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20O6级体育专业
资料来源: http:// 2011年推荐教师招聘资料专业+公共(含语数外,音体美,计算机,物化生政历地)
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20O6级体育专业
(师范类)教育实习工作计划
〈2009—2010第一学期〉
为了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及我校教务处下发的《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训练大纲》的要求,依据杭师大教管[2009]3号文件《杭州师范大学2006级师范类本科专业教育实习工作通知》精神,特制定体育与健康学院体育专业(师范类)教育实习工作计划: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教育实习,使实习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和师德教育,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生,树立献身人民教育事业的崇高志向。
2.通过教育实习,使实习生将所获得的体育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技能综合运用于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学校运动队训练的工作实践中,培养他们独立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的能力。
3.通过教育调查等方式,使实习生了解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状况,总结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培养他们基本的学校体育科研能力。
4.检验我院的办学思想和培养规格,不断改进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工作。
二、具体任务
1.实习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包括备课、上课、课外辅导),初步培养学生课堂教育、教学的能力。
2.参与班主任工作,使实习生初步掌握班级工作管理经验,学会做学生思想工作。3.撰写教育调查报告(小论文),对实习学校的发展历史、先进教师事迹、教学改革成果等亮点进行探索,提高观察、分析和研究能力。
4.实习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以及校运会的组织工作及裁判工作,培养学生组织与指导各项课外体育活动的能力。
5.结合毕业论文选题进行相关研究内容的调研、取证及问卷调查等,为毕业论文撰写积累实践依据。
三、组织领导
(一)本年度教育实习成员如下 组长: 卢竞荣 副组长:胡水兰
组员: 白莉 宣凤霞 俞世军 林光跃 杨拥军 董胜康 张辉 郦飞 何丽红
徐振兵
(二)带队教师:全面负责实习与实习生的思想、生活和业务指导及教育工作,主要职责: 资料来源: http:// 2011年推荐教师招聘资料专业+公共(含语数外,音体美,计算机,物化生政历地)
1.带领实习生了解实习学校的教育工作情况(包括听课、参观等)。2.指导实习生参加观察教学、课外指导、评议会、班级活动。
3.配合实习学校体育组、指导教师对实习生备课、上课等环节进行辅导。4.检查督促实习生遵守《实习生守则》。
5.每周填写一份实习点情况反馈表,交学院教务科。
(三)实习小组长:实习小组长在带队教师、指导教师的领导下,协同做好实习小组的思想、业务和生活管理工作,主要职责: 1.带领实习组全体同学认真做好教育实习的一系列工作。2.协助教师抓好实习生的备课、试教、听课和课外活动等工作。3.严格执行和认真检查实习生的组织纪律,做好安全和团结工作。
4.负责做好小组实习总结、小组成员鉴定工作及所有作业(包括:各实习生实习总结、教案若干份,实习记载及听课笔记若干份等。)5.督促本组同学向本校《实习通讯》及校刊、广播台投稿,报导实习工作动态。
四、实习学校
教育实习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学生培养中十分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新一代教师的重要措施。而实习学校是高师院校进行教育实习的基地。为了做好教育实习工作,提高教育实习质量,实习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实习生进行教育实习。
(一)请实习学校建立指导教育实习领导小组.由实习学校校长、指导教师和学院派出的带队教师三方组成,统一领导教育实习。具体任务是: 1.确定实习班级和实习生指导教师。2.安排具体实习任务,制定有关制度。3.认真指导和积极支持实习工作。
4.对实习生进行思想教育,介绍建校历史、提供改革与发展现状的相关信息。5.研究解决实习期间的有关问题。
6.总结指导教育实习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二)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任务
1.帮助实习生熟悉班级的教学情况和学生思想、学业、体质以及班级工作情况。2.指导实习生备课、上课及课后评价,做好班主任工作及教育调查工作。3.指导实习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和课外运动队训练及竞赛组织等工作。4.对实习生的教育实习写出评语和评定成绩等级。
五、实习时间
2006级教育实习时间共12周(从9月7日至11月27日),进实习点时间为09年9月14日,具体安排: 1.准备阶段1周(进实习学校前一周,在杭师大进行强化训练)。资料来源: http:// 2011年推荐教师招聘资料专业+公共(含语数外,音体美,计算机,物化生政历地)
2.见习阶段1周(进实习学校后第一周:听课和了解情况)。2.实习阶段9.5周。
3.总结阶段(在实习学校最后2天,总结与鉴定)。注:11月30日(周一)复课。
六、有关教育实习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一)体育教学
1.备课:实习生必须备好课。备课时应做好一切课前准备工作,写出详细教案并提前送交指导教师审批,经同意、签字后方能上课。
2.预练:是上好课的前提。预练要根据教案进行演示,在预练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并予以改正。
预练侧重于讲解示范和组织教法两个方面,凡是这两个方面不符合要求的,应对教案进行修正。原则上每位实习生在前2-3周的课前必须进行预练。
3.上课:是体育教学的中心环节。实习生应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实习学校具体情况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上课要做到:(1)要有先进教育理念,遵循体育教学的规律,贯彻教学原则,灵活运用教学方法;(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做到言传身教;(3)认真编写教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要达到增强体质,促进技能和增进健康的目的;(5)注意安全教育,防止运动损伤;(6)实习期间至少上2节理论课。(7)认真写好课后小结,要求内容具体,文字力求简明扼要。
4.看课:看课是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有效措施,因此,看课应有目的性。它包括课时目标的制定和落实情况、教学内容安排、教学原则的贯彻、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以及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的安排等。看课要做看课笔记,课后及时交换意见,评议课时要积极发言,提出建议。
(二)早操、课间操
实习生要按时到场,配合班主任进行组织纪律教育、领操或技术指导、检查评比工作。
(三)班级体育活动
每个实习生要负责自己教学班级的课后体育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工作(包括班级体育小干部培养以及对体育技术、身体素质差的学生的辅导等)。
(四)运动队训练和运动竞赛
1.实习生应积极协助实习学校体育组搞好运动队的训练工作。注意对周训练计划和训练课计划的制订。
2.积极参与学校的课余竞赛活动的指导,担任竞赛组织、裁判工作。(五)班主任工作实习
内容:制订班级工作计划、主持班主任日常工作,开班会、个别教育、德育讲话、处理班级中突发事件等。资料来源: http:// 2011年推荐教师招聘资料专业+公共(含语数外,音体美,计算机,物化生政历地)
要求:深入教学班级了解学生情况。听取班主任指导教师对班级工作的经验介绍,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学习并掌握班主任工作基本内容、基本方法和特点。
(六)教育调查
内容:1.了解实习学校的历史、现状及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的情况。2.调查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教育教学的改革及经验情况。3.调查上课对象的思想情况、心理与生理发展特点、学习态度与方法、知识结构与智能水平及身体素质发展情况。
要求:调查报告选题及调查计划拟定可在指导教师或带队教师指导下进行;调查报告内容要真实,主题明确语句通畅并文字要简明扼要等,全文3000字左右。
(七)对实习生的几项具体要求: 1.每位实习生每周上课一般为4-6节。
2.进实习学校后的前一周,首先要认真听指导教师的课,实习期间每周听同学的课不得少于3节,做好听课笔记。
3.在实习期间上一堂“实习公开课”,课后实习小组进行评议。
4.写好个人实习总结。要求内容丰富具体,表达通畅,一般在1500-2000字为宜。
5.遵守实习计划规定的各项要求和实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包括:(1)严格请假制度。因事、因病不能实习时必须事先向指导教师请假。请假1天以内由带队教师批准,2至3天向实习学校实习领导小组请假,超过3天向二级学院实习领导小组请假,一周以上必须报杭师大教务处备案。
(2)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不准迟到早退。
(3)认真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做到衣着朴素整洁,仪表端庄大方。(4)团结友爱,互帮互学。
(5)尊敬师长、尊重指导教师,爱护学生,对学生坚持正面教育,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6)重视安全保护工作。
6.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必须坚持人人讲普通话,讲文明话,写规范字并相互督促。
七、教育实习成绩评定
(一)评定等级分优秀、良好、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
(二)评定等级的相应标准为90分以上、80分、70分、60分、不到60分。
(三)教育实习成绩考评内容及分值如下:教育实习成绩总分为100分,其中教学工作为50分、班主任工作和课余体育训练指导工作各20分、教育调查为10分,以上成绩以实习学校指导教师为主并与我院带队教师协商予以初评,实习成绩 “优秀”率严格控制在40%以内,其标准可详见细则(见附件一)。
(四)实习生的教育实习成绩,必须在11月27日前评定完毕,并将总成绩栏的百分制转换成五级制,签名盖章后一式二份由实习带队教师带回体育学院。资料来源: http:// 2011年推荐教师招聘资料专业+公共(含语数外,音体美,计算机,物化生政历地)
附件一: 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2006级师范类(本科)教育实习成绩评定细则
优秀: 1.教学
(1)备课:准确把握大纲中关于某项教材的具体要求,明确本年级段教材的重、难点;科学预测学生接受知识、技能的障碍,并提出合理的教学策略;教案书写工整、准确、条理清晰。
(2)上课:切合学生实际分解教学中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德育等目标,并具可测性。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并采取有效的辅助性与诱导性手段;复习、引导、讲授、反馈、总结等教学环节清晰;分组教学有序;场地、器材的设计新颖、合理;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安排适宜。
(3)教学管理: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与表达能力,强调师生互动,不搞“一言堂”;注重组织学生小群体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4)教学效果:课堂气氛活跃,90%以上的学生能够独立、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并通过思考获得一定的体育知识。
(5)自我总结:主动与指导教师谈上课的体会,剖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法并付诸实践。
2.班主任工作和课余体育训练指导工作
(1)熟悉班级工作的内容,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法。(2)掌握班主任工作的特点,协助班主任指导教师妥善地处理班级出现的问题。(3)协助班主任指导教师组织1至2次有特色主题的班会。
(4)协助原教练员做好运动队训练指导工作和运动竞赛的组织和裁判工作,效果优良。3.教育调查
(l)调查报告选题适宜、计划可行。
(2)内容真实、材料充实,分析合理,见解独特并具可行性。(3)格式规范、文笔流畅、结构完整、表述清晰。4.其他
(1)主动参加班级的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的辅导。
(2)自觉遵守《实习生守则》和实习学校规章制度。(3)按时、高质量地完成教育实习各项作业和总结工作。良好:
1.教学
(1)备课:准确把握大纲中关于某项教材的具体要求,能够预测学生接受知识、技能的障碍,并提出教学策略;教案书写工整、准确、条理清晰。
(2)上课:切合学生实际分解教学中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德育等目标,可测性一般;基本把握教学的重、难点;能采取辅助性与诱导性手段;教学环节清晰:组织教学有序;场资料来源: http:// 2011年推荐教师招聘资料专业+公共(含语数外,音体美,计算机,物化生政历地)
地、器材设计合理: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安排适宜。
(3)教学管理:给学生独立思考与表达的机会;基本不组织学生小群体的活动。
(4)教学效果:课堂气氛一般,80%的学生能够完成学习任务、并通过思考获得一定的体育知识。
(5)自我总结:主动与指导教师谈上课的体会,提出改进方法。2.班主任工作和课余体育训练指导工作
(1)熟悉班级工作的内容,了解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法。
(2)掌握班主任工作的特点,协助班主任指导教师妥善地处理班级出现的问题。(3)协助班主任指导教师组织1至2次有特色主题的班会。
(4)协助原教练员做好运动队训练指导工作和运动竞赛的组织和裁判工作,效果良好。3.教育调查
(1)调查报告选题适宜、计划可行。
(2)内容真实、材料较为充实,分析较为合理,有自己的独到见解。(3)格式规范、文笔流畅、结构完整、表述清晰。4.其他
(1)主动参加班级的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的辅导。(2)自觉遵守《实习生守则》和实习学校规章制度。(3)按时、高质量地完成教育实习各项作业和总结工作。中等: 1.教学
(1)备课:基本把握大纲的具体要求;能够预测学生接受知识、技能的障碍,并提出教学策略;教案书写工整准确。
(2)上课:切合学生实际分解教学中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德育等目标,可测性一般;基本把握教学的重、难点;能采取辅助性与诱导性手段;教学环节清晰;组织教学有序;场地、器材设计合理;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安排适宜。
(3)教学管理:给学生独立思考与表达的机会;基本不组织学生小群体的活动。
(4)教学效果:课堂气氛一般,80%的学生能够完成学习任务、并通过思考获得一定的体育知识。
(5)自我总结:主动与指导教师谈上课的体会,提出改进的方法。2.班主任工作和课余体育训练指导工作
(1)熟悉班级工作的内容,了解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法。
(2)掌握班主任工作的特点,在班主任指导教师的协助下,能妥善地处理班级出现的问题。
(3)有一定指导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的组织、裁判的能力,具有一定效果。3.教育调查
(1)调查报告选题适宜、计划可行。资料来源: http:// 2011年推荐教师招聘资料专业+公共(含语数外,音体美,计算机,物化生政历地)
(2)内容真实,材料较为充实,分析合理,缺乏自己的独到见解。(3)格式规范、结构相对完整、表述清晰。4.其他
(1)参加班级的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的活动辅导不积极、不准时。(2)不能严格遵守《实习生守则》和实习学校规章制度。(3)按时完成教育实习各项作业和总结工作,质量不高。不及格: 1.教学
(1)备课:不了解大纲的具体要求;不能提出教学策略;教案书写条理不清。
(2)上课:不能切合学生实际分解教学目标;不能把握教学的重、难点;练习方法僵化;教学环节不清,组织教学无序;场地、器材的设计不合理;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安排不适宜。
(3)教学管理:不允许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搞“一言堂”或放任学生自由活动,课堂纪律涣散。
(4)教学效果:课堂气氛沉闷,全班50%以上的学生不能完成学习任务。(5)自我总结:不与指导教师谈教学体会,一意孤行。2.班主任工作和课余体育训练指导工作
(1)不熟悉班级工作的内容,尚未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法。(2)对班主任工作的特点认识不足,缺乏处理班级问题的能力。(3)组织主题班会的能力差。(4)组织训练和竞赛能力差,效果较差。3.教育调查
(1)调查报告选题适宜、计划可行。
(2)内容失真、材料不充分、分析不合理,观点不明确。(3)格式不规范、结构不完整、表述不清。4.其他
(1)参加班级的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的辅导不积极、不准时。(2)有违规行为。
(3)不能按时完成教育实习各项作业和总结工作。资料来源: http:// 2011年推荐教师招聘资料专业+公共(含语数外,音体美,计算机,物化生政历地)
附件二: 体育与健康学院2O06级师范类(本科)教育实习前期工作安排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教育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教师的重要环节,是高师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而实习前期的准备工作是高质量地完成实习任务的重要保证。为此,院办公室、教务科、团总支、各教研室应通力合作,确保实习前期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现把工作步骤安排如下(09年4月至9月): 1.确定实习领导小组成员。2.联系、确定实习学校。
3.确定各实习点带队教师与实习生名单。
4.召开教育实习带队教师会议,培训教育实习带队知识。5.召开实习生实习动员大会。
6.各带队教师组织实习生开会,布置前期准备工作。7.进行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强化训练。
8.进行口令、队列队形、广播操等训练,进行组织教学能力训练等。9.请教研员和中学高级教师给实习生作相关讲座。
10.由学院学工办负责做好实习前期宣传指导工作(每组可定一名通讯员)。11.各带队教师对实习生进行新课改理念的学习指导和教学设计能力的训练。12.中教法教师运用新课改理念对实习教材进行讲解、分析并指导实习生写一个教案、试讲一堂课,开展说课和评课以及组织学生到中学进行见习活动,对实习生撰写教育调查报告进行指导。
(注意:口令、队列队形训练及领操练习安排在早操、课外活动时间,每次至少60分钟。课外活动还可针对实习教材内容,进行技能等训练)。
资料来源: http:// 2011年推荐教师招聘资料专业+公共(含语数外,音体美,计算机,物化生政历地)
体育与健康学院2006级体育专业(师范类)本科教育实习分组名单
杭州市第十四中学:(4女,16男,共20人)带队教师: 董胜康
组
长:沈建祥
副组长:陈鸿博
组
员:胡良荣(女)
陈开斌
蒋
威
樊
亮
陈龙昉
王宝磊(女)
邵志平
项杨杨
周斌
程陈宏
钱
龙
顾
宇
孙敬刚
胡
维(女)
黄
霞(女)
赵学强
边
琦
沈
青
杭州市第十一中学:(3女,7男,共10人)带队教师:张
辉
组
长:章利锋
副组长:钱明星(女)
组
员:金双芸(女)
郑桂玲(女)
刘
佳
郭一波
姜礼鹏
朱宏斌
杨东东
沈健汇
杭州市东方中学:(3女,8男,共11人)带队教师:徐振兵
组
长:孙军毅
副组长:李云勇
组
员:陈爱红(女)
王芳芳(女)
施梦梦(女)
周献
王春献
赵
寅
董
杨
赵明建 王
洲
浙江大学附属中学:(3女,9男,共12人)带队教师: 何丽红
组
长:李国峰
副组长:苏
蝶(女)
组
员:谢
晶(女)
沈
超
张来博
王
江
濮旭杰
邓
白
来学锋
顾志斌
郑
剑
封晓刚
杭州市留下中学:(2女,5男,共7人)带队教师:宣凤霞
组
长:叶静娜(女)
副组长:张
鋩
组
员:周辉
林欢欢(女)
赵千俊
张泽明
周冬冬
杭州钱塘外国语学校:(3女,7男,共10人)带队教师:白
莉
组
长:杨
艳(女)
副组长:丛
辉
组
员:蔡海虹(女)
杨
洋(女)
陈超平
卢剑兵
刘
迪
安宝增
沈凌军
王
伟 资料来源: http:// 2011年推荐教师招聘资料专业+公共(含语数外,音体美,计算机,物化生政历地)
杭州夏衍中学:(2女,3男,共5人)带队教师:宣凤霞
组
长:徐景建
副组长:郑洁洁(女)组
员:朱靖平
王鹏鹏
施佳杰
桐乡职业教育中心学校:(2女,10男,共12人)带队教师:俞世军
组
长:王琦楠(女)
副组长:翁伟杰
组
员:于海斌
王雨雁(女)
陈
吉
刘
贺
陈德旭
胡
巍
李
科
王凯迪
蔡挺挺
林
超
余杭第二高级中学:(2女,6男,共8人)带队教师: 林光跃
组
长:林
国
副组长:肖建波
组
员:李秋宇(女)
王
超(女)
王学科
范
乐
顾俊俊
李德鹏
义乌私立群星学校:(2女,7男,共9人)带队教师:杨拥军
组
长:胡俊丽(女)
副组长:郑麦克
组
员:邬超容(女)
徐
超
许
宁
张
帅
王敏俊
黄海龙
诸暨中学:(2女,7男,共9人)带队教师:郦
飞
组
长:何
佳
副组长:陈
叙
组
员:陈
红(女)
周丹丹(女)
杨
波
朱凯杰
李
敏
王建芳
谢哲超
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2006级教育实习领导小组
2009年4月
第二篇: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第一届校友会组织机构人员...
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第一届校友会组织机构人员名单
一、会长:
凌平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教授
二、常务副会长:
于海达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三、副会长:
周建新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副院长
洪吉根浙江省国资信托投资控股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卫浙江省教育工会副主席
周晓明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体育教研员
于立平宁波市社会科学院处长
刘坚温州市鹿城区教师培训与科研中心体育教研员
蒋怀长嘉兴市嘉善县教育局教研室体育教研员
杨震宇湖州市教育局监察审计处副处长
黄明军绍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消保处处长
李郁华金华市东阳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卢国胜金华市体育局竞训处副处长
翁芳衢州市柯城区新华中学工会主席
李任文舟山市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
罗铃芳台州市临海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副局长
梁忠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秘书科秘书
吴恒晔丽水市丽水学院体育系党支部书记
潘智慧丽水市水利局水政监察支队支队长
四、秘书长:
万林华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办公室主任
五、副 秘 书 长:
顾海春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团委副书记
施云峰杭州市第九中学政教处副主任
六、理事:
凌平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教授
于海达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周建新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副院长
洪吉根浙江省国资信托投资控股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卫浙江省教育工会副主席
周晓明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体育教研员
俞富根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教研室体育教研员
刘万荣杭州市下城区教育局教研室体育教研员
王馨华杭州市江干区天成教育集团副校长
鲍作鸥杭州市拱墅区拱宸中学副校长
孟胜慧杭州市西湖区翠苑中学体育组组长
殷超杭州市滨江区教育局教研室体育教研员
陈志相杭州市萧山区聋校校长、党支部书记
朱根年杭州市余杭区临平中学体育组组长
方世红杭州市桐庐县教育局教研室体育教研员 徐跃进杭州市淳安县威坪中学校长
叶小妹杭州市建德市严州中学体育组组长 吕军杭州市富阳市大源中学副校长
刘泉国杭州市临安市教育局教研室体育教研员 于立平宁波市社会科学院处长
刘伟平宁波市海曙区教育局教研室体育教研员唐展宁波市江东区曙光中学体育组
桂世昌宁波市江北区教体局办公室主任 任志豪
朱苏龙
陈七一
许振喜
吴和莉
方小丽
岑州达
张国瑞
刘坚
陈雅莲
李胜
姜秀华
倪颍
张峥
郑胜寿
黄伟
叶世友
季庆生
何正跃
吴君艳
蒋怀长
黄艳
邵雪亮
崔海华
沈卫东
徐争春
娄利明
杨震宇
姜晓华
陈进武
陈正治
吴杭
潘永祁
黄明军
周国才 宁波市宁波港务集团北仑股份公司宁波市镇海区中兴中学总务主任 宁波市鄞州区体育局体育中心主任宁波市象山县职业高级中学副校长宁海县教育局教研室体育教研员 宁波市余姚市纪委监察局副局长 宁波市慈溪市体育局竞训科长 宁波市奉化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 温州市鹿城区教师培训与科研中心科长、体育教研员温州市鹿城区温州实验中学体育组组长 温州市龙湾区纪委监察室党组成员温州市瓯海区瓯海中学体育组组长 温州市洞头县体育局副局长 温州市永嘉县城关中学体育组组长 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温州市苍南县第一中学体育组长温州市文成县第二中学体育组组长 温州市泰顺县第一中学总务处主任 温州市瑞安市教师进修学校校长 温州市乐清市白象中学体育组组长 嘉兴市嘉善县教育局教研室体育教研员 嘉兴市浙江科技工程学院体育组长嘉兴市嘉善县第一中学副校长 嘉兴市海盐县体育局少体校 嘉兴市海宁市第一中学体育组嘉兴市平湖市体育局少体校 嘉兴市桐乡市第一中学总务主任 湖州市教育局监察审计处副处长 湖州市湖州第一中学体育组组长 湖州市南浔区菱湖中学体育组组长 湖州市德清县第三中学总务处主任 湖州市长兴县第三中学工会主席 湖州市安吉县教育局督导室(校长)绍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消保处处长 绍兴市第一中学分校体育组长
周忠绍兴市绍兴县鲁迅中学工会主席吕冶钢绍兴市新昌县城关中学体育组组长 吴先苗绍兴市诸暨市诸暨中学体育组长
朱伯根绍兴市上虞市体育局体育发展中心主任 叶秀春绍兴市嵊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总务处主任 李郁华金华市东阳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卢国胜金华市体育局竞训处副处长
王康云金华市武义县大田乡人民政府乡长黄晔东金华市浦江县体育局少体校
赵承杭
劳天仁
陈玲娟
赵鑫芳
应向群
翁芳
叶炎富
岳海
陈体英
江玉梅
严新花
李任文
沈克锋
陈虎
张志岳
高和国
罗铃芳
梁忠
陈爱国
何胜尧
王利军
盛喜
林荣郁
潘继灶
陈梅芳
冯小龙
吴恒晔
潘智慧
项亮宏
潘孙国
叶清
诸葛彤
林祖良
翁吉发
龚贤伟 金华市磐安县体育局副局长 金华市兰溪市第一中学体育组组长 金华市义乌市教育局教研室体育教研员 金华市东阳市教育局教研室体育教研员 金华市永康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办公室主任衢州市柯城区新华中学工会主席 衢州市衢江区后溪中学体育组组长衢州市常山县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 衢州市开化县实验小学体育组组长 衢州市龙游县第二中学教务处 衢州市江山市双塔中学舟山市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 舟山市体育局少体校 舟山市普陀区第二初级中学工会主席 舟山市岱山县大巨中学副校长 舟山市嵊泗县海星中学党支部书记 台州市临海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副局长 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秘书 台州市椒江区教育局教研室体育教研员 台州市黄岩区实验中学政教处主任 台州市路桥区路桥中学体育组组长 台州市玉环县文体局少体校校长 台州市三门县体育局副局长 台州市天台县教育局教研室体育教研员 台州市仙居县教育局教研室体育教研员 台州市温岭市第三中学工会副主席 丽水市丽水学院体育系党支部书记 丽水市水利局水政监察支队支队长丽水市青田县青田中学体育组组长 丽水市缙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丽水市遂昌县职业技术学校体育组组长 丽水市松阳县体育局 丽水市云和县体育局 丽水市庆元县职业高级中学丽水市龙泉市司法局局长
高伟淼丽水市景宁县鹤溪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万林华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办公室主任 顾海春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团委副书记 施云峰杭州市第九中学政教处副主任
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二〇〇八年五月十八日
第三篇:杭州师范大学各个学院专业
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旅游管理、对外汉语、人文教育
理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应用物理学、科学教育、统计学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师范类)、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制药工程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环境科学
国际服务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IT服务外包方向)、信息与计算科学(国际金融服务外包方向)、电子信息工程(嵌入式软件服务外包方向)、软件工程(国际软件服务外包方向)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音乐学院:音乐教育、音乐表演、舞蹈学、艺术教育
体育与健康学院: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
美术学院:美术学、艺术设计、绘画
外国语学院:英语、日语
政治经济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作、经济学、经济学(电子商务)法学院:法学、知识产权
教育科学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专业(学前方向)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口腔医学
护理学院:护理学
健康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市场营销(医药方向)、预防医学、药学 阿里巴巴商学院: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网络营销方向)
钱江学院:
文学系:英语、汉语言文学
理学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应用心理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
经管系:会计学、市场营销专业、社会工作专业、经济学专业
艺术系:广播电视编导、动画、艺术设计专业、舞蹈学
电气机械工程系:材料成型及其控制工程、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游戏软件设计与制作)
法学系:法学专业
体育系:社会体育专业
医学系:护理学专业
第四篇: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专业
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专业
中小学名师省级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振兴浙江省基础教育事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国家教育政策法规为依据,根据“科教兴省”的战略要求,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为主题,研究和遵循优秀教师成长规律,努力为我省在较短时间内建设一支具有一定特色的中小学体育名教师队伍。
二、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在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与科研能力诸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为培训对象在省内外逐步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和辐射度,成为具有某些方面专长的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专家创造条件。
(二)具体要求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能自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人师表,具有高尚的人格。
2、更新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思想;熟悉国内外教育理论研究的最新发展,具有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3、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和其它相关知识,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与教育实践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形成或发展自身的教育教学风格,在教学艺术方面独树一帜。
4、正确把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动态,具备从事较高水平教育教学科研的知识和能力,善于将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提升为理论,能够主持或独立开展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具有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并能发挥骨干、带头和示范作用,推动本地区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5、具有较强的自我提高能力,能够通过包括信息网络技术在内的各种途径广泛收集教育教学资料与信息,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6、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够经常地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使用,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探索新型教学模式。
7、具有一定的国内外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培训对象
全省各地市推荐选送的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
四、培训内容
根据培训目标和具体要求,培训内容由理论与技术、实践与考察和课题研究三个板块组成,各板块的学分比例为4∶3∶3。其中,教育理论与教学技能着重提高培训对象的理论素养和学术水平,开拓专业视野,调整知识结构,更新教育教学手段,增强自我提高能力;教育教学实践与考察着重在实践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加强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对形成一定教育教学风格与特色打下良好的基础;课题研究着重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拓宽专业研究视野,增强发现教育教学规律的能力和总结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能力,增强教育创新的能力。
五、培训方法
1、坚持理论与实践,自主学习与集中、阶段性培训及持续性提高相结合的原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案例教学,采取理论学习——教育教学实践与考察——课题研究相结合的形式实施培训。12、实行导师(组)负责制,采用集中学习与分散研修相结合的方式,以分散研修为主。集中学习采取专题讲座、专题研讨、实地考察等形式;分散研修采取导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专题研究、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等方式进行。
3、注意培训对象自身的实际情况,重视发挥个体特长,在导师指导下制订出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加强个别指导。
4、理论学习与专题研究可和我校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教育硕士以及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班等的学习相结合。上述各种形式研究生教育的全部课程允许培训对象选修。
六、考核
考核内容由学业课程考核、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能力考核和实绩考核三部分组成。学业课程考核主要采取考试或课程论文的方式,并结合平时学习和研讨情况评出成绩;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能力的考核采取教育教学实践成果评估和结业论文答辩相结合评定成绩;实绩考核则由培训对象所在地市教委和培训单位提出考核意见和综合素质评语。最后汇总形成考核结论,考核合格者由省教育厅发给相应证书。
七、管理
为了保障培训方案的全面落实,我校成立由主管成人教育的副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有关学院领导为成员的名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由校内外专家学者、教授、中小学名师组成的专家组和各学院的导师组,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完成。
八、培训时间及安排
第一阶段:2002 年11月1日~2003年10月31日,在浙江师大集中学习,完成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的任务,并完成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2003年11月1日~2004年10月31日,培训人员由原单位结合本职工作进行课题研究和撰写论文,完成第三板块的任务。
第三阶段:2004 年11月1日~2005 年10月31 日,在浙江师大集中,进行论文修改和答辩。
九、组织机构
体育专业领导小组组长:陈京生(院长)
组员:薛岚应跃兴
班主任:王恬
项目负责人:薛岚
十、导师组名单
导师组组长:陈京生教授
导师:陈京生、徐金尧、薛岚、潘慧炬、王章明、张夏榕
十一、培训的预期成果
(一)通过培训,在以下方面得到提高:
1、基本观点:现代教育理念,素质教育观、创新人才观,等等。
2、基本技能:现代信息技术、实验设计与研究,等等。
3、基本理论:体育学科教学论、现代教育理论、体育测量方法等等。
4、基本能力:自学更新知识能力、自我评价和规划能力、教育分析研究能力、实施素质教育能力、课堂教学艺术,等等。
(二)具体成果:
1、中学体育教师名师培训课程设置和培训研究报告与系列论文。
2、中学体育教师名师培训教材或讲义。
3、培训教师教学案例分析文集。
4、培训教师研制创作的中学体育CAI软件。
附件一:培训课程计划
(一)、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公共课)(68学时)
1、始业教育与师德教育6学时
本课程主要就教师的职业特点、教师角色的社会意义及教师素质要求等问题展开讨论。分两个专题:
(1)教师角色的社会意义和教师的职业特点。浙江师范大学杜卫教授
(2)现代教师的素质要求。北京师范大学儿心所申继亮教授
2、现代教育理论32学时
本课程介绍当前的教育教学理论发展状况,主要内容包括课程开发、教学模式、学习与教学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等方面。分五个专题:
(1)国际课程改革展望及新课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
(2)当代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运用西南师范大学张庆林教授
(3)现代教育科研方法及其应用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
(4)心理教育问题研究浙江师范大学李伟健教授
(5)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及其教学模式研究北京师范大学陈琦教授
3、现代教育技术30学时
本课将介绍各种教学媒体及与此相适应的教学设计思想和方法,课件开发和使用实践等,理论与实践并重。主要包括:
(1)课件设计及主要软件的使用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
(3)网络应用浙江师范大学张剑平教授
(2)课件观摩、上机实践
(二)专业学科课程(200学时左右)
1、培训课程
(1)体育科技新进展国家体科所所长李元伟教授20学时
(2)体育学科新进展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杜利军副司长30学时
(3)体育学科教学论浙江师范大学王章明副教授20学时
(4)体育测量方法论浙江师范大学张夏榕副教授20学时
(5)课余训练与竞赛专题研究上海体院张洪潭教授20学时
(6)体育科学研究专题陈京生、徐金尧、薛岚、潘慧炬90学时
2、主干课程简介
(1)体育科技新进展
主要内容:运动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力学、医学保健等最新研究成果
教研形式:讲座、自学、讨论
任课教师:李元伟教授
(2)体育学科新进展
主要内容:体育社会学、体育美学、体育经济学、体育游戏等新理论新观点等
教研形式:讲座、自学、讨论
任课教师:杜利军副司长
(3)体育学科教学论
主要内容:体育课的设计原理、操作技艺、评价方法;技能传授、体能锻炼、品性培育的理论
与方法;确立目标的依据、优化内容的途径、构建模式的方法等。
教研方式:讲座、案例分析、专题讨论、调查设计
任课教师:王章明副教授
(4)体育测量方法论
主要内容:体育领域中各类信息的研究设计、测量、处理、评价、反馈的理论与方法
教研方式:讲座、讨论
任课教师:张夏榕副教授
(5)课余训练与竞赛专题研究
主要内容:现代运动训练新理论新观点、竞赛的规则与规程、编排组织与指挥等
教研方式:讲座、观摩、研讨、带训
任课教师:张洪潭教授
(6)体育科学研究专题
主要内容:
1、篮球技战术研究
2、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3、篮球运动基本理论与篮球教学理论研究
4、运动技术的测量与评价
教研方式:讲座、讨论
任课教师:陈京生、徐金尧、薛岚、潘慧炬
附件二:实践与考察方案
1、组织学员说课与评课;教育教学案例分析与讨论;以自主教育和自我反思的方式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2、组织培训学员到浙江省各中学(杭州第二中学、杭州第四中学、江山中学、回浦中学等)参观、听课,与优秀教师座谈;专题考察;借班上课,开展教学研讨;撰写考察报告。
3、到省外重点与特色学校考察、交流。进行自主性反思、自主评价。
附件三:研究课题选题(供学员参考)
1、我省普高选项教学的成功与问题
浙江省普高盛行体育选项课,其中,杭二中开本省先河。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许多成功后的问题,如选项教学的优势与局限、边界条件(班级数、项目数、教师的质与量、场器要求等)、评价标准等。这些问题需要总结、交流、分析与解决。
2、现代教学理论与中学篮球教学实践研究
运用现代教学理论,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经验,研究中学篮球教学的相关问题。如篮球教学的最优化研究,程序教学法的研究等;以相关教学模式的研究为代表,力求寻找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以保证研究的理论性与可操作性的有机结合;运用逻辑方法对篮球运动理论中若干概念、分类、系统的研究,以及对篮球运动发展趋势的研究,使篮球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研究更具科学性和前沿性;对篮球健身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使篮球教学与大众的自身需要紧密结合,使篮球教学研究进入新的领域。
3、基本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
运动技术由若干基本动作构成,如推拉、蹬摆、鞭打等,利用这些基本动作的力学原理,可进一步分析各类、各项运动技术。结合本人在教学训练中的某运动技术进行定性或定量的生物力学分析。
4、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主要对解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目的、目标及指导思想进行回顾,对体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进行系统的阐述,然后对学校体育学科理论的研究与发展进行介绍,重点论述在“健康第一”教育指导思想下学校体育的改革与思考。
5、中学篮球业余训练
中学篮球运动员的选材、训练和竞赛,训练与学习的关系处理,与班主任,家长的沟通。
第五篇:40周年校庆体育与健康学院有关情况介绍
40周年校庆体育与健康学院有关情况介绍
1.学院发展史
体育与健康学院创办于1973年9月,初期为肇庆地区师范学校体育班(校址在新兴县高村),1975年9月更名为肇庆地区“五七”师院体育科,1977年学校更名为肇庆师范专科学校后成立体育系(1979年学校迁至现校址),1985年更名为西江大学体育系,2000年根据广东省政府的指示,西江大学与肇庆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了肇庆学院并升格为本科院校,将原西江大学体育系、肇庆教育学院体育系、西江大学公共体育部三单位合并,重组为肇庆学院体育学系,2007年肇庆学院实施学院制,按照学校的统一规划,原体育学系于2007年7月11日改制为体育与健康学院。2000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后我院于2001年9月招生了第一届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在延续体育教育专业办学的基础上,我院申办了社会体育专业,于2003年招收了一届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停招。在学院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于2008年经过申请,又恢复了社会体育专业招生。目前,我院有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两个本科专业,社会体育专业分体育旅游和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两个方向。1994年开始,我院开办了成人教育,有体育教育专业的函授班和自学考试班。
体育与健康学院的体育教育专业是我校最早开办的专业之一,在三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我院培养了合格毕业生4000多人,遍布国内外各个地区及领域。他们中间有全国“十佳” 校长、全国优秀教师,省劳动模范,有政府机关各级领导和各类学校校长、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有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及知名企业家,有国际级、国家级裁判,有保龄球亚洲亚军教练,有培养出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的基层体校教练员,他们在各条战线上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广东省的体育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成就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在近几年日趋激烈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中就业情况良好,2006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6.1%;2007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9.6%;2008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9.62%;2009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9.1%;在全校各专业中一直排序在前列。在近几届毕业生质量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质量综合反映满意和比较满意率为97.1%。2008年我院学生考研工作也获得突破性进展,继2007年考研取得“零的突破”之后,2008年有5人考取硕士研究生,2009年又有4 1 人考取硕士研究生,考研工作的突破性进展,极大的改善了我院学生的学习氛围。
我院在走“内涵式”专业建设发展道路思想的指导下,初步形成了以科学研究为先导,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两翼的办学特色。产生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教研成果,大幅度地提高了本院在国内外的知名度。2002年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专业综合实力排名榜上,我院领先于部分省市的体育专业院校和十个省的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系),在我省高校同类专业中名列前茅。2005年我院代表广东省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获得二等奖,团体总分在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代表队中列第7名,创造了近几届比赛广东省代表队的最好成绩。2003——2004我院以全校科研总分第一的成绩荣获“科研先进集体”称号;2004年体育教育专业获得全校首批只有两个名牌专业之一的名牌专业; 2005年体育专业改革理论与实践成果获得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篮球》课程,进入校级“精品课程” 六强的行列;2006年《运动解剖学》进入校级“精品课程”行列; 2007年我院获广东省自然基金、国家体育总局科研立项各1项;2008年,我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被学校评为校重点学科。田径和实习指导两门课程为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课程;大学体育、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田径运动、足球运动等五门课程被评选为校级“优秀课程”。2009年,体育教育专业在全国众多体育院校申报第四批国家级特色专业的评审中,被教育部、财政部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成为被评出的6个体育教育专业之一,并成为国家全额拨款资助建设的三所院校之一。
我校体育健儿在参加广东省第五、六、七届大学生运动会中,获得的金牌、奖牌、团体总分在参赛的37所本科院校中排位一直在前十名,在同类院校中排名第一。近10年,定向运动、田径、二人篮球、三人篮球、龙狮、龙舟、等项目在亚洲城市锦标赛、全国、全省大学生运动会以及全国、全省单项比赛中获得多项冠、亚、季军。
目前,体育与健康学院下设体育教育系、大学体育部、社会体育系、院办公室、实验中心、重点运动项目中心6个部门。学院在体育教育训练、社会体育二级学科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我院现有正式教职工66人,其中教授7名,平均年龄49岁;副教授19名,平均年龄44岁;讲师28名,平均年龄37岁。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28名;教学名师1人,校级学术带头人5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1人,优秀教学骨干1人;广东省校级千百十培养对象2 人。全院教师平均年龄40.25岁,是一支结构、年龄比较合理的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优良规范的管理,突出的竞赛成绩,较好的科研成果,为体育与健康学院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2.学院特色专业建设与管理
我院体育教育专业继2004年获得全校首批只有两个名牌专业之一的名牌专业后,凭借良好的办学声誉和鲜明的专业特色,在2009年又入选教育部第四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这是我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首次获得国家级立项的项目。
我院体育教育专业经过30多年办学的积累和不懈努力,勇于摸索实践,在专业建设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主动适应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不断变化的需求规格,在人才培养上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终极目标,适时调整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以满足应用型、复合型和学术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切实加强专业技能培训,确保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与体育教师的实际工作相匹配,紧紧抓住实践能力培养这一核心,坚持四年不断线。从学生入学开始,通过各个项目的裁判小组、训练小组和单项俱乐部,培养学生的裁判工作能力、教学与训练能力和社会工作组织能力,同时充分利用我院的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和实习基地,对学生的教学组织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培养,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由于我院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远远优于其它院校,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我院毕业生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全校前列,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赢得了很好的信誉,为本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良好的前景。多年以来,肇庆市各个系统及各县、区体育比赛的裁判工作90%以上由我院学生承担,在为社会提供良好服务的同时,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大幅度提高,在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模式上形成了富于创新、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鲜明特色。
在我校开展“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改革中,我院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对体育教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重新修订,以满足应用型、复合型和学术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加强了专业技能培训,体育教育专业1-6学期分别进行口令与队列队形调动、讲解与示范、体育绘图、运动损伤与急救、中小学体育课解说(说课)、中小学体育课教学文件制订的技能培训。社会体育专业1-6学期分别进行攻关与礼仪、户外拓展运动、体育社会调查、运动损伤与急救、社会体育职业技能微格训练、社会体育运动组织能力的培训。在学校 建设的实习基地的基础上,为了满足今后一学期教育实习的需要,学院又相继与8所中小学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为了更好地完成实习工作,在准备实习阶段,加强了观摩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并延续实习前每位学生进行一次课试教的传统,使每位学生在实习前对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有所感性认识。为了全面了解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在学校统一部署下,聘请了肇庆市优秀中学体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我院兼职教师。
为加强教学管理与监督,体育与健康学院年成立了教学督导组,督导组每个学期都要进行教学检查,在督促任课教师执行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贯彻课堂常规、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科学开展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其工作程序是学院按课程组(教研室)列出有指导资格教师名单,发给每个班,学生根据自己研究方向和需要选择指导教师,汇总后,以课程组(教研室)为单位,根据学院关于毕业论文工作的时间安排和程序,组织开题报告、论文评阅、论文答辩等工作。
在开展专业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学院将以建设特色专业为契机,立足办学实际,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专业建设发展规划,明确了专业建设思路,细化了专业建设措施,凸显专业建设特色,不断探索与社会各部门的合作机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院专业建设总体实力,保证专业建设质量,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3.实验室的建设及对学院发展的影响
体育与健康学院实验中心自2003年成立以来,本着以教学为中心、全面服务于师生的宗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托学科优势,着力培养体育事业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3.1致力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中心坚持以生为本的基本原则,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始终都将加强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放在重要位臵。其次,在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中心还为学生创造多层次的学习条件,以培养科研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学效果是显著的。
3.2不断改进和提高实验教学内容与质量。为教学服务是实验中心工作的中心环节,5年来,实验中心协助有关课程教师开设了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实验,实验课程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测量学等七个学科门类,实验开出率为100%。随着实 验室环境与仪器设备的更新,极大的丰富实验教学内容,教学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也使实验教学更系统化、层次化。
3.3注重抓好开放性实验。实验中心教师在认真做好实验教学服务工作的同时,认真学习教育部有关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基本要求,积极开展开放性实验,不断完善开放性实验内容,注重开设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使开放性实验项目增加到40多种,使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毕业论文的撰写能力都有很大提高。
3.4对外科技服务工作。2004年5月,实验中心积极协助肇庆市皮划艇训练基地完成运动员机能水平的测定工作。2007年4月~6月,协助学校参加大学生运动会运动员完成身体机能监测工作。2007年5月,协助肇庆市体校运动员完成机能的测定工作。
3.5学术活动。中心成员积极参加国内各种类型的学术活动和学习活动,通过交流学习,提高了师资队伍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实验教学水平。中心还协助承办了一次全国性教材编写会议。
实验中心开设的实验项目达90项,涵盖了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侧量与评价、体育康复学、运动处方学、人体解剖和生理学等11门课,完成实验课程教学人时数约达78000人时/年。同时承担了全校各类专业学生的体质测试工作,每年参加测试的学生人数约为3300人。
4.学院特色文化建设
为了培育与学院办学定位、学科发展环境相适应的特色学院文化,不断完善有体育专业特色的学院文化,优化育人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院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育人原则,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紧扣时代脉搏,利用体育专业教育的特点,建立起了具有本院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积极向上的体育文化有助于当代师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最近几年,体育与健康学院依托专业优势,除了重视体育教学、体育科研、运动竞赛之外,还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搭建各种平台,在广大师生中普及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众体育文化正在逐渐形成。为了丰富我校校园文化的内涵,我院凭借专业优势,大力发展体育社团、协会,先后配合学校团委成立了龙狮协会、足球协会、排球协会、羽毛球协会、乒乓球协会、武术协会、健美操协会、轮滑协会、定向越野协会等体育协会。我院集中师生中的精兵强将,对这些体育协会进行规划、指导、并参与日常的训练、比赛工作的指导,体育生不仅仅得到了大量的实践机会,学以致用,提升自己,建立自信心、荣誉感,最重要的是学生们通过努力使这些体育协会得以健康、蓬勃的发展。目前,我校校园体育文化在我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正以其时代性、时尚性、多样性、共享性、娱乐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在校师生参与。通过体育文化的陶冶,师生中的群体意识,群体向心力与凝聚力得到培植,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拼搏精神、“公平”的竞争意识和精神、集体主义和团体协作精神正在校园的土壤上滋生,校园精神文化之躯健康成长。5.学院教学改革与研究成果
2001年至2003年,发表教学论文30篇;2001年至2003年获校级教学课题立项13项;2004年至2008年,发表教学论文69篇;
2001年广东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及教学内容改革实践研究([粤高教2001]106号1-20)子课题——21世纪初、中期广东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需求特征及培养目标的研究获立项,其研究成果获广东省一等奖;体育运动与人体结构CAI课件获中国电化教育协会二等奖;2005年体育专业改革理论与实践成果获得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篮球》课程,进入校级“精品课程” 六强的行列;2006年《运动解剖学》进入校级“精品课程”行列,大学体育、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田径运动、足球运动五门课程被评选为校级“优秀课程”。2006年定向运动专题学习网站获广东省高等教育网络课程优秀奖。
2007年7月;吴忠义教授主持的广东省社科基金重点课题——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和“名牌专业”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国内体育教育专业具有较大影响。2007年,王景贵教授任《运动解剖学实验》教材的副主编在该书中撰写7万字, 该书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年7月第1版;陈广森老师参编《传统体育运动》教材, 撰写5万字, 该书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8年,张殿亮教授参编《田径》教材, 撰写2字, 该书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8年,体育教育训练学获得学校第三批重点学科立项。有五名教授经专家评审成为校学术带头人,有两项教学项目获得“校质量工程”立项。
6.学院科学研究与成果
学校一贯重视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2003年成立了体育科研所。长期以来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
2001年以独立作者及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44篇,其中在核心刊物上以独立作者及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1篇,参编教材3部;
2002年以独立作者及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35篇,其中在核心刊物上以独立作者及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2篇,参编教材1部;
2003年以独立作者及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65篇,其中在核心刊物上以独立作者及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27篇;
2004年以独立作者及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48篇,其中在核心刊物上以独立作者及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8篇;
2005年以独立作者及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51篇,其中在核心刊物上以独立作者及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0篇;
2006年获得广东省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团体总分第八名。该我院教师累计发表论文39篇,其中以独立作者及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在核心刊物论文9篇,参编教材3部。张新安教授主编全国高校教材《定向运动》。主持完成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151工程”首批立项项目《定向运动专题学习网站》,该网站是全国首个定向运动专题学习网站,2006年获“广东省高等教育网络课程优秀奖”。近年还在公开刊物发表论文30篇,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
2007年在核心刊物上以独立作者及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5篇,在其他省级期刊以独立作者及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25篇,合计30篇。并获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立项三项,分别是:杨海平教授的《低氧力竭运动对骨肌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获2007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课题编号为7300481;马忠利博士的关于“《俄罗斯联邦2006—2015年体育运动发展》联邦计划纲要》”的研究获2007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编号1182SS07139;陈广副教授以项目第二申请人参与的《和谐社会构建下的农村体育发展战略》获200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课题编号为07BTY025。并主持该课题中《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现状与特征》、《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两项子课题;在其他方面,杨海平教授《低氧、力竭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及bcl-
2、bax表达的影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论文报告会上获二等奖;
2008年,在核心刊物及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38篇。同年,我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被学校评为校重点学科。2009年,体育专业在全国众多体育院校中,被教育部、财政部评为第四批国家级特色专业。
7.学院运动训练与竞赛
2003年7月,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在定向越野、田径、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游泳等项目比赛获得金牌9块、银牌10块、铜牌8块、4至8名15人次。
2004年,全国学生定向锦标赛获得第1名2人,第4名2人;中国学生健康活力大赛健美操赛获得二、三等各1个;香港亚洲城市野外定向锦标赛获得第一名1个,第三名4个,第九、十名各1个;广东省大学生三人篮球赛获得第三、四、七名各1个。
2005年6月,参加广东省大学生三人篮球赛获得第一、四、五、六、名各一个;8月在湖南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炎帝杯”大学生龙狮锦标赛获男子南狮第一名,获得最佳狮头设计奖一项;8月在广州参加省全民健身传统武术比赛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25项;12月参加肇庆市篮球联赛男子获得第三名;“菲普莱杯”广东省大学生田径赛获第一名1个,第四名2个。
2005年我院代表广东省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获得二等奖。团体总分在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代表队中列第7名,创造了近四届比赛广东省代表队的最好成绩。
2006年,参加广东省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获得奖牌24枚,在参赛的37所本科院校中团体排位第九名;在同类院校中排名第一。
2007年6月,我院学生陈磊、吴计亮参加摩托罗拉MBA2对2篮球挑战赛在上海举办的中国总决赛勇夺亚军。
2008年,我校龙舟队参加了2008年中国第二届大学生龙舟锦标赛,获得男子1000米直道竞速赛冠军。
2009年4月与肇庆市体育局合作,承接了全国U17女子篮球赛。在学校的 直接领导下,比赛获得圆满成功。肇庆学院赛区受到了各参赛队的赞扬,成功的扩大了我校的知名度。
8.学院优秀校友代表风彩
体育与健康学院在三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培养了合格毕业生4000多人,遍布国内外各个地区及领域。他们中间有全国“十佳” 校长、全国优秀教师,省劳动模范,有政府机关各级领导和各类学校校长、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有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及知名企业家,有国际级、国家级裁判,有保龄球亚洲亚军教练,有培养出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的基层体校教练员,他们在各条战线上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广东省的体育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成就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8.1 党、政部门任职副处级以上优秀校友代表
姓名 就读学校/专业 入学时间 现任职单位 职务 温仕婵 肇庆师专.体教 1978.9 惠州市党群办 书 记 方文钊 肇庆师专.体教 1980.9 清远市劳动局服务总公司总经理 陈 宁 肇庆师专.体教 1981.9 德庆县委 常 委 雷毅丹 肇庆师专.体教 1981.9 肇庆市体育运动学校 校 长 梁敏雄 肇庆师专.体教 1981.9 江门市体育局 副局长 谢子超 肇庆师专.体教 1984.9 云浮市教育局 局 长 林伟祥 肇庆师专.体教 1984.9 云浮市体育局 副局长 杨满华 肇庆师专.体教 1984.9 云浮市供销社 副主任 朱伟光 肇庆师专.体教 1984.9 东莞市体育局 副局长 罗浩翔 肇庆师专.体教 1985.9 广宁县委
常 委
黄学武 肇庆教育学院 1987.9 肇庆市体育局 局 长 吴建华 肇庆师专.体教 1987.9 云浮市住建局 副局长
8.2 任县、市(区)教育局长及重点中学校长优秀校友代表 姓名 就读学校/专业 入学时间 现任职单位 职务 李伟远 肇庆师专.体教 1984.9 三水区华侨中学 校 长 廖肇健 肇庆教育学院.1984.9 广宁县教育局 局 长 冯智灵 肇庆师专.体教 1985.9 广宁县广宁中学 校 长
陈国强 肇庆师专.体教 1985.9 惠阳市高级中学 校 长 林群生 肇庆师专.体教 1987.9 陆丰市龙山中学 校 长
8.3 获省级以上的劳动模范优秀校友代表
姓名 就读学校/专业 入学时间 单位 获劳动模范时间 叶桂汉 肇庆师专.体教 1981.9 云浮市云城区教育局 1994年广东省劳动模范 朱炳强 肇庆师专.体教 1981.9 封开县体育局局长 2006年广东省劳动模范 林群生 肇庆师专.体教 1987.9 陆丰市龙山中学 2009年获广东省劳动模
范、全国“十佳”校长
8.4 扎根基层工作的优秀校友代表
姓名 就读学校/专业 入学时间 现任职单位 职务 廖泳光 肇庆师专.体教 1978.9 端州区教育局体卫科 科 长
扎根基层工作30年以来获全国、省、市多项表章及奖励 8.5 知名企业家优秀校友代表
姓名 就读学校/专业 入学时间 现任职单位 职务 唐怡健 肇庆师专.体教 1981.9 佛山市南海区
杨 阳 肇庆师专.体教 1985.9 佛山市三水区金利国际有限公司 陈正理 肇庆师专.体教 1985.9 广州市
吴 学 肇庆师专.体教 1987.9 深圳市丰华洋伞有限公司
8.6 有突出贡献优秀校友代表
姓名 就读学校/专业 入学时间 现任职单位 职务 黄献国 肇庆师专.体教 1978.2 广东工业大学体育部 书记 王锦秀 肇庆师专.体教 1978.2 广东工业大学工会 副主席 关润雄 肇庆师专.体教 1978.9 中国龙舟协会技术委员会 副主任
佛山市南海区武术龙狮协会 会 长 佛山市南海区体育总会 主 席
张宗珊 肇庆师专.体教 1984.9 肇庆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 校 长 李京多 肇庆师专.体教 1987.9 云浮市云浮中学 副校长 卢景值 肇庆学院.体教 2002.9 肇庆工商学院学生处 副处长
体育与健康学院 2010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