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浙江职称评定参考资料
浙江中小学、中专教师系列职务评聘工作有关政策法规文件汇总
(一)来源:教育局人事科 时间:2004年4月6日14:51 作者:webmaster
阅读 8799 次
中小学、中专教师系列职务评聘工作有关政策法规文件汇总
(一)一、首次确定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大中专毕业生(指全日制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电大等成人教育全日制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见习期满,经考核符合任职条件,可根据岗位需要首次确定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体规定如下:
(1)小学教师的具体条件:
中师毕业,见习一年期满,可确定小学二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大专毕业,见习一年期满,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两年,可确定为小学一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
(2)初中教师的具体条件:
大专毕业,见习期满,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二年,可确定为中学二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大学本科毕业,见习期满,可确定为中学二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
(3)高中(中专)教师的具体条件:
大学本科毕业,见习期满,可确定为中学二级教师或助理讲师职务任职资格;硕士学位获得者,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三年可确定为中级职务(中学一级或中专讲师,下同)任职资格;取得双学士学位和研究生班毕业人员,在取得最后一个学位或毕业后,可聘任为助理级职务,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三年的,可根据岗位需要参加中级职务的评聘。
(以上摘自浙职改字[1992]1号文件)
2、函授五大毕业生(包括业大、自考、夜大、函大、电大等)初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即对于部分先参加工作后取得合格学历的人员,其毕业前后所从事的工作必须与毕业专业对口(含相近),方可按以下原则初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硕士研究生确定中级职务任职资格的资历为毕业前后加起来三年,其中毕业后至少一年;本科毕业生确定助级任职资格的资历为毕业前后加起来一年半,其中毕业后至少半年;大专毕业生确定助级任职资格的资历为毕业前后加起来三年半,其中毕业后至少一年半;中
师毕业生确定为员级任职资格的资历为毕业前后加起来一年半,其中毕业后至少半年。
非教师系列专业不对口的人员,属已列入全国统一资格考试系列的,参加考试取得资格,其余人员都按各系列职评要求参加必要的专业知识考试或继续教育培训。
(以上摘自甬人职[1994]19号文件规定)
3、初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需填写《全日制大中专院校毕业生首次确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审批表》一式二份,单位签署意见,报主管部门和区人事局审批。研究生以上学历确定中级任职资格,经逐级审核后报市人事局审批。
二、中小学(中专)教师正常晋升任职条件
1、任职年资(计算到当年12月底):
任职年资是指受聘担任某一专业技术职务的工作年限。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历的计算有如下规定:专业技术人员的任职资历一律从聘任专业技术职务之日算起,计算到申报当年的12月底止。在此期限内已到达离退休年龄的,除按规定经批准延长离退休年龄者外,不列入申报范围。因工作变动转换了专业技术职务系列的人员,其任职资历的计算可按转系列前后实际受聘担任相应职务专业技术工作的年限累加计算。(1)晋升中级职务(中学一级教师、中专讲师和小学高级教师):
已聘任中学二级教师职务或助理讲师职务4年以上或小学一级教师职务5年以上。(2)晋升高级职务(中学高级、中专高讲和小学中学高级教师):
已聘任中学一级教师职务或中专讲师职务或小学高级教师职务5年以上。
2、学历要求:(1)晋升中级
高中(中专)教师、中学教研员和教科所等教育机构工作的教师应具有本科及以上的学历;对职业高中专业课教师学历要求,可放宽到具备大专学历且本科在读,从2003年起必须取得本科学历。
初中教师应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
小学教师合格学历为中师。凡1967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申报小学高级教师职务的,必须取得大专以上学历。
(2)晋升高级
高中和中专教师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从2003年起,35周岁以下的高中教师申报中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必须具有研究生学力。
初中教师应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从2003年起,凡196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申报中学高级任职资格的,必须具有大学本科学历。
小学教师应具有中师及以上学历。小学教研员和1957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小学高级教师申报小学中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应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以后逐步达到本科学历。
(3)对先参加工作后取得规定学历的人员,申报高、中级职务任职资格的年资要求,分别为取得规定学历后任职满3年、2年以上。所取得规定学历的专业必须与所从事专业对口(含相近、交叉),否则不予申报。
(以上摘自甬教人[2002]220号文件)
(4)对1993年—1995年招收的第二专业专科教育的学生,在取得第二专业专科教育毕业证书的同时,加发一张“学历视同成人本科”的学历证明。对同时持有上述两种证书的毕业生,承认其成人本科学历。(摘自浙教高[1996]313号文件)
三、破格
初级教师不搞破格。中、高级教师职务的学历破格从严,除了特别优秀外,40周岁以下的教师不搞破格;任职年资破格不起过一年。每人只能破格一项学历或年资。(摘自甬教人[2002]220号文件)
(一)中小学教师破格晋升中级职务条件
对不具备规定学历,担任助级职务期满或具备规定学历任助级职务期未满的教师,符合下列条件中的三条,可破格推荐晋升中级职务:
1、在省、部级专业性学术会议上交流并收入汇编或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过两篇以上有价值的学术论文。
2、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四等、本市三等或县级一等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者。
3、长期任班主任工作,并在任助级职务期间,所带班级获得过县(市、区)教委以上部门授予的先进班级荣誉称号。
4、获县级及以上劳模、先进工作者;宁波市教委及以上部门授予的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校长、优秀班主任、德育先进工作者、优秀团队干部、市教坛新秀、市红烛奖、省春蚕奖或两次被县(市、区)级教委(局)授予上述荣誉称号者;评为县(市、区)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
5、在设置中级职务岗位的学校中,主持教研组以上主要教学业务工作三年以上或在农村乡镇及以下基层学校任教十年以上,现仍在乡镇基层学校工作的。
6、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年以上。
(以上摘自甬教委[1993]210号文件)
(二)中学教师破格晋升高级教师职务条件
对虽不具备规定学历,担任中学一级教师职务满五年或具备规定学历担任中学一级教师不满五年,具备下列五项条件中的三项者,可以破格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务。
1、学校教育、教学主要业务骨干,在教育、教学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有较强的专长和丰富的经验,成绩显著,在同行中具有一定知名度。
2、获国家、省(部)或市(地)级劳动模范,省特级教师,全国或省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省春蚕奖,省教坛新秀、省德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3、正式出版过较有价值的本学科教材、专著、译著或教学用书。
4、在教育、教学研究和指导教师方面成绩突出,效果显著,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获国家三等奖,部、省级二等奖以上的主要完成者;
(2)任现职以来,有两篇以上论文在国家专业性学术会议或全国性报刊上发表,或获得优秀论文评选国家三等奖,省级二等奖以上。
5、大专毕业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年以上,中专毕业从事教育工作二十五年以上。(以上摘自浙职改办[1992]23号文件)
(三)中专教师破格晋升讲师职务条件
对不具备规定学历,担任助级职务期满或具备规定学历任助级职务期未满的教师,符合下列条件中的三条,可破格推荐晋升中级职务:
1、在省、部级及以上专业会议上交流或公开发表过两篇以上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的本专业学术论文。
2、担任编写过一门中专以上水平的本专业教材的主编、副主编及主要撰稿人。
3、被评为市级以上或两次被评为县(市)区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教坛新秀或被评为省优秀班主任、德育先进工作者。
4、在设置中级职务岗位的单位或部门中,主持校教研组以上主要教学业务工作三年以上,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并被同行公认为业绩显著、贡献突出者。
5、获省、部四等、市三等或县一等以上科研成果奖的主要贡献者。
6、从事本专业工作二十年以上,其中任助理讲师职务四年以上。(以上摘自甬教委[1993]204号文件)
(四)中专教师破格晋升高级讲师职务条件
对虽不具备规定学历,担任讲师职务满五年或具备规定学历担任讲师职务不满五年,具备下列五项条件中的三项者,可以破格晋升中专高级讲师职务。
1、在教育、教学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有比较突出的专长和丰富的经验,成绩显著,在同行中具有一定知名度。
2、获国家、省(部)或市(地)级劳动模范,省特级教师,全国或省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省教坛新秀、德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3、正式出版过较高价值的本专业教材、专著、译著或教学用书。
4、在教育、教学研究、科研工作和指导教师方面成绩突出,效果显著,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教育、教学研究和科研成果获国家三等奖;部、省级二等奖以上的主要完成者;(2)任现职以来,有三篇论文在全国专业性学术会议或全国性报刊上发表。
5、大专毕业从事教育工作或本专业工作二十年以上,中专毕业从事教育工作或本专业工作二十五年以上。(以上摘自浙职改办[1992]23号文件规定)
第二篇:职称评定资料
一、初级、高级、中级职称评定申报条件:
1.助理: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一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年以上。
(3)中专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
(4)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七年以上。
(5)初中以下学历人员,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同时应具备员级职务。
2.中级: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称四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六年以上,担任助理职称四年以上。
(3)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担任助理职称四年以上。
(4)初中以下学历人员须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称四年以上。
3.高级: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十年以上,担任 中级职称 职务五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并担任 中级职称 职务五年以上。
(3)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十年以上,并担任 中级职称 职务五年以上。并且要到当地的人事部门进行学习培训。
符合以上条件者,同时遵纪守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并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本专业岗位上做出显著成绩,且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破格申报条件
为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对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人员,可以不受学历、资历的限制破格申报高、中级职称职务任职资格,直接参与高级、中级级 职称评定。
(一)破格申报高级职称职务者必须具有下列条件中的二条:
1、获得部、省级表彰的学科带头人;地市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获国家、省级表彰的乡镇企业家或优秀厂长、经理。
2、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省、部二等奖以上;地市一等奖以上(含发明奖、成果奖、自然科学奖、星火奖)项目的主要完成者;获得国家级金、银产品奖或省、部级名牌产品奖或优秀工程奖的主要生产技术负责人;创国家级、省级新产品奖的主要生产技术负责人。
3、直接主持完成大型项目或全面负责大中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或对非公有制企业技术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取得明显经济效益者;企业连续二年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省确定的山区县1000万元以上)、或利税在400万元以上(省确定的山区县200万元以上)的主要负责人。
4、在技术发明、创新、改造、专利、推广、应用中,取得的经济效益连续二年(申报高级职务的前二年)占本企业利税总额(400万元以上,贫困山区200万元以上)20%以上的主要技术负责人。
5、对本专业技术岗位的工作创立了有价值的经验,并在省内同行业中推广的主要贡献者;担任中级职务期间,成绩显著,并获得省级以上先进工作者称号的;或者在地市以上报刊或会议上发表过两篇以上被同行专家认定为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或正式出版过有价值的著作或译著。
(二)破格申报中级职称职务者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二条:
1、获国家科技进步、星火计划四等奖或省、部级科技进步、星火计划三等奖以上项目的主要完成者,或获地(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项目的主要完成者或获省部优质产品或优质工程的主要技术负责人。
2、在地市级以上报刊发表专业技术论文三篇以上或专著。
3、直接主持中型项目或中型骨干企业的专业技术工作,且连续二年以上取得了明显效益者。
4、担任助理级期间,成绩显著且获地(市)级优秀企业家或先进专业技术工作者称号的。
(三)有些条件符合者可以免计算机职称考试以及职称英语考试。
三、专业分类
初级、高级、中级职称评定会计师/工程师/经济师/统计师/卫生/医学等专业
初级、高级、中级职称评定工程师专业分类:土木建筑、土建结构、土建监理、土木工程、岩石工程、岩土、土岩方、风景园林、园艺、园林、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绿化、古建筑园林、工民建、工民建安装、建筑、建筑管理、建筑工程、建筑工程管理、建筑施工、建筑设计、建筑装饰、建筑监理、装修装饰、装饰、测量、工程测量、电力、电子、电子信息、电子系统、电气、电气工程、电气设备、电气自动化、工业自动化、制冷与空调维护、暖通、暖通空调安装、腐蚀与防护、热能动力、机电、机电工程、机电一体化、光电子技术、化工、化工机械、机械、机械制造、机械设计制造、机械机电、汽车维修、设备安装、水利、水利水电、水电、水暖、水电安装、水电工程、给排水、锅炉、窑炉、路桥、路桥施工、道路与桥梁、隧道工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及应用、市政、市政工程、市政道路工程、建筑预决算、概预算、结构、结构设计、通信、安全、造价、讲师、统计师等。
初级、高级、中级职称评定经济师专业分类:经济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劳动工资,农业经济,运输经济,财税金融等。
第三篇:职称评定业绩提供资料
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学时申报及送审指南
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学时申报及送审指南
一、学时申报
第一步;登录“ 南京公共学习培训网”,点击“继续教育”,再点击“进入学习”;或者直接点击“ 南京公共学习培训网”首页中“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子系统”区域内的“进入学习”。
第二步:在“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系统”登录首页,输入帐号及密码,点击“登录”按钮登录系统。
第三步:登录系统后显示遮罩信息,点击“确定”按钮即可。
第四步:在“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系统”,点击“学时申报”。
第五步:点击“学时申请”按钮。
第六步:填写申报信息。点击“提交”按钮。
注:1.“参训天数”不能多于“开始时间”到“结束时间”的天数。
2.红色星号“*”标记的为必填项。
二、学时送审
第一步:学时申报完成后即可以学时送审。登录系统后,点击“学时送审”。
第二步:点击“全部送审”按钮,点击“确定”。
注:每年只能送审一次。
第三步:填写职称申请信息。
注:1.初级到中级职称申报年限为4年,中级到副高级职称、副高级到正高级职称申报年限为5年(破格申报人员除外)。
2.红色星号“*”标记的为必填项。
第四步:填写职称申请信息后,点击“下一步”即送审成功。
第五步:送审成功后,请等待同级人社部门审核。审核通过,则由同级人社部门打印学时审验单加盖公章后通知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领取。审核不通过,则由同级人社部门填写审核意见,退回专业技术人员补充相关材料后重新送审(各区人社局相关联系方式已公布在网站中)。
第四篇:初级职称评定所需资料
初级职称评定所需资料1、2、3、4、5、6、7、8、填写个人申报诚信承诺书。填报《初聘专业技术职务呈报表》,并单位盖章。教师资格证原件及复印件。普通话证书原件及复印件。计算机模块(2个)原件及复印件。毕业证、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登记照一寸和2寸各一张。所有复印件均为A4纸质。
第五篇:浙江高级职称评定要求
工程技术高级职称评审
一、正常晋升高级职务(职改字[1986]第78号)
1、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从事工程师职务工作5年以上(2013年);获得博士学位后,从事工程师职务工作2年以上。
2、具备下列部门之一的条件 :
(1)生产、技术管理部门
①具有解决在生产过程或综合技术管理中本专业领域重要技术问题的能力。②有系统广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
③有丰富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实践经验,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中有显著成绩和社会、经济效益。
④能够指导工程师的工作和学习。
(2)研究、设计部门
①具有独立承担重要研究课题或有主持和组织重大工程项目设计的能力,能解决本专业领域的关键胜技术问题。
②有系统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掌握本专业领域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③有丰富的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实践经验,取得过具有实用价值或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的研究、设计成果,或发表过较高水平的技术著作、论文。
④能够指导工程师、研究生的工作和学习。
二、破格晋升高级职务(浙职改办[1992]23号)
不具备规定学历担任工程师职务5年以上,或具备规定学历担任工程师职务不满5年(必须满4年)的工程技术人员,在符合政治条件的前提下,具备下列6项条件中的3项者,可破格晋升高级工程师职务。
1、在国际或国家专业性学术会议或报刊上,至少发表过三篇本专业论文,或正式出版过本专业专著或译著。
2、获国家三等奖或省部二等奖(指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发明奖、星火奖)项目的主要贡献者。
3、国家或省、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或省、部技术进步优秀管理工作者,国家或省、部科技劳动模范、科技先进工作者(不含协会、学会等团体授予的称号)。
4、国家或省、部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的项目主要负责人或获科技攻关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称号者。
5、主持国营大中型企业(或建筑项目)主要工程技术工作,成绩突出,取得显著经济效益者,或获得国家级优秀新产品一、二等奖或省部优秀新产品一等奖;国家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银质奖或省、部一等奖;国家优秀产品金银质奖;国家优质工程金银质奖或二项以上省优质工程奖;国家质量管理奖;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二等奖或省一等奖的主要贡献者(指主要研究设计者或技术决策并实施者)。
6、具有本专业大专毕业学历,从事工程技术工作20年以上,中专毕业从事工程技术工作25年以上。
三、评审享受教授、研究员待遇的高级工程师l(浙人职[1997]174号、浙计经干[1997]812号)
评聘享受教授、研究员待遇的高级工程师,必须是现职从事工程技术、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实际担任高级工程师职务5年以上,并在工程技术岗位上成绩优异,贡献突出的人员。具体按下列条件掌握: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具有系统、坚实的本专业理论知识,全面了解、掌握本专业国内外最新技术现状、最新科技校信息和发展趋势。任现职期间发表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或正式出版有本专业专著或译著,专业水平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或填补国内空白者。
3、工作业绩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组织和解决过省以上重点工程项目、重点攻关项目、重大技改项目、重大新产品开发项目以及重大引进项目的关键性问题,己被相应主管部门认可,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者。
(2)、在本专业研究或开发工作中取得重要成果,获得国家一、二等奖(指国家四大奖)或省部科技成果、科技推广、科技进步、星火等奖的一等奖以上的主要贡献者。(3)、主持和组织过重要技术经济活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或在技术改造、计量、标准、科技情报工作中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成果,其综合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在科技管理中具有独到见解或论述,经实践获得显著成效者。
4、在工作中指导过或能指导本专业其他高级工程师的工作,或己培养、指导过研究生者。
四、破格晋升享受教授、研究员待遇的高级工程师(浙计经干[1999]1815号)
凡符合浙人职[1997]174号、浙计经干[1997]812号文规定的评审申报条件,并在工作业绩方面表现突出,年龄在40周岁以下,实际担任高级工程师职务不满5年的专业技术人员,允许提前一年推荐评审;若工作业绩特别突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允许不受学历、资历、名额比例限制推荐评审:
1、在本专业研究或开发工作中取得重要成果,获得省部科技成果一等奖或国家三等以上奖(指国家四大奖)的主要技术贡献者。
2、组织实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主要技术贡献者。
3、组织实施对我省工业经济发展、企业技术进步有重大影响的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的主要技术贡献者。
4、组织实施对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主要技术贡献者。
五、申报程序
1、符合高级职务申报条件的人员,可至省人才交流中心领取《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及其它相关评审资料。
2、申报人员根据材料整理要求整理好申报材料后,交至省人才交流中心人事档案管理部。
3、中心工作人员根据人事档案进行初审,并对申报材料提出修改意见。
4、申报人员将修订后的材料再次上报中心人事档案管理部,经中心工作人员签收后,交纳高级职务评审费440元/人。(浙价费[2002]229号、浙价费[2007]178号)
5、省人才交流中心工作人员对申报材料审核确认后,报经相关部门核准同意后,组织召开评委会评审或委托至相应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
6、评审通过人员由评委会发文确认,并由省人事厅统一制证。
7、省人才交流中心工作人员通知申报人领证,并退还相应评审材料。(未通过人员退还所有评审材料)
六、评审材料要求
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需报送下列材料:
1、评审人员材料清单1份。
2、《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需贴照片)一式3份。
3、由组织人事部门填写的《推荐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情况综合表》一式35份,材料必须打印,并加盖单位公章。
4、二寸免冠照片1张,背面写上单位、姓名,并置于信封内贴在《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封面上。
5、《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材料真实性保证书》1份。
6、申报对象学历证书、现任职务资格证书、聘任证书、荣誉证书及获奖证书复印件各2份,集体项目须提供主要贡献者依据。
7、申报对象外语统一考试合格证书、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合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如符合免试或外语审定条件的,需填报《外语免试审核表》、《计算机应用能力免试审核表》或《外语考试成绩审定表》,并附有关证明材料及身份证复印件,各一式3份。
8、从事工程技术、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简历2份,并加盖公章。
9、任期考核材料或近三年来考核材料1套。
10、专业技术工作总结2份。
11、任现职以来的有关著作、论文、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报告、成果鉴定材料复印件1套(需复印出杂志或著作封面、刊号、目录、所写文章),并提供代表性论文原件1套。不便装订的书和提供的一套原件不需装订。
12、破格晋升人员需填写《破格推荐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审批表》一式3份,市、省直单位人事职改部门需填写审核意见及说明符合哪几条破格条件并附有关证明材料。
七、材料装订要求
除《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推荐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情况综合表》、《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材料真实性保证书》、不便装订的书、原件和代表作复印件外,其它材料装订成2----3册,每册分别编制目录,附在材料前面。
第一册:证书等材料;
第二册:业绩材料;
第三册:如为破格晋升人员,将《破格推荐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审批表》、符合相应破格条件的相关证明材料,按所符合破格条件顺序装订成册。
装订时用A4纸规格。如第二册材料多,可按顺序分装为第二册
(一)、第二册
(二)。
八、职称外语要求(根据浙人专浙人专〔2007〕80号文有关规定)
申报专业技术资格应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相应等级考试。申报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统一参加A级(或省英语四级)考试,申报副高级(含不分正、副高级别的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的参加B级(或省英语三级)考试,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参加C级(或省英语二级)考试。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在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时,可免于参加相应的职称外语等级考试:
1、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荣获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部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的。
2、年满50周岁。
3、曾在国外留学并取得学士及以上学位,或在国内获得博士学位。
4、取得外语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的。
5、在国内取得硕士学位;取得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合格证书(或按新考试标准成绩达到总分的60%以上),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
6、取得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三级以上合格证书的。
7、正式出版过译著,译文累计3万汉字以上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译文累计5万汉字以上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译文包括汉译外和外译汉)。
8、通过WSK、GRE、GMT、托福等考试,以及中央有关部委组织的出国留学人员外语考试,成绩达到合格标准;或经组织批准,在国外连续进修1年以上。
9、通过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组织的全国工商企业出国培训备选人员外语考试(简称BFT)中级者,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资格;通过BFT考试高级者,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
10、转评、兼评专业技术资格。
11、从事具有中国特色、民族传统的临床中医、中药,民族医药,古籍整理,工艺美术,文物博物,考古等专业技术工作的。
12、经组织选派在援外、援藏、援疆、支边期间申报专业技术资格的。
13、机关工作人员调到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首次申报专业技术资格的。
14、在乡镇以下基层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在2004年底前取得国家职称外语等级考试A级合格证书,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可不参加职称外语等级考试;在2004年底前取得国家职称外语等级考试B级合格证书,申报中级和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可不参加职称外语等级考试。
年龄偏大、工作业绩确实突出,外语统考成绩(当年考试)不合格者,经所在单位提出申请,业务主管部门审核,并报相应主管部门审定同意。
九、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根据浙职改办〔1996〕15号、浙人专〔2006〕58号文有关规定)
从2007年1月起,凡年龄在50周岁以下,申报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须获得4个以上科目(模块)的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合格证书。申报评审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须获得3个以上科目(模块)的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合格证书。
2006年底前取得的《浙江省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证书(Windows 2000/XP & Office)》证书,在2007年底前仍可作为评审专业技术资格和聘任职务的依据。凡2007年1月1日后取得的《浙江省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证书(Windows 2000/XP & Office)》证书,不再作为我省评审专业技术资格和聘任职务的依据。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于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
1、年满50周岁;
2、博士学位获得者或留学回国人员;
3、申报工艺美术、艺术、文学创作、农业技术、体育教练员、乡村卫生专业技术资格的4、转评、兼评专业技术资格的;
5、硕士学位获得者初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
6、国家承认的计算机类大专以上(含大专)毕业人员,不包括其它专业设有计算机课程的毕业人员;
7、获得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水平)证书的人员;
8、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取得成绩,并获设区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的人员;
9、经组织选派在援外、援藏、支边期间申报专业技术资格;
10、机关工作人员调到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首次申报专业技术资格。
11、乡镇基层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