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精神病院健康知识宣传栏
精神病院健康知识宣传栏——抑郁症
什么是抑郁症?
●它是最常见的心理问题
●它影响着数百万人的工作、学习和家庭生活
●它是一种对人的躯体、思维、感受和行为均产生负面影响的疾病
●它使患者承受着巨大的情感痛苦,并且也给他们的家人和朋友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它是一种能够治疗的疾病,但大多数人不知道
●它可以影响到任何人,包括我们自己
什么原因会导致抑郁症?
确切的原因尚不清楚,但绝大多数专家认为当一个人同时存在以下多个社会、心理和躯体方面的问题时,脑内会发生某种生物化学改变,就出现了抑郁:
●长期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
●人际关系问题
●经济问题
●突发的、严重的损失
●悲观厌世
●自尊心差
●处理问题的能力有限
●酒精或药物滥用
●慢性躯体疾病
●抑郁症家族史
怎么能知鉴我是否患了抑郁症?
如果你认为自己患了抑郁症,最好去看精神科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员,他们有资格评估这类疾病。不过,下面的自我测试可以帮助你决定要不要去看专业人员。
抑郁症的自我测试
检查一下你过去两周或更长时间内是否出现以下抑郁症状:
——绝大多数时间感到悲伤或情绪低落
——对多数活动或性生活失去了兴趣
——体重或食欲发生变化
——睡眠不好
——坐立不安、急躁或易激惹
——易出现疲劳感
——内疚、无价值感或无助感
——记忆或集中注意力困难,做事犹豫不决
——反复出现死亡或自杀的想法,觉得活着还不如死了好
如果你同时存在几个上述症状,最好尽快看专业人员,不要再拖延。这样会使你避免更多的痛苦和损失。
抑郁症的注意事项
●要意识到自己的疲惫感、无价值感、无助感和无望感是疾病的症状,是可以治疗的
●尽量减轻生活中出现的压力,保持身体健康,有规律地锻炼身体,参加社交活动。
●向精神科医生或资深心理治疗师寻求帮助 ●不要试着用自己服药、饮酒或吸毒的方式来解决目前的困境
●在抑郁症缓解之前,不要做重大的决定
●不要被自己消极的思想所左右,如结束自己的生命
为什么抑郁症患者没有得到他们所需的治疗?
●不了解抑郁症的症状和治疗方面的知识
●难以找到精神科医生或训练有素的心理治疗师
●治疗费用问题
●认为自己的问题应该自己解决
●因害怕被歧视而不愿寻求治疗
●家人不鼓励他们去寻求治疗
●非专业医务人员用处理躯体问题的方式来治疗抑郁症状
如何治疗抑郁症?
严重的抑郁症通常需要抗抑药物治疗,同时也可以配合心理治疗。轻、中度的抑郁症,通过单纯的心理治疗可以恢复。但在国内,有时难以找到合格的心理治疗专家。
抗抑郁药物:
●能够减轻抑郁症状,但不能解决导致抑郁的潜在问题
●要想获得有效的疗效,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坚持规律服药4-6周,并且随后应继续服药6-12个月以预防复发
●常有轻微的副作用,但不会成瘾
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心理治疗师提供心理治疗:
●给予情感上的支持
●鼓励你认清并探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与你一起分析导致抑郁的原因
●与你共同找到处理问题的新办法
●通常至少需要6次治疗,每周的治疗时间为30-60分钟
每个人是否有时也会感到情绪低落?
是的,一个人偶尔感到悲伤、疲劳或气馁,这不是抑郁症。一个人患抑郁症后是难以凭借自己的力量摆脱的
重性精神病科普常识
1、什么是重性精神病?
重性精神疾病是指临床表现有幻觉、妄想、严重思维障碍、行为紊乱等精神病性症状,且患者社会生活能力严重受损的一组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六种。、重性精神病危险等级评估 6级是怎么分的?
0级:无符合以下1 ~ 5级中的任何行为; 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
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 停止。包括自伤、自杀。
5级:持管制性危险武器的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
3、重性精神病患者为什么不承认自己有病?
不承认自己有病是绝大多数精神病人的共同特点。有些患者发病早期,尚能认识到自己的精神状况和以前不一样,会感到奇怪,有的患者可有会到医院就诊,此时,患者病情较轻,治疗也比较容易,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咨询、诊治。一旦诊治不及时,病情严重了,患者会完
全不承认自己有病,坚持拒绝就诊治疗,家属(监护人)只能采取哄、二骗、三强制”,但效果也有限。
4、怎样识别早期精神病? 精神病早期症状主要有:⑴懒散:不讲个人卫生、工作不认真、不遵守劳动纪律;⑵淡漠:对人冷淡、回避社交、寡言少语、呆坐或无目的漫游;⑶自语、自笑:喃喃自语但不知所云、或独自发笑而令人不解;⑷猜疑:无端猜疑他人对自己有恶意、情绪异变、无故发脾气或
紧张恐惧;⑸莫名其妙身体不舒服:总强调自己失眠、头疼、易疲劳,以此为由长期回避社交或工作,也不积极治疗身体的不舒服,安于现状又不觉得不妥;⑹窥镜症状:长时间呆坐镜前端详自己面容;⑺情绪不稳:情绪变化无常,与其既往性格明显不符。
5、精神病能治好吗?
一般人所说的精神病,往往指精神分裂症,这类病人多数都能治好。
6、精神病人何时需要住院治疗?
住院治疗是为了保持患者或周围人的安全,也便于医护人员观察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当病人出现:⑴伤人、毁物;⑵自伤、自杀;⑶症状丰富却拒绝治疗;⑷诊断不明;⑸严重药物副作用;⑹多种药物治疗效果均不佳,需住院系统调药。
7、在社区容易引起危害行为的精神病有哪些? 精神分裂症是最容易引导起危害行为的精神病。此外躁狂症和严重的抑郁症、饮酒吸毒所致的精神病、脑外伤脑部疾病导致的精神病、急性短暂精神性障碍等也不少见。
第二篇:健康知识宣传栏
卫生与健康(大标题)
爱国卫生基本要求:爱护环境,注重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习惯,远离疾病。校医给小朋友们的话: 小朋友们,大家都知道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我们的学习和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老师希望大家都能自觉讲卫生,时时不忘好的卫生行为,特对小朋友们的习惯提出以下要求: 卫生打扫习惯:
三清扫:清早、中午和放学后坚持打扫教室与清洁区; 勤捡:看到纸屑杂物,能主动捡起扔进垃圾桶; 教室经常开窗换气,地面多洒水。生活卫生习惯:
早睡早起,每天应睡足10小时;
睡前不要吃得太饱,喝得太多,玩得太累;平时保持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 举止文明,不说脏话。个人卫生习惯:
早晚要洗脸、刷牙,毛巾、口杯要专人专用; 饭前便后要洗手;
衣着整洁,不穿奇装异服;
要做到六勤:勤洗澡、勤洗头、勤理发、勤洗手、勤换衣服、勤剪指甲; 随身带手绢手纸;
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不在墙壁、桌子上乱刻乱画、乱涂乱抹; 不在嘴里乱咬东西(如铅笔、指头等)。体育锻炼习惯:
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每天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充沛的精力; 饭前饭后不做剧烈运动。饮食卫生习惯:
定时定量,营养要全面,不偏食、不挑食; 吃饭要专心、愉快,细嚼慢咽; 不吃零食(禁止带零食进校门),不吃霉烂变质等不洁食物;
不吃没有卫生保障的食品,不吃没有清洗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 不吸烟、不酗酒,少喝饮料。用眼卫生习惯: 读写坚持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握笔手指离笔尖一寸,胸离桌沿一拳; 不要在强光下看书,不要行走或坐车时看书,不要躺着看书,不用脏手揉眼睛; 眼保健操要认真做,长期坚持才有效。
青少年吸烟的危害(大标题)
首先,它是对生命的危害。青少年吸烟的危害比成年人更大。因为青少年正处在身体迅速成长发育的阶段,身体的各器官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比较稚嫩和敏感,抵抗力不强,而且对各种有毒物质的吸收比成年人要容易,所以中毒更深。青少年吸烟还可能导致早衰、早亡以及影响下一代的发育。吸烟会引起少女的月经紊乱和痛经。
第二,吸烟对心理功能有害无益。长期吸烟会导致注意力和稳定性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同时还会降低人的智力水平、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青少年吸烟成瘾,可能引起思维的严重退化和智力功能的损伤,严重的会导致思维中断和记忆障碍。吸烟对青少年的智力、个性、心理品质、学业等都有害。
第三,青少年吸烟会助长其追求享乐的生活态度,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会促成不良交往,诱发不良行为,甚至引发犯罪。为了弄到买烟的钱,不惜偷窃、敲诈勒索、抢劫。
青少年吸烟还会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吸烟现在已经成为引起火灾事故、危害公共安全的重要原因。香烟的烟雾会污染周围环境,损害他人健康。同学们,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请自觉远离烟草!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大标题)
5月15日是碘缺乏病宣传日。碘缺乏病(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又称碘缺乏病,主要由于摄碘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种地方病。
碘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是甲状腺素的组分,成人每人每天需碘量约为100—500微克。缺碘时,甲状腺合成甲状腺素减少,使血液甲状腺深度降低,从而导致垂体前页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促进甲状腺增生肥大。
碘缺乏病的主要表现:甲状腺增生和肥大。
缺碘的主要危害:影响胎儿和新生儿的大脑发育,以及影响儿童和成人的大脑功能。在严重流行区,儿童可患地方性克汀病,是因母体严重缺碘而造成的一种先天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矮小、痴呆和聋哑等,同时还可产生以下危害:早产、死胎、畸形发生率增加;单纯聋哑;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亚克汀病,即智力轻度落后,神经系统轻微受损,生长发育迟缓。
碘缺乏病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正确食用含碘食盐。在重病区除食盐加碘外,要求重点人群口服碘油胶丸等碘制剂。碘缺乏病患者可口服甲状腺片或碘油胶丸治疗。
让贫血远离小学生(大标题)
小学生患有贫血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不仅影响生长以育,还对学习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所以防止小学生的贫血---刻不容缓。我国缺铁性贫血流行率历来很高,主要原因是优良蛋白质摄入不足,难以满足机体旺盛的铁需求。
即便是无明显症状的“边缘性”贫血,对健康依然有明显损害:
1、导致肌肉有氧代谢能力减退,爆发力、肌张力、耐力等体能明显下降。
2、因脑组织缺氧而影响认知、记忆、抽象-逻辑思维,导致学习效率下降。
3、干扰神经递质的代谢,引发系列性神经活动紊乱,出现烦躁不安、注意力涣散、多动等。
4、免疫功能下降,尤其易罹患呼吸道疾病。
5、铁吸收障碍,因肠系膜功能失衡,使身体增加对铅、镉等重金属的吸收。
6、困倦乏力、口角炎与舌炎、异食癖、心悸、恶心等;
中重度的贫血患者对健康的损害更严重,表现为:
1、体力劳动后感到心慌、气短;心动过速,可引起心绞痛,贫血性心脏病;
2、头晕、耳鸣、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
3、严重时引发昏厥 因此,在人们日益关注生活质量的现代社会,更应注意防治儿童青少年缺铁性贫血。建议采取的措施有:
(1)“中、重度”贫血宜在医师指导下接受铁剂治疗;
(2)“轻度”及“边缘性”贫血者宜通过铁强化酱油等途径,对日常膳食进行铁强化,从根本上解决铁营养不足问题。膳食改善是重点:
重点如挑选富铁食物,充分利用食物互补作用,实施科学膳食制度和保持营养素摄入平衡等。不光是选择铁含量营养丰富的食物,还要选择人体易吸收能有效利用的食物。
例如:选择食物不能光看含铁量,还要看吸收率,最符合条件的是瘦肉、鱼虾、猪肝等,而不是鸡蛋、牛奶(所含铁属非血红素铁,难以分解吸收)。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饭前吃西红柿、喝橙汁等可显著促进铁吸收;相反,吃饭前后饮茶(含大量鞣酸)可使铁吸收量减少40%。
不要盲目增加动物性食物成分,以免导致营养素失衡,诱发肥胖、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疾病。
第三篇:儿科健康知识宣传栏
儿科健康知识宣传栏
序号***1
3健康知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小儿肺炎支气管哮喘新生儿黄疸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何预防输液室患儿跌倒小儿输液的健康教育发热宝宝的家庭护理什么样的宝宝容易生病小儿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小儿发热的观察和护理住院部温馨提示页码***314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简称“上感”,是指鼻、鼻咽和咽部的炎症,90%由病毒引起。轻症患儿表现为流涕、鼻塞、喷嚏、咽部不适、轻咳、不同程度的发热。重者畏寒、高热、头痛、无力,甚至高热惊厥。健康教育:
1、饮食:给予清淡、富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多饮水。
2、休息:发热患儿应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新鲜,每日通风1-2次。
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体温、神志、面色变化。
4、高热者做好基础护理:加强口腔护理,年长儿童可用温盐水漱口,做好皮
肤护理,勤换内衣。
5、用药指导:抗感染治疗,向患儿家属讲解相关抗炎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服用的注意事项。
急性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是由上呼吸道感染向下蔓延所致,多见于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主要表现为咳嗽,初为干咳,以后有痰,可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发热、呕吐、腹泻等一般无气促和发绀,喘息性支气管炎除外。
健康教育
1、休息:患儿应减少活动,增加休息时间,环境要安静、整洁,室内空气清新。
2、饮食: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鼓励患儿多饮水。
3、保持呼吸道通畅:痰多可予负压吸痰,清理呼吸道。痰液粘稠不易吸出,应多饮水,勤变换体位,必要时予超声雾化,或用手多叩击胸背部协助排痰。
4、氧疗:出现呼吸急促或气憋,立即给予持续低流量给氧。
5、积极防治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和各种传染病,按时预防接种,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小儿肺炎
肺炎是因不同病原体或其它因素(吸入或过敏反应等)所致的肺部炎症,病原体多由呼吸道入侵,也可经血行入肺。好发于秋冬两季。
一般上感数日后发病,主要表现为发热(热型不一)、咳嗽、气促、肺部可闻及固定的干湿啰音。严重者呈点头样呼吸、三凹征、唇周发绀。重症肺炎由于严重缺氧及毒血症,常有全身中毒症状及其它系统受累表现。
健康教育
1、饮食:少量多餐,多吃高蛋白、易消化食物,以流质为主。
2、休息:高热期应卧床休息,并发心衰者,需严格卧床休息。
3、保持居室环境安静、舒适,通风良好。天气变化时,及时增减衣服,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4、指导患儿休息,经常翻身及更换体位,教会家长帮助患儿有效咳嗽、拍背协助排痰方法。
5、教会家属观察患儿呼吸频率、节律和神志变化的方法,如呼吸突然加快、面色苍白或发绀、鼻翼煽动、神情淡漠或烦躁不安,为病情加重的表现,应及时就诊。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在支气管高反应状态下由于变应原或其它因素引起的可逆性的气道阻塞性疾病。病因主要影响因素是遗传和环境。诱因因素是吸入或食入变应原,如尘螨、各种花粉、屋尘、皮毛、冷空气、煤烟等。
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双肺可闻及哮鸣音。哮喘发作时,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用支气管扩张剂不能缓解,为哮喘持续状态。
健康教育及指导
1、饮食: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严禁食用诱导发病的食物、鱼虾等。
2、休息:急性期应限制活动,缓解期间可适当参加活动。
3、体位:采取使肺部扩张的体位,可采取半卧位或坐位。
4、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和哮喘缓解情况。
5、介绍呼吸治疗仪的使用方法。
6、指导家长给患儿正确用药。
7、增强患儿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
8、避免接触过敏原,除去各种诱发因素。
9、教会患儿及家长根据患儿自身表现进行病情监测,及时就诊。
10、教会患儿及家长选用长期预防与快速缓解的药物,正确、安全用药。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时期体内胆红素(大多为未结合胆红素)的累及而引起皮肤巩膜等黄染的现象,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两大类。表现为皮肤发黄、厌食、呕吐、体重不增、尿色深黄、有时反应差、拒奶等。新生儿黄疸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即考虑为病理性黄疸:
1、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血胆红素>60mg/L。
2、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黄疸退而复现。
3、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50 mg/L。
4、血清胆红素足月儿>129 mg/L,早产儿>150 mg/L; 血清结合胆红素>20 mg/L。
健康教育及指导
1、指导家长观察皮肤黄染情况,防止复发。
2、按医嘱继续观察并口服退黄药。
3、坚持母乳喂养,避免在夏季断奶,添加辅食要采取逐渐过渡的方式,注意合理喂养。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尿布、玩具、奶瓶的消毒工作,以防感染。
5、注意气候变化,按时添加衣服,避免过热和受寒。
6、注意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并定期复查。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ITP是指外周血小板减少、引起皮肤、粘膜,甚至内脏出血的一种原因未明的出血性疾病。与免疫因素、脾脏因素、毛细血管因素,血小板功能异常有密切关系。表现为起病急骤,主要为自发的皮肤及粘膜出血;多数为散在的针尖大小的出血点,亦可见大片的瘀斑、以四肢为多。半数以上的患儿有鼻衄、齿龈出血。发病前1~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或病毒感染史。呈自限性,少数可转为慢性。
健康教育及指导
1、饮食 :进食清淡、易消化、少刺激、无渣食物,有消化道出血时应禁食。
2、活动: 急性发作时卧床休息,出血严重时绝对卧床休息。
3、不要用力擤鼻涕、宜用软毛牙刷刷牙。
4、活动时避免身体挤压和外伤,进行各种穿刺检查后要局部施压5~7分钟。
5、内衣柔软、宽大、舒适、常擦澡、保持皮肤清洁,勤剪指甲。
6、保持大便通畅,多食蔬菜、香蕉。
7、注意观察大、小便颜色、性状、皮肤紫癜、瘀斑情况。
8、注意预防感染、避免受凉感冒。
9、皮质激素类药物,不能自行停止吸用,要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量停药。
10、复查时间及指征 出院后1~2周检查血小板计数,持续6个月至1年以上。
如何预防输液室患儿跌倒
一、进入输液区时,请留意透明玻璃的防撞提示。
二、进入厕所时要注意防滑,看护及扶好患儿,以防跌倒。
三、患儿在洗手时,请使用患儿专用洗手池,请勿让患儿站在成人使用洗手池上,以免不慎造成跌倒。
四、请勿让小孩在光滑的地面到处打闹、玩耍,以防跌倒。
五、穿刺时,把患儿放在穿刺台上时要注意看护扶好,勿把患儿放上穿刺台后,去取其它物品或让患儿离开自己保护范围及视线,造成意外跌倒。
六、勿让患儿随意攀爬输液室内建筑,以防跌倒。
七、不要让患儿睡在输液凳上补液,以免翻身时不慎跌倒。
小儿输液的健康教育
为了保证宝宝的输液安全,请您配合医护人员做好以下的工作:
一、输液前:
因小儿血管较细,或因疾病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大、脆性增大,再加孩子哭闹不配合或者过于紧张血管收缩等因素,会影响“一针见血”的成功率,希望家长理解及共同配合:
1、安抚与鼓励患儿,减少恐惧。
2、穿刺时要配合护士做好患儿固定。
3、如果您的宝宝有药物过敏史,请告知医护人员。
二、输液时:
1、输液时护士会根据小孩病情、年龄、药液的性质、浓度调节输液的速度,请家长不要擅自调节输液的速度。
2、输液过程中家长应留意小孩输液局部皮肤及患儿的变化,如有红肿、肿胀、疼痛、皮疹、发冷等不适,请及时告知护士。
3、输液时应在输液室内,请勿自行外出,以免药物滴速发生改变及发生输液反应时未能及时处理,导致意外发生。
4、如输液完毕时,有可能针管前端会有少许回血,此为正常现象,请勿惊慌,家长可先将输液调节器下调关上,并呼叫护士。
5、如果出现输液管内有气泡、针头或输液管脱落时,请勿自行处理,可先将输液调节器下调关上,并呼叫护士。
三、输液后:
1、输液拔出针头后按压棉签下的针眼3~5分钟,至针眼无渗血为止,不要揉擦及松手,以防皮下淤血。棉签请丢弃到医疗垃圾桶内。
2、输液完后20分钟方可离开医院。感谢您的配合!
发热宝宝的家庭护理
宝宝为什么发热?
发热,大多是因为宝宝身体感染了各种病毒、细菌等各种病原菌的一种表现,也是宝宝身体抵御感染的一种防御反应。小儿发热,是儿科许多疾病的一个共同症状。
一、小儿发热的分类:小儿正常体温为36.0℃~37.4℃。
1、低热:37.5℃~38.5℃
2、中热:38.6℃~38.9℃
3、高热:39℃~40℃
4、超高热:40℃以上
二、宝宝发热了怎么办?
1、低热:一般不用退热药,给宝宝多喂水,解开衣服被褥散热。
2、中热:可服退热药,多量体温,观察宝宝体温变化情况。
3、高热:服退热药同时辅以物理降温,以温水擦浴最佳。
4、宝宝发热就诊回家后,除了观察体温外,还要观察宝宝精神状态及反应情况,如比平时异常时,要及时就医。
三、有关知识:
1、发热宝宝要多喝水,每次量不要太多,但也不要等宝宝想喝的时候再喝。
2、服用退热药后应给宝宝多饮水,30分钟后测量体温观察用药效果,用药后不会立即退热。一般30分钟后开始出汗退热,退热药服用后体温暂时降至正常;药物作用消失后,体温仍会升高,常用退热药作用时间4~6小时,如果体温再次升高,可按药物说明书或医嘱再次使用有关退热药。
3、物理降温:①将宝宝衣被解开,皮肤尽量暴露在空气中,以达到散热作
用。②温水擦身,即用32℃~34℃的温水,擦拭额头、颈下、腋下、腹股沟及宝宝四肢,毛巾不要太湿。③温水浴前后测量患儿的体温。
四、常见误区:
1、过度保暖:宝宝高热时,仍担心着凉,过度穿着。正确做法——宝宝高热时,应减少衣着,利于散热退烧,退烧后可适当补充衣服。
2、就诊用药后当天完全退热:发热只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完全退烧需要等疾病消除后才能实现,任何疾病的治愈需要一个过程。
五、温馨提示:
1、家里备一只体温计,如发现患儿精神不振、面色潮红、呼吸加快、额头发热应立即测量体温。
2、家里常备小儿退热药,当体温达38.5℃以上时,可在家里服退热药后再看医生。
3、高热抽搐的紧急处理:若宝宝在家高热时,突然出现瞪眼,四肢强直、嘴唇发黑时。立即指压人中,头偏向一侧,防止因呕吐误吸而发生窒息,并立即送往医院就诊。
什么样的宝宝容易生病?
1、不爱喝水的宝宝
水参与了人体的所有代谢,重要性不言而喻。身体丢失水分多时,宝宝抵抗力就会下降,生病机会自然增加,因此让宝宝养成多喝水的好习惯是很重要的。
应对方法:经常告诉宝宝喝水很重要,渐渐让宝宝铭记于心;在孩子外出时,让其随身带上水瓶。
2、不爱吃蔬菜的宝宝
挑食和不爱吃蔬菜的宝宝,饮食结构不均衡,可能引起贫血和一些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的缺乏,容易引起反复感冒。
应对方法:把饭菜做得可口一些(如把菜切得很碎),用色、香、味来吸引孩子。
3、抱奶瓶入睡的宝宝
一些宝宝睡前要喝一瓶奶,或抱着奶瓶就睡着了,也不刷牙或漱口。殊不知,细菌最喜欢牛奶,最喜欢在隐蔽的咽喉部繁殖,于是,宝宝就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了。
应对方法:如果睡前喝奶的习惯改不掉,就提前一小时喝奶吧,喝完让宝宝喝几口温水漱漱口。对呼吸道常反复感染的宝宝,不仅要睡前刷牙,还要每顿饭后立即漱口。
4、有过敏体质的宝宝
这种宝宝大多有家族病史,比如爸爸或妈妈有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等。爱出湿疹、有黑眼圈、睡觉爱打滚、爱揉鼻子眼睛、多动、尿床、打呼噜的宝宝,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机会比一般宝宝多。他们咳嗽的原因不一定是感染,有可能是得了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或碰到了引起过敏的物品。
应对方法:
1、提倡母乳喂养;
2、避免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或环境(如:花粉、动物皮毛、海鲜等);
3、严重的过敏症可考虑脱敏治疗。
5、睡眠太少的宝宝
睡眠充足是宝宝发育的先决条件之一。如果晚上任其贪玩,变成“夜猫子”,第二天还要上幼儿园,久而久之疲乏过度,就容易生病。
应对方法:晚上9点家长带头开始做睡前准备,关闭大灯,营造一个良好而安静的睡眠环境,或给宝宝讲一个睡前故事,让宝宝乖乖入睡,然后大人再悄悄离去忙自己的事。
6、生病后不及时治疗的宝宝
有的妈妈总担心吃药会出现副作用,宝宝生了病不及时治疗,让宝宝像大人那样“扛着”,这是不正确的。病情变化很快,有病还是要及时吃药,及时遏制住疾病的发展过程。如果体内病毒或细菌不被消灭干净,细菌很快就死灰复燃,疾病带来的危害远比可能带来的副作用要高得多,况且短期吃药,大都不会出现多少副作用。
小儿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抗生素问世以来,挽救了无数生命,但其如同一把双刃剑,用之科学合理,可以为人类造福;不恰当则会危害人类的健康,尤其对小儿危害极大。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1、滥用抗生素的同时也“锻炼”了细菌的耐药能力;
2、滥用抗生素还可导致人体内菌群失调;
3、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危害后果严重。
临床使用抗生素的原则:
1、能用窄谱,不用广谱;
2、能用低级,不用高级;
3、能用一种药,就不联合用药;
4、病毒感染不用抗生素;
5、预防疾病不用抗生素;
6、尽量不要皮肤用药;
7、抗生素的联用要遵循协同原则。
小儿不宜用的抗生素:
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都有轻重不等的耳毒性、肾毒性,尤其是耳毒性,可引起永久性耳聋;
2、四环素类抗生素,能与新长牙齿中的钙结合形成黄色结合物沉着,俗称“四环素牙”;
3、氯霉素,早产儿、新生儿禁用,可引起“灰婴综合征”,抑制骨髓造血,导致儿童发生不可逆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4、磺胺类药物,早产儿、新生儿慎用,此类药物可引起新生儿溶血、粒细胞减少等;
5、喹诺酮类抗生素,12岁以下禁用,18岁以下慎用,此类药物可有使儿童骨骺软骨细胞提前骨化,影响儿童身高。
小儿发热的观察和护理
什么是发热?
腋温>37.4℃(测温时间5分钟)
口温>37.5℃(测温时间3分钟)
肛温>37.8℃(测温时间2分钟)
高热:腋温39℃-41℃ 家长怎么确定小儿发热?
1、母亲在喂奶时能感觉到婴儿口腔温度,较容易发现发热。
2、较大的孩子则通过触摸前额发现发热;小婴儿应该触摸孩子的颈部和背部以发现发热。
3、发现有发热应马上用体温计测温,知道确切的温度。家中如何降温及护理
1、多补充液体:为防止孩子脱水必须补充大量的液体,如白开水,稀释的果汁或汤等。婴幼儿应继续给予喂食母乳或其他代用品。
2、物理降温:孩子的物理降温禁用酒精擦浴,比较安全的方式是给孩子温水洗澡或是在孩子的头部用毛巾冷敷。
3、年龄小于4个月的婴儿一般以物理降温为妥,4个月以上的婴儿可遵医嘱服用退烧药,但是连续服用退烧药应该间隔4—6小时。
4、发热患儿在降温的过程中,出汗较多,家长应及时帮助孩子更换清洁干燥的衣服。
5、服用退烧药后1个小时或温水洗澡后1个小时必须给小儿重新测量一次体温,以便家长评估孩子的退热情况。
6、降温不易过急过快,一般以每小时降低1℃为好,以免因降温过快,机体无法及时调整而导致孩子虚脱。
住院部温馨提示:
1、请将物品尽量收于柜内,以保持走道宽敞。
2、请穿防滑鞋,切勿打赤脚,着硬底鞋,慎穿拖鞋。
3、夜间应保持床头灯开启状态,以防不慎跌倒。
4、下床时请先将床档放下。不要翻越。
5、当您服用安眠药或感到头晕时,应暂时卧床休息,避免下床活动至跌倒。
6、当您需要任何帮助而无家属在旁边时,请立即按呼叫器告知护士。
7、家属或陪伴发现病人有躁动、意识不清时,请拉起床档,并通知护士适时给予保护性约束。
8、若发现地面有水渍,请告知工作人员,并避免在有水渍处行走,以防不慎跌倒。
9、若不慎跌倒,请尽快通知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并可将伤害降低最小。
第四篇: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栏
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栏
(一)一、预防近视
少接触电视、电脑、手机,减轻过重的学业负担,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
及早加强对家长的预防近视的指导,确保孩子在校的运动时间。
二、每天应吃多少盐?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一般人群每日食盐量为6—8克。我国居民 膳食指南提倡每人每日食盐量应少于6克
小学生自我保健常识
1、饭前便后要洗手;
2、每天早晚刷牙;
3、定期洗澡、理发、剪指甲;
4、服装整洁;
5、勤晒被褥;
6、讲卫生,讲公德,不乱扔乱倒,不随地吐痰;
7、每天进行一次锻炼;
8、不吸烟,不酗酒;
9、按时让孩子参加计划免疫;
10、主动学习保健知识。
一、怎样预防龋齿?
1.是刷牙和漱口。
2.减少或控制饮食中的糖
3.增强牙齿的抗龋性 含氟牙膏刷牙法,一般浓度不超过0.4%氟化钠,儿童每天早、晚各刷牙
1次,有一定降低龋齿的效果,较易推广,也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佳辅助方法。任何氟化防龋方法,都只能用于水源无氟或低氟区。高氟区不能使用。
二、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哪些?
人体必需营养素包括以下5类:(1)必需氨基酸(2)必需脂肪酸(3)维生素(4)无机盐(5)水
第五篇: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栏10月第一期(定稿)
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栏
2018年10月第一期
防范传染性疾病的常用措施
(一)及早发现传染源
对病人和疑似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二)切断传播途径
平时注意隔离、消毒、杀虫、灭鼠,要消除带菌媒介,搞好食品及环境卫生。个人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
(三)保护易感人群
在传染病流行期对易感染的人要预防接种疫苗,加强个人防护。只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般不会得传染病:
⒈注意日常用品的消毒灭菌,经常保持室内及个人卫生。
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应每天开窗换气至少2次。如有空调设备,应经常清洗防尘网。
⒊打喷嚏或咳嗽应掩着口鼻。用过的纸巾应放在有盖的垃圾桶内,每天清理一次。⒋如果自己患流感或其他上呼吸道疾病,最好在家休息,这样做有利于自身恢复,也避免传染他人。
⒌不要共用餐具、毛巾等日常用品,以防接触传染。⒍注意日常体质锻炼,增强身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
人体健康十大标准
(1)精力充沛
(2)处事乐观(3)睡眠良好
(4)适应能力强(5)能抵抗一般性疾病
(6)保持标准体重(7)眼睛明亮
(8)牙齿完坚
(9)头发有光泽
(10)肌肉、皮肤弹性好
加强锻炼抵抗呼吸疾病 “一场秋雨一场寒”,由于秋季气候多变,往往让人不易适应,病毒乘虚而入,使人致病,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呼吸道疾病。广安门医院呼吸科主任李国勤大夫指出,夏秋季节北方气温温差开始增大,对于一些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人或者小孩来说,因为他们本身气道的防御功能较差,容易受气候季节温差的影响,从而引起感冒、咳嗽。而秋天,花粉过敏也容易引起支气管哮喘。这个季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比较多,因为温差大,早晚比较冷,所以容易着凉,诱发气道、气管的毛病,咳嗽、气喘随之加重。专家建议:
1.老年人锻炼要量力而行,可以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活动。此外,老年人还可以在夏秋季用凉水洗脸,循序渐进地可以增加抗寒能力,减少支气管炎、慢性气管炎、风湿病等慢性病发病。同时早晚冷的时候也要注意增减衣服,以免受凉。在饮食上,忌食油腻的东西,老年人要尽量戒烟,因为吸烟是引发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的重要因素。
2.学龄前儿童的免疫功能发育不是特别健全,所以小孩对气候比较敏感,也是易感人群。尤其是早晚天气变化的时候,容易引起感冒。小孩的支气管炎比较好治,主要就是防止再发作,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早晚增减衣服饮食方面应该多吃杂粮、小米粥、米饭、馒头、青菜、水果、鸡蛋等食物,防止食物单一。贴心提示:保持愉快的心情,平时多笑笑,不仅能使肺活量增大,还能消除疲劳,驱除抑郁,解除胸闷,恢复体力。
秋季预防感冒六大妙招
1.与患者保持1米以上距离。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带病毒的唾液可飞溅到约1米远,当你发现有人要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马上退到1米之外。如果是在电梯或公共汽车上遇到这种情况,可马上转过身去,因为人的眼睛和鼻子是最容易被传染的。
2.勤洗手。有些病毒可以在患者手摸过的地方存活3小时,因此,经常洗手的人能远离感冒。另外,不要养成揉鼻子、抠鼻孔的坏习惯,这样很容易把手上的病毒带到最易被传染的部位。
3.不要在封闭的空间久留。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容易滋生感冒病毒。办公室是易传染感冒的地方,如果避不开这些地方,可以用淡盐水使鼻子经常保持湿润。
4.多喝水。大量的水可以将病毒从身体中带走,防止脱水症(脱水症是感冒的并发症之一)。
5.有氧运动。每天进行30~45分钟的有氧锻炼,如散步、骑车、跳舞等,可极大增强人体抵御感冒的能力,避免患上呼吸道传染病。
6.厨具常消毒。厨房里的海绵和抹布里藏有大量病菌,如果家中有病人,要常用消毒液擦洗他们触摸的东西(如水龙头、门把手、冰箱拉手等)。
秋季“九饮”防感冒
秋季天气变化异常,容易患感冒。下列“九饮”能增强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晚上睡觉前饮用,可以有效地预防感冒的发生。
1.葱白饮:大葱白100克,切碎煎汤,趁热饮。
2.姜茶饮:生姜10片,茶叶7克,煎汤,趁热饮。
3.菜根饮:大白菜鲜根200克,切片煎汤,趁热饮。
4.姜枣饮:生姜5片,大枣10枚,煎汤,趁热饮。
5.萝卜饮:萝卜适量,切片煎汤,加食醋少许,趁热饮。6.三辣饮:大蒜、葱白、生姜各适量,煎汤,趁热饮。
7.姜糖饮:鲜姜末3克、红糖(或白糖)3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8.桔皮饮:鲜桔皮50克,糖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
9.菊花饮:菊花6克,开水冲泡代茶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