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20广东高院、广东省检察院、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关于加强查办走私犯罪案件工作第七次联席会议纪要》

时间:2019-05-13 05:22: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80220广东高院、广东省检察院、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关于加强查办走私犯罪案件工作第七次联席会议纪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80220广东高院、广东省检察院、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关于加强查办走私犯罪案件工作第七次联席会议纪要》》。

第一篇:20080220广东高院、广东省检察院、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关于加强查办走私犯罪案件工作第七次联席会议纪要》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海关总署广东分署

关于加强查办走私犯罪案件工作第七次联席会议纪要

粤署缉发(2008)46号

2008年2月20日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加强查办走私犯罪案件工作第七次联席会议”于2007年11月8日在中山市召开。„„会议对现阶段办理走私案件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了分析研讨,对下列问题达成共识。现纪要如下:

一、关于在办理走私犯罪案件中运用“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意见

各级法院、检察院和海关缉私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提出的实施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要求,充分认识实施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正确理解和把握实施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基本涵义和要求。法院、检察院、海关缉私部门应进一步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建立、健全经常性的协调沟通机制,共同研究在办理走私犯罪案件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具体意见和措施,及时协调解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中出现的问题,力求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

二、关于在实际办案工作中遇到几类案件的处理意见

(一)走私毒品案件的主观故意认定问题

近年来,毒品走私日渐猖獗,并呈现多渠道、国际化、隐蔽化的特点。毒品严重危害公民身心健康,毒品走私行为社会危害性大,法院、检察院、海关应依法加大对毒品走私犯罪的打击力度。海关缉私部门在办理走私毒品案件过程中,应注意全面收集判断犯罪嫌疑人主观是否具有犯罪故意的相关证据,必要时,可通过录像、照相等方式对证据加以固定。认定行为人具备走私主观故意中的“明知”,可参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海关总署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法【2002】139号文)第五条

1、第六条2的规定处理。对具有以下情形之一,且行为人不能做出合理解释的,可推定其主观明知,但有证据证明其明属被蒙骗的除外:

1、进出设立海关地点时,以伪报、隐匿、伪装等手段逃避海关监管的; 1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海关总署《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五、关于走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观故意的认定问题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逃避海关监管,偷逃进出境货物、物品的应缴税额,或者逃避国家有关进出境的禁止性管理,并且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应认定为具有走私的主观故意。

走私主观故意中的“明知”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从事的行为是走私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明知”,但有证据证明确属被蒙骗的除外:

(一)逃避海关监管,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境的货物、物品的;

(二)用特制的设备或者运输工具走私货物、物品的;

(三)未经海关同意,在非设关的码头、海(河)岸、陆路边境等地点,运输(驳载)、收购或者贩卖非法进出境货物、物品的;

(四)提供虚假的合同、发票、证明等商业单证委托他人办理通关手续的;

(五)以明显低于货物正常进(出)口的应缴税额委托他人代理进(出)口业务的;

(六)曾因同一种走私行为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的;

(七)其他有证据证明的情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海关总署《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六、关于行为人对其走私的具体对象不明确的案件的处理问题

走私犯罪嫌疑人主观上具有走私犯罪故意,但对其走私的具体对象不明确的,不影响走私犯罪构成,应当根据实际的走私对象定罪处罚。但是,确有证据证明行为人因受蒙骗而对走私对象发生认识错误的,可以从轻处罚。

2、通过邮递、快件等方式邮寄毒品,实施伪报、夹带、隐匿、伪装等逃避海关监管行为的;

3、利用行李物品、人身、人体等,采用夹带、隐匿等方式携带毒品的。

(二)对涉案企业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适用强制措施的问题

办理走私犯罪案件时,应当将打击走私犯罪行为与保护企业合法、正常经营活动相结合,以更好地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并具有以下情形之一,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不强制采用刑事拘留、逮捕,而选择适用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在侦查终结后直接移送审理起诉:

1、涉案生产型企业主管人员或对企业生产、经营起主要作用的管理人员,有悔罪表现且积极配合侦查取证的;

2、涉案港澳台人员和外国人回到境内投案,积极配合侦查取证的;

3、犯罪嫌疑人不逃避侦查,知罪悔过、积极退赃的。

(三)海上走私犯罪案件如何追究运输人刑事责任的问题

参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海关总署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法【2002】139号文)第十四条3规定执行。对运输人,一般追究运输工具的负责人或者主要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但对于事先通谋的、集资走私的、或者使用特殊的走私运输工具从事走私犯罪活动的,可以追究其他参与人员的刑事责任。在实践中,对只领取少量工酬,主观故意不明显,情节较轻的一般船员或雇工,可以不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关于对走私案件涉案财物的处理意见

海关缉私部门对于涉嫌走私的货物、物品和款项等财物,应当查清其权属关系并依法办理扣押、冻结手续;在制作扣押清单、证明材料和问题说明中全面反映已查扣、冻结的情况;对于侦查终结时仍未能扣押到的违法所得财物,亦应在制作清单、证明材料和问题说明中详细反映,说明不便扣押、无法扣押的情况(包括具体数额);人民检察院在起诉时,应当提出依法予以没收或追缴的意见;人民法院在判决走私犯罪案件时,应当对随案清单、证明材料和问题说明中载明的款、物认真审查确认,对确属走私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财物、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犯罪分子本人财物等,应当按照有关法律、司法解释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有关走私案件涉案财物处理的通知》4(法【2006】114号)的规定依法判决予以没收、追缴。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海关总署《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十四、关于海上走私犯罪案件如何追究运输人的刑事责任问题

对刑法第一百五十五条第(二)项规定的实施海上走私犯罪行为的运输人、收购人或者贩卖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对运输入,一般追究运输工具的负责人或者主要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但对于事先通谋的、集资走私的、或者使用特殊的走私运输工具从事走私犯罪活动的,可以追究其他参与人员的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有关走私案件涉案财物处理规定的通知(2006年4月30日法[2006]1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日前,据海关总署反映,有的地方法院在审理走私刑事案件中有不判或部分判决涉案赃款赃物的现象。对人民法院没有判决追缴、没收的涉案财物,海关多以行政处罚的方式予以没收或收缴,从而导致行政诉讼等不良后果。为严肃规范执法,现就有关规定重申如下:

关于刑事案件赃款赃物的处理问题,相关法律、司法解释已经规定的很明确。《海关法》第九十二条 规定,“海关依法扣留的货物、物品、运输工具,在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海关处罚决定作出之前,不得处理”;“人民法院判决没

四、关于走私废物鉴定结论的处理意见

走私废物鉴定结论是查办走私废物案件的重要证据之一,但目前国家对废物鉴定的法定机构、有关鉴定结论的内容等均没有明确规定。鉴此,为解决办理走私废物案件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对废物鉴定结论的审查,可参照以下原则处理:

(一)关于查获的废物属于“禁止进口的废物”或者“限制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废物”的鉴定,可由检验检疫部门或环保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对是否属“危险性废物”、是否“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后果特别严重”的鉴定,应由环保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

(二)鉴定结论表述应当全面、具体和明确。对于鉴定结论表述不全面、不具体或不明确的,办案单位应委托原鉴定机构补充鉴定、重新鉴定或作出说明。对鉴定结论有重大异议的,应当由办案单位另行指定或委托其他适格检验机构重新作出鉴定。

五、关于境外证据认定和使用的处理意见

在办案工作中,对于境外取得的证据,参照海关总署缉私局、最高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厅、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最高人民法院刑二庭《关于走私犯罪案件中境外证据的认定与使用有关问题的联席会议的纪要》5(缉私【2005】349号)的相关规定执行。

收或者海关决定没收的走私货物、物品、违法所得、走私运输工具、特制设备,由海关依法统一处理,所得价款和海关决定处以的罚款,全部上缴中央国库。”《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海关总署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十三条 规定,“人民法院在判决走私罪案件时,应当对随案清单、证明文件中载明的款、物审查确认并依法判决予以追缴、没收;海关根据人民法院的判决和海关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上缴中央国库。” 据此,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在审理走私犯罪案件时,对涉案的款、物等,应当严格遵循并切实执行上述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依法作出追缴、没收的判决。对于在审理走私犯罪案件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强与海关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和协调,对于遇到的适用法律的新问题,应当及时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此文件手头没有,需要查询。

第二篇: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出口监管仓库货物入仓即予退税试点实施办法(暂行)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出口

监管仓库货物入仓即予退税试点实施办法

(暂行)

第一条为配合落实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监管仓库货物入仓即予退税政策试点实施,促进出口监管仓库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出口监管仓库的暂行管理办法》、《出口监管仓库货物入仓即予退税暂行管理办法》,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本实施办法适用于广东省内(深圳市除外)出口监管仓库入仓退税试点的申请及管理。

第三条广东省内具备以下条件的出口监管仓库,其经营企业(以下简称“仓库企业”)可向仓库主管海关、当地国税部门申请享受入仓退税政策:

(一)仓库企业经营情况正常,无走私或重大违规行为、具备向海关缴纳税费的能力;

(二)上一入仓货物的实际出仓离境率(按价值计算)不低于99%;

(三)对入仓货物实行全程计算机管理,具有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四)不得存放用于深加工结转的货物;

(五)具有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隔离设施、监管设施及其他 1

必要的设施。

第四条申请享受入仓退税试点政策的仓库企业,应向仓库主管海关提供以下书面申请文件:

(一)企业申请报告,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上经营情况,计算机应用管理情况、基础设施情况等(原件一式三份)

(二)国税部门核发的税务登记证书(复印件一式三份)

(三)出口监管仓库货物入仓即予退税试点申请表(原件一式五份)

第五条仓库主管海关应审核出口监管仓库企业提交的申请资料,对照本办法第三条规定重点审核仓库企业经营管理情况、计算机应用管理情况、实际出仓离境率等内容,审核后提出初审意见转仓库企业主管国税部门审核。

企业主管国税部门除按本办法第三条的规定审核上入仓货物的实际出仓离境率、是否存放用于深加工结转的货物等情况外,还应审核申请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是否健全、近两年是否发生过涉税违法行为等。企业主管国税部门审核提出意见后报地市级国税局审核。

仓库主管海关及地市级国税局均审核同意后,各自转上级直属海关及省国税局审核。

省内各直属海关及省国税局审核同意后各自上报海关总署及税务总局审批。

第六条经海关总署及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公布试点出口监

管仓库企业名单,由直属海关及广东省国家税务局核发出口监管仓库入仓退税年审证书。

第七条属于本地清关存入实行入仓退税政策出口监管仓库并办结出口报关手续的货物,由仓库主管海关向出口企业签发“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

第八条属于在启运地海关办结出口报关手续以转关运输方式存入实行入仓退税政策出口监管仓库的货物,仓库主管海关确认货物实际入仓后向启运地海关发送转关申报单核销和结关核销电子回执。

转关启运地海关收到仓库主管海关确认货物已实际入仓的转关申报单核销和结关核销电子回执后,向出口企业签发“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

第九条本地清关入仓货物的《出口货物报关单》、转关入仓货物的《出口货物报关单》和《出境载货清单》备注栏应注明存入的出口监管仓库名称。

第十条已签发“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的入仓货物,应在规定期限内离境出口,不得再转为境内销售。

因价格、质量、销售等特殊原因确需退运或转为境内销售的,试点仓库企业应先向仓库主管海关递交书面申请并随附出口企业或货物所有人报告,说明退运、退关或转境内销售原因,经仓库主管海关三级审批(经办关员、科室领导、主管关领导)批准后,按以下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一)清关入仓货物因特殊原因需退运、退关,出口企业应向其主管国税部门申请证明,并提供国税部门证明其货物未办理出口退税,或所退税款已退还国税部门的证明文件。

申请退运、退关货物发货人或代理人应凭原入仓货物出口单证及上述证明材料向主管海关办理退运手续。

(二)转关入仓货物因特殊原因需退运、退关,出口企业向启运地海关申请,仓库主管海关凭启运地海关证明按转关退运方式办理退运手续。

(三)转入国内市场销售的货物,主管海关按照国货复进口货物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和验放。

第十一条试点出口监管仓库年退关、退运、转入国内市场销售的货物金额不得超过离境货物总金额的1%。

第十二条试点仓库企业应如实填写有关单证、仓库帐册,每月定期以计算机电子数据和书面形式将仓库货物进出存情况、实际离境率报送仓库主管海关。

第十三条每年一月份,由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和各直属海关组成入仓退税试点资格联合审核小组,依照本办法第三条规定条件对享受入仓退税政策试点的出口监管仓库进行审核。

符合规定的出口监管仓库由直属海关及广东省国家税务局核发出口监管仓库入仓退税年审证书;凡不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条件的出口监管仓库,取消其本入仓退税政策。

第十四条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应加强联

系配合,建立定期工作会议制度,相互通报入仓退税试点工作情况,及时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存在问题。

第十五条本办法由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广东省国家税务局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本办法自 2011年4月1日起施行。

下载20080220广东高院、广东省检察院、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关于加强查办走私犯罪案件工作第七次联席会议纪要》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80220广东高院、广东省检察院、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关于加强查办走私犯罪案件工作第七次联席会议纪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