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秋季先进小学校本教研(业务学习)材料

时间:2019-05-13 05:49: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年秋季先进小学校本教研(业务学习)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年秋季先进小学校本教研(业务学习)材料》。

第一篇:2012年秋季先进小学校本教研(业务学习)材料

2012年秋季先进小学教研学习材料

时间:2012.9.10 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部分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时间:2012.9.24 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三、课程设计思路

1.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汲取当代语文教育科学理论的精髓,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3.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4.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5.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学、评价、教材编写,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童话,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叶圣陶《稻草人》、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等。

寓言,如中国古今寓言、《伊索寓言》等。

故事,如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各民族民间故事等。

诗歌散文作品,如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艾青诗选》、《革命烈士诗抄》、中外童谣、儿童诗歌等。

长篇文学名著,如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传》、老舍《骆驼祥子》、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夏绿蒂·勃朗特《简·爱》、高尔基《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教师可根据需要,从中外各类优秀文学作品中选择合适的读物,向学生补充推荐。

科普科幻作品,如儒勒·凡尔纳的系列科幻小说,各类历史、文化读物及传记,以及介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常识的普及性读物等,可由语文教师和各有关学科教师商议推荐。

时间:2012.10.15 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衡量一位好教师的十个标准

(一)一、把情感还是信息交流放在首位

建立在缺乏师生情感基础上的教学行为,是一种纯商业行为。一位成功、快乐的教师,非常重视在课堂上有意识的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舍得花时间引导、帮助学生解决不会做的练习题;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找“小先生”、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微小进步,并不吝啬鼓励学生;课后找学生谈心,把好消息通过家长之口传给学生;与学生一起参加劳动、活动等。

二、把希望寄托于学生还是自己

教师要把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希望寄托于课堂。不要把知识的重点难点当成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因为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在于学生学习欲望的保持与增强,在于学生主动学习状态的形成,在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于各种能力的提高。一位有经验的教师会让学生主动的学,而缺乏经验的教师则会让自己拼命的教。

三、越教越多还是越教越少

有经验的教师把学生教少了,缺乏经验的教师把学生教多了。

所谓“越教越少”,有两层含义:一是通过你的课堂教学,需要你教的学生越来越少;二是每节课需要你讲的东西越来越少。“越教越多”,也有两层含义:一是需要你教的学生越来越多;二是每节课需要你讲的东西越来越多。

四、知识教了再学还是学了再教

学生学了再教比教师教了再学好!比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五、教师课堂指令明晰还是模糊

明晰的课堂指令,会赢得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会提高课堂效益,会让学生学得更有信心。

一条明晰的课堂指令必须包括如下因素:明确的任务,完成任务的时间,完成这一任务的形式或办法,如何检查落实这一指令,甚至还可以包括完成这一任务的学生将得到什么评价等。

六、课堂的调动是有效还是无效

一个生性爱动的孩子,在没有任何刺激的情况下,会愿意一天六七节课坐在教室里,而且总是听教师讲课。可以说,没有课堂调动的教学简直是不可思议。所以教师们在设计一节课的时候,一定要把课堂调动有意识地、最好是自然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

七、相信学生的笔头还是口头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要相信学生的笔头,不要被学生的口头给骗了。

八、教师使劲教还是学生勤奋学

教师使劲教是指这位教师勤恳工作,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经常废寝忘食,甚至舍小家为大家。二是指教师只相信“书都要教师教了学生才会学”,每个问题都要教师讲了再让学生做。后直教师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学生;只会教学生“学会”,而没有教学生愿意学而且会学。

学生勤奋学也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学生喜欢某一学科或所有学科。他们为教师的个人魅力所倾倒,被学校班级的优良学风所感染,被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方法所吸引,有对学科学习充满期待的激情。二是指学生有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有很强的自学能力,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定信念。

教师要下决心利用课堂时间、校内学习时间,极力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与自学能力,把课堂尽量多的时间挤出来让学生“当家作主”。

九、练习完成于课内还是课外

如果教师能够相信最有效的练习是课堂训练,就会自觉的把课堂从老师讲课的地方变为学生学习的地方。有经验的教师一定会把最重要的练习放在课堂上,让学生在教师的眼皮底下、在学习同伴的帮助下完成。

十、道理是让学生感悟还是直接告诉

课堂教学有两个最主要目标:一是增长学生智慧;二是让学生学到做人的道理。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自觉的把启迪学生心智与让学生感悟做人的道理作为课堂教学的最高要求。也就是说,在他们心中,最满意的课是能够让学生增长智慧和感悟人生的课。

年轻教师要想成为一位好教师,请从教育案例的收集与整理开始。因为案例教育法能够把要讲述的道理通过真实的故事情境的创设,让受教育者得到心灵的体验,从而产生心灵共鸣,悟出做人的道理。

时间:2012.10.29 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教师教育机智与教学反思探析

(一)一、教育机智

(一)教育机智的涵义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各种表现,特别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作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以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

教育机智是建立在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和教育实践基础上的教育经验的升华,是教育科学理论和教育实践经验熔铸的合金。教育机智实质就是教师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意志的果断性等在教育工作中有机结合的表现,是教师优良心理品质和高超教育技能的概括,也是教师迅速地了解学生和机敏地影响学生的教育艺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每个教师都可能遇到各种各样必须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如果教师不能灵活巧妙地处理这些问题,就会造成僵局,伤害学生的情感,有损教育威信,妨碍教育教学活动。因此,为了避免教育工作不必要的挫折和失误,教师必须具备较好的教育机智。

(二)影响教育机智的因素

教师面临突然出现的新问题,能否表现出当机立断,机警地采取有效措施,受教师自身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有:

1.对工作和对学生的态度

教师对工作和学生的态度是能否表现教育机智的前提。如果一个教师对事业与工作缺乏责任感,对学生冷漠无情,那么当他遇到学生出现意外的情况时,就有可能认为是节外生枝、故意刁难或成心捣乱,因而就可能以厌烦甚至粗暴的态度对待。那样就很难体现出教育机智。只有满腔热情地对待事业、工作和学生,注意力才能高度集中,思维才能积极活动,这样在必要时就可能产生机智,妥善地巧妙地处理意外事件。

2.意志的自制性和果断性

这是产生教育机智的重要因素之一。当教师具备了良好的自制力,才能善于控制感情冲动并以理智来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才能迅速地判断和分析问题。当然,除此还要有果断性,面对突然意外的问题,教师不能表现惊慌失措、犹豫不决,要头脑冷静,当机立断,即使是无法立即解答的问题,也不应当在学生面前含混不清、拖泥带水或随心所欲地解释或解决,那样会破坏教师的形象。3.深厚的知识素养和经验积累

教师的态度和自制力都是在一定的教育实践中,在知识经验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因此,每个教师平时都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另外,还要注意积累各方面生活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机智地处理学生中出现的意外情况。

除了上述三种因素外,教师的思维品质、性格与气质类型以及能力等都对教育机智的形成和有效发挥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教育机智表现的方式 1.善于因势利导

所谓因势利导,就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特点,利用并调动积极因素,循循善诱,使学生扬长避短,健康成长。例如一位教师上课时,发现某学生看小说,就突然提问他。可这个学生站起来嘻皮笑脸地说:“这个问题嘛,我可以给全班开个讲座了。”全班哄堂大笑。这时教师沉着地说:“好呀!正好教学计划中有个专题讨论,下周进行,你作中心发言。”那个学生一下子泄了气。课后为了下周的发言,他查找了许多资料,作了充分准备,发言时效果很好。教师表扬了他,他也公开向老师道歉。这位教师正是能因

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才解决了这个棘手问题,充分展示了自己良好的教育机智。

2.善于随机应变

马卡连柯说: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能力,有了这种品质,教师才可能避免刻板及公式化,才能估量此时此地的情况和特点,从而找到适当手段。教师随机应变能力是教育机智的集中体现。比如有位外语教师在教cook(公鸡)一词时,有个学生突然怪声怪调地说:“有没有母鸡呀?”顿时,全班一片喧哗。教师平静地说:“有,不仅有母鸡,还有小鸡这个单词。”接着一一讲解,并表扬了那位学生好学好问,但也批评了他说话的态度。这样机智的处理,既没有干扰正常教学,还使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受到了教育。由此可见,随机应变能力是教育艺术的高度表现,也是教育机智的重要特征。3.善于对症下药

这是指教师能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具体特点,巧妙地采取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方法,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室发现了个别学生抽的烟头,但他没有点名批评。班会时,他说:“今天,我要谈谈吸烟的好处。”同学们一听就愣了,特别是吸烟的同学更是莫名其妙。这时老师接着说:“抽烟有十大‘好处’,第一,抽烟的人永远不会老,据医学研究,抽烟的历史越长,寿命越短,当然永远也别想老了一一提前死亡。”老师一连讲了十个“好处”,学生明白了老师的意思,以后,班上再没有发现学生抽烟的事情。这个成功的教育事例,就体现了教师巧妙、幽默的教育机智。4.善于掌握教育时机和分寸

这是指教师要讲究教育的科学性、严肃性,在教育学生和处理问题时,能实事求是,分析中肯、判断准确、结论合理,对学生要求适当,使学生心服口服。选择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处理措施,善于批评与表扬,惩罚与奖励适当适时,这都能体现出良好的教育水平,也有利于教育机智的有效发挥。

二、教学反思

(一)教学反思的涵义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这里所说的反思与通常所说的静坐冥想式的反思不同,它往往不是一个人独处放松和回忆漫想,而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乃至极大努力的过程,而且常常需要教师合作进行。另外,反思不简单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有人提出了以下三种反思:

1.对于活动的反思。这是个体在行为完成之后对自己的行动、想法和做法的反思。2.活动中的反思。个体在行为过程中对自己的表现、想法、做法进行反思。

3.为活动反思。这种反思是以上两种反思的结果,以上述两种反思为基础来指导以后的活动。

这三种反思在产生用于指导行为的知识的过程中有重要意义。首先,教师计划自己的活动,通过“活动中的反思”观察所发生的行为,就好像自己是局外人,借此来理解自己的行为与学生的反应之间的动态的因果联系。而后,教师又进行“对于活动的反思”和“为活动反思”,分析所发生的事件,并得出用以指导以后决策的结论。如此更替,成为连续的过程。教师在反思过程中具有双重角色:既是演员,又是戏剧批评家。反思成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对话,是它们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

时间:2012.11.12 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请摘抄文章中重点内容)

教师教育机智与教学反思探析

(二)(二)教学反思的过程

教师反思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有人以经验学习理论为基础,将教师反思分为以下四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验证。在此过程中来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从而也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1.具体经验阶段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使教师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明确问题情境。在此过程中,接触到新的信息是很重要的,他人的教学经验、自己的经验、各种理论原理,以及意想不到的经验等都会起作用。一旦教师意识到问题,就会感到一种不适,并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于是进入到反思环节。这里关键是使问题与教师个人密切相关。使人意识到自己的活动中的不足,这往往是对个人能力自信心的一种威胁,所以,让教师明确意识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往往并不容易。作为教师反思活动的促进者,在此时要创设轻松、信任、合作的气氛,帮助教师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2.观察与分析阶段

这时,教师开始广泛收集并分析有关的经验,特别是关于自己活动的信息,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身,包括自己的思想、行为,也包括自己的信念、价值观、目的、态度和情感。获得观察数据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如自述与回忆、观察模拟、角色扮演,也可以借助于录音、录像、档案等。在获得一定的信息之后,教师要对它们进行分析,看驱动

自己的教学活动的各种思想观点到底是什么,它与自己所倡导的理论是否一致,自己的行为与预期结果是否一致

等,从而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这个任务可以由教师单独完成,但合作的方式往往会更有效。经过这种分析,教师会对问题情境形成更为明确的认识。

3.重新概括阶段

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反思旧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此时,新信息的获得有助于更有效的概念和策略办法的产生,这种信息可以是来自研究领域,也可以来自实践领域。由于针对教学中的特定问题,而且对问题有较清楚的理解,这时寻找知识的活动是有方向的、聚焦式的,是自我定向的,因而不同于传统教师培训中的知识传授。同样,这一过程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

4.积极的验证阶段

这时要检验上阶段所形成的概括的行动和假设,它可能是实际尝试,也可能是角色扮演。在检验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新的具体经验,从而又进入具体经验第一阶段,开始新的循环。

在以上四个环节中,反思最集中地体现在观察和分析阶段,但它只有和其他环节结合起来才会更好地发挥作用。在实际的反思活动中,以上四个环节往往前后交错,界限不甚分明

(三)教学反思的成分

教师要对哪些方面进行反思呢?有人提出了教师应反思的以下三种重要成分:

1.认知成分

指教师如何加工信息和做出决策。在人的头脑中,大量的相互关联的有关事实、概念、概括和经验的信息被组织成一定的网络,成为图式,可以有效储存和快速提取,构成了个体理解世界的基础。有人对专家教师和新教师对课堂事件的解释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专家教师在教学决策过程中体现出更深刻的、具有丰富联系的图式。这些图式使得他们能够准确判断哪些事件是值得关注的,并从记忆中提取出有关的信息,以便选择最恰当的反应策略,这是使得他们能够自动化地处理各种问题的基础。2.批判成分

指驱动思维过程的基础,包括经验、信念、社会政治取向以及教师的目标等,更强调价值观和道德成分,比如教育目标是否合理,教育策略和材料中所隐含的平等与权力问题等。它影响到教师对情境的理解,影响到关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式。研究者发现,反思过程中,教师不再像以往只关注解决问题,而是更关注提出问题,他们对这些没有确定答案的、非线性的问题更感兴趣。3.教师的陈述

有人提出,要反映教师自己的声音,它包括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写作、交谈的方式,他们用来解释和改进自己课堂教学的解释系统,这些就是教师的陈述的基本成分。它可能包含一些认知成分和批判成分,但重点是指教师对做出各种教学策略的情境的解释,这种解释可以使教师更清醒地看到自己的教学决策过程。

(四)教学反思的方法

教师应当怎样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呢?有以下四种反思的方法: 1.反思日记。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要求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与其指导教师共同分析。2.详细描述。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情景,对此进行讨论分析。3.实际讨论。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教师及其他学校所共享。

4.行动研究。为弄明白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教师以及研究者合作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它不同于研究者由于外部进行的旨在探索普遍法则的研究,而是直接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进。第六次业务学习:2008年11月19日(请摘抄文章中重点内容)如何上好课

很多学生说他们喜欢某个教师,“盼”着上他的课,也有很多学生不喜欢某个教师,“怕”或“烦”上这个教师的课,听他的课就昏昏欲睡,打不起精神。同样的学生,对不同的教师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这值得我们深思。教师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呢?

第一、积极备课——寻找激发兴趣的切入点。备课是一个再创造过程,此间,教师不但要备知识,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在对教材的把握上,首先对本学科的有关概念要正确理解,并能随时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的动态和发展,始终把最新最科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善于将学科知识与现实社会、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教学。其次,教师还要具备基本的社会知识和生活常识,有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储备,并能灵活地把各知识点联系起来。

第二、认真授课——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针对学习内容,学生的经历、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等,设计出富有弹性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营造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创设自主学习、积极互动参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师生一起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语言和板书——课堂的通行证。马卡连柯说过这样一句话:“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20倍。”教师应做到语音标准,用词恰当,表达连贯,清楚准确,精练简洁,形象生动。好的板书简洁、形象,字迹工整清秀,带有很强的启发性和欣赏价值,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能给学生以美的享

受。

第四、充满热爱之情——注入人生不竭的动力。

一位优秀的教师要有角色意识,演员演戏需要进入角色,教师站到讲台上讲课同样需要进入角色。赋予角色意识的教师,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体验学生当时所产生的感情,能在教学内容与学习主体之间建造一座沟通的桥梁,能使师生双边活动配合默契,情感相通。正如赞可夫所说的:“如果教师本身‘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获取知识。”教师教学中自然流露的激情、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授课技巧都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形成师生之间情感的交融。这种情感的互动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使学生学习兴趣得以巩固和持久促进其学业的发展。

时间:2012-11.26 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业务学习内容——怎样上好复习课?

平时教学像“栽活一棵树”,总复习似“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树容易,育好一片林要花功夫。如何上好总复习课,提高复习质量,最大的限度地取得复习效果?

一、正确对待复习

某些教师认为总复习课,无非是让学生读读记记,做做习题,或者是教师问问,学生答答;也有些教师认为上复习课是快速地将平时教学再简单地重复一遍;还有的教师认为复习课可紧可松,可多上可少上,没有硬任务;总之,认为上复习课教师轻松,学生愉快。

总复习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复习是温故而知新的教学过程。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系统掌握,全面提高,综合运用。同时,总复习又是补缺补差的过程,从教师角度讲,总复习可以弥补平时教学的不足,从学生角度讲,可以弥补平时学习中的漏缺环节。总之,通过总复习,可以提高学生整体知识水平,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认真备好复习课,精心设计教案,研究复习方法,提高复习课质量。由此看来,上复习课教师不是轻松,而是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学生不是愉快,而是学习更紧张,节奏更快。

二、明确复习目标

复习目标对复习课起着导向、激励、调节和评价的作用。复习目标的确定,笔者认为要依据三个方面。

1、依据教材。总复习要从教材整体性出发,按知识体系或按章节单元,抓住重点与难点,考虑复习目标,使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性把握,进一步对重点与难点知识进行加深与拓宽,从多层次、多角度认识重点与难点知识,以求解题时不会遇到大的障碍,紧扣住得分点。

2、依据课程标准。总复习要按课程标规定的范围、内容、题型、答题要求落实复习目标。特别是把握题目的难度系数,难度大了会挫伤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难度小了又会失去练习与考查的目的。

3、依据学生实际。所谓学生实际就是对学生的认知和能力要了解,对学生的求知心理特点要掌握。既要研究学生的群体,又要研究学生的个体。尤其要对基础好的和基础差的学生要有不同的目标要求,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各有所得。实际教学活动中,就某一节课的目标而言应有所侧重,不要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要有计划地将课堂复习目标重点定位在认知、能力、情感的某一方面,从而保证学生整体素质的协调发展。

三、优化复习方法

好的复习课就像一篇优美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使得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优化复习方法。在总复习过程中要做到五个为主。

1、以学生为主。复习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流过程,在这个求和中,学生是主体,教材是客体,教师是媒体,教师起着沟通学生与教材的作用。复习中切忌喧宾夺主,不要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由配角变为主角,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2、以课本为主。我们手中的资料具有新、全、活等特点,知识点多,覆盖面广,问题设计的角度新,题量大,对能力要求高。根据这些特点,复习时既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又要会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去解决问题,既要全面掌握,又要突出重点。因此,我们扎扎实实地抓好课本知识点,把课本与资料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之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3、以课内为主。要将问题尽量解决在课堂上,上课前要认真做好课前准备,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合理安排讲练时间。讲要讲出新水平,引出新信息,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练要练出新花样,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学生通过教师讲,自己练,有常学常新之感,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之效。

4、以练为主。复习课应充分体现“有讲有练,精讲多练,边讲边练,以练为主的”原则。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机会,内容要“全”,练的习题要“精”,练的方法要“活”练的时间要“足”,训练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章节复习抓基础,单元练习抓重点,全面练习抓综合。多练能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考场上熟能生巧,巧能升华,临阵不乱,沉着应战。

5、以能力为主。知识和能力二者是密切相联的。知识的存在和增长,的确是能力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对

某种能力的培养和考核,必须以相应的知识为载体。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重点应放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上。

四.反对三种做法

1、反对面面俱到,都是重点的做法

2、禁止题海战术

3、反对机械性强化训练

时间:2012.12.10 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2《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一、前言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定稿)》(以下简称《标准》)是针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制定的。根据《义务教育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标准》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明确数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阐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提出数学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并对课程实施(教学.评价.教材编写)提出建议。

《标准》提出的数学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与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应当遵循这些基本理念和目标。《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个学生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在实施过程中,应当遵照《标准》的要求,充分考虑学生发展和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为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有关的目标和内容,以利于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标准》提供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案例,供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参考。

三、设计思路

(一)关于学段

为了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整体性,《标准》统筹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同时,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设计思路

(二)关于目标《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分学段目标,并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具体阐述。《标准》用了“了解(认识).理解.掌握.运用”等认知目标动词表述知识技能目标的不同水平。一句“基本理念”,数学学习必须注重过程,标《准》使用“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认知过程动词表述学习活动的不同程度。使用这些动词进行表述是为了更准确地刻画上述四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在《标准》中,这些动词的具体含义如下。了解(了解认识):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景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理解: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运用:用已掌握的对象,选择或创造适当的方法。经历(感受):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感性认识。体验(体会):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认识或验证对象的特征,获得经验():验。探索: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发现对象的特征及其与相关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获得理性认识。

综合与实践

综合与实践“综合与实践”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针对问题情景,学生借助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经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悟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内容的理解。

这种类型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是有益处的,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合理地设计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既要考虑学生的直接经验.能够启发学生思考,也要考虑问题的数学实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这种类型的课程对教师是一种挑战,教师应努力把握住问题的本质,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同时,教师又应努力帮助学生整理清楚自己的思路,指导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或报告自己的工作。这种类型的课程应当贯彻“少而精”的原则,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它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将课内外相结合。

关于实施建议

为了保证《标准》的顺利实施,《标准》分别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以及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提出了实施建议;同时,为了更好地说明课程内容,《标准》在相关部分提供了一些案例。以上内容供有关人员参考.借鉴。

《课标》修改稿---总体目标(1)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课标》修改稿---总体目标(2)知识与技能:*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得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

时间:2012.12.24 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数学思考

*体会代数表示运算和几何直观等方面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了解数据和随机现象,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和随机观念。*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问题解决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其他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

*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养成勇于质疑的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课标》修改稿---总体目标(3)总体目标的四个方面,不是互相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课程组织和教学活动中,应同时兼顾四个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使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

时间:2013.1.17 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课标》修改稿---学段目标

第一学段(1-3年级)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了解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

1.能够理解身边有关数字的信息,会用数(合适的量纲)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数感。

2.再讨论简单物体性质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对简单的调查数据归类。

4.会思考问题,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讨论问题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结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

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初步学会整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务(现象)有好奇心,能够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体验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的过程。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询问“为什么”的习惯。

第二学段(4-6年级)

知识技能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分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解简单方程的方法。

2.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体验图形的简单运动,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

3.历数据的收集.理和分析的过程,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经整掌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掌握简单的计算等可能性的方法。

数学思考

1.能够对生活中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合适的量纲).字母和图表描述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形成数感,发展符号意识。

2.在探索简单图形的性质.运动现象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空间观念。

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与表示数据,归纳出有用的信息

4.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清楚地表达思考的过程与结果;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能够进行简单的辩论。

问题解决

1.能从社会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能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能借助于数字计算器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

4.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5.能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经历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活动。

情感态度

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尝试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3.在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4.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实事求是.勇于质疑等良好品质。10

第二篇:校本教研先进材料

立足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发展

中牟县青年路小学

2014年9月

立足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发展

一、基本情况

中牟县青年路小学,现有37个教学班,3000多名学生,115名教职工,先后获得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校本教研先进单位、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务实的教学研究,科学的教学管理,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攀升。回顾几年来的课程之路,我们深刻体会到,着力实施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最好办法,同时也是促使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此,我校确立了以 “课题研究为载体,课堂观察为抓手、校本培训为平台”的校本教研活动思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追求高效课堂为着力点,通过“课题带动、研训一体、集备共享”等途径,积极探索校本教研工作的新路子,使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步入正确而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组建机构,健全制度,规范校本教研行为

为加强校本教研工作的督促和推进,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主、副校长牵头、教导主任负责、学科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成员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确立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三级教研网络。设六个教研组,16个备课组。以教导处为中心,在教导处的统一指导和协调下,由教研组长、各年级备课组长具体负责校本教研的组织、协调和管理,逐级推进,层层落实,正常有序地开展教研活动。班子成员依据自己的专业分散到各个教研组中,参加教研组活动,发现并解决校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同时,学校将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情况列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更深入地开展教研活动,学校建立了相关的教研制度,如《领导深入教研制度》、《校本教研保障制度》、《听评课制度》等各种制度,规定校长、教导主任等领导小组成员必须深入各种教研活动之中,必须深入教学一线。教研制度的落实和激励,有力地促进了校本教研的发展,教师的教研行为逐渐由盲目变为理智,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肤浅变为深入。

近年来我校教师已经逐步养成了以下的教研习惯,即每个教研组每月举行一次校本教研活动,教师每周至少听一节课,每节课后都要写出教学反思,教研组利用每天下午办公时间进行集体备课,每月撰写一篇教学札记或案例分析,每学期上交一篇精品课教案或说课稿,每学期上交一篇高质量的论文。

三、立足现状,结合实际,突出校本教研实效

为使校本教研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真正成为改进课堂教学,促进师生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确定了“立足校情,落实课改,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 教研目标,并在实施过程中,达成了 “两点共识”,不断优化校本教研过程,以求校本教研的实效。

共识一:从现实着眼

校本教研必须立足现状,讲究规范。以落实新课改理念为出发点,查找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确定校本教研活动要研究解决哪些问题,采用哪些方法,达到什么效果,学期初都做到有计划、有安排,学期中间有落实,切实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共识二:从小处入手

校本教研重点是研究解决日常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往往都是“小课题”,小课题是撬动学校教研的“支点”,它能解决制约学校教学的“大问题”。为此,我们将小课题作为教研的重点,并与课堂观察活动相结合,要求各年级各学科教研组依据观察活动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以及教师个人在教学中所遇到的困惑确定研究的小课题。这样的“小处入手”,易操作,过程短,效果显著,它能让教师体味到校本教研的快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能带动学校教学工作的提升。

优化校本教研的过程是教学实践和理论不断互动,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它既要以教师为主体,又不能不借助外部专家的智慧,以避免研究的盲目性。在实践中,我们一是以骨干教师为研究的中坚力量,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合理搭配校内资源,以先进带后进;另一方面业务骨干深入一线,走进课堂,和老师们共同研究、共同提高。二是建立激励机制,改革评价制度。首先搭建教师交流平台:一是每期学校至少组织一次各学科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通过活动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问题即研究的课题,引领教师进行研讨,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进行书作展评,以加强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互相借鉴和学习交流。三是进行体、音、美学科课堂教学质量抽测,查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同时通过活动评选出优质课教师,按等级进行计分,纳入教师期木积分考核,并对校本教研活动中评出的优秀教师和优秀教研组进行表彰,大大调动了教师的教研热情,激发了创新欲望。

四、多措并举,集智研课,拓宽校本教研途径

1、集体备课,优势互补,提高校本教研效果

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最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利用我校教师多的特点,充分调动集体的智慧进行集体备课。除规定每天下午办公时间(40分钟)为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时间之外,我们在安排课表时,每天的语文、数学课每个年级要求同时上课(特殊情况除外),给足老师们集体备课的时间。集体备课做到每天一名教师作为中心发言人,对第二天的教学思路进行发言,小组集体进行评议后修改形成定稿,课后还要将进行深刻反思。在集体备课过程中,要求备课组做到“三个一”:一是明确一个目标,即教学目标;二是提出一些具体问题,如创设什么样的情景导入、设计哪些教学环节、优化什么样的课堂练习等等;三是研究一些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并达成共识。备课过程体现流程化,即个人初备(形成初案)→集体研讨(修改调整)→个人补充(二度设计)→教学实践(全面整合)→课后反思(行为矫正)→再教设计(教案共享)。在集体研讨过程中,教研组成员集思广益,气氛民主、和谐、平等,大家畅所欲言,思想与智慧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共同分享集体备课的成果。

2、依托课堂观察 优化校本研修 促进专业发展

在近几年的校本教研中,我们青年路小学已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即“以同伴互助为抓手,校本研训一体化”。我们深刻认识到基于同伴互助式的课堂观察正是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因此,我校依托课堂观察,优化校本研修,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期初教导处就制定详细的课堂观察活动实施方案,召开教师专题会议,安排学期课堂观察活动。教师分学科分年级建立课堂观察共同合作体,每个合作体根据学校总体安排,结合本组教师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教学中的困惑及学生年龄特征等,确定本教研组每次活动的观察视角,制定活动计划,设计观察量表。每个教研组保证每月一次(单周语文、双周数学)课堂观察活动,并且每次活动都提前一周上报教导处,明确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的具体时间,学校下周工作安排中清楚显示课堂观察活动具体安排,以便老师们相互学习。学校课堂观察活动领导小组深入到每个教研组参与课堂观察活动的全过程,依据“青年路小学教研活动情况评价表”从课前会议、学习过程、课后会议、观察材料四个各方面,对每个教研组每月一次的教研活动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计入教师积分。同时,通过听课选出体现新课程理念、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较好的课例,以校内“公开课”、“研究课”和“示范课”的形式组织学习观摩。

通过课堂观察活动的开展,老师们知道如何运用来自课堂教学的数据和信息评判课堂教学活动,教师教学的实践与教学观察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转变。有效的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另外,教研组除了每月一次的教研活动外,组内还经常开展“同课异构”、校内开展“同学科开放课” “优质课展评活动”、“课题研究汇报课”等为主的研讨类型。类型全、形式多的研讨活动,给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提升了教研组群体教研水平,促进了教研与科研的有机整合。研课的系列化、规模化营造了一种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参与氛围,富有浓浓的教研气氛,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活动中受益。

3、抓好课题研究,充分发挥课题引领作用,努力提升科研水平

课题研究是将教研与科研有机融合的教研活动形式,参与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为此,我校历来都非常支持、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立足校本实际,立足学生实际,立足课堂,积极开展小课题的研究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几年来,语文学科承担了《“导读--感悟”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运用多媒体“作文指导课” 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小学低年级“随文识字”课堂教学模式初探》、《拼音五步教学法》等教学模式的研究;数学学科承担了《“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计算课“尝试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以学定教,四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等教学模式的研究;思品学科承担了《“四步五环”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英语学科承担了《“实效互动”在对话教学中的尝试与研究 》教学模式的研究;科学学科承担了《双主.三环七步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些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不断修改完善。如今,我校已逐步形成了分学段、分学科、分课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基本上达到了科科有模式、人人有风格、课课有特色。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亲历学习的全过程,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的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教育科研的基本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真正成为了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教师的专业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五、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教师教研水平

在实际的教研活动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教师的理论水平、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比如,在课堂观察活动中,个别教师只能发现浅层面的问题,探究的问题没有深度,观点阐述不够深刻,缺乏理论支撑,影响了课堂观察活动的实效性。为此,我们非常重视教师的业务理论学习,最大限度地为老师们提供优质的学习支持服务。

几年来,我校通过视频、面授等途径,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形式先后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课程纲要编制、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作业建设指导意见、如何叙写学习目标、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方法、学科教学理论等内容。观看了各级优质课大赛视频和新教材培训视频,并在学习的基础上开展了课程标准答辩、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说课比赛等活动。组织各学科教师编写学期课程纲要,高年级语数教师编写导学案,数学学科校本课程《趣味数学》。为营造学习氛围,学校为教师订购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书籍,要求教师每周撰写不少于500字的读书笔记,开展读书交流活动。通过学习让教师及时了解课改动向,掌握新的教育方法,更好地落实课改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另外,我校还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先后分批派骨干教师到洋思中学学习,到洛阳、开封聆听教育专家魏书生做报告。通过学习,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接触到外面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专家的讲座,点燃教师们主动学习的热情,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兴趣基础。

总之,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的校本教研水平得到了整体提高,达到了“三个转变”、“三个结合”、“四个注重”。“三个转变”即教师对待教研的态度由等待观望转变为积极参与;个人教研转变为团队协作;课题来源由学校拟定转变为来源于一线,来源于教师。“三个结合”即校本教研与常规教学相结合;校本教研与课改实验相结合;校本教研与师资培训相结合。“四个注重”即课堂教学注重了角色的彻底转变;注重了情境的创设;注重了参与式合作学习的运用;注重了学生自学自悟的主体性落实。

几年来,我校教师获奖的论文、案例反思及其它作品已有100多篇,其中国家级20篇,省、市级70多篇,《中牟教研》发表共20余篇。30多位教师所研究的课题,经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认证,现已顺利结题。上学期又有28位教师研究的小课题经教科研部门评审,同意立项。学校还成功地承担了中牟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观摩活动,活动中我校展示的“低年级语文 ‘随文识字’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与会人员的好评。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先后有40多节课被评为不同级别的优质课,学生200多人次在各级各类赛事中获奖。从取得的成绩中,我们体味到了校本教研给我们带来的惊喜,感受到了校本教研带给教师的变化,带给学校的变化。在今后的校本教研探索过程中,我们将继续努力,力争创出——条更加适合我校发展的校本教研之路。

中牟县青年路小学 2014年9月

第三篇:校本教研先进学校材料

黄店中心小学校本教研先进学校材料

学校是教育的主要阵地,也是教育改革的主战场。学校教育的可持续的发展,需要实行校本教研这一重要举措。

校本教研为教师提供了一种研究的方向,是促进老师专业理论和教师专业技能的一种手段。

校本教研是教师的学习、工作与研究三为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的个人学习行为。

校本教研不仅仅是老师们的个人行为活动,也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成自己学校教育特色的主要途径。

抓好校本教研工作,走校本教研之路,是推动教研工作向深入发展的重要举措和保障,是教研工作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校本教研工作,制定了相关的教研工作制度,也使得校本教研的工作得以有序开展,校本教研的成效不断显现。

本学年,我校依然坚持以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为主要载体,营造了浓郁的“展示教师风采、共享教研成果”的校本教研氛围,;充分发挥学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校本培训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促使学校教师在教育理论,学科专业、文化修养、课堂教学等方面打下深厚的基础,并能带动和指导其他教师进行专项课题研究。

同时学校还做好年轻教师的业务素质拓展工作,为年轻教师的成长提供一个锻炼自己、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

我校积极安排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校本教研培训,调动全体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使人人都能参与校本教研活动,从而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

学校还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研修活动,鼓励老师走出去听课,到校本教研取得较好成效的学校学习。当然学校也在学校内部举办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

我校把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教育科研的工作重点,加大教研力度,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充分利用课余学习时间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加强了教育教学指导和研究,开展网络教研。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对网络教研团队成员的培训,每次外出学习,首先派教研组成员参加。回到学校后,给全校的老师做示范课,汇报学习成果。

这样的学习形式大大提高了老师们参加网络教研的积极性也开阔了老师们的眼界,更新了教育理念。

学校还为每个老师办公室安装了电脑和打印机,以确保老师随时网上进行培训,随时查阅资料。

学校在课堂教学、教学设计、网络教研等方面对教师进行的培训,促使大部分教师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除此之外,学校还举办教师新课标培训会、专题研讨会、经验交流会、集体备课等形式会议的,为教师的不断学习创造机会;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讨活动与学科课程比赛,促使教师们从比赛中寻找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同时从其他老师身上获取经验和启发,最后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这样老师与老师之间互相切磋,共同提高。

我校在科研兴校方面抓好 “两转变、两确立”的过程。即由科研少数人向全员化转变,确立了人人参与的意识;由个人向集体合作转变,确立发挥集思广益的群体合作精神。正是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创设氛围,让教师充分认识到了教育科研在学校教育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做到了全员参与。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们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及科研能力。下面我将我校的具体做法和特色做简要的介绍。

一、建立健全的校本教研组织,完善校本教研制度 1.健全组织

成立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教研及培训工作的监督和领导。

长:王建峰

副组长:郭国亮、王建璐

成员:李巧珍、赵晨红、王保红、张鹏、石亚楠、吴婷、朱自然、王莹

2.完善制度

以王建鋒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制定了各项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如:《黄店镇中心小学高效课堂评估细则》、《黄店镇中心小学校本教研制度》、《黄店中心小学课堂观察制度》、《黄店中心小学听课、评课制度》、《黄店中心小学教师外出听课制度》、《黄店中心小学教学精细化管理制度》、《黄店中心小学优秀教师培养制度》、《黄店中心小学优秀教师职责以及考核制度》,《黄店中心小学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制度》等。学校从制度上保证并激励教师积极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质量,营造出浓厚的校本教研氛围。

学校注重过程性管理。在过程性管理中,一个是课外管理。即对教师的备课、辅导、作业的管理,实行由教研组长为主的评估体系。二是课内管理。是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好40分钟,形成自己的高效课堂。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真正做到向课程要质量。努力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让学生有自己的时间来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三是学习效果管理。在学习效果管理中,采取当堂检测教学效果以及阶段性的教学效果检测。通过检测,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减少问题的堆积。四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管理。实行学生评教制度,教师是否关爱学生,是否与学生关系融洽,在工作上是否尽心尽责。每期由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针对突出问题由学校领导对老师进行指导和开导。

通过学校管理规范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融洽了师生关系,形成了和谐的教育教学局面,为校本教研工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要使每位教师都树立教育科研意识,必须从理论上更新自己,积极转变已有理念,接受新理念,才是立足课改的根本。教师首先应该对自己的角色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以全新的眼光看自己、评价学生。以课堂为主阵地,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为此我们各教研组成员积极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和相关报刊杂志,系统的研读了《新课程标准》、《走进新课程》、《课程改革新视野》、《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等理论书籍,领会新课改精神。读书是事业发展的需要,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

我校还要求每位教师坚持撰写教育随笔,不断积累教育教学经验。现在,老师们拿起了那支笔,开始书写自己的心历路程,开始梳理自己的成长记录。他们开始研读一些有关教学方面的书籍,开始关注学生们的成长,学习和生活。

每位教师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了可行的教研课题以及研究计划。学校开展的大量的研修工作,也有利于提高老师的业务水平和自身的专业素质。

通过学校开展的各种教研活动,老师们切实的了解和掌握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做到教学理论和实际运用相结合,高效课堂和实效训练相结合,有效的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多次被评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

3.时间保证 我校将周三、周四下午后两节分别定为语文、数学教研活动时间,从时间上保证教研活动的有序开展。

4.加强校本教研的管理

学校要求教研组和个人严格按学校管理制度做好自己的各项工作,注重日常教研活动资料的收集和管理,做好学校教研工作档案和个人档案资料的积累工作。每项具体的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活动记录、有活动总结。

5、科研经费有保障

我校每年都拿出一定的科研经费要保证学校科研工作以及其它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和顺利进行。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科研活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1、集体备课——为了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更新教育观念,各教研组积极组织开展集体备课,课题研究,在示范课、公开课上下工夫。首先打破传统备课模式,实行分单元备课,组内教师对组员的备课进行研讨,实现资源共享,然后由个人各自编写简案,再在实施教案前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这样既发挥了个人的特长,又充分体现了集体的智慧,使教学审计更有系统性,可行性和操作性,实现备课任务少而精。在教育教学时善于发现问题,写好课后反思,及时记录教案的实施情况,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目标实施后的系统反馈作用。针对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寻找对策进行解决。个人在短期内能解决的,列为个人研究问题;在组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的,根据教研组的特点列为研究问题,在集体备课中也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每次的集体备课,就是大家共同学习研究的平台。促进教学思维的碰撞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每个星期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活动,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以教研组长为负责人,达到取长补短,资源共享的目的。

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首先以备课组长指定一位教师为这次集体备课的发言人,说这一次备课的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然后将这些发言内容形成书面材料发放到参会老师的手里。其次,各参加会议的教师针对发言老师的阐述,提出这次教学设计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最后结合发言人以及各教师提出来的合理化建议确定本课的教学思路和实施方案。备课组长在确定本课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案之后确定本课的授课教师以便检验本次集体备课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课后在经老师评议修改形成最后的方案交给教导处存档。

集体备课也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制度以摆正集体备课的正常开展和有序进行。一是严格考勤,保证集体备课的时间和教师的参与面。二是教研活动公开公正。每次集体备课教导处都要对集体备课做一定的记录,作为评估的参考依据。三是跟踪调查。教导处随时进行推门听课活动,已检查集体备课的落实情况。四是衡量成绩。教导处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做一定的参考依据,以分析集体备课取得的成效。

各备课组、教研组在每周的学科组教研活动中,以月为单位,在一个月的活动中做到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

(1)每次以某个年级为重点,有针对性的,有主题的集体备课。

(2)开展一次学生作业展评互学活动。活动中对有问题的学生作业布置,提出改进的建议,规范作业的布置,对好的作品提出肯定。

(3)开展一次专题研讨学习活动。每位教研组成员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专题学习研讨活动。活动内容可以是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也可以是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独到的见解,也可以是有针对性的理论学习。各种活动必须做到有计划,有活动过程记录以及活动总结。

(4)观看名师课堂实录,并就所看的内容进行交流,谈各自的收获和体会。网络管理员经常把网上的最新教研信息、优秀课堂实录等教学资源下载下来,组织教师观看学习研讨,为我校的教研活动架起了一座桥梁,为教师提供了开展教研活动的条件和平台,使我校教研工作进行得有声有色。

通过集体备课,使教师节省了时间,也减轻了老师繁重的工作量。为老师专心研究教法学法,提高老师的专业技能提供了空间。

2、课程案例研讨——注重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1)每个教师都确定了自己相应的研究子课题,深化课题研究领域,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让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确定自己的研究专题,使课题研究更有实效性和指导性,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确定的校本教研主题上一节汇报课,课前进行说课以及自己的整体思路,会后说一下自己的教学反思和教育心得。

学校即使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也特别注重教师的教学反思,要求课课有反思,章章有反思。教师的教学反思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反思自己上课的教学得失,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二是反思在本节课上的教学环节的疏忽和遗漏,多从自身找原因,以便自己能更好更快的成长;三是发现自己本课设计的闪光点和独特见解,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四是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惑,以便自己在下次的教学中采取其它有效的教学策略;五是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根据学生上课的反应以及自己的发现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以便促进自身更好的成长;六是撰写教学案例,根据自己的日常教学实际选取成功的教学案例,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同组教师共同研讨交流,针对这次课程说出本课的优点和缺点,以及改进的意见和建议。(3)执教教师根据老师给予的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充实自己的教学设计,以便取得更加高效的课堂效果。

3、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1)领导小组亲自参加指导教研活动,认真倾听组员的讨论,围绕研究课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终确定自己的科研主题。各立项课题研究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研究方案,有条不紊的开展研究进程,在研究中做到有研究计划、有经验总结;每次活动有目标、有重点、有布置、有反馈、探讨、有总结,撰写科研论文。

(2)在搞好学校日常科研工作的同时,继续加强本校的特色研究。继续开展“农村小学语文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研究”。我们一直坚信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对语文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的两个实验班,一个班级坚持给学生推荐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课外读物,另外一个班级则只是进行常规的教学。经过试验,阅读课外书的班级的同学的表达能力以及思维的开阔程度明显高于不阅读的班级。

(3)在校内对我校目前研究情况较好的课题进行交流和推广。

(4)进一步做好研究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及时做好平时研究过程的记录,留下研究过程的第一手资料,进一步完善各类教学研究的管理档案。

4、校本教研——新课程的开发 本学年我校确立了传承国学经典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学校制定了详尽的国学课程实施的方案的计划。一是学校为每一位学生配备了国学诵读读本;二是每天的早上预备以及下午预备是我们的国学诵读时间;三是每周上一节国学课;四是开展国学诵读比赛;五是开展弟子规韵律操比赛。

学校开展此项国学校本课程以后,学生定期接受我国传统国学教育的同时,也将这种优秀文化一步步传承。

教研活动使我们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进取、也让教师们体会到了成长的快乐。我们也将继续加强学习和研究,勇于将自己的科研构思运用于实践,让我们的教育科研之路越走越远,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我们的教研工作在忙碌中找到了充实,在总结中得反思,在反思中收获经验。同时也在教研工作中,看到了我们每位老师的善良与真诚,听到了一个个具有指导性的建议,一句句温馨提示的话语,都会让我们的内心为之感动。

正是这融洽的教研氛围,使老师们在合作中建立了良好的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形成相互支持共同进步的和谐教研团体。我们将继续加强学习,加强研究,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特色中促发展。

第四篇:教研业务学习

2014、3业务学习

泰来农场学校预习案设计及使用要求

一、预习案的设计要求:首先要考虑到面向全体学生,要做到难易层次分明。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知道如何着手进行预习,预习案应给出预习的具体实施步骤,从而降低预习的难度。设计时,要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用学生的认识经验去感知教材,用学生的思维去研究教材,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思维问题。通过预习案的设计,不仅呈现出本堂课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更要能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最终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与所学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或资料予以拓展、开阔学生的眼界。同时,在有效的预习案的帮助下,教师可以准确掌握学生的自学探究的信息反馈,把握教学目标和学情,从而切实达到“以学定教”,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具体要求:

1、“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以学生的口吻下发,目标具体明确。具有可实施性。

2、“学案”应给出学生梳理知识结构的具体步骤;

3、“学案”应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4、“学案”应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

5、注意“学案”与一般教案、讲义的区别,不能把“学案”写成类似学习辅导用书的模式。更不能直接照搬教辅资料。

6、“学案”的编写一般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同步,适合于不同课型的教学需要。

二、使用预习案的要求:

(一)对学生的要求:

1、学生拿到预习案后认真进行课本的预习,自行解决“预习案”内容,生疏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形成共性问题上报教师。

2、课堂学习时要适当做些方法和规律的笔记。对错误处要用双色笔进行纠正。

3、师生共用“学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学生在“学案”的学后记处写上学后心得。

4、要求学生把学案以学科为单位进行装订成册,作为期末复习资料(期末作为教师考核一项)“。

(二)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提前一周打印学案,上课前一天将“预习案”发至学生。

2、认真指导学生使用“预习案”,在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预习案”或全批“预习案”,以便了解学情。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

3、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本的范例示范作用,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重点、难点让学生议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让学生寻找归纳等。除了注意开拓学生的思维外,教师还要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

4、课堂上要求教师以学定教、灵活使用。课堂上要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进行调控,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教师只讲学生的疑点,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导,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和训练时间。课后,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情况形成“错题集”,写出教后记。

2014年3月

第五篇:校本教研先进教师申报材料

校本教研先进教师申报材料

西丰县郜家店小学宋岩

本人宋岩,现任西丰县郜家店镇中心小学教导处副主任,负责学校的的教科研工作,在校本教研工作中认真学习,力求上进,现就本人具体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本人工作情况

1、更新观念,深入学习,相互交流,在学习交流中成长。认真学习和领会文件,并且将文件精神和自己的体会及时传达给教师,与教师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提高,寻找实施的具体措施。作好学习笔记,写出学习心得,从中受益非浅,有利于做好教学工作。

2、抓住重心,深入课堂,在实践中进步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我能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积极深入课堂,组织听课评课,自己带头听课评课(观摩课,赛讲课,研讨课,推门课),每学期听课50节以上,并且进行认真的有针对性的评课,我校有三位教师刚参加工作,我多次听他们的课,在授课技巧和教材处理方面给予指导,现在他们的课堂教学水平都有较大的提高。

3、当好助手,配合工作,开展活动,在活动中锻炼自己

在工作中认真传达落实校本教研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总结,努力完成各项工作。根据学校校本教研的工作计划,定期按时组织好每次活动,及时搜集活动材料,反馈信息,积极向领导反映教

学中的存在的问题,同时把校长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传达给教师,当好校长的助手,当好教师的信息员。

二、学校校本教研的开展情况

1、建立校本教研研讨和学习制度。

建立集体备课制度,认真组织同年级同学科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做到五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步骤环节统一、教学训练检测统一、统一用一份教案。坚持五固定:固定备课时间、地点、人员;固定备课内容;固定发言人:每次各年级各学科安排一名教师进行说课,大家一起评议;固定修改:各教师领到教案后,根据中心发言人的备课情况,自己班级的学生情况,自己的教学特色情况,对教案进行适当修改,实现二次备课;固定反馈;由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和学年组长负责,认真组织年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并对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每月进行两次业务学习,加强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

2、建立听课评课制度,多交流,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

(1)、建立互听课评课制度,采用“2+1”评课模式,每周教师必须听别人和被听一节课,听课后,写出听课反思,并进行评课,特别是问题及改进的意见。每学期学校领导听课不少于60节,教研组长不少于40节,教师听课不少于30节,青年教师必须与老教师结对子,实行“一帮一”帮带活动,每学期老教师必须指导青年教师5节课。

(2)、每学期都确定教研活动的主题,每位教师都要在全校进行教学展示。要求同学科、同年组教师必听,课后所有授课教师、听课教师进行反思、研讨,找到每位教师的闪光点和不足,在交流研讨中得到提升。另外,教学校长、教导主任在平时要对教师进行随堂听课,并进行当堂验收,给每位教师打出综合档次。

(3)、定期举行研讨课,探索成功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学校定期举行研讨课,具体操作步骤:首先由主讲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学案设计,进行说课,大家评议,提出改进的具体方法,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其次由主讲人上课,同科教师听课;最后,同科教师每人写出听课反思,进行发言和交流,逐渐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特色。

我较好地完成了本职工作,我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努力,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教学工作者。

下载2012年秋季先进小学校本教研(业务学习)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年秋季先进小学校本教研(业务学习)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年清凉寺小学秋季学期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清凉寺小学2012年秋学期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校本教研工作以创新为核心,质量为中心,服务为宗旨,管理为保证,提高为重点,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使教育科研......

    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陈汉乡中心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一、本学期开展的校本研究工作 1、成立组织,制度管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研究组织,形成了校办室、教导处、教研组齐抓共管的局面。制......

    小学校本教研计划

    赵家寨小学2016-2017第一学期 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我校各学科平衡发展,共同优化,学生素质快速提高”为目标,以区镇加强小学教学管理的......

    小学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小学校本教研工作计划1 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为此,必须倡导教师教育的新理念,促进教师提高自我反省思考能力,......

    小学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优质文档 子岸镇店当小学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校本教研是一种以校为本的学习、工作、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它不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研究......

    小学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中心学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我校以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以学校为主要培训基地、校长为培训第一责任人......

    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1 本学年在校领导的正确引导下,在各教研组以及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研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指导思想为了......

    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1 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校本教研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资料,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是促进教育教学......