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省首个设计类产业园区的建设者--邓斌2
山东省首个设计类产业园区的建设者――邓斌
邓斌同志,男,50岁,高级工商管理硕士,是青岛创意100文化产业园总经理,国内资深创意产业运营专家。
邓斌同志出生于广东省五华县,1977年参军,历任海军北海舰队航空兵通讯修理所学员、海军第四三零八工厂技术员等职,退伍后步入青岛商界发展,历任北海文化用品公司经理、麒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麒龙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职。21世纪初,当创意产业进入中国,许多人还看不懂,不理解的时候,他却凭着多年的职场历练与敏锐的商业直觉,看到了创意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日后不可限量的广阔发展前景,毅然投身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浪潮当中。经过长期不懈地研究与学习,他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高端、高效、高知识、高文化、高技术”特性有了深刻全面的理解,更认识到开展以创意、设计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不仅将会是现代服务业的又一重要业态,而且对促进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有机结合,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实现国民经济质的提升具有巨大支撑作用。
2006年,由他主持设计并建设的山东省首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青岛创意100文化产业园”,在南京路100号原“青岛刺绣厂”老厂区的基础上破土动工。作为省内首个由老厂房改造创意园区的设计项目,在他的参与下,项目在改造方式、设计理念、规划布局、业态集聚等方面均进行了大胆创新,同时在运营理念、盈利模式、增值服务等方面也有独到建树。
项目设计并建成后,作为运营商,他又认真执着地建设、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平台,积极探索当今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平台的市场化运营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并结合政府指导、企业主导和市场化运营的经营思路,提出了打造“产业生态环境”的为重点,通过营造创意氛围、引进配套文化业态(如书店、咖啡厅及公益图书馆等)大力吸收文化创意企业入驻,实现了业态的集聚。目前,园区总入驻率达98%,其中文化创意类集聚比例达95%。6年来,园区创意设计对相关产业的拉动已达65亿元,带动就业达3900余人,园区已成为一个运营比较成熟、业态相对纯正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也是山东省、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园区,为山东省、青岛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聚与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园区先后获得“全国重点版权示范园区”、“山东省重点服务业园区”、“山东文化企业30强”、“‘文化齐鲁、创意山东、品牌100’—2012山东十大文化产业园区”、“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十大龙头企业”、“青岛市重点服务业集聚区”、“青岛市著名商标”等国家、省、市级荣誉50余项,同时园区还是“中国工业设计产业园区联盟”、“青岛工 1 业设计协会”会员单位、半岛蓝色经济区试点企业,“创意100”品牌在青岛市、山东省乃至全国文化创意产业领域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1. 园区概况
1.1 项目名称:青岛创意100文化产业园 1.2 项目地址:青岛市市南区南京路100号
1.3 项目功能:以工业设计、原创礼品设计、广告影视制作等为主,集文化创意、商务、休闲、餐饮、旅游、展示交易等多元商业组合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园区2013年已申报“青岛市工业旅游3A景区”,未来园区也将成为一个集工业旅游与文化创意为一体的主题功能景区。1.4 用地面积:15亩 1.5 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
1.6 园区配套:包括旅游信息服务、创意礼品街、创意蜂巢礼品店、原创礼品线上线下展示交易服务平台、文化艺术品展示交易服务平台、文化创意产业实训和创业孵化基地、咖啡、酒吧、设计书店、文化书吧等。1.7 设计时间:2006年3月 1.8 竣工时间:2006年11月 1.9 设计主导:邓斌
2.场地历史背景 2.1 场地现状分析:
“青岛创意100文化产业园”项目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南京路100号,是在原“青岛刺绣厂”老厂房的基础上,由青岛麒龙文化有限公司于2006年投资3000万元建设并运营,是山东省首家利用老厂房改造而成的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
项目特色:
1)是国内业态较为纯正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项目自建立至今,在英国创意产业规划大师贾斯汀.欧康纳教授及瀛森创意规划顾问有限公司的协助下,逐渐明确了自身定位理念与发展理念,专心致志发展创意、设计类企业集聚。几年来。园区在技术水平及产业集聚度方面不断提高。目前园区总入驻率98%,其中文化创意产业入驻率93%。
2)功能较为完善的产业生态园区。具有浓厚的创意设计氛围、完整的上下游及终 端产业链以及功能齐备的文化配套业态(如书店、咖啡厅及公益图书馆等)。
3)小园区大产业,注重通过园区联动、全国联动寻求发展的园区。运营中,创造性打造了“三大平台”,即确保园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项目孵化平台;拉动园区经济发展的原创礼品(线上线下)展示交易服务平台;推动文化艺术品的市场化展示交易服务平台。园区通过平台带领企业走出去抱团发展,业务伙伴遍及海内外。其平台运营模式被专家称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青岛模式”。
4)注重国际化业态引入的外向型园区。先后出访了德国曼海姆市,与欧盟九国建立了产业交流合作,同时08年引进了英国“贾斯汀.欧康纳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澳大利亚 “中澳创意产业协作项目”等国际高端业态入驻园区,此外还与美、日、韩等国家文化产业保持了密切联系。2.2 人文、地域背景分析 2.2.1 人文背景:
中国已经进入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青岛市作为山东省的龙头城市,文化创意产业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迅猛增长,已初步形成了创意产业雏形,急切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平台,对产业进行集聚、支撑,以及引导发展。因此适时开展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园区建设,对于未来青岛的产业发展与经济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2.2 区位分析:
项目位于青岛市经济最发达的市南区中心黄金地段,地处“南京路-香港路”商圈,人流、车流量巨大,项目所在地东接2008奥帆赛主场,南邻青岛东部最繁华商业区,距青岛市政府一步之遥,是青岛市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区域,项目周边众多金融机构和顶级写字楼环绕,项目周边交通线四通八达,12路,26路,32路,33路,125路,202路,210路,218路,220路,222路,312路,319路,322路,370路,601路,604路,机场巴士1号线及建设中的地铁三号线都经过项目所在地,对于开展项目具有不可复制的区位及交通优势。2.2.3 场地历史
项目所在场地前身为国有企业“青岛刺绣厂”,该厂建于1954年,属国家二级企业,曾是全国最大的机绣品生产厂家之一,产品远销海内外,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该厂自2000年迁出市区,旧厂房便一直处于闲置状态,至项目接手时止,已闲置了六年,业主出租意愿迫切,租价较低,适合项目接手。
3.项目构思与规划 3.1 项目整体构思
2005年接手场地后,按照预先构思,项目将作为城市更新类型的创意、设计类主题园区,在“三个不变”(土地属性不变;产权主体不变;建筑结构不变)的基础上对场地实施功能置换,并面向创意、设计类中小企业开展租赁,在运营方式上,由运营方通过以BOT方式(建设-运营-移交),搭建一个多种服务功能正向叠加的平台,促成产业集群和产业链融合,通过集聚效应形成核心产业竞争力与创新能力,以此促进青岛市乃至山东省的产业优化升级和城市价值提升。3.2 项目规划特色
按照项目构思,本项目将规划为四大功能区域,分别为“创意办公区、文化展示区、创意孵化区、时尚休闲区”。四大区域将各具特色:
(1)创意办公特色:以设计行业集聚发展为主导
园区内的创意办公以设计行业为主导,如广告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室内设计等,打造以设计行业为主导的创意办公集聚地。改建后的园区将在保留原厂房的大空间格局基础上进行LOFT办公空间改造,给创意类产业机构提供较多的自主性。
(2)文化展示特色:以原创、高端艺术品展示交易为方向
园区专设艺术品展示空间,将园区的创意设计成果通过展览展示与文化活动配套对接到市场,其中重点以原创礼品、艺术礼品研发、设计、生产、交易为目标,促进产业性资源整合、形成产业链。同时积极引进优秀展览开拓园区业户视野,使园区内外形成互动。
(3)创意孵化特色:以人才及项目培育孵化为目的
园区将把人才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要职能,以人才孵化基地为依托,辅以强大的师资力量与扶持政策,既孵化人才,也孵化项目,同时,园区专业的设计图书馆也作为孵化基地的配套与延伸,与基地共同担负起培育产业人才的重任。
(4)时尚休闲特色:以城市再生融合理念为依托
园区将以城市再生理念为依托,对场地内原有工业建筑进行改造,引入多元化的休闲娱乐性业态,为园区提供丰富的文化休闲配套(如书吧、咖啡厅、餐饮等),体现园区时尚和主题性特征。改建后的园区将文化展示和休闲娱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独 特的街区式景观带。
园区将以文化创意为出发点,配合融入充满现代气息的新元素,邀请有竞争力、影响力的不同业态进驻园区开展经营 3.3 保护与改建策略
3.3.1 策略一:实施动态化设计。
旧厂房的改建再利用类似于“旧瓶装新酒”,虽然“酒瓶”已在,但是装什么内容还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我们认为,园区形态是通过逐步调整才得以符合目标和氛围需求的,改建的一次性“过度设计”应该避免,这样不但有利于后续创意租户的发挥,也有利于控制初期的投资规模。比如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始终对区域的功能布局进行调整,以适应招商情况的变化。同时项目入驻企业也是有别于一般办公单位的,他们更希望能进行二次创作。动态化的设计策略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此外,随着项目运营重心的转移,项目内部的经营性空间、半经营性空间、公益性的空间功能也会随时发生变化,这些都需要我们通过动态化设计策略随时调整实现。3.3.2 策略二:重视历史元素对于园区价值的提升
在旧厂房保护上,我们的策略是不仅要对有特色的厂房建筑进行保护,对于形象价值一般的旧厂房也不能草率。以项目中的旧厂房为例,虽然这些厂房只是一些80年代式样的普通平顶厂房,缺乏层次感,容纳事件能力低,没有明显的特征和文化符号,但是因为这些厂房是城市近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遗存,其差异化的体量、形态以及历史感,也是城市的一种特殊的历史记忆与景观,是一旦推倒了就不能重来的。因此着眼于这些历史元素对于园区价值的提升,我们采用木材、钢结构等建筑材料,结合老厂房的历史元素对它们进行了原汁原味地保护,也正是得益于这些具有历史肌理的建筑环境,使项目具有了一种有别于其他园区的厚重的历史积淀。3.3.3 策略三:在容量控制要讲求适应性与可塑性
在精准定位单位具体业态之前,特别需要谨慎对待通过插层增加容量。因为旧厂房改造的价值首先是区位,其次才是体量,在业态未完全落实前,建筑容量价值主要在于空间的可塑性。包括空间的高度、开间、跨度等,一味盲目插层、加建,虽然增加了面积,但也增加了投资,减少了空间的可塑性,更重要的,增大了旧厂房的负荷,为旧厂房的持久安全运营埋下了隐患,是非常不可取的。在一点,我们在项目改建过程中非常重视,项目最大的3号楼建筑即是保持空间可塑性的典范,我们将原有空间高度的厂房 以“loft办公空间”形式交付给业户,满足了业户的二次创作灵感,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这种赞誉又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入驻业户,产生了非常好的收益。3.4 功能提升与使用价值
3.4.1 LOFT办公空间(已建设完成)
LOFT办公空间是基地依据旧厂房层高4.5米LOFT结构特性,改建成为特色办公楼宇及地下管网(强电、污水、供热等等),建成后配套集中供热、电话、网络和中央监控、商务中心、公共会议室、食堂等服务设施,为企业节约商务成本。
3.4.2 网络信息交流平台(正在规划建设中)
网络信息交流平台依托创意产业联盟网络和市场建立的内部信息互动交流平台,以满足中小创意企业需求为出发点,免费向中小创意企业开放,帮助中小创意企业实现信息聚集互动,从而达到业务合作、共同创效的目的。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 青岛创意100文化产业园官网
3.4.3 “100创意空间”展厅、“3号楼艺术家画廊”运营机构(已建设完成)
功能完备的1000平米“100创意空间”展厅和“3号楼艺术家画廊”运营机构作为高端艺术品展示交易服务中心,采取了可变换隔断设计,整体空间具时尚特质,专注于为社会各界提供时尚艺术作品与高端艺术礼品的发布场所和交易平台。
3.4.4 创意市集(已建设完成)
创意市集是一个自由的创意舞台,以鼓励原创为宗旨,致力打造一个可以充分开拓创意消费市场,挖掘市场创意需求,展现自我的平民艺术舞台。市集内集聚了品牌定制、艺术品现制、创意体验沙龙、陶吧、音乐吧、酒吧、书吧等时尚店铺。也为园区设计师提供了休闲创意空间和相互交流、创意碰撞的平台。
3.4.5 创意礼品街(已具基本面貌,在深入建设、招商中)
针对一直以来青岛的城市礼品和旅游纪念品层次不高,给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对外联络及礼尚往来中带来困惑而重点建设的产业平台项目。礼品街将汇集原创礼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企业,建立一个专业化城市礼品、旅游纪念品的研发、设计、展示、交易服务平台。实现设计向商品转化,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原创礼品。
3.4.6 文化创意产业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已建设完成)
为推动青岛创意产业人才战略的可持续发展,在五楼建设的面积为1500平米的青岛 文化创意大学生孵化基地将整合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高校和各大企业的资源,为初次创业者提供市场经营服务和企业管理平台,是年轻创意人才成长的基地,也是培育创意企业的孵化器。面向设计学科的在校及毕业大学生,为他们提供咨询、实习、创业、就业、培训等系列专职服务平台,让大学生从选专业到毕业、实习、创业成长道路上有方向、有目的的进行学习。园区目前已有设计类企业百余家,他们都急需优秀的专业设计人才。创业孵化服务平台,可按天、按桌面出租。内有共用的办公设备(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会议室及前台接待人员,使其在创业初期降低投资成本节约开支。
3.4.7 创意人才实训中心(已建设完成)
创意人才实训中心将开设平面设计、空间设计、动漫制作、服装设计、摄影摄像、珠宝设计、广告策划等课程,以企业需求为核心,与高校、行业协会、劳动培训中心、人力资源交流中心紧密合作,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创意人力资源定制服务。
3.4.8 国际设计师电子网络信息交易服务平台(正在规划建设中)国际设计师电子网络信息交易服务平台建成后主要功能是起到一个桥梁作用的中介服务,为创意企业和国内各行各业提供专业的设计服务和信息交流,是园区国际交流、业务合作的中介服务平台。将面对世界各地设计协会、知名设计师等提供注册登记,展示设计成果和设计理念的一个平台,使需要规划、设计项目的城市政府、企业能通过这个平台找到合适的设计团队和设计师,从而实现把设计理念(作品)转换成设计成果(商品),最终实现销售。
3.4.9 国际设计师交流中心(正在规划建设中)
国际设计师交流中心是在欧洲设计联盟、香港贸发局、青岛工业设计协会的共同支持下成立的,建成后将为中小创意企业和国内各行各业提供专业的设计服务和信息交流,是园区国际交流、业务合作的中介服务平台。
4.园区规划设计方案
4.1 总体规划及分期实施示意图 4.2总平面图及经济技术指标 4.2.1总平面图
4.2.2经济技术指标
4.3 保留和拆除建议
4.3.1 建议一:主结构只改不拆
工业遗产是一个城市的记忆,一个时代的财富。本着保护与创新的原则,在改造中,建议不对旧厂房原有主结构作出破坏性改造,只对部分内部区域进行功能转换性整,如拓宽内部通道,整合空间环境,对能够体现工业元素的管道与构件予以保留,同时解决好通道、采光、停车等一系列问题。4.3.2 建议二:外观实施风格化改造
针对原始场地的平庸,建议在改造设计时大胆采取“包豪斯”风格,按照建筑的实用功能,采用非对称、不规则、灵活的布局与构图手法,充分发挥现代建筑材料和结构的特性,通过建筑本身的各种构件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同时,针对原有的水、电、暖、污等基础管网设施陈旧薄弱的通病,建议在改造过程中进行全部更换,增 加适合现代办公所需的宽带光纤、无线WIFI、手机信号无缝覆盖等。此外,为满足功能的要求以及场所的利用率,建议在不影响主要建筑内部安全的情况下,加建一部分辅助空间,并通过在形态上的开放,增强建筑的外观层次感和趣味感。4.3.3 建议三:对地面进行高品质硬化处理
考虑到园区荷载和兼顾美观等技术要求,建议对地面进行高品质硬化,硬化工艺可采用混凝土铺设,并辅以外加剂渗入混凝土深层密封工艺,使路面增亮抗渗且更易于清理和维护,同时为增强观感,可增加地贴标志与路面风格化绿植等手段,使道路形象焕然一新,与园区风格浑然一体。4.3.4 建议四:对厂房内部合理改良
对园区内部相对独立的建筑,建议从方便顺畅的角度出发,适当增加天桥、连廊等跨度设计,既为业户往来创造了方便,同时实现了园区的建筑空间形态的立体化,增加了艺术感。
4.4 交通流线及功能布局示意图
4.5 建筑室内外改建设计
(改建前外景)
(左:设计效果图)
(左:改建后外景)
4.6 景观环境改建提升设计
(左:改建后外景)
(左:改建后外景)
(左:改建后景观)
(左:改建后景观)
(左:改建后景观)
4.7 公共艺术与绿化设计
(上:园区艺术表演)4.8生态设计与新技术应用
(左:园区绿化设计)
(左:园区生态设计)
(左:园区生态设计)4.9公共设施设计
(左:休闲茶座)
(左:创意市集)
(左:休闲书吧)
(左:创意展厅)
(左:公益讲座)
5.建设现状与使用情况 5.1实景室内外环境照片 5.2 使用情况与问题反馈研究
5.2.1 园区设施维护难点较多。项目自06年建设至今已运营6年,部分设施按建设周期计算已开始进入老化期,同时,旧厂房翻新改建不利因素较多,特别是建筑耐久性及防水、管线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难点,同时基础设施不配套等诸多历史遗留问题依旧困扰园区。
解决方案:分阶段整改。
5.2.2 交通问题是制约发展。项目运营工作发展起来之后,越来越多的车辆每日里进入园区,而园区受地域因素制约,只有80个停车位,而每日有停车需求的车辆却超过200辆以上,南京路作为交通要道,也缺少相应的停车车位,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园区门前道路拥堵,也造成了园区无法吸纳更为优秀的企业入驻的窘境。
解决方案: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帮助协调增设停车位和临时停车场,解决日常停车难的问题。
5.2.3 园区不断增加,项目发展面临瓶颈。随着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力提倡,青岛的创意产业园区纷纷上马,从2006年只有我们一家,发展到现在的20余家,业户可选择的余地大了,对项目软件、硬件的要求也日渐提高,产业园区面临着业态集聚、业户维护、招商拓展等诸多发展瓶颈,需要我们对产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给予更多的理性思考。
解决方案:
1、我们定期与瀛森规划公司和“贾斯汀.欧康纳研究中心”等专业规划设计机构沟通交流,针对新的发展理念、思路,结合多年的运营经验,总结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持续发展经营模式应为“平台中介服务收入大于房租收入”。为此,我们适时建立了人才孵化基地培养人才、孵化项目,同时加大三个中介服务平台的配套服务功能,扩大了服务项目和范围,创造了更大的中介服务收益。
2、充分利用创意100品牌影响力与成功模式开展招商,进一步加强与各级政府之间的联系,为园区尽量多地争取政策优惠与资金补贴,保证园区健康发展。5.3 对建设此类创意园区的经验与建议
经验1:园区发展好,须立足高远。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投入大、回报周期长,是一个“文火慢炖”的过程,这就需要运营企业有足够的耐心和资金对园区进行培育。创意100在制定建设规划时,很明确提出要走“可以持久发展的文化创意品牌”建设之路。因此我们能够“不畏浮云遮望眼”,审慎地寻找区位落点,认真地开展旧厂房改造,制 定发展规划并潜心实施。正是由于我们的信念,所以我们能够坦然面对最初几年经营亏损的局面,并且坚持下来,终于迎来了园区爆发性发展的日子。
经验2:园区要招商好,须宁缺勿滥。创意100自创立之初就提出“不满足于只当二房东”,要走专业化集聚的路子。因此在招商中,提出“高门槛低租金”理念,强调“只有一个门槛,那就是创意”。如果入驻企业达不到要求,宁愿让店面空着待租。“宁缺毋滥”可以说是创意100之所以成功的一个重要的方面。目前,创意总入驻率达98%,其中文化创意类比例达93%,6年来,园区创意设计对相关产业的拉动已达60亿元,带动就业达3800余人,园区已成为一个运营比较成熟、业态相对纯正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也是山东省、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园区。
经验3:园区要建设好,须重视生态。做园区,必须要重视打造产业生态链,创意100作为一个建筑面积只有2.3万平方米的小园区,在这么小的范围里要搞生态链建设,有点象 “螺蛳壳里做道场”。但是我们对生态环境建设却从不敢马虎,因为我们知道,建立产业生态链,不仅体现为园区经营环节完善,更重要的是对园区业户的经营与发展负责。也是对园区的口碑负责,为此我们严把招商关,围绕产业链精心布局,在努力引入创意、设计企业同时,也相应地引进创意设计企业的上、下游经营配套企业,使企业间构成彼此合作、相互储存发展的关系,企业足不出户,在园区内就能得到自己所需材料、技术、宣传、营销及订单来源等一切支持,实现了“产业内循环”,同时园区也积极通过“三大平台”(确保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项目孵化平台;拉动经济发展的原创礼品线上线下展示交易服务平台;推动文化艺术品的市场化展示交易服务平台)为企业寻找市场机遇,园区与企业间实现了组团发展、共同提升。
经验4:园区要运营好,须打造快乐创业氛围。如果说“失败乃成功之母”,那么快乐就是成功之父。最佳的工作效率来自于高涨的工作热情,为了园区企业营造创意、和谐、快乐的工作氛围,我们在运营中“把工夫下在诗外”,在引进主业态同时还积极引进和建设了书店、咖啡厅、酒吧等园区休闲娱乐业态,建立了公益图书馆、公益展厅等,为大家提供资料查询、灵感交流的场所。园区的工作人员每日里不间断巡视,对于企业提出的问题与要求当场解决,并按时举行“内部沙龙”、“业户联谊会”等各种类型的活动。让业户们有工作,有娱乐,有交流,心情愉快、劳逸结合地开展工作。这样 21 做的结果,是既增大了创意产出,也进一步吸引了业态的集聚。正是秉承这种理念,所以虽然我们面积小,业态集聚总量少,但是我们和业户仍然取得了很好的经营业绩,这些都得益于我们对产业链建设的重视。
建议1:政府应继续加大利用旧厂房改造文化产业园区力度。从创意100的发展经历来看,当前旧厂房改造的文化园区发展模式,以最低成本实现了产业的升级和城市核心区域的提升,既保留了工业遗产和工业文化风貌,又实现了工业园区向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成功转型,是都市内发展园区的成功模式。目前,随着工业退出城市步伐的加快,不少具有特色的老厂房面临着被夷为平地的命运,建议政府能继续加大利用老厂房改造文化产业园的力度,既实现了工业遗产的功能置换和持续利用,同时也为保护城市的历史文脉做出了贡献。
建议2:政府应帮助以“旧厂房”改造而成的文化产业园区解决发展空间受限和停车难等硬性问题。以创意100为例,近几年前来进出园区的车辆及人员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园区的车位、道路、交通、接待等基础设施及服务人员明显不足,目前园区已经趋于饱和,因此建议政府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结合周边旧城改造合理划拨增量地块,既解决文化产业人才、项目的生存空间,又解决了与日俱增的车辆停车难的问题,这既是帮助园区解决了困难,同时也是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支持。
建议3:政府应加强对园区统一的规划引导。从创意100的建设与发展来看,旧厂房改造的文化园区多数都是自发形成的,最初由几位艺术家或几家文化企业聚集在一起进行艺术创作和生产,随后形成一定的产业聚集规模。这样的园区生命力和随意性都比较强,要建成世界一流的艺术品展示交流交易中心,还需要政府在产业发展、功能定位和城市功能配套上进行统筹规划。在发展空间难以扩展的前提下,只有尽早进行科学规划,才能有效利用现有资源。
多年来,邓斌同志作为文化产业的推动者和文化企业的经营者,一直致力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开发、建设、运营等工作,不断创新适合青岛市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特色园区平台和文化产业项目,整合国内外文化产业资源、信息、文化产业项目、人才资源等,使文化产业在真正意义服务于市场,实现了对经济发展的带动。2012 22 年,他又以非凡的魄力,利用“创意100”的品牌影响力成功整合了位于青岛市嘉定路5号的“青岛工业设计产业园东孵化区”项目。该项目作为青岛市首个工业设计类专业园区,是市北区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工程,政府已先期投资1000余万元进行了基础建设。接手后,为帮助新园区发展,他在政府给予的若干鼓励政策基础上,又为园区制订了一、二、三期长远发展规划。标志着创意100在实施文化地产拓展开发、利用成功的经验与模式开拓园区经营、实现新的产业集聚方面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目前,创意100凭借优异的成绩与良好的发展实力,已在山东省文化产业领域树立了稳固的标杆地位,其成功的建设经验与运营模式已成为省内同类园区的典范。他本人也先后获得“‘时代楷模’-共和国经济建设杰出贡献奖”、“中国品牌建设十大杰出企业家”等多项荣誉,2012年,还被“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聘为兼职研究员,是山东省内公认的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带头人。
第二篇:产业园区的快题设计总结
产业园区的快题设计总结
同样是“大轴线、大水系、大广场“的设计
(1)园区的服务中心、娱乐、展示馆(用来出彩,往往环境景观最好的地方)、办公楼、研发中心等公共性建筑类似于行政中心的主轴,将其作出高端霸气上档次的类型。
(2)考虑地块的主导风向,将厂房的布置在集中的位置,一般位于主打风向的下风向。
(3)道路指标:
主要道路:通道的车行宽度不宜小于15米,两侧人行道宽度不宜小于3.5米,因此道路总宽度不得小于22米,两侧有非机动车道时不得小于32米。
次要道路:其机动车道宽度不宜小于8米,两侧人行道不宜小于3.5米,因此道路宽度不得小于15米。其中厂房的防火间距为9,米,加上两侧的预留停车位,六加六即为21米,故画快题是选择2厘米即可。
注意:停车位的摆放。
(4)一般分区,公共部分为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对称布局,食堂和宿舍位于主打风的上风向,环境较好的地带。
再就是厂区,还有露天的堆场及卸货场所(一定要有好的车行和停车系统),还有一些处理场的分布区(如动力站、污水处理场等根据任务书来定)后面是些规范: 产业园区的配套设施:
另滨水和旅游、街区改造(尽可能的保留!)应该就没什么大问题了,基本规范按照中心区的来做,主要是强调水系的引入和建筑的围合空间,自然景观的设计最为中要
第三篇: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科技创业类实施细则
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科技创业类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培育一批高成长性科技人才企业,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的意见》(鲁办发〔2014〕36号),现就实施科技创业类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工程的目标任务是:从2015年到2020年,面向海内外遴选400名左右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来我省创办科技企业的领军人才,形成400个左右的创业团队,培育一批高成长性的科技人才企业。
第三条 本工程重点支持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等领域。根据我省产业发展需要适时调整支持产业领域。
第四条 本工程申报主体为:山东省行政区划内的各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工业园等各类园区。
第五条 本工程由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省委组织部统筹协调,省科技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第六条 对入选的领军人才由省政府确定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实行动态管理,管理期4年。
第二章 工作分工
第七条 省委组织部主要负责综合协调,包括:部署申报、制定评审规则、审定人选、监督检查等工作。
第八条 省科技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按照统一领导、分工合作、共享资源、共同管理的原则负责具体实施,包括:受理申报、组织评审、实地考察、日常管理等工作,完成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其中,经费拨付、绩效评估工作主要由省科技厅负责;生活待遇落实和日常服务工作主要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
第九条 省财政厅负责资金保障、监管,参与绩效评估等工作。
第十条 各设区的市党委组织部负责综合协调本市创业人才工程申报和人才管理工作;各市科技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按分工做好相关工作。
第十一条 领军人才所在各类园区是人才管理和服务的主体,负责人才引进培养、组织申报、落实相关配套政策、管理评估等方面的工作。
第十二条 根据工作需要,由省委组织部确定第三方机构参与相关工作。
第三章 标准条件
第十三条 人选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掌握核心技术,且其技术成果国际先进或能够填补国内空白,引领省内相关产业发展,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并能够进行产业化生产。
(二)在海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相当于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海内外自主创业经验,熟悉相关专业领域,或曾在知名企业担任中高级职务,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市场开拓和经营管理能力。
(三)为创业企业的主要创办人且为第一大股东,股权比例一般不低于总股份的30%。
第十四条 创业企业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拥有核心技术的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已处于中试或产业化阶段,有清晰的商业模式,具有良好的市场效益前景。
(二)拥有目标一致、结构合理、合作紧密的创业团队。
(三)企业成立时间一般为1年至5年,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若企业成立时间不满1年,须提供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的证明。
(四)企业实际到位资金不低于100万元,或最近一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500万元。
第十五条 优先条件。在符合上述条件的基础上,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优先列入支持范围:
(一)创业人才已经拥有至少一项与创业企业主营业务相关的发明专利(或动植物新品种、软件著作权等)的。
(二)创业人才已经获得市、县(市、区)及园区人才工程支持的。
(三)创业人才与我省本土企业嫁接合作的。
(四)创业企业已经获得社会性资金支持的,包括:创业投资机构、银行、其他类型金融机构等。
第十六条 管理期内的泰山学者不得申报本工程。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和省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曾被取消称号的,不得申报。
第四章 遴选程序
第十七条 部署申报。根据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省委组织部会同省科技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下发遴选通知。各类园区与创业人才充分接洽,择优确定人选,签订意向协议后,按属地将申报材料报送至设区的市科技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审核,经市委组织部同意后报省科技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其中,海外留学回国创业人才通过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报;其余通过各级科技管理部门申报。申报单位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八条 资格审查。省科技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分别组织对申报人选的资格条件、申报资料的真实性、人才项目的可行性等进行形式要件审查。
第十九条 评审遴选。省科技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拟定评审方案,报省委组织部同意后,分别对通过资格审查的申报人选进行会评。评审采取人选现场答辩的方式进行,提出初步人选名单。
第二十条 实地考察。省科技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分别对初步人选进行实地考察。考察专家组由创业投资、财务、企业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第二十一条 综合论证。省委组织部会同有关方面组织对评审遴选和实地考察通过人选进行综合论证。
第二十二条 组织公示。省委组织部对通过综合论证的人选,在有关新闻媒体、网站和申报单位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
第二十三条 研究审定。省委组织部将通过公示的人选名单报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审定。
第二十四条 签订合同。省科技厅组织申报园区与人选签订工作合同,明确工作目标,并承诺给予配套政策服务。工作合同报省科技厅审核,审核通过后报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备案。未签订工作合同或者工作合同审核未通过的,暂不提交省政府发文公布。
第二十五条 发文公布。报省政府发文公布人选名单。
第二十六条 对从海外、省外引进,能对全省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具有重大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领军人才及团队,实行特事特办、一事一议。基本程序为:
(一)各类园区与人才充分接洽,签订意向协议,人才在园区注册成立企业,设区的市党委组织部会同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对人才及企业进行研究确认后,提出引进申请,报省委组织部。
(二)省委组织部会同省科技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申报园区、人才及企业进行现场考察论证。
(三)省委组织部组织公示。
(四)经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审定后,省科技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指导签订工作合同,报省政府发文公布。
第五章 支持保障
第二十七条 资助经费。
(一)领军人才及创业企业获得我省本地企业投资,共同投入所办企业的实际到位资金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省财政给予创业启动资金200万元;其他领军人才及创业企业,给予创业启动资金1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主要用于创业启动期的各类支出,一次性拨付。
(二)领军人才及创业企业获得财政资金参股设立的创业投资机构以货币形式投资的,按创业投资机构实际投资额的20%给予投资保障,最高金额200万元。
(三)领军人才及创业企业符合《山东省科技型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暂行办法》(鲁科字〔2014〕66号)条件,以知识产权质押方式获得银行贷款的,享受相关政策支持;以其他方式获得银行贷款的,按不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50%给予贴息补助,每名领军人才及创业企业累计最高贴息金额为100万元。
省政府发文公布人才名单后,相关扶持资金下一拨付。
第二十八条 金融投资支持。引导国内外投资机构对领军人才项目跟进投资,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给予重点倾斜支持,省蓝色产业人才投资资金、省科技融资担保公司、山东科融天使投资资金及其他相关产业投资基金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给予相应支持;通过与商业银行开展战略合作,增加金融信贷扶持。
第二十九条 配套支持。
(一)领军人才及创业企业在高新区内的,优先享受《关于支持高新区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鲁政办发〔2014〕11号)的公共服务和各项扶持政策;在留学人员创业园内的,享受留学人员相关政策支持。
(二)各级各有关部门对落户本区域的领军人才及创业企业,给予人才经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办公场地、投融资服务、创业辅导、创业培训等方面的配套支持,并在项目立项、政府采购、科技项目、分配激励等方面,对领军人才给予优先支持。各申报园区负责具体落实各项政策待遇。
(三)对领军人才居留落户、子女入学、家属安置、医疗保健等,按省级高层次人才提供便利条件。从海外引进的领军人才,享受《关于加快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实施意见》(鲁办发〔2009〕15号)规定的居留、出入境等各项生活待遇。
第六章 管理评估
第三十条 绩效评估。依据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作合同,分阶段开展绩效评估。
(一)评估。每年年底,申报园区组织评估,评估结果报省科技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备案。新申请投资保障、贷款贴息的,需在评估中提出,报省科技厅认定。
(二)期满验收。管理期满后,由省科技厅会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组织实施。验收结果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验收结果优秀的,在科技立项、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因自然灾害、政策变化、市场风险等不可抗力造成任务目标未完成,用人单位可提前申请延期一年验收,延期验收结果只能为“合格”或“不合格”两个等次。期满验收评估实施方案和结果报省委组织部审定。
第三十一条 动态管理。省科技厅建立领军人才和项目档案,对领军人才工作情况进行跟踪管理。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所在园区进行整改,暂停所在园区申报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资格:不履行工作合同规定的园区义务和承诺的;不按规定进行评估、期满验收的;领军人才及创业企业发生重大变故或调整,没有及时报告的;在领军人才管理服务中出现弄虚作假或其他重大问题的。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暂停发放支持经费,由所在园区对领军人才及创业企业进行指导和整改:评估不合格的;经评估认定企业发展方向不明,产业化进度严重滞后的;入选后3年没有形成实质性的销售收入的;企业管理出现重大问题的。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或取消领军人才资格,停止其相应待遇,情节严重的,按规定追回所拨经费,暂停人才申报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资格,所在园区未及时报告或未及时纠正的,追究相应责任:不履行工作合同规定的人才义务和承诺的;本人表示不再继续创业;领军人才在所创办企业中的持股比例发生变动,股权比例低于30%的或者领军人才不再是第一大股东的(因股票证券化交易、创业投资机构资金进入而导致的除外);创业失败,企业破产、清偿的;期满评估不合格的;企业账目不清,经费没有用于创业企业,挪为他用或者转往省外的;有违法违纪行为或有弄虚作假、谎报成果、违规使用资金、成立空壳企业套取财政资金等情形的;存在其他不适宜继续担任领军人才行为的。
以上不良记录皆记入省科技厅科研诚信档案。取消领军人才资格等重要事项须由省科技厅提出意见,商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后,报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批准。
第三十二条 抽查监督。省委组织部委托专业机构,不定期组织抽查,重点了解督查领军人才工作情况、用人单位支持措施和配套经费落实等情况。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本细则未尽事项,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四条 本细则由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山西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区总体规划设计工作思路和组织计划
山西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区总体规划设计
工作思路和组织计划
一、项目概况
山西是中国能源富聚之地,素有“煤炭之乡”的称誉,是全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焦碳生产基地和煤层气生产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基地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近几年来,山西煤矿及煤老板闻名全国,褒贬掺半!在国人的印象中,山西是能源大省、经济小省、发展慢省、环境差省。
为了充分发挥山西的能源资源优势,进一步改善山西的环境状况,以多种方式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能源与环境技术装备及投资,促进山西新型能源及工业基地的建设,经有关部门批准,由国际能源与环境中心、英国剑桥3E投资有限公司、晋中市及榆次区政府共同发起兴建“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区”。
园区位于山西中部经济发展区,是以能源与环境装备制造产业为特色的功能完整的国际化生态产业园区。园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抵达太原市第一景观大道—长风大街或太原机场仅需十分钟。园区自然环境良好,资源丰富,水电供应充足,开发潜力巨大。
园区规划范围为原国家储备局172库区东界线以西、新付村以南、天湖别墅以北、榆次东外环路以东的区域,首期规划面积约667公顷,其中存量土地315公顷。
二、对本项目的认识
晋中市是山西省的重要地级市,在全省经济、文化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项目用地即处于榆次区,具有明显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对于突现能源环保产业、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区域生态环境等有着重要作用。目前能源和环保是热点和重点产业,山西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区需避免无序开发和建设,应加强管理和控制,正是此次规划所需解决的重中之重。项目用地不仅晋中市榆次区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由于其独有的区位优势及其资源条件,使得其成为城市功能优化和完善的重要区域所在。
山西必须走能源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科学之路,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寻常百姓都有此共识。打造山西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区,是一项史无前例的艰巨任务。对晋中人来说,能源与环境是一种情结,每当外地客人对我们的优质煤发出由衷的赞美时,作为晋中人却会能源的浪费、环境的恶化、发展的滞后而苦涩„„时世造就了一批在晋中赚钱、在沿海置业安居的新晋商。
山西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区的规划原则要以人为本,环境优先,塑造具有晋中本身特色的城市生活空间。具体概括为:
1、发展成具有健康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自然景观;
2、形成完善的景观绿化系统和多姿多彩的公共空间网络;
3、具有协调统一的城市天际线和丰富多彩的建筑景观;
4、对外交通网络多元化及高效率,形成多层次、高效率、安全便捷的交通系统,中心区提倡公共交通疏导人群,商业区内要提倡步行及无污染交通工具为主;
5、大学园区要形成静谧的环境和奋发向上的校园氛围;
6、运用水体与绿化丰富中心环境设计,建造一些地标性建筑;
7、在靠近公园地带严格控制周围建筑高度,要有足够的空间让人们能够找到大自然风光的感觉;
8、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的思想。
坚持历史与未来结合、能源与环境结合、水与绿结合、经济与文化结合,塑造有特色、有活动、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核心产业园区。保护与加强城市历史文脉、尺度与肌理,建筑与环境共生的卓越的新城市空间。
通过国内外相关案例的研究,山西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的规划要求以新的基点、新的价值观、新的理论方法创造新世纪的新城区。要具备:(1)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和面向公众的文化设施;(2)便利的商业购物空间和集中的商务中心;(3)便捷高效的交通体系和四通八达的步行网络;(4)优美的城市环境和高品质的城市形象;(5)具有生态化的、园林化的绿色空间;(6)营造景观地带,迈向世界先进的产业园的行列、达到国际水准,彰显晋中城
市新形象。
创造山西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区的磁力场,吸引市民和外地人前来工作、生活、观光旅游;同时创造出吸引外资的良好投资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山西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区可从城市外围转变为宿迁市的城市客厅——具备新产业发展功能、城市经营管理功能、中心商务功能、休闲度假功能、产学研协调发展功能、创新产业聚集功能、高尚居住功能、城市景观形象功能┅┅
运用具有前瞻性的理念以及与之对应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对项目用地进行既具有理念超前、设计科学合理同时又契合晋中城市发展现状、具可操作性的城市规划设计。
三、本项目工作技术路线(工作思路、内容重点、成果形式等)
(一)工作思路
基于以上对于项目的认识,规划将把突现能源环境特色、维持和保护项目用地优良生态环境作为重点,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利用和开发,最终使得项目用地不仅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还将成为提升区域形象、增加城市竞争力、提升城市品质以及体现现代都市生活风情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建成国际一流的生态产业园区。
而具体规划工作将从以下两大方面进行展开:
1、背景研究与分析、评价
(1)、对于城市所处的区域发展背景的分析与研究。任何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其所处的区域,以及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找寻晋中市的发展机会,进而确定山西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区的核心竞争力。在把握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城市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规划将充分挖掘项目用地的潜在的价值,妥善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历史与现代的关系,力争达到在延续城市文脉的基础上,完善和优化城市功能与结构,将城市建设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2)、对于城市发展现状的分析与评价。主要对于城市现状的社会、经济、文化、风土人情以及生活习俗、城市建设现状等方面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与评价,侧重对于城市产业经济、产业格局以及居住形态与环境等方面的研究与分析,以明确项目用地的功能与开发方向,力争实现环境、社会、经济等效益的“多赢”局面。
(3)、历史文化与区域空间特色研究。地域特色取决于功能、历史和文化三者之间的均衡关系。未来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不是纯粹的功能选择,而是应从区域空间演绎中把握其发展的脉络与特色,顺其自然,形成极富地域特的城市空间结构。
(4)、项目相邻地段的分析与评价。这部分的工作旨在全面分析与研究项目相邻地段的开发建设现状、功能结构布局等,使得项目规划方案能最大程度上与相邻地段吻合,实现二者之间的相辅相成、和谐共生。
(5)、项目用地的分析与评价。对于项目用地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从区域发展和城市发展趋势的高度,确定项目用地的具体功能选择与开发形式、开发强度等。
2、规划技术层面
(1)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以确保规划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及适用性。
(2)深入分析并贯彻重要强制性内容规定:“六线”控制、公共设施用地和市政基础设施用地控制、高度控制、特色塑造特定意图区范围及控制引导。
(3)以满足规划管理需求为导向、突出城市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全面整合已有各项规划成果,形成指导规划实施管理的全覆盖的基本图则,实现“规划落地”和“一张图管理”。
(4)实现规划区的全覆盖。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将规划单元划分为“规划次单元”,次单元应是规划单元的子单元。
(5)除专家参与规划的讨论审查之外,倡导引入地区政府、市民及其他社会团体等的参与,以确保规划方案的公平与合理性。
(二)内容重点
在区域发展背景中以及城市发展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挖掘项目自身所具有的种种优势,找准项目的区域功能定位,通过本次规划设计,使之成为倡导能源与环境和谐发展、提升城市品味、体现现代都市风情的全新区域,正是本次规划设计的重点所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六线”控制
道路红线规划控制:确定道路的红线宽度、位置、路幅分配、控制点坐标、平面交叉口渠化、公交港湾停靠站、道路缘石半径、公交站场、行人过街通道(包括地下过街通道)及其出入口位置、控制要求;确定立交等主要交叉口、交通广场形式、位置、控制要求;地形高差特别复杂的地区以及重要控制点应确定竖向标高。
绿化绿线控制:确定公共绿地(公园和街头绿地)、生产防护绿地和其它绿地(重点是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的位置、边界、规模,确定各类绿地绿化指标控制与建设要求。
文物和城市紫线控制:划定市级以上文物的文物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边界线,明确相关控制要求;落实“城市紫线”控制,具体包括:划定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以及其他非文物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范围及协调范围界线,明确相关控制要求;
河道蓝线控制:划定河湖水面水体规划位置、保护范围界线,确定断面形式、河底和水位(内河)控制标高,提出护坡(驳岸)设置设想及有关控制要求。
高压黑线控制:确定35KV及以上等级的高压线位、高压走廊保护范围,确定控制要求。轨道橙线控制:对已建设或已完成初步设计方案的线路划定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和轨道交通特别保护区;对已完成轨道交通专项控制规划的轨道线路划定轨道交通规划控制区,并划定具体轨道线位和站位以及保护控制范围,提出有关控制要求,确定出入口位置及控制要求。
2、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用地控制
城市公共设施用地控制
在进行专项研究和系统规划基础上,着重落实涉及空间利用的用地控制规划;按照市级、地区级、居住社区级、基层社区四个级别落实各类公共设施用地位置、边界、规模及设置要求。新建地区组织建立居住社区和基层社区,并安排相应的配套设施;城市已建设地区分级落实各类公共设施用地,没有条件形成集中的居住社区中心和基层社区中心的,可采取相对集中的方式布局。
道路交通及市政公用设施用地控制
研究确定各类道路交通设施的规模,划定用地位置、规模和用地范围,提出各类设施的规划控制要求。对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进行合理安排和预留。
研究确定各类市政公用设施的服务范围、服务容量,划定各项市政设施源和站点的位置、规模、用地范围。
研究提出各类设施的规划控制要求。对涉及环境影响的(如水源保护)划定保护范围,涉及安全防护的(如环卫设施、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划定卫生安全防护距离。
3、高度规划控制
根据城市整体空间轮廓、景观视廊控制要求,综合考虑特色塑造、用地条件、土地性质等因素合理确定高度分区。在确定特色展示区和特色敏感区的高度控制时,应进行景观视廊分析(包括竖向视线和平面视域分析);重要地段,应以地块为单元进行三维空间建模,以便于直观分析和研究。
高度分区应划分到街区,街区内有重要视廊控制的,应进一步深化到地块。高度分区一般分6级:12米以下、12-24米、24-35米、35-50米、50-100米、100米以上。不同地区可根据实际进行合并或细分。
4、特定意图区规划控制
特定意图区划定
根据城市特定意图区规划,在进一步研究地段特色基础上,划定城市特色展示区和景观敏感区的边界。
特定意图区主要控制要素
确定城市特色展示区内的特征要素,提出特色保护和塑造的原则和要求,提出拓展并组
织认知路径的方案;在凸现特色的同时,保证城市景观的整体性、延续性和协调性。
确定景观敏感区的控制要素,包括高度、风貌、色彩、体量等,提出控制要求。
5、技术图则规定
技术图则以规划管理的需求为导向,落实前述重要强制性规划内容,并提出地块建设控制和引导要求,将所有涉及空间利用的要求落实在“一张图”上,作为实施管理最直接、最基本和最完备的技术依据。
(三)、成果形式
总体规划设计成果为中英文对照文本,以中文版为准。
1、设计方案说明
包括背景及现状分析、城市设计整体框架、土地使用及空间形态、交通、景观和绿化体系、建设时序及发展策略、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投资估算等内容;
2、表达相关内容的设计意图的图纸
包括区域和区位分析、现状土地使用和自然环境特征、设计方案构思、土地使用功能布局、平面形态意向、竖向形态意向、地下空间利用、中心区、节点地区的深化设计、道路交通系统的组织、开放空间和绿化系统的组织、形体空间效果表现(如总体鸟瞰图、重要景观节点效果图、总体景观设计意象图等)、其他表达设计意图的图纸等;
3、总体规划布局模型,比例1:2000;
4、公示宣传材料
如有需要制作规划公示展板及单页宣传材料。
四、时间进度计划
本次规划计划需用60天时间完成(包括节假日在内),具体进度安排如下(这里假定以8月22号为项目开始时间):
1、2006年8月22日——24日
完成组织机构的安排落实和人员的合理调配等工作,做好下一步进行规划实施阶段所需人、财、物力等方面的准备。
2、2006年8月25日——9月3日
规划研究活动的组织进行,着重到现场实际进行实地及相关环境的考察,收集大量相关资料,制定初步规划。
3、2006年9月4日——18日
室内分析和综合研究,形成初步规划方案。
4、2006年9月19日——10月15日
先形成中间成果,与太原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及甲方有关机构及人员进行充分、及时的沟通,最后形成最终成果。
5、2005年10月20日
提交最终成果。
五、项目组技术人员计划
附件
六、对组织者的要求
承办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规划,履行合同有关责任。负责组织规划,包括计划任务书的制定,组织机构的安排落实和人员的调配,规划研究活动的组织进行,组织召开必要的规划讨论会议,完成项目最终成果(如文字编写、图件编制等)。
组织方承担规划编制组织工作,履行合同有关责任。负责编制总体进度把握,负责现状调查的配合和协助工作,负责组织有关会议、听取汇报并提出意见,负责技术把关和技术协调,负责后期成果审查、成果报批等工作。
六、对本项目资源条件的认识和评价
VII.Awareness and Assessment for the Resource Conditions of This Project.晋中市是山西省的重要地级市,在全省经济、文化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项目用地即处于榆次区,具有明显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对于突现能源环保产业、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区域生态环境等有着重要作用。目前能源和环保是热点和重点产业,山西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区需避免无序开发和建设,应加强管理和控制,正是此次规划所需解决的重中之重。项目用地不仅晋中市榆次区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由于其独有的区位优势及其资源条件,使得其成为城市功能优化和完善的重要区域所在。
山西必须走能源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科学之路,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寻常百姓都有此共识。打造山西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区,是一项史无前例的艰巨任务。对晋中人来说,能源与环境是一种情结,每当外地客人对我们的优质煤发出由衷的赞美时,作为晋中人却会能源的浪费、环境的恶化、发展的滞后而苦涩„„时世造就了一批在晋中赚钱、在沿海置业安居的新晋商。
山西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区的规划原则要以人为本,环境优先,塑造具有晋中本身特色的城市生活空间。具体概括为:
1、发展成具有健康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自然景观;
2、形成完善的景观绿化系统和多姿多彩的公共空间网络;
3、具有协调统一的城市天际线和丰富多彩的建筑景观;
4、对外交通网络多元化及高效率,形成多层次、高效率、安全便捷的交通系统,中心区提倡公共交通疏导人群,商业区内要提倡步行及无污染交通工具为主;
5、大学园区要形成静谧的环境和奋发向上的校园氛围;
6、运用水体与绿化丰富中心环境设计,建造一些地标性建筑;
7、在靠近公园地带严格控制周围建筑高度,要有足够的空间让人们能够找到大自然风光的感觉;
8、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的思想。
坚持历史与未来结合、能源与环境结合、水与绿结合、经济与文化结合,塑造有特色、有活动、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核心产业园区。保护与加强城市历史文脉、尺度与肌理,建筑与环境共生的卓越的新城市空间。
通过国内外相关案例的研究,山西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的规划要求以新的基点、新的价值观、新的理论方法创造新世纪的新城区。要具备:(1)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和面向公众的文化设施;(2)便利的商业购物空间和集中的商务中心;(3)便捷高效的交通体系和四通八达的步行网络;(4)优美的城市环境和高品质的城市形象;(5)具有生态化的、园林化的绿色空间;(6)营造景观地带,迈向世界先进的产业园的行列、达到国际水准,彰显晋中城市新形象。
创造山西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区的磁力场,吸引市民和外地人前来工作、生活、观光旅游;同时创造出吸引外资的良好投资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山西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区可从城市外围转变为宿迁市的城市客厅——具备新产业发展功能、城市经营管理功能、中心商务功能、休闲度假功能、产学研协调发展功能、创新产业聚集功能、高尚居住功能、城市景观形象功能┅┅
运用具有前瞻性的理念以及与之对应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对项目用地进行既具有理念超前、设计科学合理同时又契合晋中城市发展现状、具可操作性的城市规划设计。
第五篇: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贯彻落实环发﹝2011﹞14号文件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
山东省环境保护厅
关于贯彻落实环发﹝2011﹞14号文件
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
鲁环函﹝2011﹞358号
各市环保局:
根据《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14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现就现就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认真抓好各类经济开发区和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一)对国务院和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开发区以及设区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各类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等产业园区,在新建、改造、升级时应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开发建设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并报批准设立该开发区和产业园区人民政府所属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查。
上述开发区和产业园区定位、范围、布局、结构、规模等发生重大调整或者修订的,应当及时开展规划影响评价工作,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相应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查。
(二)实施五年以上的产业园区规划,规划编制部门应组织开展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编制规划的跟踪环境影响报告书,由相应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核。
(三)新的化工石化建设项目必须进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化工集中区域或化工园区。新布设化工石化产业集中区或园区,必须进行开发建设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编制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由相应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查。
(四)县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各类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由各市级人民政府依照有关规定执行。其他类型开发建设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参照本通知要求执行。
二、严格履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审查程序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适时组织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查程序,应严格执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国务院令第559号)、《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8号)、《关于进一步规范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工作的通知》(环办﹝2007﹞14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鲁政办发﹝2010﹞66号)、《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14号)等文件的有关要求。
三、完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机制
(一)各级环保部门要重视和发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指导作用,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作为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依据。
(二)对已经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中包含的建设项目,其环评工作可以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论证情况适当简化,具体简化的内容应在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中明确。
(三)对未完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定位、范围、布局、结构、规模等发生重大调整或者修订未重新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各类园区,各级环保部门要对进入该园区的建设项目实行从严审批。
四、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意义,认真贯彻落实有关要求,结合“十一五”期间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践经验和“十二五”各类规划的编制实际,主动与政府及发改、规划、国土等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推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早期介入,为规划审批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各市环保局要于2011年6月30日前,将辖区内各类园区规划环评的进展情况及已完成审查的各类园区规划环评有关文件报省环保厅,今后新完成审查的各类园区规划环评文件要及时上报。对目前已建成但未完成规划环评审查的各类园区须于2011年12月31日前完成审查,未按期完成审查的,各级环保部门要对进入该园区的建设项目实行从严审批。
二○一一年六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