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煤矿消防管理制度
消防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确保我矿生产及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贯彻执行“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根据“消防法规”有关规定,切实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结合矿内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矿属各单位。
第三条:各单位主要领导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工作负全面责任。
第二章 机构与职责
第四条:为加强全矿消防管理工作,矿成立消防安全委员会,组建义务消防员队伍,各单位成立防火领导小组。
第五条:建立健全各级领导消防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矿消防委员会具有以下职责:
(一)认真贯彻执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二)实行分级负责的消防检查制度,每月在防火负责人的的领导下,以单位领导,消防监督员为主,对所在单位、车间、库房等处的防火情况进行检查,并加强日常巡回检查,节假日期间要重点防范。
(三)根据季节的特点,同其它安全结合起来。火险隐患,必须做出详细登记逐条研究、整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及时上报,同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保证安全,其心围绕“整改”狠下功夫,争取使检查达到每查一次,进步一次。
0
(四)检查各单位防火责任制、岗位防火责任制和各项防火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
(五)组织对员工进行经常性的消防知识的宣传和防火安全教育。
(六)根据矿内消防工作动态情况,把消防安全工作落实到人,责任明确,不断完善消防安全条件和消防安全措施,杜绝火灾事故。
各单位消防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
(一)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在消防管理监督部门的领导下,制定切实可行的单位防火责任制和岗位防火责任制,报销防管理部门存档,重点部位的岗位防火责任制要上墙。
(二)把消防安全列入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之中。
(三)组织本单位员工进行安全及消防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四)经常组织本单位防火检查,消除火险隐患,对上级提出的意见要及时整改,不断改善消防安全条件,完善消防设施。
(五)认真整改消防检查和消防部门查出的问题,并将整改情况向上级部门汇报。
(六)积极协助上级有关部门调查火灾原因。
第六条:矿安监科负责全矿消防监督管理。保卫科负责矿内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设一专职或兼职的消防监督员,要积极配合安监部门搞好全矿的消防安全工作,对职工群众普及消防知识,对义务消防员、重点工种人员进行专门的灭火演练和自我逃生方法培训。
第三章 地面消防
第七条:具有火灾危险的场所禁止动用明火,确需动用明火作业时,必须事先向安监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并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切实保 证安全。
第八条:会议室等人员集中的场所必须做到:
(一)不准超过额定人数。
(二)禁烟场所,严格遵守制度,违章行为及时停产警告和处罚。
(三)安全出口处应当设置明显的标志,疏散通道必须保持畅通,严禁堆放任何杂物。
(四)安装使用电气设备必须符合防火规定,临时增加电气设备,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安全。
(五)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化学物品。
(六)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坚守岗位,强化检查制度,特别是散场后,要仔细检查火险隐患。
第九条:各单位应当根据防火、灭火的需要,配置相应种类数量的灭火器材、设备和设施,责成专人负责保养、维护和管理。
第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要维护消防设施,不准损坏和擅自挪用消防设备、器材,不准占用防火间距,堵塞消防通道。
第十一条:各单位对重点工种人员,必须进行消防知识的专业培训,经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操作管理。
第十二条:供电、机电部门对防雷装置要建立必要的维护和保养制度,每年五月前做一次全面的检查,如遇特殊情况还要进行临时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第十三条:各单位生活用电和工业用电的开关、线路必须符合条例防火要求,严禁超负荷使用,保证开关、线路安全有效。
第十四条:仓库必须按规定存放货物,做到定点、定人、定措施,同时建立健全防火安全制度,并严格执行。
第四章 井下消防
第十五条:各井下生产单位、生产辅助单位、服务单位的行政正职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负全部责任。其他管理人员对分管范围的消防安全负责,各工种对本岗位的消防安全负责。
第十六条:各单位要向本单位的职工宣传消防法规,参加矿里组织的消防培训和消防灭火演习,会熟练使用器材和掌握救火的常识。
第十七条:井下发生火灾时,现场人员要及时向矿调度室报告,同时应采取直接灭火法进行灭火,火势威胁到人员安全时,要立即撤离。
第十八条:调度室接到火警后,立即向矿长汇报,同时向矿区救护队报警,通知井下人员佩带自救器进行撤离。
第十九条:井下电器设备的各种保护齐全,动作灵敏可靠。
第二十条:井口和井口房附近20m内禁止烟火。
第二十一条:在井口房内、井下主要硐室和井下主要进风巷中进行电气焊工作,必须提前制定安全措施,经矿长批准后,方可作业。在使用气焊工作时,乙炔瓶和氧气瓶必须放在焊接地点上风侧,两瓶间距必须大于5m,两瓶与明火间距大于10m。
第二十二条:所有井下焊接或其它维修需使用电氧气焊时必须报批措施,审批后,由安监人员监督、检查有害气体,备足防火用具和消防、地面洒水后方可开始作业。
第二十三条:完善井上下管路系统,并配齐各种消防器材。井下各机电硐室、临时配电点、充电硐室、加油站、皮带机头等处必须设置灭火器材,每处至少配备台干粉灭火器和一个沙箱,沙箱内至少备有10个沙袋,存放灭火器的地点要悬挂灭火器标识牌。第二十四条:井下硐室内严禁存放汽油、煤油、变压器油,井下使用过的棉纱、布头等放在盖严的铁筒内,并定期送到地面处理。
第二十五条:胶带输送机巷每隔50m应设置一个三通支管及阀门,每隔200m接有一根20m的胶管。
第二十六条:及时清理皮带机道的浮煤和煤尘,皮带机的托辊运转良好,皮带不跑偏,以防摩擦起火。
第五章 奖惩
第二十七条:在消防工作中有下列先进事迹之一的单位和集体,矿将按年度进行总结评比,并给予表彰奖励。
(一)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及消防安全措施落实。消防组织制度健全,火险隐患及时消除,消防器材、设备完整好用,无火灾事故,工作成绩突出的。
(二)及时组织扑救火灾或者积极支援其他单位和居民扑救火灾,避免重大损失,有显著贡献的。
(三)在消防工作及其他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
第二十八条:在消防工作中有下列先进事迹之一的个人,矿按年度进行总结评比,并给予表彰奖励。
(一)热爱消防工作,积极参加消防活动,成绩显著的。
(二)模范遵守消防法规,制止违反消防法规的行为,事迹突出的。
(三)及时发现和消除重大火险隐患,避免火灾发生的。
(四)积极扑救火灾,抢救公共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表现突出的。
(五)对查明火灾原因有突出贡献的。
(六)在消防工作其它方面作出显著贡献的。
第二十九条:违反本管理办法,不按消防监督人员要求整改的,消 防监督人员有权给予责任单位500元以上1000以下的罚款,并给予单位责任人3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条:违反本管理办法造成火灾事故者,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交地方司法机关处理,情节较重,造成火灾或火险的由矿安全委员会根据情节给予行政处分(开除、降级、降职、记过、警告)或给予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对责任单位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管理办法,有下列和为之一的,但未造成火灾或火险的,由矿安全委员会根据情节给予行政处分或给予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
(一)防火负责人不履行职责的。
(二)值班人员擅离职守或失职的。
(三)违反消防规定,在严禁动用明火作业的。
(四)损坏、挪用消防设备和消防工具造成严重损失的。
(五)谎报火警,制造混乱拒不执行火场指挥,影响灭火救灾的。
(六)失火烧毁国家财产或他人财产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七)对于发现的火险隐患有能力及时整改而拖延不改的,因此发生火灾的造成损失的责任者。
(八)过失引起火灾,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第三十二条:违反本办法,井下消防处罚制度
(一)灭火器配备不齐,每缺一具罚单位责任人100元。
(二)消防设施损坏、丢失配备不及时处罚责任人200元。
(三)作业地点设备移动时消防设施未到位处罚责任人100元。
(四)区队责任区按规定配齐灭火器后,丢失损坏补充的费用由区队 工资总额中扣除。
(五)使用电氧气焊时无措施,未按规定配消防用具和材料或配备不齐,处罚责任人100-500元。
(六)通防科负责消防设施日常检查,并根据以上条款处罚,安监科监督执行情况。
第三十三条:消防处罚地面由保卫科负责,井下由通防科负责,罚款通知单一式三份,交被罚款单位或责任人一份,交财务一份,留存根一份,所罚款项于其它罚款合并使用。
第六章 消防器材、设施管理制度
1、提高全体员工对消防器材、设施管理工作意识,加强内部人员的管理教育,经常对员工进行防火知识教育和深刻了解防火设施在安全工作中的重要性,树立“安全第一、警钟长鸣”的安全意识。
2、各部位的所有器材均实行挂牌管理,每组消防器材必须有单位指定专人具体负责保养和管理,严禁乱用、乱借、乱放,确保器材的完好有效。
3、消防器材配备的消防锹、桶严禁在生产劳动中使用,如发现使用或损坏者,除照价赔偿外并罚器材管理单位50——200元。
4、所有消火栓不准用作浇地、冲洗地面和与消防无关方面。消防器材、设施不准损坏、丢失和擅自挪用,如有故意损坏者,当事人除照价赔偿外,并处罚款200——500元,现任不明确或丢失,对器材管理单位罚款500——1000元。
5、所有器材、设施经常进行检查、保养,发现问题及时更换、维修。
6、各单位的领导及器材管理工作人要对此项工作认真负责,对所管理的防火设施要经常进行检查,发现问题汇报单位及主管单位,以便 及时落实解决。
第七章 消防器材、设施维护保养制度
一、各部门的所有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均实行挂牌管理,每组消防器材必须有单位指定专人具体负责维护保养,严禁乱扔乱放,确保器材的完好有效。
二、消防设施配置的消防工具如:锹、桶、斧、钩严禁在非生产劳动中使用。如发现使用或损坏,除照价赔偿外并处罚器材管理单位100—200元。
三、单位、车间内所设的室内消火栓不准用作浇地、冲洗地面、洗车或与消防无关的方面。消防器材、设施不准损坏、丢失或擅自挪作它用。如有故意损坏,处罚当事人200—500元,责任不明或丢失,对管理单位罚款500—1000元。
四、所有的消防设施及消防器材统一由矿保卫科负责维护保养。保卫科消防监督员要经常进行检查、保养,发现问题及时更换、维修。
五、如单位需购置灭火器、消防工具,单位要递交购置灭火器审批单,批准后,送往矿保卫科统一购置。
六、室外地下消火栓,每年要在上冻前,进行维护保养,以防冬天冻裂管道,冬天过后,要在春季再进行一次维护保养,如发现问题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进行维修。
第二篇:凯口煤矿消防管理制度
都匀市凯口煤矿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一)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每年以创办消防知识宣传栏、开展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提高全体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
2、定期组织员工学习消防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依法治火。
3、各部门应针对岗位特点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4、对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和使用人员应进行实地演示和培训。
5、对新员工进行岗前消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6、因工作需要员工换岗前必须进行再教育培训。
7、消控中心等特殊岗位要进行专业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二)防火巡查、检查制度
1、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巡查检查制度。
2、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每日对公司进行防火巡查。每月对单位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并复查追踪改善。
3、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检查人员应填写防火检查记录,并按照规定,要求有关人员在记录上签名。
4、检查部门应将检查情况及时通知受检部门,各部门负责人应每日消防安全检查情况通知,若发现本单位存在火灾隐患,应及时整改。
5、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未按规定时间及时整改的,根据奖惩制度给予处罚。
(三)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1、单位应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严禁占用疏散通道,严禁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
2、应按规范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
3、应保持防火门、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机械排烟送风、火灾事故广播等设施处于正常状态,并定期组织检查、测试、维护和保养。
4、严禁在营业或工作期间将安全出口上锁。
5、严禁在营业或工作期间将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关闭、遮挡或覆盖。
(四)消防控制中心管理制度
1、熟悉并掌握各类消防设施的使用性能,保证扑救火灾过程中操作有序、准确迅速。
2、做好消防值班记录和交接班记录,处理消防报警电话。
3、按时交接班,做好值班记录、设备情况、事故处理等情况的交接手续。无交接班手续,值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岗。
4、发现设备故障时,应及时报告,并通知有关部门及时修复。
5、非工作所需,不得使用消控中心内线电话,非消防控制中心值班人员禁止进入值班室。
6、上班时间不准在消控中心抽烟、睡觉、看书报等,离岗应做好交接班手续。
7、发现火灾时,迅速按灭火作战预案紧急处理,并拨打119电话通知公安消防部门并报告部门主管。
(五)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1、消防设施日常使用管理由专职管理员负责,专职管理员每日检查消防设施的使用状况,保持设施整洁、卫生、完好。
2、消防设施及消防设备的技术性能的维修保养和定期技术检测由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设专职管理员每日按时检查了解消防设备的运行情况。查看运行记录,听取值班人员意见,发现异常及时安排维修,使设备保持完好的技术状态。
3、消防设施和消防设备定期测试:
(1)烟、温感报警系统的测试由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保安部参加,每个烟、温感探头至少每年轮测一次。
(2)消防水泵、喷淋水泵、水幕水泵每月试开泵一次,检查其是否完整好用。
(3)正压送风、防排烟系统每半年检测一次。
(4)室内消火栓、喷淋泄水测试每季度一次。
(5)其它消防设备的测试,根据不同情况决定测试时间。
4、消防器材管理:
(1)每年在冬防、夏防期间定期两次对灭火器进行普查换药。
(2)派专人管理,定期巡查消防器材,保证处于完好状态。
(3)对消防器材应经常检查,发现丢失、损坏应立即补充并上报领导。
(4)各部门的消防器材由本部门管理,并指定专人负责。
(六)火灾隐患整改制度
1、各部门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应当及时予以消除。
2、在防火安全检查中,应对所发现的火灾隐患进行逐项登记,并将隐患情况书面下发各部门限期整改,同时要做好隐患整改情况记录。
3、在火灾隐患未消除前,各部门应当落实防范措施,确保隐患整改期间的消防安全,对确无能力解决的重大火灾隐患应当提出解决方案,及时向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并由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当地政府报告。
4、对公安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的火灾隐患,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正并写出隐患整改的复函,报送公安消防机构。
(七)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1、用电安全管理:
(1)严禁随意拉设电线,严禁超负荷用电。(2)电气线路、设备安装应由持证电工负责。(3)各部门下班后,该关闭的电源应予以关闭。(4)禁止私用电热棒、电炉等大功率电器。
2、用火安全管理:
(1)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确需动火作业时,作业单位应按规定向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申请“动火许可证”。(2)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点附近5米区域范围内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或作适当的安全隔离,并向保卫部借取适当种类、数量的灭火器材随时备用,结束作业后应即时归还,若有动用应如实报告。(3)如在作业点就地动火施工,应按规定向作业点所在单位经理级(含)以上主管人员申请,申请部门需派人现场监督并不定时派人巡查。离地面2米以上的高架动火作业必须保证有一人在下方专职负责随时扑灭可能引燃其它物品的火花。
(4)未办理“动火许可证”擅自动火作业者,本单位人员予以记小过二次处分,严重的予以开除。
(八)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制度
1、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有专用的库房,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设施,仓管人员必须由消防安全培训合格的人员担任。
2、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分类、分项储存。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应分库存放。
3、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入库前应经检验部门检验,出入库应进行登记。
4、库存物品应当分类、分垛储存,每垛占地面积不宜大于一百平方米,垛与垛之间不小于一米,垛与墙间距不小于零点五米,垛与梁、柱的间距不小于零点五米,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小于二米。
5、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存取应按安全操作规程执行,仓库工作人员应坚守岗位,非工作人员不得随意入内。
6、易燃易爆场所应根据消防规范要求采取防火防爆措施并做好防火防爆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
(九)义务消防队组织管理制度
1、义务消防员应在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领导下开展业务学习和灭火技能训练,各项技术考核应达到规定的指标。
2、要结合对消防设施、设备、器材维护检查,有计划地对每个义务消防员进行轮训,使每个人都具有实际操作技能。
3、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
4、每年举行一次防火、灭火知识考核,考核优秀给予表彰。
5、不断总结经验,提高防火灭火自救能力。
(十)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
1、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2、组织全员学习和熟悉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3、每次组织预案演练前应精心开会部署,明确分工。
4、应按制定的预案,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
5、演练结束后应召开讲评会,认真总结预案演练的情况,发现不足之处应及时修改和完善预案。
(十一)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制度
1、应按规定正确安装、使用电器设备,相关人员必须经必要的培训,获得相关部门核发的有效证书方可操作。各类设备均需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效合格证明并经维修部确认后方可投入使用。电气设备应由持证人员定期进行检查(至少每月一次)。
2、防雷、防静电设施定期检查、检测,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每年至少检测一次并记录。
3、电器设备负荷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接头牢固,绝缘良好,保险装置合格、正常并具备良好的接地,接地电阻应严格按照电气施工要求测试。
4、各类线路均应以套管加以隔绝,特殊情况下,亦应使用绝缘良好的铅皮或胶皮电缆线。各类电气设备及线路均应定期检修,随时排除因绝缘损坏可能引起的消防安全隐患。
5、未经批准,严禁擅自加长电线。各部门应积极配合安全小组、维修部人员检查加长电线是否仅供紧急使用、外壳是否完好、是否有维修部人员检测后投入使用。
6、电器设备、开关箱线路附近按照本单位标准划定黄色区域,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并定期检查、排除隐患。
7、设备用毕应切断电源。未经试验正式通电的设备,安装、维修人员离开现场时应切断电源。
8、除已采取防范措施的部门外,工作场所内严禁使用明火。
9、使用明火的部门应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做到用火不离人、人离火灭。
10、场所内严禁吸烟并张贴禁烟标识,每一位员工均有义务提醒其他人员共同遵守公共场所禁烟的规定。
(十二)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制度
1、对消防安全工作作出成绩的,予以通报表扬或物质奖励。
2、对造成消防安全事故的责任人,将依据所造成后果的严重性予以不同的处理,除已达到依照国家《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或已够追究刑事责任的事故责任人将依法移送国家有关部门处理外,根据本单位的规定,对下列行为予以处罚:(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损失情况与认识态度除责令赔偿全部或部分损失外,予以口头告诫:
A、使用易燃危险品未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或保管不当而造成火警、火灾,损失不大的;
B、在禁烟场所吸烟或处置烟头不当而引起火警、火灾,损失不大的; C、未及时清理区域内易燃物品,而造成火灾隐患的;
D、未经批准,违规使用加长电线、用电未使用安全保险装置的或擅自增加小负荷电器的; E、谎报火警;
F、未经批准,玩弄消防设施、器材,未造成不良后果的; G、对安全小组提出的消防隐患未予以及时整改而无法说明原因的部门管理人员;
H、阻塞消防通道、遮挡安全指示标志等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情节轻重和认识态度,除责令赔偿全部或部分损失外,予以通报批评: A、擅自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
B、擅自挪用消防设施、器材的位置或改为它用的;
C、违反安全管理和操作规程、擅离职守从而导致火警、火灾损失轻微的;
D、强迫其他员工违规操作的管理人员;
E、发现火警,未及时依照紧急情况处理程序处理的; F、对安全小组的检查未予以配合、拒绝整改的管理人员。
(3)对任何事故隐瞒事实,不处理、不追究的或提供虚假信息的,予以解聘。(4)对违反消防安全管理导致事故发生(损失轻微的),但能主动坦白并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处理事故、挽回损失的肇事者或责任人可视情况予以减轻或免予处罚
第三篇:煤矿消防预案
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一、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火灾事故的防范和应急救援。
二、总则
(一)为做好公司消防安全防范工作,建立健全有效的消防安全防范应急机制,落实消防安全防范工作责任制,部署消防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应急机制,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明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提高自防自救能力,遇有火灾事故发生各职能相关部门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并及时开展有效的扑救和救助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火灾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特制订本预案(以下简称:消防应急预案)。
(二)本预案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是公司发生火灾事故时,组织扑救、救援、事故调查及事故处理所遵循的依据。
(三)本预案在本公司范围内发生火灾时由总指挥宣布启动。
三、消防应急预案指挥部
(一)应急组织机构 总 指 挥:
李
飓
副总指挥:
高有亮
杨
晶
刘占飞
朱国彬
成员:
丁飞田
孙长春
李少本
邢玉章
高
峰
胡
军
陈兆凤
苑玉杰
张端才
马吉国
白怀庆
蒋绪义
消防应急预案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地点设在生产指挥中心调度室,主任由生产指挥中心调度室主任兼任。具体负责消防安全防范、抢险、救援、事故调查处理等项工作的组织协调,成员由相关部门行政正职担任。
(二)消防应急预案组织机构人员职责
1.总指挥职责:负责消防安全应急预案组织实施演练、事故现场全面指挥协调工作。
2.副总指挥职责:协助总指挥的工作,按照现场具体分工情况负责消防重点部位发生火灾事故时,现场进行指挥组织人员、物资疏散、火灾扑救、保护火灾现场、组织事故调查等项工作。
3.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主任的职责:负责消防安全防范应急预案组织的制定、修改完善并协助指挥部总指挥组织协调应急预案的演练实施及现场协调工作。
4.指挥部成员职责:负责本部门的消防安全防范工作。了解本单位消防重点部位的基本情况、火灾危险性、扑救方法及措施。熟悉了解重点部位的消防设施配备数量、放置部位、疏散通道是否畅通等。必须掌握管辖范围内的消防安全管理情况是否存在火灾隐患以及消防设施配备是否到位等基本情况。一旦本辖区内发生险情,立即报告消防应急指挥部,并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初期火灾扑救工作,把事故损失降至最低。保持通信畅通,指挥部成员手机24小时开机。
四、技术措施
(一)发生火灾由总指挥宣布启动消防预案。主管消防工作的公司经理、综合部主任、安全部、各施工单位负责人、生产指挥中心调度室负责人应立即在火灾现场前汇集,组织和指挥灭火作战及现场人员的疏散。
(二)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火灾现场的报警、灭火及人员疏散。
(三)在公安消防抢险救援人员到达后,现场人员服从公安消防抢险救援指挥人员的指挥,协助公安消防抢险救援人员救助遇险人员,扑灭火灾,抢救贵重物品,视事故情况拨打医院急救电话(120)。
(四)报警
(1)任何人员发现火灾,应立即向生产指挥中心调度室报警,同时说清着火地点、部位、燃烧物品、火灾状况等。电话:4693937
内部电话:888(2)接到火警后,迅速查明火灾事故发生的部位和大小,在查明情况发生的火灾事故较大的情况下,要及时拨打火警电话(119)、及急救电话(120)准确报告起火地点、部位、火情、报告人单位、姓名、联系电话,并安排专人到路口等候,引导消防车辆进入火灾事故现场。同时公司消防安全应急预案指挥部相关人员立即赶到火灾现场。
(五)发生火灾后接警处理程序
(1)接到火灾事故报警电话后,火灾事故指挥部有关人员应立即迅速到达报警地点确认。
(2)如未发生火情,应查明报警原因和动机,采取相应措施,并认真做好记录。
(3)如确有灾情发生,立即向有关领导汇报,同时利用现场灭火器材和消防设施进行扑救,必要时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
(4)情况处理完毕后,恢复各种消防设备备用状态。
(六)初起火灾的处置
(1)发现火灾,应保持头脑清醒、沉着,迅速切断电源,为扑救火灾创造条件。
(2)由发生火灾部位的领导和消防责任人负责组织现场人员进行扑救,做到初起火灾力争扑灭,较大火灾力争控制。
(3)火势较小时,就近利用现场配备灭火器、消火栓等消防设施进行火灾扑救,最大限度的避免火灾事故的扩大或蔓延。
(4)火灾现场所有人员必须听从指挥,确保火场秩序。
(七)疏散
疏散的原则:确保生存,相互帮助,快速有序,远离火场。
(1)火灾发生后,无论火灾大小,除必要的扑救人员外,所有人员应尽快撤离。
(2)火灾发生后,所有车辆应迅速远离起火现场,腾出疏散、灭火通道,保障消防通道畅通。
(3)各单位负责人负责组织本单位所有人员迅速就近撤离,各生活区及人员密集场所应按疏散通道的指示方向疏散,确保在最短时间远离火灾现场。
(4)若通道阻塞或烟气较重,无法撤离火灾现场时,应迅速选择远离火场的安全地点躲避,防止烟气熏呛,并设法呼救。
(5)人员撤离火灾现场前必须切断所有电源;如果来不及切断电源应向上级汇报,切断上级电源。
(6)人员疏散后应撤离至安全区域,防止因坠落物造成伤亡。
(八)火灾逃生应急计划
火灾发生时,应保持头脑清醒、沉着,根据消防安全出口和应急疏散标志指示,迅速撤离着火区域,确保自身安全。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1)发生火灾时,现场工作人员应立即组织逃生自救。(2)出房间时用手试门柄温度,如门柄发热,切不可打开房门。
(3)撤离房间时,应往离房间最近的紧急出口撤离。(4)走廊烟雾大要尽量低伏。
(5)紧急出路一般通往楼梯出口,进入梯间后及时把防烟门关闭。
五、办公区及生活区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一)预防措施
(1)消防安全技术措施
1、各办公楼内各楼层出口处均设有疏散标志和应急照明具灯。
2、各办公楼内每层应配有相应灭火器等消防设施。
3、办公楼楼内通道、各房间安装有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4、办公楼周围设有多个室外消火栓。
5、生活区配备有灭火器材和设置有室外消火栓等消防设施。
(2)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1、安全生产部每1年组织一次模拟火灾事故疏散演习。
2、每年举办一次消防知识培训班。
3、按照消防法规结合本部门实际对重点部位和场所配备消防设施、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及时更换到期的消防器材,确保各种灭火器材保持良好状态。
4、严格执行公司《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禁止流动吸烟和明火作业,因工作必需动火作业,一律办理动火工作票。
5、安全生产部对公司内各单位消防工作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每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整改,要求整改的问题经安全生产部复查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6、安全生产部负责统筹协调公司、各施工单位消防设施的管理、维护、维修和更换。
六、生产场所变电站、配电所消防预案
变电站的重点防火部位有:控制室、电缆室、电缆沟、资料室、变压器(主变压器及站用变压器)、生活场所等。
变电站的火灾事故一般由电引起,火源有电,所以容易造成在场人员的触电危险;电器设备内部容易产生有害气体,容易造成在场人员的二次伤害;充油设备在烘烤下有爆炸的危险;在扑灭电器火灾时既要防止触电,又要防止中毒,还要防止爆炸。应立即切断电源,进入报警程序。
(一)技术措施
(1)运行人员在例行巡检时,均应对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认真检查,发现火灾及时汇报。
(2)站内重要道路经常保持畅通,一旦发生火灾,以利于消防扑救工作的进行。
(3)防火重点部位禁止吸烟,并应有明显标志;排水沟、电缆沟、管沟等沟坑内不应有机油。
(4)消防用沙应保持充足和干燥,消防沙箱、消防桶和消防斧、铲把上应涂红色。
(5)生产现场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存放超过规定数量的工作用油。站内职工应熟悉常用灭火器材及站内灭火器的配置情况及其使用方法。
(二)报警
(1)站内电话必须保持畅通,发生火灾后,必须立即组织扑救,查看火灾发生的大小具体情况,必要时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将有关火灾情况汇报消防队及消防预案指挥部。
(2)报警内容讲清:发生火灾地点、火势情况、燃烧物及数量、报警人和电话号码。
(3)电器设备发生火灾时,应同时报告当班领导以及有关调度负责人,并立即将着火的电源切断,采取紧急隔离措施。
(三)切断电源操作的注意事项
(1)操作人员必须沉着冷静、迅速果断、急而不慌、忙而不乱。
(2)对高压或电网,切断电源时必须严格遵守倒闸操作规定,防止慌乱中发生误操作,以免扩大事故。
(3)夜间扑救火灾时,要准备好切断电源后的照明设施,避免断电后影响灭火。
(4)及时与调度部门联系,使切断电源工作顺利进行。(5)切断电源后,整个过程要统一指挥、统一组织,不要乱发号令,乱指挥,引起更大灾难。
(四)灭火器材的使用
灭火器是一种简易的灭火工具,使用方便,便于扑救初期火灾。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可以扑救石油、石油产品、有机溶剂、电器设备和一般物质初起火灾,射程为5米。使用方法将灭火器提到距离火场的安全位置,首先上、下翻倒几次,使干粉松动,使用时要垂直操作,拔掉安全销,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握住提柄提起灭火器,将喷嘴对准火焰,压下压杆即可。
手提式“1211”气体灭火器适用扑救各种油类、电器设备、精密仪器以及一切有机溶剂的初起火灾。射程为3米,灭火后不留污迹。使用方法同上。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使用推车式干粉灭火器要两个人配合操作,首先一人将管带抖开,双手紧握干粉枪,转动握柄,将枪口对准着火处;另一人拔掉安全销,打开控制柄干粉即喷出。将火扑灭后,要注意防止复燃。
七、车辆消防预案
(一)车辆消防的技术措施
(1)加强消防知识宣传、每年对驾驶员进行一次消防培训。
(2)消防器材每星期检查一次,在未发生火灾的情况下,不得动用转借。
(3)司机及乘坐人员禁止在车内吸烟。
(4)出车前对车辆进行检查、消除火灾事故隐患。
(二)灭火
车辆着火后火势较小时,就近利用现场配备灭火器、室外消火栓等消防设施进行火灾扑救,最大限度的避免火灾事故的扩大或蔓延,做到初起火灾力争扑灭,较大火灾力争控制。必要时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
八、事故调查程序
(一)报案
(二)保护好现场,等待公安、消防机关的到来。
(三)做好现场人员的笔录工作,保管好现场笔录。
(四)协助公安、消防机关对火灾的调查。
九、修订
(一)本预案在火灾事故调查完毕后由总指挥宣布结束。
(二)本预案由安全生产部解释和修订。
第四篇:煤矿材料管理制度
材料管理制度
目的:为加强材料物资管理工作,使我矿材料物资管理工作更加规范,购入有计划,消耗有定额,杜绝浪费,严把材料物资质量关、价格关、做到供应及时准确,确保安全生产正常进行,特制定本材料物资管理制度。
一、物资计划管理。
1、各单位的材料物资计划必须在当月底前根据生产下达的下个月生产作业计划,按需求、按事实、认真严肃的编制好物资需求计划,交矿领导审批后,再交供销科科长统一计划采购。
2、月度需求计划:在对物资需求部门月度物资申请计划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库存情
况、上月实际采购情况、下月度需求预测、市场行情制订的当月物资需求计划。
3、采购申请应注明物资的名称、数量、单位、单价、金额、需求日期、用途、技术要求、供应商或生产厂家(参考)等。
4、单位负责人在审核本单位的《物资计划申请表》时,应检查《物资计划申请表》的内
容是否准确、完整,若不完整或不完善应及时纠正。
二、物资采购管理。
1、组织物资必须依据批复的自购计划,签订供需合同、协议后进行采购。
2、选择供货单位要进行“五比一看”(比厂家、比质量、比价格、比运距、比信誉、看
效益)坚持“六不采购”原则(无计划不采购、质次价高不采购,运输不合理不采购、能改制代用不采购、有近不购远、库存有市场能随时进货的不提前采购)。
3、地产材料及容易采购的物资,应就地就近定购原则,货比三家、随用随购,减少储备
基金占用。
4、各单位使用的材料必须由供销科统一进行采购供给,任何单位和私人不得私自采购。
三、物资验收管理。
1、采购物资检验的依据
(1)本单位编制的物资采购计划。
(2)供销科给供应商签发的送货通知单。
(3)供应商出示的材质证明书。
(4)供应商出示的产品合格证。
(5)供应商提供的样品和装箱单、发货明细。
(6)MA证、劳安等其他必要的资质文件。
2、确定采购货物检验的项目及方法
(1)外观检测:一般用目视、手感、限度样品进行验证。
(2)尺寸检测:一般用卡尺、千分尺、塞规等量具验证。
(3)重量检测:一般用称量器具验证。
3、采购货物检验方式的选择
(1)全数检验:适用于采购货物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品的物料。
(2)抽样检验:适用于平均数量较多且经常性使用的物料,抽检率不得低于20%。
四、物资入库管理。
1、物资到矿后,由验收员、保管员、采购员三人联锁共同验收,必须以订购合同或送货
通知单为依据,计划外或合同外物资一律不得验收入库。
2、验收人员依检验规定进行检验,并将供应商、物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验收日期、检验人员、MA或劳安证号等填入物资到货登记簿。物资验收必须由验收员,采购员,保管员共同在到货登记簿上签字确认。
3、质量检验的不合格品,要及时通知退货,并将物资质检情况及检验处理结果登记于到
货验收记录本内,作为对供应商考核的依据。
4、对煤矿专用物资、劳动防护专用物资必须具备有效的煤安标志证或劳安证,否则禁止
入库。
五、物资领用管理。
1、各使用单位领用材料时必须由单位主管签字,加盖单位公章时放可发放。
2、领料单必须填写清楚,用途、规格、型号、数量。库管员对领导单确定无误后方可
发料。领料人与库管员当场核对数量,并在领料单上签字确认。每月底由供销科和财务科对单位的材料消耗进行考核,并结算出各单位材料费用及材料成本管理考核指标。
3、对可追溯性材料及有质保期的材料一律执行以旧换新、先进先出的原则。
六、物资的库存及台帐管理。
1、供销科必须定期(每月25号前)分析各单位材料消耗情况。
2、供销科统计员必须(每月25号前)出示各单位的材料消耗分
析报表,将消耗情况及时上报科长,科长应及时上报矿领导,以便及时准确的了解
各单位的生产成本,协助全矿实现节支降耗。
第五篇:煤矿各种管理制度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Xxx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xxx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x7年x月3日
` 1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目录
矿领导带班相关制度.......................................................................................................................8
xxx煤矿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8 xxxx煤矿领导带班下井交接班制度............................................................................10 xxx煤矿领导带班下井记录档案管理制度..................................................................11 矿领导带班下井公示制度.............................................................................................13 xxx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奖惩制度..................................................................................15 xx煤矿领导带班下井举报制度....................................................................................16
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18
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度.................................................................................................18 安全办公会议制度.........................................................................................................21 安全目标管理制度.........................................................................................................22 安全投入保障制度.........................................................................................................27 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30 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制度.............................................................................................31 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32 安全监督检查制度.........................................................................................................33 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34 矿用设备、器材检使用管理制度.................................................................................36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37 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39 安全奖惩制度.................................................................................................................40 入井人员管理制度.........................................................................................................42 安全举报制度.................................................................................................................43 安全操作管理制度.........................................................................................................44
安检部相关制度.............................................................................................................................45
入井检身制度.................................................................................................................45 升入井人员清点制度.....................................................................................................46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47 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制度.................................................................................................49 师徒结对帮教制度.........................................................................................................50 安全费用提取使用制度.................................................................................................51 煤矿安全举报制度.........................................................................................................52 各类事故汇报、调查、分析、处理、归档制度.........................................................53 遇险撤人制度.................................................................................................................55 互保联保制度.................................................................................................................56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制度.........................................................................................58 xxx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井下劳动定员管理制度..........................................................60 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制度.................................................................................................61 职工培训管理制度.........................................................................................................62 重大隐患责任追究制度.................................................................................................62 一炮三检制度.................................................................................................................63 三人连锁放炮制度.........................................................................................................64
` 2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爆破材料储存运输领退制度.........................................................................................65 火工品存放制度.............................................................................................................66 爆破物品购置审批制度.................................................................................................66 民爆物品库房守卫制度.................................................................................................67 爆破物品销毁制度.........................................................................................................67 井下爆破及火工品管理制度.........................................................................................67 爆炸物品管理制度.........................................................................................................69 xxxx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等级预警制度........................................................................70
生产技术部管理制度.....................................................................................................................78
xxxx煤矿总工程师技术管理体系................................................................................78 掘进作业规程编制、审批、贯彻、实施制度.............................................................81 掘进巷道工程质量考核检查制度.................................................................................85 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95 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98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100 支护质量检查、顶板动态监测和分析制度...............................................................103 采掘工作面变化管理制度...........................................................................................105 采煤作业规程编制、审批、复审、贯彻、实施制度...............................................108 工作面机械设备检修保养制度...................................................................................110 乳化液泵站管理制度...................................................................................................113 文明生产管理制度.......................................................................................................113 工作面支护材料设备配件备用管理制度...................................................................114 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审批、复审制度...............................118 预报、跟踪管理、检查等技术管理制度...................................................................127 图纸的审批、整理、发放、回收和销毁制度...........................................................129 暴雨天气期间巡视及停产撤人制度...........................................................................133 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34 水害预测预报制度.......................................................................................................139 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141 防治水工作质量事故分析及考核制度.......................................................................145 防治水保障体系建设制度...........................................................................................148 地测防治水资料收集、整理、分析、保管、提供制度...........................................150 地测防治水资料、技术报告等审批制度...................................................................152 地测防治水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53 地测防治水设备和工具的使用、保管、发放制度...................................................160 暴雨洪水引发淹井等事故灾害撤人制度...................................................................161 安全生产联系制度.......................................................................................................163 地测安全办公会议制度...............................................................................................166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167 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170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制度.......................................................................................172 矿井地质灾害普查内容及相关制度...........................................................................175 巷道开门、贯通、停头、复工、停采及工程进度...................................................178 管理制度.......................................................................................................................178
` 3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开、停、贯通知单发放制度.......................................................................................180 测量仪器管理制度.......................................................................................................182 测量联系制度...............................................................................................................186
机电管理制度...............................................................................................................................188
设备管理制度...............................................................................................................188 停送电管理制度...........................................................................................................193 防爆设备入井验收、检查制度...................................................................................196 防爆设备管理制度.......................................................................................................196 机电设备的安装与验收制度.......................................................................................202 安全保护装置及电气设备定期试验制度...................................................................203 阻燃胶带、电缆检验制度...........................................................................................204 设备包机制度...............................................................................................................205 干部上岗制度...............................................................................................................206 矿灯管理制度...............................................................................................................207 自救器管理制度...........................................................................................................208 岗位交接班制度...........................................................................................................209 设备定期检修制度.......................................................................................................209 设备巡回检查制度.......................................................................................................211 电气试验管理制度.......................................................................................................211 机电设备的回收、报废制度.......................................................................................212 小型电器管理制度.......................................................................................................213 杂散电流管理制度.......................................................................................................215 保护接地管理制度.......................................................................................................216 电缆管理制度...............................................................................................................217 用电管理制度...............................................................................................................219 供、用水管理供制度...................................................................................................226 井下停电作业制度.......................................................................................................229 机电事故分析追查制度...............................................................................................230 井下潜水泵使用管理制度...........................................................................................232 油脂管理制度...............................................................................................................234 材料回收复用管理制度...............................................................................................235 材料、配件消耗管理制度...........................................................................................238 修旧利废管理制度.......................................................................................................241 设备运行、维护、保养管理制度...............................................................................244 要害场所管理制度.......................................................................................................245 机电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246 无线通讯系统管理制度...............................................................................................247 通讯联络系统管理制度...............................................................................................248 电气焊使用管理制度...................................................................................................249 票证制度.......................................................................................................................252 井下机电硐室管理制度...............................................................................................254 井下停送电管理制度...................................................................................................255 停送电审批制度...........................................................................................................259 地面配电室管理制度...................................................................................................260
` 4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综放工作面3300V供用电安全措施...........................................................................261 配电室停送电制度.......................................................................................................264 空压机管理制度...........................................................................................................265 主通风机切换制度.......................................................................................................266 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管理制度...................................................................................266 机电设备设施定期检测检验制度...............................................................................269 机电部会议制度...........................................................................................................270
运输管理制度...............................................................................................................................271
运输安全技术管理制度...............................................................................................271 防爆无轨胶轮车辆入井管理制度...............................................................................275 防爆无轨胶轮车辆日常检查、维护保养制度...........................................................281 防爆无轨胶轮车辆定期检查、检修管理制度...........................................................281 防爆无轨胶轮车辆班前入井检查制度.......................................................................283 防爆无轨胶轮车辆每次入井前检查制度...................................................................283 防爆无轨胶轮车辆出入井登记制度...........................................................................284 入井车辆驾驶员管理制度...........................................................................................284 防爆无轨胶轮车辆交接班制度...................................................................................285 胶带运送机管理制度...................................................................................................285 胶带输送机司机交接班制度.......................................................................................287 刮板机管理制度...........................................................................................................288 刮板输送机司机交接班制度.......................................................................................290
监控、通讯管理制度...................................................................................................................290
安全监控系统管理制度...............................................................................................290 瓦斯、监控日报表审查签字制度...............................................................................292 安全监控系统设备、设施管理制度...........................................................................293 安全监控系统技术资料管理制度...............................................................................293 监控机房设备维护管理制度.......................................................................................294 安全监控系统值班制度...............................................................................................294 安全监控系统设备和传输设备的定期检修制度.......................................................295 安全监控系统网络运行管理制度...............................................................................296 安全监控系统故障报告制度.......................................................................................297 安全监控系统异常情况上报制度...............................................................................299 安全监控系统仪器使用、维护管理制度...................................................................301 监控机房安全保卫制度...............................................................................................303 安全监控系统设备设施维护制度...............................................................................303 安全监控设备、仪表、甲烷传感器检验制度...........................................................304 甲烷超限断电功能测试制度.......................................................................................306 安全监控系统交接班制度...........................................................................................306 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交接班制度...........................................................................308 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设备和传输设备的定期检修制度.......................................309 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维护管理制度...........................................................310 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数据异常情况上报及处理制度...........................................311 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技术资料管理制度...............................................................312 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设备、设施管理制度...........................................................312
` 5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一通三防”管理制度...............................................................................................................315
矿井通风管理制度.......................................................................................................315 矿井瓦斯检查制度.......................................................................................................316 巷道贯通管理制度.......................................................................................................317 主通风机管理制度.......................................................................................................319 局部通风管理制度.......................................................................................................319 通风设施管理制度.......................................................................................................321 综合防尘管理制度.......................................................................................................323 通风工程质量管理验收制度.......................................................................................324 主通风机停送风制度...................................................................................................325 局部通风机管理制度...................................................................................................325 风筒管理制度...............................................................................................................326 盲巷管理制度...............................................................................................................327 通风仪表管理制度.......................................................................................................328 矿井测风制度...............................................................................................................329 班前会制度...................................................................................................................329 火区管理制度...............................................................................................................330 瓦斯员交接班制度.......................................................................................................331 瓦斯巡回检查和请示报告制度...................................................................................331 防尘设施管理制度.......................................................................................................332 矿长、技术负责人瓦斯日报表审查签字制度...........................................................333 防灭火管理制度...........................................................................................................334 采空区管理制度...........................................................................................................336 通风报表管理制度.......................................................................................................337 巷道煤尘清扫制度.......................................................................................................338 通风仪器仪表维修、保养制度...................................................................................338 井下各地点瓦斯超限停电撤人制度...........................................................................339 停电停风撤人制度.......................................................................................................339 井下消防器材库管理制度...........................................................................................340 地面消防器材库管理制度...........................................................................................341 消防器材库管理检查制度...........................................................................................342 供水施救系统管理及维护人员管理制度...................................................................343 井下供水施救系统管理制度.......................................................................................343 供水施救系统设备、设施管理制度...........................................................................345 供水施救系统维护管理制度.......................................................................................346 紧急避险系统设备定期检查和校准制度...................................................................347 紧急避险系统硐室维修制度.......................................................................................348 避难硐室控制瓦斯涌出和防治瓦斯积聚措施...........................................................349 压风自救系统安装标准及管理办法...........................................................................350 自救器管理制度...........................................................................................................353 岗位交接班制度...........................................................................................................354 自动喷雾降尘装置使用维护管理制度.......................................................................355 应急物资储备维护制度...............................................................................................356
调度管理制度...............................................................................................................................359
` 6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调度资料管理制度.......................................................................................................359 调度业务学习制度.......................................................................................................360 煤矿调度值班人员管理规定.......................................................................................361 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364 调度室业务保安制度...................................................................................................365 调度业务学习制度.......................................................................................................366
掘进队管理制度...........................................................................................................................368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368 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372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373 重大隐患责任追究制度...............................................................................................378 事故报告处置制度.......................................................................................................379 特殊工种证件管理制度...............................................................................................379 掘进工作面变化管理制度...........................................................................................380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382 设备维护检修制度.......................................................................................................383 设备管理制度...............................................................................................................386 火工品管理制度...........................................................................................................393 事故报告处置制度.......................................................................................................394 区队长带班制度...........................................................................................................396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397 交接班制度...................................................................................................................398 班前会制度...................................................................................................................399 停送电制度...................................................................................................................401 敲帮问顶管理制度.......................................................................................................402 班前会学习教育制度...................................................................................................403 风电、瓦斯电闭锁试验制度.......................................................................................404 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审批、贯彻、学习、考试制度.......................................405 局部通风机、风筒管理制度.......................................................................................407 防爆胶轮车管理制度...................................................................................................410 洗煤厂管理制度...................................................................................................................413
取、制、化、岗位交接班制度...................................................................................413 安全培训制度...............................................................................................................414 劳动纪律管理制度.......................................................................................................415 选煤厂煤泥水管理制度...............................................................................................421 药剂制度.......................................................................................................................422 洗选脱水设备管理制度...............................................................................................423 生产事故分析处理制度...............................................................................................427 技术培训制度...............................................................................................................428 xxxx选煤厂技术革新制度..........................................................................................431 安全例会制度...............................................................................................................434
` 7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矿领导带班相关制度
xx煤矿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及监督检查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33号令)的规定精神,以及省、市、区下达领导干部下井带班的相关规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各级领导深入现场了解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有效制止违章违纪现象,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一、一般规定
1、带班人员范围:矿长、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总工程师、机电矿长,副总工程师、各环节干部
2、带班次数:矿长每月带班下井不得少于5次,其余副矿级领导要轮流带班下井,做到每班都有带班矿领导。
3、带班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下井带班工作计划的安排,特殊情况不能带班的,必须提前与其他带班人员协商调换,确保每班至少有一名矿领导。
4、带班人员入井时间:早班7:00、中班15:00、夜班23:00,与当班员工一同入井。
5、带班人员在井下进行交接班,并认真填写带班记录和交接班记录。
` 8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6、每月20日前由矿安检部对带班人员的带班日期、班次进行安排,并发给每一个带班人员,以便带班人员安排好日常工作。
二、带班人员职责
1、带班人员必须掌握当班的安全生产状况。即人员到岗情况、设备情况、生产(作业环境)安全情况、生产任务(产量)完成情况等,对当班的安全生产负领导责任。
2、带班人员必须做到“两同时、三不放过”。“两同时”即与工人同下同上;“三不放过”即隐患和不安全行为不放过、对安全隐患找不出原因不放过、安全隐患得不到处理不放过。
3、带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加强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检查巡视,及时发现并组织消除事故隐患和险情,及时制止违章、违纪行为,严禁违章指挥,严禁超能力组织生产。
4、关口前移,重点加大对生产中各重点环节的检查和巡视,必要时,重点工作、关键环节及重大隐患的处理必须蹲点把关,杜绝现场安全管理的失控。
8、认真检查各作业点的工作人员是否按操作规程执行,有无违章作业现象,协调所在区域的区队之间、各环节的关系,维护安全生产秩序。
9、发生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重大隐患和严重问题时,带班人员必须立即组织采取停产、撤人、排除隐患等紧急处置措施,并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
10、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将本班安全生产情况、存在的问
` 9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题及处理情况、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对下一班的建议等,填记在交接班记录簿中,同时在带班记录上如实填写本班的安全生产现场情况。
三、考核及相关规定
1、由调度所会同安检科对带班人员进行考核,报矿长审定后执行。
2、带班人员擅离职守,一次罚款1000元,无故未完成带班次数的,罚款200元/次。
3、带班人员未当班与员工同进同出的,一律按违章论处,并视其情节轻重,必要时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造成事故的,按《行政责任追究》的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4、未填写带班记录、交接班记录的,罚款500元/次。
5、本制度从二○一七年元月一日起执行,修改解释权属矿。
xx煤矿领导带班下井交接班制度
为认真贯彻xxx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落实带班人员管理责任,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保证各项生产活动有序进行,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及监督检查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33号令)的规定精神,结合矿井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带班人员在本班结束后,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履行交接班职责,并按《xxx煤矿领导带班下井交接班记录簿》的相关项
` 10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目填写这齐全,不得漏项。
2、带班人员交接班地点在井下当面进行,严禁电话或带信交接班,防止因交接班不清而导致工作失误或诱发事故。
3、交班人员要认真如实地介绍当班带班区域各工作面(点)的安全状况,设备的运转情况,有无安全隐患,以及下一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时处理意见和其它注意事项,交代完毕后经双方在交接班记录簿上签字后,方可下班。
4、未完成当班任务或发现事故,未处理完毕,不准离开工作地点,等待下一班带班人员到达并完成交接后,才能离开;因特殊原因当班处理不了的,必须向矿调度室汇报,并在交班地点,与下一班交代清楚处理措施、目前进度、应当注意事项等,并如实填写在交接班记录簿上。
5、超过交接班时间,如接班人不到交接人不准离开岗位,否则按脱岗、早退(除特殊情况外)如无人接班应及时向调度室汇报,并坚守岗位直到有人接班为止。
6、领导下井带班交接班记录簿,每月由安检部负责发放和管理。
7、本制度从二○一七年元月一日起执行,修改解释权属矿。
mmm煤矿领导带班下井记录档案管理制度
为认真落实《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及监督检查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33号令)有关管理规定要求,结合《xxx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的规定,搞好领导下井带班记录的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 11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1、领导下井带班记录的项目(内容)包括:下井时间、地点、经过线路、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意见等。
2、领导下井带班记录必须由当班带班领导自行填写,严禁他人代为填写,以确保记录的真实性。
3、每天由安全矿长对领导下井带班记录进行查阅,对存在的隐患未能现场处理的,及时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按规定进行整改、销号,严格执行“闭锁循环”管理。
4、领导下井带班记录每月由安检部收集后,档案内容应包括:姓名、下井时间及班次、地点、经过线路、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
5、领导下井带班记录与领导下井带班记录档案一一对应。
6、安检部每月末将打印的领导下井带班记录档案,交由安全矿长对档案录入情况与领导下井带班记录进行对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7、领导下井带班记录档案由安检科录入电脑后,每月领导下井带班记录和领导下井带班记录档案,由安检科负责收集、保存。
8、矿调度室负责对人员定位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日常维护,确保运转,系统主机严禁安装与人员定位系统无关的其它应用程序,确保有足够的存储空间,人员下井记录保存时间至少保证一年以上,严禁人为删除人员出入井信息,否则给予调度长罚款200元。
` 12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9、安检部将每月领导下井带班记录和领导下井带班记录档案按月装订,10、历年纸质领导下井带班记录和领导下井带班记录档案的销毁,必须经矿长批准,严格按照批准销毁的时间段进行,上的记录和档案一律不得销毁。
矿领导带班下井公示制度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及监督检查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33号令)的文件精神,加强矿领导深入现场和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对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群众监督,特制定本制度。
一、公示载体
在矿井口和调度室等显著位置设立公示栏,应根据实际情况及动态管理、长期置放和清楚方便的要求进行规范。要尽可能独立置放,位置明显,字体端正,实用规范。遇有损坏或字迹不清的,要及时更换、维修或刷新。
二、公示对象
矿长及党委书记;主管安全、生产、基建、机电和技术管理及其他矿级副职;副总工程师等矿井领导干部带班下井情况。
` 13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三、公示范围
上级主管部门、在矿工作的各级领导干部及职工以及社会各界新闻媒体。
四、公示内容
1、矿井制订的矿领导带班下井计划,包括下井班数;
2、矿领导带班下井交接班记录项目(内容)包括:下井时间、地点、经过线路、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意见等;
3、每月对矿领导带班下井情况的考核结果,以及与考核结果相关的奖惩情况;
五、公示要求
1、矿领导带班下井计划必须符合上级相关文件的要求,详细制定下井班次和下井点次。
2、公示工作必须由矿井安监人员对矿领导带班下井记录进行认真统计,与下井带班交接班记录核对,经矿井安监部审核无误后,进行公示。
3、在矿领导填写交接班记录和带班记录后,矿调度室负责及时对调度公示栏进行填写;群监站负责及时对井口公示栏进行填写。
4、公示栏填写内容必须确保真实性,填写人员必须认真核实,严禁出现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现象。
` 14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5、矿领导带班下井公示接受上级部门、群众及社会各界媒体监督,如发现公示内容不实,可向有关主管部门检举。xxx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奖惩制度
第一条 未按规定建立健全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或者未制定矿领导下井带班计划的,给予矿长及总工程师和副总工程师警告,并处100元的罚款。
第二条 存在下列行为之一的,对其负责人给予警告,并处100元的罚款:
(一)未按规定公告矿领导下井带班计划;
(二)未按规定报告和公布矿领导下井带班情况考核结果。第三条 下井带班领导未认真填写下井带班交接班记录、下井带班记录,或者弄虚作假的,给予警告,并处100元的罚款。第四条 无领导下井带班的,给予矿长警告,并处200元的罚款;对相关责任人按擅离职守处理,并处200元的罚款。第五条 对发生事故而没有矿领导下并带班的,依法依纪从重追究直接责任人和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第六条 领导下井带班费100元/班;对未按规定下井带班、冒名顶替下井、弄虚作假的或带班期间 未认真负责(出现隐患不处理、不知情、不汇报等),取消代班费并处以罚款200元并予以通报批评。
` 15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第七条 煤矿没有领导带班下井的,煤矿从业人员有权拒绝下井作业。煤矿不得因此降低从业人员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第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矿领导未按照规定执行下井带班制度或者弄虚作假的,均有权向上级有关部门举报和报告,经查属实的给予200-1000元奖励。
Xx煤矿领导带班下井举报制度
1、为了充分调动煤矿员工依法监督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严肃处理违规、违章生产行为,规范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2、举报人
凡在xxxx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内从业的全体职工。
3、举报对象
煤矿各级安全管理人员。
4、举报内容
对在煤矿安全工作上,有下列问题的均可举报:(1)发生伤亡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对事故情况弄虚作假的行为。
(2)带班领导无坚守工作岗位,带班时间不足8小时者。
` 16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3)带班领导晚下早上,不按规定在井下作业地方按时交接班的。
(4)带班领导在井下巡回期间不作为者。
(5)管理人员违章指挥或者强令工作人员冒险作业的行为。
(6)生产现场有事故隐患、不及时采取措施整改的行为。
(7)矿工违规作业的现象和问题。
(8)安全管理人员失职、渎职、违法违纪问题。
5、举报方式
举报人可通过信函或电话(4662018)予以举报,也可直接到矿安检部及以上部门予以举报。一经核实将给予举报人适当奖励。
` 17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
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为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明确各级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各工种、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明确权利和义务,严格制度约束,做到时时、事事、人人落实安全责任,特制定本制度。
一、矿长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企业安全生产负总责。
二、坚持各级领导“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各级分管领导对矿长负责,对分管范围的安全管理负分管责任。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时,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在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时对其安全负责,在建设、改建、扩建过程中对安全负责。各级业务部的部长是其单位的安全第一责任人。
三、矿安检部是该单位安全综合监督管理部,负责对所在单位的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考核和评比工作,对矿井范围内及周边关闭整合矿井负主要管理责任。
四、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负责进行技术决策、决定、技术方案编制、技术措施制定、审核、现场技术管理(一通三防、防治水、安全供电管理等)。
五、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和环节系统改造工程坚持主体工程与安全卫生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原则,并
` 18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通过安全监督检查部的验收。
六、由救护中队负责工伤急救、大型群体活动应急救援等。
七、由劳资部、培训中心负责建立全员准入责任制。
八、财务部负责按规定足额提取安全费用,并做到专款专用。
九、队长是本队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把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落实到各个班组、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和规范操作中;负责落实对职工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安全素质;负责现场质量标准化建设,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管好、用好新设备、新材料,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报告安全生产事故。
十、班组长全面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主要责任是贯彻执行本单位对安全生产的规定和要求,督促本班组的工人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要求,督促本班组的工人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措施,切实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遵守劳动纪律。
十一、岗位工人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其主要职责是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措施和作业标准,遵守劳动纪律、按章作业。
十二、各级职能部是落实安全生产方针、业务管理、协调安全生产、实施现场指导、监督检查、考核的责任主体,对各自业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负责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并将安
` 19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分解到各个实施方案、作业计划、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中,把队伍建设、现场质量标准化建设、安全文化建设细化到现场、分解到岗位、落实到人员。
十三、各部、队要根据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情况,制定本单位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对执行情况实行逐月考核公布,每年修订一次。
十四、各类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三)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四)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
(五)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六)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七)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十五、安全检查时,要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及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安全绩效考核之中。
` 20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安全办公会议制度
为了加强管理,促进我矿各部、队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经营目标责任制,确保我矿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健康有序、平稳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一、时间安排
每月最后一周内,由矿长组织召开安全办公会议。
二、会议地点 调度二楼会议室。
三、参加人员
矿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
四、会议程序及内容
(一)安检部通报 1.“三违”查处情况; 2.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3.上级部检查问题的整改落实“回查”情况; 4.各级文件、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 5.各类事故调查及查处情况;
6.领导干部带班值班查处“三违”情况。
(二)其它部补充发言
(三)各分管领导对各自分管工作补充发言
五、由矿长对当月安全生产经营情况管理情况作出工作指示和决定,并对下一步安全生产工作安排部署。
` 21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六、安检部负责做好会议记录、整理会议纪要并存档。
七、安检部、企管部负责考核、执行处理决定。党工办以简报形式通报全矿。
八、生产过程中出现重大事故隐患时,可随时召开安全办公会议。
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安全目标管理就是用目标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对企业安全工作实施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管理方法。把企业的目的和任务定性、定量地转化为目标,然后通过管理使其实现。
一、明确目标
(一)全年安全目标:无死亡、无重伤,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无轻伤事故发生。
二、安全目标管理的作用是:
(一)安全目标管理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方向有指导作用,引向正确方向,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安全目标管理能增强现代化管理组织的应变能力。
(三)目标对人的行为具有激励和推动作用。切合实际的目标能激发人们实现目标的积极性。
(四)安全目标管理可以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素质及领导能力。相信职工,依靠职工来实现领导。
(五)安全目标管理能够促进安全管理基础工作的改善,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
` 22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三、煤矿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的原则。
四、“安全第一”是指如何看待和处理安全生产以及与其它各项工作的关系。要强调安全、突出安全,要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当生产和其它工作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和其它工作必须服从安全。煤矿各级领导者要高度重视安全,把安全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在计划、布置和实施各项工作时首先要想到安全,预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安全第一”还体现了在煤矿生产建设中,人是最宝贵的思想。体现职工的生命安全第一,必须把职工的生命和健康作为第一位工作来抓,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
五、“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前提条件,要实现安全第一,必须以预防为主。在事故预防与事故处理的关系上以预防为主,才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把事故和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预防为主”还意味着依靠技术进步和部学管理,运用系统安全原理和方法,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一切不良条件的行为。
六、“综合治理”是指预防事故和危害的一种最佳方法。它是从系统工程原理出发、全方位、多因素地研究事故的预防方法和根治措施。“综合治理”包括改善行政、技术、安全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和采用新技术、新装备以开展部研和教育培训。“综合治理”意味着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意味着发动群众,群策群力,意味着一项一项抓落实,改善安全生产环境,创造安全条件。所以“综合治理”是一种手段和方法。
` 23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七、“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的原则是我们煤矿安全生产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管理”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对煤矿生产进行的组织、计划、指挥、协调和控制。先进、有效的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即使装备较差,只要管理部学细微,安全生产就有了保障;“装备”是人们向自然斗争的武器,先进的技术装备,不但能提高效率,同时还可以创造良好的安全作业环境,避免事故的发生。“培训”是提高职工素质的主要手段。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使用高技术的装备和进行高水平的管理,才能确保安全和生产的顺利进行。所以,“管理、装备、培训”是安全生产的三大支柱。
八、全面落实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十条标准:
(一)企业管理的全部内容和生产的全过程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任何决定、办法、措施都必须有利于安全生产。
(二)把坚持安全第一作为选拨、任用、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不重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冒险蛮干的干部不是好干部,不能进入各级领导班子。
(三)把安全工作纳入党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承包内容。把安全技术工程、安全培训等列入、季度和月份生产和工作计划。完不成安全工作计划,不能算完成生产承包计划,要追究经济责任。
(四)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层层落实、尽职尽责,并以履行职责好坏定奖惩。
(五)人、财、物优先保证安全生产需要。安全人员配备齐全,安全物资保证供应,专项资金必须配置到位。
` 24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六)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执行《安全规程》、指令和文件。
(七)党、政、工、团一起抓安全生产,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贯穿到安全生产的全过程。
(八)领导干部要支持安全监察人员的工作,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之间出现的矛盾,坚持不安全不生产。
(九)业务保安搞得好,安全教育广泛深入。
(十)坚持文明生产,使矿井面貌改观,安全状况明显好转,有安全感。
只有做到以上十点,才能算全面落实了安全生产的方针。
九、煤矿企业贯彻安全第一方针的措施,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四个必须”和“十个纳入”。
(一)“三个方面”:
1.下大力气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向管理要安全。管理的重点放在现场执行煤矿安全法规,提高工程设备安装质量,切实抓好各项基础工作,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时间、安全与经济效益的关系。2.加强技术改造、推行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装备水平,实行部学治理。
3.加强安全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建立参加培训的激励机制,同时制定相应的强制性培训措施。
(二)“四个必须”:
1.必须认真贯彻执行煤炭部制定的安全第一的十条标准。
2.必须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和多年来颁布的各种法规和指令。
` 25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3.在体制改革中,各级安全监察机构必须加强,不能削弱。4.在企业扩大自主权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实行之后,必须保证煤矿安全技措工程资金的提取和使用。
(三)“十个纳入”:
1.安全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行政正职直接抓安全,开好安全办公会议,定期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2.安全工作纳入煤矿企业各项计划。各种远景规划、调整工作、计划等都要包括安全工程,并在资金、材料、设备及劳动力方面优先保证。
3.安全工作纳入班组、部队建设中。在加强班组、部队建设时,要以安全为首要内容。
4.安全工作纳入部学技术管理轨道,采用安全系统工程等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
5.安全工作纳入干部考核内容。安全搞不好,负责人不能重用和提拔,发生事故受到处分者不能晋级、涨工资。
6.安全工作纳入评比竞赛条件,发生伤亡事故的单位取消参加各类评比资格。
7.安全工作纳入工资与奖金分配办法中。要求安全、质量与职工的切身利益挂起钩来。
8.安全工作纳入经济承包合同。安全指标作为完成合同规定的重要内容。
9.安全工作纳入职工代表大会的议程。检查、讨论安全生产状况、研
` 26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究措施和意见作为职代会的重要议题。
10.安全工作纳入各级监督检查工作的主要内容、并作为评定优劣的主要依据。
十、煤矿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的目的就是在安全生产及基本建设过程中,层层落实目标管理和安全责任制,从矿长、部队长、班组长到职工人人分工负责,处处无“三违”现象出现,发现安全隐患能够及时处理,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无伤亡事故的发生及重大经济损失
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一、目的
为建立安全生产设施长效投入机制,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确保安全费用来源可靠、资金充足、落实到位,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费用
本细则所称安全费用,是指按原煤实际产量从成本中提取,专门用于安全生产设施投入的资金。
三、安全费用的来源
确定在成本中按月提取安全费用为吨煤15元。
四、安全费用具体使用范围和计划
(一)矿井主要通风设备的更新改造支出;
(二)完善和改造矿井瓦斯监测系统与抽放系统支出;
(三)完善和改造矿井综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支出;
` 27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四)完善和改造矿井防灭火支出;
(五)完善和改造矿井防治水支出;
(六)完善和改造矿井机电设备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
(七)完善和改造矿井供配电系统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
(八)完善和改造矿井运输(提升)系统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
(九)完善和改造矿井综合防尘系统支出;
(十)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十一)一通三防领用材料;
(十二)矿用通信系统(小灵通);
(十三)自救器校验费;
(十四)安全支护架;
(十五)其他与煤矿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五、安全费用管理一般规定
安全费用在上述范围内统一安排使用,专户存储,专款专用,结余资金结转下一。矿长对安全费用的提取和使用管理负总责,副矿长、总工程师对分管范围内涉及安全费用的使用负责。各有关部对业务范围内的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负具体管理责任。
六、安全费用使用计划的编制、修改、补充
每年年底,由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技术、生产、安全、行政、财务等部,编制下一的安全费用使用计划,确定项目、资金、完成时间和责任人。汇总后报公司审批。审批后的使用计划,纳入本矿预算,报公司批准后执行。审批后的安全费用使用计划,在内
` 28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原则上不作修改与补充,必须修改与补充时,须经矿长同意,由总工程师负责召集有关部和人员进行修改与补充,并重新履行审批手续。
七、安全费用使用计划的实施
安全费用使用计划一经确定,各级领导和职能部,必须按职责和计划要求认真组织落实,由责任部和责任人,按月汇总工程项目进展情况,资金的完成和使用情况,下一步需注意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并向主管领导和矿长汇报,对不能按期完成的要说明原因及下一步采取的措施。
八、安全费用的财务管理
安全费用的提取标准,由矿长办公会讨论通过。确定后由财务部报公司,由公司报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煤炭管理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提取的安全费用由财务部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列支。有关会计核算问题,按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处理。
终了,财务部应将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情况报公司,由公司报当地主管财政、税务、审计机关、煤炭管理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接受监督。
` 29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
一、无死亡、无重伤、轻伤低控。百万吨轻伤率控制在0.03人次以下。
二、成立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标准化实施方案,加强质量标准化组织管理工作。
三、本矿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持续保持一级标准,公司第一名。
四、加强对质量标准化十一个专业的管理,确保每月各专业验收平均得分达到90分以上,整体推进质量标准化工作。
五、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进一步推进我矿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工作。
六、加强整改制度建设,对各级质量标准化所查问题整改率必须达到100%。
七、每月对安全质量标准化不达标的部、队组要按本矿的有关制度进行严肃处理,以利于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持续、健康、稳步有序推进。
` 30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制度
1.新职工必须进行入矿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对在岗职工进行定期技术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及技术水平。
2.新职工培训结束后,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凡无经培训或考试不合格的新职工,任何单位不得接收。
3.在进行新职工培训时,参加次数达不到要求者,取消考试资格,不予接收。
4.在岗职工在接受定期培训时,不得缺席,缺席次数超过二次或考试不合格的,一律停班学习,并接受第二次考试,仍不合格的应调离工作岗位或辞退。
5.各科室、队每周三召开的学习会,必须内容充实,有记录、有台帐,安检部进行不定期监督、检查。
` 31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
1、安全管理人员对所管辖范围内的采、掘、机、运、通负责全面检查,对查出的隐患现场立即处理。
2、对各地点查出隐患不能及时处理的,必须立即上报安监部并做好记录,由安监部负责每天在早调度会上按“四定”原则进行落实。
3、检查路线不受被检单位约束,不漏项和死角。
4、回头复查,对停止作业进行整改的项目(单位),要停一次整一次搞好一处,并及时回头复查。
5、对查处现场隐患,要做到派人蹲着不走,盯着不放,按照制度措施严格督促整改。
6、对疑难或认识不统一的问题,要请示有关部门领导处理,不能悬而不决。
7、安全管理人员对有发生事故危险的作业场所,有权立即停止作业,并撤出人员报有关领导。
8、属于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不到位的,要追查有关单位(人)的责任。
` 32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一、为了保障煤矿安全,保护煤矿职工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集团公司的规章制度等要求,安检部对全矿的安全管理工作实行监督检查。
二、安全监督检查应当以预防为主,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有效纠正影响煤矿安全的“三违”行为,监督检查实行“安全监督与促进安全管理相结合,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三、安全监督检查实行生产环节全过程管理,安全员是现场工作的监督检查者;各职能部管理人员日常入井,对生产环节的各个要点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出的问题落实到区队处理并跟踪复查。
四、监督检查的范围为全矿井上下所有生产环节和与生产有关的地面机房等,检查时按采、掘、机、运、通、地测防治水各专业进行检查。
五、安全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有:规程、措施在现场的执行情况,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特殊工种的持证上岗情况,工作现场的安全状况,安全隐患的整改情况,跟班领导指挥生产及安全员的上岗情况,在岗员工的应知应会情况等。
六、安全监督检查的人员有:矿级领导、生产部长、生产部技术员和各生产系统队长。
七、安全监督检查出的隐患每天按“三定表”下发至各部队,各部队按“五落实”原则落实整改。
八、安全监督由安检部组织,负责安全隐患的整改、回查、销号工作。
` 33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
一、设计、规程和措施的审批权限
各专业的设计一般由分管专业科室、分管副总和总工程师进行审批。若与其它专业相关,则需要相关专业的科室负责人或分口副总对设计中的对应专业部分进行确认。
采煤、掘进专业的规程由技术科、地测科、机电科、通防科、安监处和总工程师进行审批。
机电、通防、防治水专业的规程由相应专业科室先行审批,再交于安监处和总工程师进行审批。若与其它专业相关,则需要相关专业的科室负责人或分管副总对规程中的对应专业部分进行审批。
各专业口的措施一般由分管专业科室、分管副总、安监处和总工程师进行审批。若与其它专业相关,则需要相关专业的科室负责人或分口副总进行审批。
二、设计、规程和措施的审批办法
各单位要在工程施工前及时编制设计、规程措施,除特殊情况外,具体编制时间在正常情况下:
凡属报自治区局批准的设计和规程措施,必须在提前30天报送集团公司。
凡属报集团公司批准的设计和规程措施,必须提前20天并报集团公司。
凡属矿自己审批的设计、规程和综合性措施,必须提前5天编制完毕。一般措施要提前3天编制完毕。
矿各部门审批人员,对报批的设计和规程措施,要及时批复,不得拖延。除特殊情况外,正常情况下:
各部门在收到报来的设计、规程,必须在3天内审批完毕。
` 34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各部门在收到报来的单项施工措施、补充措施、通用措施,必须在2天内审批完毕。在特殊情况下的应急措施,必须在当天之内审批完毕下发至施工单位。
安监、技术、机电、通防部门必须建立设计和规程措施审批记录簿。对设计、规程、通用措施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施工措施,进行集体会审制度。会审由总工程师或分口副总工程师主持,主办科室牵头召集技术科、安监处、通防科、机电科、施工单位等有关技术人员,对报批的设计、规程措施进行集体会审,并由主办科室审批人员负责汇总拟出审批意见,报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后,予以正式下发或上报。
审批人员对报批的设计、规程、措施,必须认真审阅,积极提出审批意见。因审批把关不严而造成安全技术责任事故的,审批人员按其责任分工范围,同编写人员负同等责任。
在正常情况下,设计、规程和措施,由各科室负责人审批。若科室负责人因事外出等原因不能审批时,由科室负责人指定人员代其审批。设计、规程、通防措施、防治水措施和其它单项措施,由总工程师进行终审,其他措施由分管副总工程师进行终审。如遇应急措施,部门审批人员不能及时审批时终审人员直接签字生效,终审人员因事外出,可委托其他矿领导代签字。
` 35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矿用设备、器材检使用管理制度
1、根据国家对煤矿井下使用设备的要求,矿上购进设备必须符合煤矿安全防爆性能的要求,要有“产品合格证”和“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否则不准使用。
2、机电部、物资供应部对矿上所有设备、器材要建立专用台帐,专人管理,井下使用的设备、器材必须保持完好状态,否则,一律不准入井。
3、矿用设备器材入库前,要做到“三个明确”:
(1)明确使用前的检测标准、程序、方法、检验单位和人员的资质。
(2)明确使用过程中的检验标准、周期、方法、投验单位和人员的资质。
(3)明确维修、更新和报废的标准、程序和方法。
4、设备器材的维护,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设备的性能、原理、结构和维护技术,并且按说明书定时进行维护保养。
5、井下所有升井的设备、器材都必须要详细检查、清洁,发现问题要及时汇报处理,确保完好入库。
6、设备、器材管理人员要经常向有关业务部室汇报设备、器材的使用、维修和检查情况,业务部室经常检查设备、器材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确保设备、器材的完好使用。
` 36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有关安全法律法规,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和职工的人身安全,预防和处理煤矿事故,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特建立矿井灾害预防处理制度。
一、每年初由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生产、技术、机电、通防、地测、调度等专业技术人员编制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安监处参与审查和监督实施。
二、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详细论述可能发生事故的地点和种类,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和处理计划。
三、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编制内容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对矿井存在的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进行认真分析、论证,并制定预防措施。
四、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编制,对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的自然条件、原因和地点进行分析;编制预防瓦斯、煤尘、火灾、水灾、顶板、机电、提升运输、压力容器、高空作业事故、雷电事故等预防措施。
五、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编制,必须明确各类事故发生时的避灾路线、地面消防材料、井下水防材料、井下消防材料库储备材料、设备明细和发生事故后立即召集的单位和个人。
六、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编制、会审后,必须以文件形式报
` 37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集团公司进行审批。审批后的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应根据集团公司批复文件要求进行修改、完善,直至符合要求。
七、各单位必须抓好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贯彻落实,并做好学习签字,由生产技术科组织一次全员考试,不合格的不准上岗,直至学习考试合格。
八、每一位职工必须熟练掌握重大灾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措施,熟悉避灾路线。
九、通过提前学习、准备,有效地预防各类事故发生,有效地控制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和迅速救灾。
` 38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一、为了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防止矿井灾害事故发生,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保护国家资源和集体财产不受损失且在一旦事故发生时,达到迅速、准确、有秩序、有效地防止事故扩大和抢救人员的目的,特制定本制度。
二、成立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由矿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安全的副矿长担任,成员由其他副矿长及其他各部负责人担任,并设立事故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矿办,办公室主任由领导小组副组长兼任。
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必须有明确的分工职责和应急救援措施,一旦事故发生,必须立即上报企事业主管部和县级煤管安全部,要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种类,人员安全状况等情况。在上报事故的同时,采取果断措施,防止事故扩大,抢救人员。四、一旦发生事故,在向上级主管部报告的同时,命令救护队组织支援。五、一旦事故发生,必须立即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救援组织机构的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按照各自的分工职责,立即进入紧急状态,对接到通知后拖延时间,或工作失职的人员,要追究责任。
六、必须有足够的物质保障,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必须明确规定足够的抢救事故的设备、器材,并妥善保管,在事故未发生,救援预案未启动前,任何人不得动用。
` 39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安全奖惩制度
为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加大安全奖惩力度,把公司分配到矿部的安全目标落到实处,确保实现长治久安,特制定本制度。
一、明确目标,指标分解
(一)全年安全目标:无死亡、无重伤,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轻伤率控制在0.08人次/万吨以下。
(二)指标分解:结合全年原煤任务的生产指标,安全指标分解如下:全年无重大事故,无死伤、无重伤。
二、明确责任
(一)矿长是本矿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对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二)总工程师是本单位安全生产技术的第一责任者,在矿长的领导下,负责本单位的技术管理工作。
(三)生产副矿长是安全管理的主要责任者,协助矿长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四)安全副矿长是安全管理的主要责任者,在矿长的领导下,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
(五)各部、队、班组长是所在部、队、班组的安全第一责任者,对所辖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直接责任,各部、队、班组的副职是安全管理的主要责任者,对分管工作负直接责任。
(六)员工对所在岗位的安全工作负责。
三、管理措施
(一)矿长和各部长。队长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各部部长和分管队、` 40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组长签订安全目标责任状,由各部、队长负责安全生产全过程的安全检查及排查隐患工作。
(二)安全质量达标,员工操作行为规范。
(三)保证自身无“三违”现象。
(四)所辖范围“三违”隐患比去年下降。
(五)积极参加安全、质量检查,及时、按时整改存在隐患。
(六)加强管理,确保安全指标不超标。
四、考核标准执行《xxxx煤矿安全奖考核管理办法》
` 41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入井人员管理制度
为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入井检身工作,从源头上堵塞漏洞,为此,特制定本制度:
一、检身工要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对所入井人员都必须严格检身,不得漏检,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做好工作记录。
二、入井人员必须穿工作服,严禁穿化纤维衣服,穿好工作鞋、戴好安全帽,否则不得入井。检身员有权制止其入井。
三、严禁携带烟火和易燃易爆物品入井。一经发现,立即制止其入井,并报调度室,严肃处理。
四、严禁酒后入井。凡喝酒入井者检身工有权立即制止其入井,并报调度室处理。
五、入井人员必须携带完好的矿灯和自救器,否则,检身工有权制止其入井。
六、公物出井必须有有关单位证明方可放行。否则不得出井。出井后检身工要及时填写记录备查,检身中发现问题应立即登记、并报调度室。
七、检身过程中,任何人不得刁难、拒绝、争吵、谩骂、闹事影响检身工作。否则检身工有权制止其入井,并报安检部处理。
八、任何人不得对检身工进行打击报复,违者追究其责任。
九、井口20米范围内严禁烟火,严禁存放机动车辆,否则检身工有权制止,并报调度室。
十、所有出入井人员必须填写出入井登记,认真填写姓名、单位和出、` 42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入井时间。
十一、外来人员入井时,必须取得有关领导和职能部的许可,并严格进行入井登记,不履行手续不准入井。
十二、井口检身工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当班汇总入井人数和出井人数。做到出入两对照,交班时要将未出井人员情况向下一班交代清楚。
十三、检身工接班2h后,发现上一班人员还未出井时,要查清楚原因并立即报告调度指挥中心。
安全举报制度
为了充分调动我矿广大干部职工依法监督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严肃处理违规、违章生产行为,规范我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举报人
凡本矿职工及关心、关注、支持我矿安全生产的各级人员均可举报。
二、举报对象
矿级领导、安全管理人员、本矿职工
三、举报内容
对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有下列行为的均可举报:
(一)发生伤亡事故隐瞒不报、谎报的或对事故情况弄虚作假的。
(二)证照不全从事生产的。
(三)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齐全、工作不到位的。
(四)对实施关闭或因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被责令停产整顿的,未经有
` 43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关部验收合格,擅自恢复生产的。
(五)违法开采,破坏国家资源,危害国家、集体利益,影响从业人员生命安全的。
(六)管理人员违章指挥或者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的。
(七)矿井通风、防瓦斯爆炸和防灭火、防治水等安全生产条件和设备设施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的。
(八)生产现场有事故隐患、不及时采取措施整改的。
(九)矿级领导未按规定跟班带班作业、下井检查的。
(十)工人违规、违章作业的。
四、举报、投诉地点和方式
(一)举报、投诉地点分别设在安检部和集团公司安检部、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晋城监察分局。
(二)举报人可通过信函、电话等形式举报,也可直接到安检部、集团公司安检部、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晋城监察分局举报。
(三)举报电话:4662018、4662065 安全操作管理制度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和规范安全管理工作,理顺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长效激励和约束机制,突出“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提高各级管理人员抓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增强员
` 44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工规范操作的自觉性;以更强有力的措施,更扎实有效的工作,确保矿安全生产,特制定此管理制度。
1、凡新调入本矿的正式工、合同工,都要有综合部牵头的情况下下配到基层部室进行4个月实习。
2、新招收的零时工针对其所从事专业必须有专业负责人进行不得低于15天专业培训。
3、新工人必须牢记本专业操作规程。
4、受训人员必须经本专业考试合格并持证后方可上岗。
5、新工人上岗工作期间,对不能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的,必须进行重新培训或辞退。
6、新工人工作期间必须由本部室、队派专人进行传、帮、带,不得单人作业。
7、各岗位员工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安检部相关制度
入井检身制度
1、井口检身工要严格岗位职责,对所有出入井人员包括外来人员,不得漏检,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2、凡入井人员必须穿工作衣,戴安全帽,穿绝缘水鞋,否则不得入井。
3、严禁任何人带烟火带入井下。
` 45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4、严禁酒后入井,井口检身工要严格把关。
5、所有入井人员必须配带自救器。
6、井下公物出井必须有单位证明,井口检身工方可放行,否则不得出井,出井后井口检身工必须记录在册,以备检查。
7、当班出、入井人员在井口进行签字登记。否则不得出、入井。
8、在检身过程中发现问题,井口检身工应立即登记在册,并上报。
9、井口检身工在检身过程中,任何人不得影响检身。否则以“三违”论处。
10、井口20米范围内严禁吸咽、动火。严禁存放机动车辆。否则罚200元。
升入井人员清点制度
1、工作积极认真,严格执行检身制度,做到一视同仁,不徇私情,严禁漏检。
2、认真清点出入井人数,做到如实登记。
3、维护出入井人员秩序,严禁人员在井口拥挤。
4、严禁酒后人员下井,彻底杜绝穿化纤衣服和携带烟、火物品下井,杜绝携带危险物品下井;杜绝一切村民下井,外来人员下井必须经领导批准。
5、对查出下井禁带的物品,要妥善保管,并做好当班记
` 46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录。
6、发现工伤出井要及时向部门领导汇报,便于及时分析。
7、负责井口附近一切工作的安全监督。
8、严格现场交接班,对各级领导填写的各种隐患,下班后要立即反馈到安检部。
9、搞好个人及工作场所文明卫生。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有关安全法律法规,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和职工的人身安全,预防和处理煤矿事故,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特建立矿井灾害预防处理制度。
十、第年初由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生产、技术、机电、通防、地测、调度等专业技术人员编制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安监处参与审查和监督实施。
十一、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详细论述可能发生事故的地点和种类,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和处理计划。
十二、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编制内容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对矿井存在的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进行认真分析、论证,` 47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并制定预防措施。
十三、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编制,对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的自然条件、原因和地点进行分析;编制预防瓦斯、煤尘、火灾、水灾、顶板、机电、提升运输、压力容器、高空作业事故、雷电事故等预防措施。
十四、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编制,必须明确各类事故发生时的避灾路线、地面消防材料、井下水防材料、井下消防材料库储备材料、设备明细和发生事故后立即召集的单位和个人。
十五、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编制、会审后,必须以文件形式报集团公司进行审批。审批后的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应根据集团公司批复文件要求进行修改、完善,直至符合要求。
十六、各单位必须抓好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贯彻落实,并做好学习签字,由生产技术科组织一次全员考试,不合格的不准上岗,直至学习考试合格。
十七、每一位职工必须熟练掌握重大灾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措施,熟悉避灾路线。
十八、通过提前学习、准备,有效地预防各类事故发生,有效地控制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和迅速救灾。
` 48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制度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和规范安全管理工作,理顺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长效激励和约束机制,突出“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提高各级管理人员抓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增强员工规范操作的自觉性;以更强有力的措施,更扎实有效的工作,确保矿安全生产,特制定此管理制度。
1、凡新调入本矿的正式工、合同工,都要有综合部牵头的情况下下配到专业部室进行4个月实习。
2、新招收的零时工针对其所从事专业必须有专业负责人进行不得低于15天专业培训。
3、新工人必须牢记本专业操作规程。
4、受训人员必须经本专业考试合格并持证后方可上岗。
5、新工人上岗工作期间,对不能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的,必须进行重新培训或辞退。
6、新工人工作期间必须由本部室、队派专人进行传、帮、带。
7、各岗位员工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 49 / 437
罐子沟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师徒结对帮教制度
为了提高我矿新入矿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和增强抢险、自救、互救的能力,增强法治观念,结合我矿的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本着“强制培训、岗位培训、经常教育、广泛宣传”的原则,对职工进行安全技术培训。
二、对于刚入矿的新工人,必须进行不少于72小时的安全培训教育,不参加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人员,不得安排上岗作业。
三、实行正规教学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培训纪律和考核办法。严格办学,抓出成效,对于考试不合格的人员,必须停止作业,重新进行培训、进行考核。
四、新工人入职必须签定师徒协议。由老工人带领新工人进行作业,负责带徒弟熟悉环境,并带徒弟上下班(不小于4个人月)。及时的将本队的一些要求告之徒弟。积极的与徒弟谈心、沟通,传播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思想。指导和帮助新员工熟悉工作,掌握工作标准,履行工作职责。
` 50 / 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