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示范学校验收汇报材料(定稿)
立足务实求创新,立足校本创特色
——创市教学示范学校汇报材料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于2005年与高新区实验学校合并,成立了九年一贯制的高新区第一实验学校,并于2007年迁入新校址。我校占地80亩,建筑面积达3.2万平方米,总投资五千多万元,其中教学楼可容纳72个教学班,每个班里都配有高标准多媒体教学系统。45个功能室都达到省规范化学校标准,其中四个104平方米的微机教室,配有258台微机,生机比达3.6:1,600平米多功能厅可容纳900名学生,8300平米餐厅可容纳1000名学生就餐;2800平米的室内体育馆一座,内有篮球场两个,有300米塑胶跑道运动场地、一个足球场、四个排球场、六个室外篮球场。我校的各项配套设施均达到省一流标准,具有高新区“起步高”、“配备新”的现代化气息和前瞻性发展的特色。
中学部现有21个教学班,932名学生,教职工84人,其中高级教师20人,专任老师71人,本科学历67人,专科学历4人,学历达标率100%。
二、教学管理科学化
(一)办学思想和总体目标
我校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以“依法 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为办学思想,以“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办学理念,坚持 “让学生开心、让家长放心、让老师舒心”的办学宗旨,以“立足务实求创新,立足校本创特色”为发展思路,努力实现“建一流教师队伍,创一流育人质量”的发展目标,三年内把我校打造成济南市一流特色学校。
(二)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管理制度
为了使学校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我校先后建立健全了《教师全方位目标考核制度》、《教师量化考核细则》、《教师考勤制度》、《校务公开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在制度的制定上做到以人为本,在管理人的同时塑造人、引导人,引领师生的发展。在制度的落实上,一是实行“校级干部带班”的值班制度,全面督查,具体落实各项制度,发现问题及时通报。二是实行制度落实的“日查、周总、月结制度”。三是实行校务公开制,及时公示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提高制度落实的透明度。特别是在教师考核、评优选模等重大问题上,坚决按制度办事,决不掺加任何个人情感成分。这些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规范了学校的办学行为,激发了教师自觉自愿遵守学校制度的意识,创设了和谐的育人环境。
(三)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富有活力的用人机制 1.领导干部竞聘制 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合理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促进优秀干部脱颖而出,使学校尽快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我校实行了干部竞聘上岗机制,2006年,由高新区组织部和教育局组织,经过笔试、面试、民主测评等环节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竞聘,选拔了一支德才兼备的学校领导干部队伍,杨继武和焦方禹两位校长脱颖而出,孙凤琴和梁洪雯两位一线骨干教师也从众多的竞争者中崭露头角,分别担任了教务处主任和办公室主任。2008年7月,我校又进行了第二轮中层干部的竞聘,樊佑坤、宿庆忠、赵克键三位一线业务骨干进入了领导班子,充实了干部队伍,有效地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极大地发挥了他们的内在潜能,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迅速提升,步入了良性循环轨道。
2.教师全员聘任制
为了建设富有活力、精干高效、积极向上、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教职工队伍。我校在全体老师中实行了全员聘任制。根据双向选择,公平竞争的原则,班主任、教研组长由学校领导班子聘任,任课老师由班主任聘任。所有岗位都要通过述职、业务考核、课堂展示等环节来确定。把教学能力最强的老师安排在毕业年级,教学能力不强的进行转岗处理。实行全员聘任制后,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了出来,学校形成了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老师们的潜能被极大地激发了出来,教育 教学质量在06、07、08连续三年创高新区第一,济南市上游的好成绩。
3.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服务体制。
实行教代会监督下的校长负责制,实行“三线三制”管理机制,由教育处、团总支、学生会组成的学生管理线;由教务处、教研组、教师组成的教学工作线;由总务处组成的教学保障线。实行“分管校长包处室制度”,“中层干部包年级制度” “教研组长包学科制度”。在教师考核中实行“捆绑式”的考核办法,即教师的个人考核与级部、教研组、备课组、班级的考核挂钩,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适应新课改形势的发展,增强学校的凝聚力,确保了教学的中心地位。
三、教学工作规范化、特色化
(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依法规范办学行为 严格按照上级规定,全面推行《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力求做到“把时间还给孩子,把健康还给孩子,把能力还给孩子”。严格控制学生到校和在校时间,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确保学生每天睡眠时间9小时,严禁教师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集体补课。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在校参加集体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严格按照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二)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创设“有效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我们及时抓住高新区教育局把我校作为“有效课堂”研究基地的契机,开创了“三备一反思”的有效备课模式和“自主、合作”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1.注重有效的“三备一反思”备课,凸显价值的“工作单”式教案
备课改革是课堂改革的前提,对市优秀教研组英语组备课模式进行提炼,积极推进“三备一反思”有效备课改革和“工作单”式有效教案改革,不但做到了“七统一”,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集体智慧,而且教师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对象,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使教案具有个性化特征,能动地发挥教师个人潜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创设“自主、合作”有效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放在突出地位,一是创设学生参与探究的时空,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突出“五个让”,落实“三讲三不讲”,二是优化了学生的认知结构,突出了提出问题的价值性,创设一种任务型问题活动方式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问题交流方式。三是强调有效的课堂训练,注重课堂落实,以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训练方式代替单纯的试题练习,题海战术,让训练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合作学习中完成,达到训练的最大效果。3.突出学校集体“磨课”的作用
磨课活动由校长和业务校长主持,由中层领导和学科组成员全员参加,首先对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研磨,然后重点研磨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即促进了骨干教师的提升,研磨出孙凤琴等一批市级骨干教师,成为我校的领军人物,又带动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研磨出朱洁等三名三年内获市优质课一等奖青年优秀教师。
(三)有效提升内在素质,形成“分层培训 研训一体”的教师成长模式
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我校立足教师队伍的实际,分层培训,分组教研,高起点、低重心,快节奏、求实效,脚踏实地,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形成“分层培训,研训一体”的教师成长模式,加速了教师的快速成长。
1分层培训,分类提高(1)管理者培训
为了提高教学管理档次,提升管理者自身素质,学校每月对管理者进行管理观念和方法培训,明确要求,每一学期,每一名管理者,针对自己从事的管理岗位,给全体老师做一次专题讲座。07年11月杨校长的《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教研》专题讲座,08年3月焦校长做的《校园文化建设》专题讲座,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骨干教师培训
我校特别注重骨干教师的培训,通过为骨干教师竖梯子、压担子、搭台子等办法,鼓励他们冒尖,支持他们当领头羊,培养出一大批师德优秀,业务过硬,工作扎实的领军人物。06、07年,我校孙凤琴、樊佑坤获济南市课堂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第一名,王超等11名老师获济南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12位老师获二等奖,李学丽等7位老师被评为市学科带头人和中心组成员。李红楠等7位老师被聘为区兼职教研员。
(3)青年教师的培训
青年教师培养关系到学校的未来,我校特别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创建了“三五七”青年教师培养工程。提出“一年合格,三年成材,五年成骨干,七年成名师”成长目标。为此,学校组织了 “师徒结对”、“青蓝工程”等活动,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06、07两年来,我校共有10位青年教师在三五七”工程中迅速成长为高新区的教学骨干,其中宋丽莉三位老师在三年内获济南市英语、生物、音乐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2.专家引领,后勤保障
我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教师成长战略,一方面把省内外知名专家请进校门,组成导学团诊断教师工作,进行指导性培训。07年9月市专家杨红丽老师来我校指导并亲自上示范课,10月省语文教研员李家栋来我校指导并做讲座,11月,省教科所张斌博士做了《如何开展校本教研》的专题 讲座,12月,济南市一中校长马宝山专题讲座《精细化管理》,12月,市专家樊庆义老师来校指导生物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学校多方筹措资金,为教师外出学习提供物质保障,鼓励教师到省内外先进学校学习、参观、培训。07年,外出学习的老师达120多人次,培训经费达7万余元;08年1月至今,外出学习培训的老师达50多人次,培训经费达4万余元。
3.科研先导,带动发展
根据学校发展规划,结合时代要求,创造性地将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以教科研指导、带动学校的教学,时时把教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工作中,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新的动力。2006年,我校被确定为山东省重点课题“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实验学校,政治组“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被立项为济南市“十一五”规划课题重点课题,语文组“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的途径和方法研究”实验课题,被市教科所立项为市级专项课题。数学组“新课程中学数学教学实效性研究”被确定为市级实验课题。此外还有区级课题三项,以上课题都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提高了教师理论素养,指导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了一种人人参与教学研究的教科研氛围。
4.教研活动扎实有效
确定每周二为“校本教研日”,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教研组长引领课”,“优质课展示”,“新 苗汇报课”,青年教师“挑战杯”大赛,“有效课堂经验交流”,“课改成果展示”,“优秀教育教学论文、教学随笔、教学设计评选”等系列活动,为教师展示自身才华、共享研究成果搭建良好的平台。
四、德育工作系列化
我校德育工作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学生自律、自治为抓手,以家庭、学校、社会三维一体的教育网络为保证,努力形成我校“以活动为载体,自我管理”式德育特色。开展了“行为习惯养成”系列活动,“集体主义教育”系列活动,“走进社区促我成长”系列活动,形成了以团委、学生会为主线,以班主任为主导,教师、学生、家长全员参加的有效德育体系。利用家长会、主题班会和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广泛赞誉。
五、教育教学成绩快速提升,成效显著
近年来,我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全面规范办学行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为创建特色鲜明的学校作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促进学校银奖,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金牌学校,山东省重点课题“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实验学校,山东省学生营养宣传工作好单位,济南市规范化 学校,济南市教书育人先进学校,济南市师德达标单位、教师素质达标单位,济南市卫生先进学校、绿色学校、济南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等称号。英语教研组被评为“济南市先进教研组”,语文组和英语组均被评为济南市青年文明号。
目前,我校现有“山东省优秀教师”1人,“济南市优秀教师”3人,“济南市优秀班主任”4人,近两年来,我校教师成长迅速,拥有市学科带头人3人,市学科中心组成员8人,占专任教师的12.7%。市级优质课一等奖获奖者11人,二等奖12人,占专任教师的32.4%。孙凤琴、樊佑坤两位主任分别在济南市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得生物、地理学科第一名。近两年我校有24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5 篇论文获省一等奖;15 篇论文获市一等奖,4位教师在上级组织的课件比赛中获省、市一等奖。
我校的中考成绩一年一个新台阶。06、07连续两年总评超过市均分,08年中考有39人升入实验中学、附中、济钢高中、济南一中,占毕业生总人数16.3%。在全国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有三位同学获国家级一等奖,21位同学获国家级二、三等奖,1位同学获山东省特等奖,19位同学获山东省各科竞赛一、二等奖,有18位同学获济南市一等奖。我校有2位同学获全国书画比赛金奖,我校合唱队在济南市合唱节中获一等奖,信息技术小组获电脑制作团体三等奖。另外,多位同学还在全国或省市级征文比赛中获奖。
七、八 年级在高新区“语数外”三科竞赛中连续两年均获得总分第一。
我们学校决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认真探索新课改下的学校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努力办成一所社会满意、群众称心的学校。
济南高新区第一实验学校 2008年10月13日
第二篇:远程教育示范学校验收汇报材料
远程教育示范学校验收汇报材料
宜城市刘猴镇刘猴小学
为了能充分利用此教学资源,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按照中央确定的“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指导思想,学校行政一班人从实际出发,确定以资源应用为核心,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学校各部门协调配合,积极努力,从立章程,添措施,造氛围,强实施,有序地构建科学格局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汲取了一些经验。
一、基本情况
我校有XX人名学生,设XX个教学班,在岗教职工XX人,学历达标100%。党员教职工XX人,骨干教师XX人,其中省级骨干教师XX人,市级优质课教师XX人,是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
二、方法措施
(一)加强管理,确保远程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1、组建远教实施领导小组,形成管理网络
学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精神,扎实抓好管理队伍建设,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育主任为主管,由信息技术教师为主要负责人,吸收大量年轻教师参与学科资源库建设工作中来。形成了从管理到应用再到技术保障的工作网络,让全校的远程教育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
2、建章立制,实现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为了使远程教育项目工作常规化,从起步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学校依据县电教站提供的资料,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各项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包括设备设施管理制度、教师培训制度、资源使用登记制度、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管理、收集制度及网络的维护、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等。制度的订立既有它的科学性,更讲究实用性及可操作性,如:远程教育资源中较受广大教师欢迎的一个节目就是空中课堂节目,学校为了鼓励教师积极观摩,每星期一打印出本星期的空中课堂节目单,掌握节目的播放时间,按时召集有关教研组的教师进行及时收看。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奖惩措施,把教师的年终评比、平时的考核与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情况结合起来,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上若干节多媒体课。
(二)加强资源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营造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良好氛围。
1、做好宣传,强化教师培训
2005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按照上级的要求,为本校远程教育做准备。远程教育设备在我校的安装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和教育效益,积累了一些技术和资源应用方面的经验。面对这项全新的模式和更加丰富了资源内容,对我校的远程教育来说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校首先加大了宣传力度,在远程教育工程起始阶段,我们都知道,教育的最终实施者还是老师,无论多好的设备,多么丰富的教育资源,没有人去使用,那只能是一堆摆设。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参”的教学模式在大多数教师心中根深蒂固。为此,必须转变教师观念,使广大教师认识到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优点及重要性。只有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并将它与日常教育教学充分有机结合,才能更新教法,实施创新教育,而且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已成为时代所需。因此为了顺利开展工作,我校在进行设备安装
之后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对全体教职工进行有关远程教育知识的培训,学校专门召开了远程教育动员会,从思想上让广大教师了解远程教育,重视远程教育,认识到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必要性、现实性及长远性,在使用中体会远程教育实际意义,逐步达到人人爱远程教育、管远程教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离不开远程教育。
工作开展之初,针对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一是畏惧感,二是畏难感,三是厌学感。部分教师,对电脑、多媒体等设备、软件不熟悉,怕“高科技”复杂不易学,从而产生不敢用。于是我们要求所有教师,多接触,多观摩,鼓励让其消除畏惧心理和畏难情绪,从而油然而生“求学”念头;在学校领导重视下,我校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培训机制,以校本培训为主要途径,落实培训计划,完成培训任务。在2005年--2009年学校组织多次大规模的培训,根据学校发展实际,培训内容尽量选择一些短、平、快的实用技术,让大家尽快进入角色,尽快适应环境,在实践中提高、在应用中精练、在回味中反思。培训内容如计算机基础应用、课件制作、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多媒体教室使用等,从而不断提高全员素质。并建立学校网站,让教师积极投稿。
2、让远程教育优先发展,加强了硬件投入,为更好地应用远程教育提供物质保障
2005年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安装了远程教育接收系统,建立了远程教育接收室,方便教师查资料,下载课件,观看空中课堂,学习先进的教育方法。因此学校在办学条件逐步发展的客观条件下,提出“利用有限的设备,挖掘无限的资源”的思路,排除无法开展远程教育工作的思想。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克服设备差、房屋条件不具
备等诸多困难,让远程教育资源走进教师和学生。并接入了Internet,形成了“天网”、“地网”联合为教学服务的局面。
这一系列措施都为学校更好地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奠定了基础,为远程教育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
3、以校本教研为依托,深化远程教育资源应用
现代远程教育的设备有了,可真正要让它能服务于教育教学,还要靠学科教师运用。我校实施远程教育的起始阶段,既希望每位教职工积极参与,可是,在大家惊叹资源丰富多彩的同时,却不知该如何将它们应用自己的实践工作中。学校出台了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办法来强化应用。
(1)各教研组选用几个年轻教师作为远程教育骨干人员,利用他们计算机基础好的优势,让他们先行动起来,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进步,在进步中总结,为全面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做好开路先锋。以点带面,“赶鸭子上架”,让老教师也无一例外的来尝试利用远教课件,上多媒体课。经过几轮的强化,现在学校的老中青教师,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已是较轻松的事了。
(2)学校把各教研组是否经常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研组活动作为对教研组长考核的内容之一,并要求写入开学时的教研组工作计划中。每学期例行的大听课活动中,教师利用远教资源来准备观摩课已成习惯。
(3)每周三的下午,在各教研组活动中集中播放学科录像示范课,学习部分优秀论文成了各教研组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教师也从这些教研活动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在平时的工作中都能自觉去观看示范课,阅读优秀论文。
(4)由年级组长牵头,教导处配合,在我校电教室里,经常性向学生播放专题教育视频,进行德育教育也是我们利用远教资源的一项活动。如禁毒教育,安全教育,爱滋病宣传等。
(5)为了使“学习指导”这一版块得到很好的利用,除了在课外活动时间开放机房外,我们还根据任课教师的要求,把部分内容和课件转发在我县的教育网站上,让学生回到家后同样享受到远教资源。
4、重视资源的收集,实行科学分类保存
我们都知道,由于设备容量有限制,以及受到设备损坏、病毒侵害等因素的影响,宝贵的教学资源很可能瞬间即逝,为此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远程教育资源的安全。具体措施如下:
(1)在资源下载方面,我们将资源的分类分级整理归类分放,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也要独立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根据自身教学特点,分时段,分种类进行学期、学年的保存,学校负责给予记录,由教师自己保存,以备查用。
(2)接收远程教育资源的计算机实行专机专用,只负责接收,所有接收到的资源及时整理以便全体教师浏览或下载其相应资源。可以说,远程教育资源在全校是完全共享的,只要你有时间,随时可以无限制的使用“远程教育资源”的任何资源,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
(三)重视资源应用实效,教育教学成果突出。
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以来,我校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在历次的全镇统测中均名列前茅。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我校的每一位教师的业务水平也不断提高,在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通过远程教育讲座和观摩课栏目,教师很快进入新角色。由于我校校本教研工作突出,被列为全镇校本教研基地;在县、市论文评选中有多人次获奖。
在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过程中,老师们尝到了甜头,从开始的“要我学、要我用”变为现在的“我要学、我要用”;学生们也尝到了甜头,每天都向老师提出到电教室,用课件去上课,因为他们从中领略到了全国优秀教师上课的风采、感受到外面世界的精彩。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就像一股新鲜血液,使偏远学校教育事业焕发出新的生命,呈现出勃勃生机,为学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第三篇:“环境优美示范学校”验收汇报材料
“环境优美示范学校”验收汇报材料
xx镇山村小学座落于巍峨的杨路山下,xx国道和xx河紧挨学校而过,就像一个舞女正在舞动着两条飘带,展现她的神韵。
学校占地4200㎡,始建于1999年,于2000年8月投入使用,它是由原干桥、凉井、大桥三间村小合并而成的一所大型村级完全小学。学校先后被评为“示范村小”、“交通安全文明学校”、“实践三满意先进集体”、教学工作“先进集体”。2004年,我校教师甘尚群被教育部、人事部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学校现有教学班级7个,学生327人,教师12人。
学校虽仅有一幢综合教学楼,但实施配备完善,有教师办公室、行政办公室、仪器实验室、图书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等。可谓是麻雀虽小、肝胆俱全。能够满足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需求。学校教学成绩连续九年位列辅导区第一,多次受到位于全镇前列。
乘着迎接教育督导评估的春风,结合城乡环境整治“进校园”活动,xx镇山村小学焕发出无比昂扬的生机与活力。学校全面发动,全体动员,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各项活动。
一、领导重视,精心策划
环境育人,一直是我校一个重要的德育课题。打造一个优美校园环境,突出一个主题校园文化,山村小学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此,镇党委政府、镇中心校特别关心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多次深入学校调研、考察、指导,也组织相关单位及时整治校园周边环境,解决学校周边矛盾。同时学校还成立了三个工作组:
一是校园主题文化研究组。由辅导区校长任组长,相关教育科研人员为成员。该小组主要围绕科研课题《构建校园主题文化促进农村小学发展的策略研究》开展工作,策划校园的设计,思考校园突出的主题,强调校园彰显的个性,最终形成校园的整体设计方案。
二是校园硬件建设小组。仍由辅导区校长任组长,由辅导区后勤人员,山村小学主任教师,后勤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实施校园文化建设。
三是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进校园”工作领导组。由山村小学学校负责人任组长,成员由教导主任、大队辅导员、后勤主任、各班主任组成。着重制定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进校园”活动、“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和“集中治理三乱“工作等工作的实施方案,具体开展好以上各项活动,让全校师生从思想上动员起来,使每个人都投身到活动中去,为本次创建活动顺利开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优化措施、扎实推进、努力营造环境优美校园。
在这样一个多元化、多种价值并存的时代,我校不断研究学校校园环境文化。用新观念、新内容、新方法、新载体,突出地方特色,注重时代性,增强实效性,在办学目标中突出重要地位。我校制定了新一轮发展规划和办学目标,明确了围绕一个核心理念,即以优质的学校管理,优良的教学秩序,特色的校园文化,优美的校园环境,优异的教育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为此,确立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用“蓝天、碧草、阳光、雨露、鲜花、笑脸与我们同在”这一标语蕴含这一校园文化主题。同时我们积极创设和谐教育环境,目的是要使教育的各方面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构建和谐的校园,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素质的教育,使教育的诸多方面产生谐振效应,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于是,在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关心下,我校在硬件建设上投入40多万元,着重实施了以下工程:
一是优化环境建设,投入20余万元。主要重置草坪1600多平方米,新栽树木100多株,栽种各种花草20多平方米,新建花坛6个,建设林荫小道500多米,林间书桌多张。同时清理校园卫生死角,把绿化、美化、净化落到实处。让校园环境处处渗透温馨与和谐。从物质上给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利保障。
二是投入5万余元加强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建设,改善办公条件,营造和谐育人氛围。一位哲人曾说:“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学校的校容校貌校园环境表现出一个学校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因此,学校领导重视加强文化建设,突出“育人功能”。学校还改变教师办公环境,给教师一个舒适的育人天地。
三是投入6万元完善学校临山围墙工程,完成学校的整体性建设,同时保障学校财产安全。
四是投入2万元,修建标准垃圾库。
五是投入10余万元,解决我校饮用水问题和楼面渗水问题。
三、加强制度建设,保证校园环境的优美。
为了保证校园环境的优美,突出城乡环境综治整治“进校园”的过程化和增强教育管理的实效性,学校加强制度建设,落实制度文化对学校的发展作用。
1、学校建立健全和完善了《校园管理制度》、《班级综合量化考核细则》、《升降国旗制度》及《校园周边环境的安全治理工作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本着“天天坚持,样样落实”的原则,使综治工作制度化,经常化。
2、科学规划、系统安排,突出综治管理的针对性。为了该项工作工作不流于形式,我们把整治工作与学校总体办学目标相结合,使之成为学校办学目标的一个子系统。让环境教育贯穿学校工作的全过程,全方位地保证它的重要地位,学校以人为本,制订措施,规范管理,稳步推进了综治工作。一是结合“进校园“活动,大力营造爱护环境卫生教育氛围,通过墙报、红领巾广播站,集会等广泛宣传,积极发动,调动一切因素为活动做好舆论准备。二是严格检查评比,实行量化打分。将评比结果与班级考核结果挂钩。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评优、评先、评职、晋级的重要依据,为顺利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3、全员参与,形成合力,实现管理最优化
在保护校园优美环境工作中,我们要求全体教师都要树立“人人都是整治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将各位教师都安排了参与学生管理的工作。如:教师值班、值周、各楼梯口、楼层监督等等。互相配合,统一思想,增强教育合力。注意结合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思想,任课老师与跟班老师主动配合班主任落实阶段德育任务,形成以少先队为龙头,班主任为核心,全体教师齐抓共管的局面,整合教育力量,让“进校园“净化成果遍地开花。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举行家长座谈会。学习、宣传整治工作的意义和相关要求。
四、大力宣传,活动引领,使活动深入人心。
1、深入开展卫生习惯教育,制订了相关要求,通过学习,检查、督促,提高学生讲卫生,爱卫生的意识,养成习惯。
学校不断强化了“卫生班集体”和“环保小卫士”的创建评比活动。及时了解各班学生的情况,对卫生、礼仪、两操、守纪及爱护公物等内容进行细化、量化、每周一公布、一月一评比,将评比结果与班主任津贴挂钩。
学校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红领巾广播、晨会、班队会,黑板报,橱窗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及时表扬学生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事例。
爱护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活动开展,推动了学校的校风、学风、班风建设,提升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2、在主题活动中深化活动内涵
学校努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教育,我校每期都有“校园是我家,人人都爱她“的活动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3、在各种竞赛中搭建展示平台
组织“校园是我家,人人都爱她”征文活动,演讲活动,书画展。“小手牵大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知识竞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xx镇少儿艺术风采大赛,多个项目在全镇拿到大奖。
4、班内、班外形成了学校文化场,班内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专栏,孩子们巧手扮“家园”。校园内根据学校历史、特色、需求,结合现实情况去打造一个具有我校特色的教育文化。充分利用每堵墙发挥其激励和凝聚、熏陶和潜移默化、自律自省和约束、扩散与辐射的功能。凸显学校自主性,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实施自我管理,注重特色建设;突出显性教育的同步性,开启儿童的天性,放飞儿童梦想,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
五、环境治理,形势喜人。
1、教学楼无蝇、无鼠、无蟑螂、无蛛网、无污物、无异味;厕所地面、坑位、门窗、四壁整洁卫生,沟槽、管眼畅通,无蝇蛆、屎碱、剧臭等现象。
2、建设规范整洁的校园信息发布栏,无乱张贴现象;无乱扔垃圾、墙壁乱涂、卫生死角等现象。
3、校园内外,本校师生无乱吐、乱扔、乱倒等行为;无打饭乘车插队、追逐打闹、制造喧哗、破坏公物、说脏话打架等现象;无攀折花木、破坏草坪等现象;校园内车辆停放规范有序。
4、制定好长远德育规划,和具体德育工作计划。并有计划地开展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
六、不断探索,勇于实践,再赋教育育人新篇章。
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创优质教育品牌”为办学目标;秉承“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以“文明、进取、勤学、创新”为校风;以“敬业、奉献、实干、合作”为教风;以“好学、善思、励志、守纪”为学风;以培养“博雅、温厚、明志、笃行“的学生品质为目的。最终实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愿景。
如今的山村小学,已经是川黔结合部的一颗明珠,是321国道边的一颗新星,是画里乡村的一座后花园。校园里绿树成荫、芳草凄凄,给人以生机和活力。真是春有芳草如茵,繁花似雪,蝴蝶留恋;夏有绿树掩映,万紫千红,鸟语声声;秋有果子些许,丹桂飘香;冬有劲枝屹立,傲雪欺霜。这里已经如诗如画,正在书写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心篇章。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将以这次创建活动为契机,不断探索创新,再创山村小学教育工作新佳绩。
第四篇:中心省教学示范学校验收汇报材料
实施习惯育人教育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惠民县胡集镇中心小学创建省教学示范学校汇报材料
惠民县胡集镇中心小学是一处完全小学,占地面积30亩,现有教职工35人,学历达标100%。学生590人,共12个教学班。学校功能用房配备齐全,仪器器材配备均达省定Ⅱ类标准。2009年在全县农村小学率先实施了“班班多媒体”、“教师人手一机”工程,满足了学生网络学习和教师多媒体教学及网络办公的需要,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学校先后荣获滨州市“教学示范学校”、滨州市“实验室及实验教学示范学校”、滨州市“校舍设施维护与管理优秀学校”、滨州市“校本培训示范学校”、滨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滨州市“规范化学校”、山东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山东省“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迁入新校三年来,以“养成教育”为切入点,提出了“人生因习惯良好而精彩”的办学理念,努力创建一方充满人文气息的精神特区,为每一位师生的健康和谐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让师生享受教育,体验幸福。
一、建设特色学校文化,浸染师生习惯底色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学校注重营造浓厚的“习惯育人”文化氛围,帮助学生走好人生第一步。通过文化熏陶和感染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擦亮人生的底色。我校教学楼一楼文化突出全人教育主题,精心设计了数幅引导学生学习感恩王永庆先生的展板,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二楼文化引导学生传承胡集曲艺,通
成绩评价学生的片面做法,采取了个人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评价学生的行为与习惯、科学文化、情感与态度、个性特长等综合素质的方式。这种多元化评价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主动发展的良好习惯。
三是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能体现自己成长过程的资料存放成长档案袋里,例如每周自己的在星级评价中的得星情况、自己较为满意的书画作品、自己参加各种活动的照片、自己取得的各种荣誉证件、期末综合素质评价表等。这项措施培养了学生自我反思、自我促进的良好习惯。
这三种评价方式相辅相成,注重学生评价的个性化、过程化和常规化,让每个孩子都能看到自己不断成长,让每个孩子都能知道自己与众不同,让每个孩子都能做到坚持不懈,养成受益终生的良好习惯。
三、依托校本课程体系,夯实学生习惯基础
我们把校本课程建设作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途径之一。一是开发评书课程。学校充分利用胡集书会的影响力,努力挖掘当地曲艺资源,在五年级开设了《中华评书》,聘请了当地富有盛名的山东省曲协委员白曰华先生担任项目负责人,经常到学校指导师生的曲艺创作,指导学生表演,不少学生乐此不疲,校园里一片“书声”朗朗。我们还要求学生说书与读书相结合,如有的学生喜欢《三国演义》,就先通读一遍,然后精选印象最深的片段通过评书的方式说出来,这样既培养的学生读书的习惯,又培养了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同时又很好的结合了语文教学,体现了学科课程的校本化管理。校本课的开设
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所在,其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到素质教育的实施。在课堂教学改革上,我们吹响“我的课堂我做主”的号角,努力挖掘教师的潜能,鼓励教师推陈出新,彰显教学个性,逐渐形成一种勇于发挥、关注生成、乐于创造的课堂文化,特色课堂建设初见成效,像梁国芳老师的字理教学、赵聪聪老师的平实语文、任燕老师的数学分层测试卡教学、崔长静老师的攀登英语教学、胡美菊老师的互动式音乐教学、张玉红老师的探究性科学教学无不成为其中较为突出的典范。随着常态教研工作的进展和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我校创新教研方式,构建“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的网络教研平台,实现“民主、平等、对话、协商、共建”的教研方式,将常规教研与网络教研结合起来,以网络为平台,以学校网站、教师网校和博客为手段,实现常规教研网络化、教研管理网络化、网络教研常规化、网络管理制度化的目标。以网上集体备课、网络评课、专题讨论、解惑答疑、课题研究等内容作为教研文本数字化上传的重点,并将其作为硬性指标纳入学期末考核。并积极完成本学科优秀资源库建设,实现资源交流共享,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2009年,我校为滨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创建提供了现场。为发挥学校教研工作的辐射带动作用,我校积极探索“区域联片”教研模式,以我校为龙头,以“辐射周边、校际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机制,组织周边学校组成校际联合体,搭建校本研究的活动平台。遵循从教学中来、到教学中去的原则,采用行动研究策略,通过组织调研、确定内容、开展活动、回顾反思、重新调研的科学循环过程,做到阶段有重点,存在不少问题与不足。一是受师资队伍状况的影响,部分学科开设的质量还不能给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提供有力的支持。二是对习惯育人教育的科学性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更合理有效的行动支持。三是办学思想不够解放,在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参与的多维网络建设上还需努力。我校将以本次创建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努力寻求智力支持,深入剖析工作现状,确立更加科学的工作思路,在习惯育人的道路上执着前行。并恳请各位专家和领导留下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八日
第五篇:迎接省教学示范学校验收汇报材料
迎接省教学示范学校验收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无棣县第二实验学校全体师生对各位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自我省教育系统开展创建省级教学示范学校工作以来,我们就锁定这一目标而进行着不懈的努力。我们始终把创建省级教学示范学校作为全面提升学校工作层次的绝好契机,全面发动,扎实工作,既关注最后的结果,更珍惜和注重营造的这个积极向上的工作过程。可以讲,盼望各位亲临指导,接受各位的检阅,我们已经等待了三年。所以对各位的光临,我们既高兴,又充满了热切地期待。下面我将学校工作,特别是教学工作做一简要汇报,请批评指正。
一、学校基本情况
无棣县第二实验学校是一所二000年建成启用的新学校,是面向县直属机关、企事业单位招生的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目前,学校占地114亩,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学校资产价值3000万元。其中,一期建设县财政投资2000万元;二00三年秋季后,我们启动二期扩建工程,自筹资金完成了1000万元的建设任务,利用教工集资建成住宅楼3幢。本学年,我校现有教职工162人,教学班49个,学生2766人,其中小学段1-6年级31个教学班,中学段7-9年级18个教学班。因为是九年一贯制学校,所以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是把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工作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部署的。我们既考虑了学生年龄、学段跨度大进行分段实施教育教学,又充分利用一个学校九年连续完成的优势而统筹兼顾整体安排。在我们学校九个年级分三个阶段来实施管理,1-3年级为低年级段,4-6年级为中年级段,7-9年级为高年级段,三个学段各自有教育教学的工作重点与目标,又相互关联,系统实施。我们力图通过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来创造出有我们自己办学特色的教育,逐步实现我校“办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学校”这一理念。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先后获得“山东省规范化学校”、首批“滨州市示范学校”、“滨州市教学示范学校”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教育教学成绩在全县乃至全市一直处于领先行列,城区服务范围内的群众对我们的工作是满意的,并且是全县以及邻近县市群众向往的学校,许多学生及家长纷纷想方设法到我们学校就读,所以现在各年级的班额较大。
二、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特点
(一)努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决定学校优劣的关键是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师队伍水平高,就是好学校,否则就是差学校。所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直是我们首要的课题。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积极促进教师队伍教育观念的转变。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教育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的观念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通过学习、研讨、制定教育教学行为规范等各种形式努力促进观念转变。工作的重点,一是抓教师与学生民主平等关系建设,改变教师高高在上、粗暴对待学生、漠视困难学生等不良思想行为;二是抓服务意识的提高,突出体现教育的公益服务性,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思维方式;三是抓对每个学生负责、面向全体的教育观的强化,改变以往的精英教育模式;四是抓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主体地位的落实,改革过去单向传授方式,变教师自动为师生、生生互动。教师观念的更新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局面,当前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使我们的学校充满了温情与友爱。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给每个孩子适合的发展空间,深入挖掘学生个体潜能,这种思想的贯彻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进步的积极性,也赢得了社会、家长的认可和好评。现在,社会上对我们学校有个评价:学习认真的学生不耽误,基础差的学生不忽视,个别品行不良的学生能得到最耐心的关心帮助,所以把孩子送到第二实验学校放心。我们把老百姓的话当成是最高的奖赏,由此我们也看到了自己的工作是成功地,我们的努力收到了应有的效果。
2、多途径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师有了先进的教育观念和积极的工作态度,但还必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信息时代学生及家长的素质提高很快,对教师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都普遍感到教育工作越来越难干。面对现实,我们的出路是不断提高自己。学校把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作为一项长期而突出的工作来抓。一是积极营造学习氛围,组织校长读书会、青年教师论坛、校园网交流、编辑教研成果集等各种形式,组织大家加入到学习行列中来。二是狠抓校本培训和教研
。我们申报了山东省校本教研实验学校,想借助高层次专家的指导来全力提升教师水平。三是积极鼓励教师脱颖而出,选定基本素质过硬的教师给他们定目标、压担子,鼓励冒尖。四是多途径提供教师学习提高的机会。在教师提高方面,我们是要钱出钱,要时间提供时间。我们认为,磨刀不误砍柴功,抓教师素质的提高才是落实学校教育教学的科学发展观。近几年来,我们教师业务能力发展很快,有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成长起来,到目前我校有张雪云、王永田等国家级优秀教师2人,孙永灏、张君香等省市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优质课教师30余位,每学期都有多篇论文在《人民教育》、《山东教育》等核心期刊发表或者在各级评比中获奖。有了这些教师的带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各个方面能够协调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基础框架。
(二)打好课堂教学改革主阵地的攻坚战。
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就在课堂。一个学校教育教学成功与否也关键看课堂教学。我们牢牢抓住课堂教学改革这一中心课题不放松,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探索,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一是课堂达标,要求所有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把每节课的目标任务规定的低一点,具体一些,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具体的收获或进步,不虚度一节课,确保我们的课堂扎实有效。二是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课改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学生新学习方式,在课堂上组织教学从形式上给学生松绑。营造安全课堂氛围,让学生思维在课堂上活起来。改变传统教学单向灌输模式,教学真正实现互动。三是抓学生学习基本素质的提高。根据九年一贯制的特点,我们从学生一入学就分阶段提出教学目标,抓学生写字、普通话、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英语交际、计算机运用、文学素养积累等。我们的课堂教改是符合实际、根植于我们的教学实践之中的,是扎实有效的。
(三)着力构建适合每个孩子成长的教育机制。我们学校的教师都常讲这样一句话:每个孩子在学校是几千分之一,在班里是几十分之一,但是具体到一个家庭就是百分之百。每个孩子身上都寄托着几个家庭,几代人的希望与幸福。面对几千几百个孩子,当教师的也许能选择,可每个家庭都是唯一的,没选择。家庭没有选择,也就决定了我们教育者不能去选择。为每个孩子营造出一个最适宜的成长空间是学校和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道德良心。这种办学理念决定了我们的办学行为。我校招生不是单选成绩好的,除了服务范围内的全招以外,对服务区域外学生我们的标准是:只要家长和学生向往我们学校,信任我们的老师,我们就考虑准入。我们的许诺是:孩子能够学出好成绩,我们保证你升上理想的学校。几年来全县的中考状元都是经过我校培养出来的。孩子如果基础差,甚至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我们也因材施教,给他一个适应的教育,让他得到充分而健康的成长。我校有一名小学生学习存在严重障碍,读了两年书还不能读通一句完整的话,读书实在是难以入门,他却是校长的坐上客,校长亲自跟班主任、任课教师研究部署他的教育方案。我们的想法是,必须让他感觉到他在学校有尊严、有地位、有权力,这就是他的学校,他就应该每天在这里读书、生活;他应该平等的享受到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友谊,他能干他想干且能干的事情,他学不会课堂上的许多知识,考试分数拿不到,我们成绩分析时让他享受平均分,从感情上关心他,从管理机制上让他享有应的权力。如果问我们学校最突出的特色是什么?这就是关心和发展每一个到这里读书的孩子。我们有两句响亮的口号:每个人都学习着,办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
(四)塑造和谐、健康、务实、积极的校园文化。
构建一种具有强大号召力、凝聚力、得到广大师生及社会认同的校园文化,是我们的不懈追求。我们认为,学校文化是统领校园人们的灵魂,是支配大家行为的价值观和精神,也是一个学校建设和发展中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所追求的是和谐、健康、务实、积极,这八个字是我们坚持的治校原则,也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在我们的工作部署中始终体现和贯彻这八个字的要求。
几年来,我们依照省市级教学示范学校的标准和要求积极开展工作,不断提升工作层次。应当讲,在创建示范学校的过程中受益匪浅。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还有许多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还亟待提高,特别是准确把握新时期教育特点方面有欠缺,在综合素质、教育创新诸方面有一定的缺陷。第二,在推进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受主观、客观因素制约,进程还较慢,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亟待加强。我们非常珍惜这次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检查指导,这是对我们学校整体工作的一个强有力的推进和鼓舞。我们将抓住发展契机,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努力实现我们既定的办学目标,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回报人民。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