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民日报评论员:保持队伍纯洁,巩固党的基础
人民日报评论员:保持队伍纯洁,巩固党的基础 ——三论学习胡锦涛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讲话 日期:2012年01月16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099/16881755.html
一个政党,只有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从最初的50多名党员发展到8000多万党员,从一个小党发展为引领13亿人民的世界第一大党,从“工农兵老大哥”、知识分子扩展到新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90多年来,我们党的党员数量不断增长,党的群众基础和阶级基础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大。
90年光辉历程告诉我们,因为追求先进和纯洁,我们党才能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才能吸引亿万民众的追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也正是因为不断把各领域各阶层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才确保了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我们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在时代风云变幻的今天,在党员数量和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的新形势下,管党治党的任务更加艰巨,保持队伍纯洁性的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当前,我们党的队伍总体 上是纯洁、团结、有战斗力的,但也面临严峻挑战。有的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不够,发展党员、选拔任用干部把关不严,使我们党面临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党的纯洁性,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
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归根到底要靠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保证。列宁有句名言:“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 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纯洁,需要严把入口、疏通出口。一方面要把好入口关,防止徒有其名的党员“混”进党内。重视思想上入党,重视党员质量,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把社会各领域各阶层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但也不能“萝卜快了不洗泥”,给动机不纯、操守不洁者可乘之机。另一方面要疏通出口,建立党员、干部退出机制,及时清除“害群之马”,解决党员、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问题。2010年,有3.2万名党员出党,绝大部分是被开除的。及时清除肌体上的“毒瘤”,我们党才有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纯洁,关键是“练好内功”,提高党自身的“免疫力”。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靠日常教育管理来维护,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严格的教育管理;需要把好选人用人关,选好干部配好 班子,形成结构合理、人才辈出、朝气蓬勃的干部队伍;需要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抓好队伍建设,强壮党的肌体,才能自觉抵制金钱物欲和腐朽思想的侵蚀,使党员干部思想更成熟、党性更坚强、品德更高尚,使党组织更团结巩固,更有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党员、干部队伍的先进和纯洁,是党的执政能力的基础和依托。始终把保持纯洁性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抓手,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我们的队伍才能永葆生机活力,我们的党才能始终引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第二篇:保持思想纯洁(人民日报)
保持思想纯洁,坚守精神家园
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思想纯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纯洁性的根本保证。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将“大力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纯洁”作为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首要任务,充分表明思想纯洁的极端重要性。(重要性)
对一个政党来说,能不能在思想上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关系事业兴衰成败。回顾我们党90年奋斗历程,延安整风运动使全党经受了“思想上入党”的洗礼,为中国革命打开了胜利之门;世纪之交的“三讲”教育活动强党性正党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新世纪以来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继续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全党力量,为党带领人民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奠定了思想基础。从思想上建党、立党、兴党,始终保持思想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制胜法宝。反观苏共丧失执政地位、国际上一些大党老党退出执政舞台的教训,无不与思想变质、意志涣散、信仰动摇等有着深刻关联。(国家层面正反例子说明重要性)
对一个党员、干部来说,思想纯洁是立身之本、从政之基。“清正在德,廉洁在志”,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防线,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为政用权就有了正确方向,“拒腐蚀永不沾”就有了钢铁屏障。大量腐败案例也警示我们,精神懈怠容易导致消极腐败,腐化堕落,起于一念之贪;滥用权力,源于一念之私。(个人层面,正反论证重要性)
当前,全党的精神面貌是奋发向上的,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在深入人心。但也应看到,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宗旨意识淡薄,群众观念淡漠,权力观、政绩观还存在误区。更应看到,党长期执政的国际国内环境更为复杂多变,社会思想观念正在深刻变化,在新形势下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纯洁、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当前存在的问题)
保持思想纯洁,坚守精神家园,需要高扬理想信念旗帜,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需要抓住理论武装核心,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在大风大浪面前立场坚定、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得起考验;需要推动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常态化,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需要破解道德建设的现实课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带头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对策)
心灵之镜勤拂拭才能更明亮,精神家园常呵护才会更美好。保持思想纯洁,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需要全党坚持不懈、奋发进取,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一辈子、改造一辈子、奋斗一辈子,让壮丽的精神图景与壮阔的发展图景交相辉映(总结)
第三篇:人民日报评论员: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基础工程
《中共中央关于废止和宣布失效一批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日前发布,这标志着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工作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清理是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制定实施的重要环节,是维护党内法规制度协调统一的重要举措。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清理有完善机制,但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缺少清理机制,造成制度规定日益庞杂、新旧并存,有些规定滞后失效、交叉重复、冲突打架。中央组织开展集中清理,对于加快构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推进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次清理是摸清党内法规制度家底的重要举措。我们党在执政60多年中制定颁布了一大批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但数量到底有多少,在各领域、各方面分布情况如何,这些都不太清楚,直接影响了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化建设的深入推进。通过开展清理,对党的各方面制度进行一次全面梳理,就可以准确掌握党内法规制度的底数,为下一步做好党内法规制度立改废工作、加快构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这次清理是维护党内法规制度协调统一的重要举措。内容协调、内部统一,是构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内在要求,也是党内法规制度得到一体遵守的重要前提。只有不同领域、不同位阶的党内法规制度相互衔接、和谐统一,才能形成制度合力。长期以来,由于统筹、协调、规划工作做得不够,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中存在的不适应、不协调、不衔接、不一致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开展清理,对症下药、分类处理,该废止的废止,该失效的宣布失效,该修改的安排修改,一揽子解决党内法规制度的“四不”问题,可以有力维护党内法规制度的协调统一。
这次清理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明确要求。党的建设科学化,需要科学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作保障。通过对已有党内法规制度进行清理,清醒认识现有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存在的不足,有利于确定下一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方向、重点和着力点,加快构建科学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这对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至为关键。
应当指出的是,在这次清理工作中被废止和宣布失效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在规范党内生活、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党的工作等方面曾经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今后仍有借鉴参考价值,必须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做好存档、查档利用等管理工作。
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任重道远,清理工作必须常抓不懈。这次集中清理使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向前又迈进了一步,但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要按照中央清理决定要求,抓紧建立健全清理工作长效机制,把定期清理、即时清理,全面清理、专项清理结合起来,实现清理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为管党治党、执政治国提供更加科学有力的党内法规制度保障。
《 人民日报 》(2013年08月29日 02 版)
第四篇:加强党性修养 保持党的纯洁(范文模版)
加强党性修养 保持党的纯洁
同志们:
今天我讲课的主题是如何加强党性修养,就此来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党性修养是一个老话题,又是一个新问题,更是一个大课题,同时也是一个很难谈、难谈深、难谈透的一个话题。第一,党性修养是个老话题。大家都知道,党性修养又叫党性锻炼,党性锻炼就是党的建设、党的自我要求,它贯穿于全党整个成长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从党的“一大”开始,也就是建党的第一天开始,就非常重视党的建设,党的修养,这是一个老话题。第二,党性修养又是个新问题。为什么是一个新问题?中国共产党作为全国最大的执政党,长期地执政就容易骄傲自满,容易产生一些不该产生的问题。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随着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件好事情,一个方面可以让大家呼吸新鲜的空气,但另一个方面,在打开窗户的时候,新鲜空气进来了,苍蝇蚊子也飞进来了。就是说,随着共产党执政的时间越长越久,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比如说腐败的问题,比如说理想信念滑坡的问题,这都是一些现实问题,不管大家承认不承认,都是客观存在的。第三,党性修养更是一个大课题。它不仅涉及到一个方面,而是涉及到千千万个方面,只要是有党的生命的地方、有党员的地方就牵涉到党性锻炼、党性修养的问题,政治也好、经济也好、社会也好、精神也好都需要加强党性修养。总之,党性修养是一个很不好谈的话题,是个谈不新、谈不深、谈不透的话题。我们有时候开玩笑,说要谈就谈一些冷僻的题目,你不懂我不懂大家都不懂。而讲党性修养呢,谁都能说个一二三四,说个子丑寅卯来,这样对我来讲也是个挑战。我想就党性修养的问题讲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什么是党性修养,第二是为什么要加强党性修养,第三是如何加强党性修养。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先回答是什么,再阐述为什么,然后谈如何来加强。现在说第一个问题:
一、什么是党性修养?
党性修养,既是理论问题,也有认识问题,更是实践问题。加强党性修养,首先要理解党性修养的实质、内容和要义。
1、党性修养的科学内涵。第一,“党性”是马列主义学说的根本范畴。我们讲的党性就是共产党员的特性,也就是说共产党员的性格,或者说这个人的气质,或者说有没有这个味道,即共产党员的味道。我们说党性,从理论上来说,共产党的党性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典型的差别,一个本质的区别,是一个阶级性最高的集中的表现。实质上,我们的理解,说这个人有没有一点党性,就是说这个人有没有
一点这个味道,具不具备这个素质,并没有什么高深的。它是无产者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最先提出党性的问题是列宁。这是什么叫党性的问题。第二,“修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孟子曾提出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一个修养的问题。曾子也讲“吾一日三省吾身”,也是提倡一个修养的问题,如何加强修养,如何在层次上面更加提高,更加让自己能够让人觉得落落大方,能够有品味,这都是修养的一个表现。第三,“党性修养”是我党自身建设的伟大创造。是党员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的有效方法。这是说党性修养的一些内涵。
2、在党性修养的问题上有三种误区。一是“过时论”。有的人觉得现在是靠法律、纪律来约束社会成员的时代,不是靠道德修养能够约束到的。从法治建设来说没有错,纯粹靠党性修养,纯粹靠自己内心来约束,从长久来说是不对的。但是从自我约束,道德素质的提高来说,是应该要加强自我修养。二者如何把握涉及到体制机制创新的问题。有的讲“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这是要求大家加强党性修养,不能湿鞋。但是从组织的角度来说又不完全正确,你为什么要他常在河边走呢?我们应该在体制机制的约束下让他不能够在河边走,无法在河边走,要远离河边。你长久让一个人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我们平时所说的柳下惠“坐怀不乱”。坐怀“乱了”那会查的,那会出问题的,那会追究责任的。从共产党员的自身要求要坐怀不乱,但是从一个体制机制上面来反省不应该这样。长期共产党员钢铁般的意志,哪有时刻坐怀不乱的时候呢?一次、一时、一地可以,但是我们的体制、我们的机制、我们的制度要约束他,让他不能坐怀,无法坐怀,要远离怀抱,那才是正道。从我们以往讲的靠法制治国的角度来说,觉得共产党人的修养没有必要。实际的情况是法律、纪律对人们的行为是一个固定的约束,但最终还是外因。能否最终自觉遵纪守法、能否正确对待物质利益,还要以修养、境界的内因来决定。如果自己本身就是一塌糊涂、稀里糊涂的,纯粹靠约束,靠棍棒来打的话,最终这个人也是会犯错误的。二是“无用论”。有人讲,党员的成长、干部的成长主要还是靠机遇,靠能力,党性修养是没有多大用处的。这种认识,其实是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我们不能讲“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片面地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学过哲学的都知道,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人在物质基础决定意识的条件下,意识可以反作用于物质,也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问题。实践证明,只要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修养,会有大益处的。自我修养不是无用,而是很有用、有大用的。三是“吃亏论”。有人讲,当今社会,谁讲修养谁吃亏。对此要作具体分析。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里面写了一句话,他说:吃小亏,占大便宜。确实,有的人是一辈子爱占小便宜,但是占小便宜的人最终会吃大亏。大家会觉得这个人没办法相处,这个人自私自利,这个人做不成大事,这个人见财就忘义、见利忘义。大家形成了这么个印象,这个人还有多少出息?在社会上还能立足?有时候觉得少奇同志讲的这句话:吃小亏占大便宜。这是有他的道理的。我们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中,在工作中都能够体会到这句话。这就是“吃亏论”。在党性修养上面存在三种误区,一个是过时,第二个是无用,第三个是吃亏。
3、党性修养有四大属性。一是时代性。党性修养问题是一个历史范畴。虽然其基本原则始终如一,但在不同的时代,其要求和内容是不同的。比如说在建国以前,解放以前,大家对共产党人的要求是要不怕死,要敢于牺牲,因为抗日战争时期也好,解放战争时期也好,它还不是个解决温饱问题,而是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建国以后,毛主席在西北坡提出的对共产党人的要求就是防止“糖衣炮弹”;对于现在来说,对于共产党人的要求就是如何与时俱进,如何以人为本,如何能够带领大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组织部门有一句话:要任人唯贤。我个人的观点,以贤的标准是没有标准的,或者说是定义不够科学的。建国以前的贤,谁能打仗,谁不怕死那就是贤;文革时候谁能文攻武斗,谁能够父子成仇、儿女反目,他就是贤;新的历史时期,谁能够发展经济建设,谁就是贤。依我说严格意义上讲不叫任人唯贤,叫任人唯忠,忠是忠于当时的路线方针政策,忠于国家,忠于民族。这讲的是时代性,不同的时代对党性有不同的要求。二是动态性。前面讲的也是这个意思,党员的党性修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一个过程,既是一个不断克服人性弱点的痛苦过程;又是一个不断克服思想误区、行为陋习的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批判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成长过程。原来党性不强,可以通过党性修养变强;而原来党性较强,也可能因为放松自我改造而变弱。强和弱、弱和强是在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中,你加强党性修养,党性修养就会变强。三是层次性。党员之间客观上存在着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上的差距。反映到自身修养上,就集中地表现为两个不同:每个党员的修养起点不同,每个党员工作岗位对党员的素质要求也不尽相同。比如对一般的党员和领导干部要求是不一样的,对农村的党员和对城市的党员、社区的党员要求不一样,解放战争时期对党员的要求和现在和平年代对党员的要求不一样。这是就它的层次性的问题。所以,党性修养的要求不能千篇一律,而应尊重党员的实际情况,尊重党员的成长规律。四是实践性。党性修养不能停留在口上,停留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最关键的问题是落实在行动上。实践性要体现在我们的治国理政中,体现在我们的干事创业中,体现在我们的待人接物中,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因而,党性修养不是空的,而是包含在现实中;党性修养不是远的,而就在我们的眼前;党性修养不是靠讲的,而体现在具体实际行动上。
4、党性修养对党员的最基本要求。总体来说,一是做好人,二是
做好事,三是要做好党员,四是要做好干部。第一,做好人。每个人从懂事起,做人的问题便伴随一生。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也就成了每个人一生必做的答卷。小平同志曾说:“一个共产党员,第一,他是普通人,第二,他是普通人中的先进分子。”共产党员不是神,而是人。人品是党性的底色,是党性的基础,人品不过关,党性不可能过硬。做人是一辈子,做官是一阵子。做好人,是做好事的前提,是做好官的条件。做好人,这是一个最根本的、最基础的、最前提的,如果人都做不好,一切都是假话。你说:我这个人不怎么样,但是我的官做得很好,我党员当得很好。那都是扯谈的,底色不行,用麻布袋绣花也只能绣出那个水平来。第二,做好事。一个一事无成、碌碌无为的党员,是没有党性可言的。加强党性修养,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更多、更好地为人民做事。所以,检验一个党员是否有坚强的党性,既要看他是否做事,更要看他为谁做事、怎样做事和做事的效果如何。第三,做好党员。做人也好,做事也好,归根结底是要做好党员。党性修养,最终要与做党员相联系,通过做党员来体现。否则,人就做不好,事就做不成,官也就做不了。做不好人,做不好事还要去当干部,做官,谈何容易啊。第四,做好官。做官和做人、做事、做党员是紧密相联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不可分割的。人们常说,先做人,再做事,后做官。好人不见得是好官,而好官必须是好人。我们现在出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是官越做越大,人越做越小。就是原来还不错,随着这个职务的提升,人品反而越来越差了,他的本色也没有保持住,也不知道自己的职务一提升,架子就开始提升,官气也开始提升,做人的本色也丢掉了。这是我讲的第一个大问题,简单地说一下什么是党性修养,党性修养是无产者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体现,党性修养要防止三个误区,要做好四种人,要把握四个特性,要明确四项基本要求。这是讲的什么是党性修养。
二、为什么要加强党性修养?
党风影响社会的风气,党风影响共产党员的形象,党风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党性修养不强,是领导班子、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不管我们承不承认,它是客观存在的。党性修养不强,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松懈。当前,在党员干部中放松学习、忽视学习,是一个普遍现象。我当组织部干部教育科长期间,就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来参加培训的基本上是两种人,一种是“钉子户”,另一种是“专业户”。对于“钉子户”,你只要抽他到哪里培训,单位领导和本人就会讲:这个人走不得啊,是单位的业务主干,走了之后这工作就没有办法做了。另一种是“专业户”,“专业户”就是今年上半年学了,夏天又开始要学,秋季又要学,哪里有学习就去哪里学,反正在单位也可有可无,就天天丢到那里学习。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人,他不学习也没有把它当成缺点,我把他概括出来是光荣的缺点。在写总结的时候,写自我评价的时候,从来没有写自己不做事的,没有写自己道德品质差的,总是写学习有时抓得不紧,学习自觉性不强,有时有点不爱学习。因为他是作为一个光荣的缺点,并没有把它看成是一件好像见不得人的事。这些现象反映出几种不良心态,比如,有的“拒学”,本能地反感学习,认为“学理论很枯燥,学科技太深奥,学管理没必要”,学习不如关系,知识不如“见识”。学习期间一门心思拉关系,导致党校在一些干部中变成了“认认人、串串门、养养神、办办事”的舞台。有的是“厌学”,平时躺到床上睡不着,拿到书本睡着香,书成了最好的催眠曲,这也真是奇怪,这也是一种“本事”,主要原因是他本身就讨厌学习。有的人认为平常工作已经很忙了,再花时间学习太苦太累,结果对理论一无所知,对工作一筹莫展,对政策一窃不通。有的是“歪学”,也就是瞎学。满足一知半解,习惯断章取义,喜欢以偏概全,这样学的结果,虽然我们现在从文凭这个角度来看,大家都有文凭,但是文凭不等于知识,不等于水平。现在有的干部讲的话与老百姓的距离越来越远了,对国情越来越一无所知了,出现了一些领导干部“与新社会群体会话,说不上去;与基层群众讲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叙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谈话,给顶了回去”。这就是因为自己讲的话云里雾里,不切合实际,没有新意,更没有境界,除了喝酒、打牌之外,就只能干这些事了。在人的一生中,有些东西还是要方方面面地接受,像“拒学”、“厌学”、“歪学”,由于对新事物不了解,就没办法看懂现实。在学习的问题上,有的“假学”,不爱“武装”爱“包装”,文凭到处拿,论文到处发,学习别人代,考试“枪手”答,虽然文凭一张比一张大,论文一篇比一篇长,但实际上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不学习,直接的后果是知识老化,能力退化,跟不上形势的需要。不学习也不可能有新意,也不可能有创新。我曾经听过一个故事,六七十年代学毛学的时候,有一个晒诗歌会,有一个老农民,一晚上写了一首抒情诗,写他家里丢了一袋米,他是这样写的:“啊,大海,你全是水;啊,骏马,你四条腿;啊,爱情,你嘴对嘴;啊,偷米的人,你半夜起来撞鬼。”他这也是抒情诗啊。他本身没有什么学识,理论素养、理论水平就那么高,你要他讲点新东西,发点新感慨那是不可能的。有些人走到长城就说“啊,长城,真他妈的长!”这话虽然说得粗鲁一点,但它确实说明一个人,不学习,想怎么表达也只能表达出那样一个水平。不学习只会讲套话、空话。现在的人都很浮躁,过去老师教我们的时候,有这样一句话,是写在座右铭上的,“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现在的人哪里有能坐十年冷的,连一天都坐不下来,比如在坐的各位,整天把门关上,一整天坐在家里,足不出户,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如果你没有心思,没有养成看书的习惯,每天是猴急狗跳的。像现在的专家,过去的专家我们都是很敬佩的,是我们小时候的梦想,梦想当科学家、专家,现在有人开玩笑,现在的专家也是唬人的。现在最敢说鬼话、说假话、说大话的不是官员、党员、农民、工人,而是所谓的专家。大家都知道,深圳的两个全国知名的学者专家是用打赌的方式来预测深圳房地产形势的,一个说升一个说降。升与降都是50%的比例,他还理直气状地打赌说,这就是我们国家养的顶级经济学家。所以说我们现在的差还不完全是差在功课上、工程上,最差的是差在人文素养上面。原来在80年代流行的一句话,“哲学的贫困,史学的危机,法学的幼稚,经济学的混乱”,这就是人文科学的现状。哲学的贫困,学哲学的人讲的是内行人讲不清,外行人听不懂的东西。别人听不懂,他自己也讲不清。史学的危机就更不用说了,我们对自己的历史有多少了解啊;法学的幼稚,你说东就东,说西就西,都有道理;经济学的混乱,对房地产的预测是靠打赌的方式来进行。所以现在人家说要成为一个专家不难,只要你学会6条你就能够成为专家。第一条,别人问任何问题,你只要回答“这很正常,不要大惊小怪,不要没有见识”,比如说人家问:“中国足球为什么上不来?”你回答说“这很正常,人家小时候吃的是牛肉,我们小时候喝的是粥,所以体质不行。”第二条,讲任何一件事情都要讲个一二三四,东拉西扯,你听不懂,我听不懂,这就是所谓的专家了,云里雾里,讲事情也不能只讲一点,那就显示不出水平了。第三条,你要说些别人听不懂的话,我刚前面就说了,党性修养这一课是很难讲的,比如,讲如何加强学习的问题,好像目前反映还不错,但是作为专家一定要讲些别人听不懂的话,如果他讲的话跟别人一样,你也听得懂,那怎么能显示出他有水平呢。第四,与正常人的见解要有区别。别人说股市跌得太厉害了,应该救市了,你就应该说,不能救市,市场经济就是要求市场来决定一切,要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操作市场。第五,要环顾左右而言它。讲什么东西都要从国际国内国外云里雾里讲些让你听不懂的话。第六,最重要的杀手锏就是“国际接轨”、“中国特色”。凡是解释不清楚的事情都是中国特色,凡是要提价的东西那就是要与国际接轨。这个接轨不是接轨而是“接鬼”。所以现在都说专家的公信度不高,都是哗众取宠,唯恐天下不知道他的名字。有的专家考证到“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因为外面包了二奶,“柳下惠坐怀不乱”是因为得了阳萎病,李清照是个阴阳人……这些都是那些专家说的,不信到网上去查。为什么小时候感觉很神圣的专家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呢。这里讲的是学习松懈的问题。学习松懈造成的结果:一是决策不灵。面对新任务、新要求,不是跟着形势走,而是跟着感觉走,谋划工作粗枝大叶的多,深思熟虑的少;安排工作亡羊补牢的多,未雨绸缪的少;落实工作三心二意的多,全神贯注的少,想不出好点子,找不到新路子,用不上好法子,往往“先拍脑袋乱决策,再拍胸脯瞎蛮干,后拍屁股换地方”。这就是“三拍”干部,事前拍脑袋,事中拍胸脯,事后只能拍屁股走人,溜之大吉。二是方法不当。工作找不到重点,不知道轻重缓急,分不清主次巨细,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脚踩西瓜皮,溜到哪里算哪里”,陷入“土办法不行,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会,好办法难寻”的尴尬境地,事事无从入手,常常茫然失措。三是问题不断。不敢负责,不敢担事,在困难面前敲“退堂鼓”,在矛盾面前打“太极拳”,结果问题越积越多,矛盾越闹越大,为官一任不是造福一方,而是留祸一摊。
2、信念缺失。一是在信仰方面。有的不信马列信宗教,不信科学信迷信;只讲金钱,不讲信仰;只要实惠,不要理想;公然认为“马列主义是空的,共产主义是远的,黄金白银才是实的”,提出要“丢掉远的,不要空的,只要实的”,从80年代开始就有人喊出“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的口号。整个社会理想信念缺失,我们现在最缺的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大家没有一种信念、精神支柱来支撑自己,所以感觉到很迷茫。现在,有所谓的“新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就是“理论联系实惠”,密切联系群众就是“密切联系领导”,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是“表扬与自我表扬”。有人就说现在是“五个主义”盛行:思想上个人主义,工作上好人主义,组织上自由主义,作风上形式主义,生活上享乐主义。二是在原则方面。有的对同志不是同心同德,而是同室操戈。我认为有些班子成员之间,开始能够相敬如宾,接着是相敬如“冰”,后面是相敬如“兵”。在班子建设上我总结出五部曲:开始在困难的时候能够同舟共济;在中间蜜月的时候能够同心同德;在有利可图的时候,就开始“同床异梦”;之后就是同室操戈,到最后就进的进牢子,或解散班子,重新换人。现在很多班子就是这样一种现状。有的奉行庸俗的关系学,热衷于“划圈子”、“拉帮派”;奉行错误的厚黑学,脸要像城墙那么厚,心要像锅底那么黑,热衷于“打内战”、“告黑状”,把精力花在了搬弄是非、无事生非上,既扰乱正常秩序,又伤害同志感情。有的是非面前做“猎人”,睁只眼闭只眼,不说好不说坏;原则面前当“瓦匠”,搞和稀泥,明哲保身;开展批评是“炮手”,对领导打“礼炮”,对同事打“哑炮”,对自己放“空炮”。网上流传一个冷笑话,说的是一个领导班子开民主生活会,副职向“一把手”提了两条批评意见,一条是纪律观念淡薄,总是不按作息时间上下班,忙起来就不注意休息;另一条是工作作风不实,总不和单位的女同志交流。我记得在搞“三讲”的时候,有人做自我批评,写了三条:第一,是理论学习不够,晚上学到12点就开始打瞌睡;第二是深入实际不够,至今不知道按摩怎么回事;第三是联系群众不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跟年轻的女同志促膝谈心过。三是在信心方面。有的面对差距,只会等、靠、要,宁愿苦熬,不愿苦干,一讲发展,就是困难,认为在黄梅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再拼再干也难有大作为。有的对全局不关心,对大局不热心,对本职不尽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没有事,造成该想的事情不去想,该做的工作不去做,该忙的活儿不去忙。有些地方是有事没人做,有人没事做。形成了网上流行的描写某些干部的现状的一句话,“忙碌的公仆在包厢里,重要的工作在文件里,该抓的工作在口号里,需办的急事在会议里,妥善的
计划在抽屉里,应刹的歪风在通知里,宝贵的人才在悼词里,优质的商品在广告里,动听的词汇在汇报里,辉煌的数字在总结里。”尽管这些可能说得过头了,但是有他的客观现实性。文学创作也一样,它也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不能说老百姓嘴里讲的和网上流传的就一味的全信,但也不能不信,必需兼听则明,作为共产党人只有了解老百姓所想,所思,所干,你才能真正了解国情。
3、思想僵化。一是因循守旧。有的不愿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和新的思维方式,仍然抱着老观念、老套路、老经验不放,外地没有实行的不干,政策没有规定的不做,领导没有交办的不动,实践没有新举措,改革没有新突破,发展没有新办法,为官一任工作无起色,事业无建树,发展无生机,涛声依旧,面貌依旧,山河依旧。有种奇怪的现象,所有解释不了的事都归结于中国特色,所有做不好的事都归结于解放思想不够,所有困难的事都是改革的阵痛。但有的人就说“如果是阵痛,那就应该只痛一下子,为什么我阵痛就痛了二十年了呢?为什么中国的阵痛只有我在痛,你们怎么不痛呢?”这讲的也是有可供吸取的地方的。我们共产党人就是要对老百姓的呼声、诉求认认真真的听取。中国人仇富,不是仇一般的富,是仇那些不劳而获、搞歪门邪道的富,老百姓并不仇靠自己辛勤劳动得来的富。解放思想的问题,没有人说自己思想不解放,这就出现了一种怪现象,你思想解放,我思想解放,但是集体思想就不解放。就像“你不是妖怪,我不是妖怪,大家是妖怪”,现在就是这样一种现实。这个问题也非常突出,说穿了就是揽功诿过。二是求稳怕乱。有的怕出乱子,担心“枪打出头鸟”,信奉“搞定就是稳定,摆平就是水平,无事就是本事,妥协就是和谐”,对个人考虑得多,对大局考虑得少,一心只当“太平官”,做“太平事”,享“太平福”;有的怕得罪人,喜欢当“好好先生”,认为“批评上级官位难保,批评同级关系难搞,批评自己自寻烦恼,批评下属选票减少”,结果紧要工作都不去抓,突出问题都不去管,复杂矛盾都不去碰。三是固步自封。有的坐井观天,夜郎自大,只看眼前“三尺三”,不见世界“九丈九”,宁守本地“西瓜”,死捂手中“芝麻”,满足于“成绩不大年年有,步子不大年年走,日子难过年年过,年年过得都不错”,对差距无动于衷,对落后自我安慰,结果机遇擦身而过,发展停滞不前。这也是种现状,有些人的眼光是鼠目寸光,只有一尺远。在他们的心目中,他的那个村就是他的世界,他的世界就是他的那个村。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4、精神不振。一是得过且过。一个干部,一个人应该有他的精气神,走出来就觉得这个人有个状态在里面。但是,有的干部整天一副看破红尘的样子,脑懒不想事,眼懒不见事,嘴懒不管事,腿懒不跑事,手懒不抓事,工作成效大不大无所谓,领导批评严不严无所谓,同事评价高不高无所谓,群众印象好不好无所谓,个人进步快不快无所谓,只求“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塌塌混日子”,浑身透露出一股颓废消极之气。二是怨天尤人。有的认为自己的岗位不好,工资也拿得不够多,事业也难得出名堂,所以整天怨三埋四,怨天尤人,工作不成怨环境,事业不成怨条件,提拔不快怨领导,业绩平平怨下属。一旦个人要求得不到满足,便牢骚满腹,情绪满身带,谣言满天飞,一蹶不振,破罐子破摔。有的同志确实在忙,但是不知道在忙什么。你问他最近在忙什么啊?回答说“我在瞎忙呗。”瞎忙恰好就体现了他的真实水平。有的说,公务员不忙公务,却在忙着排队站队、跑官要官;企业家不忙着企业,却忙着烧香磕头,寻找靠山(官商结合,红顶商人);艺人们不忙着钻研演技,却忙着搞绯闻,练脸皮、找导演、潜规则;农民们不忙着种庄稼,却忙着外出打工挣大钱;教授们不忙着搞教育,却忙着抄论文,搞签名售书,搞讲座;领导们不忙着搞服务,却忙着开会,下指示、批文件、搞检查。三是心不在焉。有的干部精神不振作,一见群众就躲,一看上访就慌,一提监督就烦,说起话来没新意,做起事来不在意,群众看了不满意。有的只出工不出力,只做官不做事,年纪稍大就认为“船到码头车靠站”,年纪轻点的也不性急,反正是论资排辈。上班死气沉沉,下班生龙活虎,有的同志开玩笑:“上班文明不精神,下班精神不文明。”这虽然是带点黄色小段子的性质,但是确实有这种现象。这样的干部讲工作、讲问题漫不经心、云里雾里,讲段子、讲是非高谈阔论、津津乐道。在有些干部的人生观里,他本身就不想干事,在他们心目中有一句话:“什么都不干,没有意思;那就干一点,意思意思;如果干多了,人家就问你究竟是什么意思?你想当官?你想踩我一脚?”于是工作三心二意,随波逐流,难有起色。
5、作风飘浮。浮躁这已经成了社会的通病。整个社会都在浮躁,有的人想出名想疯了,比如芙蓉姐姐、周正容的“周老虎事件”。关于“周老虎事件”,稍有头脑的人一看就知是个假买卖、假玩意。为什么说是假玩意?因为第一,“周老虎事件”中老虎拍得那么好。老虎要摆个POSE,也就是千万分之一的概率;第二,一个农民会照相、而且带着相机上山,也是千万分之一的概率;第三,他带着相机上山恰好又碰到老虎,那岂不又是千万分之一的概率?第四,碰到老虎,老虎要安安心心地让你来照,这岂不还是千万分之一的概率?这要多少个千万分之一的概率?你说有这个概率的可能吗?人见到老虎跑都不赢了,尸骨都不会留存了,你说还有心思给它照相?明明是假的东西,网上却反复炒作,炒作的目的就是想出名。这是人为的炒作,反映出整个社会、整个心态非常的浮躁。一个方面是浮躁,第二个方面整个社会又很寂寞。表明上你跟朋友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很潇洒,其实内心的苦闷又得不到倾诉。手机里存了上千个电话号码,但是拿起电话又不知道给谁打。浮躁风既有它浮躁的一面,又有它寂寞的一面。整个社会是一个很浮躁的社会,同时在机关里又更不用说了,机关干部也好,酒席上也好,网上也好,编了一些小段子:最难找的地方??
有关部门;最现实的官话??研究研究;最唬人的机构??组织上;最难管的东西??嘴;最谦虚的时候是在上级面前,像老鼠见了猫一样;最冠冕堂皇的语言??工作需要;最令人接受的行为??吹牛皮。一是浮躁。有的不深入群众,不深入实际,犹如墙上芦苇、井中葫芦,立不起来,沉不下去,下基层走马观花,搞调研蜻蜓点水,找问题浮光掠影,调矛盾颐指气使,传达政策云里雾里,汇报成绩掺杂水份,指导工作居高临下,对实际问题似懂非懂,工作抓不到点子上,抓不到关键上,以为整个社会比较浮躁,静不下心来。有句话叫著作等身,这是什么概念?就是他出版的著作比他的人还要高。我想不明白哪有那么高深的作家,他不抄别人的东西才怪呢?过去我们抄别人的东西还要花很大的力气??剪刀加浆糊,现在倒好??复制加黏贴。现在一天写三篇论文都可以,张三的头,李四的尾,王二麻子的腰,就这么些的论文。整个社会浮躁到了这个地步。二是假。有的只有唱功,没有做功,盲目追求大手笔、大马路、大广场、大草坪、大商场,喜欢“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结果“规划一边订一边改,楼房一边建一边倒,马路一边修一边坏”。现在一些马路叫“拉链马路”,随时都可以挖开,今天装管道,明天装煤气,后天装电缆,这都是规划的问题,统筹协调的问题,浪费了很多的东西。现在规划是“规划规划,墙上挂挂,嘴上划划”,“规划”变成了“鬼话”。有的谈发展就宁快勿慢,下指标就宁高勿低,引项目就宁大勿小,口号喊得轰轰烈烈,表面搞得热热闹闹,汇报写得头头是道,实则空洞无物,华而不实,“一任的政绩十年的窟窿,一届的光彩十年的包袱”,群众怨声载道,发展后患无穷。这个作假也是通病,我在网上看到形容一些干部叫“镜头人生”。“镜头人生”就是在镜头前和在镜头后是不一样:面对镜头,赤脚下田埂,栽秧打谷与群众同吃同住,俨然是与民办事、与民贴心的带头人;背对镜头,出入洗脚城、按摩院,往来歌舞厅、棋牌室,已是娱乐场所的座上宾;面对镜头,对群众嘘寒问暖,访问困难户,俨然是群众含泪称颂的好干部;背对镜头,坐名车,住豪宅,一桌的饭钱就是老百姓一年的辛苦;面对镜头,旗臶鲜明的反腐败,痛斥不正之风,俨然是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的典范;背对镜头,吃回扣,收红包,雁过拔毛,风过也要抓一把;面对镜头,反复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当干部就具备爱才之心,识才之眼,用才之胆;背对镜头,溜须拍马,跑官要官,金钱交易无所不能;面对镜头,尽情展示做人的品性;背对镜头,充分暴露内心的实际;也就是我讲的:官越做越大,人越做越小。三是懒。有的工作抓而不实、抓而不力,认为“苦干实干,做给天看;东混西混,一帆风顺;任劳任怨,永难如愿;尽职尽责,必遭指责”,工作雷声大雨点小,“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虽然安排工作有板有眼,检查工作有模有样,但落实工作无声无息,结果许多问题“群众跑来跑去,领导批来批去,部门转来转去,会议研究来研究去,最后哪里来哪里去”,导致矛盾无穷无尽,工作有始无终。同时,我们有些干部眼高手低,眼高手低的例子很多,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是立志做大官,而不是立志做大事。人的理想、人的志向确实有高有低,但是不能志大才疏,不能假大空。理想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实与不实之分。我在这里念一段英国的一个主教写的墓志铭,我觉得写的很好,墓志铭如下:我年少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当时曾梦想要改变世界,但当我年事渐长,阅历多,我发觉自己无力改变世界,于是缩小了范围,决定先改变我的国家。但这个目标还是太大了。接着,我步入了中年,无奈之余,我将试图改变的对象锁定在最亲密的家人身上。但天不遂人愿,他们个个还是维持原样。当我垂垂老矣,我终于顿悟了一件事:我应该先改变自己,用以身作则的方式影响家人。若我能先当家人的榜样,也许下一步就能改善我的国家,再后来,我甚至可能改造整个世界,谁知道呢?他说的什么道理呢?从改变世界到改变国家,从改变国家到改变家人,家人都改变不了的情况下就先改变自己。通过自己的模范榜样作用来改变家人,通过家人的影响力来改变国家,直至影响世界。所以,我们每个人也就是这个现实。立志解放全人类,理想很高很好,但很难做得到。
6、律己不严。一是贪图权利。有的讲服务两手发软,讲职务两眼发光,对工作要求不高,但对职务期望过高,专注于投机钻营,热衷于跑官要官,“两年没提拔,心里有想法,三年不调动,到处去活动”,到组织部门我能体会到这个问题。在冷门单位的一心想到热门单位,在基层的一心想进机关,当副职的一心想当正职。我始终有这个看法:人正当的要求都可以理解,德也好,才也好,能力也好,自己的本事也好,大家的公认度也好,我觉得组织上应该关心。公道正派是组织部门的立身之本,维护干部的正当权益也是我们应该作的,你有这个要求很正常,但要通过工作来体现,要通过自己的为人处事来体现。二是贪图享受。有的享乐主义思想严重,认为“千里来做官,只为吃和穿”,热衷于吃喝玩乐,沉溺于声色犬马,艰苦的环境不敢去,复杂的地方不敢去,但高档的宾馆天天去,到基层排场不大不尽兴,阔气不足不高兴,有的官员,把追求低级趣味视为潇洒,把挥霍浪费称作气派,除了职位小点,肚子、架子、房子都很大;除了酒量惊人,胆略、能力、心胸都很小;除了吹牛拍马以外,文的、武的都不行。三是贪图利益。有的工作可以排末位,利益必须排首位,见事就手低,见钱就眼开,凡事利字当前,利大大干,利小小干,无利不干,拿公共资源当私有资源,拿单位财产当个人财产,有禁不止,为所欲为,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把党纪当空文,把法律视儿戏。四是目无法纪。这样的例子很多,有多少人之所以出事,之所以身败名裂就是毫无法制观念。最近网上有一个炒作的事,说有一个贪官给即将在公务员队伍里工作的儿子写了一封信,大概的意思是既然你选择了仕途这条路,你就要把我下面的话铭记在心:一是眼下即将毕业,为父劝你毕业做官后不要追求真理,不要探求事物的本来面目,探求真理这种事情让知识分子去做。要牢牢记住这样的信条:对自己有利的就是正确的,实在把握不了的就可以理解为上级领导提倡的就是正确的;二是不但要学会说假话,更要善于说假话,要把说假话当成一个习惯,要脸不红心不跳;三是要有文凭,但不要有真知识。人生烦恼读书死,有了知识你就会独立思考,而独立思考是从政的大忌;四做官的目的是利益,要不知疲倦地攫取各种利益;五是必须把会做人放在首位,然后才是会做事,这里的做人做事也可以理解为共产党的德才兼备,做人就是要会处理关系;六是所有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都不是要严格遵守的,确切地说执行起来都是可以变通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执行者从没想到要用这些来约束自己,而是要约束别人。这就是一个贪官给自己的儿子写的信,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说所有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都不是用来严格执行的,制定制度的人不是想要约束自己,是想来约束别人的,他本身是这种为人处事的态度,所以他出事是正常的,不出事是不正常的。有的人目无法纪,视法律为儿戏。有的人认定“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叫嚷“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当官不收钱,退了没本钱”,把以权谋私看做本事,信奉“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有的领导干部是“三不知三知”:开会该讲什么他不知道,该坐哪个位臵他知道;干部干得怎么样他不知道,谁该提拔他知道;谁送礼了他不知道,谁没送礼他知道。还有的是“双面人”,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群众给这样的干部总结了四句话:台上是清官,台下是贪官;对上是善人,对下是恶人;上班是君子,下班是痞子;进家是丈夫,出门是情夫。
三、如何加强党性修养?
加强党性修养,贵在自觉,贵在坚持,贵在实践。
(一)要坚定立场
党性修养,本质上是党的要求,是党的意志。加强党性修养,第一位是政治修养。所谓政治修养,就是要解决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的问题。立场问题,就是世界观的问题,是价值观的问题,也是为人处事、立身之本的问题,就是站什么队的问题。
政治修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要坚定。就是思想上不摇动,行动上不出错。共产党的干部一定是姓党,党校一定是姓党,这是党校的校魂,共产党不会也不可能培养自己的掘墓人,要培养自己的忠实者,这要大讲特讲,没有什么扭扭捏捏的。立场一定要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原则面前没有任何含糊,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二要忠诚。前面讲的任人为忠也好,任人唯贤也好,要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民族、忠诚于人民。一个人如果没有忠诚,每天以虚伪的面孔对人,固然能骗得了一时、骗得了一地,但骗不了一世;能够骗得了个人,但骗不了所有的人,骗不了一辈子。三要清醒。就
是在关键时刻、危难关头,拈得出轻重,分得清是非。主要体现在六个“不”上:在危险面前挺身而出,不退;在困难面前坚忍不拔,不倒;在成绩面前戒骄戒躁,不飘;在生活面前勤俭节约,不奢;在荣誉面前泰然处之,不争;在胜败面前一如既往,不停。能做到这六个“不”字,基本上头脑都比较清醒了,不人云亦云,不云里雾里,不糊里糊涂,不浑浑噩噩。四要敏锐。即政治嗅觉灵敏,政治鉴别敏锐。有的人政治嗅觉灵敏,但是糊里糊涂;有的人是好人有好心,但对一些事缺少清醒的认识,敏锐性不强,最终也会犯错误。
领导干部提升政治修养,要做到立场坚定,关键是做到“四讲”。一是讲大局。就是要跳出部门利益,小团体利益,一切服从和服务于大局利益。我们讲解放思想,第一,解放思想的前提是要有思想,现在我们有的同志没有思想,整天浑浑噩噩、吃喝玩乐,什么国家、家庭、单位对他来说都无所谓,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酒明日忧,就他现实生活的写照。第二,解放思想现在最大的难点,是利益格局的调整,也就是局部利益与服从大局的利益。现在谁都在讲解放思想,真正要靠简政放权,要靠索拿卡要,要靠不收费,那就会强调千个万个理由,比如说“我那个地方太重要了,是国资命脉,那是走不得的。”都要求别人解放思想,却没有要求自己解放思想。解放思想的本质是要求实事求是,没有那么玄乎,解放思想不是胡思乱想,不是虚幻的梦想,也不是急于松绑,而是实事求是。什么时候实事求是,什么时候尊重了客观规律、尊重了人的本性,什么时候就解放了思想,哪有那么难?现在一些部门的利益,一些垄断行业,局部利益大于全部利益,部门的利益私有化。当前,老百姓对于一些部门利益,是深恶痛绝的。有一个流传甚广的笑话,说的是移动公司的一个老总上厕所,守门的老大娘叫住他:“进门5角,出门5角。”这老总就瞪眼了:“什么,出来也要收费。”老大娘说:“我们这里实行的是双向收费。”几分钟后,满腹牢骚的老总出来了,正准备离开,老大娘一把拉住了他:“先生,您选择的是五号坑位,得付选号费5毛;你在里面放了个屁,要交一块钱漫游费;你超过了3分钟,要交一块钱超时费;我们在里面放了背景音乐,你要交彩铃费;最后你可以通过小孔看到进厕所的其他人,请付来人显示费1块钱。”大家都看得出,这是一个瞎编的笑话,但这个笑话反映了当前的现实,反映了老百姓对垄断部门、垄断行业的排斥心态。二是讲理想。前面都讲了,理想要符合实际,不能志大才疏,要扎实干事。我们小时候都写过《我的理想》之类的作文,大家可能写过长大后要当科学家、军事家、文学家,甚至还写过要“解放全人类”。客观地说,这些理想都是不切实际的,我们身边有几个人实现了?理想一旦脱离现实,就会变成空想、幻想。人的能力和资历是有差异的,伟人只有极少数,凡人是大多数;干大事的是极少数,成小业的是大多数。理想之树,只有扎根于现实的土壤才能茁壮成长。三是讲责任。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无论是当领导,当下属,还是当
丈夫,当妻子,当儿女,都要讲责任。一个人没有责任心,是被人看不起,无法立足于世的。当领导没有责任心,下属看不起你;当下属没有责任心,领导瞧不上你。四是讲原则。讲原则,不仅仅是个人的思想、品德、作风和素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个党性问题。现在,有些同志是不那么讲原则的,比如有的就认为“坚持原则意见多,好好先生选票多,拉拉扯扯朋友多,吃吃喝喝好处多”,出现这种情况说明他的原则都丢到脑后了,“三个公章不如一个老乡”,于是出现“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的现象。任何一个人都要有点责任心,有点原则心,还是要讲大局,讲责任。家宝总理在回答英国泰晤士报记者时用中国的古训诗词讲了他五个方面的心理历程,我觉得讲的非常好,我念给大家听,与大家共勉。第一句话他用的是左宗棠故居门口的一副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第二句话用屈原的《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就是始终出于一种忧患意识,第三句是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作为总理,居庙堂之高,知道江湖之远,知道老百姓心里想的说的。第四句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就是说要立德、立公、立言。第五句话是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话小平同志也说过类似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作为一个总理,能够把爱国爱家,以天下为己任,重民生,勤读书,用这五句古诗词来回答他的心路历程,确实讲得非常好。
(二)要提高能力
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人不管你思想多好,人多厚道,多老实,但是最终要体现在能力上,能不能干成事。有道是:事业没有止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能力没有止境,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对领导干部而言,能力上的要求有很多,就当前而言,我觉得作为领导干部应当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
1、科学发展的能力。就如何科学发展、怎么科学发展、为什么要科学发展、对谁科学发展的问题,这个理论界是长篇大论、鸿篇巨制,很多,但是就我个人理解,至少有四层意思:第一,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发展了,才有科学发展;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第二,不发展没有道理。在黄梅这个经济欠发达地方,在中国这个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你不发展哪有道理可言?我们现在所有的问题、所有的困难,都是发展不够、发展不好、发展不到一定程度的问题。人民内部矛盾,要靠人民币来解决,人民币是要靠发展而来的。不发展,就会落后,就要挨打。有些人把近现代中国概括为三句话:60年前是挨打;49年前是挨日本鬼子打,共产党比较弱,挨国民党打;30年前是挨饿;现在是挨骂。挨骂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从国际上看,是害怕中国崛起了,不希望有一个强大的中国,他就骂你人权问题、西藏问题、疆独问题等,挑你的刺;从国内来说,老百姓也在骂,虽然吃饭温饱问
题解决了,但是痛恨腐败的问题,痛恨生活水平还没有达到别人那么高的水平的问题。现在挨骂是发展不够的问题。这是科学发展的第二层意思。第三,硬发展不合道理。硬发展就是乱发展,就是不按客观规律的发展,不符合自然规律、不符合人的本性的发展,不爱惜民利的发展。乱发展不是长远之计,资源是有限的,环境也是有限的,青山绿水,经不起几次破坏。资源用尽了,环境污染了,我们拿什么来发展?第四,可持续发展是大道理。可持续发展说得简单点就是不吃子孙饭,不断子孙粮,不欠自然账。也就是说我们不寅吃卯粮,不要把一辈子的饭,把子子孙孙的饭,我们这辈子、我们一顿把它吃掉。因此说,科学发展的能力非常重要。
2、知人善任的能力。领导干部就有个知人善任的问题。识人、选人、用人,是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能力的重要方面。知人善任,最重要的一条是落实“三个不吃亏”,就是“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素质高的人吃亏,不让干事的人吃亏”。讲起来好讲,做起来很难。就以“不让老实人吃亏”为例,谁能鉴定谁是老实人,是不说话的人是老实人?还是说话的人就不老实?谁又承认自己道德素质不高,谁又承认自己不老实?“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一脸疤”,以前说闭门思过是思自己的过,现在是闭门常思别人的过,想来想去总觉得别人不如我。也有人调侃:不让老实人吃亏。那让谁吃亏呢?我们提倡不能总是让老实人吃亏,这是我们追求的一个目标,是我们下一步用人选人导向上一个努力的导向。对于这“三种人”,有的同志认为应是这十类人:一是不和你套近乎但积极配合你工作的人。平时不习惯于察言观色,也不见风使舵,但是听从组织的安排,努力做事的人。二是不和你多走动但能体谅你良苦用心的人。他尽管不天天跟你黏在一起,但是知道你心里所想的,知道你自己所愿的,一个干部知道老百姓所思所想就不容易。三是不往你家里跑但常往基层跑的人。他们记得老百姓的门是朝哪边开,却记不得领导家的门牌号不怕领导不注意,就怕基层不满意。四是不关注你的生活私事但能帮你排忧解难的人。有些人不跟你婆婆妈妈,不和你罗里罗嗦,也不事无巨细跟你套近乎,但是你一旦有什么困难、问题,他就帮你抵得上,帮你排忧解难,为单位排忧解难。五是不当面恭维你但能帮你树立威信的人。有些同志当面是这样,背后也是这样,表里如一,能够维护领导的权威,维护组织的权威,维护班子的权威。六是不向你表态但能高标准完成工作任务的人。他没有信誓旦旦,但是做事情扎扎实实,坚持低调做人,认真做事。七是不爱表功但能创造性工作的人。他不说的天花乱坠,但是做事有他的一套。八是不爱提个人要求但表现积极的人。他不说今天我要当什么官,明天又要当什么官,但他积极进取,积极要求,积极把事情办好。九是不看你脸色行事但能秉公办事的人。他不唯上,不唯书,不唯虚,只唯实,就是不看你脸色,但秉公办事的人。十是不喜欢给在职领导“烧香”却给离职领导“送暖”的人。就
是你在职的时候远离你,你一旦从前台走向了后台,从主角变成了配角,到时跟你在一起。有人认为这十类人是老实人,是值得信赖的人,我觉得还是很有道理。作为领导干部,不能让这十类人吃亏,必须格外关注。
3、团结共事的能力。中国有句古话,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团结的问题是个大问题,在座的各位都会遇到团结的问题。确实,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干部,“互相补台,一起上台,互相拆台,一起下台”。在团结的问题上,我有几个观点,就是五个“不必”。一是不必水乳交融。人与人之间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有距离才能产生美,不要搞得黏黏糊糊的,水乳一交融,水不像水,乳不像乳。有一句关于个人恋爱结婚的话“因误会而结合,因了解而分手”,因为对你太了解了,反而对你的缺点、不足看得很清楚。不必水乳交融,水乳交融的话,就像我们有的同志编的顺口溜“我们感情好,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分过赃”,乐观点说你是别人的心腹,悲观地说你就是别人的心腹之患,我做的那些丑事你都知道,我不先整你整谁啊。历代的开国皇帝,你翻下历史,从古到今,从中到外,首先杀的是自己的哥们儿,是自己的开国功臣,因为你不杀他你就成不了天子。你昨天还在跟我淘米要饭,今天怎么成了天之子了?你昨天还在偷鸡摸狗,今天怎么成了圣人了?在同一个屋檐下是没有伟人和平凡人之分的。二是不必过于复杂。有些人能把简单的事搞得很复杂,只要一经过他的手,是话说不清,事也难办,讲不出那个味道。如真正有本事,就是要能把复杂的事简单化,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制动。三是不必过于成熟。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不成熟是不行的。但是不必过于成熟,过于圆滑,过于老道。心机太重,权势太重,人是没办法与你相交的,你坦荡待人,人家才能以诚待你。四是不必指望理解。理解作为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向往,这还可以。但是不能指望你讲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让所有人能够理解。其实,做一件事,没必要求得所有人理解,要做到求大同存小异。五是不必太在乎自己。有的人习惯把自己看成一个伟大的人,时刻注重把自己的位子摆正、威风摆正。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说实在话,是大海的一滴水,是很渺小的。我对自己做人的要求就是,人家把我当人看,我就把自己当牛干,扎扎实实为你干事;人家把你当牛看,你就一定要把自己当人干。这就是要正确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问题,不必太在乎自己,太斤斤计较。
4、维护稳定的能力。维护稳定是衡量一个班子是否有驾驭能力,是否能处理问题的一个重要表现。一个班子连稳定都搞不好,其他的事能搞好吗?稳定是前提,没有这个前提,所有的问题都是白搭,都是空话。对于稳定的意义、为什么要搞好稳定,如何搞好稳定,每个人都能说出一些道道来,在此我就不展开讲了。
要提高能力,关键是要加强学习。古代有一副楹联:“一等人忠臣
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意思是说,一等人是对国家忠,对父母孝;两件事,读书和耕田。这当然是在农耕时代,是自然经济的时候。如何学习?学习贵在持之以恒,要学出一种境界,不能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而是要当作一种修养,一种习惯,一天不学习,就好像失掉了些什么,就有一种惶惶然。我希望大家还是要多读点书,多学习,以学提能。同时,学习还要掌握方式方法,有人曾经论述过治学的三种境界,其实也是三种学习方法,值得我们借鉴: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指的是求学;第二种境界是“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指的是苦学;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指的是悟学。通过求学、苦学,能够感悟一些东西,而不是人云亦云,东抄西抄,东拼凑西。在学习上也应该有三种境界:要学出兴趣来、学出味道来、学出营养来。一要学出兴趣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今世界,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过去在农耕经济时代,要考状元、考秀才,你只要能写一手好字,八股文写得好,四书五经念得好,就不错了。而在现在知识经济时代就不行了,有的讲,大学生一毕业,就有40-50%的知识过时了,再过两、三年你所有的知识就还给了老师,就全部过时了。像在80年代我们学电脑的时候,我学了很多的DOS命令、各种电脑语言等,现都不用了,也忘记了。现学那些还有什么用,电脑一打开,再蠢的人,都能上网,再笨的人,都会发e-mail。二要学出味道来。古人在书中放臵香草,给书留下幽幽清香,“书香”一词便由此而来。后来人们就把读书人脱尘出俗的气质称为“书香气”,把喜爱读书的人家称为“书香门第”,把崇尚读书的国家称为“书香国度”。清朝有个学者说过这样一句话:“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我们学习,要通过与先贤对话、与智者交谈,启迪思想、提升心智。三要学出营养来。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一本好书就犹如经受一次精神洗礼、智慧滋养,从中可以认识客观规律,把握经世之道,提高实践能力,把握时代脉搏,跟上时代步伐。大家要通过学习,从中能够了解一些东西,掌握一些东西,以丰富自己的头脑,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以上是有关加强学习和提高能力的问题。总的讲,要提高能力,一靠学习,二靠思考,三靠实践,最重要的是要靠责任,一个人没有责任心的人,不可能去提高能力,也不可能去加强学习。
(三)要注重修行 民间有谚语:“马美在奔跑,人美在德高。”德是才的统帅,才是德的资本。新时期党的干部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是强调要加强修养的问题。怎样才能做个有修养的人呢?我感觉,至少应达到三个标准,即:一要行善,就是人要善良;二要脱俗,就是不落俗套;三要无私,就是大公无私。这里,不妨引用三句名言加以佐证。第一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刘备给儿子刘禅的遗言。
佛教有句禅语:“万事皆空善不空。”古人也讲:“离开恶行就是美德。”善事也好,恶事也罢,都是从小事开端,以小事体现的。好事从小事做起,积小成大,也可成大事;坏事从小事开头,积少成多,也会坏大事。只有行“小善”才能至大爱,远“小恶”才能成大德。小节不注意,大节就难保。古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当真。细节决定成败,性格决定成败。有一个细节,不知大家注意没有,我以前有个感悟,一般我们跟家里的母亲打电话时,习惯性的一句话就是,老娘有事吗?而母亲听起来就不是个味了,母亲说:儿子啊,我养你三十年、四十年了,难道没有事就不能给你打电话吗。所以说,一句话,在她听起来就有点怪怪的味道。本来,“有事吗”,是我们一种习惯性的说法,一种非常小的小节。再比如,一个银行的职员在出租车上掉了大把钱,出租车司机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失主,银行职员习惯性地拿着钱就数,这个司机当时就很气愤,我好心把钱还给你,你却这么不信任我。也许这个银行职员是无意地,但这个细节却直接伤了这个司机的自尊心。所以说,细节不细,小事不小。第二句: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理学鼻祖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的警句。周敦颐借莲花以自喻,赞美的是洁身自爱的高尚品格,暗讽的是追名逐利的世俗之辈。“风雨不折腰”,是君子的德行;“得志便猖狂”,是小人的表演。随俗而不落俗,并能脱俗,道德修养也就尽善尽美,至真至纯了。第三句: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这是陶铸在遭受“四人帮”迫害时写给妻子的一句诗。范仲淹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说的是要有无私的境界,看开得失,看轻挫折,看淡名利,无欲无私,这应该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了。我的感悟,要加强道德修养,应该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认识自己。古人讲,人贵有自知之明。知人很难,知事也难,知理更难,知己最难。每一个人,通常都有“三个自己”:金戈铁马,气吞万里??那是理想中的自己;心比天高,命比纸薄??那是别人眼中的自己;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那是现实中的自己。每个人都会老,都会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人生都是这样。一个人当干部也好,当领导也好,真的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共产党的干部都希望自己有远大的理想,但命运有时就是一张纸,不管你有多大的权力,一纸任命书,把你换一个岗位,权力也就没有了,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正确认识自己。现实中,每个小孩生下来时,总是使劲地哭,紧握双手,两脸涨得通红。有人解释这种现象是:你看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紧握双手,什么都想要;而人到去世时,总是两手一摊,最后什么都没有。人最终还是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钱财、名利,一切都化为乌有。所以,大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位臵,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劣,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局限。
第二阶段,把握自己。把握自己的例子很多,一失足成千古恨,人生最关键的就那么几步,走错一步,也就没有后悔药吃。人生没有
预演,没有彩排,天天都是现场直播。现实中,不可能在出了问题、出了事故、出了错误后,还有机会重新再来。作为领导干部,把握自己关键有三条。一是把握心态。有的人总结,人生有两大悲剧,第一大悲剧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什么钱财、名利、荣誉等,想得到却得不到;第二大悲剧是得到了不想要的东西,病痛、苦难、磨难等,这人生的两大悲剧,或者说是人生的两大不如意,一个是得到了自己不想要的东西,第二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了他的状态,决定了他的斗志。其实每个人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殊途同归。我们开玩笑,在退休之前,是按你的钱财的多少、职务的高低来划分;退休以后,是按你的血压、血糖、氧化酶,按身体好坏来划分的。小朋友的快乐,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烦恼,而是他们根本不在乎烦恼,人类的全部烦恼来自于互相攀比,我们的烦恼,都是比出来的。李瑞环在学哲学、用哲学上说了一句话:吃出来的毛病,比出来的烦恼。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更需要人内心和谐。二是把握幸福。幸福在哪里?感恩才能感受幸福。常怀一颗感恩的心,自然就会多感受一些幸福、少一些抱怨。劳动才能创造幸福。有亲情,有事业,有大情大爱,只要把握得好,就会有幸福。幸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人比人气死人,与别人比,永远没有尽头,永远都有烦恼。清代有个养生的学家,他写了一首知福歌:人生尽受福,何苦不知足;思量愚昧苦,聪明就是福;思量饥寒苦,饱暖就是福;思量负累苦,逍遥就是福;思量离别苦,团圆就是福;思量刀兵苦,太平就是福;思量牢狱苦,自在就是福;思量无后苦,有子就是福;思量疾病苦,健康就是福;思量死去苦,活着就是福。苦境一思量,就有许多福,可惜世间人,几个会享福。有福要能知,能知才享福。我劝世间人,不要不知福。这就是我讲的把握幸福的一个重要的佐证。其实,一个人能够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就是幸福,不用羡慕别人有钱。有人开玩笑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千万,为什么呢?我给你100万,你愿意变成80岁的老人么?没有一个人回答说愿意,我给你1000万,你愿意自寻短见么?还是没有一个人愿意,其实每个人都有他幸福的根源,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资本。你的健康就是你的资本,你能教育好你的子女,也是你的资本。你能简简单单,平平安安享受生活,就是资本,所以讲要知足、知福,把握幸福。三是把握事业。作为党的干部,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人生的主体。当我们加入党的干部队伍的时候,我们就实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选择。所以,我们只有在这个事业里耕耘才能收获人生的果实,否则只能吞下人生的苦果。
第三阶段,超越自己。当一个人达到忘我的时候,也就登上了人生的顶峰。有人对人生总结了“四个差不多”:50岁时,长得丑长得俊都差不多;60岁时,官大官小都差不多;70岁时,钱多钱少都差不多;80岁时,男人女人都差不多。有人讲,人生有“九个不要等”:
不要等到想要爱的时候,才想到去付出;不要等到孤单的时候,才想起你的朋友;不要等到有了职务的时候,才想到去努力工作;不要等到失败的时候,才想到别人的忠告;不要等到生病的时候,才意识到生命的脆弱;不要等到分离的时候,才后悔没有珍惜这份感情;不要等到有人赞赏你的时候,才相信自己;不要等到腰财万贯的时候,才想到去帮助穷人;不要等到临死的时候,才去热爱生活。我觉得这九个“不要等”把人生的感悟,讲清了、讲透了,也是我们超越自己的人生宝鼎。作为领导干部,如有想不开时,可以去看看“三座山”:井冈山、普陀山、八宝山。到了井冈山,你就知道,共产党的天下、我们的政权、我们的幸福来之不易;到了普陀山,你就知道,人要大度、大量,宰相肚里能撑船;到了八宝山,你就知道,争权、争名、争利,斤斤计较都用不着。同时,有时间也可以常去三个地方看看:医院、监狱、火葬场。常去医院看看,人经过病痛灾害,什么事才会看得开;常去监狱看看,才会感受到自由的宝贵,就会万分珍惜现有的一切;常去火葬场看看,才会懂得生命的可贵,无论什么级别、荣耀、富贵,在这里都是一堆灰尘。
(四)要转变作风
作风是力量,是形象。作风事关党风,影响民风。一个地方的工作,成在作风、败在作风;一个干部的形象,好在作风、坏在作风;人民群众对干部的态度,敬佩的是作风,反感的也是作风。所以,加强作风修养,是党性修养的永恒主题。领导干部加强作风修养,关键要有宗旨意识,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能半心半意、三心二意、虚情假意,更不能绝情绝意。有的讲,人民群众是什么东西呢?可以总结为下面几个方面:人民群众一定很牛很强大,因为毛主席讲,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动力;第二,人民群众一定很长寿,经常喊人民万岁;第三,人民群众一定能得到好处,人们常讲要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第四,人民群众一定是人见人爱,因为要密切联系群众;第五,人民群众一定很懒,经常听人讲我代表某某人民,我代表多少群众,为人民服务,人民自己的事不做,要别人来服务;还有人说,人民群众一定是个很好的名字,比如说人民银行、人民医院等,都习惯用人民;也有人说,人民群众眼睛一定不很好,比如说,发生群体性事件了,经常讲,不明真相的群众,人民群众要经常受教育;更有人说,人民群众可能不好说话,总是说人民群众不高兴,人民群众不答应,人民群众不满意。总的来说,是人民群众既可爱又可恨,既可怜又可敬。人民群众与党的关系,确实是鱼与水的关系,不是油水关系、也不是水火关系,是鱼水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群众树立牢固的宗旨意识,切实转变作风,在三个方面着力突破。
1、要除官气、除霸气、除骄气。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官气”来评价领导干部。有人就调侃,什么是总裁?经常裁人的人叫总裁;
什么叫经理?经常不理人的人叫经理;什么叫老板?老是板着脸的人叫老板。这其实是对“官气”的讽刺。领导干部身上有了“官气”,干部就会远离你,群众就会鄙视你,久而久之就会成为孤家寡人。古语说得好:“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我们每一人都要少些“官气”,多些“正气”,把位臵摆正,真正以官德服世人,以政绩显威信。霸气太足,也就是匪气了。有的“一把手”成了“一霸手”,甚至公开讲:“正职有绝对真理,副职有相对真理,其他成员没有真理”。所以“一把手说一不二,二把手说二不一,三把手说三道四,四把手说是是是,五六七把手,只记不开口。”在这个方面,“一把手”和副职要多换位思考,正职要多想想副职的事,副职要多想想正职的事。我自己常开玩笑,维护权威,不是维护一把手的权威,最关键是要维护副职的权威,一把手的权威是不需要维护的,这是法定的职责,副职的权威维护好了,班子的整体实力才会增强。同时,还要去除娇情,现在有的干部很矫情。这种矫情也是社会的一种通病,特别是在一些演艺界明星里,表现更是突出,有时都看不过去。像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一些明星都削尖脑袋想上春晚,想露露脸,唱唱歌,表演一下。可有些明星,在采访他时,就会讲我参加春节晚会最大的遗憾、最自责的就是除夕之夜不能和家人团聚,我好想在家过一个新年,但如果真像他说的,让他在家过新年,不让他上春节晚会,他就会很失落,根本没办法在家过好年。这就是矫情。现在,我们有些干部也患上了这种“病”。有的经常抱怨官难当,信誓旦旦的说宁愿去下海,可真不让他当了,他会发疯。矫情的人,往往也是虚伪而浮躁的人。领导干部绝不能有矫情,对人要真诚,对事要实诚,对己要坦诚,万不可虚情假意,言不由衷。
2、要少讲假话、大话、套话。现在有些人习惯于假大空,习惯于说一套做一套,指责别人不负责任的人,未必对自己负责;指责别人不干活的人,未必自己会干活;指责别人私欲膨胀的人,未必自己私欲不膨胀。有些人在高谈阔论时,是堂皇得不能再堂皇,在与人处事时,是龌龊得不能再龌龊。现在说假话、大话、空话的很多。比如,朱熹曾说:“存天理、灭人欲”,这就是假话,人欲能灭掉吗?我就不主张“忘我”。第一,忘不了我,在座的各位,谁都不能做到“忘我”,既然不能“忘我”,何必提倡“忘我”;第二,不要忘我,13亿的大国,缺了谁,地球照样转;第三,不必忘我,有些事不用忘我,照样能够做好;最后,如果忘了我,出了问题,就会给家庭、给社会带来更多的麻烦。因此,我不需要大家忘我,我需要大家敬业。假大空的东西要少说些,中国历来有点好大喜功,一根柱子,就叫挚天一柱;三四层饼子,就叫千层饼;两三百米的广场,就叫国际广场;有一个人吃面,叫了一碗牛肉面,就问老板,你的牛肉面里怎么没有牛肉啊?老板说,你吃的老婆饼里难道还有老婆吗?现假、大、空的事太多了。说文解字里有很多的字值得琢磨。比如,“吹”字,一个口,一个欠,口欠修养才去吹;夸大的“夸”,一个大,一个亏,讲大话会吃大亏的;“跑”字,一个足,一个包,跑官要官时你不仅要用脚(足)跑,还要提个包;枪毙的“毙”字,一个比,一个死,比出来的毛病,人比人气坏人,人比人气死人;欺骗的“骗”,一个马,一个扁,一旦骗术被人揭穿,马上被人看扁;开会的会,一个人,一个云,就是人云亦云,等等,很多字对人生有许多喻意,建议大家多去理解、多去感悟。
3、要察实情、做实事、求实效。要深入实际,做实事,不能作风漂浮。我们现在讲的困难和问题,都是没有扎扎实实、静下心来干。困难困难,困在家里就难。出路出路,走出去就有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要察实情。“调查不够不决策,条件不备不行动”,这是非常重要的领导方法。我们有的工作开展不下去,群众不答应,很多时候是因为违背了客观规律,脱离了实际情况。二要做实事。做实事就是不做假事,不搞形式主义。形式主义有多种原因,有人讲,形式主义是“带”出来的。上行下效,上面是怎么做的,下面就怎么跟;形式主义是“看”出来的,领导去调研、去考察,逼着下面做样子;形式主义是“评”出来的,年初评了,年终评,党委评了,政府评,没办法只能搞形式;形式主义是“逼”出来的。从上到下,指标层层加码,压力层层传递,逼着基层去作假;形式主义是“护”出来的。对上级搞形式主义不敢“顶”,顶了怕丢乌纱帽;对本级搞形式主义不敢“揭”,揭了怕丢掉政绩;对下级搞形式主义不敢“管”,管了怕伤感情。所以,做实事关键是从上做起,从领导做起,少给基层施压,多给基层鼓劲,让基层有统筹的空间,有创新的环境。三要求实效。为官一任不仅要“身入”,更重要的是要“心入”。要走出“狠抓就是开会,措施就是发文,管理就是收费,重视就是标语,落实就是动嘴”的误区,敢于负责,敢于较真,工作不管大小,都要一心一意,都要认真、较真,一抓到底,常抓不懈,不出成果不罢休。
(五)要严格要求
对领导干部而言,廉与德、能、勤、绩的关系就好比“1”和“0”的关系,一旦廉洁出了问题,一切都会否定。过去我们讲,新官上任三把火。依我看,最好是新官上任三把锁,而不是三把火。三把锁就是要堵后门、拒贿赂、不谋私。只要堵了后门开了前门,公道正派,大公无私,在廉政上没有问题,这个干部你肯定能当好。在廉政上,我送大家几句古训,第一,“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就是所有的问题,不必强调客观理由,关键是自己的问题。自己腐烂了,才会虫生;第二,“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所有的祸害,所有的欲望,都来自于你的贪多、不知足,人心不足蛇吞象,在座的各位,可以说很多人过得还不错,但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把钱财、名利看得很重呢?关键是因为人心不足;第三,“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亦与之化矣。”就是要大家谨慎交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些人就是被坏朋友带坏 的;第四,“小节不保,终累大德”。小事不小,小节不小。第五,“当官当有所畏”。只有畏惧大自然,像汶川大地震,你才能尊重自然,尊重客观规律。只有畏惧法制,你才能严格要求自己。第六,“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看天边云卷云舒。人要坦荡,有平常心,宠辱不惊。第七,“广厦千间,夜眠不过八尺;家财万贯, 日食不过斗粮。”有再大的地盘,晚上睡觉时不过八尺宽的床,有万贯家财, 每天也吃不完一斗粮。最后是文天祥的“要留清白在人间”。只有严格要求自己了,才能留得清白在人间。在此,也送给大家几句我自己的感悟:第一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第二句,一辈子的饭,不要一餐吃了;第三句话,要学会唱国际歌,从来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救自己;最后一句话,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在廉政的问题上,是开不得半点玩笑的,如果廉政上出了问题,就会人财两空。政治上身败名裂,经济上倾家荡产,家庭上四分五裂。作为领导干部,廉政是必备的素质,是必须的要求。
哆哆嗦嗦说了这么多,但愿能够对大家有所教益、有所启发。谢谢大家!
第五篇:人民日报评论员:切实打牢两个基础
人民日报评论员:切实打牢两个基础
——把握教育实践活动三大关系之二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教育实践活动要取得实效、获得长效,打牢基础至关重要。总书记在河北调研指导时强调,要“打牢学习教育和查摆问题两个基础”,这是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遵循。按照中央部署,教育实践活动已全面展开,各地各部门要围绕学习教育和查摆问题这两个环节,做好打基础的工作。
十成稻子九成秧,栽秧要栽扁蒲秧。基础打得牢靠,收获才有保障。教育实践活动要保证“不虚”、“不空”、“不偏”,就必须在活动之初打好根基。能不能贯彻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关键在于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认识水平,根本在于直面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只有搞好学习教育,掌握了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的思想武器,为民务实清廉才能成为自觉选择,改进提高才有参照坐标;只有注重查摆问题,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利器”,党性党风才能得到锤炼,整治“四风”才有现实针对。
学习教育能不能触及灵魂,查摆问题是不是深刻全面,决定着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质量。如果“开会念学习材料、散会攒学习心得”,敷衍了事、应付交差,观点摆不正、理论吃不透,既难以提高思想认识,更会把学习教育本身变成形式主义。如果查摆问题只是“鸡毛掸子打屁股”,甚至把自我批评变成自我表扬、相互批评变成相互吹捧,不仅会使党内作风庸俗化,更会令活动失效、群众失望。
打牢学习教育和查摆问题两个基础,关键在“严”和“实”两个字。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参加活动,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格要求,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一个“严”字,能让人“照好镜子、正好衣冠”;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抓好学习教育、紧密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查摆问题,一个“实”字,能让人“洗好澡、治好病”。
学习教育、查摆问题是“知”,整改落实、建章立制是“行”。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是教育实践活动中应该掌握的辩证法。对查摆出来的问题,要深刻分析原因,明确整改方向,制定整改措施,规定整改时限,一个一个加以解决。只有这样,牢固的基础才能化为切实的成效,既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又革除作风上的顽疾。学习教育深刻了、查摆问题深入了,整改落实才有靶子、建章立制才有准心。教育实践活动中,要切实打牢这两个基础,让活动有高标准、高质量,落实好中央的高要求,回应好群众的高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