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学技术进步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中国气象学会

时间:2019-05-13 04:39: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气象科学技术进步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中国气象学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气象科学技术进步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中国气象学会》。

第一篇:气象科学技术进步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中国气象学会

中国气象学会2016年度

气象科学技术进步成果奖拟授奖成果公示

一等奖(三项)成果

(一)成果名称:大气能见度测量关键技术与仪器产业化

主要完成人:刘文清、刘建国、程寅、陆亦怀、吕刚、方海涛、钱江、丁志鸿、陈军、王亚平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 成果简介:

大气能见度是重要的气象观测要素之一,不仅用于气象部门的天气分析,而且更广泛用于高速公路、航空、航海等交通运输、环境监测以及国防等部门。随着各行各业对能见度的精确测报要求越来越高,研制高精度大气能见度自动测量仪器并进行产业化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该成果涉及了多项技术,如气溶胶光散射特性、LED光源、光机电一体化和计算机技术等在能见度测量监测仪器设备中的综合应用。所研制的大能见度自动观测仪,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获得4项发明专利和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项软件著作权登记。该大气能见度测量仪采用发、收光辐射量的相对测量机理,测量气溶胶前向散射光反演能见度。解决了雾霾和雨天算法修正、高精度大气透过率测量、系统定标等关键技术。仪器采用了光源调制、同步解调法前向散射式测量原理,降低了光路调试、电子系统设计的复杂程度,减小了场地安装的要求,增加了仪器的实用性。在信号采样部分采用了同步检波弱信号检测技术,提高了系统的测量精度和测量量程。设计了一种数字滤波器,消除杂散光及电子噪声对测量的影响,解决了气溶胶前向散射光会受光源光强变化、背景亮度涨落等因素变化对能见度测量的误差影响。设计并实现了雨天消光的修正算法,降低了由于雾、霾和雨滴等降水粒子尺寸差异带来的测量误差。大气能见度仪标定一直是能见度自动观测的技术难点。为此,发明了一种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的标定方法,实现仪器快速、准确的标定,解决了在大批量化生产过程中和仪器在野外经过长期使用后的标定问题,该方法已得到中国气象局大探中心的推广,已开展了对业务台站能见度仪进行定期标定的工作。利用能见度仪测污装置监测光学透镜表面污染,并通过软件消除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对光学窗片进行防雾处理,解决了镜片结露问题,同时对保护罩加热解决了在高寒地区冬季结冰现象,提高了仪器工作环境的适应性。

2010以来,已在安徽省等高速公路、中国气象局、江苏省沿线海岛气象站、吐鲁番地面辐射试验站、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珠海市环保局等部门安装大气能见度监测设备736套,实现销售收入5142万元。其中,在安徽省高速公路恶劣气象条件监测预警系统中,全省31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沿线实现能见度要素15公里间距自动化监测,通过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开展大雾等恶劣天气监测预警。系统自试运行以来,全省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起数同比下降40%以上,在高速公路保安全、降事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成果已与企业合作进行了产业化批量生产。合作企业也建设了生产基地,研发了批量生产的核心技术、工艺设备、生产调试线以及用于设备观测范围全量程校准的温湿度控制舱。该成果已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提高了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改变了我国相关业务化气象监测设备依赖进口的局面,为国家气象监测能力建设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成果

(二)成果名称:中国极端气候事件监测预测业务系统

主要完成人:李维京、宋连春、任国玉、张强、管兆勇、陈丽娟、孙颖、肖风劲、高荣、王遵娅

主要完成单位:国家气候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推荐单位:国家气候中心 成果简介:

全球变暖背景下,自1991年以来,每年由旱涝、高温、低温、强台风等极端气候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超过2000亿元。面对极端气候事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威胁,国家气候中心牵头、联合高校共同研发,建立了中国极端气候事件监测预测业务系统,提高了对极端气候事件成因认识及监测、预测和影响评估能力,在国家级和省级气候业务及其他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国家防灾减灾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

1.研究极端气候事件客观监测方法,从无到有建立了极端气候事件实时监测业务系统。研制11项国家或行业标准规范及监测业务规定,建立了我国极端气候阈值数据集和和包括280种指标在内的监测指标库;完善中国极端气候事件监测业务技术规范和流程;实现极端气候事件实时监测业务,为极端气候事件归因诊断和预测奠定了基础。

2.研发适用于中国区域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的检测归因方法。研究了近50年极端气候事件出现频率和强度变化规律及机理,利用多种统计和动力方法,对诸如2013年夏季东部大范围高温等极端气候事件的成因和机制进行研究,丰富了极端气候事件诊断和归因的基础理论。揭示了人类活动和自然外强迫对中国区域重大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程度,指出未来影响重大的极端高温事件频率将以比平均温度变化更快的速度增加。

3.研发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机理和月季预测方法。全面梳理了影响中国主要极端气候事件的关键影响因子,揭示了各关键因子及其组合影响的机理,形成了物理概念模型,建立了主要极端气候事件的统计预测方法。以动力气候模式环流预测为基础,极端气候事件影响因子物理概念模型为核心,利用气候模式预测结果具有较高技巧的变量,建立极端气候事件动力-统计降尺度预测模型,集成多种动力和统计月季预测方法,提供极端气候事件的概率预测,完善了极端气候预测业务流程,为国家防汛抗旱提供气候灾害预测服务产品。在2011-2015年期间月、季平均旱涝预测技巧有稳步提高。

4.揭示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极端气候事件造成重大气象灾害的变化规律,实现了极端气候事件综合信息服务与共享,规范了我国极端气候事件及其重大气象灾害服务技术体系。建立并完善了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人体健康、交通等定量化影响评估模型,并与极端气候事件预测相结合,实现了重大气象灾害风险预评估。优化了极端气候事件公众服务产品多种展示效果,通过多种手段发布服务产品,拓展了极端气候事件及其造成重大气象灾害综合服务覆盖范围。围绕中国主要极端气候事件预测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以极端气候事件监测为基础,以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的检测归因为核心,研发基于气候模式预测的高技巧信息的降尺度预测方法,实现重大气象灾害风险预评估,建成综合监测预测、风险评估和服务为一体的业务系统。在2010-2015年业务试运行中,实时为政府部门和公众提供极端气候事件服务产品,在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产生了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成果得到了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肯定,推动了中国极端气候事件监测预测研究和业务发展。成果

(三)成果名称:风云二号卫星基于月球辐射校正的内黑体定标 主要完成人:郭强、张志清、陈博洋、冯绚、陈福春、张鹏、杨昌军、王新、冯小虎、李欣耀

主要完成单位: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

究所、北京华云星地通科技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成果简介:

内容与评述:从1997年(首发星)至2012年间,风云二号卫星一直受到定标不准确问题的困扰,严重影响定量化应用。星载遥感器采用单温度点单个内黑体定标机构。国外同类卫星的内黑体定标精度2K左右,且技术细节从不公开。本成果提出了基于月球辐射校正的内黑体定标(CIBLE)新方法。其中,在突破非均匀、非同温、非灰体复杂月表辐射建模基础上,选取了红外波段月表均稳辐射定标场,在国际上首创了与温度无关的红外波段月球辐射定标方法,建立了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红外波段在轨绝对辐射基准(不确定度优于0.02K);在对遥感器主要光学部件在轨辐射变化精确建模基础上,实现了天地一体化辐射基准传递,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单温度点单个内黑体在轨辐射定标方法。评审认为:CIBLE方法从机理上解决了地球同步轨道上仅有单个内黑体的红外遥感器在轨高精度绝对辐射标定难题,实现了风云二号卫星在轨定标技术的重大突破。2012年7月起,CIBLE方法陆续在风云二号全部在轨卫星中稳定运行,迄今多星累计使用超过10星年、提供红外波段定标结果10.3万余次,运行成功率100%。检验表明:主用业务星(G星)红外和水汽波段年均定标偏差为0.4-0.5K(美国第二代静止气象卫星GOES-N设计指标为1K),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3年12月,《气象科技进展》刊登封面文章,肯定了CIBLE作为先进定标手段对风云气象卫星定标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2014年9月,在中国气象学会成立90周年之际,《气象学报》刊文介绍CIBLE方法,并将其列为近10年来风云系列卫星在数据处理方面所取得的三项重要进展之一。授权专利:国家发明专利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论文: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在国内外重要SCI刊物上发表6篇。技术指标:日均最大定标偏差优于1K,年均最大定标偏差优于0.5K。经济社会效益:推动科技进步在国际上首创了与月表温度无关的红外波段月球定标方法及自主知识产权的在轨绝对辐射基准,提升了我国在辐射定标领域的国际地位;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单温度点单个内黑体的辐射定标方法,为遥感器星载定标方案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从根本上解决了风云二号遥感数据定量化应用的瓶颈。服务防灾减灾风云二号数据定标精度的提高,在改进卫星定量产品性能、提高台风及短临天气预报水平、提升区域数值预报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云导风和射出长波辐射等产品性能显著提高;2012年以来103个编号台风定强结果与日本MTSAT基本一致;海雾和海上大风预报准确率分别提高5%和3%。支持生成近十年长时间序列定量产品数据集,有力支撑气候变化研究。助力产业发展CIBLE定标后的高精度风云二号数据,在我国草原防火、畜牧业生产等领域的多次突发灾害性事件及时预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做好防护措施争取了宝贵时间,减少损失上亿元;在有效规划太阳能电站参数、节省投资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二等奖(7项): 成果

(一)成果名称:气候系统中陆地碳氮循环耦合模式的研发应用 主要完成人:丹利、季劲钧、黄玫、钱拴、毛留喜、冯锦明、彭静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气象中心

推荐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成果简介:

由我国科学家自主设计,在陆面水热交换模式中引入了植被动态生长的过程,提出了具有特色的植被-大气相互作用模式AVIM,是国际上最早实现动态植被过程的陆面模式之一;通过以陆面过程模式AVIM为框架,在物理过程基础上发展了陆地生态系统植被和土壤的碳-氮循环过程模块,将含有碳氮过程的陆面模式与全球和区域气候模式耦合,实现了陆地生态系统和气候的双向相互作用;在全球和区域尺度上对碳循环的气候效应进行了模拟研究,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和生态系统净生产力的时空变化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通过陆-气耦合模式进行了碳-气相互作用研究,发现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与气候相互作用强烈的地区在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带,这一地区的地气碳-水-气相互作用强度和明显强于全球其他地区。陆面模式AVIM参加了IGBP组织的国际生态系统模式-数据比较计划EMDI,模拟结果根据全球不同生态类型观测数据的评估,在参评的12个模式中对植被碳通量NPP的模拟性能排在第一位;模式还参与了国际模式比较计划(PILPSC),对碳循环的模拟能力与国际碳循环主流模式处于同一水平;AVIM模式对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的模拟能力在IPCC第5次评估报告所采用的地球系统模式中处于领先水平(Todd-Brown,2013,Biogeosciences),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成果曾受到《Nature》关注而在NatureChina进行报道和评述。陆面模式AVIM引入到了中国气象局的国家气候中心和国家气象中心进行应用,前者是作为国家气候中心的气候系统模式BCC-CSM1.1的陆面分量模式参与IPCC的第5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后者则从2006年开始在国家气象中心作为我国草地监测和评估系统的业务运行模式,2008年11月第一次成功进行模型估算,得出北方6省区年产草量比2007年增3.3%的结论,2009年至2012年上半年形成了月到季节尺度的稳定业务服务能力,解决了国家气象中心长期没有机理模型支持农业生态气象服务业务的难点问题,成为生态气象业务服务的关键技术,每年对北方以及全国草地NPP、产草量进行动态估测,制作发布服务产品,产品以《两办刊物信息》、《重大气象信息专报》上报国务院及有关部委,成为农业部掌握草原生产力动态的主要依据,部分产品得到总理、部长批示,此外产品还下发西藏、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青海等草地大省气象局,指导省级开展服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成果

(二)成果名称:超大城市群复杂下垫面边界层过程及精细气象预报

关键技术研究

主要完成人:苗世光、许建明、蒙伟光、房小怡、窦军霞、郑祚芳、张亦洲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长三角环境气象

预报预警中心、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推荐单位:北京市气象局 成果简介:

针对我国城市群快速发展背景下日趋精细的城市气象预报和服务需求,在行业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共同支持下,研究建立了城市基础资料集、发展了城市陆面模式、应用于多项精细预报与服务系统中。主要成果及应用情况包括:

1.建立了我国三大城市群区域的城市基础数据集研究建立了典型城市和城市群土地利用分类流程和下垫面参数提取方法,按照相同的方法建立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典型城市和城市群下垫面参数数据集,应用于华北、华东、华南三个区域气象中心的业务系统中,较好地满足了实际应用的需求。基于上海市30m分辨率的下垫面分类数据,建立了上海高分辨率(0.01度)NOX和CO排放清单。基于植被覆盖和类型反演数据,改进了生物VOCs的计算方案,满足长三角环境气象精细化预报需求。

2.发展了新一代WRF/Urban模式系统,被国内外100多家机构采用针对我国高密度城市地区缺乏观测资料的问题,开展了多站点、多高度的城市地表能量平衡与边界层特征观测,揭示了我国城市地表能量平衡随站点、高度和时间的变化特征。从城市地区潜热通量模拟方法、建筑物能量模式、近地层风速计算方法、城市冠层形态学参数和物理属性参数优化、人为热影响引入等五个方面,发展了城市陆面模式。该工作作为新一代WRF/Urban模式系统国际联合研发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多次加入到公开发布的WRF模式中,被国内外100多家机构采用。通过WRF模式中现有的主要短波辐射方案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的对比试验及检验,优选出最佳方案组合。

3.揭示了我国南方和北方城市边界层扰动及其对降水的影响机理通过风云卫星和风廓线雷达观测分析,结合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研究指出:城市地区日间对流以水平对流涡旋(HCRs)为主,乡村地区以对流泡(Cells)为主;城市HCRs的波长(间距)与高度之比约为1.5,比自然下垫面上观测到的典型值(2-15)小;增加建筑物高度将使HCRs波长减小,增加人为热源将使HCRs高度增加。通过北京城区高密度自动站逐时观测数据分析指出,城市下垫面对夏季降水的影响可分为两种类型:强热岛-城市降水加强型和弱热岛-城市降水分叉型。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城市冠层精细模拟对城市地区降水模拟至关重要;城市对降水的影响依赖于城市化程度,城市化初期(1980s)使雷暴合并后减弱,城市化后期(2000s)使对流增强;城市热力影响比动力影响更重要。针对珠三角城市地表对海风发展及其与城市热岛相互作用对强降水过程影响的研究结果发现,无城市地表影响时海风可更早影响到城市区并到达更北位置,造成降水落区偏北。受城市地表及热岛影响,边界层中可形成干暖“盖”,对流稳定层通过抑制不稳定能量过早释放,可导致对流发展起来后表现更为激烈并在边界层形成更强的外流。对流系统在边界层形成的外流与热岛入流一起共同对海风形成的阻挡作用可导致城市区南部降水增强。

4.研究成果应用于三大区域气象中心城市精细预报和全国城市规划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中,有效提高了预报效果,推动了我国气象与城市规划的结合下垫面参数数据集、城市陆面模式、短波辐射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最佳组合三项成果成功应用于华北、华东、华南三个区域中心的气象和环境气象精细预报业务系统中,有效改善了对近地层气象和环境要素、城市边界层特征的预报效果。项目发展的城市精细预报系统应用于城市规划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中,建立了城市规划气象环境影响多尺度评估技术体系,开展了城市气象与城市规划基础研究,发展了城市气候图系统,有效推动了我国气象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开展。

5.研发了基于精细数值预报系统的城市环境气象应急响应系统,应用于国家环境气象应急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发了基于精细数值预报系统的城市环境气象应急响应系统,由城市污染快速预报系统(RAMS/HYPACT)、快速风场诊断与污染扩散模式系统(NJU-IUM)、城市应急扩散模式系统(ADMS-IUM)三个子系统组成,已准业务化稳定运行,可较好地满足城市环境气象应急响应的快速、准确要求。

成果

(三)成果名称:中国南海台风模式预报系统(TRAMS)的研发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陈子通、戴光丰、钟水新、万齐林、张艳霞、黄燕燕、徐道生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推荐单位:广东省气象局 成果简介:

中国南海台风模式是基于GRAPES框架的热带中尺度模式,采用半隐半拉格朗日时间差分方案,经-纬度格点的网格设计,水平方向取Arakawa-C网格,垂直方向采用Charney-Philips垂直分层设置,垂直坐标为高度地形追随坐标。物理过程包括云微物理显式降水、次网格积云对流参数化、长波辐射、短波辐射、陆面过程、地形重力波拖曳参数化,以及边界层过程。中国南海台风模式(以下简称南海台风模式),围绕热带数值预报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发展适应我国低纬度地区天气气候特点的数值预报物理过程和稠密观测资料的同化技术,不断促进研究成果的业务应用,提高华南区域数值预报的业务水平,支撑现代天气业务。南海台风模式预报系统发展了若干模式技术和方案改进研究,包括GRAPES模式的三维静力参考大气的方案设计、科氏力修正项的引入、模式物理反馈水物质相关技术方案研究、Gal-chen坐标的改进、模式动力过程与物理过程耦合、多尺度同化技术研发、弱台风初值研究技术、地形重力波拖曳参数化、对流参数化与微物理过程的耦合、强风条件下洋面拖曳系数的敏感性试验等技术内容。南海台风模式,2014年3月13日正式取得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南海台风模式有一套完整的模式前处理、动力框架、物理过程和模式后处理系统,是国家级业务化运行的模式预报系统之一。近年来已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包括了模式预报试验(Chen Zitong ,Zhang Chengzhong, etal.2014, 陈子通等,2014, 张艳霞等,2015)、物理过程地形参数化(ZhongShuixin,ChenZitong,2015,钟水新,陈子通等,2014)、资料同化(LiHaorui,DingWeiyu,etal.2015, ZhangYan-xia, 2014)、模式动力和物理过程(Xu Daosheng,2015,徐道生,陈子通等,2014)。目前,南海台风模式产品每天实时在中文网和英文网发布(中文网:http://www.xiexiebang.com/;英文网:http://www.xiexiebang.com/),产品传输用户包括广西、福建、海南、香港天文台和南海舰队等部门。近年来,南海台风模式预报水平逐年稳定提高,如2012年平均48小时路径误差为177km,2013年、2014年降至130km左右,而2015年已降到了118km。南海台风模式对复杂路径台风把握较好,如201208台风“韦森特”、201214台风“天秤”,以及影响华南的台风如201311台风“尤特”。2015年第22号强台风“彩虹”是1949年以来10月份登陆广东省的最强台风,南海台风模式对台风彩虹路径的把握整体较好,预报台风登陆地点直指湛江,模式路径24小时预报误差为32.77公里;48小时预报误差为69.16公里,为部门联动和政府决策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

成果

(四)成果名称:区域模式台风数值预报系统

主要完成人:麻素红、张进、瞿安祥、孙明华、黄丽萍、谭晓伟、胡江凯

主要完成单位:国家气象中心 推荐单位:国家气象中心 成果简介:

台风强度及风雨预报是台风业务预报的难点。为了实现数值预报对台风强度及风雨业务预报的技术支撑,2009年开始,国家气象中心基于中尺度模式GRAPES_MESO开发了区域模式台风数值预报系统,并于2012年投入业务运行。目前区域台风台风数值预报系统的分辨率12km/L50,预报时效120h。国家气象中心区域模式台风数值预报系统(GRAPES_TYM)是第一个针对台风强度预报研发并业务运行的国家级区域数值预报系统。

为了发展及完善台风路径、强度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对台风的预报能力,区域模式台风数值预报系统主要针对如下关键技术进行了开发和改进工作:1)将QMSL(Quasi‐Monotone Semi‐Lagrangian)水汽平流方案升级为PRM(Piecewise Rational Method)水汽平流方案,解决了区域模式台风强度预报不发展问题;2)修改了模式参考大气廓线,由等温大气修改为模式初始状态平均状态,减小了模式扰动场幅度,提高了模式半隐式方案的计算精度;3)根据昀新观测资料及研究成果,发展了速度依赖的模式边界层粗糙度长度以及拖曳系数的计算方案,改进了强台风强度的预报能力以及风压关系;4)基于大尺度谱Nudging技术和非线性平衡模式人造涡旋方案,结合GFDL台风分离技术,开发了适用于台风强度预报的涡旋初始化方案;5)针对预报员对台风强度预报产品的需求,开发了丰富的后处理产品(中心气压、昀大风速、降水、垂置切变、暖心结构等);6)开发了实时检验系统(包括强度预报误差、路径预报误差以及降水等),以便及时了解GRAPES_TYM对每个台风的预报性能。

从2012年业务化到2015年,区域模式台风数值预报系统的预报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24h/48h/72h/路经预报误差分别减小22.7%,35.1%和27.4%(2015年24‐72h的平均路径误差为:75.74km、129.25km、232.22km);强度预报误差分别减少16.7%,10.2%和0.6%(2015年24‐72h强度预报误差:6.50m/s、7.34m/s、8.12m/s);2013年‐2015年平均路径及强度预报统计分析表明:区域模式台风数值预报系统的台风路径及强度预预报误差均明显小于T639全球模式。同具有相近水平分辨率的ECMWF全球模式相比,区域模式台风数值预报系统路径预报稍有差距,但强度预报误差(近地面最大风速)则明显小于ECMWF的预报:2013‐2015年区域模式24h/48h/72h平均强度预报误差分别为:6.45m/s,7.29m/s,7.75m/s;而ECMWF平均强度误差分别为:7.27m/s,8.29m/s,8.90m/s,相对减小11.30%,12.1%,12.9%。

区域模式台风数值预报系统不但具有较高的时空分辨率,同时预报时效可长达5天,为预报员开展5天时效的台风强度及降水预报提供了高时空分辨率的参考产品。同时为预报员进一步开发高分辨率参考产品提供了数据支持。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基于区域模式提供的1h时间间隔的地面要素开发了近地面大风预报系列产品、大风破坏力预估产品以及风暴增水预报产品等,在台风强度及风雨预报中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成果

(五)成果名称:北方果树(苹果、梨、桃、杏、李子)霜冻灾害防御

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 张晓煜、万信、王景红、张磊、李红英、王静、马国飞

主要完成单位:宁夏气象科学研究所、西北区域气候中心、陕西省经济作物气象服务台

推荐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局 成果简介:

成果主要来源于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中国北方果树霜冻灾害防御关键技术研究”,2012-2014年,项目批准号:GYHY201206023。该项目立足于我国重大自然灾害防御的重大需求,运用试验、模拟、GIS空间分析和系统分析方法,信息、工程、生物技术相结合,组织来自科研、高校、业务和生产部门的气象、农业、生物、自然地理、遥感、软件工程等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开展了重大气象灾害霜冻防御关键技术研究:

(1)揭示了中国北方霜冻发生规律和变化趋势,制作了北方以及宁夏主要果树霜冻风险区划图。(2)揭示了果园气温时空分布规律。(3)建立了北方苹果、杏、梨等主要果树花期幼果期霜冻灾害指标体系;(4)建立了果园霜冻实时监测和基于卫星遥感方法的果园面上温度反演模式,建立了省级霜冻监测、预报和预警业务系统。(5)发展了果树霜冻防御技术体系,提出了物理、化学、工程防霜和霜后补救等防霜技术规范8套并推广应用。(6)建立了省(区)级北方果树专家决策支持系统,在河北、陕西、甘肃、宁夏推广应用。(7)撰写学术论文45篇,发表31篇,定稿4篇,出版专著《北方果园霜冻防御》1本、《北方果园防霜技术手册》1本,编写《杏扁树周年管理历》、《杏扁栽培技术与管理方法》、《杏扁管理技术要点》等技术手册,申请专利5项,获得授权专利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4项,形成2套省级业务服务流程,完成决策服务产品5期、果树霜冻预报预警服务材料56余期;总项目在宁夏、河北、甘肃、陕西推广防霜技术8200亩,经济效益2126.3万元,技术辐射带动果树防霜面积12000余亩。“宁夏果树霜冻灾害防御研究成果多渠道转化应用”获得2014年宁夏全区气象部门创新工作二等奖。(8)建成10个果树防霜试验示范基地。(9)培养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9人,培训果树防霜技术人员489人。项目负责人张晓煜率领的“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气象减灾“创新团队”进入宁夏自治区创新团队序列,培育3项霜冻方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培养了一支北方果树防霜队伍。

成果

(六)成果名称:分布式固态泵浦雷电预警监测系统

主要完成人:王敏、周树道、李欣、李博琛、胡耀祖、王辉赞、丁锦锋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厦门大恒科技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成果简介: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雷电预警手段主要由两种,一种是闪电定位系统和云闪定位系统,但其仅能对雷电伴生的电磁波进行监测,易受干扰电波的影响,致使一定范围内的雷电监测及报警的精度较低,而且这种获取预警信息的方式仅是采用时差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预警的精度;另一种是场磨式动态大气电场仪,其容易受到临近设备的干扰而造成探测的数据的漂移而致使测量精度低。另外,目前气象系统根据气象多普勒雷达和卫星信息,只能对大范围、大时段雷电进行预报,而在较小的局部,对于来得快、突发性强、危害大的雷电,还没有较好的预报方法。分布式固态泵浦雷电预警监测系统是结合现阶段大气电场仪的基本原理研发的泵浦式固态跃变电场监测仪,通过对大气电场的测量进行数学模型分析,在高速采样的数据中结合微观和宏观的特征与趋势计算出雷电发生的趋近模型,从而为雷电的发生做出预警预报。本成果具有以下优点:1)无旋转圆盘,固态预警探头,免维护、可靠性高、稳定性高;2)探测头内部没有运动部件、无噪声、不易被雷达等监测手段发现,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3)探头内有一次和二次两个电极,可实时监测近地面大气层电场强度变化;4)根据军用技术要求设计和制造,无噪音、高隐蔽性,适合恶劣气候下连续工作,能够在石油、化工、油库、液化气站等易燃易爆场所安装使用;5)测量精度高、漏报和误报率低、成本低、集成度高;6)既可以单点预警,也可以多点分布式组网雷电预警。7)多种安装方式能够不受地形限制进行就地安装,安装操作简单、速度快;8)太阳能可持续供电。雷电预警范围8~15km,电场探测强度范围:-50kV~+50kV/m,根据雷电的发展状态分为三级预警输出:1)黄色警报:雷暴形成,对雷暴的初始活动报警,提示操作人员注意;2)橙色警报:雷暴逼近,对正在接近的雷暴或在本地生成的雷暴报警;3)红色警报:雷暴即将发生,对即将在监测地发生的雷击报警。另外该系统可外接声光报警系统,客户端报警等设施。目前已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项,实审发明专利1项,发表中文核心科技论文3篇。本成果自2013年以来,已应用于济南澳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奉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无论是设备运行可靠性还是雷电预警效率都给予了很高的性能评价。截至目前,本设备已向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云南丽江机场、各地气象局、苏州游乐场等单位销售436套,为完成单位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达636万元,累计创造税收总额为人民币108万元。鉴于购买本成果的用户单位由于雷电预警的预防作用,为其带来近十二亿的财产风险保障,减少使用企业人工62人,间接社会效益3000万元。本成果可以为社会教育机构(高校、中学、小学)、游园景区、游乐场所(游乐场、高尔夫球场)、政府企事业机关等公建群体提供必备的安全服务信息,也可为我军军事战争、军械仓库、军用机场、卫星发射场等提供安全保障信息。将本成果硬件与现今流行的手机APP软件结合,预计年广告、活动、推广收益可达800万元以上。

成果

(七)成果名称:便携式新一代天气雷达测试与故障检测平台

主要完成人:何建新、张福贵、史朝、王永丽、周红根、汪章维、舒毅

主要完成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推荐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

“便携式新一代天气雷达测试与故障检测平台”是国家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课题“新一代天气雷达测试与故障检测技术研究”(项目编号:GYHY200906040)的重要研究成果.通过对中国气象局在网业务新一代天气雷达的运行及故障案例进行深入的整理分析,构建出基于PXI(e)接口的便携式新一代天气雷达测试及故障检测装备。平台集成了雷达测试中专业的万用表、功率计、信号源、频谱分析仪和示波器等模块,这些模块的指标基本达到了省级雷达保障部门配置仪器仪表的指标,能够替代相应的仪表进行测试;操作软件设计上运用专家知识库和可定制故障诊断流程等技术有机结合,满足后期二次开发优化需求,使平台应用推广价值更高。主要研究成果包括:

(1)根据天气雷达信号特征,设计出“多参数气象信号模拟装置”(发明专利技术,嵌入平台中),实现雷达回波模拟等功能,进一步完善雷达性能指标测试内容。

(2)对中国气象局部署的7种雷达工作原理、信号流程、关键测试点等进行分类汇总,对近二十年来的故障案例(3200多种)进行整理,提炼分析出800多项高发典型故障。(3)设计了适应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高效运行的保障平台建设方案,构建出基于PXI(e)总线的一体化便携式平台,完成主要典型雷达故障的测试和信号分析能力。

(4)结合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保障要求及时高效等特点,设计了快速故障定位的专家诊断系统。平台功能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雷达维护定标功能,可以利用平台的“多参数气象信号模拟装置装置”功能实现模拟雷达回波,辅助中国气象局及省市气象局定期完成雷达常规巡检功能,根据雷达常规巡检要求,实现、辅助完成省级保障部门要求的雷达日常维护、巡检任务。二是故障诊断,通过故障现象和故障树的方法定位雷达故障。三是模块(部件)检测,测试当前雷达部件或模块的工作状态及性能。四是电子手册,对电子文档、检测方法、故障案例、学习资料整理成便于学习、查阅的电子手册,具备电子导航、索引和关键词搜索等功能,为雷达机务人员的学习、培训提供资源。同时,根据测试定标需要,结合该便携式平台具备的硬件仪器仪表,设计出平台的回波模拟功能,并於2014年成功申请一项发明专利,用于在脱离雷达系统的情况下通过模拟或仿真生成符合气象目标特征的信号。便携式新一代天气测试与故障检测平台集成了测试与故障检测过程中常用仪器仪表,降低了雷达台站对价格高昂、体积庞大、携带不便的设备的依赖性,同时平台通过专家知识库和故障诊断流程的有机结合,缩短了雷达故障排除时间,提高了雷达预警的效率。平台的雷达回波模拟功能,解决目前雷达测试中难以回波定量分析的难题,将是未来中国气象局雷达定标测试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该平台技术经中国气象局、中科院专家验收鉴定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经过三年的试用改进,已在湖北省气象局、甘肃省气象局和云南省气象局得到了业务推广应用,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若效果明显,将在全国各省、地区气象局进行推广应用。

第二篇:中国气象学会2009年工作总结

中国气象学会2009年工作总结

2009年,按照本会常务理事会确定的‚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和在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的讲话精神,从新形势新任务对我国气象事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出发,不断解放思想,充分吸纳中国气象学会重新恢复活动30年来改革发展的经验,充分运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果,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大局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求‘新’求‘变’,推进学会工作科学发展;进一步发挥学会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激发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动员和组织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继续团结奋斗,以实际行动和突出成绩迎接建国60周年‛的指导思想,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科技创新为工作重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提高为促进社会和谐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在组织建设、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科技评价和会员服务等方面做出了新的成绩,较好地完成了预定的工作计划和目标要求。

年内的工作特点:

1.集中开展了中国气象局和中国科协组织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个活动指导思想明确,坚持解放思想,突出改革创新;坚持求真务实,突出实践特色;坚持结合实际,破解关键

― 1 ― 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群众路线;坚持不走过场,突出实际效果,真正做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全体职工得实惠‛,有力地促进了学会工作的科学发展。

2.面向国际气象科技发展潮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作为全年工作的关键任务。在分析需求、把握重点的基础上,组织召开了以‚公共服务引领气象事业发展‛为主题的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以推动中韩日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为主旨的第四届日、中、韩气象学会联合研讨会和以促进两岸气象科技和人员交流为主要内容的2009年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研讨会。在搭建大气科学高端交流平台、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为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建言献策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3.坚定不移地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指导方针,深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发挥公共气象服务的引领作用,以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为重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气象科普活动,着力加强气象科普资源开发共享工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订2010—2020年气象科普工作规划,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精神的全面落实。

4.自觉地把加强党和政府同气象科技工作者的联系作为基本职责,坚持以人为本,把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作为根本任务,把气象科技工作者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学会工作的主要标准,不断探索服务气象科技工作者的方式和渠道,拓宽服务气象科技工作 ― 2 ― 者的范围和领域,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5.按照国际一流学术期刊的标准,明确办刊定位和刊物发展方向,吸纳国内外高水平的稿件,尤其是吸引海外作者,加大主动约稿力度,提高质量,增加发行,扩大影响,强化与各相关气象学术期刊的合作;实施《气象学报》英文版改出双月刊计划,持续推进《气象学报》的改革与发展。

6.面向公共气象服务,加快各类气象科技人才数据库建设,提升科技评价、科技咨询水平,提升参与决策咨询的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具体开展了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一、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动学会事业科学发展 在中国气象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下,本开展了第二、第三阶段的学习实践活动,较好地完成了整个活动的要求,达到预期效果,测评结果群众满意度为100%。

结合学会秘书处的工作,经过学习和解放思想的大讨论,从深入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工作的各项需求和要求出发,提出了以‚强化气象科普和学术交流,支撑公共气象报务‛为学会秘书处学习实践活动的载体。实现四个‚破解‛:一是着力破解制约学会发展的难题,进一步明确学会的定位和发展方向,营造有利于学会发展的体制和内外环境,不断提高办事质量和效益,为发展经济社会和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二是着力破解秘书处管理粗放、效率不高的问题,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向管理要

― 3 ― 质量,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和人文化。三是着力破解人员队伍不适应科学发展的问题,建立起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人员管理机制。四是破解学会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努力探索新的活动模式,积极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气象事业发展服务。

在此基础上,围绕气象事业发展大局,结合新时期的气象科普工作和公共气象服务特点,以持续推进学会发展为重点,组织开展了调研活动和调查摸底工作,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举办省级气象学会秘书长参加的座谈会,就如何适应和把握新时期的新需求、新举措,加强学会能力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体系建设、制度建设),提高学会团体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等重点问题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

在学习调研阶段学习文件和继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的基础上,着力抓好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认真检查本单位和领导班子在思想、工作、学习、作风等方面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不利于构建保障科学发展新机制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查找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了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

进入第三阶段后,认真研究解决学会秘书处在思想观念、管理职能、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实现思想观念、管理职能、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四个转变‛,增 ― 4 ― 强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研究制定并逐步落实整改措施。同时,研究解决影响和制约气象事业和学会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统筹谋划改革和发展的政策和制度建设,构建保障学会工作科学发展的新机制。同时,通过采取网上测评及书面测评、座谈会、公开评议等方式,测评职工对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突出问题的满意度,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际效果的满意度,并进一步修改完善整改方案。

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学会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履行桥梁纽带职责,提高组织建设水平

1.1月19日在京召开了以‚强化气象科普和学术交流,支撑公共气象服务‛为主题的2009年中国气象学会迎春座谈会。应邀参加本次座谈会的有:中国气象局和中国气象学会的领导同志,本会在京的各学科(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在京的气象行业两院院士,曾荣获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世界气象组织青年科学家奖、邹竞蒙气象科技人才奖等奖项的获奖人代表,历届学会秘书长和专(兼)职副秘书长共50多人。座谈会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和在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气象学会取得的显著成绩及成功经验,分析了当前学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形成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

― 5 ― 展观,推动新时期学会事业科学发展,以适应社会经济和气象事业发展的需求,满足广大会员和气象科技工作者的期待的共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1月22日下午,本会副理事长、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及学会秘书长王春乙等一行6人前往名誉理事长叶笃正、陶诗言和曾庆存院士家中拜年,致以新春的祝福,向他们赠送了鲜花和由学会秘书处组织编撰的《中国气象学会史》、《大气科学学科发展回顾与展望》等书刊,并就新的一年学会工作和中国气象事业发展问题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三位院士就气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气候预测能力和加强部门间合作等方面问题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并祝愿气象事业和气象学会工作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成绩。王春乙秘书长等还专程看望了黄荣辉副理事长。

3.召开了常务理事会第五次会议,总结2008年工作,研究通过了2009年工作思路、工作要点及全年活动计划和第26届年会筹备方案等重要事项。

4.2月16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了首届邹竞蒙气象科技人才奖颁奖仪式。湖南省气象台叶成志、甘肃省气象局张强、重庆市气象局李良福、西藏自治区气象局杜军和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杨忠东获奖。中国气象局局长、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郑国光在颁奖仪式上讲话,并与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邹竞蒙气象科技人才奖评选委员会主任秦大河院士和邹竞蒙同志的夫人朱中英一起,为5位 ― 6 ― 获奖者颁发了证书、奖牌和奖金。郑国光在讲话中指出,邹竞蒙同志是新中国气象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是中国特色气象事业的开拓者。他十分重视气象人才工作,特别关心和重视专业人才教育、培训和培养工作。他生前提出,用他本人担任世界气象组织主席期间的个人津贴设立气象人才奖励基金,以表彰优秀气象人才。邹竞蒙气象科技人才奖的建立完成了邹竞蒙同志的一个夙愿,也是对邹竞蒙同志的最好纪念。邹竞蒙气象科技人才奖必将推动气象人才体系的建设,激励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锐意创新、刻苦努力、为发展中国特色气象事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邹竞蒙气象科技人才奖由中国气象学会设立,于2008年2月获得科技部批准。该奖项旨在奖励‚在中国从事气象科研、业务、管理以及气象科技创新、教育培训、科普、宣传等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气象科技工作者‛。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授予人数不超过5名。

5.2月17日,在北京气象卫星地面站举行邹竞蒙同志雕像揭幕仪式。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的领导以及邹竞蒙同志的亲属、生前同事共百余人出席了雕像揭幕仪式。郑国光同志和邹竞蒙的夫人朱中英同志共同为雕像揭幕并分别以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的名义和邹竞蒙同志家属及亲属的名义,向邹竞蒙同志雕像敬献花篮。矗立在位于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地面站内的邹竞蒙同志雕像由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负责设计并组织制作。雕像高约1.8米,用花岗岩雕凿而成,正面刻有介绍邹竞蒙同志生平的镏金铭文。

― 7 ― 6.4月1—3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召开了全国气象学会秘书长会议。会议传达了中国气象局郑国光局长、矫梅燕副局长对中国气象学会发展所提出的关于学会工作要做好科普工作,尤其是基层台站的科普工作,气象科普要融入社会,同社会公共科普资源相结合,发挥学科委员会和气象专家的作用;学会工作要与时俱进,促进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建设体系;学会工作要有特色,找准切入点,持续推进,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气象学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的重要指示。会议期间,通报了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工作总结和2009年工作思路及重点计划项目;介绍了美国气象学会期刊工作及第89届年会召开情况;北京等12个省级学会进行了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经验体会及重要举措为重点的工作经验交流;开展了省级气象学会改革的方向、目标、任务、重点与难点的讨论;研讨了各级气象学会在气象人才体系建设中的作用;研讨了学会工作定位,落实推动气象学会科学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强调要突出学会工作特点,搭建服务平台,推动科技创新,推进资源共享,提升服务能力,提高工作实效;讨论了《防雷专业技术人员资格管理办法(讨论稿)》。此外,还就年内重要专项工作如第26届年会、夏令营活动的筹备等进行了协调。会议要求各级学会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讲话的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 ― 8 ― 局,以推动气象科技创新和加快人才培养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推动学会事业科学发展的新举措,开拓学会活动新领域,突出学会工作特色,加强各地气象学会的互动与合作,形成新时期学会工作的重点和亮点。

7.为全体理事订阅了《科技导报》。利用《中国气象学会会讯》和中国气象学会网站,加强宣传与服务工作。

8.加强了学会秘书处领导班子建设。经中国气象局人事司批准,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具体组织下,完成了学会秘书处三位副处级领导的选任工作。

9.开展了2010年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前期准备工作,形成了筹备工作方案。

三、加强学术建设,打造学术品牌

加强学术建设是学会秘书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载体之一。为更好地服务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今年以来,扩大交流、打造品牌成为本会加强学术建设的重要举措。

1.成功举办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年初,派员参加了气象学会国际论坛(IFMS)筹备会及美国气象学会第89届年会。会议期间,与到会的23个国家和区域的气象或大气科学学会代表共同探讨了各自在会员、期刊、教育和科普方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会议产生了由7个国家(地区)学会组成的指导委员会,秦大河理事长被认定为IFMS的7个指导委员之一。实地考察了美国气象学会年会的运作方式,并与美国气

― 9 ― 象学会同行进行了交流与探讨。此举有利于借鉴美国气象学会的办会经验,提高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的组织水平。

为提高学会年会的品牌效应,在常务理事会的指导下,秉承‚参与、共享、合作、创新‛的年会宗旨,制定了包括组织机构、特邀报告安排、分会场名称的命名、论文征集与审定、会议日程安排、优秀论文与墙报的评选原则、年会网站功能优化等在内的详细实施方案,并将2009年年会定名为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本届年会以‚公共服务引领气象事业发展‛为主题,设立气象综合探测技术、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气象灾害与社会和谐、热带气旋科学研讨、气候变化、气候预测与公共服务、气候资源应用研究、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航空与航天气象技术交流、季风动力学、人工影响天气与大气物理学、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全球和区域气候模式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模拟研究、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及环境变化、冰冻圈与极地气象、气象史志的积累与挖掘、公共气象服务论坛——以公共气象服务引领气象科普工作、雷电防护、气象装备技术企业论坛共19个分会场和1项专题活动。秦大河任组委会主席,李崇银任组委会副主席,于新文等29人为组委会成员。

在浙江省气象局、气象学会的全力支持下,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于10月14—16日在杭州隆重召开。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浙江省省长吕祖善、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秦大河、环境 ― 10 ― 保护部副部长潘岳、总参气象水文局局长李福林、浙江省政府秘书长张鸿铭、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浙江省科协主席李兰娟、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崇银、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联寿、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李黄、刘英金以及来自气象业务、科研、教育、军事气象系统和相关行业的1200多位科技工作者参加了本届年会。大会开幕式由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秦大河院士主持,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发表重要讲话、吕祖善省长代表浙江省政府致辞。颁发了第十三届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和全国优秀气象软科学奖。

在为期3天的年会活动中,有4位著名专家作大会特邀报告,近400位科技人员进行了分会场报告,100多篇论文参加了墙报交流。此外,还组织了开放性的天气会商、高新技术与装备推介、优秀论文和优秀墙报的评选等活动。与以往年会相比,组织形式有较大改进,主题更为突出,论文质量普遍提高,开放性进一步增强,跨行业跨学科特点十分突出,交流方式呈现多样化,使参会人员得到了更多的收获,赢得了各方面的好评。

2.参与举办2009地球科学与技术国际学术讨论会

5月14—15日,参与了由中国科协科技导报社主办,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国际地理联合会、中国地质学会、中国气象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海洋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在北京联合举办的2009地球科学与技术国际学术讨论会。大会以地球系统科学建设为主题,旨在促进国

― 11 ― 际学术交流,推动地球系统科学学科发展与进步。大会包括4个专题,分别为:地球系统科学理论方法建设、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平台建设、地球系统科学实验模拟研究、地球系统科学未来研究趋势。秦大河院士以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国际地理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的身份担任本次大会主席并出席会议。

3.承办2009中国国际防雷减灾论坛

经积极争取,在中国科协、重庆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2009年9月8—10日)期间,与重庆市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雷电物理实验室、广东省防雷中心、上海市防雷中心、重庆市防雷中心等单位共同承办了‚2009中国国际防雷减灾论坛‛。该论坛为本届中国科协年会第一分会场。国内防雷行业主管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防雷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的160多位代表和来自美国、日本、德国、比利时、法国和相关国际组织的14位专家围绕论坛主题 ‚防雷减灾、关注民生‛,就雷电物理、雷电监测、预警预报、雷电防护技术、雷电防护产品与应用等专题,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研讨了近年来的最新成果。有108篇防雷相关论文摘要被编入《2009中国国际防雷减灾论坛论文摘编》。该论坛被评为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优秀分会场,并获得证书和奖励。此次论坛是近几年来我国防雷减灾领域层次最高、影响最大、学术水平最高的国际性学术交流大会,为相关管理和业务部门进一步做好雷电灾害防御提供了很好的技术交流的平台。

4.承办全球气候变化与西部地区应对措施专家论坛

― 12 ― 承办了于9月16—17日在拉萨举办的中国科协西部经济发展论坛‚全球气候变化与西部地区应对措施专家论坛‛。该论坛由中国科协、中国工程院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气象局、大专院校的60多位专家学者、教授和研究人员、科技工作者齐聚高原古城拉萨,就西部地区优势资源开发与特色产业建设、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影响的战略思考、喜马拉雅山气候与环境变化及其影响、西南地区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性和适应性、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网对西部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监测能力等进行了学术交流和研讨。论坛分别由西藏自治区气象研究所所长边巴次仁和中国气象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教授刘树华主持。该论坛是第十届中国西部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专家论坛会的一个专题论坛。以‚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为主题,与会专家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和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为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5.召开第五届主要防雷企业高层座谈会

11月16日在广西南宁召开了‚第五届主要防雷企业高层座谈会‛,旨在更好地发挥中国气象学会在促进我国防雷事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加强防雷主管机构与国内主要防雷企业高层领导、以及主要防雷企业高层领导之间的沟通和交流。24家国内防雷企业高层领导、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防雷主管机构及北京雷

― 13 ― 电防护装臵测试中心、上海防雷产品测试中心的负责人、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有关领导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认为,在我国防雷界的共同努力下,防雷工作得以快速发展,为中国气象事业的防灾减灾做出了积极贡献。当前,防雷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要从国家需求和事业发展出发,认真规划,密切合作,加强监管,进一步推进防雷工作科学发展。会议强调,防雷工作要做好规范化的管理、标准化的生产,核心是要做好产品认证工作,强化市场监督、公众监督、社会监督,防止和杜绝因防雷产品、防雷施工中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事故的发生。会议认为,服务新能源建设是防雷工作发展的新机遇,要积极介入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市场的防雷服务,及早确立发展战略,研究提出新的技术路线、新的技术标准,开发适应新能源市场防雷服务需求的专用技术、设备和工艺,加强产学研的结合与互动,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多赢。会议提出,防雷主管部门要从防雷工作发展趋势和发展要求出发,在引导发展、规范市场、扩大宣传、提供服务、制订标准、促进交流、加强培训等方面,更有针对性地做好行业管理,在行业外加强协调,行业内加强监管;要大力做好资质企业和认证产品的宣传工作,逐步消除部门隔阂和行业壁垒,帮助有资质的防雷企业参加重要行业和重点工程的独立招标。

6.首次组织编撰《大气科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根据中国科协的部署,我会特向中国科协申请了大气科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项目并获得批准。邀请徐祥德院士为编撰《大气 ― 14 ― 科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一书的首席科学家,按照国标学科分类,结合近年来大气科学和气象科技发展的趋势和热点,提出了研究报告的专题设臵方案,确定了编写组和顾问名单、学科领域、参与编写的学科委员会、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的编写内容和规范要求。在各学科委员会的共同努力下,撰稿工作已基本结束。预定2010年初完成全部工作并正式出版,2010年4月在中国科协学科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向社会发布。

7.召开第四届日中韩三国气象学会联合研讨会

本次会议原定2009年5月26—28日在日本筑波举办,受到H1N1流感暴发的影响,推迟至11月8—10日举办。国内报名参加会议的人数共94人,较前几届有明显增加,实际参会人员达58人。应征论文报告的水平也有较大提高。中方参会人员参加了全部8个分会场的学术交流活动。会议期间,李崇银副理事长、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代表、中国气象学会秘书长和相关人员与日本、韩国气象学会领导人及日本会务组人员举行了两次会谈,商讨了三国气象学会联合研讨会谅解备忘录的具体实施细节和下一届联合研讨会的筹备工作。会后,应日方邀请,参访了日本气象研究院、地球物理勘测研究院、筑波大学、日本国立前沿工业科学技术研究院、日本气象局等单位。此外,李崇银副理事长及学会秘书处人员专门走访了日本气象学会,详细了解了日本气象学会在会员管理、期刊编辑、活动组织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并向他们介绍了中国气象学会的基本情况。双方进行了热烈深入的交

― 15 ― 流。

8.与中国气象局共同主办2009年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研讨会

研讨会于11月14—15日在北京召开,来自海峡两岸的业务、科研、教育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台风(特别是‚莫拉克‛台风)暴雨、强对流天气、应急管理等方面内容进行了交流与讨论,特别是在台风方面的交流引起了两岸学者的共鸣,有力地推动了两岸气象科技和业务的发展,促进了海峡两岸气象科技水平和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能力的提高。

9.各学科委员会相继举办了一系列学术活动

由热带与海洋气象学委员会主办的‚2009年全国热带与海洋气象学术研讨会‛于5月20—22日在广东珠海凯迪克酒店举行,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115篇,参加会议的有来自行业、部门40多个单位的代表近140人,副理事长李崇银院士等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作为中国气象学会2009年学术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共同推动我国气象科学技术进步,活跃学术气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将对广东省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会议邀请了10名专家做了大会特邀报告,40名专家在两个分会场上做了专题报告,40多位科技人员进行了墙报交流,内容涉及海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异常、热带季风活动规律及机理、热带大气动力学、海洋热力变化、热带地区极端气候事件研究、热带灾害性天气(台风、暴雨等)及其预报技术、热带气象资料同 ― 16 ― 化技术和热带数值预报、卫星、雷达资料应用技术、热带大气边界层与环境等。本次研讨会对我国热带与海洋气象学,以及海气相互作用与季风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为该领域广泛的学术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气候资源应用研究委员会与欧盟《近海风资源评估和海上风电场可行性研究》项目组联合召开了‚风能资源评估资料质量控制培训班‛;与《中国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价工作》综合评估项目组联合举办了‚省级风能资源综合评估工作中参证站资料处理和数据插补订正技术研讨、培训会‛。

大气物理学委员会与城市气象委员会于5 月16—17 日联合举办了‚2009年城市边界层与大气环境研讨会‛;12月9—11日举办了‚第12届地球环境和气候变化探测与过程研究‛研讨会。

动力气象学委员会组织召开了‚第七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

副热带气象委员会组织召开了第五届‚副热带气象学术业务研讨会‛,协办了‚低频天气系统预报技术及业务化应用‛研讨会。

干旱气候学委员会举办了‚第七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学术研讨会‛。

高原气象学委员会举办了‚高原山地气象研究暨西南区域气象学术交流会‛。

空间天气学委员会举办了‚空间天气预报模式建模与应用研讨会‛,并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了‚第二届全球华

― 17 ― 人空间/太空天气科学大会‛。

人工影响天气学委员会举办了‚中俄人工防雹和增雨新型催化技术和催化剂研究研讨会‛。

气象软科学委员会举办了‚首次全国气象软科学培训‛活动。统计气象学委员会联合中国科学院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举办了‚中国气候变化探讨会‛。

气象通信与信息技术委员会举办了‚2009学术年会‛。气象影视委员会举办了‚气象影视学术交流会‛。

四、发挥公共气象服务的引领作用,建立社会化的气象科普格局

年内,学会积极运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果,把大力发展以公共气象服务为重点的气象科普宣传作为年内科普工作的着力点,全面落实第三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的精神,使社会公众更加关心、理解、支持气象事业。

1.组织开展调研活动

为贯彻第三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气象科普基地的建设,促进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工作的开展,年内分别在湖北、湖南、云南、浙江、上海等省、市开展了气象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贯彻第三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精神情况等气象科普工作的调研和现场观摩交流活动。

2.开展优秀气象科普作品的征集推介工作

为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精神,传播科学思想,― 18 ― 弘扬科学精神,整合气象科普资源,加强交流,促进共享,形成合力,与中国气象局相关部门共同牵头,面向各省(区、市)气象局、气象学会,中国气象学会各理事单位,开展了以围绕公共气象服务需求,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的优秀气象科普作品(包括各类气象科学知识、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科普文章、宣传品、图书、挂图、动漫、装臵、课件、演示软件、影视作品)征集活动,以切实加强气象科普能力建设,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科普工作提供优秀的宣传、教育、科普材料。同时,对收集到的作品做好初评工作,并将入围作品推荐到中国科协。

3.协调2009年3〃23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的组织工作 印发了活动通知,提出了明确要求,制订了实施方案,专门印制了近万册气象科普宣传品,在开放日期间向参观公众广为发放。

4.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知识和避险自救技能,促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普及推广,提高农村气象科普工作的力度、广度和深度,按照国家减灾委和中国气象局党组的部署,在‚全国首届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期间,具体组织、认真策划,联合中国科协科普部、中国气象局科技司、中国农学会等单位在

― 19 ― 贵州长顺县开展了‚手拉手,预防灾害;心连心,共建和谐‛防灾减灾科技下乡活动。5月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李茂松研究员应我会邀请专程去贵阳作了‚加强农业防灾减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专题报告。2OO多人出席了报告会。5月8日,近千名当地农民、学生、政府机关干部冒雨参加了本次科技下乡活动,我会为本次活动准备了五万多元的科普宣传材料,在现场免费发放。同时还向当地政府赠送了近千套《农村(中小学)气象灾害避险指南》、《农村生产(生活)气象灾害避险常识》等科普书籍以及《如何应对气象灾害》、《防雷避险常识》科普挂图。活动结束后,还深入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了解农业生产发展现状和气象灾害发生情况,向农民现场讲解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指导农民如何规避及应对灾害。人民日报、贵州电视台等主要新闻媒体对此活动作了报道。

5.参加全国减灾日及科技周活动

根据中国科协的统一部署,围绕减灾防灾主题,5月9—12日科技周活动期间,联合中国科协科普部、中国科技馆、中国林学会等单位,在中国科技馆共同承办了以‚走进科学,远离灾害‛为主题的全国首届‚防灾减灾日‛科普活动。专门制作了内容丰富、生动醒目的‚如何应对气象灾害‛系列科普展板。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程东红等领导参加了活动并对我会的组织等工作表示肯定和赞许。

6.参与组织编写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O09一2Ol2年)

― 20 ― 根据第三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精神,联合中国气象局有关单位组织编写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OO9一2O12年),于6月13日在北京昌平组织召开了《气象科普发展规划》审定会。此规划经多次讨论修改后提交中国气象局党组审定。

7.组织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志愿者中国行‛大型科普宣传活动

为深入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紧密围绕‚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积极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全民气象防灾减灾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由我会牵头策划,在暑假期间组织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等全国8所大学近2OOO名师生组成2OO支志愿者宣传小分队,分赴全国除港、澳、台及新疆外的30多个省(市、区)的乡村、厂矿、企业、城镇街道、学校,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大型科普活动。这是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史上参与人数最多,活动地域最广,影响较大的一次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志愿者宣传活动。共计到达5OO多个乡镇,进入l3OOO余家农户,深入368所中小学以及众多厂矿企业、车站、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总计发放11O余万份宣传资料,完成了6981份气象防灾减灾调查问卷,带回了3万多张珍贵照片。志愿者通过将气象防灾减灾等科普知识传播到千家万户,同时获得了气象知识普及情况的第一手资料,也引起了当地各级政府对气象工作的重视,增强了社会各界对气象的

― 21 ― 关注和气象防灾减灾的意识。本次活动得到了教育部、团中央、中国科协、四川省政府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和肯定,并被团中央列入2OO9年全国百支大学生科学发展观实践服务团之一。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四川卫视、中国气象报、中国教育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科协网、新浪、网易、搜狐等百余家媒体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报道,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对该活动发表了《惟有了解,才会关心》的评论文章。

8.举办全国青少年气象夏令营

为增强青少年的气象意识,全面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于7月27日—8月2日在湖南举办了以‚祖国在我心中,蓝天伴我成长‛为主题的第28届全国青少年气象夏令营,21个省(区、市)气象局、气象学会组织的近25O名营员、辅导员参加了活动。通过参观学习,深深地激发了营员的爱国主义热情,感悟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共和国的诞生来之不易,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中国革命历史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同时更增强了同学们热爱地球家园,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

9.开展世界青少年‚保护地球气候环境演讲赛暨绘画展‛作品征集活动

为进一步唤起全人类对气候变化的高度关注,呼吁全社会各界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增强防灾减灾和环保意识,迎接世界气象组织公约生效6O周年,世界气象组织、世界教育与培训组织等单位拟于2O09年7月底8月初在日内瓦联合国WMO国际会议中心 ― 22 ― 共同主办2OO9日内瓦世界青少年‚天气、气候和我们呼吸的空气:保护地球气候环境演讲赛暨绘画展‛(因受H1N1流感影响,活动后来取消),我会作为此次活动的国内协办单位,组织开展了‚保护地球气候环境演讲赛暨绘画展‛的作品征集活动。

10.为藏区提供应急科普材料

今年入夏以来,西藏多次遭受雷击等灾害天气,由于藏区民众缺乏防雷知识,造成一定人员伤亡。得知这一信息后,我会立即决定购买15OO余册近7OOO元的防雷科普书籍快递至西藏,无偿分送到藏区民众手中。

11.丰富了科普网站内容

为更好地丰富科普网的内容,及时更新调整了中国气象学会网站‚科普之窗‛栏目,增加了‚二十四节气‛、‚气象与农事‛等贴近群众生活的内容。

12.举办全国气象科普工作研讨班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全国气象科普工作持续发展,研究新形势下气象科普工作,交流气象科普基地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示范和窗口作用,研讨气象科普发展规划,于8月17—21日在辽宁举办了全国气象科普工作研讨班。全国32个省(区、市)气象科普专职人员共42人参加了研讨。研讨班邀请了中国科协、中国气象局、辽宁省气象局的有关专家作专题讲座,并对气象科普发展规划进行了专题讨论。

― 23 ― 13.举办第三届气象科普论坛

10月14—15日,举办了以‚公共气象服务引领气象科普工作‛为主题的第三届气象科普论坛。本次论坛共收到论文80多篇。来自气象行业的科技人员、有关专家近50人参加了本次论坛。李福林副理事长参加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中国科协科普部高勘副部长、中国气象局科技司李慧副司长、中国科学院著名科普专家李大光等作了专题报告。与会者普遍反映本届论坛举办得十分成功,很有收获。

14.向中国科协提交本会2009年科普项目‚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进村入户行动‛总结报告

参与《气象现代化六十年》科普部分的编写工作。组织编辑一套四本科普书籍,以配合中国科协、中国农学会等单位组织的科普进农村活动。按照气发“2OO9”114号《关于调整中国气象局科普工作职责的通知》,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管理等工作。

15.开展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推荐申报活动

按照《关于开展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工作的通知》(科协办发普字“2OO9”2l号)精神,向各省(市、区)气象学会下发了通知,要求各地加强与当地相关部门的沟通,积极申报。同时,为扩大影响,积极向中国科协推荐中国气象科技展厅等5个单位申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通过各地申报,省级科协、全国学会和国家相关部门初评和推荐,中国科协组织资格审查和专家评审,― 24 ― 共有406个申报单位通过了2009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专家评审。其中,中国气象学会推荐的江苏省盐城市气象科普馆、广东省中山市气象科普教育基地、贵州省黔西南州气象学会、甘肃省兰州大学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中国气象科技展厅榜上有名,约占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推荐单位入选总数(45个)的11%。

五、提升办刊水平,服务气象科技创新

科技、文化体制和新闻出版发行业的深入改革,使学会期刊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压力,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动力。如何转变观念,主动适应科技期刊管理和经营的集群化、编刊手段的数字化、科技期刊市场的细分化的发展趋势,是现阶段学会科技期刊工作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现实问题。为此,我会在办刊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利用参加美国气象学会年会的机会,考察美国气象学会主办学术期刊的运作机制与办刊方式,并与美国同行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2.开展了国内主流科技期刊和其他气象科技情况的调研工作,在此基础上认真总结和反思学会期刊的办刊思路与模式,分析优势与不足,进而就期刊的改革发展形成新的共识。例如,提出了建立中国气象科技期刊网的设想,探讨了实施气象科技期刊国际化策略,思考了气象部门乃至气象行业气象科技期刊的整合问题等。

3.2月,《气象学报》中文版和英文版编辑部参加了‚2009

― 25 ― 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的申报工作。中文版顺利获得15万元/年的精品期刊项目资助。

4.3月和9月举办了两次《气象学报》常务编委会。除常规集体审稿评议工作外,还落实了年内组织台风和数值预报两本专刊的组稿与出版工作,并对过刊电子化、2010年专刊选题以及刊物发展的宏观问题等进行了讨论。

5.3月参加了《气象学报》中、英文版的年检工作。两本刊物均顺利通过年检。

6.超额完成气象学报中、英文版2009年前6期的编校出版工作(中文版第6期正在编校中)。英文版2009年顺利实现由季刊向双月刊的转变,比去年同期多出刊2期,并且启用了新的封面和纸质,刊物出版和印刷质量较以前有较大提高。中文版也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刊载容量,出刊页码是正常年份出刊页码的1.8倍。

7.编辑部人员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及时了解大气科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组织高水平的文稿,提高来稿质量和扩大稿源。此外,还参加了一些期刊类学术会议,提高编辑素养,对国家出版体制改革、数字化转型、科技期刊国际化等新形势有了一定了解,并积极思索、努力争取创新期刊编辑出版模式和期刊国际合作机制。完成了期刊部6位编辑的责任编辑注册工作。

8.改善期刊编辑工作专用设备。增设了《气象学报》中英文 ― 26 ― 版审稿系统专用服务器,完成了IP地址申请、ICP备案、硬件购臵及网站内容的移植工作,预计在2010年春节前后实际运行。新网站开通后,读者、作者及审稿专家可直接登陆http://www.cmsjournal.net 进入《气象学报》期刊网主页。新网站的开通将更有利于《气象学报》网络化进程。

9.《气象学报》中、英文版目前都做到了实时期刊上网。英文版由于订阅量小,采取了网上电子版先于纸版一周左右网上刊出的方式,以期扩大影响。中英文版过刊电子化工作有序展开。中文版所有过刊都在中国知网上有电子版,并且中国知网已经给中文版编辑部提供了过刊的光盘。英文版编辑部在2009年6月给中国知网提供了所有缺失的过刊(共14本),中国知网承诺在2010年2月左右补齐所有电子版文档并给编辑部提供英文版全部过刊的光盘。

10.2009年6月组织参加了2009第7届中国科协优秀论文评奖活动。共上报6篇论文参加评选(中、英文版各三篇)。

11.《气象知识》编辑部自划入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运行后,积极探索杂志定位调整,推进改版设计,着力加强发行推广工作,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较圆满出色地完成了各项预定任务。《气象知识》杂志2008、2009年连续两年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农家书屋重点报纸期刊推荐目录‛。发行量上升到5.4万份。

同时,加强了《气象知识》网站建设,进一步密切了与中国气象频道、中国天气网的联合;加强与社会媒体记者的联系;加

― 27 ― 强与优秀科普作家的联系、交流,努力拓展优质稿源。承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气象展区的展览和中国气象局建局60周年成就展的筹办与讲解工作。

六、其他工作

1.奖励和人才的评选与推荐工作

为激励青年气象科技人才的成长,中国气象学会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评选委员会于2009年8月31日在北京组织了第十三届(2008—2009)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评审,经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批准,李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博士/副研究员)获得一等奖;王林(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助理研究员)、任宏利(国家气候中心博士/副研究员)、孙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副教授)、郑永光(国家气象中心博士/副研究员)4人获得二等奖。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上为获奖者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

完成了2009的院士推荐工作,被推荐的院士候选人徐祥德已正式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完成了中国青年科技奖的推荐工作,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范可、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王劲松荣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完成了光华工程科技奖的推荐工作,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沈学顺被推荐为第八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候选人,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张鹏被推荐为第八届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候选人。

― 28 ― 完成了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候选人推荐工作,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孙俊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廖宏被推荐为第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候选人。

2.10月15—17日在杭州海外海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了由中国气象局和中国气象学会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气象科技和水文技术设备展‛和‚第七届中国国际防雷技术和产品展‛。展览既是对中国气象事业发展60周年的巡礼,又是海内外气象、水文装备和防雷最新技术和产品的集中展示。来自德、美、英、法、芬、中等国家和香港地区近50家企业参展,其中包括芬兰维萨拉、美国安普、中国华云、香港培德、美国莱森泰克、洛阳凯迈、安徽四创、德国JENOPTIK、美国Belfort等国内外知名的气象仪器公司和德国施耐德、美国ABB、法国杜尔-梅森、广州华炜、北京爱劳、上海雷尔盾等著名的中外防雷企业。展品除了常规设备如气象雷达、自动气象站设备、风向风速仪等以外,还展示了环境监测设备、气溶胶雷达、气象专用软件、自动水文监测装臵等若干反映气象科学未来发展方向的新技术新设备,防雷领域也展出了一些国际上最新的技术与产品。特别是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象和防雷装备不断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充分展示了建国60年来气象科技和气象装备的飞速发展。

3.承办了中国科协高层次人才库申报、汇总等工作,完成了中国科协交办的其他学会会议组织工作等。

4.与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共同主办了第七届全国电视气

― 29 ― 象节目观摩评比活动。

5.2009年10月14—16日,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中心、中国气象学会气候资源应用研究委员会参加了由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CREIA)、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国内外三家权威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2009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

虽然2009年的工作较2008年有较大改进,但还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如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方面尚无顶层设计和规划,缺乏创新性的活动内容与形式;在紧密联系理事会所属各学科(工作)委员会和省级气象学会,形成团队合力方面值得深入探讨;在学会秘书处编制人员划归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管理后,众多关系需要调整和理顺;学会秘书处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以及提高主动服务意识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

2010年1月

― 30 ―

第三篇:全国系列气象科普活动-中国气象学会

2014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系列气象科普活动

气象科学使者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

一年一度的全国科技活动周圆满结束。围绕科技周“科学生活

创新圆梦”的主题,5月17至26日,中国气象学会联合11个省(区、市)气象学会,分别在北京、山西、上海、福建、江西、湖北、广西、西藏、陕西、青海、大连11个省(市),开展了“气象科学使者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活动,专家以展示、讲座、互动、咨询和培训等多种形式,针对气候变化、应急避险、健康生活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气象科普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中国气象学会认真策划活动方案与活动内容,积极为活动地点联系专家,并向相关学会赠送近2万份《如何应对气象灾害》、《气象防灾减灾防御指南》、《四季与健康》、《气候变化小知识》、《人与气候》、《雾霾知识—你问我来答》等10多种气象科普资料,有力推动了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活动概况

(一)北京

1.进学校。5月17、19和26日下午,中国气象学会邀请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专家分别走进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苹果园中学和101中学,以“聊聊气象卫星那些事”为题,为700余名师生讲解了什么是气象卫星、气象卫星的分类、我国气象卫星的发展状况、气象卫星在天气预报中发挥的作用、气象卫星能否监测雾、霾、沙尘暴等问题。师生们高兴地说:“听了专家的讲座,我们了解了许多原来不知道但又很感兴趣的问题,长了许多知识”。

2.进农村。5月20日在美丽的京郊平谷,中国气象学会、北京市气象局、北京气象学会的领导和专家走进历史悠久、风景秀美的北寨村,开展了“气象科普进农村”活动。中国气象学会冯雪竹副秘书长、北京市气象局领导和北寨村党支部书记分别讲话并向村民赠送了气象科普书籍。北京市气象局的专家向近50位村民普及了“认识雷电灾害及预防”的科普知识。

北寨村地处山区,经常发生雷电灾害和雹灾,专家向村民讲授了雷电防御知识之后,村民将专家团团围住,询问防雷防雹的种种问题,专家一一耐心解答。活动结束后,专家和领导参观了北京市气象局在平谷北寨村设置的人工影响作业点,据人影负责人和村支书介绍,该作业点每年实施作业20余次,在防雹和增雨方面为村民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惠和利益,受到村民们的广泛赞誉。

专家向学生介绍气象卫星知识

(二)山西省

1.进学校。5月21日,气象科技工作者走进太原科技大学,省气象台副台长赵桂香为大学生作了“探索大气科学的奥秘”的主题宣讲,得到大学生的好评。

2.进企业。5月21日,气象专家深入太原市东山煤矿,省气象台副台长赵桂香为煤矿工人作了题为“气象科学与煤矿安全生产”的主题宣讲,受到矿工的热烈欢迎。

这两次活动共有350名矿工和大学生听课。在互动环节,大家提问踊跃,现场气氛热烈。现场发放《气象知识》专刊、《气象灾害防御指南》、《应对气候变化小知识》和《气象防灾减灾小知识》等相关科普资料共计2000余份。

气象专家向矿工讲解气象科普知识

(三)上海市

1.开展知识竞赛。上海市气象学会、普陀区教育局、普陀区科委科协、普陀区青少年中心、上海市恒德小学联合举办气象环保科普知识竞赛。活动中营造气象、环保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学生多方面发展提供空间,激发学生学习气象科普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

本次活动自3月27日启动以来持续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吸引了50余所学校的近1万名学生参加,很好地宣传普及了气象环保和气象防灾减灾知识。5月26日,在网上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6所学校,派出代表在上海市气象局进行决赛。通过紧张激烈的角逐,上海市普陀区恒德小学、北海中学分别取得第一、第二名。

开展气象环保知识竞赛

2.进学校。5月19日下午,上海市气象学会徐建中秘书长作客上海市金盟学校讲坛,为该校学生作了主题为:“气候环境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的气象科技专题讲座,讲述了气候变化事实、气候变化的危害、环境治理等科学知识。并给同学们出了“全球气候变化环境下,我了解的灾害天气”、“叙述你家乡的气候特点”等四个思考题。诗坛互动热烈,受到学生的好评。

5月23日下午,徐建中秘书长走进民办蒲公英小学,为该校三年级学生上了一堂“观云识天气”的科普知识课。他通过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手段,向同学们介绍了天气的“语言”——云的形成和种类,并重点讲解了暴雨、台风、雷电、龙卷风、干旱、沙尘暴、雾霾等恶劣气候的成因与预防,要求同学在遇到灾害性天气时要懂得自救自护。徐秘书长的讲解通俗易懂、形象有趣,不时与学生进行互动,博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四)福建省

1.进学校。5月15日,气象科学使者走进福州市第三中学,高二文科班的全体同学认真听取了“福建主要气象灾害及其预警与防御”科学报告。气象专家刘锦秀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台风、暴雨、雷电等灾害的基本特征,生动的讲解和准确的气象数据引起了师生们的极大兴趣。特别对于冰雹、高温、雾霾等近年来多发的气象灾害,更是赢得同学们的密切关注,许多同学聚精会神听讲并做笔记。讲座后的互动环节,同学们问题多多,就为什么气象预报会有偏差、哪些手机APP能够及时获得气象预警信息等问题不断提问,对此,专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答疑解惑,同学们都露出满意的笑容。

2.进农村。5月16日,气象科学使者来到连江县东岱镇。福建省气象学会组织省局和连江县局农业气象专家将讲座设在了镇政府和田间地头,为农民朋友们进行农业气象科普宣传。东岱镇是连江县葡萄种植集中区。省气象局农业气象专家陈家金首先为葡萄生产者进行了“葡萄与气象”的科普讲座,详细介绍了连江农业气候及农业气象灾害概况,重点讲解了葡萄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关键生育期的主要气象问题及应对措施,并与葡萄种植大户进行了广泛交流。讲座结束后,省、县气象专家还深入葡萄园进行实地指导。通过专家深入浅出的科普讲座及田间指导,使葡萄生产者受益匪浅,受到了农民朋友的欢迎。

为福州市第三中学作科普报告

(五)江西省

进农村开展咨询和培训。5月23日,江西省气象学会组织10余名气象专家,深入湖口县武山镇科技服务站,开展气象科技咨询和技术培训,面对面了解服务需求,为该镇种养大户和村民送去气象科技大餐。这也是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今年科技活动周“气象科学使者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主题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当日上午,气象科技培训和现场科技咨询活动同时在科技服务站进行。该省农业气象专家、正研级高工王保生,雷电防护技术总工、高级工程师易高流,为来自当地30余家种养大户的能手和部分气象信息员,分别讲授了水稻、棉花、油菜等农作物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和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知识,其他气象专家则忙着为前来科技赶集的农民朋友分发气象科普材料,接受现场咨询。

江西省气象学会还为当日的活动带去了两份特别的礼物:从气象出版社征订的50余种2000余册气象科技图书,作为科技服务站的藏书供农民朋友借阅;详细了解当地水稻、棉花、蔬菜等种植业和生猪、家禽、水产等养殖业对气象服务需求的调查问卷,为促成气象专家与当地种养大户“结对子”帮扶奠定基础。为此,参加活动的气象专家专程走访了该镇部分种养大户和农产品基地。

据了解,于2013年9月在武山镇建设的江西省气象学会科技服务站,是该省首个学会组织建设的科技服务站,以此为依托,江西省气象学会通过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气象科技咨询、气象信息服务、实用技术推广、气象技能培训、气象知识普及等科技服务,有效促进气象科技与该镇广大农户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江西省气象学会科技服务站为农民送“科技大餐”

(六)湖北省

1.进学校。5月22日,湖北省气象局、气象学会联合洪山区教育局、洪山区科协开展的“气象科普大使进校园”活动走进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湖北省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知名主持人围绕今年科技活动周“科学生活 创新圆梦”的主题,通过讲解、分析、互动、体验等方式,给大家传授了很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气象小常识。同学们在了解气象科普知识的同时,增强了防灾减灾的意识,提高了自救互救的能力,学会了运用气象知识科学生活。

根据安排,“气象科普大使进校园”活动还将于年内陆续在武汉市十二所中小学展开,以更好地促进气象科普知识的传播,提升气象科普防灾减灾、服务社会的能力。

“气象科普大使进校园”活动走进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2.为校园气象站揭牌。5月13日,由湖北省气象局与南望山小学共建的校园气象站正式投入使用。湖北省气象局副局长谭建民与南望山小学全体师生参加了气象站的揭牌仪式。活动现场,谭建民副局长代表湖北省气象局向南望山小学赠送了气象科普资料,为第一批优秀气象小主播们颁发了荣誉证书。省气象学会和省气象局团委还邀请气象专家为师生讲课,组织师生参观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力求与学校联手使气象科普教育成为该校小学课外教育的特色和亮点。3.开放科普基地。5月20日,湖北省气象局有关业务单位对外开放,南望山小学四年级50多名小学生到省局参观了气象台、保障中心、影视中心等,听取专家讲解大气探测、气候变化、天气预报制作等知识,体验当一回气象主持人,亲身感受气象科技的魅力。

4.送书下乡。5月23日,省气象学会秘书处还将气象为农服务书籍送到了黄冈市浠水县。

(七)广西自治区

举办气象山歌擂台赛。5月24日,在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文化广场举办了气象灾害防御山歌擂台赛,虽然天气很闷热,但擂台赛仍火热开唱,吸引了许多热爱山歌的市民前来观看。

气象山歌擂台赛主要以气象灾害防御知识为主,包括低温冷害、雾霾、暴雨、干旱、冰雹、气候变化及灾害防御、应急避险知识等。赛事分为攻擂对唱和表演对唱,其中攻擂对唱设三个擂主,两个汉语歌和一个壮语歌,每个擂主迎接两轮攻擂,表演对唱设两组男女对唱。比赛持续了三个多小时,表演者们把气象知识巧妙的融入到歌词中,赢得观众们阵阵笑声和掌声。评委评分时进行了观众互动环节,市民们踊跃参加,上台一展歌喉,为比赛增添不少乐趣。

气象山歌擂台赛不仅给喜欢唱山歌的市民们一个展示才艺的机会,也让观众们从表演中了解到许多气象灾害防御的知识,活动得到许多市民的赞扬。

气象山歌擂台赛

(八)西藏自治区

1.进学校。5月13至22日,西藏自治区气象学会组织防雷中心科研所专家,先后走进拉萨市实验小学、拉萨市吉崩岗小学开展防雷气象科普讲座。5月21日和22日,在拉萨市第二高级中学和拉萨市一中,开展《探秘天机

保护家园》的科普讲座。气象学会为各校赠送了价值叁万余元的《气象知识》、各种气象科普图册、光盘、自制的《气象科普笔记本》和挂图等资料共计4000余份。共计600余名师生参加了活动,对于增强师生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气象防灾减灾和避险知识,提高学生应急避险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2.进社区。5月22日、23日气象学会组织专家在拉萨市雪新村居委会,气象局退休基地所在地额吉塘居委会进行科普宣教活动,赠送科普资料、宣传挂图等,并通过基层干部向社区群众普及气象科学知识和防灾减灾、互救自救知识,努力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做出贡献。

(九)陕西省

进社区。5月22日,由陕西省气象局、省气象学会联合举办的“科技周气象科普直通车进社区”活动在西安市凤城四路世融嘉城小区举行。一场猜灯谜般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有奖答题”,为社区居民送去科普知识大餐。

活动现场30块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展板一字排开,一百余道气象防灾减灾知识问答题分为难、中、易三个区域悬挂。居民们熙熙攘攘,或驻足观看、或窃窃私语讨论、或静坐答题。咨询台的专家们和身披气象科普志愿者绶带的科普导读员不时被居民的各种“气象问题”所包围,展板前挤满了寻找答案的大妈大爷们,答题兑奖处更是人头攒动,场面红红火火,甚是热闹。居民杨先生说:“你们这种宣传科普知识的方式真是太好了,今天参加活动使我对气象有了更多的了解,对防灾减灾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居民王女士说:“我不认字,你们给我一些科普宣传材料,我拿回去给儿子、媳妇看,好让他们也增长一些防灾知识”。100多道气象科普题被居民们一一取下作答,防灾减灾的常识也在这答题、询问之间如细流般融入居民心里。

进社区活动在西安市凤城四路世融嘉城小区举行

(十)青海省

1.进学校。5月18至23日,青海省气象学会组织专家先后进入湟源县第一中学、西宁市二十一中学、青海省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的校园,围绕“青海气候及变化趋势”、“雷电灾害及防御”、“气象科技服务联系千家万户”等选题向1000余名师生进行了气象科普讲座。在校园展出100余块系列气象科普展板,千余学生驻足观看。并向中小学生散发《人与气候》、《如何应对气象灾害》等科普挂图和20000余份《天气预报揭秘》、《天气预报用语简介》、《呵护气候,从点滴做起 节能减排,从我做起》、《公共气象服务天气图形符号》等科普折页、气象科普口袋书,提高了广大学生的气象意识。

2.进农村。科技周期间,青海省气象学会组织专家走进湟中县扎麻隆村,在乡村广场摆放100余块气象科普展板,向400余名村民发放1000余本《气候与农事》、《节气与农事》、《农村生活气象灾害应急避险常识》、《农村生产气象灾害应急避险常识》、《农村四季天气与养生保健》、《家禽家畜养殖与气象》《气象灾害防御指南》等气象科普书籍和口袋书,对增强村民防灾减灾意识发挥了积极作用。

面向村民开展气象科普宣传

(十一)大连市

1.“气象科学使者”校园行。大连市气象局、大连市气象学会联合沙河口区中小学科技中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大连“气象科学使者校园行”活动。针对气候变化、应急避险、低碳生活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气象科学使者小分队开办了气象大课堂,做了“气候变化与低碳生活”、“科学生活,有效‘躲’雷”、“天气预报节目是怎样制作的“等科普讲座。

气象科学使者进入校园

少儿频道“小小气象屋”的主持人晓东哥哥的粉丝见面会,让孩子们兴奋不已。“天气预报是怎么制作的?”、“怎么躲避球形闪电?”,百余名小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提问,主持人和气象专家们耐心地为孩子们和老师们解答了每个问题。大连市气象学会还为沙河口区中小学科技中心赠送了气象科普挂图、宣传图册、气象灾害防御指南图书等资料。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气象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们关注气候变化和低碳生活的意识,得到了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2.“优秀小气象观测员”评比颁奖。为激发青少年学习气象科普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和低碳生活的意识,大连市气象学会、沙河口区中小学生科技中心联合开展了“保护环境,关注大气,争做小小气象员”活动。沙河口中小学共有33所学校、165名学生代表参加了这项活动。

科技周期间,进行了“优秀小气象观测员”评比,并举办了颁奖仪式,33位学生荣获“优秀小气象观测员”称号。

3.开放气象科普基地。科技周期间,大连市气象科普基地组织向社会各界预约开放。来自市政府老干办、教育学院附中等多个团体单位共计250人来此参观。市气象台、观测站、影视中心、气象科普馆以发放宣传资料、播放专题片、实地参观、模拟操作、专家讲解等多种形式开展科普宣传。教育学院附中的学生多为来连务工人员子女,平常很少有机会走出教室,气象科普基地的开放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气象科学的窗户,学生们认真了解气象现代化的发展状况、天气预报发布和制作流程,饶有兴趣的模拟“人工增雨”,争先恐后争当小主持人。

教育学院附中盛校长表示:这次开放活动办的非常好,没想到连我都学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希望以后领更多的学生来参观,让孩子们都开开眼界,长长知识。

科技周期间,大连市气象局利用电视气象节目、报纸气象版、微博微信平台、“12121”电话、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等开展了面向公众的,全方位的、丰富多彩的气象科普宣传。官方微博密集宣传科技周主题,实时转播“气象科学使者校园行”活动情况,共发布微博14条。一系列的宣传使科技周气象科普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深入人心。

二、经验与体会

1.创新活动内容。学会秘书处在如何将科技活动周做出新意方面作了认真思考,依托省级学会,精心策划了“气象科学使者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活动。相关省市积极配合,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气象科普宣传。如广西开展的气象科普山歌擂台赛、上海举办的气象环保科普知识竞赛、江西为种养大户和村民送去气象科技服务、陕西开展的社区居民气象科普知识猜谜、大连举办的优秀小气象观测员评比等。新颖的活动形式吸引了公众的积极参与,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2.组织保障得力。为向公众宣传气象科普知识,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认真做好活动总体设计策划,积极联系专家,设计宣传展板,并向活动地点免费提供了大量丰富生动的科普书籍、挂图、宣传折页等资料,受到各地气象学会和受众的普遍好评。相关省市学会积极配合,并根据当地特点组织各具特色、更有针对性的活动,上下联动,为活动造势。

3.加强媒体宣传。各地开展活动时积极联系媒体,中国气象报、中国气象局网站多次报道了相关活动,有效扩大了社会影响。

本次活动受众面宽、覆盖面广、针对性强、活动内容丰富。通过开展的一系列科普活动,有效提高了青少年、农民、企业工人和居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气象科学素质。中国气象学会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多方联合行业和社会力量,更好地结合实际开展气象科普活动,帮助人民群众理解气象服务产品,用好气象服务信息,掌握科学方法,有效提高自救、互救能力,促进全民科学素质进一步提升。

第四篇:舟山市教育学会2010教育调研报告评审结果公示

舟山市教育学会2010教育调研报告评审结果公示

舟山市教育学会2010教育调研报告评审工作已经结束。经专家评审,共评出一等奖7篇、二等奖18篇、三等奖27篇。

为确保调研报告的真实性、科学性、先进性及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现将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从2011年2月22日起到2月29日止,共7天。

在公示期限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对评审结果存在异议的,均可通过来信、来电、来访的形式向市教育学会秘书处反映,以单位名义反映问题的应加盖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问题的提倡署报本人真实姓名并注明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

受理单位:舟山市教育学会秘书处(地址:舟山市,联系电话:2029220,电子信箱:zsjky0580@126.com。

注:因交上的部分调研报告课题组成员与原课题立项时变动较大,请认真核对课题负责人及课题成员姓名,如有不符,请及时与市教育学会秘书处联系。

电话:2029220。(690175)

舟山市教育学会秘书处

2011-2-22

舟山市教育学会2010调研课题目录

第五篇: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华风奖学金”章程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华风奖学金”章程

(试 行)

一、总 则

第一条:中国气象局华风影视信息集团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设立“华风奖学金”,旨在支持研究生教育工作,加强华风影视信息集团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合作,落实中国气象局“人才强局”战略的实施,加快气象系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同时激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在学研究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表彰在站期间做出突出贡献的博士后研究人员。第二条:“华风奖学金”主要用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奖励优秀研究生及博士后研究人员:奖学金每年评选一次,奖项包括:华风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奖学金,华风优秀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奖金,华风硕士研究生优秀考生奖学金,华风博士研究生优秀考生奖学金,华风优秀博士后奖金。此项内容占总奖金额的50%。

(二)以中国气象局华风影视信息集团赞助的名义组织对开拓研究生和博士后视野,提高培养研究生和博士后质量有益的相关科研及社会实践活动。此项内容占总奖金额的30%。第三条:“华风奖学金”的评比原则上按不超过应参评人数的20%进行评选。具体奖金金额为“华风优秀学位论文奖学金”奖金博士为3000元,硕士为2000元。“华风优秀研究生导师奖金”博士生导师为3000元,硕士生导师为2000元。“华风硕士研究生优秀考生奖学金”一等奖金为3000元,二等奖金为2000元;“华风博士研究生优秀考生奖学金”奖金为2000元;华风优秀博士后奖金为3000元。第四条:奖励范围为纳入我院招生计划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及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

二、参评基本要求

第五条:参评基本要求如下:

(一)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学习刻苦努力,学习成绩优秀或优良;

(三)认真钻研业务,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

(四)关心集体,团结同学,具有较强的集体主义精神;第六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参加奖学金评定:

(一)上一学因各种原因受到警告以上(含警告)处分者;

(二)上一学所选课程考试有不及格者;

(三)科研或社会实践课程不通过者;

(四)拒绝参加要求的科研、社会实践的研究生。

三、各项奖学金具体评比条件

第七条:获华风优秀学位论文奖学金,还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按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规定时间完成学位论文,并按时进行答辩,获全票通过。

(二)博士学位论文:

1、选题为本学科前沿,有较大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

2、在理论或方法上有重要创新,并取得突破性成果,或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或应用前景;

3、材料翔实,推理严密,文字表达准确,撰写格式符合要求;

4、论文反映出作者在本学科上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学术作风严谨,科研能力较强。

5、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以第一作者身份第一署名单位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高水平学术论文,论文内容必须为学位论文的相关内容。

(三)硕士学位论文:

1、选题为本学科前沿,有一定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

2、在理论上或方法上有创新,论文成果有新的见解;

3、材料翔实,推理严密,文字表达准确,撰写格式符合要求;

4、论文反映出作者在本门学科上具有较坚实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学术作风严谨,科研能力较强。

5、应有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反映论文主要成果的文章被学术刊物发表或录用,且第一署名单位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四)经院学位委员会委员评审,无记名投票后,获超过2/3票数。

第八条:华风优秀研究生导师奖 即为获得优秀学位论文奖学金的研究生的指导教师。

第九条:获华风硕士研究生优秀考生奖,还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第一志愿报考攻读我院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及我院接收的推免生;

(二)入学考试成绩总分排名在我院该录取考生中的前5名,且每门课程成绩须达到国家规定的录取分数线。第1、2名为一等奖;第3、4、5名为二等奖。

推免生在推荐学校本专业所有学生中综合测评排名第1、2名为一等奖;第3、4、5名为二等奖。

第十条:获华风博士研究生优秀考生奖,还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习成绩优秀或曾获得过校级以上奖励或表彰;

(二)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

第十一条:根据博士后在站期间研究成果(第一署名单位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及考核成绩进行评选,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获得华风博士后奖金:

(一)在科学研究中有创造性的成果,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或应用价值,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二)有重大科技开发成果,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四、科研及社会实践活动

第十二条:以中国气象局华风影视信息集团赞助的名义每年组织在学研究生和在站博士后进行学术交流报告,社会考察及科研实践等对开拓研究生和博士后视野,提高培养研究生和博士后质量等有益的活动。

五、奖 金 来 源

第十三条:“华风奖学金”由中国气象局华风影视信息集团提供,奖学金金额为每年十万元人民币,其中,奖励及社会实践费用八万元,评审管理等费用二万元。

六、评奖组织与管理

第十四条:成立“华风奖学金”评审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兼任。评审的具体工作和授奖事宜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具体组织实施。

第十五条:评审工作每年进行一次,评审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评选审定后,于学位授予仪式上授奖。

第十六条: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于每年授奖结束后两个月内向评审委员会及中国气象局有关部门提交“华风奖学金”执行情况报告。

七、附 则

第十七条:研究生评奖活动,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保证质量,宁缺勿滥。如有弄虚作假、骗取荣誉者,除撤消获奖资格退回获奖证书和奖金外,还要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十八条:本章程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负责解释。第十九条: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下载气象科学技术进步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中国气象学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气象科学技术进步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中国气象学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