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农村留守儿童的社区代偿机制
论农村留守儿童的社区代偿机制
摘 要
社区是留守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社区内的资源可分为体系外资源和体系内的资源。本文通过分析在社区内这两种资源所形成的对留守儿童的代偿机制,来说明农村社区对留守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性,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留守儿童在社区内的健康成长。关键词:留守儿童 农村社区 代偿机制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全国妇联发布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000万。因而,全社会都在积极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动中来。从留守儿童支持的角度来讲,主要有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四种支持主体。社会层面的支持主要包括社会志愿者、个人或组织举行的活动、各类捐赠等,缺乏长期性和稳定性,并不能形成对留守儿童长期有效的帮助;在学校层面,农村寄宿制教育还尚待完善。因而在这种情况下,社区以及社区内的家庭网络的支持对留守儿童而言便非常重要。
一、农村目前关于留守儿童的社区代偿机制
代偿,生理学上的意义是指人体的一种自我调节机能,当某一器官的功能或结构发生病变时,由原器官的健全部分或其他器官来代替、补偿它的功能。社区代偿,指的是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缺失,社区应该做出的一些建设性的、弥补性的措施。本文将社区代偿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家庭亲属网络所形成的代偿机制,另一方面是社区组织实施的一些代偿措施。
(一)家庭亲属网络形成的代偿机制
亲属网络是基于血缘认同、情感亲密、延续共同后代、人情互惠等等的关系体系,处在这个网络中的长辈亲属都有责任和义务代替外出农民工承担起留守儿童的养育任务。从目前来看,农村留守儿童基本还是家庭内部私人的事情,尽管政府、社会各界提出了一些关心下一代、关爱青少年的工程,但实际上由于并未产生有效的作用。农村的留守儿童除了能接受到公共教育的社会化利益外,其大部分的抚育性社会化是在家庭和社区文化传统中完成的。因此,对于广大农民工来说,可资利用的亲属网络是抚育他们子女的多数选择。
在孩子的抚育中,孩子的祖父母是主要的力量。调查显示,多数的农村留守儿童父母都外出,在这些孩子中,与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比例最高。对于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来说,孩子的养育问题是他们最难安排的家庭事务,而家中年老的父母为他们提供了最可依赖的帮助。在农村,祖父母本来就是仅次于孩子亲生父母的监护者,也是孩子除了父母以外的最信赖的人。即使父母不外出打工,祖父母依然要帮着照看孩子。因此,由祖父母代养留守儿童便成为农村中留守儿童养育的主要方式。对于孩子来说,由于他们仍然生活在自己熟悉的文化环境中,与自己熟悉的人交往,不必像流动儿童一样经受一个痛苦的文化适应过程,并且相较于与其他亲属而言,与祖父母生活的孩子更有安全感。
除了祖父母外,外祖父母也是留守儿童养育的重要亲属资源。由外祖父母带外孙(女),承担起本该由外孙的祖父母承担的责任,原因有多种多样。首先,可能是由于外孙家没有祖父母,或者其祖父母年老体弱,无法承担起孩子的养育责任;其次,可能由于经济利益,因为一般每个孩子每月需要一定的生活费,所以孩子被其母亲安排去了她的娘家,这种情况说明了妻子在家庭中获得了较大的决定权;再次,可能是祖父母家离孩子就读的学校太远,寄养在外祖父母家为了读书方便;最后,可能孩子祖父母农业劳动太繁重,或者所抚养的孙(女)本来就多,所以将责任推卸给外祖父母。总之,在决定由谁来抚养留守儿童的时候,孩子的父母虽然有由夫族到妻族,即由孩子的祖父母到外祖父母的选择过程,但随着妻子在家庭中地位的提高,以及来自流入地年轻夫妇们的现代化影响,这种家族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改变。外祖父母承担代养外孙(女)的抚育责任已经开始普遍。
孩子的叔伯在留守儿童父母的亲属网络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由他们来抚养留守儿童,外出的父母们一般是很放心的。叔伯们带侄子(女)一般很认真负责,按照农村传统的家族观念,叔伯待侄子(女)应该像待子女一样。但是,叔伯辈的人在家的也不多,因为他们也大多正好处于外出打工的年龄。即使在家的叔伯也由于繁重的农活,或者就近出去搞点副业,他们一般也尽量不“领养”,而让给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带,毕竟带孩子是件责任重大的事情。但是如果孩子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不能抚养,叔伯也必须承担起抚养孩子的责任。在叔伯之外,能够承担抚养留守儿童的亲属,一般就是舅舅、姑妈、姨妈等等。这部分人相对来说比较少,说明他们处于孩子亲属网络的外围。虽然从与留守儿童的血缘关系上来说, 舅舅、姑妈、姨妈与叔伯父一样,但是,叔伯父与留守儿童们毕竟属于同一个“大家庭”的,按照农村的观念,叔伯父、姑妈是夫族这边的,舅舅、姨妈是妻族那边的,是外人。这种父系家族主义的“我”与“他”、“内”与“外”的观念总是在无形中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同时,由于舅舅、姑妈、姨妈一般住在外乡或外村,留守儿童若与这些亲属一起生活则意味着他们必须离开自己的村子,所以,一般情况下,这些亲戚不在留守儿童父母的选择之列。但是在乡镇中学老师或干部中有许多人承担了抚育外甥、姨侄的人,主要原因是孩子读书方便。这一部分人并不多,因此,在这一范围的亲属团体在留守儿童养育方面并没有太大的作用。至于在一些调查报告中提到的,承担留守儿童养育责任的人还包括儿童父母的邻居、其他亲属(亲戚)、同学、朋友等等,人数更少。所以,这些人只能位于留守儿童养育的亲属结构的最外层。
此外,孩子并不一直在同一亲属家中居住。例如平时在祖父母家居住,放假时在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家居住。每位亲戚一般都会给予孩子很好的照顾。这样相当于整个亲属网络撑起一个孩子,在不同亲戚家居住的孩子也不会因为一直在一个地方而产生孤独感或人际交往的困难。
总之,亲属网络为代理孩子的抚育任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而且是最有利最直接的支持,亲戚在代替外出打工的父母抚育孩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农村社区组织实施的代偿措施
目前,在政府倡导下,在开展留守儿童工作富有成效的地区,社区都设立了留守儿童亲情活动室,社区亲情活动室是以农村社区为载体,设立供留守儿童学习、娱乐、锻炼的公共场所,目的是动员农村社区内部的力量,给予本地留守儿童相应的关爱。
社区亲情活动室不仅为社区留守儿童提供了娱乐的公共场所,减少了他们参加其他危险或不良活动的可能,还为留守儿童之间的感情交流提供了平台,使各年龄段的留守儿童在活动中融入到一起,在新的环境中通过集体活动还能结识新的朋友与伙伴,减轻了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此外,亲情活动室一般还设有亲情电话,留守儿童通过亲情电话与父母进行定期的联系,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感情。因而,社区亲情活动室为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些情感和工具性的支持,对于其因父母不在而产生的心理缺失起到了一定的代偿作用。
“代理家长制”也是许多社区普遍推行的一种关爱留守儿童的制度。一般是选择农村社区中的单位干部、村社干部、有帮扶能力的党员和志愿者,与无人管护的留守儿童“一对一”的结成代理家庭,成为“代理家长”。这些代理家长主要是对留守儿童进行学业辅导和心理支持。这种制度确实也能给留守儿童一定的情感支持与工具性支持。
托管家庭是农村推行的另一种留守儿童的监护方式,它是由社会服务机构或个人把多名留守儿童集中在一起,对这些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进行全方位、家庭式的照料和管理。全国妇联于2006年5月启动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援行动中,将留守儿童托管家庭作为重要的行动之一,很多地方的教育部门的政策文件中也都明确提出,要对留守儿童托管家庭进行大力扶持并加以推广。
二、社区代偿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亲属网络支持中,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起到的作用最大,但他们所能提供的多是生活照料,由于年龄、文化差异的影响,对儿童的学业和心理辅导较少。此外,由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年龄较大,行动不便,对留守儿童的安全监护也不到位。叔伯照料也仅限于生活照料,主要是由于叔伯大多也外出打工或在农村务农,照料留守儿童的精力有限,并不能提供全方位的照料。与舅舅或姨妈生活在一起的留守儿童相对来说能得到较好的照料,特别是当临时监护人是中小学老师时,孩子的学业能得到很好的辅导。其他亲属由于处于亲属关系的最外层,大多数父母并不会考虑将孩子交由他们来照料,即使由他们来照料,也不能给孩子提供较为全面的支持。
此外,亲属监护人存在的一个共性的问题是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农村,受传统文化影响较多,对留守儿童问题重视较少,或者即使重视也由于文化限制而不能提供有效的帮助。因此,他们的监护能力有待提高。
(二)社区提供的支持中,亲情活动室由于经费不足以及管理人员缺乏,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展。“代理家长”与留守儿童之间缺少对等的权利与义务,缺少互惠性的互动,使社会支持缺少强度且难以长期维系。代理家长在本质上只能是一种临时监护,也面临时间和精力投入不够,关怀难以到位等。而托管家庭则由于缺少资金投入、硬件设施不完善以及管理和服务缺少规范性,得不到留守儿童家长的认可。从目前来看,托管家庭还并不具备相应的条件。
综合来说,社区虽然针对留守儿童采取了相应的帮助措施,但这些措施由于经费、人员、管理等方面的欠缺,并不能有效的调动和组织社区中的资源来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情感等各方面的支持。
三、完善社区代偿机制的相关建议
在现阶段,留守儿童的社会化主要是在家庭和社区文化中完成的,因而综合社区中的资源代偿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缺位而造成的心理缺失便非常重要。根据前面所述,家庭中的亲属网络和社区组织的各种措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完善这两方面的条件,就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关爱。
首先,社区要充分注重开发乡土性的亲属网络资源,充分利用亲属网络资源。这些亲属由于血缘与亲缘的关系可以自然的获得养育留守儿童的权利。因此社区应在政府的帮助下建立起相应的机制和措施来辅助亲属网络以实现更加有效的社会性抚育的社会功能。社区应建立有效的社区服务,对亲属监护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宣传,进行道德重建等。此外,针对临时监护人由于文化等方面原因不能提供全面的监护的情况,社区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安全意识等相关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其监护能力,从而更好的照顾留守儿童。
其次,在社区方面,则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动员社区人士、邻居、志愿者等为留守的孩子提供照顾,特别是青年志愿者,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长期持续的帮助,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业辅导、心理支持等服务。同时,农村社区村委会要充分发挥作用,动员社区资源帮助留守儿童家庭,让代理监护人很好的接纳和关心留守儿童,保护留守儿童的权益。
总之,社区提供的相关服务要与亲属网络提供的照料相配合,综合社区内的各种资源,建立起对留守儿童全面的关爱与监护体系。从而充分的发挥社区的作用,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支持,促进其健康成长,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妇联.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R].中国妇女联合会,2013,5,10 [2]
姜又春.家庭社会资本与“留守儿童”养育的亲属网络[J].南方人口,2007,3 [3]
黄颖、叶敬忠.农村基础教育中村级社区的作用发挥[J].农村教育,2007,9 [4]
马贵侠、许小玲.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社区照顾模式介入[J].文教资料,2001,1(下)[5]
邓纯考.农村留守儿童社区支持的资源与路径[J].决策参考,2013,1 [6]
张克云、叶敬忠.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的留守儿童[J].青年探索,2010,2
第二篇:论留守儿童社区关怀机制的构建
论留守儿童社区关怀机制的构建
近年来我国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仍然是影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经济发展中的贫富差距问题依旧不容小觑。由于城乡就业、发展机会的差别,使得很多年轻人离开家乡所在的小城市去到大城市就业。当他们结婚生子后,由于地域、经济、地方政策的差异与限制等原因,使得他们在大城市站稳脚跟之前很难将孩子接到自己所在城市共同生活和学习。只能将孩子交由祖辈照顾,在户籍所在地生活,使得父母本人对孩子的教育、亲情缺失的现象产生,由此形成的各种留守儿童问题也接踵而来。
留守儿童关怀机制的构建问题一直是受到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而所谓留守儿童,即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被留在家中与父母分居生活的儿童。留守儿童这一词语一般只在中国提及,国外似乎没有这一说法,也是中国最近几年来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严重的社会化现象。
一、城镇化进程中的留守儿童问题
(一)留守儿童问题的源起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迅速加快和不断拉大的城乡贫富差距,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到城镇。然而,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制度性安排造成了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的制度鸿沟,农村劳动力在所在城市就业,却无法在本地落户,实现向市民身份的转变。生存的压力让大部分农民工不得不把子女留在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由此产生。据报道,截至目前,不满十六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为902万人。其中,由祖辈监护的805万人,另外竟还有36万农村留守儿童处于无人监护的状态。这些留守儿童大多处在受教育或即将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却因父母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忽略以及社区教育的空白,其学习、生活、心理、和安全等方面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二)留守儿童的界定
严格地界定留守儿童,需要确定三个要素:第一,父母外出数量的界定。是父母一方外出的孩子就算留守儿童,还是父母双方外出的孩子才算留守儿童?第二,孩子年龄的界定。孩子年龄多大算留守儿童?第三,父母外出时间长度的界定。父母外出多长时间的孩子算留守儿童,是三个月以上还是半年以上,还是有其他的判断标准?
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对于留守儿童的界定最早达成的共识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的孩子是留守儿童。对于留守儿童年龄的界定逐渐达成统一的趋势,即以《联合国儿童公约》所规定的年龄为18周岁及以下为标准。对于父母外出的时间长度,留守时间在三个月以内的儿童来说,他们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性变化不明显,而留守时间到达半年以上,他们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性会有显著的降低。因此父母外出半年以上可以作为界定留守儿童的一个标准。
综上所述,本文中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半年以上而与父母分居的十八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
(三)留守儿童问题及其严重性
1.心理问题
长期的生活分离和缺乏情感联系,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无法得到父母足够的教育和关心,家长也无法及时了解子女的心理变化,而父母为表达对子女的歉疚,往往会用物质弥补,最终加深了孩子与家长的沟通障碍和怨恨心理。同时,监护人通常会重养轻教,重身体、轻心理,忽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许多农村留守孩子因“情感饥饿”而产生了心理问题,如孤寂、自卑、胆小、懦弱、孤僻、焦虑、抑郁等。
2.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在小学时的教育问题比较明显,初中特别突出。留守儿童在进入初中阶段后的在校率大幅度下降,很多学校的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为88%,这与我国九年义务制教育的发展目标是严重背离的。而在校的许多留守儿童也是人在心不在,抱着无所谓、应付的心理在学习。留守儿童的成绩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成绩好的人数较少。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没有成就感,从而成绩一般;只有少数自控能力比较好的留守儿童能认真刻苦学习,而临时监护人的监管不力就容易造成留守儿童学习落后,还有部分留守儿童不能按时完成或拒绝完成家庭作业,逃学甚至辍学。
3.社会化问题
关于留守与否直接关系孩子是不是更容易遭到别人欺压的研究中,缺母留守状况最严峻到达58%,其次是彻底留守54%,再次是缺父留守48%。从数字中看,缺乏精神支撑的留守孩童更容易被选择为欺压的对象,而这种状况会使得留守儿童社会化更加困难。此外,祖辈监护时对孩子的发展存在很多弊端,监护人多会采用宠溺的教育方式,造成留守儿童在行为上和习惯上的放纵。只有金钱上的满足的时候,容易养成孩子奢侈、浪费等不良习惯,有的留守儿童还会沉溺于网络,沾染不良习性,以致道德和纪律意识滑坡,严重的会影响他们人格的正常发展,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二、社区在留守儿童的关怀中的作用
社区作为人类聚合地场所,在社区进行留守儿童的关怀研究机制,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社区内部纠纷,将社区工作进行有效、合理的分配,整合社区的人力物力资源,同样对现在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进行了探索,在留守儿童关怀机制的经验吸收下,进一步地转变社区公共服务的工作职能,对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进行创新与转型,尝试性的进行与高校联接,进行将理论化为社区实践的全新模式,深入剖析理论背后适合社区公共服务的理论优势,全面改革。
而社区作为这个研究机制的主体部分,拥有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社区社会工作的经验对留守儿童的问题进行全面探究,借用社会工作的理念以及专业价值观对留守儿童现存的问题以及成因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为社区服务创新提高发展源泉,同样随着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社区工作更利于提高其创新度以及留守儿童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社区关怀机制对家庭关爱的弥补
社区在留守儿童关怀机制中的资源优势,在社区开展第二方课堂,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城乡结合部地区的教育资源短缺,分配不合理的现状,为留守儿童打造一个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兴趣培养计划。同样的,作为留守儿童生活场所,更加有效地与城乡学校进行互动交流,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家长回馈的角色,进一步推动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健康发展,大范围减少留守儿童因无人监督而丧失学习兴趣的现象,与学校的沟通交流也更加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认知,降低留守儿童犯罪率。
社区对家庭情况的了解往往比高校志愿者更加详尽。在进行留守儿童关怀活动中社区提供的信息更有利于进一步开展活动,对于孩子们来说,在社区内与留守儿童一起进行活动更利于增加他们对自我的认知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对团队意识、友谊等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在社区分组下进行的活动,更利于留守儿童在精神、智力以及个性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增加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他们互助以及自主的能力。新机制旨在改变传统社区关爱留守儿童仅仅停留在送钱、书包等物质层面的模式,更着重于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与全方位关怀。
(二)社区的作用越发得到国家认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广泛开展城乡社社区教育,打造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可知社区发展教育已经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社区在进行留守儿童关怀活动中,本身就具有地域、心理等方面的潜在优势,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许多省市社区已经建立其相关的实验机制,如七彩课堂等,这些经验是已经得到了国家指引下相关专家的认准与研究,在这样一系列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激发社区的积极推动作用,营造社区学习的积极氛围,推动了国家法规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在这样一个不断作用与反作用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提高了社区教育的水平,更是一个新型社区管理模式的探索,还在一步步填补国家在这个方面上的空白。
合理利用社区本身所具有的地理优势,推行网格化的全新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社区留守机制的科学性与高效性,更加简单快捷的了解留守兒童在该机制中的动态,更利于进行活动后的反馈调查,进一步提高留守儿童关怀机制的长期发展可能性与科学性。同样改造社区内部的关怀环境,改变当今社区角色不清,关怀口头化等现状,在提高社区教育水准的同时,为留守儿童也打造了一个更适合他们生活的社区氛围。
(三)社区关怀机制对高校志愿组织的推动意义
社区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了更为方便,有效的平台,社区内的社会工作者具有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具有更高的专业素养,在与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活动交流,策划细节讨论过程中提高高校志愿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与水平。为构建学习型社区提供了智力支持,社区的科学化管理进一步增加留守儿童关怀的持久度,以学校为辐射,充分利用好学校的资源,不仅降低了活动的服务成本,同样合理的利用好社区这样一个共享平台,充分发挥高校志愿者的价值,并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与水平。
(四)对社区内部公共服务制度的创新与探索的意义
在当今大多数城市社区已经进入平稳发展阶段的情况下,对城市社区服务管理模式转型探索提供了实践意义,高校志愿者作为非政府的志愿组织参与到社区管理机制之中来,带来了针对社区需求与社区服务水平不符问题的各种现象与看法,而留守儿童社区关怀更是从实情出发深入分析社区中的服务中过多占有资源,缺乏创新,过分关注物质等等问题,进一步引导社区规划与法治规划挂钩,发展社区内部动力带动社区发展,引入新型管理模式。
三、构建社区关怀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
我们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五个方面,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或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来构建较为全面系统的留守儿童社区关怀长效机制。
(一)生存保障机制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社区对留守儿童的关怀起点应从其基本的生存条件出发,通过实地走访调查,确定本社区的留守儿童的名单,并详细深入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物质资料是否得到满足,家庭经济条件情况,饮食、住房情况等生存条件,并据此建立本社区的留守儿童记录档案,根据实际情况划分等级,更准确地将关怀落到实处,因材施“助”,杜绝“一刀切”的现象。
(二)安全保障机制
作为一种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父母监管不到位,其他长辈或是有心无力、或是溺爱,他们的安全在社会上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出现大量留守儿童假期溺亡,遭受性侵、染上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社区一方面在营造和谐的区域环境,为该社区的安全管理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在关怀留守儿童安全方面必须尽职尽责,扫除社区内的黑恶势力,时时清查社区内的安全隐患,为留守儿童的成长保驾护航;另一方面,社区要积极与本社区的学校建立合作机制,联合留守儿童另一主要活动场所,相互配合,积极开展留守儿童的自我保护、安全意识教育,形成留守儿童安全的双层保障。
(三)心理保障机制
建立社區“心健乐园”,留守儿童因长期地远离父母生活、缺乏亲情关怀,在心理上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自卑、孤僻、叛逆等消极情感,严重的甚至产生被抛弃的感觉,如果留守儿童长此以往地沉浸在这样的情绪情感之中,不仅不利于他们个人的身心发展,对于之后的个人社会化也潜藏着危机,极有可能导致违法犯罪行为。“心健乐园”的目的就在于实时把握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状态,通过一些心理测试、小游戏、情绪宣泄等恰当的措施,来呵护留守儿童的心灵,引导他们如何与他人和睦相处,建立积极的友情观,还可以定期地让留守儿童与父母进行视频通话,增进情感交流,弥补亲情缺陷,借此实现留守儿童在现阶段的友情、亲情归属需要。
(四)保障被尊重权利
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体验到自己活着的价值,这对于留守儿童的身心而言也是极为重要的,尤其体现在社区主体在关爱留守儿童服务中的姿态问题,社区工作者要端正服务态度,尊重留守儿童的自我意识,每个儿童都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也是责权的主体,以平等的姿态与留守儿童相处,体会他们的意愿,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儿童最初受到尊重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而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这方面获得感较少,他们需要被认同、希望得到重视,只有保障了他们被尊重的权利,才能促使其真实地表达自我,更加独立自主。
(五)实现自我发展
首先,需要引导留守儿童承认自我,形成和发展自我意识,清楚地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个体,独特的个体。其次,自我实现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是一个人力求变成他能变成的样子”,在传统的教育方式基础之上,在机制内容设置上更加要强调留守儿童个性的培育和发展,让他们像普通儿童一样享受艺术的熏陶,开设书法、舞蹈、陶艺等等诸如此类的科学、文化和艺术小组,让留守儿童在兴趣中发现自我,开发潜力,发展个性。
社区是宏观社会的微观的体现,建立社区关怀机制有利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此外,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对于完善社区的公共服务职责,探索新发展道路也存在重大意义。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让更多的学者探讨、研究并健全留守儿童社区关怀机制。
第三篇: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机制的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机制研究》开题报告
临西县尖冢校区课题主持人:孟德林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妻双双远离家乡,都积极投身到市场经济大潮中,陆续走上了外出打工、经商的行列,有些儿童的家长为了操持家庭,培养孩子,不可避免地尽不了家长监护的责任,而他们的孩子只能留守在家庭,或是与他们的姥姥姥爷、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或是与亲戚、朋友、邻居生活在一起,也有很大一部分孩子自己独立生活。这部分远离了父母亲有效监护的儿童便成了农村特殊群体——留守儿童。而这些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当他们遇到困惑、烦恼的时候,无法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远离了父母亲的关爱和教育,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比较少,无法享受到父母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而现在的监护人往往都是年老体弱,文化水平低,无法真正负担起教育管理孩子的重任,他们只知道疼爱孩子,对孩子溺爱有加,尽可能满足他们的一切要求,却不知道怎么管教,或只知道关心生活,不关心学习、心理的需求,总是用传统的目光来看待现在的孩子,让他们得到太多的自由,使他们普遍缺乏良好的教育氛围,长期处于无人管教的真空状态,因此,此类学生容易发生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而他们大多数表现为任性、冷漠、自卑、孤僻、不合群、好说谎、报复性强,逆反心理强,迷恋网吧,对监护人或者教师的批评,往往采取过激的行为。因此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教育如果没有一个健康和谐的优良环境,势必影响他们的每一步成长。只有创造优良的环境,才会让他们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留守儿童真凄凉,平日难见爹和娘,放学回家忙家务,夜里梦中唤爹娘。”这是不少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印象。留守儿童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我国留守儿童数量多,涉及面广,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党中央、国务院对留守儿童工作十分重视,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都曾深入基层专门看望农村留守儿童。关于留守儿童问题,学术界也开展了很多研究。但研究方法定性的多,定量的少;教育和学习现状研究多,心理状况研究少;区域性研究多,全国范围研究少;专门针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多,城乡儿童以及留守非留守儿童的比较研究少。在关爱留守
儿童实践方面,各地实践措施多,但对措施效果进行科学评估以及长效机制的研究少。
(三)课题研究的特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全面考虑儿童生存发展需求的多面性与特点,本研究将“农村留守儿童” 的概念界定为: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
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定量研究主要是通过对2010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推断,把握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在数量、区域分布、年龄、性别、受教育状况、监护人情况等方面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
定性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了解政府机构相关人员、儿童和家长及其他监护照料者的认识、需求和看法,客观准确地判断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二是总结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进一步提出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的对策建议。
本研究的特色和切入点在于:
——按年龄分层,将农村留守儿童分为幼儿(0-5周岁)、义务教育阶段儿童(6-14周岁)和大龄儿童(15-17周岁)三个部分,了解其各自面临的问题和需求,并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提出相应的对策。
——将性别作为贯穿年龄分层与问题分析的一个基本视角和主线,认识并揭示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与需求的性别差异。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以定量研究为基础,把握农村留守儿童的总体状况和主要特征。通过定性研究了解不同留守儿童群体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讨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解决的政策制度环境,探讨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需求的对策建议。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留守儿童是当前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关爱。而作为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高度,认真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努力探索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方法,使留守儿童享受到同其他同龄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
爱,利用“留守”这一特殊资源,教育他们学会自理、自强、自立,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坚韧、独立的个性,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其实践价值在于为学校、老师、家长提供改进的策略,即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机制进行描述、分析、提出解决策略,供教育工作者和家庭参考。事实上,留守儿童的关爱机制应该特别不同一点,比如更多关注心灵、更多了解其家庭状况等,更多师生间、亲子间、父母与老师的沟通。
因此,“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是社会、家庭及学校、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所以我们选定这个课题,希望通过探索实践与研究找出比较好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机制研究的方法,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二、课题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界定
本课题响应市专项课题研究的精神,选定的内容、范围适中,是一种社会普遍现象,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机制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目前我国研究如何关爱留守儿童的科研小组有许多,但还没有出现多少成果。而且还没有专门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关爱的成因及对策的。现在我们有市教科所的专家做顾问,县教研室做指导,所以我们开展这个课题的研究前景应该非常好。近几年学术界在留守儿童概念界定上已经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叶敬忠、潘璐综合关于留守儿童的学术研究,认为留守儿童概念界定需要把握四个要点:父母外出、父母外出时间、儿童居住地和儿童年龄。对于父母外出和儿童居住地,学者们普遍认为留守儿童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现居住在户口所在地的儿童。然而对于父母外出时间,多数学者要么不提,要么以“长期在外务工”一带而过,未给出明确的时间界定。在一些调查研究中,学者为了操作化需要,对父母外出时间自行界定,如叶敬忠、潘璐以“每年在外务工时间累计6个月及以上”作为界定,段成荣、周福林将外出务工满半年和未满半年的都包括在内,胡枫、李善同将父母外出务工时间界定为一年以上。儿童年龄也是一个较有争议的要点,吴霓等将此界定为6-16岁,段成荣、周福林认为儿童年龄应为14周岁以下,叶敬忠、潘璐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将其界定为“18岁以下”。关于年龄,不但学术界有争议,官方口径也不一致,如全国妇联界定在17周岁以下,统计局主要统计15岁以下的儿童。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留守儿童问题应该如何“应对”?目前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社会,开展的丰富多彩的关爱行动便是“应对”思维的具体表现。当前的各种行动大多处于
探索阶段,尚未对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行动做一清晰的梳理与评价,一些社会支持行动存在一定的盲从性,一些社会支持主体的职责也存在模糊与不明确。与“户籍说”、“三农根源说”、“政府责任说”、“国民教育体系说”等观点不同,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被称为“关爱说”。对目前开展的留守儿童关爱行动进行汇总与梳理,在此基础上为不同的关爱主体提供了对策依据。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通过实践与研究寻求到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机制研究的方法,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如何对留守儿童进行安全教育,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同时,促进社会、家庭及学校教师,去研究探索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机制的方法。
此课题分三部分进行。先期由王英、蔡红梅老师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分析整理。然后由陶毅、薛克波、王秀芹老师在前一段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机制的方法研讨。最后由孟德林、陶毅老师综合以上研究成果整理原始资料并撰写研究报告。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调查法。以实际调查采访为主,以口头交谈为辅,积极开展调查研究,采访留守儿童及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亲戚等,调查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现有的生活现状,归纳存在问题,探求解决方法。
2、观察法。该方法贯穿适中,用于了解留守儿童现实生活的状况。
3、经验总结法。以实际调查采访的形式调查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现有的生活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对策。
4、教育实践法。深入探究搞好教育实验的设计,认真做好变量分析及其操作。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4月)
(1)拟定完善课题方案;
(2)确定课题研究对象;
(3)培训课题研究教师。
第二阶段:调查了解、研究阶段(2012年5月——2012年11月)
课题组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我校留守儿童的现有生活状况,并分班进行调查统计,摸清各班留守儿童的实际生活情况。
1、不定期组织讲座、交流会,调整、充实、完善课题方案。
2、阶段小结。
第三阶段:深化实验阶段(20012年12月—2013年6月)
1、各参研教师按研究方案进行研究。不定期组织讲座、交流会、个案评比等活
动,调整充实完善课题方案。
2、定期进行阶段小结。
第四阶段:实验总结阶段(2013年7月——2013年10月)
1、原始资料积累,总结课题研究成果。
2、总结研究经验,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工作报告。
七、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分工
主研:孟德林临西县尖冢校区骨干教师负责课题的总体设计
和实施与管理
陶毅临西县尖冢校区骨干教师负责拟定课题研究方案、课题实施与管理
王英临西县尖冢校区骨干教师负责拟定课题研究方案
及研究成果的表述
参研:邢桂梅蔡红梅薛克波王秀芹
八、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机制的方法研讨结题报告。
2、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关爱机制研究中,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整理,了解我校留守儿童缺乏关爱的现状,分析造成分析造成缺乏关爱的因素和问题。
3.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寻求到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机制的方法,让社会上更多的力量来关爱留守儿童。
九、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课题组人员都是曾获县级优秀,县级模范教师。在教学一线工作多年,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2、课题组人员准备利用节假日,开展课题所需的调查、家访资料查询,编辑整理等工作。
3、课题组所需的经费、设备、资料经校委会研究由校方承担。
参考文献:
[1]叶敬忠、潘璐.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张丽芳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与教育方式的研究 [期刊论文]-中国健康心理学
杂志2006(4)
[3]段成荣、周福林 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 [期刊论文]-人口研究2005(1)
[4]王玉琼;马新丽;王田舍 留守儿童问题 [期刊论文]-中国统计2005(01)
[5]叶敬忠、詹姆斯·莫瑞.关注留守儿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 叶敬忠、杨照.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与对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二〇一二年四月二十七日
第四篇:留守儿童帮扶机制
商丘市第七中学留守儿童帮扶机制
为促进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经研究,我校决定开展“大手拉小手”和“小手拉小手”爱心结缘活动,每一名教职工结队帮扶一两名留守儿童,各班优秀的非留守儿童帮扶一名留守儿童。为切实提高帮扶成效,特制定此帮扶制度,希遵照执行。
1、每名教职工要详细了解帮扶对象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深入家庭了解家庭经济、人口、留守儿童父母和第二监护人的详细资料。
2、每周至少要和留守儿童谈心一次,了解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上是否有困难,并要积极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3、帮扶人员要熟记自己帮扶的留守儿童家长、现监护人的联系电话,保证随时能联系帮扶对象的家人,尽量每周要为留守儿童提供条件,和其父母通话一次。每月帮扶人员至少要和帮扶对象的父母通话一次,向其通报其子女在校学习、生活情况。
4、谈心、通话情况要有记录,上交教导处备查。
5、帮扶人员有切实负起责任,要从学习、生活、情感上帮扶,确保自己所帮扶的留守学生生活上有人照料、行为上有人管教、学习上有人辅导、心灵上有人抚慰,学习安心,生活舒心,情感温馨。
商丘市第七中学
第五篇:农村留守儿童
清河区司法局精心部署暑期“农村
留守儿童”系列法制宣传活动
为增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让他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暑假,清河区司法局积极行动,专题研究部署开展暑期农村留守儿童系列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一是下发通知,要求各村委会定期组织留守儿童及其在家监护人员参加暑期法制教育课,由法制副校长重点宣讲《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常识。二是组织各乡镇司法所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全面摸排辖区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统一向县局汇总备案,确保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全。三是开展送法律书籍下乡下村活动,在各村委会设立“留守儿童法律书屋”,为留守儿童学习法律知识提供有利条件。四是要求司法所工作人员对农村留守儿童在暑假期间至少开展四次以上以案说法专题教育活动,以案例教育等形式,增强他们学法、懂法、守法意识。五是开通农村留守儿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提供既便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
清河区司法局
2010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