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报感动人物文章节选

时间:2019-05-13 04:43: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电力报感动人物文章节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电力报感动人物文章节选》。

第一篇:中国电力报感动人物文章节选

地下深处的保电感动心语:不畏艰苦,从不抱怨;将重任扛在肩上,把工作当做自豪。九朵金花点亮了国家博物馆璀璨的灯火,她们是奋战在地下深处的供电女英雄。负责国家博物馆保电工作的“九朵金花”。

经过4年的改建和扩建,与北京人民大会堂遥相呼应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今年3月恢复开放。近2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相当于改造前的三倍,建有49个展厅以及剧场、影院等文化休闲场所。自新“国博”开放以来,每天都会有数以万计的观众专程前往参观。

就在恢弘的国家博物馆的地下12米深处,9位默默无闻的北京城区供电公司的女电力员工,夜以继日地为馆内的每一处展区承担起安全稳定的电力保障任务。

值班,一辈子的习惯

2009年7月,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进入中期,为满足整体进度需求,在建设方的要求下,国博配电室在北京最热的日子里发电了。

负责天安门广场地区供电任务的北京城区供电公司按照特级用户的标准,一方面为国博配电室制定出一整套周密的运行、维护方案,另一方面从运行经验丰富的员工队伍中挑选出9位女员工进驻国博,投入到配电室发电及后期运行工作中。

23岁的杨红娟毕业后就来到了国博配电室。对于年轻的杨红娟来说,配电室的工作显得很枯燥,但是这个团队里的师傅们很爱惜这个小徒弟,大家觉得杨红娟“很踏实,很认真,呆得住,爱学习”。杨红娟也感受到这些几乎要跟自己的妈妈同岁的同事们对自己关爱有加。

配电室实行轮班制,9位女员工从一开始就被编为三个班,24小时一轮,每班三人,一人负责在地面接听来自施工方、厂家、甲方等的电话,另外两人负责在地下的配电室值班,一般都是从早上八点半一直到晚上十一点,中间除了吃饭等几乎没有休息时间,晚上无论是凌晨几点,有任何情况都要随时去地下配合工作,当记者问起是不是很辛苦的时候,大家都乐呵呵地说:“没觉得辛苦,一辈子都是这么过来的,都习惯了。”身为国博配电室负责人的郭津爱是从天安门广场小楼站调到国博配电室的,在小楼三十几年的工作中,郭津爱从来没有和家人一起过春节,每一年春节都在值班中度过,而在郭津爱三十几年的运行值班工作生涯中,没有出过一次事故。

曾经在国家大剧院配电室工作过五年的谢惠兰更是发挥了 “哪儿辛苦就去哪儿”的精神,回忆起当年国家大剧院建设期的日子,谢惠兰感慨万千:“那个时候可比国博建设期的时候苦太多了,我们在建国家大剧院的时候,没有水,没有路,全部得搭木头,每天得跳着走。”现在的国家大剧院宽敞明亮,位于地下的配电室和演员休息室都是相通的,条件已经变得很好了,谢惠兰和刘玉玲是一点点看着国家大剧院配电室慢慢建成建好的,从最苦最累的日子走过来的,国博建设的时候,特别需要有值班经验的老员工,她们俩又从刚刚建好的国家大剧院配电室调入到还在建设期的国家博物馆。

艰苦的日子都过去了,现在觉得挺自豪

胡慧萍和谢惠兰知道自己要调入国家博物馆的时候,还特意提前来踩了踩点,即使因为国家大剧院的值班经验而有心理准备,两人还是被当时看到的场景吓住了,“说实话有点儿打退堂鼓,但是也得干啊,等建设好了就好了。”“发电的时候到处都是工地,我们都是穿雨鞋进来,地上全是泥。当时地下四层特

别潮湿,一天能排出几盆水。”郭津爱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场景。

曾经全程参与国博配电室建设任务的于军说,最艰苦的发电工作都集中在夏天,黑漆漆的电缆夹层里,几位女同志举着手电筒,配合施工人员将每一条电缆接入馆区。

为确保不出差错,她们还得忍受着电焊作业与淤泥散发出的呛人味道,伏在地上核对每一处标牌编号和线缆路径。

配电室休息的房间附近的小卖部店主一度以为郭津爱她们是做保洁工作的,后来知道她们是配电室的工作人员,特别吃惊:“这些每天灰头土脸的老太太竟然还能管电?”直到有一次小卖部的电线出了问题,郭津爱帮他们解决了之后,他们才确信:“哦,她们原来真是管电的。”小卖部店主对她们赞赏有加:“9个女人管这么大的国博的电,真的很厉害!”国博配电室的面积有1000多平方米,清洁对于9个人来说都是不小的工作量。没有水可以“借”,没有路就只能自己找。国博建设期,所有地方都是工地,几乎一天一个样,对于配电室工作人员来说,每天怎么能找到路走到地下配电室都是一个难题,于淑丽说:“每天都得找路,有时候找一个小时都找不到下去的路,国博里都是文物,安保很严格,有一次,所有的门都锁死了,我们怎么也下不去,最后还是找到中控室带我们下去的。”

随时都要准备保电,不能有一点闪失

改建后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内部软、硬件设施均为世界一流,馆内空调、通风以及照明等设施的动力系统,需要依托足够功率且稳定的电力予以支撑,因此,建在地下12米深处的配电室同样是规模罕见:200余台高低压电源柜按照相应电压等级,在近千平方米的空间平面摆开,场面显得尤为壮观。“这里的低压出线总共有400多路,现在已经运行的有295路,变压器有10台,也全都运行了,相当于5个普通配电室。”郭津爱介绍说。

北京城区供电公司配电运行维护队队长于军深知国博配电室工作责任的重大。新国博开放后立即吸引了国内外各界的关注,高层领导人或团体频繁光顾这里,特殊的地理位置与高规格展览及社会活动决定了国家博物馆的供电性质非同一般。“很多高层领导人或团体经常是晚上来参观,这里经常还举办一些涉外的音乐会、酒会活动,所以郭师傅她们的供电责任非常重大,随时都要做好保电准备,不能有一点闪失。”从发电到现在,配电室已经安全运行了600多天。但是,保证配电室安全运行的郭津爱她们至今也没有机会一起去参观国家博物馆,“我在电视里见过,挺漂亮的。”高静说。丁栓柱:大唐保尔

感动心语:他身残志坚、勇于挑战,实现了自己崇高的革命理想,他是小说中的保尔·柯察金。他不求回报,只为付出,平凡的他用一条腿行走出一条绚丽多彩的路。他的故事让人们为之动情,他就是被称为大唐保尔的丁栓柱。

他连续33年在领导身边工作,却从来没有要求过对自己和家庭的照顾,至今仍是普通干事;他是山西省闻名遐迩的工运理论专家,但他参加工作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他不是历史学家,却尽自己的最大能力无偿弥补了太原第二发电厂(1958年与现太原第二热电厂合并)从1920至1958年的历史空白,为企业保留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看到以上成绩时,人们已经对他充满了深深的感动和无限的崇敬,但当我们知道他只是用一条腿步履蹒跚地走过这33年充满艰难和感动的道路时,他无愧于“大唐保尔”的称号,他就是太原第二热电厂工会干部丁栓柱。

对自己:放弃特殊待遇,选择艰难行进

1976年春天,21岁的丁栓柱刚刚满怀豪情地步入职业生涯,一场突如其来的生产事故无情地夺去了他的左腿,充满美好梦想的人生也在黑色的瞬间跌入低谷。但他并没有就此倒下,而是依靠假肢坚强地站了起来,他告诉自己:“其实我有腿,只不过比别人短一点而已,没有理由不走好人生的路。”就是这句话,让他历尽了艰辛。

自学成才对于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丁栓柱来说难度可真不小,但是,天性不服输的他硬是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数倍于常人的付出,先后完成了电大中文专科和自学考试中文本科学业。二电厂地处市北郊,交通不便,他每个星期天得挤两个小时的公共汽车去市里上课。为了寻找一本教科书,在走遍大街小巷一无所获的情况下,硬是把几十万字的书籍内容抄了一遍。为了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他常常牺牲节假日,找资料、听辅导,仅在路上就要花费半天时间。

多年来,他学习先进技术,先后自学了网络信息、办公自动化、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他深信:现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人都要坚持学习,要不然,就要被突飞猛进的时代淘汰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被评为集团公司首批“112人才库”专业技术人才。

按照规定,丁栓柱可以离开工作岗位并享受特殊待遇,但他没有那样做,而是拖着沉重的假肢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了33年。33年中,他每天都要艰难地拖着假肢步行500米去上班,这500米所费的力气至少相当于正常人走10千米。冬天,他要防止滑倒;到了夏天,伤残处与假肢的结合面一出汗,就会把伤口磨得血肉模糊,汗水刺进了皮肉里,鲜血顺着假肢直往下流。可就是这样,他没有叫过一声苦,没有要求过一次照顾,没有推辞过一项工作,没有出过一次差错。

丁栓柱的路是艰难的,可他心里仍然装着企业。他的假肢定期就需要进行更换,可他不愿意让企业为他多花一分钱,所以,每一副假肢的服役期都远远超过了规定期限,最长的时间竟整整用了七年,但他却忍受了别人不知道的痛苦。有一次,他去上海更换假肢时,一位医生看到破旧的假肢,以为丁栓柱家庭困难才拖延

了更换时间,可是当他了解情况后,生气而又感动地说:“你如果再这样节省,留下的一点残肢也会变形。”

对企业:倾注深情厚谊,绽放企业光华

丁栓柱虽然忍受了无数难以忍受的艰难,但他从来没有向企业索取过什么。

33年来,他从来没有向企业申请过一次特殊待遇,就这样“不图权、不图名、不图利”地默默奉献着,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影响着每一个身边的人。

33年来,他长期负责企业民主管理、工会组织工作、管理工作和业务协调工作,在加强企业民主管理、突出工会维护职能、丰富发展企业文化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工会组织建设工作中,他累计圆满完成了12届52次职工代表大会和13次会员代表大会的组织工作、全厂工会组织的改选换届工作和会员代表大会文件起草工作。同时,在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方面,他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先后四次执笔制定修订了 《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实施细则》;作为集体合同职工方协商代表和起草人,组织了该厂集体合同的协商、签订、修订、续签及监督检查工作;执笔制定并组织实施了《职工代表巡视检查制度》、《厂务公开、民主监督制度实施办法》等多项全厂民主管理制度,为全厂企业民主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33年来,他在圆满完成工会主要工作的同时,为该厂编纂厂志和山西省电力工会编纂工人运动史收集、整理、提供了该厂建厂以来工会组织发展史、工作大事记、先进模范人物和工运人物等资料,并被《山西省电力工人运动史》编委会聘为该书的特约编辑,撰写了该书编年史第七章“全面开始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山西电力工人运动(1957年1月至1966年4月)”及名事名人史部分内容,并参与了全书的编辑工作。

对家庭:扛起生活压力,树立高尚人格

丁栓柱在工作上起到了一名共产党员应起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生活上他也坚持恪守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从来不搞特殊化。他的家庭是“山西省五好家庭”,也是该厂多年的“文明和谐家庭”,荣誉的背后同样写满了艰辛的故事。

丁栓柱的爱人是在他残疾以后嫁给他的,除了照顾丁栓柱,还要照顾年迈的双亲和年幼的女儿,吃尽了常人想不到的苦。去年,他爱人被查出患有乳腺癌,面对这样一个平常家庭都容易崩溃的伤心事,丁栓柱忍着内心的痛苦和愧疚,依然每天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工作,从来没有向别人提起过,每次看病他都和爱人坐公交车去医院,没有要求企业派过一次车。

2008年9月,在“全国百城市道德模范巡讲网上行·太原篇”的现场,丁栓柱的事迹获得了无数观众的泪水,其中一位网友这样评价:“伟大不等于官大,平凡不等于平庸,爱岗不仅仅是爱企业,但是不爱岗肯定没德。”

第二篇:2010感动人物

信义兄弟

孙水林,男,1960年生。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人,建筑商。

孙东林,男,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人,孙水林弟弟。

2010年2月9日,腊月廿六。在北京做建筑工程的孙水林回到天津,原定与暂住在天津的家人和弟弟孙东林聚一天再回武汉,但他查看天气预报了解到,此后几天,天津至武汉沿线的高速公路,部分地区可能因雨雪封路。他决定赶在封路前,赶回武汉,给先期回汉的民工发放工钱。春节前发放工钱,是他对民工的承诺。

当晚,孙水林提取26万元现金,带着妻子和三个儿女出发了。次日凌晨,他驾车驶至南兰高速开封县陇海铁路桥段时,由于路面结冰,发生重大车祸,20多辆车连环追尾,孙水林一家五口全部遇难。

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在大年三十前一天,来不及安慰年迈的父母,将工钱送到了农民工的手中。因为哥哥离世后,账单多已不在,孙东林让民工们凭着良心领工钱,大家说多少钱,就给多少钱。钱不够,孙东林就贴上了自己的6.6万元和母亲的1万元。就这样,在新年来临之前,60多名民工都如愿领到工钱,孙东林如释重负。

“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孙水林、孙东林兄弟20年坚守承诺,被人们赞为“信义兄弟”。2010年9月,孙水林、孙东林兄弟入选“中国好人榜”。

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义有祖国。

1912年钱伟长出生在江苏无锡的一个书香门第。受家庭环境的熏陶,钱伟长的国学功底非常扎实。1931年,18岁的他以中文和历史两门满分的成绩,考取清华大学。

钱伟长:如果要是考状元,我是要考状元的。1931年9月18日,9·18事变爆发,国难当头。马上要进入清华历史系学习的钱伟长,得知这个屈辱的消息后,当天决定:弃文从理,科学救国。

钱伟长:蒋介石说的,谁要站起来,不要抵抗,因为人家飞机大炮,我听了以后这个火了,年轻嘛。所以我下决心,我说我不学这个玩意儿了,我要学飞机大炮。

而之前的录取考试中钱伟长数理化加英文的总成绩只有25分,放弃双百的文史转学物理,钱伟长无视个人的风险得失。

钱伟长:我这些都没考虑。我是将来要造坦克。就是这样的思想。

钱伟长早起晚归,来往于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之间,废寝忘食,一年后数理课程超过70分,四年后成为8名顺利毕业的学生之一,且成绩优异。

1939年钱伟长考取中英庚款会的公费留学生,获得宝贵的去加拿大学习的资格,但是因为搭乘的轮船要在日本横滨逗留三天,钱伟长等留学生拒绝上船。

钱伟长:我就不干了,敌国我们不能去,当场就有好多人把护照扔在黄埔江里头了。

经过近一年的等待,1940年8月,钱伟长等留学生才搭乘不停靠日本的轮船出发,赴加拿大留学。赴加拿大50天后就因为一篇论文的发表而成名,两年后拿到博士学位,之后来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研究所做博士后,师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教授,至1945年,钱伟长已经成为了一名国际范围内的知名科学家。且收入颇丰。

钱伟长:那很不错,大概八万美金一年呢。

就在钱伟长科研事业如日中天之时,传来了国内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此时他选择了回国,回到母校清华大学机械系担任教授。

钱伟长:我是决心,来回家培养更好的学生。

但连年内战,经济衰退,到1948年时,钱伟长的工资只够买两支暖瓶。此时,钱伟长有机会再回美国喷气推进研究所工作,但申请护照填表时的一个问题却让钱伟长选择了留在中国。

钱伟长:最后一项我填不下去了。他是讲假如中国和美国打仗的时候,你是忠于中国还是忠于美国。我说我当然忠于中国了,我是中国人。1956年,作为清华大学教务长的钱伟长参与制订新中国第一章科学发展蓝图--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钱伟长提出国家要优先发展原子能、导弹和航天等,当时除了钱三强、钱学森,其他所有参与规划的400多人都不支持他,而且这400多人的身份都是各自领域的学科带头人。

钱伟长:我觉得我还是要说真话,国家应该怎么办呢,不能听这些话。吵了一年多了,最后周总理说,“三钱”说的是对的,我们国家需要这个。

事实证明,没有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中国,成为不了当时改变世界格局的新兴力量;没有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中国,也成为不了现在以及未来对世界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

蓝图才刚刚展开,反右运动来了。1957年6月,钱伟长被错划为右派,在实验室负责扫地一年,之后下放农村劳动。

钱伟长:那无所谓。我告诉你,右派,连儿子上大学都不许,我的儿子、女儿都没上大学。我仍然坚持我的意见。我也不退。

被打成右派后,钱伟长仍然利用各种机会发挥自己所长。为各方提供咨询、解决技术难题一百多项。

钱伟长:我是爱国的,对国家好才行。我没别的要求。我希望国家强大起来。

1979年钱伟长重新投入祖国的教育事业,直至2010年去世。九十八年,钱伟长用九十八年的人生,研究了一门他认为最重要的科学:爱国。

全国道德楷模

面对郭明义,推选委员王振耀说,长期奉献不计报酬,于普通岗位拓展慈善,的确是当代雷锋。

推选委员阎肃说:谁言雷锋去?请看郭明义。盈怀热心肠,满腔浩然气!

现在我来宣布《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郭明义的颁奖辞:

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

王万青 草原曼巴推选委员朱玉说:那个夜晚燃起的灯火,将成为无数人今生不灭的火把。

现在我来宣读《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王伟的颁奖辞

大雨滂沱,冲毁了房屋淹没了哭喊。妻儿需要你的肩膀,而人民更需要你的脊梁。五百米的距离,这个战士没有回家。那个最黑暗的夜晚,他留给自己一个永远不能接起的电话,留给我们一种力量。

面对王万青,推选委员彭长城说:他以藏乡为故乡,视牧民为亲人,全心全意为牧民解除病痛,温暖了草原民族的心。

推选委员王晓晖说:医者仁心,不同民族有着共同的爱,共同的善良,普通人之间的爱和给予,能让友爱更长久。

现在我来宣读《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王万青的颁奖辞:

只身打马赴草原,他一路向西,千里万里,不再回头。

风雪行医路,情系汉藏缘。四十载似水流年,磨不去他对理想的忠诚。春风今又绿草原,门巴的故事还会有更年轻的版本。

主持人:1968年,那是我出生的年份,我还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然而我们将要结识的这位人物,那一年选择了一个特别的日子,12月26号,坐上了西去的列车,一去不归。

短片:王万青

这位带有南方口音的王万青大夫是上海人,他在甘南州的玛曲草原上已经整整生活了42年了。1968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的王万青,他放弃了上海优越的生活,主动选择了到甘南藏族自治州条件最艰苦的玛曲草原当了一名普通的医生。藏语把医生叫做曼巴,从那时起,茫茫的玛曲草原上,就多了一位年轻的汉族医生王曼巴,两间土房和一个血压计是他所有的医疗条件。

在草原上,至今流传着王曼巴救人的故事。1984年的一天,一名叫南美的10岁牧童,被牛角顶穿了肚子,外露肠管都已变色。万分焦急的家人将奄奄一息的南美送到了乡卫生院。当时,南美的血压都已经测不到了,必须立刻做手术,但乡卫生院根本不具备做手术的条件,但如果转院救治,必须翻一座山、过七道河,如此折腾,孩子性命难保。

征得家长和乡里领导的同意后,王万青把两个办公桌拼在一起,当作手术台。一个电灯泡加上一把手电筒,充当了“无影灯”。实施麻醉后,王万青冒着很大的风险,为南美切除了坏死的肠管,接肠后缝合了伤口。10多天以后,南美开始进食了。

南美得救了!一时间,牧民们欣喜若狂,奔走相告,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这位神奇的“上海曼巴”。

为了减轻牧民群众的痛苦,在玛曲县阿万仓乡工作的二十多年里,王万青一个人,跑遍了当地的山山水水,完成了全乡的布病普查。并逐一给当地的牧民孩子实施计划免疫。

因为重视防疫,上世纪80年代中期,王万青所在的阿万仓乡,很多传染病已经得到控制。与此同时,王万青和同事们建立了门诊制度,让全乡90%的牧民有了自己的健康档案。

在玛曲草原,牧民们只要一提起王万青大夫,都会竖起大拇指。

玛曲县阿万仓乡村民才昂吉:“他的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是我们草原上最好的医生,我们离不开他。

玛曲县阿万仓乡牧民阿姆去乎:”王曼巴经常来给我们看病,他是我们公认的好曼巴“王万青妻子凯嫪:”一些困难的人看不起病 没钱,他就好像帮忙一样,给他们垫钱。好好看病“。

凯嫪是本地的赤脚医生,也是王万青的妻子,当年,与王万青一块毕业去西部的同学都先后回到了大城市甚至有些去了国外。许多人认为王万青也是要回大上海的,可凯嫪看到了王万青的善良,义无反顾地爱上了王万青并嫁给了他。

凯嫪:”我喜欢的就是他这么善良“。

在1970年,为了与凯嫪结婚的事,王万青曾专程回上海征求父母的意见,那时,回城的浪潮已经蔓延开来,父母企盼儿子回家的愿望眼看就要实现,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儿子爱上一个藏族姑娘。沉默了3天之后,父亲终于发话了:”娶了她,你就永远不能放弃,要做一个负责任的男人。“

40多年过去了,王万青对凯嫪不离不弃,一直留在了草原上。因为妻子离不开草原,王万青也放不下需要他救治的牧民们,为此,王万青放弃了一次又一次回上海的机会。

但每次想家的时候,王万青都会吹起离家时带来的笛子,他还请父母给他寄《新民晚报》,借着晚报上的消息,他感觉着上海的一切。父母理解儿子,晚报一寄就是二十多年,直到二老去世,这个习惯才终止。说起父母,王万青总是觉得很难过。他说,他为父母做的太少,太少了。

如今,已经长大成人的南美还会经常带着妻儿来看望30年前的救命恩人。已经退休了的王万青,现在还依然为牧民们看病,最让他欣慰的是,在他的四个儿女中,有两个也都成为了医生,都像他一样在继续为草原上的牧民看病。

烈焰之中筑大爱主持人:面对王茂华 谭良才,《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刘姝威说:“普通的教师普通的农民,我们这个民族从来都不缺少舍己为人的英雄。”

推选委员涂光晋说:“当他们义无反顾冲进火海的时候,近乎于本能的行动,折射出今天亟需弘扬的善与爱。”

现在我来宣读《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王茂华 谭良才的颁奖辞:

烈火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测试,生命是一道良知大爱的考验,你们用果敢应战,用牺牲作答!一对俠义翁婿,火海中三进三出,为人们讲述了什么是舍生忘死,人间挚爱!

那是一个平常的村庄,那是一个平常的日子,而那场火让一切都变得不平常。更不平常的 是他们的选择,有人说 那是平民的壮举,有人说 那是英雄的情怀。

2010年3月21日下午两点,江西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村的一栋民房突发大火,浓烟和烈火瞬间吞噬了整个房屋,住在隔壁的伯塘中学教师王茂华和他的岳父谭良才毅然冲进了火海。

村民:跑过去抱那个孩子,一边抱一个。

救出四个孩子后,王茂华第二次冲进火海。

此时的二层小楼,就像一个熊熊火炉,村民:然后又冲进去,又抱了个出来,一身全都是火。

此时烈焰和热浪已经把人们逼出了十米之外。

村民:还有一个这样大的(手比划高度),他说我弟弟还在里面。

面对死亡的威胁,王茂华和岳父谭良才第三次冲进了火海。意外,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三声巨响,屋内两辆摩托车和一个液化气罐相继爆炸,王茂华和岳父谭良才在爆炸声中被火浪掀了出来。

村民:(王茂华)全部都烧掉了,衣服什么都没有了,就剩下一根皮带,一根皮带在着火。

村民:全身满身都是火,我去帮他打火,去拍一下,那个皮就全部掉下来了。

最后一个孩子被闻讯赶来的村民从后屋抱了出来,6个孩子安然无恙。而王茂华和岳父谭良才却烧成炭黑一般。

医生:感动人,皮开肉绽,全身的皮肤都烧焦了,烧黄了。

谭良才烧伤面积达85%,王茂华更是达到95%以上,唯一完好的皮肤只有左脚上的两根脚趾。

在昏迷了十多个小时后,王茂华苏醒了片刻,他问的第一句话是:最后那个孩子怎样了?

学生:我们都很盼望他回来,我们都很想念他。

身为教师,王茂华喜欢孩子,孩子们也喜欢王老师。在学生们的眼里,王茂华不仅是一位好老师,更是他们的好大哥。

同事:他跟小孩都是就跟朋友一样的相处。

同事:他教的是语文课,但是他讲着讲着,他可能会教大家唱起歌来。

一个是父亲,一个是丈夫,身为女儿和妻子的谭长华心如刀绞。她唯一的期望,就是他们都能活下来,她不能失去任何一个。

王茂华的妻子 谭长华:只要他平安,不管他以后能不能走路,能不能做事,我都希望他能活着,至少我的女儿有爸爸。

4月1日,来自各地的烧伤专家汇集浏阳,经过会诊,决定将王茂华和岳父谭良才,紧急转送条件更好的武汉市第三医院,人们在极力挽救两位英雄的生命。

《平凡中的伟大》《草根英雄》《烈火中的大爱》人们通过媒体知道了王茂华和谭良才的英雄壮举,江西、湖南、湖北的市民们纷纷赶到医院看望他们,并自发地为他们捐款。宜春市直机关两个小时就捐款83万元。

深圳的一对夫妻听说了王茂华和谭良才的事迹后,替刚刚因呼吸衰竭不幸死亡的爱子做主,捐出了孩子全身的皮肤。

王茂华:我要感谢那些为我捐款的人,还有那些关心我的人,我的一个小小的举动,竟然能引起那么多人的关注,我一定会坚强起来,一定会好起来。

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王茂华岳父谭良才的病情明显好转,4月26日转入了普通病房。而王茂华的病情依然十分险恶,由于深度烧伤引发严重感染、肌肉坏死,病毒一点一点的侵蚀着他的血液,吞噬着他的躯体。22天之内,双腿三次截肢,全身9次植皮。每一次植皮和换药都是撕心裂肺的痛,每一次截肢都是对他身心的巨大打击,为他手术的医生护士们被震撼了,因为他们知道深度烧伤带来的疼痛,是难以忍受的,王茂华从来没有叫喊过一声。

谭长华:我知道他很痛很痛,但他不会叫出来,因为他怕我担心,就只有一次,他确实痛得全身发抖,他就跟我说,我叫一下可以吗。。

王茂华:我想回去上课,想见到我那些可爱的学生,还想见到我那可爱的女儿。

王茂华曾在日记中写道:我以一个爱字为准则,爱世界上所有值得爱的人和事。

在与死神顽强搏斗了43天之后,5月2日凌晨,27岁的王茂华还是离开了他深爱着的这个世界。

谭长华: 25日的时候,我们去探视的时候,接着他的电话,他就在里面哭了,这是他受伤以来第一次在我面前哭,他说他好想见到我,可是我也没有办法,我不知道结果会这样,如果是这样,我一定会请求医生让我进去,看看他,也让他好好的看看我。

2010年5月4 日英雄回归故里

王茂华老师留下了所有的遗憾走了,他再也不能给心爱的学生们上课了,但他的身影却永远刻在学生们的心中。一个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王老师,您就这样突然的离我们而去了,但您却用生命给我们上了最后一堂课。

王老师安心的走吧。等到这些孩子长大成人,他们也会记住您的最后一堂课的。

2010年 5月5日王茂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2010年10月19日,王茂华的岳父谭良才康复出院。

三栖尖兵——何祥美《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陆小华说:“士兵当精忠报国,但是没有精湛的武艺,又如何却敌报国、拥有足以制胜的能力,才能享有和平!”

推选委员陈小川说:“我们有一百万条居安思危的理由,却没有一条安享太平的借口,这就是这个兵,心中的忧患和肩上的使命。“

现在我来宣读《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何祥美的颁奖辞:

百折不挠,百炼成钢,能上九天,能下五洋。执著手中枪,百步穿杨,胸怀报国志,发愤图强。百战百胜,他是兵中之王

何祥美,他是南京军区战士何祥美。

训练现场:报数 12345,眼睛看到什么地方,枪口 也要注意跟到什么地方,能不能做到?能。

这是何祥美所在部队组织的一次实弹演练,何祥美带领战斗小组,担负突袭任务。

不到一分钟 他们就将人质全部安全解救,看到他们敏捷的身手,人们难以想象,何祥美这位80后的战士,从新兵到特种兵,经历了10年的艰苦训练。

采访 南京军区某部大队长 田伟东:“何祥美这个兵,作为一个狙击手来讲,他是一个非常合格、也是很称职的狙击手。”

为了能在战斗中一招制敌,何祥美付出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爬石子路 过阻截墙 钻水火洞,这些只有起点 没有终点的训练,挑战着他的身体极限。

采访南京军区某部战士 何祥美:“当兵就要当一个能打仗的兵”。

何祥美就是凭着不服输肯吃苦的劲头,练就了路上猛虎的硬功。

采访南京军区某部战士 何祥美“特种兵应该是具备海陆空三栖作战能力”。

已经是路上猛虎的何祥美又把目标投向了天空,就在他入伍的第二年,何祥美作为全营唯一的义务兵,参加了跳翼伞训练。

因为我第一年我就想跳翼伞,但第一年领导不同意,但后来 通过我的训练,具备这种能力,可以跳翼伞,经过严格的考核,何祥美终于获准参加首批翼伞试跳,但是当何祥美跨出机舱门的那一瞬间,险情发生了。

南京军区某部大队长 田伟东:他那个伞出来之后,整个是一团,开的极不正常,他下降速度非常快。

下面的人都站起来了。

第四名 注意打开备份伞。

何祥美凭着平时扎实的基础训练和练就的过硬心理素质,在距地面不足300米的时候,拔掉了翼伞,打开备份伞,安全着陆。

采访南京军区某部大队长 田伟东:“整个一个过程处置的非常恰当”。

天上任飞,还要水下能潜。考验一名特种兵的标准,潜水才是一项高难度高风险的训练科目。

采访南京军区某部战士 何祥美:“潜水 就是对身体有一点点伤害,对身体不怎么好。

在水下稍有不慎,强大的水压对身体就会造成致命的伤害,但是何祥美没有退缩,他开始苦练潜水,刚开始训练的时候,他很不适应,在十几米的水下,黑暗和冰冷测试着他身体和心理双重极限。

采访南京军区某部战士 何祥美:”那个面罩贴着自己脸,我说怎么这么难受“。

勇敢,这个衡量每一个战士永恒的标准,在此时此刻变成了具体的数字,海水中,每下潜一米,都成为了何祥美捍卫士兵荣誉的艰苦付出,最终他练就了水中蛟龙的本领。成为陆军中潜的最深的兵。终于,何祥美超越了身体和心理的挑战,成为一名敢打必胜,不辱使命,能够陆海空三栖作战的精兵。

他正时刻准备着,只要祖国召唤,他就会随时出发。

刘丽 ”最美“洗脚妹

面对刘丽,推选委员孙炜说:“刘丽以自身朴素的生活经验,坚守着善良的底线,展现了当代青年,没有熄灭的爱的光芒。”

推选委员王晓晖说:“她和她代表的80后女孩,是都市森林中的蒲公英,真正中国的希望,将在他们脚下生根。”

现在我来宣布,《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刘丽的颁奖辞:

为什么是她?一个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惫的肩膀。

是内心的善良,让她身上有圣洁的光芒。她剪去长发,在风雨里长成南国高大的木棉,红硕的花朵,不是叹息,是不灭的火炬。

您正在收看的是蓝色经典·天之蓝杯《感动中国》2010人物颁奖典礼。好多年前有一首歌,唱的人很多,名字叫《姐姐》。里面唱到,姐姐 我想要回家,请牵着我的手,我不再害怕。这首歌之所以流行不仅因为歌好听,还在于姐姐在我们心中的分量。

短片:刘丽

30岁的刘丽在厦门的一家足浴城上班,每天蹒跚走过长长的走廊给客人端水洗脚做按摩。这个被人们称作洗脚妹的姑娘,这些年资助了上百个贫困的学生。

刘丽等的这个孩子叫邵春梅,在她8岁时,父母便都因故去世,家中只剩下80多岁的爷爷和一个弟弟,2007年,刘丽通过厦门妇联得知情况后,负担起了邵春梅和弟弟的学费,4年来,刘丽经常会来看姐弟俩。

邵春梅: 她就像我的姐姐,对我很亲切,然后就是好像很久的老朋友一样,然后我也很喜欢跟她一起玩,因为跟她在一起玩的话,我会忘掉一些烦恼。

看着眼前的景象会让人有一种这是一家人的错觉 那么刘丽为什么要帮助原本素不相识的人? 她 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刘丽出生在安徽颍上县,是家中的长女,家里还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由于贫穷,1994年,只有14岁刚刚上小学五年级的刘丽便辍学出门打工了。

很多家长都在那边哭,掉眼泪,都舍不得,我就说,我说你们不要哭了,哭什么,我们出去赚钱你们都回去吧,赚了钱可以让我弟弟妹妹都能读书,让这个村庄里面也能出两个大学生。

刘丽辗转去了武汉,北京 江苏,1999年 她来到了厦门。身上的钱很快没有了,刘丽甚至卖掉了从记事起就没有剪过的头发,用卖头发得到的30块钱维持生计,直到一个老乡介绍她进了一家足浴城。

记得刚开始学的时候很痛苦,都磨水泡破了都会一直流血,流血了再去练练练然后就长茧了,手指头很硬,女孩子的手,你把你手指头伸出来你看看,都没有这么硬梆梆的。

苦和累是难免的,毕竟这份工作能够让她生存下去了,但让刘丽没想到的是:她寄回家的钱让老家人对他的工作浮想联翩,流言蜚语让父母对刘丽也产生了误解,那一年底,回家过年的刘丽,被父母骂出了家门。

在外面怎么样受苦受累,受人家的气,我都觉得忍一忍就过了,因为我还有一个家,因为家里需要我。可是听到我爸妈这些话的时候,我真的我连死的念头都有了,我曾经也想过去死了算了。拿个刀,可是狠不下心砍下去,就觉得我还不能死,因为我弟弟妹妹还要读书,我要让这个村子里面,出两个大学生。

当初离家时自己的豪言壮语刘丽一直没有忘,他开始拼命赚钱,到了2002年,家里的生活状况好了一些,可是弟弟妹妹却没有按照她的期待上大学。此时,刘丽开始了自己新的计划,她先联系了老家的20多名贫困学生,每学期她把给人洗脚赚来的钱寄到县里,几年后,刘丽又将目光转向了身边.2006年刘丽找到了厦门市妇联,加入了厦门春蕾救助计划,成为这个计划开展10年来,唯一的一个外地捐助者,所以妇联是刘丽经常要来的,楼上楼下的人他都认识。

到今天,刘丽固定资助的人数已达到52人,而如果算上一次性资助的,那就有上百人了。

也算是一个寄托的心理吧,就是说希望,我自己没有读书,通过我能够帮助几个人能有书读。

刘丽是这样安排她的时间的:每天中午12点上班直到第二天凌晨2点后下班,然后睡觉起床准备去上班。去看孩子以及为他们的事奔忙则只能利用休息时间了,如果有特殊情况就请假去处理,哪怕要被扣钱。

刘丽是这样安排他的钱的:她现在每个月大概能赚3000多元,用于自己在厦门租房及生活的费用每个月绝不超过500,其他全部存起来,家里人有用就寄些给家里,那些认识或者陌生的贫困孩子们有需要时 就送给他们。

也有人这么说过我,他说你对自己好一点,连件衣服都舍不得买,你去帮助那些小孩子有什么用,其实我也想过这个问题,有时候想一想,就算是买几件好看的衣服,买一些化妆品,最多让自己看起来时髦一点。可是如果,花在这些小孩子的身上的话,也许就造就了他一生,所以可能在这方面来得更有价值。我一定要看着,真真正正因为我,有一个大学生,能从学校里面毕业出来,我告诉过我自己,我也时常提醒我自己,我一定要这么做,我一定要看到,为了完成我这个梦想,所以一直坚持一直坚持再坚持。

“警界保尔”孙炎明

面对孙炎明,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涂光晋说:“耐心诚心 坚守坚持,他用生命诠释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推选委员任卫新说:“职守在一个特殊的世界里,却让死囚的心灵,重新感受到久违的人间温暖,警界保尔,特殊的爱献给了特殊的你。”

现在我来宣读《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孙炎明的颁奖辞:

重犯监室年年平安,而自己的生命还要经历更多风险。

他抖擞精神,让阳光驱散铁窗里的冰冷,他用微笑诠释着什么是工作,用坚强提示着什么是生活。人生都有同样的终点,他比我们有更多坦然。

主持人:他和他的同事他的同行,都不常出现在公众的视线里,他的工作对象 也很特殊,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享受着工作的快乐,就像 享受着生命。

2010年1月29日,浙江东阳看守所的叶某最后一次离开了囚禁他的监室,被押往法场,因为杀死了自己的妹夫并残忍分尸,被判死刑。然而,在押赴刑场的最后时刻,他突然向法警提出一个要求。想见一个人最后一面,这个人就是看守所的管教孙炎明。

孙炎明:我说你还有什么事,他说孙管教,谢谢你。平平静静地死去了,他从心底确实是认罪伏法了。

叶某曾经是东阳看守所最为头疼的重刑犯之一。

同监室的赵某:他是杀人分尸。他思想冲动的时候,心想我哪怕在里面掐死一个,我等于是赚了一个。

这么一个曾经刺头的死刑犯为什么会对一个看守所管教心怀感激,并能够平静地面对法律的惩罚呢?孙炎明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

囚犯:我好像记得我进来的时候,他头上有一个很大的疤。

赵某:我只感觉奇怪他后脑怎么没头发呢?

如果不是这个无法掩盖的脑后的伤疤,谁也不会相信,这个成天乐呵呵的孙管教在五年前就被发现得了”脑癌“。

医生:他是一个靠近颅骨的一个鳞癌。

孙炎明:打击也很大,那时候想现在死掉了,看样子太早了吧 确实有一点绝望。

但在给了自己一小时的绝望之后,孙炎明做出了一个决定。

孙炎明:这样子去死去吧,好像是不行的。

2004年起,孙炎明前后经历了三次大手术,等于三闯鬼门关,但是,只要治疗一结束,他就立刻赶回看守所上班。就在这时,索性破罐破摔的叶某不服监管,整天大吵大闹,孙管教主动把他调到自己的监室,并深情地跟他谈心。

孙炎明:即使你今天判了死刑,你还没有枪毙,可能比我活得长。我说我是得癌症的,我说今天跟你讲过了,明天就死了。

孙炎明:我们讲就是你死刑判了,你的遗产是什么东西,今后假如你儿子大起来,到我们东阳来了,了解你的情况的时候,你叫我们怎么去和他讲。

也许就是这句大实话,启迪了叶某最后的良知,在后来的监押岁月里,直到行刑那一刻,叶某都努力改过自新。不仅叶某,许多其他的有轻生念头的在押重犯,也同样从孙管教那里获得了开解和鼓励。

吴军权:监管工作出不得半点马虎,如果出事情的话,出问题的话就是通天的大事,社会影响也比较大。

孙炎明:累确实是累,但是不想这个问题,等于自己在散步。

赵某:他在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一年四季的羁押犯有多少流动人口啊,他(为犯人)买了多少衣服,多少内裤,多少袜子,多少外衣啊。

囚犯:真的像我们爸爸一样,孙管教能为我们这些在押人员能作出这么多,真的很伟大,真的。

身患脑癌5年来,孙炎明从没有请过一天假。日复一日的带病工作会给脑部带来什么样的压力和疼痛,我们无法想象,孙炎明也从来不对别人说。但同事们常常会发现,哪怕是接近零度的寒冬,他都经常跑到水龙头底下,用冷水冲淋脑后的伤疤。

孙炎明:它有时候痛起来也很难过的,像东西拼命地拉着一样,凉水有刺激作用嘛,冲一冲,就麻痹它一下。

5年来,许多当年的病友都已经不在人世,孙炎明依然乐观积极地活着。

医生:这种病人,有的是几个月就没掉了,五年能够生存下来的是少部分。复发就意味着死亡的有期徒刑。

何所长:孙炎明对我说,说所长我自己也知道,老天爷留给我的日子不会很多,但是你们千万不要把我当病人看待,正因为有这份工作,让我感觉到快乐,我的生命才能延续到现在。

孙炎明:工作对我来说就是快乐,我自己认为,工作就是快乐。

孙炎明:出门上班就是出征,上班回家就是凯旋。

孙妻:上战场去了,我回来了,我是又一天多活过来了。

孙炎明:确实生命很可贵,但是对我来讲,不是说生命可贵,(而是)你活着那一天,就是很可贵,那一天你一定要做好。

按天计算着自己生命长度的孙炎明,就在每一天中,向那些在押重犯显示着生命的意义

才哇 玉树不会忘记的康巴铁汉

现在我来宣读,《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才哇的颁奖辞:

对乡亲有最深的爱,所以才不眠不休;对生命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才不离不弃。铁打的汉子,是废墟上不倒的柱,不断的梁。他沉静的面孔,是高原上最悲。

主持人:苦难和感动往往紧密相随,青海玉树地震定格在2010年,然而记忆却会随着我们前行很久,在这记忆当中,有一个汉子的身影,我们不会忘,不想忘,也不能忘。

短片:才哇

2010年4月14日,原本是极其平常的一天。清晨7点49分,一个突如其来的瞬间改变了这里的一切。短短20几秒的时间,让青海省玉树县的州府--结古镇,刹那间变成废墟。

那是个令人心痛的清晨,在地震来临的最初几分钟,住在哥哥家的才哇被这巨大的震颤给震懵了,回过神以后他立即冲出家门,开车赶往扎西大同村。他要回家,他知道,作为村干部,这一刻,他要和他的村民们在一起。

然而,这时的才哇看到,平日的家园已是满目疮痍。一路上,到处是坍塌的房屋和受伤群众。想着那些倒塌的房屋下急需帮助的生命,才哇决定停下来,和当地的村民一起展开了救援。

最初的慌乱过后,幸免于难的人们,不分民族、不分性别,甚至不分年龄,都投入到救援之中。

生命,大家都是有生命嘛,那些救上来的人毕竟活着。

经历寒冬的人,才知道太阳的温暖,经历灾难的人,痛苦的人,才懂得人间的真情。

”救人、快救人",才哇带领大家一边呼喊着,同时用双手在废墟里刨挖着,一直没有停歇下来。在这片废墟上,这个47岁的藏族汉子,这个宽厚的背影,这张黑红的脸膛和坚毅的目光,给悲伤的人们带来了信心和勇气。

这时女儿打来电话,告诉他,家里的房子全部塌了,妈妈、姐姐和侄子都被压在下面。但是,才哇还是选择了留下。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焦急的女儿又一次打来电话,告诉他3位亲人已经遇难的消息。才哇对女儿说:等我安顿好这里的人,就马上回去。

放下电话,才哇继续在废墟中刨人,先后又有3个人被他徒手刨了出来,其中两人生还。这时的才哇急忙往家中赶去,路边又有许多受伤的村民求助,才哇只好又将4名重伤者先送到医院。就这样,才哇在回家的途中,不停地将被救群众,从现场送到医院,来来回回救助了30多名伤员之后,才哇才回到家中,这条不长的回家之路,才哇用了几乎一天的时间。

而这时,呈现在他眼前的是刚从废墟中挖出来的3位亲人的遗体,这个坚强的藏族汉子,忍不住泪流满面。玉树结古镇,在那个夜晚,人们点燃了千盏酥油灯,告慰逝去的生灵。

震后第二天,在结古镇群众安置点,玉树赛马场边的一处空地上,在才哇的带领下,几十顶帐篷整齐地围成了一个四方形的院子,几十户扎西大同村三社的村民成了一家人。

这之后,才哇几乎没有离开过救灾物资发放现场,印在人们心中的就是很多人都很熟悉的那个场景――青海省委书记强卫在救灾现场与才哇相拥而泣。

青海省委书记 强卫:“这两天一直为村民在奔波,在忙碌,在服务。确实更深地体现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我感谢你”。

第三篇:感动人物

获得“感动中国”2012人物荣誉的有:

用生命托起战机,最终倒在工作岗位上的航空英模罗阳;

一生奉献给核事业,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的科学家林俊德;

在南海默默守礁二十年,为气象观测做出巨大贡献的海军气象工程师李文波;为救出学生失去双腿,被网民赞为最美女教师的张丽莉;

为保障农民工利益,多次到企业卧底打工的“民工”局长陈家顺;

坚持五年背着生病母亲上下班,为年轻人作出榜样的孝子陈斌强;

丈夫背着妻子,坚持20多年在大山中行医的乡村医生夫妇周月华、艾起;因病去世并把器官捐献给他人的十二岁女孩何玥;

备受思乡之苦,为上百位老兵带回骨灰的台湾老兵高秉涵;

坚持十四年,以家庭的力量撑起爱心小院的农家妇女高淑珍。

此外,“感动中国”还向公安部湄公河“105案”专案组表达了特别致敬。

第四篇:2014感动人物

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看了感动中国后,总觉得那些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

在2014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虽然感动我的人有十个,有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有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有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平但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

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

还记得那撼动心灵的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是他让我感受到了崇仁厚德!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

用心去看世界,去发现细节的感动吧!

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在今天晚上,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个电视节目——《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在十个感动人物中,有两个人物感动了我。

他是一个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的学生。但毕业后的她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留在城市里工作,而是回到了自己家乡唯一一间学校里当老师。每年,为了把学生们安全送回家中,她要陪学生们一起过冰河、溜铁索.这些年来,她自己的女儿从两岁起就寄养在拉萨的爷爷家,她的女儿与她仅仅见过四次面。2013年时,被评为了“最美乡村教师”。她就是格桑德吉。

我觉得格桑德吉有一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当她毕业后,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很多人都不识字,她不想让下一代的人也不识字,就放弃了在城市里工作,回到家乡教书。我要想格桑德吉学习她舍己为人的精神。

第二个人的名字叫——姚厚芝。她在2006年被查出乳肿瘤,面对高额的手术费,她只能采用药疗。

2009年她从电视上得知,十字绣可以卖的了钱,就买了一副长6.5米,宽0.8米的《清明上河图》十字绣。从此,姚厚芝每天绣十字绣长达十七个小时。经过了三年五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幅需要127万针绣成的《清明上河图》绣好了。姚厚芝想要将这幅十字绣保存下来,等孩子们需要用钱时才将十字绣卖了,换钱用。姚厚芝她这种与病魔做抗争的同时,还为自己孩子着想的精神,令我非常感动。虽然患了乳肿瘤,不能大动,但她为了自己孩子的未来着想,依然坚持下去,这种母爱是世界上最真挚的情感。

我为格桑德吉和姚厚芝的精神感动。因为他们教会了我坚持就是胜利和舍己为人的精神。

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今晚与好人相约

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今晚在寒冷的夜晚,深圳今夜只有5度,算是比较冷的一晚了,锻炼回来,偶然打开电视,这一年里他们让你心生温暖?让整个中国动容?我伴着寒风凄冷专注电视荧屏,观看“中国人的精神史诗”,为至真至情的故事落泪,向至刚至伟的面孔致敬!迷茫的我找到心中的理想,教育我平凡但不能懈怠。最让我感动的是退休后20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胡佩兰;好人!好幽默!有医德!济世良医!一生全部奉献社会,因为有的大爱她生命的长度很长——98岁,可惜已经走了,但是我认为很圆满,她教育后人,永不停息为社会做事,力所能及就好。当感觉自己老了时看到老奶奶还在工作到生命的尽头感到是惭愧让我们精彩简单的采访对话吧:

白岩松:奶奶,你这么长寿还能工作,秘密是啥啊?

胡佩兰:情感投入。

白岩松:你最怕啥?

胡佩兰:躺在床上不能动。

白岩松:你最高兴的是什么?

胡佩兰:我最高兴的是看着病人痛痛苦苦而来,高高兴兴地走,我最高兴。

白岩松:你最不喜欢什么事?

胡佩兰:躺在床上不能动,光睁着双眼给人家要钱。(那样)心情不好,啥也不好。

白岩松:你准备一直为别人看病,还打算看多少年的病?

胡佩兰:我打算活一天看一天。多活一天,多看一天,多给国家一些报效。

白岩松:你觉得医生是个什么样的职业啊?

胡佩兰:医生是一个有博爱精神的职业,应该感情投入的职业,应该是有医德的职业。不应该光看着钱。

白岩松:这一辈子开心吗?

胡佩兰:开心啊!大家都对我非常认可,我非常开心。我最开心的就是我能长寿。

白岩松:我们都祝您长寿,谢谢您。

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今天,胡医生用医德弥合了医患间的裂隙,更难得的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传奇人物传奇事迹能不震撼吗,让我们欣赏一下颁奖词: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

今晚还有两个母亲平凡而伟大。荣誉迟到28年而一生不悔的湖北见义勇为好市民方俊明;荣耀更适合他的老母亲!几十年如一日的关怀„„年过花甲的老人背着儿子下床,将爱生活的勇气给儿子。还有为子女筹学费,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河图》的重病母亲姚厚芝。生儿育女,得了乳腺癌,看不起病!只能用生病的身躯,为儿女缝出6米的刺绣,三年半时间一针一线慈母手中线贫贱不能移只希望上天多给这位草根母亲多点时间,爱的力量征服病魔。

当然感动的是91岁的老阿姨守护开国将军梦想,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革命老人龚全珍;今晚又一次看到这个伟大的将军夫人,春晚的舞台曾见过,当时还不知道她的事迹,春晚选她是正能量,她随将军回江西老家,一辈子为乡村教育事业,将有限的退休金一次次捐献给山村的孩子和教育事业,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点点感受人物事迹说不完,每年如此,看到就是一种精神的洗礼,这个节目太出彩了,应当在黄金时候在播,感动更多人增加社会的正能量!

奖典礼令我泪流满面,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这么多感人的事迹和值得感动的人。这些感动不是因为脆弱,不是因为悲伤,而是“感动”激发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有种情怀是流露自内心的爱给予社会家庭幸福真情洒向人间„

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期盼已久的《感动中国2014颁奖典礼》终于在2014年2月10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了,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获奖者,有为了国家核潜艇研制而隐姓埋名的英雄;有几十年自己拾破烂,从没有穿过像样的衣服,却把钱给了那些需要上学的孩子的老人;有的为亲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了华夏儿女。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一个信念,‘爱祖国,爱他人。’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

他们虽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们却充满着微笑来到颁奖典礼舞台上。他们给国家、社会、他人带来多么大的正能量。观后心理暖烘烘的。热乎乎的。想一想自己、看一看周围很多人,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在这些人的事迹面前,真应该好好想一想今后怎么活着。

看着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和他们的英勇事迹介绍,看后我非常感动,心情有些澎湃也有些激动,眼泪也是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他们的事迹值得我去学习和深思。正是有了他们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才使我们现在过上了幸福安稳的生活,世界上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母亲默默的付出只为能够让孩子过的更好,她从未想过你能回报她点什么,她的一生都在为你担忧和操劳,从来不会抱怨“累”,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妈妈我爱你!

看了今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又想到了“感动中国”十几年来伴随在我们身边的这些可歌可泣的人们,他们崇高的人格,为国为民的伟大理想和让人泪不能止的事迹都让我感到我如此渺小,我需要做的还有许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感动中国”精神和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的努力奋斗,中国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一定笔直又开阔,是一条光明大道!

以前真的很少关注CCTV1的节目,大概是从中央大刀阔斧反腐倡廉开始吧,今天碰巧看到2013《感动中国》,我也被各种正能量好好感动了一把,感叹他们是怎么做到的,真的挺不容易的。

感触最深的是胡医生,退休后20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胡佩兰。颁奖辞: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

现在医患关系那么紧张了,医生都像胡医生一样高的医德就好了。记得小时候感冒一般都是去附近诊所看好的,现在一个感冒去医院也要左检查右检查,一大堆检查之后再开一堆的药,怎么就不能捡便宜的药开,捡重要的检查做?还好至少还有一位楷模被我们知道,尽管她已经离我们而去,她的精神值得现在所有的医生来学习,能做到活一天为社会贡献一天,真的很难,不过胡医生做到了,谢谢她!

另外一位让我很感动的是拾荒老人刘爷爷,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颁奖辞: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追求金钱,名利俨然是这个世界的价值观了,但就是在一位老人身上,我看到了向前的力量,一个人不论有钱没钱都是一日三餐,一个人不论有没有名气睡觉的时候都只需要一张床,物质真的那么重要么?是的,我们离不开钱,但是我们可不可以有钱还有爱心,人在做天在看,当我们老了的时候,当我们到最后的那一天,我们留给后人更多的是精神世界的财富,刘老爷子艰苦的生活并没有阻止他的爱,我们哪里有什么理由放弃爱呢?每个人都该爱自己,爱别人。这位将军夫人一句话,值得我们所有人反省,守护开国将军梦想,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革命老人龚全珍。

颁奖辞:少年时寻见光,青年时遇见爱,暮年到来的时候,你的心依然辽阔。一生追随革命、爱情和信仰,辗转于战场、田野、课堂。跨越人民的敬意,是你一生最美的勋章。

“做一辈子的好人不难,只要每天检查检查自己”,每天都想想自己哪些做的好,哪些可以做的更好?我从来都不知道这个道理?不过,我相信我是知道的,只不过我觉得没有人做得到,现在有人做了,原来真的只要每天反省检查就能做好,这就是正能量,我们每天反省检查就能做好,这个道理在龚老师身上得到了完美诠释。

正能量:“做一辈子的好人不难,只要每天检查检查自己”,从我做起,从你做起!

感动中国让我们明白,自己的路该怎么走;感动中国让我们清楚,人的梦想该如何做。

感动中国让我们知道人应该懂得关爱和感恩,懂得坚强和坚持;感动中国激励我们年轻人前行和进步;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感动一直在传递着和发扬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爱和梦想被点亮,愿好人一生平安,愿善良的人,收获福报,祝福您们健康长寿。

2014感动中国观后感

2014感动中国人物播出了,一直到播出结束,QQ空间上未见相关内容刷屏。看来我的好友是没有多少关心感动中国的了。我很愤慨,可是冷静下来一想,不对,有两个因素:第一,上QQ刷空间的本来就大多是比较爱玩玩世不恭的孩子,他们这个群体看感动中国的概率本来就低,看的孩子可能在QQ空间上不是特别活跃,不会什么都往空间上发;第二,央视的预告一直不说具体什么时候演感动中国,如果不是在姥姥家看了会电视,我也不知道今天就演感动中国,所以还要等待后续的发酵。

看完感动中国,我真心觉得,闲着是罪恶的,浪费钱也是罪恶的。闲着,其实就是浪费时间,那么概括起来,浪费是罪恶的,应该怎么办?应该珍惜,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珍惜金钱,珍惜资源。当有真的感触的时候,这些词句就不是空话和口号,不空洞也不高大。98岁的胡佩兰奶奶一生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格桑吉德教书的那个地方,拍的那个小孩子,穿的那么脏,那么破,我们随便给他们一点也是好的,既然如此,我们怎么好意思浪费,怎么好意思随便把衣服什么的丢掉,应该捐出去。还有捡破烂资助孩子上学的刘盛兰爷爷,他活的那样勤劳;还有为孩子凑学费在生命的最后抢时间为孩子们绣制清明上河图的母亲姚厚芝,时间对她来说多么宝贵,我想她每天都会企盼哀求上天能多给他一点时间,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你所浪费的今日,是昨日殒身之人所期盼的明日。

有的时候我会觉得闲,会觉得不知干什么好,好像找不到意义所在,而现在,在刚看完感动中国人物之后的强烈感情下,我觉得,有一件事,我们可以花大量的精力去做,以后忙完自己份内的事也不会觉得闲得慌,那就是:慈善。有时候我也会想,有什么好捐助的啊,他们有那么穷吗,再说政府干嘛去了?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没有同情困难人群的感情基础,我没有见过那种场面,或者通过媒体看过几眼已经被岁月冲淡了,但是一旦把那个画面放到我眼前,我会被震撼,然后内心柔软的说不出话来。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成长环境艰苦的孩子长大了会更加惦念自己当初那种穷乡僻壤,会更加懂得同情困难的孩子,不是说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孩子心硬,而是他们没见过,没有那个触动。所以说,让所谓温室里的花朵去“体验生活”,体验苦,生活的苦,真的是有意义的。

真的是有很苦的地方呐,真的是有需要捐助的地方(不过还是建议有可能的话少通过红十字会神马的中间途径)。还看到因为急着救孩子跳水导致高位截瘫的方俊明,很欣慰他工作的工厂很够义气,他的母校也很好,会有孩子们组成专门的义工团去陪伴他,其实这就是他们学校的一个精神楷模。还有自己捡破烂省吃俭用的刘盛兰老爷爷,在他家里的墙上贴着义工团的孩子们去陪伴他的照片,他说这让他很温暖,我当时就想,原来义工团的工作真的是有意义的,有舍友发说说表示做义工很有意义因为老人们很开心,我当时还想她太傻太天真,你们去哪儿说一些不用不痒的话能有什么用呢,真的能帮到什么呢,但也许义工活动真的有它存在的价值。但是转念一想,做义工也要有好的心理准备,因为毕竟很多需要义工帮忙的老人居住条件也不是很好,做好吃点苦头的心理准备再去。

今天晚上含着眼泪看完央视播出的,2014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感受颇深!我被他们的杰出事迹感动着!一个捡破烂为生的古稀老人,能省吃俭用数年来捐出十几万元钱,资助那些上不起学的学生。一个身患绝症的村官,能把自己的百万家产,都用到了村里的公益事业。自己到最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她叫唐爱兰,她说的一句话更让我感动!那就是你对大家付出了真诚,大家就会对你付出真诚!绝对真理!一个九十多岁的老将军夫人,放弃安逸,回到艰苦的农村生活,用他一生的付出实现了自己的崇高理想!还有身患绝症的母亲用几年的时间绣出清明上河图,用生命诠释伟大的母爱!还有为了救人落下终身残疾,笑对人生无怨无悔的见义勇为的英雄!还有义字当先为牺牲的战友守墓三十年的守墓人。还有为了孩子们上好学舍弃小家的好老师!还有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航天英雄们!等等!他们的事迹使我非常感动!用他们的话说,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辈子做好事就不那么容易了!那需要毅力,需要忍受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善良,正直,乐于助人,坚强,奉献,吃苦耐劳!我要净化自己的灵魂,向他们学习!在有生之年,为大家,为社会多做好事,作善事,做一辈子的好人!

第五篇:感动人物

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林俊德:一生奉献给核事业的科学家,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陈斌强:用行动注解孝德的好儿子》

《何玥:捐献肝肾的12岁女孩》

何玥因捐献器官被称为“最美女孩”,她死前的这个愿望被称为“最美遗愿”。

《陈家顺:受民工爱戴的基层好干部》

《高淑珍:河北的爱心小院》

《张丽莉:最美女教师》

《高秉涵:见证海峡沧桑的台湾老兵》

《周月华、艾起:残疾乡村医生夫妇》

《罗阳:用生命托起战机的航空英模

1、黄旭华【获奖名片】:誓言无声【简历】隐姓埋名30年

核潜艇之父

【颁奖词】:时代到处是惊叹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推选理由】:阎肃:试问大海碧波,何谓以身许国?青丝化作白发,依旧铁马冰河。磊落平生无限爱,尽付无言高歌!

胡占凡:抛家舍业,隐姓埋名,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却把名利看的淡如水。黄旭华,以及许许多多像黄旭华这样的人,是中国知识分子中最优秀的一群。

孙伟:中华民族从没有像今天一样需要海洋,而在走向海洋的过程中,更需要一份走向海洋的刚强。国

2、刘盛兰【获奖名片】:崇仁厚德【简历】年届90仍

拾荒助学山东老人 坚持

【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推选理由】 陈雨露:走过古稀,走过耄耋,老人没有更多的言语,独以无声的行动,有力诠释着一个伟大民族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吴孟超:一位普通的老人,靠拾荒资助贫困学生,人届九旬仍不间断。正是这份爱心,这份执着,感动着身边的人。

3、陈俊贵【获奖名片】:心比金坚【简历】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老兵

【颁奖词】: 只为风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你守住誓言,为我们守住心灵的最后阵地。洒一碗酒,那碗里是岁月峥嵘;敬一个礼,那是士兵最真的情义。雪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你种在山顶的松,岿然不动。

【推选理由】: 李小林:“义薄云天”是对陈俊贵最好的评价,他以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尊崇的“义”.黄宏:一口干粮挽救了一条生命,一句嘱托守护了一生。守墓,守望的是战友情。向伟大的战友致敬!

4、段爱平【获奖名片】:一秉至公【简历】努力改变乡村面貌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平

【颁奖词】:山梁挡住了阳光,你用肩膀刚起乡亲的盼望。村庄在渐渐丰满,你的身体却慢慢柔弱。庄稼,总要把一切还给泥土。你贴工,贴钱,贴命,你还贴近百姓的心。

【推选理由】:于丹:很多中国乡村的变化,成就在基层村干部的手里,段爱平就是这样一位村干部,这个嫁过来的媳妇把自己当成了返底村的女儿,扛起了返底村的希望,她就是返底村的底气,她兜住了人心的底。

陆小华:村委会主任可能是中国最小的官,段爱平的当法,是把身家性命都捆一起为村民做事。她虽不识几个大字,胸中却有大义大理。

5、沈克泉 沈昌健:【获奖名片】:梦想天开【简历】35年前仆继、追逐科技梦想油菜花父子

【颁奖词】: 父亲留恋那油菜花开的芬芳,儿子就把他葬在不远的山上。三十年花开花谢,两代人春来秋往,一家人不分昼夜,守护最微弱的希望。一粒种子,蕴含着世代相传的梦想。

【推选理由】: 刘姝威:沈家父子用行动让我们清晰地看到未来中国的农民、农业、农村是什么样的。

阿来:这一对前仆后继的农民父子,顽强地进行着堪称伟大的科学实践。他们接续和光大中国伟大农耕传统的壮举,足以感动中国。

6、格桑德吉:【获奖名片】:格桑花开【简历】悬崖边上护梦人西藏墨脱山区教师

【颁奖词】: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山崖。门巴的女儿执意要回到家乡,坚守在雪山、河流之间。她用一颗心,脉动一群人的心,用一点光,点亮山间更多的灯火。

【推选理由】:杜玉波:培养学生是事业,关爱学生是本能。一切为了学生,这是老师永恒的追求,格桑德吉就是这样做的。

彭长城:不是远大的抱负,只是广阔的胸襟;不是华丽的说辞,只是纯净的灵魂。她是无私的边疆少数民族教师。

王振耀:喜马拉雅山脚下的辛勤园丁,是她让西藏山区孩子们的求学梦照进现实。

7、胡佩兰:【获奖名片】:秋兰为佩【简历】退休

持每天出诊仁医

【颁奖词】: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

【推选理由】:张会军:敬佩,我们只有敬佩。

陈彤: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今天,胡医生用医德弥合了医患间的裂隙,更难得是20年如一日的坚守。

8、姚厚枝【获奖名片】:寸草春晖【简历】子女筹学费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河图》重病母亲

【颁奖词】: 病,压垮了身体,但不能摧毁母爱。草根母亲呕心沥血,为孩子缝补梦想,而深厚的爱,更铺就孩子精神的未来。请上天给你多一些时间,让你把美好的愿望,织进这春天的图景。20年坚

【推选理由】:王晓晖:一个草根母亲当她有意留下自己一生稀缺的物质之时,这种贫贱不能移的坚韧,是她留给孩子们更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何东平:亲情战胜了绝症,母爱征服了困苦。这样的人间传奇,总是充满力量。这力量给人温暖,给人慰藉。

9、方俊明 【获奖名片】:克明俊德【简历】荣誉迟

年而生悔湖北见义勇好市民 28

【颁奖词】: 纵身一跃,却被命运撞得头破血流。在轮椅上度过青春,但你却固执地相信善良,丝毫不悔。今天你不能起身,但我们知道,你早已站立在所有人的面前。

【推选理由】:时文朝:推荐他,是因为他饱受委屈却无怨无悔;在当下“该不该扶摔倒的人”辩论潮中,推荐他,是对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拷问。

余秋雨:推荐方俊明,不仅仅是表彰他,而且是表彰那些大地上天天在发生,却不被我们知道,甚至不被我们理解的高尚行为。

10、龚全珍 【获奖名片】:松筠之节【简历】守护开国军梦想全心全意群众服务革命老人

【颁奖词】 少年时寻见光,青年时遇见爱,暮年到来的时候,你的心依然辽阔。一生追随革命、爱情和信仰,辗转于战场、田野、课堂。跨越人民的敬意,是你一生最美的勋章。

【推选理由】: 陈小川:读她,我懂得了什么是理想主义,而理想主义者可以如何无私。读她,可以让今天的领导干部们净化一次灵魂。

童年:只有心中盛满人间的真情、头脑装满天下的道理,才能通达真理的意义。一位忠于爱情、深明大义的老人,让我们读懂了什么才是伟大的人生。

下载中国电力报感动人物文章节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电力报感动人物文章节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感动人物大全

    1、格桑德吉 格桑德吉,女,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帮辛乡小学的一名教师。 2000年,格桑德吉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她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毅然回到西藏。......

    感动人物观后感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每年一次凝聚中国,感动国人的颁奖典礼已落下帷幕,我的心久久地被牵扯着,被他们的高尚人格与行动所感动着。这种感动犹如是大海中突然涌起的一层海......

    2012感动人物颁奖词

    1.胡忠/谢晓君:怒放高原的并蒂雪莲 颁奖词: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

    感动中国2010人物

    1、科学泰斗——钱伟长 【获奖名片】赤子 【颁 奖 词】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意有祖国 【人......

    感动东明人物

    东明县两教师被评为感动东明人物 菏泽市教育信息网2013-5-64月27日下午,由东明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主办的2012年“农信杯”感动东明十大人物颁奖仪式在县广电中心一号演播大......

    2016感动中国人物

    2016感动中国人物1孙家栋:星斗焕文章 【颁奖词】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 【人物事迹......

    感动人物颁奖词(定稿)

    歹迎辉 他,在我们项目经理队伍中是最年轻的一位,当重庆合武项目在14年8月份突然发生人员变动时,我们需要他这个刚刚毕业不到两年的年轻人,担负起合武项目经理的责任。危难之际,......

    感动校园人物材料

    感动校园人物材料姓名:性别:女年龄:19性格:乐于帮助别人,团结同学,爱好听歌,爱好学习事例:感动原于平凡,榜样凝具力量,2011年10月份的某一天,许苗苗在楼道内捡到五十元钱,交到了我们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