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市交通节能减排工作简讯
北京市交通节能减排工作简讯
第3期
自2012年4月18日至5月31日,在委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交研中心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交通节能减排战略研究、公交车能源结构调整研究、交通行业能耗排放调查、节能标准编制、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申请、交通行业能源审计等各项交通节能减排工作有序开展。一个多月来,中心共计收发、编制、处理公文38件;处理邮件224封;组织召开大小会议40余次,涉及人员440余人次;处理工作电话近830次。
现将各项工作开展的具体情况通报如下:
一、工作情况通报
(一)持续推进北京市交通节能减排白皮书(2012-2020)及关键难点研究
先期启动“世界城市交通领域节能减排发展路线图研究”,系统搜集梳理了纽约、东京、伦敦的交通发展背景、发展思路、战略与目标及节能减排规划与推进计划,分析了三个城市不同技术和产品的节能减排潜力,旨在对北京市交通领域节能减排工作提供参考。
(二)深入开展公交车能源结构调整研究,合理配臵公交车型 针对当前北京市公交车型调整缺少明确行动路线及车型配臵缺乏依据等问题,持续开展国际相关经验梳理、现状问题诊断、对策建议研究等相关工作。目前已搜集得到东京、纽约、伦敦等城市公交车型能源类型现状构成、公交车型调整政策导向、行动路线、历史进程及影响因素方面相关数据资料,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分析。
同时,为进一步了解北京市公交实际运营情况、公交车型结构现状及能耗排放情况,交通委薛江东委员主持召开公交车能源结构换型规划研究专项办公会,听取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和公交集团就相关内容进行的汇报,为后续公交车能源结构调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论证和完善行业调查实施方案,开展交通行业能耗排放预调查工作
中心在前期制定的三个不同层次的调查方案、梳理总结现有能耗排放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制定并论证了交通行业能耗排放预调查工作方案,确定了预调查抽样比例、调查对象及调查问卷。针对公交、轨道和郊区客运的企业开展全样本统计上报能耗总量的调查方法获取能耗总量数据和统计计量现状;针对出租、货运、省际和旅游客运等行业采取重点企业统计上报、问卷抽样调查与单车油耗实地测试相结合的方法测算行业的能耗总量和结构;针对道路养护、水运、机动车维修、停车管理等行业,采取小样本抽样调查方法获取企业的能耗总量、能耗结构和节能减排措施。
(四)开展交通节能减排统计考核指标体系研究
组织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相关专家召开多轮交通节能减排统计考核指标体系工作讨论会,就交通节能减排统计考核指标体系的现状和国际经验等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初步搭建起具备统计考核、监测、评价、决策支持功能的一体化节能减排指标体系框架,并初步建立面向不同主体(含交通委、交通行业、交通企业)的交通节能减排统计考核指标体系。
(五)全面推动交通节能标准编制工作,规范运输工具准入与使用
中心组织《公交公司车辆合理用能指南》、《城市轨道交通合理用能指南》和《货运车辆能耗限额标准》三个先期启动项目的主编单位向北京市交通标准化委员会(以下简称“交标委”)提交了标准编制大纲,并分别由交标委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标准编制大纲进行了论证。通过交标委专家的论证,形成了以下论证意见:
1、将《公交公司车辆合理用能指南》名称更改为《公共汽电车合理用能指南》;
2、将《货运车辆能耗限额标准》名称更改为《货运车辆能耗限额》;
3、建议主编单位尽早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此外,委科技处会同中心人员赴市发改委参加由市财政局、市质监局和市发改委联合组织的2012年先期启动项目的专家评审会,就标准编制的进展情况和经费预算向评审专家进行汇报。同时,中心积极与市质监局、市发改委沟通资金落实情况及2012-2013年编制计划。(六)编制北京市道路交通排放控制年报,加强与环保部门的交流合作
2012年5月17日,在市交通委孟桥副主任、荣军委员的带领下,交通委研究室陈燕凌主任、交研中心郭继孚主任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由《交通规划与机动车减排技术方法及政策制定机制协调研究》项目组(以下简称“项目组”,含能源基金会、北京交通大学、交研中心、机动车排放管理中心)主办的北京市道路交通减排方法与政策协调机制会,与北京市环保局姚辉副局长、机动车排放管理处藏远伟副处长、机动车排放管理中心冯玉桥主任及相关人员就机动车污染排放治理思路与合作事宜进行商谈。会上交通与环保部门相关负责人就项目成果《2010年北京市道路交通排放控制年报》进行了深入总结,并就机动车污染排放治理思路及合作机制达成共识。
(七)加强节能减排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推动资金申请工作有序进展
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申请”项目的管理和审核工作,督促各相关单位提交材料,共收到申请材料17份,对已提交材料进行审核、提出反馈意见,并录入项目数据库。并于2012年5月3日由交通委薛江东委员主持召开第二轮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项目评审会,邀请市财政局、交科院、交研中心相关专家听取了各单位关于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申请项目的汇报,与会专家对各单位本次上报的材料予以肯定,并提出完善建议。中心工作人员梳理了专家意见、指导企业进行修改,目前17个项目均已上报到交通运输部。
(八)全面推进交通行业能源审计体系建设 为贯彻落实2012年北京市能源审计工作启动会会议精神,尽快启动本市交通行业用能单位能源审计工作,深入挖掘节能潜力,中心制定了《北京市交通行业2012年用能单位能源审计工作计划(征求意见稿)》,并向相关单位征求意见。中心在此基础上,组织召开了交通行业能源审计工作启动会,下发《北京市交通行业2012年用能单位能源审计工作安排》,为全面推进交通行业用能单位能源审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目前,已有部分行业重点用能单位与审计咨询机构签约。
此外,中心五名工作人员参加市发改委组织的北京市能源管理师培训,进行了节能减排相关政策、法规,以及热能工程、电能工程等相关能源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提升了中心人员的业务水平,为能源审计、能源管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九)深入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中心持续推进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的项目合作,目前已经完成项目第一阶段关于国内外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梳理的工作任务,整理形成了以伦敦和东京为例的城市交通气候变化行动计划手册(详见附件1)。同时,基本确定第二阶段工作的整体技术路线,提出至少三个能够有效减少交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的交通需求管理政策措施。
(十)问题与困难
加快节能减排中心的正式成立,以固化已有工作成果,确保人才队伍稳定和推进节能减排各项工作稳步开展。
加大数据协调力度,获取北京市车辆信息库以及排放因子数据库作为后台支撑,以确保各项节能减排科研工作落实推进。
二、工作动态
1.2012年4月18日: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召开第二次2012年项目开展技术路线讨论会,基本确定项目评估准则和技术路线。2.2012年4月24日:赴北京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中心,会同能源基金会、北京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中心听取了北京交通大学关于2012年“北京中长期氮氧化物减排和臭氧/颗粒污染控制的交通符合性及保障政策”以及《北京市道路交通排放控制年报(2010)》的相关汇报。
3.2012年4月24日:参观北京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中心的车辆监测中心,听取了北京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中心关于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实验室的介绍。
4.2012年4月24日:委行监处、科技处会同交研中心组织开展了货运车辆标准交标委专家评审会,听取了主编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关于《货运车辆能耗定额标准》及《货运单位车辆合理用能指南》大纲的汇报。
5.2012年4月24日:委行监处、科技处会同交研中心组织开展了公交车辆标准交标委专家评审会,听取了主编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关于《公交汽电车合理用能指南》大纲的汇报。
6.2012年4月25日:交通委薛江东委员主持召开公交车能源结构换型规划研究专项办公会,听取了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和公交集团就相关内容进行的汇报。
7.2012年4月26日:交研中心组织调查问卷专家论证会,邀请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车辆能耗测试相关专家对交通行业能耗排放预调查问题进行论证,并研提建议。
8.2012年4月26日:委科技处会同交研中心组织召开万吨重点交通企业(公交、地铁、郊区客运、长途客运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会。
9.2012年4月27日:委科技处会同交研中心组织召开万吨重点交通企业(出租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会。
10.2012年4月27日:委科技处会同交研中心组织召开交通信息化相关企业、院校沟通交流会,就交通信息化与节能减排发展前景和产业化方向进行了深入沟通和交流。
11.2012年4月28日:由交通委薛江东委员牵头、委科技处会同交研中心组织交通行业能源审计中介机构,召开交通行业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审计工作会。
12.2012年4月28日:交研中心组织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召开交通领域节能减排统计考核指标体系项目推进会,听取各方关于统计考核指标体系、综合指标体系整体框架设计的阶段汇报。13.2012年4月28日:邀请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处专家就低排放区区域选择可行性和社会交通排放治理现况进行咨询。
14.2012年5月3日:由交通委薛江东委员牵头、委科技处会同交研中心组织召开北京市交通节能减排专项资金项目评审会,邀请北京市财政局、交通部交通科学研究院、交研中心相关专家听取了16个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申请项目的汇报,并研提修改建议。15.2012年5月4日:委科技处会同交研中心组织召开交通行业能源审计工作启动会,邀请四家审计咨询机构、十一家重点用能企业就能源审计工作的开展进行沟通。
16.2012年5月4日:交研中心组织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召开交通领域节能减排统计考核指标体系项目推进会,听取了各方关于统计考核指标体系、综合指标体系整体框架设计的阶段汇报。17.2012年5月4日:市财政局组织召开公务用车领域推进纯电动车示范运行工作协商会,与市交通委、市科委、海淀区综治办讨论研究海淀区综治办电动车示范运营工作。
18.2012年5月7日:委科技处会同交研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联合发布了第五期主题为“我国电动客车发展”的国际交通科技简报。19.2012年5月7日-11日:交研中心五名工作人员参加北京市发改委组织的北京市能源管理师培训。
20.2012年5月8日:委行监处、科技处会同交研中心组织开展了轨道交通标准交标委专家评审会,听取主编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关于《轨道交通合理用能指南》大纲的汇报。
21.2012年5月9日:委科技处会同交研中心,赴市发改委参加《建立与单位运输周转量相关联的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和《完善个体运营车辆、私家车的能耗统计方法》两个项目的经费评审会。22.2012年5月10日:与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实施方案》编制人员共赴首汽集团调研节能减排工作情况。23.2012年5月10日:赴市发改委参加推广使用天然气汽车有效治理PM2.5污染工作座谈会。
24.2012年5月11日:委科技处会同交研中心,赴市发改委参加《公共汽电车合理用能指南》、《城市轨道交通合理用能指南》和《公共机构车辆合理用能指南》三项标准的专家评审会。
25.2012年5月11日:与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实施方案》编制人员共赴京港地铁调研节能减排工作情况。26.2012年5月11日:与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实施方案》编制人员共赴银建实业调研节能减排工作情况。27.2012年5月16日:委科技处会同交研中心组织召开交通信息化企业沟通交流会。
28.2012年5月17日:委科技处会同交研中心组织召开出租行业重点企业节能减排预调查会。
29.2012年5月17日:参加由市交通委薛江东委员主持召开的关于研究纯电动公交车示范应用“倒排期计划”会议。
30.2012年5月17日:与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实施方案》编制人员共赴公交集团调研节能减排工作情况。31.2012年5月17日:市交通委孟桥主任、荣军委员率委研究室、交研中心参加由能源基金会、北京交通大学、交研中心、机动车排放管理中心联合主办的北京市道路交通减排方法与政策协调机制会,与环保部门商谈机动车污染排放治理思路与合作事宜。32.2012年5月18日:市交通委孟桥主任出席由委行监处、科技处会同交研中心组织的公交、轨道、货运车辆节能标准汇报会,听取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交通部公路院关于相关标准编制大纲的汇报。
33.2012年5月18日: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就北京交通需求管理项目进行研讨,并提出针对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实施效果的模型改进方案。
34.2012年5月21日:交研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赴京港地铁调研其能源消耗统计计量情况。
35.2012年5月23日-24日:协助市交通委举办首届世界大城市交通发展论坛。
附件1 东京、伦敦城市交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要点
东京
自1908年第一辆福特汽车下线为标志至今,世界已经历了百余年机动化发展历程。过去的100年间,人类在享受汽车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逐渐失去了环境可持续的社会。下一个100年里,东京将谋求社会的转型,实现以人为本的可持续交通。
一、现状
2005年,东京交通运输领域的CO2排放量为1,496万吨,比1990年增长0.8%。交通运输领域的CO2排放量占东京都CO2总排放量的比例高达26%;其中,交通运输领域90%(1,333万吨)的CO2都是由汽车产生,而汽车中55%的CO2排放来自于乘用车。乘用车中的私家车的使用强度和CO2排放量所占比例较高。
二、目标
1、总体目标:
实现清洁、高效的小汽车使用方式,创造安全、舒适、清洁的城市。(1)清洁:提高空气质量,实现低碳的机动车使用方式
(2)高效:确保交通系统的可靠、快速和便捷,提高资源及能源、城市及道路空间的利用效率
(3)安全舒适:确保汽车和行人均享有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4)摆脱对机动车的过度依赖:结合城市文化、观光、活力,打造良好的步行环境
2、中短期目标:
(1)2020年全东京CO2排放量减少25%,交通运输领域CO2排放量比2000年降低40%;(2)2016年经营性车辆载客率有所提高;道路平均运行速度有所提高,东京23区高峰时段平均运行速度提高到25公里/小时;交通拥堵有所缓解,进入中心城的交通流量得到控制;
(3)2016年,公共交通分担率有所提高,居住区道路交通流量有所减少,交通事故显著减少,无障碍化交通得到进一步推进。
三、实施策略
东京拥有世界城市中最高水平的公共交通设施网,为减少CO2排放,实现以人为本、环境可持续的交通系统,需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城市减排潜力,优化交通出行结构,减少对小汽车的过度依赖。在此基础上,东京政府从促进交通出行方式转变、交通需求管理、引导使用环保车辆、提高车辆环保性能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1.促进交通出行方式的转变,减少对小汽车的依赖
采取相应措施,改善既有出行结构,促进交通出行行为的转变,降低对小汽车的过度依赖;配合道路建设与城市建设措施,制定道路空间与城市空间的有效利用方案,以及道路使用规则,努力实现与地区特性相符合的交通行为方式变革。(1)促进公共交通设施的利用
建设驻车换乘停车场(Park and Ride),设臵公交专用车道以及可变向车道,以减少进入中心城区的小汽车流量; 制定与交通行为和消费行为相结合的奖励方案;
加强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密切联系,提高公共交通设施利用率。(2)引入新的城市交通系统
基于地区特点,综合利用现有的公共交通设施,研究建立包含BRT或LRT、社区巴士以及小巴等在内的多层次新型公交系统; 推广租车(Car Sharing)等汽车使用方式。(3)鼓励自行车出行
加大宣传力度,创造安全的自行车骑行空间,改善自行车存放等问题; 在公共场所建设自行车停车场,提供自行车停车场位臵信息,引进自行车租赁系统等;
建立针对自行车出行的社会性评价和奖励机制。(4)提升交通环境的安全舒适程度
东京将通过基于《无障碍化新法》1的措施、采用通用型设计2的城市建设方针、充分利用泛在技术3的交通支援方针以及三大环线道路的建设等,加大道路与城市空间的供给,确保安全舒适的步行空间。
2.交通需求管理
在充分挖掘东京所具备减排潜力的同时,积极推行有实效性的交通需求控制措施,包括控制小汽车使用强度、控制进入中心城的交通流量、优化营运性车辆的运营组织、提高停车场利用率、推广新技术的应用等。(1)TDM政策
鼓励使用公共交通、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控制小汽车交通量, 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
(2)优化营运性车辆的运营组织
有效推进物流高效化、提高货车的装载率,减少单位运输量CO2排放量 共同配送:根据不同的产品和地区,大力推进共同配送,削减货运车辆行驶里程,提高货运车辆的利用率
(3)采用经济手段和法规手段控制小汽车交通需求
道路收费:对在特定道路、地域、时间段内行驶的车辆进行收费; 对环境性能优良的车辆给予道路使用费和停车费及税费等方面的优惠; 针对高排放车辆研究制定区域限行等政策;
完善道路使用规则:制定配合三大环线道路的建设与城市建设的大型车辆行驶路线合理化、行驶路线分时化、行驶车道规则化等规则。 推广拼车:推广多人拼车,从而减少行驶里程,减少保养成本(4)有效利用停车空间
推广落实停车对策,减少路面违停现象。
结合交通与土地利用,以及交通需求管理策略,积极地推进停车对策;
1无障碍化新法:《关于促进高龄者、残疾人等的移动圆滑化的法律》(2006 年法律第 19 号),新建公共交通设施和特定建筑物、路外停车场以及城市公园等场所时,各建筑的业主有义务采取必要措施,使各设施符合《无障碍化标准(移动圆滑化标准)》,同时,对于现存设施,也有义务采取使其符合上述标准的措施。2006 年 12 月施行。
2通用型设计:是指无论年龄、性别、国籍、个人能力,为了确保尽可能多的人从一开始就可以使用,站在以使用者为本、以人为本的角度,设计舒适环境。
3泛在技术:是指将所有的物品和场所嵌入计算机中,随时、随地、任何人都可以获取最佳的信息和服务的环境。 在推进企业共同配送时,保证货物存储场站的充足;
建设驻车换乘设施:将私家车停靠在火车站或巴士站周围的停车场,换乘电车、巴士等公共交通工具,从而减少小汽车的使用。
3.转变和引导使用环境负荷小的汽车
为了早日推进汽车CO2减排,必须向社会普及使用节能环保、高效率的汽车,为使节能环保、高效率、安全的汽车理想使用形态作为商务方式和生活方式,在社会之中得以稳定下来,东京政府进行了大力宣传。(1)促进使用低公害、低油耗的汽车
乘用车等汽车的污染物排放和油耗随着汽车制造商不断的技术开发,一直在不断改善。其中混合动力车拥有较低的排放和油耗。
环境保护条例第35条规定,使用200台以上车辆的经营者,有引进低污染、低耗能汽车的义务;
使用30台以上汽车的特定经营者(约1,800人)有义务递交汽车环境管理计划方案和业绩报告;
政府要求所有使用汽车的人优先使用低公害、低油耗的汽车;
在汽车的生产、销售、采购、使用等所有阶段,引导大量低公害、低油耗的车辆等环境性能更高的汽车。(2)第二代汽车的普及和推进
以大量普及电动汽车(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依靠电力行驶、无CO2排放的第二代汽车为目标,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交通环境。(3)汽车绿色采购
很多企业的CSR活动中,都将绿色采购作为积极推进的环境对策之一。即通过选择价高但是环保的产品或服务的采购行为而实施的环境对策,然而就运输服务而言,以绿色采购行选择的实例,仅限于环境意识较高的极少数大型企业。
都政府自身将实施运输服务的绿色采购形成示范效应;
日本政府现已实施《油耗达标车辆标识》制度,加深消费者对汽车油耗性能的关注和理解,鼓励使用低油耗的汽车(4)通过汽车环境管理计划书制度等采取进一步措施
对《汽车环境管理计划书制度》进行了修订,自2006年起,通过要求提交分燃料、分车型的燃料消耗量和CO2排放量报告,以及关于共同运输配送等汽车使用合理化的状况报告,促进企业采取CO2减排对策的行动。(5)推进环保驾驶
环保驾驶是指不进行突然加速、突然减速、空加油门以及长时间怠速等,以更加环保的方式驾驶汽车。环保驾驶不仅在环境方面有助于减少大气污染物质和CO2,而且在提高燃油效率、通过安全运转防止事故等经济和安全方面都有很大的益处,东京都政府将向所有驾驶者要求环保驾驶。在大中规模的企业中,作为通过ISO14001和绿色经营认证4等认证的组织性措施,环保驾驶已经向驾驶者贯彻并得以实践;而小规模和微型企业以及个人,在这方面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尚显滞后。今后,东京政府将向市民及小规模和微型企业进行广泛的普及和推广,提高其对环保驾驶的关注,使环保驾驶成为普遍的社会意识。
对企业驾驶者,政府开展培训和验证工作;
对于私家车,普及环保驾驶功能的标配化,促进环保驾驶;
培养城市全体指定驾校教官代表,作为推进环保驾车的核心,举办环保驾车学习会等。
东京环保行车推荐10条:
1.轻车熟驾“eSTART”——“牢记温柔发车”
2.降低加减速——“保持车距,安全应对交通状况,匀速行车” 3.尽早收油门——“积极使用E/GBREAK” 4.有节制使用空调——“避免车内过冷” 5.杜绝空转——“杜绝无用空转”
6.暖机适可而止——“启动引擎不久便出发”
7.灵活利用道路交通信息——“出门前进行计划准备、确认拥堵交通障碍等信息”
8.认真检查轮胎气压——“保证轮胎正常气压、切实实施检查” 9.不载多余物件行车——“杜绝在车中堆放不必要物品” 10.按章停车——“违章停车招致堵车、切勿违章停车”
4.提高汽车的环境性能(促进低油耗车辆的开发和普及)
乘用车、货车——基于节能法设定了油耗标准(领跑者标准)5;
乘用车——要求2015年,所有平均油耗比2010年度改善约30%; 普及电动汽车,提高电池性能; 进一步发展已经普及的混合动力技术;
在清洁柴油车方面,将具有与目前市售汽车乘用车同等排气性能的车辆早日投放市场;
通过与汽车制造商开展合作,推进电力和氢气等供应基础设施的建设等。
4绿色经营认证:针对采取了一定水平以上环保措施的运输企业,在由国土交通省所辖团体--交通流动生态财团进行审查的基础上,进行认证和注册。
5油耗标准(领跑者标准):旨在在现有市场大多数能效产品的水平上,根据某一具体类别中市场上现有的、能效最高的产品制定能效基准,同一类别所有产品的加权平均能效值必须在目标年份前达到该类别规定的能效基准,并且必须在产品目录和产品本身上标出其能效值,提高产品的平均能效。在确定目标能效基准必须达到的目标年份时,日本也充分考虑未来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的期限等,目标年份一般是从当前财政年度开始后的4-8年。
5.燃料措施
(1)促进生物质燃料的利用
通过修订挥发油品质确保等相关法律规定了BDF6混合轻油制造销售时的性状规格,完善与生物燃料的扩大使用相配套的法规;
针对排气性能和油耗性能等效果验证及理想使用情况等,整理相关课题,向国家请求与生物燃料的制造和使用相关的优惠政策。(2)促进下一代汽车燃料的开发和普及 政府将研究探讨引进FT合成油7的相关措施;
东京都在此前无硫轻油8的早期引进以及BHD9的实证中,起到了先进性和先导性的作用;
进一步与石油界和汽车界进行深入合作,发挥先导性的作用。
伦敦
自2000年以来,伦敦已成为世界上唯一完成了从使用私家车到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出行的巨大转变的大城市。伦敦的地面交通人均CO2排放量比英国平均水平低45%。但随着人口和经济的持续发展给公共交通网络带来新的压力,伦敦面临着CO2排放量增加,以及空气质量、噪音污染和道路拥堵等方面的挑战。
一、现状
2007年大伦敦的人口总数为782.52万,包括都会区的人口有1394.5万人。目前,伦敦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为4400万吨,包括航空总计6700万吨。其中,交通排放960万吨,比例约占22%(以4400万吨为基数),地面交通排放比例约占14%,航空约占34%(以6700万吨为基数)。
二、目标
2007年提出减排目标:到2025年,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60%;到2025年,地面交通每年少排710万吨的CO2。
生物柴油燃料(BDF):以生物质(生物资源)为主原料的柴油燃料。通过替代化石燃料,促进温室气体的减排。
FT合成油:采用由 Fischer-Tropsch 开发出的催化剂反应,通过一氧化碳和氢合成液体燃料的方法;以生物质为原料,气化合成后产物称作 BTL(Biomass To Liquid),以天然气为原料时则称作 GTL(Gas To Liquid)。无硫轻油:将轻油中所含硫黄成分降低到低硫黄轻油 1/5 的轻油。用于维持尾气降低装置的性能,例如符合今后尾气限制的强化要求、性能更高的 PM 减少装置等。BHD:氢化生物柴油(Bio Hydrofined Diesel)。
三、措施
伦敦地面交通是伦敦CO2排放的主要来源。目前伦敦每天有2700万次出行。私家车是伦敦地面交通的主要出行方式,私人交通工具排放量占地面交通总排放量的四分之三左右,其中汽车和摩托车排放量占近一半,货车排放量约占四分之一。为提高地面交通能效,提出了改变出行方式、高效驾驶车辆和使用改良的车辆和燃料三方面可行措施:
1、改变出行方式
鼓励使用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是减少地面交通二氧化碳排放及改善空气质量的关键。这一政策已在伦敦顺利实施。
(1)公共交通——市长打算建设重大公共交通项目,着眼于持续实施伦敦交通局的131亿英镑投资计划,更新伦敦的地面铁路网络、不断升级和扩展伦敦公交网络等;
(2)自行车——进一步改进伦敦的自行车出行设施、停放设施,同时提高居民对自行车出行优势的认知水平;
(3)采用价格机制调,鼓励理性使用私家车——车票优惠措施、拥堵区域收费政策;
(4)通过土地使用规划,利用出行需求管理政策,提高城市规划和环境的质量,保证每个交通方式的成本能反应碳排放方面的实际成本。
2、高效驾驶车辆(驾驶员驾驶车辆的方法、发动机的工作参数)(1)私家车——伦敦交通局将联合英国交通部及其他利益相关组织,在伦敦推广节能高效驾驶汽车的行动,提倡绿色驾驶10;
(2)地铁——鼓励平稳驾驶列车、用低耗损导电轨、使用再生制动系统的列车、增加对可再生能源或优质冷热电联产设施的投资等;
(3)出租和私人租车——市长和伦敦公共客运管理办公室将与出租和私人租车企业进行通力合作,帮助他们降低燃油成本;提倡绿色驾驶;(4)货运车辆——提倡新“货运培训方案”,货运经营者奖励计划、提倡绿色驾驶、发动机智能速度适应系统11;
(5)国家铁路——再生制动、可再生能源、提倡电气化
伦敦绿色驾驶条例:
•平稳加速和减速(减排5-10%)•保持规定的轮胎充气压力(减排2-4%)•不使用时拆下车顶行李架(减排多达10%)
•怠速时关闭发动机(怠速超过10秒以上消耗的燃油超过重新起动发动机)•定期检查和保养车辆(减排约4%)
•避免超速行驶:以85英里/时行驶比以70英里/时多消耗25%的燃油。智能速度适应系统:可自动限定车辆速度,减少燃油使用并有助于道路安全(6)公交车——提倡绿色驾驶、发动机有智能速度适应系统
3、使用改良的车辆和燃料
(1)地铁——节能高效设备将在常规升级或维修周期中作为推广标准;伦敦地铁部门将联合伦敦气候变化管理局以及其他部门,共同开发混合制冷、加热和供电方式,包括地铁制冷技术;增加对可再生能源或优质冷热电联产12设施的投资;选择铝合金材质,减轻车重,降低牵引等;(2)公交车——投入运营混合动力、引进氢燃料公交车;
(3)国家铁路——提倡再生制动、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铁路电气化;(4)私家车和货运车辆——市长将会说服英国政府和欧盟针对汽车制造商制定强制性的减排目标,用以取代将于2008年失效的自愿协议;实施以碳定价和碳排放交易,促进居民快速采用低排放车辆;市政部门也将和燃料供应商通力合作,确保始终能使用高质量和经认可的生物燃料;(5)新型发动机技术——混合动力和电动车。
标准内燃机、蓄电池和电机结合于一体的动力技术; “停止/起动”动力技术; 插电式混合动力; 氢燃料电池车。
四、成果
伦敦交通部门在节能方面的主要最新成果包括:
1、自愿协议——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欧盟与国际汽车制造协会签订了自愿协议,以减少新车的CO2排放量;
2、开发低碳发动机技术——能极大改善燃油经济性的发动机技术正成为伦敦车辆设计的一大标准。
3、《可再生交通燃料义务法》——该义务法规定到2010年,各燃料供应商应保证其5%的销售产品必须源自可再生能源;
4、政府政策——对CO2排放最严重的车辆增收车辆税;地方层级上,提倡根据地方特色采取不同的“以碳定价”行动方案,如依CO2排放量定停车费用、居住许可费等。
冷热电联产:BCHP(Building,Cooling,Heating&Power)建筑冷热电联产,即通过能源的梯级利用,燃料通过热电联产装置发电后,变为低品味的热能用于采暖、生活供热等用途的供热,可驱动吸收式制冷机,用于夏季的空调。
第二篇:北京市交通节能减排工作宣传材料
北京市交通节能减排工作宣传材料
2012年是交通行业节能减排基础能力建设年,节能减排工作主要围绕一项战略研究,搭建两个平台,推进三个示范项目,落实四项基础工作开展。
2012年交通行业节能减排工作主要围绕一项战略研究,搭建两个平台,推进三个示范项目,落实四项基础工作开展。一项战略研究是指编制《北京市交通领域节能减排战略规划(白皮书)2012-2020》。通过开展9个专项研究,系统理清交通领域能耗与排放现状,明确目标、战略、政策及实施路线图。两个平台是指“城市交通能源与环境实验室”和“交通绿色建材实验室”。目前已根据调查成果初步了梳理交通行业的统计计量现状,计划结合不同行业特点制定差别化的计量改造和能耗监测方案。三个示范项目分别是“车型结构、能源结构、线网结构调整优化示范应用”、“地铁十号线一期工程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示范应用”和“面向公共交通出行者的行人导航服务”。目前已由交通委科技专项资金启动项目,后期费用将采取企业自筹和政府资金扶持相结合的方式。四项基础工作分别是组建“交通节能减排中心”,“完善节能减排管理体系与工作体系”,“交通领域能耗排放综合调查”,“交通节能减排标准体系建设”。
近年来,北京交通运输行业加大交通节能减排工作力 度,加快构建以“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为特征的新北京交通体系,狠抓基础能力建设,科学规划统筹,突出工作重点,稳扎稳打,为实现交通行业节能减排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为更好的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进行,在全市交通行业建立了交通节能减排领导机构,成立了北京市交通行业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全行业节能减排工作; 筹建了北京市交通行业节能减排中心,负责全行业的节能减排具体工作;研究起草了《北京市交通行业“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总体方案(2012-2015年)》,提出今后五年交通行业节能减排工作重点内容和要求。
精心组织,开展低碳试点
2012年1月北京入选全国第二批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城市,目前正组织相关单位开展试点城市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目前已完成《北京市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交通清洁化实施方案(2012-2014年)》编制工作,申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第一批“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取得积极进展。
市交通委积极在交通行业内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协调地铁运营公司积极推广节能节电技术,对六站两区间的LED节能灯按照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经营管理。
2011年全年,交通委组织交通行业用能大户积极参加“万家企业低碳行动计划”,参加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师 培训。积极推进重点企业节能减排专项行动,2011年10月份,首都公路发展集团公司、北京速通公司和北京公交集团荣获“2011全国绿色交通运输企业”表彰。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优化出行结构
截止到2011年底,14条轨道交通线路实现网络化运营,既有线路先后18次缩短运营间隔,扩大列车编组,提高运力,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坚持内涵促降,地铁的牵引能耗/车公里、总能耗/乘客公里指标在国际地铁联合会组织(CoMET)排名连续保持第一,能源利用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地面公交线网不断优化,建成3条大容量快速公交线路,调整公交线路793条,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解决了720个小区居民出行问题。公交运营车辆全部达到国Ⅲ及以上排放标准。公共交通吸引力明显增强,日均客运量从“十五”末的1200万人次增长到2011年的1964万人次,公交出行比例由29.8%提高到2011年的42%。
郊区客运改革发展稳步推进,实施了与市区公交同样的票价优惠政策,全面实行刷卡乘车,新建客运场站119个、候车亭1830个,日均客运量达到108万人次。
实施重点工程,提高交通能源利用效率。
加快轨道建设,2010年运营总里程达到336公里,2011年又新增轨道运营里程36公里,总里程达到372公里;加 快地面公交快速通勤系统(BRT)、公交专用道等公交重点工程建设,公交专用道里程达到294公里。建成北京南站、西苑等5个综合客运枢纽和17个轨道交通驻车换乘停车场,市民换乘更加方便。
缓解交通拥堵工程,制定实施分阶段缓解交通拥堵工作方案,投资4.5亿元,完成100余项疏堵工程,通过优化平交路口、建设公交港湾、完善过街设施等措施,路口车辆平均行驶速度提高了19%,油耗降低10%。
优化结构,大力推进清洁能源
积极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和私人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城市工作。纯电动、混合动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公交车数量占到27%,其余车辆排放均达到欧Ⅲ标准以上。
协助相关单位积极推进配套场站建设、运营保障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为下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创造条件。优化车型结构,提高车辆排放准入标准,加快老旧机动车淘汰,持续推进绿色车队组建工作。
科研攻关,强化科技支撑
至2011年底,开展了低碳环保示范路建设,在道路建设工程中应用了冷热再生、温拌沥青、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等多项新技术、新材料,温拌沥青混合料、橡胶沥青使用量分别达到30.6%和9.5%,2011年完成节能环保型沥青混凝土 103.9万吨,占全年沥青混凝土总用量的81.9%。
加快智能交通体系,市政交通一卡通全面应用于公交、地铁和驻车换乘系统,累计发卡量4176万张,开通高速公路ETC系统,“十一五”末ETC标签用户达到38.2万个,到2012年6月份北京市的ETC用户已经达到72万。根据测算,单次ETC交易可节约燃油0.0314升,根据2010年至2011年的平均ETC交易量计算,平均节能折算为3143.2吨标准煤。
加快路侧停车场物联网建设,组建停车管理中心,研究将ETC等技术应用于公共停车场管理与服务,提高管理效率,减少车辆无效行驶,促进节能减排。
支持北京掌城科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联合开发的“掌行通行人导航”项目,通过手机终端为公众提供公共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市民绿色出行。
重视交通节能减排理论研究,安排专项科技资金用于节能减排研究,2012年启动实施了“高速公路服务管理区节能减排综合技术研究与利用”、“国际交通科技情报搜集与分析”、“北京市交通领域能源消耗监测及评价及北京市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统计措施体系研究”、“北京市交通系统减排潜力及碳交易实现途径研究”等重点科技项目。
开放创新,密切国际合作
2011年8月,在国家中德气候变化合作框架下,与德国 环保部和GIZ正式签约,开展“缓解交通拥堵,应对气候变化-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在北京的实践”项目合作。
2011年10月,赴香港环保署节能减排实验室进行调研,就交通能耗排放检测手段、建模方法、实验室建设、交通政策节能减排效果评价等方面的经验交流。
2011年11月,与世界城市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接触,搜集了大量世界城市交通能耗排放年报、清单,为今后城市间的紧密联系奠定了基础。
2011年12月,与美国能源基金会、国家环保部、北京市交通大学、德克萨斯南方大学联合主办“2011移动源排放清单与交通符合性国际研讨会”研讨会,与美国环保局、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北德州政府联合会、康奈尔大学、德克萨斯州环境质量委员会空气质量处等机构的专家教授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倡导绿色出行,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宣传
2011年开展交通领域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大力推广交通运输节能低碳发展理念,促进公众节能低碳出行生活习惯和方式的养成,形成低碳出行、节能光荣的社会新风尚。
2011年末,结合世界城市交通运输领域节能减排政策梳理挖掘工作,编制《探寻北京交通—世界城市交通科学发展之路》手册,在北京市“两会”和北京市交通工作大会期间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创办《国际科技交通简报》,开展节能减排科普和科学决策服务。大力倡导绿色出行,2011年开始建设远景5万辆规模的公共租赁自行车系统。
第三篇:北京市教育系统“十二五”节能减排
北京市教育系统“十二五”节能减排
学校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和教育部关于建设节约型学校的工作部署,认真贯彻国家和北京市“十二五”节能减排有关规划等有关文件,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考核评价,发挥学校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主体和基础作用,调动师生参与节能减排工作,促进学校节能减排工作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原则 1.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要突出学校育人功能。把培养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现代公民作为学校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重要任务。结合学校特点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同时要发挥高校教学科研力量,使高校成为节能减排人才培养基地和技术创新基地。
2.切合实际,突出特色
根据学校的特点和特色开展教育和有针对性地开展节能减排活动。
3.开拓创新,务求实效
节能减排要有创新意识,要实事求是,符合学校可持续发展和教学要求。
二、主要目标与实施措施
(一)主要目标 1.培育节能环保人才
在中小学校培育学生的节能减排的意识、品德和能力。教学与科
研部门主要承担对学生进行节能减排教育的任务,学校党政部门和后勤机构也要参与教育培养过程。
2.建立节约资源管理模式
在高等学校建立总额控制、指标分解、分户安表、分户计量和按量收费的管理模式。在中小学校建立总额控制、教育导入、考核评价、奖优罚劣的管理模式。
3.构建节约管理运行机制
按照节约型学校的内在要求,积极建构并有效实施学校节能减排的各项工作机制。包括决策机制、定额控制机制、成本核算控制机制、优化资源配制和利用机制、修缮服务机制、信息发布机制、沟通协调机制、教育宣传机制、考评奖罚机制、职工素质提升机制等。
4.完成量化指标
完成国家和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以及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绿色北京发展建设规划》所规定的约束性指标。
5.开展社会服务
依托学校专业和师资优势为社会发展提供节约思想文化和技术支持,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内容包括了学校要依托所有思想理论、科学技术成果及产品,服务的社会层面包括国家发展战略、地方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部门和行业、街道与社区等。
6.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以新的管理运行体制机制来确保资源的节约使用和校园环境的不断改善,降低资源消耗和各项运行成本,绿化美化校园环境,提高办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措施
1.改进学校粗放型的管理方式,建立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新的管理方式即资源节约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在高校开展专业教学和学科专题讲授,在中小学校开设技能环保课程、开展节约环保教育。同时,开展好节能减排主题教育和相关实践活动。
3.加快学校设施设备技术改造步伐,进一步提高学校节能减排的技术水平。在高校进一步推广能源管理数字化平台及指标量化管理工作;在中小学校全面推进“阳光校园”建设。
4.完善各级各类学校节能减排体制与管理运行机制,继续完善机制:发挥市教委、区教委领导小组、高校节能办领导作用,突出学校特色,健全制度,制定生均用能指标,建立监管平台。
5.发挥学校育人阵地作用,培育具有节约环保人才的质量与水平创新发展教育内容与方法,提升教育系统节能减排的意识与能力。
三、重点项目
(一)开展节能减排教育
将节能减排作为教育系统重要内容。开发相关节能减排中小学地方课程,继续加强节能减排特色专业示范教室、节能减排教育基地建设,开发、利用与拓展节能减排教育资源。
继续深化节能减排知识大赛、文艺调演、节能减排运动会等品牌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科技竞赛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和社会宣传活动,加强学生对节能减排的认识、判断,培养学生有效参与处理节能减排问题等能力,使学生全面掌握节能减排知识和技能。
(二)开展节能减排示范校建设
在开展节能减排各项活动的基础上,推进节能减排示范校评选工作,促进全市各级各类节约型学校建设工作。
(三)加强节能减排培训交流
以培养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建设需要的队伍建设为目标,完善节能减排专家团队,分层培训校长教师,拓展青少年节能减排志
愿者队伍,建立一支结构优化、梯队合理的专业队伍。
(四)建立学校与社会合作机制
基础知识训练与实践能力培养并重,引入社会资源参与到学校节能减排建设与人才培养中。加强高校节能专业建设及科技创新,地方院校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与科研单位、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低碳技术与节能减排技术联盟,推进科技创新队伍的建设,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科技的创新,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努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节能减排技术应用型人才。
(五)建设学校检测平台与科学设置监测指标体系
建设学校检测平台与科学设置监测指标体系,对能耗指标的数据质量进行监测,实现各项能耗指标的跟踪与监控;通过校园能源管理及能源审计、能效监测考核等措施,推进教育系统绿色能源、厨余垃圾回收与就地处理、节能灯更换等节能减排设施的推广应用。
四、保障措施
(一)落实责任制,加强日常监督管理,使节能减排工作监督日常化、规范化。
(二)充分发挥节能减排组织、科研部门的作用,加强节能减排师资能力建设,将节能减排纳入“十二五”持续发展教育内容。
(三)推广实行月督导、季检查、半年初评、年终考评制度,以及总结、交流、表彰会等形式,鼓励与表彰表现突出的单位及个人。
(四)采取政府财政补贴、银行贷款、引进市场机制(合同能源管理)等措施,为节能减排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五、“十二五”期间具体工作安排
(一)进一步修改完善《北京市节约型中小学校建设指导意见》和《北京市节约型高等学校建设指导意见》,在2011年100所绿色学校的评选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节约型学校示范校评价标准。
(二)继续实施百、千、百万工程计划。
1.每年完成100所绿色学校示范校的评选工作。2.每年完成1000名学校能源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3.每年单项节能项目达到百万级统计数量。(如百万只节能灯具更换、节水达到百万吨等)
(三)完成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环境保护、节水、节电、节油、节气、节粮等宣传教材和宣传手册10万份的编制工作。免费向中小学、幼儿园的师生发放。
(四)推动阳光校园建设工作,完成16个区县各建一所阳光示范教室的计划。实施校园阳光工程,为千所大中小学校安装太阳能发电设施。
(五)每年开展“留住一桶水”活动,在全市各高校和中小学校推广实施,培养师生节能环保创意和服务社会的志愿精神,推动、宣传节水工作,起到小手拉大手,促进全社会的作用。
(六)进一步开展垃圾分类减量的校园宣传、教育活动,在校内推广垃圾分类的同时,指导餐余垃圾处理设备进校园,就地处理,实行垃圾零排放。
(七)推动节约型学校建设,与市发展改革委、市水务局、市精神文明办、市市政市容委等单位共同组织教育系统开展多种节能减排宣教活动,如知识大赛暨优秀方案征集、节能减排文艺调演、文艺作品、歌舞、小品比赛、运动会等活动,面向全市广大师生员工,面向市民和社区。
(八)在高校中组织10万人的节能减排志愿者宣教队伍,进一步推动高校节能减排宣传教育工作。在中小学开展争当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小卫士活动,组建20万人的小卫士护卫队,提高中小学校师生节能减排的参与度。
(九)发挥市教委节能减排专家指导作用,积极开展对学校节约型学校建设工作的指导作用;对市教委节能减排专家指导组的成员进
行调整和增补。
(十)以观摩示范校的形式,召开教育系统的节能工作会议,推动绿色学校的评选工作,以论坛的形式开展省市经验交流,参观先进的学校或企业,以先进的思想理念进一步指导节约型学校的建设工作。
(十一)进一步加快建工学院新校区(绿色校园)的建设;争取信息科技大学新校区(绿色校园)建设审批手续完成,及早开工建设。
附件: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十二五”节能减排学校行动领导小组名单
附件: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十二五”节能减排
学校行动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叶茂林 市教委委员 成员:张永凯 市教委办公室主任 周 彤 市教委发展规划处处长
李开发 市教委民办教育处处长 李艳春 市教委财务处处长 刘占军 市教委基本建设处处长 张小红 市教委学前教育处处长 张凤华 市教委基础教育一处副处长 李 奕 市教委基础教育二处处长
邵和平市教委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 黄 侃 市教委高等教育处处长
王东江 市教委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处长 张 龙 市教委学校后勤处处长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十二五”节能减排学校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委学校后勤处
办公室主任:李华勇(学校后勤处调研员)联系电话:51994813 ***
第四篇:交通节能减排工作总结
交通节能减排工作总结
交通节能减排工作总结【一】
XX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国发36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若干意见》(云政发141号)的规定,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做好“xxx”期间节能降耗,把节能的各项指标合理科学、合理利用能源、保护环境,切实推进行业节能管理。根据市交通局XX年交通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为全面完成省交通厅作出的“xxx”节能目标,XX年具体做了下面几方面的工作:
一、领导重视,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
XX年5月8日,我局与市交通局签订《玉溪市交通行业XX年节能减排工作目标责任书》后,我局认真组织局属单位主要领导召开**县交通局XX年节能工作会议,董绍宏局长传达了市交通局节能工作会议精神,强调了节能减排工作重要意义,指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确保实现我市“xxx”期末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17%的目标,局单位必须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管理上加强对节能减排组织领导,抓好抓实各环节工作,确保节能工作目标的实现。为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领导,成立了**县交通局节能工作领导小组,由董绍宏任组长,李怀生、普建忠、柏忠龙任副局长,局属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法规安全监督科、基建科、办公室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法规安全监督科,由何发春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二、加强节能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节能工作意识
为抓好交通行业节能减排工作,从抓思想教育入手,围绕“节能减排、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结合**县“节约能源和保持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完成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任务非常艰巨的实际情况”,开展了节能宣传活动,深入基层宣传节能降耗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单位干部职工中宣传国家和省、市、县有关节能降耗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对驾驶员开展了节约一升油,干部职工开展了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活动,节约、勤俭传统美德深入人心,反对浪费,节约光荣,通过多渠道宣传教育,提高了干部职工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识,节能减排逐渐形成了自觉的行动。
三、抓紧节能环节工作措施的落实、确保节能指标的实现
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制度要科学合理,措施是保障,做好每一环节的工作,必须一脉相承,持之以恒,特别是单位的管理人员一定要按照制度抓落实,才能促进工作目标的实现。因此,对公务车和工程机械单机单台油料按目标指标进行核算计量,禁止指标突破,严格控制了车辆克故的行检,降低了油耗。办公室、楼院的节电节水管理也实行了上班时间科(室)人员负责制,下班时间门卫值班人员检查管理制,杜绝了漏水、漏电现象的发生。
交通行业节能减排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使节能制度更加科学合理,节能措施更加完善,树立循环经济观念,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研创高效低耗运输装备,开发交通环保新技术,节能资源、减少能耗、保护环境、为国为民,建立节约型交通行业,实现清净运输和绿色交通,确保实现“xxx”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交通节能减排目标。
交通节能减排工作总结【二】
今年来,我局根据XX市交通运输局及XX区节能办关于做好XX年XX市节能减排工作的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XX区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强化交通行业节能意识,促进我区低碳交通的发展,积极推动我区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持续发展,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开展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宣传工作
我局在今年的节能工作中,强化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宣传,紧紧围绕今年节能宣传月活动“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绿色惠州”的主题,开展XX区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宣传月工作:
1、在全行业内发放节能宣传手册。在全区道路运输行业内发放绿色循环低碳交通出行和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册和宣传视频。通过广泛宣传,达到由交通主管部门带头、广大交通运输职工及从业人员共同参与的良好宣传效果。
2、在重点场所播放节能宣传公益广告视频。为达到让公众广泛了解绿色低碳交通的效果,我局在全区各汽车客运站悬挂节能宣传标语,在站场电视、led显示屏上循环播放绿色低碳交通公益广告视频。
3、向全局干部职工发出低碳出行倡议书。为积极配合交通行业节能宣传月工作,我局向全体干部职工发出倡议书,倡议全局干部职工在节能宣传月期间,减少开车出行,提倡通过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惠民自行车、步行等方式出行,以实际行动响应上级部门关于节能减排、低碳出行的号召。
4、深入推进无纸化办公模式。在局行政工作中,广泛采用电子信息系统,全面深入推进无纸化办公,充分利用公文系统、电子文件、网上办事大厅等形式,引导企业和市民在通过互联网办理交通运输业务,努力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不仅能便捷、高效办理工作业务,同时能降低纸张等办公用品的损耗,让节能减排工作从节省每一页纸开始,取得良好工作成效。
二、开展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工作
XX市在“十二五”期间将要大力推广天然气新能源车辆、甩挂运输等一批节能减排示范项目。根据XX市交通运输局的工作指导,我局在今年的节能工作中,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积极在我区公交行业推广应用lng清洁能源汽车,取得良好的节能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XX在我区209公交线路推广应用lng公交车6辆。
三、做好淘汰营运“黄标车”工作
根据上级部门有关工作要求,XX年XX区淘汰黄标车总数为2239台,其中公交“黄标车”数量为47辆,普通货运 “黄标车”2192辆。为做好区营运“黄标车”淘汰工作,我站通过在局官方网站发布通告、在一楼办事大厅贴出通告,广泛宣传“黄标车”淘汰工作,在今年5月1日后,依据《省道条》的规定,对超过半年逾期未年审的营运“黄标车”,自动给予注销。
通过一年的努力,共淘汰XX-XX年底前注册的普通货运“黄标车”872台,XX-XX年底前注册的普通货运“黄标车”1320台,淘汰公交“黄标车”47辆,圆满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营运“黄标车”淘汰任务。
四、严把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关
1、严格执行车辆核查范围标准,对公安交警部门已经颁发《机动车行驶证》,以汽油或者柴油为单一燃料,总质量超过3500千克的客、货车辆,凡未列入《过渡车型表》和《达标车型表》的车型,一律不给予办理营运手续;
2、严格落实车辆核查工作规范,对不符合《达标车辆表》要求的车辆不得进行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对《达标车型表》中所列车型,一律不给予以过渡车型办理营运手续;
3、认真开展核查工作情况检查,重点检查11号令的宣传工作及车辆营运证核发、车辆参数及配置核查以及车辆技术档案的管理等,积极引导辖区道路运输企业选购符合条件的车辆。
五、优化公交线路,提高实载率
我局在工作中通过不断调整优化客运班线、公交班线,通过整合、优化线路提高客运班车、公交车的实载率,在客源充足的线路鼓励发展大型客车、中高级客车,淘汰能耗高、性能不符合要求的营运车辆,降低车辆能耗,提高节能成效。
根据XX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公交服务升级年”活动,一是扩大公交线路覆盖面,通过新增公交线路、公交化班车改造、新增公交车辆、更新公交车辆等措施加大公交运力投入;二是优化现有公交线路,对168线公交途经站点进行了优化,将该公交线路调整至伯恩光学厂,解决了厂区员工出行问题;延伸4路线至厦深惠州南站、延伸16路至永湖镇。
XX年我区新开通公交线路3条,公交化班线改造2条;新增公交车46辆,更新公交车22辆。
第五篇:节能减排
十、节能减排、绿色施工、工艺创新措施
1、节能减排 1节能总具措
1)项目部对施工的主要能耗(施工用水、电、燃料、汽油、钢材、木材、纸张)制定节能控制计划;对生活设施的主要耗能设备、设施(汽车、水电系统)定期检查,规定能源的合理消耗,制定检修计划。保证现场、生活区耗能设备、设施的完好、可靠性。
2)尽量采用低能耗、高效率设施,加强常用消耗物品的比较、购臵。3)根据工程量、现场人员数量进行月度节能控制计划的监测、评比,确定合理的考核指标,并不断在评比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节能降耗管理办法。
4)加强人员节能意识教育,制作醒目的节能提示标志。5)完善施工方案,节能要作为考核措施方案的指标。
6)各系统、各单位制定相应的节能降耗办法.,要有必要的考核手段和依据。2节水控制措施:
1)项目部在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时,应对施工现场的用水量进行计算,并绘制施工现场用水布臵图,明确水源供应部位。
2)每月按项目部管理规定做好抄表记录,并对抄表结果及消耗情况做出分析,必须时可适当调整用水计划。
3)对施工现场用水量较多的部位或过程,进行重点控制,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4)加强员工素质教育,提高员工节水意识。5)严格控制污水的排放。3节电控制措施:
1)项目部施工前编制《临时用电施工方案》,在选择工艺或机械设备时,除满足施工要求外,尽量选用能耗低的工艺或机械设备。
2)项目部每季度编制用电计划,每月按项目部管理规定做好抄表记录,并对抄表结果及消耗情况做出分析,必要时可对计划进行调整。
3)提高现场施工机械的利用率,尽量减少空转时间,节约能源。
4、节地控制措施:
除注重节约工程永久占地外,还应节约临时性用地,设计阶段应细化临时工程设计,以减少临时占地。
1)施工便道尽量利用原有道路,新建的便道应和沿线群众的出行耕作相结合,施工结束后可作为农用便道。
2)预制场、搅拌场、搅拌站、材料堆放场等临时用地应尽量少地,尽可能布设在用地范围以内等。
2、绿色施工
绿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五个方面。2.1 组织管理
1、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
2、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2.2 规划管理
1、编制绿色施工方案。该方案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独立成章,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
2、绿色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
(2)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3)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4)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
(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臵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2.3实施管理
1、绿色施工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
2、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绿色施工作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
3、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绿色施工意识。2.4 评价管理
1、对照本导则的指标体系,结合工程特点,对绿色施工的效果及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进行自评估。
2、成立专家评估小组,对绿色施工方案、实施过程至项目竣工,进行综合评估。2.5 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
1、制订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长期职业健康。
2、合理布臵施工场地,保护生活及办公区不受施工活动的有害影响。施工现场建立卫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在安全事故和疾病疫情出现时提供及时救助。
3、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住宿、膳食、饮用水等生活与环境卫生等管理,明显改善施工人员生活条件。
3、工艺创新
房屋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混凝土防裂施工技术、房屋防渗技术、房屋的节能技术。在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有很多,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差,模版变形不均衡,混凝土结构比较混乱,气温的突然降低也会引起较大的拉应力,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裂缝的产生。要了解房屋防渗技术,就要严格控制好砌块的质量,要按照管理部门规定的有关方案。其中,由于施工过程中墙体出现了裂缝,以及房屋的外墙与梁柱间的裂缝,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做好房屋防渗技术,避免因房体裂缝,增加重新修护的难度。最后,在房屋的节能技术方面,房屋建筑节能可以节约建筑施工中的成本,更好的节约和利用人力、物力。
1.施工步骤
施工前要设计施工平面图,明确起重机的位臵,布臵运输道路、以及仓库,材料和构建堆场的位臵,同时还要有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施工技术专员给予指导与帮助。
2.对供水供电设施的设臵
做好临时供电供水设计,包括电源的选择、电量的计算、电力系统选择和配臵,还有电焊机的用电计算,还包括一些电动机的用电量,室外与室内的照明用电量的计算。建筑的施工过程中还要计算出施工用电总数,建设单位要做好统计,对于临时供水设施的布臵首先要经过计算、设计,然后对其进行设臵,当中的用水量,包括生活生产用水,消防用水和机械用水。
3.避免机械材料的浪费
合理的布臵搅拌站、仓库、材料、加工厂,就近储备施工材料,包括水泥、砂石等,这样更方便车辆的运输。至于易燃易爆的施工材料,必须注意防火、防爆,例如:沥青和熬制地点要离开易燃品库,应该布臵在下风向,施工单位要计划好施工面积,避免施工材料浪费。
三、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和方法
1.事前质量控制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包括:(1)技术准备(2)物资准备(3)组织准备(4)施工现场准备。事前的质量控制对于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了解了这些,在施工的过程中才能够掌握好施工技术的运用。
2.事中质量控制
事中的质量控制主要是控制质量,要全面的控制施工的过程,是事中的质量控制的中间环节,事中的质量控制是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连接纽带,是检查施工中质量控制的中间环节,同时也是过渡阶段。
3.事后质量控制
事后质量控制主要包括:(1)组织通电(2)试水(3)准备竣工(4)验收资料、组织自检和初步验收,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方法,进行全面施工。4.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方法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方法包括:(1)排列图法(2)直方图法(3)因果分析图法(4)相关图法(5)调查分析图法(6)管理图法、(7)分层法又称分类法或分组法。
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要想做到全面完善,就要进一步了解各个质量控制方法的定义,下面逐一介绍。其中排列图法是指:对施工项目进行监测,将影响项目因素系统的排列出来,探讨实际中的问题,找到解决的措施。直方图法是研按照直方的分布形状,用直方的状态来表示。因果分析图法是指:研究和讨论质量问题的图示方法。相关图法是指:使相互联系之间的两个变量用坐标系表示出来,并且对施工工序进行控制。调查分析法是指:用表格的形式收集数据,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统计分析。管理图法是指:针对一些问题,找出原因,进行分析整理,使管理系统化。分层法主要是指:收集一些施工的质量与数据,使之符合统计分析的需要,在此基础上还要把信息进行分类处理,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