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0人力资源师--先进的薪酬体系将推动企业的发展[推荐]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文章类型:文章题目: 姓 名:身 份 证:所在省市:所在单位:黔东南州常乐燃气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师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个人分析报告
先进的薪酬体系将推动企业的发展
於 友 波
***511 贵州省凯里市
先进的薪酬体系将推动企业的发展
黔东南州常乐燃气有限责任公司
於友波
摘要:本文首先说明传统的薪酬体系在现代企业中的缺陷,接着阐述激励性薪酬体系对企业的重要作用,然后说明了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性薪酬体系,最后谈到了运用激励性薪酬体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从而说明了激励性的薪酬体系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发挥薪酬的最佳激励效果,以造就一支高效、稳定的员工队伍,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现代企业,薪酬体系,激励机制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无限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同样,与世界经济的接轨,中国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要想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拥有自己的竞争优势。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近一二十年发展起来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被管理实践证明是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而战略性的薪酬管理作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企业竞争优势的载体之一。尤其是薪酬激励机制的建立,更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薪酬体系,发挥薪酬激励的最佳效果,不但可以造就出一支高效、稳定的员工队伍,更能为企业提供快速发展的强劲动力,带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的进一步全球化,国际竞争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它们已不能在自认为稳固的领域中占据领先地位。在各种竞争的压力下,成千上万的工作岗位正在消失,许多行业走向衰败。很明显,过去建立的管理模式——繁多的阶层、紧密的控制、独裁式管理,已不再有效。尤其是传统的薪酬管理手段已跟不上当今商业发展的步伐,它正使越来越多的企业陷入面临衰退的危险。
一、传统薪酬体系的缺陷
企业变革的步伐无法阻挡,具有开拓精神的经理们开始向传统的商业模式和惯例发起挑战。改进的重点起初在生产率上,后来变为质量。企业管理者们开始考虑过程而非功能。国内消费者和国内供应商的概念开始淡化。组织开始扁平化,决定被传达到尽可能低的阶层。福莱德里克•泰勒的劳动力分配理论让位于工作团队及参与式管理。成本得到了削减,不少雇员们担负起过去由管理层承担的责任。雇员们变成了合作伙伴,而管理者变成了小组领导。传统管理模式被请了出去,甚至连管理者的专用餐厅也已开始从生活中消失。
传统商业的薪酬惯例产生于过时的管理理论,因此其自身也已落伍。现行的薪酬体系与新的管理和组织战略并不协调。那些现在被视为取得经营成功必备的行为在企业中并未得到加强。
幸运的是,薪酬系统已经开始适应新的情况,但改变的步伐是缓慢的。在那些薪酬方法不能与变革保持一致的地方,这种转换正受到阻碍,而它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活力至关重要。已建立的薪酬方法不能支持当今经营战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传统的薪酬体系只能提供薪酬,却不能起到奖励的作用 尽管薪酬体系在理论上可以奖励业绩的改善,事实却大不一样。由于价值的增加通常在受薪雇员中分配,其与业绩本身几乎没有关系。表现出众者与表现不佳者间仅有细微差别,奖励业绩的薪酬因此等同于总的增加值。这部分是因为大多数企业中业绩薪酬的目的并不仅限于奖励业绩改善,它也被用来调整总体薪酬结构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及通货膨胀的增加。结果是潜在的价值增加中相当大的比例几乎必须被分配给所有雇员。
业绩薪酬的失败也部分归因于主观评估业绩的固有困难及许多管理者在确切评价下属时的沉默。对典型的小时工来说,甚至连不实行业绩奖励的托词都没有。这些雇员以同样比率获得薪水而不考虑其对企业成功的贡献,因此也就不能激励雇员自主地改善其工作表现。“新型薪酬”的作者Schuster和Zingheim说得不错:传统的薪酬,尽管自称可奖励业绩,实际上是以资历、权力及内部股权为基础的。
(二)传统的薪酬体系不能加强团队合作
与业绩相关的薪酬在其存在的范围内是发给个人的。无疑这会鼓励雇员们使自身利益达到最大而不顾组织中其他人所付出的代价。结果是个人与群体间缺乏协调与合作、有利于其他人的信息被隐藏起来、组织的业绩达不到最优。
(三)传统的薪酬体系不支持企业优先发展战略
一个组织的薪酬体系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这不仅因为它奖励业绩,而且由于它传达了有关企业经营重心的信息。传统的薪酬手段却不能利用这股力量,原因在于其既不能传达企业经营方向也不能鼓励对企业经营成功起重要作用的行为。
(四)传统的薪酬体系缺乏弹性,不能反映经营成果
在传统惯例下组织付给雇员相同的薪水而不顾经营业绩或盈利性如何,因此薪酬实质上是一项固定成本。
薪酬不仅是一项固定成本,在许多企业中出于竞争考虑它被固定在相当高的水平。这种情况源于经营状况良好时或通胀水平较高时长期的薪酬大幅提高。一家企业在其业绩出众时能提供较高的薪酬水平,但当实力雄厚而工资水平较低的竞争者加入时它将无力承担。
传统的报酬系统已变得不再有效,因为它们与当今的经营重点不一致,与当今的组织战略也不协调。正如哈佛商学院经营管理教授Rosaketh Moss Kanter所说:“关于薪酬的陈旧观念已经破产了”。这种不协调当然不能持续下去。除非改变我们的薪酬体系,否则许多企业的经营目标将无法完全实现。
在人才流动频繁的今天,为吸引、留住、激励员工,各行各业在薪酬制定上各出新招,以确保企业的劳资关系稳定,越来越多的企业着力采取其他可替代的薪酬体系。而这些可替代的薪酬体系包括不同形式,其中激励薪酬体系可能应用最广泛而且满足许多现行薪酬体系的需要。
二、新型薪酬体系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一)薪酬激励发挥员工能动性的重要手段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在缺乏科学、有效激励的情况下,人的潜能只能发挥出20-30%,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让员工把另外70-80%的潜能也发挥出来。所以企业能否建立起完善的激励机制,将直接影响到其生存与发展。激励更是管理的核心,而薪酬激励又是企业激励机制中最重要的激励手段,是目前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它相对于内在激励,管理者更容易控制,而且也较容易衡量其使用效果,如果能够真正发挥好企业薪酬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就可以达到企业与员工“双赢”的目的。如果公司在成立初期,非常注重管理的规范化和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制定了一套较科学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那么公司一定会得到较快的发展,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公司的业务迅速增长。这是科学的薪酬制度发挥激励作用的充分体现,正是反映了企业薪酬激励效力不可低估。
(二)运用好新型薪酬体系能有效增强企业竞争力
激励薪酬体系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使用得当,会激发员工高涨的工作热情,而且又能达到企业人力成本比较合理的目的,有利于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随着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力市场日趋完善,人才作为资源要素之一,其配置也必然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人才的流动必然会受到价格——薪酬的影响,人才向着价高的地区、企业流动就成为普遍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薪酬水平在人才市场上是否具有竞争力是一个关键因素。企业能否吸引和留住人才,企业的薪酬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企业在制订薪酬标准时必须要考虑本地区同行业相似规模的企业薪酬水平,以及本地区同行业的市场平均薪酬水平,尽量使企业的薪酬具有竞争力,能够吸引和留住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
(三)建立新型薪酬体系能够加强企业薪酬的对内公平
从企业内部来讲,员工关心薪酬差别的程度高于关心薪酬水平,然而员工个人能力及其工作职务、工作态度的区别必然带来个人薪酬的差别,如何使这种“差别”既能鼓励先进又能被大多数员工所接受,而且又体现公平,这对薪酬管理来说越来越重要。在现实的薪酬管理中,这一点往往被忽视。企业薪酬设计应遵循“公平与公正”原则,特别是对内公平,不同部门之间或同一个部门不同人之间,薪酬水平必须反映岗位责任和能力的大小,也就是薪酬差别必须合理。企业内部薪酬的不合理,会造成不同部门之间以及相同部门个人之间权力与责任不对称,使部分员工在比较中,有失公平感,造成心理的失衡。要加强企业薪酬的对内公平,就必须合理地确定企业内部不同岗位的相对价值,就是要做好企业内部的岗位评价,针对岗位本身,从岗位的复杂性、责任大小、控制范围、所需知识和能力等方面来对岗位的价值进行量化评估,这才是从根本上解决薪酬对内公平的关键所在。
综上分析,尽管薪酬不是激励员工的惟一手段,除了薪酬激励这一物质激励手段外,还有其他物质激励手段和精神激励方法,但薪酬激励却是一个非常重要、最容易被管理者运用的激励方法。企业管理者必须认识到薪酬对激励员工的重要意义,薪酬管理并不是对金钱的直接关注,而是关注如何正确使用薪酬这一金钱的激励作用。
三、如何建立合理有效的先进薪酬体系
薪酬激励的目的是为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稳定人才、吸引人才,实现薪酬资源与员工贡献的最佳配置,从而促成组织目标的达成。要想顺利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全面发挥薪酬系统的激励效果,保持激励项目的长期性和有效性。
薪酬激励系统的效力取决于系统的激励时间和激励力度。激励时间越长,激励力度越大,产生的效果越好。反之,效果越差。所以,要保持激励项目的长期性和有效性,就必须想方设法加大激励力度、延长激励时间。具体做法如下:
(一)必须选择合理的激励方式
组织对员工进行行为塑造时,可以采用四种方法,即正面强化、反面强化、惩罚、消退。强化的手段有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两种不同的时间组合模式。连续强化对于初期的、不稳定的、不常出现的行为有很好的强化效果,但这种强化会很快导致饱足感,对奖励麻木,失去奖励效果。而且撤消强化,行为会迅速消退。相比之下,间歇激励适用于稳定的、经常出现的行为。间歇激励比连续激励的效果好,能够有效克服激励的惰性,长久地发挥作用。所以,企业在设计薪酬系统时,要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激励方式。对于企业倡导的行为,采用正面强化扩大效果;对于企业员工规范,运用反面强化加以实现;对于企业禁止的行为,通过惩罚给予约束;对于同企业没有利益关系的行为使其消退,要把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两种手段结合起来使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薪酬激励的效果。
(二)建立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切实避免激励项目“固化” 关键是要建立一种动态的激励机制,使所设计的薪酬项目“活”起来,尽量避免项目的“固化”。如,为调动某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企业可以采取适当提高奖金系数,结合企业效益浮动的办法。同时,还应该设置更为灵活的奖励项目,前者侧重调节不同类别人员的分配档次,后者侧重间歇激励。当员工某项工作或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时,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当员工提供正常劳动时,不予奖励也不予处罚;当员工完不成工作、出现重大失误或绩效差时,则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这样,就能够保持薪酬激励的公平性,激励效力才能更加持久。
(三)必须针对行为和事件进行有目的的激励
企业在进行薪酬激励时,应当非常明确地针对行为和事件,而不应该看“人”,只要组织需要鼓励的行为与事件出现时,就应该马上进行奖励,不管行为对象是谁,都应该一视同仁。如果人为地划分等级,有意偏袒和照顾一部分人,使之区别于其他员工,游离于规章制度之外,就会形成一个特殊群体,破坏整个薪酬系统的公平性,从而严重挫伤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最终导致整个薪酬系统的低效。
(四)薪酬分配应依据考核结果,严格兑现
如果使员工感受到薪酬与贡献之间的正比关系,就会有效地激励员工,所以,企业应当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员工业绩考评体系。首先,对各岗位进行深入细致的工作分析,明确工作职责、工作关系、工作条件、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的考评标准;其次,进一步规范考评程序,对考评员进行培训,持证上岗,确保考评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第三,引进新的测评工具,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考评方式,对员工进行全面考评,规定各种考评的权重,采用量化指标定量评分,得出考评成绩;第四,将员工业绩考评结果与薪酬紧密挂钩、严格兑现,确保激励机制的良性循环。
(五)针对员工不同层次需求进行不同的激励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有五种层次的需求,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严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企业管理人员应该根据员工不同层次的需求来设计相应的激励措施,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激励的效力。如,针对生理需求,企业可以提供合理的基本工资;针对安全需求,可以建立、健全各种社会保险;针对归属和爱的需求,可以提供带薪休假,可以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也可以培育一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企业文化氛围等;针对自我实现的需求,可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六)先进薪酬体系的建立必须遵守效益原则
市场经济的竞争法则就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一个创造不了效益的企业就没有生存下去的必要。相反,如果一个企业能够积极开拓新市场、新领域,使产品和服务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与满意,就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支付给员工更多的薪酬,提供更丰厚的福利待遇。所以,企业薪酬激励的方向一定要向效益高、利润大的部门和单位倾斜,向创造和带来效益的人才倾斜。只有遵循效益原则,才会使薪酬激励发挥更大的效力,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综上所述,企业在设计薪酬激励项目时,必须充分考虑薪酬激励的效果,把提高激励效果作为薪酬设计的核心问题认真对待,选择灵活多样的激励方式,尽量避免“固化”现象的出现。除此之外,还应明确薪酬机制的运行不是孤立的,它必须与企业的其他人力资源实务保持一致性,配套实施、整体推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薪酬系统的运行效力。
四、新型薪酬体系的配套支持
薪酬管理是一种看似简单、但是操作起来具有很大难度的体系。它可以简单的归纳成给员工涨工资。但我们在现实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给员工涨了工资,但是到了最后它还是“跳槽”了,这就是薪酬激励政策的失败。企业在执行这项政策的过程中,要注重于以下几方面的配套支持才能起到好的作用。
(一)岗位评估
岗位评估是在岗位描述的基础上,对岗位本身所具有的特性进行评价,以确定岗位的相对价值,一般要包括知识、经验、活动范围、决策责任、内外联系、督导责任、管辖人数、分析研究能力要求等多种因素。通过岗位评估、明确岗位职责、明确每个岗位的指挥、监督、考核和被指挥、被监督、被考核的关系,明确每一项工作任务在不同层次岗位的操作内容,同时明确包括学历、工作经验、相关知识、个性要求等在内的岗位任职资格,形成岗位说明书。通过科学的岗位评估,比较企业内部各个岗位的相对重要性,聚集相似岗位进行薪酬等级划分,得出岗位等级序列,从而为运用薪资曲线对每一薪酬等级进行定价提供标准,也为薪酬支付的内部公平性提供支撑。
(二)薪酬调查
企业在确定薪酬水平时,需要参考劳动力市场价位,了解市场上同类岗位的薪酬支付情况。开展薪酬调查,目的在于为确定薪酬的对外竞争力提供依据。企业可以把市场劳动力价位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确定和调整内部各岗位的薪酬关系和薪酬标准,以克服内部分配上可能存在的平均主义和盲目攀比行为。需要注意的是,在目前市场价位尚不统一的情况下,薪酬调查必须从地域、行业、岗位等多个方面进行细分和研究,确保结果的可比性,防止无谓付出。
(三)绩效评价体系
员工工作绩效具体表现为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以及对企业的其他贡献。为正确评价员工的工作业绩,企业还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绩效评估系统,针对不同岗位的性质特点、职责权限大小及承担责任风险程度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根据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员工进行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人员使用及薪酬挂钩。其实质就是在企业内部强调多劳多得,刺激员工以更多的知识储备,更高的劳动技能,获取更好的工作岗位,并在适合的工作岗位上,创造更好的工作业绩,从而取得更多的报酬。
确定岗位工资需要以岗位进行评估,确定绩效工资需要对工作表现进行评估,确定企业的薪酬水平需要对市场状况及企业的支付能力进行评估,而每一种评估都需要一套程序和办法,所以,薪酬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系列管理上及技术上的配套支持。良好的具有激励性的薪酬体系的建立、实施和完善,已不仅仅是企业和人力资源部一个部门的工作,它需要高层管理者的正确决策,更需要众多一线管理者乃至广大员工的参与和支持。
五、结语
总之,企业薪酬体系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只有对激励薪酬体系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科学、合理设计,才能保证激励性薪酬体系对员工的公平性和科学性,才能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使激励薪酬成为一种完成组织目标的强有力的工具,最终为企业的飞速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冀伯祥 曾雁.《薪酬管理》,经济日报出版社,2004.11(1)[2] 曾代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经济日报出版社,2004.[3] 刘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科学出版社,2004.6(1)[4] 刘昕.《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0(1)[5] 杨付怀.《人力资源经理案例手册》,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10(4)
第二篇:星巴克的薪酬计划及人力资源体系
星巴克的薪酬计划及人力资源体系
由于星巴克不是一家典型的企业,因而这也就不是一个典型的案例研究。本案例不是专注于某个单一的薪酬方案或甚至整个薪酬体系,而是考察该公司的全部薪酬及人力资源体系是怎样和商业目标联系在一起,又是怎样加强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的。该公司的文化。价值观及人力资源系统相互支持业务的发展,最终有助于创造出成功的企业故事,使之不再依赖于传统的对待员工的理念。
公司背景
正如我们今天都知道的,星巴克咖啡公司创建于1987年。现任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是霍华德?舒尔兹,他于1982年至1985年间与公司的最初创始人一起共事,后来买下了这家公司。在1987年时,星巴克公司有十一家店。最初的商业计划是向投资方承诺在五年内达到 125家店铺。
从1982年至1992年间,该公司仍是私营企业,但却以令人震惊的年均80%的增长速度增加到150家店。在1992年6月,该公司上市并成为当年首次上市最成功的企业。今天,星巴克公司是北美地区一流的精制咖啡的零售商、烘烤商及一流品牌的拥有者。在北美。英国及环太平洋地区拥有 1800家店铺,和布瑞尔公司(生产咖啡冰淇淋)及百事可乐公司(生产一种叫富拉普希诺的瓶装咖啡饮品)达成了战略伙伴关系。
1997财政收人是9亿6千7百万美元,比上一年几乎增长了 39%。公司雇用了 25,000多名合伙人(该公司对雇员的称呼)。公司目标是到2000年时在北美地区拥有超过2000家店铺的规模。公司的使命“是使自己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咖啡的主要供应商,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折不扣地保持商业原则。”
星巴克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人力资源及薪酬体系的驱动因素
Starbacks是一家价值驱动型的企业,公司内有一套被广泛接受的原则。这家公司总是把员工放在首位并对员工进行了大量的投资。这一切来得绝非偶然,全都出自于首席执行官的价值观和信念。舒尔兹曾说道:“我想建立的公司能给人们带来主人翁意识并能提供全面的医疗保险,最重要的是,工作能给他们带来自尊。人们普遍认该公司是一家能给他们带来自尊的公司,能尊重他们所作的贡献,不管员工的教育程度和工作地点在哪里。”
公司坚信若把员工放在第一位的话,将带来一流的顾客服务水平,换言之,有了对服务相当满意的顾客后,自然会有良好的财务业绩。
通过人力资源及全面薪酬体制加强文化与价值观
为了加强及推动公司的文化,公司实施了一系列的报酬激励计划。对于全职和兼职员工(符合相关标准),公司给提供卫生、牙科保险以及员工扶助方案、伤残保险。此外,一家叫工作解决方案的公司帮助处理工作及家庭问题。这种情况在零售行业里并不常见,大多数企业不会为兼职员工的福利支付成本。尽管支付兼职员工福利的成本增加了公司的总福利成本,但平均福利成本和对手相比仍然很低。尽管投资巨大,但公司仍支付大量红利。那些享受到这些福利的员工对此心存感激之情,因而对顾客服务得更加周到。
第二,所有的员工都有机会成为公司的主人。公司在1991年设立了股票投资方案,允许以折扣价购买股票。蚕豆方案是每年提供一定的期权,总金额是基本工资的14%。那些达到最低工作量的兼职员工两个方案均可享受。满足下列条件的员工可以得到期权:从四月一号到整个财政末在公司工作,这期间至少有500个工作小时,到一月份发放期权时仍在公司工作的员工。由于星巴克公司的股价持续不断地上涨,给员工的期权价值就很大了;更重要的是,配合公司对员工的思想教育,使得员工建立起自己是公司股东的想法。
可是,加强文化和价值观的培养不只是一个薪酬体系的全部问题。全面薪酬体系,尽管是推动业务的强有力杠杆,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不能与其他正在实施的关键性的人力资源
杠杆分割开来。这些其他的杠杆包括广泛的员工培训、公开沟通的环境及一个叫做使命评价的方案,这是一个叫做合伙人快照方案的一部分。合伙人快照方案是想尽量从公司伙伴那里得到反馈。这和意在得到顾客反馈的顾客快照方案是平行的。合伙人快照方案包括公司范围内的民意调查、使命评价及一个相对较新的对公司和员工感兴趣的关键问题进行调查的电话系统。
使命评价是于 1990年设立的正式方案,以确保公司按其使命前进。公司在每个地方放置了评论卡谈论有关使命评价的问题,员工可以在他们认为这些决策和后果不支持公司的使命时填写评论卡。相关的经理有两周时间对员工的问题做出回应。此外,一个跨部门的小组在公开论坛上探讨员工对工作的忧虑,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提交相关报告。这样做不仅使得公司的使命具有生命力,也加强了企业文化的开放性。所有招聘进来的新员工在进人公司的第一个月内能得到最少24小时的培训。培训项目包括对公司的适应性介绍、顾客服务技巧、店内工作技能。另外还有一个广泛的管理层培训计划,它着重于训练领导技能、顾客服务及职业发展。
公开的沟通方式也是星巴克公司原则的一部分。公开论坛一年要开好几次,告诉员工公司最近发生的大事,解释财务状况,允许员工向高级管理层提问,同时也给管理层带来新的信息。此外,公司定期出版员工来信,这些来信通常是有关公司发展的问题,也有员工福利及股东方案的问题。
星巴克公司人力资源和报酬的发展
另外一件星巴克公司关注的事是公司已走过发展的许多阶段,人力资源和全面薪酬体系也应该随之发展。比如,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该公司还只是只有一个重点产品的区域性公司。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主要由行政管理人员组成――一群聪明、有主意、以事业为中心的人,但他们同时常常陷于日常事务的处理,大部分的工作由外部咨询师作指导。这期间的报酬和福利(它们将发展为全面薪酬功能)具有401(K)计划中的内容。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星巴克发展成真正的全国性公司,拥有多条产品线。人力资源经理发展成为项目经理,它们从行政职能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为业务提供产品和工具。一些不能为公司提供核心竞争力的东西开始采用外购的方式。公司继续进行人力资源职能更强的自动化服务。报酬和福利成为全面薪酬的一部分,包括额外医疗福利、医疗照顾、同工同酬及员工辅助方案等。
随着公司进人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在业务范围和业务重点上将更加国际化。同时,人力资源已把自身确定为业务领导的职能:即技术型发展的企业整合所有的业务单位,人力资源提供业务咨询和战略管理。公司建立了无数的零售商合作伙伴,提高了整体报酬的水平。公司执行一体化的国内及国际人力资源计划,以支持业务战略的发展。
最新的结果
这种使得人力资源和全面薪酬体系一体化的结果一方面提升了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它是否值得投资呢?当然是,公司被《财富》杂志评为100家“最值得工作”的公司之一。公司的财务业绩也是优秀的,1997财政的收人近10亿美元。若包括两次股票分拆在内,股价已比最初上升30多倍。员工的流失率,尤其是在商店里的流失率远远低于行业一般水平,约为普遍水平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样子。对员工的满意度调查表明:员工非常喜欢为公司工作,对公司的领导很满意。负责调查的外部公司说星巴克公司的调查结果在与其他大多数公司相比时,好得吓人。
他们能定量分析人力资源的结果与全面薪酬体系之间的相关关系吗?答案是,不可能。然而,公司的高级主管、经理、人力资源及普通员工都强烈地感受到这些方案对公司及其员工的发展贡献多多。
未来将会怎样
随着公司继续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增设新店,员工数量持续高速增加,人力资源和薪酬体系面临挑战。在公司日益分散化、多元化、巨型化的时候,如何继续提升公司的文化和价值体系并保持活力?随着公司规模扩大,如何能保持小公司的灵敏性?过去成功实施的方案,如蚕豆方案,该如何保持活力?怎样与业务的变化和员工的需求相适应?
人力资源及全面薪酬体系现在和未来要做的工作重点是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必须提升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体现员工第一的思想。若未来与过去一样,就仍能保持令人激动的独一无二的发展势头。
第三篇:加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薪酬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加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薪酬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摘要】随着体制的改革,薪酬管理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本文就从电力企业绩效管理现状探究了绩效薪酬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且从绩效管理制度出现的问题入手,阐述了完善电力企业绩效薪酬制度的措施,以期对电力企业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起到帮助。
【关键字】电力企业,绩效薪酬,绩效考核
1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提高,电力事业也不断得到了推动。电力企业是我国大型能源企业的代表,具有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特点,随着国家电力市场管理的不断规范,电力企业高薪的优势将通过市场资源配置和竞争手段被弱化。绩效薪酬管理制度有很多年的发展历史,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业绩提升方面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薪酬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绩效管理是激励企业员工热情、引导员工向工作绩效要薪资的管理模式。根据电力行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建立科学规范的薪酬制度,制定或完善与薪酬管理相关的配套制度,这样的绩效管理对电力企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但能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而且还能形成激励系统,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从而促进企业发展。
2电力企业绩效管理现状
近年来,各方不断加大对电力的投资,这直接使得电力企业的人才竞争形成了十分激烈的局面。很多企业通过提高关键岗位和核心岗位的收入水平和提升福利待遇,以达到引进关键专业技术人才。大多数电力企业已意识到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并建立了相应的绩效考核体系和薪酬体系。如何吸引人才, 通过激励来留住和发挥人才的作用是企业管理人员面临的一项新的课题。目前我国许多行业都已经开始运用这一绩效管理模式,随着这一模式逐步被众多行业所认可,我国电力行业也逐步开始引入绩效管理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薪酬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的手段, 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实现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般电力企业中所采取的绩效管理分为组织绩效管理和个人绩效管理,多数电力企业已从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两方面针对组织或个人选取一定的考核指标.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建立了不同程度的绩效管理体系。
3电力企业在人力资源绩效薪酬管理中产生的问题
(1)绩效管理观念错误。电力企业的员工入职时间一般较短,普遍存在员工老龄化、低学历、专业不对口等人才结构问题,难以满足现代绩效管理的需求。企业单位的管理者以及负责人缺乏对绩效管理的重视和关注,没有真正认识到绩效管理对于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性,仅仅把这种制度当成对员工的一种监督、一种束缚,正是这种错误的观念使绩效管理不能在电力企业中真正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
(2)绩效考核制度不科学。我国企业的绩效考评基本上是从制度层面上提出的, 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难度较大, 客观上难以落到实处。企业在薪资的分配中往往不进行科学具体的岗位评价制度,仅仅是简单的根据同岗位给予相同的薪资待遇,这样的分配并不细致,因为知识型人才在实际工作中被分配在不同难度的岗位上,很多都是以平等的态度去进行绩效考核,我国大多数企业的人才引进缺乏量化指标, 缺乏科学有效的岗位分析, 形式上的内容多于技术性的认可。而且劳动差别缺乏核定的依据,没能对员工的劳动技能、劳动强度、岗位责任等进行科学专业的评价。知识型人才的岗位难度和人才的自身能力不能体现在绩效考核中,影响到了知识性人才在工作中的积极性。许多员工觉得企业内部的薪酬分配不合理,认为企业一线的工资岗级普遍偏低、同一部门内部不同岗位之间的岗级差别太大。这样的不科学的绩效考评工作在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同时, 也不利于引导员工的积极性。
(3)绩效管理过程中缺乏灵活性、公平性。大多数电力单位在绩效管理中仅仅重视绩效的考核,将绩效考核的评价视作绩效管理的主要目标,许多企业的薪酬管理中, 没能将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员工的工资合理联系起来, 致使薪酬分配方面只是流于形式的存在, 管理过于死板。很多电力企业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缺乏灵活性,往往注重平均主义,不根据个人的努力和贡献来拉开薪酬的差距,并不能很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甚至很多员工觉得自己的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因此产生了排斥心理,由于绩效管理过程中夹杂了很多的个人主观意向,客观依据不足,所以有失公平性。4绩效薪酬管理对员工的激励作用
绩效管理以及薪酬管理作为电力企业的管理手段,其主要用于评估企业员工贡献和价值。毫无疑问地,这种管理制度最大的作用就是对员工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这种评价体制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员工的素质,提高了员工的自制性,使员工在满足自我需求的同时能够更好的为企业服务。在人才竞争激烈的电力行业中,完善的绩效薪酬管理制度能够吸引和留住更多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竞争优势。并且对于员工来说,得到企业绩效薪酬奖励不仅是对自己付出的回报,更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提升了企业在员工心中的地位,使员工在企业中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并且,绩效薪酬管理能够更好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他们在工作中激发出更多潜能。在这种机制之下,员工之间会形成一种良好的竞争氛围,员工都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工作表现来提高自身工作绩效,这正是企业发展所不可缺少的。绩效薪酬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所以电力企业应该建立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以激发员工的工作创造性,不断地开发员工工作潜能,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5完善电力企业绩效薪酬制度的措施
5.1完善绩效考评制度
通过开展岗位分析、能力分析和绩效分析,建立以岗位工资、能力工资、绩效工资为主要内容的薪酬分配制度,从各个方面科学的进行绩效考评工作,绩效和其他奖金的评定过程中要尽量多的依据客观的和可测量的依据,减少管理人员在其中的个人判断因素,采用项目产值和个人产值为考核单位,对不同岗位的评价要素也需要因岗而异,进行统一的绩效评定。要改变企业原有的的与综合奖挂钩的考核模式,建立公平、公开、公正、易于量化、便下操作的绩效考核体系,将其与薪酬分配、职业生涯规划、岗位调整以及动态培训等配套措施结合起来,为企业员工搭建一个合理化的成长平台,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整合与开发。优秀的薪酬管理若想成功,必须有一个科学有效的考核制度和考核办法,多数企业由于绩效考核管理的漏洞使良好的薪酬管理功亏一篑。
5.2改善薪酬结构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 电力企业应该重视薪酬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向科学合理的分配薪酬发展。应该彻底抛弃平均主义,根据每个岗位难度的不同和职工的个人能力, 建立公平的薪酬管理和分配制度。即使在同一岗位中,也要根据员工平时表现、任务轻重来公平分配薪酬。要按照等级划分员工类型和员工级别,这样才能营造出多劳多得的激励氛围。对于工作任务重、岗位艰苦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偿, 使员工的工资薪酬能与该工作的业绩和岗位责任相关联, 使员工的付出与回报得到统一。固定薪酬与员工生活水平直接相关,应当能够保障员工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保障,保障员工基本生活水平的前提下体现薪酬管理的公平性。收入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向技术难度高、复杂程度高的岗位倾斜,但不能形成某些岗位工资过高,应该将岗位工资与福利待遇相结合,对技术人员的培训也应当与绩效挂钩,保证公平性。
5.3建立及时的绩效考评评价系统
社会发展变革迅速,所以要不断地适应市场和企业的要求就要对制度不断地改进,电力企业是一个创新的行业,所以要尤其注意员工的意见反馈,每次绩效考评后一定要及时让员工进行评价。使公司能够及时了解考评中的问题和员工的意见,考核机制的具体实施权力不应当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以免造成偏袒、寻租等行为的发生。这样也有利于层层意见上递,使公司高层能够及时收到员工的反馈以便在管理上及时作出调整。
6结语
在深化电力企业机制改革之时.电力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和竞争也将日趋激烈,在电力企业中,绩效管理以及薪酬管理是其发展和经营的重要政策和方法,是保证企业持续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固地位的重要前提,所以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绩效薪酬管理制度是电力企业追求更好发展必须要做的关键工作。
【参考文献】
[1] 万勤.完善供电企业绩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24):235-237
[2] 李哲.加强绩效考核建立有效的薪酬分配制度-电力设计企业的绩效与薪酬改革的一点思考
[J],经济管理者,2012(19)
第四篇:薪酬管理必备习题(企业人力资源师二级)
《薪酬管理》必备习题
一、薪酬调查的种类和作用有哪些?
答:
1、调查是指企业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各种途径,采集有关企业各类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以及支付状况的信息,并进行必要处理分析的过程。
从调查方式看,薪酬调查可以分为正式薪酬调查和非正式薪酬调查两种类型。
从主持薪酬调查的主体看,薪酬调查又可以分为政府调查、行业的调查、专业协会或企业家联合会的调查、咨询公司的调查以及企业自己组织的调查。
从调查的组织者来看,正式调查又可以分为:
1、商业性薪酬调查;
2、专业性薪酬调查;
3、政府薪酬调查。
2、薪酬调查的作用有:
(1)为企业调整员工的薪酬水平提供依据
(2)为企业调整员工的薪酬制度奠定基础
(3)有助于掌握薪酬管理的新变化与新趋势
(4)有利于控制劳动力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二、薪酬市场调查的过程有哪些? 答:薪酬市场调查的过程有5个:(1)确定调查目的。
(2)确定调查范围:同行业中同类型其他企业、其他行业中有相似相近工作岗位的企业、与本企业雇用同一类的劳动力,可构成人力资源竞争对象的企业、在本地区同一劳动力市场上招聘员工的企业、经营策略、信誉、报酬水平和工作环境均合乎一般标准的企业。
(3)选择调查方式:企业之间相互调查、委托中介机构调查、采集社会公开信息、问卷调查。(4)薪酬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数据排列法、频率分析法、趋中趋势分析、离散分析、回归分析法。
(5)提交薪酬调查分析报告。
三、员工薪酬满意度调查的程序有哪些?
答:
1、确定调查对象:薪酬满意度调查的对象是企业内部所有员工。
2、确定调查方式:由于调查的人数众多,比较常用的方式是发放调查表。
3、确定调查内容:薪酬福利水平、薪酬福利结构、薪酬福利差距、薪酬福利的决定因素、薪酬福利的调整、薪酬福利的发放方式等的满意度。
四、当员工薪酬满意度较低的时候,企业应该如何做?(技能题)
答:
1、通过市场调查,掌握同行业同岗位人员薪资水平的相关信息。根据对外具有竞争力的原则,对该公司的薪资水平进行全面调整,使其接近或者达到市场同类企业薪资水平。
2、加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工作,对该公司的各类工作岗位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为薪资制度体现岗位的工作价值提供依据。
3、建立严格的劳动定额管理制度,完善各类人员的绩效考评体系,为建立内部公平公正(内部公平性原则)的薪资制度奠定基础。
4、根据企业所属行业的性质,一般员工适宜以工作(岗位)工资和技能工资为基础,采用组合型薪资制度。
5、在进行岗位评价和完善绩效考评制度的基础上,对中级管理人员进现行职能工资制进行必要的调整,实行宽带式薪资结构,以体现中级管理人员工资的特点。
6、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当在改革现行管理人员薪资制度的基础上,实行年薪制或股票期权、股票增值权、虚拟股票等长期激励的薪酬制度。
五、工作岗位分类的内涵、横向分类的原则、方法和主要步骤有哪些?
答:
1、内涵:工作岗位分类亦称为岗位分类分级或岗位归级,在国家机关行政人事管理中,被称为职位分类。它是在岗位调查、分析、设计和岗位评价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方法,根据岗位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对企事业单位全部岗位,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上所进行的划分,从而区别出不同岗
位的类别和等级,作为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岗位分级的最终成果,是将企事业单位的所有岗位纳入由职组、职系、岗级和岗等构成的体系之中。
2、横向分类的三大原则:
(1)岗位分类的层次宜少不宜多。一般单位应控制在两个层次以下,比较复杂的大型企业单位最多也不宜超过三个。
(2)直接生产人员岗位的分类应根据企业的劳动分工与协作的性质与特点来确定;而管理人员岗位的分类则应以它们具体的职能来划分。
(3)大类、小类的数目多少与划分的粗细程度有关,在分类的粗细方面,应以实用为第一原则,不宜将类别划得过细。如限制大类不超过4个,小类不超过10个等。
横向分类的方法包括:
1、按照岗位承担者的性质和特点,比如生产类和管理类;
2、按照岗位在企业生产过程的地位和作用划分:比如生产岗位、技术岗位、管理岗位、营销岗位等。
3、工作岗位分类的主要步骤有:
(1)岗位的横向分级。即根据岗位的工作性质及特征,将它们划分为若干类别;
(2)岗位的纵向分级。即根据每一岗位的繁简难易程度、责任轻重以及所需学识、技能、经验水平等因素,将它们归入一定的档次级别;
(3)根据岗位分类的结果,制定各类岗位的岗位规范即岗位说明书,并将此作为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依据;
(4)建立企业岗位分类图表。说明企业各类岗位的分布及其配臵状况,为企业员工的分类管理提供依据。
六、企业工资制度的影响因素、设计的原则和程序有哪些?(重点)答:
1、工资水平的影响因素为:
(1)企业外部影响因素:市场因素、生活费用和物价水平、地域的影响、政府的法律法规。(2)企业内部影响因素:企业自身特征、企业决策层的工资态度。
2、企业工资制度设计的原则有:
(1)公平性原则:内部公平性和外部公平性。(2)激励性原则:差别性原则,根据工作的差别确定报酬的差别。(3)竞争性原则:达到吸引、激励和保留员工的目的。
(4)经济性原则:企业在控制工资成本时要考虑行业属性。
(5)合法性原则:符合最低工资标准、工作时间、经济补偿金、加班加点付薪等。
3、企业工资制度设计的程序有(7条):
(1)确定工资策略:高弹性、高稳定、折中类。
(2)岗位评价与分类:岗位分析、岗位评价、分类分级。
(3)工资市场调查
(4)工资水平的确定:两种:
1、将工资水平完全建立在市场工资调查数据基础上;
2、根据工资曲线确定工资,充分考虑工资制度的内部公平性。
(5)工资结构的确定:即确定不同员工的工资构成项目及其所占的比例。
(6)工资等级的确定:
1、分层式工资等级类型
2、宽泛式亦即宽带式工资等级类型。
(7)企业工资制度的实施与修正。
七、企业工资制度的分类有哪些?(容易出选择题)答:(1)岗位工资制:以员工在生产经营工作中的岗位为基础确定工资制度和工资等级,最大的特点是“对岗不对人”,它代表了工资制度发展的主流。具体内容有:
1、根据岗位支付工资;
2、以岗位分析为基础;
3、客观性较强。主要类型有:
1、岗位等级工资制;
2、岗位薪点工资制(优点:
1、直接与企业效益和工作业绩相联系,体现了效率优先的原则;
2、工资用薪点表示,工资更容易分配到关键岗位,充分发挥了工资的激励机制;
3、薪资的浮动值按照部门的效益和业绩来确定,有利于提高团队的协作精神)
(2)技能工资制:以员工的技术和能力为基础的工资,它根据员工的个人能力提供工资。它并不适合所有企业,要求企业有一种比较开放的、有利于员工参与的企业文化。还要求具备3个条
件:
1、明确对员工的技能要求;
2、制定实施与技能工资制度配套的技能评估体系;
3、将工资计划与培训计划相结合。它的种类有:
1、技术工资;
2、能力工资。
(3)绩效工资制:本意是以员工的工作业绩为基础支付的工资,支付的唯一依据或主要依据是工作成绩和劳动效率。其特点有:
1、注重个人绩效差异的评定;
2、关于个人绩效的大多数信息都是由主管人员搜集上来的;
3、反馈的频率不是很高,而且反馈的方向大部分是单方向的,是从管理人员向下属员工反馈。它的不足有:
1、绩效工资制的基础缺乏公平性;
2、绩效工资过于强调个人的绩效;
3、如果员工认为绩效评价的方法是不公平和不精确的,整个绩效工资制度就有崩溃的危险。主要形式有:
1、计件工资制;
2、佣金制(提成制)。
(4)特殊群体的工资:
1、管理人员的工资:构成包括基本工资、奖金和红利、福利和津贴;
2、经营者年薪制:一般由固定工资与可变工资(浮动工资)构成。主要有两种组成形式:
1、基本工资加风险收入;
2、年薪加年终奖金。实施时应具备的条件:
1、有健全的经营者人才市场,完善的竞争机制;
2、明确的经营者业绩考核指标体系;
3、健全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完善的群众监督机制。
八、团队工资制度的主要组成要素有哪些?(容易出选择题)
答:团队分为平行团队、流程团队和项目团队等。团队工资的主要组成要素有:
(1)基本工资。它是员工的工资收入中的主要形式。
(2)激励性工资。对于平行团队来说,不应该给激励性工资,因为容易造成不公平感。而对于流程团队而言,应该对流程团队的员工支付相同金额的激励性工资。对于项目团队来说,应该按照基本工资的相同比例来支付项目团队成员的激励性工资。
(3)绩效认可奖励。分为两种:货币性奖励和非货币性奖励。非货币性奖励用来认可优良的业绩表现,货币性奖励用来认可优良的工作结构。
九、团队工资的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答:
1、平行团队工资制度的设计,企业应该确保成员将小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团队中去,而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常规工作中去。因此,平行团队通常不使用激励性工资形式,而认可奖励尤其是非货币性的认可奖励比较适用。
2、流程团队的工资制度设计中,基本工资应该是团队工资结构方案的关键,基本工资支付的主要依据就是团队成员的能力和技能。为了更有效地激励员工,企业可以在事前清楚地确定对团队与个人绩效地奖励,因此预先确定地激励性工资是工资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3、项目团队工资制度的设计中,基本工资在项目团队中的工资结构中属于传统组成部分,项目团队工资结构中的可变性来自于少量货币性奖励和属于团队绩效的激励性工资。由于项目团队的工作通常比流程团队要更难量化,同时项目团队的工作中的可变因素比较多,因此企业在设计项目团队的工资计划时要避免使用过多的激励性工资。
十、宽带式工资结构的内涵、作用(5条)和设计程序有哪些?
答:
1、内涵有:宽带工资制是将企业传统的10个、20个,甚至30个工资等级及其变动范围进行重新组合,压缩原有工资等级的数目,扩大各个工资等级覆盖的岗位范围,拉宽各个工资等级的浮动范围,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工资管理系统。
2、它的作用主要有以下5点:
(1)宽带式工资结构支持扁平型组织结构,打破了传统工资结构所维护和强化的那种严格的等级制,有利于企业提供效率以及创造参与型和学习型的企业文化。
(2)宽带式工资结构能引导员工自我提高。
(3)宽带式工资结构有利于岗位变动。
(4)宽带式工资结构有利于管理人员以及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角色转变。
(5)宽带式工资结构有利于工作绩效的促进。
3、宽带式工资结构的设计程序有5步:
(1)明确企业的要求:要考虑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和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
(2)工资等级的划分:即确定工资宽带的数量,大多数为4~8个,少数10~15个,部分企业甚至只有两个: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3)工资宽带的定价:向处于同一工资宽带之中,但是职能却各不相同的员工支付工资。(4)员工工资的定位:绩效曲线法、新技能获取情况、关键能力开发情况。
(5)员工工资的调整:企业必须建立绩效管理体系,这是企业实施宽带式工资的一个前提条件。
十一、企业工资调整的含义、内容有哪些?
答:
一、含义有:是指工资标准的调整,是保证工资正常运行和调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致可分为三类:
1、个体工资标准的调整,包括等级或者当级的调整;
2、整体工资标准的调整;
3、结合内部分配改革对工资结构的调整。
二、内容有(6项):
1、工资定级性调整:对没有工资等级的员工进行工资等级的确定,如试用期的员工确定工资等级等。应注意的因素:
1、员工的生活费用;
2、同地区同行业相同或相似岗位的劳动力的市场工资水平;
3、新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
4、内部公平性和对外具有竞争力的平衡。
2、物价性调整。
3、工龄性调整。
4、奖励性调整。
5、效益型调整。
6、考核性调整。
十二、如果出案例分析题,让你对某一家企业的薪酬制度进行调整,或者是设计一个新的薪酬制度,你可以如下回答:
答:
一、进行薪酬调查(关于薪酬调查的内容见前面)
二、、应根据以下原则设计新的工资制度:
(1)公平性原则:内部公平性和外部公平性。
(2)激励性原则:差别性原则,根据工作的差别确定报酬的差别。(3)竞争性原则(4)经济性原则(5)合法性原则
三、可采用宽带式工资制(此处内容请参照前面宽带式工资的含义和方式),并把员工的工资结构进行调整,可以由4个部分组成:
1、基本工资。是工资构成中的固定发放部分。
2、岗位工资。是工资构成中的相对固定发放部分,原则上按照员工的实际出勤日数支付。首先,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岗位系数,控制在1~5之内;然后根据两个公式计算出岗位的工资标准和岗位工资基数:岗位工资标准=岗位工资基数×岗位工资系数;岗位工资基数=岗位工资总额/员工所有岗位系数之和。
3、岗位绩效工资:是工资构成中全浮动部分,取决于员工所在部门和公司的经济收入水平和员工个人的岗位绩效水平。
4、特殊岗位津贴或专业骨干人员津贴。
四、根据上述四个部分确定员工新的工资构成:
1、岗位基本工资,占岗位工资标准的60%;
2、岗位绩效工资,占岗位工资标准的40%;
3、政策性津贴、补贴;
4、年终奖金;
5、特殊贡献奖。
附加:工资调整时应注意的问题:
1、如果员工有加薪要求,但绩效较差,不符合加薪标准,则向其解释政策,鼓励其努力;
2、如果员工绩效较好,却没有加薪,则需要考虑是原有薪酬已经较高,还是工作失误。如果是前者,则解释以获得其理解;如果是后者,则需要纠正错误。
3、如果员工指出与他岗位相同、能力相同员工加薪而自己未加时,不能轻易对二者进行比较,如果二者属于同一部门,交由部门经历进行解释;如果不属于同一部门,则告诉其部门不同标准不同。
第五篇:星巴克的薪酬计划及人力资源体系(修改的)
星巴克的组织文化及薪酬福利体系
摘要: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健全的薪酬管理系统是吸引、激励、发展与留住人才的最有力的工具。薪酬管理系统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向员工传达企业的价值导向,说明什么样的行为是企业所倡导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企业所不愿看到的。同时,它还为通过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充分一致性,来使企业所有员工的努力和行为都集中到能够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方向上去。同时,企业的薪酬管理必须与企业的战略、组织文化相吻合。本文考察星巴克的全部薪酬以及人力资源体系是怎样和商业目标联系在一起,又是怎样加强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的。该公司的文化、价值观及人力资源体系相互支持业务的发展,最终创造出了成功的企业故事,使之不再依赖于传统的对待员工的理念。
关键词:星巴克薪酬文化
公司背景
正如我们今天都知道的,星巴克咖啡公司创建于1987年。现任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是霍华德•舒尔兹,他于1982年至1985年间与公司的最初创始人一起共事,后来买下了这家公司。在1987年时,星巴克公司有十一家店。最初的商业计划是向投资方承诺在五年内达到 125家店铺。
从1982年至1992年间,该公司仍是私营企业,但却以令人震惊的年均80%的增长速度增加到150家店。总部在美国西雅图的星巴克咖啡公司1992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并成为当年首次上市最成功的企业,其销售额平均每年增长20%以上,利润增长平均在30%以上,星巴克的股价上涨了2200%,已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品牌之一。
1997财政收人是9亿6千7百万美元,比上一年几乎增长了 39%。公司雇用了 25,000多名合伙人(该公司对雇员的称呼)。公司当时的目标是到2000年时在北美地区拥有超过2000家店铺的规模。公司当时的使命是“使自己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咖啡的主要供应商,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折不扣地保持商业原则。”
1997年星巴克与日本SAZABY Inc.合资,在日本开店,此时全球分店数为1015家。1998年星巴克陆续在海外建立分店,包括中国、新加坡、瑞士、德国等60多个国家。
1998年3月,美国星巴克进入台湾,1999年1月进入北京,2000年5月进入上海。目前在国内拥有3个市场,分店已达270多家。
2004年全球分店已达7600多家。
今天,星巴克公司是北美地区一流的精制咖啡的零售商、烘烤商及一流品牌的拥有者。在北美、英国及环太平洋地区拥有 1800家店铺,和布瑞尔公司(生产咖啡冰淇淋)及百事可乐公司达成了战略伙伴关系。
星巴克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人力资源文化及薪酬体系的驱动因素Starbucks是一家价值驱动型的企业,公司内有一套被广泛接受的原则。这家公司总是把员工放在首位并对员工进行了大量的投资。这一切来得绝非偶然,全都出自于首席执行官的价值观和信念。舒尔兹曾说道:“我想建立的公司能给人们带来主人翁意识并能提供全面的医疗保险,最重要的是,工作能给他们带来自尊。人们普遍认为该公司是一家能给他们带来自尊的公司,能尊重他们所作的贡献,不管员工的教育程度和工作地点在哪里。” 公司坚
信若把员工放在第一位的话,将带来一流的顾客服务水平,换言之,有了对服务相当满意的顾客后,自然会有良好的财务业绩。
外界把星巴克称为是“浪漫加成长的第二空间”。这是指,星巴克不仅能让员工感受到浪漫和温情,还能够让员工得到学习和成长。
星巴克对于自己员工的关注和尊重,在美国时就常常为人津津乐道。创始人舒尔茨常常提起自己的一桩童年回忆:有一天当小男孩舒尔茨回到家里,发现以货车司机为职业的父亲脚踝断了,潦倒地躺在床上,并且因此失去了工作。他说,自己永远忘不了这一幕:“父亲是个快垮掉的蓝领工人,他的价值没有得到体现,没有受到尊重,我当时就下定决心,绝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在我的雇员身上”。这次辛酸的回忆,就是日后星巴克人力资源文化的缘起。
自创建日起,星巴克就保持一种关注员工﹑投资于员工﹑始终把员工放在首位的管理哲学。在这里,每一位员工都亲切地称呼彼此为“伙伴”。在美国,星巴克的员工都有股票期权和购买计划,工资里20%的部分可以八五折购买公司股票,所以员工就是公司的股东 “partner”。但这种称谓,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原因,而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意义已经延伸为我们都是一家人,大家都是伙伴。
星巴克把员工看作公司最大的资产,会从很多层面去关心员工的需求,包括工作上的和生活上的。在员工平时的工作中,每一个环节都是以这种大家庭式的文化为前提的。在星巴克有一种5B文化,不仅仅是对待顾客,也是员工之间相互对待的方式。Be welcome,使每个人获得归属感;Be genuine,诚心诚意,接触、发现、回应;Be knowledgeable,熟悉我们的专业,热爱你所做的,并与他人分享;Be considerate体贴,关心自己、周遭的人及环境;Be involved,在门市、公司及社区全心投入。
大家庭的感觉,体现到平常的每一件事情上,这不仅是制度的,而且是文化的。倾听、交流、关怀,重视伙伴的想法和建议,帮助伙伴成长等等。在星巴克,很多伙伴称呼自己的店都不是说“我们店”,而是“我们家”,非常自然。还有很多员工下班之后,还喜欢待在店里,自己坐下来享受一下,读读书,或者把女朋友和家人约在店里见面。
在人们的印象中,服务行业一线员工的工作通常是没有什么前途的,但是在星巴克,员工几乎没有这样的感觉。部门的中层干部几乎全部都是从门市岗位慢慢做上来的。星巴克的空降兵很少,很明确的一点是,现在的骨干就是未来要培养的主管。星巴克的想法很简单,伙伴把自己的精力贡献给企业,星巴克就要提供一个舞台给他们去发挥。所以星巴克乐于把基层的员工一步步培养起来,出现新的职缺,都是优先考虑自己的伙伴。
星巴克有一套伙伴发展计划,也就是每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公司会和每位伙伴一起设计下一阶段的目标,为了达成他的目标,公司为他提供帮助和训练。对于员工,不管是什么岗位,关键是要不断的学习成长,而不是每天很快乐地过日子。
公开的沟通方式也是星巴克公司原则的一部分。公开论坛一年要开好几次,告诉员工公司最近发生的大事,解释财务状况,允许员工向高级管理层提问,同时也给管理层带来新的信息。此外,公司定期出版员工来信,这些来信通常是有关公司发展的问题,也有员工福利及股东方案的问题。
每个月,星巴克的地区经理会举办一个Open Forum,每次由一家门店做主人,其他门店的代表都会到这里来,和大家谈谈各自最近的工作,以及一些建议和想法。星巴克成立以来,很多创意,包括饮料的发明都是来自于员工。比如星冰乐,就是美国的一位门市伙伴创造出来的。在中国,员工也会提出类似于咖啡工具、点心口味的改进等等提议,然后营业部逐渐推广到整个公司去。另外,一对一的沟通,在门店主管和每位员工之间,每个月也至少会有一次。面对面的沟通,伙伴更会觉得自己被尊重和被关心。星巴克在制定各种制度时,都是采用公开讨论和沟通的方式。因为有自己的想法融入在公司的运作过程中,员工会更容
易接受和执行。比如星巴克的绩效卡,就是出自一家门店店长的设计。
通过人力资源及全面薪酬体制加强文化与价值观
星巴克不是业界最高薪资的企业,大概是70%左右的水平。剩下的百分比就以奖金和福利的方式体现。
每年公司如果达成总体的业绩目标,就会从公司利润中提出一部分,每位伙伴都可以拿到类似于利润分享的奖金;即使没有盈利或者没有达成目标,年终也还会多发一个月的薪资作为奖金,它基本的意义在于感谢伙伴一年来忙忙碌碌的“苦劳”。
另外,星巴克在福利设计方面强调以伙伴的意见为意见,并且尽可能地照顾到伙伴的家庭。比如星巴克的自选式福利,就是让伙伴根据自己以及家庭的需要,在一定的预算里面自由支配,包括了旅游、进修、交通,以及子女教育的学费补助等等,对伙伴家里的长辈、小孩在不同的状况下也有不同的补贴。伙伴结婚,公司也会给他送恭喜的红包,这些都是更能体现大家庭意味的福利。
为了加强及推动公司的文化,公司实施了一系列的报酬激励计划。对于全职和兼职员工(符合相关标准),公司给提供卫生、牙科保险以及员工扶助方案、伤残保险。此外,一家叫工作解决方案的公司帮助处理工作及家庭问题。这种情况在零售行业里并不常见,大多数企业不会为兼职员工的福利支付成本。尽管支付兼职员工福利的成本增加了公司的总福利成本,但平均福利成本和对手相比仍然很低。尽管投资巨大,但公司仍支付大量红利。那些享受到这些福利的员工对此心存感激之情,因而对顾客服务得更加周到。
公司在1991年设立了股票投资方案,允许以折扣价购买股票。蚕豆方案是每年提供一定的期权,总金额是基本工资的14%。那些达到最低工作量的兼职员工两个方案均可享受。满足下列条件的员工可以得到期权:从四月一号到整个财政末在公司工作,这期间至少有500个工作小时,到一月份发放期权时仍在公司工作的员工。由于星巴克公司的股价持续不断地上涨,给员工的期权价值就很大了;更重要的是,配合公司对员工的思想教育,使得员工建立起自己是公司股东的想法。
可是,加强文化和价值观的培养不只是一个薪酬体系的全部问题。全面薪酬体系,尽管是推动业务的强有力杠杆,但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不能与其他正在实施的关键性的人力资源杠杆分割开来。这些其他的杠杆包括广泛的员工培训、公开沟通的环境及一个叫做使命评价的方案,这是一个叫做合伙人快照方案的一部分。合伙人快照方案是想尽量从公司伙伴那里得到反馈。这和意在得到顾客反馈的顾客快照方案是平行的。合伙人快照方案包括公司范围内的民意调查、使命评价及一个相对较新的对公司和员工感兴趣的关键问题进行调查的电话系统。
使命评价是于 1990年设立的正式方案,以确保公司按其使命前进。公司在每个地方放置了评论卡谈论有关使命评价的问题,员工可以在他们认为这些决策和后果不支持公司的使命时填写评论卡。相关的经理有两周时间对员工的问题作出回应。此外,一个跨部门的小组在公开论坛上探讨员工对工作的忧虑,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提交相关报告。这样做不仅使得公司的使命具有生命力,也加强了企业文化的开放性。
星巴克公司的人力资源和报酬的发展
另外一件星巴克公司关注的事是公司已走过发展的许多阶段,人力资源和全面薪酬体系也应该随之发展。比如,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该公司还只是只有一个重点产品的区域性公司。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主要由行政管理人员组成——一群聪明、有主意、以事业为中心的人,但他们同时常常陷于日常事务的处理,大部分的工作由外部咨询师作指导。这期间的报酬和福利(它们将发展为全面薪酬功能)具有401(K)计划中的内容。401(k)计划为美国退休金制度中的重要一环,由于此项鼓励措施规定于美国所得税条例(Internal Revenue Code,IRC)第401 条k款中,因此简称为401(k)计划。401(k)计划旨在利用延迟税负的优惠措施,鼓励民众储蓄部分税前收入,以弥补社会福利之不足。401(k)计划采用确定提拨制(defined contribution),受雇者于受雇期间,依规定定期提拨薪资的某一比例至个人退休基金账户,雇主也须依规定配合提拨款项至该账户,受雇者的退休金完全取决于退休时该账户的提拨款总额及收益,因此投资风险由受雇者自负。401(k)计划账户持有人暂时不须缴纳此部分的所得税,待59.5岁之后可提领时再行缴纳。该账户金额如在59.5岁前提领,除非是发生残疾、死亡、无法继续就业等特殊因素,否则须缴交10%的惩罚税。由于受雇者退休时所得较低,且享受较多的税率优惠,因此退休时负担的税负亦相对减轻。
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星巴克发展成真正的全国性公司,拥有多条产品线。人力资源经理发展成为项目经理,它们从行政职能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为业务提供产品和工具。一些不能为公司提供核心竞争力的东西开始采用外购的方式。公司继续进行人力资源职能更强的自动化服务。报酬和福利成为全面薪酬的一部分,包括额外医疗福利、医疗照顾、同工同酬及员工辅助方案等。
随着公司进人21世纪,在业务范围和业务重点上将更加国际化。同时,人力资源已把自身确定为业务领导的职能:即技术型发展的企业整合所有的业务单位,人力资源提供业务咨询和战略管理。公司建立了无数的零售商合作伙伴,提高了整体报酬的水平。公司执行一体化的国内及国际人力资源计划,以支持业务战略的发展。
最新的结果
这种使得人力资源和全面薪酬体系一体化的结果一方面提升了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它是否值得投资呢?当然是,公司被《财富》杂志评为100家“最值得工作”的公司之一。公司的财务业绩也是优秀的,在截至7月3日的2004-2005财年第三季度,星巴克总共实现1.256亿美元的净利润,或每股盈利31美分,较市场的平均预期高出1美分,整体净营收为1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员工的流失率,尤其是在商店里的流失率远远低于行业一般水平,约为普遍水平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样子。对员工的满意度调查表明:员工非常喜欢为公司工作,对公司的领导很满意。负责调查的外部公司说星巴克公司的调查结果在与其他大多数公司相比时,好得吓人。
思考题
1.你如何评价星巴克的企业文化?
2.星巴克的薪酬福利体系是如何与它的战略及组织文化相匹配的?
3.随着公司继续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增设新店,员工数量持续高速增加,人力资源和薪酬体系面临挑战。在公司日益分散化、多元化、巨型化的时候,如何继续提升公司的文化和价值体系并保持活力?随着公司规模扩大,如何能保持小公司的灵敏性?过去成功实施的方案,如蚕豆方案,该如何保持活力?怎样与业务的变化和员工的需求相适应?
参考文献
1.王泽琴.星巴克的薪酬计划及人力资源体系[J].HR管理世界,2004(10).2.Celine Wei.星巴克:浪漫加成长的第二空间[J].世界经理人,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