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汶川和玉树震区、三峡库区、交通
【发布单位】国土资源部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10-06-16 【生效日期】2010-06-1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土资源部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汶川和玉树震区、三峡库区、交通干线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地高度重视,启动早、部署实,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的要求和部做出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进入5月以来,江南、华南已出现多次大范围强降 雨过程,部分地区降水量突破历史极限,导致地质灾害多发频发。据国家气象局预测,近期全国大部分地区仍将有强降雨过程,特别汶川部分震区和玉树震区的降水量和降水天数较常年偏多,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高。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多次批示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各省(区、市)国土资源厅(局)要进一步高度重视,充分认识今年极端天气致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异常艰巨,要特别重视交通干线地质灾害防范,切实抓好本省(区、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汶川、玉树地震灾区和三峡库区所在省(市)要进一步采取措施,防范近期强降雨引发地质灾害。现就地质灾害防范有关工作进一步通知如下:
一、各地都要高度重视今年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异常艰巨性,进一步采取措施严加防范
今年极端天气增多,去冬今春西南出现严重干旱、西北出现冰雪融化,进入5月以来南方又连续出现暴雨和局地强降雨,气象部门预报西南沿海台风也将增多增强。受极端天气影响,长期干旱地区再遭遇强降雨,地质灾害明显多发,西北地区年初发生多起黄土崩塌灾害,进入5月以来南方地质灾害呈多发频发群发趋势,近日福建南平、四川康定、广西苍梧等地质灾害均造成较大人员上伤亡。各地要充分认识随着极端天气增多,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已从汛期扩展到全年各个时段,高度重视今年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异常艰巨性,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加强隐患点核查和面上的排查工作,充分发挥群测群防体系的有效作用,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各地要根据灾情险情适时启动相应级别应急预案,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影响力,指导地方政府,动员社会力量严密防范地质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地质灾害防范不仅仅局限于汛期,也不仅仅局限于南方多雨地区。地质灾害防治要全年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各地都要常抓不懈。
二、四川、青海省对地震灾区地质灾害再做一次全面核查、排查
四川、青海两省国土资源厅要组织地勘队伍和专家对汶川震区的都江堰、绵竹、北川,玉树震区的结古镇和扎西科等地在前期调查中确认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一次全面核查,面上进行一次全面排查,特别要对震区恢复重建工程区和群众临时安置区、人员集中区等进行重点核查、排查。核查、排查的结果要及时通知地方政府和施工单位,完善应急预案,根据情况组织搬迁避让、应急处置、监测预警等,并于6月底前,将工作进行情况报部。
三、重庆市、湖北省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再做一次核查、排查
据气象部门预报,今年汛期三峡库区、特别中下游地区将出现集中暴雨天气,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异常严峻,重庆、湖北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复杂性,认真贯彻5月21-22日召开的三峡库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精神,在前期形成的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制度的基础上,近期再安排一次地质灾害隐患点核查和面上的排查工作。核查、排查的结果要及时通知库区地方政府和有关单位,完善应急预案,根据情况组织搬迁避让、应急处置、监测预警等,并于并于6月底前,将工作进行情况报部。
四、加强部门联合,切实落实交通干线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和措施
各地省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与公路、铁路等部门的工作配合,共同做好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要严格按照近日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和铁道部共同下发的关于加强公路和铁路沿线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通知,加强隐患排查、采取防范措施,完善应急预案、适时启动预案,加强主动防范、防止人为灾害,加强会商沟通、实现部门联动,加强工程治理、彻底消除隐患。指导、帮助相关部门做好交通沿线、水库周边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要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将公路、铁路、水利工程等在建项目施工工地的地质灾害防治责任,落实到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施工工地的防灾措施,要限期上报所在地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其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对防灾责任和防灾措施不到位的,要立即限期整改。
五、要落实责任,充分发挥群测群防体系的有效作用
各省级国土资源厅(局)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群测群防体系的有效作用,要在前期工作部署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措施,指导基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即刻通知所有群测群防员上岗到位,对群测群防员组织必要的培训,并确保坚守岗位。降雨期间,每个群测群防点要增加巡查次数和人数,通过安装报警仪器等手段,加密监测,对发现有明显变形迹象的,要及时报告,充分做好应对险情的各项准备工作,遇有崩滑迹象出现,要及时启动搬迁避险预案,坚决果断撤出受威胁的群众,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要在工作中注意发现和总结群测群防的有效做法,及时推广,注意发现和总结表现突出的优秀群测群防员的先进事迹,结合“十有县”建设和“五到位”活动给予表扬和宣传。
六、部建立重点片区专家指导制度、定期召开视频会或调度会掌握实情,会商指导工作
部已于6月16日派出两个工作组分赴四川和青海指导震区地质灾害核查、排查及防范工作。
部将于近日增加一批部级地质灾害应急专家,组织派出7个汛期地质灾害专家组,对18个省(区、市)地质灾害防范工作进行巡查和指导(分组情况见附件)。各专家组在分区巡查、指导地质防治工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对本区域的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建议,部将通过视频会、调度会等方式定期传达国务院领导关于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分析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总结交流各区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验,部署汛期地质灾害防治下一步工作重点。
部领导将于6月底赶赴震区听取四川、青海两省,都江堰、绵竹、北川、玉树四市(地)区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汇报。
附件:汛期地质灾害防范重点地区区片和专家组名单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
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三峡库区高切坡防护工程技术研究大纲-国土资源部
附件1:
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
高切坡防护工程科研项目课题申报指南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高切坡防护工程科研项目的批复》(发改地区[2007]1880号),同意由我办组织开展三峡库区高切坡防护工程科研项目专项研究工作,并要求我办按照科研项目管理有关规定,以招投标形式选择有相应资质等级、技术力量强的科研单位承担研究任务。据此,编制本指南。
一、研究目的
三峡库区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随着大规模移民工程建设和移民城镇发展形成的高切坡,是三峡库区的主要地质灾害隐患之一,加强三峡库区高切坡防护工程研究意义重大。本项目研究的基本目的是,通过系统总结三峡库区高切坡防护工程建设成功经验,深化对三峡库区高切坡地质结构、介质特性、稳定性评价方法、变形破坏模式、防护工程 设计施工、监测预警和效益评价等的认识并取得创新性成果,促进三峡库区高切坡防护工程的科学维护与管理,力争既节省投资,又减少风险,保证工程效益和移民迁建工程的安全,形成我国以三峡库区为典范的先进高切坡防护工程建设与管理模式,提高三峡库区及我国其它地区高切坡防护理论技术和防灾减灾水平。
二、研究内容要求与经费预算
三峡库区高切坡防护工程科研项目分高切坡稳定性及岩土力学参数研究、三峡库区高切坡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三峡库区高切坡监测与预警技术研究、三峡库区特殊岩土体高切坡变形破坏机制研究等4个课题,并分专题重点开展研究工作,要求取得具有创新性的成果。
课题
一、高切坡稳定性及岩土力学参数研究
在三峡库区移民迁建过程中形成的大量高切坡,由于所在区域地质条件不同,边坡介质特性各异,变形破坏机理不同,稳定性差异很大。目前的技术规范都较为粗略,需要根据三峡库区不同岩土类型条件,分析研究边坡岩土力学参 数,确定适用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本课题要求在全面分析总结三峡库区高切坡的基本地质背景、工程地质条件及边坡稳定性评价等工作的同时,重点开展以下4个专题研究工作。
专题1:三峡库区高切坡分类研究。要求从地质(构造)角度和工程角度等,对三峡库区高切坡进行系统分类,建立不同高切坡类型地质模型。按照三峡库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边坡地质结构的分区特点,研究总结三峡库区高切坡典型地质结构模式,常见变形破坏特征,为指导高切坡工程防护和监测提供基础。
专题2:确定高切坡滑面方法研究。目前一般采用人为假定和优化搜索方法确定滑面,其可靠性和实用性较低,需要引入先进的技术方法,科学合理地确定边坡的滑面(或破坏结构面)。包括确定岩质边坡滑面的研究、确定复杂边坡多滑面及其剪出口位置的研究等内容。提出能寻求边坡上可能滑动的所有次生滑面和多层滑面的方法。
专题3:确定岩土抗剪强度参数研究。三峡库区土质边 坡失稳主要是碎石土混合体的滑动,岩质高切坡的破坏主要受结构面,尤其是外倾结构面的控制。要求对三峡库区碎石土强度参数、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非顺层高切坡岩体抗剪强度参数的确定方法等展开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提出实用成果。
专题4:高切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目前,对土坡国内外常用的分析方法多达十余种,必须经过分析筛选,并指出其合理使用范围;对于岩质边坡及岩土体混合边坡、复杂边坡,需要探索适用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地下水对边坡稳定影响,需要研究定量评价分析方法,为科学地设计高切坡防护方案提供依据。
课题考核目标:在研究解决三峡库区高切坡防护工程建设中的重大关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技术问题方面取得实用性成果。全面分析总结三峡库区高切坡的基本地质背景、工程地质条件及边坡稳定性评价等工作并取得成果。
课题经费预算:本课题研究经费预算控制数为280万元。申报基本条件:申报单位具有良好的前期和相关研究基础;具有从事三峡库区基础地质、工程地质研究的业绩。
课题
二、高切坡防护工程技术研究
三峡库区的高切坡,其保护对象主要为移民工程、城镇建筑物及所居住的移民群众,对安全性要求高,而且量大且集中。需要科学合理地设计高切坡防护工程,科学地组织工程实施,从而达到既节约投资,又能切实保证安全的目的。本课题要求在全面系统地分析总结三峡库区高切坡防护工程技术方法与措施的同时,重点开展以下两个专题研究。
专题1:高切坡支挡结构研究。在对三峡库区常用高切坡防护技术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重点针对三峡库区高切坡防护工程中支挡结构设计的计算方法等进一步研究,开发科学实用的支挡结构体系设计、施工技术及实用技术。
专题2:高切坡信息化动态施工技术研究。由于地质条件和岩土环境的复杂性,在高切坡防护工程勘察设计阶段,很难调查得十分清楚准确,导致高切坡防护工程设计与实际施工出现偏差的情况比较普遍;随着施工过程的进行,按逐 步揭露的地质条件而调整工程设计与施工,是难以避免的。需研究一套针对复杂岩土环境的、高效的、可靠的高切坡防护工程信息化动态施工技术支持系统。
课题考核目标:研究提出三峡库区高切坡工程防护方法的适用地质条件、工况条件及其合理结构设计计算方法与优化技术。建立高切坡治理工程信息化动态施工技术支持系统,直接服务于设计与施工和工程的治理效果评价。全面系统地分析总结三峡库区高切坡防护工程技术方法与措施,在工程防护技术方面有创新性成果。
课题经费预算:本课题研究经费预算控制数为120万元。
申报基本条件:申报单位具有良好的前期和相关研究基础;具有从事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包括滑坡、高切坡等)防治工程研究的业绩。
课题
三、高切坡监测与预警技术研究
高切坡的监测技术目前主要停留在常规方法手段上。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快速、精确、有效地获取高切坡异常信 息,及时传输、处理信息,进行准确的预报预警,尚有大量的技术难题需要攻关。本课题要求在系统总结三峡库区高切坡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成果的同时,重点开展以下两个专题研究。
专题1:高切坡防护工程监测方法研究。包括地表变形观测和深部观测研究,主要研究各种监测方法的有机结合,以尽可能少的监测工程量和资金投入,达到有效控制高切坡主体工程的形变条件,探索对于长期、常规性的高切坡监测工程,从监测技术、工艺、信息传输、现场管理等多方面深入研究,产出实用成果;群测群防观测研究,针对三峡库区高切坡群测群防的具体监测指标、判别标准、预警界定等,研究建立规范的监测指标体系。
专题2:高切坡防护工程预警系统及方法研究。地质灾害预警指标和级别的确定实际情况是非常复杂的。为建立科学、准确、可操作的三峡库区高切坡预警系统,需要在高切坡危险度区划、易损性评价和获取监测信息等工作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地质灾害形变基本理论方法,开展以3S技术、网络数据分析和管理为核心的高切坡防护工程监测预警信息系统研究,开发高切坡防护工程区域预警分析系统、单体高切坡防护工程预测预警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及演示系统等高切坡灾害预警系统,在变形量预警研究、触发量预警研究、高切坡灾害预测研究、高切坡灾害应急反应系统研究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课题考核目标:研究提出三峡库区高切坡的地表变形观测、深部变形观测、群测群防观测及高切坡监测信息传输和管理的实用成果,为提高三峡库区高切坡监测效益提供技术支撑;初步建立三峡库区高切坡危险度区划与易损性评价系统,开发以地理信息系统和减灾防灾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的高切坡预警系统和高切坡灾害应急反应系统,促进提高三峡库区高切坡灾害预警能力。系统总结三峡库区高切坡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成果,在监测技术与预警方法上有创新。
课题经费预算:本课题研究经费预算控制数为230万元。
申报基本条件:申报单位具有良好的前期和相关研究基 础;具有从事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包括滑坡、高切坡等)监测研究的业绩。
课题
四、特殊岩土体高切坡变形破坏机制研究 三峡库区岩土体类型多样。三峡库区广泛分布的巴东组泥灰岩、膨胀岩及残积层膨胀土、软硬互层(夹心饼干)岩体等特殊岩土体中的高切坡,稳定性普遍较差,需要特别关注,深入研究。本课题要求在全面分析总结三峡库区高切坡岩土体类型及其变形破坏机制与相应防治技术的同时,重点开展以下3个专题研究。
专题1:巴东组泥灰岩特性及变形破坏机制研究。巴东组泥灰岩在库区广泛分布于巴东县、巫山县和奉节县,这类岩土边坡时常产生大范围“结构崩溃”破坏,难于防护,需专门研究分析其破坏机理,为有效防护提供技术支持。
专题2:膨胀岩土特性及变形破坏机制研究。膨胀岩及膨胀土高切坡在库区广泛分布于涪陵、丰都、忠县、万州、云阳一带。这类膨胀岩土由于其本身的膨胀特性,高切坡防护需要有专门措施,其变形破坏机制需要进行系统的专题研 究。
专题3:软硬互层岩体特性及变形破坏机制研究。“夹心饼干”式的软硬互层地层在云阳县及以上库段分布普遍,这类地层高切坡变形破坏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差异风化造成“岩腔”,位于“岩腔”之上的岩体失去支撑而产生崩塌。重点需要进行“夹心饼干”中泥岩层与砂岩层风化速率及其差异研究,崩塌破坏过程的现场观测和室内模拟研究,软硬互层岩体高切坡排水和工程防护技术方法研究,膨胀性软夹层型红层滑坡形成机制及防护技术研究等。
课题考核目标:研究提出三峡库区巴东组泥灰岩、膨胀岩及残积层膨胀土、软硬互层岩体等特殊岩土体高切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建立分析、评价与预测模型,提出防范变形破坏的关键技术要求和对策措施。要求全面分析总结三峡库区高切坡岩土体类型及其变形破坏机制与防治技术,并在特殊岩土体类型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
课题经费预算:本课题研究经费预算控制数为150万元。申报基本条件:申报单位具有良好的前期和相关研究基础;具有从事三峡库区岩土力学、地质灾害(包括滑坡、高切坡等)研究的业绩。
三、研究组织管理
本项研究工作在国务院三峡建委办公室移民安置规划司的组织下,分课题开展研究工作,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课题承担单位及参加单位,依据科研项目管理有关规定,组织开展项目研究工作和成果评审验收工作。
要求各课题研究紧密结合三峡库区的高切坡防护项目实施而进行,针对三峡库区高切坡勘察、设计、施工、监测、维护管理等的实际需要,及时提交能用于生产实际的中间成果,指导高切坡防护工程建设或提供技术支持、示范。
四、进度计划
2008年4月-5月,确定课题承担单位,审定项目设计书,下达研究计划。
2008年6月-2009年8月,全面开展项目研究工作,结合实际需要,及时提交供实际生产应用的中间成果,开展 科研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学术交流与应用推广活动。
2009年9-12月,最终成果评审,验收。
五、申报材料
1、根据本指南要求,参照《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高切坡防护工程科研项目课题(专题)申报书》(附件2)填写申报材料。
2、申报工作自本指南公布之日起开始,至2008年4月20日结束。申请指南和申报书可向国务院三峡办移民安置规划司索取,也可在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国土资源部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及相关网站上下载。
3、课题(专题)申报书A4打印,由申报单位盖章后一式10份,送国务院三峡办移民安置规划司或通过邮局寄递。邮局寄递截止时间以邮戳为准,并应在截止日前电话通知联系人。
4、申报书要求密封,并在封面上写明申报课题或专题名称,申报单位,联系人及联系电话(保证畅通)。对所申报材料将统一拆封评议。
六、申报要求
1、申报单位可按课题或按专题组织申报。
2、申报单位要紧密围绕本指南的研究内容要求,编制课题或专题申报书,超出本指南研究内容要求范围的申报书 不予受理。申报书表达的研究思路要清楚,技术路线先进,考核目标明确。
3、申报单位应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事业单位,具备地质灾害勘查或设计甲级资质。
4、申报课题或专题负责人应是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具有副高以上技术职称的研究人员,学风端正,治学严谨,申报时年龄不超过60周岁,有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业绩。
5、课题负责人用于课题研究的时间每年不少于6个月。每个申报单位及课题负责人最多可申报两项本课题或专题,但原则上只能承担一项课题或专题。
6、课题研究鼓励研、学、产联合申报,鼓励匹配研究经费。联合申报单位各方需签订共同申报协议,明确各自承担的研究工作及责任;匹配研究经费需附有效证明文件。
二○○八年三月十四日
第三篇: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管理工作的通知
【法规名称】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管理工作的通知 【颁布机构】 【发 文 号】 【颁布时间】 【实施时间】 【效力属性】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
国土资厅函〔2011〕908号 2011-10-12 2011-10-12 有效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管理
工作的通知
各省(区、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它直属单位,各项目承担单位、协作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工作,提高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的预算执行和经费使用效率,依据财政部、科技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试行办法》(财教(2006)219号)、《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8)191号)和《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预算执行管理的通知》(财教(2011)227号)的要求,部决定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的管理,并组织集中开展项目检查。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专项的管理
(一)进一步完善组织管理体系
部科技、财务主管部门负责专项的组织实施和监督工作。各省(区、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等主管单位为监管责任主体,要进一步健全管理体系,做到职责到岗,精心规划、部署、负责组织实施。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本省(区、市)和局属有关单位承担项目/课题的过程管理,组织项目成果和技术交流,参与检查、评估和验收工作。
项目承担单位要按照法人管理责任制要求,对项目、课题任务的实施负责。按照任务书的要求落实配套条件,完成预定目标,负责实施过程中的经费管理、会计核算及资产管理等工作,组织编报执行情况报告、预算执行(网上)报告和有关信息报表,及时报告项目执行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接受和配合组织实施部门的指导、检查和验收。
(二)进一步加强科技经费的监督管理
建立科技经费预算安排与预算执行情况挂钩制度。有关项目承担单位应于每年8月5日、11月5日前将7月31日、10月31日两个时点的项目经费预算执行情况报部。未达到考核指标要求的,将严格按照财
政部的有关规定,在下一预算安排中进行调减。
严格执行项目专项决算和财务审计制度。项目承担单位应按照规定编制项目经费专项决算,与执行情况报告一并报部。项目完成后,部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分类组织对项目的财务审计,财务审计是财务验收的重要依据。
(三)进一步加强项目的过程管理
加强对重大、重点项目的监督检查。部科技、财务主管部门,依托各省(区、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定期组织对项目的中期检查和现场抽查,重点了解项目的进展、经费使用效率和阶段成果,加强项目承担单位和协作单位的沟通,督促项目实现预期目标。
建立科技成果简报制度。项目执行过程中产生的,技术上有重大创新、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或有重大推广应用价值、产业化前景及经济效益显著的重大科技成果,项目承担单位、协作单位应及时以简报形式报送部科技主管部门,由部汇编《行业科研专项进展简报》并统一发布。
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科研团队的管理。进一步强化对科技人才的培养,设立首席科学家(专家),负责项目实施的技术管理和协调,组织技术交流。对于完成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任务出色,有领军人才,国内一流,专业、年龄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研发团队,经评估认定一批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团队。
建立科研任务和预算执行进度通报制度。部根据执行情况报告、中期检查结果、预算执行情况,定期汇总通报有关情况,进一步强化科研任务和预算执行的统筹管理。
二、认真做好专项检查工作
(一)检查内容
1.专项管理制度落实情况。按照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关于专项管理的相关文件以及本通知的要求,对项目组织管理机制、财务管理以及项目监管和考核等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2.资金使用和成效。检查科技经费的使用情况,是否按照要求网上填报预算进度,资金使用后的成效。
3.项目进展及成果。检查项目是否按照任务书开展工作,是否按照进度推进并实现阶段目标。检查项目取得的成果及转化应用情况。
(二)检查方式和进度安排
本次检查采取单位自查、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及中国地质调查局等主管单位检查、国土资源部抽查的方式进行。
1.2011年10月,承担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的单位,按照本通知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组织总结项目立项以来的实施情况、预算执行情况和阶段性科技成果,认真填写《项目执行情况报告》(附件1)和《项目进展简报》(每个项目限1000字以内,并附相关成果进展图表、图片。);组
织编制2010项目经费专项决算;按时报送至10月底节点的项目经费预算执行情况。有关项目协作单位要积极配合承担单位做好项目总结、资料提供等工作。相关材料经主管单位审核后于2011年12月10日前报送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财务司。
2.2011年11月,各省(区、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中国地质调查局等主管单位负责组织开展本辖区/本单位项目的检查工作。
各省(区、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中国地质调查局等主管单位对承担单位报送的材料进行审核,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实地核查。检查完成后形成总结报告,填写汇总表(附件2),于2011年12月10日前报送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财务司。总结报告主要包括:完善管理制度以及本通知要求落实情况、经费使用情况和成效、对进一步做好专项工作的意见建议。
3.2011年12月,国土资源部组织专家对部分省(区、市)项目、重点项目进行抽查和财务审计。抽查采取听取汇报、查阅相关资料和现场检查等方式。抽查和财务审计安排另行通知。
三、有关要求
(一)注重建立科技创新的长效机制
各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有关主管单位要按照部署,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全面、系统掌握有关科研单位的情况,督促做好工作,并以检查为契机,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新机制。
逐步完善绩效评价制度。部每年根据财政部的批复制定项目计划,并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绩效考评。各单位项目执行情况报告、中期检查结果、预算执行和财务审计情况、项目成果和效益均为绩效考评的重要指标。考评结果将作为今后立项、确定预算和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
(二)有序推进各项目工作
各单位要按照有关文件和任务书的要求有序推进各项研究工作。项目承担单位和协作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执行项目预算,专款专用,并确保自筹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应严格按照财政部的要求,于每季度第一周在财政部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二○一一年十月十二日
第四篇: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简化报国务院批准的建设用地审批工作程序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1〕43[定稿]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简化报国务院批准的建设用地审批工作程序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土资厅发〔2001〕43号(2001年5月30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计划单列市土地管理局(城乡规划土地局、规划国土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土地管理局:
根据《关于加强耕地保护促进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土资发〔2000〕408号)精神,在《关于报国务院批准的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0〕201号)基础上,现就进一步简化报国务院批准的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工作程序和报批材料问题通知如下:
一、依照有关规定受理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对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用地是否符合国家供地政策和地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补充耕地资金是否落实、是否按规定办理压占矿产和地质灾害评估有关手续等问题预审后,提出肯定性意见的,用地正式报批时,附上预审通过意见,部不再对已预审内容进行重复审查。
预审通过但对上述问题提出完善性意见或预审后情况发生变化的,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需作局部调整、补充耕地资金需进一步落实、需补充完善压占矿产和地质灾害评估有关手续、项目初步设计发生变更等,省级以下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要督促落实预审意见,在建设用地正式报批时,对有关情况作出说明。
二、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迁建用地,可以依照有关规定按城市、村庄和集镇建设用地范围内分批次用地报批,由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人民政府批准农用地转用,可不随同坝区、水库淹没区及专项设施迁建用地报批。
三、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按照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生产计划,于每年年初,向拟钻井区域所在地市、县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通报产能及配套设施拟使用土地的有关情况,先按临时用地申请办理有关手续;每年下半年,再一次性由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将产能及配套设施所需建设用地进行汇总,依法申请办理正式用地手续。
四、输变电所、塔基,输油、输气、输水管道的增压站、检查站及导航台、站,粮食储备库等同类、多点工程用地,可由项目所在地市、县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分别组织报批材料,根据建设项目的总体设计,以省为单位一次性按规定程序报批;分期建设的项目,可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的方案以省为单位分期报批。
五、城市道路、管线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小部分建设用地确需超出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的,土地利用规划可作局部调整,规划局部调整方案与建设用地同时报批;道路、管线工程等单独选址项目,确需进入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的(简称圈内),圈内部分的用地可以随同该工程的圈外用地一同按单独选址项目要求报批。
六、预审通过需报国务院批准的单独选址项目用地和需报国务院批准的城市分批次用地,在用地正式报批前,一些任务重、施工期短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军事国防等特殊项 1 目的控制工期的单体工程,如公路(包括城市道路)、铁路的桥梁、遂道,水利(电)枢纽的导流(渠)洞、进场道路等,在查清所需使用土地的权属、地类、面积,兑现被用地单位群众的地上附着物和
青苗补偿,妥善处理好先行用地有关问题的前提下,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会同省级计划主管部门提出先行用地申请,报部审查同意后,可以先行用地。
七、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正式报批时,应附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和勘测定界图。但大型交通、能源、水利、矿山、军事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部分区段,因地形地质情况复杂,确实无法在报批建设用地前完成土地勘测定界工作的,可暂不附该地段的勘测定界有关图件资料,由项目所在地的市、县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批准的工程初步设计,进行现场踏勘,实地调查用地范围、土地权属、地类、面积等,在1∶1万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标明用地范围。土地勘测定界工作必须抓紧完成。
八、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在正式报批时,“建设拟征(占)地土地权属情况汇总表”中“土地总面积”和“其中:耕地”两栏可不再填写。
九、符合已发布建设用地指标规定标准的单独选址建设项目,建设用地正式报批时可不附项目总平面布置图或线形工程平面图。
十、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和城市分批次用地需补充耕地,使用补充耕地储备库内耕地进行“先补后占”的,可以实行台帐管理,进行指标划转。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能出具储备库中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验收证明,并在已往建设用地报批时上报建设项目的补充耕地位置图的,可在补充耕地方案备注栏中对已上报过的补充耕地位置图的图幅号、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名称、规模和指标划转后剩余耕地的数量作出具体说明,在建设用地正式报批时可不再上报该补充耕地位置图。
2001年5月30日
发布部门:国土资源部
发布日期:2001年05月30日 实施日期:2001年05月30日(中央法规)
第五篇: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收费公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国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xiexiebang.com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