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模范 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赵久富
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赵久富
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后一次,把红旗在墙上摩平。你带领乡亲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间,心间隐痛。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他是湖北黄湖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赵久富,带领村民重找致富路。
“移民第一责任人”赵久富事迹: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外迁第一人,湖北“移民书记”赵久富
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省有18.2万移民离别故土,赵久富是中线一期工程40多万移民的杰出代表。50年前,为修建丹江口水库,7岁的赵久富随父母搬迁到了郧县安阳镇余嘴村。2008年,该省试点移民开始,在余嘴村当了26年村支书的赵久富主动选择外迁,积极配合库区、安置区工作。于2010年4月,与61户村民一道,由十堰市郧县迁往黄冈市团风县。
赵久富是移民搬迁的带头人。2010年,南水北调移民工作正式开始,湖北十堰市郧县余嘴村被定为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家园难舍,故土难离,乡亲们户看户、村看村、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谁也不愿意主动搬迁。村支书赵久富是党员,又是村干部,还是一名退伍军人,尽管他的家没有被划进移民版图,但他必须带好这个头。他说服自己的爱人:“说话办事乡亲们都看着咱,为了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我不能拖后腿。”
2010年4月30日,搬迁的这天,赵久富含泪告别80岁高堂,带61户村民前往600公里外的黄冈。赵久富本打算把新家安顿好之后就接父母过来一起住,然而这却成了他一生的遗憾。2013年,老父亲突发疾病,当赵久富从黄冈赶回老家时,父亲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
搬迁后,赵久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乡亲们积极进取,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经历了从不适应,到逐渐融入当地;从依赖依靠政府,到主动参与、主动建设的巨大转变,移民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浓,建设新家的热情越来越高,涌现了一大批带头致富、带头创业的先进典型。由于工作出色、贡献突出,赵久富被任命为黄湖新区党总支书记,也是该省7.7万外迁移民中唯一的省人大代表。
“感动中国”组委员会评价赵久富:量与江海宽。赵久富在颁奖现场表示,自己父母也曾经历过一次移民,我们是二次移民。南水北调40多万移民付出的太多、太多。但看到这么大的工程,我们国家能做,很震撼。
第二篇:感动中国2014人物赵久富学习资料
心有清泉:赵久富
赵久富,男,1954年生,湖北团风镇黄湖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为无数为南水北调工程奉献牺牲的移民缩影。2015年2月27日,赵久富被评为感动中国2014人物。
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后一次把红旗在墙上摩平,你带领乡亲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间,心间隐痛。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
——感动中国颁奖词 【人物经历】
1965年前,南水北调一期移民开始时,七岁的赵久富跟随父母搬迁到了余嘴村。
2010年,南水北调移民工作中带领湖北十堰市郧县余嘴村61户村民搬迁到团风镇移民新村。
2010年,他成了村里移民的第一责任人。这里有61户要外迁到千里之外的黄冈。按照住房标准,赵久富可以选择留下,但他还是主动选择了外迁黄冈。
2010年的4月30日,移民搬迁队伍出发。
2013年,余嘴村变成蓄满清水的库区。外迁到团风县黄湖新区后,担任移民安置点总支书的他带领移民在新的家园也走上了致富路。2014年,带领着移民新村的村民找到比过去更多的致富出路。【人物事迹】
2010年,南水北调移民工作正式开始,湖北十堰市郧县余嘴村成为被定为当地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村支书赵久富以大局为重,主动放弃留下来的名额,告别80岁高堂,认真细致作好移民工作,代领61户村民搬迁到团风镇移民新村。
2014年,跨世纪工程南水北调正式通水。此时,南水北调移民第一村十堰郧县余嘴村支书赵久富带领着移民新村的村民早已安定下来,大家也都找到比过去更多的致富出路。
50年前,南水北调一期移民开始时,七岁的赵久富跟随父母搬迁到了余嘴村,2010年,他成了村里移民的第一责任人。这里有61户要外迁到千里之外的黄冈。家园难舍,故土难离,移民工作最难张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按照住房在海拔172米以下需要外迁的标准,赵久富可以选择留下,但他还是主动选择了外迁黄冈。赵久富80多岁的父母亲决定不跟儿子外迁到黄冈,但他们支持儿子带头外迁。
村支书带头外迁,61户村民陆续签了搬迁协议,2010年的4月30日,移民搬迁对队伍就要出发了,家家户户开始收拾家当装车。赵久富党旗挂在了自家外墙上,这是他在 余嘴村当村支书的第26个年头,也是他在余嘴村当村支书的最后一天。赵久富的母亲拄着拐杖步行了5公里,来到了移民现场。母子遥望,赵久富不敢流泪,怕耽误了移民的行程。
2013年,余嘴村变成蓄满清水的库区。而移民们在赵久富的带领下,在新的家园也走上了致富路。【人物介绍】
郧县任职时间第一的村支书
1981年,赵久富从北京当兵复员回村,半年后,前任村支部书记找到他说,村里的林场办了多年,一直搞不好,希望赵久富能把林场搞起来。可是,700多亩的林场,人心涣散,收成低,短短几年内,换了好几任场长,村里没有人愿意接手,面对这个烂摊子,尽管他顾虑很大,怕不懂生产,怕搞不好,但是,部队七年的磨练,他选择了面对,选择担任起村林场场长。
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赵久富分工组织得当,当年的柑橘总产从头一年的7万斤增长到17万斤,是原来的50多倍,翻了一番还拐了个弯,收获的南瓜堆满了村头,红薯个头赛南瓜,县里、镇上作为先进经验推广,组织很多人来参观学习。
1983年,赵久富开始担任村官,这一当就当了31年,成为了郧县任职时长第一的村支书。期间,赵久富创造了郧县(现已更名为郧阳区)的三个第一:担任村支部书记的时 间最长;修建了第一条4.2米宽的通村公路;带领村民首个搬迁,还筹资建起了村委会办公楼、混凝土水塘,改善村里的灌溉条件等等。
正是这样三十多年如一日,赵久富困难面前冲锋带头,作风正派没有私心,威信格外的高。
带头第一个签字搬迁的村干部
十堰市郧县(现已改为郧阳区)余咀村是赵久富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因为调水源头丹江口水库扩容蓄水,早在2009年,余咀村就被定为郧县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需要整村移民400多人,全村一大半村民都要外迁到600公里之外的团风农场,一小半可以留在本地后撤内安。
搬迁意味着告别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水土,放弃了世世代代沿袭下来的生计。可是,谁愿意背井离乡呢? “赵书记不搬,我就不搬。”一说外迁,村民们就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村支书赵久富。
当了二十多年村支书的赵久富是村里移民的第一责任人。按照住房在海拔172米以下需要外迁的标准,赵久富可以选择留下,但要搬到人生地不熟的黄冈,需要有人站出来带头走。“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我不带头,谁愿意搬呢?”赵久富首先说服了自己。
虽说要带头搬迁,但是赵久富心里最放心不下的就是80多岁的父母亲。两位老人说快落地的叶子不能离了根,决定 不跟儿子外迁到黄冈,选择留下内安,这意味着已经和儿子在一个院里住了几十年的老两口,从此就要自己照顾自己了。
“你不带头,谁都不会去。”深明大义的母亲支持儿子带头搬迁的决定。
在赵久富的带头下,陆续有61户村民在移民干部的动员下签了搬迁协议。
仅有的移民人大代表之一
目前,除去黄湖新区,武汉市东西湖区、荆门沙洋等地都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外迁移民。
“国家对于移民内安的都有对口帮扶政策,对于外迁的支持力度,我还要继续呼吁。”赵久富说,自己可能是湖北省仅有的移民人大代表之一了。不只在黄冈,不少外地移民都会找到赵久富来反映问题。“代表全省移民,也要反映好全省移民的心声。”赵久富说自己义不容辞。
最后的誓言——带领移民安好家
2010年4月30日,这是余咀村搬迁的日子。搬迁的前一天,家家户户开始收拾家当装车。赵久富不忍父母看到离别的场景,便让妹妹接走了父母。
安顿好家里的一切,赵久富就去村部整理转交全部工作记录和档案,最后一样需要转交的是村支部的党旗。神圣的党旗不能随便转交,赵久富在村里举办了一个简单而又庄严的交接仪式。
鲜艳的党旗悬挂在红砖墙上,赵久富举起右手郑重地说:“我是一名移民党员,即将离开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搬到一个新的地方,在走之前庄重地向党旗宣誓,一定服从党的决议,执行党的纪律,带领所有移民党员搞好移民工作,请党放心,我们的移民党员一定能够在新的家园搞好生产,不给郧阳移民丢脸。”
宣誓完毕,赵久富把党旗交接给了留下内安的老党员,这是他在余咀村当村支书的第26个年头,也是他在余咀村当村支书的最后一天。
搬迁前晚,余咀村通宵无眠。各家的东西都装上了车,村里空荡荡的就剩下了人。乡亲们围坐在自家门前,最后看一眼老屋。赵久富拆下了自家四扇门板当饭桌,拿出了家里自酿的黄酒,和前来送行的亲戚朋友一起喝酒、聊天,聊这半辈子老家的事,老家的人,也聊聊对新家的憧憬和担忧。
2010年4月30日清晨,赵久富和包村移民干部一起组织移民上车。村民们扶老携幼陆续登上了客车,目的地是600公里外的黄冈。人人戴花、车车披红,送行的队伍绵延几公里,沿途锣鼓声、唢呐声响个不停。
移民们在周边的亲友都赶到了发车现场送别,赵久富特意叮嘱移民干部,谁哭干部都不能哭,移民干部一哭,移民就更难离开了。
让赵久富没想到的是,尽管一再叮嘱母亲不要来送行,老人还是拄着拐杖步行了5公里,来到了欢送移民现场。
叮嘱其他干部不能哭的赵久富,上车后再也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泪水。
离家的客车渐行渐远,那个叫余咀村的家和过往几十年的生活记忆,自此都被留在了身后。余咀村271名移民在那一天成为了郧县第一批搬迁的外迁移民。
不变的承诺——让村民富起来
欧式风格、统一规制的870多套二到三层小洋楼,有序分布在三纵四横的街道上,中轴线道路一侧,一条青郁丰盈的小河无声流淌,两岸的柳树婆娑摇曳。这里是离团风县城7公里的黄湖新区,也是赵久富和其他移民们的安置点。
如今的团风县团风镇黄湖社区,是全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外迁安置人数最多、面积最大的移民安置点。它位于湖北团风县团风镇黄湖农场,共安置郧县安阳镇龙门堂、青龙、余咀三个村874户3721人。
在冬日的暖阳下,几名妇女坐在社区广场的木椅上织毛衣,不远处的球场,两个年轻男孩正在打篮球,社区服务中心旁的超市门口,爹爹们正围着下象棋,周围围满了“观战”的老人,这一派祥和的场景让记者不禁想起陶渊明的诗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在黄湖新区,赵久富依旧是移民的主心骨。
时间回到4年前,初来乍到,一部分移民不适应,对前途迷茫。赵久富带领村干部经常组织召开党员和群众代表会,与重点村民逐一座谈,开导他们,帮助他们认识移民的 特殊性,树立信心向前看,相信党和国家会尽一切努力,帮助大家发展。
作为移民村支书,他主动谋划新村产业发展,帮助移民致富。
他倡导成立各种专业合作社,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创新社会管理,成立服务队和治安巡逻队,全方位服务移民;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活动,成立腰鼓队、龙狮队、舞蹈队,活跃移民文娱生活。他心贴移民,谁家婚丧嫁娶,他都要过问和探望;哪里有纠纷,他主动说和。移民逐渐认同新家,融入新家,安居乐业。
“搬迁4年多来,我们移民的生活、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赵久富感叹道,如今,孩子们读书就在村里,不用翻山越岭。看病也在村里。特别是交通方便,车子直通城里。在移民就业的问题上,社区通过发展服务业、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办厂、培训、成立协会等各种办法,提高移民的收入,拓宽就业渠道,实现了一户就业一人的目标。
为了解决中老年移民的就业,他与党委、政府和移民局等沟通联络,为移民争取了800多个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同时在赵久富的奔走呼吁下,一家农业公司准备投入十几个亿,在黄湖新区建成一个集农业示范、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乡土餐饮、会议度假、农业体验、湿地游览及健康养生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黄湖新村如今已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对此,老赵甚感欣慰:“整个搬迁过程很顺利,搬迁后移民安定幸福,我对得起移民,无愧于国家。”
他乡已是故乡。60岁的赵久富依旧带领着移民在新家园致富,这是他不变的承诺。【人物评价】
赵久富是共产党员的一面旗帜 ——荆楚网2月28日报道 赵久富带头搬迁,是他为南水北调奉献了自己的大爱。赵久富作为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他的一切行动不是为了个别人的私利,而是为了南水北调工程。这个工程是史无前例的世界级罕见特大水利枢纽工程,是为了能让北京市民早一天饮用上长江水。赵久富带领乡亲们离开了故乡的山山水水,他用自己的真诚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在赵久富的人生中,他要用这样的特殊方式把自己全部的爱奉献给南水北调工程;他要以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对党和人民负责,要用热爱党的忠诚和乡亲们共同谱写移民新村的新篇章。
2月27日晚,央视一套播出《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感动中国2014人物正式揭晓,“移民书记”赵久富光荣当选。央视“感动中国”给赵久富的颁奖辞是:“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后一次,把红旗在墙上抹平,你带领乡亲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间,心间隐痛,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一生 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
可以说,央视的颁奖词中高度浓缩了赵久富走街串巷进行搬迁思想动员工作的艰苦努力;可以说,赵久富的农村工作做得不但细致,而且每家每户都做得入情入理;可以说,五十年间移民搬迁两次,每一次都是让他们撕心裂肺的揪心;可以说,每一次搬迁的心灵阵痛都能让他们深深地感受到一种已经渗透在骨子里的乡愁正在慢慢滋生。因为,他们每个人的根留在了这里,人可以走,但是根却带不走。而且,将来的长江水必将把生长根的地方浸泡在深深的水中。到那时,原来故乡所有的一切都将在眼中消失;到那时,对于过去所有美好回忆只能在他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寻。而且,只能凭着每个人在大脑中极速形成的记忆去不断地绝恋那片曾经的热土,只能让每个人在大脑里播放出对故乡的深情思恋。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去分析,就能充分理解那些移民当时为什么不愿意离开家乡。因为,那是他们祖祖辈辈不断繁衍生息的地方;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感情都是复杂而丰富的。所以,再加上移民搬迁一次,经济和财物等方面就要不同程度的受到一些损毁;所以,赵久富挨家挨户地做搬迁移民的思想工作,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孟子〃梁惠王下》中云:“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其意思是,对人民的欢乐感到高兴,人民也会对你的欢乐感到高兴;对人民的忧愁感到忧愁,人民也会对你的忧愁感到忧愁。如果赵久富的思想工作 做不到这个份上,村民是不会买账的。只有让村民从思想感情深处对村党支部书记赵久富的工作得到认可,才能使移民搬迁得到实质性推进。因此,移民搬迁工作必须首先让全体村民心情舒畅地得到接受。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孟子〃离娄上》中曰:“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大意是,心志正派,看问题眼睛就明亮,心志偏邪,看问题眼睛就会昏暗。这说明,移民搬迁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要把村民们所担心的事情为他们找到解决的方案与方法;这说明,移民搬迁绝不是简单的财产转移问题,而是饱含着精神层面的许多眷恋与无奈;这说明,复杂的思想工作绝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去解决,只能采用春风化雨和润物细无声的方法,才能达到明显的效果。
然而,由于赵久富的父母亲不愿意离开故乡,他只好带领众多村民告别年迈的父母到远离家乡的外地去接受移民安置。但因为和父母不在一起,赵久富在父亲临终前没有来得及见上老父亲最后一面。这不能不说是赵久富心中的痛苦。然而,为了南水北调这个大局,自家的事再大都是小事。作为党支部书记,赵久富时时事事都在起着带头模范作用。这就是党员和非党员的本质区别;作为党的基层党支部书记,赵久富只能无条件地把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移民工作当中。而且必须全神贯注地干好所有与移民有关的工作。
可以说,赵久富真是在全心全意地为民服务;可以说,在赵久富身上,如果我们把范仲淹先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赠送给赵久富是最恰当不过了。因为,我们在赵久富身上发现了他的大公无私精神;因为,在他的言行举止中,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不折不扣做到了;因为,在“在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追求中,他让所有移民的村民得到了满意的安置和美满幸福。应该说,那些移民的村民们其乐融融的生活正是我们党所需要的正能量。而且,也是伟大中国梦所需要的正能量。
市委书记刘雪荣的评价
黄冈市市委书记刘雪荣在“移民书记”赵久富先进事迹报告会强调,赵久富同志的一件件事情非常感人,一个具有国家意识、集体意识、真情实感、有血有肉的丰满人物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可敬、可亲、可学。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希望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地村党支部书记要认真学习赵久富同志。学习他心如磐石、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学习他量如江海、舍小家顾大家、以大局为重的牺牲精神;学习他始终如
一、坚守基层、视移民如亲人的工作作风;学习他百折不挠、自强革新、带领移民创业致富的开拓精神。各地要以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宣传活动。要通过学习宣传赵久富同志先进事迹,以一带十,以点带面,迅速掀起学习感动中国人物的热潮;要通过学习宣传赵久富同志先进事迹,了解移民、感知移民、关心移民,进一步树立“为移民服务”的工作理念 和信心;要通过学习宣传赵久富同志先进事迹,增强定力、提升能力,不断提高服务“四个大别山”建设的紧迫性、自觉性和能动性。
第三篇:2009中国感动人物和道德模范
2009中国感动人物和道德模范
一、热点材料
二、问题设计
1.2009中国感动人物评选和全国道德模范及“双百人物”(时2P34)评选属于哪一文明建设中哪一方面的内容?该内容在发展先进文化中处于什么地位?其核心、原则、重点分别是什么?(复习用书P132)2.2009中国感动人物评选表彰和全国道德模范及“双百人物”评选活动有什么作用? 答:①有利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思想道德建设的目的或意义)
②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与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③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④进一步推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角度、社会)
3.2009中国感动人物和全国道德模范及“双百人物”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它包括哪些内容?(复习用书P132)宋文骢:壮志凌云
1.56岁的宋文骢,被国防科工委正式任命为歼—10飞机总设计师。2009年,歼—10在国庆阅兵中大显身手,让世界瞩目。这说明宋文骢具有怎样的精神?(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2.五十载春秋风华,二十年丹心铸剑,终于,中国的蓝天上翱翔着可以与先进国家水平媲美的战斗之鹰。从心理健康和社会责任角度分析宋文骢的事迹感动你我的原因。答:坚强的意志、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3.五十载春秋风华,二十年丹心铸剑,终于,中国的蓝天上翱翔着可以与先进国家水平媲美的战斗之鹰。他自觉履行公民道德规范中的哪些内容?(爱国守法、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4.少年伤痛,心怀救国壮志;中年发奋,澎湃强国雄心。如今,他的血液已流进钢铁雄鹰,青骥奋蹄向云端,老马信步小众山。他怀着千里梦想,他仍在路上。说明宋文骢具有意志品质的什么方面表现?(自觉性、坚韧性)
5.宋文骢的感人事迹对我们青少年有哪些启示?
答:①磨励坚强的意志,做意志坚强的人;②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③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④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报效祖国。沈浩:践行信念(时事4P30)
1. 小岗村“那一年,村民按下红手印,改变乡村的命运”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有什么 历史意义?
2. 小岗村“如今,他们再次伸出手指,鲜红手印,颗颗都是他的把碑文”。说明好村官沈浩身上闪光着怎样的为政风范?具有什么奉献精神?
3. 你是一粒种子,深深地埋进这片多情的土地;你是一面旗帜,高高地飘扬在这希望的田野。你把人民捧在心里,人民就把你举过头顶!站起来你是尊雕塑,倒下去你是座丰碑!说明好村官沈浩具有什么价值观和发展观? 朱邦月:一家之主
1.一诺千金四十年,男儿侠义在双肩。感天动地朱邦月,长驻真情在世间。材料告诉我们诚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材料主要体现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哪些内容?(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2.朱邦月的事迹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说一说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答:我们要遵守诚信的基本要求,做诚信的人。在学习中,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在生活中,信守承诺,言而有信,不说谎,勇担过错,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张正祥:勇者无敌
1.26年义务守护滇池说明张正祥在履行哪项义务?为此我们青少年应该树立哪些意识?
2.26年来身体力行保卫滇池,用牺牲整个家庭的惨重代价,换来了滇池自然保护区内33个大、中型开矿、采石场和所有采砂、取土点的胜利停封。说明张正祥哪一心理品质的哪些方面表现?具有什么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3.面对贪婪、愚味和凶残困境,他坚持信念,用勇敢不屈不挠的斗争证明,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不是一句空话。张正祥弘扬了怎样的中华民族精神?自觉履行了怎样的公民道德规范?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哪些基本特征?
答:爱国主义、勤劳勇敢。爱国守法,敬业奉献。公平正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特别奖:何东旭、陈及时、方招等勇救落水儿童的大学生集体
1.生命健康权角度(法律角度)2.从社会责任角度3.从传统美德角度4.落水儿童的行为给你什么启示?(注意自身安全和健康,使自己处于安全的环境,这不仅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我们对自己的关爱责任。)
第四篇:2012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法治人物
一、为什么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
1.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原因)2.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原因)3.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4.有利于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5.有利于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抵制不良风气。6.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建设和谐社会。7.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二、怎样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1.国家:实施以德治国方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加强对青少年的诚信教育,大力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2.社会:净化文化环境,依法规范网络环境,为提高青少年道德修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3.学校: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4.家长:正确的思想和言行引导、教育子女,培养子女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5.青少年自身参考九p104
三、青少年怎样加强道德修养?九p104
四、评选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属于哪方面建设? 属于那种活动形式?
1.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思想道德建设2.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五、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有何优秀品质?1.热爱祖国2.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热心公益,服务社会)3.奉献精神4.高尚的道德情操5.乐于助人、见义勇为 6.爱岗敬业,勇于创新
六、道德模范人物、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有何意义?
1.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2.有利于引导青少年增强社会责任感,主动为国分忧,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3.有利于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5.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维护正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6.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青少年怎样向道德模范人物、感动中国人物学习?P104页
七、为什么要开展学雷锋活动?
1.因为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学习雷锋精神是时代发展的要求。2.有利于号召公民向雷锋学习,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3.有利于公民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4.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建设和谐社会。5.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6.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
八、怎样做雷锋精神的传承者?
青少年要树立崇高理想,热爱祖国,增强社会责任感,热心公益,服务社会,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积极参加道德实践活动,学习雷锋无私奉献的精神,充满爱心,助人为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帮助他人
九、践行雷锋精神,我们可以从哪些小事做起?
公民:尊老爱幼、主动让座、为人指路、拾金不昧。学生:帮助同学、爱护环境、为班集体服务。
十、我们应该学习雷锋那些精神?1.奉献精神.2.服务精神 3.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精神
4.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创业精神 5.诚实守信、求真务实
十一、你参加过哪些公民道德实践活动?
1.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 2.向灾区捐款捐物 3.学雷锋活动 4.为革命烈士扫墓
十二、你赞成学雷锋需奖励的做法吗?请说明理由。1.学雷锋可奖须有度。
2.(1)因为扶危济困、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维护公共利益是具有正义感的体现,尊重社会公德、热心公益是公民履行道德义务和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是什么)
(2)奖励学雷锋有利于号召公民向雷锋学习,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建设和谐社会。(意义)
(3)奖励的度过了,就会使一些人产生功利思想,与雷锋精神背道而驰。
第五篇:感动中国2010人物
1、科学泰斗——钱伟长 【获奖名片】赤子
【颁 奖 词】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意有祖国 【人物介绍】
钱伟长(1912-2010),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早年攻物理学,留学加拿大期间已经显露出非凡才华。28岁时,他的一篇论文已经让爱因斯坦大受震动,并迅速成为国际物理学的明星。抗战结束后,钱伟长坚持回到祖国,在艰苦的条件下,拒绝美国科学界的诱惑,忠于祖国,坚持实现“科学救国”的抱负。为新中国开创了力学科学教育体系。他学贯中外,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57年,钱伟长被错划为右派,受到不公正待遇,但是钱仍然没有放弃科研和对祖国的忠诚。1977年以后,他不辞辛劳,去祖国各地做了数百次讲座和报告,提倡科学和教育,宣传现代化,为富民强国出谋划策。1990年以后,他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及和平统一祖国的大业奔走。
有人说,钱伟长太全面了,他在科学、政治、教育每个领域取得的成就都是常人无法企及的。钱伟长说: “我没有专业,国家需要就是我的专业;我从不考虑自己的得与失,祖国和人民的忧就是我的忧,祖国和人民的乐就是我的乐。”他用六十多年的报国路诠释了自己一直坚持的专业:爱国。
其重要贡献有:1946年,他与冯?卡门合作发表了《变扭率的扭转》,成为国际弹性力学理论经典之作。1947年,在正则摄动理论方面创建了以中心挠度wm为摄动参数作渐近展开的摄动解法,在国际力学界被称为“钱伟长方法”。1948年,在奇异摄动理论方面写出有关固定圆板的大挠度问题的渐近解,称为“钱伟长方程”。解放后,致力科学理论和工程力学领域,成为我国近代应用数学与力奠基人之一.2、信义兄弟——孙水林 孙东林 【获奖名片】信义
【颁奖词】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现代传奇,他们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场悲情接力。雪夜里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独一个。雪落无声,但情义打在地上铿锵有力。【人物介绍】
孙水林,男,1960年生。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人,建筑商。孙东林,男,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人,孙水林弟弟。
2010年2月9日,腊月廿六。在北京做建筑工程的孙水林回到天津,原定与暂住在天津的家人和弟弟孙东林聚一天再回武汉,但他查看天气预报了解到,此后几天,天津至武汉沿线的高速公路,部分地区可能因雨雪封路。他决定赶在封路
前,赶回武汉,给先期回汉的民工发放工钱。春节前发放工钱,是他对民工的承诺。
当晚,孙水林提取26万元现金,带着妻子和三个儿女出发了。次日凌晨,他驾车驶至南兰高速开封县陇海铁路桥段时,由于路面结冰,发生重大车祸,20多辆车连环追尾,孙水林一家五口全部遇难。
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在大年三十前一天,来不及安慰年迈的父母,将工钱送到了农民工的手中。因为哥哥离世后,账单多已不在,孙东林让民工们凭着良心领工钱,大家说多少钱,就给多少钱。钱不够,孙东林就贴上了自己的6.6万元和母亲的1万元。就这样,在新年来临之前,60多名民工都如愿领到工钱,孙东林如释重负。
“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孙水林、孙东林兄弟20年坚守承诺,被人们赞为“信义兄弟”。2010年9月,孙水林、孙东林兄弟入选“中国好人榜”。
2、玉树不会忘记的康巴铁汉——才哇 【获奖名片】铁汉
【颁奖词】对乡亲有最深的爱,所以才不眠不休,对生命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才不离不弃,铁打的汉子,是废墟上不倒的柱,不断地梁。他沉静的面孔,是高原上最悲壮的风景。【人物介绍】
才哇,男,青海省玉树州结古镇扎西达通村第三社社长。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住玉树州粮油公司的才哇在一阵山摇地动中懵了,回过神来以后他立即冲出了家门,开车赶往扎西达通村,他要去救自己的村民。在路上,他看着四处坍塌的房屋和被困的受伤群众,马上停下来投入到救人当中。“才哇,你们家的房屋全塌了,人被压了,你快去看看吧!”一名村干部带来的这一噩耗如晴天霹雳。然而,才哇继续在废墟里刨挖的双手却一直没有停歇下来......在紧张运送了近30多名受伤的各族群众后,他安排好下一步工作,急急忙忙赶回家去。可那个时候,呈现在他眼前的却是亲戚们帮助他料理亲人后事的场面,看着刚从废墟中挖出的3位亲人的遗体,撕心裂肺的巨大痛苦迅速穿透了才哇的身心。当他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救灾晚会上接受采访时,他最大的愿望依然是能以最快的速度回到玉树,回到他的村民身边。
4、“雷锋传人”——郭明义 【获奖名片】 传人
【颁奖词】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
【人物介绍】 郭明义,男,1958年12月生,辽宁鞍山人,1982年复员到齐大山铁矿工作。1996年至今,任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
入党30年来,他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突出的业绩。从1996年开始担任采场公路管理员以来,他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15年中,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五年的工作量。工友们称他是“郭菩萨”、“活雷锋”,矿业公司领导则称因郭明义使整个“矿山人”的精神得到了升华。
他20年献血6万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10倍多。2002年,郭明义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鞍山市第一批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2006年,郭明义成为鞍山市第一批遗体和眼角膜自愿捐献者。1994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一家3口人至今还住在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一个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单室里。
5、舟曲之子——王伟 【获奖名片】砥柱
【颁奖词】大雨滂沱,冲毁了房屋掩埋了哭喊。妻儿需要你的肩膀,而人民更需要你的脊梁。五百米的距离,这个战士没有回家,那个最漆黑的夜晚,他留给自己一个永远不能接起的电话,留给我们一种力量。【人物介绍】
王伟,27岁,陕西省大荔县埝桥乡游斜村人,**甘肃总队甘南藏族自治州支队舟曲县中队副中队长。
2010年8月7日晚11时20分,雷电、暴雨笼罩着舟曲县城,27岁的王伟正在单位值班,不敢一个人住在家的妻子当晚睡在娘家。屋外的雨越下越大,王伟立即向中队领导汇报雨情,准备应对突发事件。**哨响起,73名**战士带上雨披和应急灯开始清点人数。**完毕不久,营房开始晃动......11时48分,王伟带领25名官兵冒雨冲入泥石流现场。天像裂开了口子,雨水砸在王伟脸上,周围一片漆黑,即使打开应急灯,能见度也不足5米。扶着倒塌的碎石,凭借着记忆与呼救声,王伟与救援队战士搜寻着生还者。没有任何工具,王伟和救援官兵徒手掀开瓦砾,他与战友营救20多个小时,让23条生命逃离了死神的威胁,而自己怀孕2个月的妻子和岳父母一家四口人却遇难,被浑浊的泥石流无情吞噬。
救灾的那几天,王伟总会习惯性地掏电话、看妻子的未接来电。“不知道她最后会说什么„„”王伟拭去眼泪又说:“我现在就想多救人,多救出一个人,心里才能好受一些!”。
6、草原曼巴——王万青 【获奖名片】仁者
【颁奖词】只身打马赴草原,他一路向西,千里万里,不再回头,风雪行医路,情系汉藏 缘。四十载流年似水,磨不去他对理想的忠诚。春风今又绿草原,门吧的故事还会有更年轻的版本。有的内容百度屏蔽,上不去。抱歉了。找全文可以去搜狐王码博客。【人物介绍】
王万青,男,汉族,66岁,上海人,中 共 党 员,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人民医院外科主任医师。2003年退休。
1968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自愿到条件极为艰苦的甘南州玛曲县工作,在贫穷落后的玛曲草原一呆就是42年,其间,他放弃了多次回上海的机会,凭着对玛曲人民、对藏 族同 胞的深厚感情,艰难地通过了生活关、语言关,毅然选择长期留守在高原。40多年来,他视 藏 乡为故乡,视牧民为亲人,克服重重困难,全心全意为牧民群众解除病痛,得到了广泛的尊敬和爱戴,书写了一段藏汉水乳融的民族团结佳话。
7、烈焰之中筑大爱——王茂华、谭良才 【获奖名片】 炽爱
【颁奖词】烈火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测试,生命是一道良知大爱的考验,你们用果敢应战,用牺牲作答!一对狭义翁婿,火海中三进三出,为人们讲述了什么是舍生忘死,人间挚爱!【人物介绍】
王茂华,男,1983年11月出生,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中学教师。谭良才,男,1966年4月出生,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冷水村村民,系王茂华的岳父。3月21日14:50许,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村一栋普通民房内,厅堂里有5名幼童在嬉戏,一个孩子打着了手中的打火机,灾难就这样突然到来。王茂华和谭良才得知火情之后,奋不顾身地数次冲进火海,成功救出5名孩子,而王茂华与其岳父谭良才却被严重烧伤。王茂华烧伤面积达98%,经多方救治无效,于5月2日凌晨1时19分不幸去世,年仅27岁。谭良才烧伤面积达85%,目前处于良好的恢复调养期。满怀无私无畏的爱,王茂华、谭良才这对普通婿丈在刹那间如化茧成蝶般绽放出了耀眼夺目的生命之光。
王茂华与岳父谭良才火海英勇救人的先进事迹感动全国,江西省人民政府,宜春市委、市政府分别作出向英雄表彰学习的决定,王茂华同志被授予革命烈士、五四青年奖章、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
8、三栖尖兵——何祥美 【获奖名片】神兵
【颁奖词】百折不挠,百炼成钢,能上九天,能下五洋,执著手中抢,百步穿杨,胸怀报国志,发愤图强。百战百胜,他是兵中之王!【人物介绍】
何祥美,男,汉族,29岁。江西崇义人,现人民解放军73653部队73分队上士。1999年12月入伍时,何祥美只是一个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村青年。当兵第6年,南京军区抽调了一批训练尖子组成狙击手集训班,何祥美幸运入选。从此,开始了一个传奇的军旅生涯。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何祥美已经让自己成为一名具备“三栖”作战能力的全能战士。
三栖尖兵的美誉是艰苦的训练换来的。刚进入狙击班,他就立志要成为狙击手中的王者,强迫自己去忍受炼狱一样的生活。
训练中,何祥美总是第一个端枪,最后一个放枪。狙击手不仅要懂得如何射击,还深入学习和掌握射击原理。凭着一股韧劲,他啃下《射击学》、《终极狙击手》等专业书籍;常年阅读《轻兵器》、《兵器知识》等杂志;整理笔记3万余字,绘制各种图表60多张,记录各种数据850组,打下扎实的射击理论基础。狙击手因射程远,对射击环境格外敏感,稍有变化便要调整瞄准点,俗称“修风”。这也是狙击手达到“人枪合一”境界的必经之路。为迈过这道坎,何祥美
把毫无规律可循的数千个射击参数,牢牢“烙”在脑海里,在实践中用心体味揣摩。如今,射程随你定、目标可大小,何祥美抬头一瞟,几秒钟内便能判定风向、风速,目测距离和高低角,得出正确的修正值。其结果多次与测量仪比对,误差接近于零。
魔鬼般地训练,铸造出一个又一个神奇:何祥美精通狙击步枪、匕首枪、微型冲锋枪等8种轻武器射击,在200米距离上指哪打哪,发发命中要害;手枪速射,从拔枪、上膛到击发,仅需0.58秒„„
过硬的本领使他被战友们封为“枪王”。关键时刻“枪王”显神威 每逢重大活动,部队都要抽调最厉害的狙击手参与安保。这种任务,每次都落不下何祥美。2006年以来,先后参加20多次汇报演示,被上海合作组织峰会、APEC会议等指定为安保人员、1号狙击手。
2007年11月,给军委徐才厚副主席汇报演示时,一发准确命中目标靶心,受到徐副主席的表扬和肯定,并单独接见和合影。被表彰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荣立三等功2次。
当一名神枪手的目标实现后,何祥美又有了新的目标——成为“空中猎鹰”。他广泛涉猎和钻研相关知识,不舍昼夜。4个月的训练时间,何祥美成功处置10多次险情。凭借过硬的素质和技术,何祥美试飞某飞行器成功并当上教员。喜欢挑战的何祥美又给自己找到了新目标——潜水。潜海是一项高难度、高风险课目,稍有不慎,水压便会对人产生致命伤害。考核时,何祥美第一个跳入冰冷的海水。他1米1米慢慢地下潜,每下潜2米都会进行一段时间抗压。等他上岸时才发现,只有他一个人完成了10米海底下潜的训练任务。
业务精熟,不忘理论学习。刚到部队时,何祥美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但他见缝插针看书学习,所有的节假日都有效利用起来,经过3年艰苦努力,他通过全军法律专业自学考试的全部15门课程,拿到大专文凭。从农家子弟到具备特种爆破、深海潜水、伞机降等30多种作战本领的军事尖子,从普通一兵到“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南京军区战士何祥美,用青春、热血和忠诚,把自己的军旅生涯书写得既精彩又壮美。
9、最美洗脚妹——刘丽 【获奖名片】姐姐
【颁奖词】为什么是她,一个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惫的肩膀。是内心的善良,让她身上有圣洁的光芒。她剪去长发,在风雨里长成南国高大的木棉,红硕的花朵,不是叹息,是不灭的火炬。【人物介绍】
刘丽,29岁,来自安徽颍上县的农村姑娘。
刘丽有五个兄弟姐妹,因家境贫寒,14岁那年,还在念初中就辍学了,她要外出打工,挣钱为弟弟妹妹交学费、贴补家用。她先后到湖北、江苏等地打工,做过服务员,当过保姆。2000年至今,刘丽一直在厦门一家足浴城当“洗脚妹”,月薪2000-3000元,曾被老家的人误会。然而,让身边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为了“生计”打拼的刘丽,把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大部分积蓄都捐助给了那些贫困学生,她自己却仍然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据厦门同安区妇联透露,从2006年起,刘丽通过厦门市妇联在同安一些中小学校展开一对一资助,资助人数也从最初的7个至10个,到现在固定的37个。她把赚来的钱几乎都资助了贫困学生,还号召数百位好心人加入她的爱心团队。虽然有人说她“傻”,但更多人认为---她是中国最美的洗脚妹。
10、警界保尔——孙炎明 【获奖名片】活着
【颁奖词】重犯监室年年平安,而自己的生命还要经历更多风险。他抖擞精神,让阳光驱散铁窗里的冰冷,他用微笑诠释着什么是工作,用坚强提示着什么是生活。人生都有同样的终点,他比我们有更多坦然。【人物介绍】
孙炎明,男,1962年10月出生,浙江省东阳市看守所任监管民警。
从警28年来,孙炎明同志立足本职,恪尽职守,教育挽救了一大批失足人员。2004年被查出患脑癌,6年来三次作手术,与死神擦肩而过。但是他始终保持快乐向上的心态,与病魔抗争,并坚持战斗在公安基层一线。
“只要我在岗一天,就要干好一天的工作,监所安全我才心安。”孙炎明说。9年来,孙炎明分管和协管的监室从未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他分管的两个监室在所里保持着两个最好:在押人员秩序最好,教育改造效果最好。
2008年,孙炎明所在的看守所住进一位死刑犯,情绪暴躁,屡次闹事。孙炎明仔细问案情、看卷宗,主动要求将叶某调到自己负责管理的监室。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工作,犯人平复下来,并认识到自己的罪行。被执行死刑的那天,犯人要求见孙炎明最后一面。他说:“孙管教,这些日子给你添麻烦了。谢谢你,你的恩情来生再报。”
“我的生命延续一天,就要把工作干好一天!我的工作对象是一个特殊群体,能在有生之年,多挽救几个误入歧途的人,是我最大的心愿”――摘自孙炎明语录6年前,他被确诊患上脑癌,先后动过三次大手术„„可每当身体稍好一些,他就主动要求上岗工作,被同事们尊敬地称为警界的“保尔柯察金”。他的事迹传开后,在各界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特别奖:
1、海地地震遇难8名中国维和人员
2、K165次列车乘务组
3、中国志愿者 事迹:
1、海地地震遇难8名中国维和人员 北京时间1月13日5时53分,海地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此次地震共造成近20万人丧生,其中包括8名中国维和人员遇难:朱晓平,男,汉族,48岁,公安部装备财务局局长; 郭宝山,男,满族,60岁,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副局长; 王树林,男,汉族,58岁,公安部装备财务局调研员; 李晓明,男,汉族,35岁,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干部;
赵化宇,男,汉族,38岁,公安部警务保障局副处长,驻海地民事警察队长; 李 钦,男,汉族,47岁,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参谋长,驻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政委;
钟荐勤,男,汉族,35岁,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宣传处干事,驻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宣传官;
和志虹,女,纳西族,35岁,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昆明边防检查站教导员,驻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联络官。
据了解,此次地震震中位于海地首都太子港西部约15公里处,震源深度约为8公里。而中国第八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的驻地就在太子港。
海地时间1月12日下午13时40分左右,朱晓平一行降落在海地首都太子港机场。他们一刻也没有休息,随即赶去中国维和警察营地,看望维和队员。然后,又赶赴联海楼与联合国官员商谈。
16时53分,灾难降临。“维和英雄,浩气长存”。2010年1月19日,公安部政治部正式批准在海地地震中不幸遇难的8名中国维和警察为烈士。1月20日上午9时,公安部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为8位遇难维和人员举行共和国公安维和英烈遗体告别仪式。
2、K165次列车乘务组
2010年8月19日15时15分,西安开往昆明的K165次旅客列车运行至宝成线德阳至广汉间,洪水致使石亭江大桥5、6号桥墩倒塌,7号桥墩倾斜,造成列车机后5-17位车辆脱线,1318名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严重威胁。危急时刻,K165次列车司机果断采取紧急制动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列车停稳;K165次列车乘务组临危不乱,迅速组织旅客有序撤离,在15分钟内把所有旅客安全转移,随后列车15、16号车厢坠入江中。此次事故中,旅客和铁路职工无一人伤亡,创造了抢险救援的奇迹。
铁道部授予西安铁路局西安客运段K165次列车第二乘务组“抗洪抢险勇救旅客英雄列车”荣誉称号,给予记大功一次,同时授予火车头奖杯。
3、中国志愿者 世博会,亚运会都有你们忙碌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