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用社(银行)积极稳妥推进个人自助循环贷款试点工作
打造属于农信社自己的品牌优势
信用社(银行)积极稳妥推进个人自助循环贷款试点工作 ##县联社是福建省农信社“万通宝”贷款三个试点单位之一,自今年3月份开始试点以来,整体运行态势良好,社会效应相当明显,预期发展前景看好。截至##年5月底,该县农信社共有12个基层社办理“万通宝”贷款43户53笔、授信金额1360万元,占全辖贷款余额的0.69%;客户实际使用贷款额度882.69万元,占授信额度的64.90%;客户个人结算账户存款余额204.09万元,按实际使用贷款额度计算的资金归社率为23.12%。该联社的主要做法有:
一、周密部署,积极稳妥开展试点工作
为做好试点工作,该联社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专项工作会议,详尽布置“万通宝”贷款试点及推介相关工作,要求各基层社必须结合辖区实际,切实强化品牌经营意识,并以推出此项新业务为契机,严格按规操作,加强宣传推介,重点拓展中高端贷款市场,努力打造农信社自身的“拳头”产品。
二、辅导先行,抓紧抓好业务培训
##联社于##年2月分两期对全辖信贷人员和主办会计(坐班主任)进行“万通宝”贷款专项业务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省联社制定的《“万通宝”贷款管理办法》、《“万通宝”贷款操作规程》、“万通宝”贷款合同和专用文本资料,以及该县农信社 “万通宝”贷款的试点实施细则。会后,该联社还编写“万通宝”贷款业务知识问答手册,印发分至人手一份,并定期组织测试,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
三、加强宣传,切实加大推介力度
因##联社自2005年起就已经自主创新、开办“如意宝”可循环贷款,并积累了一定的营销、管理经验,故该联社的信贷人员和部分客户对循环贷款的业务特征较为熟悉,能够迅速认同“万通宝”贷款是“如意宝”贷款的升级版本。同时为扩大影响,该联社还组织全辖72个信贷员利用下乡机会,有针对性的开展“万通宝”贷款宣传和推介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 “万通宝”贷款。目前,“万通宝”贷款在该县的宣传效果良好,社会期待度较高。
四、结合实际,明确市场定位和管理措施
经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该联社确定“万通宝”贷款的市场定位为中高端业务客户群,且是属于抵质押类的贷款客户,对于普通农户暂不受理此项业务。同时还根据省联社文件规定,结合实际制定了“万通宝”贷款的审批权限、执行利率、授信期限、贷款资料文本等具体管理措施。为激发基层社办理该项业务的积极性,对于房产抵押贷款10万元(含)以下、本社存单质押贷款100万元(含)以下的,县联社授权基层社自行审批。至5月底,由基层社自行审批的“万通宝”贷款共22户、授信金额259万元,分别占总授信户数和金额的51.16%和19.04%,这样既调动了基层社的工作积极性,又极大方便了客户,有力保障了“万通宝”贷款试点工作能够起好步、开好局。
五、加强指导,在试点中总结经验和改进服务
该联社指定业务管理和系统管理人员各1名,专门负责对基层社“万通宝”贷款业务的指导、跟踪、服务和信息收集等工作,为基层
社拓展“万通宝”贷款提供了有力的后台支持。试点以来,联社业务骨干人员经常下乡与信贷员和客户座谈,交流与沟通“万通宝”贷款的操作细节,为系统优化工作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如该联社办理的首户“万通宝”贷款客户徐荣南有开通电话银行功能,但通过电话银行办理业务时,发现不能办理,及时向联社反映。联社也及时与省联社科技服务中心联系,在短期内取得了技术支持后,立即向客户反馈,还派信贷员实地帮助客户操作并取得成功,让客户感觉到农信社良好的办事效率和优质服务。在试点期间,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该联社就是在边试点、边总结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实践操作经验。
六、立足市场,循序渐进拓展优质客户群
一项新业务要让社会和客户认可,需要不懈的努力和强有力的宣传,况且该县联社所处的泉州地区又是农行“金博士”的诞生地,因此联社要求基层社要立足社区实情,以更优质、更便利的服务来赢得客户,以达到后来居上的理想效果。一是先从原“如意宝”贷款客户做起。该联社自2005年开办“如意宝”贷款以来,已发展了不少优质客户,目前该类贷款余额有8000多万元,且基本是抵质押类的黄金客户群体。因此,在推出“万通宝”贷款后,该联社积极动员这些老客户办理和协助推广“万通宝”贷款,多数客户都能欣然采纳;二是有针对性地发展优质新客户,进一步夯实“万通宝”贷款客户基础,特别是经商类客户和非法人中小企业客户对“万通宝”贷款更是喜爱有加;三是与客户保持热线联系,实时采纳意见及帮助解决困难。
目前,多数“万通宝”贷款客户对此项业务功能反映良好。如老
客户王国钦经营“##永丰百货贸易商行”,主要从事日用百货、化妆品批发及零售业务,年销售额2000多万元,结算货款长期在该联社发生,原来在信用社贷款50万元。今年3月初,该户在听完“万通宝”贷款业务功能介绍后,当场要求办理“万通宝”贷款,并在还清旧贷后,于4月份取得50万元的“万通宝”贷款授信额度。之后,在信贷员的贷后检查时,该户笑哈哈的跟信贷员算了一笔账:商行全年约有7个月的旺季需要资金周转,而剩余的5个月淡季则能回笼闲余资金来归还贷款。这样一来,50万元 “万通宝”贷款一年下来能比普通贷款节省2.6万元的利息支出。他还说:有了“万通宝”,现在账上没钱也敢跟人家谈生意,一旦成交,就马上能从信用社自助办贷取钱。
通过与客户的交流,该联社总结客户对“万通宝”贷款功能的认同点主要有两条:一是为客户节省了贷款办理后分笔发放的繁琐手续,达到随用随贷、随时归还的存款式、自助式简化服务;二是为短期性资金周转需求的客户节省了不少利息支出。正如该联社一位“万通宝”客户所讲的一句俗语---“万通宝”贷款“省钱又好用”。
第二篇:农行个人自助循环贷款业务
农行个人自助循环贷款业务
作者:金投网
农行的金钥匙“好时贷”系列个人贷款面向中高端客户新推出了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自助循环贷款业务。客户可直接通过农业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自助终端和营业柜台等渠道自助办理借款和还款业务。
“个人自助循环贷款”是农行为个人贷款客户提供的可在合同约定的最高额度和有效期内,通过各种自助渠道自己办理借款和还款的业务。目前共有个人综合授信贷款、个人住房循环贷款、个人生产经营循环贷款等三个业务品种适用“个人自助循环贷款”。
该产品功能强大,使用灵活,其核心特点体现为“可循环”和“自助”两个方面。“可循环”是指客户与农行一次签约确定授信额度后,即可反复多次循环使用,为客户提供最大限度的资金使用和周转便利。“自助”是该产品开通了自助放款和还款渠道,客户需要借款时,可通过农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ATM机、柜台等申请贷款,资金瞬时到账。同时,有闲置不用的钱,可以随时通过自助渠道办理还款,最大限度节省利息。该产品使客户足不出户,即可享受365天24小时的贷款自主、还款自由的服务。
第三篇:坚持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积极稳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范文模版)
坚持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结合 积极稳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访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
新华网北京6月15日电(记者 杨维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意见及贯彻实施分工方案》,明确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制定了各项改革任务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和《上海市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对若干重点难点问题确定了政策导向。最近中央司改办负责人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就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为什么要开展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改革试点有什么总体考虑?
答:司法体制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完善司法责任制、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都是司法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制度性措施,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根据中央关于重大改革事项先行试点的要求,考虑到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商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决定就这4项改革,在东、中、西部选择上海、广东、吉林、湖北、海南、青海6个省市先行试点,为全面推进司法改革积累经验。
改革试点的目标和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遵循司法规律和从中国国情出发相结合,按照可复制、可推广的要求,推动制度创新,着力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改革试点的总体考虑是,坚持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既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加强总体谋划;也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各地在机制改革上进行积极探索,为全国逐步推开试点积累经验、创造条件。《改革框架意见》和《上海改革方案》体现了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要求。《改革框架意见》对改革试点的若干重点难点问题提出了政策意见或政策取向,为地方制定试点方案提供了依据。上海市根据中央改革精神,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司法工作实际,形成了《上海改革方案》,对如何推进试点工作提出比较具体的要求。这两个文件对于积极稳妥推进改革试点,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问:《改革框架意见》对哪些重点难点问题提出政策导向?
答:《改革框架意见》主要针对下列问题提出了政策导向:一是对法官、检察官实行有别于普通公务员的管理制度。二是建立法官、检察官员额制,把高素质人才充实到办案一线。三是完善法官、检察官选任条件和程序,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尊重司法规律,确保队伍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四是完善办案责任制,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强化监督制约机制。五是健全与法官、检察官司法责任相适应的职业保障制度。六是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七是完善人民警察警官、警员、警务技术人员分类管理制度。
问:《改革框架意见》和《上海改革方案》提出要完善司法责任制。为什么把司法责任制作 为改革试点的重点?对完善司法责任制有何考虑?
答: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实现司法公正,关键是要建立符合司法规律的办案责任制,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近年来,司法机关为完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进行了许多积极探索,也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等问题。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探索建立突出法官、检察官主体地位的办案责任制。
《改革框架意见》和《上海改革方案》将司法责任制作为改革试点的重点内容之一,以完善主审法官责任制、合议庭办案责任制和检察官办案责任制为抓手,突出法官、检察官办案的主体地位,明确法官、检察官办案的权力和责任,对所办案件终身负责,严格错案责任追究,形成权责明晰、权责统一、管理有序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
为防止法官、检察官滥用权力,需要同步研究健全对司法权力的监督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和规范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全面推进办案工作全程录音录像、生效裁判文书上网;充分发挥律师在诉讼中的作用,确保司法权依法公正运行,真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问:《改革框架意见》和《上海改革方案》对实行司法人员分类管理有哪些具体举措?其意义是什么?
答:没有高素质的司法队伍,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再科学,也难以实现司法公正。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是建设高素质司法队伍的制度保障,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是必须牵住的“牛鼻子”。
长期以来,我们对司法人员实行与普通公务员基本相同的管理模式,不能充分体现司法职业特点,不利于建设政治素养好、专业素质高的职业化司法队伍,不利于把优秀人才留在司法一线。为此,《改革框架意见》和《上海改革方案》根据中央要求,提出司法人员分类管理的基本思路和工作要求。
应该指出,在法院、检察院工作的人员并不都是法律意义上的司法人员。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就是把法院、检察院工作人员分为法官、检察官,司法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对法官、检察官实行有别于普通公务员的管理制度。实行司法人员分类管理的基础,是建立法官、检察官员额制,提高法官、检察官任职条件,综合考虑政治素养、廉洁自律、职业操守和专业素质、办案能力、从业经历等多种因素,公平、公正地选任法官、检察官,解决目前法官、检察官队伍大、门槛低的问题,提高队伍素质,提升公正司法能力。
按照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在提高法官、检察官的入职门槛、严格办案责任的同时,也要健全法官、检察官的职业保障制度。司法权是对争议事实和适用法律的判断权、裁决权,不仅要求司法人员具有良好的法律专业素养和司法职业操守,还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和社会阅历。因此,试点地方可探索延迟优秀法官、检察官的退休年龄,下一步还将考虑适当提高初任法官、检察官的任职年龄。
问:今后将如何选任法官、检察官?
答:法官、检察官的选任,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尊重司法规律。法官、检察官首先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为了保证专业能力,在省一级设立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从专业角度提出法官、检察官人选。由组织人事、纪检监察部门在政治素养、廉洁自律等方面考察把 关,人大依照法律程序任免。遴选委员会的组成,应当具有广泛代表性,既有经验丰富的法官和检察官代表,又有律师和法学学者等社会人士代表。建立逐级遴选制度,上级法院、检察院的法官、检察官原则上从下一级法院、检察院择优遴选,既为优秀的基层法官、检察官提供晋升通道,又保证上级法院、检察院的法官、检察官具有较丰富的司法经验和较强的司法能力。扩大法官、检察官的选任渠道,实行有别于普通公务员的招录办法,招录优秀律师和具有法律职业资格的法学学者等法律职业人才进入法官、检察官队伍,为建立法律共同体搭建制度平台。
问: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有什么考虑和举措?
答:长期以来,我国司法人员和地方法院、检察院经费按行政区域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体制,不利于排除地方不当干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改革司法管理体制,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这项改革举措,对于确保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具有深远意义。
《改革框架意见》明确了试点地区省级统管的改革路径。对人的统一管理,主要是建立法官、检察官统一由省提名、管理并按法定程序任免的机制。对财物的统一管理,主要是建立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经费由省级政府财政部门统一管理机制。地方各级法院、检察院经费上收省级统一管理时,要考虑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使各地办公经费、办案经费和人员收入不低于现有水平,为办公、办案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需要指出的是,省级统管是对司法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情况复杂,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试点,积累经验后再逐步推开。《上海改革方案》对如何建立统一管理机制做了具体安排,在市级组建法官、检察官遴选、惩戒委员会,并建立统一管理全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经费、资产的保障机制。
问:对人民警察管理制度改革有哪些具体举措?
答:《改革框架意见》提出,完善人民警察警官、警员、警务技术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健全执法勤务机构人民警察警员职务序列制度,重点解决量大面广的基层一线人民警察任务重、职级低、待遇差的问题。按照公务员法确定的职位分类框架,建立公安、安全、审判、检察机关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制度,确保人员待遇与专业技术职务配套衔接。对公安、安全机关具有刑事司法属性的侦查人员探索试行主办侦查员制度,并完善相应的职业保障制度。
问:请问下一步推进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有什么考虑?
答: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已经审议通过了《改革框架意见》和《上海改革方案》,下步关键是要抓好落实,指导各试点地方根据中央部署,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试点方案,启动试点工作。一是加强调查研究。司法体制改革涉及面广,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不同层级司法机关工作要求、队伍状况也有较大差异。必须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既要对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突出问题找准症结,又要对推进司法改革过程出现的阻力充分估计,做到谋定而后动。二是坚持循序渐进。既不迁就现状止步不前,又不脱离现阶段实际盲动冒进,确保改革的力度、进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相适应。三是坚持分类推进。试点地方的改革方向和总体思路必须与中央保持一致,但在具体措施、改革步骤上,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方的主观能动性,研究提出试点方案和进度要求。四是加强工作指导。中央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帮助地方解决试点中遇到 的难题,确保改革部署落到实处。对于试点中需要修改法律或得到法律授权的问题,要按程序进行,坚持依法有序推进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