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造“无线远教” 服务牧民群众-且末县库拉木勒克村远程教育学用典型
打造“无线远教” 服务牧民群众
――新疆且末县库拉木勒克乡库拉木勒克村远程教育学用典型
地处昆仑山脚下的且末县库拉木勒克乡库拉木勒克村是自治区级贫困村,以牧业为主,全村现有牧民121户420人,党员14名(其中“四老”人员3名),长期以来特殊的交通地理、自然环境等不利因素制约着该村经济发展,2010年以来,该村顺应新时期基层组织建设新要求,以远程教育为平台、以信息网络化为手段,立足基层、勇于创新,率先尝试了“无线网络+远程教育”的新型基层站点运行模式,牧民群众们亲切地称它为“无线远教”。远程教育为这个偏远孤寂的贫困山村带来了惊喜,也承载了更多的希望。2011年该村被授予自治区级“五好站点”荣誉称号。
完善设施,教育资源从“有线”到“无线” 前些年库拉木勒克村的终端接收站点利用地面卫星接收终端,接收卫星传输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为了不断缩小与农区远程教育差距,让偏远牧区的牧民和农区农民一样享受“天网”与“地网”带来的惊喜,有效解决交通、地理等不利因素的制约,“无线网络+远程教育”的新鲜模式便应运而生。它的基本原理就是在传统的终端接收硬件设备上,为计算机接入了由一个类似U盘的无线网卡,使计算机能够通过无线宽带网络连接世
界。它从根本上解决了偏远牧区没有光缆的空间限制,只要有电信网络覆盖的地方就能连接宽带,从而达到终端接收站点通过互联网随时选择节目组织党员干部和牧民群众收看。现如今党员和牧民群众通过远程教育计算机就能在第一时间浏览新疆昆仑网、白天鹅网和且末昆玉网等远程教学辅助网站开设的远程动态、实用技术、视频点播等栏目和板块,及时了解有关信息和资讯。
规范管理,教学互动从“我教”到“你学” 为了增加远程教育的吸引力、让更多的贫困牧民,尤其是村干部、入党积极分子、青年团员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县委组织部于2010年8月为库拉木勒克村站点配备了10台电脑,设立了电子阅览室,每周开放一次,方便群众在正常开展远程教育集中培训之余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源。该站点对电脑实行“统一编号、分门别类”。并建立远程教育信息使用、信息反馈、信息公开等台帐。把从远程教育网台和无线网络下载的节目和资源按照政策法规、实用技术、双语教学、娱乐生活等10个类别分别拷贝到相应的电脑里,并在每台电脑墙面上张贴该电脑的学习内容和操作流程,从而实现“菜单式选学、回放式重学、集中式共学、互动式促学”的学用模式,使电子阅览室延伸和拓展成为一个“扩展型”的村级站点。据统计,自开展无线远教以来,库拉木勒克村站点下载和刻录资源450GB,已形成了一个
内容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库。
创新形式,学用效果从“数量”到“质量” 一是发挥远程教育的实用性,使“无线远教”成为牧民脱贫致富的“金钥匙”。采取“课堂+基地+示范”、“集中授课+示范操作+现场观摩”等教学模式,集中开展“科技兴牧”活动。组织群众学习苜蓿种植、养羊等实用技术,目前,库拉木勒克村现已有养殖大户11户,户均牲畜200头以上;种植和田紫花大叶苜蓿560亩,试验种植高原洋芋50亩,反季节销售的高原苹果和杏树近130亩,对于偏远贫困的牧民来说,是远程教育给他们带来了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二是发挥远程教育的娱乐性,使“无线远教”成为牧区文明新风的“宣传站”。库拉木勒克村站点以创建“五好站点”为契机,将原有的远程教育培训中心重新维修,统一制作宣传党建、综治、扶贫等综合性宣传版面8块,配备投影、幕布、音响、电子琴等设备,远程教育资源因其政治性、实用性、娱乐性强不仅可以满足牧民群众日常的学习培训,另一方面还免费为村里人举办婚礼、聚会等活动提供场所,远程教育活动中心逐渐成为牧民群众“招之既来、来之既乐”的好场所,现在去清真寺的人少了、夫妻不和的少了、连打台球的小青年也少了。
三是发挥远程教育的思想性,使“无线远教”成为牧区和谐发展的“护航舰”。库拉木勒克村利用“无线远教”定期
召集牧民学习、开会、培训,使之能及时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先后组织观看了包括中央、自治区各级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创先争优活动等一系列政治理论方面的文件和影音资料,使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在思想上和中央一致、在时间上与上级同步。仅2010年,该村通过远程教育收看各类专题片53场次,组织“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创先争优”等各类主题宣传11次。
“无线远教” 给库拉木勒克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激发了党员干部和牧民群众建设库拉木勒克新村的热情,成为引领该村牧民搬迁、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助推力。今后,库拉木勒克村站点还将以“学用年”活动为契机,以创建“五好”站点为抓手,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深入推进远程教育的学用工作。库拉木勒克村远程教育必将为服务牧区经济、促进长治久安做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