资和市场折旧等费用13万元,实现纯收入37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为2.5年。

4.2社会效益

本项目中除生产型、商业型子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外,所有子项目都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后,可直接安排农村劳动力就业258人,农民从大棚项目中得到净收

2四档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目标的实现,资金到位是关键,组织管理亦不容忽视。因此,项目实施应当在市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进行,除充分发挥镇村两级机构的主观能动性外,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全力以赴,做好项目的规划、立项及资金争取等前期工作。成立四档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办公室,由潘应社(村支书)任主任,负全盘责任,成员有王贵龙(村长)、张修富(副支书)、王金正(会计)、汪成莲、潘和义、王贵兴等两委班子全体成员,将各项工作细化,责任到人。

(二)在四档村广泛宣传,动员全村村民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来,形成上下一股绳,劲往一处使的工作局面。

(三)在资金到位后,做到专款专用,严把财务关,杜绝乱挪乱用,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对农户“三改”发展大棚项目,要求自筹资金到位后,再投放国家扶持资金,做好项目的检查、验收等工作。

(四)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技术水平,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七、结论和建议 7.1结论

通过以上规划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415-

下载柞水县凤凰镇龙潭村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柞水县凤凰镇龙潭村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XX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XX村新农村建设规划一、基本情况全村现有88户、313人。全村有五保户11户,残疾人1人。全村以种养殖业、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水稻、红苕、玉米等作物,饲养牛、生猪、家禽......

    XX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XX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农村经济产业化、农村建设新型化、人居环境优美化、公共服务社会化、农民......

    ××村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情况

    *村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情况一、村情概况玉龙县黄山镇五台村委会**村,位于玉龙新县城规划区内,西邻县城中央核心区,南接丽江景观绿化带,北靠丽江人家居住小区,是玉龙县典型的......

    *村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情况(★)

    文章标题:*村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情况一、村情概况玉龙县黄山镇五台村委会**村,位于玉龙新县城规划区内,西邻县城中央核心区,南接丽江景观绿化带,北靠丽江人家居住小区,是玉龙......

    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文章标题: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__地处大石桥市市区东段,属于城乡结合部,“三横二纵”的交通网覆盖全村,大街、工业大街、大街贯穿东西,建材路、刚永路贯通南北,全村辖区面积3.......

    村新农村建设规划(5篇)

    文章标题: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目标,对于我们加快发展、富民强镇提供......

    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方案

    ××村(社区)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方案近年来,我村党支部、村委会班子团结、重干,实干,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开拓进取、工作扎实、作风民主,在带领全村人民改善基础条......

    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

    文章标题: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要求,结合我村实际,制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五年规划。一、基本情况我村位于镇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