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验中学教改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个人资料:李明旺,1983年参加工作,大学文化,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现为平阴县实验中学“首席教师”,担任年级主任、班主任,任两个班的数学课。济南市数学学会会员、济南市数学学习评价研究核心组成员、济南市考试评价研究核心组成员、平阴县数学组成员、平阴县中考数学学试题研究中心组成员、山西省《学习报》社“特约编辑”。“济南市教师发展学校”首批学员。多次被评为市、县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教科研标兵,有20余篇论文在全国及省市发表或获奖。谈起李老师的教改之路,真可谓是用心血、汗水和智慧铺就。1985年他首先接触并实验了黎世法教授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88年学习借鉴了卢仲衡教授的“自学辅导教学法”,91年又在全国名师李庾南老师指导下尝试“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以后又相继试用了上海青蒲教学模式、布鲁姆的目标教学等,尽管这些实验没有取得什么突破,可他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产生了质的飞跃,为他以后进行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前几年,“创新教育”风起云涌,面对新的形势,李老师决心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探索,把创新教育思想融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于是他对当代的创新教育经验、方法,仔细推敲,认真领会其实质,融百家之长,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在实践中反复提炼和完善,走过了艰难的历程,他成功了。全国数学教学权威李庾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市教科所所长张金宝对他的课都给予了高度评价,课例《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以一万字的篇幅,被省教育厅张志勇副厅长编入创新科研成果《创新教育实验与研究》一书中,并在“全国第二届创新教育研讨会”上进行了交流。他研究的《中学数学合作互动教学模式》在省市、县已具有广泛的影响,并被确定为济南市12个优秀教师教育经验之一,正在作为济南市重大科研成果被提升和推广。近几年,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李老师又坐不住了,他想,成功改革者的秘诀就在于不懈地追求探索,又把学校课改工作的重担大胆地挑了起来,这对他来说是一次机遇,同时也是一次挑战。面对新课改,他深感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滞后,于是,开始了不停地学习中外有关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书籍,并坚持每天学习至少两个小时,一年来认真研读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的《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周文勇主编的《走向发展性新课程评价》两本书,并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了《对新课程改革实验状况的调查与思考》等有关新课改的文章,并记了大量学习笔记和读后反思。通过学习全体实验老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等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李老师想“新课程的教学对于每个老师来说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只有集思广益才能少走弯路”。在他的带领下,老师们总是群策群力备好每一节课,有什么问题,大家一起探讨,有什么经验,大家一起交流,互通有无,资源共享。他认为:“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应放在改变一言堂课堂教学上,课堂不改课改将会彻底失败”。因此,他带领实验老师研究出了新的课堂评价标准,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看“学生是否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他的引导下老师们都努力把课堂还给学生、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学的过程放给学生,并学会了如何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学会了"弯下腰来倾听学生的意见",课堂上都能脸带笑容倾听学生的不同见解、主动地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一起交流。你如果走进实验中学的课堂,听到的是:“大家商量商量吧”,“你回答得真好,谁还有更好的方法?”"别紧张,不要紧,再想想","请你坐下来再想一想好吗?",“对不起,老师的这个想法错了”„„课堂教学充满民主、和谐的气氛,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于李老师来说是最拿手的绝活:《数怎么不够用了》教材上安排的是两节课,而李老师对它进行了重组,一节课就上完了,并且效果较好。《整式混合运算》课上李老师增设了"数学门诊部",把本班学生所出现的计算差错一一列举出来,让全班学生都来当"医生",寻找"病因",进行"小组会诊",然后"对症下药",效果很好。李老师认为,每个学生就是一本活教材,学生每学完一个单元,李老师总是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去搜集有关的好题、新题及有关知识信息,然后由学生自行选题或编题,再让他们充当"小老师"上台展示交流。
第二篇:实验中学教改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实验中学教改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个人资料:李明旺,1983年参加工作,大学文化,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现为平阴县实验中学“首席教师”,担任年级主任、班主任,任两个班的数学课。济南市数学学会会员、济南市数学学习评价研究核心组成员、济南市考试评价研究核心组成员、平阴县数学组成员、平阴县中考数学学试题研究中心组成员、山西省《学习报》社“特约编辑”。“济南市教师发展学校”首批学员。多次被评为市、县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教科研标兵,有20余篇论文在全国及省市发表或获奖。
谈起李老师的教改之路,真可谓是用心血、汗水和智慧铺就。1985年他首先接触并实验了黎世法教授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88年学习借鉴了卢仲衡教授的“自学辅导教学法”,91年又在全国名师李庾南老师指导下尝试“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以后又相继试用了上海青蒲教学模式、布鲁姆的目标教学等,尽管这些实验没有取得什么突破,可他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产生了质的飞跃,为他以后进行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前几年,“创新教育”风起云涌,面对新的形势,李老师决心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探索,把创新教育思想融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于是他对当代的创新教育经验、方法,仔细推敲,认真领会其实质,融百家之长,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在实践中反复提炼和完善,走过了艰难的历程,他成功了。全国数学教学权威李庾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市教科所所长张金宝对他的课都给予了高度评价,课例《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以一万字的篇幅,被省教育厅张志勇副厅长编入创新科研成果《创新教育实验与研究》一书中,并在“全国 《整式混合运算》课上李老师增设了"数学门诊部",把本班学生所出现的计算差错一一列举出来,让全班学生都来当"医生",寻找"病因",进行"小组会诊",然后"对症下药",效果很好。李老师认为,每个学生就是一本活教材,学生每学完一个单元,李老师总是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去搜集有关的好题、新题及有关知识信息,然后由学生自行选题或编题,再让他们充当"小老师"上台展示交流。学习其实是一种体验,在学习《从不同方向看》的"三视图"时,他把学生熟识的生活用品搬进课堂,如:热水瓶、茶壶、茶杯、水管"三通"接头……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这些物体;在学习《温度的变化》时,提前一个月安排学生对天气预报中济南市的空气污染指数进行纪录,学习新课时根据变化绘出统计图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积极情感,同时使知识的掌握过程积极主动、切合实际,还增强了学生积极入世的社会情感。在他的引领下老师们都做到了“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去年,他又承担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十五"重点课题《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实验与研究》,并被发展为济南市数学评价研究核心组成员,他身为学校课题组组长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一年来他几乎牺牲了所有的休息时间,研究《数学学习过程评价的研究》,他强调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建立在“重过程”、“多角度”、“全方位”动态发展基础之上,要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更加注重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在评价的内容应多元化:如①掌握知识与技能。②搜集与处理信息能力。③学习的过程与学习方法。④情感内容态度与价值观。⑤阶段性进步与不足。⑥交流与适应能力等。在评价的方式应多样化:如书面考试,口试,作业分析,课堂观察,课后访谈,建立教学成长记录,撰写小论文和活动报告等,还可通过同伴评、老师评、家长评、自我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等评价方式,促进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主动的全面发展。经过一年的挚着探索,他所研究的《新课程理念下数学学习评价方案》受到了济南市课题组长曾美露老师的高度评价,她认为这份方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前沿性,在济南市两次大会上给予了通报表扬,永站潮头的他又成功了。今年2月《新课程理念下数学学习评价方案》获教育部十五规划优秀成果二等奖。今年《济南教育》69期又刊登了李老师新的研究成果——《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期末评价方案》,受到上级有关科研部门的高度关注,已有三家出版单位进行约稿。
一份汗水,一份收获,李明旺老师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教学成绩更加突出,特别在03年高中升学考试中,所教班有4人考入全县数学前十名,平均分高出全县30多分,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中国当代创新人才》详细介绍
了其主要业绩和创新教法,他也光荣的获得了“济南市名师”的荣誉称号。
近来,李老师深感课程改革任重道远,深感自身的责任重大,但他相信课程改革的明天会更加辉煌,他愿意继续为学校的教科研改革当好先锋,永立潮头。
第三篇:教改实验工作总结
2017教改实验工作总结
以课题带动教改 促教师专业成长
平定县实验小学 侯帅宇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本又接近尾声,回顾本学期的工作,在课题研究、教改实验方面,还是做出了不少的的成绩。本我参与的课题有省级“十二五”规划指令性课题“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实践研究”和市级小课题“小学高段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两项课题都已结题,作为课题组中的一员,在课题负责人郝校长和李校长的带领下,我潜心研究课题,认真完成各项研究任务,在课题研究方面,也有不少的收获。下面就简单的总结一下本的教改实验工作。
一、收获
1.教学理念发生了真正的转变。
记得刚参与课题实验研究时,新课程教学理念对于我来说,是干巴巴的理论,是冷冰冰的文字,我们无法理解它们的真义。随着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我们才对这些新理念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些理论也实实在在成为新课堂的指针,成了有血有肉的东西。我们在实践中通过给学生呈现一个真实的生活世界,不断拓展教学空间;通过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引领学生动脑思考,又给学生提供动手解决问题的机会。
2.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
教师不再是传统的“满堂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真正从台前退到幕后,做学生的台阶、引路人、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把体验的过程留给学生,让学生不仅获得知识,更要掌握获取知识的过程。
3.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
课题实验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首先由学生在自主自习独学、对学,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启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活,主动寻找答案、澄清概念、领会知识的意义,使学生在积极思维过程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建构知识,形成观点,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升华情感,这样不仅轻松学到了知识,同时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融洽了人际关系,收到“一石三鸟”之功效。
4.课堂氛围真正做到了民主平等。
课题实验让老师真正从圣坛上走下来,融入到学生之中,及时了解学情,把握簇展动态,并给予适当点拨。这样把师生的关系拉得更近,而学生也敢敞开自己,平等地与教师交流探讨,有利于深层次地解决、理解问题。同时也很好的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5.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课题研究,是教师走向成功的开始,每次教研课上自己都会不断的积累经验。同时经过教师的评课加以反思,以便以后积累更多的经验。本,在县级上研讨课1次,校级上示范课2次,做县级范围内公开讲座3次。在学校上了多次以课题研究为主的课,虽然没有领导和教师的听课,但自己总是在上完一节课后,及时总结和反思,针对每节课中出现的问题,在下节课中解决。在每次的课中,我都能认真学习、记录,和学生座谈,交流,并把学生的意见加以总结。在讲课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收获很大,学到很多新的理念。自己作为数学教研组的组长,还担负着组织年级组活动的任务,但在每周进行的集体教研活动中zh,都进行和全年级教师的交流,并把自己的课题研究方法和做法收集、整理、汇总给全组教师看,讲给他们听。听取他们的意见,使自己的课题研究取得了良好的进步。
二、成长
回顾一年多来的教改实验工作,对它的认识深刻了很多,现在我们实践过程中面临的不是改不改的问题,而是如何改得更好的问题。也就是说课改观念已经真正深入人心并能做到常态化运用新模式,我们正在探索临帖之后的破帖之道,探索在新模式下如何让数学课堂能够大放光芒。为此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要求自己。
首先,要继续加强学习有关新课程的理念和经验,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课改培训,进一步理解新课程,接受新课程,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在此基础上加强新课改实验的探索、研究,不断总结经验,调整和充实教学,为新课题实验的成功尽心尽力尽责。
其次,丰富教改的内涵。新课程改革的实质,不在于教学形式、手段如何新,而在于教法上如何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思维,在这个思维过程中让学生去感悟新知识。
最后,做到“勤反思”。反思教师,反思学生。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在提高中升华,让每堂课尽可能多地闪出思想的火花。坚持写教学后记,让自己在实践中出经验,在缺憾中找不足,在思考中找答案。
三、不足
自己对课题研究有时重视不够,撰写论文的能力还不是很强,导致很多成果无法提炼为论文与同行交流、切磋。下阶段力争有更多、更高质量的论文诞生。
本学年的工作已经结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自己也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惑,在今后的研究中也会遇到更多的困难、更多的艰辛,但我坚信,凭着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执着精神,在以后的研究中定会取得更令人满意的成绩。
第四篇:教改实验总结
教改实验总结
不知不觉,一学期的教改工作即将结束,回顾这学期以来的教改工作,有收获,也有不足,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并要求教师在教学行为上实行转变,由传统的以讲授为主导的教学转变为提倡自主探索和引导发现的教学。
1、数学课程目标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既要关注学生的未来生活,又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新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在内容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教学方式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概念、公式,注重算理和技能训练,表现在问题情境、计算方式、估算等方面的重视。
①重视在现实情境中学习数与计算,数学的表现形式具有抽象性,但数学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学习数学的过程不只是让学生记住数学事实,还应当让学生形成数学意识,数感。为学生提供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数学。
②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这是新课程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数感可以理解为人们主动地、自学地或自动性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
③提倡解题策略与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一个问题可以通过不同的策略找到答案,一个算式也可以用不同方式得出结果,为学生提供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有更自由思考问题的机会,有更多的探索余地,有利于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
问题能力的发展,使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④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这也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具体落实到数学课堂中就应体现这样的基本理念: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我认为现代教师在教学时要开展创新,教师创新行为是以创新理论为指导,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情境与扭转,在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过程。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在实行创新必须遵行六项原则:普遍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基础性原则、探究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兴趣是最活跃最现实的心理成分,是一种带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的去探索。数学教师的创新行为就要求在教学时突出这个“趣”字,使学生喜欢数学,对数学感兴趣。有趣的教学内容,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活动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使他们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比如,在上“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可以课前布置学生调查自己家的居住面积,课上引导学生汇报调查结果,从而引出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概念。又如一位教师在上“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胆地进行了创新,在导入时创设了“小猴分桃”,“小猴分西瓜”的情境,并通过计算机演示出来。生动直观的演示,鲜艳动人的画面,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与书本上枯燥的教学内容相比,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了愉悦的学习氛围、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在以住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能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创新,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增强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创新行为的策略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依据,又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忠实于教材”严格按照教材的程序组织教学。在这种思想下,教师很少对教材加以合理的处理加工,更谈不上创新了。其实,教材是教学的基本材料,尊重教材并非意味唯教材,提倡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发掘教材中所蕴涵的创新原理,精心构建教学中实施创新的体系,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个主题,把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作为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如,在对“两位数除法笔算”的新授课时可以对教材作如下处理:“整十数笔算,接近整十数,中间数试商,商中间和末尾有零”,各一课时其中穿插适当的练习课加以巩固,这样为学生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获得充裕的时间。结合学生现有生活实际和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合理运用教材;结合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处理教材;深挖教材中孕伏的数学思想方法加工教材;着眼于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空间调整教材。
3.积极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的创新行为在教学中以发散性问题为出发点,恰到好处地激发创新思维和提出创新思维的要求。课堂上,让学生动脑思索,动手操作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例如:有一教师在六年级复习近平面知识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时,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练习:给学生一根长31.4厘米的绳子,把它围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圆,你认为它们的周长相等吗?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学生对此问题非常感兴趣在猜测过程中,许多学生通过计算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圆的面积最大,激动之情溢于言表。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是敢于和善于揭示自己认知上的矛盾冲突,积极探索未知的心理需求的具体表现。林崇德在多年的研究中发现:数学概念中的变换叙述方式、多项比较、利用表象联想,计算学习中的一题多填,简化环节、简便运算,计算过程形象化,发展估算能力,初级几何中注重观察,动手操作、运用联想,多求变化、知识活用,应用题学习中的全面感知,运用比较,补充练习,拼拆练习,括缩练习,一题多变练习,一题多解、自编应用题等各种形式,都是创新思维在数学学科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找到了这些形式,训练才能落到实处。激发学生质疑,促使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在教学中师生共同展开多向思维,鼓励创新,如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举一反
三、以一贯
十、逆向解题”等方法,可以有效培养发散与收敛、变式与求异等思维习惯。
4.善于科学的评价学生
评价作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检测手段,具有激励和导向的作用,评价的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培养渴求新知的动机,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鼓励性评价,从尊重、爱护、平等的原则出发,对学生实施积极的、适度的和科学的鼓励性评价,强化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内驱力,体现出教师评价的创新。对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差错的学生,要以宽容、谅解、和谒的态度对待他们,允许他们再想一想,既使是重复别人正确答案,也应给予肯定,使他们从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教师还应注重分层次评价,注重因人施评,从实际出发,分层要求,既负责评价,又负责指导,鼓励不同水平的学生及其小组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更快、更大的进步。从学生自身出发,教师应鼓励自我评价,依靠自己的能力,找出错误,加以改正,使其体会成就感,提高自我调控能力,达到创新的探索。
总之,创新教学,要求教师充分调动自身的因素,以创新精神对待教学,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其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因教育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等不同而是千姿百态,并随教师的素质的提高而发展,有待我们教师去探索和实践。
2013-6-26 5
第五篇:教改实验总结材料
教改实验总结材料
我校教改工作主要有“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和“诵古诗、巧识字”等两大块组成。
““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为教改宗旨,让学生在课堂上高效地、快乐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各项能力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目标。我们学校的教改模式““三三六””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突破口,以“重个性、重创新、重探索、重迁移、重情感”为策略,初步构建了“激趣引入--展开思路--展示自学成果--拓展迁移”的课堂教学模式。现已在各个班级推广使用,并定期对各科教师进行考评,效果明显,效率提高。
“诵古诗、巧识字”,这一课题已在我校实验几年了,顾名思义就是背诵古诗词,并认识古诗中的常用汉字。实验的重点班是“学前班”,因为学前班的教学内容较少,不至于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学前班的幼儿可塑性强,学习兴趣浓厚,他们背诵古诗就像歌谣一样兴趣盎然,在幼儿背诵古诗的同时,让他们认识一些常用汉字,为他们以后的阅读、写作等奠定坚实的基础。1——6年级的小学生每周一首,轻松学习。
在这项教改实验中,重点实验班级——学前班的教材选用的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生必须背诵的古诗70首,以及专家推荐的古诗30首,共计100首古诗学前班一个学年全部学完,同时还可以认识1000多个汉字;教学进度是平均每周两首古诗,进入一年级以后改为每周一首,教材选用的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专家推荐的小学生必背的古诗词及其它简单易记的诗歌,作为小学生课外阅读、背诵积累的一项兴趣内容。
实验证明,每周两首古诗学前班幼儿可以轻松掌握,别看每天只用二十多分钟的古诗教学时间,可孩子们每天反复地朗读、吟诵天长日久这些古诗就刻印在幼儿的脑海之中,终生不忘。
实验成果:
实验第一年我执教的实验班学前一班,共34人,其中入学年龄满5 岁的只有16人,学年结束背会100首古诗有27人,占80%,其4人也会背85首以上,占12%,3人会背60首,约占8%;识字效果相比有些参差不齐,其中认识一千字以上的有9人,占26%,认识七八百的有6人,也有的只认识二三百。有的家长说,就算孩子一字不识,5岁的孩子能背诵这多古诗他们也觉得不可思议啊!现在这些孩子大都上了三年级,他们在阅读、写作上表现出很浓厚的学习兴趣,基本功显得很扎实,师生们乘胜追击,一年级后按每周一首的速度进展得也很顺利,现在他们已背诵古诗200多首,识字量也比同龄孩子多!
前年,这项教改在我校学前班全面铺开,由于孩子们入学年龄大部分不满5岁,我把教学目标减少为每学年90首,识字800个左右,80%孩子能完成预期目标。现在这些孩子大都上了二年级,他们在上了一年级后按每周期一首的进度,现在已背诵古诗150多首,识字、阅读也比以前的二年级学生基础扎实。
去年我执教的实验班是学前二班,共36人,其中入学满5岁的只有6人,因为入学年龄偏小,我把背诵古诗的数量减少到一学年80首,识字800个左右,80%的学生可以背会这80首古诗,基本达到教学目标,识字效果也不错。现在这些孩子已在一年级就读,他们也背诵古诗百首以上,学起生字来很轻松!
今年我校的学前班共三个班,由专职教师教三个班古诗,尽管孩子们的入学年龄在4岁半左右,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很浓厚,第一学期结束他们已学习古诗35首左右,识字也不少,深受家长、社会的好评!
存在问题:
(1)由于社会原因(幼儿园收费相对较高等),孩子入学年龄偏小,孩子们差几个月就会有明显不同,更何况有的孩子入学时不满4岁,怎能达到预期目标?
(2)由于我校地处农村,留守儿童急剧增多,造成很多孩子无人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连孩子的温饱都难以保证,更没有精力、能力去关心孩子的学习了!
(3)农村教学条件相对较差,教学设备不够先进、资源紧缺等因素都制约着教改实验的发展!如果是在城市学校开展这项实验,效果一定会更好!
总之,“诵古诗、巧识字”这项教改实验已在我校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几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深受家长、社会的好评!以后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做好这项工作,让孩子们的明天更加光辉灿烂!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