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闻导语的处理
四、新闻各部分的播读处理
(一)导语的处理
新闻稿件的导语,是指每一条新闻的第一句话或者是第一个自然段,揭示了新闻的要点,突出新闻的精华。在有声语言的表达上,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引导受众收听或收看新闻的全部内容,提起受众想了解新闻详细内容的兴趣。所以,对新闻导语部分的处理要得当,以免造成受众的流失。
对新闻稿件导语的处理,要注意的是重音的处理以及语势的起伏。语句的重音切忌太多,因为太多的重音选择反而没有了重点,一定要精选重音,找准声音的着力点,使整个语句的走势有起伏变化,引起听众、观众的兴趣,切忌语势僵直。
新华社香港5月7日电(记者李凯)香港苏富比今天在此间举行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会。一件清朝雍正年制的粉彩蝠桃“福寿”橄榄瓶以4150万港元价格成交,创清朝瓷器拍卖价格世界最高纪录。
据介绍,同时期这类花瓶多以青花设计,粉彩设计花瓶尚属首次发现。橄榄瓶表面点缀着象征福寿的桃与蝙蝠,做工精致、细密。优雅的瓶体上繁花硕果的设计体现了粉彩作品的魅力。
苏富比中国及东南亚区执行董事司徒河伟介绍说,这件瓷器在美国及亚洲地区展览时已受到收藏家的青睐。拍卖一开始价格即迅速脱升,以致很多收藏家都没有机会投标。
全文的第一自然段是导语,大概的意思就是说清朝时期的一个花瓶以4150万港元被拍卖,是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这五个新闻要素组成。时间是5月7号,地点是在香港,新闻事件的人物就是一家叫做“苏富比”的拍卖公司,事件就是苏富比拍卖公司以4150万港元的高价拍卖成交了一件清朝雍正年制的粉彩蝠桃“福寿”橄榄瓶,结果是拍卖的价格创世界最高纪录。那么在处理导语的时候,就要注意重音的选择,一定要少要精,比如这篇新闻的导语只需在播讲得时候强调“4150万港元”和“最高”就行了,然后将“苏富比”以及橄榄瓶作为次重音也是可以的。
另外,语势上,第一句话平起,慢慢地形成一个向上走的趋势,到“4150万港元”的时候形成第一个小高潮。然后又平走最后在:最高纪录“的时候达到最高潮,然后再稳中结束。这一导语语势就呈波浪形,起伏有变化。反之如果直地架起,就不能引起听众观众收听收看的兴趣了。
对主体内部层次的处理要注意层次内部的集中,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语意要“抱团”,加强句与句之间的关联,少停多连。另外,还要注意,层次间语气的转换和衔接,避免平直无变化。
对不重要的内容往往加快速度放平语势,在清楚表达的前提下一带而过;对重要的内容,就要放慢速度扬起语势,加重语气,说透说清,给受众造成一种“反差”以引起他们的关注。
(二)对主体部分的处理
新闻的主体部分,就是新闻的主要部分,是对导语中所提出的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作进一步的阐述,使观众对新闻事实有一个完整具体的认识。因此,要处理好主体内部的层次和主次,才能把主体部分叙述清楚,让听众、观众能清楚地了解新闻事实,达到宣传的目的。新华社4月13日电 一项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测定,我国是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国家,而不是一些国家所视为的“非市场经济国家”,2001年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为69%。
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委托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所做的《2003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日前完成。这项研究从我国经济现实出发,同时考虑指标的国际可比性,以政府行为规范化、经济主体自由化、生产要素市场化、贸易环境公平化和金融参数合理化等作为测度体系,认为2001年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为69%,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外在推动,市场化程度在2002年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所所长李小西说,60%是判断一个国家是否为市场经济国家的临界水平,中国达到69%的市场经济水平,无疑是市场经济国家。
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局长王世春说,是否为市场经济,是反倾销调查确定倾销幅度时一个重要的概念。目前。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已成为我国在应诉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中的一个重要难题。这项成果对继续扩大我国的对外贸易和谋求公平公正的贸易地位将产生积极影响。
这条新闻是由四个自然段构成的。第一自然段为新闻的导语,第二、三自然段为新闻的主体,第四自然段是由新闻的主体加结尾构成的。下面来对这篇新闻稿件的主体部分进行层次的划分,然后找出主次。
主体是由二、三、四这三个自然段构成。主要介绍了这项研究成果的研究程序及其原因。主体的第一层次就是第二自然段,它主要对导语中的“何人”,即什么人做的研究,什么人得出的这个结论进行了阐述,并且详细叙述了研究的步骤。主体的第二层次是第三自然段,通过北京师范大学专家李小西的话,介绍了“结论”得出的依据是什么。主体的第三层次是稿件的第四自然段。通过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局长王世春的话对导语中没有涉及的“什么原因”进行了介绍。在主体部分的第一层次由谁研究的这个项目和第二个层次即研究出结论的依据是什么和为什么。要找出它的依据来比较而言,应该说,为什么要找出它的依据是比较重要的。所以主要层次应该是第四自然段,次要层次是第三层次和第二层次。
那么我们在处理这样一篇新闻稿件的主体时,首先要让每一个层次内的语意抱团,比如,第二自然段也就是第二个层次,只有两句话,分别又是第二个层次内部的两个小层次,那么在表达的时候,就要让两个层次相对的作为新闻稿件中的具体情节处理对主体内部层次的处理要注意层次内部的集中,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语意要“抱团”,加强句与句之间的关联,少停多连。另外,还要注意,层次间语气的转换和衔接,避免平直无变化。
(三)新闻稿件中具体情节的处理
对具体情节的处理,把握“感而不入”的境界。
“感”:在新闻播报中,把握新闻稿件新闻点的基础上,要切身去感受,有了真实的感受而形成播讲的愿望,才能播讲清楚。
“不入”:要有真切的感受,但不要陷进去,否则将影响对稿件的整体把握,而没有客观性。练习:《四川江油蒙面歹徒挟人质抢银行》 记者黄志富成都报道 前日下午5时10分左右,一名身份不明的劫匪身绑炸药,外穿雨衣,头用肉色丝袜套住,劫持一名年轻女子突然闯入江油市金轮干道解放碑附近的建设银行企图抢劫。江油警方与劫匪相持两个小时后,劫匪被击毙,人质安然无恙。
据当时在该行取款的一位杨姓男子介绍,当时是下午5时10分左右,他和一些人正在办理取存款业务,突然从门外闯进来一个头部用肉色丝袜套住、穿着一件雨衣的小个子男子和一个吓得浑身发抖的年轻女子,那个大约1.5米多高的男子,看样子有30多岁,他一手抓住那个年轻女子,一边凶狠地对营业厅里的顾客吆喝道:“出去,出去。”随后又对银行柜台里的几个营业员喊道:“快把钱拿出来!不然我就拉响炸药,同归于尽!”杨氏男子说,他在往门外跑的时候,隐约看见那个满脸凶光的歹徒腰上捆着炸药包,那件雨衣有些小,穿在身上紧巴巴的。在警戒
线边,记者看见两个中年男女正在门外街上痛哭,打听得知,他们就是被劫持的女青年的父母。事发前,他们一家正从太白公园外经过,冷不防被劫匪抓走女儿,后又挟持着进了营业大厅。
接到报警,江油市公安局立即调集各警种赶到了现场。与此同时警方开始与歹徒周旋对话,解救人质。在一个多小时的僵持中,劫匪的态度一直很狂妄。
下午6时40分,现场民警在应急小组的布置下,为了保证人质和现场上万名围观群众的安全,最后一次要求歹徒释放人质,走出营业厅投降。在劝说无效后,随着一声枪响,狙击手一枪击中劫匪的太阳穴,劫匪当场毙命,人质安然无恙。7时,现场公安人员开始陆续撤离现场。
目前,江油市警方正在对此案进行深入调查。
这篇新闻稿件主要是通过叙述和描写来报道这一新闻事件的,而且描写的篇幅相对要多一些,较为详细。稍不留意,就会过多地去渲染这些细节,使消息类的播报偏向了通讯的播报,就显得整体不协调,节奏混乱。主要的还是让人们知道有这样一件事情的发生。所以在播报时,就要把握住“感而不入”的境界,不要陷入特有的情节里不能自拔,感情控制不自如,应该把语气控制在概述的样式中。
‘快把钱拿出来!不然我就拉响炸药,同归于尽!”等等,这些非常形象的描写,在播报时都要特别注意,不要过于着眼于细节,而忽略从整体上把握它。
第二篇:浅谈新闻导语的写作
浅谈新闻导语的写作
新闻部 郭伟东
导语,是新闻写作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部分。“导语是新闻的生命所在”,美国新闻学者赫伯特.黑德这样说。一个好的导语,意味着一篇新闻报道已成功了一半。
在日常改稿、编稿的过程中,我发现,编辑的工作大部分用在了修改导语上。因为新闻事实已经清楚,最多也就是改改错别字,调整句式、段落,使之顺畅贯通而已。但在导语上,编辑上往往付出更多的脑力劳动,总想用更新鲜的方式,更简洁的语言来一下子就抓住读者,吸引读者。下面,我结合日常工作简单谈一下新闻导语的写作。
一、导语的作用
1、披露新闻的实质内容
导语高度概括着新闻事件的面貌,集中表现着新闻的核心内容,快速传递事件的最新动态,它反映着最具有新闻价值的要素。一般来说,导语中已简明扼要地交代了新闻事实的五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所以说导语最基本的作用,就是披露了新闻的实质内容。
2、吸引读者
忖语就像是一篇文章的导读部分,读者是否愿意继续读下去、看下去,导语对他们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关键。有的新闻学者认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读者拿过一张报纸,往往是处于“无意注意”的状态,也就是没有明确的意图去寻找特定的新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篇新闻的导语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就人过去时一步阅读下去,此时,“无意注意”就开始变为“有意注意”。可见,导语是否能吸引读者对于一篇新闻能否传播还是起着关键的作用的。
3、确定了新闻主体写作的逻辑顺序与结构关系
一个好的导语,实际上就已确定了新闻主体写作的逻辑顺序与结构关系。因为在导语的写作过程中,你会对全部的新闻事实进行思考、判断,从而确认你想最先告诉读者的内容,同时确定你讲述这些内容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对新闻事件要素的选择、结构及关系等都已经完成。可以说,写出了一个好的导语,你就已找到了整篇新闻的思路与方法。
二、导语的分类与写作
导语的分类与写作,各种新闻业务书籍中已讲得很细,光分类就大概能分出十多种,诸如叙述式、描写式、提问式、评论式等等,在日常编辑工作中,我感觉到,导语其实就可以简单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式导语,一类是间接式导语。
1、直接式导语
也可以叫概括式导语,或者更通俗一些,就是硬新闻导语。它从第一句话开始就集中交代新闻事件的主题,在第一个自然段就把构成新闻的何人、何事、何地、为何、结果这些最重要的内容告诉了读者。
直接式导语最大的特点就是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它不事渲染,不设悬念,完全用新闻事实的自身的力量,也就是事实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去吸引读者、打动读者。
我们报纸的新闻(消息)一般多采用这种导语,通讯员来稿这种导语也较多。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这种导语写作、编辑过程中,一定要有所选择,也就是要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交代出来。有的通讯员来稿,虽然采用的是这种直接式导语,但不会选择,不知道交代哪些新闻事实,所以恨不得把相关的事实全都概括出来写在导语中。这样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导语中的每一句话,都可以做下面新闻主体每一自然段的一个小标题。这种写法,就说明作者不会选择、不会提炼。特别是在反映增运增收、安全生产这类稿件中,总是把取得的效果一条条全写出来,把安全措施一项一项列出来。编辑在修改这类稿件时,就要注意让最重要的一个新闻事实在导语中出现就可以了,至于更详尽的内容,读者可以在新闻主体中获取。这就要求编辑一定要具备选择、判断的能力,要根据新闻价值的标准,准确果断地对新闻要素进行取舍。不要在导语中追求展示信息的全面,只需披露信息的核心与要点。
直接式导语包含的要素通常有:事件的主角、发生的地点,发生的时间,结局如何,是何原因以及信息的来源。
2、间接式导语
间接式导语也可以称为软导语、特写导语,它最突出的特征是不在最开始的时候告诉读者新闻中最关键的信息,而是用情节、引语、细节、故事的精彩片断激发起读者的兴趣、疑问、好奇心,借此带领读者走进新闻事件的核心。
这种方式通常不在报道突发性新闻、重大新闻、时效性强的新闻中采用,而是通常用于故事性、趣味性强的新闻、新闻特稿的写作。
现在我们报纸这种导语方式也在增多,如新闻部王好生主任曾写过一篇反映我局环保方面的消息,导语先从最近热映的一部韩国影片《汉江怪物》写起,点明因环境污染而致使汉江出现怪物,自然过渡到了环保的话题,然后才写我局为环保采报了什么措施,作出了哪些贡献。这样写,有趣,吸引读者。还有我本人曾写过一篇《三封部转表扬信彰显我局服务新风尚》这样一篇消息。当时只是拿到了三封领导批转的表扬信,我就思考如何写,更准确的说,思考如何不写成简单地好人好事。我分析了三封信的内容,每一封的角度都不一样,着眼点都不一样,基本上可以涵盖为旅客服务的各个层面。为此,我决定以三封信为点,把主题定在全局服务质量的提升上。顺着这个思路,我写下了这样的一个间接式的导语,先是说大环境,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迎奥运树新风在全国展开,我局也开展了活动,特别在第六次提速后狠抓服务质量,然后引到消息主体,三封部转表扬信再次彰显出我局新风尚。这样一个导语,可以说增加了新闻报道的深度,不再是简单的好人好事,而是有了背景,更突出了主题。
但在这类导语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不能“间接”的过分,也就是不能离主题太远,写了好几百字,读者还不知道你到底想说什么,这不行,间接式导语虽然间接,但最后还是要扣上主题。二是间接式导语虽然可以描写场面、刻画人物、述评议论等,但切记,无论写什么,都是新闻的一部分,新闻讲究事实,讲究凝炼,切不可生编硬造,或过分渲染,喧宾夺主。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间接式导语最好不要滥用,像时效性很强的新闻就不宜用这种导语。现在通讯员来稿中,有这种苗头,无论什么样的新闻,都先在开头讲个故事,描写个场景,然后再写新闻主体,便细看新闻主体,与导语联系并不紧密,只是为了描写而描写。这很不好。
最后我还想说一点,那就是关于导语的长度问题。
导语必须简洁,但简洁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多少字就算是简洁呢,似乎没有一个绝对一长度标准。
美联社是这样划定导语的界限的:当一条导语的句子超过了25个单词时,记者就要进行调整。因为据美国新闻界研究发现,超出25个单词的句子,记者就很难把句子表述的全部内容一次读懂。
当然,这不是个绝对标准,但具体到我们的报纸而言,根据我们刊载消息的数量与种类,我个人认为,一条导语最好能控制在七八十个字左右,而且尽量要用短句,让人读起来有节奏感,能充分接受你所传达的信息。
以上是我对导语写作的一些看法,请批评指正。
第三篇:新闻导语应用举例
新闻导语应用举例
摘 要:新闻导语是新闻吸引观众、体现报道内容精髓的抛砖引玉环节,其创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新闻的传播效用。因此笔者就新闻导语类别及创作实践技巧展开探讨,对优化新闻效果,提升新闻综合影响力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闻;导语;创作 1新闻导语丰富形式
新闻内容传播的成功与否首先我们应对其内涵的新闻价值进行全面审视,恰恰新闻导语便是一种展现新闻价值的良好表现载体,新闻导语创作的吸引人,便令新闻有了一个良好的成功开端。伴随现代化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新闻媒介主体传播形式的丰富多元化,新闻导语的创作类别日渐丰富,具体包含直叙式、评论式、渲染式、悬念式与倒金字塔形式等。直叙形式的新闻导语一般直奔主题、开门见山,采用较少的书面文字对整体新闻事件进行概括,例如在某月某日某地召开了何类会议,有哪些领导参加了会议等。渲染式导语模式首先做概括陈述,展开新闻背景的营造,而后逐步报道最新的事实动态发展。类似于该模式的还有故事式、点题式、描写式等导语形式。悬念式新闻导语首先进行问题的提出并实施悬念的设置,进而广泛吸引受众,令其产生解开谜团的欲望,引入其进入新闻塑造的情境之中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倒金字塔形式的新闻导语一般重点突出最新鲜、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将新闻结论与高潮至于导语之中,而后在主体新闻环节中依据事实的分级重要性循序渐进的进行补充与说明。评论式新闻导语对报道新闻事实进行精辟、简洁的具体评论,进而充分揭示其中的意义与价值,广泛吸引受众的全面重视。实际上,新闻导语并没有创作的固定模式,实践中应科学依据其事件新闻本身进行科学的提炼与构思,将核心部分予以良好的展示,而关键问题则在于如何准确的抓住受众,令其产生强烈的内心情感共鸣,只有这样才能令新闻创作真正吸引受众,营造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
2新闻导语创作科学技巧策略
2.1确保新闻导语的真实客观、突出良好的时效性
新闻导语的创作应把握新闻报道的真实客观性,应注重事实的记录,而非主观的对新闻事件进行判断、评说与下结论。因此表达导语应力求准确、具体、避免大量应用抽象概念,应做到不存在歧义、表意清晰,避免引入具有主观感情色彩的各类词语。新闻创作的核心精髓在于新,而导语则是新闻的开端,应将受众广泛关心的最核心价值新闻事实采用最贴切、精炼的文字语言进行科学的表述。新闻导语中的新应具体体现出两层面因素,即最新鲜、最重要的新闻事实以及赋予新意、与众不同的全新创作方式。只有做到导语新颖、充满新意,方能激发广大受众开始了解全貌新闻的兴趣。在报道突发事件或重大事件相关新闻中其核心生命力则在于充满时效性,一旦脱离了时效则充其量只能称之为一则旧闻。
2.2新闻导语创作应充满新意
新闻导语的创作应体现新意,形成良好的画面感,这样不仅可增加新闻的生动形象性,同时还可广泛调动社会受众的情绪与想象力,令其仿佛至于新闻现场,充满身临其境之感。新闻导语创作中还应科学使用引语或对话,现场精彩的对话胜过大量的新闻语言陈述,而引用事件人物的实际语言则能良好贴切的揭示报道新闻事件的主题,令其凸显真实感。成功的新闻导语创作还离不开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适应性应用,修辞技巧的恰当应用不仅提升了导语自身的趣味性,同时可摆脱惯用的导语创作方式,利用别开生面的修辞方式在短时间内调动受众形成良好的情绪,体现亲切与生动的新闻创作效果。为引人入胜,还可在新闻导语内容中进行悬念的设置,突出反常因素,进而营造意想不到的新闻传播效果。例如我们可将一句平庸叙述的新闻导语“今天,一位六十岁老人用玩具手枪成功抢劫了银行”合理修改为:“一位六旬老人竟然成功的用玩具手枪实施了银行抢劫,够奇特,然而更为奇特的是,老人甚至将犯案地点与时间事先传递通知给警方,而其作案动机更为奇特,居然是为了要在监狱之中安稳的度过余生。”这样重新进行了新闻导语的设计创作后,更加强调了一种耐人寻味与出人意料的新闻细节,有效提升了新闻事件的广泛吸引力。
2.3新闻导语创作应额要简明
为契合受众口味,新闻导语创作应尽量做到通俗易懂、体现口语化,符合受众普遍的理解习惯。同时在创作导语中应尽量多应用动词,而非形容词,这是由于动词的适当运用可强烈形成对受众的冲击力,提升其理解与认识能力,并广泛吸引读者。从句的应用也应尽量减少,在新闻导语中应多采用主谓宾或主谓语的结构句式,进而力求句子创作的清晰简练,便于受众的阅读与理解。在要素的选择中应掌握一定技巧,虽然导语中离不开五W-H要素的良好辅助,但同时我们不应面面俱到,利用过多篇幅进行要素的交待,这样反而会模糊新闻事实,无法突出重点。应通过有效精心的选择利用简练语句将受众想要知道、了解以及感兴趣的新闻细节明确交待,这样新闻导语内容方能更加吸引人,更为具体。创作新闻导语不仅应体现良好的表达文字能力,同时还应注重新闻整篇的结构、主题与具体内容,将个性导语的创作建立在良好的共性基础上,不应片面、过分追求简短字句,令细节内容没有清楚交代,给人营造支离破碎、不清晰事实之感,这样则不良违背了新闻导语的核心创作任务。
3结语 总之,新闻导语的创作应把握适度、科学、简明扼要、清晰明确的良好原则,从大众审美、现实需求出发,求新、求变,客观真实,营造良好的新闻意境,进而真正吸引受众,赢得支持,优化新闻传播效果,发挥新闻导语的良好核心价值。
第四篇:浅谈新闻导语的写作技巧
浅谈新闻导语的写作技巧
导语是新闻体裁所特有的部分,它处于文章的开头部位,是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内容或亮点。作为记者,写好导语相当于写好消息。可见,导语在消息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通常情况下,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有的短消息不分段,这时导语就是开头的第一句话。还有的导语是由两个自然段组成,称为复合导语。它们或是虚实结合,第一段虚写,为读者制造悬念,第二段实写,解开疑团,说明事实的真相。或是两个自然段共同组成事实的内容,缺一不可。这样才使导语的意思完整,做到明白无误。
既然导语在新闻写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导语的写作技巧自然就成为写好导语的关键,对导语的写作技巧进行探讨也就具有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突出最新的时间
新闻姓“新”,新闻的“新”一个重要的方面就体现在时效上,就是要将发生在最“近”的新闻事实,以最快的速度报道出去。
新闻要“新”,作为开头的导语首先要新,也就是导语要突出最新的时间点,只有导语具有新意,才能引起读者了解新闻全貌、读完全文的兴趣。最新的时间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时间点,即导语中的“何时”要素,应是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某一个时间点,而不是时间段;二是最新,即导语所选择的那—个时间点,应尽可能是距离报道最近的时间点。在此,笔者将如何突出最新的时间点总结为以下两点:
1.对于事件性新闻,特别是对于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的新闻,它的生命力往往与“昨天”或“今天”这个时间点密不可分,在导语里要突出最新的具体的时间点。例如:
[美联社法国兰斯1945年5月7日电] 德国于今天法国时间上午2时41分(即美国星期日东部时间下午8时41分)向西方盟国和苏联无条件投降。(《德国无条件投降》)
德国无条件投降宣告了欧洲战场的结束,对于这一重大事件,美联社在导语中不仅突出了“今天”这个时间点,甚至具体到了法国时间和美国时间的几时几分。
2.对于非事件性新闻,所反映的事件发展过程没有明显的时间界限,事件的本质并不是集中地表现在某个时间点上。然而,我们还是可以从事件发展过程中,找出离报道时间最近的时间点写进导语。例如:
[美联社罗马1997年9月27日电] 意大利文化部长昨天警告说,公元79年毁于维苏威火山爆发的庞贝古城可能面临着“再次死亡”,除非开辟更多的空间供游客参观,以缓解过分拥挤的现象。(《意大利古迹极其需要保护》)
这篇报道导语里引用了离报道时间最近的时间点“昨天”,然后消息由庞贝古城说到古罗马圆形剧场、威尼斯的教堂等文化古迹,因为缺乏有效的保护而遭到破坏的事实,并进一步指出黑手党通过盗窃教堂、炸毁博物馆使意大利的文化古迹保护处境艰难。这篇消息中对导语的处理,显然比“长期以来,意大利文化古迹遭到严重破坏,极其需要保护”的导语形式更具时效性了。
二、运用散文化的笔法
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运用散文化的笔法写导语不仅可以使新闻的开头部分更加灵活,而且还能够把读者带入现场,令人长久难忘。
那么,如何运用散文化的笔法写导语呢?笔者总结为以下三点:
1.在导语中出现如电影镜头般可视的画面。这种画面给读者的印象深刻,它给读者带来的是有声有色的鲜活画面。为此,导语要注重细节和现场描写,调动读者大脑的想象力和情绪,使导语赋有故事化和戏剧化。从而使一篇消息的开头有了一个亮点或卖点。例如:
[合众国际社北京1980年1月12日电] 花色鲜艳的衬衫和裙子隐退了,吃着雪糕在街头闲逛的情侣、坐在街灯下打扑克的老人不见了。冬天已悄然来到北京。(《北京的冬天》)
2.在导语中使用现场的对话或直接引语。精彩的对话或直接引语有助于实现新闻的感觉化和视觉化,能让读者对新闻报道产生一种亲近的感觉,把他们直接带进新闻发生的现场。请看:
[合众国际社东京1978年4月5日电] 当穆铁柱在东京新建的大谷饭店休息厅漫步时,一位女游客见了吓了一大跳。“嗬!他是干什么的?是谁的保镖吗?”(《世界上最高的篮球选手》)
3.在导语中使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恰当地使用修辞技巧,也可以给新闻一种视觉上的感受。现各举例如下:
[路透社北京1964年10月16日电] 今天格林尼治时间7时,中国爆炸了一枚原子弹,从而闯进了核俱乐部。(《中国爆炸第一枚原子弹》)
[路透社莫斯科1991年12月25日电]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今天辞职。这位克里姆林宫的领导人引发了一场最终把自己也埋葬掉的大雪崩。(《他引发一场埋葬了自己的大雪崩》)当然,新闻毕竟不是散文,过于注重用散文化的笔法写导语,有时也会埋没新闻的时效性。所以在使用这个技巧的时候应该适可而止,不要因为突出细节和现场描写而使导语丧失了传递最精彩的内容的使命。
三、用最简练的字句
法国作家斯汤达说:“写作只有一个规则:思路清晰、文字简练。”导语不能写得繁杂冗长,不能出现多余的字。这样,既会埋没新闻的亮点,又会使读者失去读下去的耐心。关于如何用最简练的字写导语,笔者在此总结为以下三点:
1.使用最常用的动词,尽量少使用形容词。动词总能给读者最强的冲击力,最常用的动词读者都能认识并理解。请看:
[路透社巴格达2003年3月11日电] 国旗降下来了,机密文件销毁了,沙袋堆起来了。大部分留守巴格达的外国使馆工作人员准备在美国发起进攻前撤离。(《驻伊使馆人去楼空》)形容词要尽可能地少用,英国记者格林说:“要让事实说话,而不是用形容词来拔高这个事实”。如果非要在导语中使用形容词,这个形容词必须能使新闻的内容更精确。例如:
[法新社德黑兰1995年5月20日电] 政府采取新的强硬的措施解决金融危机,伊朗的外汇市场迎来混乱的一天。(《伊朗货币市场陷入混乱》)
形容词“强硬”和“混乱”用在导语里突出了伊朗金融危机的严重性。
2.尽量少使用从句。导语里应该出现“主语—谓语—宾语”或“主语—谓语”的句式。这样的句子简练、清晰,便于阅读。例如:
[路透社贝尔格莱德1990年6月17日电] 塞尔维亚领导人上周抵制了一场席卷全国的民主改革浪潮,南斯拉夫将面临新的危机。(《米洛舍维奇无力控制塞尔维亚局势》)
3.尽量少出现过多的细节内容。清代戏剧理论家李渔说过“洁净者,简省之别名也。洁则意多,减始能净。”导语决不会因为抛开一些细节,而使事实模糊。相反,通过使用简练的字句交代读者最关注的细节,导语的内容才会更具体。
有时导语里出现的人名、头衔、单位名称,甚至数字等细节,要有选择地取舍,导语里永远用最简练的字句突出最吸引人的内容。例如:
[美联社纽约2003年2月27日电] 美国《福布斯》杂志今天公布2003年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微软老板比尔·盖茨保持世界首富地位。(《全球“10亿富翁”476人》)
这条导语只突出了读者的兴趣点“谁是今年最富有的人”,内容具体,导语的亮点一目了然。至于比尔·盖茨拥有多少财产,这些“亿万富翁”们的分布情况等细节内容,则放到主体里去交代,避免了导语的繁冗。
本文所认为用简练的字写导语,只是希望导语里没有多余的词语,使导语更生动有力。但并不是主张文字越简,句子越短就越好。有时,导语会因此而不能把新闻的亮点表达出来,这恰恰违背了导语的任务。
当然,导语的写作技巧不仅仅体现在文字的表达能力上,它还和整篇新闻的内容、结构等等不可分割,关系着主体部分如何顺利展开。本文归纳的三种导语写作技巧都有各自的使用环境,只有遵循它们的特点,才会写出好看的导语。否则,不讲条件地盲目使用,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第五篇: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
‚立片言以居要‛,新闻人历来都重视导语写作。如何写好导语?本文初步归纳了20种写作方法,仅供参考交流。
1.一语破的法
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2.设置悬念法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人民日报》曾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读。
3.欲擒故纵法
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击一拳‛之淋漓快感。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显然,前后两句自相‚矛盾‛。但读者是聪明的,知道连总统的儿子都在领救济金,谁还相信美国的经济开始好转了呢?
4.化静为动法
一个事件性的新闻,用静态的记叙手法写,其导语往往比较枯燥、呆板、索然乏味,但若用动态的表现手法写,导语就会新颖有趣,活脱而有生气,所报道的新闻也就有了灵性,引人入胜。1974年,我国在西安出土了秦始皇兵马俑,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关注。当兵马俑复制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巡回展出时,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发了一条消息,导语妙语惊人:‚一支中国军队到达了布鲁塞尔。威武的士兵身穿紧身盔甲,随后行进的是军乐队和骑兵,最引入注目的是他们的身材。‛
5.拟人修辞法
巧妙地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导语,导语和被报道对象就会有‚人情味‛,给人以亲切感。
当《杭州日报》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张下午版报纸时,当天,《新民晚报》发了一则消息,导语是这样写的:‚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响起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嗨,下午好!’我国第一张下午版报纸今日由杭州日报正式创刊。‛报纸是纸,绝不 会说话,作者却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声音:‚嗨,下午好!‛仿佛一位久违的朋友伸出双臂向你奔来,多亲切!
6.数字对比法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把新闻中的主要数字,或读者关注的数字,巧妙地运用到新闻导语中,回答读者的问题,就能提高新闻的价值,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平时听人说联合国会议多,文件多,然而联合国文件究竟如何多,恐怕谁也说不清。法新社发的一条电讯稿导语对于这个问题回答得非常清楚:‚如果把联合国去年在纽约和日内瓦印刷的全部文件首尾相连排列起来,总长度将达27万公里。‛
7.速写勾画法
新闻一开头,若能先给‚五要素‛中的人物和地点,描述几笔,勾勒出一幅图画,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那么,这条新闻的可读性就一定会大大增强。
《光明日报》曾发了一条人物消息,导语写得美极了:‚一眨眼之间,他已在青藏高原奋战了27个春秋了。原来的满头青丝,现在已染上了祁连山的霜雪;脸上的皱纹,就像是风沙雕刻的痕迹。这是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上,高级地质师胡贤农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8.巧用背景法
若在导语中巧妙地运用背景材料,用好了,导语就会有‚脸面‛,就会‚满堂生辉‛。《人民日报》曾刊登了一篇关于‚永州养蛇‛的消息,导语就是以背景材料取胜的:‚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被贬至湖南永州任司马时,曾写下千古名篇《捕蛇者说》,使‘永州之野产异蛇’闻名遐迩。一千多年过去了,历代冒死捕蛇为抵租税的永州捕蛇者的新一代又悄然兴起了一股养蛇热,各乡各户竞办蛇场已成为永州农村的一大新鲜事。‛
9.古诗名句法
如果避开花哨之嫌,在新闻导语中恰当地引用一点古诗名句,不仅意境深远,而且文采飞扬,可以大大增强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
《湖南日报》曾刊登了一篇《我省旅游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消息,导语就颇具文采:‚‘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武陵风光,已经撩开面纱,深深地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旅游者。‛
10.抑扬顿挫法
对报道对象的表现手法可多样化,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一起一伏,峰回路转,使人读来耐人寻味。
美联社曾发了一条关于我国河北任丘油田的稿子,导语是这样写的:‚在这里,地面上燃料奇缺,农民不得不靠挖掘玉米根来生火取暖、煮饭。然而,在3200米的地下,地质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气。‛
11.特写镜头法
导语写作可借鉴电影手法,采用一连串的特写镜头,牢牢吸 引住读者。
《湖北日报》曾发表了一篇歌颂老师的消息,由于导语中用了一个‚老师为学生送棉大衣‛的特写,很感人:‚9月初的一天早晨,从钟祥县开往武汉的长途汽车就要起动了。考取了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柯洪云欢欢喜喜地登上了汽车。这时,一位中年妇女急急忙忙地赶来,把一件棉大衣塞到了他手上。乘客们以为,这一定是这个学生的妈妈!可是,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妇女却是柯洪云的老师。‛
12.曲径通幽法
新闻导语要做到尺水兴波、文短味长,曲折迂回地表达主题,不失为一种好的表现手法。
汉城奥运会乒乓球比赛,我国选手的意外受挫成了国内外舆论的焦点,且看法新社的消息导语:‚统治世界乒坛数十年的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今天在这里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毁灭性失败,这一严重挫折使中国人感到十分沮丧。今天,乒乓球赛新闻层出不穷,倒霉的不仅限于中国人。但是,对中国人来说,这一天将作为黑色的星期四而永远留在记忆中。‛
13.一张一弛法
先写人之常情,以唤起读者的共鸣,然后急转直下,矛头直指问题,让人警醒,此所谓‚一张一弛法‛。
‚天下做女人的,谁不想当个健康孩子的母亲!然而,事与愿违的是,目前在我国,每出生1000名婴孩中,就有13个是缺 陷儿,使得不知有多少这种孩子的妈妈为此泪水涟涟,痛心疾首。‛《解放军报》的这条消息导语,从妈妈的美好愿望,到‚痛心疾首‛,反差极大,写来深具人情味。
14.小中见大法
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写起,由小到大,小中见大,这样的新闻导语往往真实可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当我国女子跳高运动员郑凤荣刷新了女子跳高世界记录,震动国际田径界时,美联社迅速发出消息:‚一位20岁的中国姑娘在北京的有力的一跳警告世界田径界说,六亿中国人民不会是永远落后的选手了。‛‚一位中国姑娘‛与‚六亿中国人民‛联系起来,这‚小中见大‛的功夫了得。
15.先声夺人法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短短一段文字,能够做到开门‚闻声‛,以‚声‛导人,当然就会产生出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南方日报》的一条报告会消息,导语就写得格外‚热闹‛:‚‘精彩,实在精彩!’‘听到李国桥不惜冒着危险在自己身上做抗疟试验时,我周围的不少人流泪了。’‘你有没有注意,梁启圣老师讲他10多年来用自己的工资抚养黎、苗族学生那一段时,就被6次掌声所打断。’这是昨天上午省先模报告团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做首场报告以后,记者在人群中听到的议论。‛
16.拉近时间法
对于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的‚新闻‛,使其‚翻新‛的办法 就是:寻找时间要素的最近点,写出最新的新闻根据。1956年初,上海市政府发出公告,要求取消人力车,到2月25日,当最后两辆人力车被送进博物馆时,新华社却发出了一篇时效性极强的新闻稿(导语):‚上海市交通局今天把上海的最后两辆人力车送给了博物馆。原来的人力车工人曾为此自动集会庆祝,感谢政府替他们挖掉了穷根,帮助他们走上了新的生活。‛
17.提问作答法
在导语中,把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报道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多少人迟到?‛这是新华社电讯《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表明需要加强劳动纪律》的导语,提出的问题非常敏感、突出,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18.有意重复法
新闻导语最忌重复,颠三倒四地重复一句话,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版面,还会使读者云里雾里。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题材,有意识地重复一些关键词语,反而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请看下面这条导语:‚85秒!拳王泰森击败挑战者。85秒!历史上最短的拳王卫冕战。85秒!1300万美元尽入腰包。‛(新华社华盛顿电《泰森:85秒卫冕成功》)特意重复使用了3个带感叹号的‚85秒!‛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19.化整为零法
聪明的记者对新闻导语总是字字斟酌,稍长一点的,就来个化‚整‛为‚零‛,分段叙述,绝不一开头就扔给读者一块‚铁板‛。
1981年,电视系列片《马可〃波罗》在中国开拍,美联社电讯稿的导语是这样写的:‚尽管马可〃波罗在他那部写于13世纪的名著中并没有提到长城,但是,美国、意大利、中国合拍的电视系列片《马可〃波罗》仍从长城开拍。
昨天晚上,该片宣传负责人恰克〃潘恩特说,这部拍摄费高达2200万美元的电视片是西方在中国实地拍摄的第一部艺术片。一则导语,两个自然段,有声有色,有主有次,读起来方便、自然、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