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湖西街道2010年扶贫帮困工作总结
湖西街道2010年扶贫帮困工作总结
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做好扶贫帮困工作的指示精神,湖西街道非常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扶贫帮困领导小组,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民政宗旨,认真开展2010年扶贫帮困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认真做好城乡低保工作
1、加强城市低保规范化管理。全面落实《沈阳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细则》,严格执行低保操作程序,严把审核关、复查关、监督关,加强动态管理,落实分类救助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到2010年11月止,我街道共有居民城市低保户230户,457人,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1,069,538万元;农村低保户3户,7人,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0.65万元;农村五保户1户,1人,全年累计发放保障金3225元。
2、认真落实城市低保政策。为解决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我们认真落实区民政局文件要求,对纳入我街道最低生活保障的低保户进行了采暖认定、办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大学生救助及低保户小学生家庭的学生文具的发放。认定集中供暖低保户155户、补贴金额 224,564.11元,边 缘户18户、补贴金额18,719.05元;非集中供暖低保户5户,补贴金额2500元,边缘户1户、金额300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续保198人,新参保25人,金额共计17494元。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积极主动地同各供暖、民政局单位取得联系,将采暖人员名单及医保名单报送各相关单位,并及时协调、解决办理过程出现的问题,接待低保人员来访,做好政策解释工作。
二、加强优抚安置、做好优抚补助金发放工作。组织工作人员对优抚政策进行学习,做到重点优抚对象底数清、情况明。我街道享受抚恤金的优抚对象共18人,其中:病故遗属1人、烈属1人、参战1人、伤残15人。并按时按规定标准发放优抚金和优待金,全年发放优抚对象各类抚恤、保健金共计128,895.6元。其中:三属合计17,079.6元、在乡复员军人14,772元、伤残军人97,044元;全年发放民政事业费4,500.80元,其中:牺牲病故抚恤费900.80元、在乡残疾抚恤金530.00元、烈军属复退军人定期定量补助费70.00元、现役军人三等功奖励金3,000.00元;全年为07年26名、08年29名非农户义务兵发放义务兵优待金合计239,000元。在乡抗日老战士一次性生活补贴金3,000元;为潘云申请军队转业干部生活补助(临时救济款)1,000元。
三、完善救灾体系,实施临时救助及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1、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机制。加强救灾应急组织、指挥机构建设,举办了防火防盗学习班。制定了街道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建立了反应快捷、报灾及时、核灾准确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机制,确保救灾资金及时发放、专款专用,规范救助工作。
2、实施临时救助和“两节”救助。经常性做好以助医、助困、助学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全年发放临时救助款22200元,救助32户。2010年元旦春节期间,对街道内267户家庭进行慰问,发放慰问金102,480元,其中低保户240户、边缘户27户。金山社区低保户李树海,家庭生活困难,今年在区医院确诊为双侧骨股头坏死,需尽早做手术,否则有瘫痪危险。街道经向区政府打报告后,会同区民政局,与区医院协商,为其办理了住院。现已做完了两侧骨股头手术治疗,并积极联系区工会、区红十字会等部门,为其解决医疗费4000元。
3、深入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元旦、春节期间,根据区委“千名干部包千户”扶贫活动精神,组织湖西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办公室、洒类专卖、路灯所、省林业学校、农业银行、金山热电厂、自来水、湖西街道派出所等单位到 贫困户家中走访慰问。湖西街道共走访21户,累计款物43200元,政府办走访20户、金山热电走访5户,每户10斤鸡蛋,洒类专卖走访2户,500元钱,路灯所走访2户、农业银行走访3户,每户500元钱,自来水走访5户,每户200元钱,残联走访4户残疾人家庭,每户送去20斤大米、20斤面、10斤油、200元钱,湖西派出所根据市公安局的要求,自行安排了走访,未通过街道办事处。
四、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继续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会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微补充、民间中介组织服务为纽带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建设日间照料站,规范照料站各项工作制度,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到2010年11月止,我街道在区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已建设5个日间照料站。
五、做好残疾人保障工作。
发放盲人门铃10个,家庭困难安假肢并得到了救助3人(小腿)。6月批准一级贫困残疾人专项救助2人,半年发救助金4080元,为听力残疾1人发放助听器,发放轮椅10台,申报“慈爱儿康复行动”康复救助1人,还未批复,全年举办残疾人技能就业培训31人,全年安置残疾人就业11人,“助残月”期间扶助贫困残疾人20户。继续完善湖西街道“阳光家园”建设,2010年在市、区政府的关心下,“阳光家园”建设取得新进展,重新规范了学员档案,编排了新的课程和舞蹈,为智障人士创造了更有利成长的环境和空间,同时接受了省级验收检查。“阳光家园”的智障人士岳龙,经在“阳光家园”教育学习,现在今年已走上工作岗位,用自身能力回报社会。
2010年,湖西街道在扶贫帮困工作中做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仍有不足,距党和政府的要求还有差距,对弱势群体的实际需求还有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打基础、抓创新、重服务、促和谐,创建一流办事处”为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努力奉献,扎实工作,使湖西街道扶贫帮困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湖西街道办事处
2010年11月30日
第二篇:湖西街道2011年工作总结
湖西街道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以来,靖远路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街上下团结奋进,开拓进取,全面完成了“十一五”发展任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街道先后被授予市级文明街道、计划生育、安生生产工作先进集体,全区首批“五好街道党工委”等荣誉。
(一)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区域经济稳步发展。街道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街道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对辖区内的土地资源进行摸底建档,利用现有的闲臵厂房、场地、楼宇进行定向招商,促使资源合理配臵。2007年以来,共签约项目20多个,投产4个。目前,共有5个亿元项目、1个50亿元项目、1个100亿元项目在我街生根落地,街道全力做好协调服务工作,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促进我街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2007至2010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8亿元,占任务数的118%,由2006年的2.4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2.3亿元;经济收入完成92.9万元,占任务数的116%;招商引资完成7.9亿元,占任务数的100%。
(二)城市管理扎实有效,辖区面貌日新月异。街道认真贯彻区委“两个决定”精神,率先建立了社会参与、工作协调、信息公开、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科学民主决策等机制,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周末卫生大扫除、领导干部包社区等制度,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找差距、抓整改、抓达标。2007年以来,积极开展创卫、百日整治大会战、“五
大攻坚战”和冬季会战等市容环境整治活动,使辖区卫生环境明显改善,实现了城市的净化、亮化和美化。共清理卫生死角70多处,清理垃圾1500多吨,清洗、粉刷楼体墙体13.8万平方米,清理主次干道破损立面5000多平方米;签订门前三包责任公约1300多份,整治店外店3000多处;积极做好违法违章建设的监控工作,配合相关部门拆除违法建设1万多平方米;完成绿化植树2450株,新增绿地12亩,破墙透绿34处,摆放盆花43850盆;处理数字化城市管理案卷8546条,处臵率为100%。
(三)民生工程不断延伸,扶贫帮困促进和谐。
1、扶贫帮困卓有成效。认真落实诚信阳光低保政策,做到了低保审批程序公开、透明,资金发放足额、及时,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2007年至今,累计保障困难群众5500 多户、15100人,发放保障金 1900多万元、临时物价补贴49.8万元;发放廉租房补贴153 户次、170多万元,配售(租)廉租房24套;发放低保对象采暖补贴1.5万人次、347万元,低收入家庭采暖补贴1600人次、27万元;发放临时医疗救助43 户、5.8万元,医疗救助 406 户、83.3万元;教育救助43户,4.3万元;帮扶慰问各类困难群众3000多户,慰问金额达80多万元。
2、劳动和社会保障成绩突出。就业乃民生之本,街道搭建劳动就业平台,不断加大就业培训,扎实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岗位活动,使辖区的下岗失业人员重新走上了就业之路。2007年至今共完成就业再就业人数5132人,公益性岗位安臵431人,职业技能培训1555人,就业困难援助47人,劳务输转4048人;小额担保贷款推荐127人,贷款金额197万元;兴办就业网点95个,网点吸纳人数217人;
发布用工信息2993条、7766岗。同时不断拓宽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截至目前,共完成失业保险扩面325人,年办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2万人,发放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1533人次、290.5万元。街道2009年被区就业局命名为充分就业街道,目前创建创业示范社区2个、充分就业示范社区1个、充分就业社区9个、信用社区1个。
3、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新进展。街道不断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全面开展计划生育专项整治和宣传活动,落实优惠政策,使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新进展。特别是,街道针对辖区非公企业多的特点,成立了非公企业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以九州中路社区为试点,将非公企业流动人口录入PWIS系统,实现网上远程查询,做到资源共享。在2009年“5〃16”石峡口山体滑坡地质灾害中,社区在第一时间提供了准确的人口信息,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表彰。2010年1月,九州中路社区被甘肃省人口委命名为“甘肃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示范社区”。
(四)综合治理多措并举,治安环境明显改善。
1、维稳工作抓苗头。街道维稳工作的宗旨是将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及时发现,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2007年至今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36起,调处成功131起,调处率100%,调处成功率96.3%;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45件,办理市长专线30件,都100%按时办结。
2、治安管理抓防控。一是加强技防建设。五年来,共安装视频监控平台4个,监控系统19个,检测探头124个,基本做到了辖区技防监控的全覆盖;二是加强治安巡逻。将84名保安员划分防范区,24小时轮流进行巡逻执勤,对重
点区域、重点人口实施监督守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辖区内可防性案件逐年下降。
3、禁毒工作抓帮教。以禁吸戒毒为主线,以宣传教育为根本,以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为重点,不断调整和充实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领导小组,成立了社区干部、民警、禁毒专干、志愿者、吸毒人员家属 “五位一体”的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小组,同时做到了“三个强化”,即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工作力量、强化宣传教育。创新了“两个机制”,即因人而异,建立以人为本的帮教机制;真抓实干,建立感化教育的帮教机制。使我辖区吸毒人员的戒断率逐年提高,复吸率逐年降低。2009年7月,全市禁毒帮教工作现场会在我街召开,全市同行一同对我街禁吸戒毒工作进行了观摩、交流。
4、普法工作抓宣传。紧紧围绕“学用结合、普治并举”的思路,以实施“法律七进”活动为主要举措,举办各类普法培训班2期,开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宪法》等法制讲座13期,开展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世界禁毒日”、“全国法制宣传日”等各种规模法制宣传活动20多场次,受教育群众达2万人次。2010年6月,我街代表城关区接受了省、市“五五”普法验收工作,得到了一致好评。
(五)精神文明亮点纷呈,和谐氛围日益浓厚。街道始终坚持“群众参与是关键”的工作理念,2007年以来,街道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从群众最关心最突出的问题入手,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迈上新台阶,文明主题实践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把创建工作融合于各项工作的始终,全街和谐氛围日益浓厚,无不折射出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共开展了各类文体娱乐活动30多场次,举办社区文明大讲堂 900余次,参加人数2万多人,市民道德培训108次,培训人数1万多人,共评选出五好文明家庭200户、诚信家庭150户、学习型家庭50户,切实将文明播种到每一个社区,灌溉给每一个家庭,根植于每一位群众心里。
(六)党的建设扎实推进,组织保障更加巩固。街道党工委始终以“围绕服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为科学发展服务、为辖区单位服务、为居民群众服务来开展党建工作,切实加强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打造了一批街道、社区党建特色品牌,为街道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街道党工委立足三为、创新载体,找准工作抓手,整合服务载体,结合工作创新年、行政效能建设年、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建立了“点、线、面”联动机制,有效促进了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水平;靖远路社区党支部以夯实基础、创新载体、完善制度、整合资源为手段,确立了 “以服务群众为己任、共创平安和谐家园”党建品牌特色;金城关社区党支部确定了以“党建为龙头、展双向服务、打造特色社区”党建品牌特色;九州中路社区党支部“七搭建、七促进”,着力构建服务于民的党建工作体系。
第三篇:扶贫帮困工作总结
学校扶贫帮困工作总结
学校按照师市教委、总场扶贫帮困工作部署,坚持构建和谐校园的科学发展观,开展多种帮困活动,深入探索扶贫工作的新路子,做到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影响学习,现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重视,全体教职员工大力支持。为了抓好扶贫工作,学校成立了扶贫帮困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学校领导亲自挂帅,教务处、财务处、各班主任具体落实,广大老师积极响应学校“每名教师进两家,温暖 送进每一户”号召,各年级先后开展贫困生摸底工作多次,摸清贫困生家庭状况,做好贫困生建档工作,明确助学思路,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二、工作落实到人,温暖送进家庭。学校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工作落实到各班、各部门、各责任人,做到每个贫困生都有人关爱,每个贫困家庭都能感受学校的温暖。通过第一阶段摸底工作我校确定马晓宇10名学生扶贫帮困教育金发放对象,在为贫困学生送校服,为贫困学生送学习用具,为民族学生送学习用具,看望贫困教师,为总场季节工送衣物等亲自送到贫困学生手中。每到一处,他们都要同家长促膝交谈,询问他们对学校还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学校还组织全体师生在班级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切实斑竹贫困学生。
三、争取各方力量,拓展扶贫助学途径。众人拾柴火焰高,经过各方努力,是是郊区大队交警帮助贫困学生,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班级也各自负担相应人数的贫困生,为他们勤奋学习解除后顾之忧。另外学校还千方百计联系社会人士为贫困同学献爱心,解决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
扶贫帮困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寒门学子的未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创建,任重而道远,我校力求在各级部门的领导下,在社会热心人士的帮助下,将这项工作做得更完善,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感受集体的温暖。
石总场中心小学 2012年12月
第四篇:扶贫帮困工作总结
十连2011年扶贫帮困工作总结
十连扶贫帮困领导小组 二○一一年十一月三十日
十连2011年扶贫帮困工作总结
2011年,我连认真贯彻团关于扶贫帮困工作精神,按照“保障民生,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总体要求,突出“政策保障一户不漏,专项救助一个不少,社会帮扶一刻不松”三条主线,狠抓“帮扶体系完善,帮扶资源整合,帮扶资金到位,帮扶标准提升”四大关键,逐步构建了全方位、广覆盖、制度化、常态化的扶贫帮困工作机制,使连队低保户、特困职工等所有困难对象都得到有效的帮扶救助,使他们的困难状况得到一定改观。
1、政策保障,应保尽保,稳定人心
我们在全面调查、摸清困难职工底数的基础上,分门别类,对新致贫的困难职工符合标准的纳入低保、专项救助,做到应保尽保,一户不漏,今年,全连低保对象14人都享受到了相关福利。同时,按照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新增的低保对象开始向低保边缘户延伸,逐步扩大了低保受益范围,同时将全连无固定收入的重残人员全部列入了救助范围。优抚对象按照抚恤补助自然增长机制,完善了保障制度,普遍提高了优抚群体的生活水平。
2、专项救助,济贫救急,凝聚人心
我们以低保户、低保边缘户以及重残人员、患重大疾病无自救能力的困难户为主要对象,实施临时生活救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大病困难的职工,设置医疗专项救助金,同时对全连特困家庭危重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对贫困患病者根据不同情况,采取
了救助、帮扶、介绍家人就业、做工等方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3、社会帮扶,“雪中送炭”暖人心
为进一步扩大参与面和受益面,在继续实施干部结对帮扶困难职工的基础上,我们动员干部、社会能人等各方力量参与到帮扶工作中来,对每一个困难职工落实至少一名帮扶人员,使所有困难职工都有人帮、有人助。为使结对帮扶工作扎实有效,深入开展,我连专门成立了扶贫帮困领导小组,落实了帮扶结对,建立了结对帮扶情况台帐,对全连扶贫帮困工作进行决策部署,指导协调和督察考核。并通过召开会议、专栏宣传等形式,营造人人参与扶贫济困、个个争当爱心使者、定期深入走访的浓厚氛围,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连参与扶贫帮困20多人,定期走访、节日慰问累计60多人次。在扶贫帮困中,除资金、实物捐助外,还因人而异,分类施保,指导劳动技能,发展高效农业,介绍就业岗位,为困难职工减免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款、为贫困农户子女资助学习费用等,切实减轻困难职工的负担。
今年的扶贫帮困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我们面对的任务、压力仍很艰巨。职工因病因残或因灾因祸致贫在所难免,加快困难职工脱贫致富步伐,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普惠于民,尤其是使困难职工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让他们自立自强,生产自救,提升全面小康的受益面和满意率,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扶贫帮困工作更要在构建全方位、广覆盖、制度化、常
态化的工作体系,拓宽社会援助渠道,广泛筹措扶贫帮困资金,发展慈善事业,动员更多的力量参与扶贫帮困,我们还必须作更大的努力!
十连扶贫帮困领导小组 二○一一年十一月三十日
第五篇:扶贫帮困工作总结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根据县委、县政府召开的精准扶贫“四法”暨建档立卡会议精神,我办事处立即召开党政联席会扩大会议,对该项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安排部署,对我办事处驻村干部和村干部进行业务培训,会议要求严格按照“5 个时节点”和“9 个步骤”的程序和方法扎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贯彻落实毕节市委、市政府推进“六个到村到户”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把“六个到村到户”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的主要抓手,切实做到“五个结合”、“四个具体”,形成“1+7”工作格局。
即: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和深化试验区“三大主题”有机结合,和工业化、城镇化主战略、“三化”兴“三农”有机结合,和提升农村人口素质与劳动力转移就业有机结合,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两个硬化”工程、通村水泥路(油路)建设有机结合;做到目标具体、措施具体、进度具体、责任具体;形成一个总体方案加六个子方案和一个具体任务分解方案的“1+7”工作格局,创新扶贫方式,改进工作方法。
通过全面实施和推进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六个到村到户”,确保我办事处 20x 年 1350 人贫困人口,已经脱贫 585 人。
1、结对帮扶到村到户
我办事处及时组织召开会议,安排办事处、村干部进村入户,认真对贫困户进行摸底排查,通过民主评议并预以公示,审核确定出我办事处贫困人口 1350 人,454 户。结合县扶贫办分解到我办事处 20x 年减贫人口任务。我办事处结对帮扶的人员有:副县级干部 1 名,正科级干部8 人,副科级干部 9 人,一般干部 119 人,这些人分别是县人大、城管局、房管局、农发行、红旗办事处的干部。这批人分别按“54321”分配到石关村、路塘村、庆云村、蔬菜村对贫困农户进行结对帮扶。
到扶贫对象家中了解情况,并填写好“六个到村到户”精准扶贫信息采集表,在帮贫困农户规划,在生产上作技术指导。实现我办事处“一户一帮扶责任人”,做到“干部到户、责任到人”。帮扶对子结成后,工作队和责任人对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贫困原因,逐村逐户理清思路、制定规划、细化措施,重点为帮扶对象找准产业发展路子,改善基础设施。建立精准扶贫帮扶部门和干部考核办法,落实帮扶责任,明确工作时限,实现结对帮扶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2、产业扶持到户
针对我办事处贫困户实际,着眼市场可持续发展,注重以“特”制胜,路塘村建设 250 万的天麻种繁基地、石关村马铃薯种植 500 亩;石关村辣椒育苗种植 500 亩,都已经落到实处,种植完成,农户得实惠,曾收入。
3、教育培训到村到户
大力实施教育“9+3”计划,加大对贫困户子女九年义务教育入学,办事处、村干部加大对贫困农户适学儿童排查加力度,确保每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人,推进“雨露计划.雨露直通车行动”(到深圳学习的 3 人,各种职业学校补助已上报的 7 人,上二本线领取补助的 1 人);目前正在进行“圆梦行动”摸底,资助贫困家庭“两后生”接受职业教育杜绝贫困家庭因学致贫、因学返贫现象。以适用技术、产业化技能、劳务输出和就业创业等主要内容,现场操作实训,大力开展技能培训,让有劳动能力的每户贫困户至少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能。
4、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
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美化环境。根据县生态办安排,我办事处按计划完成农村危房改造 17 户,改造资金 17.58 万元,已经改造结束。
5、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
主要针对搬迁进来 176 户移民进行后期扶持,扶持资金 3.4515 万元和生产技术上的指导。
6、基础设施到村到户
根据精准扶贫项目实施情况,我办事处已实施和正在实施的基础设施:两个硬化 5.504 公里 4 万元,一事一议通村水泥路 3 公里 58 万元。背街小巷硬化道路 12500平方米,总投资 188.9万元。
由于该项工作的特殊性,我办事处成立精准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办事处直各单位、各部门的责任,督促落实到村到户情况,做到责任到人,确保帮扶工作落实到位。我办事处参照市、县级层面,统一按照“四个具体”和形成“1+7”工作格局分别制定和细化方案,根据减贫任务分配计划组织开展入户,以现有贫困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围绕因灾、因病、因学、缺产业、缺技术、无劳动力、失地等致贫因素,公平合理识别出我办事处贫困户 454 户 1350 人的扶贫对象并进行办事处、村两级公示。
强化管理,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将贫困对象基本资料、增收情况建立台帐进行管理,实现户有卡、村有册、办事处有信息平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扶贫宣传工作,总结推广“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工作中的好经验、好方法。组建“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督查检查组,定期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督查。
x 年,我镇扶贫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扶贫办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以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在扶贫工作中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努力做好各项扶贫工作,取得了预期效果,完成了年初工作目标;现将我镇 x 扶贫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
x 年年初,我镇召开镇直各站所、村组干部全体会议,就县相关文件精神进行了全面贯彻,分解了本扶贫工作;并成立了以镇政府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镇直各站所所长、各村委会支书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扶贫办,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二、强化宣传
扶贫工作是全社会的一件大事,为构建“和谐那邦”、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基础。
我镇在扶贫工作上大力宣传:要求各村把县相关文件精神贯彻到组,再落实到农户,做到家喻户晓,相互监督,大造扶贫工作声势;利用各种形式对外宣传我镇扶贫工作落实的情况,取得的成绩,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我镇扶贫工作。
三、强化落实
我镇在扶贫工作中,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的落实并完成了年初的各项任务目标:
(一)认真上报各种资料表册。按主管部门要求,我镇认真上报各种资料表册。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好评。
(二)整村推进项目顺利实施。20xx 年我镇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地点是那邦村民小组,实施项目分别是基础建设中的新建文化活动室 240平方米、产业种植中的橡胶种植 240 亩,能源建设中的沼气池建设 38 口。其中文化活动室建设使用扶贫资金 5 万元现已完工投入使用;新种植橡胶240亩使用扶贫资金47000元现已完成任务;38口沼气池建设每口补助20xx元共计76000元现正在抓紧建设当中,预计于 20xx 年 1 月份全部完工投入使用。
为响应精准扶贫政策的国家号召,根据省委、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扶贫开发工作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为核心,紧扣“整村推进、劳务培训、产业扶贫”三项重点,制定发展规划,多方筹措资金,强化扶贫责任,全力实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五项工程,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扶贫村基本情况
我镇荆溪、排竹、信立、群观、文定、阳家等 6 个省定扶贫村均分布在山区,共有 50 个村民小组,723 户 3079 人,贫困人口 2354 人,占总人口的 76.4%。上述 6 个村境内交通不便,历史自然条件差,人口整体素质低,村民文化程度不高,科技扶贫难度大;特色产业多以零星种养为主,尚未形成品牌和经规规模,生产水平低下,群众生活困难,扶贫底子薄弱,开发任务艰巨。20x 年,县委决定实施荆溪等 6 个村为期两年的扶贫整村推进工作,派县人大办、县民政局等 17 个单位进驻 6 个村开展扶贫整村推进工作。
二、扶贫整村推进主要工作情况
1、完善机构,建章立制,加强扶贫组织建设
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加强领导,有了完整的领导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我镇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加大了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将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工作。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主要领导作为帮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明确分管领导,落实具体人员,确定工作目标,完善工作机制。同时,同时,各扶贫村也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聘请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有文化的年青人、妇女干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农民群众参与扶贫开发、资金监督和项目实施。突出抓好了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增强了村支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公信力,为扶贫村脱贫致富、全面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健全了村规民约,建立了“三会一课”等制度。为保证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从规范管理与民主理财角度出发,我镇引导各扶贫村通过召开党员组长会议,民主产生了村理财小组,成立了村监督委员会,产生了纪检委员与村报帐员,重点项目的实施与招投标工作均通过组长、党员、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按阶段公布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了扶贫资金使用公开、公正、透明。
2、明确重点,理清思路,狠抓扶贫项目建设。
年初,在确定扶贫项目时,经过了深入调研和周密考虑,广泛征求广大农民群众的意见,让农民群众提出本村经济发展思路,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致富增收的想法,并将各种建议汇总,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愿望。在此基础上,我镇积极开展调查、规划、设计与项目实施等工作,结合各扶贫村实际情况和村民愿望,突出抓好了重点项目建设,改善了群众的生产条件,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贫困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08.5万元建成了排竹、信立等村 11.3km 通畅工程,解决了 16 个组群众出行难问题;投入 4 万元实施了群观 3 组 1km 的通达工程;投入 6 万元新修文定村高标准渠道 1.01km,解决了 3 个组近100亩水田的灌溉难题。二是修建村级活动场所。投入 75.3 万元修建了排竹、信立、阳家、群观等4 个村的村级活动中心,解决了村里无处办公、无地开会等问题。三是实施人畜饮水工程项目。投入 10 万元实施了荆溪村人畜饮水工程项目,解决了 11、14 等 4 个个组的饮水难题。四是实施农网改造项目。投入 140.2 万,实施荆溪、文定等村改造线路 15.5km,其中高压 1.2km,新装电表 253 块,投入 5 万元对排竹村低压线路进行改造,进一步提高了三个村的群众照明质量。
3、群策群力,发挥特色,拓宽增收渠道。
一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20x 年,荆溪等 6 个扶贫村根据本村气候、土壤等特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已建成了金银花基地、中药材基地、油茶基地各一个,规模均达 100 亩以上,为群众增收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富余劳动力。首先组织富余劳动力前往县工业园、广州等地进厂务工增加收入;其次要求在本镇实施的扶贫开发、水利建设等项目,必须有 10%的劳动力是雇佣本镇农民,通过参加工程建设,增加收入。20x 年我镇共转移富余劳动力 1470 人,人均增收 167 元。三是加强对口帮扶单位的联系,多方争取资金,加快脱贫步伐。20x 年我镇 17 个帮扶单位,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阵地建设、技术培训等各方面积极开展扶贫工作,为帮扶村建起了村级活动场所,解决了修路的部分经费,组织技术人员修建水渠,累计投资达 34 万余元,促进了扶贫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4、以人为本,协调推进,突出民生保障。
在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过程中,我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一是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推进。今年荆溪等 6 个村实施危房改造十余座,解决了 40 余人住房难问题。通过民主评议、张榜公示等程序评议 245 人实施“两项制度”衔接,落实帮扶资金 400 元/人?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均达95%以上,新农保参保率达 85%以上,截止目前,已有 485 人享受了养老保险待遇,年内 236 人享受低保补助。二是计划生育、综治稳定与安全生产等工作稳步发展。年内妇检率达 100%,上访户为零,安全事故为零。
三、存在的问题
我镇自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以来,在县、镇、村三级的共同努力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贫困现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要巩固扶贫成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需建设项目多,且工程量大,项目资金总量大,各扶贫村经济基础薄弱,启动资金不足,无资金周转能力。二是年初部分计划项目还未完成。由于缺乏资金,年初计划实施的高标准渠道、人畜安全饮水工程、产业项目等还处在启动阶段,至今还未落实到位,欠任务较多。三是农民思想认识不高,对实施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整村推进项目抵触情绪大,工作难度大。农民思想认识不高是影响扶贫开发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表现在赶超求进思想不强,得过且过,缺乏学习和接受新生事的思想认识,思想保守,不思进取,等、依、靠思想严重,久而久之形成思维定势,对参与式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存在抵触心理,配合程度不高,导致部分扶贫项目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扶贫开发进程。
四、下步打算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镇将继续加大对扶贫工作的支持力度,帮助贫困村以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为契机,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巩固扶贫成果,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一是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宣传力度,切实转变贫困户脱贫致富观念,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二是着力抓好以下重点项目建设,提高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三是紧紧围绕村集体增收和贫困户脱贫的中心任务,建立增加村集体收入和贫困户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