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内部监管 强化效能建设是推动烟草行业健康发展的利器

时间:2019-05-13 04:20: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规范内部监管 强化效能建设是推动烟草行业健康发展的利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规范内部监管 强化效能建设是推动烟草行业健康发展的利器》。

第一篇:规范内部监管 强化效能建设是推动烟草行业健康发展的利器

规范内部监管 强化效能建设是推动烟草行业健康发展的利器

效能建设,事关发展和全局,事关行业兴衰成败;烟草行业要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推动烟草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就要把“加强内部监管,强化效能建设”作为行业的重中之重来抓,从“责任明确、目标具体、奖惩分明”入手;以“监管为依托、创新为手段”,把着眼点放在“外树形象创信誉、内见实效”上来,打造法治型、廉洁型、服务型、责任型烟草;坚持“依法、规范、高效”,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手段,以制度为保障,努力实现行为规范,效率、质量“双提高”,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等违反效能建设的不规范行为。积极推进“客户服务、专卖管理、制度完善、机制创新、绩效考核、组织优化、结构调整、品牌打造和信息化建设”,以“企业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为支撑;努力构建“权责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监督有力”的效能运作机制。

(一)深入实际,大胆探索,做好新时期烟草专卖管理工作的职能

烟草专卖管理工作的职能是烟草专卖管理工作得以施展的基础,职能框定了能力的基本内容和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职能,才能体现什么样的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就烟草专卖管理职能早已给了较为明确的鉴定;有计划地组织烟草专卖品的生产和经营,提高烟草制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目前,烟草专卖管理工作的职能可分为五大块,即:准入职能、监管职能、执法职能、保护职能、服务职能。

首先是准入职能,所谓的准入智能是指烟草专卖行政管理机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烟草市场经济中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的进行审查,确认他们的生产经营资格,同时也包括运用一定的法定程序新增注册、监管、变更、注销、优化经营主体和经营行为的管理活动。

第二就是监管职能:监管智能是指烟草专卖行政管理机关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行政条例,从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推动烟草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入手,全方位地监督和管理烟草市场经营主体的经营活动,是烟草专卖行政管理机关管理对烟草生产、经营、销售全过程的监督。

第三是执法职能:执法职能是指烟草专卖行政管理机关代表国家,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行政条例,对市场经营主体在烟草交易和竞争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予以惩处的管理过程,是烟草专卖行政管理机关管理对烟草生产、经营、销售全过程的监控行为。

第四是保护职能:保护职能是指烟草专卖行政管理机关在管理烟草市场经营活动中,为保证国家财政收入,通过职能发挥,保护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各种合法权益,来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推动烟草行业健康发展的运作行为。

最后则是服务职能:服务职能是指烟草专卖行政管理机关为建立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围绕丰富市场、繁荣经济、保障供给、满足需求,运用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等手段,为生产经营者提供非盈利性的指导行为。

(二)承认现实,虚心解剖,正确分析影响效能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随着各项工作在行业内的稳步推进,一个“重业绩、讲回报、强激励、硬监管”的全新的工作机制在烟草行业悄然形成,并取得了一定业绩。然而,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1.好学争先的能力不强;表现为不学习,不思考,机械运转,被动应付,终身学习观念不强,满足于现状,创新理念、开拓意识不足。

2.创新意识还不够到位;部分同志,特别是老同志表现为思想观念上陈旧,不能正确处理依法行政、优质服务、精细管理等关系,对绩效管理、过程监控和新的工作方式方法等新理念接受不强,大有“兵油子”的特征。

3.行政监管执法能力不强;表现为对新出现的违法行为不能做到先知先觉,对深层次的违法行为、大范围的违法行为、常规性的违法行为监管不力。4.综合沟通协调能力不强;表现为在部门协调中,喜欢被动应付,缺乏充当主角的勇气,使团队力量大大削弱。与社会公众信息的相互交流,没有形成双向互动的沟通机制。5.同级监管能力薄弱,监管部门虽然已经建立,但是监督机构仍沿袭职能部门和领导监督为主的方式,对整个单位的工作质量情况掌握的不多、分析的不够,甚至出现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错误倾向,好人主义思想较为普遍。

6.对违法违规责任部门和个人惩处不力;在日常工作中,普遍存在重方案轻监督、应付检查的现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才进行补救,以整改代替处罚,效能建设疲软、不灵活。主要原因就在于:队伍管理措施乏力。由于缺乏理论研究,造成下面盲打盲撞,致使实际操作能力的匮乏和缺失,“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制订新举措,总结新经验”也就成了“诚实的谎言”。忽视了人的任何一个思维和行为都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前提,规定得越细,越难以适应。因而成了数字的奴隶。考核的大众化,使个性化发展受到压抑;激励措施的单一化、简单化,使人的主观能动性难以激发,等到上级领导督促了,才手忙脚乱地被动应付,自己不给自己加压,把加压的主动权交给了上级领导,因而导致专卖队伍业务培训、政治学习、组织纪律、执法程序、廉洁自律、考核激励等规章制度成为了虚设的框架。

(三)强化内部监管,健全组织,为有效提高行业效能建设奠定基础

注重自律,强调的是眼睛向内,苦练内功,这既是行业发展的保证,更是行业发展的动力,既是解决当前突出矛盾的切入点,更是谋求持久健康发展的增长点。这就要求烟草行业在实行专卖管理的特殊体制下,必须切实增强行业的自律意识,规范行业的内部行为,重视和加强内部管理监督,提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通过不断加强自我完善,自我调节,进一步激发专卖体制的强大生命力,促进烟草专卖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从行业内部管理监督的现状看,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行为不规范、制度不落实、管理不严格、监督不到位的问题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的还比较严重。尤其在订货、服务、配送、市场管理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任意性、随意性、盲目性和非常不规范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行业形象,也破坏了专卖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因此,要把注重自律,狠抓行业内部监管,看成是行业各项工作规范运行的迫切需要,是强化效能建设的重大举措。“打铁需得自身硬”、“内强而外誉”,只要我们牢固树立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至上的共同价值观,时时处处想到对国家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对企业负责,就一定能够实现效能建设的伟大使命。

必须构建以强化效能建设为核心的长效管理机制;要以规范订货、服务、配送、专卖管理、内部监管运作行为为基础,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为支撑,以内部监督和绩效考核为保障,遵循“行为受约束,人人受监督,事事讲程序,一切靠制度”的理念,着眼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1)是要强化各级部门主要领导自身素质的提高;效能建设能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关键取决于领导,领导要在不断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度的基础上,自觉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指示决定,全面提高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依法管理水平,把权力运作真正置于严格的监督之下。(2)是要突出抓好内部管理监督;充分发挥内部管理的日常监督作用,抓好日常教育培训和规章制度建设,严肃作风纪律,规范操作行为,严格绩效考核,确保上级有关指示决定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3)是要突出抓好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订货、配送、绩效考核、市场监控、专卖管理、内部监管等方面存在的不规范行为,建立良好的内部运作和内部管理的新秩序。

2、健全以强化效能建设为目的的协调机制。按照“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协调、强化督察”的要求,进一步推进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与安全体系认证工作;在抓好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内部协调、质量监控和绩效考核,要把提高执行力摆在效能建设的突出位置,努力建立以“决策科学、分工合理、执行顺畅、运转高效、监督有力”为核心的效能建设运作体制,逐步完善订货、配送、专卖管理、内部监管流程设置,理顺职能分工,严格控制程序,实现部门职责、机构和效率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定化;合理划分部门与部门、部门与个人的管理权责,做到横纵结合、简政放权、权责统一;完善行业自我约束机制,强化行业监督体制,实行部门行为责任追究制度。力争在优化业务流程、完善治理结构、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效能建设力等方面取得实效;

3、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链体系未能建立起来,这是影响效能建设的主要因素。客户的动态变化只能凭报表、看销量、听汇报,因而难以实现企业效能的有效发挥。

(四)突出重点

完善机制

确保行业效能建设取得实效

目前,烟草行业正处在“调整与创新、改革与发展”任务十分繁重的特殊时期。为此,必须审时度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制订新举措,总结新经验,深入研究破题,进一步明确“抓什么、怎么抓”等问题,在抓具体、抓细节上搞深化,在创机制、创流程上做文章,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创新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转变管理方式。

1、部分员工尤其是老员工多年来滋生的老思想仍然非常严重,一些惯性思维方式和习惯性工作方式仍根深蒂固。必须牢牢坚持教育为先原则,着力进行一场触动思想、触及灵魂的观念革命,引导广大员工重新审视自己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岗位职责、能力水平,找准并解决影响效能的思想根源,真正从内心深处对“为谁增效,为谁创利,为谁服务”有一个清醒认识,增强角色转换的紧迫意识,增强提高能力的危机意识,增强人人是环境的责任意识,增强快捷高效服务的主动意识,使每位员工都能树立起以人为本、发展为要、服务至上、效率为先的效能观。在“讲工作、讲质量、讲纪律、讲团结、讲奉献”的氛围中,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构建研究型班子、打造知识型员工”创建活动,为加强内部监管,强化效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紧紧围绕“提高效率、加强自律”两大课题,要在狠抓工作机制、管理流程、部门协调、责任落实同步规范的前提下,尽快走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积极转变监管思路和工作方式,努力探索“强化内部监管,提高工作效能”的工作机制,加大对监管“死角”和增效“盲区”的监控。实施目标管理,立足整体协调,激发创新激情,不断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把烟草营销网络建成一个结构合理、机制新颖、手段先进、管理科学、运行流畅、反应灵敏、有序高效的高水平营销网络。

那么首先应从规范订货、配送、专卖管理、内部监督工作程序入手,对各个方面的标准、时限和要求,都尽可能地用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通过“定目标、定标准、定时限、定责任”等,来有效杜绝了遇事推诿扯皮、敷衍塞责问题的发生,打造一条低成本、高效益、优质服务的既能控制市场,又能满足市场的服务链。

第二按照“优质化服务、规范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的质量要求,不断细化管理过程,强化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管理能力。

第三要以人为本,切实抓好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工作,切实加强在售前、售中的服务和零售户的沟通,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的管理运作模式。

第四要必须要加强对各部门工作流程的全过程监管,形成一整套定期检查、定期报告、定期整改、同级监管的内部监督的模式,使内部监管工作达到日常化、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

3、按照“整体推进、全面提升、注重实效、创新发展”的要求,以持续改进为手段推进工作的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以客观的职能建设为核心,全面提升各支队伍的队伍素质。专卖管理要从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高度出发,以“规范行政行为、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为重点,以“接受群众投诉和监督检查”为抓手,服务大局,求真务实,积极推行“差异化”管理,对不同性质的客户群体,不同地域的销售市场,实施不同强度、不同频率、不同深度的监督管理,努力实现行政执法向监管服务转变,查办案件向摧毁网络、打击支撑体系转变。切实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各个部门队伍业务培训、政治学习、组织纪律、执法程序、廉洁自律、考核激励等规章制度,切实发挥制度对文明执法和提高效能的保障作用。

***************

**************

第二篇:水利部副部长矫勇:健全制度 强化监管 规范水利工程建设招投标活动

水利部副部长 矫 勇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颁布十周年之际,第二届中国招标投标高层论坛今天开幕了。首先,我代表水利部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国水利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是公益性强。水利工程承担着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重要公共服务任务,与社会公共利益、人民生命安全密切相关。水利工程质量和安全一旦出现问题,极有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二是投资规模大。目前全国在建的水利工程项目投资规模达6680亿元,这还未包括大水电和市政供水管网投入。三是项目类型多。从功能上分,有水利枢纽、水电站、堤防、水闸、调引水、灌区、水土保持等多种工程;从规模上分,既有南水北调等超大型的,也有大、中、小型的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建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要求水利系统必须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有效规范水利建设市场秩序,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安全与效益。水利行业在规范招标投标活动中,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加强制度建设。2001年10月,水利部颁布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随后,陆续颁布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监理、重要设备及材料、勘察(测)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合同和招标文件示范文本,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标底编制指南等;与其他部委联合颁发了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勘察设计、货物招标投标办法。截至目前,由水利部颁布或联合颁布实施了20余个相关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制定出台的招标投标管理规定达100余件,招标投标活动的主要方面和环节都实现了有法可依,形成了较为系统、完善的水利工程招标投标法律法规体系,为规范水利工程招标投标活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第二,严格招标程序。近年来,我部注重招投标活动中重点环节的管理,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定程序。我部把建设规范的项目法人作为履行好招标投标的重要前提,健全机构设置,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建立和完善了项目法人的考核制度与激励约束机制。严格按照规定招标,杜绝工程项目化整为零、规避招标,采用邀请招标的按照规定履行批准程序。规范招标文件编制,科学划分标段,合理确定工期。规范评标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加强评标专家管理,规范评标专家行为,保证评标工作深度。加强围标串标治理,有效控制围标串标、恶意低价中标行为。

第三,强化监督管理。水利部相继出台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行政监督暂行规定、招标投标行政监察暂行规定和招标投标审计办法,明确了招标投标行政监督主体,建立了科学、高效的水利工程建设招标投标行政监督机制和监控体系。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及合同签订等招标投标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督、监察和审计,目前水利工程招标投标行政监督率达到100%,重点水利工程监察、审计率达到100%。建立了水利建设市场主体及相关执(从)业人员信用档案系统,将企业信用信息与市场监管制度结合起来,目前共有2000余家水利施工企业、监理单位等市场主体进入档案系统;严格执行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制度,并扩大到整个建设管理全过程,制定了《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记录公告暂行办法》;出台《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全国统一的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平台,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信用评价、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开展了大规模的稽察活动,对重点水利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饮水安全和灌区改造等项目加大稽察力度,并加强复查,督促整改。健全了责任追究制度和举报投诉受理制度,在招投标监管中开展反腐倡廉和治理商业贿赂活动,全面开展自查自纠,严肃查处水利招投标中的腐败行为。

第四,勇于开拓创新。水利系统坚持依法招标投标和密切联系行业实际相结合,针对不同类型水利工程的特点创新招标投标管理模式,保障《招标投标法》在水利行业的全面落实。针对水利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极端重要性,积极开展水利工程成本与防范低于成本报价中标方法研究,建立防范低于成本价中标行为的机制,以有效控制恶意低价中标行为;针对民生水利工程项目分散、单项工程规模小、工期紧的特点,积极探索采用打捆和集中招标的方式,以降低招标成本、节省时间、吸引和选择高资质的监理和施工队伍,同时解决了中小型工程监管易缺位的难题;针对部分地区项目多、管理力量薄弱的实际情况,相关省份采取了集中建管、整合设计技术力量等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推进了民生水利建设的优质高效实施。

《招标投标法》施行的10年,也是我国实施大江大河治理、开展大规模水利建设的10年,水利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工作成效显著。目前,水利工程限额以上施工招标投标率达到100%,监理招标投标率接近100%,限额以上重要设备和材料采购招标投标率在90%以上,勘察(测)设计招投标正在稳步推进,招标代理也有了长足的发展。10年来,通过招投投标优化配置水利建设市场资源,已经成为推进水利建设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水利系统未出现大的质量安全事故和违规违法事件,长江三峡、南水北调、黄河小浪底、万家寨、治淮、治太、长江干堤加固等一大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水利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并发挥作用,实现了水利建设的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

女士们、先生们,水利工程建设事业任重而道远,规范招标投标工作任务长期而艰巨。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李克强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创造公平、公正、规范的水利建设市场环境,推进水利建设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最后,预祝本届论坛圆满成功!

第三篇: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广西防城港中院关于建设工程合同案件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精选)

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广西防城港中院关于建设工程合同案件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核心提示: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工业建设快速发展,极大刺激了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涉及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数量也呈不断上升趋势。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以2014年至2016年上半年的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审判情况为样本,分析该类案件审判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相应建议。

一、审理建设工程案件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1.收案数量逐年递增。2014年至2016年上半年,防城港市两级法院受理建设工程案件总量分别为87件、120件、99件,其中一审案件数量分别为54件、95件、89件;二审案件数量分别为33件、25件、10件,整体处于上升态势。(见图一)

2.案件分布地域不平衡。该市各基层法院均承受着较大的建设工程案件收案压力,港口区、东兴市受理数量占全市一审案件的83.61%,其中港口区法院2015年收案61件,同比增幅79.41%;上思县法院和防城区法院则收案较少,共收案25件,占全市一审案件的10.50%。

3.涉案标的额较大,总体呈上升趋势。该院受理的一审建设工程案件涉案标的总额高达8.74亿元,受理案件每宗标的均值为367.22万元。随着该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房地产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从而导致涉案金额呈不断上升趋势。另外,随着人们维权意识增强,对违约金等请求都呈现一定程度的上升趋势。

4.案件调解撤诉率偏低,且呈下降趋势。近三年来,该院审结的建设工程案件中的调解撤诉率仅为24.13%,15.65%和13.13%,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见图二)。

5.案件类型多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建设工程案件主要包括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建设工程勘察合同纠纷、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纠纷、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等九大类型。三年来,受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217件,占到建设工程类案件总数的70.92%。该类纠纷的争议焦点多为工程款结算问题,其中还涉及到农民工薪酬问题,案件敏感度强,社会影响较大,审理难度大。

6.案件的专业技术性强,审理周期较长。建设工程各个环节都存在大量的强制性标准、专业技术规范和行业常规,涉及大量建筑工程类术语,增加了案件审理难度。据统计,此类案件平均审理期限为188.46天,审理期限最长的为443天,案件审理周期较长。

7.案件争议焦点集中。此类案件的争议焦点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工程款的给付,近三年来全市两级法院审理的306件建设工程案件中,因工程款给付以及合同效力导致的纠纷占此类纠纷总量的86%左右。另一方面是建设工程合同、承包合同、发包合同效力的认定,占此类纠纷案件的14%。

二、建设工程案件成因分析

1.建筑市场行为不规范。随着该市房地产和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建筑业市场规模日渐庞大,同时建筑业市场在开发建设工程中的如参与建筑活动的主体行为不规范、承包方超资质等级承包、无资质承包,以及在施工过程中一些被挂靠企业、内部发包企业对工程质量缺乏有效监管等不规范操作带来的负面影响随之暴露出来。此外,一些相关的职能部门未尽监督管理职责,忽视了对相关主体资格的审查,给建筑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开了方便之门。

2.涉案当事人法律意识淡薄。当事人的合同意识、证据意识以及违约责任意识淡薄,有些当事人对于逾期付款违约责任、工程质量违约责任等不够重视,导致拖延付款、工程质量低劣;同时又随意作出违约责任承诺,一旦发生诉讼,便面临承担高额违约金的风险。

3.建设方资金准备严重不足。近几年来,建筑业和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利润空间较大,吸引了大批企业和个人进入建筑市场,有的建设方在没有足额的自有资金或仅有少量资金的情况下承揽了较大的工程,资金缺口只能通过银行贷款、承包方垫资、拖欠材料供应商货款或购房客户首付款、民间高息借贷等渠道筹集,一旦资金链断裂后开发商跑路,导致后续资金不足发生承包方追索工程进度款、购房者要求解除房屋买卖合同等一系列纠纷问题。

4.诚信机制缺乏。主要表现在发包方有支付能力无故拖欠工程款以及承包方恶意停工勒索工程款等。另一方面,有的承包方利用发包方急于赶工的心态,不顾双方的合同约定,多次提出无理要求,如若发包方不妥协便故意拖延进度甚至以停工相要挟,成为建设工程领域纠纷产生的重要隐患。

5.因准备不足工程仓促上马,导致中途被责令停工后,发包人与承包人产生纠纷。在未经法定审批许可前,或没有正规的项目经理部的情况下,临时搭建班子,对困难预见不足,加上自身技术实力、施工组织能力不强,一旦手续办不下来,被相关部门查处后被迫停工甚至施工方中途退场,致使许多工程开发方和施工企业共同陷入困境,破坏企业的正常施工秩序及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预防和化解建设工程合同矛盾纠纷的建议

建设工程涉及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国家重大财产的安全,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预防和化解建设工程合同纠纷,需要法院、行政主管部门、发包单位、承包单位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对此,防城港中院课题组建议:

1.强化行政管理部门监督管理,形成合力监督机制。为解决建筑市场行为不规范的问题,建议要严格建立和完善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和机构,把好“入口关”。招投标部门既要对承发包人已签订的合同进行形式审查并备案,还要加强对备案合同的后期监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准入门槛”,加大监管力度,依法严格监督检查涉建设工程企业的资质情况。对借用执照施工、违法转包、分包工程给个体施工队等违法行为,要依法严厉处罚。另外,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部门要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对存在施工隐患的应责令停工整改。通过监督管理,有效的防范建筑市场违法违规操作的发生。

2.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各方法律和风险意识。针对涉案当事人法律和契约意识淡薄的问题,建议市中级法院采取“线上、线下一体化”模式,加强法制宣传。线上,在防城港市主流媒体,以及政府、住建委、工商局和法院等部门的自媒体(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建设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发布典型建设工程案例,对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诠释,指引和规范建设工程活动中相关主体的交易行为。线下,则可组织法官深入辖区建设施工企业通过以案讲法的形式,有针对性地为他们讲解建设工程方面的法律法规,指导企业采用正确途径和方法处理纠纷,提升企业风险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

3.构建建设工程纠纷柔性司法解决机制,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为提高建设工程类纠纷的解决效率,使纠纷处理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建议建立建设工程纠纷柔性司法解决机制。具体做法如下:由各级党委和政府牵头,各级人民法院与同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联动,建立具有司法指导性质的行政调解专家库、监理调解资源库等数据库。对于纠纷不复杂、争议不大的案件,引导当事人从专家库中选择与争议工程无利害关系的监理工程师就争议事项作出专业判断并组织各方调解。法院在调解过程中提供法律服务,保证建设工程类纠纷得到更为专业的解决。

4.加大调解力度,妥善解决纠纷。建设工程案件争议内容和案件事实错综复杂,认定事实和责任都难度较大,还涉及耗时的鉴定、评估工作等。而建设工程合同中的发包方、承包方、转包方一般是长期合作的经济伙伴。因此,为减少法院的司法成本和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同时也为维护合同双方的继续合作关系,防城港市两级法院要充分发挥诉前调解机制的作用,争取把大量纠纷化解在诉前。对于已进入到诉讼程序的案件,在立案阶段继续加大调解力度,除了选派审判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调解能力好的审判人员负责审理案件,还可以邀请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人民陪审员参与调解,加强非诉调解与诉讼调解的衔接,以减缓双方的矛盾冲突,使得停工工程继续进行,降低投资损失,促进合同所涉利益的实现。

5.合理配备审判力量,提高专业化审判水平。针对建设工程类案件专业性强的特点,建议推行此类案件的专业化审判。比如,可以在主要受理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等从法律关系到案件事实具有一定关联性案件的民一庭成立专门合议庭,打造“小、精、专”审判团队,实现专人审理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同时,注重对此类案件审判人员的培养,使他们既能熟悉建设工程类的法律法规和最新政策,还能掌握此类案件的专业审判技能和建设工程合同领域专业知识,并积累审判和调解经验,从而培养专家型法官。此外,针对建设工程纠纷案件,从具有建筑专业背景的人员中选任人民陪审员,发挥其专业优势,及时帮助解决专业问题。

6.建立合同诚信档案机制,提高合同履约程度。日益严重的诚信危机,已经成为制约建筑市场走向规范轨道并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议建立建设合同诚信档案,共同打造诚信平台。对于发包方,可以由建设部门、工商行政部门等单位通过共建建设合同诚信档案的形式,将无正当理由拖延支付工程款的行为记入该发包方的信用记录,降低其信用等级。另外,对有不良记录的发包方在其清偿旧的欠债前拒绝审批新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对于承包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其资质、施工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监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履约程度,保证工程建设活动顺利进行。

(课题组成员:崔 静

王 勋

何丽敏

吴凰汇)

第四篇:后勤工作会发言材料 (强化精益管理,夯实服务基础,以规范和创新推动品牌建设)(模版)

强化精益管理 夯实服务基础 以规范和创新推动品牌建设

各位代表:

按照大会安排,我代表我公司作大会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强化精益管理,夯实服务基础,以规范和创新推动品牌建设》。

我公司作为国网天津电力公司集体企业经营平台,近几年来,在促进自身发展,服务电力主业的发展目标指引下,我公司及所属二级公司积极配合市公司后勤管理体系建设。特别是以我物业公司为代表的后勤支撑保障力量,在服务“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和“五位一体”协同机制推进的过程中,以高效优质的服务,为基层单位提供坚强的后勤保障,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我公司所属物业公司长期为天津电力公司各基层单位及部分国网公司直属单位提供物业服务,分设17个项目部,67个物业点,物管面积52万平米。在业务快速增长的同时,物业公司努力构建适应电力物业市场和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新型经营管理模式,不断推动标准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进而为客户、员工、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赢得更为广阔的市场。

一、以标准化建设强化基础管理

物业市场的迅猛发展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对物业企业发 展方式、管理模式、创新能力、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我物业公司以标准化建设为着力点,夯实管理基础,规范服务行为。从岗位职责、制度规范、服务标准、工作流程、考核标准等基础性标准的制定,到岗位说明书、作业指导书、培训手册、操作手册、各类记录流程表单(台帐)等实用性工具的推广使用,使公司的内部管理体系、服务运行体系、质量控制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编制、修订管理制度98个,工作流程78个,各种记录表单105个。物业管理走上了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轨道并实现自身的高效运转。

二、以高严细实理念加强内部管控

严格按照服务质量标准,狠抓各专业的服务质量。深化人力资源、财务、物资采购及服务供应集约化管理。在薪酬管理上,制定从基层实习岗位到高级经理25个等级的岗位和薪酬标准,结合晋升和降职降级规则以及绩效评优,打通岗位上下通道,做到“干和不干不一样,多干和少干不一样,会干和不会干不一样”。在素质培训上,加大员工队伍的培训力度,建立公司统筹培训和基层项目部“自主培训”相结合的培训体系及考核办法,激发员工学习业务的热情。

通过精细管理,提升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把管理标准精细化、综合效益最大化贯彻到运营管理的全过程,做到“事事受控,时时受控,各岗受控”。

在国网客户服务中心北方园区项目的基建交接、搬迁及后勤保障运行的过程中,物业服务团队从流程发起,从小事 做起,从细节抓起,实现精细化的标准管理。在“两个提升工程”工作的推动下,拓展特色服务,打造精品服务,形成服务亮点,为品牌提升创造条件。

三、以服务电力主业为己任

我物业公司不仅是电力公司基层单位的物业服务单位,更是后勤保障支撑力量;不仅要有市场意识,更要有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在为电力基层单位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紧密贴近公司重点工作主线,响应后勤部和基层单位的工作方向,解决后勤保障工作难题,是我物业公司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创建健康食堂、承担企业产房屋管理以及其他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我物业公司积极配合,不讲条件,充分发挥了系统内物业服务企业的作用。随着《国网天津公司“十三五”后勤工作规划》的实施,对物业服务边界、服务需求、服务标准以及服务运营模式将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也需要物业公司调整工作思路,紧跟公司发展战略,起到后勤保障作用。

四、以创新思维增强管理服务能力

后勤保障服务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人力资源短缺是制约发展的因素之一,当前普遍采用的劳务派遣的用工模式也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推动劳动用工社会化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手段。近几年,我物业公司在专业服务外委工作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保留重要管理岗位、业务核心岗位和控制节点岗位,将低端的劳动型岗位外委给社会专业服务企 业,不仅降低了用工风险和综合用工成本,同时使管理责任更加清晰,人员配置更加灵活,服务技能更加专业。外委人员在物业服务从业人员的占比已经从15%左右上升到65%。

后勤保障工作的安全管理是多元化和全方位的,不仅涉及设备运行、人身、防火、防盗、防汛、防外力破坏等常规的安全管理,也涵盖了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信息安全、员工队伍稳定等多方面,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教育是贯穿后勤服务始终的工作。我物业公司通过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8001)认证,加强风险源辨识和关闭,使安全风险可防可控。在安全基础工作上,安全例会下沉到班组,安全联动网络覆盖到每个岗位,安全教育培训落实到每个人。公司开展多年的安全运动会以安全知识普及、安全应急预案演练、事故处置示范为重点,寓教于乐,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此项工作被市公司列为安全工作典型经验。

我物业公司将在市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业主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积极实践创新经营管理模式,深挖管理潜力,增强综合实力,构建物管特色,全面提升我物业公司发展质量,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把优势转化为胜势。以卓越运营,为公司加快“两个转变”、争当“两个排头兵”发展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下载规范内部监管 强化效能建设是推动烟草行业健康发展的利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规范内部监管 强化效能建设是推动烟草行业健康发展的利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