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视角下的军事改革[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05:49: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核心价值观视角下的军事改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核心价值观视角下的军事改革》。

第一篇:核心价值观视角下的军事改革

核心价值观视角下的军事改革 军事政治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等国在完成机械化军事变革的同时开始探索信息化军事变革,并大力推进军事理论创新、军事技术创新、军事体制创新,实现了军队由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变。与此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长期战争的考验,也逐渐成长为诸军兵种齐全、具有联合作战能力的现代化军队。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国防日益巩固,人民军队建设发生质的飞跃,建立了包括核技术与航天技术在内的独立完整的现代国防工业与国防科技体系。但是由于中国的国防投入有限,军队建设基础薄弱,军事技术仍然处于机械化、半机械化阶段,人民战争理论如何具体应用于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实践,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中国国防与军队现代化水平与世界军事技术先进的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在高科技的今天到底是什么主宰了一个国家的国防力量,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场真正的现代战争。

战争是军事理论和军事装备最好的试验场,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在先进的信息网络系统的支撑下,空中力量、海上力量、情报信息、特种部队和常规地面部队快速行动,作战效能成倍提高,对伊拉克实施了一场多维一体的闪电式突击。他们先后向巴格达、巴士拉、纳杰夫、摩苏尔、基尔库克、乌姆盖斯尔等十余座城市和港口投掷了各类精确制导炸弹2000多枚,其中战斧巡航导弹500枚。这种突击是通过把先进的信息力与强大的火力密切结合,以高度一体化的信息火力战,迅速瘫痪了伊军整个作战体系。这些新战法和高技术科技武器的运用再次确立了以制信息权、以网络为中心的军事思维的重心,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度重视。

纵观中国的周边情况并不乐观,台独挑衅,日本钓鱼台,存在领土争议的印度,南海主权纠纷的东南亚国家,美国不断强化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部署,频频围绕中国进行各种类型的联合军事演习,就在今年6月底以来,中国周边就非常热闹,正在或已经举行了三场大规模军事演习,在战略态势上给中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新挑战。形势错综复杂,新军事改革已经成为军内的热门话题,现代军事科技的发展对中国军队的传统强项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陆军一再强调建立信息化攻防兼备部队,海军开始向各大洋远航并不断有建造航空母舰的呼声,空军也向攻防兼备的建设方向进军。没有强大的军力做支撑又如何捍卫祖国的统一和尊严!新时代,新危机下,新军事改革势在必行!因此抓住机遇进行信息化军事变革,不仅是解决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若干重大矛盾、改变相对落后状况的唯一出路,也是推动国防和军事系统全面转型、有效履行军队历史使命、赢得未来信息化局部战争胜利的根本途径。中国军事变革的必要性

中国的军事变革是在军事思维方式转换下的必然要求

世界新军事革命正在对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的军事体系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恩格斯曾经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军事实践方式的变化,传统的军事思维方式已难以适应高技术战争的需要,军事思维方式的变换必然导致新的军事变革。高技术战争对传统军事思维方式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技术战争对传统军事思维方式的实践基础造成强烈冲击;二是高技术战争对传统军事思维方式的要素和结构的强烈冲击。因此,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就必须调整为以制信息权为军事思维的重心。军事思维方式的变化和调整是军事变革的先导,军事变革是军事思维方式变化下的必然要求。

中国的军事变革是人类战争形态第三次时代转型的必然产物

军事变革通常发生在人类社会技术形态及战争形态出现时代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对人类战争形态的时代转型和阶段划分,江泽民曾指出:“人类战争在经过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机械化战争几个阶段之后正在进入信息化战争阶段。”从中国漫长历史不难看出,千百年来,中国好像并未发生过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变革,在由冷兵器向热兵器、热兵器向机械化转变的历史关头,中国均错过了军事变革的良机,所以才有了近代屈辱挨打的历史。而在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中国的军事实践是以工业时代的战争为背景,对部队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总体上是机械化战争时代的要求。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的技术形态从电工业时代推向了信息网络时代,世界军事领域发生了一场深刻的革命性变革,战争形态随之出现了第三次转型-机械化战争形态开始转向信息化网络化战争形态。所以,世界各国不断调整军事战略,使其适应在信息网络时代下的高科技战争。这种转型促使世界新军事变革波及的范围不断扩展,变革的力度逐渐增强,同时也对中国军事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人类社会技术形态和战争形态的时代转型,也为中国的军事变革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军事变革是以军事技术变革为基础条件的,因此,必须充分利用最新科技成果,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核心,带动和改造传统的机械化军事系统。使我国不会错失历史机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变革。

中国军事变革的途径

人民解放军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加强质量建设,积极推进以信息化为核心的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大胆进行理论创新,充分发挥理论的先导作用

在中国现代史中,恐怕没有哪个军校的地位可以与黄埔军校相提并论。黄埔军校为中国的现代军队贡献了最多的元帅和将军,虽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更接近培训班的性质,并不是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军校。为什么一个军事培训班居然会培养出比正规的军事院校还要多得多的人才呢?其实,从人类的历史中不难发现,所谓的人才往往会在某种具体环境下形成集团涌现的现象。以秦末小小的沛县为例,居然出现了刘邦、萧何、曹参、樊哙等多位名人,而此后近2000年中,沛县几乎被历史所遗忘。类似的例子还有近现代史中的湖南,历史上湖南名人很少,所谓“不知有国家天下者”,但到清末则成了“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名人辈出,甚至形成“军无湘军不算军”的神话。但无论如何,黄埔军校当属典范,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现代军事的发展之路。或者,黄埔军校的成功真正说明的只是一点:用现代军事理念武装起来的军人注定会比其他军人更优秀,即使他未必拥有更好的天赋。

要创新我们的思维,大大的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相当于西方的思维方式,有很多强项,但也有很多弱项,比如我举个例子,世界上的有两个绘画巨匠,一个是中国的徐悲鸿,一个是西班牙人毕加索。徐悲鸿画马画的好,毕加索喜欢画牛,正面的、反面的,按照中国人的思维徐悲鸿画马栩栩如生,外国人没有,毕加索的合是不拘一格,正面也画,反面也画,他甚至八字形车坐,拿到最高的殿堂里,还提供了艺术思维,他的思维影响了整个世纪后,思考在信息化战争下强军的过程中,就要多用毕加索超常的全部的立体思维。当年赫鲁晓夫和和美国进行冷战的时候,美国强大的航母对苏联的压力是非常大的,赫鲁晓夫提倡发展航母,海军四邻不同意。那我们发展什么,我们发展和潜艇。现在美国在搞全球的导弹防卫系统,防卫中国,防卫俄罗斯,但俄罗斯的导弹有机枪的突破能力,你搞防御体系,你俄罗斯有能力也搞,他们还是过去的思维。你有盾,我有茅,它们的作战系统很完善,如果从我们的角度上,从另外的角度突破的话,你有的我让你没有,这样的发展思路是一种超越和跨越的思路,要比那好的多。

20世纪70年代以后,伴随着信息化军事变革的酝酿和发展,世界主要国家都着眼于打赢信息化战争和建设信息化军队,并不断进行军事理论创新,中国的军事变革也与各种理论创新相伴而行。海湾战争后,我国对新军事变革、信息化建军、信息战争等问题的理论认识上升到全新的高度。伊拉克战争后,我国更是认识到先进的军事理念在现代战争中的巨大作用。

提高军队信息化条件

到底什么是信息话呢?先举个例子:1.某位士兵在A区发现有埋伏,但是没有重型武器,通过视频将情况报知总部,总部经过传送位臵,确定士兵方位,调用侦查卫星,将侦查情况返回到士兵和指挥部处,经过讨论认为确实有埋伏,需要通过远程打击火力消灭,根据士兵发回的坐标,协调远程空军进行精确打击。空军驾驶员可以在飞机上通过士兵的侦查设备,观察打击目标特点。2.与某大国发生战斗,处于前沿的军舰已经锁定目标,但是已经没有导弹了,这时在海岸附近发射远程战术导弹,在飞行过程中,导弹自动由地处前沿的军舰进行导航(而非导弹发射基地进行控制),最终摧毁目标。以上可以体现了。信息化作战的特色,每一个人在信息系统中都是一个节点,拥有特定的数据编号,可以反馈战场信息,并在系统中反映出来,系统根据节点的反馈问题,并且借助其他节点对目标进行打击,并且根据系统评估,可以暂时交付节点一些远程打击武器的控制权、导航权、先决权。在某个特定时刻拥有指挥权,调动权。也就是说战场上每个人都是一个系统的触角,成为战场神经。同时根据战场的突变性,又可以成为战场的决策者,控制者。

信息化战争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战争形态,我军必须以信息化建设为主要目标。战争形态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衍生物。人类所经历的冷兵器、火器、机械化等战争形态,都是当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在战争领域的产物。在人类日益步入信息化社会过程中,新科技革命的浪潮也使信息化战争成为战争形态演进的必然趋势,其主要表现是:武器装备趋向智能化,指挥控制趋向自动化,以电子战、计算机网络战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战开始登上战争舞台。

我军现在仍处于机械化半机械化阶段,尚不具备全面转向信息化建设的条件,必须同时完成机械化与信息化建设的双重任务。机械化与信息化,是军队在不同历史时期建设与发展的特征。机械化的标志是以机械大工业为基础,主要依靠飞机、舰艇、装甲车辆实施机动和作战;信息化的标志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为基础,实现武器装备智能化和指挥自动化。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也决定了在短时期内还不可能全面建设信息化战争所需要的作战体系。我们必须将信息化与机械化融为一体,同步推进,走适应新军事革命发展要求、具有我军特色的发展之路。

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 人民解放军把武器装备作为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依托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适应国家安全需要,不断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进程。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军使用的精确制导炸弹仅占总弹药的约8%;而在1999年科索沃战争和2001年阿富汗战争中,这一比例分别上升到约40%和70%。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将基本上全部使用精确制导武器。美军装备越来越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正向智能化和一体化发展。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装备了大量无人作战装备。美空军在这次战争中配备了“捕食者”、“暗星”和“全球鹰”等各式无人驾驶飞机,其中“捕食者”无人飞机除了执行低空照相任务外,还加装了激光制导武器,用于对敏感目标和伊拉克防空力量严密的目标进行精确轰炸。美海军装备了远距离环境测量装臵、“鲸鱼座”和“海洋探险者”等多种小型无人潜水器,对复杂海域进行探测并排除水雷。美海军陆战队装备了100多套K8城市机器人系统以及约200套陆战型“旅鼠”无人地面车,用于城市巷战。美陆军装备了MPR-800型多功能机器人,能完成地雷探测与排险、灭火、监视、清除放射性沾染等工作。

为增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建设注重顶层设计,坚持走以信息化为主导、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的道路,努力建设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精干高效、整体优化的现代化武器装备体系。优先发展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研发新型信息化作战平台和精确制导弹药,研制新型电子对抗装备,着力增强精确打击能力和信息作战能力,努力缩短与世界军事强国武器装备之间的差距。

在2009年国庆60周年大阅兵的庆典上,我们也欣喜的看到了一大批精良的武器装备,99式主战坦克,歼10战斗机,歼-11重型战机,空警2000”大型预警机。。。

实施人才战略工程

科索沃战争正是本世纪下半叶几场高技术战争的代表作,可用以下几句话来概括:电子战武器首当其冲,精确制导武器大开杀戒,战略轰炸机远程出击,隐身战机冲锋陷阵。在这场“不对称”的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充分发挥其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优势,采用“不接触”战术,对南联盟进行了狂轰滥炸。但是,处于劣势的南联盟军队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并成功地击落了包括美军最先进的F-117A隐形战机和无人驾驶飞机在内的几十架北约战机,取得了值得称道的战绩,与海湾战争中伊军的表现相比,不能不说有天壤之别。其原因之一是南斯拉夫有一支素质很高的职业化军队。虽然南斯拉夫最终在北约的强大压力下作出了让步,但是南军的表现却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在“不对称”战争中,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一方,只要人的素质过硬,仍然是大有作为的。我军要想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以弱胜强,就必须着眼高技术战争的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军事人才,以求的在高技术战场上形成我军的人才相对优势,以弥补武器装备的劣势。

2003年8月,中央军委制定实施军队人才战略工程规划,提出力争经过一二十年的努力,拥有一支懂得信息化战争指挥和信息化军队建设的指挥军官队伍,一支善于对军队建设和作战问题出谋划策的参谋队伍,一支能够组织谋划武器装备创新发展和关键技术攻关的科学家队伍,一支精通高新武器装备性能的技术专家队伍,一支能够熟练掌握手中武器装备的士官队伍。人才战略工程分两个阶段实施:2010年前使全军人才状况明显改观,作战部队人才建设大幅跃升;2011年到2020年,实现人才建设大的跨越。

加强联合训练

若干年前,美军在作战实践中发现了三军联合行动的魅力,便开始探讨通过联合训练获得联合行动的能力。经过联合训练的初步实践,明确提出了“发展联合训练能力”的军事训练转型设想,其主旨是通过构建联合训练的新模式,既实现陆军、海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等各军兵种之间的高度融合,又使常备力量与后备力量之间、军队与政府各部门之间、本国军队与盟国军队之间实现全面融合。

这一设想的意义非同一般。从后来的战争实践看,美军正是依赖于军事训练方式的全面转型,保持着压倒性的战场优势。世界近期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便可以证明这一点。伊拉克战争,美军联合行动能力小试锋芒。到了阿富汗战争,美军的联合行动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当人们从电视画面上清晰看到美军特种兵手持海事卫星电话,呼唤空中梯队对刚刚发现的目标实施追踪打击时,便真实感受到联合行动的力量。人民解放军适应现代战争的主要特点和样式,加强各个层次的诸军兵种联合训练,提高联合作战能力。随着军事变革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越来越呈现出一体化联合对抗新模式。由于我军的一体化联合作战训练起步较晚,加之各种条件和矛盾的制约,联合的理论和实践都刚刚起步,尤其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推进和发展深度的联合。

深化联合战役训练。开展联合战术训练。改进联合训练手段。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

第二篇: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先进军事文化建设

以军人核心价值观引领先进军事文化发展

摘 要: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方面。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重要而紧迫的国防及军队建设战略任务,要坚持用军人核心价值观引领先进军事文化发展,保证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部队,保持人民军队性质和本色,进而为推动部队建设科学发展、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军事文化,军队建设

先进军事文化是我军性质和宗旨、制度和传统、精神和作风、素质和形象的总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先进军事文化的精髓。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和历史使命,坚持用军人核心价值观引领先进军事文化发展,是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部队、保持人民军队性质和本色的迫切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应有贡献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我军是党所倡导的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必须认真遵照胡主席的指示要求,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繁荣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历史责任,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积极贡献。

一、先进军事文化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

军事文化是人们在军事实践中所形成的军事创新能力、军事活动方式和精神成果,是军事组织自身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先进军事文化,指的是代表社会历史发展方向,代表军事人文和军事科技的先进水平,反映军事发展规律、彰显正义战争本质、体现战斗力内在要求、富于创新活力的军事文化,是先进的军事指导思想、政治信仰、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精神风貌等的总和。

(一)指导思想上的先进性。历史上的军事文化,因为受历史条件的局限,缺乏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首次为研究战争与军事问题,继承优秀军事文化成果,总结军事实践经验,冲破形而上学的陈规戒律,提供了科学的工具。我军的军事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先进军事文化。

(二)本质核心上的政治性。任何军事文化都是为一定的阶级、民族、国家或政治集团服务的。因此,先进的军事文化必须反映进步阶级的意识形态和根本利益。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马克思主义国家、政党和军队学说的重要内容,也是军事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确保其科学性、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强调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军先进军事文化的首要内容。

(三)价值取向上的人民性。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判断一种文化先进与否,关键是要看它为谁服务,只有为最广大人民服务的文化,才是先进文化。我军先进军事文化的核心价值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集中反映了人民军队的价值追求,这也正是我军军事文化与西方军事文化的本质区别。

(四)发展模式上的开放性。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财富。跻身世界先进文化强国行列,积极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是快速提升和发展文化的重要途径。我军先进军事文化建设,不仅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且要面向世界、大胆继承、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五)思维方式上的创新性。先进文化既是一定历史发展的产物,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世界在变化,社会在前进,我军军事活动在实践中发展。这就迫切要求我们顺应历史的要求,反映时代之呼声,总结实践之经验,把握发展之规律,建设面向未来的先进军事文化。我军先进军事文化,是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一切优良传统的文化,同时更是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不断创新发展的优秀军事文化。

(六)实践要求上的战斗性。战争是军事集团之间的激烈对抗,因此,所有军事活动的最终目标都是提升战斗力。为部队服务、为打仗服务是军事文化实践的原则和方向,军事文化从根本上讲就是战斗文化。军事文化是否先进,集中体现在它能否为获得胜利提供战斗力支撑。先进军事文化必须是服从和服务于形成最佳战斗力的文化。

二、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先进军事文化是党领导人民军队在长期奋斗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体现我军性质宗旨、职能任务、历史传统的文化形态,是提高我军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和滋养官兵的精神沃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是当前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我军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先进军事文化,不仅为我军发展壮大、克敌制胜提供了强大思想保证和重要力量源泉,而且对全民族产生了巨大精神影响,为社会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对于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优良传统、永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本色,对于激发官兵战斗精神、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对于提高官兵素质、促进官兵全面发展,对于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更加凸显。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军的号角。这既为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提供了广阔舞台,又赋予了新的任务。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就是要深刻认识把握这难得机遇,加强实践探索。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西方敌对势力把文化渗透作为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的重要手段,尤其是把军队作为渗透的重点。官兵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军魂意识面临严峻考验。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是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部队、保持人民军队性质和本色的迫切要求。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进程加快,军事斗争准备深入推进,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日益艰巨繁重,对官兵综合素质和意志作风的考验更为严峻;我军官兵成分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精神文化需求多层次多样化特征更加明显,对丰富部队文化生活、巩固思想文化阵地、推进军事文化创新发展、提升我军软实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就是要不断增强军事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染力,为推动部队建设科学发展、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三、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引领先进军事文化发展

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方面。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提出以来,受到全军上下高度认同,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充分发挥了先进军事文化的引领和辐射作用。要坚持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赋予军事文化深刻思想道德内涵,始终保持我军军事文化的先进性、时代性和创造性,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提供新的证明和有益借鉴。要进一步以军人核心价值观引领先进军事文化发展,继续强化教育引导,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切实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广大官兵的自觉行动,从而为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探索新的经验和实践途径。

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大力推进先进军事文化的创新发展,要立足军事文化战略和安全的高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力:

(一)深入进行理论研究阐释、思想政治教育,更新观念。要牢固树立起: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连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念;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连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的观念;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连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思想前提的观念;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连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影响国家对外战略制定及对外关系走向的重要因素的观念,保证先进军事文化建设在思想高点上运行。

(二)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坚持先进军事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正确方向。一种军事文化能否成为先进文化,根本在于它有没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正确价值观是先进军事文化的内核,先进军事文化以弘扬崇高价值为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精神向导。胡主席提出并系统阐述的“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为我军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指南、注入了强大动力。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反映我军官兵与党、人民、国家、军队的关系以及官兵相互间关系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观念,是先进军事文化的核心内容,体现了我军优良传统、时代发展要求和官兵价值追求的统一。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第一位的要求就是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灵魂贯注其中,作为主线充分体现,始终坚守精神高地,走在时代前列。

(三)把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和先进军事文化建设,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的构建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之中。着眼富国与强军相统一、实现民族复兴,进一步深入研究和阐发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与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先进军事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文化的内在关系,把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和先进军事文化建设,更加自觉地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的构建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之中,进一步丰富当代中国先进军事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社会资源。一方面,要按照“有为不争”的原则,在对外军事交往和军事宣传中,通过各种现代媒介,把我军的核心价值观及其培育的成效、先进军事文化建设成果的宣传和展示,融入到我军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各种行动中去,积极影响和改善我国先进军事文化对外传播的国际社会和国际舆论的环境。同时,也要把先进军事文化建设融入到加速整个国家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之中,在提高国家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的过程中提高军事文化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市场的国际化趋势是不可避免的。要按照 “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网络化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的方针,遵循市场规律,加速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竞争能力,这样才能在世界军事文化角逐与融合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传媒的宣传教育功能,发挥我们先进军事文化的影响力,并使之尽早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总之,在新时期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积极适应官兵的文化需求,应当始终围绕核心文化去展开,要突出抓好理论灌输和行为引导,紧贴时代发展、紧贴使命任务、紧贴官兵实际,深化历史使命、理想信念、战斗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从根本上打牢官兵思想政治基础,从过程上增强文化培育的实际效果,使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成为引领部队先进军事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三篇:价值观视角下组织理论演进述评

价值观视角下组织理论演进述评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9-11-12 14:51:00 ]作者:蒲德祥

内容摘要:本文对组织理论进行了脉络梳理。笔者认为组织理论经历了一个从没有人的组织、没有组织的人,没有社会的组织到社会的组织的演变过程。并认为组织理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种新的价值观系统,使人的本性得以真正体现。

关键词:理性系统 自然系统 开放系统 生态系统 价值观

本文通过对组织理论的脉络梳理来考察组织中的价值面,为组织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意义。

理性的古典组织理论

理性的古典组织理论认为组织是意图寻求具体目标并且结构形式化程度较高的社会结构集合体,它具有两个方面的结构特征:组织是有意图地实现相对具体目标的集合体;组织是形式化程度较高的集合体。在理性古典组织理论中,组织结构是为了有效实现目标而专门设计的。从根本上说,组织模型是机械模型,这个模型把组织作为可操作部件的结构,每个部件都可以单独改变,以提高整体的效能。理性古典组织理论的思想主要来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以及法约尔和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与科层制理论。泰勒提倡通过改变传统的经验管理来达到科学管理,其理论核心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它的重点放在计划、标准化和在作业层改进员工的努力方向,以便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通过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个员工的生产效率,使劳资双方都能获得最大收益。行政管理理论提出了“自上而下”的理性化方案,主要阐述正式组织结构与一般管理过程的关系,其关注点是管理的行为和功能,以期通过协作与专门化寻求建立一个单一而有效的部门原则。韦伯则致力于对科层制结构特征的简要描述,以期能提高组织的效率。比较而言,泰勒主要是从微观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个体参与者的工作和决定予以考察,把结构特征作为影响行为的环境因素;而法约尔和韦伯则更多地是从结构角度出发,他们力图把组织形式的特征概念化并予以分析。

总之,该理论采纳了封闭系统战略:组织中的所有成分都是为特定目的而存在的,且都会对组织整体起到积极的甚至是最佳的作用;所有资源都是恰当有用的,且这些资源的配置都满足于组织计划;组织的所有行动都是合理的,组织的结果也是可预测的。由于理性系统强调的是结构特征而不是参与者的特征,因此,理性系统视野的价值观是“没有人的组织”。

自然的新古典组织理论

该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集合体,其参与者寻求多种相同或者不同的利益。但是,它也认识到组织远不只是达成既定目标的工具,从其本质上说,组织是力图在特定环境中适应并生存下来的社会团体,因此,不应把组织看做主要是达成特定目标的手段,而应把它本身看成是目的。它强调个体参与者从来都不只是被雇佣的劳动力,他们投入的是他们的智慧和情感:他们加入组织时带着个人的观念、抱负和计划,他们带来了不同的价值观、兴趣和能力。通过相互作用,所有这些因素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非正式结构,Roethlisberger和Dickson(1939)称之为“感情的逻辑”。与些同时,该理论遵循了功能分析,系统如果要生存,就必须满足一定的功能需

求,而且所有研究都试图发现满足这些需求的机制。为此,该理论强调行为的结构,关注做了什么,责任和动机就成了更为突出的变量,这为理解组织行动提供了比正式结构更丰富和精确的指导。它的思想主要来源于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和巴纳德的协作体系和Likert的结构分析。人际关系理论主要研究员工在组织中的行为及其产生行为的原因,以便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提高生产率。而巴纳德的社会协作体系把组织作为有目标的沟通合作体系,将所有参与者整合到一起以使组织目的被成员接受的非物质性的、非正式的、人际关系的以及道德的行为基础。Likert通过对领导类型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第四系统组织。

总之,该理论认为参与者只有部分行为是与组织有关的,而只有这些与任务相关的行为才能作为问题来讨论;自然新古典组织理论则将与组织相关的行为界定扩展到个体活动和态度的方面。如果说理性古典组织理论采用的是结构机械模型,那么,自然新古典组织理论采用的就是有机模型。理性组织是设计出来的,而自然组织是演进出来的;前者是有意识地设计,后者顺其自然地发展;理性组织以精打细算为特征,而自然组织则以发自自然为特征。因此,自然系统视野的价值观是“没有组织的人”。

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

该理论认为组织是与参与者之间不断变化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活动体系,该体系根植于其运作的环境之中,既依赖于与环境之间的交换,同时又由环境建构。它强调个体要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及其相互之间的松散性。个体要素被看成是半自主行为的主体,它与其他要素之间的联系是松散的,个体和子群体之间的联合时而形成,时而解体,协作与控制变成了主要问题。同时,系统边界也似乎是无形的,行动者的任务和针对组织或环境的行动也似乎是武断的,并依据系统运作而变化。开放系统并不只是使组织结构特征的一致性变得松散,而是将其注意力从结构转向了过程,强调的都是组织行动而不是组织,过程不仅被看成是组织的内部运作,而且是作为系统的组织自身运作。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的思想主要来源于西蒙的决策行为理论以及系统理论和权变理论。决策行为理论考察组织的结构特征对个体决策者的影响,并由此提出了基于有限理性的满意原则的“管理人”。该理论认为决策贯穿于管理的整个过程中。系统理论认为组织是由各种子系统构成的完整系统且与环境系统发生相互作用和影响。系统理论关注系统中的战略性部分及其相互依赖性,系统中把各部分联系在一起并相互协调的主要过程及其所追求的目标。而权变理论所要研究的是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各分系统内与各分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确定关系模式即各变量的形态。权变观点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出最适合于具体情况的组织设计。

总之,该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动态系统,组织与其环境的相互依赖关系在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中受到了应有的重视。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强调组织与其周围及渗透到组织的要素之间的联系的交互纽带,环境被看成是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终极资源,并成为系统延续的关键。作为组织与其环境相互依赖关系的开放系统,组织不仅要服务于人,建立和维护内部的运行机制,组织还必须建立基于价值的社会共同目标以服务于社会,维持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行,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开放系统视野的价值观是“没有社会的组织”。

生态系统的当代组织理论

该理论认为组织是致力于研究人类行为、组织结构与其环境互动性的社会体系,主张行为个体、组织只有在与环境、背景的关系中才能得以生存、定义、描述和认识。生态系统的当代组织理论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关系的、生成的、演进的实体或一个视野中的实体,即现代社会的运行是在“组织实体”之间进行的,而不是在“生产者”之间进行的。现代社会是由各类组

织机构组成的,组织机构是由全体成员共同构成的,而不是由各种生产资源要素构成的,组织就是社会中的一个社区,所谓“组织是社会的一个器官”。生态系统当代组织理论的思想主要来源于尼尔森和温特的演化理论以及组织生态学理论。演化理论主要是从组织内部的知识生产、传播和利用以及个体与组织的交互学习过程来解释组织异质性、持续竞争优势和多样化等问题。演化理论集中关注组织惯例、惯例的变体、环境选择以及成功惯例的累积性保留并认为惯例是有规律的、可预测的企业行为模式。而汉南和弗里曼的组织生态学致力于探讨组织种群的创造、成长及消亡的过程及其与环境转变的关系,该理论重点解释为什么会存在多种类型的组织,同时探讨了相同组织内的不同组织形式如何在长期的竞争环境压力下作出反应。http://www.studa.ne总之,该理论认为组织并不是为了自己而存在的,组织的目标是对个人和社会做某种贡献。组织是一个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将人们联合起来的社会结构系统。组织不能只关心利润,不能把经济绩效理解为利润,利润是组织也不能把组织目的定义为利润最大化,把组织的性质或概念,理解为“生产者”或“经营者”,而应该理解为社会经济和人文活动的组织者,理解为社会组织的管理者,使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人格生态得到和谐发展以期人类本性得以真正体现。因此,生态系统视野的价值观是“社会的组织”。

述评及其启示

理性古典组织理论和自然新古典组织理论的错误在于坚持了对组织认识的这种两分法。从理性的古典组织理论来看,由于过于关注组织的规范结构,理性系统的分析家实际上忽略了组织的行为结构。在坚持劳动分工是组织基础的同时,理性的古典组织理论却从个人的经验和有限的观察出发,旨在寻找组织设计的先验假设。此外,理性系统中的理性概念是有局限性的。在组织的最上层,指导整个决策制定的价值前提是处于体系之外的。自然的新古典组织理论放弃了理性的主张而代之于感情的逻辑,但是,在对非正式组织理论的重点研究中,自然的新古典组织理论却放弃了对非常重要的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的认识。借用权变理念的术语来说,自然的新古典组织理论只是极端地关注了有机型的组织。

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由于坚持了开放系统的这一正确主张,从而标志着严格意义上的管理学组织理论的形成。但是,开放系统既没有按照统一的研究纲领来进行,也没有据以运作的分析单位及其关键维度。正是这些缺陷,使得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根本无法提出对组织结构和行为的统一观点,而始终处于组织研究两分法的艰难境地。此外,西蒙的决策理论虽然始终致力于微观分析,但是,作为分析单位的决策前提却从未被人予以操作化,以便使之得到广泛而一般的应用。由于关注了决策前提,西蒙主义对组织结构的研究是薄弱的。而系统理论把组织的目标和价值分系统作为组织系统的子系统加以研究并认为组织的很多价值观来源于较为广泛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该系统从外界社会文化环境中取得信息并确定组织的价值观,以便组织履行社会大系统所确定的目标和职能。但是,组织系统理论没有更为深入剖析组织的价值观也没有予以操作化。

生态系统的当代组织理论使用变异—选择—保留的基本环境机制作为解释工具。但是,演化理论和组织生态学理论过多地与生态学系统进行类比,导致它没有涉及人的决策和动机,致使价值观问题也被忽略了,而且整个过程都被视作不可避免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对组织理论的研究中围绕着组织管理系统的价值观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使得组织管理面临基点不稳的问题,即组织的价值观问题未能得到彻底解决。面对这些事实,当代组织理论研究者们深思的是一个具有“二律背反”意味的问题:强调个人的自主性与强调组织的制约性一般是互斥的,但为什么成功的企业组织能有一种综合协调的机制扬个人自主性、个人的发展之长而避其短,使企业组织趋向良性运转呢?当代组织理论研究者

们的回答是:建立一种以幸福为中心的价值观系统,而这种具有终极性的价值观系统正是组织管理系统的核心所在,它的存在对个人行动和组织的行为产生的韧性约束,推动了组织成功地迈向卓越,使人的本性得以真正体现。

参考文献:

1.(荷)杜玛,斯赖德著.原磊等译.组织经济学[M].华夏出版社,2006

2.罗珉.管理理论的新发展[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第四篇:核心价值观

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翻开人类历史的长卷,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离不开强大的精神支;一支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离不开崇高的价值追求。从我军建设发展的历史看,核心价值观始终是我军特有的优良传统和优势。新世纪新阶段,如何坚持我军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去年底军队一次重要会议上,胡主席强调指出,要大力培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要求全军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抓紧抓好。胡主席这一重要论述意义重大,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作为当代革命军人,每名同志都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刻理解把握,自觉贯彻落实。

一、充分认清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第一,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向世人展现的一面思想上精神上的旗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重大课题,党的十七大对此作了全面部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内容,分别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抓住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和根本,是在世界发生广泛而深刻变化、我国发生广泛而深刻变革的时代条件下,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战略工程。

我军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人民军队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当代革命军人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的根

胡主席明确提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为“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并对这五个方面作了系统阐述。胡主席的重要论述,全面概括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明确规定了我军官兵的根本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有着非常丰富的思想内涵,需要我们全面准确地理解把握。

——忠诚于党,就是要自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党指挥。我们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我军是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忠诚于党,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由我军根本性质决定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胡主席关于忠诚于党的重要论述,从对党领导军队根本原则和制度的忠诚、对党的意志和主张的忠诚、对执行党的决策指示行动上的忠诚等方面,深刻揭示了当代革命军人忠诚于党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热爱人民,就是要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永葆人民子弟兵政治本色,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为人民无私奉献。我军是人民的军队,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人民军队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了人民而奋斗、依靠人民打胜仗的历史。热爱人民,这是由我军根本宗旨决定的,是我军获得不竭力量的根本前提。胡主席关于热爱人民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忠实践行我军根本宗旨,从对待人民利益的根本态度、为了人民的根本立场、与人民的深厚感情、服务人民的具体行动等方面,鲜明回答了当代革命军人如何爱人民、为人民的问题。

——报效国家,就是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我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报效国家,这是由我军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是革命军人应有的高尚情怀和坚定志向。胡主席关于报效国家的重要论述,从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摆正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前途命运的关系、担负保卫国家和建设国家的重任等方面,科学阐明了当代革命军人报效国家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要求。

——献身使命,就是要履行革命军人神圣职责,爱军精武,爱岗敬业,不怕牺牲,英勇善战,坚决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军队因使命而存在,军人为使命而献身。我军新的历史使命承载着党的重托、人民的福祉和国家的利益。献身使命,这是由我军根本职能决定的,是革命军人特有的精神境界和行为准则。胡主席关于献身使命的重要论述,从普遍与具体、一般与特殊的结合上,科学阐明了献身使命的内涵和要求,为当代革命军人履行职能使命提供了基本遵循。

——崇尚荣誉,就是要自觉珍惜和维护国家、军队、军人的荣誉,视荣誉重于生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革命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提高素质、全面发展,争创一流、建功立业,贞守革命气节,严守军队纪律。荣誉是军人牺牲奋斗的重要动力,为祖国和人民建立功勋,是革命军人的荣誉所在。崇尚荣誉,这是由革命军人特有的精神需求决定的,是革命军人精神境界的重要标志。胡主席关于崇尚荣誉的重要论述,从如何看待荣誉、崇尚荣誉应遵循哪些根本原则、怎样创造和维护荣誉等方面,为当代革命军人崇尚荣誉指明了方向。

第五篇:核心价值观

如何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

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中央政法委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八个字。忠诚是人民警察的政治本色,人民警察要永葆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为民是人民警察的宗旨理念,人民警察要时记得牢记并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公正是人民警察的价值追求,人民警察要依法履行职责,秉公执法办事,维护公正正义;廉洁是人民警察的基本操守,人民警察要时刻注意拒腐防变,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廉洁、清明。

核心价值观,是指一个社会、一个行业、一个部门、一个团体中居于统治地位的、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对其成员的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起着主导作用。公安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肩负着打击敌人、保护人民、惩治犯罪、服务群众、维护 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全国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创造、积累了体现公安机关性质和宗旨的价值观念,并在推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丰富、凝炼、弘扬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对于打牢广大民警共同的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进一步提高公安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励广大民警永做党的忠诚卫士和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要狠抓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保持忠诚的政治本色。公安机关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重要工具,首要的是始终保持清醒坚定、忠诚可靠。新形势下,面对世情、国情、社情、警情的深刻变化,面对国内外各种文化思潮的严峻考验,加强广大民警理想信念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各级公安机关要采取学习研讨、警史回眸、形势教育、主题文化等各种有效形式,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民警的政治敏锐性、政治责任感和政治鉴别力,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感情认同,坚决抵御西方错误价值取向、政治观点和法学观点的渗透和影响,永葆忠诚的政治本色。

二要狠抓群众观点教育,进一步筑牢为民的宗旨理念。人民公安为人民,始终是公安工作的主旋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公安机关要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忠实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必须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各级公安机关要结合学习刘金国、学雷锋、“三访三评”、开门评警、涉警信访问题整治等有效载体,深入开展群众观点再教育,使广大民警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坚持民意引领警务,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期盼、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全面提升工作标准和服务水平,把公安工作的成效更多更直接地体现在促进社会和谐、惠及人民群众上。

三要狠抓法治理念教育,进一步坚定公正的价值追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也是人民警察的基本行为准则。公安机关担负着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双重职能,必须主动顺应国家法治建设发展进程,积极适应执法环境变化,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各级公安机关要通过以案说法、业务培训、法学研讨等有效形式,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不断提升广大民警的执法素养。要切实加强执法管理,下功夫解决执法不严、执法不公,不作为、乱作为等执法突出问题,教育广大民警树立公正之心、恪守公正之德、践行公正之举,着力提高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

四要狠抓纪律作风教育,进一步严守廉洁的基本操守。清正廉洁、无私奉献是人民警察的基本操守。选择了人民警察这个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清廉和奉献。近年来国内、省内出现的一些违法违纪案件,不仅损害了公安队伍形象,也时刻警醒我们不能放松队伍的纪律作风教育。各级公安机关要坚持不懈加强民警廉洁从警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切实筑牢广大民警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结合公安文化年活动,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廉荣贪耻的良好风尚。要结合争做刘金国式优秀领导干部、雷锋式民警、“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等活动,选树一批廉洁奉公的先进典型,进一步弘扬正气。要不断健全完善廉政制度,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切实强化源头治理,全面提高廉政风险防控水平。

下载核心价值观视角下的军事改革[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核心价值观视角下的军事改革[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核心价值观

    企业核心价值观 ☆ §什么是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简单来说就是某一社会群体判断社会事务时依据的是非标准,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是一个企业必须拥有的终极信念,它是解决企业......

    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 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体系中,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是一个重要方面。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正确把......

    核心价值观

    践行核心价值观,做新时期的监狱人民警察尊敬的领导、评委,各位同事: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践行核心价值观,做新时期的监狱人民警察” 。今年在司法系统开展了“政法干警......

    核心价值观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好少年 亮甲店小学 轩依桉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讲故事的题目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好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听起来好像很深......

    核心价值观

    逊克县“四化”并重 确保人民群众“活”在价值观里 ----边境县如何奏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强音 全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做、做什么?地处祖国北陲的逊克县用行......

    核心价值观

    论当代学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由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

    核心价值观(合集)

    二龙小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又心价值观是竟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

    核心价值观

    文章简介:一、当前部队官兵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现状集团军各级历来高度重视部队官兵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注重运用理论学习、政治教育、文化熏陶等基本形式,引导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