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二必读书目知识点红星照耀中国和昆虫记
《红星照耀中国》
【作者简介】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1905年,埃德加·斯诺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是家中三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父亲开了一家小印刷厂,家里过着小康生活。父亲要他从印刷业开始,但他却走上了一条与父亲截然不同的道路,成为世界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红星照耀中国》是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
【作品影响】《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人物刻画、环境描写及叙事角度几近出神入化的程度。作品中译本出版后,在中国同样产生巨大反响,成千上万个中国青年因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纷纷走上革命道路。《红星照耀中国》仅次于赛珍珠的《大地》。《大地》使美国人第一次真正了解中国老百姓,而《红星照耀中国》则使西方人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代美国人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知识都是从斯诺那里得来的。
《红星照耀中国》的另一魅力,在于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他面对面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贺龙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红军将领,结下了或浅或深的交情。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毛泽东。斯诺准确地把握到毛泽东同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民众的精神纽带。没有人比毛泽东更了解他们,更擅长综合、表达和了解他们的意愿。这将深刻地制约着以后数十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包括其成功和曲折。
【内容梗概】《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四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当年10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英文名为《红星照耀中国》的报告文学终于诞生了。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他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由于有了一种思想武装,有一批坚决的青年,所以能够对国民党的统治进行群众性的斗争长达十年之久。他对长征表达了钦佩之情,断言长征实际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知识积累】1.《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原名是《西行漫记》,这是美国的著名记者_埃德加·斯诺_的著作,可以说,他是第一个采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_毛泽东_、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2.在陕北,埃德加·斯诺采访的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除毛泽东外,还有_朱德_、__周恩来__、_彭德怀_、_贺龙_、_刘志丹_、_徐海东_等。他描述了他们的言谈举止,追溯他们的家庭环境和少年时代,试图从中找寻他们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
3.毛泽东认为中国人民能够消耗和打败日本军队的三个条件:一是中国结成__抗日民族统一战线__,二是 1
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三是目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被压迫的各国人民__采取革命行动_。4.彭德怀给斯诺的印象是乐观、_豁达_、勇敢、_率真_、__大公无私_。
5.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就共产党人而论,可以归结为孙逸仙博士和国民党接受两大革命原则。第一个原则承认有必要采取_反帝政策_,第二个原则要求在国内实行_反封建反军阀政策_。
6.斯诺所说的“总司令被逮这一惊人事件”实际上就是说的历史上有名的__西安事变_,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_张学良_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_杨虎城_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_蒋中正_,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7.在斯诺的笔下,毛泽东主席是个非常精明而又_博学多才__的知识分子,是个天才的_军事家和政治战略_家,代表了_中国人民大众_的迫切要求,是个苏区人民拥护他,南京政府却对他恨之入骨的人,生活_简朴_,廉洁奉公,能_吃苦耐劳_,身体像铁打的。
8.在当时的苏维埃社会当中,中国共产党在教育方面采取的政策有:_解放思想__,消除愚昧无知;培训教师,_组建学校_,实施大众化的教育;建立专业的学校;编著_字典_成效,使苏区的文盲大幅地降低;使苏区人民的思想有很大的转变、提高,为社会培养了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人才。
9.在井冈山时期,红军给战士规定的三条简明的纪律:一是_行动_听指挥;二是不拿_贫农__一点东西;三是打土豪要_归公_。
10.《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之一在于,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_共产党和红军__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_中国共产党人_的真实生活。其意义还在于深入分析和探究了“_红色中国_”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__中国革命__做了客观的评价。阅读提要
1937年10月,《西行漫记》(直译应为《红星照耀中国》)由戈兰茨公司第一次出版,在世纪引起巨大轰动。1938年12月18日上海复社翻译出版中译本时,由于当时抗日战争已经开始,考虑到联合统一战线等情况,书名改为《西行漫记》。尽管这样,在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该书还是成了一部禁书。
《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 的第一手资料,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作者通过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志丹、贺龙、彭德怀等以及广大红军战士、农民、工 人、知识分子的接触交往,了解了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的真实情况,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斗争业绩。毛泽东和周恩来是作者埃德加·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西行漫记》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以及叙事的角度几近出神入化的程度。《西行漫记》中译本出版后,在中国同样产生巨大的反响,成千上万个中国青年因为读了《西行漫记》,纷纷走上革命道路。作者简介
埃德加.斯 诺(1905-1972)于 1905 年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城的一个贫苦家庭,年轻时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大学毕业时开始从事新闻工作。1928年到达中国的上海,担任《密勒氏评论报》的助理编辑,以后兼任纽约《太阳报》和伦敦《每日先驱报》的特约通讯员。1930 年以后,为采集新闻,遍访 中国主要城市和东三省、内蒙、台湾及日本、朝鲜、荷属东印度。他是首先把鲁迅著作介绍到西方的人之一,也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在他的一生中,除了为 欧美报刊写作通讯稿以外,他完成了11本著作,其中极大部分是和中国问题有关。他所写的《西行漫记》始终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阅读检测
一、填空题
1、《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 埃德加·斯诺,国籍是美国。
2、《红星照耀中国》全书共 12 篇,又名《西行漫记》。
3、在斯诺的笔下,“他是个大个子,像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年过半百,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这个人物是贺龙。
4、作者第二次见毛泽东的时候,他正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路旁的行人一起走。
5、作者一直要想见的“红色窑工”是徐海东,他是红军十五军团司令,司令部设在西北八十里外的预旺县,这是一个古老的回民县城。
6、红军的成长离不开严明的纪律,1928年后,红军提出了八条纪律:“
一、上门板;
二、捆铺草;
三、对老百姓要和气,要随时帮助他们;
四、借东西要还;
五、损坏东西要赔;
六、和农民买卖东西要公平;
七、买东西要付钱;
八、要讲卫生,盖厕所离住家要远。
7、苏区人人都叫他老徐,“人生五十岁始”的是徐特立,他是毛泽东在长沙师范求学时的老师;毛泽东另一位老师杨昌济的女儿杨开慧,是毛泽东的妻子;1930年被捕,她拒绝退党并坚决反对与毛泽东脱离关系,随之被害。
8、苏维埃政府的“四巨头”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博古。
9、作者第一次见他是在1929年的沈阳,当时他是全世界最年轻的独裁者,后来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了著名的“西安事变”,他是张学良。
二、选择题
1.美国记者埃德加?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D)A、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2.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C)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3.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2017年是红军长征胜利(D)A、51周年 B、61周年 C、71周年 D、81周年
4.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这是斯诺对以下哪一事件的评价(B)A、五四运动 B、红军长征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5.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B)A、八一三事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三、简答题
1、在来到中国进行国际援助的众多国际友人中最杰出的三位美国记者是谁?他们记录中国历史的著作是什么
答: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尼姆·威尔斯《续西行漫记》,哈里森·福尔曼《北行漫记》。
2、简要叙述红军长征的经过
答:红军一共爬过 18 座山脉,渡过24 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 62 座大小城市,突破 10 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开进和顺利穿过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
3、简述《西行漫记》一书的主要内容
答:本书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 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在我国 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 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 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 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4、《红星照耀中国》为什么改名为《西行漫记》
答:一九三七年十月,《红星闪耀中国》一书在伦敦出版。当时作者正在被日控制的上海,想要在国内公开出版是不可能的。但在中共地下组织的的帮助下,经过修改,将书名改为《西行漫记》作为掩护出版。不到几个月就轰动了国内外华侨并重印发行多次。直到现在,虽然不用再用这个隐晦的名字,但为了保证初版的本来面目,现在的重印本仍采用这个名字。
5、简述斯诺从李长林口中得到的贺龙印象
答:①贺龙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②贺龙对有钱人的仇视,据说,如果贺龙还在二百里外的地方,地主士绅都要闻风逃跑,哪怕有南京军队重兵驻守的地方也是如此,因为他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
简述《西行漫记》一书中斯诺的彭德怀印象答:①乐观、豁达、勇敢的精神品质。②彭德怀大公无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这件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表现了他率真的个性,作者是很欣赏的。③“兔子一般窜了出去”,抢先到达山顶,不仅表现彭德怀身体健康、动作敏捷,还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统率大军的指挥员不失活泼、天真的个性。
7.简述《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军精神。
答:①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②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③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④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⑤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四.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请回答:
(1)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在哪一年?是谁发动的?(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2)“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什么?(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答联共抗日、抗日、救亡、救国、爱国等均可))
(3)“这场军事政变”的结果如何?有何历史意义?(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五、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C)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六、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C)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B.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七、在斯诺的笔下,毛泽东是什么样的人?
答:第一:毛主席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 第二:毛主席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 第 4
三:毛主席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第四:毛主 席是个苏区人民拥护他,南京政府却对他恨之入骨的人;第 五:毛主席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体像铁打 的。
八、在井刚山时的“三项纪律”是什么?
答: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打土豪款子要归公;第三,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
九、简述西安事变的过程及意义。
答:过程:在劝说蒋介石 联共抗日遭拒绝的情况下, 张学良, 杨虎城两位将军,于 1936 年 12月 12 日,发动“ 兵谏”,在西安拘捕蒋介石,并通电全 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主张。中共中央以民族大义为重,派周恩来赴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合 作,迫使蒋介石接受联共抗日条件,使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结束,对国共 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十、《西行漫记》一书中斯诺对彭德怀印象?
答:(1)乐观、豁达、勇敢的精神品质。彭德怀上街不带警 卫,司令部门口只有一个哨兵,国民党空投传单悬赏捉拿他,他却命令将传单保存起来,用背面印红军的宣传品。他被少先队员关于帝国主义大鼻子的回答逗得哈哈大笑,开玩笑叫作者大鼻子,风趣地回答作者关于大鼻子漫画的疑问,表现 了他平易近人、活泼风趣的性格特点。
(2)彭德怀大公无 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这件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表现了他率真的个性,作者是很欣赏的。
(3)“兔子一般窜了出去”,抢先到达山顶,不仅表现彭德怀身体健康、动作敏捷,还体现了他作为一名 统率大军的指挥员不失活泼、天真的个性。
十一、书中描述了哪些红军领导人?(列举四人)
答案: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张闻天、彭德怀、贺 龙、徐向前、徐海东等。
十二、“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的他走上前来,用温文尔雅 的口气向我打招呼:‘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这个人物是(周恩来)。
十三、在《苏维埃的掌权人物》、《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中,年届不惑的他的童年、在长沙的日子、革命的前奏、国民革命时期、苏维埃运动、红军的成长、不仅呈现了他(个人的成长轨迹),他是(毛泽东),而且呈现了红军的成长历史,我还读到了书生出身的“造反者”(周恩来),他是大官僚家庭的儿子,先后就读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先后在法国、英国、德国学习,先后组织了上海罢工、(八一起义),是党的创建人,是著名的革命组织者„„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都包含在这个红军创建者的故事中。
十四、在《红星照耀中国》中,还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一家被灭口66人,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的(徐海东),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员(徐特立),还有平均年龄在25岁以下的强渡大渡河的英雄们,觉得别人唱歌花费太多时间的电气专家(朱作其),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16岁的江西老表,已经64岁自称是年纪最大的红军战士(老李),担心记者把自己写进专著、被外国人误以为“鸡巴”而影响红军声誉的红军小鬼(向季邦)。
《昆虫记》
1.《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布尔,《昆虫记》这本书又译为《 昆虫物语 》或《昆虫学札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2.《昆虫记》是哈佛大学113位教授推荐的最有影响的书。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等美誉。是一部世界昆虫史诗。
3.有一个人耗尽了一生的精力来研究昆虫,并专为昆虫写了
(十)卷大部头的书,这个人是法布尔;这本书是《昆虫记》,这本书又译为《 昆虫物语 》或《昆虫学札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本书真实地记录了昆虫 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对生命 的关爱之情,充满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我们学过其中的一篇课文叫作《绿色蝈蝈》。
4.《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这部书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鲁迅把它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大孔雀蝶“有着非凡的天赋。它可以长途跋涉、穿越黑暗、排除万难,去发现自己的心上人”;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很乐意接受食物,如果喂得迟了,它还会吵着要”。
5.蜜蜂、猫和红蚂蚁都具备同一种本领,那就是辨认方向。6.蜘蛛知道蜘蛛网上有猎物是通过猎物在网上的震动感觉到的。
7.“用钳子一样的上颚搬出大块的土块石头……用带有两排锯齿的有力后退踩实泥土……”这是法布尔描写蟋蟀建造巢穴时的情景。
8.朗格多克蝎子是优秀的爬墙高手,为防止它们逃跑,法布尔为他们建造了一座华丽的玻璃宫殿——蝎子的卢浮宫。
9.《昆虫记》从片段来说就是一部传记,从整体来说则是无愧于《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辉煌的虫类抒情诗。《昆虫记》中,法布尔不但仔细观察食粪虫劳动的过程,而且不无爱怜的称这些食粪虫为清道夫。10.法布尔赞美昆虫的爱情,特别是在《螳螂的爱情》这一章中刻画得更是细致入微。11.在《昆虫记》中,法布尔主要记述了螳螂、蟋蟀、大孔雀蝶、黑腹狼蛛和蝎子的爱情。
12.多产的螳螂自己也制造了有机物,这有机物将被蚂蚁吸收,再将被蚁? 吸收,最后可能成了人的美餐。
13.在田间草丛中安家的蟋蟀几乎同蝉一样出名。
14.蟋蟀它之所以如此名声在外,主要是因为它的住所,还有它出色的歌唱才华。
15.蝉从来不需要依靠别人的帮助生活,相反,倒是蚂蚁有时会饿得饥肠辘辘,去向歌手哀求。蝉怎样喝水?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管子,尖利如锥,收藏在胸部的一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吸管插进桶孔,就可以了。
16.事实和寓言是虚构的角色恰恰相反。在抢夺时肆无忌惮、毫无退缩的求食者是蚂蚁;甘愿与受难者分享泉水的能工巧匠则是蝉。可以这样说: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奋的生产者是蝉。
17.在南方有一种昆虫,与蝉在某些方面是可以相提并论的,但名声却不大,因为它从不发出一点声音,它是螳螂。
18.螳螂是一个凶恶的食肉者,一个巨妖,专食活的猎物。
19.螳螂外表高雅:轻盈的体态、优雅的上衣、淡绿的体色、罗纱般的长翼,脖子灵活,头可以旋转,左右灵活,上下自如。
20.萤火虫这种稀奇的小动物的尾巴上像挂了一盏灯似的。
21.萤火虫生长着三对(即六只)短短的腿,当雄萤发育成熟,会生出鞘翅,像甲虫一样。22.萤火虫有两个特点,获取食物的方法、它尾上有灯。
23.我猜想,狼蛛是一个热忱的猎人,它只依靠打猎为生,而且从不考虑为后代储备食物;捕来的猎物全都供它自己食用。
24.会结网的蜘蛛是个 纺织 高手。
25.黑腹狼蛛 的肚子下面,装饰着黑色丝绒,腹部有棕色的人字形条纹,爪上画着灰色和白色的圆环。
26.圆网蛛,尤其是彩带圆网蛛 的卵囊是一个凝聚着高深复杂工艺的杰作。
27.蟹蛛十分勤快,为了自己的安乐窝,可以孜孜不倦地工作。雌蟹蛛在它的后代孵化出来之前,要不吃不喝守候五六个星期,体现了母爱的伟大。蟹蛛它不会织网,只等猎物跑近才去捉,它横着走路。28.蜢蛛居住在地洞里,它会在洞口安装一个活动的小圆盖,就像是一扇百叶窗,铰链、槽口和插销系统一应俱全。
29.孔雀蛾是一种很漂亮的蛾,它们中最大的来自欧洲,全身披着红棕色的绒毛,它们靠吃杏叶为生。30.一种黑色蜘蛛,叫美洲狼蛛。水蛛能为自己做一只性能很好的水袋,里面贮藏空气。31.条纹蜘蛛的身上有黄、黑、银三色相间的条纹,几乎什么小虫子都爱吃。32.蟋蟀住宅的特点有 稳固、干燥、隐蔽 等。33.《昆虫记》的主题是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34.“我”第一次找到了6个鸟蛋,是纯蓝色的。35.金步甲有两个弱点。
36.“我”将经常光临我们的居所的两种燕子改名,第一种改为“墙燕”,第二种改为“家燕”。37.蝉通常在干干的细树上产卵。
38.《昆虫记》从片段来说,就是一部传记,从整体来说则是无愧于《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辉煌的虫类抒情诗。
39.《昆虫记》中,作者不但仔细观察食粪虫劳动的过程,而且不无爱怜地称这些食粪虫为清道夫。
二、选择题
1.昆虫记共有(C)A八卷 B九卷 C十卷 D十一卷
2.法布尔被誉为(A)A昆虫界的荷马 B昆虫界的圣人 C昆虫至圣 D昆虫界的托尔斯泰 3.昆虫记是一部(A)A文学巨著、科学百科 B文学巨著 C科学百科 D优秀小说 4.法布尔为写昆虫记(D)
A调查了许多资料 B翻阅了许多百科全书 C养了许多虫子 D一生都在观察虫子 5.法布尔的昆虫记曾获得(B)A普利策奖 B诺贝尔奖提名 C安徒生奖 D诺贝尔奖 6.《昆虫记》是(A)国昆虫学家()的杰作,记录了他对昆虫的观察和回忆。A法国 法布尔 B法国 儒勒.凡尔纳 C 英国 笛福 D丹麦 安徒生 7.法布尔曾担任(C)
A皇家科学院会员 B植物学教授 C物理教师 D探测员 8.塔蓝图拉蜘蛛易于(D)A暴躁 B愤怒 C杀死 D驯服 9.法布尔的生活十分(A)A贫穷 B富裕 C忙碌 D悠闲 10.昆虫记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C)A历史 B社会机制 C社会人生 11.菜豆象是一种(B)A大象 B昆虫 C鸟类
12.舍腰蜂喜欢将巢筑在(C)的环境中。A干燥 B寒冷 C温暖 13.夏天阳光下的歌唱家是(A)。A蝉 B蟋蟀 C蝈蝈 14.(B)是毛虫的天敌。A黑步甲 B金步甲 C被管虫 15.天生攀岩家是(B)。A狼蛛 B蜣螂 C蚱蜢
16.如果旁边稍有动静,意大利蟋蟀会(B)。A喉咙发音 B腹部发音 C嘴巴发音 17.《昆虫记》中蟹蛛爱吃(A)。A蜜蜂 B蝎子 C蝴蝶 18.蜣螂认为绵羊的天赐美食是(B)。A绵羊的毛 B绵羊的粪便
19.大孔雀蝶是(C)A世界上最美丽的蝴蝶 B亚洲最大的蝴蝶 C欧洲最大的蝴蝶 20.蜜蜂在《昆虫记》中被称为(B)。A勤劳的使者 B不会迷失的精灵 21.黑步甲擅长(A)。A装死 B耍伎俩
22.蟋蟀舒服的“住宅”是(B)建造的 A利用现成的洞穴 B自己挖掘的 C与别的昆虫一起挖掘 23.《昆虫记》中描写了许多昆虫,下列不是书中的动物是:(D)
A象鼻虫、蟋蟀 B蜘蛛、蜜蜂 C 螳螂、蝎子 D 骆驼、恐龙
24.试验证明:(B)能直接辨认回家的方向,而(A)凭着对沿途景物的记忆找到回家的路。A、蚂蚁 B、蜜蜂 25.关于萤火虫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
A萤火虫的卵在雌萤火虫肚子里时就是发光的B两条发光的宽带是雌萤发育成熟的标志 C雌萤的光带在交尾期如果受到强烈的惊吓,发光会受到影响 D无论是雌萤还是雄萤从生下来到死去都发着光 2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
A 蟋蟀的洞穴不豪华但很粗糙 B 蟋蟀很珍惜自己的住所,很少搬家。C 蟋蟀的住所远胜于所有其他动物,就连人类也没有它高明。D 蟋蟀的卧室在洞穴通道的尽头,宽敞,光滑,干净,卫生。27.蜘蛛知道蜘蛛网上的猎物的方法是(D)
A用眼睛看到的 B用耳朵听到的 C用嗅觉感知到的 D通过猎物在网上振动感觉到的 28.枯露菌是一种(C)。A甲虫 B长在树上的蘑菇 C长在地底下的蘑菇
29.不同蜘蛛网的辐数不同,角蛛的网有(A)根辐,条纹蜘蛛有(B)根,而丝光蛛有(C)根。A 21根 B 32根 C 42根
30.(A)的幼虫都有一种惊人的本领,那就是固体物质变成液体物质。A、萤火虫 B、黄蜂 C、园蛛
三、判断题
1、《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2、蝉是聋子,听不到任何声音。(√)
3、蝉家族的祸害是蚋。(√)
4、蝉通常在在干干的细树上产卵。(√)
5、螳螂突出的优点是能够建造十分精美的巢穴。(√)
6、螳螂食物只捕食其他昆虫。(×)订正:它还是一种自食同类的昆虫。
7、对螳螂幼虫来说,最具杀伤力的天敌,要算是蚂蚁了。(√)
8、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辛苦的生产者却是蝉。(√)
9、毛虫的毒素之源在它的绒毛中。(×)
10、小飞蝇是隧蜂的天敌。(√)
11、《昆虫记》中,法布尔仔细观察食粪虫劳动的过程,称这些食粪虫为清道夫。(√)
12、《昆虫记》中,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短身燕尾礼服。(√)
13、热爱家庭,喜欢在烟囱内部建巢的昆虫是舍腰蜂。(√)
14、蜘蛛是一种非常怕冷的动物。(×)订正:舍腰蜂
15、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
16、法布尔称赞黄蜂的建筑才能,认为在这一点上它远胜于卢浮宫的建筑艺术智慧。(√)
17、萤有两个最有意思的特点:一是获取食物的方法,另一个是它尾巴上有灯。(√)
18、从生到死,萤火虫都是发着亮光的,甚至连它的卵也是发光的。(√)
19、萤火虫的俘虏对象主要是蜗牛,捕捉俘虏时,马上把它刺死。(×)订正:先要给它打一针麻醉药。
20、萤火虫吃蜗牛时,先把蜗牛分割成一块一块,再咀嚼品味。(×)订正:将蜗牛先制成非常稀薄的肉粥,然后才开始引用。
21、雌性萤火虫和雄性萤火虫发光的器官生长在同一位置。(×)订正:雌性生长在身体最后三节。雄性只有尾部最后一节处的两个小点。
22、孔雀蛾是一种长得很漂亮的蛾,靠吃杏叶为生。(√)
23、《昆虫记》中“两种稀奇的蚱猛”是指恩布沙和白面孔螽斯。(√)20、四年黑暗的苦工,一月日光中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21、如果你发现丁香花或玫瑰花叶子上有一些精致的小洞,这是樵叶蜂剪下了小叶片。(√)
22、有一种外貌漂亮而内心奸恶的虫子,它的身上穿着金青色的外衣,腹部缠着“青铜”和“黄金”织成的袍子,尾部系着一条蓝色的丝带,它的名字叫金蜂。(√)
23、黄蜂的幼蜂无论是睡觉还是饮食,都是脑袋朝下生长的,即倒挂着。(√)
24、条纹蜘蛛是因为它身体上有黄、黑、银色相间的条纹,因此得名。(√)
25、条纹蜘蛛会自己选择或主动出击捕捉猎物。(×)订正:静静等候猎物。
26、小条纹蜘蛛在外面逐渐变成为成年蜘蛛的。(×)订正:在巢里。
27、蜘蛛都是有毒的。(×)订正:有少数的蜘蛛的确有毒,如:狼蛛。
28、母狼蛛背着小蛛们活动,至少要经过几个星期。(×)订正:至少要经过五六个月。
29、背着小蛛的七个月里,母蛛要随时喂它们吃东西。(×)30、园蛛捕猎靠的不是围追堵截,而是它黏性的网。(√)
31、在六种园蛛中,通常歇在网中央的只有两种,那就是条纹蜘蛛和丝光蜘蛛。(√)
32、人们说螃蟹是横着走路的,还有一种昆虫也是,那就是蟹蛛。(√)
33、蟹蛛的样子很可爱,却是一个凶狠十足的刽子手。(√)
34、蟹蛛是一种不会织网的蜘蛛,只是等着猎物跑近才去捉,它尤其喜欢捕食蜜蜂。(√)
35、蝉拥有电报线。(×)订正:园蛛拥有电报线。
36、矿蜂是蜜蜂的一种,常常把巢建在结实的泥土里。(√)
四、简答题
1.请你写出三种《昆虫记》中描绘的昆虫,并分别简要概括它们的特点。
蝉:为快乐而放声高歌,永远不知疲倦的歌唱家;
黄蜂:本能让它们遭受美丽的嘲笑,却没有赋予他们动脑筋的能力; 螳螂:外表美丽而天性凶残,是不折不扣的杀手。
2.请你写出《昆虫记》所描绘的昆虫中你不喜欢一种动物以及理由。例:狼蛛。一口就能咬到敌人致命的部位,是一招致死的杀手。3.法国著名戏曲家罗斯丹是怎样评价法布尔的? 像哲学家一般思,像美术家一般看,像文学家一般写。
4.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的楷模”,你认为鲁迅给予该书这么高评价的原因是什么?
(1)《昆虫记》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生动地揭示出来,使人们得以了解昆虫的真实生活情景。(2)《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
5.《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这离不开作者法布尔的功劳,你从他身上得到哪些启示? 热爱大自然,热爱细小生命的生活态度,有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6.蝉怎样喝水?
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管子,尖利如锥,收藏在胸部的一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吸管插进桶孔,就可以了。
7.毛虫的毒素之源是否在它的绒毛中? 不在。
8.金步甲爱吃什么? 鼻涕虫背部又一层内壳保护的部位,软体动物。9.蝉的视力情况在地上和地下有什么不同?
它有非常清晰的视觉。它的五只眼睛,会告诉它左右以及上方有什么事情发生,只要看到有谁跑来,它会立刻停止歌唱,悄然飞去。然而喧哗却不足以惊扰它。你尽管站在它的背后讲话,吹哨子、拍手、撞石子。就是比这种声音更轻微,要是一只雀儿,虽然没有看见你,应当早已惊慌得飞走了。这镇静的蝉却仍然继续发声,好像没事儿人一样。
10.螳螂的外貌和性情又怎样的反差?
螳螂常常半身直起,立在太阳灼烧的青草上,态度很庄严,宽阔的、轻纱般的薄翼,如面膜似的拖曳着,前腿形状如臂,伸向半空,好像是在祈祷……那种貌似真诚的态度是骗人的,高举着的似乎是在祈祷的手臂,其实是最可怕的利刃,无论什么东西经过它的身边,它便立刻原形毕露,用它的凶器加以捕杀。它真是凶猛如饿虎,残忍如妖魔,它是专食活的动物的。看来,在它温柔的面纱下,隐藏着十分吓人的杀气。11.萤火虫是如何摄取它的食物的?
萤火虫可通过模仿其他种类萤火虫的磁性闪光来“引诱”雄性,等雄性萤火虫以为自己的求爱得到应答,赶来幽会时,就会被对方吃掉。
五、评析鉴赏题
1.有人说,昆虫也是生灵,它们与人有着丝丝缕缕的相同之处。《昆虫记》中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谈谈你的看法。
《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昆虫在作者的笔下都被赋予了人的性格。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2.在《昆虫记》中,你最喜欢的昆虫是什么?说说你喜欢的理由。我最喜欢的昆虫是螳螂。喜欢的理由:机警,生活能力强。
3.《昆虫记》“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说说蟋蟀给你较大触动的有哪些方面?(1)聪明。如:把住宅建在隐秘的地方。(2)勤劳。如:钻在下面一待就是两个小时。
(3)能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如:它的洞随天气的变冷和身体的长大而加大加深。(4)善于管理家务。如:改良和装饰的工作,总是经常地不停歇地做着。4.《昆虫记》“是公认的文学经典”,结合相关内容加以分析。
《昆虫记》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如,把蟋蟀的住宅比喻为“家”,生动形象;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就像一个人在精心设计自己的住房,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5.《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你从本书中获得了哪些科普知识?(列举两点)
(1)网蛛捕捉猎物靠的是黏性的网。(2)蟹蛛像螃蟹一样横着走,像螃蟹一样,它的前足比后足更加有力。
6.《昆虫记》中昆虫们的一举一动,都被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有人说,昆虫也是生灵,它们与人有着丝丝缕缕的相通之处。你的看法?
那是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居然也是这么丰富多彩!人性的昆虫们,演绎着大自然的经典故事,扮演主角。它们的一举一动,无不被赋予人的思想情感;作为生灵,它们与人有着缕缕共通之处,让你不得不为此惊奇、喜悦。现在我是在通过法布尔的眼睛,享受这份读书的乐趣;而法布尔为此付出的艰苦劳动,我却毫无体会。后人总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远眺,人类才得以智慧和进步。这些渺小的昆虫们给我们的远不止是趣味。
7.假如你要向朋友推荐《昆虫记》,请说说推荐的理由。
《昆虫记》是作者对昆虫最直观的研究记录,影响了无数科学家、文学家及普通大众。其文学及科学非凡的成就受到举世推崇。虽然全文用大量篇幅介绍了昆虫的生活习性,但行文优美、生动、活泼,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和诗意,被公众认为跨越领域、超越年龄的不朽传世经典!
六、材料阅读题
1.请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螳螂看到肥大的蝗虫在金属罩的纱网上冒冒失失地靠近,痉挛般地惊跳起来,突然摆出骇人的架势。即使是电击也不会产生这么快的效果。……螳螂张开鞘翅,斜着甩到两边;它的翅膀完全展开,高高竖起,像两片平行的船帆,又如同耸在背上的鸡冠。它的腹部末端卷成曲棍状,先提起,再放下,猛然抖动着放松,同时还发出“扑、扑”的喘气声,让人想到火鸡开屏时的声音,又像是受惊的游蛇在吐气。
(1)这段文字出自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主要刻画了螳螂捕食时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螳螂 10
勇猛、机警的特点。
(2)本选段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2.请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受到威胁的虫子意识到了危险。它看到自己面前出现了一个幽灵,高举着弯钩,准备扑来;它觉得碰到了死神,尽管现在逃跑还来得及,可它却没有这样做。它擅长跳跃,可以轻而易举地跳到螳螂钩爪的远处;它有着粗壮的后腿,是跳跃的健将;可此刻,它却仍傻乎乎地待在原地,甚至还慢慢地向对手靠近。
据说,小鸟看到蛇张开嘴巴,会吓得不敢动弹;它会为蛇的眼光所迷惑,忘记飞走,束手就擒。很多时候,蝗虫也是这样。现在,它已经处在摄其心魄者的控制范围内了。螳螂的两只弯钩猛砸下来,爪子抓住它,两把锯子收拢起来,仅仅将它夹住。可怜的蝗虫徒劳地挣扎着;它的大颚空咬着,绝望地向空中踢着腿。它活该倒霉。螳螂收起翅膀,这是它的战旗;它恢复到正常的姿势,开始用餐。(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以上文段内容。本段文字主要记叙了螳螂捕食蝗虫的情景。
(2)你知道螳螂是用怎样的方式捕食蝗虫的吗?请写下来。
螳螂虚张声势,装出凶猛怪物的架势,利用心理战术让蝗虫害怕而扑食蝗虫。(3)请结合文段内容说说螳螂的习性。
螳螂是一种肉食性昆虫,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如:它觉得碰到了死神,尽管现在逃跑还来得及,可它却没有这样做……它却仍傻乎乎地待在原地,甚至还慢慢地向对手靠近。3.请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2015青岛中考)萤火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昆虫,即使你没有亲眼见过,也至少听说过它的名字。萤火虫的肚子顶端会发出微弱的光亮,就好像是挂了一盏小灯。在宁静的夏夜,你经常会看到它们在草丛中游荡。
萤火虫长着三对短短的腿,它们利用这三对小短腿迈着碎步跑动。雄性萤火虫到了成虫时期,会长出鞘翅,就像其它甲虫一样。而雌虫则永远都保持着幼虫阶段的形态,无法享受飞翔的快乐。萤火虫有着色彩斑斓的外衣。它的身体呈棕栗色,胸部是柔和的粉红色,边缘则点缀着一些鲜艳的棕红色小斑点。
以上文字毛片法国作家的优秀科普著作《昆虫记》,“即使你没有亲眼见过,也至少听说过它的名字”一句中,“即使„„,也„„”连接的两个分句之间是假设关系。“在宁静的夏夜,你经常会看到它们在草丛中游荡”一句中,“在宁静的夏夜”充当的句子成分是状语,“经常”的词性是 副词。“萤火虫有着色彩斑斓的外衣”一句中,“色彩斑斓”的短语结构类型是主谓短语。请从选文中找出一个包含比喻修辞的句子抄写在下面:萤火虫的肚子顶端会发出微弱的光亮,就好像是挂了一盏小灯。4.请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有这样一只不知危险无所畏惧的灰颜色的蝗虫,朝着那只螳螂迎面跑了过来。„„螳螂把它的翅膀极度张开,它的翅竖了起来,并且直立得好像帆船一样。翅膀竖在它的后背上,螳螂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的拐杖,并且不时地上下起落着。”
①这段文字出自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_昆虫记__》中,我们在初中阶段还学过他的一篇文章《绿色蝈蝈》。②本选段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螳螂_准备捕食蝗虫 时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螳螂机警从容的特点。
5.几乎每次进餐后,它(蓝图拉毒蛛)都要整理一下仪容。譬如用前腿上的跗节把触须和上颚里里外外清扫干净。
嗉囊装满后,它(绿色蝈蝈)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爪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着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
上述两段文字均选自《昆虫记》,分别描写的是蓝图拉毒蛛和绿色蝈蝈进食后的生活习性、讲卫生,说明了昆虫也同人类一样有着的良好习惯。(3分)
第二篇: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练习题
红星照耀中国
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 》是
国著名记者 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题目中“红星”象征着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
至
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
2.红军给战士规定了三条简明的纪律是:行动听指挥;
;打土豪要归公。
3.在《苏维埃的掌权人物》《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中,我读到了年届不惑的。他的童年、在长沙的日子、革命的前奏、国民革命时期、苏维埃运动、红军的成长,不仅呈现了他,而且呈现了红军的成长历史。我还读到了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他是大官僚家庭的儿子,先后就读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先后在法国、英国、德国学习,先后组织了上海罢工、,是党的创建人,是著名的革命组织者。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都包含在这个红军创建者的故事之中。4.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还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一家被灭口66人、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员,还有平均年龄在25岁以下的强渡大渡河的英雄们,觉得别人整天唱歌花费太多时间的电气专家,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16岁的江西老表,已经64岁自称是年纪最大的红军战士向季邦。
5.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6.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7.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A、50周年 B、60周年 C、70周年 D、80周年
8.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这是斯诺对以下哪一事件的评价()A、五四运动 B、红军长征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9.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
A、八一三事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10.美国人埃德加·斯诺是较早向世界报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外国记者。1937年10 月,其西北革命根据地采访录《红星照耀中国》在英国出版,引起世界轰动。1938年12月,该书在上海发行的中文版却更名为《西行漫记》, 其改名原因最有可能是()
A、凸显延安的抗战中心地位 B、便于该书在中国顺利发行 C、准确界定采访活动的区域 D、遵循新闻采访的中立原则
红星照耀中国
昆虫记 昆虫记
1、一部真实记录昆虫生活,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它是名著《
》,该书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2、法国有一个人耗尽了一生的精力来研究昆虫,并专为昆虫写出了十卷大部头的书,这个人是
,被誉为“________”这本书是《
》。这本书又译为《
》或《
》,被誉为“
”。鲁迅把这本书奉为“
”的楷模。我们学过其中的一篇课文叫做《
》。
3、《昆虫记》本书出了真实了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全书充满了对,充满了对
。这本书是优秀的,也是公认的。
10,《昆虫记》它根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将昆虫的生活和习性揭示出来,如在地下潜伏4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5个星期;善建巢穴,管理家务;善于捕食、织网;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可以不用任何工具“剪”下圆叶片做巢穴盖子……在作者笔下,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蛇蜘蛛咬伤的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11,《______》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______也由此获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桂冠。
12,《昆虫记》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除了真实地记录了,还。
13,《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鲁迅把它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在作者笔下,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
“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 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14,蜜蜂、猫和红蚂蚁都具备同一种本领,那就是。
15、对下列文学名著的点评正确的一项()
A、《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状况。
B、《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孙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C、《昆虫记》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布封所著,这部书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
D、《格列佛游记》是美国的斯威夫特所著,文中的主人公格列佛与鲁滨逊一样,是一个天生喜欢冒险,不甘寂寞与无聊的人。
16、唐代四大书法家分别是:、、、。
红星照耀中国
昆虫记
红星照耀中国
11.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结束的。”“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以下说法不符合相关史实的是()
A、红军长征是历史上的壮举 B、长征的胜利,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C、红军长征过程中宣传了革命的思想 D、长征的胜利,意味着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了成功
12.《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是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斯诺可能报道了()
A、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台儿庄战役胜利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3.阅读下列材料:
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到了一九二○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我被派到上海去帮助组织反对赵恒惕的运动。那年(一九二二年)冬天,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我本想参加,可是。结果没有能出席。我回到湖南,大力推动工会的工作。——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1)文中的“我”是谁?
(2)下列有一本书不属于材料中提到的“三本书”是()
A、《 共产党宣言 》 B、《 资本论 》 C、《 阶级斗争 》 D、《 社会主义史 》(3)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文字。
14.阅读下列材料: 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如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请回答:
(1)材料中所说的“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在哪一年?是谁发动的?(2)“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什么?
15、填空
(1)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了
发生的背景、发生的原因。他判断由于
的宣传和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与个人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
(2)《红星照耀中国》充满了国际主义精神。加拿大医生
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持中国的革命事业,不幸的是在一次战役中因细菌感染而献出了生命。
红星照耀中国
昆虫记
【《昆虫记》练习】
1、法国有一个人耗尽了一生的精力来研究昆虫,并专为昆虫写出了十卷大部头的书,这个人是;这本书是《
》。这本书又译为《
》或《
》,被誉为“
”。我们学过其中的一篇课文叫做《
》。
2、《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鲁迅把它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在作者笔下,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
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蛇蜘蛛咬伤的 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3、a《昆虫记》中,法布尔不但仔细观察食粪虫劳动的过程,而且不无爱怜的称这些食粪虫为_________。
b它们扇动双翅,四足高高跷起,黑黑的肚子卷起触到黄色的足.用大颚仔细收察,从闪亮的淤泥表面挑选出精华.这是法布尔描写________从淤泥垒建巢穴时的情景。
c法布尔称赞_______的建筑才能,认为在这一点上_________远胜于卢浮宫的建筑艺术智慧。d法布尔赞美昆虫的爱情,特别是在__________这一章中刻画的更是细致入微。
4、《昆虫记》中写了不少昆虫的生活和习性,请你列举 3 个出来。
5、在《昆虫记》中,你最喜欢的昆虫是什么?为什么喜欢?
6、腾讯读书频道举行“好书我推荐”活动,你将带着《昆虫记》参赛。请你用简洁扼要的语言为这部书写一篇精彩的推荐语。
7、名著往往是“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磨脑子”的书。请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简要地写出你熟悉的一个情节,并说说对这一情节的体验和感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名著:《童年》、《昆虫记》、《水浒》、《伊索寓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答: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验和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扩展练习:
1.对作品的总体评价是___________,有人称它为:________________。
2.它行文__________,语调_______,充满了盎然情趣。
3.法布尔的《昆虫记》除了真实的记录_______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_______。全书充满了______________之情,充满了______________之情。
昆虫记中:
红星照耀中国
昆虫记
螳螂凶猛如(),()如妖魔,专食()的动物
螳螂外貌()而(),()的体色,()的长翼,颈部(),()可以向任何方向自由()
昆虫记参考答案
1. 法布尔
昆虫记
昆虫物语
昆虫学札记
昆虫的史诗
绿色蝈蝈 2. 杨柳天牛
小甲虫
小麻雀
3. a清道夫
b长腹蜂
c黄蜂
d西绪福斯虫(爱情)4.举例: 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 答:蟋蟀善于建造巢 穴,管理家务;
5.答:我比较喜欢直翅目的昆虫。我喜欢那一对跳跃足……
6.答:
1、《昆虫记》是作者对昆虫最直观的研究记录,影响了无数科学家、文学家及普通大众,其文学及科学非凡的成就受到举世推崇。虽然全文用大量篇幅介绍了昆虫的生活习性,但行文优美, 生动活泼,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和诗意,被公众认为跨越领域、超越年龄的不朽传世经典!
2、《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本书的问世被看作动物心理学的诞生。
7.能写出其中一个情节,并写出相应的体验和感悟即可。
扩展练习:
1.对作品的总体评价是___________,有人称它为:________________。
2.它行文__________,语调_______,充满了盎然情趣。
3.法布尔的《昆虫记》除了真实的记录_______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_______。全书充满了______________之情,充满了______________之情。
答案
1.昆虫世界的荷马,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2.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恢谐)。充满了盎然情趣。3.法布尔的《昆虫记》除了真实的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昆虫记中:
螳螂凶猛如(),()如妖魔,专食()的动物
螳螂外貌()而(),()的体色,()的长翼,颈部(),()可以向任何方向自由()
答案
螳螂凶猛如(饿虎),(残忍)如妖魔,专食(活)的动物
红星照耀中国
昆虫记
螳螂外貌(纤细)而(优雅),(淡绿)的体色,(轻薄如纱)的长翼,颈部是(若软的),(头)可以向任何方向自由(转动)
《昆虫记》答案
1、昆虫记
生动活泼、轻松诙谐
2、法布尔
昆虫的维吉尔
昆虫记
昆虫物语
昆虫学札记
昆虫的史诗
讲昆虫生活
绿色蝈蝈
3、社会人生
生命的关爱之情
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科普著作
文学经典
4、阿廖沙
十
5、吝啬、贪婪、专横、残暴
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
粗野自私
米哈伊尔
雅科夫
乐观淳朴
小茨冈
正直
格里戈里
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
快乐
叶夫根尼娅
6、外祖母 阿廖沙
7、外祖父 小茨冈或伊凡
8、严肃、低沉,天真烂漫,光明,善良,人性的光芒,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9、老三掉到井里 纵身跳到井里,与老大老二一起把老三救了上来
10、蝉蟋蟀蜘蛛螳螂樵叶蜂杨柳天牛小甲虫小麻雀
11、《昆虫记》、法布尔 “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
12、昆虫的生活
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
13、杨柳天牛;小甲虫;小麻雀
14、辨认方向
15、A
16、欧阳询、褚遂良、柳公权、颜真卿
17、位置
笔意
摹
临
相像
形似
神似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答案
1.《西行漫记》,美,埃德加·斯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1936.6-1936.10 2.不拿贫农一点东西
3.毛泽东,个人的成长轨迹,周恩来,八一起义 4.徐海东,徐特立,朱作其,老李
5.D 6.C 7.D 8.B 9.B 10.B 11.D 12.A 13.毛泽东,B,忘记了开会的地点,又找不到任何同志
14.【答案】1936 年。张学良 杨虎城 【答案】逼蒋抗日,停止内战,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答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答案】西安事红星照耀中国
昆虫记 变是一次爱国的行动,它反映了国民党内部的分化,说明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是全 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5、(1)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2)白求恩
红星照耀中国 7
昆虫记
第三篇:红星照耀中国
一、选择题
1.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A、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2.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3.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2017年是红军长征胜利()
A、51周年 B、61周年 C、71周年 D、81周年
4.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这是斯诺对以下哪一事件的评价()A、五四运动 B、红军长征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5.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A、八一三事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二、判断题
1、苏维埃政府对农民最有重要意义四项举措是:
重新分配土地,取消高利贷,取消苛捐杂税,消灭特权阶级。
()
2、代议制苏维埃政府结构是从乡苏维埃开始,再到县苏维埃、省苏维埃,最后是中央苏维埃。
()
3、苏维埃革命委员会的权利有决定选举或改选权,同共产党合作紧密。
()
4、苏维埃政府对春耕工作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争取农民自愿参加,对不服从者可强迫命令。
()
5、苏维埃政府下的地主是根据共产党的定义,凡是大部分收入来自出租给别人种的土地而自己不劳动的人都是地主。
()
6、在来到中国进行国际援助的众多国际友人中最杰出的三位美国记者是:尼姆 ? 威尔斯《西行漫记》,埃德 加 ? 斯诺《续西行漫记》,哈里森 ? 福尔曼《北行漫记》。
()
7、毛泽东认为中国人民能够消耗和打败日本军队的三个条件是:一,中国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全世界结 成反日统一战线;第三,美国人用了核武器。
()
8、红军长征一共爬过 100 座山脉,渡过20 条河流,经过 12 个省份,占领过 62 座大小城市,突 破 10 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开进和顺利穿过 6 个不同的少 数民族地区。
()
9、共 产党定义的地主是大部分收入来自出租给别人种的土地而自 己不劳动的人;按此定义,高利贷和土豪属于这一类。
()
10、共产党规定合作社的五项主要任务是:制止商 人对群众的剥削;克服敌人的封锁;发展苏区国民经济;提 高群众经济政治水平;为社会主义建设准备条件。
()
11、《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 者尼姆 ? 威尔斯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 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在我国 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 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 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
12、一九 三七年十月,《红星闪耀中国》一书在伦敦出版。当时作者正在被日控制的上海,想要在国内公开出版是不可能的。但在中共地 下组织的的帮助下,经过修改,将书名改为《北行漫记》作为掩护出版。
()
三、填空题
1、斯诺从李长林口中得到的贺龙印象:① 贺龙是个(),像()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贺龙对有钱人的仇视,据说,如果贺龙还在()的地方,地主士绅都要闻风逃跑,哪怕有南京军队重兵驻守的地方也是如此,因为他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
2、《西行漫记》一书中斯诺的彭德怀印象()勇敢的精神品质。
3、彭德怀大公无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这件用()做成的背心。他为这件 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表现了他率真的个性,作者是很欣赏的。
4、朱德妻子康克清眼中的丈夫的性格是();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喜欢跟 一般战斗员生活(),经常和他们谈话。
5、张学良在南方同红军打仗以后,对红军以及战斗的认识。.他们所打的“土匪”实际上是由()的能干指挥员领导的;()这件事情可能要继续好几 年;一边同红军打仗,一边要()是不可能的;而在这期间东北军却在同自己毫不相干的战事中很快消耗兵力,土崩瓦解。
6、红军的 11 项纪律有1.(); 2 不拿贫民一点东西;3 打土豪要归公;4 上门板;5 捆铺草;6(),要随时帮助他们;7 借东西要还;8 损坏东西要赔;9();10 买东西要付钱;11 要讲卫生,盖厕所离住家要远。
7、红军改变佃农、贫农、中农以及所有“贫农”成分 的处境。.在新区中第一年就(),使农民 们有透口气的机会,在老区里,只保留一种单一的()和一种单一的();2.他们把土地分给缺地农民,大片大片地开“荒”—多数是在外或在逃地主的土地;3.他 们没收(),分配给穷人。
8、共产党认为合作社是“抵制私人资本主义和发展新的经 济制度的工具”他们规定它的五项主要任务有1.();2.克服敌人的封锁;3.();4.提高群众经济政治水平;5.为社会主义建设准备 条件。
9、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就共产党人而论,可以归结为()和国民党接 受两大革命原则。
10、中国人民在中国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世界结成 反日统一战线;()。的条件下才能打败日本。
11、红军在井冈山运动时期采取的四个口号是
();敌驻我扰;敌疲我打;()。
12、“秋收起义”运动的五大纲领是:
一、()同国民党完全脱离;
二、组织工农革命军;
三、除了大地主以外也没收中、小地主的财产;
四、在()建立独立于国民 党的共产党政权;
五、组织苏维埃。红军的西北长征是一场战略()而不能说是(),因为红军终 于到达了目的地,其核心力量仍完整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 治意志的坚强显然一如往昔。
14、斯诺所说的“总司令被逮这一惊人事件”实际上就是说 的历史上有名的(),又称()事变。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于 1936 年 12 月 12 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目的是“停 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中正被迫 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
15、斯诺看待杨虎城的当过土匪的经历:绝不要以为杨虎城将军早年当过土匪,就()做领袖了。
16、白匪,用国民党的名词来说就是(),国民党为了要镇压农民起义,组织成立的。就是作为保甲制度的一个有机部分进行活动 的。
17、赤匪用苏维埃的名词来说就是(),赤匪是国民党的敌视称呼。
18、周恩来是一个()家庭的儿子,从小就表现出突出的文学天赋。但他在民族觉醒的时期里受的教育,使他的兴趣从文学转到了别的地 方去了。
19、贺龙是 1927 年()起义后才参加共产党,在这以前不久,他还效忠于汪精卫的 武汉政府。但是唐生智等镇压打倒地主的运动,开始著名的 “农民大屠杀”后,激起了他的愤怒,贺龙在()建立了一个苏区。20、苏区教育制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都是苏维埃办的; 第二部分是(),是红军办的;第三部分是(),是共产党各组织办的。
21、朱德的特殊战术:1)能跟战士(),因而获得他们的信任; 2)作战不管大小,事前要查勘地形,精密计划一切;3)细 心处理一切,亲自领导部队;4)坚持要从()对敌人的 阵地有清楚的了解。
四、简答题:
1、简答:1936 年 9 月彭德怀部队向黄河西移的原因.2、简答:19 世纪回民两次争夺政权。
3、《西行漫记》又译名为什么?为什么中译名不选《西行漫记》?
4、斯诺出发去中国前做了什么预防准备工作?
5、陕西曾以盛产什么闻名?西北发生过大饥荒的原因是什 么?
6、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是什么?
7、为什么《西行漫记》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
8、张学良是如何改变思想,相信国内统一战线建议的合理 可行的?
9、《西行漫记》全书共 12 篇,请罗列出其主要内容包括哪 些?
10、在斯诺的笔下,毛泽东是什么样的人?
11、斯诺认为“毛主席及其指挥下的红军之所以能克服重重 困难,杀出一条血路胜利到达陕北”的原因是什么?
12、斯诺第一次由周恩来引见毛泽东之后,对毛泽东的第一 印象是什么?
第四篇:红星照耀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1936年在中国革命与战争最猛烈、最危险到时候,一位充满好奇的美国记者,孤身一人,冒险穿越南京国民党军队对外的新闻封锁,长途跋涉来到了西北苏维埃地区,寻找红色中国。而这个美国记者的姓名是今天中国人民早已熟知的爱德加• 斯诺!
爱德加• 斯诺是位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36年6月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军的西方记者。后来他以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完成本书《红星照耀中国》的写作。
在我看来,斯诺写在书中的语言很平实,没有添加过多的修饰词或些美化的文笔,显得有些朴实无华。但是,在他笔下的人却依然有血有肉,带着各自鲜明的特点,一点不比其他名著差。毛泽东和周恩来就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斯诺以最接近生活的语言、最生活化的写照介绍了伟大的毛主席和周恩来,使读者从其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感受到他们的亲切与信念。中共的发展也是因为有了这样的领导人才能民心所向,才能团结一致,才能共同抗战。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甚至照耀世界。”这是斯诺在写完红星照耀中国后的感受,也是我读完这本书后最大的感受!
第五篇:《红星照耀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导读
内容简介:
《红星照耀中国》(曾译《西行漫记》)自1937年初版以来,畅销至今,而董乐山译本已经是今天了解中国工农红军的经典读本。本书真实记录了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也是本书出版80周年,此次新版得到董乐山家属独家授权,并配有五十余幅珍贵历史照片,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经典译本。作者简介:
埃德加·斯诺,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董乐山,翻译家,作家。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46年冬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国文学系。译作《第三帝国的兴亡》(合译)、《一九八四》《西方人文主义的传统》《红星照耀中国》等均有广泛影响。推荐理由:
畅销八十年的长征经典 董乐山家属独家授权 五十余幅珍贵历史照片
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人文社重推经典译本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红星照耀中国》多方位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做出的不懈努力。作为对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革命真相的真实报道,《红星照耀中国》自1937年出版后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全世界以近二十种文字翻译出版,几乎传遍了每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的总发行量也达到数百万册。2016年,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部编本”教材开始投入使用,教育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教科书名著导读部分,将《红星照耀中国》作为纪实作品的阅读范例。
作为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所记叙的故事都是真实的,不论是记录历史还是叙述现实,都有可信的资料来源,或者是出自作者本人的所见所闻。斯 诺是一位优秀的新闻记者,在采访期间,他保持着严肃的新闻态度、敏锐的洞察力以及深切的人文情怀,让《红星照耀中国》兼具真实性和良好的文学品质。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从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红军主要领导人,到活跃在红区的众多“红小鬼”,不论着墨轻重,书中出现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鲜活饱满,闪烁着自信、乐观、勇敢、奉献的光芒。这些历经岁月淘洗的优秀品质,是当今中国青少年应当学习和借鉴的。
在战争年代的大历史背景下能细致地关切到人的个性、经历、命运,是《红星照耀中国》这样一部纪实文学作品能够感动万千读者的一个原因。青少年读者阅读这部文学作品,不仅能了解纪实文学这个体裁,也能了解在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所做的不懈努力,还能从阅读中学会思考,获得启迪,汲取精神营养和力量,更加自信乐观地投入到学习、生活当中去。这正是“部编本”教科书推荐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原因,也是出版《红星照耀中国》(青少版)的初衷。
《红星照耀中国》(青少版),此次推出的青少年版既是向经典致敬,也是为将书中所记录的优秀意志品质和不朽人格魅力呈现给广大青少年读者。
据了解,今年是《红星照耀中国》原版出版八十周年,教育部编语文教科书名著导读指定作品收入《红星照耀中国》,《红星照耀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的纪实文学作品,无数人通过这本书了解中国革命,了解红军和“红色中国”,了解中国共产党的信念与成长。这部经典作品多方位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做出的不懈努力,他们乐观向上又甘于奉献,在艰苦卓绝的困境中奋力拼搏,勇敢地探寻着中国前进的方向。
作为对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革命真相的真实报道,《红星照耀中国》自1937年出版后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全世界以近二十种文字翻译出版,几乎传遍了每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的总发行量也达到数百万册。
教育部编语文教科书名著导读指定作品
2016年,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部编本”教材开始投入使用,教育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教科书名著导读部分,将《红星照耀中国》作为纪实作品的阅读范例。据“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主编温儒敏先生介绍,“部编本”语文教材力求建构适合中小学的语文核心素养体系,课文选篇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此外还适当兼顾时代性,将许多经典作品又重新收录进课本。
《红星照耀中国》正是一部历经时间沉淀的经典读物。“部编本”此次着重将纪实文学体裁介绍给青少年学生,除《红星照耀中国》外,还将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王树增的《抗日战争》(三卷)列入“纪实文学”板块的名著自主阅读书目,这两部作品也由人文社出版。作为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所记叙的故事都是真实的,不论是记录历史还是叙述现实,都有可信的资料来源,或者是出自作者本人的所见所闻。斯诺是一位优秀的新闻记者,在采访期间,他保持着严肃的新闻态度、敏锐的洞察力以及深切的人文情怀,让《红星照耀中国》兼具真实性和良好的文学品质。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从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红军主要领导人,到活跃在红区的众多“红小鬼”,不论着墨轻重,书中出现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鲜活饱满,闪烁着自信、乐观、勇敢、奉献的光芒。这些历经岁月淘洗的优秀品质,是当今中国青少年应当学习和借鉴的。
在战争年代的大历史背景下能细致地关切到人的个性、经历、命运,是《红星照耀中国》这样一部纪实文学作品能够感动万千读者的一个原因。青少年读者阅读这部文学作品,不仅能了解纪实文学这个体裁,也能了解在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所做的不懈努力,还能从阅读中学会思考,获得启迪,汲取精神营养和力量,更加自 信乐观地投入到学习、生活当中去。这正是“部编本”教科书推荐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原因,也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红星照耀中国》(青少版)的初衷。
纪实经典跨越八十年,最推董乐山权威译本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出版过程极为坎坷。1937年10月,英国戈兰茨公司在伦敦首次出版《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1938年2月,在胡愈之的组织筹划下,“复社”翻译出版了第一个《红星照耀中国》全译本,考虑到当时的政治环境,他们将中文书名定为《西行漫记》。在此后几十年的出版、流传过程中,此书先后遭到多次封禁,版本不断变化。
1979年12月,著名翻译家董乐山的译本《西行漫记》出版,封面标明原名:《红星照耀中国》,此书据1937年伦敦初版全文译出,增译了第十一章中第五节的《那个外国智囊》,恢复了在英美风行一时的英文初版本的历史原貌。同时,对英文本中个别史实错误以及人名、地名、书刊名称的拼写错误也作了不少校正。这一译本收入1984年8月新华出版社所出四卷本《斯诺文集》第二卷,扉页恢复英文原名“红星照耀中国”,而将“西行漫记”改为副题。董乐山翻译的《西行漫记》出版后极受欢迎,接连加印,两年左右即发行165万册。
可以说,在本书流传至今的数十年中,董乐山版《红星照耀中国》是忠于原著的、具有里程碑性质的版本。人民文学出社版推出的《红星照耀中国》(青少版),就是基于董乐山译本的全新版,并附有十余幅珍贵历史照片。
《红星照耀中国》的魅力和影响力经久不衰。1938年“复社”版《西行漫记》在短短的十个月内就印行了四版,轰动了国内及国外华侨集聚地。在香港及海外华人集中地点还出版了该书的无数重印本和翻印本;在沦陷区和国民党白色恐怖弥漫的地方,许多进步读者冒着生命危险竞相传阅乃至辗转传抄;不少热血青年像怀揣珍宝一样携带着本书,抱着满腔爱国热忱,排除艰难险阻奔赴红星升起的革命圣地——延安。
由于《西行漫记》及其各种节本或专章抽印本的迅速、广泛流传,很快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警觉,他们曾不止一次下令查禁斯诺的这些著作,据有关档案记载,先后查禁其著作竟达十几种之多。尽管如此,进步文化人士以及广大读者采用各种斗争方式和手法,不断突破封锁,使这部伟大的作品传遍了神州大地。本书瓦解了当时外界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记录了这一段由中国共产党人所创造的奇迹,第一次向全国、全世界解释了中国的红色革命,介绍了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军事策略以及根据地的社会制度、生产生活等情况,也让全世界人民了解到红军不可征服的战斗精神和改变世界的热情与力量。
《红星照耀中国》诞生之时,曾激励了一大批有志青年投入到如火如荼的红色革命中,时至今日,书中所记载的人物和故事仍闪烁着耀眼的光辉,激励着千百万读者和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积极投入到生活、工作、学习中去。八十年来,《红星照耀中国》一直被不同时代的读者阅读,它的活力从未衰减,这正是纪实文学作品的魅力,也是那段非凡的革命历史的魅力。在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之际,人文社推出董乐山家属独家授权的经典译本《红星照耀中国》,并附有五十余幅珍贵历史照片。人文社版本因其庄重大气的设计、优质的品质,很快赢得广大读者,出版一年发行近二十万册。本书的出版与推广也赢得美国作者斯诺及海伦·斯诺后人的赞誉,成为一部经典畅销书。
成书经历
此书对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震惊世界!
一九二八年,二十三岁的美国青年埃德加•斯诺以见习记者身份派驻中国,出任多家欧美媒体驻华记者和通讯员。一九三四年红军长征的传闻令斯诺十分好奇,翌年十月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抵达陕北的消息更令他惊喜有加,他决心前往采访。但当时国民党“剿共”正紧,政治局势艰险,他就请孙夫人出面斡旋。在宋庆龄周密安排和爱国将领张学良协助下,斯诺冲破国民党宪兵、特务重重阻挠,终于一九三六年六月经西安、云阳如愿抵达延安,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志丹、贺龙、彭德怀等中共领导人,红军将士和普通群众,深入了解到陕甘宁边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民生等实情。
经过四个月艰苦采访,斯诺写下大量通讯报道,最终集结为《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事变前夕,斯诺毅然将《红星照耀中国》交由英国伦敦戈兰茨公司出版,三个月后新书问世,立即在国际社会产生巨大轰动。西方媒体热评“此书对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震惊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出版时为了避免国民党的审查,更名为《西行漫记》。《西行漫记》第一版印了二千册,很快销售一空,轰动海内外,接着又增印了第二版、第三版和第四版,在香港和海外华埠重印本和翻印本更是不计其数,发行量高达十余万册。《西行漫 5 记》的出版发行,让无数国人和华侨得知中共领导人和红军将士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始末,也看到新中国的希望。虽然它在“国统区”被定为禁书,其影响却一夜爆红不胫而走,成千上万爱国青年正是读了《西行漫记》而参加革命奔赴延安。
今天看来,《西行漫记》客观真实、全景式地反映了革命圣地延安的实况,让亿万中国人第一次了解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面貌。它不仅在政治上有重大意义,在文学上也堪称典范。其人物刻画、环境描写和叙事风格均可谓精彩纷呈。用今天的话说,是一部充满正能量、接地气的纪实文学佳作。
这部誉满全球的报告文学经典名著,有董乐山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该版封面正式恢复寓意深长的原名《红星照耀中国》,并对全书译文细加审核校勘,重又订正某些误译误植,使译文更加精准。尤为可喜的是,书中还插入如今很难觅见的从1937、1938、1939年三版《红星》中遴选出的数十幅珍贵历史照片,以及书末所附译者、美国文学研究家董乐山撰写的《斯诺的客厅和一二·九学生运动》等三篇文章。作者传奇
太平洋两岸的子孙后代将受斯诺之惠,因为他留下的遗产将有助于他们研究中国的历史
1936年初夏,一位富有正义感和冒险精神的外国记者,带上一封介绍信,外加“两架照相机、24个胶卷、足够的笔记本”,开始了充满传奇的陕北之行。1936年6月3日,他到达了旅途的目的地——陕北保安,在那里见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这位记者就是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斯诺。八十年来,他报道三十年代中国革命真相的不朽名著《红星照耀中国》被翻译成近二十种文字,传遍了世界;在中国,它则以《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西行漫记》等形形色色的译名,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法,一而再、再而三地翻印重版,从而感染、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成为家喻户晓的著名报告文学作品。
新中国成立后,埃德加.斯诺曾三次访华,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亲切接见,一九七二年在瑞士逝世后还遵其遗嘱骨灰的一部分葬于北大校园。犹记得一九七二年宋庆 龄为《中国建设》杂誌第六期写了一篇英文稿《纪念埃德加.斯诺》,她说:“中国人民永远以感激的心情记得埃德加.斯诺这位致力于中美人民友好的不知疲倦的活动家。太平洋两岸的子孙后代将受斯诺之惠,因为他留下的遗产将有助于他们研究中国的历史……” 出版曲折
这本书如能在沪上出版,必能帮助广大民众真正了解中共和红军长征真相,为全民抗日产生强大精神动力!
一九三八年二月,《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西行漫记》在上海出版。当事人是集记者、编辑、作家、翻译家、出版人于一身的“全才”、浙江上虞人胡愈之(一八九六─一九八六)。当时西安事变刚过,蒋介石惊魂未定,国内政局扑朔迷离,出版革命书籍谈何容易?胡愈之左思右想,先联络十几位文化宣传界有识之士,商议出书之事。胡愈之慷慨陈词:“国民党封锁苏区内幕,大肆污衊中共,使民众对共产党、长征、红军、苏区大有误解,现在提倡国共合作抗日,这本书如能在沪上出版,必能帮助广大民众真正了解中共和红军长征真相,为全民抗日产生强大精神动力!”大伙对胡愈之之言极表贊同,但当时“国统区”对进步出版物审查很严,轻则停业整顿、特务盯梢,重则关门息业、逮捕坐牢,没有一家出版社敢公开出版此书。大家讨论良久,最后决定干脆新创一家出版社,社址就设在胡愈之家里。他还亲任主编,郑振铎、许广平、张宗麟、周建人、王任叔等十余人为编辑。为安全起见,书名不再沿用政治味太浓的《红星照耀中国》,改为比较文艺化的新名字──《西行漫记》。推荐
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纪念日,这个假期,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接近伟人,从一个年轻记者的角度看一看,我们的革命先烈为我们所做出的牺牲和他们的伟大意志吧!推荐版本:《红星照耀中国》 董乐山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一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证明了一个记者的正直和职业道德,斯诺客观详实的报道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纲领,让全世界知道,在这个人口最多的国家,真正的未来在哪里。
另一方面,这本书也是研究党的历史、了解领袖们的资料,作为在当时写成的第一手资料,其中不仅详细介绍了红军的征战史,并且从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进行了报道和解释,从某种角度来讲,这是第一部把新的中国介绍给世界的书,也是中国人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回顾党和军队的途径。
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国土,而当权者的屠刀则指向人民,整个中国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个时候,迫切的需要有人站出来挽救危局,这个人无疑就是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
在党的初期,由于共产国际的干预和一些不安定因素,曾受到过很大的损失,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多次面临生死存亡的局面。然而领袖们的睿智使党走上了正确的道路,确立坚定不移的纲领,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为中国,为中国人民,进行着不屈不挠的顽强抗争。
只有人民拥护和支持的政府,才能让国家看到未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没有被侵略者的刺刀击退,没有被当权者的白色恐怖吓倒,在无数人的流血牺牲之后,更多的人勇敢地站出来,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崇高的事业。
在多方打击和封锁的情况下,共产党和所领导的队伍却在逐渐壮大,在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之后,没有人能再轻视这股不可抵挡的力量,一切关于“无知土匪”的谣言不攻自破,这是一个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政党,这是一个有着执着信仰、严格纪律的政党。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二
80年前,红色的中国布满层层谜团。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怀着对中国革命与战争的重重疑问,孤身一人前往这被人刻意曲解、遭到铜墙铁壁般严密封锁的革命战略根据地。他探索红色中国,将所见所闻一点一滴的真实记录,汇编成一本书,书名是《红星照耀中国》。
近日,我重读经典,内心依旧澎湃不已。整本书以斯诺的第一视角,生动丰富地描述了红色根据地大大小小的人物与事件,他通过搜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与革命领导人进行谈话,运用文字的力量将这段波澜壮阔、激情燃烧的岁月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斯诺的语言很平实,他没有添加过多的修饰性的词汇或者一些美化的文笔,即使朴实无华,但他笔下的人物却有血有肉,带着鲜明的特点。他记录了一些革命领导者的事迹,如毛泽东、周恩来、贺龙、彭德怀、徐海东等,对主要的历史事件也进行了叙述,如苏区教育(比如红军大学)、人民抗日剧社、长征、西安事变等。正是通过他的文字,我们对国民 党政府的暴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横亘在漫漫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有了更具象的把握,对立志救民于水火、避免我亡国之祸的革命先驱更加心生敬畏。
斯诺对革命者的描写狠狠地驳斥了国民党,他们一直对外宣扬鼓吹共产党人为“狂热分子”、“无知土匪”、“强盗”。书中是这样描述毛泽东的:“然而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地研究,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都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对周恩来的着墨是“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和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精神——这一切似乎都包含在这个红军的故事和参加创建红军的一个人的故事中。”除此之外,还有黄埔军校毕业身经百战、战无不胜的林彪;使地主乡绅闻风而逃的贺龙;九岁离家闯世界十七岁就带领饥民攻打粮仓的彭德怀;洛浦、徐海东、刘志丹、徐特立、林伯渠、左权等许许多多优秀的领袖……通过他的叙述,我仿佛看到无数仁人志士在战火纷飞的根据地,用火一般的热情与铁一般的意志,百折不挠,自信乐观地坚持着自己心中那最崇高的革命理想。他们是一群有气质、有风度、有抱负、有力量的领导者!
一幕幕如画卷般徐徐展开,虽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却令人激动不已。毛泽东夜晚在灯前认真摆弄飞蛾、百姓们“似乎毫不例外地都在从容不迫地从事田间劳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战士们嘶哑却嘹亮的呐喊声,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真实的苏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部队、一段令我们自豪与骄傲的历史。
本书一经发表,就产生了了巨大的反响。它驳斥了国民党刻意扭曲的宣传,向世界人民呈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革命。成千上万的中国青年读完这本书后,纷纷走上了革命道路。即使到了今天,它的影响力依然不曾消减。
斯诺写道: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甚至照耀全世界。80年后,正如书中所言,革命事业已经照耀了全中国,而中国也在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
当我们坐在明亮的屋子里,当我们心安理得的接受着最完整的教育,当我们还在为各自的人生纠结忙碌着,也许没有意识到,我们正过着充满阳光与安定的美好生活。《红星照耀中国》提醒着我,即使身处和平年代,不要忘记无数革命先驱曾在狼烟四起中横刀立马,在民哀国殇之时挺起了民族的脊梁,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冲锋陷阵、赴汤蹈火。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三
我推荐朋友读读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着作《红星照耀中国》。家里现存的那本是17年前我从老家调往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时买的,扉页写有“生命旅途,愿智慧之光照耀一生”感言。
书本记述的1936年是中国国内局势大转变的关键一年:日本依然用高压手段威胁中国接收广田三原则,大规模增兵天津和华北,德国和日本签订防共协定。战争一触即发,智慧之光何时照耀中国引导全民合力抗战?带了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与战争的无数问题,斯诺于六月间由北平出发,经过西安,冒了生命危险,冲破了国民党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对中国革命的严密的新闻封锁,进入陕甘宁边区,成为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它不仅是一部采访录,还是一部详尽的历史资料。在诞生后的七十多年里,一直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是国外研究中国问题的首选读物。
斯诺首先在当时苏区临时首都保安(即志丹县)和毛泽东同志进行长时间的对话,搜集了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然后,经过长途跋涉,他到达了宁夏南部的预旺县,这已经是和国民党中央部队犬牙交错的前沿阵地了。最后他冒着炮火,从新折回保安,由保安顺利地到了西安。当他回到北平时,正是西安事变爆发前夕。他在北平首先为英美报刊写了许多篇轰动一时的通讯报道,然后汇编成一本书,书名是《红星照耀中国》。这是一本真实描述红色中国的着作,使西方世界第一次了解了中国共产党。
作者以出色的纪实文学技巧记录了正在成长中的红色苏区一幅幅立体而丰富的影像,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忍不拔、英勇卓越的革命斗争,以及西安事变爆发前夕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徐海东等中共领导人对时局的看法以及他们各自的传奇经历。除了领导者,斯诺还描写了许许多多的黎民百姓,从火车上偶遇的老者,到飞夺泸定桥的敢死队员,还有穿得破破烂烂、头上拖着辫子的农民,这些普通人是组成陕北苏区最真实鲜活的画面。
“我以前从未见过任何中国青少年有这样一种人格尊严……随着我更深入苏区,我发现在这些红红脸蛋、欢乐愉快、精神饱满、忠诚不渝的“红小鬼”身上,洋溢着一种令人惊奇的青年运动的蓬勃精神。”斯诺看惯了羸弱无助的中国孩子,“红小鬼”表现出的蓬勃朝气让他着迷。随后接触的那群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战士震撼,“有时我几乎不能相信,只是由于这样一批坚决的青年,有了一种思想的武装之后,竟然能够对南京的千军万马进行了群众性斗争达十年之久。”斯诺笔下的苏区普通百姓活灵活现,真实生动,他们的精神状态,折射出当时蕴藏在民众思想里的智慧之光,这是正义的力量,也是中国的希望。
“读史使人明智”,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之际,中华民族复兴之时,再读《红星照耀中国》,不仅让我们重温抗日战争那段非凡的历史,领略真实鲜活的红色中国,更能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并成功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