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情况汇报

时间:2019-05-13 05:07: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情况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情况汇报》。

第一篇: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情况汇报

排调镇2010年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情况汇报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精神和全国、全省、全县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推动我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我镇文化软实力,促进和谐,按照本年来全镇宣传思想工作总体部署,现就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情况如下:

一、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以践行科学发展观为重点的理论学习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内容,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不断取得科学发展的实效。一是以镇三套班子成员为重点,加强和改进了党委中心组的学习,完善和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认真开展“党委书记讲党课”竞赛活动,并做好优秀讲党课教材的评选推荐工作。二是认真组织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我们以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全面领会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深刻内涵,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三是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讲工作。各村居、各部门在去年集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的基础上,继续组织多种形式的宣讲队伍,深入到村、企业、社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灵活多样的形式,向干部群众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组织党委成员积极开展理论宣讲活动,举办理论大课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委学习教育活动有影响、有深度。发挥各类阵地优势,使党的创新理论走进生活、贴近百姓,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二、在机关干部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读书活动 认真组织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宣传,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牢牢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着力在融会贯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引导广大 干部群众更好地运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今年,我们在机关干部中广泛开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读书学习活动。这一活动要以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重点,从提高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出发,注重理论学习的全面性、系统性。把它作为贯彻落实党的提出的全面建设方案学习型社会,加强党员干部能力建设方案、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手段。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全面深入地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和精神实质。读书活动要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纲要》、《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建设方案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为重点,选学了一些时政文件、经济知识和优秀书籍;观看一些优秀影片;开展读好书、强素质等系列主题活动。切实提高机关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

三、在全体公民中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

今年,在全体公民中认真开展了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我镇充分认识评选表彰道德模范是深入贯彻党的精神的重要举措,这一活动坚持面向基层、重在推动工作、做到公平公正的原则,以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身体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模范遵守公民道德规范,在日常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品德高尚、事迹突出、群众公认为基本标准。我镇严格评选标准和工作程序,确保评选出的道德模范经得起实践和群众的检验。全镇道德模范评选表彰设“全镇助人为乐模范”、“全镇见义勇为模范”、“全镇诚实守信模范”、“全镇敬业奉献模范”、“全镇孝老爱亲模范”五个奖项;每个奖项各表彰10人左右。镇党委政府重视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用他们的感人事迹、先进思想和崇高精神引领社会风尚。我们充分利用排调镇综合文化站等各种媒体,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宣传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大力弘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崇高精神。把学习宣传道德模范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之中,融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在全镇形成学习道德模范、关爱道德模范、敬重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

四、在拆迁安置小区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我镇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鼓励引导非公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推动我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是认真落实《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丰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办好校园艺术节等重要节庆活动,进一步提高策划水平,丰富活动内容,努力把这些活动办出水平。二是以金山花园安置小区为主,面向基层,大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加快了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村图书室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建设,为群众服务。坚持送优秀电影下基层、送戏下乡等。三是广泛开展了金山花园安置小区、广场、街头群众文化活动。以歌舞,器乐演奏,小戏小品、曲艺、太极拳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使广大群众在观赏中接受教育,提高文明素质。

五、在村组开展新时期新农民教育活动

新时期新农村的建设关键是要不断引导、教育、组织和发动好农民向新农民转变。我镇注重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和文化技能培训,培养和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努力培养农民群众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文明素养。一是广泛开展形势政策宣传,引导农村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形势,正确认识国情省情市情区情镇情,正确认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不断增强建设方案新农村的主人翁意识,发扬“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的优良传统,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创建文明生态村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开展“美德在农家”活动。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帮助广大农民群众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形成邻里团结、家庭和睦、诚信友爱、扶贫济困的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方案的社会氛围。加大培训和教育农民的手段和措施,组建农民学校,学习科学,反对迷信。三是建设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大力实施“一院一站一室”工程,为新农村建设打下良好基础。我镇在各个村配置村级文化室,并为村文化室配送文化活动器材。推进了“农家书屋”建设步伐。

中共排调镇委员会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三日

第二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汇报材料

满洲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汇报材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毫无疑问,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就是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党的十七报告强调,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两年来,满洲里围绕这一中心任务,在学习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绩。

一、以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为突破口,初步搭建起满洲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和教育的平台。

市委在每年年初都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全市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安排意见》,市委办公厅亦相应印发《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成立中共满洲里市委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通知》。而且在文件中明确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当前和今后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要不断学习和宣传常抓不懈。同时,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制作悬挂学习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标语300余副,制作展板200余块,向全市干部和中小学师生推荐思想理论、经济管理、文学艺术、历史文化、业务专著等阅读书目百余种,办学习园地和学习板报100余处,在市电视台和满洲里政府网站开办学习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栏。

市委还要求以市委宣传部为牵头单位,各单位结合各自工作实 1

际,对本单位学习制度狠抓落实,保证学习系统化、规范化,不断探讨创新学习方式,将学习调研相结合,把课堂搬到工厂企业、街道社区等一线,使中心组学习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紧密联系,使理论学习与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实际紧密联系,促进中心组学习的不断深入、领导水平和决策水平的不断提高,切实为全市各项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1选学精读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篇章,打牢坚实的理论基础;2进一步深化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江泽民文选》的学习,不断提高运用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3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深刻认识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刻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基本要求,更加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不断增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4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讲话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精神,深刻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战略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现实要求和重大意义,努力形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5深入学习十七届四中、五中精神,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我国“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增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系统的理论学习,广大党员干部做到了真学、真信、真懂、真用,真正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转化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力量源泉,转化为观察、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的科学方法,转化为改革创新的实际行动

二、以实现宣传思想工作科学规范为目的,推进满洲里市学习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目标化管理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能否抓好贯彻落实,是对宣传思想战线科学化水平的重大检阅, 也是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的关键所在。

首先是组织责任到位。市委认真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要求,坚持把学习和宣传工作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总结。各级党委政府都把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摆上重要位置,纳入议事日程,组织成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直接责任人的职责,建立了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市委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各支部工作汇报,研究决定基层党建重要问题,形成了由党委统一领导,各基层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各支部书记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其次是教育管理到位。市委始终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全会精神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作为推进本市经济发

展的主动力,坚持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主题,在“真学、真懂、真用”上下功夫,做到学习时间、内容、效果“三保证”。坚持学习日制度,要求各党委及支部对每个学习日的学习都要作出具体安排,并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并且通过开展多种形式活动,使学习和宣传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第三是监督约束到位。注重加强监督,认真落实民主生活会制度,通过谈心交心、党性分析、批评与自我批评、通报情况等方法,进行班子成员之间的互相监督,形成了以“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体谅,思想常见面、工作常商量、情况常沟通和平时多谈心”的“五互三常一谈”工作氛围。同时加强群众监督,推行了党务公开制度,对发展党员,提拔任用党员干部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公开,接受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监督。

第四是考核评价到位。市委年初组织召开了全市党建工作会议和专题落实会议,并按照与各基层党支部签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目标化学习和宣传责任状》要求,创新工作方法,在半年抽查和年末检查验收时,市委组成由市委主要领导带队、党群部门负责人及基层党支部书记参加的联合检查组,对全市基层党支部的党建工作落实情况及主题实践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验收,有效地推动了全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和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以创新实干为宣传思想工作的核心要求,推进满洲里市学习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品牌化管理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品牌化,追求的就是绩效卓越、人

民满意,其核心是使命、价值观、远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命、愿景、价值观出发,以人民满意为标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增强素质,提高执政能力。准确把握好传播规律,研究市委政府的需求、群众的需求、社会进步发展的需求、新闻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这是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和宣传的前提。

重点研究如何打造一批品牌节目栏目。这是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和宣传的基础。没有一大批党和政府满意、老百姓欢迎的名牌栏目、名牌节目,很难说正面宣传已经做大做强了。

重点研究如何造就一大批优秀的采编人员。这是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和宣传的支撑。要学习中央电视台的成功经验,通过名牌栏目培育名牌主持人,通过名牌主持人滚动开发新的名牌栏目。

研究优化激励机制。这是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和宣传的保障。要切实改变许多激励机制与宣传导向、工作导向错位的现象,根据正在做的中心工作来建立工作机制。新闻单位内部要优化考核机制、分配机制,内部人事改革和成本管理要以有利于提高质量为标准。新闻评奖制度也要有利于推动做大做强正面宣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是要在全社会确立主导的价值准则、价值规范、价值标准,以此作为引领多样化价值观念的旗帜,作为引领社会全体成员价值行为的导向,实际地体现出来,才能真正发挥核心价值体系对经济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通过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活动的生动实践,促进了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激发了他们转变作风、狠抓落实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第三篇: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情况汇报

刀告中心小学2014年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情况汇报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精神和全国、全省、全县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推动我学区教育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提高我学区文化软实力,促进和谐,按照本年来我学区宣传思想工作总体部署,现就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情况如下:

一、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以践行科学发展观为重点的理论学习

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内容,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不断取得科学发展的实效。一是以校领导班子成员为重点,加强和改进了党委中心组的学习,完善和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认真开展‚党委书记讲党课‛活动,并做好优秀讲党课教材的评选推荐工作。二是认真组织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我们以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全面领会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深刻内涵,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三是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讲工作。各乡以下学校在去年集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的基础上,继续组织多种形式的宣讲队伍,深入到村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灵活多样的形式,向师生群众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组织党委成员积极开展理论宣讲活动,举办理论大课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活动有影响、有深度。发挥各类阵地优势,使党的创新理论走 进生活、贴近百姓,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二、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读书活动

认真组织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宣传,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牢牢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着力在融会贯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更好地运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今年,我们广泛开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读书学习活动。这一活动要以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重点,从提高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出发,注重理论学习的全面性、系统性。把它作为贯彻落实党的提出的全面建设方案学习型社会,加强党员干部能力建设方案、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手段。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全面深入地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和精神实质。读书活动要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纲要》、《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建设方案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为重点,选学了一些时政文件、经济知识和优秀书籍;观看一些优秀影片;开展读好书、强素质等系列主题活动。切实提高教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

三、在全体师生中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

今年,在全校师生中认真开展了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我 学区充分认识评选表彰道德模范是深入贯彻党的精神的重要举措,这一活动坚持面向基层、重在推动工作、做到公平公正的原则,以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身体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模范遵守公民道德规范,在日常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品德高尚、事迹突出、公认为基本标准。我学区严格评选标准和工作程序,确保评选出的道德模范经得起实践和群众的检验。学校党支部重视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用他们的感人事迹、先进思想和崇高精神引领社会风尚。我们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等各种媒体,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宣传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大力弘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崇高精神。把学习宣传道德模范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之中,融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在全学区形成学习道德模范、关爱道德模范、敬重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

四、活动开展情况

具体组织开展了以下几项活动:5月25日至5月3日宣讲了爱国主义教育与国情教育内容。并开展‚升国旗、唱国歌‛、‚祖国在我心中‛、‚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走进校园‛、《八荣八耻 人人须知》歌曲学唱、国旗下演讲等系列主题活动;利用教导处和远程教育资源开展了新旧学校对比图片展和师生会;6月12日至6月20日宣讲了‚成果教育‛内容,并结合宣讲提纲开展了‚听过去、看现在、想未来‛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6月21至 6月30日宣传讲了‚反对分裂、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和‘四观’两论 教育‛内容和‚忆苦思甜‛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7月1日到7月5日宣讲了‚日常行为与养成教育‛内容,通过图片展览,观看视频等形式开展了‚破陋习,树新风‛,主题教育;9月6至9月15日宣讲了‚社会公德与诚信教育‛和‚法制教育‛内容,开展了‚讲文明、讲礼貌、不说脏话‛‚创建平安校园‛、‚知法、守法‛等主题活动,举办了法制专题讲坐和观看法制宣传活动。

我校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与时俱进,随着我校教育工作现代化的深层次推进,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开展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工作,突出学校 的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时效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本,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活动。并注重把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动力,在强化学生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观念,培养学生爱国的同时,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校德育工作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刀告中心小学 2014年10月20日

第四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这一命题做出新的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科学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等重大问题,是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发 展

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之一;发展是硬道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意义;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把握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

本 质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

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历史任务的思想。

发展动力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方位改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把‚三个有利于‛作为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思想。

发展战略与总体布局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实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经 济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对经济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

政 治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

文 化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思想。

社 会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坚持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建设的思想。

军 事

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适应世界军事变革发展的要求,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与强军统一,全面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

祖国统一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战略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推进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表明‚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生命力;全力支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以《反分裂国家法》为法理依据,反对一切‚台独‛和分裂活动。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外交战略

世界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和发展是时代的两大主题。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外政策思想。

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党的建设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适应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新要求,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第五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历史回顾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

1、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始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 候,毛泽东提出,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到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毛泽东的这种探索进行得断断续续而且艰难曲折,但却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思想成果,其中尤以《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论著中提出的一些重要思想最为突出。

1957年下半年,在国际国内出现的一些复杂形势和重大事件的冲击,再加上对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缺乏充分的认识和把握,毛泽东对国内阶级斗争形势作出了与客观实际日益相悖的错误估计,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偏离,使他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离开了正确的方向:在1958年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在1966年发动“文化大革命”。但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艰辛探索,为中国共产党在以后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了前提。

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危难局面,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首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在领导中国党和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赋予中国社会主义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以新的起点与动力。

邓小平理论包含有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思想,而首要的基本问题,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邓小平理论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但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可能激化,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去制定规划。邓小平理论把社会主义社会改变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基础需要的部分的改革,看作是一场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革命,并提出了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即: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此同时,邓小平同志又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作出了坚持实行对外开放的科学决策,他指出“搞社会主义,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法,包括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我们都采用”。邓小平同志还在思考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效地发展生产力的时候,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和市场看作是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样,邓小平理论就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

3、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成功地把它推向21世纪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捍卫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并成功地把它推向21世纪。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目的、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以及新时期党的建设等问题上,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进。

4、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时期,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取得了巨大成就,既面临着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又面对着由于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低产出为特征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与能源、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以及在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等的严峻挑战的矛盾凸显期。以胡锦涛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从自身和中国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总结中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中国面临的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色,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它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所以要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要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和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一系列重大关系,要统筹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统筹个人和集体、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好牵动全局的重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动、重点突破。在国内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建设,在国际上和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建设。

思想内涵

[2]党的十七大报告使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样一个特别重要的新概念,并对这个概念的思想内涵作出了科学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的整合和统称

十七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界定,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从时间讲,这个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以来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统称;从空间讲,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的整合。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将上述几个重大的具有指导思想地位的理论成果统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表示,揭示了这几个理论成果的内在关联,阐明了这几个理论成果在更大的理论体系中的归属。统一相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从一般意义上,凡是能够称之为“理论体系”的理论成果,具有几个基本要素:一是建立在共同的哲学思想基础上;二是围绕着一个稳定的共同的理论主题;三是坚持着一些共同的重要的基本观点。之所以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它们具备这几个方面的共同点,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理论体系。

首先,这几个理论成果都坚持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其次,这几个理论成果都着重阐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和基本的理论主题。邓小平理论曾经对这个理论主题进行了第一次比较系统的理论思考和初步回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则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是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再次,这几个理论成果始终坚持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和国际战略等重大问题上,虽然几个理论成果都有新的进展,但就总体和基本观点来讲,都保持着基本一致,或者说是在基本一致的基础上的进展。这包括:关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关于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判断;关于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思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选择;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政治主张;关于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不断培育“四有”社会主义新人的文化设计;关于“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的战略构想;关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关于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的重要理念;关于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战略思考;等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之所以这样说,在于这个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是不断发展的而不是固定不动的,是开放的而不是自我封闭的。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高明之处,其中有一点就是它不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说成是到顶了、不用再发展了的理论,而是在人类认识的历史上提供了又一些阶段性成果。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只能在我们的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历史地、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毛泽东在《实践论》中也说过:“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民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同样道理,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只能是历史性的、同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相统一。中国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个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也可以用“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体系”来表述。这次飞跃是一种完成时,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都取得了胜利,理论体系的真理性已经得到实践的充分检验。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用十七大使用的新概念,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二次飞跃到目前还是一种进行时,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加以完善和发展,并接受时间的检验。因而严格说来,我们正处在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当中。

理论价值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不断发展和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理论价值表现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准确判断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政治**,经济停滞,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人民生活长时期处于极度贫困状态。而恰恰这一历史时期,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力,社会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结果,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但没缩小,反而进一步拉大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第一次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命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空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党和国家处在决定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依靠党和人民,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阶段,面对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以及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的阶段性特征,一方面坚持高举旗帜不动摇,一以贯之地按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指导新的实践;另一方面,又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认真分析并顺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发展新变化,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新思路,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各个重要成果“一脉相承”。它们有共同的理论源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处于一个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有一个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共同推进一个事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同一个历史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时俱进”,主要表现在:在改革和建设的不同阶段,侧重探索不同重大问题,做出了独特的理论贡献。邓小平理论,提出并初步回答了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科学发展观正确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围绕上述问题,它们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的理论。这三个科学理论紧密联系,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共同指导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突破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历史难题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理论意义还在于,它第一次初步地、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主题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立足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关键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理论,它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对外关系和党的建设等多领域内的有关理论,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也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上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和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首先,这个理论体系是在以往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随着今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不拒绝而且还要吸收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这就是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还要不断探索,不断研究。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何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又是如何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只有回答了这些问题,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运用才能达到一个新水平。

实践意义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发展、新成果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最好实践,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为我们观察、分析、解决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为我们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方面的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重要思路和现实途径。

(二)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

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些新要求更加注重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处理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地区与地区之间发展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这些新要求。

(三)为我们不断提升党的执政理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指导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党的执政使命、执政原则、执政任务、执政要求等重大问题,赋予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新的内涵。它表明我们党对执政使命的认识更加自觉,对执政任务的理解更加完整,对执政方法的运用更加科学,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只有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把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才能更好地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实践证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除此以外,没有什么别的主义、别的道路能够解决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和发展进步的问题。只要我们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科学体系

[4]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科学理论体系”。什么叫科学理论体系?打个比方,所谓科学体系,不是一篮苹果,而是一串葡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三个理论简单相加,而是要在鲜明的主题下,抓住基本线索,将三者贯通,将一系列重要观点按照其内在逻辑,组合起来,形成“一串葡萄”。

科学发展观是经实践检验证明了的科学理论,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增添的重要新内容,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要把科学发展观摆在突出的地位,并贯穿渗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各个基本观点之中。

令人欣喜的是,已有不少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文章发表,学者们就此发表了各种见解。

今年6月,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了秦刚主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书,该书以十三个基本问题构成理论体系。这是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一个可喜的成果。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有更多这类著作问世。

本人曾在《学习时报》发表一篇文章,探讨这个问题。文章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有以下十七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理论观点。思想路线论

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基础上,邓小平针对思想僵化半僵化状态,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他强调,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十七大提出继续解放思想,也是为了更好地贯彻思想路线,解决现实存在的各种问题。思想路线是基本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中,处于领先的地位。社会主义本质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只讲社会主义特征的框子,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念。邓小平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以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初级阶段论

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对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和概括。十七大概括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科学发展论

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为了更快地发展中国。科学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改革开放论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历史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市场经济论

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模式,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民主论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民主与法制不可分开。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要依法治国。文化论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方面。社会论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方面,也是一个新课题。文明论

社会主义要建设高度的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但要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还要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走文明发展道路。社会和谐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概念,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要求,应当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理解社会和谐。

国防和军队建设论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国防和军队建设占有重要地位,应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认识和处理富国和强军的统一。“一国两制”论

“一国两制”是重要的中国特色。和平发展道路论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政治路线论

政治路线是基本理论的凝练。基本理论只有凝练为路线,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指导作用。对基本路线的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部分还应当包括对基本纲领和发展战略、总体布局的论述。群众论

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形成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和群体。党论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国家唯一的执政党。党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是一项艰巨的科学工作,需要集思广益,大家共同努力,需要平等探讨和争鸣。

层次结构

[5]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历程已经相继出现的重大实践和理论问题主要是四个: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发展、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就是围绕这四个基本问题的回答而逐步建构起来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由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三个层次构成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一个鲜明主题,那就是在经济文化科技较为落后的东方大国在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为此就要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出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哲学基础,是贯穿整个理论体系的灵魂和精髓。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体,也是首要的基本问题。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键。为

实现什么样发展、怎样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也是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重点和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政治保证。基本路线是以党的思想路线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为基础形成的,是基本理论的结构化、实践化和深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纲领

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诸方面的展开和深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直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纲领:强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位置,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积极参加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实施互利双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制度,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实施科技兴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走中国特色城镇发展道路,促进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纲领: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人民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广开言路,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和程序;推动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保障;实施“一国两制”方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开创国防和军队建设新局面: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纲领:强调社会主义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健康发展;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设和谐文化,培养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纲领: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优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制,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下载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情况汇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情况汇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简释题 1、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两个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题 胡尚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1周)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1周) “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章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叙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理论成果? 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是什么? 4如何科学的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作业 第一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和本质 四、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五篇范文)

    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及精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论文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优秀成果评选办法为展示党的十七大以来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优秀成果,发现、凝聚和激励高校理论人才,促进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特征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