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乌恰县先进基层党组织膘村党支部
基层党组织先进事迹材料
--记膘尔托阔依乡膘尔托阔依村党支部
走进膘尔托阔依村,你一定会被你眼前的景色吸引:笔直的公路两旁,白杨随着微风悉悉作响;一排排整齐有序的抗震房点缀在树林后,时隐时现;而此时的你绝对想象不到,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没有公路,甚至农牧民居住的房屋还是土坯房。几年时间,公路从无到有;简陋的土房变为结实美观的抗震安居房;林带面积从小到大,无不见证着这里村党支部的努力,不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从无到有的奇迹。
一、膘尔托阔依村基本情况
膘尔托阔依村位于膘尔托阔依乡北端,村党支部驻地离乡政府20公里,全村下辖六个村民小组,现有农牧民525户,2521人。党员76人,村干部5人。全村区域面积约有1182·1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2528亩,退耕还林面积为2382·2亩,草地面积为214亩。人均收入为1893元。
膘尔托阔依村党支部注重发挥党员模范带头
作用,带领全村76名党员,越来越多的积极分子向党组织靠近,为村党支部注入了活力。党支部一行肩负重任,带领着村民创造和谐、稳定、发展的膘尔托阔依村新农村。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经济建设方面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新农村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村发展,推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对于膘尔托阔依村来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务之急是要顺利完成农牧民从温饱向小康农村的过渡,然后才能在达到小康的前提下去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点要求。这几年来,膘尔托阔依村始终将为农牧民增收作为每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近几年的探索中,膘尔托阔依村逐渐形成了“发扬畜牧优势,注重农业发展,鼓励三产共举”的发展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1、发扬畜牧优势,变主导产业为优势产业。畜牧产业为膘尔托阔依村的主导产业,在每年的国民生产总植中,都占到了85%以上,畜牧业的发展与否,直接关系到农牧民增收的情况,近几年来,村两委班子在每年的工作规划中,都将牲畜品种改良列为重点,除了靠上级部门建立牲畜人工改良配种基地外,还投工投劳,在一些离配种站远的地方自发建立配种点。为了打消农牧民对牲畜品种改良的疑虑,村干部带头,率先开始了这项工作,从而在全村形成以点带面的态势。这几年,经过努力,农牧民牲畜品种改良普及率已达到90%以上,农牧民靠此项措施年人均收入增长超过150元。
2、注重农业生产,重视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任务
膘尔托阔依村由于历史原因和后期对这些林带的管理不善,现林地、草地面积锐减,为改变这一现状,结合本村实际,多次召开村民会议,在会议上例举退耕还林、还草的好处,并用标语、横幅等形式在全村中营造氛围,村干部也带头尝试,形成了一户带一组,一组带全村的形势,这几年来,通过鼓励农牧民种植巴仁杏等经济作物,一方面改变了全村的自然条件,一方面增加了农牧民收入。随着国家对农村政策的放宽,农牧民退耕还林、还草不仅不受任何限制,还享受补贴款。通过该项措施,农牧民人均年收入增长都在250元以上。
3、禽类养殖上规模,庭院经济发展迅速。近年来,在“戈壁产业”推动下,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转变。村党支部紧跟发展的大方向,积极鼓励村民,发展庭院经济,进行规模养殖。现在,村里就有两户养殖大户,鸡、雁的养殖数量都在300只以上,全村户均养殖50只。村民尝到了禽类养殖的甜头,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农牧民人均年收入增长都在150元以上。
4、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农牧民增收再打一剂强心针。
近几年来,膘尔托阔依村都将发展二、三产
业纳入到全年的工作计划中来,从政策到资金都不断给农牧民以最大的发展空间。自2004年起,村党支部利用乡政府建造巴扎的契机,加大对农牧民的宣传,鼓励农牧民扔掉马鞭闯市场,资金上,对于一些肯干的农牧民,村党支部多次向乡政府提议,为这些投资的农牧民,减免摊位使用费等。这些做法极大地促进了农牧民闯荡市场的积极性,除了在村巴扎租用摊位外,还在公路两旁开饭馆、商店等,部分农牧民还搞起了运输。据统计,现膘尔托阔依村膘尔托阔依村共有各类商铺12家,年平均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
——公共基础建设方面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有与之配套的公共基础服务,就必须有相应的“水、电、路”全面畅通,在这些方面膘尔托阔依村也把其列为了工作重点,近几年来,村党支部不断加大了对这些的投入,农牧民吃水难、用电难、行路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1、清除电老虎,为今后长远发展扫清障碍。
对于膘尔托阔依村这样一个村民小组比较分散村来说,电力的普及,是一份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自2004年电网开始普及到村,但仅仅局限于主线路的普及,各家各户的用电问题,仍然困饶着膘尔托阔依村,为了早日实现家家通电,村党支部多次向乡政府反映,同时,在抗震安居规划上,村党支部也将建房地点与主电路的距离考虑进去,做好了各组通电的预备工作,在乡党委、乡政府帮助下,该村终于将电网覆盖到了全村,彻底告别了蜡烛时代。
2、修好路,解决农牧民出行难、放牧难的问题。
“要想富,先修路”这已经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条制胜法宝。膘尔托阔依村各小组相对分散,路的铺设就更加显的重要,一方面,有利的道路建设可以促进该村向外的力度,一方面,有利的道路建设可以增进外界与本村之间的往来,更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农牧民放牧的主要通道也是道路,这几年来,村党支部想方设法解
决路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村党支部首先响应了乡里的号召,发扬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自主集资,投工投劳,修筑了一条村党支部直达草场的便利道路,几年来,该村共投入劳动力1000余人次,修筑了21公里的村级道路,使得原先农牧民骑马两天才能到达草场的路线,缩短了近一半,极大地改善了农牧民放牧的环境,也告别了因为道路问题,转场受影响的历史。
第二篇:乌恰县膘村小学先进基层党组织
以人为本谋思路 善待师生求
发展
------中共膘尔托阔依乡膘尔托阔依村小学支部
先进事迹材料
膘尔托阔依村小学是一所普通的小学,校园内部硬件和软件设施缺乏。生源与同类学校相比也没什么优势,所有学生都是牧民的孩子,学生的教育与管理问题成为膘尔托阔依村小学工作的一大挑战。面对困境,出路何在?我校党支部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一直致力于做“人”的工作,而且努力做到心坎上,为学生的腾飞和持续发展探索一条路子。
一、加强思想建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我校党支部十分重视领导班子和党员思想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以提高理论水平和统一思想认识,要求党员、行政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服务意识,密切联系群众,严格要求自己,为群众树立榜样。支部书记刘想同志一心扑在工作上,一心想着学校发展,兢兢业业工作,令人称赞;在教学工作,勇于开拓创新,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抓手,重抓师资队伍培养,为加强学校教科研建设,做了大量工作;陈利民同志默默工作,任劳任怨,甘当勤务兵;教导处李莉主任是一位年轻的党员,担任教导主任工作后,勤学思进,强抓教导处管理工作,踏踏实实;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着一首首动人的赞歌。
二、坚持以教师为本,凝聚教师队伍合力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我校党支部充分运用这一理论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重视研究作为办学主体力量的教师队伍的职业心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工作效率。尊重教师,以诚相待;赏识教师,着眼发展;关爱教师,激励热情;沟通教师,增添活力,树立服务意识,实现民主管理,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教师在浓浓的情感氛围中不断进步和提高,从而推动和促进学校良性发展。
(一)尊重教师,以诚相待
“以人为本”就是以师生为本、尊重师生。马克思曾说过:“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因此,营造一个平等、团结、尊重的组织氛围,对于激发教师的主体精神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尤其在课改背景下的学校管理,更应注重对师生的尊重。
尊重教师关键体现在“诚”字上。我校党支部真诚地关心爱护教师,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入手,以诚待人、以理服人,设身处地地考虑教师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问题,把教师当作学校的主人,学校每项重大决策或方案的出台都经过教代会收集广大教师的意见,经过深入讨论,一致通过后才实施;要求评优、晋级、考核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增加透明度;党员、干部要虚心接受每一位教师的合理建议、不断改进工作。让教师在“尊重”的环境里,学会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己。
(二)赏识教师,着眼发展。
赏识教师,就是要欣赏教师的优点,宽容教师的缺点。我校党支部在工作中,学会赏识教师,肯定他们的每个细微进步和付出,让他们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找到快乐和自信,并真诚地帮助他们。比如:教师在完成的过程中,由于种种意想不到的原因,导致教师没有很好的完成任务或出现失误时,校领导总是对教师的过失,做出客观分析,帮助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再犯同类错误;经常找教师谈心,关注青年教师成长,为他们搭建平台。我校党支部赏识教师,从教师的成长着眼,全面地关注人的发展,提升人,促进人持续、均衡协调地发展。膘尔托阔依村小学的青年教师不断成长起来,如今膘尔托阔依村小学党员教师6人,预备党员教师2人。
(三)关爱教师,激励热情 我校党支部在工作中关爱教师、激励教师,充分挖掘教师的智慧与热情,为教师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打造“和谐团队”。当教师生日那天,他们会收到一份情意浓浓的生日蛋糕和充满祝福的贺卡;当退休教师过七十、八十大寿时,他们不仅会收到生日蛋糕和深深的祝福,学校还会给他们开个祝寿会;当教师生病时,校领导和支部委员会带着鲜花和慰问品前去探望;春节前夕,退休老教师和家庭困难的教师,校领导会送去慰问金和新年的问候;教师们在膘尔托阔依村小学这个“和谐团队”中享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四)沟通教师,增添活力
俗话说:“沟通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我校党支部给教师创设沟通交流的机会与平台,让他们在思想的碰撞中加深相互间的了解,达到互相理解的效果。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研讨竞赛活动,让教师在同伴互助中共同提高;开展趣味运动会,知识竞赛活动,让教师在比赛中感受来自同事的鼓励与关怀和团结协作的力量;开展春游,秋游活动,让教师在领略大自然的风采之时,感受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美好;先后组织了“爱岗敬业”和“一片爱心献学生”等演讲比赛活动,结合师德培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发教职工在膘尔托阔依村小学这块教育热土上发光发热的工作热情,让教师感受教师职业的神圣和美好;建立党员与群众联系制度,党员和教师“一对一”结队谈心共进活动,使党员与群众互学共进;校党支部支委和党员行政还定期轮流给入党积极分子和团员上党课,让他们不断提高思想认识……通过这些活动,大大增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增进了教师之间的情谊,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使教师队伍更具生机与活力。
时至今日,我校党支部愈发认识到:学校管理的“秘诀”在于尊重,学校管理的核心在于真爱。只有严格的管理不是完整的管理,是一种脆弱的管理,是缺乏人心的管理,惟有在信任理解的基础上,给教师充分的成长空间,用尊重和关爱去唤醒教师内心的爱,去激励教师精神中潜藏的能量,这才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人性的管理。
三、坚持以育人为本,促进孩子健康发展 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是老师的最大幸福和快乐。我校党支部坚定一种理念:学校工作要以育人为本,育人工作要以“德”为本。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始终把它作为一项工程来抓,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并且力求做到形式生动活泼,内容创新求实,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环境育人:润物无声
构建优美的校园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校党支部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为了体现环境育人的魅力,在少先队倡导“自己动手,美化校园”绿色教育活动中,提出了“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育人”的口号,一面面墙壁都变成了“文化墙”,每一个墙角都成为了“知识角”“美术角”。学校将名人字画,格言警句和学生的美术作品等巧妙点缀于走廊之中,校园里绿树成阴,花草繁茂,置身其间,使人处处能够感受美的启迪,享受美的熏陶。教室外增设的班级寄语和随处可见的名人名言,学生书画作品,文明用语标牌,行为规范宣传栏组成了一道道靓丽和谐的风景。构建优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收到环境育人的良好效果。
(二)专题育人:点滴透心灵
在创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同时,我校党支部加强校园文化内涵建设,以节日为平台,以活动为主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创新文化建设形式,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为校园文化注入新鲜血液,激发了校园文化场的活力。学校注重以文化艺术节和学生运动会为载体,进一步营造充满童趣的校园文化环境,丰富第二课堂文化生活。充分开发利用德育资源,按照精细化管理、亲情式服务的要求,全面关心学生成长,为学生生命发展奠定基础。
(1)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竞赛活动 学校每月开展一次语、数、技能学科竞赛,如“古诗词吟诵”比赛、“情系灾区”征文比赛、“数学小报制作”比赛、“我是小小发明家”科技制作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科学文化素养。
(2)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
我校校园文化艺术节包括体艺节、读书节、爱心月等专题活动。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的德育体验,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凸显了学生的生命流动和精神价值,让学生体验了成长的快乐。
(3)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为了进一步延伸拓展课堂教学,我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如:开展舞蹈、鼓号队、书画、田径等课外兴趣小组,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点燃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创造力,培养了学生的良好情操。
(4)开展校、班、队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我校以节日为平台,以活动为主线,开展校、班、队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如:学雷锋、植树、慰问孤寡老人等活动;开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崇尚科学文明、反对邪教”等法制教育活动;举办科普卫生知识讲座、安全知识讲座等活动,大力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我校党支部始终十分注重控掘活动文化内在的德育资源,注重开发活动文化的德育项目,注重活动文化的整合,注重活动文化育人的多样化、系列化,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设了良好的德育途径。
近年来,在乌恰县教育局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坚持优先发展教育,要让孩子上好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定不移的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坚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而为提升学校教育力,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我校将一如既往地不断追求新目标,团结协作、自主创新、以师生为本,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我们深信:教育事业是根的事业,只有不断深扎于土壤之中,才能蓬勃发展!我们深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区教育局党工委的关怀下,梅小未来的发展将会更加辉煌,支部建设将会更上一层楼,先进支部旗帜将会绽放新光彩!
第三篇:先进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推荐材料
先进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推荐材料
先进基层党组织xxx村党支部推 荐 材 料
位于塔里木河南岸的xxx村,距xxx镇30公里,是一个由汉、维、蒙等民族组成的村;该村现有3个村民小组,218户居民,总人口1100人,村组干部5人,党员20人,其中无职党员5人。集体耕地面积4000亩,该村主要以棉花种植为主导产业、畜牧养殖为辅。近年来,村党支部,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更新棉花品种,采用宽膜高密度栽培模式,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同时依托丰富的草场资源,大力发展畜牧业,增加畜牧业收入比例,2016年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被县委命名为“五好”村党支部、县级“文明村”,被镇党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支部,荣获镇“三个文明”建设一等奖。目前,该村正在积极申报创建地区级“红旗”村。
一、加强队伍建设,切实发挥战斗核心作用以村党支部书记xxx为核心的党支部班子,坚持高标准、选能人、用强人的工作要求,严把村干部入口关,从入党积极分子、转业军人、致富能手中选出工作能力强和责任心强,具有开拓精神的后备干部,进入党支部班子,并对原有7名村干部进行了精简和调整。减轻了农民负担,优化了班子结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注重发挥村级配套组织作用,建立和完善了以党建、维稳、计划生育、经济发展等工作制度,使村干部责任明确,各项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使村组织管理形成了“以制度管人,按章办事”的运行机制。
二、加强理论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建设针对党员干部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带领群众致富意识和本领不强的实际,村党支部依托村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和党员电教播放室主阵地,利用“科技之冬”培训加大对村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团员、民兵、“十户长”、青年等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截止目前,村以举办实用技术、政策理论、法律知识培训班3期,培训人员达到120余人次。通过培训,使每位村干部都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致富奔小康的路子多了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增强了,真正做到了“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目的。
三、以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为载体,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根据托依堡镇党委统一安排和部署,村党支部在巩固和提高“五好”村党支部成果的基础上,按照“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因事因人设岗、简单明了、自主自愿、方便操作,不益过多繁杂”的原则,设置了计划生育监督指导岗、维护社会稳定岗、科技示范岗等5个岗位。通过支部会议、党员大会投票确定人选,择优选配,设定岗位。建立和完善无职党员动态考核公示制度和管理考核机制,加强对党员监督和季度、考核。党支部通过积极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构建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有效的推动了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壮大集体经济,加强民主理财,增强为民办事实力。村党支部在全面清理集体机动地,纠正损害集体利益的合同、壮大集体经济和为民办事上,充分发挥了村民理财小组的作用,共清理集体机动地800余亩,经规范发包村土地承包费20余万元,比规范前增加了8万余元。在坚持依法清欠,规范土地发包程序,整合集体资产上,抓住棉花价格好,农民手里有钱有利时机,清理农民历年欠款20余万元。切实盘活了集体资产,壮大了集体经济,使党支部“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的目标得以实现。在管好、用好村集体机动地和集体资产的同时,增强了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对机动地清理、合同发包进行了公开,对村里的困难户购买农资农具给予帮助,鼓励农民购买农资器具并为他们垫资,切实解决了村民困难。对考上中专的学生每人奖励500元,考上大学的学生每人奖励1000元,使村集体经济用在了实处,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一致好评。
五、完善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村党支部建立和完善党员代表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会、村民理财小组“三个议事组织”,坚持议事组织参与村级重大事务的决策,使村各项工作更加公开、透明,深化了群众参政议政的程度,加大了监督力度,特别是在财务管理上,由群众对村集体财务进行检查审理,张榜公布,接受监督。使村干部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增强了宗旨观念,转变了工作作风,把为民服务的思想与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带领群众致富有机的结合起来,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切实实现了村党支部工作权力由争到合、治村由人到法、监督由后到前、工作由任到选,决策由少到多、财务由暗到明的六个转变,村面貌涣然一新。
六、抓好“四室两场”建设,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近年,村党支部依靠村集体积累,共投入50万元,建起了高标准的“四室两场”。更换了办公设施,购买了体育配套运动器材、科普书籍。同时,狠抓了“文明村(场)”、“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全村共有“五星级 ”以上文明户117户,并在设施齐全的基础上,举办了文艺、体育节目汇演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该村通过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和不断开展经常性的文化娱乐活动,使农牧民群众的精神面貌涣然一新,看书、打球、参加文艺活动的人多了,学习种植、养殖技术的人多了,村里的科技示范户、致富能手多了,参加打架、斗殴的人少了,违法犯罪的人少了,全村上下呈现出社会治安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社会政治局面。
七、落实维稳经费,健全维稳机制一年来,全村投入近5万元建起标准统一、装备齐全的村民兵应急分队和值班巡逻室,并为治保主任配备了摩托车、手机,落实了“十户长”待遇,此举既保证了农村维稳队伍开展群防群治和值班巡逻的需要,也充分调动了维稳队伍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使该村社会治安状况得到了有效控制,实现了从乱到治的良性运行,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得到明显的发挥,并产生了一系列较为明显的联带效应,农牧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大幅度提高,有效的推动了全村社会治安健康有效的发展。
中共xxx镇委员会 2016年6月3日
第四篇:先进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推荐材料
先进基层党组织XXX村党支部推荐材料位于塔里木河南岸的XXX村,距XXX镇30公里,是一个由汉、维、蒙等民族组成的村;该村现有3个村民小组,218户居民,总人口1100人,村组干部5人,党员20人,其中无职党员5人。好范文集体耕地面积4000亩,该村主要以棉花种植为主导产业、畜牧养殖为辅。近年来,村党支部,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
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更新棉花品种,采用宽膜高密度栽培模式,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同时依托丰富的草场资源,大力发展畜牧业,增加畜牧业收入比例,2004年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被县委命名为“五好”村党支部、县级“文明村”,被镇党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支部,荣获镇“三个文明”建设一等奖。目前,该村正在积极申报创建地区级“红旗”村。
一、加强队伍建设,切实发挥战斗核心作用以村党支部书记XXX为核心的党支部班子,坚持高标准、选能人、用强人的工作要求,严把村干部入口关,从入党积极分子、转业军人、致富能手中选出工作能力强和责任心强,具有开拓精神的后备干部,进入党支部班子,并对原有7名村干部进行了精简和调整。减轻了农民负担,优化了班子结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注重发挥村级配套组织作用,建立和完善了以党建、维稳、计划生育、经济发展等工作制度,使村干部责任明确,各项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使村组织管理形成了“以制度管人,按章办事”的运行机制。
二、加强理论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建设针对党员干部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带领群众致富意识和本领不强的实际,村党支部依托村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和党员电教播放室主阵地,利用“科技之冬”培训加大对村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团员、民兵、“十户长”、青年等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截止目前,村以举办实用技术、政策理论、法律知识培训班3期,培训人员达到120余人次。通过培训,使每位村干部都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致富奔小康的路子多了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增强了,真正做到了“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目的。
三、以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为载体,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根据托依堡镇党委统一安排和部署,村党支部在巩固和提高“五好”村党支部成果的基础上,按照“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因事因人设岗、简单明了、自主自愿、方便操作,不益过多繁杂”的原则,设置了计划生育监督指导岗、维护社会稳定岗、科技示范岗等5个岗位。通过支部会议、党员大会投票确定人选,择优选配,设定岗位。建立和完善无职党员动态考核公示制度和管理考核机制,加强对党员监督和季度、考核。党支部通过积极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构建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有效的推动了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壮大集体经济,加强民主理财,增强为民办事实力。村党支部在全面清理集体机动地,纠正损害集体利益的合同、壮大集体经济和为民办事上,充分发挥了村民理财小组的作用,共清理集体机动地800余亩,经规范发包村土地承包费20余万元,比规范前增加了8万余元。在坚持依法清欠,规范土地发包程序,整合集体资产上,抓住棉花价格好,农民手里有钱有利时机,清理农民历年欠款20余万元。切实盘活了集体资产,壮大了集体经济,使党支部“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的目标得以实现。在管好、用好村集体机动地和集体资产的同时,增强了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对机动地清理、合同发包进行了公开,对村里的困难户购买农资农具给予帮助,鼓励农民购买农资器具并为他们垫资,切实解决了村民困难。对考上中专的学生每人奖励500元,考上大学的学生每人奖励1000元,使村集体经济用在了实处,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一致好评。
五、完善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村党支部建立和完善党员代表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会、村民理财小组“三个议事组织”,坚持议事组织参与村级重大事务的决策,使村各项工作更加公开、透明,深化了群众参政议政的程度,加大了监督力度,特别是在财务管理上,由群众对村集体财务进行检查审理,张榜公布,接受监督。使村干部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增强了宗旨观念,转变了工作作风,把为民服务的思想与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带领群众致富有机的结合起来,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切实实现了村党支部工作权力由争到合、治村由人到法、监督由后到前、工作由任到选,决策由少到多、财务由暗到明的六个转变,村面貌涣然一新。
六、抓好“四室两场”建设,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近年,村党支部依靠村集体积累,共投入50万元,建起了高标准的“四室两场”。更换了办公设施,购买了体育配套运动器材、科普书籍。同时,狠抓了“文明村(场)”、“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全村共有“五星级”以上文明户117户,并在设施齐全的基础上,举办了文艺、体育节目汇演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该村通过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和不断开展经常性的文化娱乐活动,使农牧民
第五篇:村党支部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材料
党群共建增活力 齐心同创建和谐
XX市XXX乡XXX村党支部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材料
XXX村民小组隶属于XXX市XX乡暖波村委会,距XXX市区20公里,全村共有111户476人,是一个以傣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寨。针对长期以来,村民小组群团组织薄弱、党组织唱“独角戏”、作用发挥难、示范作用不突出等一直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XXX党支部紧紧围绕“强组织、建阵地、聚人心、促发展、固边疆”的目标,突出党组织的核心堡垒作用,坚持“以带促创、以建强基、以岗定责、以创促优”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的“主力军”、“生力军”、“半边天”的重要作用,实现农村基层党建观念、资源、工作“三个统筹”,努力构建了党群共建、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党建工作新格局,有力地促进了边境村寨文体交融、和谐安宁、民族团结、经济发展。
全村先后荣获“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州级五四红旗团支部”,“省级巾帼科技致富示范村”、“州级百强妇女组织”、“州级优秀妇女之家”、市级“平安村寨”、乡级“安全文明村寨”以及“省级边境地区农村业余文艺先进演出队”和乡妇联“美在家庭”、“美德在农家”的示范点等多项殊荣;涌现了XXX、XXX等全国、省、州级先进典型代表。
以“带”促创,筑牢基石。为进一步加强党群组织建设,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村党支部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从“带”字入手,加强分类指导,把加强群团组织建设纳入党建工作的内容,同步部署、同步考核、同步推进,全方位、多角度带动村共青团和妇女组织建设。一是坚持在思想上带。利用党支部活动室、公房等场所,共建学习阵地和学习机制。由党支部牵头,开展各类培训活动,组织党员、团员、妇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实用科技,提高群团组织思想政治水平,让共青团和妇女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坚持在班子建设上带。选优配强村团支部、妇女小组班子,坚持把团支部书记、妇女小组长纳入村民小组班子成员,积极参与党支部的各种学习活动和重大决策事项,促成了党建、团建、妇建一体化推进格局。三是坚持在队伍建设上带。党支部把群团组织作为培养后备干部的重要基地,坚持把发展农村党员同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和农村人才结合起来,加大对青年和妇女的培养、教育力度,为党组织培育优秀后备人选。在团建工作中,将团干部纳入后备干部并由3名支委进行结对重点培养,力争使他们通过推优机制早日跨入党组织大门。在妇建工作中,大力开展党员帮贫困、党员帮妇女、妇女帮妇女的“三帮”活动,全面落实“两牵手一扶持”、“双培双带”工作措施,努力把在村务农女能人、外出务工归来的优秀妇女培养成妇女干部、培养成入党积极分子,把妇女干部培养成女能人,鼓励她们带头致富,带领妇女群众共同致富。四是坚持在作风建设上带。积极开展争当“五个先锋”、“五个标兵”的主题实践活动,村党支部积极组织和发动青年团员、妇女投身新农村建设和禁毒防艾人民战争等活动中,树形象、作表率。引导广大团员和妇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健康的生活乐趣,保持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五是坚持在提升创先争优能力上带。坚持依托乡党委在本村创建的党员示范基地、现代化蔬菜大棚基地、州市优秀妇女之家、人口文化大院等载体,利用农闲时节,村党支部适时邀请市乡“农业专家”,举办西瓜、优质水稻、香料烟、柚子、橡胶、养猪等种养殖技术创业就业技能培训班,确保对党员、青年骨干及妇女每年基本实现轮训1-2次,帮助他们提高科技素质、致富能力、就业创业本领和带动服务群众的能力,一级带一级,一级帮一级,同时有针对性地帮助村内其他群众熟练掌握农村实用技能和专业知识,加快了全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一年来,全村组织参加各种培训近200多场次。
以“建”强基,同频共振。XXX党支部把建立工作机制作为筑牢党群共建工作格局的制度保证。一是建立目标管理机制。党支部坚持把党群建设纳入到党建年终目标任务,把**活动纳入创先争优活动总体布局,建立“**活动”目标责任制。二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团支部、妇女和民兵相关人员参加联席会议,研究和解决**活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党群共建”工作计划,做到工作统一部署。三是建立工作经费保障制度。党支部根据团支部、妇女、民兵工作发展的需要,在活动场所和活动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党支部在村民小组无固定收入的情况下,每年从村集体经济中挤出500-1000元作为党群组织建设固定工作经费,并根据实际情况再追加拨付活动经费。一年来,已经拨付和筹措了1.7万元资金专门用于党群组织建设。四是资源共享同步建设。在建设党员活动室的基础上,整合资源,把团支部活动室、妇女活动室、民兵活动室纳入整体规划。通过投资建设青少年活动室,同时解决了党群组织活动场地和办公场所,实现了资源共享、一室多用、同步建设的目的。五是建立考核奖励机制。村集体划拨出资金作为奖励基金,实行季度小评,年终大评的考核制度和奖励机制,由全体党员及选出的老人、团员、妇女、民兵代表对每个岗位进行评议打分,按每分2元的标准进行奖励,有效推动了村党群共建工作的落实。
以“岗”定责,创出特色。XXX党支部创新对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办法,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积极推行“无职党员定责目标管理”,使广大无职党员“有职有责、有岗位、有位有为”,使“三个培养”目标更趋具体化和优化。根据每位党员的自身优势和特长,全村无职党员定责设岗7个,即:思想教育岗、治安工作岗、集体财产财务监督岗、卫生工作岗、计划生育工作岗、农业科技岗、禁防工作岗。通过村党支部和党员个人依岗承诺、评星晋级公示,不断增强了党员在共建中“带”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带”上更有了方向和目标,为培养更多的优秀后备干部奠定了基础。一年来,村党支部在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中,先后评选出“禁防之星”、“公益之星”、“文明之星”、“计生之星”、“关爱之星”等5位优秀人士。通过宣传他们的典型事迹,带动了其他村民为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积极出谋划策,在发展农村经济、促进边境和谐村寨中建功立业。
以“创”促优,共创和谐。党支部紧紧围绕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目标,不断丰富实践载体,为**活动搭建平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创建优秀妇女之家和打造人口文化。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村妇女小组在利用具有民族特色的宣传漫画宣传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同时,还配合相关部门,积极实施巾帼创业建功行动计划,广泛开展了“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等主题评选活动及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工作,充分发挥了妇女“半边天”作用,树立了妹很凤“全国三八红旗手”等一批先进典型。二是挖掘和传承民族文化--傣戏,营造和谐纯朴民风。把“打造和谐边境文化,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理念融入创先争优活动,以深度挖掘和传承傣族民族文化精华-傣戏为重要抓手,以农村文艺队建设作为筑牢边境和谐党建的重要载体,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在青年中成立了乡村青年乐队等文艺表演队。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傣戏表演等寓教于乐的文艺活动,将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身边的好人好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编成文艺、小品、专题讲座等形式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演出,充溢着浓郁的边境民族特色,营造了党建文化建设良好的舆论环境。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充分地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之中,促进了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知识的进一步提高,为全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XXX傣戏,逐步由传统步入现代、由古典融入时代特色,日益成为了全市傣文化传承的一张名片。三是积极创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示范点。党支部积极联系XXXX、XXX以及XXX妇女儿童发展中心等相关部门,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培训活动,同时创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示范点,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航向,降低青少年违法犯罪率。近三年来,全村没有出现一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象。四是创新“支部+企业”经济发展模式。2011年2月,党支部通过考察、论证,引进姐告金池生物科技责任有限公司进行开发建设。村民出土地,公司投资1100万元开发现代化大棚蔬菜基地。在村支部的带领下,通过公司为村集体解决修路、引水等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技能培训,提高村民劳动技能,有效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不仅拓宽了村民增收的渠道,还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价值,基本实现了公司有利润、集体有利益、村民收入逐年有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
“党群共建增活力,齐心同创建和谐”。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全村**,由以前的党员唱“独角戏”发展到现有党员16名(其中:妇女党员4名,有入党积极分子2名);设有团支部、妇女组织、民兵排、老年组织,共有团员49名、妇女216名、民兵20名,有效地改善了过去长期以来基层群团组织薄弱状况。由此,全村发展观念发生重大转变,实现了由过去传统单一发展到如今的多业并举。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92.13万元,实现人均纯收入达4139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牢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