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教师个人总结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教师专业发展个人成长总结
许强(吉林市第九中学)
对于我个人而言,毫无疑问,绝对是我市“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工程”最直接的受益者。两年以来,自己由一名默默无闻的年轻教师成长进步为力求卓越创新的践行者,亲身经历着一系列跨越式的大变化。虽然经历的是一番彻彻底底的洗礼,但始终伴随着充实与快乐。
我不是智者,但“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工程”却让我不断地智慧起来。我更不是强者,但“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工程”却让我充满了不息的自信。作为吉林市教育界最高级别的交流盛会,“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工程”为我们打造了第一流的发展平台,站在“最高层”,难怪不再畏惧遮阻双眼的层层浮云。
一、追求创新,大胆实践。
2008—2010年的两年时间,是我个人教育教学理念更新巨大的一个重要时期,虽然仍未参透教育教学的真谛,但却真真切切地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经过各种各样的交流活动,体悟到了成功的经验,也领会到了失败的启迪。最重要的是,让我在交流中看到了科学实践与尝试的重要和必要。
2009年5月18日,我曾率队赴山东杜郎口中学交流考察,逐步深入地研究杜郎口中学先进的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全新改革,结合了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也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
同年6月12日,组织召开的“课堂教学改革叙事论坛”(区级)也在龙潭区内获得好评,在全区及共同体成员校中产生了强烈反响。
《新文化报》、《江城晚报》等省市级多家媒体对这一课堂模式探索成果予以了充分的报道和好评。
同时,教学中深深地意识到:“语文思维”的形成与强化,关系到文本的理解与感悟,更关系到文学化的写作表达。语文教学只有站在思维培植的高度,才能更为准确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触及语文学科教学的最核心本质。我想,也只有关注到“语文思维”的培植,才能让许多看似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所以,多年来始终大胆地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实践,坚持进行“语文思维”研究与探索,积极参与主动协调,在各类课题研究中担任重要角色,并严谨认真地整理课改材料,真实详尽地组织上报。
参与的“吉林市校本科研工程第一期”课改项目通过了市教育局和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的联合鉴定验收;被课题组评为“课题研究市级先进个人”。
二、全面整合,综合发展。
两年来,广泛地培养自己的能力,并努力寻求与语文教育教学的结合点,力争综合发展、全面提升。
“语文课堂是要有朗朗的读书之声的。”这一直是我的一个教学理念。然而,如何将“朗读”与“赏析”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高效地形成相互的促进和补充?这一问题又成为了我长期以来在追寻和探索的大课题。
在教学中,带领学生大声地朗读,教授必要的朗读技巧。然后与语言赏析结合起来,反过来让学生说一说哪些语段或是语句甚至字词应该进行怎样的朗读处理。这样,便在探讨和指导“朗读”的同时将其与“赏析”既巧妙又灵活地结合了起来。学生们从此极为注重语言表达的赏析,更为注重朗读能力的培养,在文字与声音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课堂真正回归了书声朗朗又文采飞扬的境地。
由于探索将“朗读”与“赏析”相结合的语文教育教学策略,使自己开始投入到语言艺术研究与实践中,在吉林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举办的“吉林市语言艺术大赛”中获得特等奖第一名。后来成为了吉林人民广播电台特邀主持人;
为了更有利地促进科学地进行语文教学,对心理学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尝试运用。引导学生调动右脑形象思维,对作品内容进行想象和联想,形象化处理既而进行感知。力图在头脑中以丰富的表象构建立体、动态的“境”,为进一步获得直接的系列体验打基础,实现视觉、触觉、嗅觉、听觉、肤觉的彼此相通——看到文字生发出形象,充分调动右脑形象思维。
在将心理学与语文教学相整合的探索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文学欣赏是要获得美感体验,要进入这种境界,就不能停留在对具体形象的一般感受上面,而要超越它,甚至遗忘它。所以,在感悟体验的过程中,还有一点不容忽视,那便是作品中潜在的“境”,正所谓“未了之余音”或“画外之画”,对于它的挖掘将有助于理解和感悟的升华,这是在一种再造性的想象和联想,是思维的发散。
同时,在与心理学相整合的语文教学中,开始注重音乐对学生形象思维的暗示作用,并加以有效地运用。一类是直接在教学中使用与语文内容极其相关的音乐。这样的音乐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形象化感悟能力,它们都是与内容表现的感情基调相接近的激昂、悠扬、凄婉等风格的音乐(甚至还会有表达主题都十分吻合的音乐),古典的,现代的,甚至是流行音乐,只要符合上述要求都成为了语文感悟的介入辅助手段。这样的音乐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自然地调动情绪、进入情境,另一方面也可以自然而然地活跃学生的右脑形象思维,为“境”的呈现打好铺垫。另一类则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在头脑中想象与之相适应的音乐,达到不真正运用但同样收到第一类的效果。这样,在音乐的感染和带动下,学生从身体到心里同时放松,使右脑这一思维主体处于尽量活跃和兴奋状态,以此来进一步激发右脑形象思维,有助于展开自由想象。
由于对“语文思维”的研究,开始涉足心理学,并在吉林市成功教育研究会兼任理事……
我知道,其实一系列的偶然背后,都只因为“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工程”给予了我不竭的动力,让我不断地去追求,不断去完善。
三、兢兢业业,做“真名师”。
在工作中,不断地进行业务探索。主动邀请本校教师、领导以及区、市教研员听课指导,悉心听取同行及专业教研员的意见和建议,反复在课堂教学中体会完善。由此成为了全校听课最多、做课最多的教师。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受到了学生、家长以及领导、同事的广泛认可。其实,目的只有一个——必须做一名真真正正的“名师”,或者说,在被提名为“教坛名师培养对象”的那刻起,我其实已经在用“名师”的标准衡量和锤炼自己了。
在单位的语文教研组中,每次都由我事先整理好每部分教学内容的重点知识体系,供全体语文老师参考和使用,让他们充分感觉到身边有这样一个年轻的“教坛名师”存在着,并支持着他们的教学活动。通过《吉林九中校刊》主动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发表出来,渗透和强调“语文思维”培植的重要意义,不断地向同事们讲解:作为人文性与工具性双重统一的特殊学科,语文同样具有如数学思维一样的独特思维模式,只有在这种“语文思维”模式的指引下,才能进行有效地感悟、赏析与表达。并拿出自己所有探索过程中形成的材料,指导从语言感觉的强化训练、培植写作思路的捕捉能力、进行系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培植文本的“形象化”感悟能力等方面开发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龙潭区2008年“希望之星”教师课堂金杯赛中,被评为“希望之星”;2009年6月,被评定确认为“吉林市农村初中优秀任课教师”;2009年9月,获得“吉林省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教师组二等奖;2009年10月,受到吉林市教育局嘉奖,被评为“吉林市第二届校长论坛”最佳辩手;2009年5月,在市“优秀教学设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摊开自己所有的荣誉证书,惊奇地发现,极少是所在工作单位选送评比的,绝大多数是通过各级各类比赛,一步一步真刀真枪、千辛万苦拼出来的。不得不说,通过两年的交流与学习,我对自己有了圆满的交待,更对“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工程”有了圆满的交待。
面对着快乐而充实的成长足迹,经过两年的专业提升,我更加充满信心与激情,期待着另一个新的成长历程的开始。
最后,在“吉林市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工程”暂时告一段落之际,真诚地感谢市教育局、市教育学院,是他们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如此隆重的交流盛会。也真诚地感谢在这一工程中相识的教育精英们,是他们让我领略了吉林市教育教学的最高水准和最美风范。
第二篇:语文教师个人总结
2010——2011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本班共有学生42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及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厌学的学生逐渐多起来,但大多数学生学习还比较努力,有上进心。在教学中,我认真教学、积极钻研、创新思想与方法,现将本期的工
作体会总结如下: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探索以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
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就成为课改中面临的新的挑战。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
课堂教学。
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组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
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用自主与探究解放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教学中,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
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四、以阅读教学为教学重点,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
1.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
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
2.加强了朗读,注意课文中的联想与想像,了解直接抒情与间接抒
情的表达方式,学习抒情性语言。
3.在理解课文内容、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特点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
起环保意识。
4.学生了解了民生和民间文化。不仅感觉到自身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无穷乐趣,还体会到了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产生的艺术效果。
5.在优美的古文中漫步,在大致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艺术,体会语
言运用的妙处;积累了常见的文言词语,增强了语感。
6.在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品味了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并结合亲身体验加深
了理解。
五、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死教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对八年级的学生而言,方法要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
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板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生字书写与名篇名句抄写或默写每日一文,字词听写“循环放映”;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一段,读书笔记(摘记)天天都写;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中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学生放飞
思想,大胆发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
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六、教育教学效果和不足
一学期来,在学校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关怀下,在同行的大力支持下,在学生的良好配合下,教育教学任务得到圆满完成。教师与学生关系更加融洽,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长进。但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勤于学生的意识有待加强,朗读水平也有待继续提高,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完善这些工作。
2010——2011学八年级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本备课组共六位教师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团结协作,积极开展课改活动,在课改方面,进行了大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备课组的集体协作
每周定时定点举行备课组活动,讨论教学工作内容,对教材的重难点进行分析,统一认识,明确教育教学目标,协同工作,收效好。
二.导优辅差工作
初二年级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最关键的时期。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状况在这一时期常会出现分化。为了及早作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我们本着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指导思想,针对本年段学困生多,学生发展程度极不平衡这一特点,在开学初我们即对各班学生进行摸底、分析,确定导优辅差的对象并定出计划。每周一次的义务辅导活动,得到了学生的欢迎与响应,许多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态度端正了,学习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加强网络班的教学工作
继续加强网络班的教育与教学工作。经过近两年的教改及实验班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学生的自主与协作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网络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制作和使用语文电子课本进行自主与协作学习,带给学生的是创新精神、适应能力、与人合作的精神、良好的思维品质、处理信息的能力、道德修养和终身学习意识。它彻底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体制,为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了一种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位学生带着一双慧眼快乐地学语文。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为了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本备课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讲故事活动、写字活动、提高听力质量活动、课本剧表演、辩论赛等,这些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实现了美好情感的自我教育。
总之,初二年语文教学在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较顺利地完成了,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今后为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而还应继续努力.。
第三篇:2012语文教师个人总结
2012年12月市级中学语文骨干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XX年12月,我有幸被评选为xx市首届中学语文骨干教师,自XX年1月起,任期三年。光阴似箭,三年的骨干教师时日悄然过去了。回首这三年来走过的路,虽然很艰辛,但的是欣喜、是快乐、是成熟。我知道,过去能成为市级骨干教师,是学校领导的关怀和鼓励,是老师们对我的帮助和支持。我深知这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压力与责任。
我热爱教育事业,工作中做到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勤勤垦垦,兢兢业业。我爱每一个学生,时刻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他们,用自己的真诚和善良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钻研、勤学来引领每一个学生。做到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教育。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
我深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所以经常从繁忙的教学工作中抽出时间来阅读。通过重读那些文学名著,增强了我对名著内容的深入了解,也更增加了我的知识养料;通过学习教育专家的理论文章,开阔了我的教育视野,提高了我的理论水平;通过学习《教师的人格魅力》,我学会了如何做一名学生爱戴的老师,提高了我的做人修养。我还经常关注xx市教育博客的内容,在同行的博客中学习经验,探讨不足,及时把握当前语文教学的最新动态,并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积极去探索先进的教学模式争取达到教学的最优化。然后,又把在教学实践中的心得体会形成文字,写成文章。《我的语文教学观》一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这篇文章在XX年3月《xx师训》发表后,受到同行一致好评。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深深意识到“教育的艺术在于鼓舞和唤醒”,教育的过程是创造性很强、又极富挑战性的过程。只懂教书不会育人,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我谨记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待学生坦
诚而不鲁莽、关心而不骄纵、信任而不包庇,因而在学生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师长形象,使学生“敬而亲之”。“勤奋努力,奉献爱心”是我作为教师的信条。任职期间,我能够坚持正面教育,大胆从心理素质方面探索德育教育的触发点,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不歧视差生,对一些思想上不够成熟、自律性较差、孤僻自卑或自大狂妄等缺点的同学,进行细致的了解工作,从各方面关心他们,使学生觉得教师既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师长,又是一个可以与他们促膝谈心的朋友。特别是对那些留守学生,我总是特别的关注。XX年4月,我所写的关于留守学生的《xx》一文,荣获XX年“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创新”案例评选一等奖,受到人民教育编辑部和xx市教育局表彰。
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我积极探索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式。在走进课堂之前,总要细心研究教参和教材,向其他老师虚心请教,并针对班级学生的学情和自己的教学特点,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化。在XX年8月5日县级典型课例公开课评比中,我所教学的《伤仲永》获得了总评86.67分,受到县教研室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学生成绩也在原有基础上稳步提升,学生的学习习惯有所改进,学习兴趣有了提高。在XX—XX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全乡统考中,我所带的八年级语文获区级第二、校级第一的好成绩。在XX年12月xx县《祖国在我心中》征文活动中,我所辅导的学生xx、xx获得初中组二等奖和三等奖,我也获得了由县委宣传部和县教育局联合颁发的荣誉证书。
第四篇:语文教师个人总结
教师个人工作小结
寿县枸杞初中张楠萍
时间如流水飞逝,转眼间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并能够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本人特就这学期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工作进展
认真执行教育方针,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服从分配,认真完成各项工作,热爱自己的工作,有良好的事业心、责任心,有钻研精神。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本人十分注重业务学习,积极参加校内和校外各种教研活动,不断充实知识,提高文化专业知识水平。平时利用空余的时间经常翻阅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杂志、书籍,从中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在教学中,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在增长自己的知识的同时我也能够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并认真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总结。由于带的是初二语文,所以我经常上网去收集中考语文的相关信息,让学生去尽早的接触中考。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并进行透切的评讲,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 1
有的放矢。利用课余的时间对一些想学的,对语文感兴趣的后进生进行辅导,希望他们能够尽快找到学习方法,进入中等生的行列。
二、工作实绩:
这半年来,我一直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一步一个脚印走到现在。通过不断努力,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语文成绩整体有所上升,语文单科第一在本班,在课后写了有关家教的论文,并参加了课题研究的相关内容。
三、经验体会
这半年来,我有了不少收获。对于学生,我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并运用到教学中,激励他们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获得了不少经验,丰富了自己的教学经历。在课题研究中,加强了自身知识的修养。
四、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多加一些开放的试题的练习。结合《语文的新课程标准》安排自己的语文教学,多向老教师学习经验。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3、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从多渠道学习来增长知识,潜下心来做学问。
5、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6、在教学上下功夫,努力使班级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辛勤的汗水和真挚的泪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那沉甸甸的情感。我用我的心去教诲我的学生,我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学生,我无愧于我心,我无悔于我的事业。让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
第五篇:语文教师个人总结(推荐)
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1)班的语文老师,在这学期里我和孩子们一起品尝酸甜苦辣,一起体会喜怒哀乐,丰富学生的经历,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们相处,我早上早早到教室,辅导学生晨读,督促学生打扫卫生区,倾听学生的心声,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利用空余时间给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补习
功课,批改作业,和老师一起探讨一下教学中的问题;作业做到及时布置,及时批改,发现有同类错误做到集体订正,个别错误个别辅导。现将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随着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体味学习的快乐焕发课堂活力
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们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们始终采用整体 ——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利用媒体资源,创设美丽课堂。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如《最大的“书”》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枯燥无味,怎样引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欲望呢?这是本课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就自制了生动的课件,1、出示岩石图,让孩子们说说岩石像书吗?在观察讨论中学生轻而易举的解决了自己提出的问题。
2、借用课件把复杂的地壳运动浅显化了,让他们知道这一过程是漫长的、神奇的,孩子们也能通过读表现出。
由此可见,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提供了一个的可操作的平台。所以充分的利用媒体资源,会为你创设一个美丽的课堂。
四、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
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五、重视朗读品评感悟,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
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
总之,在这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本人始终坚持以新课程的标准实施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倡合作学习精神,引导学生从生活源泉中不断吸取发展思维和语言的养料,在文字教材和生活教材的结合中,开辟了课程学习的广阔天地。不过还应该说的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教学上的许多不足,众多的学生是可以接受新课程的教育方式的。有一小部分学生由于年龄上的差异,以及家庭教育的空缺,学习上就有点困难了,因而班级里就有了两个极端的现象。当然,今后我还会在教学中不断改进,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