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央媒体集中宣传崇义籍士官何祥美现代士兵启示录
中央媒体集中宣传崇义籍士官何祥美|现代士兵启示录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者: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热度41票 浏览43次 【我要评论】【逛逛论坛】 时间:2010年1月26日
中央媒体集中宣传崇义籍士官何祥美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时代先锋》播发《陆战枪王何祥美》;《焦点访谈》栏目播发专题片《“三栖精兵”何祥美》;《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均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发长篇事迹通讯并配评论。从1月24日开始,“三栖精兵”何祥美的先进事迹在中央各大媒体陆续刊播,在全国各地营造了学习何祥美的良好氛围。
何祥美,南京军区某部六连上士班长,崇义县思顺乡人。入伍10年来,他忠诚使命、爱军精武,立足本职岗位练打赢、强素质,掌握跳伞、机降、潜水、某飞行器飞行、狙击等多种特战本领,成为上天能伞降机降、下海能操艇潜水、陆上射击百步穿杨的“三栖精兵”。他先后被表彰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全军优秀青年标兵”、“全军学习成才先进个人”、“全军优秀士官”,荣获“中国青年奖章”,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是新时期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典范。何祥美事迹在各大主流媒体集
中宣传报道之后,崇义县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观看,掀起了学习何祥美的热潮。(黄小荣、黄嘉卿、特约记者叶菁)
现代士兵启示录——记南京军区某部上士班长何祥美
○新华社记者李大伟 王玉山
10年前,他是个刚进军营就面临“淘汰”的普通一兵,1.69米的个头,胖乎乎的身板,连3公里长跑这样最基本的考核都过不了关。
10年后,他成为熟练掌握50多种作战装备、30多种作战技能,上天能伞降机降、下海能操艇潜水、陆上能百步穿杨的“三栖精兵”。
士兵,一个寥寥10个笔划的词语,何祥美10年间书写得如此完美。
何祥美认真指导狙击手训练。
何祥美据枪定型可以做到5分钟不眨眼。
让信念伴随着勇敢前行
从军10年,何祥美的信念始终如一:当兵就当打得赢的兵。
为了掌握一枪毙敌的狙杀本领,训练中,何祥美总是第一个端枪,最后一个放枪。
无依托据枪,是狙击训练最苦最难的课目。为了保证据枪稳定性,何祥美把圆石子、子弹壳放在枪管上,2小时不能掉,掉一次自觉加练10分钟。
“长时间超强度的训练,何祥美的胳膊肿得连筷子都拿不起来,肘部磨破后流出的血水混着汗水和迷彩服粘在一起,脱衣时钻心地疼。”何祥美的狙击教练李治军回忆。
“手枪速射曾是何祥美的‘短板’。从出枪到命中,何祥美的成绩在2秒左右,距离优秀射手的成绩——1秒以内,还有不小的差距。”李治军说。
出枪、上膛、击发、收枪,半天下来,何祥美的左手食指就磨出了血泡,鲜血染红了枪柄。他找来卫生胶带包扎,一次只包一层
——为的是不影响手感。破了再包,包了再破。仅6天,就用了5卷胶带。
一根根血胶带,见证着一个奇迹的出现:如今,何祥美的手枪速射,仅需0.58秒。
考验没有止境。对于从小只见过溪流的何祥美而言,“深海潜水”这个关卡,比“手枪速射”来得更为艰难。
刚开始参加“蛙人”集训时,何祥美很不适应,黑漆漆、冷冰冰的海水几乎让他崩溃。
2003年11月,潜水集训队进行首次考核,要求潜到10米以下。这是一个在此前训练中从未尝试过的深度。
何祥美第一个跳入冰冷的海水中。1米、2米、3米„„当潜到水下7米时,何祥美感到胸口发闷,呼吸困难,耳膜和鼻子几乎要爆炸。但即便如此,他仍不断做着加压动作,一点一点继续下潜。
“那次考核,所在小组只有他一个人征服了大海。”何祥美的勇敢,让当时的考核官柴道国念念不忘。
向极限挑战。浮出海面的何祥美,把目光投向了更加高远的天空。
“那真是生死一线!”一件何祥美跳翼伞的往事,让部队长田伟东至今仍心有余悸。
“跳!”当直升机刚飞临千米高空,指挥员一声令下。
又是何祥美第一个跳了出去。
1秒、2秒、3秒,主伞竟无法打开!
“打开备份伞!打开备份伞!”地面指挥员通过对空广播焦急地大喊。
死亡一秒秒逼近!就在下降了9秒多的一瞬间,何祥美果断打开了备份伞。绽放的伞花,让所有人都长出了一口气„„
凶险莫测的天空,并没有让何祥美就此却步。
2005年5月,部队组织某新型装备飞行训练。因天气突变,遇上强气流,何祥美的两名战友不幸牺牲。
3天后,新一轮飞行训练继续开始。
那天,全体队员集合在机场,面对战友牺牲的地方,每个人的心情都十分沉重。
那次训练,冲天头飞成了关注的焦点。
“谁先上!”指挥员话音刚落,何祥美“啪”的上前一步,迈出队列„„
“不是不怕死,是‘要打赢’的信念,给了我直面生死的勇气。”何祥美说,“较量战场,必须舍生忘死,勇往直前!”
空中“第一跳”让何祥美具备了高空跳伞、低空跳伞和水上跳伞
技能。
何祥美与战友进行模拟机降训练。
何祥美。
士兵的心永远连着战场
当兵10年,何祥美有多次离开部队的机会。可每次,他都选择留下。
5年前,一家企业老总找到何祥美:“只要来我这工作,每个月8000元薪金,再给你一套3室2厅的住房。怎么样?”
8000元,是何祥美当时工资的三四倍;3室2厅的房子,更是他一家人的梦想。
那正是何祥美急需用钱的时候,父母多病需要买药,刚考上大学的妹妹生活费还没有着落,所有的花销都得从他本就不多的津贴里扣。
但何祥美毅然拒绝了对方的好意。他说:“我的本领是部队教会的,精武报国是一个士兵的天职。”
10年前,刚刚走进军营的何祥美,也曾与他的同龄人一样,一度将歌星影星作为自己的青春偶像。
经过军营这座大熔炉的一次次淬火,何祥美真正领悟了军队的职能、军人的职责和练好手中武器的价值。
一种油然而生的神圣感,在何祥美的心中渐渐生根发芽。他在日记中写道:真正的战士应该清醒地知道自己的战位在哪里。作为一名军人,时刻要做的只有两件事——打仗和准备打仗!
武装越野,高温下干渴的喉咙仿佛能喷出火来,冲过终点时,战友递给何祥美一瓶冰水,他一句“战场上哪有冰水”,挡了回去。
狙击射击,何祥美不允许自己有一次失误。他说,战场上,狙击手扣动扳机的机会只有一次,如果不能一枪毙敌,那么牺牲的就不仅仅是自己,很可能会影响整个军事行动。
没有假设、没有重来,每一次训练,在何祥美眼中都是最后的战斗:生死搏斗,存亡攸关。
与何祥美同在一个连队的五班班长刘俊,不止一次见识过何祥美的“较真”。
何祥美是四班班长,尖刀班。五班不服,老跟他们较劲。
一次野营拉动,一卡时间,四班比五班少了3秒。
3秒钟!五班的战士不认输:四班背囊里肯定少东西,要不能那么快?!
那天,正好轮到五班清理战备库房,有人偷偷打开贴着“何祥美”的背囊。没成想,里面除规定的战备物资外,还多了止血带、膏药、酒精等负重物。
隔了2天,刘俊问何祥美,你背囊里放止血带干吗?
何祥美说,把自己保护好,是完成战斗任务的前提。
“有何祥美在,自己就轻松不起来。他让你觉得到处都是战场”。刘俊感慨道。
但更多的时候,何祥美把压力加给自己。
10年来,何祥美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早晨出操前早起一个小时进行锻炼,然后再随大部队一起出操。
“你马上都‘奔三’了,还拼那么凶干嘛?”战友们有时这样问何祥美。
“战场不会因为兵的年龄大小,而改变标准。”何祥美的回答,掷地有声。
种子只有在沃土中才能茁壮生长
10年前刚到部队时,何祥美一度曾这样想:“自己是个初中生,基础差,底子薄,能跟上大伙就不错了。”
新兵下连后,何祥美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成才设计卡。卡上写着“你有成为一名优秀士兵的很好潜质,祝你成功!”并在“成才路径”一栏中提出相应建议。
何祥美至今也想不明白自己所谓的“很好潜质”是如何被发现的,但他从此记住了那条只有15个字的建议:练好本专业,集训多参加,课余多充电。
参加狙击手集训后,何祥美终于发现,自己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缺点”反而成了狙击手的优势。
“按照主观愿望与个人实际相适应、发展志向与岗位需求相结合、专业技能与全面发展相统一的原则,我们为每名官兵都量身定制了成才培养方案。”部队政委陈志洪说,每年,部队都拨出10多万元的专项经费设立个人进步奖、岗位成才奖、技术革新奖和官兵成才组织奖等奖项„„
见证了何祥美成长足迹的部队副参谋长颜启昌说,何祥美还是新兵时,就大胆请缨参加示范跳伞,成为当年新兵“第一跳”;第二年,何祥美又请求参加难度更大的跳翼伞。
“当时有人说何祥美是想出风头,还有人认为这样风险太大,但我们考虑到:应该给有需求的战士,提供更宽广的锻炼空间。”作为跳伞教练,颜启昌最终同意了何祥美的申请。
在成长的过程中,敢闯敢拼的何祥美,从不缺少大胆尝试的机会。
部队近年列装的某新型装备,性能优越,但因为重量轻,升空后受风力和地面建筑物的影响较大,安全隐患多,训练中曾多次出现空中险情。
万一出了重大事故,谁来负责?是停飞还是继续练?许多人都在犹豫。
就在这时,何祥美主动请战,试飞新装备。
历经4个多月的风险训练,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何祥美,终于驾驭了新装备,为部队积累了宝贵的飞行经验。
何祥美所在部队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尽管年轻,却涌现出一大批爱军精武的尖兵。
颜启昌,经过390多个日夜的拼搏,在来自世界12个国家450名学员混编的训练中,勇夺总分第一名,被异国一所著名军校评为“最优秀的榜样学员”。
副参谋长郭依衡,在委内瑞拉“猎人学校”的25个训练课目考核中,获得高空跳伞、反恐作战和地面引导等8枚勋章,被评为优秀学员。
李治军,2005年全军狙击手集训第一名„„
“一粒种子,只有在沃土中才能茁壮成长。”何祥美说,自己最大的幸福,是生长在这样一支英雄的部队中„„
新华社南京1月2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