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安全教育管理规定

时间:2019-05-13 05:37: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石化安全教育管理规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石化安全教育管理规定》。

第一篇:中石化安全教育管理规定

中石化安全教育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员工安全素质,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及职业危害,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监总局3号令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各直属企业应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开展经常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宣传普及安全知识;每年至少组织1次以岗位安全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全员安全教育培训考试。

第三条 各直属企业人事、教育部门负责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和检查考核。

第四条 本规定适用于与本企业形成劳动关系的人员及进入生产厂区的临时用工、施工实习人员、技术服务人员、参观人员等。

第五条 未经安全生产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任职和作业;本规定所要求的各项安全教育应有记录、有确认、可追溯;涉及对外单位和外来人员的相关要求,应在书面合同中予以明确。

第二章 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

第六条 直属企业、二级单位的领导,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参加政府和集团公司组织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

第七条 企业安全负责人和安全技术管理人员,除参加政府组织的安全培训,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外,还应参加集团公司组织的石油化工安全专业技术培训。

第八条 直属企业应根据本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组织安全负责人和安全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安全专业培训。培训由人事、教育部门会同安全管理部门组织。

安全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国家有关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二)石油化工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等知识。

(三)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及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方法。

(四)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

(五)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六)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七)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第九条 其他管理负责人(包括职能部门负责人、基层单位负责人、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教育由本企业人事、教育部门会同安全管理部门,按干部管理权限分层次组织实施,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任职。

第十条 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第三章 生产岗位员工安全教育

第十一条 班组长的安全教育由本企业人事、教育部门会同安全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任职。安全教育时间不应少于24学时,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及本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二)安全技术、职业卫生和安全文化的知识、技能。

(三)本班组和有关岗位的危险危害因素、安全注意事项、本岗位安全生产职责。

(四)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抢救与应急处理措施等。

第十二条 所有新员工(包括学徒工、外单位调入员工、合同工、代培人员和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有技术岗位的季节性农民外用工等)上岗前应接受三级安全教育,教育时间不少于72学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十三条 一级(厂级)安全教育由本企业人事、教育部门会同安全管理部门组织实施,时间不少于24学时。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二)通用安全技术、职业卫生、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包括一般机械、电气安全知识、消防知识、安全文化知识和气体防护常识等。

(三)本单位安全生产的一般状况、性质、特点和特殊危险部位的介绍。

(四)集团公司、直属企业和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企业五项纪律(劳动、操作、工艺、施工和工作纪律。

(五)典型事故案例及其教训,预防事故的基本知识。

第十四条 二级(车间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32学时,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工作环境及危险有害因素。

(二)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危害和伤亡事故。

(三)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

(四)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五)安全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六)本车间安全状况及相关的规章制度。

(七)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事项。

(八)有关事故案例。

(九)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第十五条 三级(班组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16学时,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班组、岗位的安全生产概况,本岗位的生产流程及工作特点和注意事项;

(二)本岗位的职责范围,应知应会;

(三)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间衔接配合的安全卫生事项;

(四)本岗位预防事故及灾害的措施。员工厂际调动工作后应重新进行入厂三级安全教育。单位内工作调动、转岗、下岗再就业、干部顶岗以及脱离岗位12个月以上者,应进行二、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新岗位工作。

第十六条 凡从事特殊工种作业的人员,应按照国家有关要求进行专业性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工作,并定期参加复审,成绩记入个人安全教育卡片。

第十七条 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前,主管部门应组织编制新的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专门培训。有关人员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第十八条 发生事故或未遂事故时,按照《事故管理规定》的要求,对事故责任者和相关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吸取教训,防止发生类似事故。

第四章 日常安全教育

第十九条 基层单位应开展以部门、班组为单位的安全活动。安全活动应有针对性、科学性,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防止流于形式和走过场。班组安全活动应做到有领导、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对活动形式、内容和要求,安全部门应有明确规定。单位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应对安全活动记录进行检查、签字,并写出评语;安全部门应定期检查。

第二十条 班组安全活动每月不应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1学时;部门安全活动每月1次,每次不少于2学时。安全活动时间不应挪作它用。第二十一条 班组安全活动是班组的一项重要工作,应认真组织,严格考勤制度,保证出勤率,不得无故缺席,有事须经单位领导批准。

第二十二条 直属企业的领导每季度参加1次班组安全活动,二级单位领导及管理人员每月参加1次班组安全活动,基层单位领导每月参加2次班组安全活动。

第二十三条 安全部门应联系班组安全生产实际,制定班组安全活动计划,做到有计划、有安排。

第二十四条 班组安全活动主要内容包括:

(一)学习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令和法规。

(二)学习有关安全生产文件、安全通报、安全技术规程、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知识。

(三)结合事故通报和《班组安全》等安全学习材料,讨论分析典型事故,总结和吸取事故教训。

(四)开展防火、防爆、防中毒和自我保护能力训练,以及异常情况紧急处理和应急演练。

(五)开展岗位安全技术练兵,组织各种安全技术表演。

(六)检查安全规章制度执行情况,查找并组织消除事故隐患。

(七)开展安全文化活动、安全技术座谈、观看安全教育电影和录相。

(八)其它安全活动。

第五章 其他人员及外来人员的安全教育

第二十五条 临时用工人员、外来施工人员的身体状况应能适应所从事的工作,实际年龄不得超过60周岁;能按照要求独自完成安全教育答卷、签订《安全承诺书》,并有效识别现场各种警示标识。

第二十六条 临时用工、外来施工和实习人员的厂级安全教育由二级单位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安全教育时间不应少于8学时。安全教育主要内容包括:

(一)企业安全生产基本特点。

(二)进入厂区应遵守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三)所从事工作的危险有害因素及HSE注意事项。

(四)事故教训等。

第二十七条 临时用工、外来施工和实习人员的车间级安全教育由基层车间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安全教育时间不应少于4学时。安全教育主要内容包括:

(一)车间危险部位(主要生产系统、关键设备)及安全、环保注意事项。

(二)车间职业危害因素(包括危险化学品和各种伤害能量)的性质及防护处理注意事项。

(三)着火爆炸、泄漏中毒、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

(四)安全作业许可证办理的程序及注意事项。

(五)生产装置的安全消防、气防卫生器材及设施的位置、使用程序和使用方法。

(六)作业活动中应遵守的安全规定。

第二十八条 外来参观人员的安全教育,由企业接待部门负责,内容包括本单位的有关安全规定及安全注意事项。参观人员应有专人陪同。

第六章 组织管理

第二十九条 直属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安全教育工作负责。二级单位安全、人事、教育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安全教育工作,编制安全教育大纲、教材和班组安全学习材料。

第三十条 安全教育工作应纳入本单位教育培训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计划,应保证所需人员、资金和物资。第三十一条 各级单位均应建立健全安全教育档案并实行分级管理。

第三十二条 各级单位对认真开展安全教育并在防止伤亡事故、减少职业危害方面做出成绩的单位和员工,应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三十三条 对未按本规定要求进行安全教育的单位进行处罚,因安全教育不到位造成事故的,应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第三十四条 本规定由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执行,原《安全教育管理规定(中国石化安〔2004〕553号)同时废止。

2013年

第二篇:安全教育管理规定

文章标题:安全教育管理规定

安全教育管理规定

文档作者:集团当前版本:

创建日期:2007/06/07发布日期:2007/06/15

1目的

为了贯彻落实集团总部的安全教育要求,规范集团安全教育管理,明确安全教育程序与内容,特制订本制度。

2范围

本规定适用

于集团及其下属各单位。

3基本原则

3.1全员教育原则:安全教育必须针对全体员工,每名员工都有接受安全教育的义务。

3.2分级进行原则:安全教育以成员企业、项目单位分级进行。

4员工教育

4.1培训对象

4.1.1新入司干部、员工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每年时间不少于24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时间不少于20学时。调整工作岗位或者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人员,应进行安全再教育。

4.1.2特种作业(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人员范围)的或特种作业离岗6个月以上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操作技能、安全知识培训和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者,按照《特种作业管理规定》定期复审。

4.1.3建筑行业安全管理人员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48学时,再培训时间不少于16学时;其他行业安全管理人员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32学时,再培训时间不少于12学时。

4.2培训内容

4.2.1新入司干部、员工培训的主要内容: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安全基础知识、安全规章、劳动纪律、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有关事故案例、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标准、自救互救、应急疏散措施、安全设施、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等。

4.2.2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主要是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培训内容和集团规定以及本岗位操作规程、安全知识等。

4.2.3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安全管理、安全技术、职业卫生知识,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处理方法,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与要求,典型事故案例、事故救援预案分析,安全管理经验。

4.3培训形式与方法

4.3.1安全培训形式:班前班后会,安全活动日,安全生产会议,安全培训班,事故现场分析会,张贴安全标语、图画、标志,安全文化知识竞赛等等。

4.3.2安全培训方法:课堂讲授法、实际演练法、情景模拟法、案例研讨法、读书指导法、宣传娱乐法等。

5.组织管理

5.1安全教育工作应纳入各级培训教育计划,所需资金、人员、物资应与保证。

5.2各级建立健全三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档案。

5.3各成员企业、项目单位根据上级要求及时上报培训计划、总结。

6.罚则

6.1凡未按照本规定进行安全教育的,由各成员企业、项目单位负责安全管理部门整改并根据目标责任实施扣分。

6.2凡未按照本规定进行安全教育而造成员工伤亡事故或者严重职业危害的,按相关规定严重处罚。

6.3在安全教育弄虚作假,捏造安全教育档案以及安全教育材料的,一经发现,按相关规定严重处罚。

7附则

7.1本制度由集团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和修订。

7.3本制度自2007年06月30日起执行

附件1:《培训工作报表》

_____月份安全培训工作报表

单位:

培训时间

培训对象

培训形式

培训人数

培训内容

总人数

缺勤率

下月培训计划

计划时间

具体内容

培训范围

备注

上报人:上报时间:

《安全教育管理规定》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安全教育管理规定。

第三篇:中石化交通安全规定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文件

中国石化安〔2011〕775号

关于印发《中国石化机动车辆 交通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

各企事业单位、股份公司各分(子)公司:

现将《中国石化机动车辆交通安全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一一年八月十五日

1基本要求

1.1本规定中所称机动车辆交通安全管理系指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及所属各企事业单位、股份公司各分(子)公司(以下统称各单位)为保障自有机动车辆在完成指派工作任务过程中的安全行驶,对车辆、驾驶员和车辆行驶在道路及厂区道路、作业现场上的安全管理。

1.2各单位应开展以下经常性的机动车辆交通安全专项检查工作:

1.2.1各单位每半年组织1次,二级单位每季度组织1次,基层单位每月组织1次。

1.2.2各单位应按照国家和中国石化有关规定建立机动车辆GPS监控管理系统,加强对车辆运行监控管理。

1.2.3各单位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应积极协调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经常开展路检夜查和宣传教育活动。1.3各单位应建立并实行以下制度:

1.3.1内部机动车辆准驾证制度,包括准驾证申领范围、申领种类、审验或换证办法、对违反准驾证管理规定的处理办法等内容。1.3.2车辆调度管理制度和长途车辆审批制度。

1.3.3日常车辆运行“三交一定”(驾驶员应将准驾证、车辆行车证件和钥匙上交基层车辆单位统一保管,将车辆停放在指定车位)制度和法定节假日期间无工作(公务)任务车辆的“三交一封”(驾驶员将准驾证、车辆钥匙、行车证件上交单位统一封存,将车辆固定停放)制度。

1.3.4车辆进出(停车)场、车库安全管理制度。1.3.5恶劣天气和特殊任务车辆安全行驶规定。1.3.6长期在外值班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制度。1.3.7机动车辆服务商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制度。1.3.8机动车辆维修保养和检查整改制度。1.3.9汽车修理安全管理规定。1.3.10厂内机动车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1.3.11水陆联运、大型搬迁、吊装等联合作业的单位应根据作业特点,制定联合作业机动车辆交通安全管理规定。

1.3.12交通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将全员交通安全培训教育和职工私家机动车辆驾驶员的交通安全培训教育纳入制度中;将交通安全相关知识作为各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1.3.13机动车辆驾驶员交通安全奖惩制度。

1.4各单位应在所属厂区道路边设立禁行、禁停、限速等标志,在生活区应采取设立交通安全标志、停车场地等安全措施。1.5各单位及所属二级单位和基层单位应建立以下机动车辆交通安全管理档案: 1.5.1机动车辆档案。1.5.2机动车驾驶员档案。1.5.3道路交通事故档案。

1.5.4驾驶员安全行驶公里数统计档案。1.5.5安全检查记录,隐患整改记录。1.5.6机动车辆保险档案。2组织机构及职责

2.1各单位应设置机动车辆交通安全管理机构(岗;其二级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机动车辆交通安全专职岗或兼职人员;基层单位设置专职或兼职安全员。

2.2机动车辆交通安全管理机构(岗)职责:

2.2.1各单位及其二级单位机动车辆交通安全管理科(岗)安全职责:

2.2.1.1贯彻国家有关机动车辆交通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及中国石化有关机动车辆交通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2.2.1.2制定、修改、完善本单位机动车辆交通安全管理有关规定并贯彻、落实。

2.2.1.3参加本单位车辆安全技术状况检查,组织或参加单位内机动车辆交通安全检查,制止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行为;参与厂(矿)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2.2.1.4组织或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各项交通安全活动,配合劳资、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对本单位相关管理人员、交通安全管理人员、车管干部和驾驶员进行交通安全培训,负责驾、乘人员(包括职工私家机动车辆驾驶员)的日常交通安全教育。2.2.1.5负责本单位所属车辆、机动车驾驶员牌证和单位内部准驾证管理,组织或参与本单位机动车辆和驾驶员驾驶证、准驾证的定期检审。

2.2.1.6制定本单位内部机动车辆保险方案,开展投保和保险车辆事故定损、索赔工作。

2.2.1.7参加本单位机动车辆驾驶员的技能考核,对驾驶员的评聘有权提出建议。

2.2.1.8建立健全机动车辆交通安全各项档案资料。

2.2.1.9协助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本单位所属车辆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分析事故原因,提出事故预防措施和建议,负责事故的统计和上报。

2.2.1.10建立机动车辆驾驶员交通安全奖惩制度,表彰奖励机动车辆交通安全先进集体和个人,对违反交通安全法规行为人员和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人提出处理建议。

2.2.1.11及时总结、发现、推广本单位机动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先进经验做法,不断提高交通安全管理水平。2.2.2专(兼)职安全员交通安全职责:

2.2.2.1在本单位负责人领导下,负责本单位交通安全工作,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上级交通安全各项规章制度。

2.2.2.2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坚持原则,制止违章行为。2.2.2.3负责或参与制定、修订本单位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和车辆驾驶安全操作技术规程,并检查执行情况。2.2.2.4负责安排并检查指导班组交通安全活动。

2.2.2.5做好驾驶员和员工的交通安全宣传和教育培训工作。2.2.2.6组织开展本单位车辆进出场安全检查等日常安全检查工作,发现隐患及时消除,对不能立即消除的应采取防范措施,并及时向领导汇报。

2.2.2.7督促、检查驾驶员对机动车辆进行日常维护维修。2.2.2.8组织本单位机动车辆、驾驶证、准驾证的检审或换证。2.2.2.9参与本单位交通事故调查、处理,并统计分析,及时上报情况。

2.2.2.10建立健全交通安全管理基础资料。

2.3生产、企管、设备、资产、劳资、组织和宣传教育等相关部门,要严格遵守国家交通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本规定,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履行好本部门以下安全职责: 2.3.1生产管理部门应制定并组织实施车辆调度管理制度;组织车辆生产运行时应认真识别控制风险因素,查处“三违”现象,消除不安全因素。

2.3.2企业管理部门应协助安全部门做好交通安全考核和机动车辆服务商、外雇及租赁车辆的安全资格审核工作。

2.3.3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机动车辆维护维修和检查整改制度,配合安全部门做好车辆档案管理工作。2.3.4资产管理部门应协助安全部门做好机动车辆及专职驾驶员的保险工作,审核保险方案,并配合安全部门做好车辆档案管理工作。

2.3.5劳资部门应制定机动车驾驶员评聘管理和技能考核办法,负责本单位驾驶员的交通安全培训教育工作。

2.3.6组织、教育部门负责本单位相关人员的交通安全培训教育工作。

2.3.7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机构应协助安全部门做好交通安全宣传引导工作。3管理内容及要求 3.1驾驶员管理

3.1.1机动车辆驾驶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身体条件,作风正派,遵纪守法,并取得国家颁发的机动车辆驾驶证。经各单位或所属二级单位安全部门考核其驾驶技能、交通安全法规知识等科目合格,取得单位内部机动车辆准驾证后,方可驾驶单位内部机动车辆。

3.1.2驾驶重型、大型、危险货物及特种专用工程车辆的驾驶员应具备5年或150000千米以上的安全驾驶经历,了解所驾车辆的基本性能,以及车载特种设备的性能、施工工艺流程;驾驶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驾驶员应经过相关安全知识培训,掌握危险货物性质、一般安全规程和应急处置技能,取得合法有效的资格证后方可上岗。3.1.3驾驶员应做到:

3.1.3.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中国石化及本单位相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严格自律;驾驶车辆做到“四不、四让”(不违反信号,不争道抢行,不乱停乱放,不随意变道;车辆让行人,转弯让直行,右转让左转,超车让对行,不违反交通安全法律法规。3.1.3.2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生活习惯,提高安全自律性;礼貌行车,文明行车,驾驶车辆时应保持充沛精力和良好的心境,不开英雄车、斗气车和霸气车。

3.1.3.3爱护车辆,服从调度,自觉接受安全检查;出车前、行驶途中和收车回场后应按规定检查车辆,及时做好车辆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保证车辆处于良好状态,如实汇报出车情况。3.1.3.4自觉参加本单位组织的各项交通安全活动,不断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和技能。3.1.3.5拒绝执行违章指挥。3.2机动车辆管理

3.2.1机动车辆应经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路行驶;尚未登记需要临时上路行驶的机动车辆,应申领临时通行牌证并按规定行驶。

3.2.2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状况、安全装置和车辆标识应符合《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规定要求,日常重点检查监控制动、转向、灯光等关键要害部位,严禁车辆带病上路行驶。3.2.3应按规定配备机动车辆随车工具、灭火器、警告标志牌、大中型客车逃生安全锤等;对在山区、冰雪、泥泞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应配备防滑链和防溜掩木。

3.2.4严禁机动车辆客货混装,机动车辆载人(物)不得超过行驶证核定的载人(重)量,运输超限物件(超长、超宽、超高、超重)应按规定到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办理超限运输手续。3.2.5汽车吊车、轮式专用机械车不得牵引车辆,严禁特种专用工程车辆用于运输车或交通(通勤)车使用。

3.2.63台车以上共同执行同一任务时,应指定负责人并编队行驶。车队行驶时,应保持安全行车距离,中速行驶,并做到途中对车辆的“三停四查(通过险路险桥前停车查看路况、通过城市前停车整理车容车貌、遇有行车安全障碍时停车排除事故隐患,途中检查车辆轮胎气压是否正常,检查车辆制动、转向等装置是否灵敏安全可靠,检查车辆灯光信号是否有效,检查货物捆绑是否牢固。

3.2.7在施工作业过程中,特种专用工程车辆应严格按照保证安全、利于健康、保护环境的原则进行,不应妨碍其他车辆通行。需要驾驶员配合的作业项目,驾驶员应坚守岗位,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3.2.8对机动车辆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检验,未按规定检验、检验不合格或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辆,不得继续行驶。

3.2.9机动车辆变更、转移和报废时,应及时到公安车辆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并到单位安全部门备案。

3.2.10机动车辆应投保机动车交通强制险和第三者责任险,并以规避风险为原则,根据不同车辆风险大小确定投保金额。3.3乘员安全管理

3.3.1乘员乘坐机动车辆时应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国石化及本单位相关规定,按规定系好安全带,不得将身体任何部位伸出车外。

3.3.2带车人应为义务安全员,负有监督驾驶员安全驾驶、纠正驾驶员违章行为、协助驾驶员处理行车中紧急事态、约束其他乘员配合驾驶员安全驾驶的责任。

3.3.3乘员应听从指挥,先下后上,依次排队上下车,在机动车道上不得从机动车辆左侧上下车,下车后不得匆忙横穿公路;车辆未停稳前不得上下车或跳车;中途上车时,不准强行拦车、扒车和搭车。

3.3.4乘员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上车,不得向车外抛洒物品。

3.3.5所有乘员均有协助驾驶员观察了望的义务,不得妨碍或干预驾驶员正常驾驶,不得强迫或诱导驾驶员违章驾驶。3.3.6货运机动车和吊车、罐车、酸化压裂车等特种工程专用车辆,除驾驶室外,一律不准坐人。

3.3.7搭乘出租车或长途车外出时,应乘坐具有营运资质正规专业公司的出租车或线路车,不宜搭乘个体营运的线路车或长途夜车,不应搭乘黑出租、货运车、摩托车。3.4车辆维护维修

3.4.1各单位和基层单位应按照企业机动车辆维修保养和检查整改制度的规定,对车辆进行维修保养和检查整改。

3.4.2车辆二级维护和修理后,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3.4.3车辆驾驶员应参与机动车辆的维护维修工作。3.5危险货物运输管理 3.5.1一般规定

3.5.1.1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持有国家颁发的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许可证,并按规定要求对罐式车辆的罐体进行定期检验。3.5.1.2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符合《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结构要求(GB21668)。

3.5.1.3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按照《道路运输车辆标志》(GB13392)和有关标准要求,安装标志牌、标志灯和粘贴、喷涂反光带及安全标示牌。

3.5.1.4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按照《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JT617)和《道路运输爆炸品和剧毒化学品车辆安全技术条件(GB20300)规定,安装符合《危险化学品汽车运输安全监控车载终端》(AQ3004)规定的GPS监控车载终端和配置必要的通讯工具。

3.5.1.5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电路系统应有切断总电源和隔离火花装置,排气管应装有隔热和火星熄灭装置,车辆应安装符合《汽车导静电橡胶拖地带(JT230)规定的导静电拖地带。3.5.1.6危险货物运输罐车以及其他容器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3.5.1.7装运危险货物的车厢应保持清洁干燥,车上残留物不应随意排弃;被污染过的车辆应洗刷消毒,未经彻底消毒,严禁装运食品、药品、饲料及动物。

3.5.1.8移动罐体车、全挂汽车列车、三轮机动车、拖拉机、人力三轮车、自行车、摩托车和报废、擅自改装、检测不合格的车辆不准运输危险货物,自卸汽车除二级固体外,不准运输其他危险货物。

3.5.1.9除特别规定外,应根据运输货物的性质,在车辆每侧各配备1个重2千克以上的干粉灭火器。3.5.1.10危险货物运输应配备押运员。

3.5.1.11驾驶员、押运员、装卸管理人员应进行相关安全知识培训,取得国家颁发的相应资格证件,了解所运载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危害特性、包装容器使用特性和发生意外时的应急措施;车上配备必要的应急处理器材和防护用品。

3.5.1.12严禁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搭乘无关人员,途中应经常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车辆中途临时停靠、过夜,应安排专人看管。

3.5.1.13装有危险货物的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禁止通行的区域;确需进入禁止通行区域时,应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按照公安部门指定的行车时间和路线行驶。

3.5.1.14运输途中车辆发生故障时,应选择安全地点进行修理。3.5.1.15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上严禁吸烟,运输禁火危险货物的车辆不得接近明火和高温场所。

3.5.1.16装卸作业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轻装、轻卸,严禁摔碰、撞击、重压、倒置,使用工具时不得损伤货物,不准粘有与所装货物性质相抵触的物品。货物应堆放整齐、捆扎牢固、防止失落。操作过程中,有关人员不得擅离岗位。

3.5.1.17易燃易爆危险货物装卸作业时,应连接好导静电接地线。雷雨天气无避雷措施时,禁止装卸作业。

3.5.1.18根据运输货物的性质,采取相应的遮阳、控温、防爆、防火、防震、防水、防冻、防粉尘飞扬、防泄漏等措施。3.5.2石油测井专用放射源的运输应遵守《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程》(GB11806)和《石油放射性测井辐射防护安全规程》(SY5131)。

3.5.3石油工业专用爆破器材的运输应遵守《道路运输爆炸品和剧毒化学品车辆安全技术条件》(GB20300)和《石油射孔和井壁取芯用爆炸物品的储存、运输和使用的安全规定》(SY5436)、《地震勘探爆炸物品安全管理规定》(SY5857)。

3.5.4液化石油气的公路运输应遵守《液化石油气储运》(SY/T6356)的规定。

3.5.5运输散装危险货物(如液化石油气瓶等)和其他危险货物(如油泥砂、医疗废物等,应根据危险物品的性质和《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JT617)、《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作业规程》(JT618)要求,对车辆进行必要的改装或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保证运输安全。3.6特种专用工程车辆管理

3.6.1特种专用工程车辆是指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特种车辆设备,或者安装固定有特种施工作业设备、仪器,且设备、仪器运行使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涉及人身安全的专用工程车辆。具体包括汽车起重机、修井作业车、酸化车、压裂车、锅炉车、管汇车、钻机车、绞车、发电车、压风机车、测井仪器车、现场照明车、震源车等。3.6.2一般规定

3.6.2.1应根据不同特种专用工程车辆的安全运行技术要求,制定完善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车辆和车载设备安全技术档案。3.6.2.2组织车辆安全检查时,应对车载设备的安全附件、仪表、承压和受力部件以及各种控制阀门、安全装置等进行检查,及时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严禁车辆、设备带病施工作业。3.6.2.3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对设备、装置、附件等有检验要求的,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检验。

3.6.2.4特种车辆的设备操作人员应熟知设备的性能、安全技术要求和施工作业工艺流程。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对操作人员有培训取证要求的,操作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培训取证,持证上岗。

3.6.2.5施工作业前,设备操作人员应对设备的关键安全部位进行检查,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作业,严禁违章操作。3.6.2.6施工作业过程中,若发现设备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立即采取应急措施。3.7车辆行驶安全保障

3.7.1生产管理部门和基层单位安排车辆任务时,应对车辆、驾驶员、天气、道路和任务等进行HSE风险识别分析,合理调派车辆和驾驶员,不得因工作任务造成驾驶员疲劳开车、超速行驶。3.7.2驾驶员在出车前应全面了解出车任务,选择最佳行车路线,预测分析途中风险因素,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并认真做好安全检查工作,确保车辆安全技术状况良好,行车证件齐全有效。3.7.3驾驶员在出车前应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进行确认,确保行车过程中精神饱满、精力充沛,身体和精神状态不会对安全行车造成影响。

3.7.4驾驶员驾驶车辆应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杜绝酒后开车、疲劳开车、超速行驶、强行超车等严重交通违法违规行为。

3.7.4.1起步前,要认真查看车辆周围,特别是大型车辆的车底,确认安全后方可发出信号起步行驶。

3.7.4.2驾驶车辆时,应集中精力,认真观察判断,发现异常情况时提前减速,并采取相应措施,切勿疏忽麻痹、心存侥幸。3.7.4.3行车过程中,要沉着冷静,谨慎驾驶,不可急躁侥幸、左右超车、超速行驶。

3.7.4.4行车途中,要保持安全车距,切勿跟车过近、横距过小,杜绝突发情况措手不及。

3.7.4.5超会车辆时,要正确判断超会车辆的距离、速度,切勿盲目侥幸,避免“三点”或“多点”交会,严禁强超抢会行为。3.7.4.6行经路口时,要严格遵守灯光信号和通行规则,注意避让行人,不得强行通过。

3.7.4.7行经村庄、学校、繁华街道或城乡结合部时,要减速慢行,注意观察判断,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儿童、学生玩耍打闹或车、马、行人争道抢行、截头猛拐、突然横穿等意外情况发生。3.7.4.8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或在冰雪、泥水道路上行驶时,应严格控制车速,掌稳方向,加大安全车距,操作方向、油门、刹车要轻缓,切勿急打方向、猛踩急抬油门或刹车过急过死,禁止超速行驶、左右穿插、紧急制动。

3.7.4.9执行长途任务要遵守规定,行车途中应中速行驶,沉着冷静,不可高速赶路、超速行驶,严禁疲劳驾驶。

3.7.4.10车辆转弯、掉头、停车或变道行驶时,要注意观察来往车辆和行人,遵守通行规则,给后方来车、行人留有安全距离,不得强行转弯、掉头、停车或随意变道。

3.7.4.11高速公路行驶应控制车速,保持安全车距,注意集中注意力,按规定行车、超车、变道和应急停车,避免视觉疲劳、注意力分散,严禁疲劳开车、强行超车、随意变道和逆向行驶。3.7.4.12午饭后应尽量稍作休息调整再上路行驶。若饭后急需上路,应采取措施振作精神,避免发生饭后困倦、瞌睡、精力不足和注意力分散等现象。

3.7.4.13夜晚、黄昏行车要减速慢行,注意观察;超会车时应沉着谨慎,合理使用灯光,切勿观察不清盲目行驶,特别要注意因光线对射形成的视线盲区。

3.7.4.14遇有险路、险桥,应下车察看,必要时乘车人应下车步行通过;车辆行驶应低速慢行,乘车人协助了望,严禁冒险强行通过。

3.7.4.15行经沼泽和泥泞路段时,应下车察看路况,不得冒险驶入;车辆被陷时,不应猛加油门前行或倒车,要挖开被陷轮胎周围的泥土,垫好垫物或用其他车辆拖出。

3.7.4.16通过水淹路段时,应下车察看积水深度,不可侥幸冒险通过。若能通行,应选好行车路线,使用低速档平稳操作、缓慢行进,不宜在水中停车、变速和急剧转向;若车辆在水中因故熄火,不可再发动车辆,应设法将车拖出,防止水从排气管进入发动机造成发动机毁坏。

3.7.4.17在山路及山坡上行驶时,应注意路标指示,掌稳方向盘,中低速行驶,充分利用发动机的牵制力控制车速,不宜频繁使用刹车;在弯道多、视线不良的情况下,应缓慢行进,提前减速、鸣号;上坡时不得蛇形曲线行驶,下坡时严禁熄火或空档滑行。

3.7.4.18在沙漠地区行驶时,应先对驾驶员进行沙漠驾驶培训,使其掌握迷路或抛锚后遇险救生的基本技能,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单独驾驶。

3.7.5对本规定未列出的特殊道路环境,必须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通行。

3.8事故管理发生事故时,应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国石化安全事故管理相关规章制度进行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主题词:印发 车辆安全 规定 通知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办公厅 2011年8月18日印发

第四篇:中石化2011年661号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文件 中国石化安〔2011〕661号

关于印发《中国石化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

各企事业单位、股份公司各分(子)公司:

现将《中国石化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O一一年七月二十一日

1基本要求

1.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统称中国石化)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保障消防安全。1.2各企事业单位、股份公司各分(子)公司(以下统称各单位)应当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组织体系,成立防火安全委员会和明确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制定并完善各级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消防安全职责,逐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1.3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要确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主管领导,对消防安全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要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对本级、本岗位的消防安全负直接责任。

1.4各单位应当按照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求将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以及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单位或场所,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并报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1.5各单位应当将消防工作纳入单位生产发展计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生产发展相适应。

1.6总部机关各部门、各单位和员工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和参加灭火的义务。2消防安全责任 2.1各单位职责

2.1.1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以及消防档案、消防应急预案和消防员训练方案等。2.1.2按照国家、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2.1.3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1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2.1.4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道路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2.1.5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消防隐患。2.1.6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

2.1.7国家、地方政府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2.2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除履行本规定2.1条外,还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2.2.1确定消防安全管理负责人,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 2.2.2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2.2.3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2.2.4对员工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2.3各单位防火安全委员会职责

2.3.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政府消防法律、法规和中国石化消防安全制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负责企业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的发布。

2.3.2定期召开消防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上级消防工作要求。2.3.3研究解决消防隐患和不安全因素。

2.3.4对在消防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和因违反消防安全制度造成不良后果的单位和个人做出奖罚决定。

2.3.5组织专职、志愿消防队伍进行培训和演练,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2.3.6发生火灾时迅速成立灭火指挥部,组织指挥现场扑救工作,追查火灾原因,对有关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

2.3.7确定单位消防安全主管理领导、消防安全管理部门或专职消防管理人员。

2.4消防安全责任人职责

2.4.1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政府消防法律、法规及中国石化消防安全制度,保障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本单位消防安全情况。2.4.2将消防工作与本单位生产、科研、经营、管理等活动统筹安排,批准实施消防工作计划。

2.4.3提供消防安全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

2.4.4确定逐级消防安全责任,批准实施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2.4.5组织防火检查,督促落实消防隐患整改,及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2.4.6依据消防法律法规建立专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2.4.7组织制定消防应急预案,并实施演练。2.5消防安全主管理领导职责

2.5.1制定消防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2.5.2组织制定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并督促落实。2.5.3编制消防安全的资金投入和组织保障方案。2.5.4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消防隐患整改。

2.5.5组织实施本单位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确保完好有效,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2.5.6负责专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的管理。2.5.7组织火灾、爆炸事故调查、处理。

2.5.8定期向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消防安全情况,及时报告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2.5.9消防安全责任人委托的其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2.6消防安全管理部门或专职消防管理人员职责

2.6.1协助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主管领导抓好日常的消防安全工作。

2.6.2制定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并监督执行。2.6.3定期组织召开消防工作会议,起草消防工作报告及消防隐患整改报告。

2.6.4制订消防工作计划和资金投入方案。

2.6.5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教育,组织消防应急预案的制订与演练。

2.6.6组织日常防火检查和消防考核,发现消防隐患及时督促改正,并及时向单位主管领导汇报。

2.6.7编制消防设施、器材购置、维修计划,及对消防设施、器材进行检查、维修,确保完整好用。

2.6.8负责新建、改建、扩建、装修工程项目消防“三同时”管理工作。

2.6.9组织火灾事故现场灭火和应急疏散。

2.6.10负责火灾原因调查,火灾损失核定,查明火灾事故责任。2.6.11完成消防安全责任人和主管领导委托的其他消防安全工作。2.7实行承包、租赁或者委托经营、管理的消防安全责任 2.7.1在订立的合同中应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

2.7.2消防通道、涉及公共消防安全的疏散设施和其他建筑消防设施应当由产权单位或者委托管理的单位统一管理。

2.7.3要求承包、承租或者委托的经营、管理单位遵守本规定,在其使用、管理范围内履行消防安全职责。

2.8建筑物有两个以上产权单位或使用单位时的消防安全责任 2.8.1各产权单位或使用单位对消防通道、涉及公共消防安全的疏散设施和其他建筑消防设施应当明确管理责任,可以委托统一管理,签订委托管理协议书。

2.8.2住宅区的物业服务单位应当对管理区域内的公用消防设施进行维护管理,提供消防安全防范服务。2.9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

2.9.1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由施工单位负责。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分包单位对总承包单位负责,服从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

2.9.2对装置、罐区和建筑物进行局部改建、扩建和装修的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与施工单位在订立的合同中明确各方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责任。

2.9.3建设单位、工程监理负责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监督。3消防安全制度要求

3.1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单位特点,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并公布执行。

3.2消防安全制度主要包括:消防安全宣传与培训教育;防火巡查、检查;安全疏散、设施管理;消防(控制室)值班;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消防隐患整改;用火、用电安全管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专职和志愿消防队的组织管理;消防应急预案演练;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包括防雷、防静电);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其他必要的消防安全内容等。4消防安全管理内容及要求 4.1火灾预防 4.1.1各单位应将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的消防规划纳入本单位总体规划,落实消防经费,专款专用。消防设施、消防装备不足或者不适应实际需要的,应当增建、改建、配置或者进行技术改造。

4.1.2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装置、井队、罐区、站场、栈台、码头、仓库和泵房,以及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等设置应当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

4.1.3新建、改建、扩建、装修等工程,必须严格执行消防“三同时”制度,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并依法办理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备案等手续。对手续不齐全的,禁止施工或投入使用。

4.1.4对消防设施、消防产品等装备器材和消防药剂的采购招标和验收,单位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参加,严把技术质量关。

4.1.5公众聚集场所在投入使用、营业前,建设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应当向场所所在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安全检查,并取得许可。

4.1.6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承办单位应当依法向公安机关申请安全许可,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明确消防安全责任分工,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保持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配置齐全、完好有效,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消防车通道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4.1.7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或者使用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单位,应执行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的规定。

4.1.8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进行用火作业;因特殊情况确需用火作业的,应严格执行中国石化《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要求。

4.1.9消防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必须符合行业标准。禁止采购和使用不合格的消防产品以及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

4.1.10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通道。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4.1.11负责公共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的单位,应当保持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通道等公共消防设施的完好有效。在修建道路以及停电、停水、截断通信线路时有可能影响消防灭火救援的,必须报经单位主管领导同意后,到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备案。

4.1.12各单位每半年、其下属单位每季度至少进行1次消防安全检查。消防安全检查应当填写检查记录,发现消防隐患应当及时填发《消防隐患整改通知书》。消防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

4.1.12.1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及培训情况。4.1.12.2消防安全规定及责任制落实情况。4.1.12.3消防安全工作档案建立健全情况。4.1.12.4单位防火检查落实及记录情况。

4.1.12.5消防隐患和隐患整改及防范措施落实情况。4.1.12.6消防设施、器材配置及完好有效情况。4.1.12.7消防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消防演练情况。4.1.12.8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

4.1.13基层单位每月至少进行1次消防安全检查,并填写检查记录。检查的主要内容:

4.1.13.1消防隐患和隐患整改情况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4.1.13.2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况。4.1.13.3消防通道、消防水源情况。4.1.13.4消防设施、器材配置及有效情况。4.1.13.5消防安全标志设置及其完好有效情况。4.1.13.6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4.1.13.7重点工种人员以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掌握情况。4.1.13.8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部位)管理情况。

4.1.13.9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措施落实情况以及其他重要物资防火安全情况。

4.1.13.10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和设施、设备运行、记录情况。4.1.13.11防火巡查落实及记录情况。4.1.13.12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

4.1.14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日应当进行防火巡查,确定巡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并填写巡查记录。其他单位可以根据需要组织防火巡查。巡查的主要内容:

4.1.14.1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4.1.14.2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

4.1.14.3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好。4.1.14.4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其使用影响情况。

4.1.14.5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4.1.14.6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4.1.15防火巡查、检查人员应当及时纠正消防违章行为,妥善处置消防隐患,无法当场处置的,应当立即报告。

4.1.16对下列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行为,检查、巡查人员应当责成有关人员改正并督促落实:

4.1.16.1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的配置、设置不符合国家、行业标准,或者未保持完好有效的。

4.1.16.2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的。4.1.16.3占用、堵塞、封闭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的。4.1.16.4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的。4.1.16.5人员密集场所在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障碍物的。

4.1.16.6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开启状态,防火卷帘下堆放物品影响使用的。4.1.16.7违章进入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生产、储存等场所的。4.1.16.8违章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等违反禁令的。

4.1.16.9消防设施管理、值班人员和防火巡查人员脱岗的。4.1.16.10未按照经消防安全管理部门通知要求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消防隐患的。

4.1.16.11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其他行为。

4.1.17对查出的各类消防隐患,应当及时予以消除或制定安全应急措施限期整改。

4.1.18消防隐患整改完毕,应当将整改情况记录报送消防安全责任人或者消防安全主管领导签字确认后存档备查。4.2消防组织

4.2.1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企业性质成立专职消防队,实行专业化管理,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4.2.2专职消防人数在100人左右的,应成立专职消防大队;专职消防人数在200人左右的,应成立专职消防支队。消防战斗员的年龄应在35岁以下,消防车司机年龄不宜超过45岁。应建立保持消防队伍年轻化的用工机制。

4.2.3各单位应按照《企业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组织条例》、《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业务训练和考核大纲》《公安消防部队抢险救援勤务规程(试行)、《内务条令》等要求,建立专职消防队训练、执勤、工作、生活的正规秩序。4.2.4专职消防队职责

4.2.4.1贯彻国家、地方政府消防法律、法规和中国石化消防安全制度,做好防火检查、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消防宣传教育等工作。

4.2.4.2掌握辖区主要生产过程的火灾特点,定期监督检查火源、火险及灭火设施,监督落实消防隐患的整改,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消防道路通畅。

4.2.4.3对志愿消防队进行业务技术指导训练,开展防灭火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4.2.4.4对高危直接作业、大型群众性活动等现场进行消防监护。4.2.4.5参加火灾、爆炸事故的调查、处理。

4.2.4.6参加新建、改建、扩建及安全技措工程消防措施的三同时审查和验收工作。

4.2.4.7负责健全消防档案;制定关键装置和要害部位的火灾扑救、消防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4.2.4.8建立正规的执勤秩序,实行24小时执勤制度,并加强节假日执勤。执勤人员应坚守岗位,消防车应处于待命出警状态。

4.2.4.9设有气防站的消防队,应负责本单位的气防工作。4.2.4.10参与审查消防隐患治理方案和计划。

4.2.4.11接受本地区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指挥,参与非常状态下的紧急救援和抢险工作。

4.2.5各单位应建立志愿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4.2.5.1学习宣传消防法律法规及消防安全知识,熟悉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

4.2.5.2协助本单位监督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开展防火巡查,报告消防隐患。

4.2.5.3参与制定本单位消防应急预案,定期演练,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4.2.5.4熟练掌握初起火灾扑救和引导人员安全疏散方法,协助保护火灾现场。

4.2.5.5维护本单位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熟练掌握使用方法。4.2.5.6依法应当履行的其他职责。

4.2.6志愿消防队应当根据防火、灭火的需要,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装备,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训练,提高火灾扑救技能。

4.2.7专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应当接受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业务指导,并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和培训,提高预防火灾和灭火救援的能力。

4.2.8专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应当对本辖区、本单位进行经常性的消防宣传和消防安全检查,督促消除消防隐患。4.3宣传与培训教育

4.3.1各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特点,建立健全消防宣传与培训教育制度,明确机构和人员,保障经费投入,按照下列规定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宣传与培训教育:

4.3.1.1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4.3.1.2对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在上岗前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4.3.1.3对在岗的员工每年至少进行1次消防安全培训。4.3.1.4对公众聚集场所员工至少每半年进行1次消防安全培训。4.3.1.5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半年至少组织1次、其他单位每年至少组织1次消防演练。

4.3.2宣传与培训教育内容

4.3.2.1有关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4.3.2.2单位、岗位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4.3.2.3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4.3.2.4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4.3.2.5公共聚集场所员工包括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知识和技能等。

4.3.3消防设备操作人员应经过消防专项培训,学习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4.3.4对进入生产区的各类人员,在进行安全教育时,应有相适应的消防安全知识内容。

4.3.5各单位人力资源、培训教育机构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学、培训内容。

4.3.6新闻、广播、电视等单位应针对性地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工作。4.3.7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等团体应当结合各自工作对象的特点,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工作。4.3.8各单位应组织社区、居民委会经常性地开展家庭防火常识宣传教育工作。

4.4消防设施与消防装备

4.4.1各单位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应与本单位的建设相配套,做到统一规划,同步发展。报送企业建设规划,同时应上报消防规划。4.4.2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中国石化有关标准和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

4.4.3各单位应从实际出发,按规定配置必要的抢险救援、照明、举高等特种应急消防救援车和重型消防车;通信、灭火、防护、训练器材和检测仪器等,满足战备和防火灭火的需要。4.4.4各单位应确保消防资金的投入。在教育、科研、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设备更新和基本建设等专项费用中,应安排消防费用。

4.4.5加强对各类固定、半固定和移动式消防设施,包括消防泵房、泡沫站、消防车、灭火器材的管理,建立健全并落实各级管理责任制和维护保养责任制,确保消防设施、装备和器材的完好。

4.4.6消防泵房、消防控制室等实行24小时值班制,设专职或兼职值班人员负责,严格交接班制度,出现故障应立即处理并排除,时刻保持战备状态。

4.4.7做好冬季消防设施防冻保温工作。4.4.8固定消防设施管理

4.4.8.1消防泵房、消防控制室等严禁乱放杂物,保持室内整洁,保持周围道路畅通。4.4.8.2纳入安全管理和设备管理,建立消防设施台帐,实行专人负责。

4.4.8.3消防设施运行应满足设计要求,定期维护保养,做好记录。4.4.9灭火器材管理

4.4.9.1灭火器材的配置类型、规格、数量及其设置位置应符合国家消防技术规范要求,有固定的摆放位置和标识,设立消防器材棚(箱),不得随便挪用。

4.4.9.2灭火器材的铭牌、生产日期和维修日期等标志齐全,保险装置、行驶机构完好。

4.4.9.3在基层单位建立灭火器材登记台账,设专人定期检查维护保养。

4.4.10消防车管理

4.4.10.1执勤消防车时刻处于良好的战备状态,接火警后能够快速有效地投入灭火战斗。

4.4.10.2建立健全消防车技术档案。其主要内容包括车辆的技术参数和基本数据,运行操作规程或用户手册,维修保养和验收制度,润滑手册,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消防车随购车所带的资料(主要包括用户手册、运行手册、备件和专用工具清单等)。技术档案应齐全,登记编号,实行专人管理。

4.4.10.3建立健全消防车运行档案。其主要内容包括车辆运行记录,车辆出行记录,故障记录,维修保养记录,润滑记录,主要配件更换记录,主要性能指标测试记录等。运行档案应齐全、整洁、规格化,并由专人及时整理填写。当人员变动时,应组织认真交接。

4.4.10.4提高消防车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做好业务和技术培训工作。培训分为上岗前培训和上岗后定期业务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工作责任心和安全意识教育,消防规程和消防法律法规教育,车辆驾驶和设备操作技能培训,车辆维护保养常识和实际操作训练。

4.4.10.5消防车驾驶员通过培训,应熟知消防车辆的性能、结构、原理,并熟练消防车驾驶和消防设备操作。

4.4.10.6认真编制消防车大修和保养计划,严格执行保修规定,组织实施车辆保养。

4.4.10.7随车配备的装备、器材只准本车使用,未经设备主管部门的批准不得转借、挪用。

4.4.10.8严格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时,一定要认真清点器材,查看车况,确保设备处于完好状态。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逐级上报,尽快采取补救措施,停修时,应报批。

4.4.10.9对于列入联防区域增援的消防车,应确保处于良好的战备执勤状态。4.5灭火救援

4.5.1任何员工发现火灾,都应立即报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

4.5.2发生火灾的单位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控制和扑救火灾。4.5.3专职消防队接到报警后,必须立即赶赴现场,救助遇险人员,排除险情,扑灭火灾。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4.5.4在组织和指挥火灾现场扑救时,消防总指挥有权根据扑灭火灾的需要,决定下列事项:

4.5.4.1使用各种水源。

4.5.4.2截断电源、可燃气体和液体的输送,限制用火用电。4.5.4.3划定警戒区,实行局部交通管制。

4.5.4.4为防止火灾蔓延,拆除或破损毗邻火场的建筑物、构筑物。4.5.4.5调动单位内供水、供电、医疗救护、交通运输等有关单位协助灭火救助。

4.5.4.6向公安机关消防部门或总部以及中国石化区域灭火联防单位请求增援。

4.5.5对因参加业务训练、抢险救援、火灾扑救等造成人员负伤、致残或者死亡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医疗、抚恤。

4.5.6消防车、消防艇以及其他消防器材、装备和设施,不得用于与消防和抢险救援无关的事项。

4.5.7发生火灾的单位应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火灾事故情况。

4.5.8专职消防队参加扑救外单位火灾后,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向火灾发生地人民政府申请补偿损耗的燃料、灭火剂和器材、装备等。5奖惩

5.1各单位应建立消防工作奖惩办法和量化考核标准。5.2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实行安全管理一票否决。5.2.1内发生较大火灾事故的。5.2.2总部HSE考核消防工作不达标的。

5.2.3严重违反国家消防法律、法规,受到上级部门处罚的。5.3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奖励。

5.3.1对在火灾扑救、抢险救援中奋不顾身、表现突出的有关人员给予嘉奖。

5.3.2对在业务训练中成绩突出,取得局级及以上比赛前3名的,给予嘉奖。

5.3.3对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到位,消防隐患整改及时,无火灾事故和气防事故的单位,评为消防安全先进单位。

5.3.4对符合中国石化优秀消防队评选标准的消防队,评为优秀消防队。

5.4违反中国石化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单位和个人,由防火安全委员进行处罚。6本规定用语的含义

6.1消防设施,是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防烟排烟系统以及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安全疏散设施等。6.2消防产品,是指专门用于火灾预防、灭火救援和火灾防护、避难、逃生的产品。

6.3公众聚集场所,是指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民用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会堂以及公共娱乐场所等 主题词:印发消防安全规定通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办公厅2011年7月25日印发

第五篇:安全教育培训管理规定

长沙时代消防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岳阳分公司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管理规定

1目的为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普及安全生产知识,提高职工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技能,增强职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防止和减少伤害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各子(分)公司、直属单位(部门)。3依据、术语及定义

3.1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某市安全生产条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和某集团《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管理办法》等。

3.2术语及定义

3.2.1特种作业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人员伤害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

3.2.2安全实习人员是指进入公司工作不满一年、转岗不满三个月的员工及外来实习人员。

4职责分工

4.1安全环保卫生部

4.1.1负责组织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并对各类安全持证人员进行管理。

4.1.2负责编制各类管理人员(持安全资格证)的初(复)训计划,审核特种作业人员的初(复)训计划,办理特种作业学习证,组织查验外来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负责对各类培训、考核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4.2人力资源部

负责将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纳入公司教育培训计划,并督促实施。

4.3运行管理部

负责特种设备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管理工作。

4.4保卫部

负责危险化学品的运输驾驶、押运人员及剧毒品、爆炸品的相关人员、爆破作业人员安全培训管理工作。

4.5培训中心

负责公司级各类安全培训计划的实施,负责授权范围内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办(发)证工作;编制特种作业人员复训计划;及时向管理部门、送培单位反馈培训、考核情况。

4.6各单位

4.6.1按计划、按要求落实公司各类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4.6.2负责本单位员工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计划的编制和落实工作;并建立《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登录卡》,从新入厂到退休全过程记录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信息。

5工作程序

5.1各类人员的安全教育

5.1.1新入厂人员、来厂实习代培人员

5.1.1.1三级安全教育。厂级安全教育由各厂专职安全人员(或厂领导)讲课,车间安全教育由车间主任组织,安全员(或车间领导)讲课,班组安全教育由班组长(作业长)或班组安全员讲课。三级安全教育必须在《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登录卡》登录,考核合格后方可在本岗位师傅指导下上岗作业。

5.1.1.2对从事危险化学品、矿山等生产经营单位的新入厂人员三级安全教育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其他岗位的新入厂人员三级安全教育不得少于24学时。

5.1.1.3教育内容

5.1.1.3.1厂级(部室)安全教育内容

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本单位(部门)的主要安全工作现状、生产流程、设备状况和安全管理要求;安全设施、安全标志、安全色、安全通道的区分和作用;安全防护用具、用品的作用和正确使用方法;公司和本厂“事故预案”,主要事故案例、原因分析和主要处置方法。

5.1.1.3.2车间安全教育内容

车间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事故预案”、安全管理制度、危险因素分析等基本安全知识;车间历年来的各类伤害事故(包括险肇事故)案例讲解。

5.1.1.3.3班组安全教育内容

设备、设施的性能特点、作业环境、危险区域、安全装置作用及维护方法;班组安全管理标准、岗位规范;本工种、本岗位安全操作

规程(标准化作业、岗位责任制)、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伤害事故及预防措施,并进行安全操作的实际示范;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和保管。

5.1.2在岗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

5.1.2.1车间或作业区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安全大课,确保每个员工每个季度内能够接受不少于2小时(从事危险化学品、矿山等生产经营单位的车间每季度不得少于5小时)的安全教育培训,并及时将培训信息记录在《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登录卡》上。

5.1.2.2凡离岗3个月以上的从业人员,复工前必须进行不少于4学时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5.1.2.3凡转岗职工,必须进行新工种、新岗位的安全技术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5.1.2.4各单位在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前,应对相关岗位人员组织针对性教育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作业。

5.1.3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

5.1.3.1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安全专职干部的安全教育培训。

5.1.3.1.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经过安全生产资格培训,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并按规定定期复证。

5.1.3.1.2对从事危险化学品、矿山等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5.1.3.2班组长和安全员的安全教育

5.1.3.2.1每二年至少由二级厂组织一次轮训考核。

5.1.3.2.2教育内容:有关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劳动保护基础知识、安全技术知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的工作方法、手段;事故预防措施;现场急救知识。

5.1.4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5.1.4.1特种作业的范围

5.1.4.1.1电工作业。含发电、送电、变电、配电工,电气设备的安装、运行、检修(维修)、试验工,矿山井下电钳工。

5.1.4.1.2金属焊接、切割作业。含焊接工,切割工。

5.1.4.1.3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含起重机械(含电梯)司机,司索工,信号指挥工,安装与维修工。

5.1.4.1.4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含在企业内及码头、货场等生产作业区域和施工现场行驶的各类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

5.1.4.1.5登高架设作业。含2米及以上登高架设、拆除、维修工,高层建(构)筑物表面清洗工。

5.1.4.1.6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含承压锅炉的操作工,锅炉水质化验工。

5.1.4.1.7压力容器作业。含压力容器罐装工、检验工、运输押运工,大型空气压缩机操作工。

5.1.4.1.8制冷作业。含制冷设备安装工、操作工、维修工。

5.1.4.1.9爆破作业。含地面工程爆破工、井下爆破工。

5.1.4.1.10矿山通风作业。含主扇风机操作工,瓦斯抽放工,通风安全监测工,测风测尘工。

5.1.4.1.11矿山排水作业。含矿井主排水泵工,尾矿坝作业工。

5.1.4.1.12矿山安全检查作业。含安全检查工,瓦斯检验工,电器设备防爆检查工。

5.1.4.1.13矿山提升运输作业。含主提升机操作工,(上、下山)绞车操作工,固定胶带输送机操作工,信号工,拥罐(把钩)工。

5.1.4.1.14采掘(剥)作业。含采煤机司机,掘进机司机,耙岩机司机,凿岩机司机。

5.1.4.1.15矿山救护作业。

5.1.4.1.16危险物品作业。含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炸品、放射性物品的操作工、运输押运工、储存保管员。

5.1.4.1.17有毒有害危险场所有限空间作业。包括在污水池、下水道、泵房沉井、集水井、电缆井、管道、水箱、化粪池、酒槽池、发酵池、垃圾站、地下室、低洼地、实验室、温室、冷库、粮仓、储藏室、船舱、槽罐车、钻井平台井口、反应塔(釜)、储罐、炉膛等内从事施工或者维修、排障、保养、清理的作业人员和作业负责人、现场安全管理人员。

5.1.4.1.18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其它作业。

5.1.4.2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经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未经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作业。

5.1.4.3特种作业人员的年龄、身体条件、文化程度等基本条件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办理“特殊工种学习证”,经过规定时期的实习,方可参加培训取证。

5.1.4.4专职的特种作业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如需变动,人事部门应征求本单位安全部门的意见,并及时将变动情况报有关部门备案,便于跟踪管理。

5.1.4.5兼职特殊工种管理

5.1.4.5.1兼职从事特种作业的,各单位要严格控制,主工种应取得中级以上技能证书,并经单位人事、安全部门审核,领导批准,参加特种作业安全技能培训取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5.1.4.5.2以下兼职工种允许作业范围:

电工作业:低压设备(设备对地电压小于25OV)上不带电作业。起重指挥作业:在固定工艺线上使用专用吊具吊运单一物件、指挥信号相对简单的单人挂钩指挥。

焊割作业:限在非危险场所,对非主要受力构件进行简单的加热及焊割作业。

5.1.5外来参观来访人员的安全教育

5.1.5.1进厂参观人员的安全教育必须申报,经领导批准。来访人员的安全教育、管理坚持“谁接待、谁负责”原则。

5.1.5.2教育内容

参观区域的现场(工艺)特点、危险(危害)因素、安全管理规定及注意事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急救措施。

5.1.5.3各接待单位应建立外来参观来访人员安全教育台账,安全教育后须经本人签字确认后方可进入生产现场。

5.1.5.4参观来访人员进入现场时,接待单位必须安排专人陪同。

5.2日常安全教育

5.2.1班前会(交接班)。根据当班生产任务特点和上一班的情况及气候、作业条件,分析作业危险因素,明确当班的安全注意事项及防范措施。

5.2.2班组安全学习

5.2.2.1结合岗位实际工作和当前安全工作开展实效性学习、讨论或其他活动,每月班组安全活动不少于两次(具体要求按《“安全100”班组管理标准》组织实施)。

5.2.2.2提高班组安全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行班组安全活动备课制,要求班组长按照活动内容认真备课并经车间(作业区)审阅。

5.2.3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季节的特点,对员工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5.3安全实习制

5.3.1凡是进入公司工作不满一年、转岗不满三个月的员工及外来实习人员都必须实行安全实习制。

5.3.2各单位须指定专人进行帮助和指导每位“安全实习”人员,并签订带教协议,明确安全责任;因工作岗位调换,造成师徒岗位分离,应及时明确新的带教人员关系,并重新签订带教协议。日常作业活动必须由带教人员现场监护和指导,不得单独作业。

5.3.3“安全实习牌”佩戴实行实名制,安全实习人员进入岗位时,必须佩戴“安全实习牌”。各单位应定期组织“安全实习”人员进行相关岗位(作业)危险性告知、安全规程的现场讲授、应急预案(安全防范措施)的实地演练和学习等安全教育活动,并做好相关记录。

5.3.4各单位应建立动态管理台帐,及时调整、更新佩带“安全实习牌”的人员,并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同时负责监督、检查本单位区域内外协作业单位“安全实习”制度的执行情况,并建立管理台帐。

5.4附则

5.4.1外委人员的安全教育按照公司《外委业务供应商安全管理规定》执行。

5.4.2本规定解释权属公司安全环保卫生部。

5.4.3本规定自实施之日起执行。

下载中石化安全教育管理规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石化安全教育管理规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安全教育培训管理规定

    安全教育培训管理规定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为规范航务管理部员工安全教育、岗位培训管理,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根据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培训管理规定》、重庆机场集团有......

    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

    液氨安全规定 1 基本要求 1.1 各企事业单位、股份公司各分(子)公司(以下简称各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向所在地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并取得液氨生产、使......

    中石化施工安全规定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文件 中国石化安〔2011〕715号 关于印发《中国石化施工 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 各企事业单位、股份公司分(子)公司: 现将《中国石化施工作业安全管理规......

    中石化绩效管理

    摘自 1 HSE绩效管理的基本要求 1.1 规范各直属企业、控股企业、合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的HSE绩效指标。1.2 规范集团公司对各企业的绩效考核管理。 1.3 HSE绩效考核坚持......

    中石化HSE管理

    摘 要: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长期从事石化项目的总承包工作,在其EPCm(设计、采购、施工管理服务的英文缩写)总承包的醋酸酯项目中借鉴国外项目的做法,成功地进行了施工现场的HSE......

    电站安全教育管理规定[五篇材料]

    电站安全教育管理规定1 总则1.1 安全教育是提高企业各级领导和广大员工对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树立牢固的“安全第一”思想,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和专业安全技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手......

    008安全教育培训管理规定

    XXX公司企业标准Q / SYDSG006-2014安全教育培训管理规定第1页,共6页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安全教育的原则、内容、形式和管理职责。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分公司(厂)、项目部。2......

    中石化职工违纪处分规定心得体会(精选)

    养成遵章守纪的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集团公司制定出台的《职工违纪违规行为处分规定》,是企业总结以往的生产经营管理案例,规范员工的行为,避免各类违规违纪现象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