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泰组发[2009]14号关于印发《关于健全完善村党支部书记选拔任用、教育培训和管理监督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泰组发„2009‟14号
关于印发《关于健全完善 村党支部书记选拔任用、教育培训和
管理监督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各县市区委组织部,泰安高新区、泰山景区人事劳动局:
现将《关于健全完善村党支部书记选拔任用、教育培训和管理监督机制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泰安市委组织部 2009年 12月 24日
关于健全完善村党支部书记
选拔任用、教育培训和管理监督机制的意见
为培养造就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党支部(党总支、党委,下同)书记队伍,全面推进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根据中央、省委有关部署和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意见》(泰发„2009‟15号)要求,现就健全完善村党支部书记选拔任用、教育培训、管理监督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健全完善村党支部书记选拔任用、教育培训、管理监督机制,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泰山先锋”工程,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建立系统配套、科学规范、务实管用的村党支部书记教育管理机制,引导、激励和督促村党支部书记勤政廉政、干事创业,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市、打造国际旅游名城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健全选拔任用机制
(一)坚持标准条件,树立正确用人导向
坚持“双高双强”标准,重点从年富力强、具有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优秀党员中选拔村党支部书记。一般应具备以下标准条件:
1.思想政治素质高。理想信念坚定,宗旨观念较强,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自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履行工作职责。
2.群众威信高。热爱农村、对农民有感情,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遵纪守法,照章办事,为人正派,办事公道、廉洁自律。
3.带富能力强。有知识、有见识,思路宽、点子多,懂经营、会管理,带头勤劳致富,能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共同致富。
4.协调能力强。作风民主,善于运用民主、法律、示范和服务的方法做群众工作,妥善处理矛盾,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5.有一年以上党龄。
(二)拓宽选人渠道
统筹城乡人才资源,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经历等界限,宽领域、多渠道选任村党支部书记。
1.从乡土人才中选任。从现任优秀村干部、致富能手、农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的优秀农民党员中选拔村党支部书记。
2.从社会人才中选任。鼓励优秀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县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退居二线、提前离岗或退休干部职工中的党员到村任党支部书记。加大从回村高校毕业生党员特别是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党员中选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力度。3.从机关干部中选派。本村暂时没有合适人选的,可从县乡机关选派懂经营、会管理、善于做农村工作的党员干部到村任党支部书记。
4.探索村党支部书记跨村任职。采用强村带弱村、大村带小村、强企带村、强社区带村等办法建立联合党组织,从中择优选拔村党支部书记。提高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一人兼”的比例。
5.大力培养后备人才。深化农村党建“递进培养工程”,把青年农民致富能手和农民工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和优秀农民工党员培养成村干部。扎实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计划等,完善和落实激励保障政策措施,加强跟踪培养,严格管理监督,帮助到农村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尽快成长成才,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中的村党支部书记后备人才队伍。
(三)改进选任方式
选拔任用村党支部书记由乡镇党委具体负责,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县(市、区)委组织部要加强工作指导。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提高群众的参与程度,根据不同村情确定合适的选任方式。
1.完善“两推一选”方式。扩大参与推荐村党支部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党员、群众的数量和比例。村党支部委员候选人确定后,公开进行竞职演讲、作出承诺。选举时,可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党支部委员,再由村党支部委员选举产生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也可由党员大会从村党支部委员候选人中直接选举产生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和委员。
2.推行“公推直选”方式。村党支部任期届满或缺额的,一般要通过公推直选方式产生村党支部委员。改进村党支部委员候选人提名方式,采取乡镇党委推荐、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改进村党支部委员候选人介绍方式,采取组织介绍、竞职演讲、作出承诺、村务知识考察等多种形式进行,向党员全面展示候选人的工作业绩、竞职优势、履职承诺等。扩大差额推荐、差额选举比例,公开推荐候选人初步人选差额应不低于应选人数的 100%;正式选举时,候选人差额应不低于应选人数的 40%。党员大会从村党支部委员候选人中直接选举产生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委员。有条件的,应通过邀请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列席会议等方式,加强对选举工作的监督。
3.探索公开选拔方式。对村里一时确无合适人选的,经多数党员和群众同意,可面向社会公开选拔村党支部书记。要本着就地、就近原则,由县(市、区)委组织部或乡镇党委统一组织。选拔条件、办法、程序、结果等,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
4.完善乡镇党委委派方式。委派村党支部书记,乡镇党委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集体研究人选。要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充分征求党员、群众意见,积极稳妥地进行,确保选准配强。村党支部书记任期内出缺需要补选时,应根据不同村情,确定合适的选任方式。
三、健全教育培训机制
(一)制定和落实培训规划
把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纳入各级干部队伍培训规划。市委组织部每年举办 1—3期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县(市、区)委组织部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年的培训任务和培训重点,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每年把所有村党支部书记轮训一遍。村党支部书记每年接受县或县以上的集中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 7天。通过培训,提高村党支部书记执行农村政策、引领经济发展、服务农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和加强村党组织自身建设的本领,增强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
(二)丰富培训内容
1.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训。特别要强化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深刻内涵的学习培训,坚持以理论学习武装头脑,坚定信念,指导实践。
2.加强现代农业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抓住当前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机遇,加大对发展现代农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创业技能等方面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培训,转变发展观念,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手段。
3.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加强对农业生产、土地管理和经营、农村财务管理、镇村规划、计划生育、信访稳定等方面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培训,增强法制意识。
4.加强民主管理知识培训。加强对党内基层民主、村民自治、党务村务公开、重大村务决策、公共服务职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强化民主意识。
5.加强党的建设知识培训。加强对宗旨观念、群众路线、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切实履行党建工作职责。
(三)改进培训方式
1.开展分类培训。采取举办经济强村、城郊村、专业村等不同类型村党支部书记专题培训班等形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改进课堂教学。综合采用研讨式、案例式、互动式、菜单式等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基层、贴近实际。合理安排授课教师,采取领导干部作报告、专家技术人员辅导讲座、先进典型人物现身说法等方式,增强培训效果。县(市、区)委书记要带头作辅导报告。定期组织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作典型事迹报告,面对面传授经验。设立“村官创业讲坛”,促进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强化实践锻炼。坚持把现场观摩、现场教学、亲身体验、外出参观、挂职锻炼与课堂讲授结合起来,有计划地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开展短期实践培训。结合建立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组织选派村党支部书记到发达地区、城市社区、先进企业考察学习、挂职锻炼。
4.加强学历教育。围绕农村急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人才,采取委托培养、定向招生、联合办学等方式,有计划地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参加学历教育,不断提高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村党支部书记的比例。利用 3至 5年的时间,普遍完成具有初中以上学历、年龄 40岁以下的村党支部书记大中专以上学历教育。
5.实行“双向考核”。对教师与学员实行“双向考核”,确保教育培训质量和效果。对教育培训机构和教师实行学员课后评议和上级定期评估,组织开展“精品”课件评选和优秀教师评选奖优活动。探索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村党支部书记参加学习培训情况的考核,考核结果列为村党支部书记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四)整合培训资源
1.建立培训阵地。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运用大中专院校、职业学校、广播电视大学、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各种教育培训机构,以及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知识培训示范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农村基层党建示范点、党员教育基地等各类基地,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集中培训、学历教育和实践锻炼。
2.建立师资队伍。按照素质较高、数量适当、结构合理和专兼职结合的要求,建立由党校教师、专家学者、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先进典型和领导干部等组成的师资队伍。
3.健全网络平台。丰富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电化教育、党建网站、电视教育频道等现代传媒的内容,采编实际、实用、通俗易懂的课件和教材,抓好村党支部书记的集中培训和日常学习。
4.落实培训经费。采取财政投入为主、党费适当补助、乡村集体适当负担、社会捐助等办法,落实村党支部书记教育培训经费。教育培训资金要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形成正常的增长机制。村党支部书记参加市、县组织的集中培训所需经费,从县以上干部教育培训经费中列支。加强培训经费管理,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四、健全管理监督机制
(一)明确村党支部书记工作职责
村党支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要认真履行好以下职责: 1.推动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主持讨论决定本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确定符合本村实际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富民强村路子,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带领农民致富。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带领和引导党员群众抓好农业生产,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普及农业技术,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致富项目,为农民群众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领导和支持集体经济组织管理集体资产,搞好生产服务和资源开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3.密切联系群众。经常深入到村民群众中去,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听取群众对党支部工作的意见建议,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及时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做好困难群众帮扶工作。坚持服务群众、依靠群众,组织村民群众有序参与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践,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
4.维护农村稳定。加强村民群众教育,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道德素质和集体观念。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创建、人民调解、计划生育等工作,疏导和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和文明村、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教育和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诚信守法、抵制迷信、移风易俗,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劳致富、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
5.加强村党支部建设。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及本村党员大会的决议。带头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村党支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组织开展“五个好”村党支部创建活动。组织开展党的组织生活,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增强党员主体意识,督促党员履行义务。负责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和培养,做好经常性的发展党员工作。带头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抓好对村、组干部和村办企业管理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二)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
1.科学设定岗位目标。村党支部书记根据选举承诺和乡镇党委的决策部署,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个人任期目标。任期目标既要有村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党的建设目标,也要包括信访、社会稳定等目标。每年初,根据个人任期目标和党支部年度工作计划,提出个人年度目标和当年要办的实事,经乡镇党委审核同意后,向党员群众公开承诺。乡镇党委与村党支部书记分别签订《任期目标责任书》和《年度目标责任书》,明确目标任务和奖惩措施。
2.加强述职、评议、考核。村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考核由乡镇党委组织,一般每半年进行一次,半年初评、年终总评。村党支部书记围绕岗位目标完成情况,分别向乡镇党委和本村党员大会述职,并向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通报工作情况。组织全体党员、群众代表对本村党支部书记进行评议,群众代表不少于总户数的 80%。乡镇党委制定考核办法,对村党支部书记履行岗位目标情况进行实绩考核。乡镇党委综合半年初评、年终总评结果,逐一确定村党支部书记考核等次。
3.强化考核结果运用。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报酬确定、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连续两年考核为 “优秀”的,经村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同意,适当提高绩效补贴报酬,优先推荐评先树优,优先推荐作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优先确定为下届村党组织书记候选人,在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试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中优先考虑。对年度考核为“不称职”的,适当降低绩效补贴报酬,由乡镇党委进行诫勉,促其整改;对非受家庭、家族和宗教等原因影响、党员群众民主评议满意率低于三分之二的,或连续两年未完成年度目标的,或连续两年考核“不称职”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及时调整,原则上不得作为下届村党支部书记候选人。
(三)健全管理制度
1.完善村党支部工作制度。完善村党支部议事规则,明确村党支部议事决策的内容、程序、办法等。发展党员、补助资金发放、评先树优、民主评议党员、处臵不合格党员等党内重要事项,由党支部会议集体酝酿研究,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召开党员大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并当场公布票决结果。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确定决策是否予以实施。对于票决通过的事项,要认真抓好落实;票决未通过的,应暂缓实施。同一事项连续两次未能通过的,一般不再进行票决。如有必要,可以在票决前召开听证会,为党员票决提供依据。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村党支部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村党支部书记要虚心听取意见,自觉接受批评。乡镇党委要加强指导,督促村党支部书记认真落实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到为民、务实、清廉。2.完善村级事务决策制度。村级重大事务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集体研究决定。村级重大事务,由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十分之一以上村民联名或五分之一以上村民代表联名提出议案;村党支部统一受理议案,召开村“两委”联席会议提出意见或建议,提交党员大会酝酿讨论、形成决策建议,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
3.健全谈话、函询、诫勉制度。乡镇党委书记至少每半年与村党支部书记谈话 1次,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对村级重大事项、村党支部书记本人重大事项等,乡镇党委认为有必要时,对村党支部书记进行函询,村党支部书记必须认真负责地予以答复。对存有问题但暂不需要调整的,由乡镇党委实行诫勉。诫勉期一般不超过半年。诫勉期间取消优秀等次评定和评先树优资格。
4.建立县(市、区)委组织部备案管理制度。对村党支部书记选拔任用、职务调整、党内处分、民主评议、实绩考核、表彰奖励等有关情况,乡镇党委要及时上报县(市、区)委组织部,实行备案管理。积极推进村党支部书记备案管理信息化。
(四)健全监督制度
1.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村党支部对本村事关全局和社会稳定的重大事项,应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请示。村党支部书记发展亲属入党、经商办企业、配偶及子女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等情况,以及本人认为应当向组织报告的事项,应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对不按规定报告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改正、责令作出检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等处理。
2.建立村级工作动态监测制度。乡镇党委要建立机关干部驻(包)村制度,随时了解村党支部书记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反映情况,帮助解决困难,建立有问题和困难能够随时发现、及时解决的村级工作动态监测机制。
3.完善党内基层民主制度。落实村务、党务公开制度。村级各项重大事务,以及涉及群众利益、群众普遍关心的其他事项,在不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前提下,应最大限度地向全体党员和群众公开。每月 16日,通过村务公开栏进行公开。必要时,也可通过会议、广播、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公开。建立重大事项提议制度,党员可就党员和群众关注的党务、村务、民生等重大事项,以“民情提议”的形式向村党支部反映,由村党支部在规定时间内予以办理。建立党员询问、质询制度,党员可就日常工作中不清楚、不理解、不满意的事项,向村党支部提出询问、质询,村党支部要认真负责地解释或答复。
4.全面推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加强对村党支部书记的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审计结果要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审计中发现问题的,要依法依纪处理。
5.健全不称职村党支部书记调整制度。综合运用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结果和民主管理、日常管理监督情况,建立经常性发现、调整不称职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机制。对作风不实、履职不到位、群众有反映的,要及时批评教育,促其整改;对岗位目标任务完成差、作风不好、党员群众反映强烈的,要按有关规定及时调整;对以权谋私、违法违纪的,要严肃处理。
五、加强组织领导
县乡党委要切实负起责任。县(市、区)委要发挥关键作用,研究提出做好村党支部书记选拔任用、教育培训、管理监督工作的意见、措施、办法等,及时总结经验,解决突出问题。乡镇党委是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直接责任人,具体组织实施村党支部书记的选拔、培训、管理、考核等工作,要强化措施,全面落实各项政策规定。
加强督促检查,务求实效。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和经常性督促检查,把村党支部书记选拔任用、教育培训、管理监督工作成效,纳入县乡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年度考核内容,列入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专项述职内容,作为评价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对工作推进不力、问题比较突出、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县乡党委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积极探索创新。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选拔任用、教育培训、管理监督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落实和提高报酬待遇为契机,进一步研究做好村党支部书记选拔、培训和管理监督工作,以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成效,推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