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最后冲刺背诵版材料(思修法基部分-思想篇)[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3 04:43: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考研政治最后冲刺背诵版材料(思修法基部分-思想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考研政治最后冲刺背诵版材料(思修法基部分-思想篇)》。

第一篇:考研政治最后冲刺背诵版材料(思修法基部分-思想篇)

思修法基部分

思修法基部分-思想篇

模块一 绪论

(一)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供价值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模块二 思想篇

专题一 坚定理想信念

(一)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理想信念的实现

1.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理想可以转化为未来的现实。

(2)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任何理想的实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必然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波折,必须有战胜种种艰难险阻的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3)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2.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强调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理想。个人理想要与国家、民族命运相结合。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归根结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努力来实现。

专题二 弘扬中国精神

(一)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

1.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1)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弘扬中国精神的重大意义:中国精神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中国精神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

2.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1)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2)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

(3)勤劳勇敢是兴家立国之本。

(4)爱好和平、自强不息(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故事所体现出来的)是重要内涵。

2.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既是道德要求、政治原则也是法律规范)

(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领土主权是国家民族发展的基本载体。

b.爱自己骨肉同胞。对人民群众感情的深浅程度,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

思修法基部分

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基因、胎记,也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

(3)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a.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c.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3.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1)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需要着重树立以下爱国观念:

a.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爱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b.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c.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等于全球政治、文化一体化。

(2)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

在当代中国,爱国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爱人民政府有内在一致性。

(3)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

只要拥护祖国统一,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即是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4.做忠诚的爱国者

(1)推进祖国统一。(2)促进民族团结。(3)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国防意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三)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时代精神及其主要表现: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

2.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3.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培养改革创新的责任感;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专题三 创造人生价值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人生观由人生目的(核心)、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方面构成。

2.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只有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才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要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要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1.人生价值的含义

人生价值包含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个体通过努力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也是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

一方面,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前提;另一方面,社会价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保障。因此,一个人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取决于他的社会价值。

2.人生价值的标准

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通过实践推动历史进步。

基本尺度:劳动和贡献的尺度。

普遍标准: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

3.人生价值的评价

第一,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思修法基部分

第二,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第三,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4.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1)个人条件:从个体条件出发,提高自身能力,增强本领;立足现实,坚守贡献;自强不息的精神。

(2)社会条件:从客观条件出发,人生价值目标必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5.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人生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人生价值的评价就是对实践及其成果的评价。要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三)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1.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

2.促进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和谐

(1)坚持的原则:平等(前提);宽容(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保证);互助(必然要求)

(2)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a.竞争与合作在形式上对立,但在本质上是统一的。b.竞争离不开合作,竞争的胜利往往是内部合作的结果;c.合作离开竞争,合作便没有活力。d.在合作中竞争,推动人际关系良性发展。

3.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应当一致。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应当统一。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的责任应当一致。4.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5.思修法基部分-道德篇

专题一 注重道德实践

(一)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1.道德本质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2.道德功能与社会作用

主要功能:

a.认识功能(主要通过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理想等形式来实现认识功能);

b.规范功能(规范社会成员在职业领域、社会公共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及个人品德的形成来实现规范功能);

c.调节功能(道德最突出最重要的功能,主要通过道德评价来实现调节功能)。

(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1.中华美德的基本精神

(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5)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

(6)强调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

3.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国传统道德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精华和糟粕)。中华传统美德作为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部分。

(1)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

(2)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3)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的成果。

(4)两种错误观点:在对待传统道德问题上,有两种错误的观点。一种是虚无论(全盘西化),一种是复古论(对传统文化不加提炼,全部照搬)。

(三)继承与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思修法基部分

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1)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4)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5)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1.着眼“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道德建设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切实加强道德建设。

(2)全面深化改革,意味着要破解的难题更多,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大,遇到的困难会更大。

(3)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4)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原则是集体主义

(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3.积极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1)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2)参加志愿服务和学雷锋活动。(3)培养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4)养成节俭节约的良好习惯。(5)自觉学习道德模范。专题二 遵守道德规范

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社会公德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最基本要求)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最基本要求)、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办事公道、奉献社会(最高要求)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要立足于社会现实,树立崇高职业理想,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家庭美德恋爱中的道德规范: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

家庭中的道德规范: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个人品德特征:实践性、综合性、稳定性

个人品德的作用:

a.推动道德法律作用的发挥;b.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

c.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精神力量。

加强个人道德修养a.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采取行之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学思并重、省察克治、慎独自律、积善成德、知行统一)(内在)

b.同时积极自觉地向道德模范学习(外在)c.在此过程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注重实践中履行道德规范。(途径)

思修法基部分-法律篇

专题一 建设法治体系

(一)法律的概念和发展

1.法律的含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识,规定权利和义务,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思修法基部分

2.法律的本质和特征

(1)法律的本质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决定法律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

(2)法律的特征

第一,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第二,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第三,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法律和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保证实施。)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1.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从体现的意志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从实质内容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2.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1)指引作用。通过授权性规范(可以做什么)、禁止性规范(不得做什么)和义务性规范(应当做什么)来实现。

(2)预测作用。对具体法律关系或法律后果的预测。

(3)评价作用。对人们行为是否合法进行评价。

(4)强制作用。对违法犯罪进行制裁,是法律其他规范作用得以实现的保障。

(5)教育作用。实现方式: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引导人们学法守法用法;制裁违法犯罪行为,使违法犯罪者和一般社会成员受到警示;通过表彰法治建设先进人物,弘扬法治精神,营造法治环境。

3.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1)法律制定(立法)。立法原则: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2)法律执行(执法)。

行政执法原则:合法性、合理性、信赖保护、效率等。

行政执法的主体: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各级政府中享有执法权的下属行政机构;法律授权的社会组织、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社会组织(在一定范围内)。

(3)法律适用(即司法)。

司法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原则:司法公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4)法律遵守(即守法)。在法律运行中,守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

(三)我国的宪法与法律部门

1.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1)我国宪法的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2)我国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是国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

a.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保障民主党派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方式。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是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的结合。

c.基层民主制度:居委会、村委会、企业中的职工代表大会是主要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形式。

(4)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经济制度

思修法基部分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民法基本原则:平等、公平、诚实信用。)、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刑法基本原则:罪行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相适应。)

3.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

(1)诉讼法,包括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2)非诉讼法,包括仲裁法和调解法等。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

(1)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一要坚持立法先行和立改废释并举;二要保证法律规范的质量;三要畅通民意表达机制以及民意与立法的对接机制。

(2)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一要增强法律规范本身的可实施性;二要完善法律实施体制以及法律设施;三要提高执法和司法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3)建设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一要科学配置权力;二要规范权力的运行;三要防止权力的滥用;四要严格对权力的监督;五要加强对违法用权的责任追究;六要健全权益救助机制。

(4)建设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一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二要改革司法管理体制;三要加强立法、执法、司法等法治专门队伍和律师、公证员等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5)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一要抓紧制定和修订一批重要党内法规;二要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三要坚持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

3.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专题二 树立法治观念

(一)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1)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

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

(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治国方略。

3.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1)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地位。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

(2)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作用。法治发挥作用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3)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实现途径。

4.加强宪法实施,落实依宪治国

(1)深刻认识宪法实施和依宪治国的重大意义

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大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根本活动准则。

(2)全面实施宪法的基本要求

一要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二要加强宪法实施;三要加强宪法实施,要坚持党的依宪执政,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

思修法基部分

(3)准确把握宪法实施的正确方向

加强宪法实施,坚持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要注意与西方国家宪政划清界限。

(二)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

1.法治思维的含义和特征

第一,法治思维以法治价值精神为指导,是一种正当性思维;

第二,法治思维以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为依据来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是一种规范性思维;

第三,法治思维以法律手段与法律方法为依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纠纷,是一种最可靠的逻辑思维;

第四,法治思维是一种符合规律、尊重事实的科学思维。

2.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1)法律至上。尤其指宪法至上,因为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具体表现为: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法律的优先适用性、法律的不可违抗性(即法律的权威性所在,通过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来实现)。

(2)权力制约。具体体现为职权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

(3)公平正义。主要包括权利公平(具体体现为:权利主体平等;享有的权利平等;权利保护和权利救济平等)、机会公平(包括起点平等、发展平等、代际平等)、规则公平(包括法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内容面前人人平等和法律保护面前人人平等)和救济公平(司法救济平等、行政救济平等、社会救济平等)。

(4)人权保障,具体体现为宪法保障(前提和基础)、立法保障(重要条件)、行政保护(关键环节)、司法保障(最后防线)。

(5)正当程序。具体体现为中立性(底线标准)、参与性(核心要素)、公开性(重要特征)、时限性(内在要求)。

(三)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1.尊重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

(1)尊重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

(2)尊重法律权威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极为重要。

(3)尊重法律权威是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

(4)尊重法律全诶是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

2.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

信仰法律;遵守法律;服从法律;维护法律。专题三 践行权利义务

(一)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1.法律权利

(2)法律权利的分类

①基本权利和普通权利。基本权利是指宪法规定的权利;普通权利是指宪法以及宪法性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所规定的权利。

②政治权利、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权利。

③一般主体享有的权利和特定主体享有的权利。

④实体性权利和程序性权利。

(3)法律权利与人权

人权是法律权利的内容和来源,法律权利是对人权的确认和保障。法律权利只有符合人权保障的精神和要求,才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人权只有上升为法律权利,才能得到有效的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个体人权和集体人权的统一。二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人权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人权的评价标准也是多元的,人权的保障水平和实现程度取决于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2.法律义务

思修法基部分

义务与权力相对应,义务是指政治上、法律上、道义上应当承担的责任。法律义务是指法律规定的、以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方式履行的对他人的责任。

(2)一律平等

首先,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平等地表现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基本原则,这里的平等讲的就是权力和义务平等。

其次,在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具体设定上要平等。

最后,权利与义务的实现要体现平等。

(二)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1.政治权利与义务

(1)选举权利与义务

选举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义务是指公民在选举活动中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

(2)表达权利与义务

表达权利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权利。相应地,公民在行使上述权利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3)民主管理权利与义务

民主管理权利是指公民根据宪法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以及社会事务的权利。相应地,公民在行使上述权利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4)监督权利与义务

批评、建议、申诉、检举、控告是宪法法律赋予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一种监督权。对公民提出的上述权利,有关国家机关负有积极作为义务。

2.人身权利与义务

(1)生命健康权利与义务。生命权是人最基本、最原始的权利,享有生命权是人享有其他各项权利的前提。(2)人身自由权利与义务。人身自由是人们一切行动和生活的前提条件。(3)人格尊严权利与义务(4)住宅安全权利与义务。(5)通信自由权利与义务。

3.财产权利与义务

(1)私有财产权利与义务(2)继承权利与义务

4.社会经济权利与义务

社会经济权包括财产权、劳动权、休息权、物质帮助权。国家对于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具有三层义务:一是尊重的义务;二是保障的义务;三是实现的义务。生存权是首要人权。

(1)劳动权利与义务(2)休息权利与义务(3)社会保障权利与义务(4)物质帮助权与义务

5.宗教信仰及文化权利与义务

(三)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1.依法行使权利

依法行使权利是体现权利正当性和保障权利实现的充分必要条件。人们行使权利必须符合权利行使的目的、符合权利行使的限度、符合权利行使的方式、符合权利行使的程序。

2.依法救助权利

我国公民的权利救济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司法救助、行政救助、政治救助与社会救助、自力救助。

3.尊重他人权利

尊重他人权利本身就是一种义务。权利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权利实现的内在动力是人们彼此之间对各自权利的相互尊重。认同是权利产生的条件,尊重则是权利实现的保证。

(1)尊重他人权利是公民权利意识的重要内容。

(2)尊重他人权利既是一项法律义务,也是一项道德义务。

(3)不尊重他人权利,就会丧失自己的权利。

权利意识不仅包括对自我权利的认识,也包括对他人权利的认同和尊重。

4.依法履行义务

义务法定,一方面是说义务的设定必须有法律依据,另一方面是说法定的义务应当履行,否则会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第二篇:2013考研政治思修法基压题

2013思修法基最后密押之

(一)——李雪飞

客观题

1、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曲折性,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时代价值、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3、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基本尺度、实现的条件;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促进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

4、道德的功能和社会作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5、加强诚信道德建设、如何锤炼个人品德。

6、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7、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8、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在实践中成才。

9、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含义、本质以及主要构成。

10、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11、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实体法律制度、程序法律制度。

主观题

1、材料:

从当前情况看,我国的诚信体系建设仍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失信行为依然比较普遍,各种商业欺诈、假冒伪劣商品损害着用户和消费者的利益,对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干扰和破坏。从“三鹿”奶粉事件到最近的“老皮鞋”事件,让我们看到了诚信危机给社会、人民生活以及企业自身和所在行业带来的严重影响,值得我们警醒和深刻反思。造成这一危机的原因是复杂的和多方面的,既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也有市场治理结构不完善、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社会信用管理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企业诚信的缺失。因此,企业要以“三鹿”奶粉事件为鉴,切实加强诚信道德建设,规范自身行为,自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考点:

(1)结合材料分析,社会主义建设中,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有什么内在联系?(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答案: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的道德进步。但同时也要看到,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这些因素都会干扰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我们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虽然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我国道德建设在总体上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同向的。

(2)加强道德建设,要日积月累而不能急功近利。让法制建设成为道德建设的坚强后盾,道德的后盾在于法律的支撑。使法治和德治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是加强道德建设的根本途径。从我做起,我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每个公民都负有道德建设的责任。

2、材料:

材料1 杨善洲(1927.01—2010.10),男,汉族,1927 年1 月生,云南施甸人,2011 年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2011 年感动中国人物获奖者。杨善洲同志从事革命工作近40 年,曾担任保山地委领导,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 年,建成面积5.6 万亩,价值3 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

材料2 吴孟超,2005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011 感动中国人物,著名肝胆外科专家。擅长疾病肝胆疾病的各种外科手术治疗,尤其擅长肝癌、肝血管瘤等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被誉为“中国肝胆

外科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 年5 月,中国将17606 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有人问,吴孟超,你拿了那么多第一,拥有那么多头衔,获得那么多荣誉,你这一生值了。吴孟超是这样回答的:“就我的人生来讲,这些东西确实够多了,但是要说‘值’,它究竟值在哪里?我想最重要的是,它凝聚着祖国和人民的需要。作为知识分子,只有把个人的发展与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的知识价值、人生价值才会有很好的体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是我入党和从医时作出的承诺!谢谢大家!”

新闻网

考点:

(1)结合材料,从理想实现和人生价值角度分析如何活出精彩人生?(2)结合材料中的先进事迹说明怎样实现理想信念?

答案:

(1)杨善洲和吴孟超的先进事迹既体现出一个人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也反映出了个人与祖国和民族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时也体现出了奉献社会的高尚的人生价值。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

相一致,才是有意义的。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代表和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归根到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并具体体现在每个社会成员为实现个人理想而进行的实践中。

人生价值包含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人总是生活在社会当中,个体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和发展。一个人的需要能不能从社会中得到满足,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取决于他的人生活动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即他的社会价值。吴孟超的事迹,体现了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 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

(2)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和思想基础,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理想的实现是一个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过程,原因在于,理想的实现不会一蹴而就、一帆风顺,必然会遇到顺境与逆境,只要善于利用顺境,勇于正视和战胜逆境,远大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3、材料: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沟通与学习工作的渠道。与此同时,在网络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通过网络传播色情、暴力的信息和材料,在网络中散播谣言、煽动群众等,都是网络不文明的表现。

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担任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网络如同虚拟的生活环境一样,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但是,即使是虚拟的环境,也是需要大家保持和维护的。网络文明从大处着眼,算得上是道德建设的一个方面,而道德建设需要群众的共同建设。道德建设的成功与否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人民群众的利益以及对于生活质量的创造。因此,网络文明作为道德建设的一方面,就显得格外重要。

现如今,在网络中出现的道德问题日益凸显。通过网络散播谣言以图扰乱社会秩序,在网络中宣扬封建迷信、色情、暴力或恐怖信息,公然在网络中发起侮辱或诽谤他人的言语,等等,这些都是存在的网络不文明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会扰乱网络安全,同时对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是一种潜在的威胁。网络中的道德问题不仅仅影响我们正常的生活和沟通,同时,也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现阶段,许多青少年的学习是通过网络实现的。各种学习交流平台、在线教师解答的学习方式得到了许多家长和学生的认可。但是,青少年通过网络学习的时候,如果有不法分子从中作梗,宣扬不道德信息,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青少年时期正是心理和生理逐步完善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接触真善美的事物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但是,如果接受的都是相反的不道德的信息,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毁灭。因此,加强网络中的道德建设,不仅仅关乎我们个人,还会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和进步。现在许多青少年已经受到一些网络中的不文明行为的影响,有些沉溺于虚拟的游戏,有些沉迷于色情暴力的信息中。这些都是网络不文明现象造成的严重后果,这必须要引起社会的关注。

考点:(1)结合材料分析,网络生活有哪些特点?一些人在网络中散播谣言、煽动群众的原因是什么?

(2)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道德有什么关系?

答案:

(1)网络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可以成为大学生学习、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又可能因使用不当或缺乏规范而损害社会公德、妨碍社会的发展。

一些人在网络上散播谣言、煽动群众的原因有:第一,网络生活的虚拟化,为人们传播不道德的信息提供了便利。第二,散播谣言的人受到社会发展不良因素的影响,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发生变化甚至扭曲等。

(2)网络道德终究是一种现实社会道德。网络道德是道德在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社会的发展。如果离开了现实社会道德,它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是,由于网络生活的特殊性,它也有区别于现实社会道德的不同之处。第一,两者适用空间不同。网络道德是在虚拟的网络生活平台建立起来的,适用于虚拟空间。而现实社会道德是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适用于真实存在的空间;第二,两者约束机理有差异。在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里,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判的机理不一样。

考研真题解析跨考教育会在第一时间登出http://

第三篇:2015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部分强化考点必备部分

《思修与法基》冲刺考点必背之 二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1.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爱国主义,总是有不同的内涵。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爱国主义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国家消亡后,爱国主义就会失去存在的条件和意义。在阶级社会中,爱国主义具有阶级性,不同的阶级对待祖国的感情,既有一致的方面,也有差异的方面,甚至有对立的方面。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2)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在这个问题上,爱国与否是最基本的政治原则。

◎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2)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第一,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第二,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第三,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所谓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第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热爱祖国是贯穿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第二,团结统一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

第三,爱好和平精神。

第四,勤劳勇敢精神。

第五,自强不息精神。

(2)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第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弘扬中国古代的民族精神,更要大力弘扬和培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

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雷锋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

第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反映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需要,反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所谓时代精神,是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关系:两者紧密相联,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

(1)时代精神的内涵

第一,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我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改革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

第二,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第三,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第四,(2)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第一,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第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

第四篇:2017考研政治思修法基分析题(最终版)

2017考研政治思修法基分析题

@钟方源

万能模版:(特别注意的是第37题应先概括材料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结合材料至少占4分!)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态文明建设、文明出行、网络领域等需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法治建设的万能原因。

„„是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公共生活领域的范围逐渐扩大。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生活质量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需要道德和法律两种手段。两者发挥作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中的秩序,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虽然道德和法律发挥作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二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成。道德规范作用的更好发挥,需要法律支撑;而法律作用的更好实现,则需要道德建设作为重要条件。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道德,也靠法律。

2、道德、法律题目的万能措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更加需要大力倡导„„的美德或法律规范。位次,我们必须做到:增强„„道德意识或法律意识,养成遵守„„道德准则或法律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和把握关于„„中的道德准则或法律规范的知识,提升关于„„中的道德准则或法律规范的自身文明素质。

3.道德题目意义的万能模版

„„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的现实状况,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

大学生的„„意识、„„行为、„„品质,关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

就个人而言,„„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单位而言,„„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是社会和谐,增进人际交往的基本保证;就国家而言,„„是良好的国际形象。

4.“思修”中个人和社会的万能模版(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

个人„„和社会„„是辩证统一的,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个人„„体现社会„„,社会„„包含个人„„;我们不能只看到个人„„看不到社会„„;也不能看到社会„„看不到个人„„,我们应把个人„„和社会„„统一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来。个人„„和社会„„总体上是统一的,只有特殊情况下,需要牺牲个人„„实现社会„„,这样,表面上牺牲了个人„„实现了社会„„,也是实现个人„„的最高境界!

5、从法律角度如何理解“„„”的万能模版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并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与自由,包括公民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信仰自由、公民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权利等。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別、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注:从这里面找出三条,并概括材料即可)

一、结合互联网秩序讲法治德治、权利义务及网上网下共画“同心圆”

(一)结合材料说明在互联网领域为何同样既要讲法治又要讲德治?{为什么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①网络空间也是公共领域。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有序的公共生活(1)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2)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3)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4)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公共秩序需要道德和法律来约束、协调。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同样要讲法治、讲道德,要坚守法律法规底线和道德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遵守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二)说明应如何认识和行使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包括互联网言论自由的权利?

①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相互依存。法律权利的实现必须以相应法律义务的履行为条件;法律义务的设定和履行也必须以法律权利的行使为根据。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与义务,具有广泛性、公平性和真实性。公民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依法救济权利;同时,要尊重他人权利,依法履行义务。{如何认识:权利义务辩证统一}

②中国公民在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受法律保护,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在网上发表言论。但是,公民在互联网上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时,要坚守法律法规底线,不得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要坚守道德底线,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兔沉迷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做到自律而“不逾矩”。{如何行使:两个底线}

(三)如何共同画好“网上网下的‘同心圆’”?

①“同心圆”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同心圆是什么:中国梦}

②网上网下都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使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共同目标、共同价值观,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怎样画好同心圆:德治,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同时,网上网下都要加强法治建设,尤其要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严密防范网络犯罪特别是新型网络犯罪,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总之,网上网下要同心聚力、齐抓共管,形成共同防范社会风险、共同构筑同心圆的良好局面。{怎样画好同心圆:法治,法治建设}

二、法治权威:宪法权威与法律权威

(一)为什么要实行宪法宣誓制度?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这段谈宪法的地位,三最四性}

②1)宪法宣誓不仅以庄严的仪式,唤起宣示着对宪法、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尊重;2)从行政伦理上说,它更超越了仪式而成为一种郑重承诺,系宣誓者对宪法所规定的法律义务和道义义务的确认,违反者要承担法律和道义责任,轻者被谴责,重者会受到相应的法律惩处。{这段谈宪法宣誓制度本身的重要性:从庄严仪式、郑重承诺两个角度}

(二)说明加强宪法实施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以宪治国。

第一,要加强宪法实施。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大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根本活动准则。加强宪法实施,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共同责任和历史使命。

二要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要充分利用每年12月4日这一法律规定的国家宪法日,普及宪法知识。

三要坚持党的依宪执政,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

(三)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应当具有最高的权威?

{法治思维的内容: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人权保障、正当程序。这题考法律至上}

①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法律应有的尊严和生命。{什么是法律权威}

②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共同体现,是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政府制定的,应当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为什么会有权威}

③全体社会成为都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不仅是保证法律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和要求,也是保障个人平安幸福的底线和红线。{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

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与人生价值,工匠精神

(一)指出材料的共同点,说明应如何理解“人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扩展生命的宽度”{ 职业道德,人生价值}

材料都体现了高尚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即1)爱岗敬业、2)诚实守信、3)办事公道、4)服务群众、5)奉献社会等内容。他们都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对工作极端负责、敬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道德操守。她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树立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兢兢业业地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这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和最高目标指向。

所谓“人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扩展生命的宽度”,就是说人在有限的生命里,应当尽其所能,奉献社会。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社会对于一个人的价值评判,也主要是以他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为标准,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在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主义社会中,衡量人生的价值,标准就在于看一个人是否以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许帅和余旭对社会的奉献精神将激励人们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

(二)什么是“工匠精神”?为什么要提倡“工匠精神”?

①从道德角度讲,工匠精神体现的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要求,强调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和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什么是工匠精神:道德角度}

②从经济的角度讲,工匠精神讲究精益求精。提倡“工匠精神”,呼唤的不仅是一个个技艺超群的职业英雄,更是一群爱岗敬业、创新创业的广大职工和基层群众。{什么是工匠精神:经济角度}

③传承弘扬工匠精神,是中国品牌迈向国际产业链中高端的必然选择,是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对我国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将发挥积极作用。{为什么提倡工匠精神}

(三)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择业观?

第一,树立崇高职业理想。

第二,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把自己对职业的期望与社会的需要、现实的可能结合起来。大学生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面向基层、面向国家建设的第一线去选择自己未来的职业,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第三,做好充分的择业准备。走上工作岗位后,就应当有干一行爱一行的爱岗敬业精神和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

四、理想信念与爱国主义

(一)结合材料,说明应如何理解“信仰也是有味道的”? {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信仰就是人的理想信念。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信念一旦形成,就会使人坚贞不渝、百折不挠地追求理想目标。理想信念的“味道”在于:

第一,指引奋斗目标。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的作用,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指引人生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

第二,提供前进动力。一个人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会以惊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成就事业、创造奇迹。

第三,提高精神境界。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信念越坚定,精神境界和人格就会越高尚。

(二)结合材料,从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说明青少年时期怎样树立远大理想?{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实质上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理想层面的反映。个人与社会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同样,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也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因此,在整个理想体系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最重要的,而个人理想则从属于社会理想。个人理想的确立要以社会理想为引导,个人理想的实现依赖于社会理想的实现。

第二,社会理想是建立在众人个人理想基础之上的,是对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青年时期是理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立志的关键阶段。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是有意义的,才可能变为现实。现阶段,应当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三)结合材料,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为什么更要弘扬爱国主义? ①第一,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只要国家继续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

②第二,我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要面对西方发达国家竭力输出它们的政治观、价值观、文化观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挑战,更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更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维护本国、本民族的利益。

在把握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的关系上,当代大学生应该明确:{如何认识爱国主义}

第一,人有地域与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第二,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第三,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等于全球政治、文化一体化。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这就更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

始终做到爱国的深厚情感、理性认识和实际行动相一致,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才是真正的爱国者。

五、法治思维基本内容中的公平正义与公正司法

法治思维包括: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人权保障、正当程序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一)如何正确理解作为法治思维基本内容之一的公平正义的含义?

公平正义是指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平等分配和占有。主要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救济公平。{公平正义是什么}

(1)权利公平包括权利主体平等、享有的权利特别是基本权利平等以及权利保护和权利救济平等。

(2)机会公平包括起点平等、发展平等和代际平等。

(3)规则公平包括法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内容面前人人平等和法律保护面前人人平等。

(4)救济公平包括司法救济公平、行政救济公平和社会救济公平。

(二)为什么说“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 {公正司法的重要性}

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司法这道防线缺乏公信力,社会公正就会受到普遍质疑,社会和谐稳定就难以保障。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是司法活动最高的价值追求。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

(三)什么是公正司法?如何保证公正司法?{怎么样保证公正司法}

①所谓公正司法,就是受到侵害的权利一定会得到保护和救济,违法犯罪活动一定要受到制裁和惩罚。如果人民群众通过司法程序不能保证自己的合法权利,那司法就没有公信力,人民群众也不会相信司法。法律本来应该具有定分止争的功能,司法审判本来应该具有终局性的作用,如果司法不公、人心不服,这些功能就难以实现。{什么是公正司法}

②推进公正司法,第一,要重点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要从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三个方面,着力破解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障碍,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发挥公正司法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第二,要坚持司法为民,改进司法工作作风。第三,要坚持以公开促公正、树公信。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怎么样推进公正司法}

六、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一)治理国家、治理社会为什么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①首先,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

②其次,发挥好法律的规范作用,必须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一方面,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另一方面,法律是道德的保障。

③最后,发挥好道德的教化作用,必须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在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必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为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

不过,应当明确,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具有根本性、决定性和统一性;而德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

(二)如何认识法治和德治在作用和实现途径上的区别?

①首先,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也都具有必须遵守的性质,但约束作用的内在要求和表现形式不同,行为人违反两种规范以后承担的后果也不相同。法治发挥作用要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主要依靠法律的预测作用、惩罚作用、威慑作用和预防作用对公民和社会组织的行为进行约束,并对违反法律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德治发挥作用要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俗、社会舆论等对公民和社会组织进行教化,并对违反道德的行为进行谴责。

②其次,法治和德治的实现方式和实施载体不同。法治主要依靠制定和实施法律规范的形式来推进和实施,实行法有禁止不得为,体现的是规则之治。德治主要依靠培育和弘扬道德等途径来推进和实施,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以价值、精神和理念等形式表现出来,引导人们自觉地在行动上符合道德才可为,违反道德不可为。

第五篇: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解析(第一章)

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解析(第一章)

一、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从理想的性质划分,有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从理想的层次划分,有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从理想的对象划分,有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从理想的内容划分,有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是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理论前提。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的原因: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反映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本质和博大胸怀,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为人类的进步和解放指明了正确方向,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与方法。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革命性和崇高性相统一的思想体系,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理论指南。

2、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持久的生命力。《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160 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发展、完善和创新的历史。

3、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鲜明地表明了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基本特征。

胡锦涛指出:“必须认识到,我们现在的努力以及将来多少代的持续努力,都是朝着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前进的。同时必须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确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脚踏实地地推进我们的事业。”说明了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统一的。

(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做到:

1、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经历新中国成立50多年特别是20多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共同奋斗。

二、理想信念的实现

(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这里的“志”具有双重含义:一是对未来目标的向往,二是实现奋斗目标的顽强意志。志向,就是理想信念;立志,就是确立理想信念。当代大学生应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须躬行。

1、立志当高远。志向高远,就是要放开眼界,不满足于现状,也不屈服于一时一地的困难与挫折,更不要斤斤计较于个人私利的多少与得失。

2、立志做大事。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立志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真正做到“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强调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理想,不是排斥和抹杀个人理想;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代表和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归根到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并具体体现在每个社会成员为实现个人理想而进行的活生生的实践中。当社会理想同个人理想有矛盾冲突的时候,要做到个人的理想服从于全社会的共同理想。

3、立志须躬行。古人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现崇高的理想,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

(二)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一般来说,理想越是高远,它的实现过程就越复杂,需要的时间就越长。

理想实现的长期性是对人们的毅力和信心的考验,对此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任何一种社会政治理想的实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波折,充满着艰险和坎坷。在阶级社会中,进步阶级在实现社会政治理想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反动阶级的残酷镇压。所以,要实现理想、创造未来,就必须有战胜种种艰难险阻的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2、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迎高潮而快上,乘顺风而勇进,这是身处顺境的学问,是善于抓住机遇不断丰富与完善自己的方式;处低谷而力争,受磨难而奋进,这是身处逆境的学问,是将压力变成动力之所为。在追求理想的旅途中没有永远的顺境,也没有永远的逆境。因此,当身处顺境时,切莫得意忘形,因为顺境可能只是一时的,必须做好遇到逆境的准备;当身处逆境时,也勿悲观失望,只要勇于战胜逆境,顺境就在前面。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键是怎样去认识和对待它们,只要善于利用顺境,勇于正视逆境和战胜逆境,远大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①理想与现实是辨证统一的。

首先,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如果理想与现实完全等同,理想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其次,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理想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成为未来的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②理想与现实的两种认识偏向:一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二是用现实来否定理想;出现这些认识误区的原因,从思想方法上讲,是由于不能正确地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关系。

2、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追求崇高的理想,仅有美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追求理想需要有执著的信念。没有对理想的执著,要想实现宏伟的理想是不可能的。

凯程教育: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

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在考研准备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尤其对于跨专业考生的专业课来说,通过报辅导班来弥补自己复习的不足,可以大大提高复习效率,节省复习时间,大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辅导班,或许能帮你找到适合你的辅导班。

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考察辅导班的首要因素,考生可以针对辅导名师的辅导年限、辅导经验、历年辅导效果、学员评价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询问往届学长然后选择。判断师资力量关键在于综合实力,因为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由

一、两个教师包到底的,是一批教师配合的结果。还要深入了解教师的学术背景、资料著述成就、辅导成就等。凯程考研名师云集,李海洋、张鑫教授、方浩教授、卢营教授、孙浩教授等一大批名师在凯程授课。而有的机构只是很普通的老师授课,对知识点把握和命题方向,欠缺火候。

对该专业有辅导历史:必须对该专业深刻理解,才能深入辅导学员考取该校。在考研辅导班中,从来见过如此辉煌的成绩:凯程教育拿下2015五道口金融学院状元,考取五道口15人,清华经管金融硕士10人,人大金融硕士15个,中财和贸大金融硕士合计20人,北师大教育学7人,会计硕士保录班考取30人,翻译硕士接近20人,中传状元王园璐、郑家威都是来自凯程,法学方面,凯程在人大、北大、贸大、政法、武汉大学、公安大学等院校斩获多个法学和法硕状元,更多专业成绩请查看凯程网站。在凯程官方网站的光荣榜,成功学员经验谈视频特别多,都是凯程战绩的最好证明。对于如此高的成绩,凯程集训营班主任邢老师说,凯程如此优异的成绩,是与我们凯程严格的管理,全方位的辅导是分不开的,很多学生本科都不是名校,某些学生来自二本三本甚至不知名的院校,还有很多是工作了多年才回来考的,大多数是跨专业考研,他们的难度大,竞争激烈,没有严格的训练和同学们的刻苦学习,是很难达到优异的成绩。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和凯程老师详细沟通一下就清楚了。

建校历史:机构成立的历史也是一个参考因素,历史越久,积累的人脉资源更多。例如,凯程教育已经成立10年(2005年),一直以来专注于考研,成功率一直遥遥领先,同学们有兴趣可以联系一下他们在线老师或者电话。

有没有实体学校校区:有些机构比较小,就是一个在写字楼里上课,自习,这种环境是不太好的,一个优秀的机构必须是在教学环境,大学校园这样环境。凯程有自己的学习校区,有吃住学一体化教学环境,独立卫浴、空调、暖气齐全,这也是一个考研机构实力的体现。此外,最好还要看一下他们的营业执照。

下载考研政治最后冲刺背诵版材料(思修法基部分-思想篇)[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考研政治最后冲刺背诵版材料(思修法基部分-思想篇)[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年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选择题解析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2018年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选择题解析(4) (单项选择题) 个体的人生活动不仅具有满足自我需要的价值属性,还必然包含着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属性......

    2018考研政治思修法基复习思路(五篇模版)

    http://www.xiexiebang.com/kaoyan/ 2018考研政治思修法基复习思路 2月已经即将过半,2018考研政治的复习再不开工就落后啦,文都网校考研频道建议2018考研考生在思修法基部分......

    2018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复习指导:理想信念第二部分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2018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复习指导:理想信念第二部分 已经进入2015考研暑期复习阶段,此阶段恰巧是考研复习的强化阶段,各考研生一定要倍加重视。为......

    思修法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原理总结 一、思想原理 一、理想信念 1、理想、信念的含义。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

    2018年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重难点(合集五篇)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2018年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重难点 临近秋季,同学们对政治的复习也到了加大力度的关键时期,把握好这个黄金时期,后续的复习也就变得得心应手了。老师......

    2018年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选择题解析(5篇模版)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2018年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选择题解析(2) 2015年考研复习高潮来到,在这个暑假里太奇考研政治老师提醒大家注意考研信息的发布,不要忘记基础复习......

    思修与法基

    生活方向标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收获和体会 大学,这是多少学子努力拼搏12年的目标,又是多少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巨大期望。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孜孜不倦地向着这个......

    思修与法基

    思修与法基 思修与法基部分总分为16分,选择题6分,两个单选,两个双选,分析题第37题,总分为10分。 一、 如何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 两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之间的转化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