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历史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第2课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一、课程标准:
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中国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地改革进行的大体情况。正确理解进行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以及抗美援朝的简单经过,分析抗美援朝斗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加强对土地改革意义的认识。
讲述抗美援朝的有关故事,增强对材料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收集、整理、讲述抗美援朝的英雄事迹,阅读反映这一时期历史的文章,观看有关的影片,深刻体会志愿军战士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不愧为“最可爱的人”。
三、教具准备:图片、课件
四、教学方法:引导法,讨论法、讲述法、启发法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节课学了《开国大典》,大家知道新中国虽然宣告成立了,但还面临许多严峻的困难。为粉碎敌人的进攻,保护我们所取得的革命面果,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新生的政权。从而引入新课: 第2课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2、新课:
(一)、稳定物价之战
由学生自学,教师稍微讲解,认识到新中国建立后中国是一个千疮百孔,一穷二白的真实情况。
(二)、农民的翻身解放
由教师讲述。
主要讲清三个问题:1、进行土地改革的必要性。2、土地改革的经过。3、土地改革的意义。
讨论:你是怎样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先引导学生阅读本节,了解朝鲜的由来。1、抗美援朝
提问:1、中国为什么要组织军队入朝作战? 2、为什么说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 组织学生讨论,形成正确的认识:
美帝国主义的进攻已经威胁到了新中国的安全,中国出兵是近不得已,既是为了支援朝鲜的反侵略斗争,也是为了巩固政权,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一场正义的战争。
2、抗美援朝过程:
由教师讲述,并引用几个英雄事迹插入讲解,从而反映志愿军作战的艰苦与残酷,同时展现志愿军战士团结友爱、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讨论:为什么我们把志愿军战士称为“最可爱的人”?
结合课后的“材料阅读”,与学生共同分析抗美援朝胜利的伟大意义。
3、畅所欲言,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请学生谈一谈自已的感受,如何在自已的学习和生活中向志愿军学习,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思想认识。
4、作业布置:
有空请学生阅读《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完成本课配套练
六、板书设计: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稳定物价 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
第二篇:第2课_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学案
第2课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学案班级:姓名:小组:
年级:八年级科目:历史课型:新授课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记住新中国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斗争,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地改革的大体情况;正确理解进行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
2.记住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及抗美援朝的简单经过,分析抗美援朝斗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教学重点】 土地改革的进行和志愿军战士所体现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逐目阅读课文,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一、稳定物价之战(请阅读教材第8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能在课本上找到就行)
1.人民政府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怎样的结果?
二、农民的翻身解放(土地改革)(请你认真阅读教材第9—10页的内容,完成下表)
(特别提醒:一定要注意本目的三幅插图!)
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中国政府为什么要组织军队入朝作战?
2.抗美援朝战争的简单经过。
(1)开始:
(2)英雄人物:
(3)结束:
3.历史意义:
【共同探究】
1、讨论题:
(1)《人民日报》主编邓拓读了军旅作家魏巍在朝鲜战场上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后,非常感动,破例将该文登载在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报纸送到中南海,毛泽东读后立即批示“印发全军”。这篇文章曾收入语文课本,你读过吗?
(1)为什么称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2)抗美援朝胜利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归纳整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是什么?为此进行了哪些活动?
【课堂检测】
1.姓名记载历史。李援朝出生在抗美援朝开始那年,2013年他已()A.55周岁B.59周岁C.57周岁D.63周岁
2.在抗日战争中,曾指挥过百团大战沉重打击日寇,建国后又作为司令员亲率大军开赴朝鲜战场抗击美帝的是()
A.林彪B.彭德怀C.刘伯承D.陈毅
3.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中国派遣军队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这支军队的名称是()
A.中国人民远征军B.中国人民派遣军C.中国人民志愿军D.中国人民自愿军4.“飞身堵枪眼”、舍死忘生夺胜利的战斗英雄黄继光牺牲在()A.北伐战争中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中D.抗美援朝战争中5.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订的地点在()A.汉城B.平壤C.仁川D.板门店6.彻底废除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的是()A.全国解放B.镇压反革命C.土地改革D.抗美援朝
7.徐州近郊一农户分得田地三亩八分,该史实最早应在()
A.土地革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新中国成立初期
8.下列有关土地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到1952年底全国完成了土地改革B.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土地改革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9.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和土地改革三大运动的共同作用是()A.消灭了地主阶级B.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C.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10.阅读下列材料:“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毛泽东请回答:(1)材料反映的是哪次战争之前毛泽东的观点?
(2)利用材料原文,说明中国本次出兵的原因。
(3)中国这次出兵,结果如何?
11.某初级中学八年级二班同学准备在2010年7月举办一次纪念我国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7周年英雄人物图片展。该班史不识、卜懂史同学预先提供了下列几幅参展英雄人物的图片:A.黄继光图B.雷锋图C.邱少云图D.邓稼先图(1)上述人物图片中,哪几幅才是真正的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
(2)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①该材料选自什么文件?发表于何时?
②利用材料内容,说明本次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拓展练习】直击中考 1.(2010·威海)下表为四川省资中县某镇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
接原因是()
A 2.(2010·眉山)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着这首歌,奔赴朝鲜前线。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
是因为()①朝鲜内战爆发 ②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③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④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3.(2009·娄底中考)毛泽东曾写诗赞扬一位将军:“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建国初期,“彭大将军”指挥并取得胜利的对外战争是()A.雅克萨之战B.渡江战役C.百团大战D.抗美援朝战争 4.
(2008·
南京中考])某班表演历史短剧《上甘岭战役》,小刚在剧中扮演舍身堵枪眼的志愿军战士,他扮演的是()A.董存瑞B.邱少云C.黄继光D.罗盛教 5.(2009·陕西中考)下列对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土地制度
C.土地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6.(2008·广西南宁)
两幅图片分别表现丁什么历史事件?
概括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土地改革法》受到农民的欢迎
7.彭德怀在一篇报告中指出:“它雄辩的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其中“它”是指()
A.虎门硝烟B.抗日战争的胜利C.解放战争的胜利D.抗美援朝的胜利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止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引自《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1950.11)
材料二:“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进,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请依据材料回答:
①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列举材料一“历史的事实”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例子
②联系课本知识你认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作战取胜的原因有哪些?
③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被誉为什么?请你举出两个。
④“打败美帝野心狼”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课后反思】我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没理解?
第三篇:历史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练习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1、1945年5月,中共七大召开时,毛泽东提出对蒋介石采取()政策。A“洗脸”
B、“杀头”
C、“剁脚”
D、“蘑菇” 2、1945年8月25日,中国共产党提出对时局的宣言是()。A、和平、民主、团结
B、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C、反对内战,争取自由
D和平、民主、爱国
3、抗战胜利后,人民军队发展到()人。A、240万
B、120万
C、1亿
D、30万 4、1945年8月,为了争取和平,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和国民党蒋介石展开了著名的()谈判。
A、北平
B、东京
C、重庆
D、成都 5、1945年的重庆谈判,国共签订了著名的《
》。
A、停战协定
B、双十协定
C、政治协商会议决定
D、五四指示 6、1946年6月,国民党军以进攻()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A、陕甘宁
B、中原
C、鄂豫皖
D山东
7、“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是()时期提出的。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鸦片战争
D北伐战争 8、1945年12月,昆明发生了著名的学生反内战的“
”运动。A、一二一
B、五二0 C、八一三
D、二七 9、1946年12月,北平发生了抗议()暴行的学生运动。A、国民党
B、美军
C、日军
D、城管 10、1947年5月,南京、北平等地发生了()的学生运动。A、反饥饿、反内战
B、反贪污、反毒品
C、反拉壮丁、反内战
D、反贪官、反洗黑钱 11、1946年5月,中国共产党发出《五四指示》,决定将()的政策改为“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A、没收地主土地
B、谁开荒谁所有
C、平均分配
D、减租减息 12、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文件。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论联合政府》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13、1947年,台湾人民为反对国民党当局的暴行,举行了著名的武装起义,史称()起义。
A二二八
B、高山
C、日月潭
D、三一四 14、1947年,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自治区宣告成立。A西藏
B新疆
C内蒙古
D宁夏 15、1947年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宣告成立,选举()为该党主席。A、张阑
B、李济深
C、蒋介石
D、孙中山 16、1949年4月23日,()解放,宣告延续22年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A、上海
B、北京
C、广州
D、南京
17、在1949年的()谈判中,中国共产党提出要惩办战争罪犯,废除伪宪法和伪法统,实现真正的和平。
A、北平
B、延安
C、南京
D、重庆 18、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
》。
A共同纲领
B中国共产党党纲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第一个五年计划 19、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
》一文的发表,为新中国各项方针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A将革命进行到底 B新民主主义论
C共产党人发刊词 D论人民民主专政 20、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一致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A张澜
B毛泽东
C李济深
D刘少奇
21、中国武装斗争的实质是()。
A农民战争
B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C工人暴动
D工人罢工
22、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关键是()。
A坚决消灭敌人
B夺取国家政权
C坚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权
D坚持武装
23、中国共产党党内斗争方针是()。A残酷斗争
B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C批评和自我批评
D实事求是
24、革命的根本问题是()问题。
A国家政权
B统一战线
C革命领导权
D武装斗争
25、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就是共产党在()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A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B新中国阶段
C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
D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26、被称为文化革命主将的是()。A瞿秋白
B蔡元培
C邓演达
D鲁迅
27、为反独裁争民主而牺牲的民主党派人士是()。A左权
B方志敏
C彭湃
D李公仆、闻一多 28、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
〉,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A民主革命纲领
B五四指示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共同纲领 29、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选举()为外交部长。A陈毅
B周恩来
C王稼祥
D乔冠华
30、新中国的政体是()。
A无产阶级专政
B资产阶级专政
C人民民主专政 D***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1、1945年出席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政党有()。
A、中国共产党
B、国民党
C、民主同盟
D青年党
E、工党
2、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结束后,中国共产党指出,中国民主化的道路是曲折的长期的,内战的危险始终存在,解放区必须做好三件中心工作。它们是()。A、练兵
B减租
C、生产
D、读书
E、精兵 3、1947年6月底,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逐鹿中原,拉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他们是()。
A、刘邓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
B、陈毅、粟裕的华东野战军主力 C、陈庚、谢富治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分
D、彭德怀西北野战军 E、林彪、罗荣桓的东北民主联军 4、1945年8月25日,中国共产党提出对时局的宣言是()。A、和平
B、民主
C、爱国
D、团结
E、求实
5、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颁布的两个著名的土地纲领是()。A、《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兴国土地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E、《土改令》
6、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是指()。
A、徐州
B、淮海
C、平津
D、济南
E、辽沈
7、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两个务必”思想是()。A、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清醒的头脑
B、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旺盛的斗志
C、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D、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E、务必使同志们警惕糖衣炮弹的攻击
8、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毛泽东认为,()阶级占了中国人口的80%-90%。A、农民
B、工人
C、民族资产阶级
D、知识分子
E、城市小资产阶级
9、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是()。
A、富农
B、城市小资产阶级
C、工人
D民族资产阶级
E农民
10、在28年的革命生涯中,中国共产党中间涌现出了许多卓越的领导人。他们包括()。
A、李大钊
B、瞿秋白
C、蔡和森
D、邓中夏
E、闻一多 11、1949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民主党派人士是()。A高岗
B李济深
C宋美龄
D宋庆龄
E张澜
12、以下属共产党员的是()。
A方志敏
B刘志丹
C张太雷
D邓中夏
E左权
13、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法宝是()。
A统一战线
B根据地建设
C武装斗争
D土地革命
E党的建设
14、民主革命时期,统一战线中两个联盟是指()。A劳动者联盟
B与非劳动者联盟
C无产阶级联盟
D与大资产阶级联盟
E与地主阶级联盟
15、新中国的建立,()。
A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个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
B为中国人民集中力量进行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C标志着人类新纪元的开辟;
D中国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E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
1、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是指什么?
2、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什么?
3、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是指哪些战役?
4、请列举成立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至少五个民主党派。
5、请列举至少三个解放战争时期的著名的学生运动。
6、请简述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两个务必思想”。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
1、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之中?
第四篇:作业:为权力而斗争
读《为权力而斗争》有感
读了耶林大师的《为权利而斗争》这篇文章,读后感慨颇多而且有了新的体会。最直接最深的体会不是只凭介利益来衡量诉讼和法,更重要的是一种权利,一种对法坚定不移的信任和感情。
老实说在刚开始读这篇文章时我本觉得“为权利而斗争”更象是一个空洞的发概念或口号,虽令人振奋,但终究是理想主义的,想一想在如今这个如此现实的社会,真正做到为权力而斗争需要多大的勇气,而且在结果未卜之前想必也做好了失败的准备。就像是在斗争之前你就预料到结果是多么令人不满与痛惜。那么你还能坚持满腔热血,义愤填膺的为权力而斗争吗?许多时候我们痛恨社会太现实,觉得许多不满的结果是必然的,最后也就欣然接受了,最后的理由不是我们没努力,而是败给了现实。现在我明白了我们失败首先败在了缺乏斗争的勇气与执着。我们放弃了自己的权利,最后我们失败了,我们还觉得自己很可怜。这也正应证了那句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耶林大师一个很简洁易懂的例子让我认识到了一个自己多年来的错误观点。以前认为自己很聪明,某些人很愚蠢,时至今日,才明白自己是多么的肤浅。当我丢失一个价值十古尔登的东西时我不会花十一古尔登来找回它。作者对该段的叙述让我感触颇深。这让我想起以前听说过的一个相似的案例。一个人为了2元钱的公交车票纠纷,历时两年花费2万余元最终赢得了4元钱的双倍罚款但已经面临妻离子散的结局。当时只是觉得这人就是有病。我觉得这个人没有价值观,两年的时间去工作不知道能挣到多少个2元钱,至于这样吗?最后妻子也无法忍受他天天不务正业只为那区区两元钱四处奔走,最后和他离了婚。但是在看完了《为权利而斗争》一书后,我则明白了他的举动的意义:他的行动,不只是停留在一个纠纷好事者(诉讼癖)即使实际上要支付高额代价还要向对方倾斜愤懑的冲动的层面上,而是源于一中受伤的法感情。诉讼和斗争在这里已不是纯粹的金钱利益计算问题,而是为蒙受不法侵害而产生的伦理痛苦。“原告为保卫其权利免遭卑劣的蔑视而进行诉讼的目的,并不在于微不足道的标的物,而是为了主张人格本身及其法感情这一理想目的,与这一目的相比,诉讼带来的一切牺牲和劳神对权利人而言,通通无足挂齿——目的补偿了手段。”我真正体会了耶林要将“不得姑息不法”放在“不得为不法”之前的原因,对比他们,联系人们普遍对恶势力的妥协、对腐败的“情有可原”、无法愤怒,我不能不感叹我国国民性软弱、息事宁人的一面,也希望能出现更多的像他那样倔强地坚持原则、要讨个说法的人。好在最终的结局还是令人满意的。自己对他油然而生一种为自己权利而斗争到底的坚持的佩服。他告诉了我们许多,有时候我们是败给了自己。许多时候价值的判断
不只是靠金钱,或许有时候是内心的一种满足。但是我不禁想如果那人最终败诉了呢?那是一种怎样的后果。有时面对那固执得不可理喻的当事人,我又要怀疑是否要给“为权利而斗争”划一个界限,起码符合现行的合理的法的规定,适可为止,以免徒劳无功。因为有时,对权利的适当放弃,或许能带来更好的后果。
耶林在演讲中还提到了初中时候提到的《威尼斯商人》的故事。以前我们以一个普通人民的同情之心来评价夏洛克这个狠毒的人。他太多分了,尽然要要债务人安东尼奥的身上的一磅肉。最后一些人使用了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来判决夏洛克败诉。当时觉得这个结果真是大快人心,总算惩罚了那个大坏人。但是现在作为一个法学的学生,随着专业知识的增长和知识结构的改变,我看问题的角度也发生了变化。首先我认为夏洛克主张要回一磅肉是有法可依的,这是以前债务人的承诺。虽然在人们看来这是不合理的。但是安东尼奥若真的被割下一磅肉也只能归他自己违背承诺。当时许下那么重的诺言,只能说他自作自受了。可是结果是夏洛克这个正当权力的拥有者败给了人情。法律败给了人情。其次,这个审判过程也违背了司法程序合法的要求。其中安东尼奥的好朋友的巴塞尼奥的未婚妻鲍西亚扮演了一名假律师。她们的这一做法值得每个法律人深思。
耶林大师的杰作真的很有高度,由于个人知识的严重匮
乏,许多东西不敢妄下评论,再次就总结一下自己的小小收获吧。第一,许多时候不要痛恨黑暗现实,不要将自己的失败规则于此,很多时候我们败给了自己,因为我们自己根本没有为自己合法权力而斗争的勇气。第二,不要肤浅的只拿金钱来衡量价值,这个世界上有价值的不仅仅是人名币。还有更深层次的,尤其是人们内心深处的感觉。第三,看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普通大众共有的视角问题,仅仅停留在道德层面。有时候换个角度看问题,结果截然相反。
11级法学一班李艳
第五篇:《为权利而斗争》心得体会
《为权利而斗争》心得体会
“为权利而斗争”,鲁道夫·冯·耶林于1872年7月17日在维也纳的一次演讲。初看这个题目,我就在思考:什么是权利?什么是斗争?这二者之间具有什么联系?为什么要为权利而斗争?为了什么权利而斗争?怎么斗争?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始阅读《为权利而斗争》这本经典著作。
文中,耶林并没有具体阐述权利和斗争的概念,而是把“贯彻斗争与法权为一体的思想,指明斗争对于法权的意义”作为主题进行论述。耶林以其精深的法理、紧密的论证逻辑,编写了《为权利而斗争》,该书短小而精悍,言简而意赅。
第一部分,法的起源。在萨维尼-普赫塔关于法的产生的理论居统治地位的时期,耶林突破思维的框架,敢于思考,善于反思,对该理论加以否定。萨维尼认为,“一条新的法律规则(Rechtssatz),如同某个语言规则,也是自然而然地产生。”,但耶林却不是这样。Recht,具有两重意义——客观意义的法和主体意义的权利,斗争伴随着历史上的抽象法的产生、形成和进步,斗争是为了实现具体的权利。
“法非不费吹灰之力便降临于民众,他们必须为之角逐和争夺、斗争和流血,正是这种情况把他们和他们的法紧紧联系起来。”
“法所要求的斗争,不是不幸,而是恩典。”
法权即斗争,斗争与法权的本性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第二部分,为具体的权利而斗争,其目的指向权利人的主张。斗
争不仅仅是为了物的价值,为了防止金钱损失,而且是张扬在物中的人格本身,主张个人的权利和名誉。权利受到侵害,权利人将面临选择,是主张权利,抵抗侵权者?还是逃避侵权者,置权利于不顾?无论其做出何种决断,都将面对牺牲。“权利牺牲和平,和平牺牲权利。”将选择问题提升一个高度,即根据事物与人的个别关系,哪种牺牲是更可忍受的。耶林在这个问题上,以两国因一平方公里之争,引申至私人之争,最终提出了“是非感”这一概念。
第三部分,抵抗不法是义务,是权利人对自己的义务,是权利人对集体的义务。
上部,为权利而斗争是一种权利人对自己的义务。在此,是非感得到了全面的阐述。健全的是非感,是对个人自身的道德的维护,因此,为权利而斗争,实际上是人格的诗歌。痛苦是创造所有奇迹的源头。人的集体的病理学之于医生有何意义,是非感的病理学之于法律者和法哲学家便有何意义。事实上,权利的全部秘密隐藏于是非感的病理学之中。健全的是非感的两个标准:敏感性,即感觉权利受到侵害的痛苦的能力;行动力,即对侵权予以拒绝的勇气和决心。对是非感的敏感性,不关涉一切权利本身,而是视个人、阶层和民族的群体而减弱和增强,他们自己感觉到受侵害的权利对于道德生存条件的意义。是非感的本质是行动,行动力是纯品质的事情,一个个人或民族对侵权做出的行为,是其品质的最可靠的试金石。权利是个人的道德的生存条件,主张它是对个人道德的自我维护。
下部,主张权利同时是一种对集体的义务。法的本质是实际的实
行,一个从未享用过的,或重又失去实行机会的法律规范,无权称为法律规范。某个人从战场上逃逸。在私法领域,这也完全适合于反抗不法的为权利而斗争。但是,斗争是共同的,所有的人都必须紧密团结,在一个民族的事业中,逃逸者犯下了背叛共同事业的罪行,因为当他大长了敌人的胆量和气焰时,就是增强了敌人的力量。夏洛克和米歇尔·科尔哈斯,同样的情况,却得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不顾个人利益,为了权利之故,服务于权利,是道德的义务。我的权利就是法,在权利中,法被损害,且将得到维护。
第四部分,为国民生活权利而斗争的重要性。对于一个愿意对外有尊严地屹立,其内部鉴定和不可动摇的国家而言,没有比民族的是非感更值得它必须去守卫和呵护的财富了。呵护民族的是非感就是呵护国家的健康和威力。
第五部分,文章的最后,阐述了现代罗马法与为权利而斗争的相关内容,这部分不提及。
耶林在本文中,使用了众多例子来辅助说明,将理论知识具体化,更有助于读者理解和吸收。其中,最另我印象深刻的在耶林讲述“为权利而斗争是一种权利人对自己的义务”这一观点时,针对道德的自我维护的义务,分别列举了军官、农民和商人这三个例子。军官,对名誉最敏感的阶层,一个据其本性应该是体现了人格的勇气的阶层,不能容忍其成员的懦弱,不牺牲自己为代价,果敢地主张人格。农民,一个指向劳作而不指向勇气的职业。商人,维护信用对商人是生死攸关的问题。一个荒弃自己田园或轻率挥霍其所有的懒惰的农民,如同
一名在其同伴中不能保持其名誉的军官,同样会在其同志中受到轻视,就这点,失去了信用的商人也是一样的。选取在某个领域极具代表性的三个角色,说明了遵从其道德的自我维护的独特法则。从中,我确实感受到了,为权利而斗争是对自己的义务,是肯定自己的存在意义,是肯定自己的价值的表现。社会角色繁多复杂,每个角色都有属于自己的立场和尊严,为了维护自己而去斗争,是显而易见的。人是利己动物,这是谁都能理解和切身体会到的。
经过仔细阅读,对《为权利而斗争》这本书,仍只有一些粗浅的认识。尽管如此,阅读该文对我在法理学、法哲学方面的学习具有极大的意义。耶林在文中,从法的起源开始,逐步论证法是在斗争中形成的。在具体阐述观点时,辅以简单的例子稍加解释,语言精炼却不呆板,内容深奥但不脱离现实,思维缜密且逻辑清晰。简单的说,耶林深入“法”的源头去探寻真理,并用源头的活水浇灌读者的思想,让读者在阅读中不断思考、体会“为权利而斗争”这六字真言。权利不是天赋的,同样也不是自然生成的。权利产生于人们不断斗争的历程,为了自由、信仰、生命、财富,为了取得这些所追求的所需要的东西,只能不断的斗争。在这个过程中,权利也就相伴而生,并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权利始于斗争,而斗争又是为了权利而进行的。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就如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样的哲学问题一般,“为权利而斗争”也是一个值得不断探求的问题。
《为权利而斗争》,虽然该书的篇幅小,但是蕴含着丰富的法哲
学和法理学知识,是本值得法律人好好品味的经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