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挖掘张弓非遗宝库 致力打造河南文化强镇

时间:2019-05-13 04:29: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充分挖掘张弓非遗宝库 致力打造河南文化强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充分挖掘张弓非遗宝库 致力打造河南文化强镇》。

第一篇:充分挖掘张弓非遗宝库 致力打造河南文化强镇

充分挖掘张弓非遗宝库 致力打造中原文化强镇

张弓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先进事迹材料

“东西南北中,好酒在张弓”。两千多年的古酒文化,折射出的是张弓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张弓是中国酒文化发祥地之一;是山东快书一代宗师高元钧的故乡;是戏曲《抬花轿》剧本改编现实故事人物的来源地。这里有张弓造酒的历史传说;有王莽赶刘秀的民间故事;有路氏家族一榜三进士的真实记载„„

张弓镇辖27年行政村,66个自然村,总面积40.6平方公里,人口4.4万人。在这次全省开展的非物质文化化遗产普查工作中,该镇党委、政府在县文化局指导下,认真贯彻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即时调整工作部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坚持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的指导原则,高度重视、科学部署、认真组织、狠抓落实,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镇共收集非遗线索1358条,调查项目226个,完成数码照片312张,录音资料28小时,录像资料36小时,收集实物29件,其中发掘整理了《卧龙桥的传说》、《刘秀勒马回头望张弓》、《耳聋农民诗人李林经》、《张弓特色婚俗---大搬亲》、《张弓通华寺的由来》等多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档案。圆满完成了此次非遗普查工作的艰巨任务。受到了县文化局和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

一、切实加强领导,保障措施有力。

非遗普查工作是一项广泛的、复杂的、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时间紧、任务重,领导是否重视、措施是否得力、人员是否到位、方案是否落实是非遗普查成败的关键。全县非遗普查工作动员会召开以后,张弓镇党委、政府及时制订普查工作方案,成立了镇长为组长,宣传委员为副组长,镇办公室、文化宣传服务中心、民政、财政、教育、卫生等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挑选了16名大学生村官和11名文字水平高、工作责任强的包村干部组成一支精干的普查员队伍,同时又在各村聘用了一名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知识、熟村史、口才好并热心公益事业的老干部、老艺人、老教师、老会首等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线索联络员,并对他们进行了系统培训,使他们全面掌握普查的内容、程序、步骤和要求,镇政府又拿出三万多元资金,购置了数码相机、摄像机、录音笔、电脑等必备的普查设备,对下村的普查员和提供项目线索的群众给予适当的补助和奖励。领导的重视、组织的健全、普查队伍的壮大、资金设备上的保障,为该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大宣传力度,实施全民动员。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众多的干部群众来说是个新名词,镇村两级干部以及广大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认识程度决定着普查工作的质量,为了高质量的完成此项工作任务,使全镇人民群众都参与、支持到这项工作上来,镇政府把宣传动员作为突破口,层层召开不同形式的动员会,印制宣传条幅近百条,录制磁带30盒,充分发挥村大喇叭的作用,经常在群众吃早饭、晚饭的时间段召开广播会,同时利用放电影、村集会等形式向村民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内容,以及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讲解普查的程序和要求,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深印在农民群众的脑海里,同时安排中小学老师向学生宣传讲解非遗的重要意义,教学生怎么从家长和上辈人那里得到非遗线索,再把线索提供给老师,老师提供给本校的普查员。总之,通过各种宣传方法,我们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新名词达到了家喻户晓,进一步增强了全镇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提高了广大群众对非遗普查工作的参与热情。

三、深挖项目线索,力争不留死角。

普查摸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它要求普查员必须入村串户或深入田间地头,和群众面对面的坐谈交流、详细记录,有时还要启发和引导他们把所掌握的内容回忆出来。所以普查员既要有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还要有能说会拉和群众亲切交谈的口才能力。在调查摸底普查工作中,我们镇的普查员严格按照普查的工作要求,做到“不漏线索、不漏村户、不漏种类、不漏项目、不漏艺人”,每一个村委都要分别召开“五老”(老干部、老会首、老教师、老农民、老艺人)座谈会,摸排普查线索,然后走家串户详细询问。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难度大等困难,全面完成了普查一览表、普查调查表的填写工作。在普查工作中,做到每天进行小汇总,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抓面上普查,确保普查工作的全面性。各片普查员分头逐村进行走访调查,只要有人提到的、讲到的,都要到实地走访了解,找当地的老艺人调查相关情况。二是抓重点项目普查,确保普查工作的代表性。把各片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汇总,由镇普查办公室分类整理和输入电脑,从中筛选出有代表性的项目,突出重点,再由镇级专门的普查人员重新进行走访调查,完整记录讲述者、传承者或表演者的技艺技能和相关历史情况、人文背景及相关的数据。三是抓普查工作的真实性。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调查方式,通过文献调查、实地调查和录音、拍摄照片、录像等多种方法并举,做到资料来源清楚、内容真实、数据可靠。为了使普查项目全面真实,详细可靠,镇长李红旗亲自过问,抓好检查和督促,对于工作不深入、普查不彻底、不负责任、应付了事的普查员和村委要求翻工重做,并采取下达任务数量的办法,迫使他们必须深入下去,详细普查,不折不扣地完成分配的目标任务。在这项工作中,该镇涌现了好多尽职尽责、不怕吃苦、乐于奉献的普查员、信息联络员。如镇文化宣传服务中心主任李道亮同志由于工作压力较大、日夜加班加点,休息不好,导致大脑血管痉孪供血不足,身体虚弱,头晕目眩,连续打了一周的点滴才慢慢康复。退休干部李道德同志由于曾在镇办公室担任过办公室主任,对张弓的镇情较为了解,在这次普查工作中,担任了南村的信息联络员,他热情高涨,积极提供项目线索,详细讲述所知内容,提供了南村高跷舞狮队发展史、北村通华寺的传说,南村村民李振宇的蛋壳微雕艺术,卢堂村毛刷制作技术、西村聋子烧鸡制作技术、大搬亲、张弓庙会、北村烟花节等数十个非遗项目线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劳动人民创造和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历史财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璀璨的张弓文化。随着非遗普查工作的深入开展,《卧龙桥的传说》、《张弓造酒的传说》、《刘秀勒马回头望张弓》、《张弓特色婚俗---大搬亲》、《路氏家族一榜三进士》、《抬花轿》、张弓传统庙会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为更多世人所知,也为河南的文化建设做到了锦上添花。今后,张弓镇政府将采取有效保护措施,更好的对全镇非遗项目传承光大,同时制定长效机制,继续抓好本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对极有价值的非遗项目做好申遗工作,为我省的文化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张弓镇人民政府 2009年11月4日

第二篇:融入非遗文化 打造育人特色

融入非遗文化

打造育人特色

济宁是孔、孟、颜、曾、子思“五大圣人”故里。源远流长的历史及丰富多彩的文化为济宁留下了无数文物古迹。作为文化名城,济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作为济宁高职院校,承担非遗保护与传承责无旁贷。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我院文化素质教育起到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基于我们在非遗文化进校园方面所做的工作,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公布第二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获奖项目的通报》(鲁政字〔2015〕264号),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荣获第二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获奖项目。

一、搭建非遗传承保护平台

2013年,我院在全省首家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提供了重要阵地。该体验馆分为课程建设开发中心、作品展示交流中心、互动参与体验中心及研发创作推广中心。课程建设开发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开发非遗课程体系,作品展示交流中心为非遗作品的展示提供了场所,互动参与体验中心为学生提供了与非遗文化零距离接触的平台,研发创作推广中心主要为艺术设计、服装设计、学前教育等专业的学生提供创作场所,推广设计作品,促进作品转化商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馆的建立,不仅增强了学生体验非遗的快乐,更提高了对优秀民族文化保护与

传承的认识。

二、开发非遗特色课程

组织专家学者和民间艺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选择、整理,开发了具有济宁地方特色《济宁非遗文化》《鲁西南民间织锦技艺》《烙画技艺》《圣绣技艺》等“非遗”课程,搭建课程体系,深入开发课程,让教师和学生有本可依,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充分利用地域优势,与曲阜孔庙、邹城孟庙、嘉祥鲁锦等相关单位进行交流和合作,使课程开发更有实践性。不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专业建设相结合,目前已形成了一批比较规范化的教学改革创新活动,比如艺术设计系每年都要举办《鲁锦服装展演》,既锻炼了老师,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学习兴趣,加深了对民族文化传承的认识。

三、开展非遗文化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的开展可以不断创设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我院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馆为平台,给“非遗”传承人设立工作室,鼓励师傅带徒授艺、创作作品、转化推广成果。开展“非遗”传承人进校园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示活动,邀请民间艺术家进校园传艺,举办文艺演出、专题报告,还成立剪纸艺术协会、大学生非遗学社等学生社团,结合学生活动,打造品牌社团。这些活动使学生近距离感悟非物质文化遗产,领悟

其历史底蕴和艺术魅力,提高艺术素养。

针对如何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技术技能,发挥非遗在文化育人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我们将非遗活动与全省挑战杯系列活动、调研山东系列活动相结合,广泛发动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收集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深学生对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如我院艺术设计系学生组建的“大学生非遗学社”,利用暑期“三下乡”的机会,收集资料,结合实际开展各类创作并参与各类竞赛,将作品不断推向社会。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青年志愿者服务相结合,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志愿服务队,为各类非遗保护活动提供服务,以实际行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常态发展。

四、打造非遗师资队伍

根据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发展需求,我们派教师实地参观考察,了解非遗项目及传承情况,同时聘请非遗产传承人担任兼职教师、专业带头人,利用各种形式培训在岗教师,更鼓励传承人将相关项目带到学校,与学生互动交流,为系统规范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提供知识和技能的帮助,为民族文化传承保驾护航。以服装设计系为例,通过邀请鲁锦传承人来院讲学,深入讲解制作工艺,既让学生接触到鲁锦织造流程,又能推动安排学生进入鲁锦生产基地顶岗实习,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2010年以来该系学

生制作的鲁锦服装在服装设计大赛多次获奖。

五、创新非遗传承手段

牵头成立了济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协会。积极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利用手机报、微信、Q Q 群等各种方式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随时与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播放各类非遗保护宣传片,宣传国家及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种政策,介绍文化遗产保护知识。这些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操作的手段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实现了文化的凝聚力和艺术的感染力。

六、喜结非遗文化硕果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实现了紧密贴近社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学生在校期间会普遍形成良好的艺术素养,最终实现光彩就业,赢得用人单位普遍赞誉。山东如意集团、山东圣大建设集团、山东鲁抗集团等单位称赞我院毕业生“不但业务水平高,而且很有敬业精神,对公司忠诚,对客户诚信,勤奋刻苦,谦虚上进,表现出良好的文化修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影响学生的行为,而且能够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各种优秀传统文化的汇聚,会使校园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更加多彩,人际氛围更加温馨,综合素质更加提高。

第三篇:凤林镇挖掘文化资源做强软实力

凤林镇挖掘文化资源做强软实力

“甘冽的八角井水,喝一口透心清凉,祖传的杨氏香饼,尝一口满嘴留香。南坞三月三,一盏指路灯,带我回归梦牵魂绕的故乡……”近日,在首届全国乡风文明论坛上,凤林镇选送的一曲村歌《南坞“三月三”》打动了第二届中国村歌十大金曲评选活动的评委,成功入围“中国村歌金曲入围提名”奖,该镇的文化工作也同时得到全国乡风文明论坛组委会和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农村社区小康建设专业委员会专家的充分肯定,获评“全国十佳文明奋进乡村”荣誉。

此次获奖是凤林镇挖掘文化资源,做强文化软实力的一次集中展示。近年来,该镇以唱村歌、著村志、跳村舞等活动为载体,着力推进农村文化繁荣发展,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努力增强村民的幸福感。

作为特色文化村,如何更好地挖掘、传承好特色文化的文章?去年4月份,以“传承传统文化,倡导文明新风,创建幸福乡村”为主题的南坞“三月三”活动,吸引了全市各地的文化爱好者前往观摩和省级媒体前来采访报道,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为更好地培育南坞村特色文化,凤林镇专门邀请文化系统专业人才,对南坞村的村歌进行了作词、谱曲,并积极培育特色文化队伍,在原有4支腰鼓队、2支排舞队基础上,新培育政棠村腰鼓队文艺骨干20多人,依托这些基层文化组织在各种场合传唱村歌,使《南坞“三月三”》家喻户晓,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值得一提的是,南坞村选送的《南坞“三月三”》成功入选第二届全国优秀村歌。

文化资源的挖掘培育需要不断创新。为系统地记录白沙村发展历程,凤林镇组织编撰了全国第一本村志——《白沙村志》,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此后,还组织开展面向全国的“可爱的白沙”主题征文比赛,用文学形式表达幸福乡村创建的历程,目前征文已结集出版。近期,为全面展现白沙村村民创业创新、建设美好家园精神风貌,反映“中国幸福乡村”创建成果,《白沙村志》的续写工作拉开了序幕。

春节期间,凤林镇大部分行政村都组织开展了由村民参加的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村民们自编自演,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欢庆佳节。其中舞蹈“古井新谣”曾代表凤林镇参加市级首届“激情新农村、幸福新农民”中国幸福乡村文艺汇演,获评为优秀奖,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曲目在娱乐村民同时,提高了村民的归属感和向心力。据了解,去年凤林镇结合“中国幸福乡村”建设工作,立足地方特色,努力将文化方面的公共服务推广普及到全镇。全镇村民积极参与农民运动会,开展了如桃源村与毗邻的江西省行政村、政棠村与消防企业等多场村与村、村与企业的友谊赛;开展了凤里扎花灯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姜氏祠堂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等文化工作。

“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需要基础设施的保障。”凤林镇宣传委员祝小英介绍说,为让更多的村民参与文化体育活动,全镇18个村已基本完成了村级文体俱乐部建设,基本满足村民在茶余饭后开展唱歌、跳舞、打球及读书读报活动,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第四篇:犁倭镇“三维一体一平台”打造“诚信文明和谐小康”文化强镇

犁倭镇“三维一体一平台”

打造“诚信 文明 和谐 小康”文化强镇

——犁倭镇精神文明与诚信体系建设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清镇市犁倭镇党委书记 廖 斌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镇党委、政府热烈欢迎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及各乡镇(社区)的领导同志来到犁倭镇召开精神文明与诚信体系建设现场观摩交流会。下面,我就犁倭镇开展精神文明与诚信体系建设工作作经验交流发言,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犁倭镇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西部大开发”、“4+1”战略布局和各工作部门要求,全力以赴开展创文创卫工作,充分利用远教平台开展道德讲堂、宣讲等活动,着力打好“诚信清镇”名片,提升文化软实力,为犁倭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为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中国梦;进一步完善征信制度,巩固村民自治;进一步加强优先优惠政策,建成小康犁倭,我镇以“三维一体一平台”(即以“中国梦”融合“传统文化”的文化建设维度、《村规民约》结合《征信制度》的社会管理维度和“优先优惠”促建“小康犁倭”的经济发展维度,搭载远程教育平台,将犁倭建成“诚信、文明、和谐、小康”为一体的文化强镇)为 工作载体,认真开展2014年精神文明建设和诚信体系建设各项工作。

一、以“五抓”为重点,搭建远教平台,开展道德讲堂,着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打造文化强镇。

(一)抓阵地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以弘扬爱岗敬业、忠孝仁爱、敬老慈幼、尚礼崇义、重诺守信、文明和谐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重点,充分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大兴文明之风,在全镇营造以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的浓厚氛围。

依托远程教育阵地,完善道德讲堂设施,规范布臵讲堂。我镇通过集中规范和完善,已对全镇各村的道德讲堂进行了更新,严格按照道德讲堂标准设臵。同时,我镇通过搭建远教平台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充分发挥远教载体和道德讲堂作用,通过“领导班子上讲堂”活动,各村按照“一季一主题”的要求开展活动,对评选出的积德榜上榜人物和各级部门评选的道德模范进行大范围宣传,大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弘扬传统美德。

依托宣传文化阵地,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一是按照“一村两廊”的标准,分别在各村办公楼走廊和室外文化长廊制作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国梦宣传栏30余张,高杆、电杆宣传标语达60余张。二是在全镇各村建设文化广场,完善广场基础设施,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阵地保障。三是强化新媒体阵营建设,我镇通过微信、微博、短信、网站等开展网络文明传播达1000余条,达到在群众生活、工作中处处受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教育和熏陶。

(二)抓队伍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组织保障

犁倭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创建精神文明先进乡镇工作作为提升乡镇形象、改善乡镇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成立镇领导小组,以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分管精神文明的领导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站所为成员,办公室设在诚信办,将诚信体系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开展工作,实现有机结合、共同推进。二是按照市文明办统一要求,将镇、村优秀干部群众聘为我镇百姓宣讲团和德师队伍,为干部群众宣传党的政策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模范事迹等内容。三是加强百姓文娱队伍的建设。各村以广场舞、武术等文化活动载体,均成立了文艺表演队,进一步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三)抓农村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为培养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让更多群众得到实惠,我镇采取了系列措施。一是通过集中力量开展创文工作,查漏补缺,完善硬件设施,按照每月报送要点和集中报送要求顺利完成了市文明办下达至我镇的各项创建目标。二是通过开展弟子规、三字经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七进”活动,让全镇干部群众、学校师生、企业工人等都受到启发,促使政风清廉、民风淳朴、乡风文明,切实提高农村干部群众文明素质。三是通过开展违规办酒集中整治行动,对4户违规者记入诚信征信系统,在其村组进行公示,并把他们作为反面教材进行广泛宣传,从而倡导文明新 风,破除农村陋习。四是通过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等创建活动,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引导群众讲文明、树新风,规范群众行为习惯,今年我镇报送了犁倭镇人民政府和5个文明村申报贵州省文明创建活动。

(四)抓活动开展,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开展活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和支撑。今年以来,我镇结合“三个贴近”开展了系列活动。一是贴近生活,开展了“百姓生活〃小康生活”主题活动4次,不断提高群众参与率、满意率。二是贴近文化,深入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活动,在清明节、劳动节、妇女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重大传统节日均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铭记历史文化。三是贴近服务,按照《清镇市2014年“弘扬雷锋精神”开展“绿丝带”志愿服务活动方案》要求,我镇对医疗卫生、扶残助残、社会治安等专业志愿服务队伍的建设,配合团组织组建了5支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党委政府各项重点工作。同时,进一步规范志愿者的招募、培训、调配、考核、激励等工作,积极开展学雷锋“绿丝带”志愿服务活动,形成“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良好局面。倡导树立“微志愿服务”意识,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在志愿服务中享受快乐,今年上半年我镇团委、妇联发起募捐为河溪村村民张发英治病的募捐活动,募捐金额2390元,为老院村何丽同学捐款800元,共募捐善款3190元。同时,我共注册志愿者200余人,志愿服务需求共计800余人。四是贴近示范,开展了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活动,积极推荐我镇评 选出的先进典型人物共13人,同时,我镇严格按照清镇市文明办的要求,广泛组织干部职工参与“中国好人榜”投票活动。

(五)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按照《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工作体系》及《清镇市2014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意见》要求,把弘扬传统美德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相融合,继续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祖国好〃家乡美”主题实践活动,“美德少年”评选活动等,通过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工作运行机制,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加大对农村和特殊未成年人群体的帮扶,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增强青少年的传统美德意识,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通过到中小学开展道德讲堂活动4场,为学生们送去了知识和道德营养。同时,按照我镇传统文化“七进”活动,在全镇中小学广泛开展传统经典诵读活动,对未成年人思想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突出“四围绕四结合”,加快完善社会诚信建设体系,加速经济、社会、文化繁荣发展。

(一)围绕诚信体系建设目标,评星定级结合动态管理,优化信用体系。清镇市“致富通”信用贷款平台的投入使用,改变了诚信星级定贷款额度的历史,转而将诚信星级作为贷款利率的参照标准之一,更加有利于诚信社会管理,更加体现诚信建设发挥的重要作用,更加优化信用评价体系。一抓诚信创建。将群众对社会的贡献度作为诚信评星定级的加分项目,社会贡献度主要包括创业带富能力、创造就业机会、社会公益贡献、志愿服务、群众好评度等内容。截至目前,我镇在《诚信农民100条》的基础上,通过该方式已对20余户进行了评星定级。二抓诚信评价。我镇将建立诚信综合评价体系,通过诚信建设系统平台,整合各单位资源和征信信息,形成个人诚信综合评价,群众办理各项业务,只需个人诚信综合评价表就可以完成所需证明材料,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三抓诚信应用。加快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等方面入手,要求加入各类组织的成员要达到一定星级方可加入,切实提高组织化程度。

(二)围绕诚信体系建设标准,征信工作结合村规民约,促进社会管理。征信工作面广复杂,涉及单位多,信息收集报送是我镇征信工作的难点工作之一。征信工作属于社会管理范畴,开展好征信工作,便于社会管理,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把征信工作与村规民约有机结合,是推动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一是通过制定《村规民约之诚信征信标准化对照表》、《征信考核办法》,借助“诚信为民 五进农家”、远教、道德讲堂、宣传册、文艺表演等方式,集中开展村规民约和征信宣传。二是制定征信信息报送制度,设立有奖举报电话,将征信工作落实到村到户,涉及单位进行审核,录入诚信建设系统,为个人诚信综合评价提供依据。三是实施动态管理。开展征信工作,对创建主体实行动态管理,准确、及时记录创建主体的诚信行为形成加分、记录失信行为形成减分,从而影响创建主体的诚信等级,2014年我镇对 违法建房、非法上访、违规停车等76人进行了扣分处理,对志愿捐赠、诚信典型等65人进行了加分处理。

(三)围绕诚信体系建设示范作用,树立典型结合评先选优,引领社会规范。一个诚信故事教育几代人,一个典型人物影响数千年,诚信建设中不断涌现出先进典型人物,他们诚信友善、尊老爱幼、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新潮流。一是通过树立犁倭好人榜、积德榜等方式,结合各行业、各领域评先选优工作,多方位、多渠道考察候选人,开展道德模范评议活动。二是利用“百姓生活〃小康生活”、“明理知耻〃崇德向善”主题活动、道德讲堂等平台广泛宣传诚信典型人物10人和先进事迹8件,对反面事例进行及时暴光2人次,让失信者没有藏身之处。三是积极推荐我镇道德模范诚信先进典型人物11人,营造学习先进人物事迹氛围,为我镇打造乡风文明、民风淳朴、社会和谐新犁倭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四是通过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七进”活动,推进诚信文化打造,特别是政务诚信方面,着重用诚信的思维和理念强素质、保廉洁、守道德、树形象,建设高层次的诚信文化,通过政务诚信引导社会诚信建设。

(四)围绕诚信体系建设机制,全面小康结合优先优惠,加快经济发展。诚信建设的落脚点就是“构建诚信,惩戒失信”,“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畅通无阻”。建立健全诚信优先优惠政 策,服务三农,加速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犁倭提供支持。一是在农业、林业、金融、社会保障、文化等领域建立了优先优惠政策50余项,为诚信农户提供全面的政策支持和资金倾斜。二是通过开展诚信村组复评,对诚信度较高的石牛、小屯等村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小康计划行动项目上优先实施,特别在小康示范村打造诚信体系建设示范村,同步打造,共同支持,全面小康是诚信建设的载体,诚信建设是全面小康的推手。三是通过实施优先优惠政策,我镇信用社为星级农户提供贷款500多万元,扶持了30余名创业致富能手,带动就业100余人,为我镇经济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

我镇虽在精神文明建设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离市委市政府、市委组织部、宣传部等相关部门的要求还很远,离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诚信体系建设标准还有一定距离,镇党委政府今后将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充分利用远教平台,进一步丰富道德讲堂活动,竭尽全力完成精神文明建设和诚信体系建设各项工作,促使我镇经济、社会、文化快速发展,为建设美丽犁倭,打造诚信犁倭,实现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

以上是我的经验交流发言材料,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下载充分挖掘张弓非遗宝库 致力打造河南文化强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充分挖掘张弓非遗宝库 致力打造河南文化强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