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之魂海之韵——山东大学校友创业风采录第一辑编委会主任
《山之魂 海之韵——山东大学校友
创业风采录》(第一辑)
编委会
主 任 委员 樊丽明 张永兵
副主任委员 李居忠 王仁卿 于德宁 委 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于惠民 于德宁 王云华 王允修 王仁卿 王丽娜 王育济 王国明 王春成 王卿璞 龙世立 左今朝 曲音波 李居忠 李玲 陈立冬 陈宏伟 陈晓阳 李湘军 武常山 张大庆 张永兵 张志华 郑春 侯庆全 秦惠芳 郭立梅 潘继红 樊丽明
《山之魂 海之韵——山东大学校友
创业风采录》(第一辑)
主 编 张永兵
执行主编 李居忠 于德宁
编 辑 于惠民 王云华 王允修 王国明
陈立冬 李湘军 武常山
前 言
我们的母校——山东大学已经历了百余年的风风雨雨,百年老校面对新世纪的曙光依然焕发出勃勃生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大学和国家的脉搏一起跳动,从这里走出的毕业生,把山东大学精神发扬在他们的创业实践中,为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优秀山东大学校友的事迹和思想的结晶,集中展示山东大学面向新世纪的办学理念和优良传统在校友人生历程中的巨大作用,校友工作办公室《山之魂 海之韵》编辑部编辑出版了《山之魂 海之韵——山东大学校友创业风采录》第一辑。
山东大学传承了淳朴敦厚的学风,积淀形成了“山之魂、海之韵”的山大文化。新的历史时期,山东大学秉承“气有浩然,学无止境”的校训,“求真务实,开放拓新”的校风,致力于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学校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国际视野,过硬的社会竞争力与创造力,个性与人格得到健全发展的人才。本书选录了山东大学改革开放以来毕业校友的典型人物事迹和创业奋斗的故事,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范围遍及全国和世界各地。本书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他们在山大精神的鼓舞下,在不同的人生历程中真挚的情感片段、无私的奉献精神、辉煌的事业成绩和美好的往事回忆,其产生的人生感悟、情感体验、道德品质和创业思想,将对社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激励一代代的山大人肩负起历史的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书是宣扬山大杰出校友业绩、展示校友风采、传播山大精神的窗口,展示山大校友人 1 生历程的历史记录,也是了解借鉴成功人士心路历程的有效途径,将会受到广大校友和在校师生的喜爱和欢迎。本书对我校反馈优秀毕业生的成长成才信息,促进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也将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本书第一辑入选的29位杰出校友是校友工作办公室在全校各单位及广大师生中征集的。入选校友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的我校(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各类毕业生。包括党政高级领导、科教文卫体界专家、教授、体育明星、新闻工作者、企业界精英及其他全国各省知名人士。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各学院领导、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百年山大,人才辈出,愿广大山大校友发扬母校的优良传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作出山大人应有的贡献。
张永兵2005年6月
目 录
佘正松简历…………………………………………………………………………………
(1)攀登………………………………………………………………………………… 佘正松(2)
胡海岩简历…………………………………………………………………………………(11)凌云壮志平地起 长空万里任翱翔
——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胡海岩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3)
宋焕新简历…………………………………………………………………………………(20)感念母校培育感悟创业维艰
——写在毕业二十三周年之际……………………………………………………… 宋焕新(21)
韩金祥简历…………………………………………………………………………………(29)奋斗如夏花之绚烂
——记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院长韩金祥……………… 陈 欣(30)
刘全顺简历…………………………………………………………………………………(36)栉风沐雨 无悔育人路………………………………………………………… 刘全顺(37)
杜冠华简历…………………………………………………………………………………(42)倾情铸事业细心育桃李
——药学院七八级校友杜冠华同志事迹介绍……………………………… 山东大学药学院(45)
马大为简历…………………………………………………………………………………(49)要做就做得更好
——记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马大为
……………………………………………………………………… 上海科技青年创新网(51)
张澍田简历…………………………………………………………………………………(59)曾觉得自己不适合当大夫
——记山大医学院八○级校友张澍田…………………………………………………韩春丽(61)2
赵万一简历………………………………………………………………………………(69)淡泊明志
——我的成长历程………………………………………………………………… 赵万一(70)
周健简历…………………………………………………………………………………(78)为了人民的微笑…………………………………………………………………… 周健(79)
孙照华简历………………………………………………………………………………(84)回忆山大二三事………………………………………………………………… 孙照华(85)
于希信简历………………………………………………………………………………(89)感谢山大………………………………………………………………………… 于希信(90)
丛大鸣简历………………………………………………………………………………(97)感谢母校………………………………………………………………………… 丛大鸣(98)
张建国简历………………………………………………………………………………(104)宽厚务实执政干事创业为民…………………………………………………… 张建国(105)
李群简历…………………………………………………………………………………(109)“背着篓子拣石子” …………………………………………………………… 李群(110)
安世银简历………………………………………………………………………………(119)永做群众贴心人………………………………………………………………… 安世银(120)
张德修简历………………………………………………………………………………(128)母校给了我一颗热忱之心……………………………………………………… 张德修(129)
郝克远简历………………………………………………………………………………(137)因为热爱,所以无怨无悔
——郝克远事迹介绍……………………………………… 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办公室(138)
金明善简历………………………………………………………………………………(143)也许,幸运属于我们这一辈…………………………………………………… 金明善(144)
林万里简历………………………………………………………………………………(153)勇于跨越,追求卓越
——记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林万里
…………………………………………………………………………………… 李庆安(154)
谢明亮简历………………………………………………………………………………(162)我们的杰出校友
——记全国劳模谢明亮…………………………………………………………… 李玲(163)3
苏钦东简历………………………………………………………………………………(172)披肝沥胆扶桑田………………………………………………………………… 苏钦东(173)
凌沛学简历………………………………………………………………………………(180)从原始创新到系统创新
——记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山东省生物药物研究院院长凌沛学
…………………………………………………………………………………… 孙明河(182)
肖维荣简历………………………………………………………………………………(189)工业控制界的弄潮儿
——记我校杰出校友肖维荣………………………………………………………… 李玲(191)
方夕涛简历………………………………………………………………………………(196)创业成才之路…………………………………………………………………… 倪呈仑(198)
战生简历…………………………………………………………………………………(204)风生潮起竞风流
——记蓬莱市电业公司经理、全国劳动模范战生
……………………………………………………………………………… 王同耀栾毅(205)
韩法轩简历………………………………………………………………………………(216)心心酒业企业文化建设与市场效应…………………………………………… 韩法轩(217)
邢慧娜简历………………………………………………………………………………(224)战胜自我永争第一……………………………………………………………… 邢慧娜(225)
曹义海简历………………………………………………………………………………(235)从母校走向世界医学高峰
——曹义海事迹简介………………………………………………………………郭忠平(236)
佘正松简历
佘正松,男,1947年2月出生于四川省阆中县,山东大学1981届研究生。西华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和教学管理工作。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务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曾多次被评为四川省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工作者、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优秀党政干部、优秀党务工作者,曾先后获四川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和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在中国边塞诗研究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其成果被学术界认为“有突出的创造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
攀 登
佘正松
蹉跎岁月
1947年,我出生在四川省东北部的阆中县,川北地区在四川属盆周山区,比较贫瘠,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三国名将张飞在此镇守七年,红四方面军曾作为根据地在此浴血奋战。作为淳朴农民的父母辛勤劳作的景象至今历历在目,所以从读小学起就非常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成绩一直较好。特别喜欢文史,在小学六年级前,就想方设法借读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古典名著,以致父亲怕我得“书痨”,看见我在读书,就威胁要把书给扔掉。
1960年,我考上初中,因“三年自然灾害”,生活十分困难,父亲时才四十来岁,正值壮年,被饿得反复水肿,幸好集体食堂及时撤销,全家保之,方才免于沟壑。1961年春,我就读的中学因困难停办,学生回家务农。读了不到一年初中的我,便辍学回家务农。1965年,我应征入伍,到了西藏。
在西藏六年,使我受益匪浅。一是艰苦的环境,磨炼了自己坚强的意志,锻炼了强健的体魄;二是战友来自各国各地,交流方便,耳濡目染,眼界胸襟多所扩展,特别是我所在的西藏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紧临军区图书馆,馆内藏书丰富,惊喜之余,求之若渴。“文革”开始后,一律闭馆,但有位管理员是我四川“老乡”,见我喜爱读书,便网开一面,凡我到图书馆,便开门将我反锁其中。况且当时文工团正开展“四大”,作为新兵的我们无所事事,乐得平时徜徉书海,古今中外,多所浏览,这似乎又是对早年辍学的一种补偿!
1971年末退伍返乡。1972年初高校恢复招收“工农兵”学员。当时“工人阶级领导一切”非常流行,首批招生,时人多兴趣不大,故领导安排让我读书,自己抱着“服从”的态度到了南充师范学院中文系就读。
重返校园,感慨万端。在校三年,我虽不算最努力的学生,但学业尚可,文体活动、社会工作参加较多,对自己锻炼很大。1975年毕业,本已联系好回阆中工作,但系里最终决定让我留校,我又只得“服从”。
留校后虽说是在古典文学教研室任教,但刚报到,便参加南充地委工作团到农村工作一年,1976年返校后又当两个年级的政治辅导员,直到1977年春才回到教研室。时值“四人帮”覆灭,“文革”结束,拨乱反正,恢复高考,自己深感学识浅薄,难与竞争,于是抱着试为一搏之心情,报考心仪已久的山东大学,经初试、复试,在大学未学过古代文学史的我竟出乎意料地被录取为萧涤非、董治安先生所招收的古代文学史专业的五名研究生之一。梦想一旦成真,真令人不可相信!静而自思,也可谓“天道酬勤”吧。
时年31岁,已是蹉跎半生!
艰难攀登
1978年秋,我进入山东大学学习,开始了人生另一次艰难的攀登。首先面临的是外语关。依我的经历,不知外语为何物!1978年首届研究生不考试外语,故能有幸过关,若第二年应考,那我只有“考研梦碎”了。山东大学历来重视外语学习,听说中文系就曾有一位研究生外语考了59分而未领到毕业证的事,所以深感压力巨大。进校后,我们曾联名写信给教育部高教二司,列举了很多条不学外语的“理由”,要求免修外语,但不久得到的回复,使我们深感“绝望”,主要内容是非学好不可,否则,不能拿到毕业证书。面对如此“不近人情”的规定,也只有“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了。学校规定两年内外语过关,可以说,1~2年级,有2/3的时间都在学外语。当时,我们已年华老大,记忆力差,学习时神聚、口诵、手写、脑记缺一不可。其间甘苦,难以尽述。结果出乎意料,我用一年半的时间就通过考试。
其次是专业学习。虽然原来自学过不少文史方面的知识,但进入山大后,深感知识缺乏系统性,或是浮光掠影,或有的方面还是空白,在萧、董二位先生的指导下,制定了比较详尽的学习计划,主要系统地学习古代典籍。董先生对十三经的系统讲疏,萧先生对唐诗的精彩分析,牟世金老师对魏晋六朝文论的深入阐发,仿佛把我们带入到深奥无比的学术殿堂,乃知其境界之深广,惊奇、遑惑之后,唯有夜以继日,努力学习,以期采撷之一二。
读研究生重在学术研究和创新。说实话,刚进校时,对学术研究一窍不通,我记得第一学年的学年论文,写《史记》研究方面一篇文章一下写了两万多字,董老师看了以后,提出不少修改意见,通过不下八次的修改,由两万多字压缩到七千多字,经过这一艰苦过程,自己才悟出写好论文的道理,才得以步入学术研究的大门。
后来写毕业论文,萧先生阅改时,十分认真,甚至每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当时他已是高龄,如此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使我深受鞭策和启迪。
我的毕业论文是《高适及边塞诗研究》。选择这个题目,与自己曾有的那几年军旅生活有关。当年兵车西行,云山迢递,览高原之雄壮,骋雪域之苍茫,雄矣、奇矣!况乃戍边壮士,辞家万里,视边疆如故土,义无反顾;镇国门如磐石,豪气干云。古者所谓:“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化而为诗,最能“感荡心灵”,身既历之,更觉此言非虚!
边塞诗不仅源远流长,影响深巨,特别是其蕴涵的崇高的爱国主义,豪迈的英雄主义,强烈的忧患意识,雄浑的美学追求,使之成为最能反映中华民族精神的典范之作,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此选题得到萧、董二先生的首肯,于是焚膏继晷,广为搜求,提要钩玄,时有所得。1980年下半年论文基本完成,其中一部分以《九曲之战与高适诗歌的爱国主义》为题,投稿于《文学遗产》,结果在1981年第1期即刊出。后被《中国文学研究年鉴》、《建国以来古代文学问题讨论举要》、《建国以来史学理论问题讨论举要》等十余种书、刊摘要介绍,在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文学遗产》为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权威刊物,以一在读研究生即发表论文于其中,在当时确乎少见。故在1981年10月的论文答辩中,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顺利毕业。
因我们是“文革”后首届毕业的研究生,毕业时选择工作的余地较宽,所谓天、南、海、北或留校任教均可选择,我最终选择了回到急需师资的母校——南充师范学院。
从1981年至1993年的十余年,自己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方面,就是1994年做了学校的所谓“一把手”以后至今,也未曾脱离业务工作,除了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外,先后独著、合著、专著书稿8部,在《文史》、《文学遗产》、《文史哲》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在教学科研方面先后获国家级二等奖一次,省政府一等奖二次,二等奖二次。自己虽然感到还有很多缺憾,但却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充分肯定和褒奖,先后被评聘为教授,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这些荣誉,既是肯定,也 6 是鞭策!
挑战与跨越
1991年11月,我由中文系副主任调四川师范学院(前南充师范学院)任院长助理,1993年4月任副院长,1994年9月任院长,1997年12月任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2003年任西华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这期间的主要精力由业务转向行政管理。
四川师范学院是四川省师范类大学建校最早的学校,它建校于1946年,由于地处非中心城市的南充市,就是改革开放十多年后,发展变化仍然不大,校园狭窄,规模较小,队伍不稳,学科建设滞后等问题依然困扰着学校。我做了学校党政“一把手”之后,深感压力巨大。权衡再三,我感到只能进、不能守,一定要杀开一条血路,把学校的发展在我们手上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经过反复讨论,统一思想,以“教学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名校”为基础,把目标定在建设高水平的“师范大学”上不动摇,千方百计地抓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千方百计地改善办学条件,千方百计地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千方百计地改善教职工的生活待遇,千方百计地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有力措施,促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突破口则选在了拓展校园面积,彻底改善办学条件这一点上。
因为我们在这个问题不能取得突破,改善条件,提高质量,扩大规模,均是一句空话。所以我们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拼劲一搏,若能成功,我们圆了几代人的梦,即使不成功,我们尽了力,也问心无愧。1998年春节一过,这一年的中心工作就是跑征地。虽然我们深知难度很大,但实际动起来,难度超乎想像。那一年,不知跑了多少趟成都,也不知打过多少次报告,过了多少个关口,找过多少个领导!不断重复着奔波、希望、等待、徬徨的日子,一会儿仿佛阳光显露,一会儿又风云突变,由于不堪精神重负,心力交瘁,6月14日就病倒了,住进医院一个多月,检查不出什么病,体重很快由148斤降到125斤,反复发烧、流汗,走路不稳。8月5日,在成都的同志打电话说征地项目没有希望了,我焦急万分,停止输液,抱病前往省里找有关领导申诉,并承诺经费自筹,当他们看到我奄奄一息之态尚不死心,颇为感动,终于批准放行,使我们艰难地迈开了第一步……直到1998年11月30日,我们终于拿到了省政府的征地批文,先后征地近800亩。
1999年开始拆迁,由同济大学进行总体规划,要求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2000年一期工程20余万平方米开始建设,2001年9月投入使用。工程建设时间紧,任务重、筹措资金难度大,其间甘苦,非亲历者不能体会到。如教学大楼25万平方米,2000年11月8日动工、2001年8月30日竣工,不到300天工期,其难度可想而知。我们新修的学生宿舍,直到搬进去的当天晚上,水管才试水,结果到处滴漏,配电房在入住头一天晚上连战通宵,才完工送电。
2001年,天公好像有意刁难,从8月15日起,就不停下雨,直到11月底才放晴,以致室外工程无法施工,道路无法硬化。9月份5000学生入住后,上课、吃饭、自习,师生们无不踏着泥泞的道路行进,雨伞雨衣随身不离。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面对重重困难,我们咬紧牙关,终于熬过来了,这关键的一步使全局皆活。由于有了新区,我们2001年9月首批入住5000人,不仅解了燃眉之急,还由于我们抢得了先机,在其他高校为满足1999年以后扩招的需求开始新区建设时,我们又于2002年乘势而上,征地1300余亩搞二期建设,投入使用后,整个新区占地面积2100余亩,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可容纳学生2万余人,一座环境优美的园林式的大学矗立在我们的面前。
由于有了新区,我们的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办学规模和档次有很大发展,办学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教职工生活、工作条件大为改善,学生就业率稳居省内高校前茅,得到广大群众和领导的充分肯定。2003年3月初,原四川省委副书记刘鹏(现国家体育总局局长)7 考察学校后,在南充市干部大会上充分肯定了学校跨越式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西华师范大学近几年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三四年的发展超过了过去几十年,不但教职工、学生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条件有了极大的提升,而且被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评审通过更名为西华师范大学。这是很不容易的。这靠什么?靠解放思想,靠狠抓发展,靠机制创新。”
2004年12月17日,佘正松(左一)陪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左二),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右二),省长
张中伟(右一)视察学校
省内一所高校的党委书记考察学校后感慨:“你们是实实在在地实现了跨越。当扩招对高等学校办学硬件提出了严峻挑战,各高校纷纷为扩大办学规模、拓展空间并准备大兴土木建设新校区的时候,你们的新区已经开始启用。只有大家风度、胆略和气魄,才能未雨绸缪,先于他人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
下面的数据揭示了大发展的涵义,展现出学校取得的骄人成绩——自1998年以来:校园面积,由350亩增加到2500余亩,增加614%;校舍建筑面积,由20.2万平方米增到71.27万平方米,增加253%;馆藏图书由117万册增加到170万册;学校资产总值由1.45亿元增加到8亿多元,增加近5倍;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本专科学生由5900人增加到20518人,增加了近4倍,本专科专业由21个增加到48个,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实现了零的突破,分别发展到4个、2个和11个,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0门;硕士点由9个增加到现在的26个,并获准开展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工作。
这些数字虽然是枯燥的,但它却实实在在地显示了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巨大变化。亦正因为这样的变化,我们于2003年顺利通过教育部的评估,更名升格为西华师范大学,使学校的发展升到了新的起飞平台。
近几年来,学校毕业生供不应求、享誉川内外,毕业生在校内一次性签约率保持在95%以上。良好的就业态势使学生满意、家长高兴、社会称赞,我校被誉为“读书的好地方,选材的好去处”。据有关权威资料表明,在四川省中学骨干教师、校长、特级教师以及各种教育科学奖励中,我校毕业生均占近1/3,一些毕业生走上了地方和高校党政领导岗位。近五年来,学校还向4所省属高校输送了党委书记或院长,被同行誉为“四川高校领导干部的摇篮”。
回顾八年的艰苦历程,我在新的岗位上应对新的挑战,虽然交出了一份较为满意的答卷,达到了二次创业的奋斗目标,但我深深感到,如果没有广大群众和领导的齐心协力和坚定支持,没有学校党政班子成员的鼎力相助,没有在山东大学三年求学生涯的磨炼,那是不可想像的。而且,当我做了一些工作后,党和政府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表彰:1999年、2003年先后被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省教育工委等单位授予1996~1999年、2000~2003年四川省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2001年被四川省评为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优秀党政干部;2005年6月被评为四川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
面对群众和组织的鼓励和鞭策,我只有加倍珍惜,努力工作,予以报答。决心紧紧抓住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狠抓发展不放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攻坚破难,与时俱进,千方百计促进学校的改革、稳定、发展,始终不渝地强化质量,突出效益,力争经过十年或更长的时间,努力把学校办成以教师教育为特色,人文、社会科学和理科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
胡海岩简历
胡海岩,男,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1956年10月生于上海。1978年初,进入山东工学院(现山东大学)数学专业学习,并于1982年考取固体力学专业硕士,1988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获工学博士,此后留校任教。1990年起,历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校长助理、副校长,2001年起任校长,兼任研究生院院长、智能材料与结构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1992~1994年,任德国Stuttgart大学力学研究所洪堡基金研究员,1996~1997年任美国Duke大学机械工程与材料科学系客座教授。
胡海岩教授为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航空航天学会理事长;科学出版社《非线性动力学丛书》主编,《振动工程学报》副主编,《动力学与控制学报》副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ethods等12种期刊的编委等职;为国防科学技术奖航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成员,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科技委委员;还是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4所高校的兼职教授。
胡海岩教授长期致力于非线性动力学、振动控制、气动弹性等领域的研究,出版著作Dynamics of Controlled Mechanical Systems with Delayed Feedback(Springer-Verlag)等4部;发表期刊论文161篇,其中51篇被SCI收录,74篇被EI收录。论著被他人引用830余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1991年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被授予“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998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1年被授予“全国国防科技工业先进工作者”称号。
凌云壮志平地 长空万里任翱翔
——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胡海岩教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胡海岩12岁开始独立学习、生活,中学毕业4年后从工厂走进大学校园,在山东工业大学踏上科学研究之路,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开始了事业的发展。他是“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部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有人说,是父母对学术的执著追求、对工作兢兢业业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有人说,是南北不同地域文化的熏陶,使他的气质兼具齐鲁儿女的质朴和江南名士的儒雅……这些评价与胡海岩在国内外学术界和高等教育界所展示出来的高远志向以及非凡能力相比显得有些简单,但是,他的一句看似更为简单的话却道出了最深刻的道理:“只要能够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即使天赋不是很好,也能做出很好的业绩。”
一
胡海岩生长在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山东省高校中有影响的英语专家。“文革”中,父母受到强烈冲击,家中财产和几百册珍贵书籍都被洗劫一空。可是,即便是饱尝痛苦,老一辈还是把最质朴的理想留给了下一代——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以扎扎实实的学问 9 报效祖国。带着这样的信念,无论是在工厂车间里,还是在大学讲台上,无论是做技术员,还是承担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胡海岩都全身心地投入,把青春热血和凌云壮志都融进了那一页页没有闲暇时光的日历中。
1974年中学毕业后,胡海岩被分配到一家包装材料厂做工人。他的聪明才智很快显露出来,不久就被选送到“721工人大学”学习。学习结束后,他担任了机修车间的技术员,还兼任工人夜校的教师。“我很喜欢当时的工作,机修钳工要自己动手制作零件,每天的工作对于我来说都是新的。”胡海岩就在自己的摸索和实践中汲取着知识的营养,一天天成长起来。
命运的转折在于国家的拨乱反正。1978年初,作为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胡海岩进入山东工学院(后来的山东工业大学、现山东大学)数学专业学习。在那科学春天来临的时代,胡海岩全身心地投入紧张的学习。姐姐胡平记得,他经常从工厂里买来成打的白纸,裁成16开大小,用来做作业。每页每行都清清楚楚,一丝不苟,最后整整齐齐装订成册,规范得如同印刷品。大学三年级,他和部分同学转入学校新建的力学专业,并担任班长。直到今天,同学冯维明对他勤奋学习的印象仍记忆犹新:“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教室里最常见的就是胡海岩的身影。”有一年暑假,冯维明在自修数学课程时遇到难题,便从青岛写信问胡海岩。正帮母亲粉刷房屋的胡海岩看完来信,便坐在涂料桶上草草回了信。冯维明本以为自己已经超出教学计划学了不少东西,此时却吃惊地发现,胡海岩所学的可比自己深刻得多。
1982年初,胡海岩从近三十名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固体力学专业唯一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在程德林教授指导下研究机械振动,从此踏上科学研究之路。导师重视基础理论、治学严谨的学风使胡海岩终生受益。胡海岩的数学入学成绩是全校第一名,数学课本可以免修,导师却叫他先不要急于学习力学,而是去修数学专业四年级的课程。一年之后,程先生又引导他研读大师冯·卡门著的《工程中的数学问题》,学习将工程问题提炼为数学问题。胡海岩深明导师的一片苦心,教学计划之外,又自修了张量分析、微分几何、非线性弹性理论等课程,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现在,对待自己的学生,胡海岩同样从基础抓起,对他们强调的最多的也是“认真”。博士研究生王立峰、孙伟说,胡老师要求严格是出名的,尤其注重学生的数学和力学基础、英语水平、实验能力。每次的作业和论文,不论是中文还是英文,经胡老师逐字逐句细细修改,往往密密麻麻成了一片红。
作为校长,在每年的学生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上,在学校的各种场合,胡海岩都会告诫师生,希望他们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不断追求学术研究的最高境界;希望他们力戒浮躁心态,恪守学术道德规范,老老实实做学问,把学术作为毕生追求的事业、作为自己的一种生存方式。“做学问,就要踏踏实实,要有真本事,靠运气是行不通的,必须要有充分的时间思考,还要反复地尝试,科学的道路上来不得半点虚假。”胡海岩常用这句话与师生共勉。校长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使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学术风气,充溢着浓郁的科技创新氛围。仅去年以来,南航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部省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6项。而南航学子在各级各类竞赛中也屡获佳绩:在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连获全国第二;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中,稳居前茅;在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总成绩名列全国高校第八位,捧回了“优胜杯”;在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无动力飞行大赛等重大赛事中,南航学生屡夺桂冠……
二
胡海岩平实的语言中闪耀着的睿智和充满创造激情的个人魅力给人印象最深。这些不仅表现在日常的言谈举止上,也表现在他的学术行为上。他认为,“做一名科学工作者,要具备优雅的科学品位,国际化的研究视野和审慎的批判精神”。在他看来,科学品位反映着价值观念、学术追求,对于一个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他积累个人成长经历 10 和多年治学经验得来的。
创新是学术研究的根本目标,也是科学品位的集中体现。通过理论的求索、追根寻源、勇于创新是胡海岩与导师一脉相承的治学方法。在当年的硕士学位论文中,胡海岩把有限群表示理论引入动态子结构方法,不仅在理论分析上具有独创性,而且运用计算和实验证实了其理论结果。回忆起做论文的艰难过程,今天已攻克过各种难关的胡海岩仍不免感叹。限于20年前的研究条件,大量繁杂的计算要靠人工完成,今天在计算机上一天的工作,当时要做几个星期。难度正在于它是前人从未做过的。这种艰苦的付出,得到的是创造性的研究成果,是专家们的高度评价。在其硕士论文答辩时,国内许多著名学者评论说,他的硕士论文水平已经“不亚于博士论文了”。
在胡海岩攻读博士学位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振动工程研究所的学术地位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但是有一次,导师张阿舟教授在博士生们作完报告后的评论中对大家说:“不要把自己的研究局限在国内一流的目标上,眼光一定要放得更远……”这一席话让胡海岩颇为震惊,也正是从那以后,他对于要进入的研究领域以及评价自己工作的标准,都有了大幅提高。独辟蹊径、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逐渐成为他的思维方式,国际化研究视野也由此展开。
1990年,他根据参与武装直升机导弹稳瞄系统隔振设计的体会,抽象出分段光滑机械系统动力学这一研究命题。深入研究了系统运动与弹性约束擦边碰撞引起的失稳和局部分叉,建立了混沌运动的分段控制策略。其系列论文发表在许多著名国际学术期刊上,被美国、英国、荷兰、意大利、瑞典和我国著名学者引用420余次,被著名机械振动专家闻邦椿院士编著的《非线性振动理论中的解析方法及工程应用》一书连续5页摘录。其技术成果被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导弹惯导平台的振动控制。该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6年起,胡海岩领导的研究小组针对振动主动控制中普遍存在的时滞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在诸多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一系列新方法,并用于柔性结构振动控制、主动拉索和车辆主动底盘等典型工程问题的动力学分析。2002年,他完成了该研究的总结性专著Dynamics of Controlled Mechanical Systems with Delayed Feedback,由国际著名的德国SpringerVerlag出版。这是我国学者在SpringerVerlag出版的第一部机械动力学专著。国际著名学术刊物评价,“作者就该主题介绍了一套令人耳目一新的、系统的分析方法”。该成果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胡海岩非常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他的博士生王在华说:“胡老师经常指定若干篇论文,要求不仅要读懂它们,还要抱着审慎的批判态度像审稿人那样,阐述论文的科学意义,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指出论文好在哪里,有哪些不足,提出改进建议等等。”这种训练使王在华逐步具备了一个职业科研工作者的素质和眼光,学术上有了飞跃性的提高,他的博士论文被评为“2004年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目前,他已被多家国际学术期刊聘为审稿人,还被Automatica评为2003年度全球25位杰出审稿人之一。
三
一个优秀的学者必定要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胡海岩不仅以其特有的从容、淡定体现着一种源自深度内涵的魅力和风范,更努力将自然科学与管理学、美学、哲学等进行关联研究,让人们领略到一位学者优雅多才的一面。
每逢国际学术交流场合,胡海岩流畅的英语、清晰的思路、自若的神态,都引起了同行的啧啧赞叹。早在1993年第一届欧洲非线性振动大会上,胡海岩作为唯一来自亚洲的会议主席,就给与会的各国学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的导师、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主席Schiehlen教授评价说:“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研究员,而且还是一位富有才华的演讲者。他已在国际学术界取得了经验,并赢得了公认。”2003年9月,在由国家9个部门联合举办的 11 全国“航空百年”纪念活动之一——“21世纪航空与中国经济”高峰论坛上,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界的唯一演讲嘉宾,胡海岩在会上作了《航空事业的繁荣和大学的使命》专题演讲,成为本次论坛上最为引人注目、反响最强烈的演讲之一。会后,波音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特意给胡海岩发来一份信函,高度评价他的演讲,认为“南航拥有着一位正确的领导者”。
在科学研究上的崇实务本精神,也深深地融入进了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之中。2001年5月出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以来,胡海岩始终重视遵循教育规律办学,坚持教育创新,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任职以来,他提出了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组织实施了一整套的发展战略和改革举措。近年来,学校各项工作加速发展:成功实现了国防科工委和江苏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南航,开创了南航建设和发展的新局面;面向海内外延揽人才,师资队伍实现了量和质的重大跃升,目前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人数比例达33%,居全国高校前列;人才培养质量、办学声誉不断提高,2002年以来,南航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位居江苏高校第一;国防特色学科发展势头强劲,新兴交叉学科突显亮点;科学研究硕果累累,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前列,国防高新工程研制任务进展顺利,得到了中央军委首长的高度评价;抢抓机遇征地扩建校区,办学条件极大改善,校园面貌日新月异;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自我发展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增强,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南航正朝着既定的目标坚实地迈进。
生命在闪光中方显灿烂,追求在奋斗中才显真实。胡海岩志存高远心系天,而南航就像一只在风雨中逐渐强壮的飞鹰,正向着蓝天中更加远大的目标冲击。
宋焕新简历
宋焕新,男,汉族,中共党员,1952年1月出生,祖籍山东牟平,博士,教授。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并留校,曾任山东大学团委书记、党委常委、党办主任、宣传部长等职。1992~1994年在美国纽约市立学院作访问学者。1997年,任新疆大学副校长。1999年10月起历任曲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书记。
已发表《全球化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挑战及其路径选择》、《关于“利用资本主义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范例——读恩格斯〈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等论文多篇,出版著作《齐鲁大趋势》、《二十世纪华人名人传记》等多部,任山东省儒学研究基地负责人,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儒家伦理及其现代价值研究”等科研课题多项。
感念母校培育感悟创业维艰
——写在毕业二十三周年之际
宋焕新
一
我们七八级的同学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满怀着对国家前途的美好憧憬和对科学知识的无限向往,迈进山东大学校门的。
大学在我们学子的心目中是多么神圣的科学殿堂,进大学深造是青年人梦寐以求的人生理想。然而进了大学校门后,感觉现实的条件与心目中的想像反差很大,因为刚刚经历了十年浩劫,国家、社会和学校各项事业都是百废待兴,拨乱反正使人们思想充满希望充满热情,但是物质条件依然相当匮乏,就连山大这所著名学府也不例外。
学校当时的办学设施,应该说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师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条件都很艰苦,特别是济南的冬天很冷,教室和宿舍里没有暖气也不生炉子。伙食也比较差,还使用粮票,吃饭是定量供应,对于正处于发育期的年轻人来说,每天都有挨饿受冻的感觉。当时真是体验到了孟子所说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但师生们对这种艰苦全然不顾,以汲取知识营养,献身科学事业,攀登学术高峰为乐为荣。
另一方面,山大毕竟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底蕴丰厚、大师云集的著名大学,在很多学科有一批老教授应该说是学高八斗,才富五车,堪称学界泰斗、文化大师,他们的治学与做人给学子们树立了典范,特别是山大那种扎实稳健、严谨自由的学风,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文化底蕴,对莘莘学子们既有人格的陶冶,更有素质的全面培养,这些有形和无形的东西感染着、塑造着我们,在我们身上打上了“山大人”的烙印,使我们终身受益。应该说,山东大学当时的环境对我们来说是一种磨练,也确实给了我们知识和培养,那几年收获真的很大。
二
1982年,我大学毕业后留哲学系工作,担任团总支书记,1983年3月到了校团委,担任团委负责人,1984年10月担任学校团委书记。
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国家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转折时期。一方面,是解放思想,拨乱反正,冲破“左”的思想观念的枷锁;另一方面,理论界和社会上也存在一些思想混乱。13 反映在高校当中,部分大学生出现了对马列主义、社会主义所谓的信仰危机,追随西方时髦的萨特、尼采、叔本华的学说,对西方社会和西方思潮盲目崇拜,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出现偏失,对共产主义命运和社会主义的前途失去信心。
面对这种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做,如何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成了高校党团组织和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紧迫问题。我们经过调查研究和认真思考,认为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坚定的信仰,应该面对国情和现实,应该贴近学生思想实际,找准教育的切入点,抓住学生认同的思想交会点。我们认为,不管你有多崇高的理想,多伟大的抱负,最基本的前提应该是爱自己的国家,这是青年人可以接受的。当时,我们就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指导学生开展了以“振兴中华”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包括举办爱国主义展览,编印爱国主义教育读物,组织爱国主义演讲团,在山东省和周边的七省市包括北京、天津都进行了演讲,学生也乐于接受,产生了比较好的影响。我记得,现任《齐鲁晚报》总编、中文系八○级的郝克远就曾经担任爱国主义演讲团团长。
还有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至今记忆犹新。正值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生物系八四级有一个叫郭琳的同学,是校团委委员,菏泽人,她的哥哥郭建参战上了前线。郭琳听到哥哥上前线的消息后,非常为哥哥的安全担心。下课后,一个人躲在宿舍掉眼泪。这件事让同宿舍的同学知道了,同学们就商量用合适的方式对她哥哥和前方战士表达深深的支持、爱戴和崇敬之情。她们买来红绸子,八个同学每人用黄丝线绣了一个心,环绕着一颗五角星,寄给了远在前线的战士。郭琳的哥哥和战友们收到后深受感动,部队为表达对大学生的感谢,派人来到山东大学。在座谈中,军校双方都认为这件事很感人,不仅表达了大学生对前线战士的热爱和激励,也是我们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契机。
我们和部队商定,以此为契机发起一次教育活动,活动主题确定为“战士在我心中,祖国在我心中”。我给学校汇报后,党委很支持,决定与部队一起开展“双心”活动。通过这项活动教育引导学生思考前线战士用生命保卫和平安宁的生活,给我们提供好的学习环境,作为同龄人的大学生应理解战士,向战士学习,做到既有崇高的理想又遵守革命纪律。活动加强了学生和前线战士的联系,将年轻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
1986年初,为了表达师生对战士的深情厚意,学校决定组织慰问团到老山前线。全校上下对此高度重视,同学们都写了信,做了小纪念品。学校派出了由党委副书记乔幼梅为团长,党委常委、宣传部长张乐岭,和时任党委常委、团委书记的我为副团长,有学生会主席阎钢军、研究生代表展涛,校报总编高忠汉,还有团省委的同志,郭琳同宿舍的八位同学等成员组成的慰问团。我们带着学生的赠言、信件、纪念品、慰问品来到前线,每到一处,都引起很好的反响。这次活动得到了中央、中央军委的肯定和赞扬,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央军委专门发出文件对山东大学和参战某部组织的“双心活动”进行表彰,山东大学团委被团中央命名为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当时团委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产生了良好影响,这是山东大学优秀传统在新时期的生动体现和发扬光大,也使我在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方面有了锻炼和提高。
1992~1994年,我到美国进修,学习高等教育管理,对西方的高等教育体系、大学观念、教育模式、办学思路、管理经验等进行了深入学习和研究,有了深刻体会和系统认识。我一直认为,尽管东西方在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别,但要办好社会主义的现代大学,必须深刻认识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借鉴西方大学的成功的办学模式和先进管理经验。这段时间的学习,使自己在管理理论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
后来我又到新疆大学工作。在新疆大学任副校长期间,分管过思想政治工作、学生管理工作和教学科研工作等,能够从学校全局进行思考和探索,对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增长有很大的帮助。
1999年10月,我调任曲阜师范大学工作。曲阜师范大学是山东省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学校,又是孔子家乡的大学,建设好这所大学对自己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几年,我把新的办学理念与曲阜师大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作了一些探索,不敢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自己感觉很有价值,很有意义。回顾这几年曲阜师范大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适应全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抢抓机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发展,踏踏实实前进,一年迈上一个新的台阶。2000年我们进行了校园文明建设,学校面貌有了大的改观;2001年全面启动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全员聘任、竞争上岗、优劳优酬、动态管理;2001年开始了日照校区建设工程,2002年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形成了一校两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为曲阜师大的发展赢得了广阔的办学空间和发展机遇,日照校区的建设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好的影响,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和良好的评价;2003年经过多年的积累和艰苦的努力,学校获准成为博士授权单位,实现了博士点零的突破,实现了曲阜师大几代人的夙愿,办学层次有了历史性提升;2004年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成绩,教育部专家组对曲阜师范大学的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曲阜师大可以说实现了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的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可持续发展。
曲阜师范大学的发展,我们的思路是比较明确的,也是按照既定目标和发展思路一步一步来努力的。当前,在盘点前段工作和成绩的基础上,我们正在认真梳理和谋划下一步的发展思路。必须有更加长远和宏观的总目标,才能推进下一阶段的发展。我认为,要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必须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前走,每一步都要做扎实,才能迈向更高的台阶。总而言之,到孔子家乡的大学来工作,感觉责任特别大,因为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家乡是东方圣城,他家乡的大学应该建成世界上著名的大学,我们现在还没有条件、没有资本说这个话,但是我们应该有这种追求,孔子家乡的大学如果办不好,我们既对不起前人,也对不起后人。我在这里工作一天,就要拼搏一天,努力做一些事情。
三
回顾工作以来的创业历程和自己的人生经历,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山东大学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国家重点大学,给了我很多很多。首先在学识上,丰富了我的知识、充实了我的头脑,使我接受了系统教育,为后来做大学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在见识上,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丰富了我的思路,特别是在山大工作期间考虑的很多问题,从战略高度、大局方面,锻炼了思维方式,为事业的开拓提供了必备条件;第三,在品格上,培养塑造了我乐观向上的精神、开拓创新的勇气和胆识。我感到山东大学的老师,不论在学习上、工作上,还是在人生过程中所体现出的那种执著的态度和精神。有很多老师对我影响很深,比如臧乐源老师,他始终保持一种革命人的激情,不管碰到什么艰难困苦,始终有一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我的博士导师赵明义先生治学严谨,又敢于探索,把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推到一个高峰,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体系和学科特色,从而在山东大学文科中比较早地建立博士点,在国内也具有一定影响和地位。当时的山东大学党委书记徐豫龙对我的影响也很大,他思想坚定,政治成熟,从复旦大学来山大工作时,学校内部既面临着思想解放,也面临着拨乱反正,作为党委书记,他能够从容地在复杂的情况下协调好各方面关系,表现出了很高的领导水平。党委副书记乔幼梅作风朴实、平易近人,对事业忠诚,对同志诚恳,对我人格的影响也很大,在这里我只能略举几例,不再一一道来,我感谢那些恩重如山的老师和前辈们。
山东大学思想文化底蕴深厚,山大精神是一个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精神文化形态,既 15 源远流长,也在不断发展创新,其中蕴涵的百折不挠、不懈追求的精神,已形成一种品格,对每一个山大学子,都是终身受益不尽的宝贵财富。虽然自己不能很好地全面总结概括,却深深地感受到她的巨大影响和力量。大学改变了我的人生,也形成了自己做人的准则,处理事情的信条那就是:人生道路上要坚定追求,不怕困难,不畏挫折,不屈不挠,勇于创新。基于这种认识,我觉得自己在工作中,始终是追求创新、追求超越的,始终不愿循规蹈矩,不愿落入前人的窠臼。我非常崇拜邓小平,他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他在接近80高龄的情况下,能够始终保持一种孜孜不倦的追求,不断接受新事物、不断创新的精神,把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较好地处理了文化背景、历史背景和当代世界的关系,面对纷繁复杂、飞速发展的社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勇于开拓,选择了走向改革开放的这样一条道路,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正因为如此,中国才有了希望,有了前途。因此,我觉得敢于创新是非常重要的,能始终不懈地追求,保持勇于创新的活力,才能有生机,才能有发展的动力,小到一个个人、一个单位,大到一个社会都是如此。要创新就要敢于否定前人,敢于突破思维定势,这样才能使社会充满一种向上的活力和孜孜不倦的动力,才能发展得更好。我们的教育也是这样,千人一面,没有个性和特色,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固定的培养模式,没有创新和活力,也不是现代大学应追求的目标。大学应重视创新,教育者应重视创新。
从更宽阔的层面思考,我认为,现代大学的领导者和管理者首先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要时刻把教育事业的发展,把办好教育作为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踏实工作,不懈追求。其次,必须具备强烈的开拓意识。要敢为天下先,努力探索办好大学的新路子,善于把握当前时代前进的脉搏,紧跟社会发展步伐,能前瞻性地思考和筹划学校的未来发展。第三,必须具备市场意识。要能敏锐地捕捉社会发展的信息和机遇,加快发展速度,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以抢抓机遇推动事业的发展,以敢为人先赢得更广阔的空间,以高起点的事业拓展站稳自己的脚跟。第四,必须具备质量效率意识。要能够为学校的持续发展、为事业的长久不衰进行艰苦的积累和长期的不懈努力,在校风、学风建设上花大气力,下真功夫,使我们培养的人在社会上能立得住、站得稳、打得开,使学校能赢得社会的好评和肯定等等。以上诸方面的意识和素质,都是我们应当具备和强化的。人的精神和素质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有了现代人的素质,才可能有现代化的大学。
回首往事,山东大学为我们每一个山大人提供了一种校风、传统、精神,也给大家提供了思想的借鉴和前行的航标,每一个山大人都深受母校的培养和熏陶,都感激着恩师的启迪和教诲,感念着母校培养和造就,都在传承山大赋予他的精神和品格,心系着母校的发展和未来,用不同的方式书写自己的七彩人生,以此报效社会,回报母校,回报山大对自己的培养和塑造。
韩金祥简历
韩金祥,男,汉族,1963年8月出生,山东夏津人。1980年就读于山东大学化学系,1984年到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工作。1986年,考取山东省医科院硕士研究生。1998年,考取山东大学微生物学博士研究生。2001年起,任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2003年起,任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卫生部生物药物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山东省直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山东医学会副会长、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近年来,获科研成果奖19项,国家新药证书2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指导博士生6名、硕士生20余名。1997年被评为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于同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8年被授予山东省青年科技奖,2000年被评为“山东省十大杰出中青年科技专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04年被评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医药卫生杰出学科带头人。
奋斗如夏花之绚烂
——记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院长韩金祥
陈 欣
“一个人奋斗才会有作为,有作为才会有地位,但这种作为和地位不是个人的东西,而是为我们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这是韩金祥自勉的话。
在别人眼里,韩金祥是幸运的,年纪轻轻,就取得了这么多成果、荣誉和地位。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韩金祥成功的背后有太多的故事。
“我想干点实事,为社会,也为自己”
1963年10月,韩金祥出生在鲁西北一个偏远的小村里。鲁西北的盐碱地没有给韩金祥带来丰厚的生活和美好的回忆,但这种自然环境和童年时艰苦的生活却造就了他叛逆的个性,“人是也,吾是也,人能是,而我不能是”成了韩金祥的座右铭。1980年,韩金祥以夏津县高考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山东大学,4年后,韩金祥毕业分配到省医科院。随后的时间里,他一直在医学科学的世界里翱翔。
1992年,韩金祥被调任为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副主任,负责主持该室的工作。当时,在外人眼里,韩金祥升任官职、硕士学位到手、夫人怀喜,称得上春风得意。不过,只有韩金祥才明白,想干点事是多么的不容易。为了筹建实验室、筹备资金、购置设备、争取项目,韩金祥领着课题组的工作人员没白没黑地忙活着。7月的济南,骄阳似火,韩金祥的妻子距离预产期只有几天,而韩金祥还要去一所大学谈项目,所以他就让妻子上班去了。没想到,当韩金祥下午回到实验室时,妻子已被送进了医院。当韩金祥看到他深爱的妻子躺在床上连午餐也没有吃,当他得知妻子是在一位同事的搀扶下步入产房,在没有一位亲人陪伴的情况下为他生下一个女儿时,不禁热泪盈眶。
就这样,韩金祥把应给予家人的爱都倾注在工作中,奉献在了实验室里。父亲重病,他不能在床前尽孝;女儿的学校离单位只有几里之遥,他从未接送过;家务活更是从未帮过忙,都落在妻子一人身上。对科研的执著和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使他在学术上取得了丰硕成果。17近年来,他为首承担科研项目22项,其中山东省十大高技术工程项目1项(担任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科技部攻关项目3项,山东省重大科技项目7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参与并组织实施科研项目19项,共获科研经费200余万元。同时,获得国家新药证书2项,分别获技术转让费550万元(占合资公司25%股份)和260万元(占合资公司20%股份);获各级科技成果奖励12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国家新药证书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首位1项);发表学术论文60篇(包括通讯作者),出版学术著作8部,获各种论文奖17篇。多年的努力使韩金祥在基因工程、基因芯片和生物制药领域成绩显著,他在我国较早创立了基因自动合成和基因扩增技术,首次揭示并提出慢性白血病中bcr/abl嵌合基因在CML中新的作用机制。他研制的rhGMCSF生物药物获国家Ⅱ类新药证书,并获技术转让费550万元,占合资公司25%的股份。2003年“非典”期间,他主持启动了11项非典研究项目,其中5项研制成功并应用;作为首席科学家之一,负责全省“非典”防治研究项目的组织实施,为山东省“非典”防治做了大量工作,受到省委、省府的充分肯定和表扬,他所在的单位被授予全省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集体。1998年1月,他被遴选为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微生物生化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2002年1月被遴选为山东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现已培养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20余名。
韩金祥的“七字箴言”
韩金祥常说,要对得起七个字:良心、医科院、国家。
在人生的道路上,韩金祥有过许多选择的机会。1989年,韩金祥硕士毕业时,大学同学力邀他去美国深造。但是,韩金祥放弃了。他始终认为,“‘科学是无国界的’没有错,‘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也是千真万确的”。韩金祥讲述了这样一个经历:“当我在美国亲身经历到公路上堵车时,后面的美国人向我们鸣喇叭,但我们的留学生却不敢向美国人鸣喇叭,我感到十分压抑,我真切地体会到做‘二等公民’的滋味。”
于是,科学强国、尽自己的一份力,成了韩金祥心中的愿望。“我一生的追求和愿望就是想干点事,将来回头看时,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养育我的父母、我的老师、领导,对得起我们这个社会,对得起我们的祖国。”
就这样,韩金祥在医学科学领域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近年来,他主编、出版了《基因合成及其应用》等8部著作;获“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丙肝丙病毒抗体联合诊断试剂的制备方法”、“肽核酸芯片”等6项国家发明专利、“注射用rhGM-CSF”等2项新药证书、“碘致甲状原肿发病机理的研究”、“基因合成及其应用”等14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求真务实,着眼全局,做高水平的专家型领导者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是省政府直属的集医学科研、临床医疗、疾病控制、研究生教育、科技支撑和技术开发等功能为一体的正厅级综合性医学科研机构,现有在职职工1845人,专业技术人员1622人。拥有1个国家卫生部生物技术药物重点实验室、5个省重点实验室、3个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和7个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
韩金祥不仅是一名出色的科研学术带头人,还是一名优秀的管理干部。自2003年任山东省医科院院长以来,韩金祥始终坚持求真务实,扎实有效的行为准则。针对山东省医科院科研工作现状,他提出“营造竞争氛围、营造学术氛围”的科研工作思路。在2003年全院国家级项目数量和经费总额均创历史新高的基础上,2004年科研工作特别是国家级高层次项目、经费总额、科技成果等再上新台阶,与2003年相比,获国家级项目数量增长114%,经费总 18 额突破1000万元,增长110%,当年实现了全院今后5年的奋斗目标并连续两年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使省医科院科研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2004年,根据中央新的人才观和全院科技人员的现状,韩金祥提出了“构筑科研、临床医疗、科技开发、科技咨询、疾病控制五个业务平台”的工作思路。为了鼓励竞争,激励科研人员争创佳绩,韩金祥积极探索科学的用人机制和评价体系,他组织制定了《省医科院科技发展奖励基金管理办法》,对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高水平科研论文(SCI)、国家新药证书、国家发明专利的科技人员或团队进行了重奖,2004年共奖励1063万元,其中个人获奖最高达297万元。在不断提高的科研水平的带动下,省医科院各项业务工作得到飞速发展。2004年全院医疗收入突破33亿元,同比增长133%,净资产达到917亿元,比2002年增长25%。
在全国科研事业单位大幅裁员、改革、改制,艰难寻求发展之路的形势下,韩金祥提出了“科研单位必须培养造血机能,科技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自身发展必然趋势”的新理念,在省医科院成立产业工作委员会,并亲自担任主任,把产业工作作为加快山东省医科院发展的两个支柱之一。2004年以来,他先后主持了与省内多家大型企业集团的合作洽谈,并在省内科研单位中首家设立了1000万元的省医科院凤祥新药研发基金,并与章丘市政府签订框架协议,在明水经济开发区征地1000亩,采用全新的管理模式和现代科技企业制度建设医科院东部新区,一期将建设山东省药物研究院,二期将建设医学与生命学院合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医科院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以人为本,团结协作,营造和谐美好的创业氛围
韩金祥作为山东省医科院最年轻的院级领导干部,尤其注重以人为本,加强内涵建设。对班子成员,他以身作则,恭让谦和,把沟通作为班子团结协作的纽带。韩金祥经常与其他领导同志交流思想,交换看法,不管是事业发展的重大决策,还是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都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通过沟通达成共识,形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发展的良好氛围。对广大干部职工,韩金祥坚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绩观,实实在在、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他经常深入基层,了解科研人员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想方设法改善职工群众的工作、生活条件,建成了省医科院局域网和信息网,提高了信息化管理水平和办公条件;对职工住房进行了大面积调整,有力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韩金祥特别关心院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亲自协调帮助解决他们在实验仪器配备、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的难题,使他们来到医科院就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
韩金祥分管全院财务工作,他始终倡导勤俭节约,并身体力行。他总是对财务人员和工作人员说:“医科院的资金是广大干部职工努力奋斗、省吃俭用积累下来的,事业要发展,钱要用在刀刃上,还是要过紧日子。”2004年底,经多方协调,筹措资金,克服困难,省医科院7000平方米的综合楼建成并投入使用,大大改善了科研、教学和研究生住宿条件,为职工提供了一个更加优美舒心的环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韩金祥的成功,在于他在人生的每个十字路口上,都选择了孜孜不倦的求索、奋斗的态度。他的人生价值,也在一次次的追求中得到升华。
刘全顺简历
刘全顺,男,汉族,中共党员。1962年出生于山东省胶南市。1980年考入山东大学经济系经济理论专业学习,1984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矿业大学管理系任教,1987年考入南京大学法律系法律专业第二学位班学习,1989年毕业后回中国矿业大学经贸学院继续任教,1992年调入中国煤炭经济学院(现名山东工商学院)任教。现在职攻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士学位。
任教多年来,刘全顺主讲了《经济法学》、《税法》等多门课程,并有《县域经济改革与发展》、《宏观调控法的理论与实践》等5部著作、10余项课题报告和20余篇文章问世。
在工作期间,历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文法系副主任、山东工商学院副院长等职务。现为山东工商学院院长、教授。
栉风沐雨 无悔育人路
刘全顺
岁月沧桑,风雨砥砺,山东大学建校已近105周年。现在,我已到不惑之年,母校的约稿,让我回首往事,心绪难平。自1980年考入山大,而今已有25个年头。25年里,我先后在四所大学学习和工作。可以这样总结:山大给了我扎实的理论功底,矿大给了我严谨的工作作风,南大给了我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工商学院给了我施展自己能力的舞台。
山大往事
回忆二十多年前的往事,恍如昨日,很多印记深印脑海,种种往事历历在目。
1980年,正值改革开放之初,当时山大已建校近80年,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山大的校园面积宽阔、绿树成荫、环境优雅,使人心情愉悦,在这种优美、恬静的环境学习生活了四年,度过了我一生中最值得纪念的青年时期,结下了我对山大的深厚感情。
我在山大学的是经济理论专业,山大有这方面高水平的师资,有丰富的图书资源、淳朴敦厚的学风。基于这些优越的条件,我得以在山大听取精彩的报告,向名师请教问题,到图书馆查资料、写心得。虽然当时的生活艰苦些,但我们这些年轻人的精神世界很充实、很丰富,有理想、有抱负,纯朴而上进,孜孜不倦地学习求知。四年下来,我已经大体掌握了经济理论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这使我受益终生。
山大“气有浩然,学无止境”的校训,我的理解是:做人要大气、包容,做学问要探索、追求。这对我的人生有着很深的影响。
初为人师
1984年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中国矿业大学任教。
矿大给我的印象是严谨、质朴,这里的老教授治学严谨,做学问、课堂教学都一丝不苟,对我这个年轻教师也是严谨地传授治学之道。教育事业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公益事业,身为教师,须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对得起这一事业,我从矿大老师们身上学到了书本之外更为可贵的治学精神。
初为人师,对教学工作茫然不知。幸而老教师们传授教学心得:要当一名好老师,最重要的一条是,要爱你的学生。有这份爱心,再努力掌握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教学水平,就能取得好的效果。基于对学生的爱,让我有了更大的热情。最初的时间里,常常早起晚归,20 进行认真细致的备课;常常挤出时间,去老教师的课上听讲,做好笔记,学习揣摩;常常和其他老师交流心得、体会,不断熟悉和改进工作。工夫不负有心人,一段时间下来,我就逐渐能够做到讲课有条不紊,娓娓道来,讲课效果逐渐好起来,得到了学生的肯定。
矿大这几年的工作经历,完成了我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给了我丰富的教学经验,培养了我严谨的工作作风。
在南大学习
知识的传承在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学生知识获取的质量,影响着知识的传承。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高等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只有不断坚持学习,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更新知识,才能使教学更有生命力。教学实践使我深感继续学习的必要。1987年,经过刻苦努力,我考入南京大学法律系法律专业第二学位班学习。
南京大学是一所历史名校,校园不大,却古意盎然,蕴散着浓郁的书香之气,在这里读书,自然受其熏陶,心向往之。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原因,我在南大的学习多了一些理性和自律,学习的自主意识显为增强。这段时间,正是我国经济体的改革与转轨的时期,一个新型的部门法——经济法在我国应运而生,对它的研究也刚刚起步。基于经济理论的基础和法律的学习,我开始尝试在经济学和法律知识的交汇领域进行研究。
这段时间的学习,对我知识结构的优化、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为我今后的事业发展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南大的学习,也给了我一个停歇思考的机会,让我好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让我对自己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树立了我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来工商学院创业
多年的高校工作和学习使我和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南京大学毕业后,我回到矿大继续任教。1992年,我调到中国煤炭经济学院——现在的山东工商学院,并一直在这所学校工作至今。
参与学校最艰苦的三年“迎评促建”保卫战的经历,让我记忆犹新。原国家教委定于1997年对高校进行本科教学合格评价。学校当时的办学条件远未达到合格标准,如果评价不合格,学校将面临着停办或降级。迎评估的重担落在学校仅有的五个系的肩上,我担任文法系副主任,负责起日常教学和评估准备工作。临危受命,责任在肩,我不敢有丝毫懈怠。文法系是新组建的系,一穷二白,没有一点积累,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开动脑筋,脚踏实地,想尽一切办法对照学校分配的指标任务,调整教学计划,建立规章制度,梳理文件材料,一点一点地解决难题,一步一步地分解任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力求尽善尽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最终评估通过,学校保住了。没有给学校拖后腿,我们也长舒了一口气。基于一份责任心和成就感,大家才能够心甘情愿为学校的建设奉献青春和汗水,这种艰苦中的执著和进取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之后在任副院长期间,我一直分管教学工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更高的层面,面对更多的问题,要一一解决掉,最重要的是求真、务实、践行。现在,当了工商学院的院长,也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教学、科研、人事、后勤、对外交流与合作……千头万绪都要理,一言一行更需慎重。
多年的办学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当好校长不容易。从前高校办学遇到困难首先想到找政府,现在必须转变办学理念和思路,有问题要面向社会和市场找出路,要靠自己闯路子。所以,我还要面临更多挑战,经受更多考验,创业才刚刚起步。
无悔育人路
“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训提出的治学命题,对当今的高等教育仍有深刻的借鉴意义。教育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在高等学校承载的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中,培养人才始终应是高等学校最基本的功能,这是高等学校存在的理由。高等教育既然是公益事业,就应着眼于社会价值,落脚在育人,教育培养出社会需要、德才兼备的济世之才。在工作倾向上,教学的中心地位不能动摇,科研、人事、后勤等学校的其他工作都要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在教育内容上,要弱化急功近利色彩,科学和文化兼备,智育和德育并举,注重综合素质提升,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在管理服务上,应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多一些关怀,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平等、关爱和温暖。唯有如此,学校才能具备育人气质,社会才会和谐进步。
二十多年来,我一直在大学学习和工作,有诸多辛苦和劳累,但因为热爱,我依然乐此不疲地坚守教育这片园地。我常对一届又一届即将走向社会的学生说,学会宽容,让生活少一些抱怨;学会感恩,让心情多一片绿色。这是一种达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将激励我和学生们一起勇对挫折,奋斗创业,造福社稷。
由于工作的原因,这些年常回山大。每次回去,校园都有新变化,对母校的感觉却一如既往的亲切。中国高校建校过百年的不多,山大就是一个,有历史积淀的优势。我成长的脚步伴有山大最初的影响。值此山大建校105周年前夕,祝愿母校历久弥新,桃李芬芳!
杜冠华简历
杜冠华,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6年12月出生。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副所长,药物筛选中心主任,兼任中国药理学会秘书长,国家“863计划”主题专家,亚洲西太平洋地区药理学家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委员。1978~1982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药学系(现山东大学药学院),获学士学位;1986~1989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1992~1995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1995~1998年在University of Liege,Belgium攻读博士后,研究神经生物化学。1998年就职于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
1998年回国后,主要从事药物发现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工作,特别是在高通量药物筛选、神经药理学和心脑血管药理学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
从1998年开始,在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药物筛选技术、药物筛选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主持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高通量药物筛选体系,并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利用建立的一批分子、细胞水平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进行大规模药物筛选,发现了一批活性化合物,为创新药物研究提供了大量信息;在研究工作取得进展的同时,积极进行学术交流,成功主办中国第一届国际药物筛选学术会议。
在心血管药物研究中,对丹酚酸的心血管系统作用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证明了丹酚酸对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作用,为该药的开发研究(已经进入临床研究)奠定实验基础;在药物作用机制研究方面,探讨了线粒体在缺氧和再供氧条件下产生氧自由基的规律和特点,并证明了自由基清除药物的心脑血管功能保护作用;1999年10月美国Case Wetern Reserve University讲学,探讨心血管系统线粒体的作用。
近几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科研项目十余项,研究工作取得良好进展。主持完成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体系的研究和应用”成果,经初评,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利用研究的技术体系,开展药物筛选工作,为本单位和国内科研机构进行药物筛选20余万样品次,发现一批具有研究开发价值的活性化合物,有些已经进入深入研究阶段。
近五年来主要完成的国家研究项目有:脑缺血与线粒体损伤,人事部留学回国人员择优资助项目;心肌缺血与线粒体损伤机理研究,教育部回国留学人员启动基金项目;新药筛选研究(心脑血管及神经精神疾病)实验室(国家科技部,国家新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项目1035);药物筛选活性成分的深入筛选研究(国家科技部,国家新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项目1035);药物活性物质的确证筛选研究(国家科技部,国家新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项目1035);AD病发病机理及治疗药物研究,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项目;功能基因筛选平台研究,国家“863中国人基因组研究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十余项。
在研究生教育工作中,负责组织研究生(博士、硕士)专业基础课《实验药理学》的教学,积极组织编写适合研究生教学使用的教材,参加研究生(博士、硕士)专业基础课《新药药理学》和《分子药理学》的教学工作,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整体素质教育,在教书的同时始终注意德育培养,以教人为基础,努力培养新型科技人才。认真研究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教学水平,在协和医科大学教学竞赛中获得第二名。目前,已有硕士研究生4名、博士生3名均以高分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有1名博士生的研究论文在中国药理学会举办的全国药理学英文学术会议上交流,并被评为优秀论文,并获得资助赴美国参加世界药理学大会。在读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生6人,联合培养博、硕士研究生及大学实习生10余人。
近年来发表论文100余篇,参加编写、主编的著作有《药学科学前沿与发展方向》、《中国药学科学发展战略与新药研究开发》、《神经药理学研究进展》等10余部。还兼任《医药导报》副主编,《药学学报》、《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国外医学·药学分册》、《过程工程学报》、《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中国药学杂志》、Marine Drugs、《中国药理学通报》、《基础医学与临床》、Basic and Clinical Pharmacol and Toxic、《生物信息学》等刊物编委,Life Sciences审稿人等职务。
倾情铸事业 细心育桃李
——药学院七八级校友杜冠华同志事迹介绍
山东大学药学院
杜冠华同志自1998年由比利时Liege大学回国工作以来,历任药物所药物筛选中心主任、中国医科院院长助理、药理学会秘书长、药物所副所长等职务,他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任何时候都尽职尽责地忘我工作,忠实地实践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地履行党员的义务,积极地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
在药物筛选中心筹建初期,面对资金不足,设备不完善,人才短缺等重重困难,杜冠华同志以身作则,以所为家,身体力行,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一个共产党员吃苦在前的优秀品质,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学习榜样,在他的带领下,筛选中心全体人员经过不懈努力和艰苦探索,建立了一套技术水平与国际接轨,同时又符合中国国情的高通量筛选(HTS)技术体系,该项技术体系于2002年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华医学科技奖。这也为我国药物筛选事业培养了一批年轻的技术骨干。
杜冠华同志对于科学的发展趋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特别注重新技术新方法在HTS中的应用,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使HTS技术体系逐步得到完善,其内涵和外延也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如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在HTS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筛选的速度和质量,使检测样品更加微量化,降低了筛选成本。HTS的研究思想方法在人类功能基因筛选中的应用,扩大了HTS的应用范围和领域,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计算机虚拟筛选技术与HTS技术的结合,提高了筛选样品的质量,节约了样品资源。HTS技术与多学科技术理论方法的广泛结合,为其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杜冠华同志的领导下,药物筛选中心应用HTS技术,为全国医药研究机构提供筛选服务50余万样次,发现活性化合物和候选化合物数百个,目前进入深入评价阶段的化合物10余个,已进入临床研究的化合物2个。
自1998年以来,杜冠华同志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新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863计划”项目6项,国家“973计划”项目1项,科技部社会公益项目3项等多项国家级项目。共出版著作28部,发表论文100余篇。
2003年“非典”流行时期,杜冠华同志以国家利益为重,率领筛选中心的全体同志积极承担国家抗SARS药物研究课题,建立了多个体内外相关筛选模型,筛选了100多种临床中成药的抗病毒活性。当时科技部要求每天汇总和上报实验结果,为了能找到疗效确切的中成药,杜冠华同志真正做到了呕心沥血。经过一个多月紧张而繁忙的工作,最终发现了清开灵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等几种中成药具有抗SARS病毒活性,为中成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同年,他获得了中国科协评出的“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之余,杜冠华同志还积极参加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和“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的研究,为掌握我国医药科技发展现状和动态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做了大量工作,为未来我国医药科技事业的发展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前瞻性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杜冠华同志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十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对每位学生的成长都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他不仅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和素质,锻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指导他们探索和把握科学发展的规律,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指导学生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研究论文的同时,杜冠华同志还常常教导他们如何接人待物,如何更好地提高个人的素养和品德,使得从师于他的学生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具有 24 较高的综合素质。
杜冠华同志作为药物所副所长,上任伊始就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推辞了许多其他职务和工作,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药物所的工作中。杜冠华同志担任的领导工作包括科研、教育、信息和科研保密等工作,在全面了解各项工作的规章制度之后,对于其中不适合目前药物所发展要求的条款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使各项工作更加井然有序地顺利进行。2004~2005年药物所进入了深入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杜冠华同志为药物所改革方案的制定做了大量工作,提出了许多符合改革精神又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其科学管理能力和效率很快得到所领导和职工的肯定。任职一年多来,杜冠华同志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使药物所在科研、教育等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赢得了大家的好评。
杜冠华同志既是药物所副所长、筛选中心主任、药理学会秘书长、博士生导师,又承担了多项国家课题,任10多种专业核心期刊的编委,无论哪一项工作,他都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不仅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而且节假日也很少休息。长期高效率大负荷的工作,使他的身体有些吃不消,常常会有人提醒他注意休息,但那么多的工作等着他需要他,哪里有休息的时间,他仍是一如既往地工作着,常常令我们敬佩不已。
马大为简历
马大为,男,汉族,1963年9月出生,河南南阳人,中共党员。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1989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0~1994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化学系和Mayo Clinic神经化学和神经生物学研究部进行博士后研究。1994年回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复旦大学兼职教授,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等职务。研究方向为化学生物学导向的有机合成、药物化学。
目前已在国际重要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所发表的论文已经被国际同行引用1200余次。其中作为项目主持人以来已发表论文70余篇,这些论文已经被引用近800余次。工作中所发展的工具药物或合成方法被其他科学家成功使用的近40次。最近的两项工作曾分别被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和Chemtracts报道和专文评论。作为项目主持人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有:①发现了一些作用于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亚型的小分子调节剂。其中一个化合物已被英国的Tocris和美国的Alexis公司发展成商品,作为研究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工具出售。②与国外药理学家合作,发展了一些选择性地作用在蛋白激酶C的亚基的调节剂,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他们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并具有较小的毒性。③在基质金属蛋白酶方面,发现了一个系列新型的化合物有很好的抑制活性,最好的化合物的IC50为1nM左右。与国际上活性最好的化合物的活性相当。另外一个系列的化合物对于MMP
12有特异的选择性。④发现了氨基酸结构对于Ullmann反应的加速效应,并在药物合成中得到实际应用。⑤在国际上第一次完成了一些天然产物如microsclerodermin E, halipeptin A, martinllinic acid的全合成。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中国科学院首批“百人计划”,1997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获得的奖励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家奖,施维亚青年药物化学家奖,明治乳业生命科学杰出奖及中国科学院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上海市第八届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等称号。
要做就做得更好
——记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马大为
上海科技青年创新网
枫林路上的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如盖的绿荫簇拥着幢幢楼房,也簇拥着群贤荟萃的有机所。走在这花木扶疏、曲径通幽的庭院里,我一直在想:我即将面对的本文主人公是怎样的人呢?
在四楼办公室里,我见到了马大为——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研究员、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试验室主任。他,三十七八岁年纪,中等微胖身材,举止诚恳、谦和,有一种外柔内刚的神情。
“写我?不要写。套用一句话:我只是做了一个科研人员应该做的事。真的不必大肆渲染。”好一个开场亮相。
一、科研人员的话很朴实,科研人员的故事更朴实,朴实得掷地有声
古有“神农氏尝遍百草,惠泽天下”的药坛佳话,那么,时至今日,当药物研究发展到要从分子、原子和电子的微观层次上去探索药物作用于人体规律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呢?
然而,一个新药的诞生又谈何容易。人命关天,既要有效,又得安全。全世界有几百万人在从事药物开发,但每年也可能只有四五十种新药产生。另外,从国际上研究新药的成功概率而论,平均每研究10000个以上化合物中,才有一个能“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而其余大量化合物则因为各种原因只能“胎死腹中”。马大为深谙这一点。明知征途艰险,但他义无返顾地选择了这一职业。1984年,马大为从山东大学化学系毕业后便来到中科院上海有机所,获得博士学位后,又于1990年至1993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和Mayo Clinic进行博士后研究。他的主攻方向是:有机合成和药物化学的基础研究工作。
目前,马大为的研究课题,分为相互联系的两个层面:一是前期药物开发,有关神经疾病、抗肿瘤药物从先导物发现到动物实验、前期临床研制;二是研究活性化合物,做一些新的反应和方法,用于有价值的化合物合成。
“十年磨一剑”“两句三年得”,或许是应了这种体验,才使得马大为工作得那么出色。他的“要做,就要做得最好”的思考和表达,无疑给他带来了一连串的成果:他在国际重要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美国专利两项;所发表的论文已经被国际同行引用1000余次。
马大为回国七年,作为项目主持人所付出的艰辛,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么多成功的背后,却又有太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走近马大为博士为科学探索而奉献的轨迹,那一颗颗科研成果如闪光的珍珠凝结在那儿,它们就是生命的璀璨。历数它们,就如同看到一个孜孜不倦的马大为。
二、人生重在一种认定的选择
有一些人经常这样议论留学国外的知识分子,说“出去的人不会回来了,国外生活多舒服啊,回来干什么?”可马大为说:“我回国是出于很基本的爱国心。美国生活是很好,但我们国家应该搞得更好,这就是我回国工作的驱动力。”
在马大为的心里,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1993年底,马大为博士后毕业,完全可以留在美国,找工作也很容易。但对他而言,出访的目的不是贪图能拥有优越的生活,而是要取经回国,祖国需要他,亟待起步的新药研究更需要他。在祖国和个人利益的天平上,马大为毫不迟疑地选择了前者。就这样,1994年2月,马大为就回到有机所上班了。对他来说,只不过将研究从美国移到了上海而已。
在采访过程中,我曾不止一次地就“美国与中国的生活与研究环境比较”这个问题提问马大为。因为我知道,弄清这个问题,就弄清了马大为回国搞科研的动因,就知道马大为的爱国情感所在。马大为说,就环境而言,他回来时中国与美国确实无法相比,他在美国的许多同学,一毕业后公司就会提供洋房、别墅与汽车,还有很优厚的报酬与良好的科研设备。但在美国工作无法出成绩,长时间的只能在别人的鼻子底下打工,而且优厚的生活条件更无法激起人的斗志。古人云“生于忧患,而于安乐”,回国七年来,实践证明他的抉择是正确的,这七年是祖国发展最快的七年,实验条件一天天改善,实验成果一个个出现,人整天处于一种向上的动力之中,兴奋、激动;而炼狱般的环境,更使人心无旁骛,潜心专研。这就如同体育比赛,运动员一直处在良好的竞技状态之中。回国七年是马大为出成果最多的七年,这七年使马大为站在了与国际竞争的起跑线上,用他的话说就是“有了与别人对话的信心”。1999年马大为成为国家科技部公布的国内研究人员被引用文章最多的前五名作者之一。
回国之初,他清楚地知道国内的科研条件不尽如人意,也知道生活条件根本无法同美国相比,但他更晓得祖国需要创业者、开拓者。他要做一名开拓者。如今,当年与他一同回到所里的三四个年轻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都走了,而只有马大为依然沉下心在做着学问。马大为的沉下心做学问体现在他的实验科学中。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实验科学一定要抓。”科学也好,技术也好,没有国内领先,只有国际领先。在国外四年学习中,马大为最深的感 27 触是:那些著名科学家都是通过辛苦努力工作才换来成果的。做基础研究投入时间越多、思想越集中,那取得的结果和成功的机会就会越多。回国七年来,马大为一直用这种精神激励自己。因此,从1994年到1997年,整整三年半的时间,他没有自己的办公室,马大为的大多时间都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的。
科学研究就如申办奥运一样,得票数第一名就是主办者,得票数第二名则是参与者;最先公布科学成果的是“发现者”,其次的则可能是一生的研究成果随风而逝,得不到承认。马大为说,科学研究就是竞争,技术的竞争,时间的竞争。时间是一个常数,要完成众多的工作,只有把生活安排在生命的极限上。所以,马大为不仅取消了国庆、春节等法定休假日,而且每天要工作到深夜。一进实验室,他就忘记了一切,实验室几乎成了他唯一的活动天地,他恨不得把一天24小时变成48小时来用。说到这里,还有一则小插曲。刚回国时,马大为的女儿在上幼儿园。记忆中,马大为从未好好带过女儿一天。一次,幼儿园老师问他女儿:“你妈妈是干什么的呀?”女儿不假思索地说:“是做管理工作的。”“那你爸爸呢?”这可难住了5岁的女儿。想了半天,愣是憋出了一句:“不知道他干什么。”说到此处,马大为自己也不尽长吁短叹了。早出晚归的马大为,真是很少有时间与孩子见面,他成了孩子的“问题爸爸”。
三、常言道:性格即命运
胜利面前,丝毫没有趾高气扬,而是孜孜以求,不断努力攀登一个又一个巅峰。这是马大为的性格,也决定了他的命运。
马大为不仅是有才华的研究员,也是科研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人。如今,他领衔的“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试验室”有二十多名成员。作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马大为善于发挥和调动课题组成员的才干和积极性,使上下都能心情舒畅地工作,形成了一个民主、和谐的研究集体:有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有探讨问题的活跃的学术氛围;有操作严格、秩序井然的实验室环境。
当然,我的笔下无法详尽马大为实验的复杂性,也无法亲历其中的艰辛。但在实验室,我还是感觉到了马大为和他实验组成员的不容易:
走进那些堆满仪器、试管的房间,迎面扑来一股热气,室温足有35℃。要知道,这类化学实验苦就苦在多用手工操作,费时间,一干就得十几个小时。也许你要问:“装个空调不就可以了?”可要知道,化学有机溶剂挥发出来的气体,要靠排风机排出去,空调制冷的速度比不上排风的速度,空调没有效果。
马大为常常对课题组人说:“我们干的工作就是拼思想新颖,拼用功够不够。人一懒散,就要落后。”
现在,马大为思考的问题实在太多了:课题组的研究方向,任务,组织结构,经费来源……他都得一步一步地考虑落实;他还要考虑如何提高科研人员的研究水平。研究生、博士生是科研的后备力量,必须让他们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然而,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如果远离了第一线,心里真不踏实:实验室是科研工作者的根,那里还有他的学生,他必须去动手指导的;国外的学术动态需要密切注意,国外的学术交流要前往参加。
为做到与世界对话,马大为对自己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他对学生们更是严格要求:“你们要多思索自己该如何定位?自己有什么样的资本?”“现在你们的努力和辛苦,为的是将来具有独特的技能作准备。”
四、当然,光说不练不行
无论是在读书时代,还是从事科研工作、领导工作时代,马大为都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现实的挑战。有的人学习也刻苦,但他们只是在读书中得到满足,“读”本身成了目的。而对于马大为来说,读书掌握知识是为了应用,更是为了向现有的成就和水平挑战。他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精通英语词汇的能力。
这种不断地向最高水平冲击的思维方式,令马大为获得了诸多荣誉:199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中国科学院首批“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7年,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奖;1998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家奖、施维亚青年药物化学家奖、上海市优秀启明星称号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称号;1999年,获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和明治乳业生命科学杰出奖。
五、我的大学
作为一名山大的学生,马大为觉得那些年在母校学习的基础还是比较扎实的,学校也教会了他怎么做人。山大的学风相对来说比较朴实,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成功的必要要素。山大在对学生的训练、培养等这方面做得是很成功的。尤其对新一代大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自己做好自己的事,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做出自己最突出的东西。现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下,要有这样的意识,如果做什么事都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很快时间就荒废没了。这也是做学问的人一个基本职业道德、职业素质问题。
另外对于学校来讲,马大为认为培养本科生,要教会学生闯荡世界的起码的一个本领。当然,真正能闯得好机会也很重要,机会来了的时候要善于抓住机遇。他说,在国外呆了一段时间以后,希望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实现在研究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一些想法,但在外边很难有独立的机会去招一批人,用你的思想指导别人;大部分情况是到公司去跟着别人做。国内机会比较多些,我是十年前回来的,那时国内科学界青黄不接的情况是很严重的,国家也确实希望有大动作来改变那样一种状况,这十年应该说是我国科技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十年,我是正好赶上这个时候。
马大为那时是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的,“百人计划”是中科院十年前的一个人才引进计划,当时给每个人两百万的资助,这在1990年以前是不可想像的,接下来获国家青年基金资助。前不久他在北京参加基金设立十周年(庆典),大家回顾这个基金的设立,都觉得这个人才的战略对这些年国家在科学上的突飞猛进必不可少。
那时候回来有这样一个机遇,现在假如回来,就很难找到这么好的机遇。现在你要独立的课题组、给你资助,相对比较困难,在国内这样一个发展很快的环境、时代里,一年一年的形势都不一样。现在在北京、上海等条件比较好的科研单位里一个位子可能有10~50个人在竞争。
马大为觉得母校在学科建设上要多花些功夫。作为学校来讲,应该集中更多的资源,用比较高的力度来引进有潜力的人才。实际上现在愿意回来的人是很多的,但位置相对而言很少。假如能多花点功夫,应该能够吸引比较好的人才。看人也是有学问的,一个是踏实肯干,一个是有想法,这样的人应该给他创造充分的条件,这样不同学科引进人才进行学科建设,山大的声音才能壮大起来。应该有专门的资金用于吸引人才,争取到项目资金,学校也是有创收的。高层次人才是一种长期投资,要扶植、吸引一些有潜力的年轻人。要有这个魄力去引进,也要有眼光去选择人才。
“要做,就要做得最好。”这是马大为镌刻在心里并勉励自己的格言,也可以说是他探求科学真理的箴言。
在我看来如此尖端的研究课题和如此刻苦的钻研精神,马大为却说得很平淡。其实也不奇怪,类似这样的生活在他来说已习以为常了。正由于这种感觉,同马大为告别时,我的心里忽然涌出一句话:平平淡淡总是真。也许,这就是马大为的人格特点吧。
(注:第五部分经本人同意由校友办编辑)
张澍田简历
张澍田,男,回族,籍贯山东,1964年6月12日生,中共党员。于1980年9月至1985年7月期间在山东医学院(现山东大学医学院)医学系学习,获学士学位。1988年9月至1992年9月在首都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攻读消化科硕士、博士学位。历任北京市第12届人大代表,北京市青联第七、八届委员常委,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常委、秘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刊》、《中华临床医药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临床内科杂志》、《北京医学》、《中华消化内镜杂志》、《首都医科大学学报》、《中国临床营养杂志》编委等职。
张澍田工作学术成绩突出,作为第一责任人承担95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攻关)计划之“‘中国21世纪议程’实施能力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使用新技术研究”项目中的“环境与健康”课题中的“反流性食管炎与早期食管癌关系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专题;作为第一责任人,承担国家科委下达的国际合作项目(99-35-13)1项,已完成国家科委下达的国际合作项目(97-343-01)1项,承担北京市科委重点课题1项,参与国际合作课题1项(菲律宾、中国香港、中国大陆)。作为第一作者的“中药鸦胆子的新用途——治疗胃溃疡的机理及临床研究”获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科技成果二等奖,“消化性溃疡发病与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获北京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已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及杂志上发表论文66篇,作为主编之一撰写专著1部,作为副主编之一撰写专著2部,作为第一译者翻译专著1部,为5部专著撰写其中部分章节。还先后获得2004年北京市“五四奖章”、2004年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2005年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曾觉得自己不适合当大夫
——记山大医学院八○级校友张澍田
韩春丽
“刚参加工作的前两个星期,总觉得自己选错了职业,不适合当大夫。”绿色手术衣外罩件白大褂,坐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门诊楼五层的会议室里,回忆起多年前的事,张澍田有点不好意思地笑着说。不时有大夫举着各种内镜报告来请他签字,他总是先签一个大大的“张”字,其后的“澍田”两字就作了填充,架势颇似明星。
“当初问题还就出在这字上。”张澍田盖上笔帽,开始娓娓道来。原来,在毕业分配到北京友谊医院的头两个星期,他很难过医嘱这一关。山东大学医学院的附属医院与北京友谊医院之间,在用药习惯、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某些习惯上的差别,再加上自己的字写得差,他开的医嘱经常被护士返回,难免要看各种脸色。所以有段时间,出完医嘱后他总是不敢离开,等着别人询问。上级医生查房时,不得已他只能拿出小学生的态度,一份病历一笔一画反复抄上三遍。迎头遭遇这事,使他心中颇感郁闷,脑门上便刻满了问号:是不是我选错了职业?
曾经怀疑自己选错职业的张澍田,后来成为北京友谊医院培养的第一个博士生,33岁带硕士,38岁带博士,如今已是全国知名青年消化医学专家和最年轻的副院长。
孟子是他的导师
一个女学生在内镜中心的门口站了半天,趁张澍田走出操作室的间隙,她迎上前:“张老 31 师,我想……我还是想读您的博士生。”正是博士招生期间,三天两头有学生辗转找到张澍田门下。今年他要招两名博士生,却有18人报了名,虽然深知当张老师的学生不易,但也知张老师思维活跃,课题有前瞻性,所以大家不怕严格、不怕辛苦,只求能出成果。
得到这么多同学认同,张澍田很欣慰。更欣慰的是,从这些学生身上,他明显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
张澍田的老家在山东聊城,他的父亲就是当地闻名的内科大夫。14岁时,他以全区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距家100多里的省重点高中。但报到后到宿舍一看,当即呆住了:30多个人住一个大通铺,褥子挨褥子,人挨人,夏天无法支蚊帐,冬天无法取暖,厕所距离这座平房约500米开外,整个大房间只有一个25瓦的灯泡,闪着昏暗的光。
陪他一起来的父亲看出了儿子的犹豫,便随手在一片纸条上写下了孟子的那段励志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段话不但打消了张澍田想转学的念头,而且一直陪伴他到现在。
从山大医学院毕业时,张澍田考虑到自己动手能力较强,本想进外科工作,但是父亲执拗地帮他选定了内科。工作没多久,张澍田觉得自己理论方面有欠缺,随即就决定了继续考研究生。
硕士3年,博士3年,硕博读完一般需要6年,但,张澍田只用了4年。好天分是必要条件之一,之二是他以孟子为导师。
临近硕士考试,科室工作突起变化,原有的考前20天假期被取消,而那时张澍田正在急诊室工作。听到这个消息,他感到非常委屈。绝望之时,他又想起了孟子的这段话,于是眼前的困难、委屈变成了动力,他没有轻言放弃,即使有一线希望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去争取。有一个班是晚6点上,夜间12点下,休息4个小时后,清晨4点起来再上,上午8点下。他上这个班时,中间休息的4个小时不睡觉继续看书,上午8点下班后蒙头大睡,醒后吃点儿东西继续看书,困了倒头再睡,醒后再看……一个月下来,体重掉了6公斤,而这6公斤换来了硕士入场券。
两年后,他又连读博士,又两年,他便希望毕业答辩,导师同意了他的选择,结果他提前博士毕业,是北京友谊医院培养的第一个博士生。
做消化科医生的最大特点是脏、苦、累,打个不很恰当但十分形象的比喻:消化科医生天天在跟人的“一挂下水”打交道。首先要吃得起苦、经得住累,这是张澍田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对学生的要求。
在张澍田看来,做内科工作,需要的理论相对较多,所以,必须有专门的、高而深的理论知识作指导,这样才能成为一个专家。友谊医院的消化内科已决定,从今年起只进博士毕业生——这也是张澍田的一大主张。在这方面,张澍田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看病是医生的天职,所以光有知识不会看病不行,但只会看病没有理论水平也会妨碍医术更上台阶。”所以,他主张做水陆“两栖动物”,既能在实验室作研究,又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水里”工作风险大——累,在“陆地”工作枯燥多——苦,两者兼顾,既累且苦。但是,“医生不苦怎么能体会病人的疾苦?”张澍田总是这样反问个别拈轻怕重的后生。
把病人当院长
实际上,张澍田一天也没有离开实验室,同样一天也没有离开过病人。这一点,即使他当了副院长也不曾改变。
每天,他早上7点钟来到医院,先去病房看望重病人,再去院长办公室交接班;下午6点离开医院前,再去病房看望一遍重病人,一切处理妥善,这才放心回家。
他的妻子说,他的心里除了病人还是病人。
“是病人造就了医生,所以医生就应尽最大的努力,用最好的技术服务病人,回报社会。” 32 张澍田这样说。
二十年来,在他面前,无数病人躺着进来,笑着走出去了,感人的情形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但你若要张澍田详述一两次感动,他就会很腼腆,仿佛一时都记不得了。也许,在他,这些早就习以为常。
但是,张澍田的同事不会忘记。主治医师、病区区长杨迅详细讲述了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
一个得了重症的年轻女子住进了消化科病房,有一天,因交接环节忘记给她使用抗生素,晚上张澍田来看重病人时发现了这个问题,他当即找到杨迅劈头训斥起来。杨迅是张澍田上任后力主使用的年轻大夫之一,三十多岁掌管病房一大摊子事,这在北京友谊医院历史上并不多见。所以,她一直兢兢业业,决心要对得起领导的栽培。杨迅和周围的同事都呆住了,因为她们多年没见张澍田如此大发脾气,其实她一肚子委屈,那不是她的过错,但是她是区长她不能推脱。她赶紧安排进行补救措施,一边恭恭敬敬地说:“院长,您别生气了!”“对了,你们就要像对待院长一样对待病人!”张澍田借题发挥。平时大家都听惯了“把病人当亲人”的说法,“把病人当院长”还是第一次听说。在医院,院长是人人敬畏的人物,把病人当院长,把病人的要求当成院长的要求,把病人的不满当成院长的不满,把病人的期望当成院长的期望,这无疑就是要敬畏病人,敬畏生命。
那天,恰巧科里有三个同事职称晋级,为了庆贺,大家凑在一起吃了顿晚饭,张澍田也去了。杨迅怯怯地躲在边上,心想今天惹了祸,悄没声地吃完饭赶紧走人吧。但想不到,最后大家起身离去时,张澍田又叫住了杨迅,非常温和地说:“以后病人要看住了。”只这简单的一句话,让杨迅的心情一下子云开雪霁。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个河北农村来的女病人,得到了全科人的重视,张澍田照常每天去看她两次,病房更是投入全天候的细致护理,本来濒临死亡危险的生命就这样崭新地走了出去。已有不知多少个病人的生命,就这样在张澍田的手下得以续写。责任,不只是个冠冕堂皇的名词,更是个需要用爱心去打造的动词。
有人或许会认为,大夫做久了,见惯了病人的各种痛苦状,难免变得麻木不仁。其实不然,张澍田说,虽然疼在病人身上,却痛在大夫心上。比如过去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就要开肚子,有时还要把病人的前胸打开,去掉几根肋骨,给病人带来很大创伤,俗话说“病没祛,先丢半条命”。再说一个人全身只有几公斤血,大出血时间稍一长,人就救不过来了。张澍田对这种大动干戈揪心了很久,他一直在琢磨:怎样才能让病人少受罪,好得快?
1994年,张澍田被派到香港深造三个月,接触到内镜介入新进展,他兴趣盎然;来年再赴香港,为北京率先引进了多项世界先进的内镜介入微创技术。只要从嘴里下根管,就可以看着电视画面,止住胃内的大出血,从胆管里取出结石,切除早期恶性肿瘤……崭新的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模式,且可在无痛苦状态下进行,北京友谊医院因此被称为“无痛医院”。
有一天夜间,北京一位马老先生突然腹痛不止,住进了医院。做B超的大夫说,没什么问题;做核磁的大夫说,可能有点炎症。都说问题不大,可老先生紧接着高烧、寒战、全身发黄,一时面临病危,家里人都在准备后事了。张澍田把他推进了内镜中心。没多久,一块小石头从体内取出,马老先生又活了过来。原来,石头长在胆管里,从外面照不出来,内镜介入微创技术救了老先生一命,第三天他就出院了。
看似举重若轻,但对于张澍田来说,每拿掉病人体内的一块小石头,就等于拿掉了他自己心上的一块“大石头”。
在美国坐“灰狗”
护士夜班房的门上,曾经张贴过一张男子图像,远看似香港某歌星,近看却又不是,只有消化科的人才清楚,那不是什么歌星,而是他们科的大夫张澍田。
原来,张澍田是回族,生着一头天然卷发,一张脸再忙再紧张也总是笑眯眯的,很有人缘。另外,他总是穿戴整洁,有时还洒点香水,颇受护士小姐的欢迎,以至于被奉为偶像贴在了门上。
1999年底,张澍田又被派到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医科大学消化疾病中心,跟随全世界内镜治疗胰胆疾病的先驱Peter Cotton教授学习高级内镜治疗技术。在短促而珍贵的三个月里,张澍田除了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学习上,同时他也没有忽略其他细节:他放弃了通常的几个中国人合租一间房的方式,而选择住进了当地一位老人家里,这样既能迅速提高语言能力,同时还随老人去参加美国人的各种社交活动,又能更多地了解美国社会,虽然贵点但他觉得值。
适逢美国圣诞节,他并不把自己锁在实验室里,而是去佛罗里达、华盛顿旅游,去时搭乘同学的车,返程则有意乘坐只在每个城市贫困地区经停的大巴“灰狗”。十六七个小时里,冒着漫天的飞雪,在异乡的他并不感到孤单,与上上下下不同地区、不同身份的美国人聊天,从另一个侧面了解了美国。他把一路所见所闻所思,都锁进了一站接一站的记忆里。
就要离开美国时,当地记者采访了他,请他谈谈对美国的看法以及中美在文化、风俗、医疗等方面的差别,他侃侃而谈,令记者和当地居民刮目相看。
张澍田并没有太多时间供自己“浪漫”,这个医学博士早就计算清楚了丰富的阅历对于一个大夫的重要性。他一向认为,当大夫不专业不行,太专业也不行。比如有个女病人肚子疼,如果你只盯着消化科疾病,可能会误诊甚至要了她的命,因为她也可能是宫外孕。
做“专家”不易,做“大家”更难。只有兼收并蓄,才能真正成为“大家”。
坐落在北京城南的友谊医院横跨两个街区,东边的门诊楼上有他的院长办公室,西边的住院楼上有他的病人,两楼之间有大约两三里的封闭通道。从西到东,从东到西,张澍田每天一趟趟来回赶着,有人喊他“院长”,有人叫他“大夫”,他草草地应着。
院子里的草枯了,又荣了;病房里的人哭了,又笑了。而张澍田却依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履行着自己身为大夫和院长的职责,丝毫不敢懈怠。
赵万一简历
赵万一,男,1963年4月生,山东巨野人。现任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院长、民商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委员等。1983年,获山东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西南政法大学民法学硕士学位。1991年被评为四川省“做出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1992年被聘为副教授,同年被评为四川省高校“十佳青年教师”;1997年被评为教授;2001年被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为民商法基本理论和公司法、证券法、竞争法。独立完成专著4本,主编有包括司法部统编教材、21世纪法学教材《商法学》、《证券法学》、《民法学》在内的教材10余部。先后在《法学研究》、《现代法学》等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
淡泊明志
——我的成长历程
赵万一
不知不觉中,离开山东大学已经整整22个年头了。回首往事,不禁几多浮想、几多感慨。20世纪60年代,我出生在鲁西南的一个偏僻乡村。第一次离家负笈远行到外地求学时,我选择了离家较近的山东大学。齐鲁大地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令我着迷,历史专业成为我报考的第一志愿。然而山东大学在录取时却阴差阳错把我调配到了政治经济学专业。也正是这次 34 专业的改动,改变了我的整个人生历程。
1979年的山东大学教学设施非常简陋。我还记得当时教学楼的教室总是不够用,开学之后的整整一个学期之中,我们新生的学习生活主要是在文史楼旁边那个小树林旁临时搭建的木板房中度过的。印象中济南的冬天非常寒冷,完全没有老舍笔下的诗情画意。那木板房教室里没有任何取暖设备,手脚经常都被冻得生疼甚至麻木,但每天晚上的自习时间里,教室里总是挤得满满的,寒冷的气候里,热腾腾的是学子求知若渴的心。那时刚恢复高考,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都非常简单,教材之外也几乎没有什么参考书籍,有些教材甚至是学校自己编印的打印本。于是我们就反复诵读默记教材中的内容,其好处是直到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当时教材中的许多内容。使我受益匪浅的还有对马列原著的解读。无论是《资本论》,还是其他马恩列斯毛等领袖著作,我都细细拜读,它们不但帮助我巩固了世界观,而且也使我在方法论方面获益颇多。当天气回暖,小树林开始吐露新芽之时,我们的学习场地也从临时搭建的木板房迁到了靠近现在新校北校门的车库。紧接着,第二年又正式迁入了我们向往已久的文史楼。
学习条件虽然艰苦,但整个大学的学习氛围非常好,学术气氛也比较浓厚。为了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学术环境,学校千方百计组织举办各种学术讲座,正是其间一次偶然的法学学术讲座彻底改变我的学术生涯。我永远也无法忘记1980年冬季的那次经济法讲座,它使我对法学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此后我花了相当多时间阅读完了图书馆里几乎所有的法学书籍(好在当时的法学书籍少的可怜)。毕业时,许多同学都选择在经济学上继续深造,而我由于数学一直不好,因此在1983年大学毕业报考研究生时,我便怀着对法学及公平正直的向往,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西南政法学院(现在的西南政法大学)。有了山东大学积累的知识作为基础,我很幸运地被该校民法专业录取,师从我国民法学泰斗金平教授,从此开始了20余年的对民法学系统学习与研究的历程。金平教授治学严谨,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同学们都养成了勤奋、求实的良好学风,涌现了一大批后来出现在民商法学界的教学科研骨干和政界、商界精英,这种学风也深深地影响到我后来的求学和治学道路。在金老师的鞭策和鼓励下,我的一些习作逐渐得以公开发表。1985年,我与金平教授等人合写的《论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一文在《法学研究》第1期上公开发表,文章对聚讼纷纭的我国民法调整对象理论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前人的独立见解,即我国民法应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平等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这一观点不但在理论学界引起广泛的社会认同,而且在立法上也与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非常接近。同年,我自己独立创作的第一篇论文《论所有权的权能》也得以在《法学季刊》(《现代法学》的前身)上发表。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社会经济生活异常活跃,各种各样的经济体制改革探索此起彼伏,思想也非常开放,各种新的观点层出不穷。在老师的安排下,我以极大的热情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进行调查和学习,调查的结果最后凝聚成三篇论文:《重庆市股份公司的现状与趋势》、《试论社会集资的法律调整》和《试论技术引进的法律调整》,分别发表在1986年第1期的《经济体制改革探索》、1986年2月3日的《中国法制报》和1986年第2期的《当代经济》上。
随着专业知识的积累和理论基础知识的提高,我开始尝试从基础理论和宏观角度思考一些法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和一些基本的民法问题。这个阶段中,我分别与王威先生和金平教授合作撰写了《建立适合我们经济发展的新型法律观》和《民法与社会进步》两篇论文,这两篇论文几乎于同一时间分别发表在1986年第4期的《法学季刊》和1986年第4期的《西北政法学院学报》上。稍后我又与顾培东先生合作在1987年第6期的《政治与法律》上发表了《法律手段在经济运行综合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文。
由于自己一直对所有权和所有制方面的问题非常感兴趣,因此在最后撰写硕士论文时选择了《国家所有权和企业经营权的统一与分离》作为自己的论文题目。在论文搜集资料和具 35 体写作过程中,曾得到佟柔教授、江平教授、梁慧星教授、赵中孚教授、魏振瀛教授等前辈的无私帮助,特别是王利明先生不但给我以颇多指导,而且还积极帮助我将硕士论文整理成一篇约两万字的长文,作为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之一,收录在由佟柔教授主编的《论国家所有权》一书中,该书于1987年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论文标题也由王利明同志替我修改成了《论委托经营权》。该书中的一些主要学术观点和理论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曾有较大影响。书中的观点与目前经济学界作为主流观点的“委托经营理论”有许多契合之处。除了对所有权问题进行关注之外,我还积极进行物权制度的研究。1987年在《中南政法学院学报》第1期上发表了我与金平教授合写的《我国民法中应确立物权制度》一文,在全国较早提出我国民法中应建立物权制度的构想。凭借自己较为雄厚的经济学专业知识,我还对与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证券法、房地产法和破产法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研究成果于80年年代末形成了第一本个人专著《证券法的理论与实务》,该书于1991年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也是新中国最早出版的证券法理论方面的专著。1988年在我国《破产法》实施后不久,我和顾培东、张卫平两位先生合作出版了《企业破产法论》一书,该书也是新中国最早出版的破产法专著之一。1992年由我主编的《中国房地产法的理论与实务》一书正式出版,其内容对当时刚刚起步的我国房地产制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与此同时,我还积极参加了一些科研课题的调研和撰稿工作。先后完成了由兰州大学吴文翰教授主持的国家教育部科研课题《国家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适度分离研究》(该书于1991年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和由种明钊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中国农村经济法制研究》(该书于1992年由重庆出版社出版)。
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后,我的教学科研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商法领域,但对民法的兴趣却一直丝毫没有减弱,并开始尝试从“局外人”的角度对处于低谷的中国民法学研究进行冷静审视。1993年参加了由文正邦教授主编的《走向21世纪的中国法学》一书,在承担的“民法学:勃兴、机遇与挑战”一篇中,明确提出了民法学应为权利法学的构想,认为民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区别于其他部门的最本质的属性就是应以权利作为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权利在民法体系中起着关键性和主导性的作用。
1996年,我的第二本个人专著《中国竞争保护法律制度研究》出版。该书研究的基点侧重于从正面即从竞争保护的角度对竞争关系进行系统深入的探讨,并构筑了较为完整的竞争关系规则体系和保护体系,这在同类著作中还是第一次。
2002年,我的第三本个人专著《商法基本问题研究》几经波折后问世,本书将中国现代民商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市民社会观念的确立密切联系在一起,认为市民社会观念从其产生的那一刻起就与民事立法和民商法文化发生了极其密切的联系,同时民商法律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吸收市民社会思想中的先进理念,并首先倡导民商法价值取向差异理论。本书提出在民法的诸项价值目标中,最基本的价值取向是公平,即当公平原则与民法的其他基本原则发生冲突与矛盾时民法首先会选择公平,在处理公平与其他民法原则的关系时采取的是公平至上兼顾效益与其他。而在商事立法中最高的价值取向则是效益,在处理效益与其他法律原则的关系时其基本原则和要求是效益至上兼顾公平与其他。民商法在对待公平与效益的关系与地位上所采取的这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既反映了民法和商法在立法上的不同的价值追求,也反映了民法和商法在调整市场经济关系时所具有的不同作用和各自独特的存在价值。
早在山东大学时,我就对经济法怀有非常浓厚的兴趣,此后也一直十分关心经济法的研究动态和理论发展。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自己对经济法的研究仅处于述而不作的状态。其原因一是自己客观上对经济法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不多,二是主观上也存在一些顾虑。直到2002年,在朋友的鼓励下,才在《现代法学》第4期上发表了一篇自认为尚有一定理论价值的论文《经济法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提出经济法是国家为了克服市场调节体制缺陷、弥补和矫正遭到破坏的市场条件和市场环境,而进行的以经济性手段为内容的强制性法律规 36 范的总称。其主要作用机理在于通过国家的强制性手段,保障市场经济赖以正常运行的外部条件和环境符合市场的要求,并克服市场调节机制本身所隐含的缺陷。经济法的内容和体系应包括市场条件保障法、市场行为矫正法、市场行为引导法和市场行为促进法几个方面。
2003年,当西南政法大学建校50周年之际,为了集中展示西南政法大学的学术成就,学校校友会推出了总数为50本的《西南政法大学学子文库》,拙著《民法的伦理分析》忝列其中,这也是我的第四本个人专著。作为国内第一本从伦理角度对民法乃至整个法律学科进行系统研究的学术专著,出版伊始就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好评,并为海外学者所关注,2005年中国台湾地区最负盛名的两大法律类学术著作出版机构之一的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在台湾出版了该书的繁体字本。另外,2004年我在日本的《修道法学》3月号上发表了《关于目前中国商法研究的几个问题》,在中国台湾的《全国律师》2004年11月号上发表了《中国大陆公司法完善问题的理论思考》。
由于自己的辛勤工作,党和政府给予了我积极的肯定,1991年12月我被评为四川省“作出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1992年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成为当时四川省最年轻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1992年被评为四川省高校“十佳青年教师”;1993年5月被聘为民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997年被评为教授;2001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并于同年开始招生,现已有两届博士研究生顺利毕业;2002年和2004年两次获得“中国优秀中青年法学家提名奖”;2003年被任命为民商法学院院长。在社会兼职方面曾任重庆市青联委员、重庆市房地产经济学会副会长;2001年当选为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2003年当选为中国法学会理事和中国仲裁法学会常务理事;2004年当选为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连续两届被聘为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和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曾先后到德国、日本、法国等过进行学术交流和学术演讲,在国内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母校山东大学等全国几十所著名高校举办了学术讲座,同时被全国十余所高校聘为兼职教授……
回首往事,我要感谢我的故乡山东,是她赋予了我正直的品格,让我以平和的心态在以公平、平等为原则的法学领域孜孜以求;我要感谢我的母校山东大学,是她引导我进入法学的大门,让我在法学博大深广的海洋里自由遨游……虽然法学的海洋无边无际、法治的道路漫漫悠长,但我仍将披肝沥胆、上下求索,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周健简历
周健,男,汉族,中共党员,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54年12月出生,皖阜阳市人。1985年毕业于原山东医学院(现山东大学医学院),现任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附属口腔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理事,安徽省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安徽省康复医学会副理事长,颌面创伤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主编、参编专业著作8部。兼任国内八家专业杂志编委,《口腔疾病防治》杂志主编。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四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为了人民的微笑
周健
笑,是愉悦之花,健康之果。如果没有一口健康的牙齿和良好的口腔卫生,任何人都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中“笑口常开”的。毫无疑问,没有口腔及牙齿的健康就谈不上现代化的生活质量。正因为如此,“善待牙齿,保健口腔”已成为新世纪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课题之一。总之,口腔教学、口腔医疗不仅事关“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也是我们“笑得更舒心,笑容更灿烂”的一大保障!我从迈出大学校门哪一天就一直工作在口腔医疗和教育战线上,为了人民的微笑而快乐地工作着。
我是山医大1985年毕业的校友,学的是口腔临床医学专业。那时山医大研究生班仅有30多人,由于是部属院校,毕业时北京首先来挑选两名学生。我被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选上,另一名是到阜外医院。我在读研期间爱人一个人在老家,小孩是1983年出生的,三年来妻子含辛茹苦,十分不易。如果我到北京去,北京的户口特别难进,她亦不知何时调到北京,出于对妻女的关爱,我不忍再过两地分离的日子,于是坚决要求回到安徽。几经周折,终于回到安徽医科大学,从事口腔临床及教学工作。妻子也于我到校后一个月的时间,从阜阳调到安医大工作。
1985年安徽口腔医疗资源还十分缺乏,看牙齿特别难,要排队挂号等候,有人为了看病,天不亮就开始排队。当时开展工作的范围也不大,我作为当时安徽省唯一的一位口腔专业研究生,很快就受到重用,一上班就担任住院总医师,每天看病,做手术(我的专业是口腔颌面外科),每周仅有一个晚上可以回家,这种情况持续了一年多。同时积极开展了一些新的医疗项目,做了不少的手术,提高了科室在省内的知名度。当时安医大刚刚筹办口腔系,我同时负责整个口腔专业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编制、实验室的筹建等工作,并开始登上教坛,为人师表,为每一个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每一个学生我都能叫出名字,并对大多数学生的个性、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师生关系也十分融洽。
1992年底,我被学校任命为系常务副主任(主持工作)。当时教学已经上了轨道,但临床教学相对滞后。没有临床基地,学生见习、实习,只有安医大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向学校领导争取,拟筹建安医大附属口腔医院。当时高校经费十分紧缺,特别是安徽省,经济比较落后。虽资金有限,经过努力,1997年7层大楼(约4000平方米)的专科医院建成了。但大楼是空的,学校没有资金投入,我们向省里做工作,争取同意拨款100万元,另外我们又向银行贷款300万元,购置了牙椅、病床等医疗设备,1997年年底,安医大附属口腔医院开业。自此安医大唯一的一所专科医院成立,方便了广大口腔疾病患者,也给师生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工作学习环境。以后每年还贷100万元,三年后如期还清贷款,第四年利用节余的资金,进行了医院的装修。两年后又利用节余的资金,另建了一幢办公楼(约1400平方米),把食堂、教研室办公室、消毒供应系统,全部搬过去。同时利用医疗反哺教学,又投资了50多万元在学校装修了口腔教学实验室,使教学条件大大改善。职工的收入也 38 大大提高,同时也提高了职工们工作的积极性。今年我们又决定投资200万元进行医院装修,使就诊环境更为改善,投资150万元购置医疗设备,扩大医院规模,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要。
办口腔医院,就要办出口腔医院的特点来。现阶段人们看病的环境一定要好,服务要周到,医械器械都要求严格消毒。但医院要发展,要扩大社会影响,提高社会声誉,光有优美整洁的院容院貌不行,光有先进的医疗设备也不行,还要靠医疗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的精湛,换句话说,就是还要靠人才。多年来我们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双管齐下。一方面请省内外专家来院指导;另一方面不失时机地把医务人员送出去到国内外其他医院进修、学习,培养自己的“永久牌”人才,为医院今后的发展提供保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一次次培养、进修学习,使医务人员更新了知识、拓展了视野、实践和理论得到了更好的结合,使得我院的医疗水平上了台阶,在省内享有一定的声誉。
回顾毕业后的20年时间,自己在工作中体会最深的是:一定要团结好自己周围的同志,只有团结搞好了,大家在一个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里工作,才能各尽其责,人尽其才、人尽其能。遇事我善于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工作中谁的主意好,就听谁的,始终把事业发展放在第一位。
“东风随春归,变成枝上花。”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我们沐浴着文明进步的阳光雨露,步入了“一切为了健康富裕的新生活”的21世纪,也正是反映了人民追求健康的目标。有一句俗话叫“民以食为天”,这一点大家都知道,还有一句叫“食以牙为本”,就是讲口腔保健的重要性。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以病人为中心,急病人之急,想病人之所想,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现在提倡人性化服务,我认为,有这么一个理念,就是把病人视作你的亲人,对无论什么样的病人,都是一样的。基于这一点来考虑,在选择、治疗或手术方案方面就不会出大的偏差。另外在选择药品治疗的时候,不是选择价格高的药品,而是选择有效的药品。
我自己主要是做颌面部手术的,多年的手术生涯中,减轻了不少患者的痛苦。年轻的时候就养成一个习惯,每次手术前,都要看看有关的手术图谱及相关文献,这一点对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也是至关重要的。当医生是很苦的,上学的时候,学的年数就比理工和文科要多一年,好多书全靠死记硬背,工作了也要经常看书,年轻时要学习,年老了也要学习,科学发展很快,不学习不了解动态,就适应不了当前的工作。可以说,医生也是活到老,学到老,而且年龄越大,找你看病的病人越多,一直都要忙下去,但每天下班后,想到能为病人解除痛苦,心里感到很充实。
给我印象很深的是一次肿瘤切除手术。有一位女孩子,生下后不久面部开始增大,由于家住安徽省临泉县农村,家里很穷,没钱看病,一直拖到16岁,肿瘤长的就像她的头一样大,据村里人讲,晚上小孩看到她,都被吓跑,实在太难看了,女孩子很痛苦。来看病时仅带了2000多元钱,还是主要靠同村人捐助的。她住进了当地的阜阳市肿瘤医院,由于病人情况特殊,该医院决定为她捐款治疗,并免收住院费,还邀请我为该病人手术,我专程义务为她做这个手术,也担了一定的风险。因为肿瘤太大,出血多,术中血压一度降到30/10mmHg,但后来还是成功地切除肿瘤,患者也很平安。手术一结束,我立即返回医院,患者的父亲从楼上到楼下磕头送我,场面很感人,不少人流了泪。这件事对我来说也有启发,人为了生活,需要金钱,但也要有奉献,人是一定要有奉献精神的。
多年来,自己培养了不少本科生、进修医生、研究生。这里面也有一些体会。培养一名研究生、博士生比较容易,但培养一个好医生则要难多了,一个博士生5~6年就可以培养出来,一个成熟的好医生,没有10多年至20年是培养不出来的。另外对待学生,要倾囊相授,也要向学生学习,可以说他们在某些方面,特别是在他们研究的领域内,知识面可能要超过老师,要尊重学生们的意见。我有一位研究生,从硕士到博士,一直在临床工作,他的手术操作很漂亮,学识也多,我内心感到他已超过了我,无论在学识或手术操作方面,唯一欠缺 39 的就是临床经验了。学生超过老师,作为老师的我感到很欣慰。
多年来的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社会不会亏待你,只要你做出成绩,你就会被人们所认可;生活不会亏待你,只要你付出了心血,流了汗水,就会开出璀璨的花,结出丰硕的果。
孙照华简历
孙照华,1956年9月生于山东省淄博市,1978年2月至1982年1月在山东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七七级),获文学学士。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务院外国专家局工作至今。期间,曾先后两次到美国旧金山“美中人才交流基金会”工作四年,任理事兼会长。在国内工作期间,先后任副处长、处长、副司长、机关党委副书记、司长,2003年4月起任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局长。
1986年在郑州工学院进修英语,1989年到美国丹佛大学进修商业管理。在美国工作期间,参加CONCORDIA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课程学习并获硕士学位。1999年至2001年,在职参加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行政管理硕士(MPA)研究生班”学习。2001年赴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进修“高级行政管理”。2004年参加中央党校进修一班(第35期省部班)A班学习。
回忆山大二三事
孙照华
1977年我参加了“文革”后第一次高考,有幸被山东大学中文系录取。自1978年2月至1982年1月,我在山东大学学习生活了四年,这一段的学习对我有极深的影响,如果说我在工作上能够取得一点进步,很大原因要归结为山大给我的教育。因而,有人问我毕业于哪个院校时,我都会骄傲地回答:山东大学。这种态度一方面来自学校良好的并使每一位校友感到自豪的声誉,一方面的确是对母校心存感激。离开山大虽然很久了,但当时的许多事情至今我仍历历在目,在此撷取二三,以说明母校对我的影响。
遇到了最好的时期
“文革”结束以后,国家百业待兴。邓小平同志顺乎民意,决定恢复中断了十多年的高考制度。十年积蓄的欲望在一朝迸发,数百万青年参加了第一年的高考。当时社会上最流行的口号是“要把四人帮丢失的时间夺回来”,因此学校里的学习气氛空前浓厚。当时是老师们教得认真,学生们学得努力。萧涤非、高兰、殷焕先等老教授虽年事已高,但也先后举办讲座;袁士硕、董治安、周来祥等教授都给我们上过基础课。七七级、七八级的学生有个特点,即年龄相差很大。我们班最大的学生是1945年出生的,最小的是出生于1959年,相差15岁。由于背景所致,年龄大的学生更加珍惜这种机遇,因而学习特别努力。看到他们除了学习专业课还要“啃”外语的情形,我们很受感动。在他们的带动下,年轻的学生也不松懈。当时,到图书馆要抢座位,迟到一会就找不到座。晚上和周日,教室里都坐满了人,以至学校不得不晚上强行熄灯。即使这样,还是有不少学生在熄灯之后,打着手电筒学习,连周日去逛街都有一种愧疚感。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刘聿鑫老师对我们讲的一段话,大意是:不用说解放前,自解放后,先后有“三反”、“五反”、大跃进、大炼钢铁、反右、社教、四清,几乎每一个年级都会遇到一、二次运动,都要中断学习走出校门参加运动,你们遇到了最好的学习时期,应该倍加珍惜。这段话对我触动很大。由于“文革”,年轻人普遍国学底子薄,唐诗宋词等尽管记得一些,但毕竟“用时恨少”。因此,背诗成了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晚上熄灯后,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背,我当时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一天一首唐诗或宋词。应该说,四年的努力,为后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做学问要严谨
学风严谨是山大的特点。我们上学时,同学来自四面八方,从小接受的教育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文风,尤其是“文革”的“假、大、空”,对我们这一代还是影响较深的。记得董治安老师给我们上古典文学的第一堂课是讲“古诗十九首”。董老师给我们细致分讲解和分析了“古诗十九首”产生的时代、背景,写作技巧和特点,然后给我们布置了分析“古诗十九首”的作业。第二堂课是解析大家的作业,董老师上课后开门见山地说,做学问要严谨,不能够夸大其词。他说,这次作业中,有的同学在分析“古诗”的艺术水平时,用了“天衣无缝”、“至善至美”等词汇,这就意味着“古诗”已经达到了文学的最高境界,自此以后就不能发展了。董老师的这番话,对我们不啻是当头一棒,但的确让我们铭记在心,至今不忘。一直到现在,我写文章或讲话时,始终小心谨慎,不敢有所夸大。董老师的话,代表着山大的严谨朴实学风。毕业20多年,我看到许多大学在创新上你追我赶,风头甚健,但山大始终一步一步走着自己的路,似乎有点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做学问是要踏踏实实的,来不得半点的虚假。她或许会因此一段时期显得落伍,但却不会因失误而造成永远的落后。这就是山大。
做行政工作也可以成才
我们学习的年代是一个以掌握技术为荣的年代。不像现在,国家机关是大学毕业生选择工作的热门。那个年代,人们对管理工作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也没有现在这样深刻,因此做学问、搞研究是同学们最向往的工作;到学校教书或从事文学创作,当个文学刊物的编辑也可以,总之要从事与文字、文学相关的工作;很少有人主动选择做行政工作,那会为大家所不齿。因而大学毕业前报志愿时,我选择的三个志愿都是教育和新闻工作。但阴差阳错,我被分配到了国务院外国专家局(后来改名为国家外国专家局)。离开学校前夕,我到牛运清老师家中告别。我与牛老师有一层特殊关系,我的父亲曾是他的中学老师,他是我的大学老师,因此我常到他家去请教。得知我被分配到国务院外国专家局心里有点失落后,他对我说,我们学校不仅仅要培养做学问的学生,也要培养做行政工作的学生;学问做好了是成才,行政工作做好了同样是成才。这句话对我的震动很大,给了我对今后工作的信心。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管理的认识一步步加深,对社会管理的认识也从经验到科学,先是MBA(工商管理),继而MPA(公共管理),不再把管理看作是“万金油”而当作了一门科学。但当初若没有牛老师的一席让我茅塞顿开的话,我不知自己会不会坚持在机关工作下去。现在,在北京的中央国家机关里,许多山大的毕业生工作得很出色,他们在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为母校赢得了荣誉,这也从某种意义上印证了牛老师当年的话。
国庆55周年于人民大会堂
于希信简历
于希信,男,汉族,1950年4月出生,山东招远人,1971年7月参加工作,197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9月至1982年7月在山东大学经济系学习。历任招远县化肥厂厂长,工业局副局长,经委副主任、副书记,县委常委、副县长,县委副书记;龙口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书记兼人武部党委书记(1994年8月至1996年11月明确享受副地市级待遇),烟台市委常委;莱芜市委副书记、市长。现任山东省地方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感谢山大
于希信
作家柳青说:人生的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回首走过的岁月,我发现,在山大读书是我受益终生的一段时光。虽然仅仅在这里度过了两载春秋,但百年山大的山韵海魂已经烙印心间,在逆境中教我昂扬进取,在彷徨时教我思变创新,在掌声里教我自省求实。感谢山大,滋养我的知识沃土,培育我的精神家园。
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奋力拼搏。
——顾拜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记得山大百年校庆时,一进门就看到十个大字:“积百年跬步,至世纪千里!”母校以“百年”为“跬步”的宏大气魄和进取精神,是鼓舞我在任何时候都奋力拼搏、勇攀高峰的强大精神动力。
和一般大学生的经历不同,在踏入山大校门之前,我有过一段基层工作经历。1976年,刚刚26岁的我就被组织上放到了招远县化肥厂领导的位置上,我和同事们一道积极开拓,在那里率先推行了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引入了竞争激励机制,打破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使企业活力大增,面貌为之焕然一新。在20世纪70年代,实行目标管理还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尽管招来了一些非议,但我们没有被困难和阻力吓倒。更加幸运的是,我们的工作得到了组织上的认可和职工群众的拥护。1980年9月,我也荣幸地被推荐考取山东大学经济系(现山大经济学院),主修工业企业管理专业,开始了我与山大的不解之缘。
当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把万簇生机撒向大地,中国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莫让年华付水流”,每个有进取心的人都充满着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山大校园里,也到处充溢着昂扬进取的浓厚气氛。教授们诲人不倦,历经磨难不改赤子之心;同学们求知若渴,遨游学海激扬报国热情。在这样的氛围中,对知识的渴求、对机会的珍惜,成了我生命中新的动力。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我感到生活无比充实快乐。四个学期很快过去了。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以前欠缺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深深感受到了博大精深的山大文化和山大精神:世上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也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只要奋斗不止、进取不息,就一定能够达到胜利的彼岸。
人生能有几回搏?正是怀揣着进取与奉献的宏大理想,我离开了山大,投入到了经济发展的大潮之中。从招远到龙口、到莱芜,从经济主管部门到党委、政府领导岗位,不管任务有多重、压力有多大、困难有多少,我从来没有想过退缩,从来没有被困难压倒。
有一件事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那是刚到龙口工作的时候,当时的南山集团还是一家规模很小的村办企业,在上马铝加工项目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和阻力。在这种情况下,最稳 43 妥的办法当然是等上面决策,但这样就有可能浪费宝贵商机。时间不等人,机遇不等人,市场不等人。我们横下决心,积极运筹,果断拍板,顶住了重重压力,克服了各种困难,终于使这一优势项目以最快的速度顺利上马,从而为南山集团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的南山,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大型企业集团,吸引了胡锦涛总书记等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注的目光。我有时回到南山,感受它的飞速发展和巨大进步,回首过去的创业艰辛和峥嵘岁月,每一次都会激起我不懈进取的无穷斗志。
还有一件事让我难以忘怀。1997年底,我到地处鲁中的莱芜市担任市委副书记、市长,这是山东一个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经济总量最小的地级市,这也是我第一次离开家乡到外地工作。有的好心人对我说,你刚来,情况不熟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就行了。对此我没有多作解释,但得过且过永远不是我的性格。在莱芜工作的五年里,我与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同志一道,始终咬定发展不放松,渡过了通货紧缩的困境,抵御了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抓住了中国加入WTO的机遇,推动莱芜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走上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五年间,全市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工业实力不断增强,第三产业渐趋活跃,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4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97年的6978元增加到2002年的11467元,三次产业比例由14.3∶49.4∶36.3调整为10.1∶52∶37.9,成为莱芜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
同样难以忘怀的是,2002年底,我从莱芜市长的岗位调任至山东省地税局局长、党组书记。面对一项新的事业、一个新的领域,我又想起了中国那句老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管党和人民把我放在一个什么岗位上,都应该奋斗不止、进取不息。近三年来,我和省地税局党组一班人,和全省地税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一道,积极探索,不断进取,确立了“定好位、收好税、带好队”的工作要求,形成了“经济决定税源,管理增加收入”的治税思想,探索了一系列税源管理的有效措施,推动全省地税事业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进取打拼事业,奋斗成就人生。或许前面的道路还有很多泥泞和坎坷。但我相信,只要牢记山大“气有浩然,学无止境”的校训,不断登攀,锐意进取,就能永葆内心深处那份年轻,就能不断获取求得新知和战胜困难的喜悦。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礼记·大学》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一切伟大的事情都是创造力的果实。对此我也深有感触。创新,是你的事业被阻力包围而进退维谷时的一条柳暗花明之路,是你再次鼓起工作热情和斗志的力量之源,是你克服困难走向胜利的必备武器。而我所引为自豪的闯劲冲劲无不与母校潜移默化的影响密切相关,与山大“求真务实、开放创新”的校风熏陶密切相关。
20世纪80年代初的山大,思想解放的春天已然到来。在这样一个全新的世界里,我如饥似渴地吸纳着各种各样的新知识、新理念,进行着思想和心灵的新的洗礼。正是在这里,我对“生存力、竞争力取决于创造力”的经济发展观有了全新的领悟。开始树立起不断求新求变求发展求突破的思想观念,开始形成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现代”思维。时至今日,这些依然是我在不同工作岗位上战胜困难的巨大动力和思想法宝。
离开幽静的山大园后,我很快走上了新的领导岗位。在招远县工业局副局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和县政府常务副县长的位置上,我一直在一线领导和指导经济工作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直接主持领导了企业承包管理方式改革,对全县所属县属企业实行招标或招标承包,激发了企业活力,提高了经济效益,为招远的发展贡献了应尽的力量。按照组织安排,1989年5月,在我39岁的时候,担任了招远县委副书记;同年12月,又担任了龙口市委副书记、市长;一年半后的1992年5月,担任了龙口市委书记。那是一段难以忘怀的创新岁月,我和 44 市委、市政府一班人立足创新,提出了发展龙口“大高外”经济的总体工作思路,把原来“八五”末过百亿的目标调整为1993年过百亿,并迅速掀起了农业“双干工程”、第三产业“三○工程”和外经外贸“五一工程”,都收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使龙口的综合经济实力跃居烟台市首位。组织上不仅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而且给了我很高的荣誉。从1994年7月起,就开始享受副地级待遇;1996年11月担任烟台市委常委、龙口市委书记,进入了烟台市委领导班子;1997年12月,又被提拔为莱芜市委副书记、市长。
创新需要勇气和自信。到省地税局工作后,组织的信任把我从熟悉的经济社会管理领域带到了行政执法管理部门,岗位的变化带来角色的变化,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可想而知。但我认为,困难越多,担子越重,越能够给人提供一个施展抱负的舞台。在新的挑战和压力面前,我又满怀信心地开始了新的拼搏、新的创造。通过系统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在全国税务系统率先推出了社会综合治税的重大举措,率先提出了税源管理的管理理念,率先实施了发票“三奖”改革(即开即奖、二次摇奖和举报奖励),率先开展了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为纳税人服务的“三项”服务,率先推行了税收执法责任制考核管理系统等等。这些创新的举措,都受到了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也使山东地税的许多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创新没有止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展现在地税部门面前的将是一个更加宽广的舞台,将为创新提供更大的空间。我们坚信,只要坚定不移地探索创新,就一定能把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就一定能把人生提升到一个新境界。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李大钊
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离开山大已经二十多年了,但老师们那严谨、细致的治学态度,依然让我难忘;山大那“求真务实”的校风,始终萦我心怀,推动我在求实、唯实、务实的道路上越走越宽。无论是在基层还是在机关,无论是在地方党委、政府还是在省直部门,无论是对待下属还是对待上级,无论是当厂长还是当市长、书记、局长,我都心存对职业的敬重和敬畏,都努力做到求真务实,都力求把山大滋养的务实精神渗透到每一项工作中去。
我始终坚信,事业是干出来的,成绩是拼出来的。二十多年来,在每一个岗位上,我都和同事们坚持思想上求实、工作上务实、作风上惟实,立足实际出实招、谋良策、促发展。我深深地感到,在人生和事业的舞台上,只有用荣辱不惊的沉稳,积极独立的思考,刚柔相济的方略,加上事必躬亲的认真实践,才能演绎出壮美的风采。天道酬勤,正是靠了这种求真务实的精神,在招远,企业改革与发展成为一个地区的“领头雁”;在龙口,综合经济实力在短短几年就坐上了烟台第一把交椅;在莱芜,“中国生姜之乡”、“中国花椒之乡”、鲁中钢铁能源基地、山东新材料基地等一系列美誉接踵而至。在省地税局,我又与班子成员一道,继续把苦干实干作为事业成功的必然选择和唯一出路,立足求实,提出了靠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增加税收收入的新思路,较好地解决了“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立足求实,确立并实施了“抓大控中定小”、征管责任区、纳税评估、社会综合治税、发票改革等一系列征管措施,使整个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立足求实,加大对各级“一把手”的监督力度和巡视检查力度,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立足求实,进一步建立健全了30多项机关工作规章制度,行政管理效能有了显著提高;立足求实,在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的同时,注重以情感人,在“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激励人”上下功夫,凝聚了人心,形成了合力。只问耕耘,何愁不获?2004年,全省地税组织收入首次突破500亿元,达到50752亿元,比上年增长2312%,增收9531亿元。山东地税还连续获得了“省级文明机关”和“省直文明机关”的荣誉称号,在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实干加苦干的精神指导下,整个 45 地税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山魂海韵,春风化雨。回首自己走过的道路,我更加深深地感谢山大。是你“气有浩然”,让我的目光变得深远;是你“学无止境”,让我的进取永不停息。我要把全部的智慧和才干奉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以永不懈怠的进取精神、永无止境的创新意识、永不停歇的务实行动诠释我的一生。感谢山大!
丛大鸣简历
丛大鸣,男,汉族,中共党员,山东文登人,1957年6月生于山东济南。1982年毕业于山东工学院(现为山东大学)电机系工业自动化专业,工学学士。现为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书记、局长。
1975年12月参加工作,历任工人、大学学生、济南市科协科技进修学校教师、科协办公室干事、职工业余科技大学副校长,共青团济南市委副书记、书记、党组书记,济南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副主任,中共济南市槐荫区委副书记、区长、区委书记、济南市委常委,中共济南市委常委、秘书长,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书记、局长。
感谢母校
丛大鸣
明年,山东大学将迎来105岁的生日,我作为一名山东大学的学子,为母校历经百年的风雨沧桑、曲折磨难,逐步走向成熟、繁荣,呈现出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的景象,向“跻身一流、走向世界”的目标迈进,感到由衷的欣慰和高兴。
我是1978年考入山东工学院工业自动化专业学习,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我带着家人的嘱咐,同辈的羡慕,祖国的期待,踏入了自己心仪已久的大学校园。对这座科学的殿堂,我的心中充满了神圣和敬重,也寄托着我的光荣和梦想。虽然正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但我也深知伟大的祖国刚刚经历了一场灾难深重的浩劫,百废待兴,在我们的肩头承载着很重的责任和希望。从一个充满激情、渴求知识的学生,成长为一个拥有智慧、懂得责任的青年,应该说,正是在大学的四年里,我受到母校深厚文化底蕴的熏陶,受到前辈恩师的谆谆教诲,汲取着前人留下的文化精华,积累了知识,增长了才干,磨炼了意志。大学时代是人生这座大厦打基础的重要阶段,母校教给我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重要在于人格的塑造和素质的培养。“气有浩然、学无止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母校坚毅朴实的传统,严谨求实的作风,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我人生发展历程之中,时时影响和激励着我的人生信念和行动。回顾我人生的每一点进步,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与母校的教育培养是分不开的,都能追溯到母校教导的渊源。
我离开母校已经24年了,先后在多个部门和岗位工作,经历了教育、科技、群团、政府、党务、经济等工作的锻炼。不论在什么岗位、职务上,我始终传承着母校的传统和作风,恪守着“认真做事、老实做人”的信条,努力做一名对党和人民充满感情、对工作饱含激情、对事业深怀痴情的干部,尽心尽力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工作职责,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我到济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作时,开发区组建时间不长,许多工作刚刚起步,我从园区规划、招商引资、基本建设等基础性工作抓起,扎扎实实地做好每项工作,为开发区的长远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从济南市委调任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作,由综合性工作转向专业性很强的业务工作,这对我既是个挑战,也是个锻炼。我积极适应新的工作要求,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学习钻研业务知识,注重改革创新,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山东省质量技术监局在实施名牌战略、区域监管机制、企业质量档案建设、检验(测)机构建设、内部规范管理等工作上取得了突破和创新,推动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继续向前发展。
我在母校学习时,学校里有许多全国甚至世界知名的学者、教授,他们对待工作的那种严谨细致的态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在以后的工作中经常提到和强调“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的观念,就是由此受到的感染和启发。特别是到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作后,更加感到这种严谨、认真的作风和态度在工作中的重要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工作和老百姓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当前人们最为为关心和关注的莫 47 过于食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这两个问题。从去年震惊全国的“阜阳奶粉”、“龙口粉丝”,到今年“苏丹红”、“雀巢奶粉”等食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使广大人民群众产生了严重的食品安全危机意识。山东省是食品生产加工业大省,有食品企业1万多家。同时,也是特种设备拥有量较多的一个省,全省拥有特种设备近23万台。如何才能为人们创造有质量的生活?如何才能让人们放心地享受有质量的生活?我经常反复思考这个问题,认为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对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以认真、细致、深入、扎实地工作,才能确保食品质量和特种设备这两大安全,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平安、和谐的生活环境。所以,我到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这几年来,始终把确保食品质量和特种设备两个安全作为工作重点紧抓不放。为此,我们实行区域监管制度,在全省建立了有2878名监管人员参加的708个监管区域,把工作细化落实到每个人、每个企业、每台机器,实现了由抽查式监督向覆盖式监督的转变;建立完善的企业质量电子档案,严格食品的市场准入,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从源头上加强质量监管;按照统一标准,投资3702万元,在全省建成了配备仪器1600余台套、检测范围覆盖了实行市场准入的28类食品的19个食品通用实验室,形成了全省统一的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并向消费者提供免费检测服务;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网络,建立特种设备应急救援体系,研制应用特种设备管理系统软件,基本形成了特种设备动态管理机制,提高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效能。扎实的工作、严细的作风,使我们的工作达到了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统一,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山大是开放的,“壁立千仞、海纳百川”的山大精神荡气回肠、气量宏伟,多少年后,我才感到,母校博大精深的文化氛围和富于创新的理念在我的心灵上已经打上了很深的烙印,激励着我们这代学子不断地去开创生活的新纪元。我担任共青团济南市委书记时,刚刚30岁,正是思维活跃、充满活力的年龄。在1988年,那还是个相当保守的年代,我策划组织了济南市历史上第一次模特大赛,而且是让模特在舜井街上进行表演,在古老的泉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同年,又开展济南十大景观的评比,这在济南又是第一次。我在济南市槐荫区任职时修建了槐荫广场,也是济南市的第一个广场。一项项具有创意的工作,使我享受到了创造带来的成功感,而这种成功感又成为我一步步前进的动力。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我都会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不是要达到什么样的职位,而是要在既定的职位上,发挥自己的最大能量,实现自己的价值。我初到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作,感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从秦始皇“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统一度量衡开始,就有了计量、标准的概念,也许正因为历史太久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思想比较封闭,观念比较保守,许多工作方式方法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已不相适应,影响和阻碍了事业的发展。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入手,我在全系统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推广“用制度管人,用流程管事”、“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认真做事只能做对,用心做事才能做好”等先进理念。组织大家学习先进省市的经验做法,开阔视野,查找差距,制定措施。其次,用流程管事。组织大家认真梳理了质量技术监督各类行政许可、审批程序,开发了五大系统管理软件,再造工作流程,优化工作运行机制,并逐步推行了精细化管理方式,使各项工作实现了规范、有序。再就是用制度管人,健全完善各类制度措施,强化了制度约束,规范了内部管理。并经常进行明查暗访,对违规违纪人员进行严肃查处。通过这些措施,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逐渐明确了自身的角色和位置,融入到市场经济发展大潮之中,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提升了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可以说,今天局面的取得,是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结果。
我在大学学的是工科,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都没有太多的联系,但不能说所学的知识没有用,其实我们学到的知识在工作中大有用武之地,都能派上用场。在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我运用自己所学的自动化专业知识,组织开展“金质工程”建设,研制开发了办公自动化、“12365质监热线”、财务管理、特种设备管理和人事管理五大系统软件,推动了电 48 子政务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全省质监系统内部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我一直认为,在大学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和掌握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观点和方法。掌握了这些,就能够把我们所学专业知识放大,进行拓展应用,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开展工作。在团市委工作时,我多次利用系统的方法组织一系列大型活动,都取得了较好效果。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是经过几次大的体制、职能调整,由几个部门整合后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的部门,针对这种情况,我在系统大力倡导树立全局观念,团结协调意识,上下“一盘棋”思想。经过几年努力,全省质监系统的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形成了干事创业、争创一流、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在抓质量工作中,我没有就质量抓质量,而是站在全省经济发展的高度,紧紧围绕山东省“发展一批大企业集团、壮大一批支柱产业、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建设制造业强省的战略目标,以实施名牌战略为牵引,制定名牌发展规划,积极开展“质量兴市”活动,促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质量工作的综合效应,增强全省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了全省整体经济质量水平的提高。因此,实际工作中体现和反映的是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力,而这些素质和能力都是在母校奠定的良好基础。
最后,我想说的是感谢,感谢母校的培养,感谢那些辛勤耕耘,教给我知识,传给我道理,照亮我人生航向的师长们。我作为一个后来者,会继续继承和发扬母校的光荣传统,让母校的精神薪火相传,熠熠生辉。衷心祝愿百年山大在新世纪焕发新的青春和更加绚丽的光彩,掀开山大发展历史上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张建国简历
张建国,男,汉族,1954年1月出生。1980年至1982年在山东大学经济系干部专修科学习。1970年12月参加工作,1973年8月入党。自1983年起历任枣庄市纺织工业局局长,中共枣庄市委副秘书长,中共枣庄市委常委、秘书长、常务副市长,省机械工业厅副厅长;1995年任省机械工业厅厅长,1997年任淄博市委副书记、淄博市代市长,1998年任市长,2002年任淄博市委书记兼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淄博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市委党校校长、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宽厚务实执政干事创业为民
张建国
宽厚务实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是一种美好的精神素养,是一种优良的工作作风,是一种科学的领导方法。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涌现出了一大批像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这样的好党员、好干部。在他们身上,宽厚务实的执政风格得到了充分体现,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宽厚务实,就是要心胸广阔,宽厚仁道。所谓宽厚,就是宽容厚道。对他人的宽容可以换来理解、换来和睦、换来友谊。而厚道是人性中的真善美,是一种气度、一种雅量。老子讲:“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始终以一种厚道之品为人处世,会给人一种信任感、一种踏实感,所以古人讲“厚德载物”。体现在工作上,宽厚就是要有大局意识,以事业为重,不计私利,学人之长,容人之短,做到相互容忍,相互谦让,相互帮助,相互补充。善待同事,善待群众,凡事都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换个位置来想,决不苛求于人。宽厚需要忍耐,但不是放纵,不是任由无理之人任意妄为,而是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给他人以足够的空间和改过的机会,做到宽厚而严肃、柔和而坚定。对于一个群体来讲,宽厚可以凝聚人心,积聚力量。作为一名党员、一个领导干部,只有具备宽厚的品性,群众才会放心、宽心、安心,才会发自内心地拥护你、支持你。所谓务实,就是要注重实际,崇尚实践,追求真理,开拓创新。
宽厚务实,必须要坚持原则,公道正派。去除心底的私心杂念,一心为民,秉公办事。做到身正、心正、行正,不愧于己,不负于心。说到底,正与不正,实际上是一个政治方向的问题。它反映着一个干部从政以什么为目的、以什么为核心、以什么为基础。党员和领导干部是代表人民掌握和运用权力的。党和人民赋予领导干部权力的同时,客观上就向领导干部提出了必须公正用权的要求。把掌权看成为人民承担责任,依照人民意愿来行使,不谋求个人和小集团的私利。凡事按原则办,按规定办,看问题、办事情公道正派。坚决反对只讲面子、不讲真理,只讲感情、不讲原则,只讲关系、不讲党性的不良倾向,真正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当官不移公仆之志,用权不谋一己之利,处事不徇庸俗之情”。
宽厚务实,必须要以民为本,勤政为民。山西平遥旧县衙门前有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好欺,自己也是百姓。”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凡事须以民为本,以民为重,以民为先,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追求,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充分尊重民意,反映民情,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领导干部,须努力做到“五常”,即:常怀为民之心——以民为本,心里永远想着群众;常听为民之言—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