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钱帝国读后感
金钱帝国读后感
在廉洁修身这门课上,老师给我们播放了《金钱帝国》这部电影。电影里陈述了1963-1973年,在英国管治香港期间,曾经有一段黑暗时期。当时,警队贪污受贿是公开的秘密。单单在1963至1973十年间,香港警员贪污的金额达到当时的100亿,约相等于2009年的5000 亿!
作为整个贪污帝国的“皇帝”——香港总华探长乐哥,手下圈养多条“毒蛇猛兽”。不仅有像猪油仔这样专门负责联通黑白两道的古惑老大,也有滥赌成性的辣手探长火麒麟,关键时候能为各种错案找代罪羔羊。而探长陈细九则是乐哥下属唯一一个天良未丧的好心人,因球技了得获乐哥赏识。
庞大的组织,无孔不入的手段,乐哥和其一班兄弟过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花天酒地,挥金如土的生活,并用自己的一整套“处世哲学”以及巨大金钱的力量把香港99%的警察拖下水。就在乐哥以为自己能只手遮天永世逍遥的时候,香港成立了廉政公署,由干练的严国梁带领一干青年才俊,下定决心杜绝一切贪污舞弊,恢复香港政府和警界的严肃清白。
于是,一场惊心动魄、旷达持久的反贪战争就此拉开序幕,这是正义和邪恶之间的殊死搏斗„„
《金钱帝国》所讲述的故事,是绝大多数香港人记忆里不能抹去的界点:上世纪六十年代英国管治期内,警界曾与黑帮纠结极深,黑白两道勾结经营非法业务,不仅造成上万起冤假错案,更巨贪成风。真实历史资料显示,仅1963到1973十年间,香港警员贪污受贿金额高达100亿港元,价值相当于今天的5000亿港币,整个警队95%以上的警员都不同程度涉及贪污。黑暗的警界已经是香港人心照不宣的秘密。1973年,“葛柏事件”终于成为香港反腐败斗争的导火索——英籍总警司葛柏被发现个人财富达四百三十多万港元,怀疑是从贪污得来。1973年10月的立法局会议上,政府采纳了委员会的建议,于1974年2月成立廉政公署。香港也逐渐成为全球最清正廉洁的城市之一。
这其实金钱帝国并没有完全消失,它不仅在香港,是在全中国蔓延,不知道有多少高官因受贿过多泄露而携款潜逃,不知道有多少无辜的人被无辜的陷害。这些邪恶势力并没有因为世界透明化而拒绝犯罪,反而越发的伤害我们美好的中国。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罪人应属赖昌星了。赖昌星在1999年因为中国打击走私犯罪被查出其名下的厦门远华公司进行国际走私,走私货物的总金额高达500多亿人民币,偷逃税款超过300亿人民币。300多亿元的概念是--1996年也就是赖昌星走私那一年,全国财政收入才6187.73亿元,贿赂成风。他用金钱铺设了一条无所不能的走私大道。缔造了一个官商勾结物欲横流的神话。要是没有赖昌星有可能带来全国范围内的腐败吗? 中华上下5000千年的传统美德,勤劳,勇敢,正直,谦让,大公无私,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吗? 搞得现在民众怨声载道,官场腐败成风。全败赖一人所赐。
恶人不能称霸世界,命运也总站在正义的一方。看着赖昌星被抓,被判刑,最高兴的就是朱镕基总理了吧。那个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官。1987年朱镕基在竟选上海市长的演说中提出的七条施政举措,第一条便是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公务员廉洁奉公,并表示要身体力行,在上海努力建立起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他曾给局以上干部立下三条为政标准,即:解放思想,做敢冒风险的改革者;为政清廉,做问心无愧的公仆;深入基层,做解决问题的能手。他任上海市市长后,即向各区、县长及市政府人员赠送古训并逐句解释:“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畏我能,而畏我公。公则民不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他还亲自主持制订了市政府《干部廉政守则》,制订了“四菜一汤”制度,鼓励纪检干部大力肃贪,要求纪检监察部门,把眼睛盯住全市干部,发现问题,“及时查处”,“摘牌”,“撤职”,“害群之马,开除!”在上海刮起了“廉政风暴”。1998年,朱镕基在中央一次重大会议上,铿锵有力的发言至今让人感到振聋发聩,在反腐败问题上,中央是有决心的。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无法长治久安。反腐败就是要先打老虎后打狼,对老虎决不故息手软;我这里准备了100口棺材,99口留给贪官,一口留给我自己,无非是一个同归于尽,却换来国家长治稳定发展和老百姓对我们事业的信心。但可惜,邪恶之风将这位好人压的死死的,正如影片结尾,太多人贪污了,法律上却特赦这些贪污之人,而人民公仆却退位让贤。
廉则威,洁则正!廉洁,即公正不贪,清白无污。清正廉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党在执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品质。廉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廉洁文化的发展可以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构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廉洁文化建设。我们国家发展至今,不光靠的是高科技、高人才,更靠的是严格的廉洁制度及共产党人自觉的自律精神。改革先辈在反对腐败过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涌现出了一批批的先进事迹,使其在此过程中实现了自我价值,实现了自我飞跃。
当然,任何事情在发展过程中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新的历史时期,每一个干部都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考验。在自身廉洁自律时,为国家荣誉而战时,也出现了一批“蛀虫”,危害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损害着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侵害了我们努力共同奋斗而建立起来的民族堡垒。但是我们不会因为有这些“蛀虫”的出现,而放弃我们的理想,放弃我们的廉洁文化。对于这些“蛀虫”我们要坚决消灭它,打击它,因为我们党有着坚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
廉则威,洁则正!这有助于推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我们共产党人面对各种金钱和权力诱惑时要谨记我们是共产党员,谨记我们的廉洁文化,让各种腐败在我们的生活里消失,让我们的廉洁深入我们的生活,让廉洁筑建我们中华民族的坚实堡垒!中国从原始社会末期即开始倡廉。党在新时期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初衷没有变,也表明我们的党坚决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没有变,还反映出我们的党与时俱进的优良品质,同时更体现出我们的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独特先进性。
作为基一名大学生,新形势下的中共的后备军,廉的品德更是不可缺少的。我们更应该做到“廉以立志,廉以律己”,大力弘扬我们民族固有的清正廉洁的传统美德,提倡廉洁自律,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谋私利,清白做人的精神。在求实效上下工夫。从而可以使我们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稳稳当当地在社会上立足,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第二篇:金钱帝国观后感
《金钱帝国》观后感
——邢晨 1007820242
这部片子已经不是我第一次看了,以前只是冲着导演和明星、一个人看的,而这一次则是带着学习的目的、跟很多的同学一起看,看的时候也就多了一个心眼,去留意影片中的一些细节或是一些槽点,自然也就觉得影片变得更有意思、更有意义。
70年代的香港到处充斥着腐败与黑暗,原本应该与黑帮势力作斗争的警察,却变成了最大的黑帮势力,警匪一窝。打着除暴安良的名号,实则充当的是所有黑帮的保护伞,他们与黑帮势力达成协议,划分好地盘,明目张胆的进行权钱交易。腐败的阴霾已经彻底地遮蔽了法治的光芒,社会正义在执法者的脚下被肆意践踏,人们都为钱疯狂,可以丧失尊严,可以出卖朋友,可以没有良知,可以沦丧道德,唯独不可以没有金钱。于是,人们在共同的期待中心照不宣,在一致的目标中心领神会。警察公然受贿索贿并理直气壮,百姓自觉送钱行贿且乐此不疲。赌场很热 闹,却没有人去关心谁赢得家财万贯乐不可支谁输的倾家荡产跳楼自杀;妓院很热闹,也没有人去关心谁家的姑娘去卖淫那家的男人来嫖娼;警局很热闹,也没有人 去关心谁在维护正义而谁又在践踏法律。整个社会乌烟瘴气,正义的法槌声被哗啦的铜板声完全淹没。
直到有一天,一个叫廉政公署的部门成立,香港的社会才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廉政公署(简称廉署;英语: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Corruption,ICAC)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独立执法机构。于1974年2月15日根据香港总督特派廉政专员公署条例成立,以肃贪倡廉为目标,采取防止、教育及调查三管齐下的方式执行。成立前由香港警察队反贪污部负责相关事项。廉政公署的调查对象初期限为公务员,继而扩展至公共事业机构,进而包括所有私人机构。
影片中的廉政公署最开始只有十几个人,大多数都是刚毕业、没什么经验,空有一身抱负的大学生,而他们需要调查的却是整个香港警界,因此起步阶段的廉政公署是非常困难的。署内成员几乎每个人都被威胁、甚至迫害,虽然有一小部分的成员因害怕或受伤致残而退出公署,大部分的成员还是坚持留在公署,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之下,一个又一个的带头违纪的警察或官员落入法网。由于警界几乎人人犯案,法不责众,因此最后只是对高层进行了清洗,其他的警察只要以后不再犯案就不予追究,从此以后,虽不能说香港再无贪污腐败,但也只有少部分在暗中进行的了。
权力和义务总是相结合的,而义务就是约束,只有权力、没有约束,只会滋生腐败,只有建立健全强有力的社会监督机构,才能使社会各个机构、组织良好地运转。
第三篇:观《金钱帝国》有感
由《金钱帝国》反思内地反腐工作
关键字:廉政公署 公务员
反贪
内容摘要:香港电影《金钱帝国》讲述了一个在社会严重贪腐大背景下廉政公署应运而生且艰难发展,但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本文在赏析影片的同时,联系公务员案例分析课程所学知识,介绍了香港廉政公署以及内地反腐工作的现状,谈了一些个人的观电影后的看法与见解,提倡努力学习香港清廉政府的作风,从源头上改善公务人员贪腐的社会现象。
一、影片赏析
影片《金钱帝国》取材于香港警史上一个轰动性的真实事件:九龙城区便衣火麒麟为破案不择手段,上峰施压,火麒麟如常去街上拉人顶罪,大学生韩志邦遭其陷害毒打,韩母托老警员找到警方与帮会的中间人猪油仔出面搭救得脱。人称乐哥的徐乐功时任华人总探,为人狂妄,出手大方。陈细九心地善良尤擅察言观色,深得乐哥赏识,短短五年之内由普通便衣晋升至筲箕湾区探长,但代价之一是家中为掩人耳目收留了各位大哥的九名情妇„„ 1974年,香港的贪污恶风震动国际,廉政公署成立,长官严国梁聘用大学生韩志邦、失意警员火麒麟等组成第一批廉政专员队伍,严厉打击香港的地下规则。陈细九因贪污案发人财两空之际,却意外的发现了此生真爱„„整部影剧最后以一个1977年的真实陈述——香港警察发起暴动,英国政府被迫赦免之前的贪污犯,虽显无奈,却是全剧最为升华之处。
二、香港廉政公署的基本情况及其运作
影片中所提及的香港廉政公署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独立执法机构,专门负责打击贪污,直接向香港最高行政长官负责,它代表正义、廉政、反贪,一句:“到廉政公署喝咖啡”让各路贪官闻风丧胆。六十年代,香港警察受贿成风,赌档粉档与中间人、警方组成的利益链大肆吸金,十年内警方受贿数额达当时的百亿港币之巨,由此,廉政公署应运而生。电影《金钱帝国》向我们描述了1974年前香港当时贪腐盛行的社会状况,对比现今以廉洁著称的香港政府,让作为观众的我们为之振奋。在观看完该部电影之后,我不禁发出种种感叹,感叹香港公务员反腐纪律的严谨,感叹廉政公署工作的高效。廉政公署由三个部门组成:执行处,防止贪污处和社区关系处。这三个部门的工作分别是调查,预防和教育,三管齐下对抗贪污,三位一体”的架构,成为廉署高效廉洁的组织保证:一方面通过执行处全力肃贪,让腐败分子逢贪必被抓而“不敢贪”;另一方面则将反贪重心前移,通过审核政府部门的法律文件、工作程序等工作堵塞贪污漏洞,使相关人员“不能贪”;同时通过教育宣传让市民“不想贪”,培养反贪防贪和廉洁自律的深厚土壤。
三、中国内地公务员反贪工作现状 我国内地反贪部门主要是反贪污贿赂局,简称“反贪局”,是检察机关负责查办贪污贿赂、挪用公款、巨额财产来源不明、隐瞒境外存款、私分国有资产、私分罚没财物等犯罪案件工作的一个部门;负责贪污贿赂等犯罪案件的侦查,直接初查和立案侦查重、特大贪污、贿赂等犯罪案件,研究分析贪污贿赂犯罪特点和规律,提出惩治对策。各级反贪局在内部受到各级检察院院长、检察委员会的监督和制约, 在外部受到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常务委员会的监督并依法向其报告工作。各级反贪局的工作人员隶属于国家公务员序列,受政府机关对于公务员的规范要求的限制。但是,目前我国内地基本没有法律规定反贪局的组织制度、职责、权力和义务等,就像有学者所说的反贪局还是检察院下一个幼稚的局。
四.纵观香港廉政公署,反思我国内地反贪倡廉工作
在我看来,《金钱帝国》最大的成功在于它的历史真实性。据制片人所言,由于此片涉及到香港历史问题,很多细节上没办法很好的表现出来,但它能以一种原汁原味的形式,让人们重温当时的情节。此外,全片以火麒麟、陈细
九、猪油仔及徐乐功为主要人物,看似凌乱,每个故事却都能很好的反映了当时香港**社会的现象。在我国内地,各级检察院下辖的反贪污贿赂局是反腐败犯罪的侦查机构,然而近年来却出现了在反贪污犯罪一线工作、向贪官腐败分子签发逮捕令和起诉书的一些检察官变成了被反贪者的现象。作为一个在宪法上定位的法律监督机关,兼具反贪职能的国家机构,出现这样的现象,使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反贪局制度设计和运行机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相比之下,香港廉政公署在打击贪污、贿赂犯罪等方面的成功典范,足以引起我们对其反贪污犯罪法律制度设计的浓厚兴趣。就我个人而言,我比较欣赏香港廉政公署铁腕执法的风格,作为一个独立的执法部门,廉政公署具有很大的独立性,且分工相当明确、职责分离,但它的高权力同样有很多的社会知名监督人员在监察,在相关的系列民调中,香港公众对廉署的信心始终维持在90%左右,对廉署工作的支持度则超过99%。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内地国情与香港具有很大的不同,两者不具有比较性,但我认为,内地反贪工作可以向香港廉政公署学习其制度上先进的一面,改善内地政府法制手段,从源头上截断大陆贪腐现象。
参考文献:朱满媛
《当前反贪侦查工作面临的现状与挑战》
雨夜过客
《新浪博客》
《从香港廉政公署看内地反贪局的缺陷》 豆瓣电影
金钱帝国剧情简介 360百科
香港廉政公署
第四篇:大秦帝国读后感
意玛克人力资源部刘总刘大哥让我一定读读《大秦帝国》这套书,说对经营事业很有帮助,大秦帝国读后感--经营企业三步曲。老师的话当然要听,于是马上去买了,一套书共11本,是作者孙皓晖先生历时16年写成,可谓耗费心血的宏篇巨著。
读到前两本,已感受益匪浅。前两本主要讲秦国如何由一个贫弱小国,通过变法而成为强国的故事。治国治企,原有许多相通之处。通过阅读与思考,对企业经营的理解更深刻也更清晰了。多年来关于经营管理的点滴总结,也通过阅读此书得以串联起来。
最深的体会有三点,在此分享,也盼请朋友们给予指正:
一、企业再弱小,如果负责人立志图强、信念坚定,也能做强做大。
秦国传到秦孝公手里,已是内忧外困、贫弱不堪,甚至有灭国之危。但秦孝公断指立碑、誓志图强,大胆重用当世英才商鞅,通过20年变法,创造了秦国由弱变强的历史奇迹。秦国统一霸业,由秦孝公而始。
很多现在非常成功的企业,刚起步时都很弱小。华为公司当初只是一家代理交换机的贸易公司,通过20年卓越经营,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网络设备供应商,也是中国最成功的跨国企业。海尔当初也只是个国营小厂,设备、管理、人才都很落后,但在张瑞敏的领导下,通过推行品牌战略、采取科学管理、重用优秀人才、引进先进设备,如今已成为世界著名家电品牌。
所以,企业实力小、底子薄并不可怕。如果能充分挖掘自身优势资源,聘请优秀人才,锐于进取、勇于创新。通过坚韧不拔的努力,必可实现由弱到强、由小到大。江门地区整体创业氛围、人文环境和人才素质确实不佳,但也诞生了像维达、大长江、天地壹号、嘉宝莉、李锦记、无限极这些非常成功的企业。我想,这和几位企业家立志做强做大的理想抱负与顽强信念密不可分。
二、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读后感《大秦帝国读后感--经营企业三步曲》。
一人可以兴邦,一人也可以兴企。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很多企业主对这一点的意识已经有了,但行动上还很不够,用人的理念还没更新,用人的胸怀也没打开。
企业负责人在解决了企业的生存问题后,接下来最核心的工作,就是为企业物色最优秀的人才,并为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其才能得以尽情发挥。正如维达董事长李朝阳先生所说:“所有的东西根源还是人,我事业上最得意的事情是打造了维达这样一个团队,有了这样的团队才能打造成功的企业”。在印刷行业赫赫有名的鹤山雅图仕集团董事长冯广源先生也说到:“一个企业发展大了之后,人才问题会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他还说:“雅图仕公司一直恪守‘以人为本、以质为根、以策为上、以果为宗’的企业文化理念。其中‘以人为本’最为核心,并且说到做到”。
成功的企业都有许多成功之处,但最为成功之处,莫过于引进和重用了优秀的人才。联想集团近几年遇到不少坎坷,但最终逆境突围,反而取得更大成功,和他们优秀的人才队伍密不可分。中国家电连锁领军企业苏宁电器,是一个视人才为生命的企业。为吸进和培养优秀人才,他们先后制订并实施了“总经理梯队”、“采购经理梯队”、“1200工程”、“店长工程”、“4045工程”等系列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对促进企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从2002年开始的“1200工程”,据悉,该工程为苏宁电器培养了60位集团高管,其中7人成为副总监。有20%的部门负责人均出自该人才培养工程。
有的企业为什么做起来很吃力、总也做不大。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原因必是缺乏吸引、使用、发展和保留优秀人才的环境地壤。如何吸引、保留优秀人才?最根本的还是舍得与人才分享财富。这一点,几千年前的《易经》就有精辟阐述:“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财聚则人散,财散则人聚。古今法则,莫不如此。
三、卓越的管理机制是基业长青的重要保障。
秦国何以由弱变强,关键在于变法。商鞅用3个月时间走遍秦国的穷山恶水、历经常人难得想象的艰辛,找出了秦国贫弱的根源,以大量实地考察为基础,先后制订了九大变法措施。与秦孝公君臣一心,通过20年苦心经营,使秦国从最弱小的战国逐渐发展为国强民富、兵精粮足的第一强国。
与此同时,原本最为强大的魏国,由于国君不思进取、国家法制松驰,加上用人不当,就慢慢衰败下来。此强彼弱,秦国最终消灭六国、统一天下。
由此可见,科学的经营理念、卓越的管理机制,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早在1996年,华为公司就开始起草后来在中国企业界非常著名的《华为基本法》,这显示出了任正非不同于一般企业家的远见。许多管理专家认为,《华为基本法》对华为取得今天的成就具有不可替代的贡献。
企业刚创建的时候,主要靠创业团队的能力与信念生存。当企业解决生存问题之后,就要开始明确经营理念、建设管理制度了。理念决定方向,制订决定执行。一套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能使企业的潜能发挥到最大,并最大程度地避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暗礁”。
综上所述。一家企业如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首先,企业创始团队的能力、志向与胸怀决定了企业能否创业成功,及未来发展基因是否优良。其次,在解决了企业生存问题后,能否吸引到优秀人才,决定了企业能否做强做大。在企业做到一定规模后,能否制订出科学、先进的管理机制决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知易行难,每一步都不容易做到,但如果明晰了重点与方向,总会少走些弯路。
第五篇:大秦帝国读后感
大秦帝国读后感(合集13篇)
大秦帝国读后感1
该系列书中最最辉煌、最最优秀的巅峰之作!
优秀在正史和野史的无缝连接。不像上一部皱着眉头看完觉得作者臆想成分太重,但也不会觉得一板正经太过枯燥,一件一件历史大事件推动发展,让整部行云流水非常棒!
优秀在六国被灭之后总结之言。这个部分完全展示了作者的大格局,讲秦国,又不只是秦国,每一个国家被吞灭之后,作者都非常中立的剖析了原因。从韩开始一路到齐完成统一大业,我是一个很容易被历史感染到哭的人,齐灭国秦国完成统一大业那瞬间真的哭得超级痛快。
优秀在给了后人看待历史的新观点。之前想到秦国,想到秦始皇,首先想到的就是焚书坑儒所引发的“暴政论”,此书之后,看待秦始皇会更加全面,不得不说,无论从当时还是现在的眼光看,他都是一个功远大于过的君主,只可惜后世被儒家统治这么多年,谁又有那么超脱的眼光去公正评价呢?
当然,作者也是一家之言论始皇,很多地方我同样不赞同,但并不影响我对这一部的喜爱。多方兼听并形成自己的意识与观点,这才是看书的意义。
大秦帝国读后感2
昨天看了《大秦帝国》1——七集,对秦献公的继位选人独到的眼光及方法所叹服。秦献公被魏军狼毒箭所伤,他知道自已所剩日子不多,不得不考虑传位的问题,但让他头痛的是传位给那一个孩子。
两个孩子各有所长,长公子更是深得上大夫及世族的拥戴,为了使王位传给真正能带领秦国走向富强的君王,秦献公可谓用心良苦,采取了冒雪前往老乒营地,听取老乒对传位人选的意见,最后秦献公听取了与他出生入死,驰骋沙场老乒的建议,传位给了二公子渠梁,即历史上有名的秦孝公,历史同样也证明了秦献公选人之正确。秦献公选取接班人的思路及方法值得借鉴和参考。
通过秦献公选继位人剧情,也给我们在工作中如何晋升一个管理干部或观察一个人是否值得培养带来启发,具有以下特征的人值得晋升和培养:
1、遇事临危不惧,头脑清晰,应变能力强;
2、具有大局观,团队、组织及公司利益大于私利;
3、具有独立思考及分析辩别能力;
4、做事能够抓住重点,抓住问题的本质,能够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大秦帝国读后感3
这次是第二次读完这本书,却依然不能说把它完全消化了!之前曾两次去过西安看兵马俑,一次是去的,那时候还小,看到兵马俑时觉得不过是一些泥人而已,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秦朝历史的了解,慢慢的对秦国有了些兴趣。时隔十年,在第二次去了西安,在这次去西安之前,我想找一本写秦史的书再多了解了解秦朝,后来就看到了这本书,并且很耐心的看完了,不得不说我真的被这本书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这本书让我看到的不再仅仅是秦朝统一六国的事,看到的更多的是一个秦国几百年的苦难前史,一部秦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历史,也就是从看完这本书,让我对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以至于在第二次看到兵马俑,看到秦时的遗迹的时候,我感受到的是震撼,是崇敬!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写的很深也很好,读了两遍依然不觉的厌烦,反而越读越喜欢,每次读完都能有所收获,也许这就是没有把它读通的证明吧,以后还会再读第三遍第四遍的
大秦帝国读后感4
秦国,从中华大地的西部边缘小国、险些被六国瓜分的战败国,成为一统华夏的大秦帝国,靠的是什么,原因可能要写几部书。我看完《大秦帝国》后,感受最深的是——法治成就了秦国。
从秦孝公赢渠梁任用卫鞅开始变法,到秦王嬴政一统天下,期间经历六王七次权利的移交,不同时期采取的政策不同,但坚持依法治秦的主张始终贯穿其中。最值得敬佩的是舍身护法的宣太后,以一国摄政太后之尊,用自己的鲜血维护法治。秦国八万铁骑命丧赵国名将赵奢之手,依秦法:无端败军者斩刑不赦,八万将士全部阵亡,此时定要有人为阏于之败担责,宣太后毅然站出说道:阏于惨败,罪在本太后错断大势……秦法昭昭,不究大败之罪,不足以养朝野正气。遂在宫中自裁,以自刑谢国。看到这时耳边响起那句老秦人心中的呐喊“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无不在坚守着秦法,正是这种力量促成了秦国的强大。
我们的首个宪法日刚过去不久,祖国各地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宣传活动,希望我们的法治能够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形成中华的强大力量。作为基层的法律工作者,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发挥联系群众的'优势,将所学所知运用到服务法治中去。
大秦帝国读后感5
起初看大秦帝国只是源于自己对历史由来已久的兴趣,并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意图,只是觉得这不过是对于一个盛世的全景式展现罢了。但是,当我把《大秦帝国》第一部《黑色裂变》看完之后,我被深深震撼了。我认识到雅斯贝尔斯的轴心代理论很有意义。
一个文明的创生期往往是最有活力的,最富创造力的。大秦帝国,有着与后世很多同样强盛帝国所全然不同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才是大秦帝国得以强盛的依靠,也是被后人所忽视的,在后来历史中所缺失的。因此,这些东西,才是需要我们重新开掘出来的。因为,正是缺失的这些,使得华夏的原生文明在创造奇迹的同时,又蕴含了衰落和失败的可能。《大秦帝国》正是通过将这些开掘出来,从而使得我们重新思考我们所熟悉的那部分历史,让我们更加看清现在要走的路。
这种与众不同的东西,在我看来至少有两个方面:法治与商业精深。这两点在《大秦帝国》中都有表现。商鞅是秦国的名将,他实施变法是秦国强大的第一块基石,更是华夏文明史中第一次将法治的理念变为现实,所有的这一切,对于中华民族来说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大秦帝国读后感6
很不喜欢范雎这个人物,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人认为他是快意恩仇,但我觉得,“睚眦必报”形容更贴切。比起白起的惟国事为大,范雎则显得像是被感情蒙蔽了双眼,心胸格局确实能够决定一个人的高度,在这样的一国丞相的性格中,这种睚眦必报却占了大部分,也就决定了范雎凄惨收场。
秦昭王的过人之处确实令人敬佩,的听政,才成就自己走上了权力的巅峰,这份定力谁人能及?在强君暮政的年代,秦昭王依然保持了卓越的管理能力,即使积压了多年政务,依然能让秦国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运转,实属不易。这部书里面,远交进攻,负荆请罪,将相和,长平之战等等经典浮现,长平之战的确是一部血泪史,战神白起最终也走向了那样的下场,功勋卓著最终落得被赐死,确实在权利面前一切都是冰冷的,尤其是在20年听政的君王面前,君王的心是冷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大秦帝国读后感7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名字叫作《大秦帝国》。通过阅读,让我知道了很多我所不知道的一些秦国故事,更让我感受到了秦国的崛起到一统六国的霸气历程。
本书主要讲了春秋战国时期一个不起眼的削国家,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改朝换代,在许多能文能武之士的帮助下,慢慢强大起来,使得其他国家不敢轻易招惹。而其中又有多少鲜为人知的秘密呢?这谁也不敢乱下结论,这个国家便是后世幼童都能知晓一二的——秦国!
即使拥有再耀眼的光芒,总有暗淡的时候。而哪怕只是一个渺小的星星也无惧黑夜,在这漫天的星辰中散发着自己的光芒。春秋战国时期许许多多的国家就是这漫天的星辰,而秦国就是其中一个不起眼的小星星。这样一个在当时被其他所有国家都看不起小国,却用它的智慧和手段完成了惊世之举:统一了当时的中国!在那时它是多么的耀眼,多么的辉煌。然而后来却因为奸人从中使诈,使得秦国快速走向衰弱,甚至万劫不复的地步,让人唏嘘不已……
秦国,一个奇迹般的存在。但奇迹不可复制,它有当时年代的局限性。我们只要学习它积极向上的一面:不要小看自己,因为你能做的,永远比你想象的多的多…….
大秦帝国读后感8
看小说的人给差评,看小说读历史的朋友会给好评,我这种文盲当然要读历史啦。大秦帝国的每一部都有一些缺点,比如人物刻画的比较极端,历史脉络主要是靠这一时期的几个名人撑起整个一部故事;但是另一方面对于对这段历史不太清楚地人来说,读书一定会有思考“人物是否真的这么完美?”“历史上真的是这样?”“长平之战的地理位置真的可以这么打?”“商鞅是否真的是极心无二虑?”“范雎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秦武王真的是举鼎而死?”
读者会通过一个个疑问自己去发掘这段历史背后的细节。所以对于看小说以读历史的人,这一系列的书无疑是五星的,耐看的。作者也通过一些情把一些看似不可能,但实际上发生了的事情串联起来,无关历史主线,所以读书的时候要品也要鉴,筛出自己所需要的,思考自己所可用的。大秦帝国是部有意思的书。
大秦帝国读后感9
大秦帝国这本书看了不下六遍(电视剧没看过),不仅仅因为我是陕西人,对秦帝国的亲切感,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做企业管理咨询的朋友说,这是当年他们入行要读的第一本书,而且是教科书般的存在!全书讲述了从秦孝公商鞅变法开始,直到秦二世乱政亡国的一百六十余年间,秦国由弱变强,统一中国,又迅速灭亡的故事。从书中,我们见证了秦国从一穷二白、列强环伺之下,变法图强。经过了几代君臣的不懈努力,最终扫清六合,统治八荒的艰辛与悲壮。然而,从始皇帝建立帝国到帝国崩塌,只用了十五年。
理据一、大秦帝国里一句话贯穿始终:“赳赳老秦共赴国难”。每次听到这句话内心油然而起一股力量,如同“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如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满满色负面力量推动自己向前!
理据二、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背后带来的是一股力量,一股精神,是老秦人团结向前,共赴国难的精神!大家都知道六号喜欢团队协助,有团队,有力量,安全。
理据三、从商鞅到李斯,大秦帝国一直在变法,法者规矩也!有规矩有规范,不会错。
大秦帝国读后感10
《大秦帝国》是我读过的小说中最长的。当初买这套书也是下了很大决心的,因为不敢保证自己能坚持读完。
结果,没有刻意去“坚持”,自然而然地就读完了。
读这套书之前,才读完《明朝那些事儿》,不免在心里比较一下。给我感觉,《明朝那些事儿》好像是把历史当小说写,嘻嘻哈哈中讲述历史故事。而《大秦帝国》好像是把小说当史书写,一个故事呈现出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帝国史。读《大秦帝国》之前,很喜欢《明朝》,但是读后,更欣赏《大秦帝国》的大气。
不过,这样长的著作,要从头到尾都引人入胜也很难。书一共六部,我感觉最精彩的还是前两部,第一部有商鞅,第二部有苏秦和张仪,而到了后面,就不再有这种偶像式的人物了,接下来的白起、吕不韦、李斯,塑造得也很鲜明,但已经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我想,作者把商鞅写得太完美了,成了秦国的神,也成了整部小说的神,以至于后面无法再超越。最不喜欢的是第三部,感觉结构有点乱。
整部小说褒扬秦人的色彩非常浓厚,有时近乎偏执,不过在作者营造的环境下,觉得褒扬得还是挺有道理的。书中描述的那个由商鞅在秦国一手缔造的“法治社会”,虽说有虚构成分,但也让人不得不改变对一些历史事件的看法。
大秦帝国读后感11
每观秦史,总会被其波澜壮阔所震撼,万里长城、九原驰道、都江堰、郑国渠、阿房宫、兵马俑……人们无法想象这个仅仅存在十余年的短命王朝竟能兴建诸多气势磅礴的超级工程。
行者千里,跬步积之,缔造这些奇迹的是老秦人六百年的披荆斩棘,而将老秦人缔造成奇迹的则是一个卫国士子——商鞅。商鞅以其宏大的胆魄和卓绝的才具在积贫积弱的秦国力行变法,短短二十年的时间,斗转星移,原来六国不齿会盟的秦国蜕变成六国谈而色变的虎狼之国。
我们惊叹于商鞅变法之化腐朽为神奇的同时是否也在思考这股神奇的力量到底源自何处?如果说商鞅变法将地处西陲蛮荒落后的秦国引入东方文明社会的发展轨道最终促成秦国崛起,那是浪漫主义者的情怀;如果说商鞅变法规整了社会秩序、团结了老秦部族的战斗力量,那是形式主义的见识。
商鞅变法最根本的力量之源是彻底的社会变革,是从根本上变革了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建立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在最大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为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大繁荣创造了条件。
大秦帝国读后感12
大秦帝国终于让我吃完了,历时四个多月。
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对赢政的认识是他是一个残暴的君主,比如他的“焚书”“坑儒”,在后世认为他辱没斯文更甚至把儒家人士坑杀。但是从当时的时政背景来看他有他的考量,他推行的一些政策无疑是比较进步的、前卫的,以至于很多东西一直都得到了延续……
比如他采用李斯的建议,废分封,立郡县。真正的把至高无上的权利集于皇帝一个人身上,皇帝掌握着国家所有的权力尤其是军事大权,且“家天下”世袭皇位制度被此后的历代王朝统治者所沿用,横贯中国的整个封建社会。不管后代王朝怎样挥霍使用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利,但是他的初衷是好的,那就是减少战争,从而人们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在我看来这种功绩是无法磨灭的。
当然,作为小说可能会刻意的美化主人翁,但是他也从反面来提醒大家对于一个古代的君主要给他相对公平的评价……
大秦帝国读后感13
秦武王是个被观众读者误会的历史人物。现代人因为他举鼎而死,就觉得他滑稽可笑。其实,从“武”这个谥号看,当时的人对他评价还是不错的。谥号,是君王死后给他上的终身评价。
混蛋的君王真的会在死后得到一个“黑暗”“昏聩”“暴戾”这样的恶谥,比如周幽王周厉王齐湣王等。刚彊直理曰“武”;威彊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怎么看武都是个好谥号啊。再看历史上谥号是武的其他人——汉武帝刘彻,魏武帝曹操,晋武帝司马炎,每一个都是牛哄哄的。就算是被大家公认为任性的明武宗,人家也是真的亲自带着大军跟蒙古人干过一仗的,据他自己说他还上阵亲自斩杀了一个敌人。秦武王的政绩比明武宗显然好多了,人家平定了巴蜀叛乱,又在宜阳大败韩国。
大家笑他最终举鼎而死,实在是不明白鼎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存在。鼎是天子权势的象征,天子拥有九鼎,而诸侯只能有七个。秦武王不是要作死,他拿走天子的鼎,是想要表示秦灭周取而代之的意思。如果当时不死,下一步估计就要让周天子退位了。他的死让周王室又苟延残喘了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