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佛教信众的三重人格 善人、修行人、明白人
周叔迦:佛教信众的三重人格 善人、修行人、明白人
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作者:周叔迦
周叔迦(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如何是佛教徒的标准人格呢?太简了不足以表示佛教徒博大的精神,太繁了在实行上难以兼顾。所以鄙人综集许多经论建立了佛教徒的三重人格。世间上其他宗教家,社会事业家,哲学家,政治家各各就他的事业不同都只需要一重人格,便可以立足于社会。佛教徒既然负有最伟大的使命,人格也必须较其他的人物为难及。
第一重佛教徒的人格便是“善人”。善的标准及范围固须要详细规定的。但是简单说,便是一切世间所公认的善。因为善恶是有公理的而不是一人一教所能指定的。不是善人,便是恶人。佛学徒在社会能作一个恶人吗?所以佛教徒在作一件事,说一句话之先,必须要审查审查,我这事若是作了,这话若是说了,社会上对于我是有好的批评呢?还是有不好的批评?假使有好的批评,便可作可说;若是有不好的批评便不应当作,不应当说。佛教徒不应当求名求利。但是因为自己作错了一件事,说错了一句话,使世间人看轻了自己,看轻了佛教徒,也就看轻了佛法,这便是以身谤法。这是佛教徒所不应当做的。
第二重佛教徒的人格便是“修行人”。任何人在社会上不能作恶人,所以只是善人一重不能便认为佛教徒,也不足以表示佛教的全部精神。所以必须更加上是修行人。这有两种义意。第一便是尚有一般世间所认为善而佛教认为不善,根据佛教的戒律来行持,社恶防非。便是将善字更严格的进一层来努力。第二
便是世间一般人所不作的而佛教认为必须作的,根据佛教的仪轨来行持,念佛参禅,诵经拜忏等。假使佛教徒但只能作善人而不能作修行人,那不能成为佛教的忠实信徒的。
第三重佛教徒的人格便是“明白人”。任何宗教都有一种宗教的修养。那何以佛教的修养方法便是最纯正的呢?佛教徒负有指导社会,指导人生的使命。假使佛教徒不能是一个明白人,那自己尚在盲修瞎炼之中,如何能教化一切?佛教徒要做一个明白人,必须将佛教一切经典,各宗派的教义事迹,详细研究。所谓明白人便是凡世间一切人所不能解决与疑义,佛教徒都负有给他们解释的义务。无论出家在家的佛教徒必须将以上的三重人格具足了,方可以说是标准佛教徒。
假使缺了任何一重,便有受人指摘的危险,便成以身谤法的罪过。大家一齐努力吧。
这佛教徒的三重人格有相互联带关系。便是善字作不到,纵使修行和明白也枉然,也可以说那修行也绝非是真正修行,明白也不是真正明白。修行二字做不到,也绝不是真善和真明白。明白二字做不到,也绝不真善和修行,但是就进行的次第上说,是修行建立在善字上,明白建立在修行上。便是不善而先修行,那修行无有用,不修行而求明白,也不能真明白。
这佛教徒的三重人格,必须有很详密的解释。现在为求建立根本的信念,对这三种人格建立“三字诀”。第一善人的诀是“孝”。孝便是大悲心的曙光。世间人说:“孝为百行先”。孔子有《孝经》。佛教说:“孝名为戒”。世间一切善行都是从孝字做起的。第二修行人的诀是“信”。佛法大海,信为能入。在修行上唯须要笃信。一切修行成就都是由信字得到的。第三明白人的诀是“悟”。凡是由分别计校而得到的知识是“解”。这解不能是真明白。由心灵观照而得到的智慧是“悟”。悟方是真明白,解是有分别的枝末知见,悟是无分别的根本智慧。
第二篇:当代汉传佛教的转世修行人公案两例
当代汉传佛教的转世修行人公案两例
末学按:“**”,藏语中的原意为转世再来的修行人。龙洋上师曾经讲过,汉传佛教很多法师也是大修行人再来,只是没有去系统地寻找认证而已。这里有两个例子。
案例一:天台山国清寺方丈转世再来
浙江岱山极乐寺住持净友法师,少年时来新昌大佛寺,由老方丈悟公上人(悟道大和尚)剃度,去佛学院深造后,至浙江岱山极乐寺任当家师。他的舟山和新昌等地的师兄弟和许多老居士,都叫他“小老法师”,对其非常爱护和恭敬。
“小老法师”的称谓,是汉地的一件美谈。据闻,法师母亲临产时,其母见一老法师入室;幼年由其舅舅带到天台国清寺拜访方丈,其就坐到方丈座上,说那原是他坐的位子。来到大佛寺后,悟公上人曾对弟子们说起,净友是天台国清寺老方丈静权法师乘愿转世而来的,与他是亦师亦友的同参。从此,知情人就称少年净友为“小老法师”了。“小老法师”,现在已到而立之年
案例二:本焕老和尚度化印顺法师
10年前,为了弘法事业的传承,本焕老和尚收下一名俗家弟子张源利为徒,也就是如今的弘法寺方丈印顺大和尚。他们结缘的过程也颇为传奇,那个时候张源利在武汉工作,来深圳休假时,听说有个湖北籍叫本焕的老和尚生病住院,他受一位领导的委托去看望本焕老和尚,本焕老和尚一见到他,就抓着他的手谈了3个多小时,谈宗教状况、谈自己的经历,也谈对弘法利生的体悟,而且叫他无论如何都要出家。此后,老和尚每天晚上的固定时间都会打一个电话给他,劝他出家。
起初张源利根本没当回事,但后来换了几个手机号码,老人家还是能找到他,通过一次次长谈,半年后张源利终于放下世俗生活,跟随本焕长老进入佛门,成为他的衣钵弟子。
以下来自另外一篇报道
2000年,湖北青年张源利开始了和深圳的因缘。
那一年,张源利刚刚30岁,在湖北青年旅行社任职。和凡世间无数的年轻人一样,工作、挣钱、谈恋爱,有个不高不低的职位,拿着不多不少的收入,怀揣着柴米油盐的欲望、心存着人间烟火的情感。
2000年,张源利正在深圳休假,新华社工作的女朋友受人之托,带他去医院看望同样是湖北籍的高僧本焕长老。一进病房的门,本焕老和尚根本不去理会他的女朋友,而是抓住张源利的手谈了三个多小时,谈宗教,谈自己的经历,谈对弘法利生的体悟,并开始劝张源利无论如何都要出家。
对张源利来讲,这是一次匪夷所思的际遇,他和相处了10年的女朋友已经准备一个月后结婚,他和本焕长老的会面是第一次接触出家人,他那时对佛教印象不好,抱着极大的成见。他几乎没有任何思考就拒绝了。
从深圳回到武汉后,张源利没有想到,本焕长老每晚10点都给他打一个电话,劝他出家。为了躲避,他换了四次电话,最终都能被长老找到。
半年后,张源利终下决心,在深圳弘法寺削发皈依,拜本焕长老为师,起法号“印顺”。女朋友急奔而来的劝解已是烟云,为免除亲人挂念阻拦,他对父母说要出国3年。
随后,印顺在深圳开始了晨钟暮鼓的修行,日夜陪侍在本焕左右。每天凌晨3点起床诵经,下午5点30分晚餐后继续读经,一直到晚上10点睡觉。有时印顺偷懒,凌晨3点还没起床,本焕长老就会走到他床前,“啪啪啪”打三下。
没有任何人能领悟,本焕长老这位跨越了晚清、民国、共和国三个时代的百岁老人,为什么费尽周折,一片苦心,选定30岁前对佛教几乎一片空白的印顺承接衣钵。
2008年10月20日,印顺正式升座弘法寺方丈。
附注:印顺,字源利,湖北襄樊人,二〇〇〇年于深圳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弘法寺礼本焕长老为师剃度,次年依广东云门寺佛源长老圆具。云门佛学院禅修班毕业、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专业研究生毕业,以其宿根深厚、信仰虔诚深受本老赏识和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