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吾峰镇四抓着力破解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
吾峰镇四抓着力破解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
在基层组织建设年中,彝良县龙安乡针对农村党员年龄老化,青年党员比例较小的现状,从发展党员工作源头入手,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农村青年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着力解决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
抓宣传引导,拓宽农村入党申请人队伍。为了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向党组织靠拢,通过各种有效载体,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提高他们对党的认识,利用身边的优秀党员事迹来教育农村优秀青年,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逐渐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同时,做好返乡“致富能手”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把有创业精神的返乡青年及时培养成党员,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站点和中心播放户加大对农村青年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鼓励他们带头发展产业逐渐成为“致富能手”。今年,全乡共有38名优秀青年和优秀致富带头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抓素质教育,提高综合能力。充分利用村党支部活动室等教育培训主阵地,定期不定期的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他们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育,瑞正他们的入党动机。近年来,乡委从党校、计生、财政、农业等相关部门聘请了10名业务骨干组成“流动党校”师资队伍,把各类培训班办到村组农户、办到田间地头。共举办农村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13期,共培训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村青年入党积极分子200余人(次)。
抓选拔渠道,优化年龄结构。对农村党员年龄老化问题严重的村,实行目标化管理,对无特殊原因,连续两年不发展党员的进行组织调整,并在全乡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要求各基层党组织变从前的“坐等上门”为“主动上门”,注重从生产一线的农民知识分子、返乡知识青年、大学生“村官”、致富带头、退伍军人中选拔,从农村经济能手中择优,从党员力量薄弱、后继乏人的村支部培养,使积极分子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抓跟踪管理,确保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质量。对每名入党申请人党支部都及时建立名册,经过半年以上的了解考察,对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建立了专人档案。要求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向党组织汇报思想情况,每半年由培养联系人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察。乡党委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动态管理,保持常数,要求平均每个支部要达到3人以上,一般每半年进行一次分析评议。对那些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党组织全面考察已具备党员条件的及时列为发展对象,使其尽早加入党组织。
第二篇:和平镇“四抓”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和平镇“四抓”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近年来,和平镇党委结合实际,通过抓发展、抓培训、抓示范、抓帮扶,切实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使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作用。
抓党员发展,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坚持数量质量并重的原则,放宽视野,注重从回乡高中和大中专毕业生、致富能人、退伍军人以及外出务工返乡青年中发现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不断补充新鲜血液。认真落实培养措施,使更多思想好、有文化、会致富的经济能人加入到党组织中来,进一步改善了党员队伍结构。推行发展党员票决制、公示制、责任追究制,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2011年全镇共发展农村党员17名。
抓教育培训,为党员群众忙“充电”。深入推行“六类学习法”(领导干部带头学、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严格学、农村党员认真学、外出务工党员寄送学、行动不便的党员上门辅导学、支部党员交流互学)制度,消除党员学习盲区,确保党员学习制度化、全覆盖。2011年,全镇共举办科技及实用技术培训班52场(次),培训人员3000余人(次);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1期,培训人员182人(次);举办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培训1期,培训人数达191人;举办廉政
教育专题讲座1期,参加人员87人,镇、村、组干部理论培训面达98%以上。通过抓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党员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能力和本领。
抓典型示范,为群众增收致富树立“标杆”。重视发挥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注意发现党员群体中的先进事迹,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形象。通过开展农村党员致富先锋争创活动,在全镇范围内培树了一批农村党员先进典型,以庆祝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为契机,表彰了2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16名优秀共产党员和13名“农村党员致富先锋”,在全镇广大农村党员中形成了“比、学、赶、超、帮”的良好氛围。
抓帮扶关爱,为社会弱势群体送去“温暖”。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扎实开展困难党员关爱活动。2011年,对79名农村特困党员、225 名60岁以上农村困难老党员建立帮扶台帐,把169名符合条件的贫困党员纳入低保补助。春节来临之际,在镇级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安排专项资金3.28万元用于慰问活动,给33名离退休老干部送去了价值4950元的慰问礼品;为29户军列属送去价值3900元的慰问礼品;为全镇10户特困户送去7500元慰问金,并详细了解他们家庭生活情况和身体健康状况,帮助他们分析贫困原因,找路子、想办法、出主意。同时,积极向他们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在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发挥积极作用。(和平镇组织办
普绍贤)
第三篇:巴林右旗着力破解农村牧区动员队伍老龄化问题
亮点工作简介:
巴林右旗着力破解农村牧区党员队伍老龄化问题
近年来,巴林右旗就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破解农村牧区党员队伍老龄化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敞开入口,择优储备。明确入党积极分子标准,将嘎查村18周岁以上非党干部、产业带头人、复退军人、大学生村官、新毕业生、经济合作组织成员等优秀青年全部列为积极分子培养对象,通过党员“一帮一”、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教育引导他们主动向党组织靠拢,为发展党员储备后续力量。二是教育培养,促进成长。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制度,充分利用远程教育频道、业余党校、党员培训中心和农牧民学校等阵地,通过办班培训、党课辅导、实践锻炼等方式,强化教育培养,促其早日成熟。三是数质并重,择优发展。严格执行发展党员“四票决”、“四公开”制度,按照35岁以下青年党员,高中以上学历党员,生产工作一线党员,产业带头人、经纪人党员,均占发展党员总数70%以上的指导性比例,严格程序,保证质量,本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把符合条件的优秀青年全部吸收进党组织,实现青年农牧民党员发展数量与质量的同步提升。目前,全旗农牧民党员中35岁以下的占23.1%,同比2008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
第四篇:琴溪镇:“四访”找问题 “四查”抓整改
琴溪镇:“四访”找问题 “四查”抓整改
“以前都是我们找干部办事,现在是干部找我们,主动为我们办事。”琴溪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后,像这样的评价在老百姓当中越来越多。
倪红星是琴溪镇马鞍村的村民。因为白天在城里做建筑工人,所以平常晚上八九点钟就睡觉了,然而最近几天他却睡的很迟。他告诉记者,这几天晚上镇村的领导在挨家挨户的走访,明天晚上就要到他家访问,所以他今天要整理一下,以便明天能提一些好的建议。正如倪红星所说,连日来,琴溪镇组织干部利用夜晚时间走村入户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
镇活动办工作人员介绍,这是琴溪镇开展的“夜访”活动。因为在农村,大部分群众白天都在外上班或务农,只有晚上才有空,既然要真走访就不能漏了这些人。
“夜访”只是琴溪镇“四访”之一,此外还有“巡访”、“随访”、“跟访”。所谓“巡访”,就是所有镇干部集中时间分组分片进行系统巡访,实现全镇村组全覆盖。2月初,该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队,联系村组长和干部参加深入全镇8个村170多个组进行了全面走访,收集意见建议200多条。
“随访”,就是随机访问,要求镇村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随身携带民情日记,以便及时记下群众的意见。2014年以来,琴溪镇322省道拆迁进入了攻坚期,正逢开展第二批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了“随访”机制后,镇里干部在上门谈拆迁时,必须一边谈拆迁,一边把他们作为被走访群众进行访问,了解拆迁户的家庭情况,研究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这样一来,拉近了与拆迁户的距离,赢得了他们对拆迁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全镇率先签订拆迁协议的马桂平告诉记者:“本来拆迁顾虑还很多,但是看到他们这么真心诚意的帮助我,我想他们也不会让我吃亏,所以我就签了。”
“跟访”,就是针对之前走访上来的问题解决落实情况,要定期不定期带着问题下去跟踪问效。2月份镇纪委书记何艳在走访中,了解到赤滩村66岁村民陈改香罹患重型精神病、高血压、糖尿病,因身体右下肢残疾不便行动,2011年曾经申请慢性病,因提供资料不全被打回。问题摸排回来后,她立即向镇卫生院了解了慢性病办证的相关情况,2月25日上午,她和卫生院及村两委相关人员入户帮其准备相关上报所需材料。26日陪同陈改香到县医院部就诊,并于27日完成相关慢病材料的申报工作。说到这件事,陈改香十分感动,她说:“干部们很关心我们,真是比亲人还亲。”
通过“四访”,能够把问题意见收集上来,但是干部走访中的作风如何,走访效果怎么样还是个问号。针对这个问题,琴溪镇采取了“四查”来整改。
“四查”即查走访群众“民情日记”记没记;查服务群众作风实不实;查解决问题积极不积极;查走访效果群众满
意不满意。
关于“民情日记”,活动办要求如果是涉及群众反映比较重大或涉及面广的事情,走访人必须记下电话号码。镇里会安排专人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并打电话回访,询问走访人的态度、作风及问题解决情况。此外,活动办还将走村入户通过面对面问、发放问卷调查等形式检查走访情况。年终还将把检查结果与个人绩效挂钩。其结果是机关干部“暗中较劲”,看谁的服务更优,比谁的办事效率更高。在比的过程中,工作作风逐渐转变了,服务群众更为主动了,群众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了„„
第五篇:灵峰镇“四抓四促”重实效扎实推进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创先争优
灵峰镇“四抓四促”重实效扎实推进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创先争优
灵峰镇突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把握“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目标,采取“四抓四促”方式,扎实推进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党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全镇现有15家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5个,已建党组织1家。其中,参加活动的党组织1个,参加活动的党员25名。以下是我镇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在创先争优活动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一、抓组织领导,促整体工作落实
一是组建领导机构。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其他党委委员为成员的指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创优办。二是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党建工作新的实践探索。工作面广,难度大,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根据上级党委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出《关于在全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和社会组织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确立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要求、主要内容、对象范围、活动载体、推进方式和组织领导,建立活动机制。三是深入企业和协会,落实联系点制度。按照“书记抓、抓书记”的要求,镇创先争优指导小组围绕落实领导包抓责任,普遍推行了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活动中,共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派驻了20余名党建工作联络员和兼职组织员,党的工作覆盖面达到100%。四是切实履行职责,强化督促指导。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指导小组通过深入基层调研等方式,掌握工作进度,总结交流经验,研究解决问题。先后召开了2次全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推进工作会,听取各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五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充分利用企业文化长廊、公益阅报栏、公益广告牌等阵地宣传创先争优活动的内容。
二、抓创新载体,促活动丰富多彩
各组织根据各自实际,灵活创新载体,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一是普遍开展了“四有四送”活动。规模以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全部完成了“四有四送”任务。即做到,有党员活动场所、有党建宣传阵地、有党建工作制度、有党员责任区;送党旗、送牌匾、送党课、送学习资料。二是进一步深化“读书活动”和“学本领、促发展、尽职责、当先锋”活动。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发挥作用,团结凝聚职工群众,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努力达到“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企业有发展、职工得实惠”的目标要求。三是一些企业开展了“三凝聚三培养”活动。即:凝聚员工,把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凝聚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凝聚业主,把党员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企业管理人才。通过建立党员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党员技术攻关小组等,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发挥作用,维护各方合法权益,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四是开展党员公开承诺活动。非公经济党组织和社会组织结合本单位特点和岗位实际科学设定承诺,公开作出承诺,认真践行承诺,突出了创先争优活动的实践特色。
三、抓典型引路,促面上有所突破
重点抓好示范点带动作用。我镇按照“点上出经验、面上求突破、整体抓推进”的思路,切实找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着力点,积极开展在本地区各非公经济党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创建党建工作示范点活动,创建了一批叫得响、立得住、推得开的先进典型。如贵丰金属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党员评比台竞赛活动。公司党委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创造性地开展了以“学技能、促发展、尽职责、争优秀”为主题的党员评比台竞赛活动。细化、量化企业党员考核评比体系,激发党员参与创先争优活动的积极性,为广大党员展示先进性搭建了平台,有力促进了企业的发展。通过宣传和树立先进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极大地激发了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积极性。
四、抓先锋作用,促发展增效
努力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科学发展相结合。把党的思想和政策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之中,协助理顺企业内部的各种关系,化解矛盾,协调关系,凝聚人心。实现创先争优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在职工群众中树立企业党组织凝心聚力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新形象,进一步推动了企业和协会科学健康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活动开展以来,全镇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党组织中设党员先锋岗21个,党员开展技术革新项目3个,提出合理化建议23条,完成急难险重任务12件,做实事好事49件,为农民增收25万元,企业增加效益556.5万元。
中共灵峰镇委员会 2011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