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宝刚:美丽的河道 也要有美丽的文化 杭州日报
李宝刚:美丽的河道 也要有美丽的文化 杭
州日报
李宝刚:美丽的河道 也要有美丽的文化2017-05-25 分享到:首席记者 张磊 “这个台阶抬高多少米?这儿的栏杆最好不要用塑钢的,可以改成镀锌浸塑的,这样成本也不高,但起码可以多用两年……”采访临时被来送河道整治图纸的工作人员打断,李宝刚翻了几页,提了一些修改意见,让他们再回去修改。从今年一月进入“剿灭劣V类水”大作战开始以来,身为江干区城市管理局综合监管中心副主任的李宝刚几乎就没怎么休息过,对接辖区内的河道整治,以及整治后的管理,可以说是脚不着地。十几年的城管工作下来,也让他习惯了这种生活,“最让我感到开心的,就是看到水清了,来河边的市民多了,老百姓的满意度高了。” 主办 杭州市总工会 杭州日报 “五化两好”让治水有了标准 让老百姓看得明白 苍穹远,天空蓝,一湾碧水绕城去。水质整治其实做好了老百姓不太容易察觉,但做得不好很容易被指着鼻子骂。但什么算好,什么又算不好呢?之前一直没有一个细致量化的标准。今年初在江干区,李宝刚牵头组织编订了一个美丽河道“五化两好”治理标准。“治水需要有长远之计,必须要做好规划,坚持水岸同治、标本兼治。”李宝刚说,“五化两好”就是一套一体化治水标准,指的是洁化、序化、绿化、亮化、文化和设施好、配套好。这套标准制定的非常细致,细到河道范围要配垃圾桶、果壳箱,完善亲水平台、亭、廊、慢行系统等休闲设施,必要的地方安装监控、在线监测等智慧管理设施,有文化小品、城管驿站等其他人性化设施……“这是各个业务科室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摸索出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里面也有我十几年城管一线工作中和老百姓打交道的经验。”李宝刚说,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来总结这么多年的经验,并用“简洁、易懂、全面、细化”的标准来进行规范,用于日常工作中的指导。效果怎么样呢?现在市级主管部门也非常重视和认可,如果形成并制定了市级“五化两好”标准,那就可以全市推广了。这是“往上”的,“往下”则是把这些标准专门印成了精美的折页,分发到全区各部门、街道和社区——指导做好江干区美丽河道的治理和与老百姓的沟通协调和宣传工作。“有的河道两边有菜地、晾晒以及老百姓住房边上存在生活用水排放的,我们要去整治,有的市民就会不理解,不知道你们拆了菜棚后要变成什么。我们就拿折页给他们看,上面写得很明白,那老百姓一般也都理解和支持。”李宝刚说。岸下,流水清澈见底;岸上,草坪葱翠欲滴。以江干笕桥街道的六号港河道为例,今年参照“五化两好”标准治理后,现在已经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河水中,用于改善水体流动性的纳米曝气泵正在运转,水下不时冒起一串串排列整齐的细小气泡。河面上,浮岛上种植的水生植物在温暖的阳光下茁壮生长。这么美的河道在整治之后除了带来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外,还能带来些什么呢?李宝刚说,在“五化”标准中的特意增加了“文化”,这是对未来河道带给老百姓幸福感的一种考量。“现在大家都会回忆老的东西,破旧建筑可以拆,但文化传统不能丢,怎么能让老百姓在每天饭后都会散步的地方,能够感受到一些老底子的元素,我们想到可以把当地的文化有机地结合进去。” 在他的电脑里,存着一份方案,里面的设想就是要把家风、家规文化和美丽河道的创建结合起来,通过原有的管理用房等合理位置打造一个家规文化点。“一方面打算在河道沿岸通过以绿化提升结合节点小品打造,让喜欢在附近游步道上散步的市民可以欣赏绿化美景。”他说,“另一方面,我们还在计划着在美丽河道改造前建的‘吊脚楼’的主意,这个吊脚楼其实是河道管理房的架空层,建筑也很古色古香,架空层有足够的空间做一个开发式的小型展览,市民们可以随时走进来,参观学习优秀家风,传承文化底蕴。” “绿水青山 醉美杭州”——我身边的治水故事大型征文启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省委、市委吹响了劣V类水剿灭战的“冲锋号”:全面剿灭劣V类水,奋力夺取“五水共治”的全面胜利。杭州市总工会率先发出“争当治水先锋”的倡议,号召我市广大职工在这场攻坚战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走进农村、社区、企业、工地,关注治水、支持治水、参与治水。近日,“绿水青山 醉美杭州”——我身边的治水故事大型征文活动开启,欢迎读者踊跃投稿,用你的文字,作为劣V类水剿灭战的最好见证。
一、征文主题 参赛作品须是描写杭城职工投身剿灭劣Ⅴ类水攻坚战中涌现出来的感人事迹、治水成就、典型人物、个人感悟和民生民情,要求具有真情实感,多角度体现全市职工积极投身剿劣攻坚战,在广泛参与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改善、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中发挥的主力军作用和主人翁精神。
二、征文体裁 以散文为主,字数在1500字以内,文章要求主题鲜明、语言流畅、内容丰富、真实感人。文章可以配上反映剿灭劣V类水的真实照片或者具有现场感的影像。
三、征文时间 从即日起,至2017年8月25日,以收到作品时间为准。
四、奖项设置 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所有参赛稿以匿名方式进行初评、复评和终评,有关作品将在网络上投票。最终产生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0名;优秀奖若干。获奖作品将集结成册,并对获奖作者进行奖励。
五、投稿须知
1、参赛作品须是作者最新原创,严禁抄袭或网络下载,且未在刊物上发表过,不存在著作权争议,否则将取消评奖资格。
2、从环保和节约型社会的角度出发,本次征文提倡电子投稿,发送邮件至xihusanke@126.com,标题请备注“绿水青山 醉美杭州征文”。
3、邮寄投稿地址: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文体副刊中心黄女士收,邮编:310041。请在信封上备注“绿水青山 醉美杭州征文”。
4、所有投稿作品请提供个人联系方式及地址,以供后续联系。信息不完整的,不予参评。
5、主办方享有对参赛作品的处理权。杭州日报报业集
第二篇:李宝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报告
李宝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报告
大均乡李宝村位于景宁县城东南方向距县城18公里,距乡政府驻地大均村6公里,海拔550米,全村132户503人,耕地430亩,山林8417亩(毛竹林850亩)。2013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60元。
李宝村依山伴水,空气清新,风景秀丽,村落古朴,是丽水市现存为数不多的纯畲族村,文化底蕴深厚,民族特色浓郁,是研读畲族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李宝村紧紧围绕市委卢书记提出的“民富、村美、风正”要求,依托资源,发挥优势,大力推进“美丽乡村〃魅力畲寨”建设,李宝村的各项条件日益改善,村民安居乐业。
一、环境得天独厚。李宝村属于高山气候,温暖凉爽,四季分明。年降雨量1398毫米,年日照时数1781小时,热量丰富,冬暖春早,全年平均气温18℃,降水充足,山地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山林面积达到8417亩,森林覆盖率高,是纯天然的绿色“氧吧”。
二、文化底蕴深厚。李宝村是景宁最具代表性的畲族村,民族特色浓郁,畲民善良纯朴,能歌善舞,比较完整地传承和保留了“畲族民歌”、“畲族舞蹈”、“畲族祭祖仪式”等畲族特色文化。目前该村擅长山歌的有雷余兰、雷李梅等20多位村民,擅长祭祖古舞的有雷秀林、雷和忠等8位村民,擅长畲医畲药的有雷三妹、雷宗明等村民。近年来,李宝村民逐步恢复了“穿畲衣、干畲活、织腰带”等民俗活动;通过编排畲家敬茶敬酒、山歌对唱、祭祖功德舞、花鼓戏等极具畲族风情的民间艺术表演,让游客在欣赏畲寨原生态美景的同时,充分领略畲乡民俗风情,感受畲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度挖掘畲族文化内涵,增强旅游吸引力,李宝村逐步成为“畲乡之窗”景区的新景点。
三、养生资源丰富。作为丽水市生态文明示范村,李宝村森林、水能、农特产品、矿产、野生动植物等生态休闲养生资源十分丰富。全村有高效笋竹两用林1500亩,金银花基地300余亩,还有浙贝、厚朴、元胡、桔梗等畲药材。最近几年,李宝村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和养生养殖业,建立“吃住游于一体”的农家乐,鼓励农户养殖鱼、泥鳅、田螺等山区产品,为生态旅游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基础设施完善。2011年,李宝村启动“美丽乡村〃魅力畲寨”建设,按照“一轴、二心、三片区” 的总体格局,尊重自然山地特色,对本村水流进行梳理整治,对传统建筑进行修缮、整饰,将李宝村作为中国畲乡之窗4A景区中“看民族古舞,探神秘畲寨”为主题的延伸景点。目前,李宝村通过房屋立面改造,将畲族元素融入畲寨整体民房外观中,提升村庄形象;通过空间环境整治,巷道立面整治、通路整治、绿化整治、建筑单位整治、沿路小品建设以及垃圾收集处理、污水处理等措施,美化环境;通过改造民房卫生设施,建立样板房,让游客能吃在畲寨、住在畲寨。李宝山门、30幢房屋立面改造、2幢样板房、农家乐建设等项目均已完工。目前,李宝村畲家乐可提供300人就餐,提供30张床位,完全能满足接待小团队的要求。同时全村道路硬化率已达85%,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垃圾集中收集率达到80%,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85%,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0%,电话普及率达到85%。便捷的交通,整洁的环境也为李宝建设“养生乡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