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余华《活着》的生命观及“活着”的现实意义(最终五篇)

时间:2019-05-13 04:53: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余华《活着》的生命观及“活着”的现实意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余华《活着》的生命观及“活着”的现实意义》。

第一篇:浅谈余华《活着》的生命观及“活着”的现实意义

内容提要

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是一部用死亡讲述活着、以死亡肯定生命意义的故事,旨在使人勇敢地面对生与死的挑战。作者以冷峻而貌似“残忍”的笔触向我们讲述了福贵一家人的苦难史与主人公福贵命运多舛的一生:从大富大贵到穷困潦倒,从饱尝生活艰辛到身不由己卷入战争洪流,从接受他的亲人一个个走在他的前头到最后与一头叫做“福贵”的老牛在阳光下回忆生活。在厄运弥漫、磨难接踵而至的日子里,与福贵相关的人相继谢幕,唯有福贵在唱着主角之歌,始终乐观生活,超然面世,生命的张力在这里得以充分体现,从而绽放出永不凋落的生命之花。《活着》虽然接二连三地发生死亡,但作者不再沉溺于死亡的阴影中不能自拔,而将目光转向探求“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生命无常中人们彼此关爱相携,使人感受了生命的意义。[1]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2]‘活着’是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活着》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我们中国人这几十年是如何熬过来的”。[3] 本文试以《活着》为研究对象,探析《活着》的生命观与“活着”的现实意义。关键词:余华;活着;生命观;忍耐;现实意义 绪论

人,作为自然界生命的主体,其物质、精神生活、价值观也随着历史的更迭而发生变化。摆在人们面前一个最普通也最原始的话题变得日益突出了,即我们应该抱着什么心态活着,怎样活着才更有意义?余华的《活着》将触角探伸到一个特定的年代和特定的历史氛围,将全部的不幸集中浓缩于主人公福贵一家身上,把对人生的痛苦加以延伸与夸张,将中国人的生存状态,既真实可信又辛酸冷酷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作者笔下,福贵不单单是福贵了,而是那个年代老百姓的缩影。作者有意淡化了“解放战争、土地改革、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背景,转而向我们讲述普通老百姓如何在悲惨的生活遭遇下,努力挣扎着生存,好好活着。在《活着》这本生命字典里,我们看到了“败落”、“离别”、“疾病”、“痛苦”、“死亡”,同时也看到了“接受”、“珍惜”、“改变”、“忍耐”、“活着”。第一章《活着》的生命观 《活着》的生命观,也可以说是主人公福贵及其他人的生命观。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变化,每次变化,都向着更为积极的一面发展。在生与死的强烈反差中,福贵选择了忍耐与接受,再大的苦难来临,福贵也能将它消解于自己的忍耐之中。在他那漫长的回忆中,每一次亲情的凸现,都使他备受感动;接二连三的丧亲之痛并没有击垮福贵,反而激发了福贵对活着的希望,使他越来越坚强。我们不禁要感叹:能活着,确实不易。

一、吃喝嫖赌、浪荡堕落——“潇洒”地活着

年轻时的福贵,似乎与他的名字相吻合。用纨绔子弟、浪荡公子形容他,再形象不过了。上私塾时,他从来都是骑在雇工长根的身上。私塾先生叫他念《千字文》,他却玩世不恭地说:“好好听着,爹给你念一段。”[4]不怪先生对他爹说:“你家少爷长大了准能当个二流子。”[5]正像福贵自己说的:“这个嫖和赌,就像是胳膊和肩膀连在一起,怎么都分不开。”[6]媳妇家珍正怀着孕,却还成天钻在妓院里,骑着那个胖妓女故意经过他老丈人的米行。其实,他也想光宗耀祖,把他爹年轻时输掉的那一百多亩地给赢回来,于是一夜夜嗜赌成瘾,赌输了,就偷母亲和妻子的首饰。殊不知一切都是龙二设的圈套。家珍执着的挽救、牌局的屡战屡败并没有让福贵心猿意马,家中仅剩的一百多亩地也一去不复返了。从前的福贵“颐指气使、嗜赌成性、沾花惹草、以挥霍为能事”,“潇洒”地活着,最后却将自己的富足之家弄得倾家荡产。他又是一个乐知天命的人,没有太多的理想抱负,只想过个安稳日子。用他年老时的话说:“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7]

二、败了家产、气死爹爹——愧疚而警醒地活着

自此,败家子福贵的一生便与“福”和“贵”无缘了。赌输了的他走到岳父米行的时候,已没了当初的嚣张气焰。他想到拿裤带吊死,但这种想法马上又消失了,他只是想找个法子与自己赌气。尽管父亲嘴里骂着孽子,还是把地、房子抵押出去,换做铜钱让福贵挑着去还债,他想要福贵珍惜这来之不易挣来的钱。父亲说:“从前徐家的老祖宗不过是养了一只小鸡,鸡养大后变成了鹅,鹅养大后变成了羊,再把羊养大,羊就变成了牛;到了我手里,牛变成了羊,羊又变成了鹅,传到你这里,鹅变成了鸡,现在是鸡也没了。”[8]最后,父亲一夜衰老,从粪缸上摔了下来,郁愤而故。这是全家人第一次经历家财散尽与亲人离去的悲恸。这个打击如当头棒喝,亦如一瓢冷水,使福贵清醒过来。母亲宽慰他说:“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9]这时的他悔恨与愧疚交织,决定重新做人,更懂得了心疼自己的亲人。父亲死后十天,岳父在锣鼓喧天的日子里像娶亲嫁女一样把家珍接走了。面对家珍的离去、年迈的母亲、懂事乖巧的凤霞,他觉得自己不能像从前那样过日子了,他得养活娘和凤霞。从前高昂的头现在也不得不低了下来,他成了龙二的佃户,穿上了粗衣褴衫,拿起了平日拎不起的农具,租种自家原来的田地,开始了他的农民生涯。现在的日子每天过的又苦又累,心里反倒踏实了。

虽然经历了从高峰跌落低谷般的人生重创,甚至被逼到生存的边缘,福贵却获得了一种极度的精神震撼和道德警醒,慢慢地改变了自己玩世不恭的个性,并意识到生命存在的责任和意义。

三、为了家人,死也要活着——“苟且”而朴素地活着 母亲身体越发不如从前了,福贵带着家珍从娘家带来的仅有的两个银元去找郎中给母亲看病,却因与一个家丁的纠缠被国民党抓了当壮丁,他是带着遗憾和牵挂离开的。战场上,他遇到了一个叫老全的老兵和一个叫春生的娃娃兵,在食不果腹与硝烟流弹乱飞的寒冬里,他们三个开始相依为命了。老全传授经验说:“老子大小也打过几十次仗了,每次我都对自己说:‘老子死也要活着。’子弹从我身上什么地方都擦过,就是没伤着我。春生,只要想着自己不死,就死不了。”[10]然而,两个丝毫没有经验的年轻人活了下来,这个拼命想活下去的老全,却被一颗流弹击中了。老全的死,是因为没有经常的侥幸,福贵和春生的活着,仿佛因为老全那句“老子死也要活着”,也因为福贵心中惦记的那一家老小,尤其是走时已垂危的母亲。福贵和春生被解放军俘虏了,福贵终因抑制不住思乡的心切,放弃了打仗革命,选择带着盘缠回家。

在经历了被抓为壮丁历时数年的死里逃生之后,他似乎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活着的不易和家庭的温暖,胸怀、眼光、精神开始变得宽广起来。因此,此时“苟且”地活着,是褒义地活着。

四、珍惜生命,尊重生命——为了活着而活着

生活给福贵于打击、磨难,他却选择了忍耐,埋葬了原来的自我,塑造了一个新的自己,选择直面人生,好好活着。让我们对这个困境中苦苦求存的小人物产生了共鸣。其后的日子里,厄运的脚步一直追随着他,残忍地夺走了每一个与他有关的人的生命,让读者一次次经受着心灵的震撼。

辗转两年,福贵跟着解放军过了长江,终于回到了家。此时已物是人非了,母亲早已故去,女儿凤霞也在一次高烧后成了聋哑人。靠赌博发了财的龙二拥有了福贵的田产,成了大地主,风光了几年之后,却在土改中被毙掉,成了福贵的替死鬼,龙二临死前说:“做梦也想不到我会被毙掉。”“福贵,我是替你去死啊。”这时的福贵发出了阿Q似的自嘲:要不是当初我爹和我是两个败家子,没准被毙掉的就是我了,我想自己是该死却没死,我从战场上捡了一条命回来,到了家龙二又成了我的替死鬼,我家的祖坟埋对了地方。这一段内心独白,表现了命运的不可预知性。“塞翁失马,因祸得福。”惊魂未定的福贵说:“这下可要好好活了。”家珍则说:“我也不想要什么福分,只要求每年都给你做一双新鞋。”用余华的话说,活着是生命的唯一要求。[11]县长的老婆生孩子需要输血,有庆的积极献血被一个不负责任的大夫漠视和不尊重,终因抽血过量致死,而县长就是春生。说到有庆,内心总生起一种怜爱和心疼。重视亲情保护姐姐的有庆、为家庭分担重担的有庆、风雨无阻割草喂羊的有庆,舍不得穿鞋光脚来回奔跑在乡间小路上的有庆,饱含爱心护羊心切的有庆„„这样一个洋溢着无限活力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了。在战场上打来打去没被打死的春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列为打到对象,受尽了批斗之苦,“福贵,我不想死,我想每天都看到你们。”家珍说:“春生,你要活着”,福贵说:“你千万别死,死人都还想活过来,你一个大活人可不能去死。你要答应我好好活着。”[12]经不住迫害的他终于悬梁自尽,了结了自己的一生。春生和福贵恰是某种程度的互补,很好地阐释了道家的“祸福相倚”。几年后,又聋又哑的凤霞嫁了了偏头却善良老实的二喜,却在生下孩子苦根后大出血而死;两个孩子去后,家珍也撒手人寰,二喜在一次事故中工伤惨死,福贵唯一的外孙苦根也因豆子吃多撑死了。最后,与那头叫福贵的老牛相依为命了却残年。

生或死的选择不是没有出现在福贵面前过,他比别人更有死的理由,但他最终选择了活着。正像电影《芙蓉镇》里的台词说的那样:“活着,一定要活着,像牲口一样活着!”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第二章对“活着”的再认识——活着的现实意义

芸芸众生,人无非分为三种:一种是为了生存而活着的人,一种是为了生活而活着的人,一种是放弃自己生命的人。前两种人,都有他们活着的意义与价值,而最后一种人,在他的生命结束的一瞬间,生命的意义亦随之结束了。

一、活着,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为了生存而活着,是对生命最简单朴素的要求。仅仅是为了能保存生命,在社会中维系着最简单的衣食住行的生活方式。像是盖楼修桥的外包工、走街串巷的小贩、流浪街头的乞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们仅仅为了能吃口饱饭、穿件暖衣、有个容身之所,就要付出比常人更为辛勤的劳动,甚至生活的境遇远不如那么幸福。为了生活而活着的标准则高于为了生存而活着。他们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生活存在,他们有更为远大而美好的理想与抱负,想要拥有更优越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为了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充盈而努力拼搏。然而,在没有学会生存之前,我们没有权利去选择如何生活,人首先要学会如何生存而后才能选择如何更好地生活。让我们看看这些人是怎么看待生命的。——难者说:我要活着,活着就有希望

5·12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十万人的伤亡,让全世界的人看到了中国人的力量,那些在废墟中坚强活着的生命更是牵动着所有中国人的心。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们不停的挑战着人类生命的极限,“活着”的信念让我们对生命产生了敬畏。一些幸存者们在被掩埋五六天后仍然有力气说话,自己爬出废墟,甚至有一位50岁男子在废墟中喝尿吃纸坚持了108个小时终获救,他的经历再次让我们看到了奇迹真的可以在灾难面前、在救援人员永不放弃的信念中发生。汶川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让我们不禁感慨生命的顽强。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让我们感动的正是这些勇士,每一个灾区的人都是勇士,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士。8.0级地震我们都经历过了,还有什么能打垮我们呢?只要活着,比什么都强。——残者说,我要活着,还要活得有意义

张海迪,一个影响了几代人成长的人,她身残志坚的事迹告诉了我们人,不仅要活着,还要活得有意义。

5岁的张海迪患上了脊髓血管瘤。5年中做了3次大手术,脊椎板被摘去 6 块,最后高位截瘫。“曾有医生嘱咐过我的父母,如果我要是得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或者是褥疮,我会因为感染而死去。可我依然活着,我的生命力一次次粉碎了医生的预言。”15岁的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到一个小山村,开始了农村生活。她主动到学校教唱歌,帮助学生组织自学小组,给学生理发、钉扣子、补衣服;看到老百姓因缺医少药带来的痛苦,萌生了学习医术的念头。用零用钱买来了医学书籍和器械,还在自己的身上体会针感。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掌握了一定的医术,十几年里,为群众治病达1万多人次。作为一名待业青年,张海迪也曾有过自卑感。她想为社会做点事,可就是没有一个单位要她。她曾想到过自杀,但当想到了乡亲们,想到了自己曾经战胜过懦弱和病残,便挣扎着爬起来喊救命。经过抢救,张海迪终于苏醒过来,惭愧地对大家说:“我错了,从今以后我要勇敢地生活下去。死,也要在大笑中死去。”张海迪还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攻读了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3]张海迪曾经说过:“人就得有勇气与生活中的不幸抗争。人的一生总会有坎坷,就看你以怎样的心态去对待”,“今天,我还是不断鼓励自己好好活着,还是装得像没有病、没有残疾一样,我让自己忘掉不幸和痛苦,虽然很痛苦,但我知道,活着就是一种忍耐,必须有耐心地活着,耐心地做好每一件事”,“我一直努力做一个真正坚强乐观的人,做一个让别人喜欢的人。因为我只有这一次活着的机会,因为我死后再也不能复生了,所以,有一次活着的机会就要好好地活着”,“我有时候也幻想———假如还能再活一回多好!哪怕受更多痛苦,但毕竟是活着啊!”[14]每当我感慨人类这些辉煌成就的时候,我常常被一个问题困扰,人类的生命是完美无缺的吗?当人们尽情展现人类壮丽的生命的时候,又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人类生命并非完美无缺,事实上,健全与残缺一起,才构成了人类生命的全部。[15]活着就要创造,就要探索,即使肢体已经残疾,思想的火花也绝不停止迸发。这就是生命,这也是许多诗人和艺术家在他们的作品里还没有表现出来的生命的美丽。[16] ——穷者说,我要活着,只有死去的人才没有希望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一个富翁,他要捐钱给那些对生活完全失去希望的人。他理所当然地认为乞丐是没有希望的,但当他递钱给乞丐并说明原因后,却遭到了乞丐的断然拒绝。乞丐忿忿说:“只有死去的人才没有希望!”“ 只有死去的人才没有希望!”言下之意就是说,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有希望,希望存在于每一个活着的人心中。希望从来就不曾把我们遗弃。——败者说,我要活着,善败者不亡 春秋末年,吴王派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得大败,吴王临死前嘱咐儿子夫差要替他报仇。两年后,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勾践无路可走,准备自杀。谋臣文种劝勾践以西施和珍宝贿赂伯喜否来说服夫差释放勾践。夫差听信谗言,答应了越国的投降。吴国撤兵后,勾践到吴国伺候吴王,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三年后,他们被释放回国了。回国后的勾践“冬常抱冰,夏还握火。愁心苦志,悬胆于户,出入尝之,不绝于口。中夜潜泣,泣而复啸”(《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以激励自己不忘复兴大事。正所谓:“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他忍辱负重、发愤图强,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终以三万雄兵吞灭了吴国,成就了伟业一洗前耻。卧薪尝胆的故事告诉我们,当下的任务就是为了生存而活着,这也是他忍辱负重的“活着”的人生哲学,也正是这样的生命观给予了他成功的希望。

1976年,在经历了连续两届错失奥运会金牌的重创下,日本马拉松选手圆古幸吉选择了自杀,结束了自己年仅28岁的生命。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亚洲飞人刘翔因跟腱部位疼痛难忍,在第二次起跑的瞬间,在万众瞩目的时候,毅然选择离开跑道,退出比赛,此举动全世界都为之唏嘘,愕然不已,但刘翔的最后选择是明智、理性、成熟的,不以一时的成败论人生,懂得能屈能伸,知道何时应暂行隐退,何时见机发力,一跃而起,亮剑出击。勾践和刘翔曾经失败俨然是一种成功。

二、放弃活着,是一种病态

21世纪的今天,全世界绝大部分的国家已经没有了硝烟和战争,完成了从野蛮搏杀到文明进步的时代蜕变。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整个社会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很多事物也呈现出了两极化的倾向——利与弊,更导致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诸如暴力、压力等不积极的因素几乎是与学业不理想、就业不顺利、婚姻不幸福、人际交往淡漠等是同时出现的。这是人们便普遍处于紧张和迷惘的境地之中。这样社会环境和生活状态,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一些人身心发展,价值观的无所适从带来了方向感的模糊。于是,在这些人的身上便呈现一种不健康的行为取向——不珍爱生命,不尊重生命。而这些人群并不仅仅是那些已然生存不下去的人,恰恰相反,有些人的生活正是那些生存不下去的人所渴望不可及的,他们拥有着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是心理承受能力却非常差,现实生活与他们理想中的生活有着强烈的反差,以至于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和方向。“一个活生生、具有相当价值的性灵,比伟大的艺术品还可贵。”罗曼罗兰这样说。拉封丹曾说:“死亡能够消除一切不幸,可是我们一旦来到尘世,就宁肯逗留下去。苦难强与死亡——这是常人的哲学。”[17]是啊,还有什么比生命更珍贵呢?也许每天都有很多鲜活的生命无力承受生命之重,选择了放弃生命。我不禁想说:关注生命、珍爱生命的教育课是刻不容缓的了!而尤以儿童的生命教育最为重要。因为,这种病态行为正日益影响着孩子,朝着低龄化方向发展。孩子相比成人,更具有不稳定性,做出偏激的行为。当然,生命教育并不简单,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见效的,更不是简单地重复生命的生理知识,而是让人们在生活体验中感悟生命的重要性,获取善待生命的真谛。结论

余华在韩文版自序中这样写到:我知道,《活着》所讲述的远不止这些。文学就是这样,它讲述了作家意识到的事物,同时也讲述了作家所没有意识到的,读者就是这时候站出来发言的。古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对“活着”的理解也就不同,所以《活着》传达的不是一种人生准则,也不是一个完美的范本,重要的是它从某个角度映照出现代人的迷失,教会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应如何自处,以怎样的一个态度去审视生活,从而为现代人对生命的理解指明了方向。《活着》并没有沉沦于死亡本身的悲观颓废,而是努力尝试着对死亡的超越,尝试着在死亡对生存的毁灭和生存界域的限制中捍卫生存意识。[18]《活着》是作者对生命的一种文学阐释,也是解决人生存困境的一种尝试。意在劝导人们:死亡远非生命的一种苦难,而是人类存在的一种基本境遇。中国无疑是一个重生的国度。儒学太祖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拒绝回答弟子对死亡的询问与探讨。所有这些言论无非都是想表明人应该怎样摆脱死亡的困扰而达到旷世的永恒。[19]当今社会讨论“活着”这个话题确实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也对指导我们各种价值观有很大的帮助。中国有句古话:蝼蚁尚且偷生,而况人乎?仿佛“活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活着”二字再次唤醒了我们对生命的重新审视。轻言生命是弱者的选择。生活中我们可以不选择做强者,但一定不可以做弱者!人无论如何都逃不脱既定的生命模式,活着是一切信念的源动力,即使生活是悲惨的,命运是残酷的,也应鼓足勇气、拼足力量熬过去,直至寿终正寝的那一刻。

西方有这样一句话:对于生命,如果你不战胜它,就去附和它。如果你无法超越生命,那么就热爱生命吧。想想那些为了生存而生活的人,想想那些劫后余生的人,想想那些身体不如我们健全的人,想想那些生活不如我们富足的人,他们都在努力过好每一天,那么我们呢? 参考书目及注释

[1] 张景超马伟业于文秀,《新时期小说研究》,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第159页 [2][3][4][5][6][7][8][9][10][12] 余华,《活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第3页(中文版自序),第4、5页(韩文版自序),第8页,第8页,第9页,第191页,第29页,第33页,第60页,第164、165页 [11] 王玮,《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1998 [13] 大众日报,英雄张海迪:挑战残酷的命运,新华网,2008 [14] 张海迪,《活着就是一种忍耐》,维普资讯网,2008 [15][16] 张海迪,《生命的追问》,作家出版社,2003,第256页,第259页 [17] 恩莱特,《人的末日》,上海文化出版社,1988,第18页

第二篇:余华《活着》的现实意义

在这个无比缤纷的世界里,有什么值得我们生存及快乐的活下去?

读完余华先生的名作《活着》后,这样的问题立即在强大的精神血液中游刃而解。余先生以回忆的口吻描述了近代中国农民平常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其巧妙的小说写作方法,犹如电视剧广告式的巧妙穿插都为小说带来不少色泽,内容更是关注了当时也是现在越来越被多数人忽视的农民群体。那么,农民的命运到底如何?就象作者说的那样,“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显然,余先生费劲了心思来探索中国农民的命运,点燃他们面对苦难生活的勇气。仅有这点,小说就已扎根于高层次的文学花园。因为基于人道主义、以人为本的全球哲学意识下,关心基层人群的疼痛、喜乐、忧愁、隐忍、寻觅等要远远高于奢侈生活的群体。

在一个已经有了结果的生活状态下,或许我们认为活着就压根毫无意义,就象一场足球赛,前九十分钟已被对手踢进八个球了,除了奇迹再也无法挽回即将涣散的局面。然而小说的主人公徐富贵却不认同,反而更沉醉于朴实生活中的快乐。面对陌生人,内心没有丁点虚伪,太多的压力也让他回归到自然的状态,变得诚实、素朴、愚钝的最典型中国农民的形象。我们且不多议中国农民命运究竟如何,只是肤浅的、一个普通农民能够在心灵遭受到极大创伤后还能为着理想发奋图强,在巨大的苦难下生活继续“活着”,足以证明小说的文学精神魅力,激扬着生命中最震撼的基因。

文学到底是什么?巴金先生曾这样定义: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中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1)生存在今天日益竞争的社会里,或许还有很多象小说主人公徐富贵那样遇到过很多令人难以想象的苦难的人。经历过生死浩劫后难免会问为什么要活着抑或生活到底带给了我们什么。徐富贵父亲临死前说“徐家的老祖宗不过养了一只小鸡,鸡养大后变成了鹅,鹅养大后变成了羊,再把羊养大了,养就变成了牛,我们徐家就是这样发起来的”,他在经受种种折磨后重新定量生活俨然把父亲的遗言作为这生最大理想继续生存下去,一生地追求也只不过是买只牛而已,小说的结尾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的理想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微妙,但就是这小小的要求让他在困顿中没有绝望甚至没有选择自杀或者放弃。也许这就是余先生所要表达的意思之一,即有希望抑或有理想的生活永远是乐此不彼的幸福,作者反复的烘染,启发正在萌芽悲观因子的人们,也让这本书变得富有哲学思想。

余先生的《活着》利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改变了许多遭受过或正处于苦难的人的生活信念,让他们重新定量生活态度,激励着他们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尤其对青少年的成长起了难以估计的作用,这也是这部小说的最大现实意义。再者,仅凭小说名字“活着”,就足以震撼心灵,从《老人与海》、《钢铁时代》再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众多世界名作里,哪个名字没有强悍的穿透力?诚然,这本书凝聚了余先生大量的心血,小说处处无不显示出常人生命中最桀骜不驯的灵魂撕叫,反诘着生命与灵魂的虚弱鸿沟,进而展出人性的美丽。

也许这就是这部作品的成功之处。

注:巴金,《创作回忆录》[m]香港:香港三联出版社,1981年。

第三篇:浅析余华《活着》

像福贵那样《活着》

——浅析余华《活着》

人们纷纷在这个叫做活着的故事里一一死去。

作为一个冷酷的作者,余华不动声色地让我们跟随他的冰冷笔调,目睹少爷福贵的荒诞、破产和艰难;继而又假惺惺地给我们一点点美好的希望,让有庆得到长跑第一名,让凤霞嫁了人怀了孩子,让某些时刻有了温情脉脉,有了简陋的欢乐。然而就在我们以为噩梦不再萦绕他们的时候,余华丝毫没有犹疑,他铁青着脸让自己的角色们迅速以各种方式死去,毫无征兆,近乎残忍。只留下我们错愕当场。

我承认那天深夜点了灯读它的某个瞬间老泪纵横。

有庆是第一个突然死去的。

“有庆不会在这条路上跑来了。”他的母亲说。大多数人应该在这个时候心痛不已。贫苦艰难的生活,福贵简单而粗暴的教育方式,都不曾让有庆对生活丧失希望。他热爱他的两只小羊,为了割草和上学每天来回奔命。所以当他在父亲眼前拿了长跑第一名的时候,我们都天真地以为悲剧该结束了,事情在慢慢好起来,于是有了一点淡淡的喜乐。

可是我们怎么知道他会猝然死去。就像今天我们知道的许多社会底层的人们一样,有庆的死冤枉而荒谬。由于血型不幸与临盆的县长夫人相同,他竟是因为抽血过多而夭亡的。

“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

一切就像一个巨大的诅咒。女儿,妻子,女婿,外孙,最后福贵只剩下自己。和一头也叫做福贵的老牛。

因为远离那些动荡的年月,因为并未真正有过艰难和困顿,这个故事让年青的我们不禁有些战栗。薄薄的十二万字,笼罩着“欲哭无泪的压抑”。只是阖上书本之时,内心似乎多了一些超越世俗欲望和纷争的平静。现实生活的无情与残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宽广;而活着,纵使要担当诸多难以承纳的苦痛,但是依然要坚忍,顽强。这应当便是生命的力量罢。

余华这么说他写作的缘起——

“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所以在那些悲伤的情节之间,福贵仍然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述说苦难的时候,眼睛里流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伤,还是欣慰。

正如你终于会明白,无论现时我们经历的是措手不及的幸福喜悦,抑或是无可告人的艰辛苦难,只要继续活着,它们中的大多数细节和感受都将被我们和时间一一遗忘,只留下苍白的结果。那个结果对现时的我们毫发无伤。告诉我,谁还在不堪着高考的煎熬,失恋的痛苦,或者某个伤疤最初的鲜血淋漓?

——我仿佛已经看到许多问号:这样,我们的生存还有什么意义?

嗯,就像那谁说的,企图探究活着的意义注定只能成为一个笑话。人只是一种存在,它与天地万物一样并无意义。

呵,我们也许只需要像福贵那样活着,像那头老牛那样活着。

尽管有些苍凉的意味。

第四篇:余华《活着》的生命意识浅析

浅析余华《活着》的生命意识

摘 要:余华的《活着》为我们上演了一幕幕死亡与苦难的悲情剧,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没有太过的悲悯情愫,却如泣如诉地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公子哥如何由浪荡子民到下层贫民的坎坷人生。接踵而至的亲人的死亡无疑带给主人公福贵极大的失落,痛楚和遗恨,但主人公最后仍能安适地活着。是什么让一个普通甚至平凡的的中国农民在经历了大风大浪后仍能平淡地去面对?是怎样的生命意识让他如此平静地对待生死?又是什么激发着他对生的希望呢?通过作品,我们看到人与命运的不可抗争性,死亡重击的考验让生命更为丰厚,坚韧,亲情的救赎与感化,以及中国农民身上所特有的忍耐力,让福贵复杂多变的人生单纯到只是为“活着而活着”,或许人生的旅途有太多的不公,但福贵用自己独特的语言阐释了生命的真谛,不管尊贵或者卑贱,不管舒适或者痛苦,只要活着就是最大幸福。

关键词 :余华 ;《活着》;人生观 ;生命意识

八十年代中期,余华作为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作家崛起于文坛,1992年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成为他创作成熟期的一部力作,也是其创作风格的一个分水岭。作品中的“我”是一个搜集民歌的年轻人,听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讲述自己一生的经历,主人公徐福贵曾是地主家的浪荡少爷,因好赌输光了家产,气死了固执的父亲,母亲重病,福贵进城请医,被国民党抓了壮丁,两年后,他回家时母亲早已病死,医生为了救县长的女人,抽死了儿子有庆,女儿凤霞聋哑,好不容易风光出嫁,一年后却死于难产,妻子家珍亡故于困扰她多年的软骨病,女婿二喜死于搬运时的一次意外事故,外孙苦根又在吃豆子时撑死,直到后来,福贵只得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面对一次接一次的变故与死亡,作品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呐喊与彷徨,也没有太多的埋怨与控诉,只是用平淡的笔墨让人们在死亡的伴随下完成了一次生命意识的哲学追问。所谓的生命意识是人在各种社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本能的生存、死亡意识。对生命个体而言,生命的最大的威胁是来自死亡,但由于“死亡本身的不可经验性,人类对死亡的全部知识,都建立在对他人死亡的现象感知上”①。因此,死亡恐惧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他人死亡现象的感知上,是某种程度上的一种自我恐怖性想象。在这种情况下,生命意识对大多数人而言意味着如何对待现实生命本身,如何看待生命本身的价值。在这部作品中主人公徐福贵用“死也要活着”的生命理念来面对一个又一个致命的打击,在这里作品剥夺了生命的表象,以一种生命存在的意义和精神展示出作者对生命意义的叩问。主人公福贵面对种种不幸,仍然表现出坚韧和乐观的生命态度,使读者对于生命生出由衷的敬意,他并不是一个伟人,福贵年轻时吃喝嫖赌,气死了父亲,上学时辱骂私塾先生,不思进取,战场上不想当逃兵,不思报效国家社稷,他没有崇高的理想,也没有高尚的情操,但他直面现实和人生的勇气使他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他只是凭着人的“本心”真实地活着,这一切让人禁不住想去探究福贵到底是凭借什么样的力量来抚平心灵上的创伤,并浑然安适地活着。

一、超越于生死之上的人生观

如同在沼泽地中前行,你永远不知道下刻会经历怎样的风险,福贵的一生就是行走在沼泽地中,充满着无限的艰辛和挑战。

作为一个纨绔子弟年轻时的福贵曾在女人的胸脯上寻找快乐,在她们的肩上招摇过市,风光无限,在赌场上体味生命的刺激和冒险,然而当这一切都如海市蜃楼般轰然倒塌之后,他终于明白自己为所欲为的沉重代价。当得知赌场的黑暗后,他没有怨天尤人,当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后,他也没有任何埋怨,当大革命中,龙二被枪毙时,他也只是侥幸自己的祖坟埋对了地方。当然,福贵曾经也想光宗耀祖,想救亲朋好友于危难,想给亲人一个舒适安稳的家,但那只是一个梦,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

福贵是一只漂泊在海上的船,命运的风吹动着决定他航向的帆,安排了他的 旅程。他无从抉择,只能以哭的方式笑,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福贵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地过了两年,他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可谓九死一生,对于死亡,福贵见多了。可真正的让福贵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是老全,可以说老全是福贵的启蒙老师,因为老全说“死也要活着”“只要想着自己不死,那就死不了”,可是死神还是带走了老全,在“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战场中让福贵看到没有人是能和命运抗争的。

接下来龙二的死给福贵上了关于生死的第二课,毙掉龙二后,福贵是这样想的:“我在战场上捡了条命回来,到了龙二这里又成了我的替死鬼,我家祖坟埋对地方了,我对自己说:‘这下可要好好的活了’。”福贵没有幸灾乐祸,也没有那种报仇雪恨后的痛快,只是在潜意识里安慰自己,告诉自己该如何去对待自己的生命,接下来如何走自己的路。在经历了由富贵到贫穷,由少爷到贫民的转变后,他感受命运,承受苦难,开始懂得“好死不如赖活着”,在目睹和耳闻众多死亡后,死亡对他来说不再多么悲壮,似乎人生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在福贵一家八口中,死了七口。这一长串的死亡,给福贵上了人生的第三课,对于亲人的死,刚开始或许有些伤痛,到家珍,他只是来了句“家珍死的很好”。直到后来他的“眼睛里流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伤还是欣慰。”对于死亡福贵麻木了,也淡定了,当自己的亲人一个接一个离开他后,他没有太过的悲痛,只是遵从命运的安排,和那头老牛一样继续着生命的本质,人的生命的唯一要求就是活着,在这种人生的感受中,他只能接受,因为这就是命运。在命运面前,任何愤怒和反抗都显得异常苍白,所以福贵学会了遵从,遵从命运的安排。他明白生命的真谛只是为“活着而活着”。

不管是老全还是龙二,亦或是家人的死亡,让我们看到,活着甚至比死更要艰难,福贵能够直面神秘的死亡,是他对死的那种淡定。“我的一双儿女都是在生孩子上死的,有庆死在别人生孩子,凤霞死在自己生孩子。”对亲人的这一“生”,一“死”我们看到福贵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惧怕与恐怖,并能用如此平淡的语调面对永别,是对生的遵从和死的淡定的人生观驾驭了他的思维,也是他活下去的第一把钥匙。一把感悟人生,开启生命之舟的钥匙。人与命运的斗争包括两方面一个是制定规则并在规则中生活,尽量减轻命运中的不确定性,另一个是涵养自己的性情,追逐尽可能好的命运。福贵经历了太多的死亡,使他对活着有了最纯粹最本质的理解,那就是淡定地对待死亡,他不可能改变命运,只能去接受命运的安排。

“家里人全是我葬送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死亡是每个人必经的,就看如何面对了。富贵的一生经历了解放战争,土地革命,大跃进,文革与后来的改革。从硝烟弥漫的战场捡条命已属不易,由富贵到贫穷,由年少到年老的磨砺,他淡定了。他知道苦难是无时不在的,也是无法消除的。你不可逾越那些悲伤和疼痛,要学会用坦然的心态对待生命。面对死亡,生命就是一种进攻,不管是曾经的敌人,友人还是自己挚爱的亲人,都一个接一个地陆续离开了这个世界,要接受这些进攻,才能让自己更好的活着,死亡不可能减弱,那么只有自己去学会适应,适应这种死亡后的淡定。

连余华自己也认为“福贵是承受了太多的苦难之后,与苦难已经不可分离了,所以他不需要其他诸如反抗之类的想法,他仅仅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他是我见到的这个世界上对生命最尊重的一个人,他拥有着比别人多很多死去的理由,可是他活着。”当这种遵从成为一种习性,你便会懂得如何去面对生活,如何去接受命运的挑战,直到后来老人用如此平淡的语言为“我”叙述他让人无法理解和接受,甚至近乎荒谬的人生时,才让人认识到正是他对命运的遵从,对生的遵从,让他变得如此淡定,让他体会到为命运而“活着”,不管是龙二不能接受失败地活着,还是春生不能忍受折磨的活着,但在福贵只要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在他的意识理念中“做牛耕田,做狗看家,做和尚化缘,做鸡报晓,做女人织布,哪头牛不耕田?这可是自古就有的道理。”似乎活着已经是一种程序,每个人都在完成这道程序所赋予的任务。他—福贵活着,也必然要接受和经历这道程序,他的这道程序就是接受命运的安排,乐天安命便是最好的遵从。“疾风知劲草”,名为福贵,却无福无贵的一个下层贫民,在狂风暴雨中继续着生命的意义,他这颗小草,低微却不卑微,矮小却不渺小,瘦弱却不薄弱,他懂得随风摇曳,是他活着的最大筹码。

我们可以看到,福贵正是在经历了一次次死亡的过程中历练了他那种超越于生死之上的人生观。对于死亡的淡定就是一种对一切事物理解后的超然,他不可能因为你的伤痛而消失或不复存在,用最淡然的心态去面对生命,正是这种豁达的人生观造就了福贵后来“皇帝招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的一种心灵的自我疗养的生活方式,这或许是他最好的命运归宿,因为我们要“为活着而活着”。

二、苦难的减压阀:忍耐

如果说在荒漠中行走需要足够的耐力,那么福贵的一生就是在荒漠中艰难的前行,每迈进一步,都需要足够的耐力与勇气。

“龙二和春生,他们也只是风光了一阵子,到头来命都没有了”,“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活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一个的死去,我还活着。”虽然有点类似阿Q——以惊人的忍受力忍耐目前的生活状况,并且在精神的自慰中自我陶醉,但正是这种自足自乐的减压方式成为福贵活着的第二把钥匙。那把给灵魂减压的钥匙。这把钥匙让他经受苦难,却仍浑然安适地活着。

福贵式心里秉承着中华民族隐忍求生的精神命脉,不管是阿Q还是单四嫂子,或者闰土,他们这种乐天顺命,知足自乐的生存状态是中国农民几千年形成的精神与性格积淀,是几千年的苦难与贫困磨合出的对命运的消极对抗,面对苦难,知识分子首先想到的是抗争是战斗,而底层民众考虑的则是忍受,是“活着”。在苦难面前,选择消解的轻,拒绝受难的重,这与中国文化的精神根底相连。中国文化推崇“天人合一”,强调人必须与“天”相统一,协调,一致,和睦。但这个“天”在中国的思想传统中显得非常空洞,并没有哪个神圣实在与之相对应,最终“天人合一”就合到“人”那里了。“天”实际上是缺席的。所以李泽厚说中国文化“缺乏足够的冲突,惨厉与崇高,一切都被消解在静观平宁的超越之中。”他还将中国文化命名为“乐感文化”。在“乐感文化”的熏陶下,作为社会最底层的农民福贵,不得不以消解和遗忘来战胜苦难,即忍耐。他没有反抗的筹码,面对苦难,他们只有去容忍,去忍耐命运的折磨,以及它所带来的创伤,农民式的思想意识让他们安于现状地忍耐着。

《活着》也为我们讲述了中国人这几千年是如何熬过来地,活着尽管艰难,福贵他们依然艰难地活着,当他赌输欠债时,父亲在将他痛斥一顿后毅然挺身而出,变卖家产为儿子还债;母亲病重,他带上家里仅有的两块银元进城寻医;为了聪明的儿子上学,他狠下心送走女儿;当面对间接害死其子的春生时,他选择了原谅;为了残疾的女儿能够出嫁,他到处求人。他一次次埋葬了自己的亲人,面对这些沉痛的灾难,余华成功地为福贵找到了一条缓解苦难的有效途径——忍耐,没有血泪的控诉,没有撕心裂肺地尖叫,甚至都没有愤怒,有的只是福贵在生活中磨练出的无边无尽的忍耐包容这一切,以致再大的苦难来临,福贵也能消解于自己的忍耐中,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苦难,他却始终坚信,即使生活是最为悲惨的,即使命运是最为残酷的,自己也是应该鼓足勇气和拼足力量熬过去,直到生命的终结。事实上,余华的最大愿望是想通过《活着》写出类似于美国老黑奴的底层人物,并以此来展示“眼泪的宽广和丰富”,强调“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传达“活着是生命本质的要求”在余华看来人类作为一种生命本质的要求,最简单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活着”的要求,活着原本就是中国人的一种最朴素的生活愿望,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要求,人的理想,抱负,或者金钱,地位等等和生命本身是没有关系的,他仅仅是人的欲望或者理智扩张时的要求而已。人的生命本身是不会有这样的要求的,人的生命的唯一要求就是“活着”,用余华自己的一句话,“‘活着’就是忍耐:面对所有逆境,包括最残酷的。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高兴地,愉快地去尝试克服,度过它。”

当忍耐成为了一种性格,他便理所当然地将苦难作为“活着”的一部分去接受,并因此反而和平乐观起来了。最终也使经历磨难的生命变得无比坚韧,至于这样坚韧地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活着,只是为了活着。就如作者在《活着》的序言中说:“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⑤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福贵用在生活中磨练出的无边无际的忍耐包容一切,以至于再大的苦难来临也将它消解于自己的忍耐之中。

其实只要底层农民不处在一种实在无路可走的境地,“想做奴隶而不可得的境地”,他是不会铤而走险的因为他们不愿也不敢冒着生命丧失的连活着都成为奢望的危险去斗争,这才是长期被政治话语掩盖的民间真实,因为底层民众如此到的精神面貌,才无法去抗争苦难,否定苦难,只能承受苦难。浓重的孤独感和绵绵的回忆总让人难于承受,但正是这种忍耐和承受显示了生命的内在韧性力量。福贵,一个朴素,淳厚的民间生命用自己的生存方式表明:生命的路途中,无论遇到什么,退出是不行的,还得照样认真地活着,在承受与忍耐中才能拥有生命和希望,活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圣经》说“爱是恒久的忍耐”,在福贵这里,恒久的忍耐都化作了爱,苦难加上忍耐,塑造了他宽广,坚韧,温婉的性格,他的生存,甚至不像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结尾那样说的“在苦熬”,对福贵而言,苦难已消失于无形,他的内心有的只是道禅思想中那样面对生活时的超然和平静。

三、生命之望的支撑:亲情

如果说福贵的一生经历了沼泽与荒漠,那么亲情于他就是沼泽中的手杖,荒漠中的驼铃。在恶劣与贫瘠的环境中伴着他。

余华是20世纪90年代异军突起的先锋派小说家之一。他的早期作品以暴力血腥和死亡虚无为显著特征,用以凸现世界的荒诞和人性的丑恶,探索人类生存的某种真实,如《现实一种》;人与人之间难以沟通,相互仇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界缺少亲情,友情,爱情,人生活在恐惧与不安中如《古典爱情》„„九十年代以后,余华对死亡,孤独和苦难这些人类永恒的生存困境依然进行着不倦探索,但他笔下的世界已经不再是那么残醋阴郁,也没有了那么多的愤怒和焦虑,而流露出关爱悲悯的情怀。在《活着》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开始在黑暗中寻找一点生命的灵光和温暖。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作为一个有着独立思想和良知的作家,余华曾说:“我开始意识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这应当是这个浮躁的个人化时代人们普遍缺乏的一种目光,余华就是用这种目光看周围的世界,开始了他文学生涯中重要的转型,为我们敞开了一个新的视野。这也就是他在《活着》为何展示出对人物命运的悲恋慈爱之情。

当祖辈建立的那座华丽的大厦因他的无为而倒塌时,娘只是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家珍当时哭了,她一边替“我”捶背一边说:“只要你以后不赌就好了”;女儿在得知爹生气后,跑来告诉“我”,“爹,你快躲起来,爷爷要来揍你了。”固执的父亲终而只是挺直腰板,变卖家产替“我”这个荡子还债。我们看到,福贵没有因为他的玩世不恭和浪荡不羁被亲人厌恶与埋怨,娘亲把责任转嫁在爹身上,家珍也只是劝“我”回头,可爱的女儿 也维护着她这个不争气的爹。这一切没有理由让福贵放弃与沉沦下去,反而正是这种谅解与宽容成就了活下去的勇气,也让福贵看到自己不该再一味的索取,他应该为爱他的亲人做些什么,而此刻他能做的仅是回头。“浪子回头金不换”,福贵彻底的醒悟了,明白了自己的方向。

⑥ 福贵找到了自己的路,或许前面满布陷阱,或许前方荆棘丛生,也或许平坦宽阔„„不管世事如何,他继续着自己的步子。我们看到福贵的一生确实坎坷不平,骇风巨浪,但在富贵面对与苦难的挑战中,亲人没有遗弃他,更没有抛弃他,他们给了他别样的爱——亲情,让他在那份浓浓的情中自我醒悟,去面对苦难,面对生活的挑战。

母亲在安慰福贵时常说:“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从战场上回来后,家珍对福贵说:“我也不想要什么福分,只求每年都能给你做一双新鞋。”,年老明理的双亲没有放弃他,温婉贤惠的妻子没有嫌弃他,更不用说母亲临死还一直都说着“福贵不会赌钱的。”这种信赖何等让人动容。这些理解与关爱使福贵变了,使他从一个浪子变成一个自食其力,独立自尊的人,也使他成为一个懂得享受爱与奉献爱的人。面对自己至亲的人如此的宽容与谅解,福贵没有理由不醒悟,在温情中他站了起来,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二喜因买不起蚊帐,总是去把蚊子喂饱后才让凤霞睡觉,有几次凤霞进去看他,他就焦急,一把将她抱出去,看他被蚊子咬得到处是红点,“我”也心疼,说“你别这样”,二喜说“我一个人蚊子多咬几口捡不到什么便宜,凤霞可是两个人啊!”质朴而简短的语言表现在苦难面前支撑人们“活着”的是不动声色的情感,夫妻情,父女情,姐弟情等。年轻时福贵富裕但却空虚地生不如死,吃喝嫖赌是他生活的全部,感情世界苍白无色,而战场的福贵九死一生,却为了再见他的娘妻和一双儿女坚强地活着,极度贫困饱受命运打击的福贵,为了他的家,他的亲人的需要而顽强拼搏,那点点滴滴的情感汇成他生命的源泉支撑着福贵在面对苦难时承受并超越死亡的威胁。即便是家人一个个先后去世,那种情感仍根植于福贵记忆深处,生活仍是苦难,但福贵并没有情感的孤寂,情感支撑着他坚强的生存下去,成为他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仅是顺从命运,承受苦难,人生也难免堕入空洞和虚无。个体生命孤 独感永远让人难以承受,好在福贵有他的幸运,他的亲人在世时给予他最深厚的关爱,那份天地间最诚挚,最恒久的爱——亲情。可以说这是上天赐予他最珍贵的一份礼物,也是他为活着而活着的第三把钥匙,这把钥匙是他生命得以继续的终极意义之所在,因为他不仅为自己而活,还有他可亲可爱的亲人们。他活着,便是他们生命的延续。温情可以塑造人,也可以感化人,也只有温情可以使人永不寂寞,因为人总需要一个心灵的归属。福贵是不寂寞的,他有过慈爱的母亲,对他不离不弃的妻子,美丽聪明的女儿,有情有义的女婿,倔强可爱的有庆,还有虽然夭折了却和他相依为命的外孙苦根。福贵和亲人相濡以沫的点点滴滴汇成了永不枯竭的生命源泉,这些让他孤单的生命在温暖的回忆中有所寄托。其实整部作品对死别痛苦的描写笔墨并不多,最主要的就是福贵对昔日的艰难而温馨的生活的深情追忆,我们读到家珍死时显得很安心,她一遍又一遍地说“这辈子也快完了,你对我这么好,我也心满意足了,我为你生了一双儿女,也算报答你了,下辈子我们还要在一起过,”这席话饱含着让人欣慰的情感,虽然福贵曾经在她怀孕期间对她踢打,曾在妓院浪荡,但她对他没有任何怨言,有的只是宽容与包容,所有这些亲情间的温暖不断激发着福贵对生的希望。面对一个个亲人的死亡,那凄惨哀绝的命运已令读者不忍卒读,但他却能开脱自己,从未放弃对生存的希望和对生命的热爱.

个人在历史的长河中犹如沧海一粟,每个人都处于历史的边缘,都必须面对生与死的问题。福贵在经历了太多的不幸与死亡后,并没有绝望于活着的不幸,反而铸就了他的乐天知命,看破生死的人生态度。依旧满怀热情地耕种脚下的土地,他明白人是为生命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而活,在命运面前,任何愤怒和抗争都是苍白无力的,所以福贵学会了包容,学会了接受,学会了忍耐,懂得了生命的真谛之所在,懂得了追求生命,创造生命,实践生命,也懂得去追寻苦难中的希望之光。小说中,把对生活和人生的深切体验,和他对于生死何生命的顽强与亲切领会,以及把辛酸的温情给予那些挣扎在生活底层的人们。作者通过福贵的一生,溢出一种对生命的达观态度,从中感悟生命的韧性和亲情的感召力。小说主人公福贵所特有的面对苦难人生而活着的态度绝不仅仅是一个农民的个人生存体验,它表达的是人类普遍性的面对悲剧的态度,它教人如何承受生命中的苦难,如何在困境中理解生命的意义。《活着》的意义不仅仅是想透过小说来显示现实的苦难,它的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揭示苦难的恒久存在,不管是个人,民族还是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都是一个充满苦难的历程。对人的生存现状的关注,对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探究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之一,福贵的一生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民的典型代表,他用那把超越于生死之上的人生观所铸就的钥匙开启了生命之船的远航,那份恒久的耐力铸就了他历经骇风巨浪时的勇气之匙,无上圣洁的亲情则开启了他学会去爱的心门,这三把钥匙开启了福贵承受苦难,接受苦难,克服苦难,但生活任然是艰难的,但这三把钥匙并成就了他最后面对生活时的淡定心态。

参考文献:

[1]陆扬.死亡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3.[2][4][5][6]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M].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第219页,第224页,第146页,第145页.[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第五篇:余华《活着》读后感

余华在《活着》一文中写到:我意识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因此,作者写出了《活着》,用简单、洁净、纯朴的文字,通俗流畅的叙述,真实贴切的表达,向读者展示了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的一视同仁,以及怎样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阅读这本书,在感叹于作者所表达的那种超然的态度之外,更被那充满温情与民间特色的语言所折服。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那些朴素的语言让我感觉回到了家乡,仿佛这是发生在我家乡中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余华写作的语言朴实,纯粹,白话,“俗气”。但正是这些直白纯粹通俗的语言,让我们一次次的感动,一次次的流泪,一次次的与生活做斗争,活着,活着!看似唠叨是余华小说语言的一个特点,其实不是唠叨,人们甚至可以用“简洁”来形容他的文字。就是这些简洁的语言里透露出了温情,并充分体现了我国民间特色。

在创作《在细雨中呼喊》时,余华已经开始在作品中透露悲悯的情怀,作品中的人物之间逐渐有了温情,这在《活着》中得到了进一步体现,温情已成为作品的主调。对于这种变化,余华这样解释道“我以前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叙述中的符号,那时候我认为人物不应该有自己的声音,他们只要传达叙述者的声音就行了,叙述者就像是全知的上帝。但是到了《在细雨中呼喊》,我开始意识到人物有自己的声音,我应该尊重他们的声音,而且他们的声音远比叙述者的声音丰富。因此,我写《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的过程其实就是对人物不断了解的过程,当我感到理解得差不多了,我的小说也该结束了。”在《活着》中,很多语言都是符合人物性格的,如福贵在青年、壮年、老年时期的语言是随着他性格的改变而改变的,这样的语言更具说服力、更有真实感。

总体来说,《活着》的文字有以下几个独特之处。

一、叙述手法运不用文人的笔法进行环境的描写和人物刻画,而是以农民福贵的回忆,用“树下讲故事”的方式,达到高超的艺术效果。

“这位老人后来和我一起坐在了那棵茂盛的树下,在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他向我讲述了自己。”余华深怕自己作为一个旁观者,会先入为主地影响自己对主人公的看法,从而影响到读者,所以,他选择了用第一人称的方式来叙述。正如他在序中写的:“我用的是第一人称叙述,福贵的讲述里不需要别人的看法,只需要他自己的感受,所以他讲述的是生活。

如果用第三人称来叙述,如果有了旁人的看法,那么福贵在读者眼中就会是一个苦难的幸运者。”而作家不仅仅用第一人称来叙述,福贵的故事,通过他自己对小说中一位“收集民间歌谣”的“游手好闲”者的讲述展开。无论作家以歌谣搜集者,或福贵本身来叙述,都是第一人称,但是福贵之于歌谣搜集者,就变成了第三人称。这种叙述方式的转变,通过人物来叙述人物,更加真实生动地凸现人物的性情,也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使作家更好地,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对福贵进行描述和解读。

二、乡间自我讲叙的语言 《活着》采用的是倒叙的叙述方式,因此,叙述者即主人公福贵在回忆自己的一生时加入了大量的自我评价。

其中有对自己年轻时所犯错误的忏悔,有对自己生活的宽慰也有乐天知命的顺从。福贵在讲述中对自己的出场是这样介绍的:“我是我们徐家的败家子,用我爹的话说,我是他的孽子。”讲到妻子家珍时,他说“家珍是个好女人,我这辈子能娶上这么一个贤惠的女人,是我前世做狗吠叫了一辈子换来的。”“现在想起来叫我心疼啊,我年轻时真是个乌龟王八蛋。这么好的女人,我对她又打又踢。”讲到儿子有庆时,福贵说“我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儿子。”谈到自己现在孤单一人的生活时,他说“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就是这样的命。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这样反倒好,看看我身边的人,龙二和春生,他们也只是风光了一阵子,到头来命都丢了。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这些都是福贵在回顾自己的一生时发出的肺腑之言,他是带着感恩和忏悔的心态去述说的,所以,福贵一家人的命运呈现给读者是温暖的,是充满感情的。在叙述中,福贵在该责备的时候责备了,在该遗憾的时候遗憾了,在该宽慰的时候也宽慰了。通过这些自我评价的语言,读者也仿佛跟随着福贵又经历了一次人生。

三、《活着》一文中的俚语口语是很具民间特色的,既贴近人物性格又符合整部作品的背景。这也是《活着》的语言独具特色的地方。如福贵在输光家产后,他娘不怪他却怪他爹,“上梁不正下梁歪”一句把这层意思表达得淋漓尽致。福贵在教训儿子有庆穿鞋坏得快时说“你这是穿的,还是啃的?”这样独特的问法恐怕也只能出自农民之口了。刚开始实行人民公社时,食堂天天都有肉吃,队长这样感叹道:“这日子过得比二流子还舒坦。”这些看似粗俗的语言实则反映出了当时的真实情况,天天都有肉吃的日子谁都愿意过,可这也预示了随后到来的大饥荒。老年的福贵在听到两个女人谈论村里挣钱最多的那个男人时这样说道:“做人不能忘记四条,话不要说错,床不要睡错,门槛不要踏错,口袋不要摸错。”这样的俚语口语既反映出主人公福贵经历了一生的坎坷起伏后得出的做人哲理,也使作品充满了乡土气息,别具特色。

下载浅谈余华《活着》的生命观及“活着”的现实意义(最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余华《活着》的生命观及“活着”的现实意义(最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余华活着读后感(通用)[范文模版]

    余华活着读后感(通用8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余华活着读后感(通用8篇),仅......

    余华《活着》读后感

    余华《活着》读后感怎么写 活着"在我们语言是充满力量,他喊力量,是不是进攻,而是忍受,忍受生命赋予我们责任,忍受展示给我们快乐和痛苦,余华《活着》读后感。无聊。和平庸。作为一......

    《活着》 余华 读后感

    读《活着》有感: 读余华的《活着》让我回忆起童年,想起老一辈的苦涩人生。虽然他的文字写的是那样的平淡,但是却感到那样的真实,那样的亲切。小小的一本书,却有直击人心的力量,用......

    余华《活着》读后感)

    《活着》读后感 班级:机械101学号:08030510139 姓名:徐新强 【摘要】:以哭的方式笑,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关键词】:活......

    余华《活着》读后感

    余华《活着》读后感 作为一部作品,《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

    浅析余华《活着》五篇范文

    浅析余华《活着》读者共鸣性产生原因 - 摘要:《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他写作上的一座里程碑。很多人研究《活着》的主题意义,探寻余华所说的“活着”,是一种怎么样的人......

    余华活着读后感

    篇一:余华活着读后感余华的《活着》这本书是通过别人介绍才知道的,当时的朋友对我说这样的书的催泪性很强烈,我一直不大相信,我想可能这样的书一般都是为了骗取不太理智的读者的......

    余华《活着》读后感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他的力量不上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显示给与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作为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