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直水务局系统科技人才建设及科技创新创业情况汇报解读
市直水务局系统科技人才建设及 科技创新创业情况汇报平凉市水务局(2011年 6月 1日
多年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市水务局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 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 牢固树 立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围绕水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和 保障这一中心任务,以强化职能,优化服务为宗旨,以健全和完 善人才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重点,加强领导,强化措施, 创新思维,优化环境,高度重视水利水保科技人才引进培养和科 技创新创业工作,狠抓了水利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有力服务和促 进了水利水保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现就全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建议等情况汇报如下:
一、水务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市水务局内设办公室、规划计划科、经济财务科、水建科、水管科和市抗旱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市河道建设管理处、市水政 监察支队(市水政水资源处、市水利综合经营办公室共 8个科(处
资源、财会方面的专业性人才 3-4名;从人才使用发展情况来看,近年考录引进的公务员大多为非水利专业人才, 2-3年内不能马上 适应工作需要,考录的水利专业人才也都是学校刚毕业,由于实 际工作经验缺乏,不能马上适应工作需要。
2.市水保科研所专业人才短缺, 技术人员老化, 断层现象严重。全所现有 23名技术人员中,水土保持、水利专业人员只有 11人, 35岁以下科技人员仅有 4人,人才队伍专业和年龄结构需要不断 优化, 急需引进 2名水工建筑和水土保持方面的研究生或本科生, 以适应新形势下水土保持科研工作需要。
3.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作为我市水利系统唯一的水利勘测 设计单位,由于技术人员严重紧缺,现有技术力量难以适应全市 水利工程项目大幅增多之后的技术服务保障。由于受单位编制限 制,人事关系不能理顺,自主招聘的一批优秀专业人才,工作一、二年后,都纷纷离开该院,现有的 8名临聘专业技术人员,随时 也有流失的危险。根据目前工作需要,水电设计院专业技术人员 达到 40人以上比较适宜, 而目前水电设计院只有专业技术人员 26人。该院现在急需水利工程专业人才 5人,岩土地质工程专业人 才 1人,机械电器专业人才 1人,金属结构专业人才 1人。4.市水利水
电工程局 72名职工中, 专业人员 40人, 其中工程 师 9人,助理工程师 15人,技术员 16人,人才结构不合理,高 端人才匮缺,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特别是缺乏既懂水利水电工程 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近年该局承揽的工程建设和监理任
第二篇:市直水务局系统科技人才建设及科技创新创业情况汇报[最终版]
市直水务局系统科技人才建设及
科技创新创业情况汇报
平凉市水务局
(2011年6月1日)
多年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市水务局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围绕水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这一中心任务,以强化职能,优化服务为宗旨,以健全和完善人才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重点,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创新思维,优化环境,高度重视水利水保科技人才引进培养和科技创新创业工作,狠抓了水利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有力服务和促进了水利水保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现就全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建议等情况汇报如下:
一、水务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市水务局内设办公室、规划计划科、经济财务科、水建科、水管科和市抗旱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市河道建设管理处)、市水政监察支队(市水政水资源处)、市水利综合经营办公室共8个科(处)
室。市抗旱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市水政监察支队为县级机构。市水务局下属单位包括3个县级事业单位市水土保持局、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市水利水电工程局,6个科级事业单位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市水利中心试验站、市城区水政水资源管理站、市城区河道管理站、市水文地质工程局、市水利物资公司。
目前,全系统共有职工363人,其中公务员47人、干部190人,工人158人;研究生4人,大学文化程度的85人,大专文化程度86人,中专以下文化程度的188人;正高级职称的2人、副高级职称的17人、中级职称的56人、助理级职称74人;技师2人、高级工32 人、中级工70人、初级工54人。专业技术人员中,50岁以上的15人,49-40岁的46人,39-30岁的8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优秀专家1人,甘肃省“555”创新人才1人,平凉市“222”创新人才7人,平凉市拔尖人才1人,平凉市优秀科技人才2人。
二、人才队伍引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今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贯彻落实,面对项目增多、任务加重、要求提高、压力加大的工作形势,市水务局系统各单位水利水保专业性人才缺乏、技术人才严重断档、现有人才年龄老化的问题日益突出。具体表现在:
1.市水务局、市水保局,业务技术人员都年龄偏大,出现严重断档和青黄不接,专业人才非常紧缺,急需补充水利、水保、水3-
务中,基本上都依赖临时高薪聘用其他单位的专业人才去承担和完成高级工程师及总监岗位的工作。
三、对水利人才引进措施和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具体建议
1.在科技人才引进上,应注重专业对口,符合行业工作技术要求,直接引进学校毕业生要突出能力素质。注重积极创造条件随时引进在基层经历过实践锻炼或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水利水保专业优秀人才。
2.为了保证外籍人才能够留得住、用得好,建议市上建立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激励约束机制,出台一些有利于外籍人才留得住的优惠政策,有效解决外籍人才容易流失的问题。
3.建议市上建立人才使用定期评价体系,将评价结果与人才的职称评定、工资待遇、提拔使用真正挂钩,促使水利水保优秀科技人才充分发挥作用。
4.建议市上完善和出台鼓励科技人才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的政策和措施,健全科技创新人才培育体系,充分发挥人才服务单位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
5.建议市上给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增加编制10名以上,为该院今后大力引进优秀科技人才创造条件。
6.建议市本级财政预算内给水利水保科技单位增加科技推广经费数额,促进水利水保科技成果转化率的不断提高,有效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三篇:宁波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情况报告解读
宁波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情况报告
二、我市建设科技创新体系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大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
1、各级领导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一号工程”。三年来,在市领导的重视下,全市各地、各部门一把手亲自抓“一号工程”,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把实施科教兴市“一号工程”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宁波市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落实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市委书记黄兴国等15名党政领导被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个人。
2、切实加强科技创新政策扶持,积极鼓励科技人员科技创新。1999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决定》之后,我市又围绕《决定》相继制定了《加强专利工作促进技术创新的若干意见》等10多个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同时,为鼓励科技人员科技创新,还制定了《宁波市科技创新特别奖实施办法》,先后有5名科技人员获30万元的“宁波市科技创新特别奖”。特别是省、市人大审议通过的《宁波市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使我市在科技立法上取得了零的突破。《宁波市技术成果入股条例》等鼓励科技创新的法规性文件也正在抓紧制订之中。
3、加大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投入,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1999年,即实施科教兴市“一号工程”当年,全市财政科技投入1.5亿
元,比1998年的9217万元增长了62.7%,占全市财政支出的2.2%,其中市本级科技投入9186万元,占市本级财政支出的3.8%;2001年全市财政科技投入达2.58亿元,占全市财政支出的3.1%,其中市本级科技投入1.1亿元,占市本级财政支出3.3%。1999年以来,我市通过投入1.6697亿元支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带动了企业投入6.54亿元资金,用于建设107家省、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兵科院宁波分院和20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二以实施科技创新建设计划为核心,着力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1、在重点企业中建设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政府资金的引导下,以企业投入为主体,在重点企业中建设了107家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其中21家成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还在大中型企业中建立了128家厂办研发中心;同时鼓励中小企业通过产学研结合,与高校、研究所共建了一批研发机构,或向大学研究所
寻找技术依托,建立长期的技术合作联盟。通过建立和健全企业技术开发机构,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三年来,我市组织开发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485项,新产品2000多项。获得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从1998年的23项增加到2001年近70项。2002年全市还确立了24家市级专利示范企业,引导企业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开发,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2、依托大学和研究所建设一批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加速培育科技创新源。在大学和研究院所中,累计建设了20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其中4家成为省级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已
成为科研、开发和人才引进、培养的基地。如“宁波大学海洋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三年来引进博士、硕士6名,共承担研究课题60余项, 2000年为渔民创收1000余万元,其中两位教授因此各获得100万元的奖励。重点实验室的科技创新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
3、建设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中介机构,不断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为支持我市广大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支持建设了信息、专利、技术交易等科技服务机构17家。如重点建设的宁波生产力促进中心,充分发挥“信息、孵化、培训、推广”的作用,建设了国家级快速原形制造服务中心、国家CAD技术推广中心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该中心还在县(市区和20个经济强镇建立了工作服务网络,已为上千家中小企业提供各类技术创新服务,成为“省级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和“国家级示范中心”。
4、积极推进高新技术园区创业中心建设,使之成为科技创新创业的载体。为吸引海内外科技人员来甬创新创业,我市鼓励建立各类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目前全市已拥有各类创业中心8家,入园企业200多家,有2000多位科技人员在创业中心进行技术创新和创业。其中宁波保税区留学人员创业园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留学生创业园;市科技园区投资1亿元建设了宁波市科技创业中心,建立了浙江省博士后宁波创业基地、宁波博士创业园、留学生创业园等,现已引进1200多名科技人员,其中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达300多人,有80多家企业进驻,其中软件开发企业35家;其它园区也纷纷引进各类研发机构, 建立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三以推进科技合作为重点,走引进与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之路
1、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通过引进,在甬工作的博士从1998年的37名增加到现在近300名,硕士从1998年的700多名
增加到现在的近2000名,“两院一校”已累计选派40多位高级专家来甬担任县局级等科技副职。为引进高素质人才,我市专门设立了博士科研基金和创业基金,三年来共支持了60位博士、100多位硕士以及120多位留学生进行科技创新,为加快引进高素质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引进共建技术开发机构,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技术支持。根据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要重点支持电子信息和新材料等领域的科技创新,通过产学研相结合,重点引进共建了一批技术开发机构。1999年以来,以企业为主体,累计引进共建了中科院软件所宁波开发中心和广博纳米工程技术中心等66个技术开发机构,增强了我市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目前,中科院院长路甬祥、浙大校长潘云鹤和孙优贤等院士主持的国家级工程中心均在甬设立了分支机构。如宁波市科技园区通过与“两院一校”合作,已引进或共建中科院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宁波分中心等10多个技术开发机构,并将组建“中科院宁波工程研究中心”,还与兵科院共建中国兵科院宁波分院,与浙江大学共建浙大宁波软件研究院等,正在成为研发机构聚集的技术创新基地。
3、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实施“一号工程”以来,与“两院一校”多次举办科技成果
洽谈活动,并与中科院共同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化种子资金”,设立了“宁波市与浙江大学科技合作专项资金”,1999年以来我市企业仅从“两院一校”就引进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800多项。三年来,我市通过产学研合作,从国内大院大所引进了电子信息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1200多项,促进了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三、我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实施“一号工程”以来,各级政府对科技创新工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科技创新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1、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市部分企业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导致企业侵权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国外一些大公司经常来甬调查企业侵权情况。同时,在加入世贸组织后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已取消,但新的鼓励政策还没有建立,“真空”状态仍存在。另外,鼓励科技人员创新的期股、期权等激励政策还没有出台……凡此种种,均需通过进一步
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法规来予以解决。
2、政府对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仍需增强。“一号工程”实施以来,我市加大了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力度,但增长速度仍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一是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在逐年下降。如:2001年全市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为3.1%,低于2000年的3.3%;二是市本级科技投入增长速度低于县市区科技投入增长速度。
如:1999年以来全市科技三项经费年平均增长46%,但市本级科技三项经费年平均增长仅25%。三是我市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与省内其它城市相比偏低。根据浙江省科技进步监测评价报告的统计结果,2001年我市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指三项经费、科学事业费和科技基建费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为2.0%,位居全省11个市中的第八位。
3、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资体系亟待健全。目前,我市众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因资产规模、效益指标和国家宏观政策等因素难以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普遍感到贷款担保难,并缺乏科技风险投资支持。(二企业尚未成为科技投入、研究开发和人才聚集的主体一是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偏小。如在152家高新技术企业中,113家产值不足亿元;二是企业缺乏从事研发的高层次人才。虽然通过实施“一号工程”,引进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但多数集中在教育卫生系统,企业高层次人才缺乏,与同类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如苏州仅高新技术园区创业中心就有500多名博士;三是企业科技投入力度不够。根据2000年浙江省R&D资源清查结果,我市各类企业的R&D投入占GDP的比重还较低,规模以上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仅占销售收入的0.9%,低于全省1.3%的平均水平。企业尚未成为科技投入、研究开发和人才集聚的主体。(三大学、研究所还没有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不能满足科技创新的需要一是大学没有同地方经济紧密结合。主要是大学还没有改变传统的评价体系,仍然以教师发表论文数量和发表刊物级别来评价教师的工作水平,与地方经济
结合不够。二是科研院所规模小,缺乏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市属16家科研院所中,年销售收入上千万元的仅有一家。科研院所普遍投入不足、装备老化、技术储备下降,发展后劲不足。科研院所的科研方向与我市的主导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联系不够紧密。三是科技中介机构服务能力较低。主要是科技中介机构数量
较少,缺乏既懂管理、法律,又懂技术、市场的人才,导致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能力普遍不高。
四、下一步科技创新工作的基本思路与工作重点
针对我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围绕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这一主线,今后三年我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一号工程”,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继续推进科技合作,加强引进力度,建立以政府推动与企业为主体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具体目标是:到2005年初步建成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推动、社会支持、产学研相结合为主要形式,创新能力强、创新机制灵活的科技创新体系。为此,我们将在下面五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推进我市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增强我市技术创新能力。(一加强领导、完善政策,优化创新环境技术创新需要制度作保障,政府是制度创新的主体。在今后三年中,我们将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政策的完善,以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
1、继续推进“一把手”亲自抓“一号工程”。加强对技术创新工作的领导,是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重
要保障。我们将继续实施“一把手”抓“一号工程”措施,加强各级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进一步形成全市各地、各部门的领导都来关心和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的良好局面。
2、落实各项科技法律法规,增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针对入世后知识产权保护的新形势,重点推进《宁波市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的落实和《宁波市专利管理条例》的立法调研,以完善我市知识产权保护法规体系。同时,争取成立专职的专利执法机构,切实加大专利执法力度,增强企业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3、完善政策体系,强化制度创新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与保障作用。在市人大支持下,尽快制定《宁波市技术成果入股条例》等相关政策法规,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同时制定《宁波市鼓励科技企业实行股权激励的若干意见》,以完善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制定《宁波市鼓励科技风险投资业发展的规定》,建立科技风险投资机制;“一号工程”三周年总结大会上还将出台《关于深入实施“科教强市”的若干意见》等鼓励科技创新的新政策。
(二加大投入,加强引导,增强资金支撑技术与资本的结合是科技创新取得成功的保障。针对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我们要加大政府对科技投入的引导,推进以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同风险投资相结合的投融资体系建设。
1、要继续加大政府对科技投入引导,引导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财政科技投入是科技工作的重要支撑条件,要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条例要求,切实保证财政科技投入的年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支出的年增
长幅度,其中科技三项经费占科技支出的50%以上。力争到2005年使全市财政科技投入占其支出的5%以上。同时,从2002年起,设立1亿元的技术创新基金,支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并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到2005年,力争使一般性企业的R&D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1%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3%以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5%以上,努力使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
2、要加快发展风险投资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有力的融资支撑。近期的工作重点,一是尽快启动政府投入为主体的宁波市科技创业投资公司;二是结合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的建设,逐步建立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科技贷款的担保机构;三是完善风险投资发展环境,吸引境内外风险投资公司来我市开展风险投资业务,以实现风险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支持科技创新工作。(三加快引进、加速积累,提高研发能力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是重要的创新源泉,提高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和高校、科研院所的研发能力,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是我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所在。
1、要继续支持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开发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开发能力,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的重点将从机构建设转向技术开发能力的提升。要重点支持10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上规模、上水平,争取建设国家级研发机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海外地区设立研发机构,形成企业技术开发网络,支撑企业新产品开发;继续推进中小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与高校、科研院所
共建企业技术开发机构或开展委托研究等活动,努力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
2、要引导高校与企业合作,增强研发能力。继续加大对大学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的支持力度,以改善科研条件、增强科研实力,引导高校与企业开展合作研究或在企业建设科研中试基地,与各类园区共建创业基地,促进高校同地方经济的结合,提
高高校科研水平。
3、要深化院所改革,建设行业技术服务中心。围绕我市重点发展行业,通过深化院所改革,加强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结合本地的优势产业,开发共性技术,为行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四建设科技中介机构,完善服务网络,提供优质服务科技中介服务是连接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源头的纽带,也是中小企业的技术依托所在。
1、要加快建设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针对我市中小企业量大面广的现状,重点建设面向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的技术咨询、项目评估、科技人才、创业投资、技术经纪、专利事务、无形资产评估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形成一条“龙”似的技术转移中介服务体系。
2、要完善科技信息网络,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科技信息服务。加强科技信息网建设,建立国内外科技成果库,为企业提供丰富的科技成果信息。要推进网上技术市场的建设,加强企业技术需求库、科技项目库、技术专家库的建设,为企业建立一条畅通的技术交易渠道。(五加快引进、加强培养,增强人才支撑力度人才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资源。人才短缺,尤其是企业高素质人才的短缺,正在成为我市科技创新的瓶颈。作为科技部门,在人才 的引进和队伍建设方面,重点是建设创业服务中心,实施博士基 金和创业基金等专项科技计划,为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营造良好 的工作环境。
1、要建设好创业服务中心,吸引国内外科技人员 带项目来甬创业。通过创业基金资助科技人员创业。支持建设宁 波市科技创业中心、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和浙江大学科技园创 业中心,同时鼓励县(市区和企业建设特色、专业创业服务中心,形成以二个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和十个省市级创业服务中心为 重点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创业服务网络。
2、要设立以培养人才 为主要目的科技专项计划,达到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的目的。进 一步扩大青年和博士科研基金的规模,为我市引进并培养一批学 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科技进步奖励和促进 技术创新的激励制度,激励科技人员投身技术创新活动。与此同 时,加快出台期权、期股等激励科技创新的措施,逐步使企业成 为科技人员聚集的主体。实施“一号工程”三年来,我市的科技 创新体系建设进展迅速,科技创新体系的框架已初步形成,但相 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对科技创新的要求,与国内同类先进城市相 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和问题。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 导下,在人大的支持下,我们将进
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提高我市科技创新能力和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做出应有的 贡献。11
第四篇: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问题研究解读
2008年9月号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一、导言
在日趋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科技实力的竞争已经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内涵。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过程中,都将高校作为科技竞争的战略基地,作为科技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成为关系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的生力军。拥有一批世界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是高校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长足发展,我国高校的科技发展面临着战略转型期,近年来,通过国家、部委、省市等,一方面给高校学科进行了重点建设,另一方面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支持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这些措施在高校中产生了积极的反应,高校科技项目正由单一“个体户”承担的组织方式,向“集团军”科技创新团队承担的组织方式转变。
二、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科研活动基本组织管理模式是课题(项目制。课题(项目制是指按照公平竟争、择优支持的原则,确立科学研究课题,并以课题(项目为中心、以课题(项目组为基本活动单位进行课题组织、研究、和管理的一种科研管理制度。在改革开放初期,课题(项目制极大地激发了高校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潜能,但是,由于绩效考核、职称评聘、利益约束、引导政策等方面的原因,高校科技创新的基础组织表现为分散化和小型化,课题(项目制优化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也是课题(项目制下科研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它不同于课题(项目组就在于面临的科研任务更加复杂,团队成员能力上互补,有着共同的绩效目标。科技活动运作的团队模式有利于科研的集约化。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大多是自发形成的,单一学科、单一部门的团队多,跨学科、跨部门的团队少,大多是
在原来的学科组或教研室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般没有行政手段对其进行监管和控制。更有甚者,为争取科研平台、科技项目等资源,高校中出现了临时拼凑和包装的科研团队,该团队根据相关立项的“需要”组织不同学科、领域的相关人员参加,但团队内部仍以原课题(项目组的组织方式运行,团队稳定性差,注重的只是短期行为。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当前的绩效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也制约着团队的发展。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绩效评价体系过于简单,主要表现在:绩效评价阶段一般为一年,没有注重团队自身的科技规划和重大科研活动的周期(重大成果一般需3~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没有建立长效(3~5年的评价方法,不利于发挥团队的积极性;对团队成员的绩效评价还停留在“工分制”层次上,科研经费、教学工作量、论文、专利、获奖和重大科技活动等都一一予以量化,成员最终的收益按“工分”计算,团队成员为了完成预定的“工分”,不得不更加注重科研的短期行为及其带来的收效,分散了对科研方向的注意力,牵制了对重大基础项目长期研究的精力。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激励机制单一,主要表现在:团队成员的物质激励(如:岗位津贴、分发团队津贴、奖金、团队剩余经费等尚存在注重分配均衡、“按资排辈”、“大锅饭”等现象;精神激励则主要体现在团队成员的职称晋升方面。
总之,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科技创新团队组织运行的管理机制还不完善,团队学科交叉、融合较少,人员结构不够合理,研究方向比较分散,承担科研项目的综合程度低,所以把握国际学术前沿、开展基础性研究、解决国家社会重大需求的能力较低,难以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
三、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机制和模式
1、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机制建设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国家社会重大需求或国防建设重大事项中的科学问题,组建不同学科背景、不同能力擅长、年龄结构合理、凝聚力强的科技精英,努力承担国家级大项目、获得标志性科研成果、培养顶尖科技人才等。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否有机组合、有序运行,关键是其运行机制能否适应科技创新
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问题研究 宋德锋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摘要:本文结合高校科技管理现状,提出了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具体机制和模式,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创新性的提出了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外部管理机制和内部管理机制的建设问题,以及适合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内部组织和利益分配的“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虚拟股份制”。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4428(200809-14-02 本文受国防科技工业软科学研究课题(编号:2008GFZC020资助。管理探索 14--2008年9月号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团队这种新的科研组织模式,能否为科技创新团队提供条件和政策保障。因此,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管理不同于课题(项目组的管理,其管理机制要发挥政府各层面、社会各种资源和学校内部各种积极因素等的多重作用。根据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不同作用,其管理机制可以分为外部管理机制和内部管理机制。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外部管理机制是指国家、部委、省市等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培养、支持、管理的办法和措施等。近年来,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外部管理机制的建设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一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引导、支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科技项目等多种
方式加大了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投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到2020年“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计划》:“每年遴选支持60个创新团队,资助期限为三年,每个创新团队资助经费合计300万元”;《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管理办法》对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提出了具体的条件,并且“每年资助20个左右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等等。在良好的政策、大力的投入和宽松的环境的条件下,各高校积极响应,纷纷结合各自科技工作实际情况,制定科技创新团队管理办法、团队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自上而下筹备、组织、培养科技创新团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标志着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外部管理机制已基本形成。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内部管理机制是对团队内部项目、人员、经费、酬金等各方面进行管理的办法。一直以来,各高校大都沿用原课题(项目组的管理方式,团队带头人负责内部的一切事务,一个优秀团队的成功,对带头人要求过高:团队带头人对外既要是一名科技能力突出的大家,又要是社交能力突出的活动家;对内既要胸怀宽广事事不计得失,又要心细如丝对成员的工作、利益分配均匀,事事管理井井有条。致使团队带头人或事务过多,而心力憔悴;或压力过大,而不堪重负;或能力不够全面,而捉襟见肘;等等。以人为本,人尽其才,才能发挥团队的最大效益,因此高校应制定一套科技创新团队内部项目组织、事务管理、利益分配等全方面的管理细则,对团队内部各项事务详加指导。笔者根据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科技人员自身的特点,结合高校科技项目的管理方式,借鉴股份制的一般原理,设计了一套适合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内部组织和利益分配的管理方法——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虚拟股份制”。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虚拟股份制的主要内涵就是在团队内部以股份来量化各成员的工作,并以各成员占有团队股份的多少分享团队的收益,并规定了成员进出团队的规则及股份动态变化计量的办法。该制度首先在南京理工大学选择了科技创新团队进行试运行,初步成效较好。笔者认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虚拟股份制适合现在高校科技管理工作,便于发挥团队成员的积极能
动性,利于科技团队的组织和自身的管理,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其具体内容,笔者将另撰文详述。
2、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模式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应打破原有固化的学科组织结构,在多学科综合并协调发展的基础上,通过跨学科、跨领域、跨院系、跨校企等多种方式,有机凝聚科技队伍,以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为依托,集中战略资源,立足于科学前沿,承担国家和区域各类重大科技项目,开展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前瞻性研究。
首先,高校组建科技创新团队要以明确的科学研究方向为牵引。明确的前沿性科研方向是促进优秀创新团队持续发展的动力,它既能够确保整个团队始终围绕既定目标,不偏离方向,又能通过远大的目标增强团队成员对自身团队角色和团队整体的认可度,从而调动团队每一位成员的积极性,激发团队成员的创造欲望。高校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必须依托学校的学科优势和学科发展方向,瞄准国际重大科学前沿问题、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以及具有重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关键技术创新和集成创新。
其次,高校组建科技创新团队要以高层人才为基础。科技创新往往是集体创新,需要一支具有高学历、高素质、高效率、结构合理、素质互补、学科交叉的优秀创新团队,并且有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创新性学术思想、较强的创新能力的在国内外相关领域有一定影响的科技专家领衔。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大力实施“以人为本、着力创新、高端引领、促进发展”的人才兴业战略,积极探索“大师+团队”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汇聚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以及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人才高层次人才,形成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人才互补的格局。
第三,高校组建科技创新团队要以科技创新平台为保障。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校级、产学研联合等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创新的载体,围绕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集成,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提高其运行效率,形成高水平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为提高科研能力提供有力的条件保障。
四、结论
综上所述,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过程中,作为科技经济发展重要支撑的高校成为了科技竞争的战略基地。我国在政策上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大力支持。高校应当重视目前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抓住机遇,解放思想,以人文本,创新管理机制,尤其是创新建立学校对团队的长期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和团队内部管理机制,综合学校和社会资源,按照适合自己的模式组建科技创新团队,提升整体科技创新实力、培养创新人才,担负起自己在国家建设中的神圣职责。
参考文献: [1]刘圣汉等.研究型大学创新团队建设误区与对策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03 [2]何建坤等.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
—模式研究与实证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张林,曾昭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与战略措施[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4.作者简介: 宋德锋,男,山东巨野人,南京理工大学科技处,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在读研究生。
管理探索 15
--
第五篇:关于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汇报(市政府常务会汇报材料)(定稿)
市政府常务会议 汇
报
材
料
关于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汇报
(2017年4月20日)白山经济开发区
市政府常务会议:
按照会议安排,现就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相关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缘由
据调查,近年来我市涌现出一批大学生创业企业,发展互联网金融、跨境电商及动漫设计等新业态和新模式,有的已初具规模,发展态势良好。近期,市政府主要领导做了专题调研,听取创业者需求和意见建议。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发〔2015〕32号《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精神,营造我市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激发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潜能和活力,打造全新平台,构建创业生态,营造创业氛围,有必要成立一个政府主导的推动全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统筹产业链、服务链、创新链、资金链和政策链,发展新技术、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