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立足本士红色文化--王宇忠(投稿教育教学交流)
【题目】
立足本土红色文化,挖掘语文教育资源
【摘 要】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创造、积累、传承的灿烂奇葩。红色文化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将这种文化使之得于体现、传承并将之发扬光大,却是我们肩于重任的。对此,我认为针对这种文化在教育中的体现,应从大处着想、小处着手,善于立足本土红色文化,挖掘语文教育中应用的丰富资源。【关键词】红色文化 实践活动 德育教学 语文素养
【正文】红色文化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广大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载体,它包含精神和物质两种形态。精神形态的红色文化包括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焦裕禄精神和红旗渠精神等,蕴涵着爱国为民、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等精神,这些精神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渊源。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是反映这些革命精神的载体,通俗地讲,也就是红色 文化资源,它包括革命遗迹、文物、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 陵园等,其直观形象,具有较强的熏陶渲染性和实践教育性。
总的说来,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创造、积累、传承的灿烂奇葩。红色文化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将这种文化使之得于体现、传承并将之发扬光大,却是我们肩于重任的。
对此,我认为针对这种文化在教育中的体现,应从大处着想、小处着手,善于立足本土红色文化,挖掘语文教育中应用的丰富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改革鼓励教师成为教材的开发者、建设者,引导学生多渠道、全方位地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
我惠阳地区地处珠江三角洲大三角地带,面临南海、背倚东江、田园锦绣、物产丰饶,孕育了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惠阳人民。如邓演达、邓仲元、郑仕良、郑怀昌、叶挺等一批仁人志士。惠阳人民为了家乡这片乐土,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不息,辛亥革命追随孙中山先生者众,大革命时期,成为中共早期建党地区之一,抗日烽火年代,惠宝人民抗日游击纵队就在这里发祥。因此,留下了极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如邓仲元故居、叶挺故居、惠阳县第二区行政委员会旧址、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旧址、淡水革命烈士纪念碑等。近年,惠阳区政府又着力打造红色文化,新建了叶挺纪念馆,淡澳河廉政文化长廊等,进一步丰富了惠阳的红色文化资源。那么,作为惠阳地属的一名语文教师,该如何利用这些丰富的红色文化来丰富我们的语文教学呢?本文就笔者的一些尝试粗略的谈谈。
一、立足惠阳红色文化,开展多样实践活动。
1、开展“惠阳红色文化之旅”。惠阳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捍卫过的地方,在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展开的英勇不屈的斗争中,一大批革命先烈在惠阳这片土地上谱写了光辉的历史篇章,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斗志,已成为惠阳人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如何让孩子更深刻的理解这宝贵惠阳精神,笔者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参观“惠阳八大红色景点”,包括有淡澳河廉政文化长廊、革命烈士纪念碑、惠阳县第二区(淡水)行政委员会成立大会旧址、邓仲元故居、广东革命政府东征军行营旧址、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成立旧址在秋长周田村育英楼、叶挺故居、叶挺将军纪念园。通过这八大红色景点的参观学习,学生深深体会自己生活的这块土地蕴含着多少英雄的热血,感受革命英雄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斗志,从而丰富学生的写作语言,充实学生写作的素材。
2、开展寻找革命英雄事迹的竞赛活动。充分利用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寻找惠阳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然后评出一二三等奖,只要有评比,学生们都是充满兴趣的,他们通过查阅图书,或是上网查询,甚至有些学生到惠阳区图书馆查找旧报纸的,更甚之是有个别学生走访老红军与烈士家属,争取获得最详细的第一手资料,如叶挺将军出生所在地秋长周田村的现村民老者,还有是邓仲元的后人等。
3、开展写作和动手制作手抄报竞赛。这两项竞赛是在前面两点的实践活动的前提下得于施展的,分两个部分:一是写自己关于参观“红色景点”或阅读有关英雄事迹的感想;二是制作 “红色文化之旅”手抄报。这两项竞赛活动,学生都踊跃参加,老师并都将其优秀作品通过展览板向全校展示。一方面,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肯定和表扬;另一方面也激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总之,这些革命英雄的事迹,通过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致使语文教学不再那么单一,开始有了多元化,不但让学生对语文课有了兴趣,对语文学习有了信心,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爱我故里,爱我中华的情感。
二、立足惠阳红色文化,渗透语文德育教学。
在我们语文教学中,教材是本,有许多课文都是红色经典,是革命精神的产物,如《芦花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沁园春.雪》在教学这类题材的课文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联系实际,用革命先烈和革命前辈在物质条件极为恶劣的环境中,依然矢志不渝地进行革命斗争的事例,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利用革命先烈和革命前辈在遭受敌人严刑拷打的非人折磨下,即使牺牲生命也依然不改其志,矢志不悔,无限忠诚党的革命事业的高风亮节,对学生进行信仰教育和诚信教育;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引导学生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教育学生不忘历史,真正做到饮水思源;通过革命队伍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严格自律,舍小家顾大家,屡次以少胜多的事例,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把教材与本地的革命史和身边的革命遗迹当作一篇篇活教材,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以激励学生,让学生在今昔对比中发现自己的弱势和不足,增强学生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立足惠阳红色文化,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革命先辈在革命斗争中所发挥出来的巨大作用,与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善于利用一切语文手段来服务革命工作有莫大的关系。发动群众参加革命,需要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演讲才能;拟定决议或决定,需要有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执行上级的命令和决议,需要有良好的领悟能力和理解能力;商议和决定重大事件,需要有良好的倾听与交流能力等,综合起来即是“听、说、读、写”的能力,这都是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并培养的。现在的有部分学生存在着忽视语文学习,漠视语文能力培养的倾向,针对这一状况,我们有实践性的课外活动,如参观本土“红色景点”,收集各景点的相关资料,并开展一系列综合性活动。例如,我们带学生去参观惠阳淡水周田村叶挺纪念园,开展活动如下:
1、先阅读有关叶挺将军的书籍;
2、记录参加活动流程;
3、记录讲解员讲述叶挺将军的相关资料;
4、开展征文活动(在踏访中收获的感想、体会、心得、故事等,均可用文字详实地写下来,也可以写成实践小论文、调查报告、诗歌等,不限文体)等等。
参观叶挺纪念园实质我们红色文化之旅一部分,开展了多项活动,在实际上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尤其在整合能力方面得到很好的锻炼。此外还有参观邓仲元故居、广东革命政府东征军行营旧址、淡澳河廉政文化长廊、革命烈士纪念碑等惠阳红色景点,通过一系列综合性活动,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从而培养好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
惠阳红色文化,能够在一代代人心中得于流传,影响,或至于发扬光大,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是本职,同时能结合语文教学,挖掘并善用这些文化资源,让学生走出课堂,沟通课堂内外,在喜闻乐见的氛围中切实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这切实是能做到,并能做好的。
【参考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学习东江革命历史 做东江人民好后代》(惠州市“朝阳读书活动系列丛书”)
《丰碑——惠阳红色史迹寻踪》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第一作者】 姓名:王宇忠 姓别:男
出生年月:1979年5月
工作单位:惠阳崇雅中学初中部 职称:语文中学一级 学历:本科
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 目前从事惠阳崇雅中学语文教师,正开展 “基于惠阳红色文化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 课题研究活动。联系方式: 电话:*** 邮箱:205020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