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句子里的定语的次序是不符合一般习惯的(精选)

时间:2019-05-13 04:31: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下面的句子里的定语的次序是不符合一般习惯的(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下面的句子里的定语的次序是不符合一般习惯的(精选)》。

第一篇:下面的句子里的定语的次序是不符合一般习惯的(精选)

病句专题复习

一、语序不当

下面的句子里的定语的次序是不符合一般习惯的。

①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②他把我们几个团的负责干部叫到一起

③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下面句子里数量的表示法不妥。

①工作者的多数是农村来打工的。

②解放前,约有百分之七十的中国农业人口是贫雇农。

下面句子里状语的表示法不妥

①迎面吹来的寒风不禁使我打了个寒战。

②美国有十五个州禁止黑人在娱乐场所与白人享有平等的地位。[巩固训练]

1、一位优秀的有30多年教龄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2、故宫博物院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3、不但他爱下围棋,而且精于围棋发展史的研究。

4、由于纺织工人努力提高生产质量,我国棉布的出口深受各国顾客的欢迎。

5、先生侃侃而谈,他的音容笑貌虽然 没什么变化,但眼角的皱纹似乎暗示着这些年的艰辛和不快。

二、搭配不当

关联词搭配不当

定语与中心词(主宾)搭配不当

动宾搭配不当

主谓搭配不当

主宾搭配不当

动补搭配不当

状语与中心词(谓语)搭配不当

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金题回放

1、无论干部还是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2、不管气候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地攀登到顶峰。

3、应用这种罗盘,无论在阴云密布以及早晚看不到太阳的时候,也不会迷失方向。

4、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

5、他马上召集会议,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

6、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7、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重点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8、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 和严肃处理。

[巩固训练]

1、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2、沙沙的浪声和银光闪闪的海面构成一幅多么好看的画面。

3、《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等人的英雄事迹。

4、战士们冒着滂沱的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快速前进。

5、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老山英雄的报告。

6、农民耕种的符合政策规定的自留地是一种正当的劳动。

7、规规矩短的两条平行线始终是两条可望而不可及的端点。

8、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工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

9、汽车奔驰在辽阔的公路上。

10、早晨五六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便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

11、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12、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13、他在运动会结束后正式退出了运动员生涯。

14、一阵阵春风吹来,树技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

15、清明前后,××部队派了800人次,参加郊区植树劳动。

(三)、成分赘余

(1)成分赘余包括主语赘余、谓语赘余、宾语赘余和修饰成分赘余。(2)从赘余的性质来看,可分:堆砌词语、词义重复、为蛇添足等。

[考题演练]

1、应聘的外国专家正式工资一般应高于或维持试用期工资而不能低于试用期工资。

2、五星啤酒厂决定给陈新瑶、汪冰留厂察看两年处分,受处分期间每月发生活费,并免发奖金。

3、雪莲牌衬衫,无论在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

4、从他微弱的呼吸着,他没有死,还有一息尚存。

5、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

6、学习语文不能仅凭小聪明,一定要下苦功不可。

7、上次从你院借来的讲义,正在进行打印,上课前可以发到学生手中。

8、篮球场上十位队员正在激烈地打比赛。

9、法国著名小说家巴尔扎克以毕生的精力完成了小说总集《人间悲剧》的编写。

10、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钓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

11、那里有肥沃的土地,有丰富的各种矿藏,有布满无数珍宝的山村。

12、倡导并鼓励多写多演现代戏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否则,拿不出新的作品来,就难于抵制一些不健康的甚至低级庸俗的东西。

13、判断是肯定或否定某一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思维形式。

14、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水果:梨呀、苹果、柿子„„

15、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

[巩固训练]

1、在学习中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是当前全国各类体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2、听了父老乡亲们的介绍,看了家乡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心里感到由衷的钦佩和欣慰。

3、对于那些知法犯法的党政干部,我们必须依法 给以严厉的法律制裁。

4、这句话的后面,包含了多少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

5、中央对棉花生产是十分重视的,指出“棉花生产要有个大发展,速度要加快”指示。

[金题回放]

1、我们在本月中旬前后有个重要会议,所以现在就要好好准备。

2、致富信息小报,信息量大,可读性强。每月印出来后,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数百份小报就被老乡们索要一空。

3、他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只要一到学术会议上谈起他的专业时,就变得分外活跃而健谈多了。

4、凡事要依靠群众,否则单靠自己,什么事也做不成。

5、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到25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

6、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 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7、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四、成分残缺

一、规律:

1、主语残缺

2、谓语残缺

3、宾语残缺

4、修饰语残缺

二、考题演练

1、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2、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看见介词打头的句子,检查是否主语残缺

3、《王老虎抢亲》中江南才子周文宾男扮女装,被王老虎抢回家,把他送到妹妹王秀英房中。

4、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多次受到省市教委的表影。

5、发射试验通讯卫星取得圆满成功,表明我国已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成、研制、发射、跟踪、测控和 试验地球同步通讯卫星工程体系的能力。

6、《创业史》是描写我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长篇小说。课文写的是当时互助组刚成立,梁生宝为实现稻麦两熟计划去郭县购新稻种。

7、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8、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付出劳动。

9、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

10、在古代,这类音乐作品只有文字记载,没有乐谱资料,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

11、李国英教授又设计出了 两套高难度的自由体操。

五、结构混乱 1、举棋不定

作者时而用这种结构,时而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①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应该在“曾被......束缚......”和“在......束缚下的......”两种格式中选用一个。)

②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应该在“......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和“......壮举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里选用一个。)

2、藕断丝连

把结构完整的一句话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硬凑起来。

①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

②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是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凑在一块儿,用哪一句都可以。)

3、中途易辙

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①例如杜重远以《闲话天皇》这篇文章,认为是冒犯了日本皇帝,置之于狱,就是例子。

(应该改作“因为杜重远写了......文章,就认为他是......”。原句使不知道这件事始末的人误认为杜重远把别人送进监牢,非常不妥。)

②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

(“中国人民......马列主义思想之后”就怎么样?作者不接下去说,却用“中国革命”另起一句。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之后”。)

句式杂糅是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句式杂糅在一起,从而造成语句结构的混乱。

对历年来全国高考试卷和各地模拟试卷中此类试题的梳理,我们发现,出现频率较高的句式结构杂糅情况主要有以下十类:

一、表被动

1.这办法既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喜爱。

【修改意见】或说“深受群众喜爱”,或说“深为群众所喜爱”。

【典型结构】被(受)……所。

二、表原因

2.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纠正,其根本原因是不正之风在作怪。

3.这些蔬菜长得这么好,是由于社员们精心管理的结果。

4.一个人之所以变坏的原因,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更主要的是他自己没有把握住自

己。

【典型结构】原因是……造成(引起、诱发、作怪);由于……结果;之所以……的原因。

三、表目的

5.我们要下决心,花大力气,争取在本世纪把我国的教育事业达到先进水平。

6.其实,胡适先生英文文章也写了不少,供中外学者阅读之便。

7.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

【典型结构】把……达到;供……之便;防止……不再……。

四、表条件

8.当然,要搞好跨学科渗透和综合,并非易事,需要下一番功夫不可。

补充:除了„„还有„„。

【典型结构】需要……不可;非……才行。

五、表意图

9.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10.他们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使用了新的工艺和新的枝术。

【典型结构】从……为出发点;本着……为原则。

六、表对象

11.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

12.对一调动工作这个问题上,我曾周密地考虑过。

【典型构构】对象……面向……;对于……上。如

七、表构成

13.止咳祛痰片是我厂里新产品,它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

14.镇海口的海防纪念馆分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六部分组成,充分显示了中 华儿女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典型结构】成分是……配制而成;分……部分组成。

八、表范围

15.这届全运会会徽、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大多是以青年师生为主。

【典型结构】大多……以……为主。

九、表程度

16.他平时沉默寡言,但只要一到学术会议上谈起他的专业时,就变得分外活跃而健谈多了。

【典型结构】分外……多了。

十、表数量

17.我国大约30%左右的青年认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是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

准绳。18.别小看这只太空马桶,它的造价高达三千万美元之巨。【典型结构】大约……左右;高达……之巨。:

六、语意不明

语意不明有两种类型:

1、“费解”,“费解”指一句话不知道怎么讲

2、“歧义”,“歧义”是一句话有两种理解意。

1、费解

① 到北京参观奥运村及新改造后的“地铁”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

(“参观”怎么会是“归途”?作者的意思是说“......是我预定在归途中要做的事。)②从六十岁到九十九岁的老太太被特许坐着车子参加游行。

(从字面上看,好像59岁以下和100 岁以上的都没有坐车参加游行的权力。作者的意思大概是“60岁以上的”。)

2、歧义

(1)两种解释一正一误。

①一辆乳黄和深红色的电车飞驰过去。

(容易使人误会为两辆颜色不同的电车。应该把“和”字改为“夹”字,或者在“一辆”后面加“漆了”二字。)

②在几天时里,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都有很大的收获,体重逐日增加(最高的达五公斤),精神非常愉快。

(很可能使人误会是逐日增加的量最高有5公斤,这当然不是事实。应该把“逐日”改作“都有”。)

(2)两个解释都可能。

①现全渠已勘测完毕144华里。

(没说全渠有多长,如果全长144华里,那么该说“全渠144华里,现已勘测完毕”;如果144华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说“完毕”,该说“现全渠已勘测了144华里。”)②制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也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

一种权威著作”。)

③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迎新会。

(是“其他学校”,还是“其他领导”,发生歧义。)

(3)把读者引入歧途。

这种错误在于字面上并无歧义,但是作者的本意跟字面上的意思不同。如果按照字面讲,就是误入歧途。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共同纲领颁布了,妇女在法律上是平等了。

(从字面上看,是说“妇女彼此之间在法律上平等”,但是实际上作者是说“妇女和男子在法律上平等”。)

②制造郑州花园口决口,直接淹没豫皖两省13个县619 万多人口。

(照字面看,这619万人都淹死了。作者的本意该是:直接淹没豫皖两省拥有619万多人口的13个县。)

[经典试题]

1、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B.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C.世界抗击艾滋病会议的代表中有中国中央电视台台长和东方电视台台长,香港凤凰卫视总裁也应邀列席了会议。

D.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多余元。

B.美国2003年调整了签证政策,规定申请留学签证的申请时间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的3个月到2个星期内进行。C.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不少网络游戏带有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这无疑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D.面对有5名具有NBA打球经验的美国队,中国队并不怯阵,整场比赛打得气势如虹,最终以三分优势战胜对手。

4、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 去汇报。

5、某人接到一家学术会议秘书组来函,信上说: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6、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7、人们一走进教学楼就会看到,所有关于澳门历史的图片和宣传画都被 挂在走廊两边的墙壁上。

8、对爱好文科的学生,加强文科辅导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学习呢?还要不要他们学好数理化呢?为了使学生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9、他在班上的表现到底怎么样,据他的科任老师反映,真正的情况并非如此。

[课堂巩固训练]

1、不准在车站、码头、机场、公园和商业区以外的地方设立广告牌。

2、如何迅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 一个 中学语文教师 特别关心的问题。

3、部门领导对他的批评是有充分的准备的。

4、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皮包。

5、记者否认外星人光临W国N城是有根据的。

6、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道德还要不要?在义与利面前如何选择?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

7、李秀成被清兵抓住砍头时是不是表现得很英勇呢?从一些历史记载来看,并不是这样的。

8、搜集史料比容易,鉴定和应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文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

七、不合逻辑 概念范围不清

自相矛盾

多次否定引起混乱

主客颠倒

关联词语用错

一、典型试题

1、夜晚,远远望去,整个楼漆黑一团,只有一个房间还灯火辉煌。

2、既然来了,但他还是不安心。

3、数学对于我不感兴趣。

4、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5、八百多人,几千条胳膊,同暴雨洪水搏斗了一天一夜。

6、他发愤苦读,用三年时间就学完了大学所有课程。

7、当你伫立岸边,放眼无边的大海,眼前会涌现出一幅我们的祖先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壮丽图画。

8、今年,我校有百分之九十的同学都参加了“志愿者突击队”。

9、谁也不会否认长江不是向东流的。

10、难道你能否认你不应该刻苦学习吗?

11、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12、出席这次铁路职工代表大会的有青年工人、老工人和妇女。

13、全体共青团员特别是中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14、我上街买了牙膏、牙刷和日用品。

二[高考经典试题]

1、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2、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3、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4、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加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三 [课堂巩固训练]

1、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2、近几年来,王芳同志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

3、我们青年人缺乏的就是理论水平不高和时间经验不足。

4、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六门功课平均都在90分以上。

5、下了晚自修,教室里没有一个人,只有小王还在教室里打着手电在偷偷摸摸地搜索着什么。

6、在这个边远的小城里,一家为顾客提供各类用品、服装、文具、家电的大型超市即将开业。

7、据初步统计,目前有近20%左右的人将储蓄视为未来的养老保险金。8、10年间,图书年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多,而总印数基本持平,说明图书的平均数下降了一倍多。辨析病句的13个窍门

1、“望”见句中有并列词或并列短语时,要检查这几个概念是否相互包容或各项能否与前后相关成分搭配。

(1).并列短语同有关成分不完全搭配

并列短语同有关成分搭配时,很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形,如:

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

这个句子的主语“210辆消防车、300多名消防官兵”是并列短语,其中的“210辆消防车”与谓语“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不能搭配。(2).多个并列短语前后照应不当

有的句子中会有多个并列短语,稍不注意,这些短语前后可能会不照应,如:

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这个句子中有两个并列短语,即“理论上和政策上”和“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这两个并列短语前后失去照应。“理论上”应该与“深刻的说明”照应,“政策上”应该与“详细的规定”照应,因 此,应该将“理论上和政策上”改为“政策上和理论上”,或者将另一个并列短语的顺序改一下9(3).并列短语不能并列

从逻辑上来说,两个概念如存在种属关系,是不能并列的;如果疏忽大意违背了这一规律,就会造成语病,如:

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这个句子中的“报刊”是指“报纸杂志”,自然不能与“杂志”并列;另外,“报刊”也好,“杂志”也好,都是出版物,自然又不能同“一切出版物”并列在一起。如果删去“杂志”,并将“一切”改为“其他”,就可以避免并列不当的毛病了。

(4).并列短语顺序不当

并列短语中的几个短语虽然是并列的,但也有个逻辑上的前后顺序,请看下面句子:

制作精良、选料上乘的“葵花牌”动物粉含有强化人体机能的多种营养成分。

这个句子中的“制作精良、选料上乘”是个并列短语,按产品的制作程序,应该是先“选料”,后“制作”。因此说成“选料上乘、制作精良”才符合逻辑。

(5).并列短语造成歧义

并列的多个人或物同时出现,可能导致涉及的对象不明确,就使句子有多种理解,产生了歧义,如:

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存入了两家银行。

从字面上看,“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是个并列短语,由于“和”既可作连词,又可作介词,所以这个句子有两种理解:一是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个人去存钱,一是他和副总经理两个人背着总经理一个人去存钱。

总之,大凡句子当中出现并列短语,我们要全面考察它是否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语病。

2、“望”见以介词开头的句子,要检查句子是否缺主语。

例:(1)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提高了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删去“通过”,“这次学习”作整个句字的主语。)

(2)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删去“经过”,“老主任”作整个句子的主语)

3、“望”见句中有“是否”、“能否”、“优劣”、“好坏”、“成败”等肯定与否定、正面与反面相叠的词时,要检查人一面或两面的搭配问题。

例:(1)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除了要尽力争取国内外投资,建设好基础设施,努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之外,搞好节水农业,办好乡镇企业,也是能否发展西部经济的一条重要途径。(后面“能否”两面对前面一面。)

(2)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前面“好坏”是两面,后面也应在“生产”前加“能否”,形成两面)

4、“望”见句子有关联词,要检查关联词与主语的位置是否颠倒或关联词是否配套使用或分句间语意自然形成的关系,是否与关联词所表达的关系相符。

例(1)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后;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前。本句“他”应移到“如果”后)

(2)只要具备了自学能力,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有些关联词必须配套使用。如,“只有„„才„„”就不能用作“只有„„就„„”。)

(3)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了顶峰。(两个分句间是转折关系,不是条件关系,应将“不管”改为“尽管”)

5、“望”见句子含有“否定”词,要考虑是否误用多重否定。

例:这青山绿水、茂林丰田,对于这些老弄垦队员来说无疑不是青春汗水的结晶。(双重否定句表达肯定的意思;肯定句式的反问句表达否定的意思;否定句式的反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类似“无时无刻”“不明不白”等格式的词表达一重否定意思。本句应去掉“不”。)

6、“望”见句子中有“与”、“和”、“对”、“对于”时,要考虑主客位置是否倒置。

例: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应该是“今年”和“去年”比较)

7、“望”见句子的谓语是“是”、“成为”时,要考虑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是否一致。

规律:谓语是“是”等词时,主语和宾语应该都表示同一事物或同类事物,或都表示行为活动。

例:今年全国招收的自费生,是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最多的一年。(删“一年”或删前面“全国招收的自费生”)

8、“望”见句子里有代词,可考虑代词是否指代不明。

例: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这方面”指代不明)

9、“望”见句子有多层定语和多层状语时,可以考虑语序是否不当或是否产生歧义。

例:优秀共产党员,著名爱国将领吉鸿昌的女儿吉瑞芝给我们作了一个生动的报告会。(“优秀共产党员”应移到“女儿”后)

10、“望”见句子出现数词和集体概念的名词时,考虑是否搭配。

例:想起过去500多个岁月,我不禁流下了眼泪。(“500多个”不能修饰集体概念的名词“岁月”,改为“日子”)

11、“望”见句子有“关于”、“对于”、“对”,考虑是否混淆了三个词的用法。

例:3月报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大事都作了详细报道。(“对于”,介词,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对”,和“对于”的用法差不多,但是“对”所保留的动词性较强,因此有些用“对”的句子不能改用“对于”;“关于”,表示关涉,有提示性质。本句的“关于”就应该为“对于”。

12、“望”见句子中有谦辞和敬辞时,要考虑是否用错对象。

例: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笑纳”指自己送的东西请别人收下。)

13、“望”见句子中有数量词或数量词加名词“的”、“和”、“或”,要检查是否搭配不当或语序失当或歧义。

例: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这大大激发了全厂工人献计献策的积极性。(“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歧义。)

第二篇:第七节 句子里的修饰语--定语和状语

第七节 句子里的修饰语--定语和状语

一、汉语中的定语和状语

请先看两组例子:

A 纸飞机 B 悄悄地说话

当代文学 经常去光顾

小莉的妈妈 相当喜欢

我们的老师 急急忙忙地跑出来

大房子 慢慢儿走

干净手绢儿 非常好

大大的双眼 格外漂亮

两封信 特别干净

三件衣服(他)的确老实巴交的

A、B两组的例子都称为偏正词组。这是就这些词组前后两部分的语法关系来说的,因为不管具体意义如何,这些词组的前一部分都是修饰、限制后一部分的,所以称前一部分为修饰语,称后一部分为中心语。

但是,如果考虑到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和它们在造句中的作用(即它们的语法功能),那么偏正词组还可分成两类:A组是一类,表示事物,具有名词性;B组是另一类,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具有动词、形容词或状态词的性质。为区别起见,我们管A组偏正词组里的修饰语为“定语”,整个偏正词组称为“定-中”偏正词组;管B组偏正词组里的修饰语为状语,整个偏正词组称为“状-中”偏正词组。

一般说,名词性词语前的修饰语是定语。上面A组偏正词组的中心语都是名词,它们前面的修饰语都是定语。但是,如果名词性词语前面的修饰语由副词充任,那么那修饰语是状语。例如:

(1)我住了足足一个礼拜了。

(2)这才五毛钱。

(3)今天才星期三。

(4)你已经大学生了,还那么不懂事。例(1)-(4)里的名词性词语“一个礼拜”“五毛钱”“星期三”“大学生”前面的修饰语“足足”“才”“已经”都是副词,这些修饰语都是状语,不是定语。

中心语如果是动词或形容词,那么它前面的修饰语一般是状语。上面B组偏正词组的中心语都是动词或形容词,它们前面的修饰语都是状语。但是,如果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前面的修饰语由名词或数量词充任,那么那修饰语是定语,不是状语。例如:

(5)晚上有文艺演出。

(6)我们都要有这个心理准备。

(7)他焦急地等待着黎明的到来。

(8)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与突破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

(9)这真是年青一代的幸福。

(10)科技的发达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11)狐狸的狡猾是有名的。例(5)-(8)里的动词性词语“演出”、“准备”、“到来”、“创新与突破”、“发展”和例(9)-(11)里的形容词性词语“幸福”、“发达”、“狡猾”前面的修饰语都由名词性词语充任,这些修饰语都是定语,不是状语。

但是,真要严格区分汉语中的定语和状语,必须考察整个偏正词组的性质。如果偏正词组是名词性的,那么其中的修饰语是定语;如果偏正词组是动词或形容词性的,那么其中的修饰语是状语。上面我们所以把“副词+名词”这种偏正词组里的副词定为状语,就因为“副词+名词”这种偏正词组只能作谓语,带有动词性;我们所以把“名词+动词/形容词”这种偏正词组里的名词定为定语,就因为这种“名词+动词”“名词+形容词”的偏正词组总是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而不再能作谓语或补语,带有明显的名词性。因此,对于汉语里的定语和状语,大致可以这样来定义:

定语——名词性偏正词组里的修饰语是定语。

状语——动词或形容词性偏正词组里的修饰语是状语。

二、能带定语的词语

(一)名词都能带定语。例如:

(1)脏(的)衣服 两件衣服 他的衣服

(2)猪(的)尾巴 老虎(的)皮 狂怒的狮子

(3)干净的水 甜甜的牛奶 好的饮料

(4)牛奶(的)质量 古代(的)文化 传统(的)友谊

(二)在汉语里,动词、形容词也能带定语,不过所带的定语一般要带“的”。例如:

(1)甜蜜的回忆 春天的到来 红花的凋谢 远方的祝福

(2)少年的苦闷 表面的冷漠 穷人的辛酸 学校生活的快乐 例(1)是动词带定语的实例,例(2)是形容词带定语的实例。

(三)“的”字结构也能带定语,所带的定语主要有两种:

A 数量词充任的定语。例如:(1)我还要圣诞树呢,至少要一棵小的。

(2)想起两个小的,我的干劲就来了!

(3)先给你唱一段日本的。

B 指示代词“这”“那”或“指示代词+量词”的词组(一般也称为“指量词”)充任的定语。例如:

(4)这红的是她的。

(5)我要那蓝的。

(6)那个男的好像是广东人。

(四)量词都能带定语,所带定语主要有两种词:

A 数词。由“数词+量词”形成的偏正词组一般称为“数量词”。例如:

(1)一个 五块 一件 三把 两条(2)第一个 第二名 第五次 第三回 第六天

B 指示代词“这”“那”。由“这/那+量词”形成的偏正词组一般称为“指量词”。例如:

(3)这个 这条 这次 那回 那天 那年

(五)“五四”以后,由于受西方语言的影响,人称代词也开始带定语,不过所带的定语也都得带上“的”。例如:

(1)火车最终还是走了,泪眼模糊中,我向站在月台上的她挥着手。

(2)比他年轻了将近十岁的她,看起来却分明像他的姐姐。(恶魔44)

(3)身为主办国的我们,应全力以赴,办好这次亚运会。

(4)童心未泯的我们也跟孩子们一起唱起儿歌,做起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5)他气冲冲地走了,留下气冲冲的我。

人称代词带定语,这是一种欧化的说法,只见于书面语,一般很少用。

三、能作定语的词语

形容词能作定语,这无需多说。例如:

(1)新(的)衣服 白(的)马 干净(的)手绢儿

(2)正确(的)意见 错误(的)观点 好(的)思想 状态词也能作定语,但是通常要带上“的”。例如:

(3)绿油油的庄稼 雪白的棉花 通红的太阳 脏里巴唧的衣服

(4)高高的楼房 大大的眼睛 干干净净的衣服 老老实实的人 在汉语里,名词也能作定语,而且是作定语能力最强的。例如:

(5)木头(的)房子 铁(的)门

(6)故事(的)情节 群众(的)力量

(7)小王的笔 李老师的表

(8)书的内容 鞋的质量

注意:名词修饰名词时加“的”不加“的”有时意思不同,例如“木头人”是说人呆板,像木头一样;“木头的人”是指用木头做的人。

代词也能作定语。一般说,人称代词作定语。例如:

(9)我(的)哥哥 我们(的)老师 他(的)朋友

(10)谁的笔 谁的衣服 什么书 这房子 数量词都能作定语。例如:

(11)三本书 五个学生 三辆汽车 两个苹果

在汉语里动词也能作定语,但一般要加“的”,例如“写的信、买的票、吃的东西、查找的资料、签订的合同”等,如果把这些偏正词组里的“的”去掉,就变成述宾词组了。需要注意的是,有一部分双音节动词兼有名词的性质,这些动词如果修饰双音节名词,而且那名词在意念上不是动词的受事,那么可加“的”、也可不加“的”,例如:

(12)学习(的)资料 学习(的)态度

(13)调查(的)提纲 调查(的)对象

(15)建设(的)项目 建设(的)资金

在汉语里,基本上各种词组都能作定语,但都要加“的”。例如:

(16)衣服和皮鞋的价钱 分析、研究的能力 [联合词组作定语]

(17)学生宿舍的电灯 刚来的老师 [偏正词组作定语]

(18)卖花儿的姑娘 爱干净的人 [述宾词组作定语]

(19)写好的信 走进来的人 [述补词组作定语]

(20)妈妈买的衣服 力气大的同学 [主谓词组作定语]

(21)对考试的态度 关于住房问题的意见

[介词结构作定语]

四、能带状语的词语

在汉语里,能带状语的词语很多,简略说明如下:

(一)动词性词语都能带状语。例如:

(1)我们要冷静思考。

(2)修饰语后面的“的”和“地”,他时常混用。

(3)他们一起去。

(4)他刚来。

以上是单个动词带状语。下面是述宾词组带状语的实例:

(5)多留点吃的东西。

(6)一共有一千一百五十元呢!

46(7)刘婶同情地看看母亲。

(8)我们尽量帮助他们。下面是述补词组带状语的实例:

(9)雪花轻轻地飘落下来。

(10)他呀,方向都辨别不出。

(11)夜已经变得非常沉寂。

(12)我也累坏了。

(13)姐姐懒洋洋地躺在床上。

(二)形容词性词语也能带状语,所带的状语最常见的是表示程度的副词。例如:

(1)写作这条路很漫长。

(2)这样挺舒服的。

(3)房子设计十分精巧。

(4)明天会更冷吗?

(5)他们的关系更加密切。

(6)他这个人最热心。

(三)主谓词组也能带状语,例如“忽然电话铃响了”,副词“忽然”就是作主谓词组“电话铃响了”的状语,在结构上该分析为:

忽然 电话铃 响了

1-2 “状-中”偏正关系 3 4 3-4 主谓关系

再如:

(1)恰巧爸爸回来了。

(2)渐渐地她消失在人群中了。

例(1)副词“恰巧”修饰主谓词组“爸爸回来了”,例(2)副词“渐渐地”修饰主谓词组“她消失在人群中了”。

(四)状态词很少带状语。不过口语中有,虽然也比较少见,例如:

(1)她的脸也红红的。

(2)四周都静悄悄的。

(五)汉语里,名词也能带状语,这也可以说是汉语语法的一个特点;但多见于口语。例如:

(1)我潮州人,他也潮州人。

(2)哇!几年不见,都大姑娘了!

(3)他已经大学生了。

(4)你才傻瓜!

(5)我那碗面,尽虾。名词所带的状语都由副词充任。

(六)数量词也能带状语。例如:

(32)你那时才三岁。

(33)等了足足五个多小时。(34)我已经十七岁了。

(35)“你数一数,有多少钱。”“一共二十三块。” 数量词所带的状语一般也由副词充任。

五、能作状语的词语

副词都能作状语,这也无需多说,如“刚来”、“再玩儿一会儿”、“马上去”、“很漂亮”、“终于回来了”等。需要指出的是,在汉语里,作状语的不限于副词。

一部分形容词性词语也能作状语。例如:

(1)快说 慢走 难办 [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

(2)认真(地)研究 刻苦(地)学习[双音节形容词状语]

(3)很耐心地听着 非常热情地接待他 [形容词性词语作状语]

有些状态词也能作状语,不过一定得带“地”。例如:

(4)轻轻地放下 整整齐齐地排着

介词结构都能作状语,例如:

(5)对老师很尊敬 向他学习为顾客服务 在杭州游览 把练习做完了 比他高 替我值班 按政策办事

在汉语里,表示动量和时量的数量词也能作状语,不过其中的数词大多为“一”。例如:(6)一口吞下 一次做完 一把拉住 一天运完 两年盖好 某些表示时间、处所的名词也能作状语。例如:

(7)明天见!屋里坐!

少数由动词“有”组成的述宾词组也能作状语,不过也一定得带“地”。例如:

(8)有节奏地敲着 可以有重点地说一下 有步骤地实现我们的计划近二十年来,开始出现某些普通名词作状语的现象,特别在口语中。例如:

(9)咱们电话联系。(10)可以电脑购物。

(11)那衣服凉水洗。

(12)你不能剪子剪?

(13)那牛肉要沙锅炖。

(14)现在还可以电视学英语。

这名词充任的状语都表示行为动作凭借的工具,我们都可以在那名词前面加上“用”或“通过”等介词。如例(9)也可以说成“咱们用电话联系”,例(14)也可以说成“现在还可以通过电视学英语”。余者类推。

六、复杂的偏正词组

所谓复杂的偏正词组是指其修饰语或中心语本身又是偏正词组的偏正词组。下面分三种情况举例说明。

(一)修饰语本身又是偏正词组。例如:

(1)我妈妈的头发 女朋友的相片 一双鞋子

(2)尽早赶回来 不自觉地犯了错误 很快算出来了

例(1)是定语本身又是偏正词组的实例;例(2)是状语本身又是偏正词组的实例。这两个实例中的“我妈妈的头发”和“尽早赶回来”在结构上都应分析为:

我 妈妈 的 头发 尽 早 赶回来 1()2 1 2 3 4 3 4

1-2 “定-中”偏正关系 1-2 “状-中”偏正关系 3-4 “定-中”偏正关系 3-4 “状-中”偏正关系

(二)中心语本身又是偏正词组。这种复杂的偏正词组使用得比较多,例如:

(1)他们的工作情况 自己的老房子 新的语文课本

今年的比赛规模 越南的胡椒产量 美国的财政政策

(2)都十分精巧 已经渐渐地亮了 已经很了解别人了

正在努力学习在食堂草草地用过了午餐 随便向他问了几句。

例(1)属于“定中”偏正词组,例(2)属于“状中”偏正词组。其中的“他们的工作情况”和“都十分精巧”在结构上应分析为:

他们的 工作 情况 都 十分 精巧 1 2 1 2 3 4 3 4

1-2 “定-中”偏正关系 1-2 “状-中”偏正关系 3-4 “定-中”偏正关系 3-4 “状-中”偏正关系

(三)修饰语和中心语分别又都是偏正词组。这种复杂的偏正词组,“定-中”偏正词组多见,“状-中”偏正词组不多见。例如:

(1)中国乒乓球队整体素质

(2)很快向经理作了汇报

例(1)是复杂的“定-中”偏正词组,例(2)是复杂的“状-中”偏正词组。这两个偏正词组在结构上应分别分析为:

(1)中国 乒乓球队 整体 素质(2)很 快 向经理 作了汇报 1 2 1 2 3 4 5 6 3 4 5 6

1-2 “定-中”偏正关系 1-2 “状-中”偏正关系 3-4 “定-中”偏正关系 3-4 “状-中”偏正关系 5-6 “定-中”偏正关系 5-6 “状-中”偏正关系

七、在修饰语和中心语组合中要注意的问题

在修饰语和中心语组合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注意修饰语和中心语的配合。

定语和状语都是修饰中心语的,修饰语和中心语配合得好,就会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请看下面一段话:

(1)周总理以他崇高的革命精神,卓越的外交才能,丰富的斗争经验,渊博的学识和非凡的精力,赢得了世界革命人民的爱载和敬佩。(《人民日报》1976.1.11二版)

这是周恩来总理逝世当天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所发布的讣告中的一段话,在这段话中,修饰语和中心语配合得非常恰当――用“崇高”来修饰“革命精神”,用“卓越”来修饰“外交才能”,用“丰富”来修饰“斗争经验”,用“渊博”来修饰“学识”,用“非凡”来修饰“精力”。五个修饰语和五个中心语都各得其所,配搭得十分精当,全面准确地概括了周恩来总理伟大的精神和杰出的才华,让读者深深感到周恩来总理赢得世界各国人民的爱戴和敬佩是理所当然的。

在组织句子时,不注意修饰语和中心语的配合,会使文句语义不通。例如:

(2)*让我们在通向现代化、信息化的航道上阔步前进!(报)

(3)*金色的秋风送来了粮食增产的喜讯。(报)例(2)“在通向现代化的航道上”是个介词结构,作状语,修饰“阔步前进”。“航道”是指水上或空中的通道,在“航道”上是没法“阔步前进”的。如要保留“阔步前进”,应将“航道”改为“道路”;如要保留“航道”,则将“阔步前进”改为“奋勇前进”或“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例(3)秋天是稻米等收获的季节,所以人们常常用“金色”来形容秋天。但是秋风是不会呈现颜色的,所以不能用“金色”来形容。“金色的秋风”显然不通。改法有二:如要保留“金色”,可改为“金色的秋天传来了粮食增产的喜讯”;如要保留“秋风”,可改为“十月的秋风送来粮食增产的喜讯”。

(二)要注意修饰语的位置。

一个修饰语该放在什么位置,这对语言表达很有影响。有的时候,位置不同,意思就很不一样,例如“不完全对”和“完全不对”,这两个偏正词组所用的词都相同,但意思却相差很远,这就是因为修饰语“不”和“完全”的位置不同造成的。有些病句是修饰语的位置摆错了。例如:

(4)*在职工们倡议下,勤丰购物中心建立起来的劳资双方每半年举行一次协商会

议的制度一直坚持到现在。(报)

(5)*考古专家和史学工作者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

了多方面的研究。(刊)

例(4)是某报新闻报导中的一句话。按现在这个句子构造,似乎“劳资双方每半年举行一次协商会议的制度一直坚持到现在”,是在职工们倡议下才实现的。这与整篇报导的内容不符。从整篇报导内容看,作者是要告诉读者,勤丰购物中心“劳资双方每半年举行一次协商会议的制度”是在职工们的倡议下建立起来的,这个制度一直坚持到现在。显然,现在这个句子没有组织好,不该把介词结构“在职工们倡议下”放在句子头上,而应该将它放在主语“勤丰购物中心”之后,“建立起来„„”之前。例(5)文物是属于两千多年前的,但不是在两千多年前出土的。“两千多年前”这个修饰语应是“文物”的定语,不应放在动词前面作状语。

(三)要注意书面上“的”和“地”的正确使用。

在本章第二节里我们说过,结构助词“的”和“地”读音相同,都是[te°],但用法不同:定语后面用“的”,状语后面用“地”。但是,现在常常有人把状语后面的“地”写作“的”。例如:

(1)*在北京,历史上的许多重要建筑物,除长城外,像紫禁城故宫、天坛、颐和

园、雍和宫、碧云寺、白云观、地坛等,都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被完整的保存下来了。(刊)

(2)*宏志班的同学都能刻苦的学习,在老师们热情、耐心的指导帮助下,学习成绩都很不错。(报)

像上面这两个例子,都错将状语后边的“地”写成了“的”。不过,这还不至于造成读者对句子意思的正确理解。有时会因为这一字之误,而造成读者误解句义。例如:

(3)*大家在海滩上又唱又吼又跳,疯狂的跳了一夜。例(3)按小说内容,“疯狂”该是状语,大家都在海滩上疯狂地跳了一夜,所以应将“疯狂”后的“的”改为“地”。由于作者误将“地”写成了“的”,会让人误解为“其中疯狂的人跳了一夜”。书面上修饰语后面的“的”和“地”的区分是人为的(因为实际读音是一样的),但这种区分有利于正确理解,已为大家所接受,并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我们一定要分辨清楚“的”和“地”的不同用法。

(四)不要堆砌修饰语。

在写作中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使用修饰语,就会使意思表达得准确、生动。但是,如果不管有没有必要,不管恰当不恰当,一味堆砌修饰语,那就不好了,就会得到相反的结果。下面的例子都犯了堆砌修饰语的毛病:

(14)*收音机里传来了振奋人心的令人兴高采烈、欣喜若狂的特大喜讯。

(15)*我终于来到了盼望已久的、宽广、辽阔、庄严、雄伟、壮观的天安门广场。例(14)有了“振奋人心”这个定语就够了,“兴高采烈”是多余的,“欣喜若狂”根本就用得不是地方。例(15)“天安门广场”前堆了那些修饰语,有的语意重复,有的也不恰当,读起来很别扭。全句宜改为:“我终于来取了盼望已久的天安门广场,它是那样的宽广、雄伟。”

下载下面的句子里的定语的次序是不符合一般习惯的(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下面的句子里的定语的次序是不符合一般习惯的(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