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研究(共五篇)

时间:2019-05-13 05:35: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居家养老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居家养老研究》。

第一篇:居家养老研究

关于居家养老的探究

水车湾社居委 张涛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传统养老方式受到挑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作为一种新的居家养老的辅助方式日益显示出其优越性。依托社区居委会,通过科学的组织管理,不断探索人性化的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是破解目前日趋尖锐的养老服务难题,切实提高广大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无锡市部分社区陆续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居家养老服务试点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应从两方面着手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一是加大政策、法规的支持力度,引导市场,逐步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维护老年人家庭的独立,以减轻社会养老的负担;二是发动社会力量,利用有限的资源,加强重点帮扶独居空巢老年人。

论文关键词:居家养老服务;养老方式;社区服务;人性化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高龄和空巢老年人不断增多,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遇到了挑战,巨大的养老服务需求对社会形成了沉重的压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丁作的决定》要求,必须加强社区居家养老建设,依托社区发展老年服务业,进一步完善社区为老服务的功能。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指出“老龄工作的重点在社区、在基层,要把老龄工作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在社区的层面建立健全养老支持服务体系作为老年人在自己家里养老的支撑,成为养老的新课题。

一、当前居家养老服务的几种新模式

(-)“菜单”式养老服务模式

水车湾社区为了满足老年人强烈的为老服务需求,根据老人的需求,开办了一个老年小餐厅,一个日间照料室,形成了一个包括生活照料、医疗卫生、老年教育、文化娱乐、心理慰籍、信息咨询等内容的相对系统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由社区居委会成立志愿者队伍,对社区内所有老年人进行走访调查,汇总出老年需要的36个服务项目作为菜单式服务的总菜单,同时对每一位老人的基本情况及子女情况,子女联系方式、应急联系方式等进行登记,为被列入重点服务对象的老人建立健康跟踪提醒档案。服务过程中,志愿者每周到老人家对老人下周需求情况按菜单进行登记填报。水车湾社区居委会与辖区内南长区疾控中心共建共驻、结对联合,根据老人的预约时间,按时请疾控中心医生上门提供服务。服务过程中,由服务提供人员及需求家庭共同对服务内容、服务质量等在服务确认单上进行确认。

社区菜单式居家养老服务通过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和引进社会服务机构,构建社区为老服务体系,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支撑和依托,将老年人的需求列成服务菜单供服务对象选择,依据服务对象所选服务项目提供相应的服务,做到需要什么就服务什么。这一服务方法从老年人最关心、最迫切的需求人手,通过规范化、专业化的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让老人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服务功能齐全的优质服务,感受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好日子。

(二)“临时监护人”——社区共管空巢老人服务模式

针对社区空巢老人逐渐增多,避免因空巢而发生的可防性意外伤害,无锡市南长区迎龙桥街道水车湾社区推出共管空巢老人服务模式,积极探索服务空巢老人的新路子。社区认真逐户做好摸底工作,建立“空巢老人”数据信息库(包括老人的基本情况、基本需求、子女情况、既往病史等),对辖区老人的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同时将为老服务工作延伸到了楼门,由社区志愿者承包本楼的空巢老人,开展邻里互助等群众性服务活动,为居家的孤老、体弱多病和身边无子女老人提供各种应急服务,为老人提供亲切、热诚的生活关爱。此外,居委会成员除了在节假日期间重点走访外,每周也在工作之余定期探访空巢老人,建立了社区空巢老人走访慰问档案,实行动态管瑚,形成了由志愿者们搭建的社区为老服务网络,让社区能及时了解空巢老人的动态,这实现家庭监护与社区共管的无缝衔接,明确了社区和空巢老人亲属双方责任,由社区居委会、居民志愿者与亲属三方联手,共同监护空巢老人安全。社区由老龄委牵头,为空巢老人建立服务台账,组织志愿者结对帮扶空巢老人,居委会成员定期人户走访或电话询问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状况,发现空巢老人病情变化或发生意外情况,及时联系医疗急救、报警,并即时通知空巢老人亲属。水车湾社区还在迎龙桥街道帮助下专门设立了96158服务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提高各种免费或低偿服务,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了便利。

通过这种社区共管方式,实现“空巢老人”平时有人管、有人问,紧急情况能用得上、靠得住,为社区空巢老人搭建起一座生命安全桥,同时在社区广泛营造了敬老助老的社会风尚,得到了空巢老人及其家属的普遍欢迎。

(三)循环服务,助人自助服务模式

水车湾社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60岁以上老人占30%,空巢老人户占46%,是一个典型的老年化社区。从2006年开始,一些社区党员开始自愿的组成服务队伍,帮老人们带一些物品。试运转的效果不错,但是由于人员缺少,而社区中的老人数量较多,这样的定岗定责并不能满足社区内的需求。通过“幸福社区”的推进,水车湾社区居委会决定开始推广义务服务队伍,从长远性出发,为老人们提供免费的买货送货服务。按照“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基本原则,有能力提供服务的居民作为志愿者加入,实行爱心服务时间储蓄,累计服务满5年,就可终身享受志愿服务;无能力提供志愿服务的60岁以上的居民随时可获得购物送货上门、理发、拆洗等服务。

水车湾社区进行这种服务模式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一种补充,通过互助的形式解决老人们生活中的种种不便,改变了传统社区服务的服务方式,使生活在同一个社区的成员,既是服务对象和受益者,又是服务的参与者。通过吸引和动员社区内各方面的力量都来参与社区的为老服务,都成为志愿者,在社区形成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区风尚,这是社区为老年人服务的一种新的尝试与探索。

二、当前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经验特色及存在的困难

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居家养老制度的建立,使古代“老有所终”、“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思想主张变成了现实,并赋予了崭新的内容。对于居住在家中的老年人来说,生活照料问题如何解决,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我们的居家养老生活照料体系中,需要国家、社区、家庭以及个人等多方位的平台来支撑。在个人和家庭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引入社会化服务,而社区是提供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的最佳载体,所以要整合社区为老服务资源,大力发展、快速推进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支持体系。

(一)经验与特色

上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都是根据本社区的具体情况,针对老年人多,从老人的生活需求、心理与健康需求、社会需求等方面,为老人提供生活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使老人们摆脱无助和孤独,同时,也善于充分利用和整合社区资源。如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志愿者、共建单位等有限资源,充分整合后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1.2010年底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根据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在老新村、老居民、旧设施的现况下怎样开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成为水车湾社区作为新一届班子为民办实事的一件大事,领导班子认真商量,上级领导高度重视,本着民生为先的思想,在如何布局居家养老问题上多次到现场调研,提出了解决方案,落实措施。原社区360平方的办公楼设施简陋设备陈旧,街道把原来用于经济增收的出租房腾出来重新改建为一站式服务大厅,结合老新村改造,投资50多万元将原来社居委办公楼重新设计规划扩建成设备齐全、功能完备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设书画、健身、谈心、休息、棋牌、阅览、康复、多功能室,并特意安置了淋浴房、洗衣房、食堂等生活设施全,服务内容包括:96158服务,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和精神文化等四大类近20项目,涵盖老年人、残疾人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上门,日托,邻里助互助以及安康宝便民服务等,为社区的老年人安了一个美丽温馨的大家,在今年三月正式开启。

2.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迎合了传统的养老观念,即不脱离老人熟悉的生活环境,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带来的便利,满足了老年人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文化娱乐、心理慰藉等多种需求。

3.建立起了一种由政府、社会参与、中介组织运作或服务实体承办的老年人居家养老雏形模式,服务覆盖面广、内容丰富、方式灵活,使更多的老年人得到优质便捷的照料服务,也减轻了政府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等成本支出,降低了资源消耗。

4.社区个人、组织、单位的共同介入,建立起一个基于社区的支持网络,逐步提升了居民和组织对于社区事务的关注,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形成互相帮助、互相尊重的人性化的社区生活,这就是通过社区照顾达到“社区的回归”。

(二)问题与困难

居家养老是绝大多数老年人的共性选择,较之机构养老而言,更适合我国国情。社区养老服务作为一种新的居家养老的辅助方式,在我国部分城市已逐渐实行。目前,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取得了一定成就,满足了一部分居家老人的需要。但是,也必须看到,由于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整体上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在取得经验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

1.政策支持力度还应加大。目前从国家宏观调控的角度,还没有统一的鼓励扶持居家养老大力发展的政策法规,管理监督也缺少国家标准和规范,使得这项工作还停留在各地零散、自发组织实施的层面,制约了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广泛深入开展。我们调研发现,许多社区在开展养老服务时需要同一些企业合作进行,但由于这种服务是没有利润或微利的,企业无法维系正常运转,不能吸引企业积极参与进来,阻碍了养老服务项目的开展。这就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如减免税、放宽经营范围或经营限制条件等,建立对企业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激励机制。另外,我们调研还发现,目前大多数社区都缺乏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场地,场地的限制给社区公共服务工作带来了比较大的困难,需要制定统一的政策来解决此类公益性服务用房问题。

2.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由于服务人员工作量大、待遇较低,居家养老的服务队伍难以扩大,对于日益庞大的老年人群体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我们调研发现,许多社区的服务人员都是由志愿者来担任,不需要支付报酬,这部分服务人员流动较大。只有少数社区则安排了专职服务人员,而这些人员的工资支出没有固定来源,由社区解决也有一定困难,有时会出现工资不能按时发放的情况,影响了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制约了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的发展。

3.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专业技能有待提高。目前从事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人员基本上是城市下岗工人,其中又以年龄偏大的下岗女工居多。这些人虽然经过短暂的服务技能培训后上岗,但由于缺乏系统的专业训练,使得整个服务队伍专业技能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相反,一些经过专业系统训练的老年社会工作者和老年护理人员,由于编制待遇等问题的制约,又大多不愿或不能进入居家养老服务的领域。此外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劳动量大、工资报酬低的问题,也影响了服务队伍的稳定和专业化建设。

4.某些老年人的思想认识制约着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推进。如有些社区采用的菜单式服务,在2006年时,三十多个服务项目大部分都是免费的,老人们很乐意接受服务,也踊跃参与。但当有些项目改为收费后,老人们便不理解,也不再愿意接受服务了。例如老年小餐厅,每位老人每月(22天)需要开支132余元,这个费用虽然只相当于一个家庭保姆费用的1/3,但老人们还是宁可花钱雇保姆,也不愿意去日间照料中心。

三、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与措施

鉴于居家养老存在上述问题和困难,我们建议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去解决: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提高对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投入力度。我们认为就目前社会经济条件和人们思想观念以及社区养老服务所具有的福利性、公益性而言,社区养老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一种政府行为,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把发展居家养老事业列为城市社区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制定居家养老服务的法规政策,确立居家养老服务的整体发展规划和分步推进计划,做好居家养老服务的经费预算、综合协调和有关监管工作。其中也包括政府在财政上的支持,拨专款用于社区老年服务事业的发展和相关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对那些经济困难老人,政府和社区更有责任为他们提供服务和帮助。

政府还要通过倡导、组织、支持和必要的资助,动员、引导和帮助兴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鼓励个人和社会各企事业团体走进社区兴办各类老年人服务机构,并对那些愿意在社区建立这种服务机构的投资者给予政策上的优惠。与此同时,还要明确社区居委会的性质,减少其行政职能,保证有足够的人力去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事业。

2.拓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逐步调整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需要一个过程,必须从老人的实际需求出发,坚持如下几个原则:服务内容由易到难,服务顺序由急到缓,服务项目由少到多,服务对象由窄到宽,逐步形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系列。不仅要满足老人在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方面需求,提供生活照料方面服务,而且要提供文化娱乐场所;不仅着眼于低龄老人、健康老人,更要关注高龄老人和患病老人;不仅关注高收入老人消费,也要为低收入老人提供相应服务。

3.逐步实现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专业化是服务业的“护身符”,只有专业化才能提高社区养老服务的水平和竞争力。因此对社区养老服务人员尤其是专职人员进行老人护理知识和照顾技能的专门培训,将有利于提高社区养老服务的专业化品质。此外,还应逐步建立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和职称序列等级管理制度。尽管国家相继出台了《家政服务员国家职业标》和《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然而却没有与之配套的职业准入制度,造成了没有职业资格证的人也可以上岗。这种状况也要逐步扭转。

四、结语

老年人晚年幸福的标准是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社区。对政府和社会来说,帮助老年人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生命和生活质量,也只有通过社区这个离家最近的地方来实现。加强社区为老服务是社区老龄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建立完善的社区为老服务体系,才能保证老年人问题在社区得到基本解决。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居家养老无疑是今后绝大多数老年人首选的模式。社区老人的需求是不同的,要满足不同层次老人的需求,需要建立形式多样的服务项目。为此,以人为本,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是破解我国日趋尖锐的养老服务难题,切实提高广大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的重要出路;是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优良传统,尊重老年人情感和心理需求的人性化选择;是促进家庭和谐、社区和谐和代际和谐,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发展服务业,扩大就业渠道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丁作的决定》 2009年 2.王荣柄,《深刻认识人口老龄化问题》 2010年

3.吕津,《中国城市老年人口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体系的研究》 2010年

4.袁蓓,《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2010年

第二篇: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研究专题

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研究

自2000年我国迈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数量持续上升,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

【1】口比例将增加至29.9%的高水平。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寿命的延长以及老年人个体技能因年龄增长而衰退,健康问题逐渐成为老年人和社会面临的主要威胁。不能自理老年人的比例持续增加,导致需要照顾的老年群体规模不断增大,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居民养老现状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的养老方式有社会化、多样化的倾向,养老方式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种:第一,居家养老。这是我国传统养老方式,由于“四二一”型家庭的增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老年人的利益,并且家庭提供的照料服务专业性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居家养老是大多数老年人的意愿,与他们或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现阶段,居家养老仍是我国的主要养老方式。第二,机构养老。老年人进住养老机构,接受养老机构提供专门照料和服务的方式。第三,社区养老。如托老所、老年医院、老年康复中心及其它多种助老机构设施,为老年人提供临时的或定期的、综合性或专业性的养老服务。

实际上,我们国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养老方式还将是以居家养老为主,其他方式补充的基本格局,这主要是因为:一是传统思想的影响,绝大部分家庭对养老院还是较难接受。二是所谓老年人,根据个人是否需要“养”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很大部分身体尚好,甚至一部分人还在工作岗位上,并没有到需要人照顾的地步;第二类是虽然患有各种慢性疾病,但基本还能生活自理;第三类是不能生活自理的需要别人照护的人。而根据老年人家庭情况来看,又分为夫妻共同生活阶段和一个人的寡居阶段,夫妻共同生活时,互相照顾占有更多的晚年时间,也是老年人最幸福的晚年生活。三是经济原因,进养老机构还需要相当的费用,这对像农村或城市低收入人群还是无法承受。当然,由于我们国家人口基数大,也却有少部分人群有各种较高的养老需求,这部分人的绝对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并且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还会有稳定的增长。

二、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我国学者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提出了社区“居家养老”的养老方式,这一方式在家庭和社会之间找到了较好的平衡点,将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专业化,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社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却享受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的养老院式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即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外围、以养老制度为保障的养老体系,也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社区“居家养老”这一养老模式的优势有:①社区居家养老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家庭物质资源;②可根据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安排生活,节省开支;③可以较好保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④符合我国多数老年人的传统观念;⑤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⑥能够促进社区的建设和发展,进而形成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风尚。

三、社区“居家养老”的需求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老有所医”是老年人一个较普遍的需求,老年人对于社区医疗服务的需求是排在第一位的。但是,当前的社区医疗服务并不能很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很多老年人不得不到大医院看病。而到大医院就医又带来了一系列的困难,医院看病手续繁琐,需要排队等候,老年人又行动不便,医疗费用也相对较高,给老年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诸多不便,所以社区医疗服务的建设应摆在社区“居家养老”的首位。

社区除了加大对基本医疗服务的建设投入外,居家养老服务的配套设施建设也十分重要。老年人认为最有必要设立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前三名分别是户外场地、医务室、应急维修,其次是健身室、阅览室、棋牌室、老年浴室及老年人食堂。由此可见,老年人对于户外活动场地的要求十分高,这也体现出老年人热爱休闲健身。针对这方面的需求,社区还应加大对“精神文化类”项目的投入,建设多种社区老年人活动场所,多举办一些老年人力所能及的活动。

【2】

四、开办社区“居家养老”护理培训

针对老年人对于社区医疗服务的需求,培养专业养老护理人员迫在眉睫,居家养老的老年人从健康状况到生活自理能力,均非常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和专业护理。在实际情况中,无专业技术素养的护工只能进行基本的生活护理,缺乏必要的医疗知识和护理理论。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推动养老护理进入专业化、社会化的时代,社区要提供专业的入户料理服务,不仅仅是让护理员为老年人打扫屋子、洗衣服这么简单,养老护理必须改变旧观念,重新开拓养老护理新思路。

1、倾听老年人的心声,作老年人的心理医生。

老年人也有各自的未来,作为养老的专业护理人员,首先应倾听其对未来的追求,即给自己的晚年画上个圆满的句号。他们不企图轰轰烈烈,不追求一鸣惊人,其目标是实际又实在的。比如有的老年人在寿享期颐之年时,盼望着能多看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希望家人安康,子孙幸福;有的老年人活到老学到老,参加书画、音乐等学习,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等。作为专业养老护理人员,首先应是老年人需要而受欢迎的心理医师,针对其未来和目标给予热情的关怀和支持,以增强其生活的自信心,激发其勤奋追求现实的愿望。

2、启动养老护理员的培训。

“养老护理员”是个新的职业名称,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推出的新的职业培训项目,也是国家老龄化现实的需要。如:山西中医学院在2001年开设了老年护理专业课程,在全国老年护理专业中起步较早,带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又如黑龙江省在2000年有40人已拿到了首批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2007年北京海淀某地区办起了“钟点托老所”。2008年太原市首批4个社区启动了“虚拟养老院”,进行中国式的养老新尝试,这些新的养老模式是需要

【3】 大批培训后上岗的技术人员去支撑的。建议培训的时间设置在3-6个月,其中2/3的时间设置为理论课,1/3的时间设置为见习课。将培训课程安排重点放在“老年生理、老年心理、老年常见病、老年肿瘤、老年康复、老年膳食”等方面,培养对象为初中毕业生、企业下岗人员、年轻退休人员、社会青年等。

3、鼓励老年人“勤奋”、“戒松”,培养“趣多”寿自长。

老年人退休后,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力争养成勤奋的良好习惯。俗语有云:“心懒生百病”,要使生命之树常绿,就应不断进取,创造思想上的阳光和雨露。美国的心理教授费里德曼说:“经常勤奋自律的人,比感情用事散漫的人多生存4年”。人人都希望拥有健康,老年人更是迫切的向往健康,许多学者倡议向“年轻10岁”靠拢的养生方法,让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境,获得鼓舞和安慰,遏制各种老年病的发生。另外,还要有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的精神,加以俏趣、情趣、风趣、童趣及谐趣等心态,可以作为一种精神上的调节剂,达到心理上的安慰和满足,使老年人愉悦身心,延年益寿。良好的心态胜于保健品、营养剂,是养老护理员应掌握的,同时热情、耐心还有爱心也是专业护理员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要求。

五、社区“居家养老”对策

1、创建“居家养老”示范社区,带动全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

应不断探索“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立足家庭、依托社区,借助养老服务组织专业化服务,在全区建立起若干个“居家养老”示范社区,为老年人提供以助医、助行、助餐、助洁、助急、助浴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带动全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

2、构建居家养老和政府机构养老相结合的养老福利服务体系。

应逐步建立起以家庭为基层、社区为依托、养老服务机构为载体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大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补贴,社区居家养老补贴经费应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建立起与社区就业服务相联系、政府购买服务的补贴制度,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全区范围铺开,并为经济和生活自理困难的老人提供服务补贴资金。

3、成立专门机构培养“居家养老”从业人员。

社区居家养老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区居家养老的质量,政府应该成立专门的机构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重视从业人员素质培养。对从业人员实施考试与进修制度,必须取得相应的资格后才可以从业。

4、积极发动社会组织、个人投资“居家养老”服务。

在短时间内完善全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单靠政府的经费是有限的,必须打破政府行政单一管理的做法,形成政府、社会组织、民间组织以及公民共同参与和承担社会事物的格局。发动社会组织、个人投资“居家养老”服务,才能使我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迅速发展与完善。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主要职责是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规划,通过政策倾斜和资金补贴培育,引导民间组织发展,在行业发展中发挥监管作用。

5、鼓励和奖励家庭养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家庭小型化日益发展,致使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弱化,家庭养老正面临极大的挑战。政府应当从政策上鼓励家庭养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子女在家中赡养老人,对于赡养老人的家庭在经济上减免一定的税收、在住房分配或购买商品房时给予一定政策优惠等,以帮助子女尽心赡养老人。同时,要加强宣传,加强尊老、爱老、养老的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赡养老人氛围;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为居家养老保驾护航。

6、借鉴外国经验,建立新型退休养老社区。

在美国有专门的老年人退休养老社区,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主要是以“提供医疗服务为目的”的退休养老社区,另一类主要以“提供休闲生活为目的”的退休养老社区。“提供医疗服务为目的”退休养老社区有较为完善的医疗服务系统和护理机构,这类社区主要适合那些高龄老人和身体状况不好的老人;“提供休闲生活为目的”的退休养老社区可以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经济水平,有选择的挑选自己后半生的生

【3】 活环境。我区可以借鉴这种做法,尝试建立新型退休养老社区。

六、居家养老社会化的意义

南开大学发展研究所最近完成的一项大城市中心区老年人生活需求现状与对策的调查显示,54%的老年人表示“想利用”来自社区的老年人服务项目,25%的表示“不想利用”。且不想利用社区服务的老人是因为“不了解服务内容”,这个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老年人希望通过社【4】区来实现养老。在未来城乡老人的家庭中,老人的子女一般大都是双职工,对老人难以照料。因此,搞好对老年人的社区养老服务是一项非办不可的公益事业。

社区养老服务应该坚持就近原则,建立一些敬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等,完善社区福利设施,组织家庭服务队、包户组、医疗护理服务队等,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对于有经济支付能力的老人进行有偿服务,对于经济能力差或没有经济支付能力的老年人,动员社会及慈善机构给予无偿服务或者帮助,并组织发动青年志愿服务队及低龄老人和身体健壮的老年人,为那些弱残老人和高龄老人服务。开展亲邻互帮互助活动,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满足老年人的生活和精神需求。对老年人的住宅设施,尽可能方便他们的饮食起居,帮助克服各种生活方面的不便。这样做,可以让老年人感到来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减少精神疾患的发生。同时,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进行适量的体力活动或体育锻炼,检查合理的生活方式,可以保持人体代谢平衡,防止器官发生废用性萎缩,控制或推迟致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延长健康期望寿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亦能够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迎接21世纪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开展老年人心理咨询和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健全社区医疗和家庭相结合的居家养老体系。加强社区服务职能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尊老、敬老和养老的社会风尚,为老年人创造一个祥和、安宁的社会生活氛围,让他们安享晚年。

【参考文献】

[1]徐勤,汤哲.我国长期护理的现状与趋势[J].人口与经济,2007,(2):2-12.[2]鞠秋锦,邓卫华.浅析中国的居家养老[J].热点透视,2004,(1):64-7.[3]邓颖,李宁秀,刘朝杰,等.老年人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3,(6):52-4.[4]党俊武.中国城镇长期照料服务体系研究[D].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7.

第三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

长沙市全面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调查与思考

市民政局 市委党校 市政府研究室

应对人口老龄化,做好养老服务工作,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是一个全世界普遍关心和亟待破解的社会问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就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主要服务形式,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社会化服务。近年来,长沙市在推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和社会的一致好评。今年6月,我们就全面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到市内五区和浏阳市的部分街道、社区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供决策参考。

一、长沙市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基本情况

2006年,天心区开展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试点。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区主办、社会参与、老人受益”的服务机制,基本形成了由政府、民间组织、社区、社会和老年人自助组织等多方参与的服务体系,居家养老服务惠及10多万老人,取得了老人满意、子女减负、促进就业、社会和谐等多赢的效果,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一)坚持部门主导与试点推行并进,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政策扶持的具体方式。市民政局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纳入试点区、县(市)民政工作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试点单位对推进居家养老服务高度重视,统筹安排,不断完善政策扶持机制,加大经费保障力度,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一是出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补助措施。天心区、雨花区财政设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专项经费,实行社区、街道、区三级政府购买服务对象分级申报审核公示认定制度,把重点服务、特殊老人分为自理、介助、介护三种类型,每月分别给予100元、200元、300元的服务补贴,由区政府按季下拨服务补助经费整体买单,组织专业服务人员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确保困难老人社会救助的全覆盖。二是加大居家养老服务场所建设力度。天心区从场地建设、服务网点建设、工作经费等方面明确了补贴标准,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行扶助,全区共建成60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各中心、服务站设施齐全。三是研发“长沙市居家养老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包含全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中介组织的基本信息,具备居家养老网上申报、审批、服务、结算等功能。已于今年4月全面投入使用,初步实现我市居家养老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管理。

(二)坚持整合资源和市场运作并重,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轩辕殿、留芳岭等街道通过盘活闲臵房产及整合社会资源等方式解决了养老服务中心的专门活动场地问题。全市有900多个服务店加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点,成为居家养老服 务蓬勃发展的载体和助力器。引导居家养老服务中介组织与各区、街道和社区进行全面合作,连锁经营,连片辐射,推动居家养老服务走市场化的路子。重点引进和培育万众和、康乐、新康、夕贝等养老服务机构6家。中介组织以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手段,发挥其运作机制活、运行成本低、专业水平高的优势,开展贴近老年人需求的各类服务,赢得了老人们的称赞。

(三)坚持创新创造与规范管理并举,提高老人和社会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满意率。积极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形式,规范管理,努力营造政府、社会、社区、家庭共同参与的养老氛围,逐步实现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方式市场化、服务项目多样化、服务标准规范化。养老服务的社会认同率越来越高,90%的老人表示乐意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96%的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对服务表示满意。一是提供多种类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主要为老人提供医疗、保洁、餐饮、家电维修、法律援助、图书阅览、娱乐休闲、精神慰籍、安全保障等近20个项目服务。部分社区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深受群众欢迎。如路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成立义工俱乐部,引导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服务,健康老人为体弱老人服务,让老人在自我管理、互助服务中体会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天心区大托镇一力社区开办居家养老服务生态园,建立老年人花卉苗圃奇树异草基地;雨花区、开福区一部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创建了各种形式的老年人业余爱好工作室,既发挥老人特长,又达到了老年人休闲、养身、静心的目的。二是创新养老服务科技 手段。很多社区对如何创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进行了有益探索,效果很好。如坡子街社区建立心理咨询站,新天社区与单位合作共同开发“亲情呼叫系统”、“一卡通服务”,开福区开办了“爱心门铃”等。三是为老服务工作管理逐步规范。建立养老服务分类管理制度,对各服务点进行动态管理,规范服务行为。建立服务评价反馈制度,采取服务对象评、社区评、服务网点自评的方式,评定“明星服务网点”、“合格服务网点”和“最差服务网点”,各网点的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

二、长沙市全面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制约因素

市内五区和浏阳市特别是天心区、雨花区创造了符合当地实际、各具特色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走在了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区前列。但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整体上仍处于较低层次,发展不平衡,在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上还受到诸多因素制约。

一是没有形成系统的政策扶持体系。“银发浪潮”扑面而来,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了应对人口老龄化严峻挑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仍然停留在“会上很重视,会后都没事”的多,没有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市里刚刚出台了《关于推进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但在统筹城乡养老服务方面相关政策措施亟待健全明晰,尤其对农村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还没有形成具体的政策。政府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相关保障机制尚未形成,安排社会公益性岗位时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考虑不足;还需在宏观政策层面加大对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扶持力度,在税收、水电、煤气等相关方面出台具体的优 惠政策,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市场和市场主体的发育。

二是没有形成浓厚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氛围。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老年人问题已成为与每个家庭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在人口老龄化与家庭小型化、核心化以及老年人口高龄化的大环境下,我市社区养老服务总体需求日益旺盛,但目前全社会还没有形成全面敬老、护老、爱老的风尚,很大程度抑制着养老服务多层次、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大量社会资金唯利是图,对涉及公益的养老事业漠不关心,关爱老人的事业却显得十分冷清。相当一部分老年人经济条件有限,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只有依靠子女来购买社区养老服务。大部分家庭对子女成长十分关心,对老人的需求却没有过多的关注,如果子女不孝就只好自我封闭,无法享受服务。老人“花钱买服务”的生活理念和消费习惯没有普遍形成。同时,由于社会上“欺老诈老”现象经常发生,有的老人对社会不信任,从而拒绝接受居家养老服务。

三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受场地和经费制约严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还不适应工作需要。特别是二环以内的老城区,大都为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由于早期规划不到位,作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的服务设施原先没有列入社区规划,社区办公场地本来就很紧张,没有足够的场地开展居家养老照护服务。在新城开发、旧城改造和企业改制等过程中,也大都没有规划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没有预留老年人活动场地。而新建、租用场地费用过高,社区居家养老中心(站)往往无力承担。全市188个试点社区,场地存在困难的达122个,占试点总数的65%。开展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必须有一定的经费作保证,但目前政府的资金投入不足。一些试点社区开展服务所需经费主要来源于社区办公经费的占用和募集,大部分试点社区成立的服务机构在“贴钱”。如岳麓区石岭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区民政局和街道各拨了3万元,全部用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平台建设,只得从社区紧张的经费中投入2万元用于服务中心的正常运转。

四是没有形成规范的养老服务市场。目前,长沙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形式是政府为特殊对象购买或提供公益性服务,市场运作机制尚未真正形成。首先,整个为老服务市场还不成熟,缺乏有资质、有诚信、有品牌的为老服务企业和中介组织,无力大量承接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其次,服务内容比较单一且欠缺规范。服务内容大多以家政服务项目为主,还不能充分满足广大老年人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居家照护服务的瓶颈制约比较突出。同时,在服务内容和行为上还欠缺相应的规范,服务供求双方均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隐患。第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业务素质和待遇都不高,不利于专业化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以下岗失业人员为主,基本上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同时,具有专业素养的养老服务业经营管理人员比较短缺,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发展。

三、长沙市全面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对策建议 长沙市全面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总体思路建议为:按照“社会养老居家化,居家养老社会化”的发展方向,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公益服务的原则,以家庭为基础、以 社区为依托、以高素质的服务队伍为主体、以各项扶持政策为保障,加快推进覆盖全市城乡的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形成“以居家养老为主,以机构养老为辅”的养老体系,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体工作中,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高度重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首先,全面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积极应对老龄化浪潮破解养老难题的必然选择。长沙市1987年就进入了老龄化城市的行列,比全国平均水平提早了14年。到2008年底,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98.36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5.3%,比2004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其中,城区老年人27.06万,占城区总人口的12.61%。据预测,到2012年我市老年人将达120万左右。面对老龄化浪潮,特别是家庭“四二一”(四个老人、两个年轻人、一个小孩)人口结构不断增多,年轻人照顾老人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机构养老更难满足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我市虽然近年来不断加大投入,但现有各类型养老机构只有125家、1万余张床位,仅占全市老年人总数的1%。全面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积极应对老龄化快速发展,破解养老难题的重要渠道。其次,全面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密切关注民生建设人民满意城市的有效途径。建设人民满意城市必须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贴得近、跟得紧,把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作为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做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是一项惠及绝大多数人的民心工程。我们只要做好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就解决了全市10%的民生问题,并能减轻子女压力,使子女既能尽孝,又可以腾出精力干事业。各级政府要统一认识,把发展整个养老事业,尤其是“社区居家养老”作为长沙加快科学发展、建设人民满意城市的重要内容来全面推进和加快实施。第三,全面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建设幸福家园的客观需要。2008年,全国老龄委等十个部门联合行文,对全面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划。先进国家经验也表明,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化的居家养老必然成为养老的主流。据有关资料表明,美国95%的老人享受社会居家养老服务,荷兰为91.4%,日本为96.9%。同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及时便捷优质,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开展社区老年服务工作,还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有效促进家庭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和谐。我们在大力倡导孝道文化、弘扬敬老风尚的同时,要广泛宣传社区居家养老的优越性和典型事例,开导老年人解放思想,主动接受和配合做好居家养老服务,把潜在需求变成现实需求,全面推进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二)完善政策措施。一是进一步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配套政策。做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是各级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把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社区建设总体规划,把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事业作为为民办实事工程和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在城市社区全面铺开的基础上,逐步向城镇、乡村延伸。建议各区、县(市)根据市里《关于推进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各地实际,尽快出台推进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配套政策。加大试点推介力度,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 务由试点型向普惠型转变,变试验区的优惠扶持政策为全市的普惠扶持政策。二是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经费投入自然增长机制。加大政府财政投入,设立居家养老专项资金,经费在各级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设臵科目,并建立逐年增长机制。资金主要用于为困难老人购买服务、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服务人员培训补贴等。挖掘潜在投资,广泛吸纳社会投入。鼓励社会团体、慈善机构、民营、个人等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或投资养老服务,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模式。三是落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优惠扶持政策。坚持用足用好国家和省关于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税费优惠政策,如对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的养护服务免征营业税,免征自用房产、土地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费;老年服务机构用电、用水、用气的价格,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使用电话及办理其他有关电信业务执行住宅电话资费标准。

(三)加强基础建设。一是加强基础平台建设。加强服务中心、站建设。每个街道(乡镇)、社区(村)都要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可依托街道(乡镇)、核心社区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举办,为居家老年人直接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站可依托社区居委会组建,接受服务申请、咨询、质量反馈等,组织管理社区内相应的服务网点和人员,为老年人居家养老提供就近服务。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方式。上海市徐汇区通过公建民办、民建公助、民建民办等多种方式建立各式为老服务中心的做法值得借鉴。同时,搭建各区县以及社区之间的交流平台,加强合作。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一批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和活动场所。把老年福利设施纳入整个居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规划建设。实现居家养老服务场所与小区住宅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造和同步投入使用。统筹社区资源,积极利用社区用房以及社区内企、事业单位闲臵房改建成老年中心等活动居家养老的服务设施。农村社区依托乡镇敬老院、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现有资源,建立综合性老年福利服务中心。把各类医院作为本地区老年医疗保健工作的指导中心和医疗保健基地。抢抓学校教育教学空隙,错时为老人开放本地中、小学校的体育、图书、文化等设施。加强社区之间的合作互用。整合各社区资源,通过加强规划、合理布局,互通有无、互相补充,运用市场经营机制,联合利用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探索建立可流动的服务设施,提高利用效率和服务效益,避免重复建设,以最低的成本让老人享受最好的服务。三是加强基本队伍建设。配臵必要的专职人员。按照实行以费养事的原则,每个社区设臵居家养老服务2-5个社会公益性岗位。从社会、高等院校等公开招聘一些懂管理的社会工作专职人才,提高管理层次。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定期培训制度,加强养老服务方面知识学习,提高服务人员素质。对服务人员实行考评定级,建立服务资格证制度,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广泛建立老年人互助服务组织。充分挖掘老年人自身的各种资源,由老年人自己组织成立老年人协会和互助中心,开展各种活动,相互服务。可以借鉴无锡市滨湖区的做法,以“时间银行”储蓄劳动时间的形式,让低 龄健康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义工服务。健全“义工”服务制度。从大中学生每人每年志愿服务至少48小时做起,建立有权威机构制定的登记认可手册,将服务情况纳入个人档案,作为升学、用工、晋升、评选的依据之一。结合社会救助制度,建立“准专业”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接受低收入救助金,重点为居家老人服务。

(四)提升服务水平。一是丰富服务内涵。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面向全体老年人的全方位的服务。要突出家政型服务和护理型服务,以上门照料服务为主,“托老所”照料服务为辅。要把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强化精神慰藉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与老年人的沟通与交流,创办老年活动中心、社区老年大学、社区老年文体组合和举办各种活动等,充实老年人生活。二是创新服务方式。因地、因人制宜,创新养老服务模式,使所有的老人都能接受服务。对一般老年人根据实际承受能力,实行以有偿服务为主,合理收费、低偿收费;对特殊困难等对象要推行“居家养老、政府埋单”的模式,由政府购买服务。大力利用信息化手段,积极推广“一键通”呼叫系统,提高服务效能,将各种养老服务信息联网,实现服务全覆盖。充分发挥市场在配臵福利资源中的主导作用,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大力扶持发展中介组织,鼓励大学生等社会各界人士在居家养老服务行业创业。三是强化服务管理。规范管理各类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制定相关服务标准、规范,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督促各类服务机构切实降低成本,不能以盈利为目的,强化公益性质,切 实减轻老人负担。要把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与推进社区物业化管理相结合,把做好居家养老服务作为规范社区物业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规范社区物业化管理中推进居家养老服务。

课题组组长:贺国谦课题组副组长:曹再兴课题组成员:黄文湘

王启贤范伯力 符花兰 罗拾平

唐曙光 侯求求

第四篇:居家养老

推广农村居家养老 全力破解养老难题

2009年年初,富阳启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推广工作,在全市23个社区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完善市、街道(镇)和社区三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2009年12月,社区养老的成功经验延伸到农村,逐步深化和拓展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在富春街道杨清庙村、春江街道山建村、新登镇塔山村和湘溪村、常安镇横槎村、湖源乡新三村6个行政村实施农村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服务对象主要是户籍在试点村内且常年居住的老年人。

目前富阳市60岁以上老年人有94724人,占总人口的14.75%,每年还以全市老年人总数3%的速度净增长。目前空巢独居的老年人有1.4万余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5.3%。从2007年起,富阳市除积极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外,还加大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全力破解养老难题。去年12月,总投资1.26亿元含市社会福利中心和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开工建设,将主要解决城镇“三无”老人集中供养问题以及满足不同层次养老需求;孤残儿童康复寄养中心主要解决社会弃婴、孤儿的集中供养问题以及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教育和寄养业务。

第五篇:居家养老

红旗路街道办事处计生办充分发挥计生服务技术和计生协会网络优势,把生育关怀行动向急需关注的老龄人群延伸,进一步积极探索、稳步推进计划生育家庭居家养老保障制度,为老年计生家庭提供包括疾病预防保健、精神慰藉、生活照料等居家养老服务,使老人们生活在温暖、舒心的环境里,逐步实现计划生育家庭养老基本需求。

一、推行政策宣传服务。积极向老人们宣传省、市计生奖扶政策标准以及办事处推出的计生家庭优惠政策,并按时发放奖励扶助、独生子女父母金等,让他们优先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二、实施健康检查服务。定期开展义诊活动,并结合该区全民健身活动,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老年人进行免费检查身体(测量血压、血糖、心电图等),对行动不便、偏瘫在床或家中无人照顾的老人,入户为其检查身体;对当时就能检查出的结果,当时告知老人,方便老人及时就医;对需要综合评价的诊断,待综合诊断出来后及早告知老人;对所有体检的老人进行健康评价,建立了健康档案,开出健康养生食疗处方,做到无病早预防,有病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三、开展志愿者零距离服务。各社区成立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号召志愿者上门为老人服务,为计生老人提供家政服务,例如:打扫卫生,帮助购买生活用品,*******让老年人充分感受到家的温暖。

四、开展文体娱乐服务。各社区利用老年活动室、室外活动场地、人口学校等精心举办老年人趣味活动、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等,使广大计生老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社会的温暖,让他们在生活上得到精心照料,在精神上得到关爱和慰藉,促进办事处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下载居家养老研究(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居家养老研究(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居家养老大全

    居家养老服务站自评 当社会进入老龄化以后,居家老人成了弱势群体。为顺应老龄化社会发展形势需要,更好地为村老年人办好事、办实事,我们村在镇党委政府和民政部门协助下,成立了......

    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聘请一批收入低,就业难的低保对象担任居家养老服务员,为高龄残疾空巢老人提供免费家政服务。每天一次问候电话回访,每周一次上门探望回访。同时,对空巢家庭老人......

    居家养老工作计划(共五则范文)

    居家养老工作计划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时候开始制定计划了。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居家养老工作计......

    居家养老工作总结[共5篇]

    2011年以来,在区老龄委的领导下,在街道老龄委的指导下,积极开展老龄工作,努力为广大老人办实事、办好事。老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让老年人都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

    居家养老规章制度大全

    篇一:居家养老中心管理制度 邓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管理制度 一、根据加强和创新城乡社区社会管理的工作要求,结合邓高社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方案,组织开......

    居家养老[全文5篇]

    一、什么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答:是在社区建立的为居住在家中的老年人,开展的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单位的服务人员,对老人的生活给予所需要的照料。计时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

    居家养老相关制度

    岗位责任制 一、 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坚持全心全意为老年人服务的思想。秉承真诚、耐心、无私奉献的精神,做一个优秀的服务工作者。 二、 爱岗敬业、热情周到,对待老人一视同......

    居家养老总结

    紫东村居家养老总结 “老有所养”是中国老百姓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和美好心愿,为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解决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根据《萧山区关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